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08 14:40:5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業問題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l、明確農業產業化的實質和意義
政府要推進農業產業化,首先要對農業發展有正確的定位。長期以來,我國政府曾經在經濟形勢發展良好時,忽視農業的發展,對農業投資下降,如20世紀80年代,國家對農業投資由1978年的53.34億元減少到1988年的47.19億元(《宏觀經濟計劃與管理》譚作平主編,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第130頁),而當強調農業重要時,卻又往往就農業抓農業,孤立地對待農業問題,未能把它與二三產業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這兩種傾向都是由于未能從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中給農業以正確的定位,因而不可能把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落到實處。
眾所周知,現代經濟,某一國家、地區的產業結構狀況,反映著其經濟發展水平。經濟越發達,第三產業比重就越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農業社會,農業是單一產業,而到了工業社會,第二產業——工業發展起來,它就成了社會經濟的主導,現代社會發達國家經濟的主導是第三產業,2l世紀人類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產業必將占據主導地位。就是說,隨著二、三產業的發展,經濟形成一個復雜的產業系統,各產業之間相互結合、滲透,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這種歷史條件下,要解決任何層次的產業發展,必須在整個產業經濟系統中進行。所以,要解決農業發展問題,必須在以二、三產業為主導的條件下去拓展思路,孤立地去發展農業是行不通的。
在自然經濟條件下,即社會基本上只有農業生產的條件下,農業生產是分散和落后的,當時的農業生產還算不上現代意義的“產業”,現代意義的產業是工業的同義語,人們稱工業革命為“產業革命”,稱大工廠的工人為“產業工人”(見《辭?!房s印本,上海辭書出版社1980年版第1786頁)。由于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產生和發展,形成了復雜的產業經濟結構,而后起的產業相對來說生產經營水平更先進,經濟效益也更高?,F代經濟由于第二、三產業在整個經濟中占主導地位,因而作為第一產業的農業必然要改變其存在意義和發展方式,與其他產業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去發展,要在其他產業的主導下去發展,其生產和經營方式、水平必然要向先進的二三產業靠攏、提升。我國農業產業化的興起,正是體現了農業生產經營水平的提升,使我國農業由傳統的自然經濟半自然經濟狀況轉向與二、三產業相結合。
在計劃經濟體制時期,我們對一、二、三產業之間的關系,只能著眼于從宏觀上、從外部聯系上去認識。比如只看到計劃方式的工農輕重順序;只講農業的“基礎”作用,而不愿講它是二、三產業的附屬,要為二三產業服務的作用;不承認現代的農業是工業的農業、城市的農業……。因而導致不懂得和不可能從微觀方面,從一、二、三產業的內在結合上去發展農業,不善于通過三大產業之間的交叉經營去發展經濟。應當看到,發達國家農業生產率很高,正是一、二、三產業的內外有機結合的結果。如美國農業人口只占2%,一個農業人口可供養100~120人。能有如此高的效率是二三產業為其提供機械、技術以及資金、供銷、儲存、加工、運輸、市場信息、經營咨詢等一系列服務的結果,是一、二、三產業微觀結合的結果。我國當前的農業產業化正是一種一、二、三產業微觀上的內在結合,因而能提升農業的生產經營水平,能發揮復雜的、系統的優勢。這正是農業產業化具有強大魅力之所在。
因此,作為政府,當前要使我國農業產業化順利發展,首要的仍是要克服那種傳統自然經濟觀念的影響,加深對經濟發展的辯證性、系統性認識,要克服那種為農業而農業的思維習慣,不能孤立地,違背經濟規律去抓農業。要克服在農業生產經營上安于現狀,任其自由發展的傾向,或是把發展工業與抓農業對立起來割裂開來,不積極主動地以第二、三產業的先進技術、先進經營機制去武裝農業,不善于提升農業的經營水平、管理水平??傊?,必須從戰略上、從國民經濟整體上去給農業以正確定位,使農業發展與二三產業發展從微觀上有機地、內在地結合起來,真正認識農業產業化的意義和實質。這是政府抓好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思想認識基礎。
2、在實踐的過程中注重自身并引導相關方面進行改革與創新
從深化農村改革來看,政府必然在實踐的過程中注重自身并引導相關方面進行改革與創新。主要是以下三方面:一是體制改革與創新,實施農業產業化經營必然會突破計劃經濟體制下導致部門分割、條塊分割、地區分割的制約及所有制的界限,按照市場合理配置資源與要素,這是體制上的重大突破與創新;二是組織形式的改革與創新。主要是農業產業化經營必然將生產、加工、銷售實現一體化經營,這種一體化經營的組織形式呈多樣化,從大類來分有垂直一體化經營組織形式與橫向一體化經營組織形式。從表象上有“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經濟組織+農戶”,“合作經濟組織+農戶和專業市場+農戶”,“社會化服務組織及科研院校+農戶”等多種組織形式;三是機制的改革與創新。這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核心。機制創新,就是要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將生產、加工、銷售各環節的市場主體之間,通過合同制、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等經濟關系,形成有機連結,互相促進的新機制,從而逐步建立利益共同體。只有機制創新,才能不僅使龍頭企業得利,也能使所帶動的農戶得到實惠。
另外,政府在實踐的過程中還必須注意,農業產業化應該是自由選擇下平等合作的結果。所謂自由選擇是指雙向的,既不是強加給農民的,也不是強加給企業的。平等合作,是指參與者均有退出的權利。作為政府,不宜抑強扶劣。要為農業產業化創造公平競爭的條件,以確保優勝劣汰。
3、把農業產業化作為系統工程來抓
農業產業化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種一體化、系統化的經營,如果用傳統的小農經濟思想去指導,是不可能有農業產業化的實踐的,它必須要用大農業、大經濟、大系統的觀念去指導。
農業產業化內涵有生產專業化、布局區域化、經營一體化、服務社會化、管理企業化的要求。這幾“化”又是互相有機地聯系著的,缺少了任何一個方面,農業產業化都不能運行,任何一方面搞得不好,都會影響農業產業化水平的提高。如社會服務,要做到產前(供)、產中(產)、產后(銷)一體化,整個經營要做到貿易、加工業、種養(農)業一條龍,還應形成科技、教育、生產相結合。這些都說明農業產業化本身是一個相當龐大復雜的系統。其中每個部分,比如專業化生產、區域化布局、一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等則是其中一個子系統。而在一體化經營的子系統中,供、產、銷,貿、工、農等又是它的子系統。再者,作為一個地區要形成農業產業化經營,要有許多實體性環節,包括資源的依托、主導產業的形成、龍頭企業的發展、商品基地的建立、農業專業戶的培養等,這里每個環節也是一個子系統。因此,整個農業產業化實踐就是一個多因素、多層次的復雜系統工程。
