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美麗鄉村建設匯報材料
時間:2023-01-25 19:27: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美麗鄉村建設匯報材料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灣里村基本情況
灣里村位于支河鄉中部,共有居民1393戶、4386人,耕地面積8780畝,灣里村交通便利,南通夾支王路,北通山閔路,北海路貫通村莊南北。2020年度列為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
二、美麗鄉村建設情況
1、成立組織。
自灣里中心村美麗鄉村建設以來,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把美麗鄉村建設列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以鄉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分管負責同志為副組長、村兩委干部為組員的美麗鄉村建設領導小組。
2、項目建設進度。
河溝渠塘疏浚清淤項目,投資20萬元,清淤11面水塘,建設圍欄1960米,目前已完成所有水塘的清淤、綠化和護欄安裝,并已驗收通過。
游園建設項目,目前已完工,入村標識建設項目已完工。
污水處理設施項目,由區拂曉集團支持建設,投資約550萬元,建設主輔管網11400米,5座大三格30方化糞池、生態池,目前已全部完工。
房前屋后環境整治項目,投資10萬元,需清運垃圾、建筑廢料、土堆、雜物等800立方,目前已基本完成,但是個別地方還需進一步細致整治,長效保持。
戶改廁建設項目,投資31.4萬元,修建戶廁225個,已全部完工。
室外體育文化活動廣場項目,投資26.4萬元,建設二個活動廣場,目前已全部完工,部分健身器材已安裝并投入使用。(備注:教體局健身器材沒到位)
道路建設項目,投資254萬元,修建道路4.163公里,已全部完工并驗收通過。
村莊綠化項目,投資94.5萬元,栽植柳樹、桃樹、金桂、白蠟、山核桃、石榴等樹種,共計1750棵,磚砌柵欄2000米已全部完工。
村莊亮化項目,投資25萬元,安裝太陽能路燈101盞、高桿燈一盞,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
建筑外立面改造項目,投資10萬元,文化墻建設、圍墻壓頂已全部完工。
公共服務中心建設項目,投資47萬元,建設二層樓房10間,面積310平方米。工程已完工并驗收通過,科室建設已基本完工。
特色文化打造項目,投資10萬元,打造知青特色文化,目前已完工。
自灣里村美麗鄉村建設以來,灣里村廣大群眾積極配合項目建設,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群眾代表對項目施工過程全程監督;在美麗鄉村基本建成后,群眾反應較好,一是方便了群眾的出行;二是美化了群眾的生活環境;三是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持續完善“三清四拆”工作,并引導廣大群眾自覺整理自家院內衛生;
二是持續優化村莊綠化工作,對死苗及時拔除并及時補栽,引導群眾在自家門前屋后、“小五園”內栽種花草。
2014年,是我省新農村建設深入推進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啟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的起步之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各級、各部門精心組織、合力推進,全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為了總結評價好今年工作,現就開展2014年全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項目驗收、績效評價和年度工作綜合考評工作通知如下。
一、驗收檢查內容
(一)對2014年各市(州)和長白山管委會、各縣(市、區)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進行考核檢查。主要考核各地領導重視、組織推動、專項投入、機構建設、幫扶落實、檔案管理情況等。
(二)對2014年省級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重點村項目實施情況進行驗收檢查。主要檢查省級專項資金補助項目,填報省下達的任務要求和項目工程完成情況,包括項目投資額、建設規模、放大效應倍數等。
(三)對2014年省級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專項資金補助項目進行績效檢查。按照省級專項資金績效管理辦法(試行)總體要求,開展好2014年度省級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專項資金補助項目績效評價工作??h、市對省級重點村補助項目的績效考核,檢查補助項目決策過程、資金到位、資金管理、項目建設組織實施、產出指標和效果指標6個方面、14項;省對縣、市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項目實施情況整體績效評價。
二、檢查方法步驟
驗收檢查主要是采取重點村自查、縣(市、區)自查、省里與市州抽檢復查的形式進行,通過聽取匯報和座談、實地檢查和查閱帳目、資料等進行逐一對接核實。檢查驗收從2014年12月10日開始到12月末結束,分三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重點村自查。到10月15日,省級重點村要抓緊完備今年相關工作,未完工項目要抓緊完成項目建設,做好工程決算,做好資金撥付,健全賬目和票據。做好項目驗收和績效評價檢查材料準備,主要材料有:績效報告、項目驗收及績效評價表、省財政撥款指標文、重點村生態環境情況說明、農民滿意度調查表、重點村項目申報書、補助項目賬目和票據等。
