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09 00:42: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信息化應用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0 引言
信息化深化應用是實現信息化目標和價值的核心途徑,也是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國家電網公司將2010年定為信息化深化應用年,各單位紛紛采取各種手段,并且開展了同業對標等,推進信息化深化應用。信息化深化應用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推進信息化工作與公司發展戰略和核心業務間的緊密“融合”,發揮信息化支撐人財物集約化的應用實效,持續提升公司信息化水平,將公司加快建成應用深化、橫向貫通、數據共享、組織完善的國網系統“信息化企業”,堅強支撐公司統一智能電網建設,可靠服務公司發展工作大局。
“十一五”期間電力企業在國家電網公司黨組的正確領導下,建成了一體化信息平臺,ERP系統覆蓋全部市公司、部分直屬單位和縣公司,推廣實施營銷、生產等專業管理系統,建設完成業務應用的實施和全面推廣,建立了信息化六大保障體系。
隨著大批業務信息管理系統的陸續投運,信息化工作由大規模建設階段進入“建設與應用并重,著力深化應用”的新階段。國網公司將過去的2010年定為信息化深化應用年,在這一年里,各單位采取多種組織和管理手段推進信息化應用,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信息化深化應用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筆者認為如果能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信息化深化應用工作推進起來可能更順暢。
1 不斷完善信息系統的實用性
信息系統開發時要盡量按照使用人員的工作流程進行,不可與使用人員的日常工作脫離,當使用人員的工作流程有變動時,信息系統也要及時進行更新完善,決不能使信息系統的應用變成用戶的額外負擔。滿足用戶需求的系統是最好的系統,單純追求先進性而不把系統建立在用戶的實際需求之上的系統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信息系統如果僅靠管理制度來強行實施,使用人員必然怨聲載道,深化應用也會舉步維艱
2 不斷增強信息系統的易用性
易用性是交互式IT產品/系統的重要質量指標,指的是產品對用戶來說有效、易學、高效、好記、少錯和令人滿意的程度,即用戶能否用產品完成他的任務,效率如何,主觀感受怎樣,實際上是從用戶角度所看到的產品質量,是產品。對于信息系統的應用中來說,所有信息系統的價值都要靠數據來支撐,而系統的數據絕大部分來源于基層,這就要求應用系統要用友好的界面,無需經過復雜的培訓就可獨立使用,唯有這樣系統的應用才能達到廣泛性。
3 不斷提高信息系統的可用性
可用性與易用性一樣同樣是信息系統的一個重要指標,這里信息系統可用性著重強調兩方面的原則,一是狀態可見原則,即用戶在應用系統上的任何操作,不論是單擊、滾動還是按下鍵盤,頁面應即時給出反饋?!凹磿r”是指,系統響應時間小于用戶能忍受的等待時間;二是容錯原則,即幫助用戶從錯誤中恢復,將損失降到最低。很難想像一個半天得不到響應、稍有不慎就會死掉甚至丟失數據的系統能夠得到深化應用。
4 提升信息運維能力,確保信息系統的可靠性
信息運維工作不僅僅是網絡、服務器等設備級的運維,還應能對應用、業務級的運維有主動、有效的支持,滿足公司專業化運維的要求,以此來保證信息系統的實用性、易用性、可用性和可靠性,唯有這樣信息化深化應用才能夠得到長期有效的開展。
5 健全管理考核機制,合理制定同業對標指標
關鍵詞:生產 調度中心 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TP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3(b)-0162-01
1 生產調度信息化的意義
