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6 19:49: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政治邏輯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例如數學,可以說數學與語文的聯系是很松散的,但它們之間也是有聯系的。數學家的故事可以作為議論文的論據,陳景潤、華羅庚、熊慶來等數學家的故事經常被大家引用。大家知道數學是講究邏輯思維的學科,而寫議論文也需要講究邏輯,在作數學題時鍛煉的邏輯思維能力對能促進議論文寫作水平的提高。例如數學中的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就對寫議論文很有幫助。修改病句中有一類“邏輯錯誤”,在“邏輯錯誤”中就有故意混淆三者的錯誤。
例如歷史,歷史人物可以作為文言文和現代文的閱讀材料,還可以作為作文的素材。教材中有許多課文都涉及歷史知識,我們在語文學習中要把歷史與語文結合起來,這樣會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例如《》(語文版八年級下冊)一文就涉及到我國現代史上一段屈辱的歷史。課文所寫的“”一段歷史,只是時期日本帝國主義在我國犯下的滔天罪行的冰山一角。而要全面地了解這段歷史,就必須超越本文有限的幾段文字,從歷史學科中去尋找更多的資料,我們可以拿出《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上海教育版)查找有關“”的章節閱讀?!稓v史與社會》課本中有關“”的資料比語文課文《》一文要豐富得多。它不但有文字,有彩圖,還有當時的實物照片,其中反映的慘狀令人發指。看到這些后,我們對《》的理解會更深刻。
歷史課本岳麓版高中教材必修3《文化發展歷程》最后一個單元的內容就可以作為09年山東高考語文試題作文的素材。大家知道,09年山東高考作文為命題作文“見證”,我們可以用這一單元的材料,說浩渺的太空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崛起,寫兩彈一星、火箭發射見證了中華的崛起。例如廣東省的高考作文為話題作文“常識”,這一單元上有關于相對論的論述,其中有相對論有悖于常識,一開始遭到反對。我們可以根據這一材料寫《常識不一定都是正確的》。如果仔細研究,其他省的作文題也可以從歷史中選取材料。古代有文史哲不分家之說,這充分說明了歷史與語文兩門學科之間的親密關系。
例如政治,現在的政治課內容與現實聯系得非常緊密,語文作為交流思想的工具,與現實聯系也非常緊密,因此,二者有很多交叉內容。政治課本的很多內容都是圍繞某一個專題或曰“話題”組織材料的。這些話題都可以作為高考話題。例如政治上有“誠信經營”的專題,2002年高考作文的話題就是“誠信”。但是,當時的名篇如《患者吳誠信的就診報告》《赤兔之死》都是采用的文學筆法,都是玩弄文字技巧,在思想上沒有什么獨到之處。也許,學生在做題的時候,心里想的只是些華麗的句子,獨特的構思,而沒有想到以獨到的觀點,深刻的思想取勝。這種現象的出現,與我們語文老師視野的狹窄有很大關系。我們只關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沒有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沒有做好學科滲透。如果我們做好學科滲透,學生用政治上學的觀點關照作文,我相信當年會出現很大觀點新穎的作文。
【關鍵詞】新課改; 心態; 德育滲透“以學為本”已喊了多年,但許多課堂還是“濤聲依舊”,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的老師長期受傳統教學的影響,已經習慣了原來的一套備課方式,不可否認這是多年教學經驗的總結,但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問題,為了盡快適應角色變化,更好地解決教學中遇到的新問題,我有以下觀點:
1作為政治教師應與時俱進變革教學內容,開發新課程資源,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活動中感受社會,體驗生活。
1.1結合學生實例導入新課,喚起學生興趣。 一節課的開頭,直接影響學生的情趣,以及思維的活躍程度,結合學生身邊的實例導入新課,不但可以使學生所學的問題具體化,形象化,而且提高了學生興趣,激發了求知的內驅力。
1.2在生活中運用,鞏固知識。 教學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這是學習的最終目的,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應努力激發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欲望,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新知識的鞏固。