第二階段:縣(市、區)檢查。從12月6日到12日前,以縣(市、區)為單位,對所轄各重點村工作進行總體檢查、項目實施驗收和績效評價。各縣(市、區)要規范履行好省級重點村項目驗收、績效評價、年度工作評價的相關手續,總結和起草好本級工作報告,完備相關檢查資料。
第三階段:省、市(州)聯合檢查。從12月13日開始,省新農村辦會同各市(州)新農村辦、長白山管委會環資局聯合檢查,深入各縣(市、區)進行檢查驗收,聽取各地工作匯報,與重點村逐村對接核實,深入現場抽查,對各縣(市、區)、各個重點村工作做出驗收評價。
三、有關要求
一要加強領導。各地要切實加強對這次檢查驗收工作的組織領導,做到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強力推動。各級新農村辦公室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大工作力度,組織精干力量,集中時間,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檢查驗收任務。
二要認真準備。這次驗收檢查需要準備大量的材料、資料和表格,各地要科學安排、精心組織,做到不漏內容,不疏忽環節,不流于形式;要建立健全績效數據采集、跟蹤檢查、考核驗收、分析評價、結果運用等方面規定和政策,實現驗收考核評價管理有章可循、有據可查。
2021年來,按照中央和省、市、區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部署,X鎮立足區域實際,整合油地軍港資源優勢,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現代農業、美麗鄉村加快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取得階段性成效,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發揮資源優勢,推進產業振興。
一是推進現代畜牧業、海洋漁業提質增效。現代畜牧業方面,繼續保持X澳亞、神州澳亞兩大萬頭奶牛牧場滿欄生產,實現存欄奶牛2.5萬頭,泌乳牛1.1萬頭,上半年累計產銷鮮奶7萬噸。奧克斯—澳亞奶牛優秀種質創新平臺項目進展順利,高產奶牛性控胚胎生產各項指標持續提升。富友聯合乳制品加工廠正式投產,酸奶、布丁等高端乳制品陸續下線銷售,集種養加、研貿游于一體的高端乳品基地初具規模。海洋漁業方面,加快推動全區東部特色生態漁業示范區建設,上半年南美白對蝦、海參、貝類共計投苗養殖12.8萬畝,工廠化養殖55000立方米,預計水產品年產量可達到5000余噸。二是規劃實施“牧場小鎮”旅游項目。依托澳亞兩大牧場、周邊萬畝青貯地及乳制品加工廠資源,規劃實施“牧場小鎮”旅游項目,項目位于X鎮鎮區東部,孤北干渠以東,長江路北,興港路以南,項目計劃總投資1.49億元,規劃總面積約30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21萬平方米,主要建設景區出入口、田園牧歌公園、核心體驗區等,形成奶業特色旅游文化品牌,目前總體規劃及道路設計已經完成,正在進行核心區詳細規劃設計。三是支持各村發展特色種養和鄉村旅游項目。規劃漁村田園綜合體項目,項目位于漁村進村路兩側,占地面積700畝,規劃建設集休閑觀光、旅游、采摘、餐飲娛樂于一體的休閑農業觀光園,目前總體規劃已完成,正在招商和做詳細規劃;實施海星村經濟林項目,項目位于海星村東養殖場路兩側,占地面積300畝,規劃建設蘋果、桃、杏、無花果等經濟林帶,在林下發展特色種養殖,目前已種植果樹150畝。整合轄區軍地資源,依托濟軍基地九分場玖紅林果合作社,打造“軍墾小鎮”特色旅游項目,建設標準化果園500畝、智能溫控水肥一體化葡萄大棚10畝、特色民宿12間、農家樂1處,建成集采摘、觀光、旅游、餐飲、住宿于一體的特色農業示范點。
(二)實施人才強鎮戰略,推動人才振興。
一是開展培訓下鄉活動。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助力農村產業發展,以新型農民培訓學校為抓手,統籌整合培訓資源,優化課程設置,針對不同人群,突出培訓重點,開展各類人才培訓25期、1753人次;針對村“兩委”成員和農村黨員,以增強黨性、提升能力為重點,著力培養懂經營、會管理、善服務、當先鋒的黨員人才隊伍;結合鎮域實際和群眾需要,著重加強實用技術培訓、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和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著力提高就業創業、增收致富技能,發揮好示范帶動作用;對于外來流動居民,組織開展文明禮儀、城市生活常識等方面培訓,全面提高文明素質。二是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發揮科技人才支撐作用,做好泰山產業領軍人才、黃河三角洲學者以及河口區創業創新領軍人才等人才獎項申報工作。對接鎮域發展實際和人才需求,充分發揮產業鏈、產業集群對各類人才的吸引作用,緊緊圍繞全鎮石油化工、畜牧養殖、海產品養殖等五大重點產業集群,通過舉辦人才招聘會、參加省內外各類大型人才招聘洽談會、主動上門等形式招攬各類急需人才,加大現代農業領域高端專家引進力度。三是招才引智并舉。樹立“借腦”發展理念,突出抓好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引進,通過咨詢、兼職、短期聘用、項目合作與攻關、技術顧問、人才租賃等形式引進國內外智力,大力引進“候鳥式”人才。今年上半年共組織參加各類招才引智會議暨人才高峰論壇3場,達成初步意向1個。四是強化人才平臺建設。以“人才強鎮”戰略為支撐,強化人才平臺載體建設,為吸引集聚重點產業發展急需的高端人才智力提供了重要依托。今年來,澳亞人才團隊利用“奶牛優秀種質創新平臺”----體外胚胎生產實驗室,測定奶牛生產性能的牛頭數達到5000頭,種子母牛群規模達到100頭,開啟了優秀種質規?;珳逝嘤履J健0膩啠ㄖ袊┠敛輽z測中心為各類組織機構開展實驗檢測1000余次,出具檢測報告72份。兩大人才平臺科技成果轉化直接經濟效益達350萬元。
農民飲用水工程建設成了“群眾最滿意的實事”
長興縣煤山鎮西川村下轄6個自然村,耕地面積665畝,現有居民650戶近2000人。2013年6月4日,當省人大常委會赴湖州執法檢查組一行驅車近1小時,來到這個小山村時,幾位村民正揮起鋤頭,開挖水渠。在路邊,堆放著準備埋設的黑色水管。
