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6 13:17:1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繼續教育學習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繼續醫學教育情況
我院是一所承擔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康復任務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同時以老年病研究為特色,擔負著國家級科研課題。臨床科室29個,醫技科室15個。近五年在院內及本市共舉辦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196項、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42項、區級繼續教育項目173項、院級繼續教育項目609項。主管部門繼續醫學教育專職管理人員3名(醫療2名、護理1名),各科室配有繼續教育學分兼職管理人員2名,分管醫療與護理的繼續教育學分管理工作。
1.2繼續醫學教育對象
高年醫師、具有中級或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在職衛生技術人員,包括醫療、醫技、科研人員和護理人員共2135人,其中醫療、醫技、科研人員1047、護士1088人),具有高級職稱404人、中級職稱550人、初級職稱1181人。1.3繼續教育活動形式醫院已經形成了多層次立體化的繼續教育框架,包括國家級、市級、區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以及院級、科室業務學習,學習形式包括進修、學習班、崗位培訓、學術交流、專題講座、病例討論、讀片討論、示范性查房、自學、遠程教學、網絡教學、等。
2網絡系統管理的實施方法
2.1建立三級管理層次
根據繼續教育學分管理的實施,建立教育處、科室、個人三級管理層次,制定相應職責。教育處設有專人負責,動態管理全院專業人員參加繼續教育情況,上傳下達相關管理制度,總結繼續教育學分管理情況,制定繼續教育活動計劃??剖以O有繼續教育學分管理人員,管理人員須由中級及以上科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并經教育處審批方可任職,作為教育處與專業技術人員聯系的橋梁,具體負責科室繼續教育學分管理工作,上傳下達,及時掌握繼續教育新動態,為科室繼續教育把關。個人作為繼續教育的接受者有權利接受繼續教育并履行接受繼續教育義務,通過個人登陸繼續教育學分管理系統網上查看個人參加繼續教育情況,按崗位需求選擇繼續教育學習內容,完成年度繼續醫學教育。
2.2充分利用網絡管理系統實施“三定一會”管理流程
教育處每年4月開始,定期利用繼續教育學分管理系統網上審核科室專業人員繼續教育學分達標情況,實施動態管理,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形成有效的對策[2],對于不符合實際情況學分的虛假學分,經與本人核實,取消所得繼續教育學分;充分利用醫院網絡系統,定期組織公布國家級、市級、區級、院級繼續醫學教育活動安排,為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學習,選擇學習內容提供可行條件,搭建學習平臺,滿足衛生專業人員的學習要求;定期反饋科室繼續教育學分達標情況,將繼續教育學分管理系統顯示的經過審核的科室繼續教育學分達標情況,通知科室主任及繼續教育學分管理人員,督促專業技術人員根據職業所需修滿學分,完成個人年度繼續醫學教育。每年年初召開繼續醫學教育學分管理培訓會,導讀相關文件,下發相關管理制度,總結存在問題,制定相應措施;同時把培訓內容公布在醫院網路信息管理系統,要求科室管理人員利用“科會”組織專業人員學習,擴大繼續教育的宣傳,取得衛生專業人員的認同,提高專業人員接受繼續教育的自覺性。
2.3建立培訓前簽到培訓后授分學分授分方式
2002年某院在本市衛生系統率先采用繼續醫學教育學分管理系統(簡稱ICME系統)進行學分管理,為醫院每位專業技術員人員配發一張帶有照片的繼續醫學教育學分登記卡(簡稱IC卡),為持卡人建立唯一的編號,納入管理系統。專業人員參加學習活動后出示IC卡,管理者使用手持刷卡機(簡稱POS機)刷卡記錄學分和學習內容,上傳審核POS機內容,完成一次繼續教育學分記錄;通過使用繼續醫學教育管理系統,完成繼續教育對象參加繼續教育活動數據的錄入、審核、修改、查詢、統計、存儲、打印、維護和遠程交換等功能,確定管理系統使用到位。管理者提前到達培訓會場,實行參會者本人簽到制度,杜絕代簽現象;培訓結束時根據實際參會情況授予繼續教育學分,參加者本人刷卡;管理人員通過設置上課前和上課后刷卡分次刷卡來控制學員遲到和早退現象,實現培訓簽到與刷卡授分相結合的學分授予方式。
3實踐結果
3.1規范高效學分管理
根據原衛生部頒發的繼續醫學教育條例,全國衛生系統都要開展繼續醫學教育,每個中級職稱以上的衛技人員每年都要獲取一定的繼續醫學教育學分,作為考核和晉升的重要依據。由于醫院參加的人數眾多,繼續醫學教育學分項目內容也廣泛,分為國家級、1類、11類等有14項之多,手工錄入統計已經無法完成此項工作。運用現代化管理手段規范繼續醫學教育管理[3],初步實現繼續醫學教育的規范化、現代化、科學化、體現出傳統管理方式中無可比擬的優勢,減輕重復性負擔和壓力,實現了快速、便捷、公開、準確的管理過程,避免了手式錄入學分造成的誤差和統計的不準確,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繼續醫學教育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減少重復,及時掌握繼續教育開展的情況,較為有效地解決了醫療衛生機構繼續教育學分記錄難、規范難、上報難、查詢和審核難等問題,具有一定的規范性、實用性和通用性[4],利于衛生管理部門及時掌握所管轄的醫院開展繼續醫學教育的情況,便于統一管理。近三年某院559次繼續教育活動通過繼續醫學教育學分管理系統授予學分,刷卡人次21827次,連續十余年超額完成繼續教育學分達標率,基本實現繼續教育學分管理計算機網絡化、科學化、規范化。減少管理人員工作強度,提高繼續教育學分統計科學性、準確性和時效性。根據管理系統提供的數據,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避免問題的堆積,為專業技術人員提供學習方向,按崗位需求參加繼續醫學教育活動,達到繼續教育目的。
3.2快速統計查詢