信息化逐漸成為企業管理模式創新、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決策水平的推動力,信息化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企業現代化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生產調度中心管理著全礦的人力、材料、設備、安全信息,是煤礦主要管理者。它的管理效能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整個礦井的生產經營。而生產調度中心的信息化水平又是支撐調度中心效率的工具和手段,它所負責的工作就是對大量的信息進行分析處理,最終形成決策、協調指揮生產。信息化的管理正在成為調度指揮中心架構中最重要的環節,因此提高生產調度中心的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2 生產調度信息化的概念
生產調度信息化的概念是指調度中心圍繞安全生產目標,把信息化作為企業發展的內生要素,在信息化與工業生產過程控制融合的前題下,實現安全、生產、運輸、提升、洗選全流程的業務優化,實現各子系統綜合集成,各部門業務協同。以此優化資源配置,變革生產方式,精簡工藝流程、降低勞動強度、保證質量、節約原材料、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創新發展模式,形成可持續發展的企業竟爭能力。生產調度中心的信息化是建立在通信、網絡、計算機技術之上的生產調度運行管理的信息化。
3 生產調度中心信息化內容
生產調度中心信息化應具有集調度管理、安全監測、視頻監視、通信指揮為一體的信息化平臺,應用計算機、網絡、集成、智能控制,通過采集、處理、集成等綜合自動化技術,實現對煤礦井下關鍵崗位及重要設備監控和監測,應該具有安全生產信息高度集中,分析透徹、管理科學,指揮方便、快捷的作用,要求生產調度中心能實時掌握整個礦井各生產環節的有效信息,實現“管、控、營”的一體化調度。
4 生產調度信息化的實現方法
生產調度的信息化主要是靠信息化與工業化的高度融合,變工業化中的一個個信息孤島為網絡中一個個信息點,煤礦各領域的自動化水平已普遍較高,譬如:電力系統、運輸系統、瓦斯檢測系統、人員定位系統等它們自成系統,但彼此孤立、相互封閉,利用信息化技術建立各子系統間的優化自動控制,形成完整的礦井綜合自動化,實現由“有人值守”為“無人值守、有人巡視”。實現對安全重大危險源監測、生產過程和機電設備監控,實現安全管理的流程化、標準化,實現對生產安全的統一調度,集成生產過程中各種信息,為調度管理運行和領導決策提供及時準確的數據。
建立千兆以太網絡,解決系統的物理傳輸通道,對所要求子系統進行數據采集、處理、存儲、分析、集成、處理、,完成統一的信息集中管控,將我礦井上、下各關鍵崗位生產過程信息通過自動化及工業電視系統集成實現遠程監測,生產各項業務管理實現統一軟件平臺化的集中信息處理,包括生產計劃、生產調度、設備管理、綜合統計、重點工程、隱患排查、安全事故分析、安全點檢管理、三違管理、人員定位、防治水等信息的管理,按統一的框架協議、統一的傳輸協議及數據接口、統一的數據編碼標準,建立起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在系統網絡中通過權限認證瀏覽相關安全生產信息。綜合自動化信息集成平臺以千兆以太網為高速傳輸通道,滿足數字信息、視頻、語音等傳輸需求。
4.1 硬件架構
設計采用二臺IBM X3850服務器作為數據庫服務器和管控服務器,保證系統的運行可靠性,WEB服務器采用1臺IBM X3650服務器,作為訪問綜合自動化系統的用戶管理、認證管理,同時承擔調用數據庫服務器實時數據信息,滿足局域網絡的客戶端訪問需求,還配置1臺IBM X3650服務器作病毒庫服務器對平臺系統生產網的網絡安全提供保障。
4.2 軟件系統架構
綜合自動化系統軟件是基于網絡平臺運行,以網絡操作系統Windows2008 Server為運行環境,以關系數據庫(SQL_Server 2008)為數據庫支撐,它由綜合自動化集成監控平臺軟件、實時WEB服務器軟件、系統管理軟件、數據采集軟件(iFIX SCADA)等組成。
系統架構采用C/B/S(客戶機/瀏覽器/服務器)混合架構。
服務端:主要負責對設備層數據的采集、存儲與分析,硬件指令的收發,系統信息的監視、收集和通知。
