時間:2022-12-28 20:55:4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電氣實習工作計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高職;頂崗實習;實習管理
一、“2+1”頂崗實習的含義及意義
1.頂崗實習的含義
頂崗實習是《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的“2+1”教育模式,是學校安排在校學生實習的一種方式,即在校學習2年,第3年到專業相應對口的指定企業,帶薪實習12個月,然后由學校統一安排就業。頂崗實習可使學生完全履行其實習崗位的所有職責,獨當一面,對學生的能力鍛煉起很大的作用。畢業后學生可通過雙向交流、雙向選擇的優質平臺,展示才華,實現人生價值。
2.頂崗實習的意義
(1)轉變觀念
轉變觀念就是讓學生從大學生活、學習中切換到現實社會中去。
(2)增強學生崗位意識
崗位責任是一名員工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要增強崗位責任意識,就必須頂崗深入到生產一線進行腳踏實地的工作,兢兢業業的去做,只有這樣,才能磨練和增強他們的崗位責任感,才能在實際工作中克難奮進,不斷努力,取得成功。
(3)增強學生社會經驗
增強社會經驗,也是增加工作經驗。頂崗實習不僅僅是一種勞動鍛煉,更重要的是通過實踐增強工作能力,提高工作中的溝通和適應能力,增長做人的才干;實踐出真知,實踐長才干,頂崗實習彌補高職院校學生在知識儲備上略弱的劣勢,這對今后走向社會,應聘崗位時,無疑是非常有益的。
1.實習期待遇低,心理不平衡
同工不同酬,是大部分企業實習生感到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在工作中,因為是實習生,對于企業來說實習期限短、再加上自認為是給予他們培訓的平臺,所以企業開出的報酬本身就很低。在相同的崗位上,實習生工作時間和勞動強度即使和老員工一樣,而得到的報酬卻與老員工有較大的差別,因此實習生感到付出與所得的不平衡,從而心理上產生不公平感,也就無法激起實習生的工作熱情。
2.職業素質水平不高,工作態度不夠端正
事實證明,雖說大部分學生知道到企業實習并不是去享受,而是去鍛煉,并且也做好了吃苦、扎扎實實學東西的準備。但是在沒到企業且沒有進入崗位之前,他們還是體會不了做企業辛苦的程度。一些學生進入崗位,獨立頂崗操作過程中,對每一項工作全心全意完成的宗旨認識不夠,對工作意識的理解也僅停留在字面上,而在較長時期的實習崗位上,工作態度就會產生偏離,怕苦怕累,不愿吃苦耐勞、拈輕怕重的思想就常常冒出來。
3.企業環境復雜,安全難保障
企業是一個環境復雜、人員流動性比較強的“小社會”。當前很多實習生缺乏社會經驗,沒有經受什么挫折,思想比較單純,自我防范和保護能力也相對較弱,再加上大學生自律意識千差萬別,總會出現一些違反安全規章制度,上當受騙的事情。再加上還有很多企業為了節約成本,員工宿舍離企業很遠,再加上電氣自動化行業的特殊性,學生上夜班、加班是常事,這無疑使得學生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4.簡單乏味的勞動,讓實習生感覺體現不了自我價值
實習生的崗位大部分都在車間、工廠等幾個部門,而這些部門所要求的操作技能是簡單和重復的,學生們普遍認為學不到任何東西,任何人都可以從事企業工作,再加上有很多企業處于以節約人力成本為出發點,不愿實習生在實習期間輪換崗位。同時,由于企業培訓的不系統性,讓實習生感覺不到工作技巧的重要性,以為掌握簡單的操作技能就是實習的全部,培養不了對專業的自豪感,從而否認了工作中的自我價值。所以,當實習在很快掌握了某個崗位的操作技能后,慢慢產生了對企業工作產生了排斥,在很大程度上消弱了對企業工作的積極性。
三、頂崗實習學生管理的對策
1.加強實習生職業道德教育
職業道德是人們在長期職業活動中逐漸形成的具有自身職業特征的道德準則和規范,是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道德規范,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道德品質和道德情操。而電子電氣行業是作為對外窗口行業,每天出產的商品都會流向全國甚至世界各地,實習生在企業工作中的一言一行不僅體現了自己的形象,更體現了一個城市和一個國家的形象。因此,實習前學校應該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
2.加強對所學專業的認識教育
從多年的實習經驗來看,許多學生還存在不愿意從基層做起,怕苦怕累,對電氣行業不理解的狀況。因此,對電子自動化專業的學生進行專業的認識教育是一個最基本的工作,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不定期地聘請相關的企業管理人員進行講座,向學生介紹企業的特點、發展狀況、發展趨勢,讓學生了解行業的前沿信息、就業狀況以及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傊寣W生對該專業有一個清楚的、全方位的認識,為一年的頂崗實習做好良好的思想準備。
3.加強企業合作,建立穩定高效的實習基地
學校在選擇實習企業時應對企業有較詳細的了解或親自到實習企業實地考察,實習企業一經確定若沒有特殊原因最好不要更換,應保持相對穩定,以便不斷完善實習管理。企業、學校雙方應簽定協議,明確校企雙方的管理責任,在實習時間、實習人數、實習要求、工作培訓與考核、實習部門、輪崗安排、傷病處理、生活條件、工作報酬等各個方面以正式契約的方式予以規定,力爭為實習學生挑選一個良好的實習場所,同時也確保實習生的人身安全。
4.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理念
一、 健全了工程訓練中心的管理制度
完善了工程訓練中心管理制度,明確工程訓練中心各個崗位的職責以及各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實現管理制度化、議事民主化,以“公正、公開、公平”的原則開展工程訓練中心的工作。
二、充分調研,積極探索并構建本科專業的實訓教學體系
工程訓練中心組織實訓室主任和部分教師到同類院校調研實訓教學情況,吸取先進經驗,結合我院的特色和本科專業培養方案,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構建“基本訓練-綜合訓練-工程實踐”的實訓教學體系。
1、 與有關系部主任討論,完成了本科專業實習教學方案的制 定,現已基本確定本科專業實習教學計劃。
2、 組織教師參觀與學習了上海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學院、上海交通大學、蘇州大學、四川大學等院校的工程訓練中心。進一步完善了本科實訓教學方案。
三、積極開展實驗實訓教學的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規范管理實訓教學,積極開展“教學質量年”活動,成立教學質量評估小組,檢查教學秩序,確保教學質量。開展學生評教活動,以評促建,以評促改。
1、 圓滿完成了實驗實訓教學任務
XX年工程訓練中心共完成了400個左右班級的實驗實訓教學教學任務和繁重的實驗輔導任務。
2、 修定了專科專業的實訓教學計劃。
3、 改革了車工實訓、鉗工實訓內容和教學方法。
4、 改革電氣實訓內容,增加了基本技能訓練內容。
5、 重新制定了實訓項目的評分標準,使其更規范、更合理、更透明。
6、 完成了第一屆專升本學生的實訓教學任務,并實行了層次化、個性化的教學模式。
四、加強實驗實訓室建設,提高實訓裝備的技術水平
