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3 04:35:2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數的初步認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曾于1999年榮獲全國小學數學第四屆評優課一等獎;多節錄像課由中央電教館、河南省電教館、北京市電教館等單位發行;2012年12月,在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數學專業委員會第十五屆年會上執教觀摩課。在省級以上教育刊物上發表教學論文、案例等100多篇,40余篇論文獲省、市級以上獎勵,參與編寫《名師如何觀察課堂》《名師課堂DNA解碼》(小學數學卷)、《可以這樣教數學》(數學名師的教學智慧)等多本教育書籍,主持的5項教育科研成果獲省級一、二等獎。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認識小數”。
【教學思考】
“小數的初步認識”到底教什么?課程改革后,不同版本的小學數學教材都是分兩個階段螺旋上升式地處理“小數的認識”。第一階段安排在三年級下冊,結合元、角、分和長度單位來初步認識小數;第二階段大都安排在四年級下冊,系統地學習小數的意義。教材這樣安排的目的是讓學生對小數的認識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在具體的教學中,許多老師困惑于不知道如何把握教學的度,有“深一腳淺一腳”的感覺。上得“淺”,體現在只是把用“元”作單位的小數轉化為幾元幾角幾分,這僅僅是一年級《認識人民幣》的延續,對小數的認識不夠到位,“學與沒學沒有什么差別”;上得“深”,體現在提前對小數的意義進行了抽象和提煉,上成了“小數的意義”。為了做到“教不越位,學要到位”,需要整體上分析、把握“認識小數”這一單元的內容是什么,學生對小數已經有了哪些生活經驗和認識。
從內容來看,各版本教材的整體設計不盡相同,但在“初步認識小數”時都把握了共同的原則:(1)聯系兒童的生活經驗認識小數,在具體的“量”中理解小數的現實意義,這里“具體的‘量’”主要指錢數(元、角、分)和長度等計量單位;(2)都是“規定”小數是十進分數的另一種表示方法;(3)溝通用“整數、分數、小數”都能表示同一個“量”。
從學生調研情況來看,對于“以‘元’作單位的小數表示幾元幾角幾分,幾角(1元以內)就是零點幾元”等知識,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有了充分的體驗,已經轉化為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識;另一方面,學生對分數也有了初步認識,這些正是學生認識小數的知識、經驗基礎。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借助直觀的圖示去體會分數與小數的內在聯系,以此激活分數與小數的聯結點,從而為后續的“利用分數來理解小數”做充分的準備。
“認識小數”的教學既要尊重學生這些已有的經驗,又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即更清晰地了解小數中各個數字之間的現實意義與相互間的“十進關系”,進一步感悟“同一個量”既可以用整數表示,也可以用分數表示,還可以用小數表示,建立這三種“表示”之間的關系。為此,當學生初步對“十分之幾元就是零點幾元,百分之幾元就是零點幾幾元”有了感知和體會之后,適時引入一個可觀察、可操作的直觀學具――米尺。米尺是揭示米與分米之間“十進關系”的直觀載體,再次認識小數點左右兩邊數字的現實意義,進一步認識小數點左右兩邊第一位上的數的“十進關系”,認識到同一個量可以用不同的數表示,從而達到有效利用長度單位完善對小數認識的教學目標。
學生建構數學概念的過程,不能是教師簡單“告訴”的過程,需要教師“適時后退”,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基于生活經驗自主探索數學概念的本質意義。在本課的設計中,每一個環節都有相應的練習跟進,這些跟進練習將達到多重目的:首先是鞏固強化,診斷上一個環節的教學目標是否達到;其次是讓學生對后一環節的內容有嘗試的機會,在進入新的教學環節時,教師可以得到第一手前測資料,根據學生的各種情況,靈活調整后續的教學,從而讓教師的角色真正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這也為優生提供了自主建構的空間,從而體現“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認識小數,會讀寫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的小數。知道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2.結合具體情境知道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
3.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激活經驗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種新的數。(揭示課題)在生活中見過小數嗎?在哪兒見過?
(出示)一支鉛筆的價錢:0.4元,一本書的價錢:25.25元,一瓶礦泉水的價錢:1.09元。讓學生嘗試讀這里的小數。
師:像0.4、25.25、1.09這樣的數就是小數。這樣的小數與以前所學的整數有什么不同?
生:每個小數都有小數點。
師:小數點是小數的重要標志,就是它把小數分成了左右兩部分。
生:小數點的右邊要一個數字一個數字地讀。
師:確實,小數的讀法也很特別。小數點我們就讀作“點”,小數點左邊按照整數的讀法讀數,右邊按順序一個數字一個數字地讀,就像讀電話號碼一樣。一起來讀讀這些小數。(課件出示)
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是非洲象,它的高度可達3.5米,重5.25噸;最高的動物是長頸鹿,它的高度可達5.8米;世界上最大的鳥是非洲鴕鳥,它的高度可達2.75米,一只鴕鳥蛋約重1.5千克。
二、感知小數的意義
1.利用元、角、分突破難點,體會分數與小數的聯系。
師:(出示)這些小數都是用來表示價格的,那它們具體表示多少錢呢?
生:1.09元是1元9分,5.35元是5元3角5分。
師:當用“元”來作單位時,小數點左邊的部分表示――
生:幾元。
師:小數點右邊的第一位表示――
生:幾角。
師:第二位表示――
師:幾分。
師:(出示)0.4元是多少錢呢?(板書:4角)有1元多嗎?
師:如果把這個長方形(出示)看作1元,你能在這個1元里表示出0.4元嗎?拿出作業紙,在上面表示出來。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全班交流。
生:把它平均分成10份,涂色其中的4份。
師:剛才的過程,以前在學習什么的時候用過?(分數)你是不是想到哪個分數了?(板書:)
師:原來,0.4和表示的意思一樣。一支鉛筆0.4元,兩支鉛筆呢?(0.8元)也就是幾角錢?(8角)如果還用一個長方形表示1元,怎么表示0.8元呢?
生:把長方形平均分成10份,涂色其中的8份。
師:0.8和哪個分數有聯系?(板書:)
師:如果還用一個長方形表示1元,你能不能表示出其他的小數和分數呢?
