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2 08:27:2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光污染調查報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光污染已使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對銀河系視而不見
專家介紹,城市中看不到點點繁星,最主要的原因是光污染。這一問題最早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由國際天文界提出,他們認為光污染是城市室外照明使天空發亮造成對天文觀測的負面的影響。后來英美等國稱之為“干擾光”,在日本則稱為“光害”。
專家說,目前,大城市普遍過多使用燈光,使天空太亮,看不見星星,影響了天文觀測、航空等,很多天文臺因此被迫停止工作。
另據美國一份調查研究顯示,夜晚的華燈造成的光污染,已使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對銀河系視而不見。這份調查報告的作者之一埃爾維奇說:“許多人已經失去了夜空,而正是我們的燈火使夜空失色”。他認為,現在世界上約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光污染里。在夜晚天空不受光污染的情況下,可以看到的星星約為7000個,而在路燈、背景燈、景觀燈亂射的大城市里,我們只能看到大約20-60個星星。了解了這些,我們也就理解,為什么身處都市之中,抬頭仰望閃爍的繁星,也是一種奢侈。
60多年前,天文學家和天好者就開始呼吁抵制光污染、保護觀測的嘗試。近年來,人們更加認識到,夜空中的點點繁星和美麗的銀河是人類文化和自然遺產的一部分,為了讓更多人特別是城市居民有機會欣賞到燦爛星空,2009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美國國立光學天文臺、國際暗夜聯盟(IDSA)以及其他致力于暗夜保護和環境教育的合作者提出了“黑暗天空意識”計劃,希望能夠使盡可能多的公眾、媒體和政府部門認識到暗夜保護的意義,并以實際行動參加到保護暗夜的事業中來。
防止光污染我們可以做的有很多
近年來,我國也積極參與“暗夜天空意識”的相關活動,包括參加或組織三次關燈活動。這三次關燈活動分別為:
地球一小時熄燈活動
此活動號召人們在每年三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六熄滅燈光。這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在全球范圍內發起的一項對抗氣候變化的集體行動,呼吁人們用1個小時的短暫黑暗換取明天更多的綠色希望。
夏至日熄燈活動
夏至日是全年日照時間最長的一天,夏季用電的高峰期從此開始。為了表達對減少能源消耗的決心,每年的夏至日我國多個城市的地標性建筑將熄燈1小時。
七夕節前夕的熄燈活動
七夕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我國每年將在農歷七月初三,開展1小時熄燈活動,并利用熄燈的間隙組織認星和觀星活動。
星空,宇宙送給地球的禮物
如同分布于全球的世界遺產一樣,星空同樣是重要的自然文化景觀。
在我們仰望星空的時候,看到的是“大星光相射,小星鬧若沸”的景象,他們都有自己的群落和特性。5000年前,生活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蘇美爾人放牧時,以崇拜和傳說將相關的星星連接描繪為金牛、獅子、天蝎等星座。
夜空最為壯觀的銀河是由1000多億顆恒星、數千個星團和星云組成的,側看像一個中心略鼓的大圓盤,直徑達到10萬光年。銀河之外,還存在著1000多億個星系及遙遠而神秘的類星。離我們最近的仙女座大星系和大、小麥哲倫星云(系),是肉眼就可以看得到的。
不斷變化的星空是一幅全時全景的畫卷:春季獅子星座的威嚴、夏季大三角與銀河的燦爛、秋季四邊形的寂寥、冬季獵戶星座與六邊形的壯麗,像一幕幕輪回演出的舞臺,給人們留下無盡的遐想和美麗的傳說。
人類共有一片星空,這是宇宙送給地球的禮物。
這里的星光不再燦爛
在城市,燦爛的星空只能出現在中老年人的回憶中,許多年輕人不僅沒見過銀河,更辨識不了基本的星座。
國外有研究報告將黑夜由暗到亮分為9個等級,第一級是完全黑暗的天空,天蝎座和人馬座中間的銀河可以在地面上投下淡淡的影子;第九級是城市中心的天空,整個天區被照的通亮,發出白色、灰色或橙色的光,銀河和許多熟悉的星座早已無法看見。
光污染分為白亮污染、彩光污染、眩光污染、人工白晝等類型,其中人工白晝是由向上散射燈光形成的,在大氣存在懸浮顆粒物的情況下尤為加劇,直接影響天文觀測和拍攝。有測試表明,1000萬人口的特大城市,散射光的影響可達150公里;300-500萬人口的大城市,散射光影響可達50-100公里;50-100萬人口的中等城市,散射光影響也可達50公里左右。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一份調查報告說,現在世界上約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光污染里,夜晚華燈造成的光污染已使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看不到銀河。幾千年來與我們相伴的星空正在失卻,變成了一種稀缺的資源。生活在當代的人們,將如何面對我們的祖先和子孫?