實訓裝備的技術水平決定實訓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影響學生能力的培養。因此實訓室的建設必須適應社會的技術發展,XX年工程訓練中心完成了數控仿真實訓室、機械工程實訓室、plc實訓室、電氣排故實訓室的建設,新建的實訓室都投入了使用。
五、積極開展安全教育活動,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
XX年工程訓練中心開展了學習安全操作規程的活動,使每位教師文明操作各種設備。并檢查所有的設備,消除了安全隱患。
1、組織教師學習《上海市安全生產條例》。
2、開展學習安全操作規程的活動,并進行知識競賽。
3、XX年4月份對工程訓練中心所有設備的性能、管線的安裝以及接地情況進行大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確保人身和設備的安全。
六、加強了師資隊伍建設
1、 鼓勵教師進修,不斷提高學歷。
XX年工程訓練中心有4 人考取了工程碩士, 9人本科在讀,4 人大專在讀。
2、 鼓勵教師參加技術培訓和各種技能大賽。
XX年中心有10位教師參加各類技術培訓,8位教師參加“李斌杯”技能大賽,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3位教師參加了XX上海市職業技能大賽。有3位教師通過了中級技術職務的評審。
七、其他工作
1、做好電工電子實驗室和計算機實驗室的開放工作。
工程訓練中心電子實驗室每周一到周四晚上免費向全校學生開放。并配備實驗指導老師和高年級學生作為兼職輔導人員。
2、規范管理實驗實訓儀器設備
對工程訓練中心的實驗實訓設備進行了清理,
現中心的固定資產達1400萬元,并做到了帳、卡、物相符率100%。對故障儀器設備建立“病歷卡”,并建立了“儀器故障”“設備故障”等警示標志。
3、培訓和鑒定工作
XX年中心舉辦了8期維修電工(中級)培訓班,共有600位左右的學生參加了培訓,舉辦了4期數控中級培訓班,共有170位左右的學生參加了培訓。
4、做好語言文字工作
工程訓練中心積極貫徹學院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要求。做到每位教師講普通話,規范使用文字。
5、開展了凝心聚力工作
工程訓練中心建一如既往地開展“進教師家(家訪)、知教師情(談心)、解教師難(措施)、暖教師心(效果)”的活動,以提高工程訓練中心的凝聚力,今年共家訪了15位教師。
6、完成了“李斌杯”技能大賽的準備工作和XX上海市職業技能競賽工作。
7、認真做好了檔案管理工作。
關鍵詞:機電技術應用專業 企業就業崗位 崗位能力要求
為掌握用人單位對中職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技能型人才的職業崗位能力需求情況,找準機電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培養的定位,切實做好專業人才培養工作,我們對廣西壯族自治區及珠三角地區的大中型機電類企業進行了機電技術應用技能型人才就業崗位和崗位能力要求情況調查。
一、調查情況
2012年10月到2013年2月期間,根據學校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近幾年的主要就業行業、企業工作崗位群情況,通過走訪和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對自治區及珠三角地區的28家機電類大中型企業,60余名企業生產技術人員、管理人員進行了調查,其中區外企業11家,區內企業17家;國營企業5家,外資或合資企業7家,民營企業16家;機電產品制造類企業10家,占調查企業的35.7%;利用機電設備進行生產類企業13家,占調查企業的46.4%;機電產品服務類企業5家,占調查企業的17.8%。
二、調研結果分析
1.企業為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提供的崗位需求情況
(1)機電產品制造類企業的崗位需求情況。崗位需求依次為:自動生產線的操作(80%)、機電設備保養與維修(80%)、機電設備及機電產品檢測(80%)、機電設備電氣安裝與調試(70%)、機電設備操作(70%)、自動生產線的維護與維修(70%)、生產線現場管理(70%)、機電設備機械安裝與調試(60%)。
(2)機電設備生產類企業的崗位需求情況。崗位需求為:機電設備的機械維修(92%)、機電設備保養與維修(85%)、普通機械加工設備操作(69%)、機電設備機械安裝與調試(62%)、機電設備及機電產品檢測(62%)、機電設備操作(62%)、生產線現場管理(54%)、機電設備電氣安裝與調試(46%)。
(3)機電產品服務類企業的崗位需求情況。崗位需求為:機電設備電氣安裝與調試(80%)、機電設備機械安裝與調試(80%)、樓宇的自動化控制維修(80%)、機電設備的電氣維修(60%)、機電設備保養與維護(60%)、供用電線路運行和維護(60%)、機電設備的機械維修(40%)。
調查表明,不同類型的企業為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提供的就業崗位有所不同。機電產品制造類企業和利用機電設備生產類企業提供的就業崗位重合度較大,其主要就業崗位群是機電產品制造、檢測及自動生產線的維護和現場管理,機電設備使用、安裝、調試、保養與維修,普通機械加工設備操作。機電產品服務類企業主要就業崗位群是機電設備安裝、調試、保養和維修,樓宇的自動化控制、維護及維修,供用電線路運行和維護。
2.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技能型人才專業能力要求
在調查所列的15項專業能力中,雖然機電產品制造、利用機電設備生產和機電產品服務類企業對專業能力的優先程度有所不同,但機電類企業和畢業生認為重要的專業能力相對集中,如機械制圖和識圖的能力、電氣繪圖與讀圖能力、使用機械測量工具能力、低壓電器及其控制、電氣控制電路安裝調試、PLC的編程與應用能力等是企業和畢業生共同認為重要的專業能力,如圖1和圖2所示。
圖1 企業認為重要的專業能力
圖2 學生認為重要的專業能力
3.機電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基本職業素質要求
圖3 企業認為重要的基本職業素質
(1)企業對機電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基本職業素質要求。從圖3可見,在調查所列的14項職業基本職業素質中,企業普遍認為計算機應用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人際交流能力、小組工作合作能力、文字和語言表達能力等是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應具備的基本職業素質。
(2)畢業生認為重要的基本職業素質。從圖4可見,畢業生普遍認為計算機應用能力、制訂工作計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小組工作合作能力、獨立學習能力、文字和語言表達能力等是重要的基本職業素質。
圖4 學生認為重要的基本職業素質
調查表明,企業和畢業生都認為計算機應用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小組工作合作能力、獨立學習能力、文字語言表達能力是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技能型人才應具備的基本職業素質。此外,企業認為畢業生要適應企業發展的需求還需具有人際交流能力、批評和自我批評能力;畢業生要滿足自我成長需求,還需具有工作計劃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對挫折的應變能力、勞動組織能力和社會責任心。