2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已有的知識,來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切實體驗到身邊有思想政治,用思想政治的有關內容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對思想政治產生親切感,增強學生對思想政治知識的應用意識,教師要開展第二課堂。
2.1辯論會。政治課開辯論會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政治教材內容的思辯性為辯論會提供了廣泛的素材。這種形勢不僅可以使學生學到東西,而且可以鍛煉學生的辨證思維。提高其思維能力。
2.2自辦墻報,自辦墻報可以采用輪流辦小報的形式開展。內容可以龐雜一點,名人名言、時事背景、重大時事名詞、對某一問題的認識、學生小論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答案征集等等。在辦報過程中可以分成興趣小組,學習自發收集材料,自發寫稿,經教師審閱后??梢詮堎N成報。這種形式比較靈活,篇幅可大可小,時間可長可短。
2.3閱讀經典。在經典閱讀中,教師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要節選學生感興趣的;二要注意經典著作的連貫和內在邏輯性;三要注意指導閱讀,不能選出即完事。要告訴學生從閱讀中獲得什么。
2.4時事報告會。時事報告會,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活動方式。時事報告會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收集資料要系統,詳實,必要時可以配以采圖、表格或地圖;(2)報告內容不可太龐雜,應突出重大事件和熱點事件;(3)一般一個學期以一兩次為宜。
2.5時事知識競賽??梢圆捎谩靶〗M代表制”的形式。也可以全員參加;可以集中參加,也可以分散進行。代表答題,現場積分,其他同學當觀眾,這樣既可以進行政策和形勢教育,又能鼓勵大家學習的熱情。
2.6小論文競賽。學生小論文是鍛煉學生運用知識,用活知識的有效途徑。除引導學生參加全國的學生小論文比賽外。更可以在教學之余自己組織學生寫小論文,然后進行競賽。
3借題發揮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借用講授的問題,采用移植和類比的手法,利用簡潔準確、風趣幽默的語言,處理課堂上出現的或以往在學生中存在的不良現象,以此對學生加強思想和行為教育;或借機把其他有關知識引入課堂,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這種教學方法有以下作用:
3.1借題發揮,有利于德育滲透。 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政治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巧妙的借用教學內容,自然過渡并觸及學生思想中存在的問題,使教育內容與學生的思想實際貼近,縮短教育的時空距離,便可避免空洞說教,學生也樂于接受。
3.2借題發揮,喚起學生的愛國激情
4我們還要作好學生的工作,如:
4.1調整思想心態。 對開卷考試,不少教師、家長和學生存在著錯誤看法,一是認為開卷考試題目很容易,就是翻翻書,抄答案就行了,平時用不著花時間去學習政治,不少學生把原來閱讀政治的時間用來學習其它學科;不少學校則對政治減少課時量,盡量少排課;其它學科的老師則經常從輿論上引導學生多學習其它中考課目,這種思想認識非常普遍。二是認為開卷考試題目很難、很活,答案在課本上又找不到,主要靠語文功底和臨場發揮,時間花在政治上也是白搭,不如花在其它學科上。三是認為開卷考試無需多花力氣,平時做好筆記,臨考時只需翻翻書和資料就行了,結果,每次考試單選題失分很多,影響總分成績。
這些看法都是不可取的,開卷考試也需要記憶,教材上的基本觀點、原理,有的需要重點記憶,有的需要理解。只有以記憶的知識作鋪墊,答題才會得心應手。因此,一定要分清哪些知識只需理解,哪些知識必須記憶,平時做到有的放矢。
4.2掌握依據。 方向不正確,猶如南轅北轍,背道而馳,其結果是事倍功半。歷年來中考命題方向體現出各學科的共性,如能力性、實踐性、綜合性;又體現了政治學科思想性、時效性;也體現了考試改革要求的人文性、開放性、新穎性。在學習過程中要明確把握考試內容和能力要求,以避免盲目性。要特別關注課標中新增加或重點強調的知識點,這些知識點是每次考試的重點,要把這些知識點重組,抓住重中之重的核心內容進行內化。
4.3提高審題答題能力。 實踐證明,思維能力對同學們來說是很重要的,許多同學在學習時基本知識的背誦和記憶積累很豐富,卻難以在面對問題時準確把握知識,在答題時或答非所問,或難以做到完整、有層次,這大多是由于思維能力不強、思維水平不高造成的。因此,同學們要加強自身審題和答題能力的培養,通過典型題目反復訓練對試題的分析、理解、構思、作答能力,從而使自身的潛在能力能夠得到順暢的外現。
那么,如何提高審題和答題能力呢?