“傳統的水泥管、鑄鐵管易腐蝕、結垢,容易滋生微生物。這種專業水管,采用復合材料,管體不透光,能避免微生物的繁殖,防止水的二次污染。”陪同檢查的長興縣水利部門負責人說。
在西川村村口,嶄新的水管總閥已安裝完畢。龍頭一擰,清澈的山泉水噴涌而出。
2013年3月,長興縣制定了《長興縣農村安全供水改造提升工程實施意見》,計劃用3年時間在全縣完成94個行政村(社區)約56000多戶一戶一表改造和山泉水改造提升工程,全面解決部分農村存在的自來水漏嚴重、管網維護不規范、水質水壓不穩等突出問題。
其中,山泉水提升改造建設投資8500萬元,包括水源點工程(蓄水池或蓄水井)、管網工程、小型處理設施或提升泵站等建設。
我省其他地方,也都抓住了實施千萬農民飲用水工程實施的良好時機,推進飲用水水源保護工程建設。檢查組了解到,在麗水,城鄉一體化飲用水工程建設積極推進,縣城自來水廠向周邊鄉鎮、農村延伸。2007年至2012年,全市累計投入16.23億元,基本完成了農村飲用水工程建設。嘉興市全面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組建水務管理機構,農村人口基本實現全覆蓋。
據省水利廳的材料顯示,2003年,我省在全國率先提出并實施農民飲用水工程,至2012年底,基本解決了1860多萬戶農村人口和62萬農村學校師生的飲用水安全問題,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從2002年的62.6%提高到2012年的97%。我省農民飲用水工程建設成效位于全國前列,被譽為“群眾最滿意的實事”。
農村飲用水網絡重建設輕管護
經過10年的建設,農村飲用水供水網絡基本覆蓋了全省農村,但是檢查組發現,我省農民飲用水安全水平與縣級以上城市居民飲水標準相比,還存在明顯差距。
“農村人口多,水源地分布廣,規模小,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任務艱巨?!睓z查組成員、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趙玲對記者說。趙玲所在的執法檢查組在茅臨生副主任的帶領下,實地走訪了麗水市及所轄縉云縣、云和縣、蓮都區等地。
2012年,麗水基本完成了農村飲用水工程建設,解決了217.26萬農村人口的飲用水安全問題。截至2012年10月中旬,麗水全部縣市均通過農村飲用水工程長效管理達標考核。
不過,麗水各地還不同程度存在重建設輕管護狀況:農村分散式水源地量大面廣,由于缺少經費和人員不足,日常巡查、定期監測、環境整治等難以有效開展,管理較薄弱。有數據顯示,2012年麗水市平均農飲水水質合格率在全省排名靠后。
在嘉興、溫州等地,檢查組了解到類似的情況,農村分散式飲用水源地點多面廣,多數位置較高,比較偏僻,無法封閉管理,常態化管理也處于起步階段,收取的水費非常有限,后續管理維護存在一定困難。
“我市農村飲用水工程量大面廣,年均兩次的采樣頻次以目前的衛生疾控部門監測設施和監測力量遠不能滿足,而飲用水國標2005檢測標準更高。這就迫切需要建立縣級水質檢測分中心,并安排相應的工作經費和配備專業檢測人員。”2013年6月5日上午,在向檢查組匯報情況時,麗水市政府有關負責人說。
類似農飲水檢測、監測弱的情況,在全省有一定普遍性。省水利廳關于飲用水水源保護執法檢查的工作匯報顯示,“只有少數市縣農村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開展了檢測監測工作,眾多的農村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的詳細情況尚未全面掌握”。
赴嘉興、溫州的檢查組強調:“要建立多元投入機制,整合各類涉農資金,建立合理水價體制,開展水源地綠化造林、攔蓄補源等工程建設,涵養水源。健全水源地常規監測和巡查制度,加強消毒預處理設施管理和維護,確保農村飲用水水質?!?/p>
防治農業面源污染任重道遠
與城市相比,農村飲用水水源地污染控制難度大。在麗水,檢查組了解到,部分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未能正常運行,治理效率較低;特別是少數畜禽養殖場污水無序排放、水源保護區周邊地區甚至是保護區內農家樂的發展、耕地上大量施用化肥農藥等,對水質污染影響日益突出。
“目前,我縣化肥平均利用率僅為40%,農藥有效吸收率僅有30%—40%。全縣每年約有1.07萬噸化肥、0.13萬噸農藥在未被吸收的情況下直接沖入水體中,造成了各類水體污染?!?月4日上午,在向檢查組匯報情況時,長興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史會方說。
“總氮超標,農業面源污染是主要原因?!遍L興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錢慧明也表示,農業面源污染控制難?!稗r業排放沒有標準,法律上沒有依據,這導致監管有難度。”他呼吁,我省可結合實際,先行組織調研,把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相關立法工作作為飲用水水源保護的重要舉措來抓。
在執法檢查中,檢查組普遍感到,防治農業面源污染任重道遠。赴杭州的檢查組發現,鄉村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相對落后,村民向河道隨意拋棄漂浮物、垃圾的情況還普遍存在。
特別是一些地方畜禽養殖污染情況比較突出。據統計,富陽市僅受降、春建、高橋3個鄉鎮的規模養殖場(50頭豬以上,最多1萬只)就達669戶,這些養殖場每天有370噸養殖廢水排入河道,嚴重影響富春江水質。
檢查組指出,水環境整治重點、難點在農村,要結合正在開展的“雙清工程”和美麗鄉村建設,加強江河、湖泊、河道等水環境整治,改善農村水環境。
在執法檢查過程中,一些地方也反映,目前山區水源地生態補償機制有待摸索?!澳壳暗难a償機制比較單一,以政府補償為主。補償偏低,部分群眾對水源地保護積極性不高。”
趙玲建議,除了加大財政對水源保護區的補償和扶持力度,還可以探索利用市場機制調節,按照“誰受益,誰買單”的原則,在水費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以補償上游鄉鎮百姓,既保護好下游人民的“水缸”,又能照顧上游人民的“米缸”。