4.企業對機電技術應用專業職業資格要求
在調查的28家企業中,部分企業對學生的職業資格提出了要求,維修電工證是各類企業的共同需求。此外,機電產品制造類企業對電工上崗證、電梯安裝維修證、叉車證及電焊工證有一定的需求,利用機電設備生產類企業對電焊工證和鉗工證有一定的需求,而機電產品服務類企業對電工上崗證和電梯安裝維修證有一定的需求。
三、機電技術應用專業建設思路
1.機電技術應用專業培養目標定位
從企業為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提供的崗位和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就業的工作崗位分布可以看到,中等職業學校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面向機電行業生產、管理、服務一線,能綜合應用機電技術專業所學知識,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良好的技能型技術人才和勞動者?;谏鲜龅哪繕撕蜋C電技術應用專業就業范圍廣的特點及學生自我成長的需要,學??刹捎么髮I、多出口的思路,把機電技術應用專業往兩個專業方向發展:一是機電產品生產檢測、調試、維修、生產管理和機電設備的維護與維修,二是樓宇自動化控制維修(物業設備維修電工、智能樓宇BA管理員和電梯維修與調驗)。
2.開發理實一體化項目課程體系
根據機電技術應用專業職業崗位群的實際工作過程和典型工作任務,參照國家職業資格標準,以工作過程為主線,確定課程結構。以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培養為核心,把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所涉及的職業活動分解成為若干相對獨立的工作任務或項目,以任務或項目為載體,組織教學內容和設計教學活動,形成與崗位對接,突出能力培養的模塊化、理實一體的項目課程體系。根據各教學模塊的能力培養要求,建立突出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培養的課程標準。
3.構建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方案
1.1學生對畢業頂崗實習思想認識有問題
學生進行頂崗實習沒有意識到自己既是學生又是企業員工的雙重身份。有些學生在人際關系、工作紀律等方面有時存在問題而影響到實習工作。有的學生實習一段時間后,會發現頂崗實習與自己的理想有偏差,對頂崗實習失去興趣。有的學生不守企業紀律,對實習工作缺乏敬業精神。
1.2學生對畢業頂崗實習進行專業學習有問題
頂崗實習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增強高職學生的就業能力。有的學生認為參加頂崗實習只是為完成實習環節的學分,對實習工作存在應付態度。有的學生甚至沒有真實在單位進行實際實習;到實習結束,只是叫單位蓋章了事。
1.3學校對畢業頂崗實習學生管理存在問題
有些學校對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缺乏實際管理或有效管理。一些學校不能適時地掌握學生在企業實習狀況。有的學生沒有真在在單位進行實際實習,學校也沒有發現;發現了也沒有及時處理。
1.4學校對畢業頂崗實習學生專業要求存在問題
有些學校對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的專業要求過低,也缺乏實際專業指導或有效專業指導。一些學校沒有詳細的專業要求,對學生專業要求僅僅限于畢業論文。
2畢業頂崗實習改革情況
畢業生頂崗實習被本校視為培養高職學生專業技能的重要途徑,特別是在會計專業學生職能培養上。因此,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2.1強化了安全與紀律教育
要求學生學習安全知識。頂崗實習安全生產知識學習材料,有安全生產的基本方針、建筑施工安全知識、應急預案知識、安全使用電氣設備知識、預防焊花引發火災知識、使用危險化學品注意事項、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知識、《安全生產法》所明確的從業人員的義務、安全色、滅火器知識、用電安全知識、火災類型和滅火器的選擇知識和使用方法等,還有施工安全手冊。要求完成安全作業試題。學生《安全生產知識學習》作業-試題,題型分為簡答題(60分)、論述題(40分),簡答題內容有哪些火災不能用水救、發生火災事故報警、在施工現場中行駛走、上下“五不準”是什么等,論述題有請列舉學院頂崗實習管理關于安全生產方面的條款;請調查一下實習單位目前關于安全生產要求方面的有哪些制度,結合安全生產知識和崗位要求談談你將如何做來確保在頂崗實習中的安全。強調頂崗實習紀律要求。實習期間,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工藝紀律、操作紀律、工作紀律。按實習單位的作息時間上下班,不遲到、不早退。有事向實習教師和班主任請假。尊重實習指導教師,注意自己的言行,維護學校的聲譽。積極收集資料。查閱資料要注意愛護,不損壞、不丟失,并注意保密。實習期未滿,不得擅自離開或調換實習單位。個別學生確因特殊情況,需中途調換實習單位時,須征得指導老師、所在系及原實習單位同意后辦理相應的手續。如果自己的聯系方式發生變動,要及時告訴班主任和校內指導教師等有關人員,并且確保提供的聯系方式正確有效等。
2.2細化了頂崗實習專業要求
在頂崗實習系統網上平臺,按系統要求逐項填列實習單位、聯系方式等信息。實習期間,每周于周末在頂崗實習系統網上平臺,認真記實習周記。實習周記應該包括以下內容:每天(一般是周一至周五工作日)實習內容,工作的經驗教訓、心得體會等。周記字數要求在300字以上,周記篇數會計方向不少于12篇。要求按時編制頂崗實習工作計劃,并上傳在頂崗實習系統網上平臺“開題報告”項目;按時編制頂崗實習專業工作報告,并上傳在頂崗實習系統網上平臺“實習報告”項目(后來為方便統計,改為“畢業論文”處);還要求登記本頂崗實習手冊所要求的頂崗實習日志等。請校外指導教師填寫本頂崗實習手冊所要求的有關表格(含實習月度評價表、成績評定表、實習單位鑒定等)。實習結束,上交本頂崗實習手冊、頂崗實習專業工作報告等。頂崗實習專業工作報告的字數不少于10000字(其中專業調查部分不少于2500字)。畢業頂崗實習專業報告裝訂要求:左側裝訂,封面要求采用塑封。上交安全作業等有關其他要求。
2.3改革了開題報告與畢業論文等要求
開題報告方面。開題報告改為畢業頂崗實習工作計劃。內容目前包括封面、畢業頂崗實習單位介紹、主要工作崗位及職責、主要工作任務及時間安排(分月或周)。筆者建議可以包括畢業頂崗實習目的、實習崗位及職責(實習單位、實習主要崗位、職責)、實習工作任務(指主要實習工作任務、內容)、具體安排(總時間段、分月或周具體工作安排)、遵守紀律承諾等方面。畢業論文方面。要求寫畢業頂崗實習報告,而不是畢業論文。畢業頂崗實習主要書面成果是頂崗實習專業工作報告。畢業頂崗實習專業工作報告分封面、目錄、正文,正文由四部分組成:實習單位介紹、專業工作情況、專業工作調查、專業工作體會。專業工作調查先要選定題目,選定調查對象,確定什么調查方法,調查哪些問題,統計調查數據,分析調查結果,給出合理建議。專業工作調查由學生根據實習實際情況來選定,系部也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參考選題。計劃和報告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不得抄襲和剽竊他人成果。畢業頂崗實習完成后,請將專業工作報告制成電子文本(用word格式),并根據要求放入頂崗實習系統,還要打印裝訂成冊。