一是平時多培養認真讀題審題的習慣。
二是運用有效信息,提高解決問題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2、新聞綜評。做新聞綜評活動,一要注意形式。一般以一周一次為宜,可以開討論會,也可以教師漫評,也可以寫評論文章。二要注意內容。在內容的選擇上,要選準點,引導學生關注世界發展和社會發展。三要注意理論滲透。
3、辯論會。政治課開辯論會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政治教材內容的思辨性為辯論會提供了廣泛的素材。這種形式不僅可以使學生學到東西,而且可以鍛煉學生的辯證思維,提高其思維能力。
4、自辦墻報。自辦墻報可以采用輪流辦小報的形式開展。內容可以龐雜一點,名人名言、時事背景、重大時事名詞、對某一問題的認識、學生小論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答案征集等等。在辦報過程中可以分成興趣小組,學習自發收集材料,自發寫稿,經教師審閱后,可以張貼成報。這種形式比較靈活,篇幅可大可小,時間可長可短。
5、閱讀經典。在經典閱讀中,教師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要節選學生感興趣的;二要注意經典著作的連貫和內在邏輯性;三要注意指導閱讀,不能選出即完事。要告訴學生從閱讀中獲得些什么。
6、時事報告會。時事報告會,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活動方式。時事報告會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收集資料要系統、翔實,必要時可以配以彩圖、表格或地圖;(2)報告內容不可太龐雜,應突出重大事件和熱點事件;(3)一般一個學期以一兩次為宜。
論文關鍵詞:新課改政治教學改革,采取的對策
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已全面鋪開,從高一政治新教材實施及近一年來的實踐對比不難看出,新的課程改革象是給傳統的政治教學注入了一支強生劑,從而渙發了勃勃生機。但由于新課程的改革及實施剛剛處于起步階段,對新課程的現代教育理念及方法的研究尚處于探索之中,所以在新課改條件下高中政治課教學改革也勢在必行。我就高一政治新課程實施中高中政治課教學中教材使用的認識及政治教學采取的對策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新教材使用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一)、從新教材內容上看
新教材實質上是理論的一個簡縮本,每個題目背后都包含了許多知識點,課時不夠用。對于新課標精神的貫徹、新的教學方式的運用、學生新的學習方式的實現都是十分不利的。教材中體系不是很完備,前后知識點間邏輯關系不是很好,不配套。教材中所配習題基礎題量還應大一些,以便于不同類學生選擇。新課程淡化了理論教育管理論文,打破了原有的理論體系,表面上看好像簡單了許多,但實際上卻給教學增加了難度。
(二)、從教師使用教材的情況看
廣大一線教師在教學中困惑的是如何把握教材的“度”。面對新教材的使用,許多教師感到困惑和迷惘,心底仍覺有一些沉重論文下載。一方面是教與考內容與標準的不統一。另一方面是改革的不同步、不配套。面對這些不確定因素,一些教師采取實際觀望的態度,走一步看一步,小步去,穩步走,在教材的使用上做出了各自的調整。
(三)、從教材與課堂管理,課堂效率的關聯上看
基于新的教學理念,課程專家建議把課堂交給學生,于是出現了一種我們不愿意看到的現象:老師講授少了,課堂上亂烘烘的討論看似熱烈但沒有主題,學生海闊天空胡言亂語還受表揚說有創新;學習氣氛空前活躍,主要發言者仍然只是部分活躍分子,而一部分沉默內向者仍然少有表達自己的機會。這樣下去就隱伏著一種危險:學生中能力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走向兩極分化,課程改革面向全體學生的目標可能就會落空。
(四)、從教學評價制度看
教育評價歷來是教育改革的瓶頸。“評價方法不改,教育改革就無法真正落到實處”。尤其是現在,新教材已經開始使用,新課程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教育管理論文,重視激勵和改造的功能,強調學生全面發展、教師不斷提高和課程不斷發展的評價體系。但是,很多學校還在依照傳統的軌跡運行,不但星期六上課,甚至星期天也在上課,研究性學習如同擺設,成了一種形式,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和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很難落到實處。這些現象在根本上就違背了新課程改革的宗旨。