留出一片純凈的夜空
有著眾多天文臺的美國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出臺措施保護夜空,80年代成立了國際暗夜協會。目前美國已有19個州頒布了戶外照明法令,暗夜保護逐步成為社會共識。
國際暗夜協會將星空作為一種需要保護的自然遺產,在具備條件的國家公園基礎上發展暗夜公園,進行星光的儲備。前不久,位于英吉利海峽、距英國129公里的英屬薩克島被國際暗夜協會英國分會評選為全球首個“暗夜之島”。為了贏得這一稱號,暗夜協會人員在薩克島生活了一年多,與島上600多名居民共同努力將燈光控制在極低的限度。薩克島禁止行駛汽車,可使用的交通工具只有馬車、腳踏車、電驅四輪車和拖拉機。入夜后,智能傳感器會自動關閉無人的辦公室、庫房和餐廳里的電燈,調光器柔和了天花板上刺眼的白光。薩克島已經成為以觀星為主題的旅游熱點,被著名的旅游指南《孤獨星球》列入“世界十大最佳觀星圣地”。
置身于寥廓璀璨的星空下,你可以感受到時空的深邃、心靈的震撼、精神的依偎。天文是一種高雅、浪漫的文化,有著啟迪、升華人格的教益。人類幾千年來沒有停止過對星空的仰望,眾多的追星人徹夜無眠而樂此不彼。
對話小華 T:《旅游世界》 x:小華
T:得知你的作品《長城上的夜空》被美國《國家地理》列入“2011最佳夜空攝影”,這幅照片的創作過程是怎樣的?
X:我得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支持的“夜空下的世界”項目(TWAN)正在組織“第二屆國際地球與夜空攝影大賽”,就在長城嶺拍攝了一組齊長城星河照片并通過網上發去。2011年5月上旬,大賽公布了“美麗夜空”和“抵制光害”兩個專題的10名獲獎作品,我拍攝的“長城上的夜空”獲“美麗夜空”專題第4名。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參賽和獲獎。作為一名普通的業余天好者,我十分高興。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公布后,在國內外引起了反響,這對于提高光污染和星空保護的意識是很有意義的。
2500年前修建的齊長城是中國長城歷史和文化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泰山后的齊長城沿海拔800米左右的長城嶺呈東西走向,是春秋戰國時期齊魯兩國的分界。這里有一個與天文有緣的名稱――七星臺,還有一個科普天文臺,有條件發展為一個星光公園或保護區。
T: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迷戀星空的?
X:小時候就十分迷戀星空,大多數男孩都喜歡探索性的事物,我也不例外。幾十年來,無論是在部隊、還是在企業,對浩瀚的星空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中國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人們在追求經濟效益和物質利益的同時,相應地仰望星空,可以使心境得到陶冶和升華。總理曾經說過,一個民族如果不仰望星空,是沒有希望的。
T:在星空拍攝的過程中有什么難忘的經歷嗎?
X:我接觸星空攝影的時間并不長。2009國際天文年期間,TWAN推出了一批天文景觀攝影作品,使我受到了震撼。我在七星臺下開辟了一個“農家后院天文”,可以抓住晴好的天氣拍攝一些星空作品,后來和景區的守門人都熟起來了。
今年春節期間,為了拍攝壯麗的冬季星空,我背著50多斤重的器材步行好幾里路進山。當時零下十幾度,山上還有積雪,我在北風中忙到12點。守門的大爺見我很久沒出來,怕發生了意外特意給我打電話詢問,像這樣的小故事還有很多。追星族必然是“夜貓子”,夜間拍攝有比白天更多的麻煩,雖然會付出很多,但享受到了星空的美麗,值得。
T:關于星空保護,你想對普通大眾說些什么?