一些地區往往由于市場意識淡薄,系統觀念不強,造成一些環節脫節,因而形不成系統效應,甚至造成經濟損失。一些地區受為生產而生產的傳統觀念束縛,以為只要生產出產品,經濟就會發展,因而只顧抓這樣那樣的基地建設,結果產品出來了,銷不出去,這些“商品基地”也就跨了,有些則只是號召農民發展某種項目,但科技服務嚴重滯后,結果病蟲害一旦發生,將血本無歸。有些地區只顧發展加工廠、甚至搞不少“皮包公司”,原材料無著落,技術跟不上去,成本很高,工廠成了政府的包袱。有的忽視市場信息,不懂得市場預測,盲目隨從,造成大量農產品的積壓浪費,損失慘重。因此,必須用系統觀去認識和處理農業產業化問題。
作為地方政府要促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最根本的是要抓好利益關系的協調,基礎設施、政策環境的優化,總體發展規劃的明確。具體來說,一是對本地區農業經濟發展的資源依托、地理條件、歷史背景要有充分了解,從而把握本地區農業產業化發展特點、方向,做出正確的定位,在此基礎上進行科學的規劃;二是制定和運用好政策,去協調利益關系,深化體制改革,重點扶持關鍵環節;三是抓好市場法規建設和運行,使農業經濟在與整個國內外市場銜接中,有序地運行,平等地競爭;四是大力抓好農業信息設施建設,做好市場預測。政府農業部門應開展信息服務工作,鼓勵民間信息行業、農業咨詢行業的發展;五是抓好農業投資的軟硬設施、環境的配套建設;六是抓好農業產業化經驗、典型的宣傳、推廣和總結工作。
從方法論角度講,地方政府必須善于把握系統論與重點論的結合。既要全面地從整體上、宏觀上去認識、規劃、處理農業產業化的方方面面的發展問題,又要善于從當前實際出發,看準當前本地區的農業產業化處于什么發展階段,抓準薄弱環節和能牽一發動全身的切人口,突擊去抓,以帶動整體的發展。由于各地發展特點、發展階段的不同,必須明確當前當地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瓶頸”所在,通過解決一個又一個不同時期的“瓶頸”,去促進農業產業化的健康發展。
4、促使農業產業化建立起協調的利益機制
利益機制是農業產業化的核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切企業包括農戶的經濟活動都是以利益最大化為目的,只有存在共同的利益并使總體和個體的利益最大化,農業產業化的不同產業組織之間的連結才有可能。參與農業產業化的各個實體必須形成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緊密的利益共同體。
農業產業化的形成,可以是“企業+基地+農戶”,可以是“專業市場(或專業協會)+基地+農戶+科研”等等。市場經濟要求這個“+”必須是以經濟利益為紐帶,然而由于各地區搞農業產業比。政府必然要發揮作用,而我國受幾十年傳統的計劃經濟觀念影響,一些地方政府在推動農業產業化的過程中,由于市場經濟意識不強,所以很容易利用行政手段、而忽視經濟紐帶作用。這樣建立起來的“一體化”、“一條龍”必然是形式主義的,失去農業產業化的實質。
農業產業化的關鍵既然是一種經濟利益關系問題,因而必然涉及產權問題,所有制結構問題,政府必須推動農業產業化各個實體環節的產權改革,通過改革去明晰產權關系,建立協調的利益機制。各地實踐證明,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各個實體之間的利益關系既有外部的關系。也有內部的關系。外部關系一般可用契約、合同等辦法規范,內部關系一般應用股份制的辦法結合。比如廣東溫氏集團公司和7000多戶養雞農戶的關系是以合同形式確定的。據1986~1994年的統計,農戶獲利6277.5萬元,公司獲利6888萬元,約各占一半,從而形成一種互利的緊密關系。華南農業大學與溫氏集團的緊密結合就是用技術參股辦法,該集團總公司與分公司關系也是用參股、控股等辦法實現的。還有不少企業實行職工持股辦法,這些都較好地協調了內部的利益關系。因此,正確協調處理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實體內外部利益關系,涉及到產權改革、所有制實現形式改革等較深層次的問題,只有把這些問題解決好,農業產業化才能健康地發展。
5、引導農業產業化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我國農業產業化的實踐是在當代科學技術已成為第一生產力的歷史時期進行的。農業產業化,必須與“科技興農”、“三高”農業緊密結合,必須以吸納科技力量為根本,不斷提高農業產業化的科技含量。
農業產業化過程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其實質是必須使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與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相統一、相一致。近二十多年來,隨著科技進步,工業社會帶來了種種問題,使人們認識到,人的行為除了對當代人類社會有益的同時。要重視對人類后代的利益,重視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即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而要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根本出路在于科技進步,對農業產業化的問題也是如此。因此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必須要成為農業產業化實踐的戰略目標。
明代華北農業的粗放經營
華北地區的二年三熟制,有人認為出現于兩漢,形成于后魏[1]。也有人認為始于唐代,但到明清時期才形成一種基本的耕作制度[2]。其實,直到明末清初,二年三熟制始終未能成為華北的種植制度的主要形式。王象晉在《群芳譜》中說:“凡田,來年擬種稻者,可種麥。擬種棉者,勿種,……若人稠地狹,萬不得已,可種大麥、裸麥,仍以糞壅力補之,決不可種小麥。”很明顯,能夠種植水稻、棉花的地區,是華北平原氣候、水利條件較好的地帶。然而據王象晉所說,二年三熟制尚不普遍,其實行的障礙是肥料問題。
華北地區的自然條件遠比南方差,農民很難以自己的土地以外獲得草木灰、河泥等肥料。而華北的社會條件—商業性農業不發達和作物收益性低,又限制了人們購買肥料使用的可能。因此,為了解決肥料問題,北方農民創始了綠肥作物與糧食作物的套種制。徐光啟在《農政全書》中指出:“凡美田之法,綠豆為上,小豆胡麻次之,率皆五六月中驥種。七月八月犁掩殺之。為春谷田,則畝收十石。”可見,在那時為了解決肥料問題,是以犧牲一熟為代價的。
華北地區實現二年三熟的另一個障礙是勞動力問題。這一問題可從明代耿蔭樓在農書《國脈民天》中提出的“親田法”得到說明。耿蔭樓在天啟、崇禎年間在山東臨淄、壽光做知縣,他認為:“青齊地寬農惰,種廣收微?!惫⑹a樓還認為,一戶人家是種不了百畝耕地的。耕作時,應把其中的八十畝照粗放經營方式耕種,其余二十畝則精耕細作。如果年成豐穩,這二十畝的收獲必比粗放經營的八十畝高出數倍。據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引王家賓《青州府志序》,青州的民戶三十萬,耕地為十三萬六千頃,以戶量地每戶平均45畝。青州在明代是人均耕地面積較少的地區。以萬歷六年(1578)為例,北直隸每戶平均耕地為115.79畝。河北與北直隸接近,為117.14畝。山東為45畝[3]。這些省的戶均耕地面積都或等于或超過青州,自然都屬于“種廣收微”的粗放經營之列,是不可能普遍實行二年三熟制的種植制度的。