(五)、從教師培訓結果看
新一輪課程改革從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視,使用新教材的教師必須持證上崗。就是說教師要經過培訓才能上課,這對新課程的改革無疑是一件好事,但從培訓的結果看并沒有達到已有的目的,對被培訓者來說收獲并不明顯。因為培訓中宏觀的內容多,微觀的內容少;理論的內容多,可操作的內容少,對培訓缺少針對性,自然就缺少實效性。
二、新教材下,政治教學應采取的的對策(一)、創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模式高中政治教師在傳統講授法基礎上,應恰當利用討論教學法、德育的價值澄清法、體諒教學法、情感教學法等多種方法。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于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豐富教學內容,有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有助于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教育管理論文,有助于提高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增強教育教學的實效。加強實踐性教學和研究性教學。社會實踐是學生接觸社會的窗口,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操作手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課堂。社會實踐活動,不僅可以鞏固學生課本上所學到的知識,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對社會的認知水平,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同時有助于形成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二)、整合課程資源課程資源是實現課程價值的媒介,課程資源是課程實施的前提,是課程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條件,沒有課程資源的廣泛支持,再好的課程也難以取得實際的教育效果。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的人文關懷價值實現,同樣需要積極開發利用各種有效資源論文下載。創造性的使用新課程教材,在教學活動中,教材、學生和教師三者,學生是永遠的中心,學生是學的主要矛盾。一切圍繞學生健康發展、幸福生活為中心進行。這要求教師應該由“教教科書”走向“用教科書教書”,圍繞學生的終身發展、幸福生活創造性的使用教材,積極開發其他課程資源。(三)、增強教學語言感召力教師對課程改革精神體悟的深與淺,課程內容傳達是否生動有趣,直接關系到課程改革實施的效果。而在教師的言談身教中,語言水平的發揮是至關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課堂語言還要有多樣化,那就是:為痛苦的學生說句安慰話;為孤獨的人說句溫暖話;為膽怯的學生說句壯膽話;為自卑的學生說句自信話;為迷茫的學生說句開導話:為沮喪的學生說句鼓勵話;為受困的學生說句熱心話;為偏激的學生說句冷靜話;為懶惰的學生說句鞭策活;為受冷落的學生說句公道話。在政治課新課程改革中教育管理論文,這是積極營造良好政治課堂教學氛圍必不可少的教學技巧,更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有效方式和橋梁。(四)、展現生活原型情境、活化教學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再現和創設生活情境,寓生活原型于教學過程之中,溝通書本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建立一種開放的,與生活相結合的、課堂教學方式,即教學過程生活化。教師在教學中,通過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已有的知識、能力實際和社會實際,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興趣,還有助于學生走出課堂后自覺運用理論知識去關注周圍的人與社會。這些類似真實生活情景的運用,并通過學生在生活情景中的體驗和感悟,啟迪了學生的思維,使政治課少了許多說教,多了不少真實,從而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注:
