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1 18:39: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核心競爭力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要:隨著我國金融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商業銀行迫切需要提升核心競爭力。文章對核心競爭力的內涵進行了闡述,并提出了提升工商銀行核心競爭力的具體思路。
隨著我國金融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提升核心競爭力成為當前各商業銀行面臨的重大課題。工商銀行作為國內最大的國有商業銀行,在提升核心競爭力方面面臨著更大的挑戰。筆者從對核心競爭力內涵理解的基礎上,談談如何提升工商銀行核心競爭力。
一、核心競爭力的內涵
1990年,美國著名學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爾提出了著名的“核心競爭力”概念,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核心競爭力戰略”,詮釋了“核心競爭力”的內涵,得到了學術界和企業界的廣泛認同。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爾把核心競爭力定義為“組織中的積累性學識,特別是關于怎樣協調各種生產技能和整合各種技術的學識。”按照他們給出的定義,核心競爭力是能使公司為客戶帶來特殊利益的一種獨有技能或技術。也就是說,核心競爭力賦予企業生存和發展所需的養料、實物和穩定性基礎,并通過向核心產品、組織結構和最終產品不斷傳輸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孕育的強于競爭對手的信息和知識,最終賦予企業動態、持續的市場競爭優勢。
從核心競爭力特征看,主要體現以下六個方面:一是價值優越性。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獨特的競爭力,有利于企業效率的提高,能夠使企業在創造價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競爭對手更優秀;它給消費者帶來獨特的價值和效益。二是異質性。企業擁有的核心競爭力應該是獨一無二的,是其他企業所不具備的,核心競爭力的異質性決定了企業之間的異質性和效率差異性。三是難模仿性。核心競爭力在企業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積累形成,其他企業難以模仿。四是不可交易性。核心競爭力可以感受和識別,但無法像其他生產要素一樣通過市場交易進行買賣。五是延伸性。核心競爭力通過實施專業化戰略而建立,能夠延伸到其他經營領域,為企業多元化發展提供支持。六是長期性。建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商業銀行作為特殊的企業,要獲得持續的發展,同樣需要提升核心競爭力。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主要是由組織結構、金融技術和人力資源三種競爭能力構成,三者之間相互依賴。具體說,沒有一個科學、合理的組織結構和流暢的業務流程,銀行的工作效率不會高,也不可能及時發現市場需求,不可能及時將市場需求轉化為銀行產品;沒有堅實的金融技術支持,推出的產品很難滿足客戶的需求,而且由于產品的科技含量低也容易被競爭對手模仿和超越;沒有高素質、專業化的人才隊伍,銀行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以上三者關系反映了銀行業的實質,即以人為本,通過以金融技術為基礎的產品和服務創新,滿足客戶對金融產品和服務個性化的需要,最終實現效益最大化目標。因此,金融技術是市場競爭力的基礎,組織結構是市場競爭力的制度保障,人力資源則是市場競爭力的載體。
二、提升工商銀行核心競爭力的具體措施
工商銀行經過股改上市后,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的經營環境,全行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既要看到問題和矛盾,差距與不足,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也要看到自身的基礎與優勢,看到新的機遇和條件,堅定必勝的信心,以嶄新的姿態迎接壓力和挑戰。要緊緊抓住提升核心競爭力這一戰略任務,進一步制定具體有效的策略與措施,形成一套科學的指標體系來衡量和評價全行競爭力的成長與變化,指導和促使全行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推動轉型和促進發展。在當前形勢下,全行要提升核心競爭力,要從以下六個方面上下功夫:
1.繼承與創新互補,提升綜合發展能力。在新的發展形勢下,銀行業的突破點在哪里呢?最主要的是,要繼承與創新互補,及早進行結構調整和業務轉型。雖然銀行業經營總規模在擴大,但仍有大量的社會金融服務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給銀行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所以,在鞏固傳統業務的同時,工行應積極實施業務戰略轉型,把綜合化經營作為未來業務發展的戰略方向,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這是金融形勢及市場變化給我們提出的嶄新課題,是日益成長的客戶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對我們的要求,更是我們對日趨激烈的國內外同業競爭的主動應對。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持續動力。新經濟時代市場競爭的法則已經不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誰領先于競爭對手開拓新的市場,誰就能獲得更大的利潤。業務、產品與服務創新是銀行創新的關鍵和載體。銀行的創新說到底是要滿足市場的需要,依托客戶需求所進行的不斷自主創新,是打造銀行核心競爭力的必要手段。管理思想的創新和體制模式的創新形成了創新的基礎,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將創新落實到具體的業務、產品上,體現到具體的服務中。工商銀行作為國內最大的商業銀行,也面臨著產品、業務與服務創新的挑戰。因此,我行市場競爭戰略應該著眼于找準價值創造點,開創市場所沒有的業務模式,領先對手,獲取優勢。我行要在秉承傳統穩健經營的基礎上,根據市場變化情況和客戶的不同需求,加大體制、機制和營銷方式的創新力度,在體制上要簡化,拉近與客戶的距離;在機制上要靈活,要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還要創造客戶需求;在營銷方式上要防止單調,要因戶施策,因戶而異,巧打組合拳。講究營銷技巧,大力發展高、中端客戶業務。跳出傳統業務營銷框框,建立綜合營銷、重點營銷、分類營銷、聯動營銷、捆綁式營銷相結合的市場營銷機制。充分利用全行的業務資源、技術資源、網絡資源、人力資源,為客戶設計個性化金融服務方案,提高業務營銷的技術含量和對金融產品的綜合營銷能力,增強客戶的認同度、滿意度和歸屬感。
2.市場調查與同業分析兼用,增強市場應變能力。市場需求和競爭的不斷變化,需要銀行有足夠能力對市場作出迅速反應。目前市場競爭不再僅僅局限于存款或貸款等單一品種意義上的狹窄領域的爭奪,工行需要在更為廣闊的市場范圍內為客戶提供混合型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市場細分、定位及產品的設計、開發和營銷將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只有當全行的業務和管理被真正視為一項工
程,真正貼近市場,全行未來的發展才可能具有更多的內涵。工行還需要有品牌意識,隨著市場逐漸發展、成熟,產品的同質化會越來越嚴重,產品的功能、包裝都可以模仿,而唯有品牌是獨一無二的,它幫助客戶在繁多的產品中迅速做出自己的判斷,有品牌才有可能創建“品牌忠誠客戶”。
商場如戰場,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要抓住政府的整體規劃、固定資產投資計劃、招商引資項目等相關信息,密切關注其動態和進展情況,研究服務方案和營銷策略,做到出其不意,招招致勝。同時,要關注他行客戶的情況,研究工行進入的時機和方式方法,了解他行的營銷動作,制定出防范對策和措施。