X:中國的星空保護尚在起步階段。光污染首先威脅的是天文觀測,但星空保護一定要走出天文的圈子,要靠全社會的努力。應該把星空保護變成大眾的語言和行動,在全社會做好宣傳和推廣。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的新課程理念,提出了”具有關心、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行為是九年義務教育重要的培養目標"。因此我們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更應該有意識地滲透環境保護教育,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發展能力、拓展思維的同時培養環境保護的意識和責任感,形成關愛環境的態度,在重大環境問題上能夠形成自己的觀點,能夠對一些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如何在教學中使學生逐漸形成環境保護的意識,并且能夠落實到行動上,真正使他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保護環境、美化家園作出貢獻,是每一位生物教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1.應該是重視以“寓他”為基礎的“滲透式教學”
針對我國教育實際,環境意識的培養在中學生物教學中實施的基本途徑,應該是重視以"寓他"為基礎的"滲透式教學",將環境教育寓于知識教育中,從而滲透于每個教學環節及每節課。筆者在講授"全球環境問題"這一課時,把環境保護意識、環境科學基礎知識、環境保護技術基礎知識有機地滲透到生物教學過程中,同時組織學生對周圍環境的水污染進行了社會調查,發現本地的一些工廠的工業廢水和人們的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出,導致部分河道、地下水源受到嚴重污染,居民的飲用水也受到影響,一些農產品減產并出現了食用安全問題,溪河的魚類也因此受到了嚴重的污染。通過這次活動,讓學生了解當前生活的環境,培養他們自覺參與環境保護的好習慣,增強他們的環保意識,使學生懂得尊重自然、愛護生物就是珍愛人類自己,這才是現代人應有的道德素養。通過環境教育培養起來的以"人與環境"、"人與人"之間和諧發展為基礎的環境道德、環境倫理、環境價值觀就是彌漫在整個校園中的一種崇高責任感。因此,環境教育也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
人類在發展過程中有許多因為對自然界認識不足,過度放牧,過度砍伐森林,掠奪性開采自然資源,隨意捕殺野生動物,不適當引入物種以及大量排放污水、廢氣、固體廢棄物等使生態環境或生物圈遭到破壞的事例,如日本的水俁病事件,倫敦煙霧事件,我國科爾沁草原因為過度開荒變成沙漠,我國長江、黃河中上游因為亂砍濫伐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許多野生動物因為人類的捕殺而滅絕,我國引入的水葫蘆、福壽螺等災害性生物過量生長,太空中垃圾數量不斷增多以及噪聲、光污染,等等。在教學過程中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將這些人類自己做的傻事、釀造的苦果甚至是自己一手制造的悲劇告訴學生,可以讓他們深切體會到自然界中的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讓他們認識到人類如果過分注重自身利益,不加節制地從自然界中索取各種資源必將破壞生態平衡,人類也最終會受到自然界的報復。
2.充分運用教材滲透環境教育
在如今各個版本的高中生物教材中,都或多或少的涉及到環境、生態這方面的內容。例如人和生物圈之間的關系、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和維持生態系統穩定性等。高中生物教師完全可以運用這些知識在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向學生介紹環境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引導學生去探索解決環境問題的方法。加強學生對環境的認識,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例如,必修模塊《分子與細胞》這課的學習是整個高中生物學習的起點,教師應該充分的運用這個起點來挖掘教材中環境方面的知識。比如說"細胞的癌變"或是"細胞中的水",通過講解生物和環境的聯系來強化學生的環境意識。"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先奠定好基礎才能提高今后的學習效率。在必修模塊《生物科學與社會》和《穩態與環境》中都有環境保護和生物同環境之間的關系的描述。這是整個高中生物課程中滲透環境教育的重要部分。教師應該充分的利用好這一塊,在課程的講解中引導學生了解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和更多的環境知識。筆者認為,除了課本中的知識外,教師還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實例,將現實中的環境問題融入到教學內容中,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3.在課外實踐活動中強化環境教育
一、學校重視是開展青少年科學教育的重要保證
1. 健全機構,確保科學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學校專門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青少年科學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分工、落實責任,認真制訂青少年科學教育工作計劃、工作規范、活動制度和考核表彰制度,做到組織機構健全、計劃安排落實和管理制度完善,并保證每年數萬元的經費投入,為青少年科學教育工作提供了場地、設備和器材等物質基礎,確保課內外教學、輔導活動的順利進行。