ICME管理系統具有強大的統計查詢功能。學員可以通過輸入自己的IC卡號查詢個人年度各類學分詳細情況,使得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根據所獲學分情況,加強某類學分的學習;同時ICME管理系統根據每個人學分獲取情況,對單位學分達標、個人學分達標、人員學分達標、多年度學分達標進行統計,使學分管理處于動態管理狀態,便于管理者根據具體情況,及時調整計劃,制定相應措施,督促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完成年度繼續醫學教育。ICME管理系統通過項目分類統計,得出每一繼續醫學教育項目所參加的具體人數,職稱分布情況,實時了解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學習需求,為制定下一輪培訓計劃及培訓內容提供科學數據,滿足衛生專業技術員人員的學習需求。
3.3動態網上審驗
主管部門通過政府網站每年定期組織管理人員進行網上實名制學分審驗,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從政府部門最大限度的實現繼續教育學分授予的公平性、公正性、避免虛假學分;另一方面了解廣大醫務人員參加繼續醫學教育活動情況,維護醫務人員參加繼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由于醫務人員專業的特殊性,從政府方面呼吁為醫務人員提供有效的參加接受繼續醫學教育培訓的機會,以保持其職業生涯的穩定與發展。
4現存問題
4.1系統操作程序缺乏簡單化
目前使用的好醫師繼續醫學教育學分管理系統,管理者在每次學分刷卡前,需要進行復雜的繼續教育項目下載程序,學員刷卡后執行數據上傳程序,至此完成一次學員的繼續教育學分記錄。管理者操作繁瑣,不利于在繁雜的日常工作中完成操作程序。
4.2學分授予真實性的可信度
關鍵詞:護理繼續教育;管理;實踐
中圖分類號:G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02-0194-02
護理繼續教育(nursing continuing education,NCE)是護理人員從業后獲取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方法的終身性醫學教育[1]。其目的旨在使在職護士不斷學習同本專業有關的新知識、新技術,跟上護理科學的發展。因此,從教育的職能上看,它屬于成人教育的范疇,是專業教育的繼續、補充和完善。 在醫學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護理人員參加繼續教育學習的好壞不僅直接關系著衛生技術人員自身前途的發展,而且是醫院護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前提之一。
一、醫院概況與護理繼教人員職稱結構
莆田學院附屬醫院創建于1896年(清光緒廿二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急救為一體的三級甲等大型綜合性醫院。全院護理人員總數831人,人員職稱結構如下。
二、完善培訓制度,加強組織領導
護理人員的繼續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醫院應根據長遠發展的需要把其提升到護理質量戰略發展的層面上來抓,建立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繼續教育體系。提高對繼續醫學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把護理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的開展情況、規劃目標的完成情況納入護士長以及科主任干部考核和護理部年度綜合目標管理責任制,并以院部名義下發系列規章制度來約束和規范。
醫院設立分管護理副院長為組長、護理部、各科室護士長、科主任組成的全院繼續教育領導小組,下設臨床、醫技和護理等繼續教育委員會,分別負責其繼續教育計劃的完成和落實。護理部特別設置分管部門配備一名副主任和干事負責具體事務的處理。實現院、科職責分明,齊抓共管,互相督促檢查的良性運轉,使繼續教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三、設置合理的護理繼續教育方案
(一)教育形式要多元化
醫院在院部的高度重視下,對全院的繼續教育進行全局規劃并為護理人員設置多元化的繼續教育形式,盡最大可能為護理人員創造繼續教育的途徑,包括:由單位組織的學術報告、專題講座、技術操作示教、現場臨床技術觀摩教學、新技術推廣、臨床病理討論會、多學科多科室組織的案例討論會、大查房等。另外,醫院引進了先進的網絡繼續教育系統(好醫生遠程繼續教育系統2.0)、ICME等和業內知名遠程繼續醫學教育網站合作并為每位學員配置繼續醫學教育學上課IC卡,學員持有IC卡聽課考勤,極大方便上課管理,有效地提高學員的出勤率,促進繼續教育年度計劃的順利完成。
(二)采取積極的激勵措施為護理人員提供學習保障
醫院鼓勵所有護理人員積極參加各種學術培訓、學術會議,每年院部的財務預算中撥出一定預算予以固定資金保證。大力支持和鼓勵護理人員參加各類成人教育提升學歷并對獲得學歷提升后的人員按順利獲得文憑等級予以報銷一定比例的學費。此外,醫院每年積極爭取主辦或者承辦各類專業學術會議,不僅方便護理人員參加繼續教育就近學習,還極大地增加全院衛生技術人員的學術氛圍。
(三)規范培訓內容,拓寬教育渠道
根據不同??谱o理的發展趨向及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需求來優化和編制培訓計劃表,以加強NCE的內容層次[2],刺激參加人員求知的學習欲望,促進個人職業生涯的不斷成長和業務技術水平進一步的提高,比如:開辦一些創新啟發式課程、護理人員經常使用的計算機日常辦公軟件、外語、醫療衛生有關的法律法規、新業務新理論等知識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這些舉措旨在尋求一個合理的教育模式以便更適應繼續教育的快速發展,這種模式的建立也要依托舉辦單位現有的網絡學習技術的硬件支持等,從而在技術上解決了學習者不能脫產集中學習的工學矛盾,讓護士直接在崗位上或者利用護士站的現有電腦平臺OA網絡(辦公自動化OfficeAutomation,簡稱OA),甚至利用能在院外、家中就能得到學習的更先進的VPN網絡(虛擬專用網絡Virtual Private Network,簡稱VPN)中的遠程視頻系統,這種方式的學習能實現就像面對面一對一的授課。從理論上講,應用先進網絡技術或者網絡視頻學習系統也是NCE 合適的教學方式之一。
(四)定制合理、有效的NCE 效果評估體系