此外,從人地關系的發展來看,當農民還有大量墾殖荒地的可能性時,是不會以實現二年三熟來提高復種指數的,而明代的情況正是這樣。據《天下郡國利病書》轉述明末一河南地方官的話說,河南各府中開封、汝寧、歸德、南陽等府,明初因荒蕪嚴重,稅糧最輕,經過多年墾辟,“各府之荒蕪,皆盡開墾”。北直隸各府的土地,根據《畿輔通志》卷三十二畝賦志所載數字累計,萬歷年間實丈畝數是492,564頃。比弘治十五年凈增222,859頃,增長了八成[4]。山東各府耕地增長的全面情況資料不足,從兗州、東昌兩府看,其耕地的增長亦屬可觀。兗州府轄濟寧州,舊額糧地4000余頃,嘉靖二十四年丈量后,增加三倍[5]。鄆城縣耕地增長,根據崇禎年間縣志記載,嘉靖年間耕地竟是明初的十二倍[6]。華北地區耕地面積增長如此之速,而未墾荒地尚多。嘉靖《山東通志·風俗篇》說,明朝“承平百余年,休養生息,濟、東、兗頗稱殷庶,而登萊二郡、沂濟以南土曠人稀,一望尚多荒落?!闭f明華北地區墾殖的潛力還是很大的,較多的勞動力流向墾荒,必然使原有耕地勞動力更加不足,只能實行粗放經營,根本談不上實行二年三熟的種植制度,提高復種指數。
[1]萬國鼎:《農史文獻中所見的農作制》,《中國農報》,1962年第2期。
[2]閔宗殿、董凱忱、陳文華:《中國農業技術發展簡史》第109頁。
[3]梁方仲:《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乙表32,明洪武、弘治、萬歷三朝每戶每口平均畝地數。
[4]從翰香:《十四世紀后期至十六世紀末華北平原農村經濟的考察》,《中國經濟史研究》,1986年第3期。
[5]從翰香:《十四世紀后期至十六世紀末華北平原農村經濟的考察》,《中國經濟史研究》,1986年第3期。
[6]從翰香:《十四世紀后期至十六世紀末華北平原農村經濟的考察》,《中國經濟史研究》,1986年第3期。
清代二年三熟制的發展
雍乾之際,二年三熟制開始在華北發展起來。至乾隆中期,二年三熟制在華北已較為普遍。在《憲廟朱批諭旨》中有大量關于直隸、河南、山東“收獲之地布種二麥”以及“麥收之地……耕犁布種晚谷秋豆”[1]的記載。二年三熟制得以在清展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是種麥的普及。由于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北方冬季能夠在田間越冬的作物主要是小麥。所以,在二年三熟制復種組合中不能不以小麥為主作物,然而再根據麥收之后積溫的多少與生長期的長短來搭配其他作物。因此,華北二年三熟制的普及程度也就取決于種麥的普遍程度。雍正乾隆年間,華北各省大力提倡種麥,如“直隸各州縣凡高阜之處以及次等洼地悉皆播種冬麥,比舊甚廣,滋長發生,青蔥遍野。”[2]順德、廣平、大名三府州縣“種二麥者十居八九”[3]?!皷|省農務麥田最關緊要”,“各屬種麥甚廣”[4]。至于河南,“產量唯二麥為最廣”[5]。清政府鼓勵農民種麥,是和推廣二年三熟制聯系在一起的。乾隆二十二年六月,司農司奏請飭令地方官查明瘠薄地畝只令種麥時,遭到了乾隆皇帝的駁斥:“地脈肥瘠不同,其播種所宜應聽農民相地土之宜自為布種,可兩熟者,農夫必不甘只令一熟,其只可一熟者,亦不能強之再種”[6]。這也從側面說明當時推行二年三熟制已經相當徹底了。
其二是肥料問題的解決。為了解決肥料不足與二年三熟制的矛盾,北方農民采用了以糞肥代替綠肥的辦法。糞肥的應用同人口的數字成正比。珀金斯在《中國農業的發展(1768-1968)》一書中曾指出:“在明代后期,浙江北部嘉興府施到地里的糞肥,恰好同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華南的同一數值相同。那時候,該府人地比率也與三十年代整個華南的人地比率大致相同,大概在人口稀少地區,施用糞肥的數量要少得多。”《致富奇書廣集》曾說“北方不能用(人糞尿)”,實際上是由于清初北方地廣人稀,而人糞尿來源不足,才得不到相應的重視。這種情況到清代中期才大為改觀。十八世紀刊行的北方農書《知本提綱》把肥料分為十類,把人糞歸入好的肥料中的第一等,而把綠肥歸為一般的最下等。當時山東農書《農圃便覽》也有“人糞為上”的提法,可見,這時人糞已取代了綠肥的地位。北方農民還大力飼養畜力牽引大型化所必須的耕畜和中小家畜,以此來獲得大量的畜肥。我們從康熙末年行刊的《教稼書》中可以了解到,山東的富盛之家,每年都可以從鋪滿地磚、深達丈余的大肥料坑中生產出大量被稱作“池發糞”的肥料,隨著耕畜比例的提高,家畜所具有的肥源性質就更明顯了。養豬也大量地發展起來。據蒲松齡《農桑經》可以看出當時山東流行地主強迫佃農養豬以取得肥料的作法。畜肥的增加和隨著人口增加而來的人糞的增加,解決了華北肥源不足的問題,使華北的二年三熟制迅速發展起來。
其三是人口的壓力。清代的人口問題自康雍之際已見端倪,但真正因人口問題而造成經濟壓力,還是在乾隆以后。從雍正二年至乾隆十八年,直隸人口由3406843人激增至9374217人,凈增175.16%;山東人口由2278305人激增至12769872人,凈增460.50%;河南人口由204917人激增至7114346人,凈增247.14%;而人均耕地卻分別降至7.01畝、7.6畝和10.16畝[7]。人口的激增和人均耕地的劇減造成了糧食供給不足,糧價不斷上漲,驅使農民大量開墾荒地。但是,靠墾荒來增加耕地的可能性必定是有限的,因而進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就成為減緩人地矛盾的有力措施。另一方面,人均耕地的減少也為實行二年三熟制準備了充足的勞動力條件。顧炎武在《日知錄集注》水田注中說:“一夫之力,可耕旱地三十畝。”蒲松齡著的《農桑經》也說:“大約春秋田三十畝,必用一人?!币鼤辉凇毒搓愞r桑四務疏》[8]中以此作為精耕細作、兼收倍獲的標準。按每戶七口二丁計算,至此,直隸、山東、河南都達到和接近了這個水平。二年三熟制正是在這一時期迅速發展起來。
[1]雍正十二年五月十九日山東巡撫岳睿奏折,《憲廟朱批諭旨》第15函,第5冊,第32頁。
[2]《憲廟朱批諭旨》第13函,第6冊,第10頁。
[3]同上,第12函,第3冊,第3頁。
[4]同上,第15函,第5冊,第32頁。
[5]尹會一:《尹少宰奏議》卷2,第20頁。
[6]《大清高宗純皇帝圣訓》卷211,第9頁。
[7]《清朝文獻通考》卷4,回賦4《田賦之制》卷19,戶口1。
[8]尹會一:《尹少宰奏議》卷2,第11頁。
二年三熟制的分布及作物搭配
雍乾之際,華北平原三省已普及了二年三熟制,但因省而異,普及的程度及搭配的作物又有所不同。河南除最南部一直是實行一年兩熟制外,其余地區普遍實行二年三熟制。即春末種高粱或棉花,秋后種麥,來年麥收后種豆或晚谷,周而復始。在作物中,除小麥外,“高粱為盛”,這是因為河南地屬平原,夏季多雨易澇,“唯高粱質粗而桿長,較他谷為耐水,故種植者廣”[1]。又因為黃河流經河南,兩岸堤長工險,每年搶險都用秫秸(高粱桿),向民間征用較多,因此農民普遍種植高粱,再次是小米和棉花。山東二年三熟制也很普及?!捌碌兀ㄋ字^平壤為坡地)二年三熟……,初次種麥,麥后種豆,豆后種蜀黍、谷子、黍稷等。澇地(俗謂污下之地為澇地)二年三收,亦如坡地,唯大秋概種子……,麥后亦種豆”[2]。作物除小麥外,以豆為多,其次是谷子、子、禾稷等。麥后種豆非常普遍。在蒲松齡(山東淄川人)在康熙四十四年所著的《農桑經》和丁宜增(山東青州人)在乾隆二十年所著的《西石梁農圃便覽》中都有“趕雨種豆”,“且割(麥)且種”的說法。山東種豆較多,一方面是因為清政府征收黑豆以供“京師官兵牧養馬駝需用”,另一方面,是因為山東和江南相鄰,“青白二豆,向充江省糧食”[3]。河北在華北三省中是農業生產力水平較低的地區。這主要是受氣候和土壤條件的影響。一般來說,保定以南太行山東麓平原地區,水土條件較好,而“農工亦周到”。其他地方,特別是河間、天津、順天、水平等府,地土多瘠硬或沙堿,“農工亦茍簡”。所以不同地區之間單產高低很懸殊。南部地區較高,北部地區則處于低而不穩的水平。如河間府河間縣,“地鮮膏腴,竭終歲之力,收入頗寡,履畝但得五六斗,七八斗即慶有年矣”[4]。永平府灤州“不知水利,旱澇皆聽于天,計豐歲所收,每畝不過四五市斗”[5]。至于偏遠的山區,產量更為低下,易州廣昌縣在七月即已降霜,該地主要在清明時種麥、豆和五月種粟等作物,即使是豐年,每畝產量也不滿一斗[6]。由于河北北部地區天氣較冷,土壤條件差,作物的生長期短,通行是一年一熟。因為特別種麥需肥多,種植期長,產量低,所以種植較少;而雜糧因為生長期短,適應性強,產量較高,種植較多。因此,河北是華北平原三省中二年三熟制普及較差的地區。直到民國時期,二年三熟制尚不完全普及。如三河縣“有一地純種一谷者”[7]。河北的糧食作物有小麥、大麥、谷子、高粱和豆類。其中小麥、谷子占有較大比重?!巴了坠扔攴N谷,小滿中黍稷”[8]。“麥既登場……,或以種豆或以種禾”[9]。種的禾名叫“六十日還家”,看來是生長期較短的作物,適合當地的氣候條件。