2. 多管齊下,探索青少年科學教育的新路子
學校努力營造青少年科學教育的氛圍,積極開展科普宣傳,創設了科技畫廊,在教學樓的墻壁上張掛介紹科學知識、科技發展、科學名人和科技成果等內容的畫板,在校園科技活動月中通過校園網向各班學生播放科幻片等,這些都對學生的科學啟蒙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和導向作用。學校選聘了方淑婉等20多名專業素養高、有工作熱情和創新精神的教師擔任輔導教師,并有計劃地組織他們前往省內外各地參加科技輔導員培訓、科學小當家培訓等相關活動,以便開闊視野,借鑒先進地區、學校的輔導方法、經驗和成果,結合本校實際制訂切實可行的輔導活動方案。除此之外,學校還十分重視青少年科學教育的理論研究,重視各類文字、圖片和音像資料的整理建檔,重視社會資源力量的整合,多方位探索青少年科學教育的新路子。近年來,該校教師在各類刊物上發表了科普類文章十多篇,并整理編輯了一組供校園廣播使用的科普稿。
二、課堂教學與課外指導并重
1. 科學教育,融入日常教學工作管理之中
科學教育已融入日常教學工作中,在教學過程中著重對學生進行熱愛科學、堅持真理、勇于實踐和獻身事業等科學精神的教育。例如,數學教師結合教材內容向學生介紹中國數學家的科學精神與科學態度,使學生從科學家的身上汲取愛科學、學科學和用科學的力量。為了培養學生不斷追求知識、獨立思考和勇于創造的科學精神,學校要求教師在各學科(尤其是物理、化學和生物等學科)的教學中逐步改變單純的學科知識傳授的課堂教學模式,探索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研究性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同時,逐步形成“參與、探究、合作、活動”的課堂教學特色。
2. 實驗探究,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熱情
在保證完成教材規定的實驗之外,教師還注意適時地介紹生活中的最新科學動態及前沿科技,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運用科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此外,學校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家庭小實驗,培養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還在周末向學生開放實驗室,讓學生開展科技小創作和小實驗,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精神。
三、課外活動是搞活青少年科學教育的有效載體
1. 編寫教材,組建科技社團
學校組織有關教師編寫了一冊(共五章)切合學生實際的青少年科學教育校本教材供課外輔導活動之用,并組建了科技學社、物理科技活動小組、化學科技活動小組、生物科技活動小組、信息技術活動小組、科幻畫創作小組等,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選擇相應的科技社團或科技活動小組參加活動,并在輔導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相關的科技知識學習、開展科技創作等,既培養了特長,又張揚了個性;既培養了刻苦研究、不怕失敗的精神,又增強了社會責任感,深深地明白科技要為社會、為國家服務的道理。
2. 專題探究,開展校園科技活動月
作為青少年科學教育特色學校,我們重視通過專題研究和實驗,提升學生的科技素養和學習品質,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和科學教育特色文化的形成。例如,我們通過舉辦科普講座、組織科技知識培訓和挑選有價值的課題(例如,“酸雨的形成”“家居污染”和“城市光污染”等),讓學生自主調查研究并撰寫論文和調查報告,開展科技創新比賽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學校在每年11月的校園科技活動月中,對學生的優秀科技作品按照科學小論文、科技實踐活動報告、科幻繪畫和科技創新成果四種類型進行集中展示、問辯、評獎和表彰,讓每一位參與活動的學生體驗到活動的緊張與快樂,體驗到創新的艱辛與喜悅,并在體驗中鍛煉成長。目前,學校的青少年科學教育工作已經初步形成點面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良好局面。學生的科技實踐活動報告、科技小制作和科幻繪畫等參加省、市、區各級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屢有斬獲,在潮州市更是首屈一指。2011年,城南實驗中學率先成為潮州市首所被省科協、教育廳和科技廳聯合命名表彰的“廣東省青少年科學教育特色學校”。
1.重視常規學習
(1)研讀課本。
軍隊不打無準備之仗,學習物理也是如此。新學期的書發下來,希望你能夠拿起物理課本,翻開美如畫的篇章,順著目錄,大致了解本學期的內容;每章、每節上課前,再次提前預習,你心存大量疑惑,等待在課堂上與老師一起揭開謎底;復習時,課本要一遍又一遍地反復復習,“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而且每一次你都會有新發現。
(2)認真聽講。
天才不是天生的。無論是新課、實驗課,還是習題課、復習課,每一個“考試狀元”都能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聚精會神聽講,緊跟老師思路,積極思考,不時勾畫出重點,標注仍不清楚的,或者記錄又產生的新疑問,這樣的學習才是高效的。學習是一個過程,不斷鞭策自己,堅定自己的學習信念,堅持不懈,才能到達“會學”和“學會”的境界。