客戶端:主要提供簡潔直觀、快捷方便的人機界面,接受用戶指令下發至服務端,同時從服務端接收經過分析的數據信息和報警信息提供給用戶。
iFIX可以幫助您精確地監視、控制生產過程,并優化生產設備和企業資源管理。它能夠對生產事件快速反應,減少原材料消耗,提高生產率,從而加快產品對市場反應速度。生產的關鍵信息可以通過Proficy HMI/SCADA-iFIX貫穿從生產現場到企業經理的桌面的全礦管理體系,以方便管理者做出更快速更高效的決策,從而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4.3 軟件接口
軟件接口及標準的信息協議是軟件整合能否實現的關鍵,對于各現場控制單元(子系統),接入組件支持業界普遍認同的一些標準接口接入。譬如FTP接口、OPC接口、DDE/NetDDE接口。
4.4 子系統整合方案
綜合自動化系統集成平臺建設將包含礦井各個生產及監測子系統的數據有效整合。根據各子系統的控制點的分布、控制方式及控制對象的不同,結合各個子系統的實際特點而采用基于不同技術的數據集成解決方案。過程控制網絡與操作執行層(設備層)網絡間的集成主要是實現網絡間信息交換與信息共享。根據目前設備、技術的情況和未來技術發展的方向,全礦井自動化系統各子系統信息的集成主要有三種方式:與子系統控制器聯接、與子系統主機聯接、與基于PC的嵌入式子系統聯接。
5 系統安全
綜合自動化平臺控制網絡由各子系統主機及調度中心管理、控制終端、綜合自動化平臺服務器組成。為確保這些連接于控制網絡中的各類計算機、服務器對網絡中病毒的防護,此次網絡安全部分防病毒采用服務器客戶端的C/S架構模式。中心機房建立專用病毒庫服務器采用趨勢網絡版殺毒軟件構建病毒庫服務器,各類終端安裝趨勢殺毒軟件客戶端通過病毒庫服務器實現定時病毒庫的升級。同時系統控制網絡與管理信息網絡之間隔離設計采用偉思物理隔離網閘設備內帶相關防病毒引擎,可實現網絡訪問之間的硬件病毒防護。
在愛康國賓看來,體檢有哪些變化和趨勢?信息化是如何為其體檢業務服務的?數量龐大的體檢數據和樣本是否進行了科研利用?就以上問題,記者在6月19日采訪了愛康國賓北京區醫療運營副總經理李秀池。
李秀池曾任中日友好醫院門診部主任,后于2008年被聘入愛康國賓,“見證了愛康國賓的快速發展?!崩钚愠亟榻B,愛康國賓在短短的6年時間里,從6家體檢中心發展到48家。
作為共和國同齡人的李秀池職業干練、語速極快,在接受記者采訪的當天她已經開著車跑了兩個體檢中心,下午還要去一個檢驗中心。她說愛康國賓之所以發展如此迅速,對質量的嚴苛要求是重要原因,這一切都是為了“客戶感受”??蛻舾惺苡袝r會體現為一個數字:負責北京區運營的李秀池的投訴指標是0.5/2000,這給了她不小的壓力。
談到這些年人們對待體檢的態度變化,李秀池感受最深。她介紹,2003年之前,有些單位給自己的員工購買體檢服務,甚至幫大家組織班車、買好牛奶面包,但是真正到醫院參加體檢的人還不到50%?!耙粓鯯ARS把大家從睡夢當中驚醒了,”她說,“SARS之后,不光是大家都去體檢了,個人購買體檢的量也開始增多,一下子上升到了20%?!?/p>
對于愛康國賓的信息化應用,李秀池從業務流程的角度進行了介紹。體檢人A在購買體檢服務后,愛康國賓會提供給A一張體檢卡,體檢卡里存有A的個人基本信息以及體檢套餐信息。如果A是團隊客戶,A會拿到一張體檢表,體檢表上會有一個條形碼。體檢卡或者條形碼被激活后進入愛國國賓的IT平臺系統,A就可以選擇任何一家愛康國賓的體檢中心預約體檢。
愛康國賓IT系統的檢索功能非常實用,如果A忘記帶體檢卡,只需提供姓名和單位名稱就可以檢索到。另外,IT系統還可以進行體檢流程的追蹤,體檢者已經做了哪幾項檢查,正在進行什么項目,都可以追蹤到。愛康國賓IT系統還有自動排檢功能,如果第一站是采血,電子屏幕上會提示采血在某某房間,采血完畢,系統會自動提示體檢者應該去做的下一項檢查是什么。
還有體檢數據的電子化傳輸,比如放射科的影像等信息的傳輸,就是通過體檢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統系統進行的。
檢驗對信息化的依賴更強,“一個人大概要做幾十項檢查,只靠人腦記錄不知道要出多少錯。樣本運送到檢驗中心后,由設備上的掃描槍進行識別,檢驗完成后,檢驗結果通過網絡傳回報告醫生處?!?/p>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您能談談這些年來,學校信息化工作的發展嗎?