在開展NCE活動的應用過程中,組織者應注重學習效果加強考核,也要不斷探索積極改進繼續教育學分的科學管理辦法,醫院主管行政部門不僅要在NCE 的培訓計劃的制定進行把關,更要在注重數量增加的同時也應該注重加強質量的管理,切勿把NCE流于形式[4]。對于繼續教育學習的評價體系要積極引入循證護理理論對授課進行適時有效評價,培訓項目和方案不合理的要及時予以更換或者重新修訂,尋求更能激發護理人員的求知欲望和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五)激勵培訓人員的積極性,探索有效的約束機制
要認真落實衛生部和人事部有關文件精神,把繼續教育學分年度考核是否合格納入衛生技術人員聘任、技術職務晉升和執業再注冊的必備條件之一。要對繼續醫學教育工作開展較好、合格率高的科室和能積極參與并重視繼續教育的個人給予表彰,同時也要對不積極開展繼續教育或者違反規定的科室和項目負責人予以處罰并通報批評,甚至取消項目舉辦資格等措施。
四、有關部門應該制定必要的制度為繼續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良好的實施環境
(一)對任職教師的遴選聘任管理需要制定有效的管理辦法
遵守國家的法律、政策,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敬業精神強,熱愛繼續教育事業;具有相關教師任職資格、本學科大學本科(含)或以上學歷、相應的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具有所承擔本課程教學任務的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業務基礎扎實、教學效果好;能認真編寫教材,對醫學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及有關衛生的法律法規興趣濃厚;勇于進行教學改革和創新,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改進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學培訓質量。認真做好成績考核工作。授課教師組卷、命題主要考核學員專業基礎知識水平、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和臨床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并結合平時成績客觀評定學員的成績。
(二)任課教師備課、上課管理制度
培訓教師授課前應做好充分準備,科學安排培訓內容和選擇合適的臨床教學方式,保證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要針對不同職稱和年資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特點,因材施教,授課的內容要體現“三基三嚴”,也應該體現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的臨床實踐。授課教師理論上課教案要經繼續教育領導小組審核通過后方可上講臺。授課教師嚴格按培訓計劃和內容上課,不得減少課時,不得隨意調課換課,保證培訓課時到位。教師應認真上好每節課,不斷創新繼續教育培訓的教育手段和授課方式。
(三)教學培訓質量督導評估制度
通過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的各種質量評估,教師可以了解到自己所授課程的質量,包括教學內容是否恰當是否緊跟上級衛生政策的要求;教學方法是否得當,是否既能保證臨床工作的特殊性又能很好地完成并指導了學員。醫院護理部或科教科成立教學督導并負責檢查和跟蹤繼續教育的培訓質量。督查繼續教育培訓計劃、教學方案、課程教學資源、師資配置及其培訓工作的落實情況。檢查和跟蹤教師備課、上課等各個教學環節的臨床培訓質量情況。聽取學員對培訓的安排與教學質量的意見,進行分析和匯報。對考試工作進行全過程的檢查監督和跟蹤。
(四)培訓效果跟蹤評估制度
利用規范化繼續教育培訓基地,收集評估基礎資料,為培訓的效果評估提供一定的量化分析依據。采取多渠道、多形式了解學員的培訓感受和收獲,定期征求學員的意見和建議,適時總結經驗,加強和改進管理工作,不斷提高繼續教育的質量和水平。認真調查了解全院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需求,發揮各學科各自的特色和優勢,編制符合廣大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需求的培訓內容和培訓計劃,在教學組織中嚴格管理,保證培訓質量。
五、存在的問題和需要及時改進的地方
(一)普遍的問題是存在學習重視不夠、認識不足的現象
很多護士對學習的動因認識不足甚至是流于形式 還有繼續教育學分管理方面也存在不科學、不規范的問題。認為實行學分制管理及建立登記制度不是很有必要,也有部分護士把學分制管理看成是“形式主義”,隨便應付下就行了[5],甚至有些護士在接受繼續教育過程中存在這種觀念,認為參加繼教學習只是為獲得學分而學分只是為了晉升,而不是以獲得知識為學習目的,出現“混分”“買分”現象。
(二)工學矛盾突出 ,政府層面的立法依據缺失
目前查閱學術期刊或者使用CNKI的網絡平臺是護士獲取專業學術信息的主要途徑之一,但是參加繼續護理學教育其他項目活動如到上一級醫院進修、參加學術會議、或者專題學習班等, 雖然也是重要的學習途徑, 但因所在單位的原因可能對護士的鼓勵機會不同, 因為受到學習經費、出差時間、職稱高低所給予的學習機會限制,臨床護理人員編制不夠,既要上班又要參加各種學習,造成突出的工學矛盾。2008年衛生部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條例》中的條款較籠統粗放、注重原則, 可操作性不是很好;在推行、管理、監督繼續教育實施中力度不強, 更早期衛生部頒發的《繼續護理學教育暫行規定》不是法律條文, 不具有約束力和強制性, 難以保障繼續護理學教育工作在有法可依的軌道上健康深入而有效地開展。
參考文獻:
[1]王彤華.開展護理繼續教育提高護士整體素質[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 (2) :262-263.
[2]黃平.繼續教育概論[M] .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151.
[3]DeSilets. Looking back on 25 years of continuing education[J].Journa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Nursing,2004(1).