學生在作業紙上練習,老師巡視,全班交流。
師:現在來整理一下,有人涂了一份,是十分之一,也就是零點一;還有人涂了兩份,是零點二,也就是十分之二……(課件演示)一直涂滿就是1了。仔細觀察這些分數和小數,你有什么發現嗎?(同桌討論)
生:幾角就是零點幾元,也就是十分之幾元。
師:3角錢用整數表示就是3角,用分數表示就是元,用小數表示就是0.3元。所以0.3元也就是元,元也就是0.3元。
2.學生獨立嘗試,自主遷移方法。
(出示)4角=元=( )元
7角=元=( )元
1分=元=( )元
生:4角=元=0.4元
7角=元=0.7元
1分=元=0.01元
師:1分怎么就等于元,你能解釋一下嗎?
生1:因為1元里面有100個1分,1分是其中的1份,所以就是元。
生2:1元=100分,這就好比把1元平均分成了100份,1分是其中的1份,所以就是元,寫成小數就是0.01元。
師:(課件顯示)那現在是多少錢?怎樣用分數和小數來表示錢數?
生1:11分=元=0.11元。
生2:元=0.23元,元=0.05元。
師:仔細觀察,你又有什么發現?
學生討論,全班交流。
生:幾分就是百分之幾元,就是零點幾幾元。
師:說得真好,十分之幾元可以寫成小數是零點幾元,百分之幾元寫成小數是零點幾幾元。
3.遷移方法,利用長度單位完善對小數的認識。
(1)課件出示信息。
小明剛出生時身高接近6分米,出生后的第一年他長高了28厘米。
師:誰來給我們讀一下有關這個寶寶的信息?你能不能利用剛才的發現把6分米和28厘米,改成用“米”作單位?如果覺得有困難可以先在圖上畫一畫,然后再寫下來。
(2)反饋。
生:6分米=米=0.6米。
師:為什么6分米等于米?
生:因為1米等于10分米,6分米是其中的6份,所以就是米。
師:1米等于10分米,這就好比把1米平均分成了10份,6分米是其中的6份,所以就是米,米寫成小數就是0.6米。那這邊28厘米呢?
生:28厘米=米=0.28米,因為1米等于100厘米,28厘米是其中的28份,就是米,用小數表示就是0.28米。
三、練習應用
1.師:人剛出生的幾年長得特別快,這個寶寶一年就長高了0.28厘米。大了以后長得就慢了,大家知道自己去年一年長高了多少嗎?
(出示)(1)樂樂去年長高了5厘米,就是米,用小數表示是( )米。
(2)張老師的女兒去年長高了米,用小數表示是( )米。王老師的兒子去年長高了米,用小數表示是( )米。
師:0.20米和0.2米的大小一樣嗎?為什么?
生:0.20米是米,是20厘米,0.2米是米,是2分米。20厘米就是2分米,所以一樣長。
師:看來0.20米和0.2米的大小是一樣的,但表示的意思不一樣。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評議。
2.師:(出示芭蕾舞演員圖片)為什么芭蕾舞演員跳舞要踮起腳尖?我們從數學角度來看。
(課件演示)此時她的腿長大約是身長的十分之六,也就是0.6,最接近黃金比例0.618。
3.介紹“小數的歷史”。
小數是我國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早在公元3世紀,我國古代數學家劉徽在解決一道數學難題時就提出了把整個位以下無法標出名稱的部分稱為微數。
小數的名稱是公元13世紀我國元代數學家朱世杰提出的。在13世紀時,我國出現了低一格表示小數的記法,如把63.12寫成┻|||_||。
【教學內容】青島版三年級下冊第66-70頁。
【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小數的含義,會讀、寫簡單的小數。
2.通過對一位小數的初步認識,使學生認識小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學的情感
3.在合作探索的學習活動中,發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學過程】
一、 從生活中感知,引出小數
師:同學們,你們家中有沙發、茶幾這樣的家居用品嗎?在這些家居用品的擺放中有很多的學問,你們想知道嗎?生:想!
師:咱們一起來看情境圖中告訴了我們哪些知識。自己試著讀一讀。(小數用紅線圈起來?。?/p>
師:仔細觀察信息中的這些數與我們以前學過數的有什么不一樣呢?生:多了個點。
師:觀察得真仔細!那你們知道這是些是什么數嗎?生:小數!
師:小圓點就是小數點這些數都是小數!這節課咱們就來學習關于小數的知識。(板書課題)
師:哪位小勇士來讀一下信息中小數呢?(零點五零點三二點五零點四十八)
誰的讀法跟他的不一樣?(零點四八)
這兩種讀法哪里不一樣呢?(第一種讀法小數點后面的數字怎么讀的?第二種呢?)
你們認為應該怎樣讀呢?(零點四八)
確實是這樣讀!小數點后面的數像讀電話號碼一樣一位一位的讀出來按照這種讀法再來讀一遍!(零點四五)有了剛才的經驗那這個該怎么讀呢?老師板書(25.25)
師:同學們都會讀小數了,那么能把這個信息中的小數寫出來嗎?在本子上試一試。
對照屏幕你寫對了嗎?寫的時候要注意小數點是一個圓圓的實心小點!
二:主動探究,理解小數
師:學會了小數的讀與寫,(出示情境圖)對于信息中的小數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生:0.5米有多長?生:0.3米有多長???0.08米有多長?
師: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先來研究0.5米有多長?知道0.5米有多長嗎?
生1:半米!生2:一米的一半
師:看來你對小數確實有一定的了解。0.5米確實就是一米的一半。
師:那0.3米呢?用手比一比!看樣子要想準確的找到0.3米,先從研究0.1米入手。根據你的生活經驗你認為0.1米有多長呢?(生用手比劃)
師:差不多是1分米!其實0.1米就是1米的1/10,就是1/10米?。ò鍟?.1米=1/10米)
師:下面小組合作在一米長的紙條上尋找0.1米!小組內相互說一說是怎樣找到的?(學生小組活動,師巡視,并規范語言!)哪個小組來前面匯報一下你們是怎樣找到的?
生:1米平均分成10份,1份是1/10米也就是0.1米
1米是10分米,1/10米是1分米也是0.1米
一起看屏幕0.1米是1/10米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一份還是1分米
師:那只有這一段是0.1米嗎?生:不是!
