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初中語文課外輔導總結
時間:2022-03-14 21:05: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語文課外輔導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教學開放式閱讀教學主體地位“四開放”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67X(2014)07-023-01由于初中語文作為學生思想教育的啟蒙階段,那么在新課改后《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積極價值觀、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美育素養 ,使學生具有較強的文字表達能力和美育審美能力、應該注重美育的熏陶感染,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蹦敲丛诔踔姓Z文教學中我們就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美育欣賞能力,才能符合現代化課程標準要求。那么我們平時就要注意語文材料中,感悟語文底蘊,從而培養欣賞美、體驗美、創造美的能力。這一切就需要我們積極引導學生開放式閱讀學習,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為更好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
一、通過開放式閱讀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多年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我發現初中生由于年齡原因,心智還都在發育階段,對于固定的事物很難長時間保持注意力。反而對課外的書籍非常感興趣。那么我們教師就要做好利用學生對課外書籍感興趣這一特點,幫助學生讀好書、好讀書。增加課外知識儲備,讓學生把讀書看成是一大樂事,在快樂中釋放巨大的潛能,提高閱讀興趣,增加語文知識儲備。根據我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發現,在開放式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做好閱讀前、教學中和教學后三個階段的引導學習。在閱讀教學前,我們要做好學生的課前引導,首先讓學生通過讀課題或者讀引言材料,推斷和猜測課文所要講的內容,或者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這樣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才會更有針對性、更有目的性。學習效果肯定也會事半功倍。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教師就要圍繞著文章的中心意圖,展開提出疑問或話題,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的同時不斷產生閱讀愿望。當學生為了回答問題或者為了表現自己就會帶有很強的專注度去讀書,全心的投入閱讀中,這樣的學習效果肯定會出乎意料的高效。那么在閱讀教學結束后,我們教師也要精心設疑,讓學生在課后也要投入到閱讀中。讓他們提高閱讀興趣,保持閱讀專注度。這樣學生才會慢慢地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語文基礎積累也會比較扎實。
二、借助開放式閱讀,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很多時候教師為了趕時間或省心省事就在閱讀教學中常常一言堂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卻忽略了學生的自主性。老師通常就是根據所拿著教學參考資料、作品的時代背景、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題思想分析,這樣單一生硬的教學模式只能僵硬的肢解文章作品。這樣的教學模式只是老師在單一的解讀,學生也只是吸收老師的解讀思想,自己卻對閱讀材料沒有獨特的見解,無法調動其主動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實際上,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和時間。老師只是作為學習方法的引導者,要給予學生自主的時間去做他們力所能及的自主學習。為了加深學生們對課文的深入理解,教師在學生學習時就要做到及時合理的點撥、激勵學生,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閱讀、理解、品味、感悟。其次,在開放式閱讀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老師的對話是教學過程中的兩個基本對話。但是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對話的中心是每一個學生,教師只是對話過程中的引導者,而真正的要交給學生。學生才會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找到歸屬感和成就感。這樣學習效率才會大大提高。
三、開放式閱讀教學要重視“四開放”
1.目標開放。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就是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的閱讀目標開放。認知、技能、情感是語文閱讀教學目標的三個主要方面。但在現階段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老師往往比較重視知識閱讀教學中的認知目標,而技能、情感目標往往還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所以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做好目標的開放,積極鼓勵學生全面發展。
2.內容開放。所謂教學內容的開放就是指要體現學生在閱讀選擇上,是不是自主性和多樣性的閱讀內容選擇。那么為了提倡新課改的創新型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開放意識。教師在這個教育目標下就不能簡單地以課本為中心的閱讀教學的局面。要做到閱讀教學借助教材,又要走出教材,又要敢于超越教材。因為語文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滿著語文,我們就要做到閱讀練習結合生活實際。這樣才易于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有利于學生進行再創造。
3.過程開放。所謂閱讀教學過程的開放,就是指要體現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連貫性。教師要打破以課堂為中心的局面,做到課內和課外相結合,校內和校外相結合,注意學科間的有機整合,要做好課外輔導和向課前和課后延伸。而不能簡單地將閱讀教學局限于語文課堂中。
4.評價開放。所謂閱讀教學評價的開放,就是指要設立多元化的評價指標和評價主體,同時也要做到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和評價目的。教師要打破傳統的成績高低的評價模式,要注意教師、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的多樣化評價方式。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自主閱讀,拓寬學生的閱讀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總結
初中語文作為學生思想教育的啟蒙階段,我們教師就要嚴格做好初中生的語文教學。而開放式閱讀教學就能很好地提高初中語文教育質量。
[ 參考文獻 ]
[1] .淺析語文整體閱讀教學的可行性步驟[J].現代語文:中
旬.教學研究,2011(11).
[2] 彭飛.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J].小作家選刊:教
學交流,2011(11) .