實行二年三熟制具有很大的優越性。
首先,從經營效益來看,二年三熟制是一種輪作制,它使土地肥料的缺乏得到一定程度的補償。“北方各省,農產種類極多……,凡是充分利用這些不同作物輪植的地方,上等土地無須多施肥料,便可得到很好的收獲”[10]。在河南、山東的二年三熟地區,其基本輪作復種方式是:麥—豆—秋雜,這是豆類作物與谷類作物的輪作復種。在這種二年三熟的輪作周期中,安排一季夏大豆,對維持土壤氮素平衡,保證輪作周期糧食的總收量來說,起到了良好作用。因大豆有強大的固氮能力,據文獻記載,通過種植大豆能為每畝土壤積累氮素20斤,相當于硫酸銨100斤,或粗肥1萬斤。但大豆成熟期晚,不宜直接種麥,經冬閑之后,加強土壤養分的礦化作用,然后種植春谷或高粱,能夠增加產量,而且,二年三熟制是以小麥為主作物的,“通常麥價高于粗糧價格一倍”[11],經濟效益遠較單種雜糧為優。同年,還可以種高粱、豆類、谷子,解決飼料、燃料等問題。
其次,從勞動效益來看,實行二年三熟制的地區勞動期較長。從蒲松齡的《農桑經》和丁宜增的《西石梁農圃便覽》來看,勞動期都在十個月左右,一年間的農活分布,是較為平均的。而一年一熟制的地區一年中最忙的時間只有十幾天,農民的剩余勞動時間較多。而且,二年三熟制的輪作換茬方式及其相應的作物布局,可以使春耕秋耕交替進行,使勞動力、肥料得到合理的調劑,便于實行精耕細作。農民通常是把自己的土地分為兩部分輪耕的。雍正十年,河東總督田文鏡在奏折中描述了河南人民把土地分為兩部分輪耕的情況:“豫省民俗大率廣種秋麥,并無余地留種春麥。間有未種秋麥地畝,皆留以播種早黍、早谷、芝麻、高粱等項”[12]。乾隆十年,尹會一在《敬陳農桑四務疏》中也做了類此的描述。直到清末,《清國事情》還介紹了山東煙臺附近兄弟二人“四十畝地分作兩份,輪換耕作”的情況。農民把土地按作物品種分為第一年和第二年的來種植,三月種高粱早谷,五月種豆,八月種宿麥,使播種前后的各種收獲和中耕鋤草工作也都能合理地安排,從春天到秋天就可以不間斷地分配農活了。而且夏季作物收獲期按品種不同而分布在六月大暑天到八月秋分的特點,也有利于農活的平均分配。
[1]尹會一:《尹少宰奏議》卷2,第20頁。
[2]劉貴陽:《說經殘稿,沂水桑麻話》。
[3]馮柳堂:《中國歷代民食政策史》第237頁。
[4]乾?。骸逗娱g縣志》卷3,《風俗》。
[5]嘉慶:《灤州志》卷1,《風俗》。
[6]乾隆:《易州志》卷10,《風俗》。
[7]《三河縣新志》卷75,第2頁。
[8]《憲廟朱批諭旨》28冊,第71頁。雍正五年四月十五日署理直隸總督宜兆熊、協理直隸總督劉師恕奏折。
[9]王筠:《夏小正正義》第38頁,《叢書集成》1336冊。
[10]《北華捷報》,1883年8月3日,第136-137頁。
[11]景甦、羅侖:《清代山西經營地主的社會性質》,第56頁。
[12]《憲廟朱批諭旨》第11函,第8冊,第43頁。
二年三熟制與華北農業的商業化和集約化
二年三熟制的普及使華北農業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首先,自然經濟的農業開始向商業化農業發展。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農民能夠生產出更多的商品糧投放市場,并且逐漸地把原來種植糧食作物的土地部分地解放出來,改種經濟作物。據乾隆時編纂的河南《光山縣志》記載,當地農民“終歲所入,口食所余,悉以出糶”,“鄰縣遠方車騾運載不絕于途”[1]。同期的《羅山縣志》也記載“北人糶販步小車驅驢往來如織,日去米不下數百石”[2]。當時還形成了經濟作物產區和糧食作物產區的分工。如“山東臨清州所需糧食,麥、谷由河南販運。秫梁由天津販運”[3]。甚至有些地區,種植糧食作物完全是為了出售,如河南嵩縣人民食粟、麥而不食水稻。但水稻卻在嵩縣大量種植,其原因無疑是“多得緡錢”[4]。糧食的商品化還表現在踩曲造酒上?!昂幽纤胤Q產麥之區,遂有山西富商大賈挾其厚資乘麥收價賤時在于馬頭集鎮廣收麥石,開坊踩曲。每商自數十萬以至數百萬塊不等”,“耗麥奚啻數千萬石”[5]。乾隆初年,圍繞著禁曲還是開禁在朝廷上引起一場爭論。由于農民手中的余糧必然要找到出路,清廷禁而不止,終于被迫宣布在乾隆三年開禁。
農民不種糧食,改種經濟作物,一方面是因為手中有了余糧,另一方面是受市場價格的影響。如棉花價格高,“五谷之利,不及其半”,因此農民種植較多。乾隆年間,棉紡業發達的松江,部分原料販自山東、河南[6]。直隸種棉,比山東、河南稍晚,但到乾隆年間,已相當普遍。直隸的冀、趙、深、定諸州“栽培棉花者十之八九”[7]。種煙之利,因“倍于百蔬,五倍于五谷”[8],種植更為普遍。山東的濟寧州,雍正年間“膏腴皆為煙所占,而五谷反皆瘠土”[9],州內業煙者六家,“每年買賣至白金二百萬兩”[10]。直隸、河南種煙也很普遍?!按湃松岜局鹉喾N煙葉靛苗,稻田漸減”[11]。河南鄧州“縱橫數十里,皆煙田”[12]。其次,粗放經營的農業開始向集約經營的農業發展。歷史上,華北的農業一直是粗放經營。張士元在《農田議》[13]中曾經勾畫出康熙實年華北農業的輪廓,“逾淮而北過山東直隸之境,則平原曠野,千里荒蕪,雖有種禾黍者,亦少深耕易耨之功,歲收益薄?!币鼤辉谇〕跄晁系摹毒搓愞r桑四務疏》[14]中,也生動地描繪了華北農業的粗放經營景象:“北方地土遼闊,農民唯圖廣種。一夫所耕自七八十畝至百畝不等,意以多種則多收,不知地多則糞土不能厚壅而地力薄矣,工作不能遍及面人事疏矣?!比欢@種情況隨著二年三熟制的普及開始發生變化。乾隆中期以后,華北農業出現了集約化傾向。
華北農業的集約經營主要表現在資本集約和勞動力集約上,它是一種把一定量的生產資料和活勞動,集中投入較少的土地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經營方式。二年三熟制的普及,使華北的農業進入了良性循環;單位面積糧食產量的增加,使農民可以把部分原來種糧食的土地改種經濟作物,通過出售剩余的糧食和經濟作物獲得農業資金,還可以用剩余的糧食喂養大型牽引牲畜和其他大小家畜。據乾隆二十年成書的《西石梁農圃便覽》記載,山東省青州府日照縣西石梁村丁宜曾家喂養的大型牽引牲畜和其他大小家畜就為數不少。二年三熟地不僅產量高,而且能生產商品價值高的麥和大豆。據景甦、羅侖的《清代山東經營地主的社會性質》一書,山東省濟南章邱縣東礬硫村太和堂李家就是在乾隆中期種植和出售麥子和大豆而發家的。太和堂在光緒時期,除了飼養十七頭耕畜外,還飼養著四十只豬和一百多只羊。這些家畜每年可產肥五千余車。從同書中引用的樹荊堂畢家的事例也可看到,畢家養有十幾頭牛和一百多只羊。這三家都是地主,種植方式都是高粱、粟—麥—黍、豆—休閑的二年三熟制,都飼養大量的大牲畜和大小家畜,積肥都比較多,經營都非常成功。雖說他們不一定能完全代表華北農民的經營方式,但是,這種大牲畜耕作的資本集約的經濟方式,無疑是當時華北地區占統治地位的經營方式。
華北農業的資本集約和勞動力集約還表現在經濟作物的種植上。如種植煙草,“必擇肥地,用十成糞”[15],每萬株需要“灰糞二三百擔,麩料糞水在外”[16]。山東濟寧州,種植煙草和種包谷的人工費用是四與一之比?!捌涔ちεc區田等”[17],種植煙草所需的肥料和勞動力因地區而異。據包世臣的估計,煙草需要六倍于水稻或四倍于旱地作物的肥料;在勞動力方面,也要求是其他作物的十倍多[18]。在河北,還種植著靛藍等經濟作物,也是需要花費大量的勞動力和肥料的。至于棉花為集約經營的經濟作物,更是無庸置疑的。