彭文柱:多年來,在上級教育行政和電教部門的關懷支持下,學校信息化工作以教育科研為突破口,以教育信息化的應用和資源建設為核心,加強信息化環境建設與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高學?,F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水平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能力,充分發揮“信息化應用示范學?!钡淖饔?整體提升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水平。學校信息化工作受到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連年被市教育局、市政府教育督導室評為教育信息化工作先進單位、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先進單位。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學校信息化的全方位發展,需要有具體的工作來支撐。那么,學校信息化工作的具體實施落實到了哪些方面?
彭文柱:學校的信息化工作分別是從設施、資源、培訓、科研、競賽和活動等五個方面來著手實施的。
第一,狠抓信息化設施建設,全面創建多媒體教學環境。
學校先后建設了多媒體數字化校園網;3個計算機網絡教室;36個教學班均配備了電子講臺、計算機、投影機、交互式電子白板、無線擴音機等先進的教學設施,實現了“班班通”、“班班多媒體”和教學現代化;音美、勞技、實驗、計算機網絡教室等專業教室設備齊全,均實現了多媒體教學;為每位教師配備了規格較高的ThinkPad筆記本電腦,各教研辦公室配備了臺式電腦,方便了教師教學與辦公;全數字化校園網連接校內外,有線無線網絡無縫連接,讓教育教學、教師辦公、學校管理、教學資源等全面實現了信息化和網絡化。有力地促進了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升。
第二,加強教育資源的開發和應用,構建信息化綜合平臺。
把學校網站辦成集各種功能于一身的信息大平臺。使網站成為學校對外宣傳的窗口,對內管理的平臺,同時又是各種資源的融合平臺,師生學習的“數字化”園地。學校大部分教師掌握了網站建設技術,創建教師個人主頁86個,個人博客網站32個,教研組網站5個,專題學習網站18個,小學一至六年級作文教學與作文批改大型網站1個,學校自動化綜合辦公網站、電子郵局、學校信息網站各1個,教學資源網站、電子圖書閱覽網站各2個,教師與學生及家長建立聯系的QQ群15個,手機短信平臺16個,構成了學校信息化大平臺,徹底實現了教學、辦公網絡化,交流互動數字化。
全體總動員,開發整合教學資源。學校自主研制開發了小學作文教學網站,為學生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寫作技巧指導,具有習作發表、作文在線批改、點評等功能,其作文批改功能系國內首創。各年級學科組共建教學資源庫,達到了全校教師共建共享。
樹立應用典型,帶動全員普及。學校信息化硬件、資源完全滿足了各科教學的需要,達到了“四率高”,即設備在課堂內外的使用率高、學科使用的覆蓋率高、多媒體在教學當中的最佳應用率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高。所有教師均能運用多媒體教學,90%以上的教師自己動手制作課件。學校重視教師信息化應用考核與評優,每年教師節前,通過對每位教師平時教學媒體使用次數的統計,上傳資源庫課件的數量,論文、課件、教學設計參加上級評比獲獎等次等十多項指標進行量化考核,最后評選15名校級“信息化應用工作先進個人”,進行表彰獎勵,樹立一批批信息化應用典型,通過教學活動比應用、學??己瞬閼谩涞湫蛶討?促進教師媒體應用率和普及率的不斷提高。
第三,常抓校本培訓,全面提高教師信息化素養。
分層要求,全面培訓,促教師信息技術水平上新臺階。為了培養一支具有高素質的教育信息化教師隊伍,學校結合實際情況,制訂了教師信息技術校本培訓規劃,要求45歲以下教師會運用網絡進行課程教學,會自制多媒體課件,會制作簡單的Flas和專題網站;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引領示范作用,每學期組織20學時以上的信息技術校本培訓,并通過學校網站中的教師培訓專欄和QQ群、Blog圈子進行網絡培訓和適時指導,使教師培訓形式靈活多樣且有互動性,使全校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水平和操作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
對全體教師進行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為落實國家繼續教育條例和教育部《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推進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在省市電教部門的支持與指導下,2010年暑期集中全校教師進行了為期7天56學時的教育技術能力專項培訓,80位參加學習的教師,均取得了省教育廳頒發的“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合格證”。在隨后幾個月的實踐應用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學校充分發揮示范校傳、幫、帶的作用。多次派教師送教下鄉,現場執教并觀摩教學。市教育局組織漢師附小多名教師到市內各區縣,通過現場作公開示范課、學術報告及現場互動答疑等形式,進行“陽光師訓”,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促進了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蓬勃發展。