【關鍵詞】 德州市;生態功能區建設;綠色發展;對策
一、讓“綠色發展”成為建設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態功能區的鮮明導向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綠色發展理念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其基本內涵主要包括六個方面: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發展與保護相統一的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自然價值與自然資本的理念;空間均衡的理念以及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1]
《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支持山東德州建設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態功能區,這對德州生態環保工作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推進建設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態功能區的過程中,德州要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積極倡導和踐行綠色的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成為建設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態功能區的鮮明導向,努力打造國家級生態功能示范區。
二、德州市建設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態功能區的現狀
2015年10月,德州市以建設“一區四基地”(京津冀產業承接、科技成果轉化、優質農產品供應、勞動力輸送基地和南部重要生態功能區)為載體,作出了建設協同發展示范區的戰略部署,堅持“依法施治,精準施策,全民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重要環境指標明顯改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水平不斷提升,林木覆蓋率顯著提高,京津南部、山東北部重要生態功能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2]2016年第一季度,德州市生態環境質量和去年同期相比有了明顯改善。全市“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天數同比改善28%,德州市境內5條主要河流水質全部優于地表水V類標準。4項主要污染物SO2、NO2、PM2.5、PM10同比分別改善22.4%、16.1%、7.0%、7.9%,同比改善程度均位居全省前列。[3]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德州市資源制約趨緊、大氣污染治理難度大等問題尚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環境治理工作仍然面臨一系列迫在眉睫的問題。建設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態功能區仍然任重道遠。
三、促進德州市建設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態功能區的對策建議
1、轉變發展方式,著力構建產業支撐體系
(1)加快發展生態工業。一是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審批制度,實現從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轉變。對新進項目要在技術水平、資源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等方面進行嚴格約束,絕不能以建設產業承接基地為借口把德州建成京津“產業垃圾場”。二是積極引進、培育、發展一批產業層次高、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環境污染少的項目。重點圍繞智能裝備制造、生物技術、現代醫藥(器械)、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領域,策劃和推進一批高新技術項目,力爭逐步使新興產業產值占GDP的比重在全省處于領先水平。三是建立“綠色技術”體系。發揮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優勢,重點開發和建立廢物資源化技術、節能技術、清潔生產技術、環境工程技術等“綠色技術”體系。健全技術轉移機制,加快相關科技成果資本化、產業化步伐。
(2)加快發展生態農業。一是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以農業科技推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和“美麗鄉村”創建為主要任務,建設一批新技術試驗示范、新成果轉化推廣、現代生態農業試點和農民實訓基地,加強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推廣應用。二是持續推進“三品一標”認證和農產品品牌創建。積極爭取“三品一標”資金投入,強化證后監管,全面提升“三品一標”品牌知名度和公信力。將“三品一標”認證與農產品品牌建設相結合,依靠品質打造品牌,讓德州“生態農業”、“品質農業”成為享譽周邊乃至全國的品牌。三是提高農業規?;?、產業化水平。探索完善以土地托管為主要內容的現代農業規?;眨岣咿r業組織化程度。發揮龍頭企業帶動優勢,培育壯大一批成長性好、帶動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積極對接中糧集團等大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京津大型連鎖超市,發展“互聯網+農業”,推動產業模式創新。