(3)自我督查。
習題是鞏固、復習是系統、考試是檢驗。每一次作業、每一次考試,獨立完成,認真審題,仔細計算,精煉結論,全面思考,規范答題;及時訂正,不懂就問,學會歸納,一題多解,舉一反三,多題歸一。
學好物理,關鍵問題是要盡快了解物理學科的特點,否則,就會“坐飛機”,云里霧里,窮于應付,失去學習主動性。
2.重視物理過程
(1)會看。
例如,老師在空礦泉水瓶子的側面不同高度處扎了幾個小洞,將水倒入瓶中。你睜大了眼睛,像看電影一樣,就怕漏掉哪個環節。做好實驗,老師問觀察到什么現象?集體回答“水噴出來了”。其實,還有一個答案,“越是下面的小洞水噴得越遠”。兩個現象,兩個結論,而后一個更是研究重點。物理是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初中物理的實驗更多,但實驗不是看熱鬧的。
(2)會想。
上述例子中兩個現象說明什么問題?回顧前面的知識,木塊壓在海面上,海綿凹陷,即產生形變,說明木塊對海綿有壓強。類比一下,水噴出來,說明水對瓶子側壁有壓強,且水越深壓強越大。那么如果倒入其他液體會產生什么現象呢?“心中存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惟有動腦思考,才能實現思維升華。
(3)會探。
上述是《研究液體壓強規律》的引入課,若要深入研究,還需要分組探究。動手準備充足的實驗器材,設計實驗必須注意控制變量,編制數據表格要分清有幾行幾列,需填寫什么內容,小組成員分工明確,溝通協作,這都是很重要的實驗技能。
(4)會說。
“說”即“歸納”,根據測量數據,橫縱對比,歸納實驗結論。哪些數據可以進行數量上的對比,得出初步結論?如何對數據運算處理,得到進一步結論?歸納初步結論時,語言敘述要精煉,也要注意控制變量,還要注意結論的完整性。
3.重視思維方法
(1)方法遷移。
初學物理,你會讀到《擺的故事的啟示》,同時,你第一次接觸了利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影響擺的周期的因素”。漸漸地,你從“研究聲音的音調跟哪些因素有關”、“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等實驗中,領會了控制變量法的真諦,而這個方法是貫穿于初中物理學習的始終,可以這樣說,你掌握了這種方法,你的初中物理學習就成功了一半。
學習光的傳播規律,老師教你畫光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可真的有“光線”嗎?當然沒有,只有“光”,沒有“線”,物理學中為了研究的方便而假想的。你明白了這一點,就知道“磁感線”、高中的“質點”、“電場線”也是“建立物理模型”了。
曹沖稱象的故事流傳至今,曹沖很聰明的運用了“等效替代”這個物理思想,船上所放石頭的重力就等于大象的重力,“化整為零”,解決了沒有大稱的難題?!昂狭Α?、“總電阻”等概念也都運用了這個方法。
初中物理中“路程-時間”圖像是學習高中運動力學圖像和其他圖像的基礎。初中物理是為高中物理、大學物理打基礎的,所以你還要學會下列研究方法:累積法、類比法、比較法、歸納法、圖像法、列表法等。
(2)知識遷移。
物理課程系統分為五個部分:力學、熱學、光學、聲學、電學。除了光學相對獨立,其他內容都是密不可分的整體,物質、運動、能量把它們牢牢地捆在一起。要從整體上把握物理教材,明確知識在本單元、本冊教材、知識系統中的地位,注意前后聯系。
4.重視知識應用
物理從生活中來,必然要回歸生活,要學會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學習、生活、生產中的實際問題。
(1)回歸生活。
家里突然停電了,你還會像小時候那么害怕嗎?八成是保險絲燒掉了,快去看看。百米賽跑時,為何要求計時員看到槍冒煙開始計時,而不是聽到槍聲計時?你學了光速比聲速大很多,計算一下,就明白了。為什么汽車剎車后還要行駛一段距離?在雨雪天氣路滑時,如何減小交通事故的發生?這與慣性、摩擦有關。
(2)課外研究。
物理世界是真實的,也是豐富的。猜想一下,沒有聲音的世界將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呢?《無聲的世界》幻想文章即刻出爐。城市現代化,玻璃墻面的樓房越來越高,黑夜越來越亮,刺眼的光給居民生活帶來很多不便,那就去想一想《如何減少光污染》?!度绻麤]有摩擦》、《自行車上的物理》……調查報告,課外制作、課外探究都能把物理從課內延伸到課外,為你帶去研究的歡樂與驚喜。
(3)學科交叉。
“刻舟求劍”、“掩耳盜鈴”的典故中包含著深刻的物理原理:參照物、運動與靜止的相對性、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中國古代詩詞、成語諺語中描述了大量的物理現象,你可以從語文中學習相關的物理知識,也可以從歷史中體味物理學家的優秀品質。
5.重視情感傾注
(1)合作。
人不是獨立的個體,不能離開群體而存在。有些物理問題,單獨思考會回答不全面,此時需要集體的智慧。有些實驗一個人無法操作,就需要兩個人,甚至四個人一起分工協作完成。有時答案五花八門,則需要集體討論,找到真理。
(2)堅持。
學習物理要能吃苦,愛因斯坦說,“成功是一分天才加九十九分汗水”。學習物理要有想法,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和足夠長的杠桿,我能撬動地球”。學習物理更要謙虛,牛頓說,“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關鍵詞: 新高考模式 地理選考 興趣度 職業幸福感
2017年實行的新高考改革細則于2014年11月中旬由省教育廳正式公布。此次改革最大的變化就是將高考與學業水平考試相結合。高考總成績=必考科目成績(語數外3門)+選考科目成績(7選3)。選考科目為高中學考科目中的7門: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含信息技術、通用技術)[1]。截止到2016年10月中旬,2017屆的畢業生已經參加過一次7選3的高考。