3.上下配合與左右聯動呼應,強化整體營銷功能??茖W進行目標市場選擇和定位。樹立質量、服務和營銷融為一體的關系營銷理念,按照關系營銷的要求,根據市場競爭和客戶的實際情況確定標準,在市場細分的基礎上,全面了解每個細分市場上競爭對手的優勢和弱點,正確地分析自身的競爭優勢,尋找向客戶傳遞卓越價值的機會。同時,確定目標市場,設計特別的營銷組合,為客戶量身定做現金管理、理財、外匯買賣及投資方案,使營銷策略更加具有針對性。同時,塑造外部形象、打造產品品牌、創新服務手段、培育一流員工,使目標客戶能夠充分感受到比競爭對手優越得多的差異性優勢,從而為關系營銷戰略奠定基礎。增強在營銷和服務上的整體效能。從源頭上抓住客戶市場,對上層洽談的重大項目,要實行全過程跟蹤服務。對行業、系統大戶,要完善“一對一”的承包責任制和部門掛鉤工作機制,充分挖掘系統大戶潛力,開展深度合作和跟進營銷,必要時要成立客戶經理服務小組和專門的營銷小組,充實服務手段,完成服務功能。引入內部客戶關系管理模式。所謂內部客戶關系,就是指在銀行內部實行對待上下級之間、同級部門之間及部門內員工之間,就像對待客戶一樣,做到相互協調、共同協作、增進友誼、共同發展的管理方式。工行在日常管理和市場競爭中,專業部門之間、員工之間乃至上下級之間,如果都能引入客戶關系的內部管理模式,那么,全行服務客戶的能力、市場競爭的核心能力都將得到很大提升。
4.標準服務與個同步,提高優質客戶的忠誠度。要選定目標,通過精細化、個性化和人性化的營銷措施,深入挖掘客戶潛力,在充分了解客戶的需求、個性特征及偏好的基礎上,正確選擇適合客戶自身特點的后續跟進服務措施,大力“擠占”市場份額。對重點客戶要實行定期回訪制度,進行“四必訪”,即客戶資金異常變動必訪,高層領導變動必訪,他行公關力度加大必訪,經營形勢突變必訪,以便及時發現和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動權。
全面推進和實施關系營銷管理戰略。通過三個層次的關系營銷策略,做到有的放矢,全方位提升銀行客戶關系。第一層次的關系營銷是通過將財務利益增加到客戶關系中去,以此來創造客戶價值和客戶滿意;第二層次的關系營銷是為客戶增加財務利益的同時,更注重為客戶增加社會利益,即在了解特定客戶的需要和愿望基礎上,使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個性化與人格化,來增進銀行與客戶的社會聯系;第三層次的關系營銷是為客戶增加財務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同時,再與客戶增加結構聯系,建立新型的銀行與客戶的伙伴合作關系。上述三個層次營銷策略的關系不是平行的,而是遞進的。當銀行與客戶真正建立起結構性聯系時,客戶也就轉化成了忠誠客戶。針對目前情況,應重點推進第二層次的關系營銷,即根據客戶的需求,通過發掘自身優勢實現多方位創新,包括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管理創新、組織創新、經營理念和銀行文化創新等,全面提升客戶服務質量,為客戶增加社會利益,使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個性化和人格化,增進銀行與客戶的社會聯系,同時為客戶增加財務利益。在條件具備時,有重點、分步驟地開展第三層次關系營銷,即與客戶建立結構性聯系,營造相互依存、相互幫助、共建和諧企業文化的良好氛圍,真正掌握和長期擁有客戶資源,實現銀行與客戶關系的可持續發展。
5.審慎進入和靈活退出并行,優化客戶結構。正確處理新客戶營銷和老客戶維護的關系,整合現有存量客戶資源。銀行維護與客戶的合作關系既包括對新客戶的營銷,也包括對老客戶的維護。新客戶營銷和老客戶維護的關系就如優生與優育的關系。優生是前提,在新客戶拓展方面,不能為了爭取客戶而降低準入門檻,制造先天不足的“低能兒”;優育是優生成果得以保持的關鍵,新客戶營銷成功以后,能否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關鍵在于配套的金融服務能否跟上。一般情況下,每家銀行都有自己相對穩定的貸款客戶群,但若客戶需求得不到及時滿足,或銀行服務跟不上,客戶就可能發生轉移。特別是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現有客戶的穩定是保持市場份額的基礎,而且現有客戶是擴大業務范圍的最好來源,是潛在的新客戶。因此,我們在積極營銷新客戶的同時,必須十分重視老客戶的維護。
加大對高端客戶市場競爭的力度,做優高端客戶、擴大中端客戶、培育潛力客戶,形成層次清晰、定位準確、覆蓋所有目標市場的業務品牌,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結合地方小企業發展勢頭迅猛的實際,加快對小企業的市場培植力度,提高綜合議價能力,提升小企業的貢獻度。加強對國家產業政策、行業政策的研究,掌握企業的市場動向,關注其上、下游企業的經營情況,選擇合適的進入和退出時機,降低風險成本。
以科學發展觀引導信貸工作方向,建立信貸進退機制。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發展趨勢,加強對經濟、行業發展的分析和研究,準確劃分貸款支持類、適度支持類、限制和退出類的產品、企業和行業,從而使信貸業務能根據市場變化,不失時機地從衰退產業、夕陽行業、劣質企業、市場萎縮的產品中退出來。對已發放貸款的企業,根據企業的市場經營狀態、自身盈利與還款能力情況,從市場性退出、結構性退出、預期性退出等方面設計合理的退出機制,決不能等企業出現敗象、經營發生困難時再退出??傊?,我們要通過建立積極有效的信貸退出機制來約束企業的經營行為,規范信貸管理,提高資產質量,保全銀行資產,實現最佳效益。
關鍵詞:工業設計、營銷、技術、價值
引言: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博士曾經說過:“二十一世紀是工業設計的世紀,一個不重視工業設計的國家將成為明日落伍者?!?/p>
美國哈佛商學院一位叫做海斯的教授曾經預言:“現在企業靠價格競爭,明天將靠質量競爭,未來靠設計競爭?!?/p>
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曾經說過:“為英國解決就業問題的希望寄托在工業設計師身上,如果忘記工業設計的重要性,英國的工業將永遠不具競爭力”。
工業設計與營銷
營銷無法脫離以產品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環節。傳統的4P營銷理論把產品(Product)放在了其他三P(Price價格,Place分銷,Promotion促銷)之首。整個營銷過程是以產品為核心的,消費者需求直接反映在產品中。例如:SONY的袖珍型DV、筆記本電腦的出現、海爾的小神童洗衣機,就是把消費者的內在潛需求轉化成了產品。
上個世紀末,美國西北大學唐·舒爾茨教授提出了整合營銷傳播的理念,認為應該用4C和5R來代替4P,他指出:“對于營銷組織的最大的挑戰是更多的去理解他們的客戶和潛在客戶的需求,在競爭的市場環境中營銷公司必需從原來營銷的4P理論轉移到5R理論。”第一個R是relevance(關聯),客戶需要什么樣的產品和服務,而不是企業能生產或者提供什么樣的產品和服務;第二個R是receptivity(感受),客戶什么時候想買或什么時候從生產廠商那里認知產品;第三個R是responsive(反應),當客戶產生需求時,如何去應對需求;第四個R是recognition(回報),指企業在市場中的地位和美譽度;第五個R是relationship(關系),買方和賣方之間的長期互相促進的所有的活動。簡而言之,營銷活動必需從以產品為中心的方式轉向以客戶為中心的方式,了解顧客的內在潛需求。因此,在如何實現從產品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的轉變過程中,必須重視一種新的手段,那就是:現代工業設計。
在營銷過程中,企業與消費者最主要的傳播中介之一就是面向消費者的產品。企業與用戶直接通過產品進行傳播與交流,一個企業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產品建立的。工業設計在營銷傳播過程中始終是理念與產品的轉換的核心部分。工業設計也是營銷、技術和生活的橋梁。產品設計師必須在研究市場變化與消費者行為基礎上進行設計,所以必須對需求有著最敏銳的嗅覺,這樣才可能發現并創造出一個嶄新的、潛力巨大的市場。
工業設計與技術
1998年元月,有關研究機構對長沙冰箱市場進行了問卷調查,當問到“您購買冰箱時最注重哪些因素”時,有51.1%的消費者投了“外觀造型”的票,僅次于“產品質量”的得票率。由此可見,國內消費者正逐漸從經久耐用的初級消費階段發展到對外觀造型的重視。一般來說,消費者認識商品的普遍規律是“技術知識不足,感性認識先入”,所以顧客往往先從產品外觀設計的好壞判斷產品,而對于產品內在品質的優劣,則是買回去之后在較長的使用過程中才能了解。因此良好的功能、結構和外觀設計,使消費者易于接受,樂于使用,增強了產品的競爭力,擴大了產品的銷量。優秀的設計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合理的結構設計,使產品易于生產、裝配和運輸。