師:誰來借助于老師的米尺找一找!1米平均分成10份,從里面任意取出1份都是0.1米
師:那0.3米是多少呢?生說順勢板書0.3米=3/10米=0.3米
生:你還能在一米長的紙條上找到它嗎?(同桌相互說一說找一找)
師:誰來前面找(你是怎樣想的?)
生1:3個0.1米生2: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3份生3:3分米
師:現在你知道0.3米有多長了嗎?(用手比一比)那你知道如何找0.5米了嗎?
生1:5個0.1米生2: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5份5/10米生3:5分米
師:那6分米是多少米呢?(0.6米)你是怎樣想的(6分米是6/10米也就是0.6米)
那8分米是多少米呢?(0.8米)
師:仔細觀察這兩列數你發現了什么?同桌交流一下!誰來交流?
生:我發現小數點后面都只有一位!
師:你觀察的很仔細!像這樣的小數我們稱為一位小數?。ò遒N)分數呢?
生:我發現這些分數分母都相同生:分母都是10
師:這些分數都是十分之幾的數,我們稱為十分之幾!
經過同學們共同的努力我們找到了這么多一位小數還知道了他們表示十分之幾!那你認為0.01米有多長呢?(思考一小會)
你能不能借助于直尺在上面找一找0.01米?小組內交流一下是怎樣找的!
生:0.01米是一百分之一米0.01米是1厘米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借助于研究一位小數的方法類推出了0.01米!那0.03米呢?0.05米呢?現在你知道0.08米有多長了嗎?
師:孩子們仔細觀察這組等式,有沒有新的發現?
也就是百分之幾可以寫成兩位小數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
學到這里聰明的你又想到了什么?(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真聰明,類比聯想都會了!
三、鞏固練習
分數() 分數()
小數() 小數()
你能用小數表示嗎?
3分米=()米 8角=()元
10厘米=()米 4分=()角
四、回頭看
我們知道了像0.50.30.0845.45……這樣的數都是小數學會了小數的讀寫
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位置與方向,面積,年、月、日,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以及小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乘、除法計算仍然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例如,用兩位數除多位數,每求一位商的步驟與用一位數除的步驟基本相同;又如,兩位數乘兩位數是學習小數乘法的必要基礎。
從本冊開始引入小數的初步認識,內容比較簡單。此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或用到有關小數的知識和問題,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可以擴大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范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簡單的小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發展數感,并為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及小數四則運算做好鋪墊。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位置與方向和面積兩個單元,這是這冊教材的另兩個重點教學內容,為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讓學生初步形成辨認方向、表達與交流物體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過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探索并體會引進統一的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面積單位,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進一步促進空間觀念的發展。
在量的計量方面,這一冊進一步擴大計量知識的范圍,除了面積單位的認識外,還安排了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及24時計時法。這些內容的教學可以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時間觀念,并通過實際操作與具體體驗,培養學生估計面積大小和時間長短的意識和能力。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教材向學生介紹了兩種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學習看這兩種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通過學習平均數的含義和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和實際應用,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個單元,專門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學習簡單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并能應用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目標
使學生:
1.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教材分析】
學生對小數概念認識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教材分兩個階段教學小數。第一階段在三年級下冊《認識小數》這一單元(蘇教版),簡單地接觸一下一位小數,定位是初步認識小數。從教材提供的素材中不難看出,教材主要是借助生活經驗(人民幣、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及分數的初步認識,告訴學生一位小數可以用十分之幾表示。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比較抽象的小數意義學生能否理解,小數是否能融入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
初識小數,如何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對學生進行數系的擴展?小數與已有的整數、分數各是怎樣的關系?這是學生能否接納小數的關鍵所在。使小數在學生已有數學知識體系中生根,這是至關重要的,但又是抽象的,與學生的思維水平不相符。因此,如何將小數直觀化,將小數與整數、分數關系直觀化,是學生建立小數概念的重點。直觀模型可以起到化抽象為直觀形象的目的。
【教學片段一】
師:如果把這個正方形看成是1元,你覺得0?郾3元可以在圖中怎么表示?
學生操作,交流。教師巡視。
生:我是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在其中的3份涂上顏色。
師:看著這幅圖,你想到了哪個數?
教學中,教師從幾何直觀入手,讓學生通過圖形,表示出一位小數,清楚地表示出一位小數與整數1、十分之幾的關系。比分數還抽象的小數在學生的頭腦中有了對應的直觀畫面。學生在操作、想象等活動中,建構了清晰的小數概念,完善了學生的知識結構,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一位小數就是表示十分之幾的數。
二、再識――以直觀建立聯系,深化認識
深入學習小數是在五年級的上冊《認識小數》這一單元,全面建立小數的概念,對已有的整數體系進行擴充,理解小數的計數單位、數位,會比較小數的大小和小數的改寫,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以及后面的“小數加減法”“小數乘除法”單元。教材的這種編排方式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和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如何將一位小數的認識擴展到兩位、三位乃至更多?如何讓學生體會到小數與整數之間相同的十進關系?抽象的關系離不開直觀的表達,越抽象的關系越需要直觀的表達。小數的意義,一方面要在通過認識小數與分母是10■的分數的等價關系;另一方面要體現與整數的聯系,即小數的計數方法與整數計數方法的同構關系,這樣才能完成整數中一整套計數方法向小數的順利遷移,完成學生已有數系的拓展。小學生即使到了高年級,有了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也離不開直觀形象思維的支持,離不開豐富感性材料的支撐。所以,教學中直觀模型對學生理解小數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以直觀模型建立小數與十進分數之間的聯系
【教學片段二】
1.如果用1個正方形表示1元,如何表示出0?郾3元?0?郾03元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表示其中的3份。因為0?郾03元是3分錢。
2.你會探究嗎?
教師提供材料,學生小組合作進行探究。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
3.剛才我們把1元和1米平均分成了100份,可不可以把1個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出示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你想在圖中表示出哪些小數?
元、角、分,與米、分米、厘米,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都為10,是十進制的直觀模型。相對而言,小學生對人民幣的認知比長度單位要熟悉一些。從人民幣模型到長度單位模型,再過渡到相對抽象的正方形模型,學生對兩位小數的認識從直觀走向抽象,從模糊走向深刻。不容置疑,學生對兩位小數的認識經驗比三位小數要豐富。只有讓學生對兩位小數有充分認識后,才能通過想象、類比推理展開數學學習活動,完成把一、兩位小數拓展至三位以至更多位數的小數,從而建立完善小數的概念。
【教學片段三】
歸納小數的意義。
出示正方形,正方體。
上面每個圖形都表示整數“1”,一位小數選哪個圖形?為什么?兩位小數、三位小數呢?