一、提高認識,加強行動,增強進一步搞好教師繼續教育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通過繼續教育,明確了開展繼續教育培訓要貫徹“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理念,主動適應當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按需施教,著眼提高,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地進行學習。因此,我把教師繼續教育納入工作計劃,制訂了個人校本研修計劃,邊學習邊工作,用學習指導工作。
二、貫徹、落實繼續教育實施方案。
我認真對待本年度的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工作。 我感覺自己的業務水平還有很多可以提高的地方,只有多通過這樣的專業引領學習,才能讓自己的教學更具有實效性。通過本年度繼教學習,使自己在課堂上對多媒體課件的合理使用能力得到了提高,掌握了很多電腦軟件使用方面的知識,方便了自己的工作,特別是信息技術手段在化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三、個人收獲。
通過繼續教育學習,我深切感覺到,做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有崇高的奉獻精神、高標準的師德,也需有先進完備的教學策略與方法,還要有必要的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由于本人在面向全體學生這一方面以及對教材的理解都不夠透徹。通過繼續教育的培訓,使我在教學工作中能“因材施教”,對學生能給予學習上的指導,生活中的關心,認識的點撥,思想的疏導。并能公正、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滿足他們求發展、求進步的需要,并且能悉心研究每位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不遺棄,不淘汰任何一個學生,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牢牢打好各方面的基礎。
(一)終身教育理念的傳播與政策的指導
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終身教育”理念的提出與推廣,其思想逐漸被人們所接納。終身教育包括人發展的各個階段以及各個方面的教育活動,既包括縱向的一個人從嬰兒到老年期各個不同發展階段所受到的各級各類教育,也包括橫向的從學校、家庭、社會各個不同領域受到的教育。在我國,建立靈活開放的終身教育體系,搭建終身學習“立交橋”,已經成為黨和政府制定的教育發展戰略目標之一?!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促進現代國民教育體系更加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基本形成,促進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學有所成、學有所用。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主張推動各方面教育的全面深化改革,要對普通教育與繼續教育進行創新發展,培養各方面高素質的人才。
(二)學習型組織與學習型社會的構建
麻省理工大學的彼得•圣吉(PeterSenge)在《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一書中指出,在21世紀,組織之間的國際競爭加劇,最成功的將是學習型組織,并且這種比競爭者更快地學習知識的能力,是組織繼續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這種學習型組織的理念隨之擴展到社會組織的各個方面。我國從黨的十六大以來,也在戰略的高度上提出建設學習型社會,并把建設學習型社會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與任務,要求構建全面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學、處處可學、時時能學的學習型社會。
(三)師范教育的發展與變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立了以師范類院校為主的師范教育體系。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的師范教育逐步發展為教師教育,教師職業的專業性愈來愈受到重視,培養教師的師范教育體系逐步走向開放、多元,職前教育與職后教育一體化的教師終身教育體系逐步建立。從師范教育到教師教育,概念變化的背后是觀念的更新與制度的變革。師范教育體制的創新,不僅是要提高職前教育的培養質量,更是要加強在職教師的職業培訓與發展。教師的在職進修培訓、持續的專業發展將成為教師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這就需要推動傳統的師范教育與培訓體系的改革、創新與發展,促進教師繼續教育體系的革新,加強對教師教育體系的補充與完善。
二、師范類高校繼續教育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分析
師范類高校是我國實施繼續教育的重要力量,并承擔著以教師繼續教育為主體的任務。良好的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能夠促進繼續教育更健康地發展。為了掌握師范類高校繼續教育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狀況,課題組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通過問卷調查以及實地調研的方式,對5所師范類高校(北京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廣西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西南大學)繼續教育機構的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進行了調查。在獲得實證調查數據的基礎上,對此進行了梳理與總結。
(一)管理體制狀況
高校繼續教育管理體制包括學校層面對繼續教育機構的管理和繼續教育機構對自身內部的管理兩個方面。從實際調查來看,雖然5所高校繼續教育機構的名稱與辦學范圍不盡相同,但都定性為二級學院,由學校歸口管理,校領導分管,并承擔著繼續教育辦學以及統籌管理成人學歷教育業務發展的雙重職能。5所高校未單獨設置專門的管理機構對繼續教育業務進行管理。
1.繼續教育機構在學校的歸口管理
5所師范類高校都建有獨立的繼續教育機構實體,均為學校二級學院,其中3所高校具有現代遠程教育試點資格。在具有現代遠程教育試點資格的高校中,2所高校將網絡教育學院與繼續教育學院進行了整合,統一為一個學院,同時開展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網絡學歷教育以及非學歷教育業務;1所高校保持了繼續教育學院以及網絡教育學院的各自建制,分別以成人高等學歷教育以及網絡學歷教育為主,也同時開展培訓業務。另外2所高校都設立繼續教育學院,其中1所正逐步籌建網絡教育學院。繼續教育機構都由高校分管領導直接管理,或由高校領導直接兼任機構領導,屬于垂直型的管理體制。在辦學業務范疇方面,5所高校繼續教育機構都承擔著對成人學歷教育進行統一管理與辦學兩重職能,并都開展非學歷培訓業務;有個別高校設置了專門的管理機構,對培訓業務實施統一管理,實施管辦分離。高校繼續教育機構在專業開設、培訓項目確定等教學業務方面具有較大的自,在人員配置、辦學規模方面享有部分自,但在財務方面則都由學校財務部門進行直接管理,統一核算。