為進一步推進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的實施,著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促進我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持續健康發展,省學位委員會決定開展*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評選工作?,F就學位論文評選工作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評選范圍
參加本次評選的碩士學位論文,主要為20*年9月1日至20*年8月31日在省內各研究生培養單位獲得碩士學位者的學位論文,此前兩年獲得碩士學位者的學位論文,如特別優秀,也可申請參評。
二、評選原則
評選工作遵循“科學公正、注重創新、嚴格篩選、寧缺毋濫”的原則。
三、評選標準
1、論文選題有較強的理論意義或實用價值。
2、實驗設計新穎,研究手段先進,理論分析深入,論文結果可靠,有新的見解。
3、能反映作者在本學科或領域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能表明作者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論文條理清楚、邏輯性強、文筆流暢、圖表規范、學風嚴謹。
四、評選程序
1.各研究生培養單位根據*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的評選標準,按照公開、公平、公正、擇優的原則,推薦本單位屬評選范圍內的具有創新和較高水平,經濟、社會效益明顯的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參評??紤]到研究生教育基礎和財政供給渠道的不同,省屬單位推薦名額一般不超過本單位20*年度碩士畢業生總數的4%,非省屬單位推薦名額一般不超過本單位20*年度碩士畢業生總數的2%(具體推薦限額見附件1)。
2.省學位委員會委托相關專業評估機構,組織開展優秀碩士學位論文通訊評議等評審工作。在綜合分析全國范圍同行專家評審結果和評估機構評審報告的基礎上,省學位委員會初步確定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的入選名單。
3.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的入選名單由*省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公布,經30天異議期后,省學位委員會正式發文公布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及其作者名單。
在異議期結束之日起30日內,異議事項仍未處理完的論文,不列入批準論文的名單;對已批準的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如發現有剽竊、作假或論文的主要研究結論不能成立等嚴重問題,將撤銷對作者的獎勵并予以公布。
五、獎勵范圍
本次全省共評選優秀碩士論文不超過100篇。優秀碩士論文的作者由*省學位委員會進行表彰和獎勵。
六、材料報送
各單位須于20*年2月28日前,將下列材料報送省學位辦公室。
1.碩士學位論文一式六本。
2.*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推薦表(附件2)、有關證明材料裝訂成冊,一式六份,并與相應的碩士學位論文放在一起。
3.作者簡況表(附件3)一式兩份,并按照學科專業代碼排序,裝訂在一起。
4.*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推薦匯總表(附件4)一式兩份。
5.作者簡況表及論文推薦匯總數據庫(錄入要求見附件5)一式一份。
七、其他事項
