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05 17:26:0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權責發生制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總預算會計其對外的信息披露基本方式為財政部門對人大的工作報告。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政府報告只向公眾說明預算的貫徹、落實情況,提供簡單的預算執行信息,不能客觀反映財政實際結余和預算執行結果,已經難以滿足外部信息使用者對政府財務狀況、運行成本、績效管理情況等信息需求。只有采用權發生制才能更全面、準確的對政府的財政、財務信息通過報告的形式對公眾作出有力的交代,滿足公眾的知情權,體現政府信息的公開透明度。
二、權責發生制應用的必然性
1.國外的成功經驗。
權責發生制會計在公共部門的興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相比收付實現制,權責發生制會計在反映政府績效治理方面具有較強的優勢。因此權責發生制政府會計贏得政府改革者的廣泛關注,進一步推動和完善了以權責發生制為會計基礎的政府會計和預算管理。權責發生制下政府預算和財政收支得到了公開透明,政府的績效也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和監督。
2.權責發生制引入的迫徹性。
在收付實現制模式下,政府的財政信息無法全面系統的揭示,已經難以滿足外部信息使用者對政府財務狀況、運行成本、績效管理情況等信息需求。財政信息不夠透明已成為當今政府財政的頑疾,期望引入權責發生制,不斷的規范和細化面向人大預算報告制度,逐步建立面向社區公眾的預算信息批露制度,做到預算信息規范、全面、及時地公開,最終實現預算在財政部門透明、政府透明、人大透明以至全社會透明。引入權責發生制后,財政報告更為全面,能夠改變現行的總預算會計對人大的工作報告只能提供簡單的預算執行信息,不能客觀反映財政實際結余和預算執行結果尷尬境地??梢猿浞钟辛Φ叵蚬娬f明本年預算的貫徹、落實情況及往年結轉項目資金的安排使用情況,將政府的很多隱性的負債加以揭示,提高政府財政信息的真實性和透明度。滿足外部信息使用者對政府財務狀況、運行成本、績效管理情況,廣大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得到擴大,政府的績效也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監督。
三、權責發生制下的會計目標
總預算會計工作是財政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和重要環節,作好財政總預算會計的日常核算與管理,對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預算執行情況分析,防范和化解財政風險,編制預算,加強預算單位財務監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標之一:通過權責發生制達到對預算收支的全流程控制與反映,確保政府立法、監督等內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包括公共財政、基金運營及國有資本金的預算收支信息,有助于對預算資金使用的合規性、使用效率與效果進行評價,實現政府預算會計的預算管理目標。目標之二:通過權責發生制會計核算,能對預算執行情況分析和預測,總結財政預算收支規律和特點,把握經濟財政運行狀況和預測下一步走勢,達到及時發現預算管理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完善相關政策的意見和建議,為科學決策和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依據的目標。目標之三:通過權責發生制,達到對歷年結轉結余資金規模比較大的項目,與使用單位研究完善資金使用政策,督促單位強化預算執行,對符合資金支付條件的項目進行清理,及時辦理申報用款計劃,抓緊辦理撥款手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目標。
四、權責發生制下的幾個優點
權責發生制能全面反映政府的資產和債務,能充分有效分析政府資金的運用效果,幫助政府做出合理的經濟決策,以期實現公共資源的優化配置。
1.能夠督征清欠,整飭稅務。
稅收收入的持續平穩增長是地方財力支出的堅實保證,稅收收入的完成程度與年度預算執行完成程度緊密相關,要在財政總預算會計中實行權責發生制,首先要確保稅收的征繳能夠按照權責發生制的原則加強監管及征收。因此政府要與稅源監控、納稅評估、稅務稽查等手段有效結合,強化質量控管。不斷加強重點稅源在稅收質量監管和納稅評估中的應用,并利用信息化建設成果,不斷擴大重點稅源監控范圍,達到堵塞漏洞,糾正偏差,提高稅收質量的目的。
2.能完善預算管理。
新公共管理目的是提高公共管理效率和公共資源使用效益。權責發生制政府會計的引入對于提升政府公共財物管理績效、財政透明度、保障公共資源提供者和公共服務對象利益及知情權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編制的政府預算能夠提供更完整的財務信息,穩定了政府支出,使權責發生制下政府預算和財政收支得到了公開透明,政府的績效也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和監督。
3.提高預算執行率,有效實施項目績效評價。
首先在編制部門預算時就要求預算部門編制項目績效說明書,明確績效目標,對經論證評估績效較好的項目優先安排預算資金,對項目的進展、目標完成、資金使用效益等情況進行全面監督、考核,實行事中績效評價,加大對部門和直接責任人的問責力度,這樣逐步減少預算執行率低下,減少結轉資金的閑置等問題,確保資金安全高效使用。
4.能有效防范債務風險。
政府債務(包括利息),特別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債務或對國計民生有重要影響的基礎性投資項目,采用權責發生制,不僅能反映當期實際的還本付息數,也將應由本期負擔、以后年度償付的利息數通過預提的方式在預算會計報表中反映出來,為決策者提供更有利的政府舉債的決策依據,避免過度舉債,減少政府的財務風險。
五、對財會人員的整體素質要求