第四,積極開展課題研究、促進整體協調發展。
學校堅持走“科研興教,科研興校”的路子。學校在“十五”期間參加了全國課題研究,《基于網絡環境下小學課程整合的研究》獲評全國優秀課題,其成果獲一等獎,學校獲“全國十五課題研究先進集體”獎。在“十一五”期間,承擔的中央電教館“十一五”教育技術專項課題《基于網絡環境下小學作文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的研究》,在全體研究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地完成了作文網站的程序開發和資源添加,作文網站規劃合理,其核心程序作文批改功能在國內屬首創。作文網站受到省內外專家的贊譽,已在省內開始推廣并獲陜西省優秀課題獎。
第五,積極組織師生參加各級信息化競賽和評優活動。
遠程互動教學受上級領導的肯定。2008年3月28日,陜西省副省長朱靜芝、陜西省教育廳廳長楊希文等領導一行,視察了本校與陜飛一小和勉縣周家山小學進行的遠程互動教學并給予了高度評價。
學生電子作品《廉政建設進校園》受到省市紀委領導的大力贊賞。2009年元月13日,省市紀委領導一行十五人到校調研“廉潔文化進校園活動”開展情況。瀏覽了學生制作的廉政建設電子小報、電腦繪畫、動畫等作品,對信息技術與廉政建設宣傳有機整合,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并倡導各地要向附小學習,拓展宣傳形式,認真做好“小手拉大手”廉政教育活動。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學校這樣大手筆的規劃,大力度地推進信息化發展,得到了廣泛的認可。最近,又取得了哪些成果?對于學校今后的信息化建設您又是如何看待的?
關鍵詞:信息化;翻轉課堂;汽車運用;專業教學;實訓教學
一、背景
翻轉課堂,又譯為“反轉課堂”,2011年在美國各地興起,“翻轉”的含義是顛覆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組織、教學角色的變革,擴大教學的覆蓋面,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并進一步改善學習效果?!胺D課堂”又與信息化教學、數字化資源建設相輔相成,成為信息化時代教學模式變革的關鍵性因素,同時與教學改革發展相契合。
通過發揮教學資源信息化的優勢,可以實現多元化的課堂翻轉,主要體現在教學模式、現場實訓方式、評價等方面。
二、工位翻轉
工位翻轉的主要特征是指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轉變,伴隨有教學組織、教學評價、教師職能轉變等方面的內容。
利用信息化的實訓環境,將學生進一步細分為三類學習群體,分別圍繞:理論知識學習與自評、虛擬實訓與師評、實物操作與互評三大主題進行學習與練習,并設置對應的“工位”。
由此拓展原先內涵單一的“工位”,使學生分工更為豐富,再通過“工位”的輪換,優化教學組織,實現工位間的翻轉教學,同時也更為凸顯了老師的管理、引導和組織作用。
1.理論知識學習與自評
借助動畫和3D仿真,化解了“講不清、看不見、摸不著”等教學難題。還可通過計算機終端實現多次測驗,實現理論自評。
2.虛擬實訓與師評
學生進行仿真實訓,可以調閱實訓記錄,作為評價依據之一,與實物操作相比,操作效率更高,且突破了場地和時間的限制,避免了安全隱患,趣味性也提高很多。教師可以通過后臺對學生的理論自評、實操互評以及仿真實訓過程進行查閱,監督學生學習過程。
3.實物操作與互評
在每個工位上配置計算機并安裝實訓輔助軟件,學生可查閱資料、調閱視頻并現場互評,再進行工位輪換,實現工位間的翻轉,拓展工位。
三、現場翻轉
傳統實訓現場是老師演示操作、指導點評、學生實訓的場所,在教學中仍然存在教師難于演示,無法人人看清;學生一味模仿,缺少及時指導等問題。
針對以上問題,可以通過改變教師現場演示環境和學生現場學習方式來優化實訓教學。
1.實訓演示環境翻轉
原先的實訓演示立足于現場與實物,但在教師演示環節的短板效應仍尤為明顯,通過虛擬實訓,實現教師演示由現實環境向虛擬環境的轉變,收到了一目了然、講得清、看得清的效果。
2.現場學習方式翻轉
實訓現場常見問題有教師苦于反復演示弱化了指導的職能,操作過程中無法獲得及時正確的指導等問題。針對以上問題,在實訓現場設置工位機,學生可查閱資料、調閱視頻并現場評分,增多了學生的可支配資源,改變了原先現場學習方式。
四、課堂翻轉
學習方式轉變是課堂翻轉的主要特征。通過轉變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在線學習課程為例。