工業設計是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紐帶,是技術和生活的橋梁,是需求轉變成供給的反應中樞。工業設計并不是使產品更美觀那么簡單的藝術設計,具體來說,工業設計和藝術設計的區別在于:工業設計是建立在消費者審美的基礎上的,而藝術設計是建立在藝術家審美的基礎上的;工業設計的終端表現是機械化大生產的產品,而且必須是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藝術設計的終端表現是獨立的藝術品,是不必考慮大眾情趣的個性作品。
從技術為主導的開發轉向需求為主導的開發,而需求的開發又從從前的當前需求開發轉向為消費者潛在需求開發。工業設計正是以通過設計改變生活的理念來開發消費者的潛在需求,這不是中國企業傳統的技術開發,而是置于技術之上的工業設計。這里并不貶低技術開發的重要性,而是要把著眼點轉向消費者要求的變化,使技術產品適應這種變化。
工業設計與產品價值
工業設計就是創造顧客讓渡價值(價廉物美),從而提升企業競爭力。科特勒認為,顧客會評估哪個產品能傳遞最大的價值,他們就會形成對價值的期望并據此采取行動,這是顧客對價值的追求之所在;而企業營銷創新的核心是只有讓顧客承擔最低的總成本,并讓其獲取最大的總價值,暨創造顧客讓渡價值最大化時,品牌才能在市場中形成強勢的競爭力。
所謂的顧客讓渡價值就是,顧客讓渡價值=總顧客價值-總顧客成本,其中總顧客價值是由形象價值、人員價值、服務價值和產品價值四部分組成,總顧客成本是由貨幣成本、時間成本、精力成本和體力成本等四部分組成,企業營銷工作無非是在做創造價值的“加法”和降低成本的“減法”兩件事。
隨著國內企業營銷人員在激烈的市場爭奪戰中迅速成熟,國際企業在國內的營銷人員本土化程度也越來越高,人才橫向流動越來越平常,企業這種人才的互動交流,使營銷人員的專業化程度迅速提高;企業的促銷模式也越來越容易模仿,不計成本的過度促銷,五花八門的促銷“秀”,已使企業苦不堪言,但顧客并不領情,而產品同質化已使顧客深為不滿,企業競爭乏力的最大所在,也正是企業創新能力的致命軟肋,而產品同質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眾多企業工業設計的創新能力尚未建立起來。
在商品日趨"同質化"的市場上,工業設計使那些在技術、質量和價格上相差無幾的商品形成檔次的差距,擴大企業的市場占有率。由于消費者求新意識的增強,新技術含量高、款式設計好的商品,在銷售價格上形成了與技術過時、款式陳舊的商品之間的距離。
目前顧客讓渡價值的核心是產品價值,產品的差異化將折射出一個企業創新能力的優劣,產品視而已見的好處,與使用體驗后的滿意,是品牌打動顧客的最撼人的魅力。美國喬布斯的蘋果電腦設計創新,SONY隨身聽的發明,飛利浦的小家電以及丹麥的B&O不同凡響的影音系統設計以及聯想在中國PC市場的亮麗表現,都使我們感受到產品創新設計的魅力。
中國加入WTO,對中國制造業來說,將是前所未有的歷史性轉折,并帶來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一大批缺乏創新能力的企業必然會在這場競爭中被殘酷淘汰,而那些重視創新開發的企業則可能壯大發展。在這個市場格局重新洗牌的階段,工業設計的價值必然會在那些成功的企業中形成為其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品牌、技術、質量、服務和營銷一直是我國企業極為重視的幾個方面,但如果只依靠這幾條保持競爭優勢還是不夠的。由于整個中國制造業所處的下游地位,國內企業實際上不擁有能夠大幅度促進產品進步并足以形成持續性競爭優勢的獨有技術,因此同等規模企業之間的技術、質量、產品趨同化是不可避免的。換句話說,在產品同質化的今天,技術和質量不大能構成作為產品“特色”的資格,我們應該重視培養另外一種"特色"--產品設計特色。近年來一些國內廠商如聯想、海爾、康佳、TCL、長虹、愛國者、帥康等已經在創造產品設計特色方面投入巨大的力量并取得了成功。
通過設計產生新的階值,提高市場競爭力。適應消費者從單一的物質需求向精神、文化需求的變化趨勢,通過工業設計來滿足人們新的價值觀。
工業設計在企業中的正確位置
企業應該把工業設計提升到戰略的高度來考慮,一些較早設立工業設計部門的企業已經注意到發揮工業設計在經營活動中的作用。有實力的企業則不惜化費昂貴的代價尋求國際合作,更多的則是直接通過與國內著名院校建立產學研模式,來建立研發機構。工業設計在企業中處于何種地位、發揮什么作用是隨企業環境的變化和企業的重視程度而不同的。
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仍在持續增長,但市場卻一下子變得嚴峻起來。消費者的需求已從功能消費向感性消費轉換。國內市場的競爭明顯國際化,國內企業的競爭力相對薄弱。大部分企業家開始把目光轉向工業設計,而且期望值相當高。國內企業遇到了與國外企業類似的企業環境,工業設計要想在這種背景條件下發揮作用,就不能停留在原先的概念上,而應當是有利于企業經營的戰略性設計活動。
要想使工業設計適應企業目前所處的環境,必須提到經營戰略的高度采認識,使工業設計成為重要的經營資源。企業對設計的重要性要有足夠的認識,并制定明確的設計政策,有利于設計部門參與企業經營決策。要把設計活動置于企業理念和企業戰略的基礎上,并貫穿經營活動的全過程。
1.1內容理念期刊必須有明確的內容定位,在內容定位上要遵循3個原則,即精品性、獨特性和創新性原則,歸根到底內容才是期刊最本質的,因此只有以內容取勝,才能獲得生存發展的空間。首先,高品質、有深度的精品內容是實施品牌戰略的基礎,具有優秀的稿源與編審機構是期刊具有精品內容的基礎。例如《美國醫學會雜志》編審機構非常的強大和權威,由十多個國家的專家組成的國際性編輯顧問委員會,還擁有一個由美國、德國、日本等學術發達國家的專家組成的國際性編委會,這樣有效地保證了審稿的質量。其次,期刊的內容也必須獨具特色。例如,美國的《時代》周刊的內容定位比一般的報紙更具深度,比專業期刊更具廣度,這一鮮明而準確的內容定位,受到全世界眾多讀者的追捧。其次,內容必須與時俱進,期刊內容緊跟時代的發展。
1.2風格理念期刊品牌要突出個性風格,要有自己的品牌差異,用鮮明地特點體現自己期刊宗旨、編輯者的態度等。例如廣受歡迎的《讀者》雜志,就塑造了一種非常具有內涵的精神品格、審美追求與價值崇尚,所以發行量高居不下。期刊還要打造個性鮮明且富有感染力的品牌精神標識,充分體現期刊文化。例如《時尚》的風格定位是“注重細節,追求卓越、引導潮流、倡導高品位生活、時尚著生活”。最后,期刊要彰顯報道的風格。例如《新聞周刊》擅長分析評述、報道具有立體性、深度性;《財富》主要強調大型企業對社會、宏觀經濟的影響力.側重于對大公司、成功企業家的報道。
1.3營銷理念期刊具有商品的屬性,營銷理念包括發行定位、價格定位、廣告定位。期刊的媒介產品、增值服務、活動策劃等營銷部分的工作都要體現辦刊的宗旨和理念。例如,《福布斯》推崇的事社會精英群體對社會和經濟的影響力。絕大部分講述報道企業家和企業的成功之道,從而塑造了自己的形象與口碑。
2期刊品牌的視覺——品牌核心競爭力的直接載體
期刊品牌的視覺指的是期刊通過名稱、封面、標識、版式、網站、欄目等形式向大眾表現、傳達期刊的形象理念,是對期刊整體形象進行定位、獲取受眾印象的重要環節。期刊形象是期刊的宗旨、理念、態度等精神內涵的外在表現,包含了期刊視覺信息的傳遞、視覺元素的匹配、視覺心理的研究等各方面的創新設計,是期刊運行、管理理念與模式的視覺化、表現化。良好的期刊形象不僅有效推動期刊的推介和形象宣傳,還能彰顯期刊獨特的品牌魅力。
2.1期刊名稱一個優秀的期刊名稱應用三個要求:概念明確,易于識別;特色突出,彰顯個性;蘊涵理念,直抒胸臆。期刊名稱是經過注冊,受商標法保護的,同時,期刊名稱及其字體、圖形構造都要盡量保持穩定,以求在讀者心中形成符號認同。
2.2封面設計封面是對期刊形象最生動直接的展示,包括封面的版式設計、構圖比例、色彩、字體選用等。優秀的封面設計不僅能夠體現期刊的理念與定位,使讀者拿到期刊時就可以感受到最直接的藝術享受和美的體驗,從而產生購買的欲望。例如,具有百年歷史的美國《時代》周刊,以紅框作為封面背景,并配有一位全球知名的時代風云人物,這種設計使得《時代》周刊始終體現著世界歷史的演變進程,也使得走上《時代》封面人物成為一種文化符號?!渡綎|畜牧獸醫》除一直沿續手書刊名外,還結合了刊徽的設計和使用,更好地體現了自身期刊的特色,這一形式目前在同行業期刊中也是不多見的。
2.3期刊標識期刊標識語用于表示期刊的特征、特質,有時也是期刊水平的一個標志。標識語一般出現在刊物的顯著位置,直接呈現在讀者面前,如期刊的封面、封二或封底,一般由該刊物的社會認證等級、獲獎信息等組成,主要包括:①評價等級標志,如“中國期刊方陣”②索引等級,如“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②核心等級,如“全國中文核心期刊”;④收錄等級,如“SCI收錄期刊”;⑤獲獎等級,如“全國優秀社科學報”等。期刊標識對期刊的定位起到了強調和烘托作用,是期刊水平的一種認同和反應,擴大期刊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