2.4整合了畢業頂崗實習任務、要求、內容
《中國電力教育》:我們注意到在2013年教育部公布的《2013-2017年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名單》中,成立了“電氣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而在此之前電氣工程學科是以“電子信息與電氣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下設的分委會存在的。能否請您介紹一下這一調整的背景?
王澤忠:各專業類教學指導委員會,作為教育部聘請并領導的專家組織,有著明確的工作任務,那就是:組織和開展本科教學領域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就高等學校的學科專業建設、教材建設、教學實驗室建設和教學改革等工作向教育部提出咨詢意見和建議;制訂專業規范或教學質量標準;承擔有關本科教學評估以及本科專業設置的咨詢工作;組織教師培訓、學術研討和信息交流等工作;承擔教育部委托的其他任務。
在前兩屆的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與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和電子電氣基礎課程等6個教學指導分委會設在“電子信息與電氣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下。2012年,為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要適應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不斷優化學科專業結構的要求,教育部對1998年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1999年印發的專業設置規定進行了修訂,形成了新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和《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新目錄的學科門類由原來的11個增至12個;專業類由原來的73個增至92個。其中“電氣信息類”做了重新的劃分,劃分成了電氣類、電子信息類、自動化類、計算機類4個一級學科。電氣類下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除了一級學科劃分的更細,原有的很多相近或相關專業也進行了合并或調整。如新分出的電氣類下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由原先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與自動化、電氣信息工程、電力工程與管理、電氣技術教育、電機電器智能化”幾個專業合并而來。新目錄分為基本專業(352種)和特設專業(154種),并確定了62種專業為國家控制布點專業。順應新目錄的調整,在2013-2017年的新一屆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中,設立了“電氣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旨在進一步發揮教學指導委員會和專家委員們在人才培養、教育教學改革和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等方面的研究、咨詢、評價和指導作用,促進電氣類教育工作內涵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中國電力教育》:新成立的電氣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工作重點有哪些呢?
王澤忠:根據教育部的指示,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四個著力”,即著力推動教育理念轉變,確立科學的人才培養質量觀;著力研究制定國家標準,推動建立本科人才培養質量標準體系;著力研究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著力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推動建設優秀師資隊伍。那么,新一屆的電氣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也將圍繞這4個方面重點展開工作:
第一,將利用多種形式推動各高校樹立科學的人才培養質量觀。首先,強化以人才培養為中心的理念,把人才培養質量作為衡量辦學水平的最主要標準;其次,強化以適應社會需要為檢驗標準的理論,把社會評價作為衡量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第三,強化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把一切為了學生健康成長作為教育工作的首要追求;第四,強化以學生評價為先的理念,把學生評價作為衡量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
第二,將推動建立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本科人才培養質量標準體系。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人才培養水平的根本標準;認真聽取相關部門、科研院所、行業企業的意見和建議;分步實施國標、行標、校標,初步形成適應大眾化階段,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本科人才培養質量標準體系。
第三,積極探索科學基礎、思想品德、實踐能力和人文素養融合發展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加強專業建設研究;完善高校與有關部門、科研院所、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機制研究;強化實踐教學研究。
第四,推動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加強教師教學能力發展過程中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的研究,為高質量建立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配合教育部門組織開展本學科專業任課教師培訓,提高他們的師德水平和教學能力;積極開展教學交流研討活動,促進教師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建立專業類教學資源共享平臺。
《中國電力教育》:剛才您談到“推動建立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本科人才培養質量標準體系”將是新一屆教指委的一項重點工作。據了解,2013年教指委就已著手開始制定新的《電氣類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目前這個標準的編制情況如何?能否就標準中的一些核心內容做一介紹?