總之,華北農業的商業化和集約化是以二年三熟制的普及為開端的,二年三熟制促進了華北農業生產力的發展。就此來說,二年三熟制的普及在當時具有劃時代的經濟意義。
[1]乾?。骸豆馍娇h志》卷13,第6頁。
[2]乾?。骸读_山縣志》卷1,26-29頁。
[3]方觀承:《方恪敏公奏議》卷2。
[4]康基淵:《嵩民種田說》,康為乾隆時人,該書作于1765年前后。
[5]尹會一:《尹少宰奏議》卷5,5頁;卷1,21頁。
[6]葉調生:《鷗陂漁話》卷4,引吳偉業:《木棉吟》。
[7]嘉慶:《一統志》卷60,東昌府二。
[8]方觀承:《御制棉花圖》跋語。
[9]方苞:《方望溪全集》,集外文,卷11,《請定經制札子》。
[10]乾隆:《濟寧直隸州志》卷3,臧咸:《種蜀黍記》。
[11]包世臣:《安吳四種》卷6,14頁。
[12]吳邦慶輯:《畿輔河道水利叢書》,《水利營田圖說》,磁州。
[13]杜修昌:《中國農業經濟發展史略》。
[14]《皇朝經世文編》戶政十一,農政上。
[15]劉貴陽:《說經殘稿》。
[16]《清代文字獄檔·吳其檔輿獻策案》。
本文作者:劉丹工作單位:黑龍江省克山縣北興鎮政府
運作不夠規范,民主管理機制有待完善。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名稱、組建方式、遵循原則和運作方式差別很大,有按企業組建的,有按合作制組建的,有按社團組織組建的,一些農民專業合作社內部工作機制不健全,民主管理、利益分配和監督約束機制落實不到位,導致成員對組織的依存度不高,影響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壯大。
專業人才缺乏。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今天,越來越多的合作社需要具備農業技術知識,能管理、善管理的專業人才。但是由于工資待遇及思想認識等問題,真正的人才并不愿意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多數仍然依靠相關職能部門提供技術指導,仍處于初級階段,制約了合作社進一步發展。利用科技提升合作社。一是信息到家。要及時編印農村科技、市場銷售等信息,結合科技下鄉等活動,進行信息指導,確保農民第一時間掌握市場需求信息。二是打造信息交流平臺。建立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社網站,利用互聯網收集農業科技信息,特別是產、供、銷等環節的市場信息。為專業合作社會員和農民提供致富信息、市場行情、政策法規服務。三是通過網站、電子平臺引導,鼓勵和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產品與國內外超市、物流配送中心、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建立銷售網絡,參加有關農產品交易洽談會、博覽會、展示展銷會,通過訂單形式建立契約關系。
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扶持力度要進一步加強。雖然國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已實施4年多,但地方的相關配套扶持政策相對滯后,或遲遲沒有出臺。省里和市、縣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雖有一定的扶持,但財政專項扶持的資金數量較少,受惠面窄。一是農民專業合作社很難得到金融部門的信貸資金支持,特別是中長期項目貸款更少。二是國農有關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稅收居大不易還沒有完全落實到位。三是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辦理自產農產品的品牌注冊,有機、綠色、無公害等標識認證過程中,被視同公司、企業、得不到相關政策扶持和優惠。建品牌發展合作社。品牌化建設是專業合作社應對市場挑戰、增強市場競爭力和提高自身效益的重要途徑。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健全規范的信用管理制度,樹立現代農產品品牌戰略意識,實施品牌化經營戰略。
引導、鼓勵和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和地理標志產品等相關認證和申請注冊產品商標,提升產品價值,以信譽和品牌贏得市場。要以農民合作示范社為標尺,推行品牌化建設、標準化建設。從該市現有成功合作社的例子看,此舉應當是努力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能力核心作用力。
速度和效益并重,是農業旗縣發展中必須解決的問題。而解決它,離不開正確把握農業的地區基礎,離不開充分發揮農業的原始動力作用。我們常說,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其實,這種提法并不精確。馬克思說:“超過勞動者個人需要的農業勞動生產率,是一切社會的基礎”(《資本論》第三卷,885頁)。農民提供的剩余勞動及其創造的剩余產品越多,其他行業部門才越能發展。如果生產力低,所生產農產品的絕大部分由農民自己消費,那么,其他部門就難以發展,即使由于人為勉強而有所發展,也只能是暫時的。大經濟學家克拉克將所有的經濟活動形象地比作一棵大樹,第一產業如同龐大的樹根,深入土地吸收最原始的和最基礎的營養。第二產業如同粗壯的樹干支撐著整棵大樹,代表著樹的大小和高低。第三產業則如同茂密的枝葉,使大樹顯的富有活力。沒有樹根無所謂樹干、樹枝。
沒有提供更多剩余產品的農業,就沒有其他部門賴以產生和發展的基礎。杭后經過構建七大體系,即標準生產化體系、組織化生產體系、基地和園區示范體系、科技培訓體系、扶貧和轉移勞動力體系、品種改良體系和牲畜防疫體系,農作物商品率大有提高,牲畜及其產品的商品化程度明顯增強,為社會提高剩余產品總量顯著增加。土地是農業的基本生產資料,是農業生產力的源泉。但土地是有限的,它是稀缺的資源。因而,經營土地具有排他性的特征。其次,土地肥力、位置不同而形成級差自然力,并且土地的位置是固定的。當土地的自然生產力和勞動力相結合時,就轉化為直接的農業生產力。提高農業生產力,首先要解決的是土地規模經營。正如馬克思所說的那樣:“人口的最大多數生活在農村;占統治地位的,不是社會勞動,而是孤立勞動;在這種情況下,再生產及其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的多樣化和發展,都是不可能的,因而,也不可能具有合理的耕作條件”,“小塊土地所有制按其性質來說就排斥社會勞動生產力的發展、勞動的社會形式、資本的社會積累、大規模的畜牧和科學的不斷擴大應用”(《資本論》)第三卷,916頁、910頁)。我們的土地承包制,潛力已挖盡?,F在回過頭來看,不難發現,它不過是向小生產的復歸。