師:剛才我們研究了一位、兩位、三位小數,知道了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都可以用小數表示。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在完成對以米為單位的三位小數的認識后,分別出示平均分成10份、100份的正方形及平均分成1000份的正方體,讓學生表示所學的小數,學生要根據小數相對應的分數,再選擇相應的圖,這就加強了小數與分數的聯系,更從直觀上突出了這些純小數與整數1的聯系,學生在用圖表示這些小數時,初步體會了一位、兩位、三位小數是若干累加構成新的小數,感受小數的計數單位。
需要指出的是,在學習小數的計數單位、小數的性質、小數的大小比較等內容時,都可利用正方形(體)模型,數形結合,做到見數思形、以形助數,更直觀地理解小數。
(二)以數軸直觀溝通小數與整數的聯系
正方形與正方體模型都是較具體的直觀模型,利用這些具體形象的模型理解小數相關知識后,一下子過渡到抽象的數,學生不易邁過這個坎兒。小數的出現既是數位的反向發展,也是數與數之間粘稠性的填充。因此,在深入認識小數的過程中,還必需利用一個過渡模型――數軸,讓學生在直觀形象中建立數序。數軸既以直觀的方式加固學生對十進小數的認識,同時也形象展示了數的有序和密集的一面。更加直觀地體現出與整數之間的密切聯系,小數和整數都遵循十進制計數法的位值原則,這也是它們的外在形式看上去更為相似的原因。也正因為如此,比較小數的大小和小數的改寫,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及后面幾個單元“小數加減法”與“小數乘除法”(除小數點的定位法則),小數的大小比較和四則計算都可以像整數一樣進行。利用數軸,使學生認識到小數與整數的相似之處,能使學生更加透徹地把握小數的核心價值。
[關鍵詞]數學;概念;原理;法則;應用題;效率
中圖分類號:G4.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0-0021-01
小學數學研究的簡單應用題,歸納起來實際上是以下四種關系的應用題:相并關系、相差關系、份總關系、倍數關系。下面就后兩種關系的應用題做個具體說明。
一、份總關系的應用題
我們要非常重視概念教學。因為數學概念反映了客觀事物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本質屬性。只有抓住了最基本的概念與有關知識的聯系,才能使學生認識事物的本質。這部分的概念教學是在二年級第一學期完成的。教師在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時,就已經滲透了每份數、份數、總數的概念。如每盤有2個梨,有這樣的3盤。其中每盤有2個梨,就是說每部分的數是2,滲透了每份數;有3盤,就是有3部分,滲透了份數,這節課不僅讓學生理解相同加數也就是每份的數,相同加數的個數是份數,更重要的是理解每個數量所表示的意義。這樣就為學生學習數量關系鋪平了道路。
教師在講除法的意義之前,要講清“平均分”這個概念。因為“平均分”是除法的核心。要通過“平均分”理解除法的意義,溝通減法和除法的關系,滲透乘法與除法的關系,同時也滲透了份總關系。
二年級第二學期開學后,我們便引導學生重點弄清每個數量的含義,理解數量關系。例如:每盤有2個梨,有這樣的3盤。這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是知道1盤是1個2,就能知道3盤是3個2,要求一共有多少個梨,也就是要求3個2的總數是多少。知道一共有6個梨,有這樣的3盤。這兩個數量的關系是3盤梨的總數是6,6是3盤梨的總數。要求一盤有幾個梨,就要把6平均分成3份。知道一共有6個梨,每2個裝在一個盤里,這兩個數量的關系是有1個2就有1盤,6里面有幾個2就有幾盤,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數量關系的同時,對應用題條件及問題的結構進行滲透,使學生形成初步的邏輯推理能力,為分析解答有關乘除法應用題打下堅實的基矗通過這樣有層次、有目的的教學過程培養了學生分析、綜合、判斷、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從學生的反饋中也能看出,馬老師這種步步滲透、層層深入,抓住概念理解數量關系,在這個基礎上學習解答應用題的方法是非??茖W的,是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的。正確解題思路的形成,決定于對數量關系的正確判斷,而正確的判斷又來源于概念的正確建立。
二、大小數四則應用題
大小數這部分知識可分為這樣三部分:大小數的概念;大小數的關系;大小數應用題。(一)大小數的概念:這部分又可以分為以下幾層:第一層:認識“同樣多”?!巴瑯佣唷笔茄芯看笮抵g關系的橋梁,只有在深入理解“同樣多”的基礎上,才能很好地理解大小數之間的關系。對“同樣多”概念的滲透,在教學第一冊教材認識數“2”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當學生知道2朵花是由左邊的1朵花和右邊的1朵花這兩部分合并起來的時候,問學生“左邊和右邊花的朵數怎樣”,學生能夠說出“一樣多”、“一般多”,這時老師給學生準確的概念,這就是“同樣多”。這是通過具體實物在學生頭腦中初步建立“同樣多”的概念。在學“”和“=”符號時,先講“”,目的是為了學“=”,理解“同樣多”,這里仍然是通過實物圖讓學生理解,如3個蘋果和3個梨比較,沒有多余的蘋果,也沒有多余的梨,我們就說蘋果和梨的個數同樣多,也就是3和3同樣多。這時學生從具體的兩部分同樣多,已經認識到兩個數同樣多,同樣多可以用“=”表示,也就是“=”表示兩個數同樣多。
以上所舉這些例了都是通過學習“10以內數的認識”的過程中,逐步滲透“同樣多”這一重要概念的。第二層:認識“大數、小數、同樣多”。前面所理解的“同樣多”是兩部分正好相等,這一層所要理解的是小數和大數里的一部分“同樣多”,如:3個蘋果和5個梨里的一部分同樣多,其中3個梨是5個梨里的一部分,3個蘋果又和梨的這部分同樣多,所以說蘋果的個數只相當于梨里的一部分,即小數相當于大數里的一部分,在這里“同樣多”就起到了重要的橋梁作用,同時“3”為什么是小數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梨的“5個”為什么是大數呢?因為5個梨和3個蘋果比較,l個蘋果對1個梨,這樣一對應,再繼續比,蘋果就沒有了,梨還有兩個,通過比較,很自然地把大數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和小數同樣多的,另一部分是比小數多的,那么把5個梨分成1和4,行不行呢?如果這樣分比不出誰大誰校分成2和3行不行呢?仍然是量在變化,還是比不出誰大誰校只有當把5個梨分成和蘋果同樣多的3個和比蘋果多的2個的時候,才能通過比較得出5是大數。所以把大數分成兩部分是在兩個具體數量比較過程中自然得出的。第三層:通過大量實物圖鞏固大、小數和同樣多的概念。要達到這一層的目的可不是一日之功,在這一階段,馬老師要求每天用5--1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以不同形式、多種角度循序漸進地來鞏固這部分知識。第四層:從實物圖過渡到線段圖,進一步理解大數和小數,仍然利用每天5--10分鐘的時間進行訓練。
(二)大小數的關系:大小數的關系,也就是研究大數、小數、差這三個數量的關系,大數和小數、大數和差、小數和差,這三個數量中每兩個數量間有著密切的關系,例如:3個蘋果和5個梨進行比較。3個蘋果和2個梨的關系:這2個梨是比3個蘋果多出來的部分。2個梨和5個梨的關系:2個梨是5個梨里的一部分。3個蘋果和5個梨的關系:3個蘋果相當于5個梨里的一部分。要研究這三個數量的關系仍然要抓裝同樣多”這個概念,以“同樣多”作橋梁,把“大小數的關系”轉化為“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去分析理解。
這一部分也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深入理解“同樣多”,初步理解大小數之間的關系。
第二層:(理解“多”和“少”)深入理解大小數的關系,初步理解解答有關應用題的思路。
第三層:(理解關鍵句)深化大小數之間關系,理解大小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初步培養學生邏輯判斷推理的能力。
class=“c59“>4
class=“c64“>年、月、日
class=“c64“>
class=“c64“>:經過時間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
class=“c71“>..........................................................
class=“c59“>142
class=“c58“>
class=“c64“>制作年歷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
class=“c52“>......................................................................
class=“c59“>143
class=“c63“>
class=“c45“>5
class=“c47“>兩位數乘兩位數
class=“c65“>.........................................................................