(3)加快發展生態旅游業。一是合理布局鄉村產業。在不改變農民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前提下,依托農業等核心產業優勢,進一步延伸產業鏈,實現食宿、健身、文化、觀光、農事體驗、職業教育等產業的多元發展。二是強調“鄉村記憶”元素。借德州市實施“鄉村記憶”工程之機,選擇幾處有代表性的古村落,打造“鄉村記憶館”,作為各種民俗體驗、傳統手工業體驗的載體和場所。動員企業或社會資金通過租賃等方式,將一些閑置的古民居予以修繕,發展體驗性住宿。三是創新運營方式。充分發揮政府、企業、業戶、協會、旅行社的協同作用,建立利益聯動機制和聯動發展模式。如:可與京津冀等周邊地區旅行社、自駕游等戶外團體合作組建利益同盟,共同輸送游客到鄉村旅游景點;可通過引進專業的旅游公司對鄉村旅游進行企業化運營、市場化運作等。
2、直面民生關切,著力解決焦點環境問題
(1)深入實施藍天工程。一是積極推進能源結構調整。根據區域環境承載能力和當前的節能減排技術水平,確定一個原煤消費總量上限,以此為紅線促使項目尋找清潔能源替代或通過置換騰出環境容量;在企業中大力推廣使用電、低硫無煙煤等清潔能源;鼓勵、支持使用電動、油電混合、天然氣等新能源車輛,公交、出租等營運車輛清潔能源使用率要逐步提高到50%以上。二是以治理工業廢氣、城市揚塵、機動車污染和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s)為重點,綜合治理大氣污染。全面完成工業企業脫硫、脫硝和除塵升級改造工作;借鑒他地經驗,對建筑施工企業采取“積分制”管理,出現揚塵污染的建筑企業將被扣分,直至被列入黑名單,甚至最終被退市;加大執法力度,嚴禁環保不達標車輛上路行駛;結合德州市實際,針對不同VOCs排放行業和不同的VOCs種類,出臺具體的最優化治理技術指南或技術路線、治理工程規范;全面開展餐飲油煙治理,在規定區域嚴格取締露天燒烤。
(2)深入實施碧水工程。一是節約循環利用水資源。加大現有水資源利用設施的配套與節水改造,推廣使用先進、實用、高效的用水設施和技術。完善城市再生水利用設施,建立以中水回用、雨水收集、水體修復等為重點的生態循環水系統。二是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結合德州市實際,進一步修訂城鎮污水處理費、排污費征收管理辦法。全面加強配套管網建設,推進污泥集中處置,完成黑臭水體治理。三是全面保護改善水生態環境。扎實做好河流的清淤治理工程,從嚴核定水域納污能力,科學確定生態流量。強化水源涵養林建設與保護,保護濕地等水源涵養空間。
(3)深入實施城鄉清潔工程。建立再生資源分類回收網絡,提高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和建筑垃圾、餐廚廢棄物綜合利用水平。推進農村居住社區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處理和畜禽養殖配套設施建設,進一步建立健全生活垃圾處理“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的機制。鼓勵有條件的農村社區運用膜生物反應器等先進工藝,集中解決生活污水處理問題。
(4)深入實施生態綠網工程。構建完善由林地、濕地、綠地和交通廊道組成的生態資源體系,提升城鄉生態載體能力,努力實現“道路林蔭化、城郊森林化、城市園林化、村莊花園化”的綠化目標。當前,要進一步增加城市綠地和城鄉林地面積,重點實施好魯冀邊界防護林、濟樂高速綠化、德商高速綠化等工程。
3、完善體制機制,著力構建制度推進體系
(1)深化生態補償機制。當務之急是要建立健全三項生態補償政策:一是高污染能源與清潔能源之間的生態補償機制;二是基于跨界交接斷面水質考核的流域上下游之間的生態補償機制;三是大氣污染排放區域和消納區域之間的生態補償機制。完善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推進市場化運作(如完善生態產品資格認證制度,實現由消費者付費的生態服務機制等),強化對生態容量占用地區的指標硬約束,充分調動生態容量貢獻地區建設生態、保護環境的動力。
(2)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將生態功能區建設列入各級黨委、政府科學發展綜合考評體系。建立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定期對環保工作述職制度,就各地生態創建、環保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專題匯報。落實目標責任制,嚴格問責,對未按期完成任務的要通報批評,直至追究責任。
4、建設生態文化,著力打造全民參與格局
在全市廣泛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將生態文明內容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各級干部教育培訓計劃,引導黨員干部、青少年學生和社會公眾樹立生態價值意識、生態憂患意識、生態責任意識。[4]引導公眾自覺抵制過高能量、高消耗、高浪費的生活方式,促進生產、流通、回收等各個環節綠色化。鼓勵居民廣泛使用節能節水設備,引導公眾自覺優先采購環保標志產品和無公害、綠色和有機產品,減少使用一次性產品。倡導綠色出行方式,大力開展“無車日”和“步行日”活動,推廣公共自行車系統建設,形成人人自覺投身生態文明建設實踐活動的社會氛圍。
【參考文獻】
[1] 劉湘溶.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N].浙江日報,2016-04-21(15).
[2] 德州市政府工作報告(2016年2月19日)[N].德州日報,2016-02-23(01).
[3] 趙晶,李新城.防治措施落地“藍繁”天數增加[N].德州日報,2016-04-22(02).
[4] 陳春燕,時圣玉.德州市生態城市建設調查報告[J].勞動保障世界,2015(05)45-47.
【作者簡介】
xx村總支書記—xx
各位領導、同志們下午好!