2.繼續教育機構內部管理體制
5所師范類高校繼續教育機構建立了較為成熟的管理制度,包括人事、財務和事務管理制度。人事制度方面,繼續教育機構工作人員的人事關系主要分為兩種:事業編制以及合同編制(或人事)。由于多數繼續教育機構沒有專職的教學師資,所以一般采取自主聘請師資或者與教學院系所合作安排師資的方式來解決師資問題。上海師大繼續教育學院的教學師資由校內相關學院統籌安排,教師教學工作計入基本工作量;若二級學院跨院直接聘請教師,則教學工作不計入教師基本工作量計算范疇,由繼續教育學院直接發放課酬。
(二)繼續教育機構的運行機制狀況
5所師范類高校繼續教育機構圍繞各自內部管理制度建立運行機制,并采取互惠共贏的合作模式與其他院校、行業、企業之間進行合作,促進辦學業務有效開展。師范類高校繼續教育辦學機構重視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根據自身特色建設創新性的質量保障體系。
1.決策機制
師范類高校繼續教育機構在辦學業務方面享有具有較大的自,為保證決策科學、有效,一般都通過設立專家委員會的形式提供咨詢、建議,并通過召開院務會、黨政聯席會等方式進行決策。從實際的調查來看,北京師范大學繼續教育與教師培訓學院通過院務會、黨政聯席會議審議決定重要決策,并通過網絡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成人教育督導委員會提供咨詢建議。華南師范大學網絡教育學院在專業開設、培訓項目確定、課程設置方面等都通過組織專家研究制定,在重大決議方面執行負責人聯席會制度,堅持重大事項民主決策和集體決議。上海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工作委員會負責辦學體制機制、行政管理、資金分配等方面問題的決策咨詢,專家指導委員會則負責專業設置、培訓項目開展等方面工作的項目咨詢和評審。從調研來看,繼續教育機構雖然在辦學業務方面有較大自,但需解決的問題若屬于重大問題、要由學校決策的,都會通過分管校長提交學校討論決策。
2.人員聘用機制
師范類高校繼續教育機構一般都建立了靈活的人員聘用機制,可以根據自身發展決定聘用人員的數量和質量,并能參考勞動力市場工資標準為員工定制工資待遇。從具體的調查情況來看,各繼續教育機構人員由事業編制工作人員以及合同制聘用員工兩部分組成。開展現代遠程教育試點高校繼續教育機構的人員以合同制員工為主,如北京師范大學繼續教育與教師培訓學院、華南師范大學網絡教育學院的合同制員工數量占到員工總數的70%以上,西南大學網絡與繼續教育學院合同制員工也占到整體員工總數的60%以上。
3.質量保障機制
為保障人才培養的質量,繼續教育機構需要建立質量保障體系。從調查來看,5所師范類高校普遍建立了相應的質量保障機制,對招生、教學、支持服務等多環節進行管理,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北京師范大學繼續教育與教師培訓學院創新性建立了以質量關鍵點和風險控制點為支撐的“支架式”網絡教育質量管理操作體系;華南師范大學網絡教育學院依托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建立了整套質量管理體系;上海師范大學長期致力于建立一套適合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目前已經基本成型;廣西師范大學構建起包括6個環節的成人高等教育“全面質量控制機制”。
4.與相關院校、行業和企業之間的合作
師范類高校繼續教育機構針對成人學歷教育以及培訓等業務,主要通過3種方式積極開展與相關院校、行業、企業等校外機構的合作。一是針對校外機構的特定人才培養與培訓需求,建立短期限的委托培養合作關系;二是與校外機構之間建立長期的整體性、伙伴式合作關系,校外機構并不提出短期的特定需求,而是根據長期的戰略規劃由雙方建立整體性、持續、長期的合作;三是項目推介型合作關系,雙方基于繼續教育辦學機構推出的特色項目進行合作。在具體的項目合作實施過程中,有些機構會采用多種合作方式,并能按照行業企業的需求開展靈活多樣的合作。
三、師范類高校繼續教育管理變革應處理的若干問題
從調研來看,師范類高校與其他類型高校的繼續教育管理體制與機制在本質上沒有顯著差別,兩類高校既具有普遍性特征,也有其自身特點。要促進繼續教育快速發展,師范類高校繼續教育機構在管理上要處理好特色性與開放性、公益性與市場性、多元性與單一性等方面的問題。
(一)特色性與開放性
高校繼續教育的發展主要依靠高校的平臺優勢,不同類型高校具有的不同特征,對繼續教育的發展具有顯著影響。部分師范類高校在近些年雖然也在走向綜合型發展之路,但在學科發展、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還是更加偏重于教師教育。這極大促進了繼續教育機構在教師教育領域形成自己的特色與優勢。但同時,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繼續教育機構在其他領域的發展;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形成多樣化、綜合型、開放性的人才培養體系。所以師范類高校要在強化特色的同時,也要強化與其他行業、企業的合作,拓展開放性辦學渠道。
(二)公益性與市場性
繼續教育與一個國家的國民素質密切相關,高校舉辦繼續教育,本質上是履行服務社會的職責,具有一定的公益屬性。但目前高校舉辦繼續教育,政府并不投入經費,這就要求繼續教育機構面向市場自主辦學、自負盈虧,繼續教育就具有了市場性特征。在這種環境下,需要高校繼續教育機構既要提高辦學效率、重視效益;同時,也必須承擔公益的職責、不能以片面贏得經濟利潤為導向,而是要以質量和服務為導向。
(三)多元化與單一性
從繼續教育的管理權與辦學權來看,有的高校將管理權與辦學權結合在一起,實行管辦結合,即繼續教育機構自身承擔辦學與管理兩重任務;有的高校將其分離,實行管辦分離,即繼續教育機構只負責實施辦學業務,學校再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對繼續教育機構進行指導、監控與管理。這實際上就是組織架構上的直線制“實體型”一級管理形式、職能制“非實體型”二級管理形式以及直線——職能制“實非混合型”管理形式的體現。同時,有的高校繼續教育機構具有兩重屬性,既作為學校二級學院存在,同時也成立公司進行人事、財務方面的管理。這實際上都體現了組織管理上的多元化與單一性的關系問題。師范類高校繼續教育機構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采用何種組織結構形式,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同時也需要高校在未來的管理制度與運行機制改善上,需要根據機構的實際情況,建立符合自身的制度架構。
四、關于師范類高校繼續教育發展的建議
師范類高校繼續教育機構的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需要根據社會發展的需求,不斷改進與完善。目前國家正在宏觀層面推動繼續教育體制的改革與完善,正對繼續教育的發展進行頂層設計與重新整合、定位,從而保證繼續教育各環節的有效運作及相互協調。在這樣的形勢背景下,師范類高校繼續教育機構需要增加開放性與競爭性,提高管理與運行的科學化與規范化,強化自身的特色與質量建設。
(一)建立靈活開放的管理體制
所調研的師范類高校繼續教育機構作為學校的二級學院而存在,其組織結構的設計、管理與學校密切相關,帶有強烈的事業單位屬性。這樣的管理帶來的最大問題是自主性不足,帶有計劃性色彩,在激烈競爭的人才培養培訓市場性格局中,市場因素與開放性上顯得明顯不夠。目前,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發展,以及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培訓提出了新的挑戰。在這種發展趨勢下,需要高校繼續教育機構增加自身的開放性,根據市場需求構建管理體系。同時,與社會性的專業培訓機構相比,依托于高校的繼續教育機構,在管理制度上偏向于保守與封閉,在競爭性上呈現出不足;在組織與制度層面上,顯現出結構性劣勢,面對外來競爭反應機制過慢,服務性不足,在面臨重大變革時很難做出及時調整。所以,在未來的改革發展中,高等學校應轉變學校管理的職能,注重建立靈活開放的繼續教育管理體制,根據社會需求有限度放開繼續教育機構的自主辦學權,使得繼續教育機構能夠在人力、財務以及辦學事務上享有更高的自,從而更快適應外在環境的競爭。