不論是知識點還是輔助資源,共同的特點就是短小精煉,有較強的針對性。學生閱讀了知識點與輔助資源之后,緊跟著的4~5個小問題,可以幫助學生及時進行檢測,并對自己的學習情況作出判斷。學生的學習情況能夠及時地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匯總處理,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通過該平臺,學生在課前完成“信息傳遞”,而“吸收內化”的過程則通過在課堂上互動來完成,教師能夠提前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在課堂上給予有效的輔導,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進學生知識的吸收內化過程。
五、總結
課堂變成了老師與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從而在理論知識教學方面達到更好的效果,同時優化一體化教學過程,并進一步促進實操技能教學;教師演示由現實環境向虛擬環境的翻轉,克服了教師演示環節的短板效應。將信息化平臺運用到實訓現場,改變了原先的現場學習方式,增加了學生可支配資源;圍繞理論知識學習與自評、虛擬實訓與師評、實物操作與互評三大主題,設置對應的“工位”,拓展“工位”內涵,并通過“工位”的輪換,優化教學組織,豐富學習過程。
困難在于信息技術領域有行業發展快、技術改進快、更新快的特點,今后研究還應兼顧一定的即時性、前瞻性;對師資、設備、場地、資源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也增加了實施的難度;過程監控及評價有時會導致部分教學環節在進程上很難把控。
參考文獻:
鐘志賢.信息化教學模式[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07.
(一)信息化的介紹
企業信息化是指企業以優化和重構業務流程為基礎,在一定的深度和廣度上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數據庫技術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各種信息,實現企業內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這涉及創新企業的管理理念,優化管理流程,重組管理團隊和創新管理手段。
(二)信息化要素
第一,企業信息化的基礎是企業的管理和運行模式,而不是計算機網絡技術本身,其中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僅僅是企業信息化的實現手段。
第二,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概念是發展的,它隨著管理理念、實現手段等因素的發展而發展。
第三,企業信息化是一項集成技術。企業建設信息化的關鍵在于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即實現將關鍵的準確的數據及時地傳輸到相應的決策人手中,為企業的運作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第四,企業信息化是一個系統工程。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是一個人機合一的有層次的系統工程,包括企業領導和員工理念的信息化;企業決策、組織管理信息化;企業經營手段信息化;設計、加工應用信息化。
(三)信息化整合
傳統認為企業信息化程度劃分為四個階段:基礎應用階段、關鍵應用階段、擴展整合及優化升級階段、戰略應用階段,每一階段都有其具體特征和判斷標準。
先看第一個基礎應用。在此階段,企業主要進行的信息化應用內容有基礎的協同OA、簡單會計核算、企業網站、簡單薪資核算和簡單的員工考核等。
第二個是關鍵應用階段。這一階段企業的信息化應用主要有全面會計核算、基本成本和資金管理、企業核心業務系統(采購、生產、營銷、庫存等)和人力資源管理等。
第三個擴展整合及優化升級應用階段,信息化應用解決了關鍵應用階段信息系統未集成的問題,主要應用內包含了全程供應鏈應用、CRM、PLM、電子商務等集成的ERP應用。
最后是戰略應用階段,這是中國企業信息化應用的最高階段。處于此階段的企業經歷了較為長期的信息化應用之后,其信息化應用將通過商務智能、全面的績效管理和隨需而變的架構及機制等應用來全面體現其效益。
二、企業信息化應用
(一)信息化的管理模式
管理屬于模糊性的概念,其重要性不容置疑。在信息化時代,如何管理才能真正地促進企業的長效發展是企業每一個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必須面臨的問題。企業傳統的管理模式主要為人為管理,人為管理不僅效率不高,而且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或者出現各種各樣的矛盾。信息化技術廣泛應用有效地改善人為管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簡化人為管理的操作程序,同時提高企業管理的效率,使企業由人為管理轉向信息化管理,提高企業管理的自動化水平,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信息化在企業中的應用