做好財政管理工作關鍵是人,人是在財政管理中最活躍、最有決定性的因素,是財政管理的第一資源。因此,總預算會計核算體系從收付實現制到權責發生制的轉變不是短期就能達到的,而需要在各級財政部門內樹立明確的觀念。首先,會計核算的落實重點在于會計從業人員,只有權責發生制的觀念深入會計人員的心里,并且他們在實際工作中及時有效地改變工作方式,會計信息的質量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會計核算方式的轉變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其次,相對于收付實現制,權責發生制的核算方法對財務人員的工作要求更高,所以會計人員在樹立正確觀念之后應該及時學習權責發生制的具體工作方法,盡快適應新的核算體制。最后,在會計人員學習的同時,單位結合實際開展分級分類培訓,并在全面提高財政干部崗位技能的基礎上,培養一批業務骨干,加強對他們專業素質的提高、專業技能的培訓和職業繼續教育。只有單位和個人共同努力,不斷深入對權責發生制的理解,不斷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會計核算質量才會得到不斷的發展。
六、結語
隨著我國政治體制、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面對國家“十一五規劃”提出的具體目標,我國政府職能改革將進一步深入。而政府職能的轉換、公共財政體制的改革和政府績效評價制度的建設以及政府監督的加強,都對政府會計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會計改革,勢在必行。
我國目前執行的是1998年實施的預算會計體系,采用的是收付實現制的記賬基礎。收付實現制雖然能夠體現政府當期現金收付的平衡,但是“不利于對受托責任的評價,不利于準確地揭示政府的財政狀況,不利于全面地評價管理者的工作績效”,故有必要在政府會計中引入權責發生制。本文僅從必要性和可能性兩個方面闡述權責發生制在我國政府會計中的可行性。
一、我國政府會計引入權責發生制的必要性
主要在于說明我國政府會計引入權責發生制的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規范政府財政收支的需要
政府財政收支的具體數量:如預算項目的投入產出分析、政府財政狀況指標的計量等在收付實現制的情況下是很難實現的。而權責發生制要求把政府的財務狀況以資源的形式進行系統地整合,為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專門指出:“只有采用權責發生制才能全面反映政府的資產和負債狀況,以及政府的所有公共交易?!?/p>
(二)反映政府債務狀況的需要
政府部門近年來承擔的或有負債呈逐漸上升趨勢,已成為一些地方財政運行的包袱。這些或有負債主要包括:政府為企事業單位融資提供的擔?;虺兄Z、地方金融機構不良資產、下級財政收支缺口和債務等。“由于收付實現制只記錄以現金實際支付的部分,無法反映尚未用現金支付的部分即或有負債;因此現行的政府會計對財政負債信息的披露無法做到真實、完整和及時,而給政府部門帶來了極大的財政風險,對國家經濟持續發展也造成了潛在威脅。如果采用權責發生制基礎,則能及時真實地反映政府的或有負債信息,有效防范財政風險?!?/p>
(三)評價政府財務績效的需要
當然我國政府正在進行績效改革,而財務績效是重要的內容。在權責發生制下將產出預算與權責發生制預算結合起來,使全部成本與所取得的績效密切相關,這將有利于加強管理。在權責發生制下,“成本”的概念取代了傳統預算管理模式中的“支出”概念而處于主導地位,使得財務績效可以用成本-收益等經濟學方法等進行衡量,便于用量化和具體化的方式來對政府財務績效進行評估。
(四)促進社會公眾監督的需要
隨著政府改革的透明化,財務公開越來越重要。在政府會計采用權責發生制后,政府資源將會得到有效的管理,各種財務作為資源展現在社會公眾面前,會計系統將會變得更加開放,人們可以方便地獲取有關政府的綜合信息,而這在收付實現制下是較難實現的。
二、我國政府會計引入權責發生制的可能性
主要說明我國政府會計引入權責發生制的條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我國經濟、政治體制的不斷改革,提供了現實可能性
黨的十六大報告和“國家十一五規劃”等給我國經濟、政治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隨著行政改革和財政預算管理體制改革的推進,必將帶動政府會計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而權責發生制可以作為一種改革的方向與方法納入國家改革體系之中。
(二)西方國家引入權責發生制的實踐,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從20世紀80年代末期,新西蘭率先對政府會計進行改革,將權責發生制全面引入政府會計起,包括新西蘭、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美國等成員國已開始在政府會計中不同程度地引入權責發生制。許多發展中國家也開始對政府會計進行改革,逐步擯棄完全的收付實現制,一定程度上采用修正的收付實現制或修正的權責發生制,給我國引入權責發生制提供了有益和有價值的借鑒。
(三)研究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學者越來越多,提供了理論基礎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會計學者針對政府會計制度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有益的建議和設想,發表了許多有價值的論文。翻開近幾年的《會計研究》、《財會月刊》、《財會研究》等刊物,可以看到:發表這方面的論文有十多篇,具體設計改革必要性、可行性分析;改革的具體路徑;改革的階段性思考等。這些論文為我國會計制度的改革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四)政府財政工作者不斷進行的改革,提供了實踐基礎
由于現行收付實現制的政府會計制度,帶來了很多問題,財政工作者在具體的工作中,探索各種改革路徑,其中就包括權責發生制的探索,如通過實踐發現: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之間的轉換需要一個過程,而且二者在某些方面是可以共存的,只要把財政工作的任務進行細分,結合二者的特征采取不同的工作模式。這些有益的探索將為今后全面的改革提供良好的實踐基礎。
三、我國政府會計引入權責發生制的路徑
主要論述我國政府如何引入權責發生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宣傳教育,營造改革環境