王澤忠:目前《電氣類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草稿)的編制工作剛剛完成,《標準》起草過程中參照并吸收了之前的專業規范、學科發展戰略的精華,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更為深入、全面細致地研究與完善。現在這一《標準》正在征求意見階段,我們將廣泛征求專家及社會各方的意見,并認真將各位專家反饋意見進行總結,進一步修改完善。2014年年底在上報教育部并經審定后,最終該標準將成為我國高校電氣類設置本科專業、指導專業建設、評價專業教學質量的依據。本標準適用的專業范圍包括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和3個特設專業: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光源與照明、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
在《標準》中提出電氣類專業的培養目標:能夠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規劃設計、設備制造、廠網建設、系統調試、信息處理、系統運行、保護控制、狀態監測、維護檢修、環境保護、經濟管理、市場交易等領域工作,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與組織管理能力的復合型工程科技人才。除數學、自然科學和通識教育外,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電工理論、電子技術、信息技術、控制理論、計算機技術等方面較寬廣的技術基礎知識和以電能產生、傳輸和利用為核心的相關專業知識;培養利用所學知識提煉科學和技術概念、解決工程問題和構建復雜工程系統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社會道德和職業道德、形成符合邏輯的思維方式和適應社會發展的綜合素養。畢業后,經過實踐鍛煉達到工程師的職業要求。
具體在人才培養方面,要求學生經過4年的本科學習,在業務方面:①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和工程職業道德;②具有從事電氣工程專業所需數學、自然科學以及經濟和管理知識;③掌握電氣工程基礎知識和電氣類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具有系統的工程實踐學習經歷;了解電氣類專業的前沿發展現狀和趨勢;④具備設計和實施工程實驗的能力,并能夠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⑤掌握基本的創新方法,具有追求創新的態度和意識;具有綜合運用理論和技術手段設計系統和過程的能力,設計過程中能夠綜合考慮經濟、環境、法律、安全、健康、倫理等制約因素;⑥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⑦了解與電氣類專業相關的職業和行業的生產、設計、研究與開發、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津、法規,能正確認識工程對于客觀世界和社會的影響;⑧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以及在團隊中發揮作用的能力;⑨對終身學習有正確認識,具有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⑩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競爭與合作能力。此外,對學生思想政治、德育方面以及體育方面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
對師資隊伍提出的要求是:第一,數量和結構要求。電氣類專業的專任教師不少于10人,且專業生師比一般應不高于18:1;年齡在55歲以下的教授及40歲以下的副教授分別占教授總數和副教授總數的比例原則上應超過50%,中青年教師為教師隊伍的主體;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學位)和講師以上職稱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不低90%,中青年專任教師中擁有博士學位比例不低于60%;學科帶頭人學術造詣較高、專業分布合理,學科隊伍陣容整齊,學術梯隊的年齡及知識結構合理,有數量適宜的骨干教師,為專業發展所需的學科基礎提供基本保障;有企業或行業專家作為兼職教師。第二,背景和水平要求。專業背景――大部分專任教師在其本科、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學歷中至少有一個階段是電氣類專業學歷,部分教師具有相關專業學習的經歷;工程背景――專任教師應了解電氣工程相關企業生產和技術發展現狀,保證在教學以外有精力參加學術活動、工程實踐,不斷提升個人專業能力。主講教師應具有工程背景,有企業工作經歷或承擔過多項工程項目的教師需占有相當比例。
此外,對實驗室、實踐基地等教學設施、計算機網絡以及圖書資料等信息資源及教學經費等教學條件做出了要求。為保障教學質量,還要求:專業應建立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機制,建立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以及有高等教育系統以外有關各方,特別是相關行業和企業參與的社會評價機制,對培養目標是否達成進行定期評價,專業應將各個環節的內部和外部評價結果用于專業的持續改進。
《中國電力教育》:在研究制定標準的過程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專家委員們對目前的人才培養標準有什么建議?
王澤忠:我們對電氣類專業知識體系和核心課程體系提出了一些建議:
首先,在知識體系上,①通識類知識:數學與自然科學類課程至少占總學分的15%;人文社會科學類課程至少占總學分的15%,使學生在從事電氣工程設計時能夠考慮經濟、環境、法律、倫理等各種制約因素。②學科基礎知識應包括工程基礎類課程、專業基礎類課程,至少占總學分的25%,應能體現數學和自然科學在本專業應用能力培養。③專業知識應包括專業課程,至少占總學分的10%,應能體現系統設計和實現能力的培養。學校根據自身定位和專業培養目標設置專業課。在實踐性教學環節上,工程實踐與畢業設計(論文)(至少占總學分的20%)。應設置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與企業合作,開展實習、實訓,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對畢業設計(論文)的指導和考核應有企業或行業專家參與。
其次,專業類核心課程設置上。課程體系由學校根據培養目標與辦學特色自主構建。構建電氣類專業課程體系時,可參考標準附件專業類知識體系的要求。特別是技術基礎知識和專業基礎知識,必須達到對核心內容的基本涵蓋。課程名稱不必與知識領域完全對應,可以將知識領域進一步劃分并進行組合形成課程。課程設置應能支持培養目標的達成,課程體系構建應有企業或行業專家參與。理論課學分占80%,實踐課學分占20%。在設置必修課保證核心內容的前提下,根據學校管理水平逐步加大選修課比例力度。
第三,對人才培養的多樣化建議。電氣類專業是一個寬口徑的專業,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許多領域對電氣人才都有需求,各學校服務對象不盡相同,因此建議設置電氣類專業時要在堅持專業核心知識的同時拓展專業課特別是專業方向課內容,使專業畢業生更好適應就業要求。
《中國電力教育》:新一屆的教學指導委員會目前取得了哪些工作進展?下一步有怎樣的工作計劃?