天津濱??焖俳煌òl展有限公司從公司成立之初,就把信息化建設工作作為公司管理工作的重點,不斷優化完善各業務板塊,進一步輔助提升其管理的規范化和精細化水平。目前,企業實現的信息化應用有以下幾個方面:企業內部OA智能辦公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績效管理系統、檔案管理系統、資產管理系統、安全管理系統、業務部門內部管理信息化模式。它形成了具有公司特色的綜合信息管理門戶,系統采用B/S架構,系統分為前臺和后臺管理模式。
其中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已經實現了對企業員工的人事信息、組織架構、考勤管理、績效管理模塊等的實際應用。實現了電子化登記、查詢,達到了信息共享。安全管理系統是軌道交通行業的重中之重,此系統結合安全績效、應急管理、隱患排查、風險管理、勞保管理等模塊,把安全監察、檢察和技術整合在一起,形成容易查找各種信息、報表分析,輔助公司的安全管理的模式。今后的方向是把這些單個的系統整合到一起,統一運籌、管理,形成集中的信息化管理網絡,這也是今后要探索的方向。
信息化在企業中的應用,使企業高管就算足不出戶也可以快速查閱公司的各項信息。企業信息化管理采用大量有益的信息技術大大地改進了企業的資金、信息、物資、人員的統一管理。通過建立一個信息交流平臺,解決了一些由于地域問題所造成的技術難題,在互相交流的同時也學習和進步并解決這些難題。與此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整個企業的工作效率,為技術交流提供了發展的空間和不同層次的交流,更大力度地帶動了整體的發展水平。
三、提升企業管理信息化發展水平的對策分析
(一)不斷加強企業戰略管理信息化建設
由于未來企業管理信息化必然走向戰略管理層面,因此發展企業戰略管理信息化就十分關鍵,對此首先要革新頂層設計理念,使之符合戰略信息化管理的需求。企業的運營必須建立在戰略基礎上,只有關注戰略,才能夠更好地落實方法和工具。然后要關注戰略以及支撐戰略的相關業務,讓信息化管理部門能夠更好地理解企業的業務,這樣才能夠為企業業務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務。
傳統的企業管理信息化管理模式主要致力于提升企業業務的操作效率,而戰略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在于戰略、目標以及績效和決策等,其本質是為了提升企業的戰略執行力,提升企業的效益。企業想要具體地落實以及執行這些戰略就需要利用“以業務為驅動,以流程為導向”的這種方式實現信息化管理。只有將企業業務部門所涉及的業務管理內容與企業的發展戰略、指標、目標以及決策等相關內容進行緊密結合才能夠真正發揮業務系統的協同效用。只有企業管理信息化的建設能夠緊密地結合企業的整體戰略,并且保障和落實戰略能夠被納入管理信息化的系統之中,才能夠更好地提升企業的管理信息化的水平。
(二)進一步促進企業信息化的整合應用
實現企業管理信息化的整合應用,就需要結合企業的整體業務模式,構建統一的管理信息系統,這個一體化的管理系統要涉及到流程、戰略、組織以及預算、計劃和全面績效管理等諸多內容。企業一方面在推進戰略管理的同時,還需要對組織、流程以及計劃和全面預算等管理工作進行強化,并將這些信息系統進行整合,從而使之能夠更好地應用在企業的日常運營管理之中。當前企業管理信息化進行整合可以借助ERP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將戰略管理、組織管理、計劃管理以及全面績效管理整合到一起,并梳理企業的整合業務流程,從而有效地提升企業管理信息化的整合水平。
四、結語
關鍵詞: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電子政務;服務模式
隨著我國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全球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和思考方式,使人們更加體會到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在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政府對現代化信息技術進行了合理利用,以不斷提高政府行政管理質量和水平,為人們提供更好的服務,促進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結合筆者的工作實踐,就行政管理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實踐進行了探討。
1政府在信息化建設中的重要性
目前,隨著我國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政府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實現自動化辦公、加強局域網建設、采用信息公開方式、電子政務等,從中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然而,在政府信息化建設當中,需要相應的信息技術的支持,因此,應建立健全信息化制度和流程管理,以促進政府服務工作更加規范化。政府信息化建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在政府電子政務運作的過程中,經常出現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及時作出正確處理。因此,在信息化應用的過程中,政府應結合我國國情,采用先進的信息管理模式對信息化流程進行優化,以推動政府的信息化發展,提高政府行政工作水平和效率。