權責發生制引入政府會計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做好宣傳教育工作,為改革的順利進行營造良好的環境。在宣傳教育中,要對政府官員、媒體以及公眾進行廣泛宣傳,使他們了解為什么要進行改革,改革能帶來什么樣的利益,從而加深對權責發生制相關改革措施的充分理解和認同。同時,要精心制定教育和培訓計劃,加大對工作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力度,使他們掌握權責發生制的有關內容,熟悉其操作程序,為政府會計改革培養大量有能力、有經驗、懂專業的骨干人才,為改革營造人才環境。
(二)建立健全法制,做到有法可依
我國也應盡快修訂和制定相應的法律、制度,明確權責發生制在政府會計中的地位。這些法律和制度應當包括制定政府會計法,政府會計制度,修訂財政法規,財務制度以及審計法規。
(三)制定規章,做到有章可循
權責發生制的作用是通過一系列新的規章制度體現出來的,必須制定相應的規章規則來為其執行提供基礎性制度保障。這里的規章包括引入權責發生制的工作指導思想、思路、原則、方針政策等,還包括具體的運行規范、標準等,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政府會計準則”。我國應當在深入研究收付實現制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密切關注國際上政府會計準則的發展動態,應盡可能地與國際通行的做法相協調。
(四)根據現狀,采用雙重會計基礎
從國外經驗看,幾乎很少有國家在引入權責發生制后就完全擯棄收付實現制的,大多數國家都是采用權責發生制的修正模式。例如:美國、丹麥、法國對于雇員養老金收益、公債利息以及第三國家的貸款或擔保等特定會計事項采用權責發生制,而對其他事項則采用收付實現制。因此我國在引入權責發生制的過程中,必須實事求是,根據政府會計的特點,針對不同的會計事項采用不同的會計基礎,不能因為引入權責發生制而否定收付實現制的作用。
關鍵詞:預算會計;權責發生制;收付實現制
傳統的政府預算編制和預算會計核算一般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一種較之收付實現制更加全面、完整、準確地反映政府綜合財政經濟狀況的核算基礎——權責制逐步被引入政府預算編制和會計核算領域。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方一些主要國家,在政府預算編制和政府會計核算中已逐步引入了權責發生制的概念,并取得顯著效果,這一成果也被越來越多的國家關注和運用,逐漸成為當今世界預算編制和政府會計核算的一個主流趨勢和發展方向。隨著我國財政預算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是否需要進行政府會計基礎的改革以及如何進行改革成為需迫切解決的問題。本文將對我國政府預算會計權責發生制的必要性、可行性進行論證,并提出應用權責發生制的基本思路。
一、應用權責發生制必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提供更加全面透明的會計信息
權責發生制政府預算與會計可以提供更為全面和準確的信息,可以更好地幫助決策者認識政府政策的長期持續能力,更好地在預算中確認負債并提供更全面的信息來反映國家的財務健康狀況。在權責發生制下,政府對所使用公共資源的受托責任履行情況,對其全部資產、負債的管理責任履行情況,資金的籌集和滿足資金需求情況,償付債務和履行義務的持續能力情況,政府的財務狀況及其變動情況以及政府在服務成本、效率、成果等方面的業績情況等都可以在預算中得到披露,清楚全面地揭示政府的財務狀況的全貌,避免隱性負債帶來的問題,真正地提高信息的透明度。
(二)有利于加強對政府活動成本的計量
權責發生制強調在配比基礎上確定產品或服務的真實完全成本,同時這種成本具有高度的可比性。政府活動具有了完整、可比的成本指標,就能為管理者提供寶貴的決策信息,同時也為進行績效管理提供基礎,使管理從現金控制轉向對資源的優化配置。權責發生制還能提供資產的全面信息,一方面有利于政府對資產的持續管理,另一方面有利于優化政府資產的購買和處置決策。權責發生制下,通過將資產成本與其使用相配比,更好地確認持有資產的成本,從而對資產進行持續管理。
(三)有利于更好地適應新公共管理的要求
新的公共管理更加注重績效管理,重視財政和政府活動的效率,關注政府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權責發生制能夠增強政府財務透明度,鼓勵更有效的資源管理,強調公共部門的服務質量和效率。因此,應用權責發生制能更加適應新公共管理環境下拓展了的公共受托責任要求,有利于增強政府的競爭力,適應飛速發展的經濟環境,
在國際競爭中取得優勢。
二、應用權責發生制可行性分析
(一)有利因素分析
1、西方實踐經驗可供借鑒。西方引入權責發生制基礎為我國預算會計引入權責發生制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從20世紀80年代末期,新西蘭等國家率先對政府會計進行了改革。截至目前,包括新西蘭在內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已經有超過半數的成員國在政府會計中不同程度、不同范圍地引入了權責發生制。許多發展中國家也開始對政府會計進行改革,逐步摒棄完全的收付實現制,一定程度上采用修正的收付實現制或修正的權責發生制,給我國引入權責發生制提供了有益和有價值的借鑒。
2、國內理論研究提供支持。近年來,我國越來越多的會計學者、會計工作者針對政府會計制度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有益的建議和設想,發表了許多有建設性和指導性的文章和論文。同時,財政部也已經著手對政府會計改革問題進行研究,通過開研討會、請國外專家來做講座和到國外實地考察等方式開展了多方面的可行性論證和研究。
3、經濟政治改革指明方向。預算會計引入權責發生制改革需要法律制度、組織機構、會計人員和技術設備等各方面的配套改革。雖然我國的政府機構設置尚不規范,國家正處于法制化進程中,法律法規還有待于進一步的修訂,可能還不能滿足全面徹底地權責發生制改革的需要。但黨的十七大報告為我國的經濟、政治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并且堅定了推進各方面的改革的決心。隨著行政改革和財政預算管理體制改革的進行,應用權責發生制必將作為一種改革的方向與方法納入國家改革體系之中。
(二)不利因素分析
1、理論的爭論。預算會計應用權責發生制,具有收付實現制不可比擬的優點。權責發生制將是改革的方向和最終的選擇。但伴隨著新技術革命的產生而帶來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優劣的爭論。收付實現制以預算資金為核算對象,能實現對預算收入和支出的控制,確保各部門的預算支出不超過全部收入。收付實現制提供詳細的現金流量信息,在評價政府對經濟的影響時,現成的現金指標既能提供現實的信息,又使控制具有明確的針對性。而權責發生制在某些情況下卻并不具備優勢。特別是由于權責發生制無法避免的人為因素,使得預算也最終成了一種受制于理念的計量結果,因而為調節、粉飾財務狀況提供了可能。