class=“c45“>146
class=“c58“>
class=“c59“>5
class=“c64“>兩位數乘兩位數
class=“c64“>
class=“c64“>教案
class=“c54“>.................................................................
class=“c59“>146
class=“c58“>
class=“c59“>5
class=“c64“>兩位數乘兩位數
class=“c64“>
class=“c64“>:口算乘法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
class=“c53“>......................................................
class=“c59“>153
class=“c58“>
class=“c59“>5
class=“c64“>兩位數
class=“c64“>乘兩位數
class=“c64“>
class=“c64“>:口算乘法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二
class=“c80“>.....................................................
class=“c59“>156
class=“c58“>
class=“c59“>5
class=“c64“>兩位數乘兩位數
class=“c64“>
class=“c64“>:口算乘法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三
class=“c80“>.....................................................
class=“c59“>160
class=“c58“>
class=“c59“>5
class=“c64“>兩位數乘兩位數
class=“c64“>
class=“c64“>: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
class=“c61“>............................................
class=“c59“>163
class=“c58“>
class=“c59“>5
class=“c64“>兩位數乘兩位數
class=“c64“>
class=“c64“>:兩位數乘兩位數
class=“c59“>——
class=“c64“>乘法估算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
class=“c55“>.......................................
class=“c59“>166
class=“c58“>
class=“c59“>5
class=“c64“>兩位數乘兩位數
class=“c64“>
class=“c64“>:
class=“c64“>乘法估算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二
class=“c80“>.....................................................
class=“c59“>169
class=“c58“>
class=“c59“>5
class=“c64“>兩位數乘兩位數
class=“c64“>
class=“c64“>: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不進位)說課稿
class=“c76“>....................................
class=“c59“>173
class=“c58“>
class=“c59“>5
class=“c64“>兩位數乘兩位數
class=“c64“>
class=“c64“>: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不進位)說課稿二
class=“c74“>..................................
class=“c59“>175
class=“c58“>
class=“c59“>5
class=“c64“>兩位數乘兩位數
class=“c64“>
class=“c64“>: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乘法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
class=“c55“>.......................................
class=“c59“>178
class=“c58“>
class=“c59“>5
class=“c64“>兩位數乘兩位數
class=“c64“>
class=“c64“>: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乘法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二
class=“c70“>.....................................
class=“c59“>182
class=“c58“>
class=“c59“>5
class=“c64“>兩位數乘兩位數
class=“c64“>
class=“c64“>:筆算乘法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
class=“c53“>......................................................
class=“c59“>184
class=“c58“>
class=“c59“>5
class=“c64“>兩位數乘兩位數
class=“c64“>
class=“c64“>:筆算乘法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二
class=“c80“>.....................................................
class=“c59“>187
class=“c63“>
class=“c45“>6
class=“c47“>面積
class=“c72“>.................................................................................
class=“c45“>189
class=“c58“>
class=“c59“>6
class=“c64“>面積
class=“c64“>
class=“c64“>教案
class=“c66“>..........................................................................
class=“c59“>189
class=“c58“>
class=“c59“>6
class=“c64“>面
class=“c64“>積
class=“c64“>
class=“c64“>:面積和面積單位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
class=“c71“>..........................................................
class=“c59“>202
class=“c58“>
class=“c59“>6
class=“c64“>面積
class=“c64“>
class=“c64“>:面積和面積單位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二
class=“c73“>........................................................
class=“c59“>204
class=“c58“>
class=“c59“>6
class=“c64“>面積
class=“c64“>
class=“c64“>: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
class=“c67“>.................................................
class=“c59“>208
class=“c58“>
class=“c59“>6
class=“c64“>面積
class=“c64“>
class=“c64“>:
class=“c59“>6
class=“c64“>面積
class=“c64“>
class=“c64“>: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二
class=“c77“>........................................
class=“c59“>211
class=“c58“>
class=“c59“>6
class=“c64“>面積
class=“c64“>
class=“c64“>: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與周長對比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
class=“c61“>............................................