小生產和大市場的矛盾的解決,有待于土地制度的變革,有待于逐步推進規模經營制度。土地規模經營的載體就是各種形式的農業合作組織。在杭錦后旗,多種形式的合作組織近80個,參加的農民超萬人,他們代表著22萬農民發展的未來。保護土地自然力,發展循環經濟,是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農業是培養生物的產業,只有保護生態環境,保護農田土地的自然力才能持續發展農業生產力。因此,光有土地規模經營是不夠的,化肥的大量不合理的使用,工業化初始階段的大面積污染、地下水質下降、城鎮垃圾蔓延、不合理的采礦、灌溉排水能力低下等等,都會直接降低土地自然生產力,從而阻礙農業生產力的提高。馬克思曾經指出:農業的大規模經營,“一方面聚集著社會的歷史動力,另一方面破壞著人和土地之間的物質交換……但是資本主義生產在破壞這種物質變換的純粹自發形成的狀況的同時,又強制地把這種物質變換作為調節社會生產的規律,并在一種同人的充分發展相適應的形式上系統地建立起來”(《資本論》第一卷,552頁)。這或許是對循環經濟的最早的論斷。繼馬克思之后,1967年美國經濟學家皮爾丁第一次明確提出循環經濟概念,并被各國所采納,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共識。這就是無害化、減量化、廢棄物的資源化三項原則。
杭后人或許不知道皮爾丁,也不是皮爾丁理論的實踐者,但為保持土地永恒的自然生產力,他們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爭取名牌、綠色、無公害農產品成為斗爭目標;在養殖業、家禽業、家畜業、種植業、水資源等方面資源循環利用;對廢棄物進行資源化利用。這是杭后健康、協調、持續發展的良好開端,也是為保持土地自然生產力所做出的一大壯舉。農業的基礎性作用,還反映在產業連鎖性效應上。過去,不少學者甚至不少決策者認為,農業作為初級產業,似乎沒有前向關聯效應、后向關聯效應,更沒有旁側關聯效應。許多農產品不經過中間的加工而被消費,因而后向關聯十分微弱;即使一些農產品以中間產品出售,但由于基本上是就地取材、自給自足式生產,因而,前向關聯也是無足輕重;更談不上旁側關聯效應。這些觀點是長期以來輕視農業、蔑視農業、甚至無視農業的思想遺毒。實際上,在現實經濟活動中,農業的連鎖效應是存在的。首先,看前向關聯效應。在農業生產開始之前,許多部門為其提供各種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如農業機械、種子、化肥、能源等,還為農民提供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用品。
[關鍵詞] 農業推廣; 學位論文; 質量; 評價體系
農業高校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大的技術和人才支持,積極培養應用型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參與本地區的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充分發揮產學研相結合、理論提升實踐應用的優勢,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2005年教育部吳啟迪副部長提出大辦發展專業學位教育,是我們今后學位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個重點。以及發展專業學位教育,要認真研究專業學位教育規律,把專業學位教育作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1 ] 。專業碩士研究生的教育就是為適應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各行各業高層次人才的需求而設立的,是因應了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而發展的[ 2 ] 。10多年來,農業推廣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立足于緊密結合社會需求和職業背景,有效吸納和使用社會資源,密切學校與農業、社會有關部門的合作,建立聯合培養基地。
攻讀專業碩士學位的研究生,通過以應用型、著眼于解決實際生產問題的能力為主線的教育后,他們的研究課題成果又很快投入到社會需求中去,在農村、農業建設中發揮顯著的作用,同時也促進了農業推廣專業碩士學位的持續發展。專業碩士學位教育已被實踐證明是一條源于實踐,深化理論,創新發展,應用提高的有效高層次人才培養之路。
一、專業碩士學位論文的要求
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學業中最重要的環節。
1981年開始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對碩士、博士學位的授予條件作了明確的規定。在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方面,碩士要求堅實地掌握理論知識,且專門知識是成系統的;博士則要求具有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在知識上呈現了逐級遞進的要求。在工作能力方面,碩士除具備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外,還強調具有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博士不僅要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而且要作出創造性的成果,突出了層層提升的能力要求。而研究型學位與應用型專業學位對論文的要求又突出了理論深化和應用轉化的區別。推薦閱讀:中職教師攻讀碩士學位的研究畢業論文
學位授予條件在相當程度上反映在對學位論文的要求中。研究生學位論文以選題、開題、研究、分析、總結,到修改成文答辯的全過程也是對該生理論與技能、知識與分析理解的全面檢驗,也是綜合能力培養與提升的過程。所以,撰寫學位論文需要涉及的因素很多,它必須有前沿性、創新性,又必須要有應用性和前瞻性,要有技術性又要有條件利用性等因素[ 3 ]。
二、農業推廣專業碩士學位論文的特色
1.主觀上的問題
農業科研與農業生產有其特殊性,可能會面對烈日炎炎、滿身泥水,因此會有同學對這一行業忘而卻步,特別是現在的一些獨身子女,吃苦精神不夠,專業思想不牢,甚至對農業有排斥的心態。這種專業思想不牢固會造成學生對畢業實習與論文寫作不夠重視,參與積極性不高,不能以嚴謹的態度與科學的作風來對待。另外,有的同學可能認為畢業實習就是干活,甚至有的同學覺得自己的文學功底很好,寫作沒有問題,不需要鍛煉,這些都是誤區。畢業實習的科研工作肯定會有一定的工作量,農學類專業還會需要田間操作,可能會有比較苦、比較累,但要認清正是在這些實踐工作中得到鍛煉與提高,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論文的寫作與平時的散文等寫作存在較大區別,更需要邏輯思維和科學嚴謹的試驗依據,是需要一個系統的鍛煉過程的。對于這些要有清楚的認知,才能得到很好的實習鍛煉效果。
2.客觀上的問題
(1)考研熱給畢業實習帶來了一定的難題由于就業觀念趨向的變化和大學生擴招帶來就業壓力增大的影響,報考研究生的同學越來越多,這些同學在大三到大四這段時間里一心投入在考研的學習沖刺上,爭分奪秒,忽視了畢業實習工作。導致畢業實習投入的精力不夠,花的時間較少,嚴重影響了畢業實習質量和畢業論文的質量。(2)就業壓力帶來的影響本科生的畢業實習多數集中在最后一學期,這半年里是畢業實習的關鍵時期,也是畢業生擇業就業的關鍵時期。現在就業壓力較大,特別是農科類大學生就業壓力尤其突出,而且現在的就業是雙向選擇,都需要一個考察選擇的過程。所以很多同學在四年級就開始到有就業意向的單位實習,嚴格按照單位的作息制度上下班,而且為了更好的展現自己,一般不會請假。這就使同學沒有時間參加畢業論文的試驗研究工作。(3)畢業論文內容、效果上存在一定偏差現在的本科生畢業論文都是以做老師的科研課題為主,這是無可非議的,但很多同學的論的太尖、太深、面太窄,這對于培養學生從事科研工作有較好的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數本科生同學畢業后是面向基層,或是到企業上班,真正從事科研工作的比例并不是很大。這些太尖、太深、面太窄的研究內容畢業后用的較少,甚至根本用不上。農業生產具有周期性,一般作物是一年一個周期,現在的多數同學畢業實習和論文試驗工作只能是作物生長的某個階段,不能跨整個生長季節,這使實習效果受到一定影響。對于本科生的畢業實習最好是能經歷整個作物生長周期,對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進行一次全面的、系統的實踐。