(二)完善科學規范的管理制度
高校繼續教育機構面向市場辦學,承擔著服務社會、教書育人、管理育人的使命,需要嚴把人才培養的質量關,將質量視為發展的生命線。從調研來看,各機構都能把質量置于辦學指導思想的首位。但由于繼續教育辦學環節多、程序復雜,同時雖然標準與額度不一,但各繼續教育機構也都有著上繳學校管理費的壓力,這都要求繼續教育機構必須進一步加強完善內部運行機制,推動管理流程的標準化與統一化,落實規范科學的管理,防止出現片面追求規模與經濟效益的現象?,F實的情況表明,由于繼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學員學習積極性不高、功利性強的問題,同時繼續教育機構人員流動性較強,這都對學校內部的科學管理帶來挑戰?,F代科層制理論要求組織實體對自身的責權利進行合理的劃分,對具體的管理流程進行科學規范化要求,調動人員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整個組織的運作效率。繼續教育機構需要圍繞繼續教育的辦學規律,建立與完善科學規范的管理制度,理順人、財、物等運行機制所涉及的要素,做好計劃、執行、控制與檢查等全方位質量保障環節,注重建立民主化的管理程序、實施民主決策,并建立統一、有效、良性發展的運行模式,實施規范化管理。
(三)轉變職能,建立服務型、學習型組織
現代企業組織注重對外服務職能的實現,主張建立服務型組織,進行有效的客戶關系管理,從而有效提高組織的效能。高校以培養人為職責,學生是高校服務的對象,這就需要強化繼續教育機構服務的定位,建立服務型教育機構,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關系管理。從長遠來看,以學生為中心,服務于教育市場中的學生、教師以及單位,注重提升辦學能力與服務能力,方是繼續教育機構長遠發展之計。這就要求繼續教育機構減少機構的管理層次,使得組織發展扁平化,提高部門的運作效率,提高問題的解決與反饋速度。同時,在處理與學生的關系上,要注重以學生發展的利益為主,確立質量標準與服務規范,保障教學質量,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服務。繼續教育機構要及時、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多渠道接收問題反映,對存在的服務質量以及服務狀況進行有效改善,使現有的組織機構發展成為服務型組織。同時,在建立服務型組織之外,要對組織資源進行協調,調動成員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習型組織邁進,增強繼續教育機構的學習性特征。
(四)研究教師教育規律,把握特色,深入推進行業、企業的合作
一、互聯網改變了繼續教育發展形態
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給繼續教育的創新和發展帶來了無限的機遇。尤其在教育模式上,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成為可能,跨越時空的學習交流成為現實,把原來單純的聯系平臺發展到瀏覽平臺,上升到交互平臺,更實現了成為工作平臺的轉變。比如現在國內外開始大量使用并推廣的慕課、翻轉式課堂、微課?!澳秸n”,中文全稱為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是一種新的課程模式,這種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與傳統的開放課程相比在于能夠幫助任何學習者學習課程,而且使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地點自主地開展學習。通過慕課的嘗試和探索,越來越多的大學可以為任何人敞開學習的大門,使繼續學習成為一種可能。同時慕課解決了規?;虒W的問題。另一種教學模式翻轉式課堂也被廣泛應用。這個新教學模式的一個典型的流程是:線上學習、線上練習、學習系統分析學習數據、老師輔導。其中,線上學習部分相當于是慕課的課程。從教學的角度,這個模式在解決了規?;虒W的同時,在更高的一個層面讓教育回歸到個性化教學。不論是慕課,翻轉課堂還是微課,都是一種在線學習的教學模式,十分符合繼續教育主群體的學習特點:不受時間、空間、地域的限制、易于使用、適合自主學習、教育資源豐富、免費等。因此,互聯網技術在繼續教育領域的應用,將會改變繼續教育的發展形態:它促使我們變革傳統的繼續教育思想觀念;改變傳統的繼續教育形態;革新傳統的繼續教育教學模式;更新傳統的繼續教育內容。同時,對繼續教育教師隊伍的專業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繼續教育思想觀念把我們束縛在一個框框里,一談教育首先想到的是大學教育,其次才是成人教育、繼續教育,但事實上,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和普及,繼續教育的思想觀念必須突破。新時期,繼續教育不僅具有幫助在崗、在職的工作人員進行知識更新、專業技術的學習的功能,更具有為社會成員不同階段為社會發展、經濟發展、科技發展和人自身發展的需要而提供學習保障的功能。傳統的繼續教育觀念形成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但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讓學習者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學習固定的內容成為一段歷史,碎片化的學習模式出現了,學習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我們是生活在一個社會里,生活在一個閉環的鏈條上,各個領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學科交叉、思想交匯、文化碰撞、經濟互通、繼續教育的學習是跨學科、跨國界、跨領域的文化融合。對于繼續教育的工作人員來說,不僅僅是具有一個教育工作者的理論素養就可以解決問題,更需要掌握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而且要把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一種教學工具、教學手段快速學習并應用到繼續教育領域。快速的學習能力、與時俱進的視野、綜合型的教育人才是新時代繼續教育人才應具備的素質。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帶給了繼續教育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縱觀國內外的在線教學實踐,其實施有很鮮明的技術特征,需要基于平臺的部署、網絡環境、云服務方式的支撐,要專業人員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制作、學習效果的把握、課程的考核,更要求校際資源的共享。因此,互聯網時代同樣也給我們繼續教育的創新帶來了挑戰。
二、終身學習和互聯網深度融合成為繼續教育的一種發展趨勢