關鍵詞:中小學語文;銜接;存在問題;有利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1-0388-01
從學生中了解到,小學生升入初中后,會出現一些不適應,表現在束縛太多,自主支配的時間太少;其次分數意識被強化,出現分數排隊現象;第三開設的主科課程增加許多。與小學相比較,中學生的課業負擔重不僅表現為課程數量的增加,而且表現為質量要求的提高。另外家庭與社會對學生的學業質量要求越顯增加。一項調查顯示,小學畢業考試與初中的分班考試,學生就出現很多的不適應。小學復習時,針對性強,題型少,要求低,學生心中有底,所以普遍成績較好。分班考試,區分度大,題型多,要求高,學生心中無數,所以成績普遍有下降現象。這樣,從心理就出現較大壓力和不適應。
現行小學語文教材內容比較簡單,知識點少,教師一般要求學生側重于說記和簡單的理解,解決"是什么""怎么樣"等問題,思維難度不大。從中小學教師課堂教學實踐中能感受到,相對來說,小學教師講課速度較慢,課堂容量較小,知識點相對集中。對要掌握的知識能做到勤講多練,對學生的作業也能做到精批細改,使學生每個知識點都能過關。新授、鞏固、練習、復習都能較好得到落實。因而學生只要平時能認真聽課,完成作業,做好復習,一般都能取得較好的成績。
而現行中學語文教材往往一下子加深,知識點增多,從初一開始對學生的要求就大大提高了,知識點除了有大量需記憶外,更側重分析與理解,思維的難度增大,解決"是什么""怎么樣"和"為什么"等問題。由于課程的增加,課時緊,教師講課速度一般較快,課堂容量大,許多知識只能一帶而過。教師的課外輔導,作業精批細改有難度,這就要求學生有高度的自覺性。測驗題量大,難度高,時間少。從中不難看出,小學高年級和初一年級語文教材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要求等方面都存在明顯的差距。剛從小學畢業的學生面對如此大的變化,自然會感到吃力和難以適應,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與愿望將會減退,甚至產生畏難和抵觸情緒,從而造成大批學生的"分化"和"滑坡"。因此中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針對語文教學上的脫節狀況,及時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改革教學,加強教學銜接研討,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1.中小學語文脫節問題存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1 教法不同。目前小學語文教材內容較簡單,知識點少,教師一般要求重積累,輕理解。另外語文課時多,老師講課速度慢,課堂容量也少,對于要掌握的知識反復講練,學生只要認真完成作業,一般都會有較好的成績;而從初一開始,學習內容增加,且加深,除了記憶積累的內容,還有大量需要分析理解,而這時,課時又少了,老師講課的速度較快,課堂容量大,有些知識不會像小學時那樣反復練習講解,有部分學生一時適應不了。
1.2 學法不同。由于中小學教材內容的差異,教師的教法必然不同。小學階段,知識簡單,淺層理解即可,學生習慣被動接受知識;而升入初中,學科增多,語文課時減少,知識點增多,難度加深,且分析理解的內容更多,理解程度也更深,這就要求學生有高度的自覺性,認真獨立地完成作業。
1.3 考點不同。小學階段重知識的積累,字詞句就占很大比例;而初中測試題量大,難度大,時間少,考試形式也有所變化,延伸內容逐漸增多,對學生分析理解要求更高。
從上可以看出,中小學語文在教材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要求方面都有明顯差異,小學畢業的學生剛剛升入初中后,面對這么大的變化,自然會感到不適應。隨著學習內容的增加,難度的加大,不免會有失敗,多次的失敗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會讓學生有畏懼和抵觸情緒,從而造成大批學生的分化,這也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效果。鑒于這種切實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改革小學高段與初中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加強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銜接,提高語文教學質量,顯得迫在眉睫。
2.有利于中小學語文教學銜接的措施
2.1 讓學生從心理上平穩過渡。前文提及中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不同,讓剛升入初中的學生摸不著頭腦,這時的語文教學應放慢腳步,仍延續小學高段時的一些教學方法,等學生逐步適應后再放手。比如:(1)加強溝通。剛入學的學生,新的校園、新的同學、新的老師,除了新鮮帶來的興奮,更多的是陌生。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都要有一個互相了解、認識的過程,這時可以讓學生準備有自己特色的自我介紹,來互相認識;老師也可布置相關作業來了解學生,比如寫日記或作文,用較私密的方式與每個學生單獨溝通,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愛,同時讓每個學生有了初步了解。(2)適當降低學習難度。在初一第一學期的教學中,幫學生打好基礎,樹立自信,讓學生跳一跳就能夠到桃子。在第一單元的教學中,不要急于對課文進行較深的分析理解,而應側重于讓學生了解初中語文教材的特點及學習的一般方法和規律,或在學習中可以自己出題測試,考前明確考試重點,并與學生一同歸納整理知識點,考后一起分析成敗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
2.2 加強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應要求學生制訂學習計劃,改變學習的無序狀態,減少學習的隨意性,使學生的學習逐漸由自發轉為自覺。養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習慣。養成上課主動作筆記的習慣。記筆記要求學生記重點、記難點,根據自己情況記要點,而不是照搬板書。養成讀課外書的習慣。課外閱讀量決定著學生知識的廣度和濃度。閱讀量大的學生進入高一級的學校學習往往接受能力和適應能力都較強。教師應對學生的課外閱讀給予指導和檢查,使之形成習慣。使學生把讀書作為一種人生樂趣,一生以書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