class=“c59“>215
class=“c58“>
class=“c59“>6
class=“c64“>面積
class=“c64“>
class=“c64“>: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
class=“c73“>........................................................
class=“c59“>216
class=“c58“>
class=“c59“>6
class=“c64“>面積
class=“c64“>
class=“c64“>: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二
class=“c53“>......................................................
class=“c59“>220
class=“c58“>
class=“c59“>6
class=“c64“>面積
class=“c64“>
class=“c64“>:公頃、平方千米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
class=“c71“>..........................................................
class=“c59“>222
class=“c58“>
class=“c59“>6
class=“c64“>面積
class=“c64“>
class=“c64“>:公頃、平方千米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二
class=“c73“>........................................................
class=“c59“>227
class=“c63“>
class=“c45“>7
class=“c47“>小數的初步認識
class=“c65“>.........................................................................
class=“c45“>228
class=“c58“>
class=“c59“>7
class=“c64“>小數的初步認識
class=“c64“>
class=“c64“>教案
class=“c54“>.................................................................
class=“c59“>228
class=“c58“>
class=“c59“>7
class=“c64“>小數的初步認識
class=“c64“>
class=“c64“>教案二
class=“c75“>................................................................
class=“c59“>232
class=“c58“>
class=“c59“>7
class=“c64“>小數的初步認識: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
class=“c49“>..............................................................
class=“c59“>237
class=“c58“>
class=“c59“>7
class=“c64“>小數的初步認識:認識小數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
class=“c57“>.......................................................
class=“c59“>237
class=“c58“>
class=“c59“>7
class=“c64“>小數的初步認識:認識小數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二
class=“c48“>.....................................................
class=“c59“>239
class=“c58“>
class=“c59“>7
class=“c64“>小數的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比較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
class=“c56“>..................................................
class=“c59“>241
class=“c58“>
class=“c59“>7
class=“c64“>小數的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加、減法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
class=“c69“>..............................................
class=“c59“>242
class=“c58“>
class=“c59“>7
class=“c64“>小數的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加、減法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二
class=“c51“>............................................
class=“c59“>247
class=“c63“>
class=“c45“>8
class=“c47“>解決問題
class=“c62“>..............................................................................
class=“c45“>251
class=“c58“>
class=“c59“>8
class=“c64“>解決問題
class=“c64“>
class=“c64“>教案
class=“c78“>.......................................................................
class=“c59“>251
class=“c58“>
class=“c59“>8
class=“c64“>解決問題
class=“c64“>
class=“c64“>:用連乘解決問題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
class=“c53“>......................................................
class=“c59“>255
class=“c58“>
class=“c59“>8
class=“c64“>解決問題
class=“c64“>
class=“c64“>:用連乘解決問題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二
class=“c80“>.....................................................
class=“c59“>257
class=“c58“>
class=“c59“>8
class=“c64“>解決問題
class=“c64“>
class=“c64“>:用連除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
class=“c79“>...............................................
class=“c59“>260
class=“c58“>
class=“c59“>8
class=“c64“>解決問題
class=“c64“>
class=“c64“>:用連除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二
class=“c46“>..............................................
class=“c59“>264
class=“c58“>
class=“c59“>8
class=“c64“>解決問題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
class=“c68“>...................................................................
class=“c59“>268
class=“c58“>
class=“c59“>8
class=“c64“>解決問題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二
class=“c54“>.................................................................
class=“c59“>272
class=“c58“>
class=“c59“>8
class=“c64“>解決問題
class=“c64“>
class=“c64“>:
class=“c60“>
class=“c64“>設計校園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
class=“c50“>...........................................................
class=“c59“>275
class=“c58“>
class=“c59“>8
class=“c64“>解決問題
class=“c64“>
class=“c64“>:設計校園
class=“c64“>
class=“c64“>說課稿二
class=“c71“>..........................................................
class=“c59“>277
class=“c63“>
class=“c45“>9
class=“c47“>數學廣角
class=“c62“>..............................................................................
class=“c45“>278
class=“c58“>
class=“c59“>9
class=“c64“>數學廣角
class=“c64“>
class=“c64“>教案
class=“c78“>.......................................................................
class=“c59“>278
class=“c58“>
class=“c59“>9
class=“c64“>數學廣角:
class=“c64“>
class=“c64“>教案二
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的數學活動的過程,了解同一問題可有不同的解決方法,并感受到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新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5篇,供大家參考。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1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三年級共有學生57名,中等生約占60%,優生約占20%,反應遲鈍、學習不用功的學生約占20%,總體看經過上學期的管理,學生紀律普遍好些,上課基本能認真聽講,但也有少部分不能積極動腦思考,發言不積極,作業不認真,有些學生不能按時完成家庭作業,有錯不能主動改。
經過兩年半的數學學習,本班學生已經有了解決問題的經驗,他們已經能用自己獨特的方法思考問題,能熟練地運用一、兩步計算解決問題,對表內乘法也比較熟練了,有了計算乘法和有余數的除法的經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和思考問題。在合作學習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
本班學生由于年齡、農村家庭環境等差異,導致本班學生差異較大,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在今后的教學中,聯系學生生活經歷充分發展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培養質疑精神,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投入到數學活動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冊實驗教材的內容包括:位置與方向、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統計、年月日、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小數的初步認識、解決問題、數學廣角
西師大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在空間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能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七個方向,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用正確的語方描述行走路線。
在數與計算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以及小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乘、除法計算仍然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例如,用兩位數除多位數,每求一位商的步驟與用一位數除的步驟基本相同;又如,兩位數乘兩位數是學習小數乘法的必要基礎。
從本冊開始引入小數的初步認識,內容比較簡單。此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或用到有關小數的知識和問題,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可以擴大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范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簡單的小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發展數感,并為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及小數四則運算做好鋪墊。