昨天我們一起去參觀了其他鄉鎮的村集體經濟發展,特別是xx村的村集體經濟從無到有到強,還到我們前面老領導xx書記的xx區辣椒產業園參觀了辣椒深加工生產車間,他們都用生動的實踐語言給我們指明了可以探尋發展村集體經濟的方向,淺談昨天的觀感,結合我村的實際,就我村集體經濟發展及下一步如何壯大,給大家作如下匯報:
一、昨天參觀的感受
昨天我們第一站是到湄潭黃家壩村,參觀了他們4000多畝壩區的香蔥基地,村的支書就是返鄉創業的能人擔任的。這個村主要是堅持“強龍頭、創品牌、帶農戶”的思路,找準銷售渠道,明確了貧困戶、農戶在綠色優質農產品產業鏈、利益鏈中的位置,保障他們的利益,干勁信心足。第二站是xx區xx鎮辣椒產業園,投資10億元的現代化辣椒深加工基地,把全區的主要農產品都集中到這里進行展示,在這里使我們真正感受到產銷對接的產品大面積展廳展示售賣和現場網絡直播帶貨,認識到要干好農業,這還真是項技術活。同時聽到實話,必須要有實力的大戶加入合作社或者公司帶動種植,合作社靠著村委幾個人單獨整是行不通的,他們園區附近用活了土地返租倒包的模式,土地掌握在合作社手中,流轉給大戶或公司,合作社收取租金,再次發動群眾種植,這樣合作社和群眾都有收入。第三站是播州區永樂鎮,參觀了他們返租倒包另外一種模式,讓貧困戶認領公司流轉的土地,與貴州省蔬菜集團合作種植蔬菜。第四站是到我們xx區xx鎮的xx村,這個村抓住龍江這幾年成為城郊結合部和交通便利的優勢,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利用修高速公路使得村集體得到的第一桶金,在致富能人楊建支書的帶領下發展成為今天的xx控股集團,下轄5家企業,年產值6500多萬元,這個村的支書是以前村主任三顧茅廬,才請來帶動把該村的村集體經濟搞得這樣好,現在家家戶戶都過上了好生活,他們的村級組織真正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為xx村振興經濟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和有力支撐。
二、我村今年產業發展的歷程
我村作為純農業村,現在家庭零散經營模式下,土地效益較差,青壯勞動力外出創收效果更理想。壯大集體經濟,是多方共贏的好路子。明年我們要抓住鄉村振興建設的機會,盤活土地資源,把集體經濟搞起來,讓群眾參與進來,為村民家門口提供就業機會。
今年年初為了解決扶貧公司留下的蝦蟹基地歷史遺留問題,又要讓群眾能夠直接參與的產業,村支兩委召開會議多次討論,依托我們的生態、水源優勢,決定把田復墾種植優質雜交水稻,說干就干,我們在包村領導周宗飛鎮長的帶領下組織村委成員、黨員、群眾10余人到湄潭茅壩參觀了他們的貢米生產基地,這次參觀使大家感受至深,他們最貴的大米能賣到1000多元一斤,全部是機械化生產,與他們深入交流決定引進余香優2115貢米品種和技術回來試種。今年我們的水稻靠留在家里50—65的“土專家”種植出來了10多萬斤,目前已經售賣了2萬多斤大米,全部賣完預計收入30多萬元。我們在鎮領導共同集思廣益下,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和包裝設計,同時被全區推選參加了上海進博會,為我們遵義館來參加開幕式的200名上海老知青和嘉賓每人發放1斤裝隨手禮,目前大家在食堂吃的就是我們的大米。同時我們合作社今年還種植了 150畝辣椒、與xx村共同種植了135畝高粱。這三項產業為老百姓發放了20多萬工資,外加10多萬土地流轉費。今年我村合作社發展產業的過程還是有很多酸甜苦辣,最重要的是村集體經濟發展還是要解決產銷一體化的問題,才能帶動群眾種植信心,才能把“支部+合作社+群眾”的產業發展模式有效的發揮。
三、如何才能把集體經濟做大的思考
第一必須要有一個強大的支部。不管是昨天看的哪個村,都有一個很強大的支書,帶領村支兩委干部苦干實干,通過壯大村集體經濟,樹立干部威信,增強村級組織凝聚力,興辦村集體公益事業,增加群眾獲得感和強化集體觀念。我們下一步要繼續在選好領導班子和統一干部思想上下功夫,目前大家大多時間都是放在上級層層安排的事務性工作上,對于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沒有投入足夠的精力??朔]法搞的心態,多出去走走看看,開闊大家眼界,多尋發展思路和點子,想辦法解決問題,制定村干部產業發展考評獎懲機制,倒逼大家干事創業。
第二產業要因地制宜選得準。今天看的幾個村都是根據自己的實際選準適合自己發展的產業。
第三要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獲得群眾支持,讓他們主動參與進來。積極外出尋求機會合作,目前我們正在與我村名譽村長播州區國宇臘肉負責人廖國雨合作伙伴洽談售賣大米和蔬菜的事情,解決銷路問題,同時為我們合作社提供優質雜交稻種和技術指導,由我們來發動群眾按照要求進行種植,合作社收購大米進行加工、包裝、售賣。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sun-ny”為你整理了這篇2020年度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總結及2021年度工作計劃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2020年以來,靈武市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自治區、銀川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政策精神,在“放”字上抓突破,在“管”字上加力度,在“服”字上提效能,千方百計解痛點、疏堵點、攻難點,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作出了積極努力,企業和群眾辦事更加便捷,優化營商環境取得階段性成效。
一、2020年工作總結
(一)學習宣傳情況。
為深入學習貫徹《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進一步優化我市營商環境,安排在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會和政府常務會上對《條例》《寧夏自治區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銀川市優化營商環境實施細則(試行)》《銀川市對標先進深化改革打造一流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意見》進行了深入學習,并提出學習宣傳貫徹落實《條例》意見建議。各鄉鎮(街道辦)、各部門及優化營商環境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將《條例》及相關政策文件納入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干部日常學習內容,深入學習宣傳《條例》及優化營商環境各項政策措施,迅速掀起了學習《條例》、宣傳《條例》、貫徹《條例》的熱潮。并在政府門戶網站、“美麗靈武”微信公眾號開設營商環境宣傳專欄,及時相關政策文件及解讀、惠企政策、動態信息等;制作宣傳海報200份、宣傳折頁3000份,在各類辦事大廳、服務大廳進行廣泛宣傳;在市級政務大廳設置營商環境(“六穩六保”)政策宣傳咨詢窗口,電子屏滾動播放營商環境宣傳標語口號,切實營造學法、用法、守法、護法的良好氛圍。