2.4網站設計隨著網絡的普及與發展,電子期刊,期刊網站是期刊發展的新的方向,通過網站可以宣傳辦刊理念與特色、樹立良好形象。在期刊網站的建設上也應為期刊服務,結合網站設計的一些原則,首先,網站的設計應體現人性化與個性化,有利于期刊與作者、讀者的溝通與聯系,其次,主頁設計要與內容相協調,為訪問者提供盡可能多的信息,操作要簡易有效。最好要與紙版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性。第三,充分利用論壇、博客、微博、多媒體等技術打造全新的互動交流平臺。目前,像《讀者》、《青年文摘》、《新周刊》等期刊的網站與紙質期刊相得益彰,取得非常好的宣傳效果。
2.5期刊版式期刊的版式設計主要包括對文字、圖片、表格、標題、板塊、頁眉頁腳、行距、字號、版面色彩等版面要素的處理。優秀的版面設計能夠體現期刊獨特的風格特色和內容選擇。版式設計要實現形式與內容的和諧,使版面成為傳遞信息、表述思想服務,從而提高讀者的興趣??傊?,每個版面的錯落有致、和諧統一是基本標準。
2.6欄目設計欄目是期刊大的框架結構,一個期刊往往設有多個欄目類別,合理的欄目類別能夠總領期刊、突出內容、引導讀者。例如《科學》雜志開設了“科技新聞”、綜述和報告”、“展望”等欄目,使讀者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需要的類別,獲取最新、最重要的信息?!秾W術界》的欄目設置頗為精妙,其欄目名稱均以“學”字當頭,四字結構,“學術探索”、“學科建設”、“學術批評”、“學問人生”、“學人論語”、“學者叢談”等欄目名稱意蘊相聯、彼此呼應、渾然天成,堪稱典范。《山東畜牧獸醫》以“技術性”文章為核心,各欄目的設置充分體現了核心內容。
3期刊品牌的行為——品牌核心競爭力的助推劑
期刊品牌的行為是在期刊創辦者的領導下,期刊員工對內和對外的各種行為,也包括期刊社的各種生產經營行為,分為期刊社內部行為和外部行為。這是期刊品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部分,期刊不僅需要發行,還需要期刊社的人員參與到面對面的交流活動中,參與到社會活動中,從而擴大期刊的影響力,提升期刊的核心競爭力。對內識別活動包括組織管理、教育培訓等活動,對外識別活動是期刊社面向社會的活動。
3.1對內活動對內活動識別指對期刊工作人員的組織管理和教育培訓,主要包括計劃制定、選題策劃、稿件評審,編輯加工、編委會管理、編輯培訓。編輯業務流程是期刊出版的重要環節,編輯工作的科學化、高效率是出版精品期刊的必要條件。世界上優秀的品牌期刊在編輯出版流程中。一般會采用專業分工、職責明晰、相互配合的高效流水作業方式。例如,世界著名的《美國醫學會雜志》,根據編輯出版業務的要求,分為了三類編輯人員,即專業編輯、文字編輯、藝術編輯,三類編輯各司其職、優勢互補,既相互獨立又相互銜接,編輯工作高效有序。另外,期刊社注重培養每一位員工的工作作風、服務方式等,這對于全方位樹立期刊形象、展示員工風采、強化讀者認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3.2對外活動對外活動指的是期刊社在社會中的活動,是期刊社為主體組織的活動,是期刊社向社會大眾展示其辦刊理念的平臺,其主要形式包括促銷活動、公益活動、高峰學術會議、高層論壇、人物評選、公關活動、廣告展示活動等。期刊的對外活動應以活動的策劃與組織為切入點。通過活動策劃組織,既提升期刊的號召力與影響力,有些活動還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收入,還可以加強與讀者之間的聯系,從而多渠道、全方位地加快期刊品牌建設。例如美國《財富》雜志社每年會舉辦的財富全球論壇;《讀者》雜志社經常舉辦公益活動,號召人們幫助失學兒童、向希望工作捐款、向山區兒童贈書等,這些活動某種程度上都擴大了《讀者》的影響,為自身品牌的宣傳造勢,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典型的還有《山東畜牧獸醫》雜志社參與山東省記協專業報刊工作委員會舉辦的“抓黨建、促脫貧”愛心報刊,贈閱活動及農村書屋建設等活動,有力地支援了農村文化建設,擴大了影響?!吨袊冯s志社,曾多次主辦了水利專業的高層論壇等學術交流活動,使其影響力不斷上升,逐漸成為國際知名的學術雜志。
4結語
關鍵詞:核心競爭力判別標準戰略能力
核心競爭力就是能為企業帶來相對于對手的競爭優勢的資源和能力。作為企業競爭優勢的來源,核心競爭力使企業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并且能反映企業的特性。由于競爭優勢不具有絕對的持久性,企業必須在發掘他們現有競爭優勢的基礎上,利用資源和能力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進而在將來為企業創造相對競爭優勢。對企業核心競爭力作出準確的識別和分析將有助于企業增強競爭優勢。
核心競爭力的含義
企業核心競爭力(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是美國著名戰略學家帕拉哈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業評論》上提出來的,他們將企業核心競爭力解釋為企業的“一組先進技術和諧組合”。這里提到的先進技術不是單指科學技術,它既包括科學技術,又包括管理和營銷等方面的技能。因此,可以把企業核心競爭力理解為企業開發獨特技術、研制獨特產品、發明獨特營銷手段和運用獨特管理方式諸能力的特定組合,是以一定方式有機結合在一起的能力群體。
核心競爭力是一個相對概念,只有在與同層次主體的相互比較中才有意義。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競爭優勢的表現,在資源利用、產品開發和生產、市場開拓及服務等方面,與其他企業相比具有較大競爭優勢,且不易被其他企業模仿或學習的綜合能力與素質。其特點是:具有獨特性,是其他企業所沒有或不及的,能獲得較大的差別利益;具有充分的經濟和市場價值,能夠極大地滿足經濟和市場不斷發展的要求;具有發展的長遠性和持續性,能為企業帶來持續發展的能力。
核心競爭力判別標準
核心競爭力由四種標準組成,這些標準被用來判別哪些資源和能力是核心競爭力。在表1中列出的企業所擁有的能力都是核心競爭力,因為它們滿足產生持久性競爭優勢的四個標準。正如在表1中所示的,戰略能力也被認為是核心競爭力,四種戰略能力是指有價值的能力、稀有的能力、難于模仿的能力及不可替代的能力。,因此它們也是企業相對于競爭對手競爭優勢的來源。不能滿足這四種標準的能力就不是核心競爭力。每一種核心競爭力都是能力,但并非每一種能力都是核心競爭力。在實際操作中,一種能力要想成為核心競爭力,必須是“從客戶的角度出發,是有價值并不可替代的;從競爭者的角度出發,是獨特并不可模仿的”。
只有在企業的能力無法被競爭對手抄襲、模仿的情況下,企業才能形成持久性的競爭優勢。在某個時間段內,企業可能會通過利用有價值的、稀有的然而可模仿的能力獲取競爭優勢。在這種情況下,競爭優勢持續的時間長短能衡量競爭對手模仿產品、服務和過程的速度。只有通過將這四種標準結合起來,企業的能力才能夠具有一種潛力,這種潛力可為企業創造一種持久性的競爭優勢。
有價值的能力
有價值的能力是指那些能為企業在外部環境中利用機會、降低威脅而創造價值的能力。有價值的能力促使企業形成并執行戰略,從而為特定的客戶創造價值。例如:沃爾瑪公司最初依賴它的配送能力,它通過以低價提供很寬泛的名牌產品選擇范圍而開始了它的業務,沃爾瑪改變了消費者們對價值的思考方式,讓他們知道他們不用再付出許多零售商所要求的價格。
稀有能力
稀有能力是指那些極少數現有或潛在競爭對手能擁有的能力。在評估這個標準時,我們總是想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即“有多少競爭對手擁有這種有價值的能力”。如果一種能力被許多競爭對手所擁有,對于他們的任意一個,都不太可能會產生競爭優勢。相反,有價值而普遍存在的資源和能力可能會造成對等的競爭。只有當企業創造并發展了那些與競爭對手共同能力不一樣的能力時,才會產生競爭優勢。比如:戴爾公司的直銷商業模型使它比競爭對手更有效率,也使得它的增長率高于同行業的水平。因此,戴爾用來塑造并發展商業模型的能力是稀有的。
難于模仿的能力
難于模仿的能力是其他企業不能輕易建立起來的能力。有一種或三種混合因素有可能產生難于模仿的能力(見表1)。