王澤忠:首先,建立起完善的組織架構。為高效推進教指委的各項工作,圓滿完成教育部“四個著力”的任務部署,教學指導委員會成立了發展戰略研究、人才培養研究、評估認證、師資培養與學術活動4個工作小組及秘書組。發展戰略研究工作組主要進行專業發展戰略、教育理念研究;人才培養研究工作組則是對人才培養模式與方案、課程與教材建設、教學模式改革、實踐基地建設等進行研究;評估認證工作組主要職能是負責對專業規范、專業教學質量標準、工程教育認證進行指導;師資培養與學術活動工作組主要負責師資培養、學術年會、學科競賽、創新活動、國際交流等。
第二,制定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剛才已經對《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的制定情況和一些具體內容進行了介紹?!氨究茖I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是為保障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而制訂的國家標準,是對客觀條件(硬件)的最基本要求。制定標準是教學指導委員會的一項重要工作,同時,指委會還同時為工學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2013年版)提供咨詢。
第三,舉辦大學生創新競賽。加強學生創新意識、合作精神、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當前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以競賽為載體,推動大學生的課外科技活動,將對深入開展高等學校教學改革,促進學生基礎知識教育與綜合能力培養、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等方面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2013年8月5日-9日,我們在南京工程學院舉辦了第七屆大學生自動化大賽暨自動化系統創新設計競賽。目前,我們已經啟動“第八屆三菱電機杯全國大學生電氣與自動化大賽”,大賽將于2014年8月1日-4日,在金華職業技術學院舉辦。
第四,舉辦專題教學改革研討會。2013年6月14日在北京召開了全國電氣工程學科研究生教學與教材編寫研討會,會上討論了如何將近年來電力工業發展成果、新技術、新方法、新理論融入教材;確定了第一批待開發的27種電氣工程學科研究生系列教材,并明確了教材編寫牽頭院校。今年的1月2日-4日,在哈爾濱召開了2014年全國高等學校電氣類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交流研討會。會議上對電氣類專業卓越計劃人才培養標準與評價體系;卓越計劃人才培養理念、目標定位及計劃模式、課程體系,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執行,教學改革和創新模式;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體制與平臺建設,實踐基地與工程能力培養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第五,建設專業導論精品視頻公開課。通過聯合東南大學、北京交通大學、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等幾所高校,建成了專業導論精品視頻公開課。
第六,建立教指委網站。希望能夠通過此網絡平臺的搭建,加強學科間委員、教師間的相互交流,提供信息的共享,努力使研究的成果及時分享,及時獲取相關反饋,使研究發揮積極作用。
關鍵詞: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構建策略;信息反饋
作者簡介:鄭征(1965-),女,河南南陽人,河南理工大學電氣學院副院長,教授;陶慧(1979-),女,河南信陽人,河南理工大學電氣學院,副教授。(河南 焦作 454000)
基金項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教學規劃項目(項目編號:[2011]-JKGHAD-0291)、河南理工大學教改項目(項目編號:2009JG068)、河南省自動化特色專業建設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02-0104-02
一、教學質量監控的內涵和意義
1.教學質量監控的內涵
隨著高等教育快速發展和規模不斷擴大,我國高等教育已從精英教育邁向大眾化發展階段,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教學質量監控的目的是使教學活動盡可能達到人才培養目標。但教學活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其結果具有多面性、長效性的特點,若用靜態的指標來評判教學活動是對教學質量監控的滯后。因此,教學質量監控不僅僅是對教學結果的監控,而應該是對教學過程的嚴格管理和監控,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完整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應包括監控目標的確定、主要教學環節質量標準的建立、信息的收集整理與分析、信息反饋、調控等環節。[1]
2.教學質量監控的意義
通過教學質量監控可以實現對高等學校的監督和宏觀調整目的,使之適應于國家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從而促進國家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對高校和教育工作者而言,教學質量監控使教學工作進一步規范化、科學化,不斷促使教師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革新教學內容。同時,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可使學校相關部門及時、準確掌握教學狀況,為科學合理地安排工作,搞好教學建設提供可靠依據。[2]
河南理工大學的前身是1909年由英國福公司投資興建的焦作路礦學堂,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所礦業高等學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學校。早在1958年重新建校之初,學校就已設立機電專業,專門培養機械、電氣專業人才。自動化專業是在機電專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具有豐富的辦學經驗和文化積淀,第一次被正式稱為自動化專業在是1995年國家教委頒布的“工科本科引導性專業目錄”中。目前,每年自動化專業招生人數穩定在300左右,畢業生分布在全國各個領域,由于學校服務于煤炭行業,就業單位以全國各大煤業集團居多。自動化學科是一個覆蓋面極為廣泛的學科,隨著科技的發展,已從傳統意義上直接面向工業自動控制,逐步發展成以自動控制為中心并涉及很多專業的學科。[3]自動化專業的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控制學科和相關學科的生存與發展。因此,對涉及領域寬泛的自動化專業,建立符合本校特點的、科學有效的自動化專業教學質量監控體系至關重要。
二、自動化專業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構建