二、提升農學類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的對策
1.鞏固專業思想,提高對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的重視程度與參與積極性
專業思想的培養與鞏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育:一是學科的發展前景與重要性;二是干一行愛一行的思想與意志;三是人生職業規劃的引導;四是教師和班主任隊伍與學生的溝通與談心。學校要求班主任老師與學生談心時,把“學農愛農、立志務農”的專業思想教育作為談心的重要主題。通過專業思想教育,大大增強學生學農愛農務農的信心與決心。
2.研究如何更好地處理考研同學的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寫作問題
總體原則是采取把畢業論文課題內容與考研方向結合起來的方式,如果導師的研究內容與學生考研方向差異較大,可以考慮轉導師,轉到研究內容與考研內容相近的導師。盡量探索一條兩全齊美的辦法。另外,畢業實習對考研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參加與考研學科相近內容的畢業實習,可以增加對研領域的深入了解,增強本領域知識的系統性,對考研題目的答題有一定的幫助,因為現在的考研試題一般為綜合性較強的題目,需要應試同學對學科知識掌握的系統性和全面性。
3.研究如何對待提前到就業單位上班的問題
針對當前就業壓力大的形勢,對于畢業生提前到就業單位邊實習邊進行雙方選擇的問題不能一律禁止,對待這個問題的原則是要從方法上著手,嘗試在就業單位設立導師,探索一條學校導師與就業單位導師聯合共同指導模式,即要求有就業意向的單位安排一位指導教師,與校方的指導老師共同擬定與工作內容相關的畢業論文題目,由雙方導師共同指導實施。特別是加強就業單位導師與學校導師的對接模式,論文選題的思路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與創新,共同聯手來提高農學類專業畢業生的實習效果與畢業論文質量。
4.鼓勵和加強本科生畢業論文的應用性內容研究
選題內容向應用理論或應用技術研究轉型,探索拓寬知識面、增加系統性的選題思路,避免太深、面太窄、實踐應用性不強的的選題內容,提高學生畢業后應對實際工作的能力。在這方面,本研究團隊在學生畢業論文的選題上也做了新的嘗試,以應用研究為主,注重設計系統性強、內容涉及面較寬的題目。通過嘗試,感覺學生在動手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上有了較大的提高?,F在已把相關內容進行了總結,并把這些想法與創新的方法進行總結集成,使其系統化、規范化,并在本科生實習中進行新一輪的實踐。另外,考慮到作物生長的周期性問題,已嘗試從三年級升四年級的暑假期間開始安排學生利用暑假期間提前進行畢業論文的內容實施,在第七學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和周末參與畢業論文的研究工作。這樣同學在畢業實習中可經歷作物的全生長周期,使實習內容做到系統化。
5.加強畢業生實習過程的監控與管理,建立一套以學生評價為主的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的評價體系
論文摘要:當前的經濟學專業本科學生絕大多數仍然是一味追求書本上的經濟學理論基礎為重點,為考試而學習,而缺乏對熱點經濟現象的解釋能力,仍然存在“考完即忘”的現象?!罢n題”模式的教學方法試圖從系統的思想,報著對某個專業知識研究的態度進行教與學,這樣可以系統地掌握本專業的理論基礎知識并為以后的經濟管理實踐打下堅實基礎。
1 問題的提出
在近幾年的日常的教學和管理過程中,有很多教師反映,經濟學專業學生在上課和作調查報告、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的時候,論文質量、論文提交時間、論文所體現出來的理論功底和查閱書籍和文獻的數量和質量、學生寫作的時間和速度以及寫作態度等往往與教師預期的效果不一致,并不令人滿意。學生對經濟學理論基礎知識點已經很好地掌握,只是在平時的經濟現象分析時應用的很少,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當然這是缺乏訓練,很少有學生對該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通過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的測驗,絕大多數并沒有掌握。主要是通過學生的研究興趣來消化教學內容。
本文結合《農業經濟學》課程教學來探討基于“課題”模式的教學方式的創新問題。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農業經濟學》教學探討一下如何將理論經濟學很好地應用到現實的經濟學分析中去,進一步培養經濟學專業學生分析經濟現象的能力。研究怎么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本門課程的知識點,在吸收和綜合案例教學方法、課程討論法的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以“課題”模式在應用經濟學中的應用。
2 現行本科專業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農業經濟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教學過程中仍然以教師講授為主;其次,講授的內容仍然是按照教科書中的內容體系,包括理論分析和政策解讀,同時,在講授過程中穿插一些實際案例以及教師的調研案例等;最后,考核內容是基于教學大綱規定內容,仍然以期末考試的筆試為主。這樣的教學方式,在現在的教學環境下從多個方面體現出該教學方法的一些缺陷,當然,這里總結的一些缺陷的根本原因可能并不是因為教學方式,或許是學生的學習方法或者學習態度和興趣愛好等,但是,本文認為專業課程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理論知識點的掌握以及對現行農業政策的回歸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谶@種思路,從以下幾個方面總結現行本科專業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一是學生仍然遵循的是書本知識,對書本知識一味追求,當然追求的目的多樣化,有些學生是習慣性對教科書的學習方式,擬將教科書中的內容一字不落的全部掌握,有些學生是為了應付期末考試等。二是絕大多數學生能夠通過課堂學習和課后的復習,可以很好地掌握農業經濟學理論知識,但是,如果將一些實際案例或者調研實際問題交給學生分析,給出的理解千奇百怪,而且與農業經濟學等相關經濟學知識的解釋根本沒有任何關系,只是就現象論現象。三是學生的動手能力非常弱,一些教師帶隊外出調研通常會反映此問題,很多學生在實踐中將理論知識學的十分熟練的知識點能夠忘記,比如,有幾位大四的經濟學本科生與本校教師在農村開展調研,即便老師將每一個調研問題講的非常透徹,他們仍然不理解“非農活動”的含義,因為農戶給他們的種種答案根本不可能在書本中找到準確對應的滿意答案。