據此,地理學科――一門在初中由《科學》、《歷史與社會》分散涉及的非獨立學科,不再作為2014級學生的文綜學科而成為選考科目。這門以往理科生眼中的文科學科,文科生眼中的理科學科,就被更加邊緣化了。那么,新高考背景下學生究竟如何對待地理學科,尤其進入高二階段,學生面臨7選3的選擇,可能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在新的高考背景下,學生猶如在超市里選購商品(學科)的顧客,老師則形同商品促銷員,要展現亮點吸引駐足觀望的顧客。一位學科老師的價值在于被學生認可。試想,如果選考的人數非常少,班級也就相應減少,學科教師就會有富余,那該學科的老師在學校里就真的被邊緣化了,成為學?!盁o用的人”。所以,唯有增強地理學科的內功,提高地理學科在學生中的分量,增加地理選考率,地理教師才能獲得滿滿的職業成就感和幸福感。
高考模式的改革,必然給一線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帶來一定的影響。那么,在改革的時代,師生該如何開展教與學呢?其實《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給了我們答案――“培養現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即從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出發,在教學中提供現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知識,增強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生存能力,引導學生關注人口、資源、環境和區域發展等問題[2]。這是高中地理教育的首要理念,也是地理老師的“尚方寶劍”。不管考試制度如何改革,我們的教育理念是不變的,培養目標是恒定的。
一、教學實踐
如何營造一個“高效課堂”,既能滲透高中地理教育理念的使命,又能完成全體學生的學考教學任務,還能為部分參加高考的同學提供保障,亟待一線老師摸索研究。筆者從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反思中,在課堂教學中追求“低重心、高效率”,立足學生學情和興趣,積極開展了如下四類課堂實踐:
(一)走出去,拿進來――一輪紅月和六朵棉花引發的課堂效應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學生持之以恒學習的原動力。缺乏興趣難免出現三種效應:(1)課堂40分鐘專注度不夠導致聽課效率低下;(2)課后作業時間不夠用時會犧牲地理的學習時間;(3)畏難心理導致遇難而退或者一知半解時不求甚解。
地理課堂如果僅局限在教室內,難免枯燥乏味。所以老師要積極創造“走出去”、“請進來”的機會,為課堂注入活力,激起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案例一:一輪紅月。《地理Ⅰ》第一章有個“觀測月相”的天文活動。適逢2014年10月8日有天文奇觀“月全食”,筆者及時把握教學機會,在當天的課堂上把月全食的形成原理、當次月全食的時間、觀測要求一一進行介紹,并對“紅月亮”的形成原因和同學們進行了探討。
當天晚上,師生共同觀測。無奈天公不作美,云層較厚,整個觀測過程不理想,而且沒有預計中的“紅月亮”現象,師生都有些失望!
第二天的地理課堂上,師生再次探討“天文觀測選址”的要求,同學們很容易得出:天氣晴朗、天空少云、燈光污染少、大氣污染少等條件。這一次觀測活動雖然不成功,卻讓同學們對怎樣才能觀測成功的區位條件印象深刻,比老師單純講,效果好多了。
生活中處處有地理,這就要求教師有一顆善于發現地理現象的心。例如此次的天文現象,近期發生的與地理學科相關的新聞事件(如2016年7月9日影響本地的“尼伯特”臺風,結合選修模塊《自然災害與防治》分析成因危害等)、本地區鄉土自然地理(氣候、地形、土壤、河流、植被)、人文地理(工農業、城市、交通、物產)等都可以作為多元的課程資源,將地理教學延伸到課堂之外?!白叱鋈ァ钡牡乩碚n,學生不僅興趣高,而且內容知識性、實用性都很強。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養成了留心獲取身邊地理信息與分析問題的習慣和能力,而這種能力一旦獲得,那真是終身受益的。
案例二:六朵棉花。國慶假期,正是棉花成熟的季。雖然教材中并沒有涉及棉花的教學,但筆者及時采摘并將棉花帶入課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筆者分別采摘了一顆尚未開放的棉桃、三朵處于不同開放程度的棉花、一朵采完后的棉殼、一朵爛棉。一進教室,同學們就被筆者手里的棉花給吸引了,大家興致勃勃地又是摸、又是扯、又是用力掰,課堂氣氛異常活躍。筆者一一解答同學們的疑問:棉桃好重啊――因為尚未盛開的棉桃里有水分,棉絮很濕;很難用手掰開――棉瓣的盛開靠陽光曬;爛棉怎么形成的――棉瓣開放的時候遭遇了雨水沒有及時曬干,發霉后又被蟲蛀……
筆者接著提問:根據棉桃水分足、棉花盛開等特點,你能推測哪些地方適合種植棉花?我們國家最適合大面積種植棉花的地區是哪里?世界上盛產優質棉的國家是哪個?經過熱烈的討論,同學們從“溫暖濕潤”修正到“溫暖干燥、光照充足、水源充足”;從“采棉大軍入疆”聯系到南疆最適合種棉花;從四大文明古國埃及聯想到衣食富足的長絨棉之鄉。
同學們又有疑問了:按理我們這里也是適合種植棉花的,為什么看不到呢?筆者又引導大家思考單位面積土地的經濟效益,大家意識到了市場經濟下一塊土地上種什么,除了氣候等自然條件適合,還要考慮經濟效益。
最后筆者讓同學們細心觀察青棉桃和盛開的棉瓣下葉子的區別。同學們立即發現采摘棉花時可能會把枯葉帶進棉絮,這樣就會影響棉花的品質。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大家紛紛獻計獻策:要是能夠培育出一個優良的品種,在成熟期棉葉能夠自動脫落,該多好啊!