2、高額的成本?,F有的收付實現制基礎存在至今,一直存在會計處理方法簡便、易于操作,數據處理成本低廉的優點。而應用權責發生制的改革,則要在研究開發、制度設計、人員培訓、電算化系統建設和維護等方面進行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根據有關資料,新西蘭審計署估計,在1987-1992年間,該國財務管理改革的總成本是1.6-1.8億新西蘭元,約占同期政府開支的0.1%。另據2002年在昆明召開的權責發生制政府會計研討會專家的說明,加拿大的改革成本約為616億加元,澳大利亞估計也有相近的支出。因此,在政府機構和部門中全面推行權責發生制,高額的構建和運作成本也將成為影響改革成敗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本文在分析了我國現代政府會計與傳統預算會計的區別之后提出構建政府會計的的設想。在國外,預算會計和政府會計的概念是有區別的。西方預算會計的核算內容,主要是政府預算資金的收支活動,政府會計的范圍則比預算會計更為廣泛,還包括了那些并不反映為預算收支的政府資金運動。我國至今還沒有真正建立政府會計,即使有,也是政府的預算執行會計。隨著經濟國際化的發展,政府會計標準也趨于國際化。為加快預算會計向政府會計體系轉換的進程,作者建議重新構建我國的政府會計體系。為此應先從現代政府會計與傳統預算會計二者的區別出發?,F代政府會計與傳統預算會計不只是名稱不同,更主要的是內容不同、職能作用不同。預算會計是反映政府的預算收支及其結果的會計,現代政府會計應是現代政府財務會計,即以財務收支為主導的政府會計。也就是說,現代政府會計除了包括傳統預算會計的內容外,還要完整、系統、連續地反映預算收支對政府財務活動產生的累積影響。二者的主要區別是如下。
1會計對象不同預算會計以預算資金及其運動為對象,以預算年度為會計期間,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當年的預算收支及結果。現代政府會計以政府單位為會計主體,除了包括預算會計對象外,還包括整個預算資金的連續運動及累積結果,將國有資產及政府的債權、債務的價值運動也作為政府會計對象。
2會計基礎不同歷史上,世界各國的預算會計和政府會計都是采用收付實現制會計基礎,近年來,隨著預算體制改革和對政府會計信息需求的不斷擴大,權責發生制的政府會計逐漸成為各國政府會計的主流和改革方向。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OECD)的大部分國家已進行了政府會計基礎改革,改革后采用的會計基礎分為三種:修正的權責發生制、修正的收付實現制以及完全的權責發生制。GASB的第34號準則公告則要求政府會計根據財務報告視角采用雙重形式的會計基礎:政府整體報告、企業基金使用完全的權責發生制,政務基金使用修正的權責發生制。我國現行預算會計制度規定,除事業單位經營性收支活動采用權責發生制外,一般都采用收付實現制。對預算收支業務,預算會計采用收付實現制會計基礎,有其優點,但政府會計,由于其會計對象擴展、會計目標擴大,為了客觀、真實地反映政府財務活動及其財務狀況,保證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會計確認基礎不應采用單一的收付實現制,而應采用修正的收付實現制,即在收付實現制的基礎上,對某些會計事項要采用權責發生制。
3會計模式不同由于政府會計資金來源的特殊性,在其使用上,往往要限定用途,即通過預算限定。因此,為更好地體現??顚S迷瓌t,現代政府會計應從傳統的預算會計模式擴展為基金會計模式。我國應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基金會計模式。
4會計要素不同我國預算會計有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支出五個要素,這種劃分體現了預算會計與企業會計的區別,基本上符合國際慣例。但與GASB規定的政府會計要素作進一步比較后,發現兩者之間還是存在以下差異:首先,資產定義方面不同:GAS對資產定義的內涵是一種財務資源,我國則將其定義為一種經濟資源。其次,GASB為了區分各年度的財務受托責任,將基金資產(負債)與固定資產(長期負債)分開處理,我國并未進行區分。中美兩國政府會計要素差異具體。
5財務報告不同首先是財務報告的目標不同,現將中美政府財務報告目標的區別進行比較(具體見表2)。傳統預算會計提供預算執行情況報告,是為政府部門、各級人大服務的;現代政府會計提供政府財務報告,政府財務報告應全面反映政府財務業績、與受托責任相關的財務及非財務信息。其次是財務報告的組成和具體內容不同,政府財務報告要復雜得多。最后是政府財務報告由于其使用者的廣泛,為證明其客觀公允性,一般需要進行財務報告鑒定,而傳統預算會計是不需要進行會計鑒定的。長期以來,我們強調預算會計是預算管理的工具,預算會計主要為加強預算管理提供有關信息資料。由于預算分期,預算管理的重心主要在于預算當期的財務收支,預算會計也就自然把核算的重點放在當期預算收支執行情況及結果方面。從另一個方面看,會計理論界也沒有對預算會計與政府會計的區別與聯系作深入的研究。作者認為,應從政府財政、財務收支的角度重新構建我國的政府會計,預算會計應當作為預算執行會計融合在政府會計之中。超級秘書網
因此,作者主張,財政總預算會計和行政單位會計應當合二為一共同組成政府會計,國庫會計執行政府總預算出納保管業務,收入征解會計執行政府總預算收入業務,基建撥款會計執行政府總預算的基本建設支出業務,三部分都參與財政總預算的收支運行,因此也是政府會計的組成部分。隨著我國財政預算管理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原有的預算會計應逐步向政府會計擴展,而且我國正嘗試構建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標準體系。因此,建立政府會計體系是我國預算會計改革的長期目標和思路。建立政府會計,有利于政府職能的轉變,是適應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要求,有利于客觀真實地評價政府的公共受托責任,滿足國家宏觀管理的需要,實現其會計目標。因為政府會計與預算會計相比,其涉及的會計事項要比預算收支復雜得多,政府會計應當對整個財務收支情況及財務狀況承擔受托責任??傊覀兿嘈?只有不斷地吸收其他國家政府會計改革的優秀理論、思想、技術和方法,我們才能在強壯自身的過程中不重復發達國家的曲折和彎路,才能使自身的落后狀態盡快適應其最新的發展,從而實現后來者居上!正如諾曼•馬克斯所說,當今時代帶給我們的是挑戰和機會。
雖然我國在會計及相關領域的研究和實踐起步較晚,但我們堅信在未來的發展空間里,只要我們正視問題并堅持努力開拓,一定能找到符合我國政府會計的實際理論、技術和方法,以期更高、更遠的未來!