“終身學習理念于1965年由法國著名教育家保羅•朗格朗提出,由此終身教育的概念在全世界范圍內傳播和推廣。”時隔3年,1968年美國著名教育家羅伯特•哈欽斯出版了《學習型社會》一書,他強調,構成學習型社會的核心理念是持續一生的學習,由此實現“人生的真正價值”。197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非洲的內羅畢召開總會,在會議通過的《關于發展成人教育的勸告書》中,正式而明確地提出了終身學習的概念。這一概念在后期的完善后定義為:“終身學習是通過一個不斷的支持過程來發揮人類的潛能,它激勵并使人們有權力去獲得他們終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識、價值、技能與理解,并在任何任務、情況和環境中有信心、有創造性和愉快地應用它們?!钡?996年,終身教育思想更在國際組織中得到共鳴,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了名為《教育——財富蘊藏其中》的報告。進一步指出“終身教育概念看來是進入21世紀的一把鑰匙”。終身學習理念的提出、完全改變了人類的教育觀、學習觀、生活觀、工作觀。終身學習思潮更是人類教育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對于與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共同組成國家終身教育體系的繼續教育來說,更肩負著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挑戰,提升人力資源水平,幫助全社會學會學習的重大歷史責任。幫助全社會學習,實現規模化和個性化學習的手段只有通過互聯網技術得以實現。所以互聯網為終生學習的實現提供了有利的技術支持,而終身學習又促使互聯網技術更快地發展?;ヂ摼W與終身學習深度融合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對于繼續教育來說,正是互聯網技術和終身教育理念的高度融合才使繼續教育迎來了嶄新的發展空間。繼續教育的主體學習者是成人,他們特點鮮明。由于工作崗位要求,他們需要不斷地學習,掌握新技能、新技術、新知識來適應工作的需要,但所屬區域不同、跨國界、跨省市,學習的時間和內容也完全不同。如何在他們方便的時間、適合的地點選擇合適的學習內容,互聯網技術恰恰解決了這個問題。比如MOOC(慕課)形成的強大的學習社區,在這個學習社區中,老師跟學生有互動,學生跟學生之間也有互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各種疑問都可以把問題提上去,老師、學生都可以回答,甚至中國的學生提的問題很可能是美國、日本的同學來回答。
三、互聯網與終身學習高度融合下繼續教育的創新思路
雖然中國繼續教育在不同發展階段相應地滿足了社會發展的需要,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但是隨著互聯網與終身學習的高度融合,繼續教育需要不斷創新,更好地適應于多元化社會需求和人類社會發展的要求。
(一)繼續教育戰略定位、頂層設計的重新思考
繼續教育的創新需要我們首先從頂層設計、戰略定位,從我們的繼續教育規劃入手,要把繼續教育和學歷教育同樣納入終身學習的范疇,更要探索繼續教育作為打通學歷教育、職業教育和終身教育的連接方式。首先學歷教育與繼續教育要協調發展,繼續教育為學歷教育提供服務,完成學歷教育之后把一位畢業生轉化為一名合格的勞動者的教育功能,從而使剛剛畢業的學生很快從學習者的單純角色轉變為合格的甚至優秀的社會工作者。除了與學歷教育對接,繼續教育更要承擔國家人才隊伍建設的偉大使命,使知識以及掌握知識的人才成為國家持續發展和構成核心競爭能力的第一資源。數據統計,近幾年,繼續教育參與率大幅提升,從業人員年參與率已達到50%以上。
(二)繼續教育服務機制的再造
要建立資源共享體制,提高服務效率?,F在很多學校自己建立服務平臺,資源得不到利用的最大化?!奥撁恕本褪且环N很好的資源共享方式,2014年在5月12日,地方高校UOOC(代課)聯盟在深圳大學成立,目前已有56所高校加盟并簽署了協議,一年內爭取達到100所。2012年在教育部領導和推動下,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百余所高校與百余家知名企業共同發起成立“校企聯盟”,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是聯盟的執行機構。校企聯盟的主要任務是:促進教育鏈、人才鏈和產業鏈的有效銜接,推進校企精品課程、師資、人才等資源的共享交流。“聯盟”的形式使資源得到整合從而實現更有效地利用,打破了傳統的資源浪費或資源利用不充分的情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校企網狀合作,推動了行業企業繼續教育和各類高端人才培養培訓健康地發展??傊?,在這種資源共享的機制下,服務水平大大提高。2014年12月18日,由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舉辦的“校企合作經驗交流會暨大學與企業繼續教育聯盟建設工作會”在清華大學召開。來自42所高校和49家企業的代表齊聚一堂,總結經驗、分享智慧、共謀發展。會上,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科技部中國中小企業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亞洲企業大學聯合會共同了《全球企業大學評價與評級標準》。聯盟工作的推進,不僅實現了更好地為企業人才培養戰略和創新發展戰略服務的目的,更為建設創新驅動型國家所需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教育體系作出了貢獻。
(三)繼續教育教學模式的創新
在開放思維、共享機制下,在多終端知識傳輸模式的支持下,新的教學模式:互動式學習、混合式學習、研究式學習、扁平式學習還有翻轉式學習,都可以作為成年人合作學習的重要方式。7月1日《人民日報》:美國《國家利益》雜志最近做出了聳人聽聞的預言:“未來50年內,美國4500所大學將會消失一半”,理由是:在線教育的發展會使上機模式取代上學模式?!霸贫松系拇髮W來了?”通過繼續教育學習平臺打造企業學習生態圈:從根本上解決企業學習驅動力問題。通過學分制、積分制等手段,把員工的學習、績效和職業發展緊密關聯起來。營造樂學樂教的學習型組織氛圍,讓學習和分享自發地產生、自主地轉換、有序地傳播,打造富有生命力的學習生態圈。采用行動學習,實現知識管理到知識運營:讓知識的沉淀、轉化和傳播過程不再通過職能方式驅動,而是通過實際工作實踐,來檢驗知識的價值,彰顯知識的價值,實現知識的價值轉換,同時也幫助企業培訓部門從成本中心向利潤中心轉化,讓企業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建立學習社區,在學習社區將對組織最有價值的知識從專家的頭腦里挖掘出來!學習社區讓員工的學習與工作緊密聯結起來!員工不再是為學而學,會基于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去搜索、去提問,去分享,還可與社區里的同行交流、分享。
(四)繼續教育教學內容的創新
數據統計顯示,目前繼續教育的人群主要是黨政干部和企業事業單位的中高層管理者,黨政干部學習人數約占60%,而企業學習人數約占40%,傳統的繼續教育的教學內容也主要是針對這兩類學習群體設計了通用的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兩大類課程。目前,企業學習需求雖然越來越大,而高校繼續教育卻與大中型企業培訓學習內容漸行漸遠,有逐步被邊緣化的趨勢。如何加強與企業聯系,有效、深層次地介入到企業中去,服務于企業戰略,是繼續教育教學內容創新的關鍵。從企業培訓頂層設計的主邏輯來看,從企業的戰略思考(主要是使命價值觀、戰略定位、商業模式)到組織能力(人才規劃、崗位發展體系)到崗位能力建設體系這個邏輯來看,只講外部案例,不結合企業業務挑戰甚至不與企業實際呼應的學習內容是不科學的。所以要利用信息技術,針對企業戰略部署、內部流程、業務上下游客戶等幫助企業打造企業學習生態圈,助力學習型組織建設,不僅解決企業內部問題更要解決企業員工和渠道商、商、供應商、客戶等合作伙伴的能力提升和發展需求,解決企業戰略落地的能力支撐。學習內容是基于工作實際問題出發,不是為了學而學。