本冊還引入了面積的認識和計算。這部份內容也是生活中應用性比較強的,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遇到有關面積的知識和問題,這部份知識的學習,也可以擴大到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范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量的計量方面,這一冊安排了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及24時計時法。這些內容的教學可以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時間觀念。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教材向學生介紹了兩種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學習看這兩種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通過學平均數的含義和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和實際應用,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個單元,專門教學生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學習簡單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并能應用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三、教學目標與任務:
使學生:
1、在現實的情境中進一步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會進行一位數乘、除兩位數和簡單的兩位數乘、除三位數的口算: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及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會計算含有兩級運算的四則混合運算式題;
能結合現實素材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能借助計算器進行較復雜的運算,探索簡單的數學規律。
2.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能比較小數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
3.結合生活經驗,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4、結合生活經驗,能辨認從不同方位
5.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
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在他人的指導下,能發現錯誤并及時改正錯誤,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實施措施:
1、先由學生觀察、提出問題,然后通過小組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并試著獨立解決
2、在現實背景下感受和體驗小數和面積的意義
3、通過直觀、操作展示位置與方向
4、通過觀察、猜測、操作、討論交流,感知、感受四邊形變換的奇妙,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幫助與輔導
個體分析:三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比較弱,主要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老師應善于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把形象的動作思維和抽象的計算思維結合起來,把討論與交流結合起來,實現內化,從而真正確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效率,在教學中我們應關注不同程度的學生,讓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和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課改的靈魂,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由于學生個體上的差異有的孩子表現得特別優秀,而有的孩子則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針對本班孩子的特點,有選擇的進行幫助與輔導。
輔導目標和措施:通過輔導讓后進生在基礎知識方面掌握比較牢固,成績有所提高,基礎好、智商高的學生更上一個新臺階,同時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
措施:面批作業,及時幫助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多與家長聯系;利用課余時間輔導
六、教學檢查與評價
評價是為學生服務,本著讓每一個孩子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為原則,我從評價指標多元化,評價方式、方法多元化,優化數學課評價過程入手,恰當評價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重視對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七、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注重培養學生靈活的計算能力,發展學生的數感。
2、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注重實踐與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3、結合現實問題教學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加深學生對統計作用的認識,逐步形成統計觀念。
4、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創設問題情景,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6、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于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7、創設一個自由、開放、安全的學習氛圍,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點擊,學生的創新火花。
8、對學有余力的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參加拓展練習,課堂上準備一些不同層次的練習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發揮他們的潛力.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2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39名學生。同學們基本上對學習和常規等各方面的習慣轉入正規。但由于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家長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質等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還有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較差,大部分學生在課堂只停留在認真、專心聽,缺少主動參與的意識和習慣,一部分學生上課紀律松懈,喜歡隨意講話,作業不肯及時完成,喜歡拖拉作業。
所以本學期針對這些特點,在數學課要不但上的內容豐富多采,形式多樣,富有吸引力;而且還要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身在其中,才能堅定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增強學生的意志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位置與方向(一),面積,年、月、日,復式統計表,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以及小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乘、除法計算仍然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
從本冊開始引入小數的初步認識,內容比較簡單,此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或用到有關小數的知識和問題,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可以擴大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范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簡單的小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發展數感,并為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及小數四則運算做好鋪墊。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位置與方向(一)”和“面積”兩個單元,這是本冊教材的另兩個重點教學內容,為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讓學生初步形成辨認方向、表達與交流物體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過現實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探索并體會引進統一的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面積單位,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進一步促進空間觀念的發展。
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進一步擴大計量知識的范圍,除了面積單位的認識外,還安排了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及24時計時法。這些內容的教學可以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時間觀念,并通實際操作與具體體驗,培養學生估計面積大小和時間長短的意識和能力。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復式統計表”這一單元。讓學生在認識復式統計表的學習中,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體會數據所包含信息的作用,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數學廣角----搭配(二),”繼續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學習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本冊教學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課標對本冊教材的教學要求
1.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
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3.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4.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5.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并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并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3“倍的認識”是低年級數學課的教學重點,又是難點?!氨丁钡母拍畋容^抽象,在教學中沒有給學生“倍”的概念定義,所以低年級學生要建立“倍”這一概念,應通過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過自己觀察思考,動手操作、比較,從而得出兩數之間的數量關系。這節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上體現了層次性和坡度性。
由例題開始,通過課件展示兩種蝴蝶只數的變化,從而引起倍數關系的變化,讓學生邊看圖邊說,使學生初步感知“倍”的含義;接著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擺小棒,講數理,做第一層次的練習;第二層次畫圖,教師只畫出第一行的圖形,第二行的圖形讓學生自己定,是第一行的幾倍,通過畫一畫使學生加深對“倍”的含義理解;最后,設計了一個瀏覽動物園的情境,讓學生解決不斷出現的新問題,使學生既感新鮮又感親切,興趣盎然。整個教學過程,老師始終抓住把什么當作1份,有幾個這樣的1份,就是這樣的幾倍,來幫助學生建立“倍”的概念。
這樣的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過程,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重視操作活動,發揮主體作用。
教師能創造機會,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把學生推到主體地位,讓學生獲得豐富感性認識,使抽象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整個操作過程層次分明,通過說一說、擺一擺、畫一畫等,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從參與學習過程,不是為操作而操作,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表述數理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看自己擺的圖來說數理,降低了數理表述的難度,落實減負的要求。通過操作,讓學生既學得高興又充分理解知識,形象直觀地建立“倍”的概念,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三、創設情境,讓學生體會數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