參考文獻
[1]杜雁.基于公允價值的寫作論文我國政府會計研究.湖南大學.碩士論文,2005,10.
[2]王娟.我國政府預算會計改革的研究.天津財經大學.碩士論文,2007,5.
【關鍵詞】 新醫院會計制度; 政府會計改革; 啟示; 局限性
財政部和衛生部于1998年11月聯合《醫院會計制度》(財會[1998]58號,以下簡稱“舊制度”),自1999年1月1日起執行。舊制度在加強醫院財務管理、會計核算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舊制度越來越不適應新的形勢和要求,有必要對其進行完善。2010年12月財政部和衛生部聯合新《醫院會計制度》(財會[2010]27號,以下簡稱“新制度”),自2011年7月1日起在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聯系試點城市執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國施行。
政府會計改革是一個極為龐雜、艱巨的系統工程,實施政府會計改革應尋求突破、循序漸進。改革之初理所當然應該從典型的事業單位入手。
一、政府會計改革:以醫院為突破口
(一)采用權責發生制基礎,拉開了政府會計權責發生制改革大幕
眾所周知,1997年我國建立了財政總預算會計、行政單位會計、事業單位會計三位一體的政府會計模式,會計確認基礎主要采用收付實現制,這種制度的優點是操作簡單、工作量較小。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政府部門能提供更客觀全面的財務信息和收入、支出信息,這樣才能更有利于政府公共部門內部管理和財政資金的有效運用,這使得政府會計實行權責發生制的呼聲越來越強烈,國家也在穩步推進政府權責發生制改革。2009年7月1日,海南省率先在海南省農業廳和海南醫學院兩家行政事業單位啟動權責發生制改革試點。2011年9月9日,財政部印發的《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建立健全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政府會計準則體系。新《醫院會計制度》第一部分“總說明”第三條:醫院會計采用權責發生制基礎。寥寥數語,成為我國政府會計權責發生制改革的破冰之舉,我國政府會計權責發生制改革的實踐進入積累經驗階段,新制度的實施影響將是廣泛和深遠的。
(二)完善會計科目,設置靈活實用的會計科目
新制度吸收了公共財政體制改革的成果將“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財政應返還額度”、“應付社會保障費”、“應付福利費”、“應付職工薪酬”等賬戶納入其中。為單獨反映財政補助金和科教資金形成的固定資產折舊問題,新制度創造性地設置了“待沖基金”會計科目,其他行政事業單位也同醫院一樣,面臨類似問題。所有這些做法,為政府會計和公共財政體制改革的融合探索了一條新路子。
(三)提高會計信息的完備性
新制度借鑒了《企業會計準則》的做法變“支出”為“費用”?!百M用”要素的出現,體現了收入與費用配比的原則,是權責發生制的具體應用。新制度強化了對成本的核算,增設了成本類科目“醫療業務成本”,細化了成本費用的核算科目和明細賬戶,加強了醫療成本核算和管理,可為政府部門制定醫療改革政策、醫療收費價格以及實施醫院績效評價等提供依據。
(四)提升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長期以來,政府會計以固定資產和固定基金反映固定資產價值,同時以收入的一定比例計提固定資產修購基金,這種會計核算方法使得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僅僅反映歷史成本,不能真正反映固定資產的現時價值,導致信息使用者無法準確了解固定資產的真實情況,而且時間愈久,信息失真愈嚴重。新制度取消了修購基金和固定基金,實行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制度,增設反映固定資產損耗的“累計折舊”科目,這種做法的結果是一石三鳥:一是計提的折舊費用計入醫院相關成本,使醫院成本核算資料更加完整;二是可根據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進行更新;三是使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相符,避免了資產虛增。新制度對無形資產采用攤銷制度。無形資產攤銷設置備抵科目“累計攤銷”核算,期末累計攤銷和無形資產科目相抵后的凈額就是醫院無形資產的凈值,擠干了資產中的“水分”。通過這些完善會計核算,使得醫院的資產信息更真實和可靠,也提升了單位財務報表的信息質量。以上做法,政府會計改革可直接效仿。
(五)引入注冊會計師審計
新制度第一部分“總說明”第六條規定:“醫院對外提供的年度財務報告應按有關規定經過注冊會計師審計?!睘榱艘幏蹲詴嫀焾绦嗅t院財務報表(也稱會計報表)審計業務,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依據新《醫院會計制度》制定了相應的《醫院財務報表審計指引》(會協[2011]3號)。注冊會計師作為獨立的第三方,運用自身所具有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以及專業工作經驗,獨立、客觀、公正地對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并出具審計報告,其審計報告具有鑒證作用,能夠得到政府及其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同樣,整個政府會計也應在積累醫院會計制度的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引入注冊會計師審計,使政府會計報告取信于社會公眾,提高公共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二、新醫院會計制度的局限性
(一)新制度改革對政府會計改革的適用性
新制度規定:“本制度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各級各類獨立核算的公立醫院”。公立醫院是特殊的事業單位。一方面,它接受國家的財政撥款,承擔社會責任,具有公益性和非營利性,這能為我國政府會計改革提供寶貴的經驗;另一方面,公立醫院為了生存要像企業一樣追求經濟效益,而我國許多事業單位、行政單位以及各級政府部門經費全部來自財政撥款,這決定了政府會計改革不能全盤照搬新醫院會計制度改革。
(二)會計要素的定義方面沒有取得進展
1.仍然沒有明確資產要素的定義
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財政部令第72號)第三章第十八條規定:“資產是事業單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包括各種財產、債權和其他權利。”新制度中資產的定義和核算范疇與《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一致,沒有根據權責發生制要求修改資產的定義,導致核算尺度與權責發生制要求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也存在明顯的缺陷,這有待于未來政府會計全面改革中改正并明確資產的定義和核算范疇。