首先,企業有時能基于特定的歷史條件而發展自身能力?!捌髽I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地挑選那些獨特的、能反映他們特有的歷史道路的能力和資源”。也可以這樣說“企業之所以能夠發展能力,是因為他們選擇了合適的時間、合適的位置”。企業在早期歷史所形成的獨特和珍貴的組織文化“可能會讓企業擁有在其他歷史時期成立的企業所不能模仿的優勢”,例如麥肯錫文化是他的競爭優勢的來源:“它是那樣一種文化,是獨特的、奇異的,使公司有別于其他商業組織;”它的企業文化是“人們相互聯系、鼓勵以及思考的一種常規的文化,它存在于人們的心中和意念中,它的核心是一種資源的行為”。公司的創始人馬文•鮑爾建立了麥肯錫文化的歷史淵源,今天的成就應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早期,當鮑爾進入咨詢業時。
其次要成為難于模仿的能力的條件是: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競爭優勢的界限有時要比較模糊。這樣,競爭對手就無法清楚地了解企業怎樣利用它的競爭能力作為競爭優勢的基礎,競爭者們就不能確認他們需要建立什么樣的競爭能力才能得到與競爭對手的戰略獲得的同樣的利益。
社會的復雜性是能力不易被模仿的第三個因素。社會的復雜性意味著許多企業的能力是復雜社會現象的產物。社會復雜性能力的例子包括經理們之間以及經理和雇員之間的人際關系、信任、友誼以及企業在供應商和客戶之間的聲譽等。像通用電器、惠普電腦、沃爾瑪他們把社會能力作為他們在全球經濟構想的基礎,承擔他們對利益相關者(客戶、供應商以及當地社會)的責任,實現他們對雇員的承諾。這些社會能力對企業的運作非常重要。
不可替代的能力
不可替代的能力是指那些不具有戰略對等資源的能力。它是能力成為競爭優勢來源的最后一個條件,“就是一定要不具備戰略對等的資源,雖然這些資源本身并不是稀有的,也不是不可以模仿的?!笨偟膩碚f一種能力越難被替代,它所產生的戰略價值就越高。能力越是不可見,企業就越難找到它的替代能力,競爭對手就越難模仿它的戰略以產生價值。企業的專有知識以及建立在經理和員工之間信任基礎上的工作關系就是很難被了解,也很難被替代的能力。
企業核心競爭力對企業的生死存亡和持續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因此,對企業所擁有的資源和能力用上述四個判斷標準進行分析,使企業對核心競爭力作出準確的識別和分析,通過深入挖掘核心競爭力、適應全球競爭的需求,將有助于企業增強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關鍵詞:企業;核心競爭力;評估
一、核心競爭力的內涵
“核心競爭力”(CoreCompetence)是美國經濟學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爾于1990年在權威性雜志《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的標志性文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一文中首先提出的。他們認為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別是關于如何協同不同生產技能及整合多種技術的集合知識,……它是溝通、包容以及對跨越組織邊界工作的高度承諾。此后,人們對這一概念有多方面的擴展、理解和界定。Mever和Utterback認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是指企業的研究開發能力、生產制造能力和市場營銷能力,是在產品族創新的基礎上,把產品推向市場的能力。Lenard—Barton則認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使企業獨具特色并為企業帶來競爭優勢的知識體系。Mckinsey&Company中國公司首席代表歐高敦先生認為:“所謂核心競爭力是這樣一種思想,即:一個公司即使沒有整體競爭優勢,它也可以通過少數幾個關鍵技術或幾個知識領域而成為最好的獲得成功的公司?!?/p>
二、企業核心競爭力闡釋
企業是由一系列生產要素有機組合而成的。當企業能夠比競爭對手更好地使用這些要素完成某項工作時,企業就擁有了一定的競爭優勢,就擁有一定的競爭力。企業競爭力的實質就是企業有效使用生產要素的能力。競爭力的形式極其多樣,如由掌握某種重要技術專利而具有的技術方面的競爭力,由出色的市場營銷經驗和高效的市場分銷網絡形成的市場營銷方面的競爭力,等等。對具體企業來說,不是每種競爭力都同樣重要,如豐田公司與中間商打交道的經驗和能力,就遠不及它在汽車發動機方面的專長重要。企業競爭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個企業保持長期穩定的競爭優勢、獲得穩定超額利潤的競爭力,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嚴格地講,核心競爭力是指某一組織內部一系列互補的技能和知識的結合,它具有使一項或多項業務達到競爭領域一流水平、具有明顯優勢的能力。簡單地說,就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競爭對手效仿的能帶來超額利潤的獨特的能力。它是企業在生產經營、新產品研發、售后服務等一系列營銷過程和各種決策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獨特優勢的技術、文化或機制所決定的巨大的資本能量和經營實力。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獲得長期穩定的競爭優勢的基礎。核心競爭力主要包括核心技術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對外影響能力和應變能力,其本質內涵是讓消費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競爭對手的不可替代的價值、產品、服務和文化。其中創新是核心競爭力的靈魂,主導產品(服務)是核心競爭力的精髓。
企業擁有的競爭優勢有可能有很多,但這些競爭優勢并不能都算是核心競爭力。一項競爭優勢要成為核心競爭力,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1)要具備充分的用戶價值。也是它必須能夠為用戶提供根本性的好處或效用。如本田公司在發動機方面的專長是其核心競爭力,因為對客戶來說這是最有意義的專長,而處理與經銷商關系的專長對客戶來說是無關緊要的。(2)應具備獨特性。如果企業專長很容易被競爭對手所模仿,或通過努力可以很快建立,它就很難給企業提供持久的競爭優勢了。專長的獨特性和持久性在很大程度上由它賴以存在的基礎所決定。那些內化于企業整個組織體系、建立在系統學習經驗基礎上的專長,比建立在個別專利或某個出色的管理者或技術骨干基礎之上的專長,具有更好的獨特性。(3)應具備一定的延展性。也就是說,它應該能為企業打開多種產品市場提供支持,對企業一系列產品或服務的競爭力都有促進作用。
三、企業核心競爭力評估
企業核心競爭力可以從市場、技術和管理三個層面來評估。
第一,市場層面。主要包括核心業務和核心產品兩個方面。衡量核心業務的指標有:企業是否有明確的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是否能為企業帶來主要收益;主營業務是否具有穩定的市場前景;企業在主營業務中是否有穩固的市場地位。衡量核心產品的指標有:企業是否有明確的主要產品;主要產品是否有很高的市場占有率;主要產品是否有很強的差異性和品牌忠誠度;主要產品是否有很好的市場前景;主要產品延伸至其他市場領域的能力。
第二,技術層面。主要指核心技術或創造核心技術的能力。其指標主要有:企業是否有明確的優勢技術和專長;優勢技術和專長具有多大的獨特性、難以模仿性和先進性;企業能否不斷吸取新技術和信息,以鞏固和發展優勢技術和專長;優勢技術和專長能否為企業帶來明顯的競爭優勢;優勢技術和專長是否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企業能否基于核心技術不斷推出新產品。
第三,管理層面。主要指企業發展核心競爭力的能力,即企業的成長能力。其指標主要有:高層領導是否關注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和發展;企業的技術開發能力如何;企業是否有充足的各類技術管理人才;企業對技術人才隊伍的激勵機制是否完善和有效;企業是否有追蹤和處理新技術及相關信息的系統和網絡;企業是否有圍繞強化核心競爭力的各層次培訓體系;高層領導是否關注市場及其變化趨勢;高層領導是否有不斷學習與進取的精神;企業是否有明確的長遠規劃;企業是否有有效的運行控制系統。
四、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
