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2 02:54: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設計模式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君豪現代生態農業園位于襄城縣,隸屬于河南省許昌市,距離許昌市區30余公里,距平頂山市20余公里,位于中原城市圈范圍之內。襄城縣新的城市建設理念是“城在水中、水繞城流、城水相依、人水親和”,其環境優雅,城秀人和。園區規劃建設面積10hm2,地形豐富。園區地處北汝河北岸,與氾河交匯其周邊為農田,地勢較低水位較高。氾河在區域水系規劃定位中為永久性水系,項目所在地是北汝河水系景觀規劃中重要節點。其周邊秀麗的風光和的充足的水資源為園區的建設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2項目分析
2.1優勢分析
交通便利。園區位于襄城縣以東,北臨省道,南依汝河觀光大堤。在城市規劃的外環之內。田園風光秀麗迷人,溫泉資源豐富,周邊鄉村風情、果品采摘、農事體驗等鄉村民俗旅游基礎較好,休閑服務市場潛力巨大。隨著客源輻射范圍及腹地不斷擴張,有利于聚集人氣與營造通暢的服務網絡。地形豐富。園區外部與城郊地勢平坦的農田野林和城市外部河流接壤,其內部地勢低洼,水位較高。利用原有地形基礎,挖低成河、加高成山,挖湖堆山、塑造空間。打造秀美的山水格局,營造清新桃源的優美意境。良田美景。襄城縣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農業種植歷史悠久、資源基礎良好,農田和果園有著都市農業發展的必要基礎。呈現著一派迷人的田園風格?;谌绱肆继锩谰?,可結合規劃項目對其進行必要的梳理和整合,多樣化發展,充分發揮潛在優勢。豐盈水系。園區南依北汝河堤,北汝河起源伏牛山脈,自古水清勢淼,文人墨客倍相詠之。有唐代毆陽詹的《汝州行》:“湛湛清流九曲灣,浮沉澈底似拖藍。扁舟一葉無人系,風動橫移向碧灘。”如今的北汝河堤已建成防洪堤壩和防護林帶。行于河堤之上,其綠樹成蔭花競相放,不見西湖柳岸卻聞汝河鶯啼。
2.2存在的問題分析
任何項目的開發和運作都可能帶來一些不利影響,對生態農業園進行分析可以防止一些消極現象的產生。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受時間、空間、勞動力的制約,旅游觀光業主要受時間制約。在花果期后游客的數量減少,旅游接待設施閑置,與旅游相關的企業收入減少,不利于吸納企業資金的再投入,限制了觀光旅游規模的擴大[2],因此如何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基礎上發展旅游業,豐富產品種類,拉長服務鏈,提高單位土地的收益,增加農民的收入,是解決問題關鍵。依據國家土壤分類標準。將許昌市土壤劃分為6個土類,13個亞類,24個土屬,45個土種??偼寥烂娣e38.41萬公頃,其中中低產田有6.78萬公頃。主要分布在褐土和潮土土壤類型上[3]。規劃區域其壤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耕層淺、土壤有機質含量低、有效養分含量低,因此應合理有效的采取措施改善農田的土地性質。人為因素的入侵,交通工具的氣體排放,以及噪聲污染,會破壞生境斑塊。而農業生產同樣存在污染,主要來源是農村居民生活廢棄物和農村農作物生產廢物,其位置、途徑、數量不確定,隨機性大,分布范圍廣,防治有難度。在生態農業園創建的過程中應著重環境的治理和保護。
3.1規劃設計模式的理念
君豪生態農業園規劃理念為“農業生產為核心”的以循環農業、休閑、生態綜合模式的有機融合。突顯“青綠新襄、桃園新境”的主題。在保障農業生產的基礎上展現觀光園區的景觀特色。通過“以農業帶休閑、以觀光促生產”的模式,發揮農業生產的基礎作用,與觀光產業相輔相成,營造園林式的生態農業園區,以探索創意農業的綜合新模式。