2.未明確費用、負債和收入等要素的定義
新制度根據收入與費用配比的原則,變“支出”要素為“費用”要素,但這種突破還只是名義上的,因為在新制度中對費用概念的解釋無處可覓,反而還保留了支出的定義,這必然會對成本核算和貫徹權責發生制基礎有所影響。負債、凈資產、收入要素的定義基本和舊制度沒有區別,仍然停留在1997年的認識上。
(三)醫院固定資產的核算方法對政府會計無普遍適用性
新制度明確界定了固定資產的含義,也明確醫院固定資產范圍包括房屋及建筑物、專業設備、一般設備、其他固定資產四大類,其確認和計量完全可借鑒《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比較成熟的核算方法。
政府固定資產范圍廣,有一部分固定資產(如基礎設施、自然資源等)雖具有可定義性,但是要對其進行準確的計量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這些資產一般不是通過交換獲得的,不存在歷史成本。即使有些資產可通過交換取得,可用歷史成本進行計量,但其歷史成本隨著時間的推移將不能反映其現時價值或雖可通過復雜的計量手段采用公允價值對其進行計量,但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可見,對以上政府固定資產的確認和計量,新制度不可能提供成功經驗。
(四)醫院負債的核算對政府特殊負債沒有借鑒性
醫院的負債基本上和企業負債一樣,主要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醫療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付社會保障費、長期借款、長期應付款等,其確認和計量大多直接借鑒了企業的成熟做法,但政府負債范圍廣,除上述負債之外,還包括許多特殊負債(如貨幣發行、環境負債),在確認和計量時存在一定難度。
三、總結
醫院作為“試驗田”,新制度強調權責發生制基礎、會計信息的有用性、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會計信息的公信度,這些都為我國今后的政府會計改革提供了思路和經驗,對我國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全面展開具有重要意義。
但是,政府會計改革還有一大批亟待攻克的難題,包括:政府會計、預算會計、政府預算之間的關系如何理順;政府會計主體涵蓋的范圍如何界定;不同層次的政府會計目標該如何定位;權責發生制在政府會計系統中如何應用,應用的程度與范圍如何確定等。這有待廣大學者加強在我國政府會計特定環境下的政府會計目標、主體、要素、規范體系、財務報告與信息披露等重大理論問題的深度研究。
【參考文獻】
[1] 梁紅霞.新《醫院會計制度》出臺對事業單位會計改革的意義[J].財會月刊,2011(6):66-67.
[2] 財政部,衛生部.關于印發《醫院財務制度》的通知[S].2010.
[3] 王梅.淺談新舊《醫院會計制度的變化和銜接處理[J].財經界(學術版),2011(11).
[4] 朱建玲.新的醫院會計制度變化及其對醫院會計核算的影響[J].經濟師,2011(10).
[5] 李平.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改革研究[D].新疆農業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
關鍵詞:預算會計;問題;對策;會計畢業論文
本文討論和分析了我國現行預算會計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改革我國現行預算會計的對策措施。
1.我國現行預算會計存在的問題
我國現行預算會計包括財政總預算會計、行政單位會計和事業單位會計。從預算會計的適用范圍看,相當于國外的政府會計。自1998年實施新的預算會計制度以來,我國的預算會計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國以加強和規范財政管理為中心,在財政預算管理制度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編制部門預算、推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實行政府采購制度等。改革的實施使預算會計制度在核算內容上出現了許多新情況,原來的核算內容及核算方法已不能適應新的變化,迫切需要對預算會計制度進行進一步修改和完善。
a.現行預算會計不能真實、完整地核算和反映實施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購制度后出現的新業務;
b.現行預算會計不能為編制部門預算提供相關的會計信息;
c.現行預算會計不能全面、完整地揭示政府債務的真實信息;
近年來,我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發行了大量的國債,我國還從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及外國政府借入了數量相當的外債,這些債務均為政府的現實負債,應當在財務會計報告中予以反映。但是,現行預算會計不能提供這方面的完整信息;
d.現行預算會計不能提供完整、透明的政府會計信息;
雖然我國的財政總預算會計、行政單位會計和事業單位會計各有一套會計報表,并提供匯總的會計報表,但各套報表自成體系、分別編報,無法通過匯總生成政府整體的合并資產負債表,沒有一套能夠完整地反映各級政府的資產、負債和凈資產全貌的合并會計報表。現行預算會計雖然提供關于政府整體的預算報告(包括未來財政年度的預算收支報告和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但由于許多類別的財政交易(例如政府基金和預算外交易)并未包括進來,這些報告并不是完整意義上的政府整體的預算報告。
現行預算會計不能適應政府投融資體制改革的要求。近年來,我國財政投融資體制的市場化進程不斷推進,政府投融資主體多元化,隨著私人部門介入公共領域,對政府部門會計信息的透明度和準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實現與政府部門會計信息的可比性,另一方面要求政府部門提供充分的信息來對成本進行計價、核算和比較。現行預算會計不能適應wto及國際競爭的要求。中國的入世關鍵是政府的入世,經濟全球化使政府變成了企業或使政府企業化,既然是企業,當然就要按企業規則辦事,這樣才能生存和發展,而企業會計核算確認基礎是權責發生制,因此以收付實現制為核算基礎的現行預算會計不能較好適應政府公共管理的要求,不能實現以績效為導向的管理。