1.涉及國家政治、經濟、科技、軍事等方面秘密的學位論文不參加評選。
關鍵詞:英語 閱讀 技巧
閱讀可以訓練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判斷推理能力,加強閱讀能力的培養一直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點,也是歷年來高考的重頭戲。新的高中英語教學大綱明確規定:“側重提高閱讀能力”。閱讀理解題在高考英語試題中始終是分值最高的一個題型,故有“得閱讀者得天下”之說。
隨著近幾年高考改革的不斷深入,閱讀理解題更強調對閱讀速度、知識面和理解能力的考查,試題變得越來越靈活,形式更加多樣化,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歷史、人物、科普、新聞、廣告甚至圖表.在各類體裁中,議論文是考生最容易失分的文體,因其信息承載量最大,選材偏離生活常識,閱讀量最大。閱讀本身要求速度快,議論文中詞匯、句式又高級復雜,更加深了學生對這一文體的恐懼。因此,學生在擴大視野、拓展知識面的同時,有必要掌握一些議論文閱讀解題技巧,這樣才能在閱讀理解這個重頭戲中一錘定音。
議論文往往有觀點,有事實,邏輯性強,命題往往從事實的有關細節及文章的主旨或作者的表達意圖等方面著手,考查我們的思維能力和判定能力。所以學生要培養根據上下文猜詞的能力,或者說根據情境(某幾句話能讀懂的)能揣測作者的意圖。議論文的閱讀同其它體裁的文章閱讀一樣,可以有主旨大意、細節理解、推理判定、詞義理解等幾種出題方式。對此我們提供以下幾種解題策略與技巧:
一、重視文章標題,找準全文主題句,把握文章主旨
標題往往是全文的主題,審視標題,有利于理解全文,提高解題效率。主題句對全文起提示、啟迪、概括、歸納之作用。根據主題句既可以知道文章議論的是什么,也可以知道作者希望讀者了解主題方面的哪些內容。議論文題材偏難,但其框架一般都很清晰,多采用總-分-總的結構,交替使用正面和反面的論證方式。通常,先總說現象或觀點;其次,正面陳述、反面論證;最后作者表明自己的態度,再次總結文章。通常主題句會出現在文章的首句或句末,在這些地方要多留意表示歸納的詞匯,也可以在具體事例之后或之前的表示觀點的陳述句中尋找。
二、細讀文章,注意文章細節理解
除主旨題外,細節理解題也是閱讀理解題中的基礎題,它主要考查學生對文中的具體事例、數字、時間、地點等的理解。經常出現排序題(按事情發展順序排序),圖表題(按文章內容找出正確圖形),正誤題(依據文章內容對所列的陳述進行正誤判斷) 對這種題型,無論細節題如何變化形式,立足點都應是從文章中找出相應詞句作為依據。雖然答案中有的細節在文中很清楚,但可能與問題無關。細節題的破解一般用尋讀法,即先看試題,再讀文章。對有關信息進行快速定位,再將相關信息進行整合、分析、對比,有根據地排除干擾項,選出正確答案。假如問題采用的是反向思維,題中含有not或except等表示否定意義的詞,則要更加留意。此法可以加強閱讀的針對性,提高做題的準確率。做此類題目還要特別注意句子的邏輯關系,英語中有許多功能詞。
三、理解整體語篇,掌握作者意圖
做推理判斷題要求考生在閱讀理解整體語篇的同時,對作者的態度、意圖及文章細節的發展作正確的推理判斷,站在作者的視角,而不是主觀臆斷、憑空想象,從而走入誤區。英語文章講究使用主題段與主題句,段與段之間通常有過渡詞語連接,承上啟下,使文章行文連貫。有時文章還會在時間順序、空間順序或邏輯推理上運用較高級的手段進行組編。要想準確、深刻地理解文章,必須對文章的結構有所了解,把握全篇的文脈,即句內、句間和段落間的修辭手段或邏輯關系。作者往往在構思語篇前總要進行預先設定:讀者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讀者可能與自己共同擁有什么樣的生活經驗、思想見地和需求欲望等,然后設計一些隱藏在語篇深層的"潛臺詞"。因此,這類試題要求考生利用主題句進行推測,揣摩文字背后作者的意圖,運用背景知識去挖掘文章深層含義,從而正確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同時認真體會文章的語氣與感情基調。
四、多讀多背,擴大詞匯量,掌握猜詞技巧
關鍵詞:《孟子》 論辯文 必然性 歷史價值
戰國年代,百家爭鳴,儒學宗師孟子憑著其善辯、好辯稱雄一世,千古留名。在其《孟子》一書中,對其論辯進行了系統的記錄,跟孔子《論語》中反對“用佞”、只求“辭達”、言簡意賅的論辭有所不同,跟《墨子》中缺乏文采、語言質樸、邏輯嚴密的立論也存區別,其以情辭激越、鋒芒畢露、逞才使氣的辯駁論戰為特點,辯論中明確自己的觀點,展現自己的才華、風采和思想,是一種獨特的論辯文體。被后人稱為我國歷史上辯對散文的鼻祖,是駁論文體形成的開元者。