既然沒有機會把學生帶出課堂到棉花地里去實地觀察,那不如教師花時間去采集標本,把標本“拿進來”。本節課此環節用時不長,但師生興致高昂、討論熱烈。教師創設適宜的情境,巧妙的設問和對學生疑問的引導,表面上看似閑庭信步,實際上卻能展現出過硬的素質、豐富的知識儲備和對課堂的掌控能力。
諸如“六朵棉花”這樣的實物或情境一出現在課堂上,學生們就會蹦出自己的疑問,老師在此基礎上不斷地進行追問,學生在這些任務的驅使下,就會積極主動地整理自己的已有知識、歸納辨析同伴的觀點然后總結構建自己的知識架構,最終形成記憶深刻的新認知。
如此“走出去、拿進來”,教與學的方式發生了轉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度就在那一刻被調動和點燃。在他們好奇對地理事物進行觀察、體驗和探索中,動手能力、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和理論結合實際的能力也相應地得到了提高,體現了地理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2],實現了由“要我思”到“我要思”、“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二)重律,循序進――“學案導學”提效果
很多同學還延續著初中時的學習習慣,希望老師能經常發些提綱類的資料,最好能有聽寫抄寫作業,把高中地理尤其是《地理Ⅰ》當成純文科學習,認為死記硬背就可以考高分,或者說學生心理上依賴老師,不愿意主動思考、整理、提煉。因此,教學中一些理論性相對較強的知識點,應如何深入淺出、循序漸進,既避免讓學生死記硬背,又能學會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是值得教師思考的問題。
筆者在教授“地質構造與地表形態”時,采用了學案導學的方式。
1.認知――教材處理
圈一圈、劃一劃:(1)常見的地質構造分哪兩大類?(2)哪類巖石在什么條件下形成褶皺?(3)形成斷層的三個條件是什么?
2.歸納――表格整理
3.探究――背斜構造與向斜構造的判讀(巖層彎曲狀況、巖層新老關系)
4.實踐――了解地質構造的地理意義
(1)找礦(石油、天然氣);(2)找地下水:(3)挖隧道:(4)橋、壩、房屋等工程建設要避開。
一些理論性較強的知識點,如果教師沒有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將會直接影響學生對該知識的理解。在缺乏有效理解的情況下,學生往往采用低效的死記硬背方法。如此,不但記憶不深刻,而且不會靈活運用。因此,教師在處理該類知識時要及時發現學生認知困難所在,通過設計系列循序漸進的問題梳理知識點內在的聯系,化解學生思維的障礙[4]。學案導學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此學案非常簡短,但清晰地呈現了步步深入的學習過程,尤其是第四部分“實踐”環節,讓學生明白學習這些理論知識的目的和用途。同時,這則學案啟發學生要舉一反三學習:教材呈現的理論知識是什么?是否可以(用列表法來)歸納(對比)突出重點?該理論知識的實踐意義是什么?教學實踐證明先理解后記憶,才是最適合《地理Ⅰ》的學習方法。通過老師的點撥和學案的引導,學生逐步學會了對地理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強化了學習效果。
(三)似無心,實有意――預復習作業形式的巧設計
一節課結束時,老師往往會布置為下節課學習準備的預復習作業,某些同學對待預復習作業的態度完全取決于當天其他學科的作業量。這說明即使同學們能意識到預復習作業的重要性,但由于其他科目的影響,預復習作業往往被忽視。
針對上述情況,筆者想起教研室曾舉行過一次“我最滿意的一份作業設計”,獲得一等獎的是一份《常見的天氣系統》的預習作業設計,給老師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其啟發,筆者在教學中也進行了嘗試,收效很好。
附預習作業設計:
《常見的天氣系統》預習作業布置
內容:在下列表格中記錄校運會期間和本周末的天氣變化情況,并思考導致天氣變化的原因。
形式:通過收看電視氣象節目的天氣預報和自身實際觀察,記錄每天的天氣狀況(包括溫度和降水);住校生可以收聽午間的校廣播預報,做好記錄。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就是要培養學生利用課堂所學知識指導生產生活實踐。這份作業的設計者提前關注到學校運動會期間會遭遇冷鋒過境這一天氣變化,看似無心、實則有意地要求同學們記錄校運會期間的天氣情況,并思考導致天氣變化的原因。既順應了學生“無課業負擔地享受運動會”的特殊心情,又充分利用了他們特別關注運動會期間天氣的心理,不露痕跡,巧妙地完成了《常見的天氣系統》新課學習前的一份重要預習作業。
事后的授課效果表明,這次的課前預習作業對學生學習新課及課后如何運用該知識點幫助很大。由于是實實在在從生活中取得的親身體驗,同學們印象非常深刻,對冷鋒系統過境前后的特點有了深刻的理解。
附復習作業設計:
《水循環》復習作業
作業內容:研究性學習――“調查家鄉的河流”
《地理教學指導意見》提出了“理解水循環的地理意義”這一基本要求。傳統的課后作業形式往往要求學生熟記“意義”,再做幾道選擇題或者填空題。對此,筆者重新設計了研究性復習作業,布置學生利用周末時間去做調查,旨在實現《學科指導意見》中倡導的“讓學生在調查中發現問題、提出探究方案、找到解決對策,并嘗試撰寫調查報告”[3]的要求。實踐證明,這樣的復習作業形式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真真實實地用自己的所見所聞關注了家鄉的河流、水資源狀況,更好地理解了“水循環更新陸地淡水資源”與“過度水污染”之間的矛盾。