1.開發企業核心競爭力。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就是要將潛在的核心能力轉化成現實的核心能力。核心競爭力作為企業能力中最根本的能量,是企業成長最有力、最主要的驅動力,它提供競爭優勢的源泉。因此,開發核心競爭力首先要明確戰略意圖。核心競爭力突出體現著企業的戰略意圖,企業在全面、深入地分析市場未來發展趨勢的基礎上,通過特定的發展戰略形式的擬定,確定企業的戰略目標,明確企業核心能力的技術內涵,如何將核心競爭力實現為核心產品。其次,建立合理戰略結構。企業根據既定的戰略意圖,協調管理人員的工作,優化配置企業的各種資源。設立相應的協作組織,平衡內部資源的分配,同時更有效吸收企業外部的可用資源。再次,實行戰略實施。企業根據既定的戰略意圖和戰略結構,具體組織開發核心競爭力,對開發進行實時控制。
2.維護和鞏固企業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是通過長期的發展和強化建立起來的,核心能力的喪失將給企業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如通用、摩托羅拉公司從1970年至1980年間先后退出彩電行業,喪失了該部分的核心競爭力,則必然失去了企業在影像技術方面的優勢。顯然,企業必須通過持續、穩定的支持、維護和鞏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確保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健康成長。(1)實施企業戰略管理。企業通過本行業的專注和持續投入、精心培育核心競爭力,把它作為企業保持長期充分的根本戰略任務,從時間角度看,培育核心競爭力不是一日之功,它必須不斷提煉升華才能形成。巨人集團起初所選擇正確的戰略模式,把軟件技術這個核心競爭力作為根本戰略來構建,所以取得空前成功。后來,企業匆匆進入房地產和保健品產業,分散了公司的資源,削弱了核心競爭力,最終導致“巨人”倒下。(2)加強組織管理體系的建設??陀^上,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核心能力可能會演化為一般能力。這就要求企業安排專職管理隊伍全面負責,加強各部門溝通。將各種分散的人力和技術資源組織起來,協同工作,形成整體優勢。定期召開企業核心競爭力評價會,保持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均衡性。(3)信息體系的培育。企業在整個生產經營過程中,不斷收到來自企業內外的各種信息。信息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其開發與利用已成為企業競爭力的關鍵標志。企業更多、更早獲取信息,并在組織內部準確、迅速地傳遞和處理,是鞏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本條件。(4)知識技能的學習和積累。要讓企業核心競爭力永不削弱,企業員工的個人知識技能,整體素質與知識技能結構尤為重要。通過各渠道培訓員工技能,積累企業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能夠憑借的優勢之一。如長春一汽、北京開關廠等,能夠以較少投入成功進行技術改造,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平時注意提高員工知識技能。
3.再創新的核心競爭力。(1)通過技術創新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技術創新對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有三大效應:一是自我催化效應。隨著一項技術創新成果成為企業的核心技術,企業也將逐漸形成自己新的核心競爭力和技術模式,能使企業在較長時期獲得高額壟斷利潤和規模經濟效益。二是低成本擴張與收益效應。新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使企業以同樣的成本得到收益倍增效應,可以運用同一技術在不同產品市場上獲得巨大的創新收益。三是增強企業整體實力效應。技術創新可以提高企業在相關產品市場上的競爭地位,其意義遠遠超過在單一產品市場上的勝利,對企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2)通過管理創新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管理創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管理理念創新。從爭奪最終產品市場占有率轉向爭奪核心產品市場份額;重視對環境的適應性,更重視提高企業自身的素質;注重做好全面管理,更注重做好關鍵環節的管理;從垂直多元化發展轉向對價值鏈關鍵環節的把握;從橫向多元化擴張轉向業務核心化發展;從爭取分散企業風險轉向努力增強企業實力;從產品組合管理轉向技術組合管理;既追求規模經濟效益,又注重培育持續競爭優勢。二是組織創新。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并根據企業實際進行組織結構設計。三是控制工作創新。確立全新的控制標準,推進企業信息化,研究和使用新型控制原理與技術。四是戰略創新。由競爭戰略向合作競爭戰略轉化。五是人力資源管理創新。如引入柔性管理等。(3)通過文化創新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在構建核心競爭力上的獨特作用,主要是整合企業內外部資源。企業內部活的因素是人。企業文化對企業內部資源的整合,最關鍵的是對人力資源的整合,對企業員工精神的塑造。同時,通過企業文化創新,可以發現、選擇、利用外部資源。企業文化創新應從建設開放合作的文化、學習型文化、適應性和能動性疊加的文化等入手。
參考文獻:
關鍵詞:現代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系統工程
一、核心競爭力理論的提出
“核心競爭力”的概念是美國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爾在1990年《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的《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一文中提出來的,后來成為“核心競爭力戰略”的理論基礎。“核心競爭力”理論一經提出,立即得到學術界和企業界的廣泛認同,成為企業戰略理論劃時代的文獻。他們把核心競爭力定義為“組織中的積累性學識”,特別是關于怎樣協調各種生產技能和整合各種技術的學識??梢哉f,核心競爭力是包含在企業內部,與組織融為一體的文化、技術與技能的組合。核心競爭力的本質是一種超越競爭對手的內在能力,是企業獨有的、比競爭對手強大的、對手不能模仿的、具有持久力的某種優勢。國內很多學者也是根據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爾的觀點不斷發展這一思想,并促進了這一理論的發展。
筆者認為:現代銀行的核心競爭力基本涵蓋了核心業務、核心客戶和核心人才三大層面。如何提高核心競爭力,實質上就是如何提高技術創新能力與效率的問題。核心競爭力決定了一個企業的命運,而打造培育現代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二、強化質量管理,提高掌控風險能力是增強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過去講的質量管理往往是狹義的質量,偏重于資產質量的提升,現在強調的是全面質量管理,是廣義的質量;即涵蓋資產風險監控、業務操作、管理考核監督、人員素質提升等經營、管理、服務活動范疇,是全面質量管理概念。強化質量管理、提高掌控風險能力也是增強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和關鍵。
1.在資產分類認定中查質量。對資產分類要嚴格把關,對可疑類、損失類貸款風險要逐筆計算。針對風險管理要細化辦法,要準確分類、提足準備、做實利潤。合理暴露風險,實事求是反映資產質量。信貸人員要及時、按期收集客戶信息,保證信息的連續性及系統分析的可比性,加強對客戶的流量、市場環境的綜合分析。進一步更新觀念,逐步實現現代商業銀行信貸風險認定與國際標準相接軌。堅決糾正為獲取短期利益而人為估算風險的行為,盡量縮小權威認證與現代商業銀行自身認定的偏離度。
2.在不良貸款清收中提質量。堅持降低不良資產余額與降低資產損失并重的原則,突出現金回收。以不良大戶清收為重點,制定清收方案,落實責任與進度。要不斷創新清收方法,積極運用減免息、資產重組、盤活轉貸等辦法,適當運用以資抵債等手段加快處置,力爭在短時間內,重點不良貸款項目實現新突破。
3.在管理考核中重質量。要堅持激勵與約束并舉、獎勵與處罰并重的原則,加大監督考核和獎懲力度,將業績和績效考核同資產質量控制情況掛鉤。不斷強化問責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徹底杜絕違規操作現象。