一、《孟子》概述
《孟子》一共七篇,其主要是對孟子的經典談話進行了記錄,對孟子的政治行動、政治觀點和治國思想等進行了具體的記錄,此書屬于儒家的經典之作。《孟子》以性善論為學說出發點,主要主張以德治國。到了南宋時,著名思想家和儒學家朱熹將其跟《中庸》、《大學》、《論語》合稱“四書”。從宋開始,都將其作為家喻戶曉且家傳戶誦的著作?!睹献印凡粏螁问莻鞒锌鬃拥膶W說,并且提出了自己獨到的學術觀點,是孟子獨特的儒學,其中充分彰顯著孟子的理論和思想。通過《孟子》,人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孟子的思想、精神、情感、個性,能看到一個鮮活的儒學大師形象。
二、《孟子》論辯文的必然性
(一)孟子生活時代的客觀要求
孟子“好辯”以及《孟子》論辯文的產生,其實跟當時時代背景和現實斗爭有著必然的聯系。孟子出生于諸侯爭雄的戰國中期,為了“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行,放辭”,孟子不得已要跟各類人物展開辯論,就好像孟子自己所說的――“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可見,孟子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觀點,在當時氣象萬千、百家爭鳴的時代,其不得不跟別的思想展開爭辯,不得不進行論辯,這也就是《孟子》論辯文產生的時代要求。同時,孟子也善于辯論,在推廣其治國思想和政治理念時,其跟其他思想進行論辯時,不得不以說服對方為目的,通過自身的戰術和戰略,戰勝其他辯方?!睹献印分械恼撧q正是如此,他基本上是所向披靡,辯無不勝。
(二)孟子好辯和善辯的主觀意愿
《孟子》中主要是對孟子游說諸侯以及跟人談話進行的記錄,而他的思想和觀點大多在跟別人爭辯中表露出來的,因此,《孟子》所記錄的大多是孟子本人跟其他思想的辯論,其基本上是以論辯文出現的??梢?,《孟子》論辯文產生的一個必然原因是孟子好辯和善辯的主觀意愿。孟子論辯首先表現為善于探知到對方的矛盾,將對方陷于自相矛盾之中,使其首尾不可兼顧之境,從而使其自己獲勝。這主要是使用了歸謬法,比如在《藤文公上》中,其歸謬過程是:如果薄葬合理,夷子就該薄葬其親,但他卻“葬其親厚”,可見薄葬是不合理的。其次經常使用的是類比推理法,比如《梁惠王下》中孟子從現實的日常生活說起,設置了幾個不是問題的疑問,使齊宣王按照孟子的思路進行回答。依次類推下去,從而讓齊宣王走入了自身矛盾和自我否定的境地??傊?,孟子在跟別人或者其他的思想進行論辯,以及游說諸侯時所產生的辯論,這些善辯藝術成為《孟子》重要的也是最主要的內容,因此,《孟子》論辯文體也是孟子本人好辯和善辯的必然結果。
(三)《孟子》論辯文是當時文學文體發展的趨勢
《孟子》長于論辯,其文體是辯對散文,具有散文的特征,也有著論辯文的性質。但是,事實上,辯論文體不單單是《孟子》一家的特征,在當時的《韓非子》、《荀子》、《莊子》、《墨子》都存在這樣的特征,都具有論辯的性質。歷史上先秦出現的說理文中,應用到了論辯之術,其實這種論辯在《墨子》就已開始并且逐漸地走向了成熟,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先秦說理文的產生和發展。可是,當時的墨家重說理而輕文采,文章質樸,卻不夠生動,使得其論辯邏輯雖然嚴謹,但文體卻不夠出彩。因此,在當時的文學背景下,孟子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便創作了自己的論辯文著作,其在邏輯上盡管沒有《墨子》的縝密、嚴謹,可是在論辯藝術上卻有著更高的表現力,其論辯性質更為濃厚,出現了比喻、歸謬等許多新的論辯藝術手法。因此,《孟子》論辯文是當時文學文體發展的趨勢。
三、《孟子》論辯文的歷史價值
《孟子》論辯文是我國文學歷史上的千古一絕,它在如此浩瀚無比的時空中作為古今之人思想的航標帶領著大家走向仁愛,走向光明,哲人思辨精神的精華,是當今社會重要的精神財富。在其《孟子》一書中,對其論辯進行了系統的記錄,跟孔子《論語》中反對“用佞”、只求“辭達”、言簡意賅的論辭有所不同,跟《墨子》中缺乏文采、語言質樸、邏輯嚴密的立論也存區別,其以情辭激越、鋒芒畢露、逞才使氣的辯駁論戰為特點,辯論中明確自己的觀點,展現自己的才華、風采和思想,是一種獨特的論辯文體。被后人稱為我國歷史上辯對散文的鼻祖,是駁論文體形成的開元者。
(一)《孟子》論辯文對當時文學文體具有創新意義