專業定位和培養方案的確定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也是指導專業發展、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只有依據學校的辦學特色和定位,建立科學完善、可行的專業培養方案,才能構建辦學條件。而辦學條件又可分為硬件條件和內涵條件,專業的內涵條件包含師資隊伍、科研平臺、教材建設等,其中師資隊伍是監控體系的主體,其又可分為師資培訓、課堂教學環節和實踐教學環節。課堂教學環節和實踐教學環節是質量監控體系的核心,然后通過評價環節,把監測結果反饋給師資隊伍和專業培養方案制定部門,教學評價結果,一方面使教師、管理人員了解教學效果,改進教學手段方法以及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同時,讓其通過與企業的合作,對學生實習、畢業生的跟蹤調查等,及時了解現實需求,專業發展情況等,及時對專業培養方案進行微調。基于以上思想,建立的自動化專業教學質量監控策略如圖1所示。通過建立院級、系級質量監控小組,對各模塊進行動態的監控和反饋,及時調整教學行為提高師資隊伍水平,形成閉環的控制系統,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由圖1可以看出,該監控體系涉及面廣,關系到教學管理層、教師、學生、甚至企業等,每一個環節都是一個可以做深入研究的課題,如專業培養方案、課堂教學環節、實踐教學環節等。近年來針對該監控系統,自動化專業已開展了大量的教學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專業培養方案研究方面,所做的“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研究”項目,2009年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教學團隊建設方面,目前已建成國家級教學團隊、“三電”基礎課教學團隊和省級教學團隊、“信息類控制系統課程群”教學團隊;教材建設方面,出版規劃8部教材如《自動控制原理》、《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微機控制技術》《自動控制系統》等;實踐教學方面,目前與五家企業已簽訂了 “卓越工程師計劃實習基地”,其研究項目“校企聯合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研究”獲得省教育廳資助等等。
三、自動化專業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實施
1.制訂具有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
根據學校堅持服務煤炭工業的辦學方向和本校自動化專業定位,本院被確定為教學研究型學院,自動化專業的特色是結合學校的背景與區域經濟特點,培養具有較強工程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所以在課程制定過程中,要突出專業的綜合性與工程應用研究性,課程體系除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之外,還包括一定的通信技術、強電知識及有關行業中的基礎課程等,以培養現場急需的既懂理論又懂技術的復合型專業人才。自動化專業為教學研究型專業,自動化專業在三年級下學期開始逐步分為礦山自動化、過程自動化、傳動自動化三個方向,每個方向各有特色,在課程設置上有不同的側重點,如煤礦自動化方向有礦山設備控制、采煤概論及數字化礦山等課程;過程自動化方向,則設置有過程控制原理及應用,現場總線與工業網等課程;傳動自動化方向則設置有現代交流調速,電氣設備的故障診斷技術等課程。[4]這種專業化分方法一方面使學生在低年級能掌握扎實的基礎課程和通識教育,另一方面也為學生提供針對性較強的專業課程,使學生畢業后能夠迅速融入工作。
確定了具有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教學條件應在此方案下進行建設和改進。并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學效果的檢測與反饋,不斷地修訂和完善方案。
2.建立健全的教學質量監控組織機構
教學質量監控組織機構是教學質量監控系統實施的基礎和可靠保證,建立了由教學院長為組長,系室主任為副組長和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授或者副教授為成員的監控隊伍,教學質量監控隊伍中的成員要求是教學或管理第一線人員,具有較高的教學水平和教研能力。在每學期開學之初,召開監控隊伍工作計劃會議,討論工作方法及分工,針對每學期工作任務及特點,在期中和期末召開工作會議,制定合理的監控任務和方式,把監控工作落到實處。主要工作有:系室學期工作計劃,青年教師培養計劃,青年教師備課、授課過程,系室評講及教學觀摩活動,學生實驗、實習及考核,科技競賽創新活動,教學檔案管理,畢業設計指導,在校學生反饋信息,畢業生跟蹤調查等活動。并把上述工作總結成書面材料,反饋至系室,供系室對教學過程出現的問題進行調整,甚至根據畢業生調查信息及社會發展需求調整專業培養方案。
3.制訂與實施教學質量監控制度
教學質量監控制度是教學與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據,制度的建設與實施能保證教學與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以營造正常的教學秩序,保障人才培養質量。[5]由此本校制定了一系列教學質量監控制度,包括教學督導、教學檢查、教學狀態公示、教學獎懲等教學過程管理制度;考試管理、試卷分析、學風考核等考試管理制度;院(系)教學管理人員聽課、教研室主任聽課、同行專家評教、學生評教(含網上評課)等評教制度;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社會信息反饋等信息反饋制度。此外還建立了畢業生跟蹤調查制度,了解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評價以及社會對人才培養的建議,為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提供依據。上述制度的管理與實施由學院教學院長、教務辦以及自動化系室主任共同監督。
四、結論
通過十多年的專業建設和質量監控,目前河南理工大學自動化教學質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教學隊伍經過長期的建設,自動化專業擁有國家級“三電”基礎課程教學團隊,和省級“電氣信息類控制系統課程群”教學團隊。自動化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每年獲得校級教學競賽獲獎、示范教師占全校獲獎人數14.5%,獲省級教學名師和校級教學名師3人。自動化專業自2009年開始在河南、河北、安徽和江西等省為一批分數錄取,最低分數近四年超過省控線分數分別為4、9、11、15分,逐年攀升。近四年研究生考研率分別為20%,23.6%,25.8%,29.9%。且考取到221、985院校的學生占考研學生總人數的65%以上。全國大學生各類電子競賽,參加學生人數也逐年增加,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2011年獲得國家級獎二等獎4人,省級一等獎12人,近幾年有7人因學習成績優秀,在科技競賽中獲得國家級獎勵的學生,被保送到浙江大學、華中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院校攻讀碩士學位。在畢業生跟蹤調查中,用人單位普遍反映河南理工大學畢業的學生吃苦耐勞、腳踏實地、業務能力強,在短期內已經凸顯出能力,在單位逐漸成為技術骨干并走上領導崗位。
參考文獻:
[1]周進軍.高校院(系)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構建策略研究[J].隴東學院學報,2010,(1).
[2]王能河,鄒衛東.高校院(系)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構建研究[J].咸寧學院學報,2008,(4).
[3]張衛東,田作華.國內外教學質量監控和評估體系比較研究及其對自動化專業的啟示[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3,(6).