2.改革我國現行預算會計的對策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公共財政框架的構筑以及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購制度等改革的不斷深入,現行預算會計的弊端和不足越發顯現,必須對現行預算會計進行改革,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參照發達國家預算會計實踐的成功經驗,發展更為全面的預算會計。
2.1建立與國際慣例接軌的預算會計新體系
我國的預算會計體系是預算管理服務的,預算管理體系決定了預算會計體系的群體構成。新預算會計改革基本保持了我國多年來行之有效的預算會計體系,只是在體系內部進行了局部的重新劃分,這就是總預算會計、各級各類事業單位會計和行政單位會計和行政單位會計。這一體系,是我國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規范的預算舍棄模式和運行機制,它對于保護國家公共財產的安全完整,強化預算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現有的預算會計體系隨著預算管理改革的不斷深入已界定不夠準確。我們應按照國際慣例,預算會計體系由政府會計和事業單位會計構成,其中政府會計由財政總預算會計和行政單位會計組成。因為,隨著預算管理制度的改革,財政部門對財政支出資金實施全過程管理,財政總預算會計的臨近對象已延伸到原來的單位預算會計,對單位預算會計的依賴減弱,財政支出就是實際的購買支出或轉移支出。各行政單位由于它只是政府的組成部分,其所有的資金都是財政資金,都要通過國庫單一賬戶收付,其資金活動已通過總預算會計反映。因此總預算會計和行政單位會計是總和分的關系。
2.2逐步轉向權責發生制會計基礎
權責發生制是使用者評價政府財政受托責任履行情況的必要手段,也是新公共管理體制下政府會計的改革方向,發達國家不同政府會計模式都不同程度地采納了這一會計基礎。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收入只有在政府提供服務時才加以確認,而且在政府接受服務以后,就應該將相應的義務確認為當期費用,并將其作為債務列入資產負債表,這樣,政府的財務報告就可以完整地反映政府的財政狀況和運行成果;同樣,權責發生制要求在資產負債表上確認所有的經濟資源,如新西蘭將高速公路和其他基礎設施確認為資產,并確認了其折舊費用,這樣就會使政府更加注意其對有關資產的管理和維護,更好地認識未來的短期債務、更好地管理基礎設施、更有效地重新分配預算。我國預算會計會計基礎應是漸進式轉變,先事業單位會計后政府會計,先報告系統后預算系統,先個體后整體,先地方后中央。在我國政府會計改革的初期,我們可以考慮借鑒德法模式的修訂的收付實現制,即首先確認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實現收入和支出在各個期間的平衡,明確政府當期的受托責任履行情況。
2.3改進完善政府會計信息體系
本文通過借鑒國外養老金會計核算中的成熟經驗,針對我國養老金會計中的會計核算主體、核算原則、年金計劃、處理方法和信息列示和披露等方面的理論缺憾與實踐不足進行了較為深入地探討,并據此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
隨著社會保障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正在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國特色、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多層次的養老保險制度。它包含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第二層次是企業年金(又稱企業年金);第三層次是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2006年3月,我國頒發了第一部規范企業年金基金的會計準則:《企業會計準則第10號———企業年金基金》。同時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也對養老金的會計處理有了新的規定。本文試圖通過借鑒國外養老金會計核算中的成熟經驗,對我國養老金會計中的幾個問題進行探討,以期對我國養老金會計的順利實施和今后的發展提供一些思路。
1.企業:養老金會計的核算主體
我國2005年頒布的《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試行辦法》要求,設立企業年金的企業及其職工作為委托人與企業年金理事會或法人受托機構(以下簡稱受托人),受托人與企業年金基金賬戶管理機構(以下簡稱賬戶管理人)、企業年金基金托管機構(以下簡稱托管人)和企業年金基金投資管理機構(以下簡稱投資管理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書面合同關系。作為企業年金委托人的企業則依照《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以企業為主體來規定企業為職工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和企業年金),應當按照職工為其提供服務的會計期間和受益對象,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確認為當期費用。
而企業年金的受托人、托管人、賬戶管理人、投資管理人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0號———企業年金基金》以企業年金為會計主體,規范企業年金的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費用的確認和計量,以及財務報表列表等內容。
因此,嚴格來說與絕大多數企業相關的養老金會計應依照《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實施,其會計主體是企業本身。而《企業會計準則第10號———企業年金基金》是用來規范企業年金的受托人、托管人、賬戶管理人、投資管理人,要求他們以企業年金基金作為獨立的會計主體進行確認、計量和列報,要求他們應當將年金基金與其固有資產和其他資產嚴格區分,以確保企業年金基金的安全。這有助于提供關于企業年金財務狀況、凈資產變動等方面的有用信息,進而反映相關各方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
2權責發生制:養老金會計的核算原則
以前我國對養老金的核算是基于收付實現制,而今年的新會計準則開始采用權責發生制進行核算,這是由于以下兩點原因:
2.1對于養老金的會計處理,國際上通常是在“社會福利觀”或“勞動報酬觀”的理念指導下進行的