4.在核算管理中抓質量。要認真執行規章制度,“執行從我做起”。結合各部室及營業網點日常監督檢查所發現的問題,逐個梳理原因,健全制度,彌補漏洞,進一步加大對重點部位和重點人員的檢查力度,切實杜絕各類風險隱患發生。
三、拓展零售業務是增強核心競爭力的中心內容
零售業務是現代商業銀行的核心業務,也是一項高增長、高回報、高盈利的業務。目前,大部分商業銀行是存差行,經營是以規模擴張為手段,以上存收入為主要盈利來源,具有中國銀行業傳統發展模式的典型特征。這種集中、單一的業務發虔和盈利模式適應了相對穩定的、封閉的和低層次競爭的市場環境。隨著金融市場的全面開放,傳統業務遇到了強烈的競爭,也向我們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戰。商業銀行的零售業務是構建核心競爭力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應該把發展零售業務作為經營模式轉變的重點之一抓好、抓實。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以效益為目標”的經營理念,以發展創新為主題,調整經營策略,轉變傳統經營模式,把工作重心向商業化經營轉變,把收入結構向多元化創收轉變,把資源配置向支柱型業務轉變,調整優化業務結構和存款結構,加大零售業務的營銷力度,加快市場份額的爭取和經營效率的提升,對傳統資產負債業務,逐步實現高質量發展資產業務、低成本發展負債業務、超常規發展中間業務的目標。抓住信貸政策導向,積極穩妥發展個人消費額度貸款,切實提高個人信貸服務效率,推進個人資產業務快速發展。
負債業務是銀行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要加快開展個人負債業務,加大負債業務的營銷力度,鼓勵吸收低成本、穩定性好的存款,確保存款平穩增長,力爭實現快速增長目標。針對區域客戶群體特點,充分發揮個人金融業務旺季營銷效果,各業務部門協調聯動,組織人力物力向社會大力宣傳金融產品和優質服務,從而努力提高經營效率。
四、發展公司和機構業務是增強核心競爭力的源泉
當前乃至今后一個時期內,存貸利差收入仍是商業銀行效益的主要來源。要把重點項目營銷工作作為資產業務發展的重點,在積極營銷公司和機構存款基礎上,緊緊抓住存量優質客戶的存款營銷,配套以差別化的服務手段,為其量身設計產品組合,不斷滿足客戶需求,保證現有份額不流失。積極促進新興企業的發展,重點加強基本結算賬戶的營銷工作。激勵營銷基本結算戶、工資戶,全力促進市場份額的持續快速增長。在拓展對公存款業務,保持對公存款持續增長上,把公存工作的立腳點放在維系優質客戶上,以高端客戶單位作為資產業務發展的重點,強化公關和競爭意識,建立為優質大客戶服務的“綠色通道”,用誠實、真誠贏得彼此合作的基礎更加牢固,以此帶動其他單位存款的回歸。
五、超常規發展中間業務是增強核心競爭力的價值增長點
中間業務的發展水平決定著現代商業銀行的整體競爭發展實力。應將大力發展中間業務作為長期的戰略任務,充分挖掘現有產品的潛力,進一步加強現有中間業務優質客戶的合作關系,實行商品化、差別化服務,不斷擴大銀行與企業之間、銀行與個人之間的合作領域。要向基本結算戶要效益,向中高端客戶要效益。加快柜員及客戶經理對客戶的引導與培訓工作,有效地引導高層次客戶廣泛使用自助設備、銀行卡、理財產品及電子銀行等新興業務,減輕柜面壓力,拓寬中間業務收入渠道。積極發展國際結算、結售匯、外匯買賣等國際業務,保證現代商業銀行各項戰略性業務指標的順利完成。
在大力發展傳統資產業務的基礎上,要超常規發展中間業務,積極開展中間業務的產品營銷,要全員更新觀念,逐步建立起中間業務的整體營銷服務機制。一是從單方營銷變為多方營銷、由各專業營銷變為銀行上下聯動營銷,力爭從源頭、從上游抓客戶。二是從單一化營銷變為差別化營銷。針對優質客戶個性化、便捷化、效益化等特點,從機制、手段、效率、產品等各方面落實差別化服務。三是從分散化營銷變為整體營銷和交叉營銷。四是從個人關系營銷變為公共關系營銷。
六、實施客戶關系管理是增強核心競爭力的保證
客戶是銀行的利潤來源,擁有客戶才能保證公司和股東的利益持續增長。為此,要樹立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重視與客戶的關系,實施客戶關系管理,不斷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
客戶關系管理(CRM)是銀行與客戶共同創造價值的一種先進的管理方法,通過建立客戶檔案,對銀行的大量客戶信息進行綜合分析,識別在市場競爭中最有價值的黃金客戶群,確定目標市場,將客戶通過多種指標進行分類,針對不同的客戶,實施不同的策略,為目標客戶群提供一對一式的、符合客戶需求的服務。國際上一些權威的研究機構經過深入的調查研究分別得出了這樣一些結論:“把客戶的滿意度提高5個百分點,其結果是企業的利潤增加一倍”;“一個非常滿意的客戶其購買意愿比一個滿意客戶高出6倍”;“2/3的客戶離開供應商是因為供應商對他們的關懷不夠”;“93%的企業CEO認為客戶關系管理是企業成功和更有競爭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目前,商業銀行的競爭和發展已經進入“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的買方市場階段??蛻粜枨蟮牟町惢箍蛻舨辉俦粍拥亟邮芙鹑跈C構設計的金融產品,而是從自身需求出發對金融產品進行評價和選擇,這也是商業銀行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的動力之一。當前銀行的數據庫中積累了大量的客戶信息,但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數據挖掘系統進行信息分析,甚至連同一客戶的不同賬戶也無從辨別,更不用說為客戶提供一對一的服務。銀行的各種數據不能有效結合,形成了很多“信息孤島”,使金融機構很難將各種各樣的客戶信息統一起來,領導決策層也很難搞清楚數據系統的整體運作情況,不能有效地進行管理。這就要求基層客戶經理必須了解客戶真正的需求,通過有效的措施尋找真正的贏利客戶,留住高端老客戶,挖掘新客戶的潛在價值,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從而創造銀行價值和客戶價值。
從實施客戶關系管理以及關系營銷角度看,商業銀行產品的市場定位,實際上是銀行與特定客戶群體的關系定位。商業銀行應專注于客戶心中的希望,塑造出目標客戶能感覺到的比競爭對手的產品和服務更好、更具有特色的差異性優勢。首先,要對外部環境進行分析,正確估價自身優勢和面臨的挑戰。要細致研究、分析市場帶來的機遇,并據此設計出適合客戶需求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的需求。其次,要進行市場細分,確立目標市場,對客戶進行科學分類,確立目標客戶群體,為不同層次的客戶提供相應的具有特色的產品和服務。目前銀行理財中心正在全身心地為目標客戶制定理財產品組合方案,從而使該產品和服務在市場上確立了適當的位置,也提升了客戶對銀行的滿意度和忠誠度。但是目前一些銀行的客戶和業務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一是低效業務占比高。這些業務占用了大量柜面資源,而且經常需要集中辦理,結果造成網點排隊問題嚴重,影響銀行形象。二是低效個人客戶占比高。低效客戶群具有年齡高、收入和學歷偏低的特征,難以有效分流,以致排擠了高端客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網點的經營效益。
七、再造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是增強核心競爭力的基礎
當前,銀行的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亟需扁平化以提高效率。為整合有限資源,合理布局,提升網點核心競爭力,應加強對金融業務發展的組織領導和戰略策略的研究,統籌謀劃,深入論證,進一步優化調整網點格局,積極籌劃營業網點改造資金,堅持成本效益原則,撤并虧損網點,集中有限資源發展優勢網點。切實加大網點綜合化改造力度,推進網點經營轉型。突破傳統網點管理模式,把網點整合為多渠道銷售中心,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清晰物理分區,對高端客戶提供個性化和特色化服務,對普通客戶提供標準服務,完善服務層次與體系。充分發揮物理網點與虛擬網點的協同效應。物理網點著重發展理財業務,提供綜合化金融服務,提高銀行網點整體競爭實力。虛擬網點提供簡單、重復和標準化服務,降低營運成本。合理規劃和統一配置自助機具,提高標準業務的自動化服務水平。
八、實行人本管理是增強核心競爭力的決定因素