(四)低重心,蘊深遠――滲透科學素養、愛國主義、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新版《地理教學指導意見》將“地球的運動”一節定位為發展要求,無基本學習要求,教學難度和學習難度不大。由于課時的限制,老師不可能對此內容深入全面地講解。很多老師無所適從。其實不然,老師的教學不僅要著眼于考試,還要在教學中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提高地理審美情趣。
筆者在教授《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時,結合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的圖片,補充了前蘇聯登月失敗的經過及我國探月工程計劃的內容。在對比中讓學生意識到我國航天事業起步遲,發展快,航天之路曲折艱難的實情。同時,筆者及時在課堂上傳遞獲得的最新新聞――2016年11月神舟十一號成功完成任務后,中國透露太空探索計劃:2017年發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將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2018年發射“天和一號”空間站核心艙;2022年完成空間站建設;新一批航天員(包括女航天員)選拔;為其他國家培養宇航員,等等。課堂上筆者以展望的口吻對同學們說:“也許不久的將來,老師和學弟學妹們用的地理教材和圖冊中就有我們班×××同學的名字和事跡?!惫膭钔瑢W們努力學習科學知識,挑戰困難,激發立志投身祖國航天事業的豪情。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的教學活動,正值農歷八月十八,同學們都熟悉錢塘江潮水。筆者及時引入這個鄉土地理的案例,從曾經的無窮水患,到今天的旅游奇觀,是一個典型的“利弊共存、化弊為利”的成功案例。由此教育學生,太陽活動、太陽輻射,以及任何一種地理事物或現象,都要全面認識其利弊,并積極化弊為利,為人類所用,促進學生形成辯證唯物主義的意識。
無論高考形式如何改變,在課程實施過程中,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維目標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2]。有時,教育的成功并不是用學生考試成績的等級,或者有多少學生選擇地理作為高考科目來衡量的?;蛟S很多年后,老師課堂上講的知識點學生已經淡忘,但當年地理課上,老師寓意深遠的一兩句話深深觸動了學生的心靈,可能就是他(她)一輩子的記憶和收獲。
二、教學反思
地理學科創新教學的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與學生交流時感到教與學中有不少的亮點和小驚喜,尤其是學生那句:“老師,我們覺得你不像是在講課本,講純知識……引申開的知識更能記憶深刻,很喜歡這樣的課……”因此筆者相信,只要堅持,肯定會有成效。
1.充實課程資源
地理課程標準提出,教科書不再是唯一的地理課程資源,在實踐中要促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建設,以適應課改和時展對課程資源多樣化的要求。筆者以為,在此研究和實踐過程中,教師適時引入課外知識、實物展示等,都可以創造性地成為地理課程資源。
2.提升教師素養
在課堂實踐中,教師應有標新立異的思維,不是教材、教參資料的人工傳聲筒,對教材內容、課堂預設與生成應有深刻的思考和靈活的應用。這個過程,提高了教師的教材處理能力、課堂掌控和實踐能力,使自身的教學理水平得以提升。
3.提高學生能力
課堂中的很多實例應來自于生活實際,貼近學生,教師應及時捕捉信息,巧妙引入,為學生營造更加廣闊、真實的思考空間。利用教授新課,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深遠意義,適時地給予學生點評和鼓勵,使他們在循序漸進的思考過程中掃除障礙,由疑惑走向清晰,享受學習的快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業成績,塑造良好的性格和學習品質。
4.打造高效課堂
最好的老師能讓學生擁有持續的學習興趣,地理教師應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手段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果,既能站在學生終身發展的高度去深遠備課,又能從學生的實際學情出發,“低重心”地淺顯教學,盡量顧及每一位同學,增強他們學習的樂趣與自信。
要在課堂中講授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知識,教師就必須在課前做更多的、充分的準備。學情的研究、教材的鉆研、導學案的設計、學生疑問的解釋等,對教師的專業素養、應對能力等都是一種挑戰。
三、結語
在2016年教師節前夕說,廣大教師要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5]。如何當好總書記眼中的“引路人”?如果選考地理學科的學生太少了,連上課的機會都沒有了,沒有機會和學生探討地理問題,又何談引路?地理學科具有文理兼備、綜合性強的優勢,因此,地理教師應集思廣益多渠道地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既能落實高中地理課程要求,又能提高高考選考率,增強地理老師的職業成就感。
參考文獻:
[1]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網站新聞.2014.11.
[2]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3-8.
[3]浙江省普通高中學科教學指導意見(2014版)[Z].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