(二)任務貫徹落實情況。
1.強化組織保障,工作合力不斷增強。
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明晰責任,對指揮部進行了優化調整,將9個專項行動組調整為7個;召開市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聽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匯報,印發《靈武市貫徹落實自治區、銀川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實施方案》(靈黨辦〔2020〕59號),確定了15個方面工作、46項具體措施;舉辦靈武市2020年優化營商環境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業務培訓會,印制發放400本《優化營商環境材料匯編》;市政協開展關于“提高審批服務水平、優化營商環境”視察暨“政府開放日”活動;召開專題安排部署會議,組織相關單位順利完成了自治區2020年寧夏營商環境模擬評價和銀川市營商環境第三方評價。
2.聚焦釋放活力,各個領域改革成效顯著。
一是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電子證照入庫率達98%,企業設立全程電子化率達30.5%,企業開辦銀行代辦點投入試運行,一日辦結率達到95%以上,上半年新增市場主體2086戶,實現“一窗受理、集成審批、一日辦結”,企業開辦效率大幅提升。二是加速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推行工程建設項目“一窗綜合受理”,企業投資項目備案下放鄉鎮就近受理,工藝簡單、環境影響小項目環評專家函審制,征占地面較小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表實行承諾制管理;施工許可辦理材料精簡至8項,政府投資項目最優審批時限壓縮至115個工作日、社會投資項目最優審批時限壓縮至75個工作日;環評、水保等“多評合一”事項調整至施工許可取得前辦理,水、電、氣等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報裝提前到開工前辦理;制定《靈武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搭建“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信息平臺;“靈武+園區”區域評部分評價事項已取得行業主管部門批復或已通過專家評審會,并全面推廣運用評審結果。三是優化市政設施接入服務。企業用水報裝由原來的6個環節壓縮至3個環節,精簡環節50%,申請材料由7項壓縮至2項,精簡材料30%以上;燃氣報裝實現供氣企業全程代辦,無外線工程企業接入時間20個工作日壓縮至3個工作日,壓縮時限60%以上。四是不斷簡化財產登記流程。全面推行不動產登記、交易、納稅窗口“一窗受理、并行服務”,新開辦企業一般登記時限壓縮至1個工作日,復雜登記時限壓縮至4個工作日,抵押登記時限壓縮至2個工作日,異議登記、注銷登記、查封登記實現即時辦結。五是推進納稅服務便利化。深入拓展“非接觸式”辦稅新模式,推行“發票免費郵寄服務”,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投入運營24小時自助辦稅服務廳;著力打造“藍精靈”納稅服務品牌,開展線上“納稅人學堂”和“稅務局長走進直播間”活動;率先在全區使用微信掃碼支付方式,省去納稅人攜帶現金、銀行卡等繁瑣流程;設置簡事快辦、繁事專辦窗口,平均縮減納稅人等待時間近20%;推行“稅務UKEY”,縮減開票成本;充分利用“銀稅互動”平臺,形成“銀稅抬轎”的工作合力,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截止目前,共計減免稅費2.27億元,自助辦稅服務廳“非接觸式”辦稅近8960筆,微信掃碼支付近5000筆,74戶(次)企業通過“銀稅互動”獲得納稅信用貸款4582.6萬元。六是持續降低獲得信貸難度和成本。優化金融服務環境,扶持實體經濟發展,成立靈武市中小微企業小額貸款有限公司,與浙江網商銀行簽訂普惠金融縣域合作協議,開展防范和打擊非法集資工作宣傳月活動,簡化擔保流程,擔保費率降低到1%以內,羊絨、養殖企業擔保費由1.0%降低為0.8%,免除企業10%存單質押。1-9月,新增擔保貸款余額1819筆4.7億元,為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爭取貸款1.24億元,累計為轄區中小微企業投放貸款23.9億元。七是持續方便企業退出,依法強化合同執行。將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納入簡易注銷適用范圍,累計辦理企業簡易注銷501戶;對3家企業進行了破產審查,推動無清償能力但仍有營業價值的“僵尸企業”實現破產重組;截止9月底,共受理合同類案件3639件,結案3046件,結案率83.7%。八是加強就業服務與勞動力市場監察。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备黜椚蝿眨“l《靈武市全面落實“六?!比蝿站唧w措施》,通過科技創新后補助、融資擔保及創業貸款、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等方式,持續加大援企穩崗力度,累計發放各類補貼補助2366萬元,提供就業崗位12742個,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3654人;為企業減免各項社會保險費4263萬元,受益企業680家,受益涉及人次56775人;簡化創業貸款辦理流程,精簡手續,為申請人提供一站式辦理服務,已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679萬元,發放創業擔保貸款利息28.58萬元。加強勞動執法檢查力度,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對31個在建項目進行專項檢查,下發《勞動監察建議書》12份,辦理勞動合同招收備案10388人,解除備案2395人,對19家勞務派遣、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進行年審,督促企業與勞動者依法履行勞動合同;印發《靈武市政府投資類新開工建設項目實施部門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差異化繳存管理暫行辦法》,共追償農民工工資1100萬元,排查政府類投資項目及國有企業欠薪案件3件,社會類投資項目欠薪案件7件,提前完成“兩清零”目標。九是進一步增強政府采購公平性。實施“互聯網+政府采購”,運用統一政府采購公共服務平臺,推行政府采購事項線上辦理,降低采購交易成本,政務采購信息全面公開。