關鍵詞:工作過程系統化;電氣控制系統設計安裝與調試;課程開發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3)12-0025-03
《電氣控制系統設計安裝與調試》課程是我院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優質核心課程,是為加強學生對機電一體化設備電氣控制系統的設計、安裝、調試、控制運行等實踐能力的培養而開設的綜合應用型課程,是一門理論實踐聯系緊密的職業技能課。本課程內容集合了電工基礎、機床電氣控制、可編程控制、機電設備檢測與控制等技術,并與國家職業認證融合,要求學生在完成本課程之后,參加相應的技能鑒定考試并獲得一到兩門國家專業認證。開設課程的目的是通過綜合的技能訓練,使學生了解現代加工制造企業生產的全過程和技術要求,并能根據具體項目完成機電一體化設備控制系統的設計維護和技術改造。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思路
高等職業教育的出發點是實際生產中的工作任務和工作崗位。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培養學生的就業適應能力是工學結合育人模式的首要目標。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其核心工作在于人才培養,而人才培養的核心在于課程建設。發展職業教育,就必須高度重視課程建設。2011年我院與陜西軍工、科研等多家企事業單位組建了陜西國防科技工業職業教育集團,機電一體化專業與國防職教集團某理事單位建立了“船舶872校企合作工作站”,實現了依托企業、集團化辦學的第一步,也為完善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體系和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提供了重要保證。
按照國家骨干高職院校的建設要求,根據陜西及軍工行業對機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課程組分別對陜西的兵器、船舶、航空航天、能源、機械加工制造等行業的典型企業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研。通過調研和數據分析,課程組成員根據陜西地區現代制造業的人才需求,會同企業負責人、工程技術人員、行業專家、資深教師共同制定了《電氣控制系統設計安裝與調試》課程標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與企業合作,選擇目標明確、現實可行、有教育意義和典型性的工作任務為載體設計課程內容,并針對企業崗位技術要求對課程實施過程中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進程重新進行有機的整合排列,讓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實現能力培養目標。課程開發思路如圖1所示。
以任務為驅動的課程標準與教學內容
結合機電一體化專業崗位群的特點,校企雙方共同參與,依托陜西國防職教集團等三方平臺,經機電專業指導委員會分析確定工作任務,通過對典型工作任務的分解和描述形成《電氣控制系統設計安裝與調試》課程的學習領域。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按照由淺入深、由單項到綜合遞進式地排列教學內容。課程組將《電氣控制系統設計安裝與調試》課程分解為6大學習情境、17個學習子情境(見表1)。
在實際課程內容實施過程中,我院又將17個學習子情境分解成若干工作任務,以具體工作任務為中心驅動項目化教學。例如,學習情境4物料傳輸分揀PLC控制系統設計安裝與調試中子情境4.1為物料傳輸分揀系統中電機控制基礎。在此子情境下,我院又開發了PLC控制系統基本指令練習、三相異步電動機PLC控制系統設計、步進電動機PLC控制系統設計等3個工作任務。在教學過程中,工作任務將以項目書的形式下發給學生,要求學生在完成教師引導式的相關理論知識學習后,以工作團隊的形式根據項目書的要求進行討論并收集PLC控制系統設計的相關技術資料,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分析控制系統的工作要求,制定工作計劃,確定工作任務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根據項目書要求,確定系統的初步方案,完成系統的程序設計、系統的硬件連接、系統的總體調試和技術文檔的編寫。在項目完成后,首先由各個工作團隊進行自查,再進行團隊間評價,最后由指導教師進行評價。評價過程中結合學生在實際項目完成中出現的問題再次進行分析討論,提出改進方法。
課程實施過程中的教學內容與任務均來源于實際生產企業的真實項目,并根據崗位能力考核標準和職業資格標準對學生進行導控,在教學結束后學生根據個人職業發展取向完成機電一體化高級認證、維修電工、機修鉗工、數控設備維護等職業資格的認證鑒定,形成課程體系與專業人才崗位素質要求對接,課程標準與行業標準銜接,實現學歷畢業證和職業資格證的雙證融合。最后,在專業學習中,通過典型軍工產品或設備展開教學活動,在職教集團的國防企業頂崗實習,培養學生精益求精、質量第一的職業觀念。
教學質量評價與考核
在構建課程體系、實施教學改革的同時,建立一套有效完善的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考核制度是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的重要手段。筆者認為在專業優質核心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與企業共同制定學生學習、工作的質量評價標準,突出過程考核的重要性,實現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學效果的校企“雙教學監控與考核”。校企雙方應聘請企業資深技術人員、學校理論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共同組成考核團隊,全面參與教學環節的評價與考核。校企雙方應定期對學生的課程設置、管理流程、教學效果進行分析評價。在進行考核評價時,一定要尊重學生的學習效果,注重在項目完成過程中學生主觀性、創新性的體現。以考核促學習,保障教學效果(校企“雙教學監控與考核”,如下頁圖2所示)。在課程實施結束后,通過對教學質量評價與考核結果的客觀分析,更新教學內容和方法,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
機電一體化專業是我院的省級重點專業,《電氣控制系統設計安裝與調試》是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中機電專業建設開發的優質核心課程。因此,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電氣控制系統設計安裝與調試》課程教學改革顯得尤為重要。同時,課程改革關系到專業改革和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在后續的課程建設中,如何進一步提高機電專業課程的整合性、知識的綜合性、加強實踐性都需要我們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從而適應產業結構的調整和高新技術的發展,加大機電專業的教學改革,發揮職業教育的優勢,使該專業的畢業生滿足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1]呂棟騰,張辰亮,孫永芳.高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發展和人才培養初探[J].機電信息,2010(36):179.
[2]呂棟騰,張國政.高職院?!稒C床電氣控制技術》教學改革與探索[J].科技經濟市場,2010(11):123-124.
[3]呂棟騰,姜鑫.高職院校工學結合教學制度探索與研究[J].大學教育,2012(11):26-27.
[4]呂棟騰.高職院校項目化教學初探[J].職業時空,2012(9):31-32.
[5]張利芳.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體系構建之技術路徑[J].職業技術教育,2011(3):80-82.
[6]趙佑初,唐美玲.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設計[J].職業教育研究,2012(9):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