3 “課題”模式教學內涵及實施意義
本文所講的“課題”并不是指我們的國家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或者自治區規劃辦、教育廳等縱向和橫向課題,而是相當于案例教學,但與案例教學有些微小的差別,很多案例教學都是在任課教師已經早已根據自己的教學計劃安排活生生的案例,里面的知識點、問題的討論也是教師或者案例教學的教材中早已經設定好的,而這里的“課題”指的是教師事先并未給定案例,而是學生根據教師所講授的理論知識框架,根據學生小組的研究興趣愛好來選擇。學生所要選擇的案例不僅僅是活生生的現實經濟現狀本身,而且更重要的是就所研究案例的某一個知識點和理論框架的應用,對所存在的問題進行理論分析,這種方法對于問題的研究要比案例研究深刻一些。這種方式即鍛煉了學生收集國內外文獻的能力,又比較全面的能夠掌握理論知識。對產業經濟學某一個理論框架下的“課題”,需要學生提出對于此問題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義,理論基礎、理論知識在所研究問題中的應用。
“課題”模式的教學方法并不是讓硬逼著學生嚴格要求學生能夠做到刻苦專研某一個經濟學,搞科研,而是,讓學生能夠在本科教學的經濟學基礎上對現實經濟問題的一個分析和認識能力,或者對本科教學中經濟學知識的一個很好的理解與應用,對所學知識的檢驗?!罢n題”模式的教學方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包括,能夠培養學生經濟學分析能力,突出團隊能力。能夠將相關知識融會貫通,能夠利用大一、大二的經濟學知識來解釋現實經濟問題;能夠充分發揮本系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以“課題”形式培養學生經濟學分析、應用能力;能夠很好地提高教師教學科研能力。
4 以“課題”形式培養學生經濟學分析能力的實施環節的設想
本文強調的一點是“課題”具有系統性,能夠將理論知識框架學生自己綜合起來。而且這種“課題”具有延續性的特點,因為每一個同學對于《農業經濟學》中的某一個問題就其文獻綜述,所要研究經濟問題的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以后的走勢都很好地掌握了,這樣仍然可以作為畢業論文來研究。
下面介紹“課題”模式在《農業經濟學》中的應用的基本原理。
首先按照教學計劃農業經濟學分為幾大教學內容板塊,采取每一個教學板塊作為一個“課題”單元。然后,在授課過程中,按照自然班級將每一個班級分為若干研究小組,每一個研究小組需要在幾個理論框架的每一個理論體系中選擇一個“課題”,這個“課題”的核心內容是圍繞本模塊的理論體系,選擇其中一個農業經濟問題進行研究,周期是本模塊的教學計劃執行完畢。
“課題”模式的教學實施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教師講授基本知識。這一階段的教學主體是教師。將知識點的重要概念和理論體系給出。教師在這一個基本作用是在于將每個部分的理論框架和目前仍然可能存在的爭議講授給學生,例如,農產品市場理論中,只給學生講授理論框架和基本知識點。第二階段:學生研究階段。這一階段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小組在教師講授的知識框架下就某一個農業經濟問題時自己查閱大量的文獻和所研究的現實問題的現狀、本質以及存在的問題等基礎上自己對其中的一些知識的理解。例如就某一個題目“市場不完善背景下我國馬鈴薯產業發展問題”,這樣小組將會對中國馬鈴薯產業的發展歷程、現狀、存在的問題用市場環境、市場結構、行為和績效的各種指標來分析,并且,在分析中會分析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和市場績效等各種衡量指標的計算、理論含義及其如何應用。第三階段:課堂討論。這一階段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每一個小組均需要將自己所研究的問題在課堂中進行討論,學生與教師共同討論問題,教師在研究問題討論過程中,對于學生理解不到位、或者不透徹的知識點、或者不全面的需要加以重新解釋,當然,有些知識對于年輕教師來說也并不是很好地能夠掌握,其實,教師也是在學習的過程、提高自己專業知識的過程。然后,與學生進行就某一現實產業經濟現象進行探討,先聽一聽學生對此問題的認識和理解,看一看學生在以前面的經濟學知識的基礎上如何分析現實經濟問題的,然后,針對學生的思考和分析,教師就此問題展開對該知識體系進行詳細講解,這樣就能夠使學生對此問題得到更好的理解。第四階段:鞏固和繼續完善、跟蹤研究。這一階段主體仍然是學生本人,或者小組研究。主要是在第三階段的討論的結果中尋找對某一問題的研究的深化,或者改進或者延續。
關于本方案的考核問題。成績分為五個階段。前四個階段是以小組的“課題”的成績為標準,記團體成績。最后一次是個人對本科程某一個知識點的全面認識,就某一個產業經濟學理論知識點作理論綜述的課程論文。
5 “課題”模式教學方法實施的保障措施
5.1 學生與授課教師相結合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在這里繼續強調這個問題,主要是用來說明,“課題”模式的教學方法更加重視學生與授課教師的緊密結合,不僅學生從理論體系的掌握、重點和難點的理解等,而且學生需要將自己融入到課程中,學生主動將自己置身于一個主動參與學習和交流的角色,同樣,老師也是課程學習中的一員,與學生共同探討某些理論框架在實踐中的應用和分析。
5.2 與導師制(導師教學科研活動)密切結合
導師制是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和應用專業知識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機制?!罢n題”模式的教學方法的有效實施不僅取決于授課教師的教學水平、方法以及授課內容,而且學生的指導教師日常教學和科研等方面的指導也是密不可分。這就要求導師從專業的系統性學習的目的出發,引導學生將專業課程的學習常規化、系統化和創新化。
5.3 與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密切結合
本科生的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是本科專業在理論和實際研究的一種具體應用,是考驗學生專業學習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罢n題”模式的教學方法要求與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相結合,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學生都按照某一門專業課程某一部分的理論體系或者知識點展開研究和應用,而是通過“課題”模式的教學方法為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的寫作創造一種思維模式。
參考文獻
[1]鄔滋,論專題教學與案例教學在國際貿易課程中的應用[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綜合版),2011,(3).
[2]汪冠群.高校教學方法創新的支持體系建設芻議[J].當代經濟,2009,(14).
[3]張春鳳.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實現能力培養[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