十是依法保障企業公平參與招標投標。深化招投標領域改革,全面實現電子化招投標,嚴格落實建筑工程領域招投標黑名單制度,公開透明開展招投標活動,公開招標率達100%。截止目前,招標投標公告238個(工程項目161個,采購項目77個),政府投資項目招標共開標505個(工程項目303個,政府采購項目202個),開具無掛靠、無串標、無圍標承諾書1437件。精簡招投標行政辦事環節,按照“不見面、網上辦”原則,清理工程招投標備案事前事項,精簡規范流程,取消招標文件事前備案、招標投標情況書面報告、合同備案、投標報名審核等環節,推行“文件電子化、標書在線傳、保證金線上繳、開標不見面、專家在線評、交易結果網上查”的“不見面”交易模式,降低交易成本。截至目前,房建、市政實行電子標“不見面”開標共8個項目,2020年7月1日起,交通工程項目全部實行電子標。十一是不斷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化水平。制定《靈武市深化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推進審批服務事項劃轉工作實施方案》,完成第二批8個部門36大項行政職權(事項)劃轉,“一枚印章管審批”擴大到16個部門253個事項,累計辦件30337件;全市梳理規范政務服務事項1467項,統一按照國務院“四級四同”標準部署上線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寧夏政務服務網),進廳事項1195項,基本實現“應進必進”;1133項事項實現“一網通辦”,100個高頻事項實現“馬上辦”,385項事項實現就近辦,524項事項實現“即來即辦”,1115項事項可不見面辦理,435項事項可“掌上辦”;認真開展“三減一提升”活動,完成24個部門340項事項精減,累計減少環節274個、申報材料482份、辦理時限1623個工作日,清理各類無謂證明112項;推行“出生一件事”等20個事項一件事一次辦,一窗綜合受理率提高到72.6%;提升“互聯網+政務服務”水平,設立無人警局、24小時自助辦稅服務廳,網上辦理率達到91.1%;推行“好差評”二維碼評價,企業群眾滿意度達99.5%;12345等便企熱線接轉受工單7247件,已辦結7085件,正在辦理162件,辦結率97.8%。十二是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制定《知識產權領域突出問題治理長效機制的工作方案》《2020年知識產權執法“鐵拳”行動實施方案》,辦理商標侵權案件3起,罰沒款2.53萬元;截止8月底,全市有效發明專利154件,萬人擁有量5.2件/萬人。十三是建立公正規范的市場監管體系。有效推進網上監管體系建設,同步建立完善審管協同機制,將審批事項辦理結果及時推送到監管部門,加強審批與監管信息互通共享;在餐飲、食品藥品、危險化學品、產品質量等領域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抽查監管,持續強化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公示行政許可信息7420條,行政處罰信息562條;加強重點領域企業信用監管,對3802戶納稅人、12家糧食儲備企業、41家環保重點企業、28家交通運輸企業進行信用等級評定、動態管理,通過執行信息公開網失信自然人1287人次,法人139人次,限制高消費1387人次,采取司法拘留10人,聯合懲戒失信企業22家,幫助18個失信主體完成信用修復。制定《靈武市清償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工作存在問題整改方案》,多方舉措、全力推進清償工作。2020年我市拖欠民營企業賬款金額1654.65萬元,清償率為100%。十四是加快建設包容普惠創新環境。出臺《靈武市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2020修訂)》《靈武市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風險補償專項資金管理辦法(2020修訂)》《靈武市柔性引進科技人才實施細則(試行)》《靈武市備案科技服務機構管理暫行辦法(試行)》等配套政策,設立50萬元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專項資金,成立專家咨詢委員會,建成產業技術協同創新中心1家,目前已培育和引進科技服務機構17家,指導企業科學歸集研發費用入庫2.8億左右,推薦申報各類科技項目90余項,柔性引進各類人才100余人;推進基層文化陣地提檔升級,完成10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0個鄉村大舞臺改擴建工程,扎實推進“三館七站”免費開放,上半年共接待群眾13.2萬人次,其中24小時智慧書屋流通6千余人次。推進“互聯網+教育”,全市100%的班級使用觸控一體機或智慧黑板,建設在線互動課堂、教室70間,建成與教育廳互聯互動的縣區級平臺,5所學校被確定為“互聯網+教育”標桿校;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開展預約診療、雙向轉診、遠程醫療等服務,推進醫療保障公共服務標準化規范化,實現醫療保障一站式服務、一窗口辦理、一單制結算。制定支持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27條措施,加大市場開放力度,強化項目落地服務,共請進來蒙牛集團、伊賽集團、正威國際集團等區外企業70批348人次,簽約招商引資框架協議項目15個,計劃總投資36.2億元。向300多家企業(個體工商戶)兌現產業政策獎補及重點工作考核獎勵資金10511.5688萬元。
3.加強督查檢查,提升服務滿意度。
由市營商辦、市委督查室和政府督查室組成聯合督查組,通過電話調查、隨機暗訪、聽取匯報等方式,對營商環境指揮部7個專項行動組、各成員單位《條例》及自治區、銀川市及我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貫徹落實情況進行督查檢查,及時發現問題,督促限期整改,對工作不力、進展緩慢的進行通報批評、公開曝光。尤其是將窗口單位、行業服務部門作為督查檢點,促進規范服務、文明服務、優質服務,扎實推行“好差評”制度,切實提高營商環境服務滿意度。
二、存在問題
盡管我們積極做了一些工作,也付出了一些努力,但與自治區、銀川市和市委、政府打造更優營商環境的要求,與企業群眾的期盼相比還有不少問題和短板,主要表現在:一是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重視程度不平衡,協同推進合力不夠;二是簡政放權力度還不大,主動服務的主動性還不強;三是“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跨部門監管、聯合監管力度還不夠大,新型監管方式未常態化展開,包容審慎監管機制尚未形成,執法交叉、重復檢查問題依然存在;四是法治環境優化工作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