教師從學生喜愛小動物入手,例題出現顏色艷麗的蝴蝶,引起學生的興趣,最后,還創設帶小朋友游動物園的故事情節,通過色彩鮮艷,生動有趣的動物造型吸引學生,讓學生根據動物圖,用“倍”說一句話,調動了學習興趣,體現了數學的趣味性,使他們從熟悉的生活實際中感受數學問題,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感到生活離不開數數學就在我身邊,從而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和作用。
反映數學實用性的機會很多,只要教師把握機會,就能讓學生充分體現數學的實用性,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四、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注意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它在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方面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數學知識是一條明線,得到數學教師的重視,數學思想方法是一條暗線,容易被教師所忽視。但數學思想方法滲透比交待知識更重要,因為這是數學的精髓和靈魂。教給學生思考方法、學習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為學生未來發展服務,讓學生在腦海里留下數學意識,長期下去,學生將終身受用。
在這節課中,教師在教學的同時,注意進行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都從圖形入手,使抽出的概念直觀化、形象化、簡單化,從看到擺、畫,都反映出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數學思想。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4本學期,自從從事教師這一行,當一位好教師就是我的目標,我擔任三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在教學期間我努力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工作中認真備課、上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后輔導工作;工作之余,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充實自己的頭腦,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一學期將過,我付出過辛勞,也有收獲的喜悅。為了下一學期更好地工作,現作如下總結:
一、以課堂教學為核心:
1、備課。
學期初,鉆研了《數學課程標準》、教材、教參,對學期教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學期中,著重進行單元備課,掌握每一部分知識在單元中、在整冊書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學生怎樣學,學生將會產生什么疑難,該怎樣解決。在備課本中體現教師的引導,學生的主動學習過程。充分理解課后習題的作用,設計好作業練習。
2、上課。
(1)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思考。放手讓學生探究,動手、動口、動眼、動腦。對學生的回答采取“揚棄”的態度,從而打破了上課發言沉悶的局面,使學生樂于思考,敢于積極回答問題。針對教學重、難點,選擇學生的探究結果,學生進行比較、交流、討論,從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根究學生練習不同坡度,不同層次的
題目,鞏固知識,形成能力,發展思維?,F在學生普遍對數學課感興趣,參與性高,為學好數學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2)努力構建知識網絡。一般做到一小節一整理,形成每節知識串;每單元整理復習形成知識鏈;一學期對整冊書進行整理復習。學生經歷了教材由“薄”變“厚”,再變“薄”的過程,既形成了知識網,又學到了方法,容易產生學習遷移,給學生的創新、實踐提供了可能。
3、作業。
做到精講多練,有針對性。同時對學生的作業及時批改,認真對學生的每一道錯題進行糾錯。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并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二、教育教學方面:
一年來我一直擔任三年級班數學教學工作,在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刻苦鉆研業務,不斷提高業務水平,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1、尊重學生是以學生為主的關鍵。在教學中,深刻體會到要以學生為主個人工作總結,以學生的發展為主。首先,必須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思考權,尊重學生的發言權,尊重學生探究精神個人工作總結,尊重學生的思維成果。做到這些,才能夠放手讓學生去思考,讓學生探究。
2、分層合作,是實現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模式必由之路。
學生的層次不同,思考的效率不同,往往會造成一些學生怕于思考,懶于探索個人工作總結,依賴別人的思想。教學中如果讓好中差混成一個小組,這樣好的學生永遠成為領頭人,成為代言人,而差生永遠就在小組中得不到重視。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實行分層分小組合作的方法,在課堂上,根據不同的情況給不同小組以不同層次的任務,學生在層次相同,能力相同的情況下有了思考問題的時間,這樣就達到了分層次合作的目的,也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挑戰性任務。
3、規范作業。
學生學習新課和知識的系統化、條理化,要靠一定的作業來鞏固提高。通過規范化的作業使學生的思路明晰,條理清楚。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是新課程標準里的一個鮮明觀點,而規范化的作業可以使學生的習慣得以形成。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4、制定幫教方案。
對個別的差生,能悉心輔導,經常面批作業,找出知識的薄弱環節,及時進行補漏。例如,自己經常利用課余時間,落班輔導學生,有針對性地制定幫教計劃,有目的有計劃地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在課堂上,采用多提問,多檢查,及時疏導,及時反饋的形式,努力提高后進生的文化基礎知識。同時,在班級中開展互幫互學小組,進行一幫一的學習活動,使學生端正思想,互相學習,互想促進,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學習氛圍。平時,自己還注意“兩手抓”:一方面培養好尖子生,一方面通過尖子生輔導后進生,以先進幫助后進,以好帶差,促進雙贏效果
三、遵守紀律方面:
本人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不遲到、不早退、有事主動請假。在工作中,尊敬領導、團結同事,能正確處理好與領導同事之間的關系。平時,勤儉節約、任勞任怨、對人真誠、熱愛學生、人際關系和諧融洽,從不鬧無原則的糾紛,處處以一名人民教師的要求來規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目前的考試模式仍然比較傳統,這決定了教師的教學模式要停留在應試教育的層次上,為此,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受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總之,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不斷反思,不斷創新,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們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干”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課改工作搞得更好。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5新學期開始了,為了進一步貫徹實施課程改革,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掌握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制定本學期數學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共有51名學生,其中男生28人,女生23人。同學們基本上對學習和常規等各方面的習慣轉入正規。但由于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家長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質等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還有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較差,大部分學生在課堂只停留在認真、專心聽,缺少主動參與的意識和習慣,一部分學生上課紀律松懈,喜歡隨意講話,作業不肯及時完成,喜歡拖拉作業。所以本學期針對這些特點,在數學課要不但上的內容豐富多采,形式多樣,富有吸引力;而且還要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身在其中,才能堅定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增強學生的意志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位置與方向,面積,年、月、日,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以及小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乘、除法計算仍然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
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進一步擴大計量知識的范圍,除了面積單位的認識外,還安排了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及24時計時法。這些內容的教學可以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時間觀念,并通實際操作與具體體驗,培養學生估計面積大小和時間長短的意識和能力。
三、課標對本冊教材的教學要求
1、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3、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4、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5、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并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并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
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本學期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及奮斗目標
教學重點和難點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位置與方向和面積兩個單元,是本冊教材的另兩個重點教學內容。
奮斗目標
1、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從實際生活和現實情境中收集信息、組合信息,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從而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3、在教師的鼓勵和指導下,能積極地參加觀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數學活動,對與數學有關的身邊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對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感興趣,有學好數學的愿望。
4、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能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
初步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培養學好數學的愿望。
五、尖子生的培養和學困生的轉化
1、學困生的轉化
(1)課上充分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多留心觀察他們,提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讓他們回答。
(2)課堂練習中,督促他們認真完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大膽問。
(3)采取“一幫一、一對紅”的措施,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2、尖子生的培養
(1)課上除完成課堂作業外,給他們留一些有難度、有深度的問題,進一步拓展他們的思維能力。
(2)發展他們的智力因素,開發非智力因素,多舉辦課外活動。
(3)開展爭做小老師活動,每周利用一節課的時間讓他們展示自己。
八、課時安排
(一)位置與方向(5課時)
(二)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13課時)
1、口算除法3課時左右
2、筆算除法9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1課時
(三)統計(4課時)
1、簡單的數據分析2課時左右
2、平均數2課時左右
(四)年、月、日(5課時)
制作年歷1課時
(五)兩位數乘兩位數(8課時)
1、口算乘法3課時左右
2、筆算乘法4課時左右整理和復習1課時
(六)面積(7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