(五)繼續教育人才隊伍的新功能定位
由于我省是東北老工業基地,汽車制造業是主導產業,就業的學生中大部分從事制造業以及相關附屬產業。中職畢業生總體就業質量并不高。在直接就業工就業后未參加繼續教育學習的月工資高于2000元的僅占15.68%,而參加繼續教育學習或在職參加繼續教育的月工資高于2000元的占59.14%。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高就業率下凸現就業質量不高這一問題,具體體現在專業對口率低、工資待遇低、工作穩定性差和后續發展不足等方面。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就業率已經不是中等職業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應該上升到提升就業質量的層面上來,這應引起各級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在保證高就業率的同時,不斷提高中職畢業生的就業質量,既是實現中等職業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客觀需要,又是更好地發揮中等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功能的內在要求。
二、繼續教育是中職畢業生提高就業質量的有效途徑
提升就業質量,就需要提高自身素質,提升競爭力。我國已進入終身教育時代,社會現實已經大大改變。隨著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學歷、技能也不斷提高。在此次被調查的畢業生中參加了繼續教育的學員表現出以下幾方面優勢:1)入職敲門磚。在招聘崗位中,有些崗位招聘是大專以上學歷。繼續教育給學生就業提供了更好職位的敲門磚。2)升職、漲工資必要條件。3)入職后定位提高。4)為學生日后其他的繼續教育提供精神支持和自信保障。不難看出,中職畢業生要想在社會發展和職業變動中具有競爭力,必須樹立起終身學習的觀念。繼續教育的彈性教學特點,正是中職畢業生提高學歷層次和動手能力,提高就業質量的有效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一是參加成人高考,進入成人高等院校,二是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三是參加現代遠程教育。
三、探索適合中職生繼續教育的教學模式
(一)加強綜合素質培養,提高“自身造血”能力
通過培養,使其有僅具有本專業基礎知識,還應掌握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以及新設備的知識;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高度熟練的技能技巧;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合作、敬業精神;具有獨立解決本職、本崗位關鍵操作技術難題的能力。
(二)推進校企聯合辦學,提高繼續教育能力
對于中職院校畢業生學歷提升,可以通過參加高等學校舉辦的各類學歷教育來完成,而對于同屬繼續教育范疇的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工作,則應該由企業與高校聯合承擔。因此高校應該堅持走聯合辦學的道路,鼓勵企業轉變觀念,主動參與職工的繼續教育工作,邀請企業共同制定培訓方案,聘請企業人員擔任授課教師,共同培養適應企業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才。通過雙方的聯合辦學,企業提高了自身員工的素質和技能水平,更好地促進企業的發展;高校增加了服務社會的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三)成人高等教育與中等職業教育有效互通
加強與中職學校的聯系與溝通,逐步形成兩個教育層次間聯系緊密、資源共享、教學融通的格局。充分利用我校國家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訓基地的優勢,發揮吉林省人民政府確定的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牽頭學校的作用,依托設在我校的吉林省職業教育研究中心,密切與中職校的聯系,把握中職教學動態,中職畢業生動態,便于因材施教,從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等方面為其量身訂做。
四、總結
對我市現有主流繼續教育門戶網站的分析顯示,大部分繼續教育網站中涉及哲學類課程的資源。這些資源一般被放置于文化涵養、人生思考等欄目中;一部分網站設有專門的哲學類課程欄目,如哲學、中國哲學、西方哲學、倫理學等,但這些哲學類課程資源均存在分布零散、歸類不清、理論深度不足等問題。目前,天津市職業院校及成人教育院校的繼續教育部分,在開設提升學生哲學素養類課程時面臨著諸多困境。究其原因,不難發現:首先,我國國內針對繼續教育類哲學基礎課程的研究少之又少,而真正形成教材或課程音像資料的更是鳳毛麟角。因此繼續教育迫切需要與之特點相適應的哲學教育教學范例、課程設置規劃、讀本等指導性教材。第二,由于繼續教育整體學制年線較短,專業技術課程較多,因此哲學基礎課程課時被一再壓縮,這與哲學類課程科目多,理論性強,課時量大形成矛盾。對于社區教育版塊而言,哲學類課程的開設與學習情況同樣不容樂觀。我市的社區教育還沒有形成固定的模式,還處于探索與初建階段。社區教育的參與者一方面具有很強的隨意性及流動性,無法保持持續性的學習與研討,另一方面,部分社區教育的參與者抱有很強的目的性,希望在短期內收到學習效果,而對于哲學類此類人文色彩較濃的課程沒有興趣,這就使得社區教育中諸如哲學類的教育更加難以實現。
二、繼續教育哲學類課程資源建設理論支撐
積極探索我市繼續教育體系下哲學類課程的開設,不僅有利于我市對學習型城市的構建,更能夠成為我市參加繼續教育學習者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守行業道德標準的助推器。幫助學習者進行哲學知識的學習、哲學素養的培養是一切教育的本有之義,繼續教育理應涵蓋其中。丟掉了這個根本,就失去了繼續教育的靈魂和根基。只有抓住了具體內容和實施形式的落實,才能收到實質性效果。1.找準教育定位,奠定哲學類課程在繼續教育體系中的基礎地位繼續教育較之普通全日制院校教育、職業教育或成人教育的覆蓋范圍更加廣泛、更加開放,更側重于為學習者提供符合自身需求的教育,這與單純的以學習實踐技能為主的培訓教育有著本質區別。即終身教育的首要任務和根本目的是讓人更好地成為人。為此,哲學類課程的價值引導作用,道德標準建立作用不容忽視。2.擯棄功利主義教育觀念,立足學習者的長遠發展繼續教育在課程設置上必然會充分考慮學習者對技能、實踐的學習要求,但繼續教育也應在此基礎上使學習真能通過體系內的學習獲得必要的哲學人文支撐,如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高尚的情操、良好的道德品質、公民素質、職業道德等等。繼續教育不應僅僅教給學習者某種專業知識和就業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他們認識世界、適應環境的生存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這些將會影響學習者長遠發展。致力于促進學習者德才兼備才是我市繼續教育課程建設追求的目標。3.加快繼續教育課程改革,加速哲學類課程資源整合哲學類課程的開設并不是一種新的教育形式,而是一種教育觀念或說是理念的加強。繼續教育的職業性與基礎性并不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體,對學習者哲學教育的探索與實踐應貫穿于終身教育始終,應滲透繼續教育的每一門實踐理論課程中。
三、繼續教育哲學類課程資源建設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