社會福利觀認為:職工退休后不再從事崗位性的勞動,但卻領取養老金,這是對剩余價值的再分配,實質上隸屬于社會福利的范疇。與此相應的養老金成本的會計核算采用的是“收付實現制”,企業職工在職期間并不確認養老金成本,只是在實際支付養老金時列為“營業外支出”或“管理費用”。勞動報酬觀認為:職工退休后領取的養老金是職工勞動力價值的組成部分,與職工在職時領取的工資一樣屬于勞動力再生產費用的一部分。這種觀點主張,養老金是遞延的勞動報酬,屬于“遞延工資”的范疇。權責發生制要求,與當期收入相關的費用,不論其是否實際支付,都應在當期確認。因此,在會計核算中,按照權責發生制來確認養老金成本,能夠保證在那些將來有權取得養老金的職工提供服務的期間將養老金成本(遞延工資)系統的、合理的分配于各會計期間和各個成本項目。在實踐中,絕大多數國家的會計理念都在由“社會福利觀”向“勞動報酬觀”進行過渡,與此相應,養老金成本的會計核算原則也由收付實現制向權責發生制轉變,我國養老金會計的發展也印證了這一軌跡。
2.2在對養老金的成本確認和基金籌措之間的關系上,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也有根本不同的認識
基金籌措是一個財務程序,其目的是轉移資產以實現有可動用的資金以履行將來支付養老金的義務;養老金成本的確認是確保將養老金成本系統的、合理的分配于那些將來有權取得養老金的職工提供服務的期間。可見,養老金的成本確認和基金籌措是兩個獨立的環節。而收付實現制卻將兩者合二為一,即養老金成本直接等同于撥付給托管人的現金數。相反,權責發生制將成本確認環節與基金籌措環節分開,無論當期基金的撥付數是多少,都采用某種可接受的精算方法來計算當期的養老金成本。另外,由于企業的撥付數往往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如所得稅、企業的現金流量及是否有其他的投資機會,這時,某一會計期間的養老金成本不一定等于該期間企業撥付給養老基金的金額,使用權責發生制原則確認當期養老金成本有利于排除這些干擾因素。
無論從何種角度看,與收付實現制相比,權責發生制確認原則可以提供更為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
3企業年金計劃:既定繳存或既定受益
企業年金計劃分為既定繳存計劃和既定收益計劃?!睹绹攧諘嫓蕜t第87號———雇主對養老金的會計處理》對兩種養老金計劃都作了詳盡的闡述,其主要觀點是:
3.1既定繳存計劃(DefinedContributionPlan)
既定繳存計劃為每個計劃參與者提供一個個人賬戶,并按照既定的公式決定參與者的繳存金額,并不規定其將收到的福利的金額;將來在其有資格領取養老金時,參與者所收到的養老金福利僅僅取決于向該個人賬戶的繳存金額、用該繳存投資賺得的收益以及可被分攤至該個人賬戶的對其他參與者福利的罰沒款項。這樣基金的主辦者(企業)承擔了按預先的協議向職工個人賬戶繳費的責任。當職工離開企業時,其個人賬戶的資金可以隨之轉移,進入其他企業的企業年金賬戶,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職工更換工作的成本,促進了人力資源的流動。企業僅承擔按期向賬戶繳費的義務,不承擔職工退休后向職工支付養老金的義務,也不承擔與企業年金基金有關的風險(如通貨膨脹、生活費用水平的提高、死亡年齡的推遲及投資風險等),這些風險將由企業年金基金的托管機構或基金參與者自行承擔。因此,企業向基金管理者繳存的資產不再確認為企業的資產,企業當期應予確認的養老金成本是企業當期應支付的企業年金繳存金,確認的養老金負債是按照基金規定,當期及以前各期累計的應繳未繳企業年金繳存金。
3.2既定受益計劃(DefinedBenefitPlan)
既定受益計劃是指企業根據職工工資水平和服務年限等來確定未來養老金的實際支付金額,未來的養老金由企業預先承諾,與計劃資產相關的風險完全由企業承擔。養老金的金額通常是一個或多個因素的函數,如參加者的年齡、服務年數或工資水平;該養老金既可以是一筆年金,也可以一次性支付。在這一計劃下,按期足額支付養老金的責任由企業承擔,如果到期不能按照原先的約定支付養老金,則違約責任亦應由企業承擔,換言之,企業承擔了不能足額支付的風險、投資失敗風險、通貨膨脹風險等一系列風險;而該基金的參與者如果提前離開企業,則他過去服務所賺得的養老金很有可能部分、甚至全部喪失。由于既定受益基金需要涉及大量的精算假設和會計估計,如職工未來養老金水平、領取養老金的年數、剩余服務年限、未來工資水平、能夠領取養老金的職工人數的折現率等,故其會計處理比較復雜。企業當期應確認的養老金成本除當期服務成本外,還涉及過去服務成本、精算利得和損失和利息費用等項目。企業對職工的養老金義務應確認為企業的一項養老金負債。養老金負債是企業采用一定的精算方法、估計合適的折現率所計算出的未來需要支付的養老金總額的折現值。
我國的企業年金計劃屬于既定繳存計劃,而許多企業年金會計比較成熟的國家采用既定受益計劃。這是因為我國大多數企業按既定受益計劃處理的條件尚不成熟,如會計人員素質不高、精算師隊伍建設欠缺等,而且我國養老保險體制、資本市場、稅收制度和企業年金的發展歷程及現實狀況和西方國家都有較大差異,這就造成我國在企業年金計劃以及會計處理上同國際慣例存在較大的差異。
4養老金會計處理方法:專設“應付養老金”科目
以前我國基本養老金是企業按照國家規定的繳費比例(20%,其中8%記入個人賬戶)以在職職工的繳費工資為基數計算出來,借記“管理費用”,貸記“其他應付款”。而企業年金基金則借記“管理費用”,貸記“應付福利費”。由于我國養老金的會計核算采用“權責發生制”,在計提養老金時,借方科目發生了變化。
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規定企業為職工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和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應當在職工為其提供服務的會計期間,根據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計算,按照職工提供服務的受益對象,分別以下列情況處理:
①應由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負擔的職工薪酬,計入產品成本或勞務成本。
②應由在建工程、無形資產負擔的職工薪酬,計入建造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成本。
③上述①和②之外的其他職工薪酬,計入當期損益。
筆者認為計提養老金時的養老金負債,作為一項經常性的短期負債不應計入“其他應付款”,作為一項遞延工資,不應計入“應付福利費”,而是應該專設“應付養老金—基本養老金”和“應付養老金—企業年金”科目,專門分別核算基本養老金負債和企業年金義務的計提和支付情況。
期末“應付養老金”賬戶的借方余額表示企業預付的養老金資產,貸方余額表示企業已經計提,尚未支付的養老金負債。
5信息列示和披露:養老金會計的基本要求
養老金會計信息是企業會計信息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財務會計準則未對養老金既定交存計劃的列報提出要求,但是《美國財務會計準則第132號———雇主對養老金和其他退休后福利的披露》規定:雇主應對本期既定繳存計劃已確認的養老金成本的金額進行披露,披露應包括對本期內影響可比性的任何重大變更的性質和影響的描述,例如雇主提取率的改變,企業合并或剝離股權。養老金既定提存計劃不要求列報養老金會計信息,但要求對當期已確認的養老金成本數額進行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