現代商業銀行的競爭,是核心人才的競爭,它直接影著商業銀行的未來發展。積極實施全方位的人才戰略和強有力的激勵機制,實行人本管理,是增強核心競爭力的決定因素。通過加快推進優化結構、調整布局的步伐,改變單一的經營模式,合理配置有限資源,是為未來的市場競爭積蓄力量,努力鍛造現代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一種有效手段。
銀行上市,要求員工從思想觀念、精神面貌、工作作風都要適應新體制的要求。目前還有許多員工自我競爭意識不強、服務意識不高、風險意識淡薄等等。這些現象和問題都直接體現在人浮于事、消極頹廢、工作效率低下等方面,嚴重制約著銀行的業務發展。因此,要讓員工樹立共同參與的意識,形成對自身生存和發展的共識,明確個人與企業命運的緊密聯系;讓員工了解銀行的經營方向,認識到本職工作對銀行發展的重要意義。因此要采取多種方式引導員工逐步從不適應現代商業銀行的經營和發展要求的思想狀態中解放出來,珍惜銀行職業生涯,逐步樹立起符合現代商業銀行建設及發展要求的思想境界和新型觀念,把所有智慧和精力凝聚到現代金融企業建設上來。
1.企業文化的內涵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在長期經營管理活動中,通過員工的習慣與管理者的管理規范所體現出的一種企業經營管理理念或價值觀體系。企業文化促進企業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即引導正確價值取向、增強員工凝聚力和歸屬感、強化員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有效約束自身思想行為、與社會大眾文化相輔相成、營造和諧氛圍,保障各項活動順利實施。企業文化的主要特征包括長期性、指導性、獨特性與變化性。長期性是指企業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長期活動中所逐漸形成的;指導性是指企業文化能夠對管理者的管理活動和員工的生產活動進行及時有效的指導,幫助員工規范自身行為;獨特性是指每一家企業的企業文化都是獨一無二的,它代表著這家企業獨特的精神內涵,不可替代和模仿;變化性則指企業文化會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發展而變化,為了適應新時代新要求,企業文化會不斷調整自己內容和結構,滿足企業發展的新需求。
2.企業文化建設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原則
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應當遵循以下三個原則。第一,創新原則。創新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靈魂,在整個企業經營活動中處于關鍵性的地位。著力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要及時更新企業經營管理理念,充分吸收和借鑒國內外先進管理辦法,通過文化創新提升企業綜合實力。第二,素質培養原則。員工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企業文化的建設發展進程,要充分發揮企業文化的作用,就應當通過多種培訓與競爭方式切實提高員工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在全企業范圍內部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第三,領導者關鍵性作用與員工主體作用相結合原則。企業文化的建設發展既離不開領導者的科學決策,也離不開員工的忠實執行,這就要求領導者應發揮好帶頭作用,以身作則,帶動員工共同推動企業精神文明的建設發展。
二、企業文化建設對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意義
企業文化建設在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眾多措施中,其獨特的價值與意義主要體現在導向激勵和增強企業凝聚力兩方面。一方面,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夠為企業指明科學發展的正確方向,指導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及時適應社會的需求,通過建立科學先進的企業生產模式,保持企業全體員工思想的高度統一與生產工作的相互協調。優秀的企業文化不僅能夠讓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重新煥發出生命活力,還能有效摒除傳統傳統的落后文化,幫助企業進行及時地更新換代,從而有效激發全體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工作積極性,幫助員工在工作中強化自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企業保持持久動力。另一方面,企業文化建設能夠將全體員工的價值觀與企業根本利益切實結合起來,從而有效增強員工隊伍的團體凝聚力。通過幫助員工樹立正確三觀,幫助員工塑造健康完滿的人格,從整體上提高整個企業的素質形象。國內外眾多知名企業的實例告訴我們,良好的企業文化與企業形象能夠對員工產生巨大的輻射作用,幫助企業提高自身知名度,強化職工的自豪感,從而不斷把本企業文化建設進程推向新的高度。
三、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具體對策措施
1.及時轉變觀念,提高管理者的決策能力
良好的企業決策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與發展目標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就要及時轉變觀念,著力提高管理者的決策能力,以切實加大文化決策的效率。毫不夸張地說,決策的正確與否關系到企業的生死存亡,通過提高管理者的決策能力,有利于企業管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與行業發展中以一種敏銳的角度對本企業的發展方向和當前市場發展現狀有一個客觀清醒的認識,將本企業的專長特色與核心競爭力發展需求相結合,以尋求企業文化發展的最佳方向與內容。企業管理者在管理活動中只有不但地轉變自身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才能為企業文化建設活動的正確決策提供有力指導,才能確保企業文化建設的發展發展方向與發展趨勢。
2.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
創新對于企業文化建設的意義不用贅述,而有效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主要途徑就是學習借鑒。這就要求企業領導層和管理者應帶加快本企業學習借鑒的進程,既要多派遣員工出外實地考察學習研究,也要主動吸收和引起相應的創新性科學技術和科技人才。通過將科學正確的理論知識與自身實際特點與優勢特長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切實制定具有自身特點的創新型發展戰略。
3.完善員工隊伍
團隊合作是優秀企業文化形成的必要基礎,良好的團隊精神,能夠加強企業員工內部的互動交流,加強企業與外部的頭痛聯合,并在不斷的實踐活動中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和工作積極性。完善企業員工隊伍,提高員工的工作,要求管理者既要把團隊隊伍建設的重點放在不斷適應國際繁雜多變的競爭要求上,還要員工隊伍在新的創興性工作流程和運行機制的指導下,著力提升人員與人員之間的聯動能力,從而打造出一支蘊含巨大精神力量、切實推動企業文化建設活動發展的高效性人才隊伍。
4.塑造企業風格,樹立品牌形象
對于一個企業而言,企業風格是其固有的精神特征,標識了與其他企業的根本性差異。企業風格與企業文化一脈相承,而企業文化又能幫助企業迅速樹立起本企業的品牌文化形象。企業品牌是在企業文化高度凝練發展下的產物,是企業軟實力的主要體現。企業只有企業在文化建設活動中著力打造自身獨有的風格文化,樹立品牌形象,通過多種方式宣傳散播品牌價值,從而不斷開拓消費市場,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品牌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還在于,它能夠為企業產品增添附加值,從而直接在物質層面切實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為企業在市場中不斷做大做強,做出自己應有的突出貢獻。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