2信息化發展政府職能的轉變
隨著電子政務信息化建設進程的加快,政府拋棄了傳統的辦公模式,引入了信息化模式,以提升行政管理水平。在信息化應用上,政府可以利用網絡技術進行行政管理,簡化了公共事務管理,優化了網絡流程,提高了辦公的效率,這是對行政管理體系的創新,使政府部門形成一種良性互動模式,以提升政府的服務效率。政府的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是在行政管理中利用信息化技術來提高辦公管理效率的過程,也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能夠迅速地獲取數據,實現信息平臺的共享,保證信息的安全,并能及時和處理信息,提高政府的服務效率和水平,確保政府決策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為企業和公民提供更優的服務。
3政府行政管理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
3.1信息化在政府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政府行政管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術在政府行政管理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不斷完善政府機構的組織體系,同時,還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①在信息技術應用中,政府與社會的關系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加強了政府與社會之間的交流;②政府傳統的服務模式受到信息化的沖擊,采取了信息化管理模式,大大提升了行政管理的技術水平;③提高行政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政府績效。在政府信息化建設當中,其建設核心是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以提高政府的信息化管理與利用水平,重新安排政府行政管理流程,規范行政管理制度。信息化技術在政府行政管理中的應用,是政府信息化事務發展的過程,在行政管理中通過采用數字信息化技術,不斷提高了政府對民眾的行政服務能力,提升了行政服務效率,減少了行政管理上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3.2使政府行政管理模式更加現代化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確保了行政服務工作有效、有序進行,不斷完善了行政管理制度,使行政管理模式向現代化方向發展。在信息化全面普及的時代,解決了以往行政管理中需要大量人力的問題,大大節省了管理時間。比如,在管理工作中,我們可以通過數據統計、經濟統計、信息核算等技術來提升自身的效率。要達到這一目標,需要信息技術作為支持,并將這些信息技術應用于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全過程當中,以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應用水平,為民眾提供更好、更快的服務。
3.3實現行政管理模式網絡化目標
以往,行政部門在傳統的信息應用中,一般是通過文件的傳送來實現管理目標,這將會導致文件不能及時到達,影響到行政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然而,通過采用信息化服務體系,可以確保信息的迅速傳送,減少中間傳遞過程和時間,這大大節省了工作時間。政府信息化建設采用了完善的網絡組織結構,實現了信息數據的共享,加強政府行政部門的聯系與溝通,提高管理工作效能,減少了人力資源。與此同時,在行政管理中采用網絡化管理模式中,能夠確保組織成員良好溝通和協作,提高行政部門的績效。
3.4體現政府行政管理模式靈活化
在政府行政管理過程中,如果采用傳統單一的管理模式,將會導致管理工作效率低、出現時效差等,且這種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加大了政府的經濟投入。而通過建設信息化行政管理體系,以上問題將會得到有效解決。比如,電子監控設備在公路中的運用可以實現上路車輛的實時監控,且可以觀測車流量情況,為政府部門提供準確、可靠的數據和依據。此外,社會公眾還可以通過政府的電子信箱,積極參與到政府部門各種討論當中,比如在網上討論和收集的決策方案,通過它來表達自己的看法和發表個人的意見;同時,公眾還可以通過信息網絡,隨時與行政部門、行政人員保持聯絡,實現相互監督。在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中,通過信息化的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行政管理部門應建設信息化管理平臺,采用網絡化發展模式,重視信息化共享以及各個部門之間的協作等問題,盡可能地提高政府行政部門組織管理的水平和工作效率,以降低行政管理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