在當時氣象萬千、百家爭鳴的時代,各家之說大多使用的是散文文體,論辯文體非常罕見,盡管《墨子》中涉及少量的論辯之術,但其文體并不是論辯文體。只有孟子在跟各家思想進行論辯之后,在其思想著作中創造了《孟子》這一論辯文體,其實戰國時期文學文體上的一種創新,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睹献印氛撧q文的誕生,標志著論辯文體在文學中的出現,體現了古代文學歷史上的一個新的里程碑。它的出現,帶動著諸如《韓非子》、《荀子》、《莊子》、《墨子》等著作中滲透論辯的元素,領引著各家學說文體性質的發展,最終推動著先秦說理文的產生和發展。
(二)《孟子》論辯文對戰國時期社會政治發展起著推動作用
孟子通過論辯之術游說諸侯各國,推行他的民本思想、仁政學說、易子而教、道德倫理,對當時各諸侯各國有著非常大的影響。首先,孟子依照戰國時期所發生的經驗,總結出了各國治亂興亡的規律,提出了一個富有民主性精華的著名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泵献邮种匾暶裥牡南虮常ㄟ^大量歷史事例反復闡述這是關乎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問題。其次,關于仁政學說,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是以仁政為內容的王道,其本質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再次,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孔子“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的繼承和發揮。一方面,主張“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加強學校教育;另一方面,要求當政者要身體力行,率先垂范。最后,對于道德倫理,孟子把道德規范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同時把人倫關系概括為五種,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論辯中的這些思想和主張、觀點對戰國時期各國社會政治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有著較大的社會效益。
(三)《孟子》論辯藝術對當今社會論辯的啟示
《孟子》中最鮮明的特征就是論辯,在《孟子》論辯文中,使用了大量的論辯藝術,這些論辯藝術對當今社會在論辯和討論上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依仗著這些辯論之術和心理素質,他成為戰國時期技壓群雄、首屈一指的論辯大師,是當時所向無敵、縱橫辯壇之常勝之客,是我國歷史上所公認的雄辯家。他所有的論辯藝術都值得現今人們去學習、去借鑒、去繼承、去挖掘。總之,探究《孟子》論辯的技巧藝術,在當今社會,對我們探知真理科學,批判邪說歪理,乃至學習和掌握辯論藝術,引導指導社會論辯等等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
四、結束語
孟子通過其獨特的論辯藝術展現出雄辯家的英魂和氣魄,他那絕妙的論辯技巧附和著先進的思想和人性的主張在百家爭鳴之中獨樹一幟,超群而出。在孟子身上,我們看到了,論辯可以修身,論辯可以齊家,論辯可以安天下。《孟子》論辯文在我國文學歷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我國文學歷史中的光輝典范。在《孟子》論辯文中,后世各大家如韓、柳、歐、蘇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其論辯藝術的養料和乳汁,從而壯大自己。總之,《孟子》長于論辯,有較強的藝術表現力和文學散文性質。其論辯主要運用類比推理,欲擒故縱,反復詰難,迂回曲折地把對手引入自己的結論中。論辯中,文章風格犀利,有雄辯家的氣魄;語言明白曉暢,平實淺近,精練準確;由遠及近,先縱后擒;運用大量的比喻和寓言?!睹献印氛撧q文可謂名副其實的經典之作。
參考文獻
[1] 李紅英.戴震與《孟子字義疏證》[J].古籍研究,2002(1).
[2] 高正偉,馮櫟鈞.《孟子》散文的論辯特色[J].河北科技師范
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
[3] 李軍.孔子思想中“個人的整體精神”論析[J].廣西師范學
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