3.2規劃設計模式原則
3.2.1生態性原則在農業園中,主張施用有機質肥料,在“自然”狀態下種植、養殖;利用各種可再生能源的外部“低輸入”。實現以科技為先領,以生態環保、規模適當為準則,生產綠色產品,探索式發展。生態性原則是創造園區恬靜、適宜、自然的生產生活的基本原則,是提高園區環境質量的基本依據[4]。
3.2.2經濟性原則觀光生態農業的興起必然帶動產業結構的調整。其以農業和旅游業為基礎,帶動了服務業、交通運輸業、加工業、建筑業等行業的協調發展,繁榮了農村市場與農村經濟[5]。在規劃設計中把經濟生產融入到園區的建設中,充分發揮采摘園帶來的經濟效益,同時注意非采摘季節的景觀規劃吸引游人,提高農業園區的經濟效益。
3.2.3特色性原則農業園的開發應具有地域性和季節性,規劃設計要與實際結合,因地制宜[6]。景觀規劃為園區服務,突出區域的特色,為園區帶來更多的旅游價值和經濟效益。
3.2.4多樣性原則農業園以滿足園區經濟效益和消費者需求為導向,注重園區多樣化的發展,建立以農業生產為主體,休閑服務為輔助的雙向經營方式。拓寬農業和旅游業的廣度,為旅游活動增添新景觀,豐富園區品種,使園區具有多樣性的特點。
3.3園區空間結構園區設計模式
與襄城縣打造“清綠新襄、市秀人和”水系新景觀的舉措相符合,設計注重體現中原良田美景的元素,如花果繁茂的果園、速生闊葉林地、魚荷共存的池塘、色彩豐富花園等,彰顯中原現代生態的特色。通過地形整理、集雨灌溉、挖湖堆山、養魚種樹的措施,形成園林式現代綜合性生態農業園區。
3.4功能分區
結合不同的設計手段將豪放秀麗的山水風貌強化,形成“山水情懷、桃園意境”的格局。即“一帶三區”的空間布局(如圖2)。中部—清理河道,整修水形;西部—平地建筑、交通集散;東部—納土造嶺、再造丘陵果園;南部—風景防護林?!耙粠А薄稻坝^帶:主體水系流向為從南至北,水系支流環繞園中局部,形成園區大的山水格局和小的林蔭花溪。圍繞水系布置景觀,自成天然之趣不煩人事之功。結合給排水設計和水體生態處理,符合生態、節能、環保的理念?!叭齾^”—現代農業示范區:中、高檔水果種植、觀賞、婚紗外景和休閑餐飲;休閑娛樂觀光區:休閑采摘、水上游樂、濕地景觀、戶外休閑、野炊燒烤;林景休憩區:林中小居、花園休憩、迷你健身。
4規劃設計模式策略
4.1以農業生產為基礎
君豪生態農業園以農業生產為基礎,通過建設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科學制定全區農業結構調整規劃,發展特色農產品,形成生產、加工、觀光、風味餐飲一條龍產業。讓人們體驗“農”的氛圍,參與“農”的生活,享受“農”的風和文化。加大現代科技農業、農業科研基地、示范基地、培訓基地的開發建設力度,同時結合休閑旅游,實現農業生產經營,休閑體驗的活動綜合服務園區,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農業。對原始農業進行新包裝,引領農業景觀由鄉土走向時尚[7]。
4.2注重休閑、景觀功能的體現
在農業園規劃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將某種農業元素放大,農業主題公園、植物專類園、農林作物主題文化園等均是將農業、景觀與旅游相結合,以主題特色為依托的休閑觀光農業園的體現形式[8],既具有農業景觀、林地景觀的農業本質,又具有藝術景觀、水體景觀、園林文化等的創新特性[9]。本項目根據生產的重要性和活動的性質把園區分為6個功能區,即文化餐飲區、節慶活動區、歡樂水谷區、休閑采摘區、林園小憩區、江南庭院區。文化餐飲區。文化餐飲區包括游客服務中心、餐飲住宿、生態停車場、珍奇花果樹木展示。文化餐飲區是進去園區后的第一站,包含游客服務中心、餐飲住宿、生態停車場。以君豪商務餐廳和生態餐廳為主體建筑,設有游客服務中心,具有前臺接待、科普展示、水果品嘗、采摘打包結算、辦公室等功能。其次具有珍奇花果樹木欣賞區域,參與園藝藝術的趣味活動。節慶活動區。此區域地勢平坦、道路和廣場較多,緊鄰餐廳。有玫瑰花園、噴泉、觀魚池、歐式小火車、鐵軌道、瓜果長廊、音樂休閑吧、靈犀噴泉廣場等。設計中有玫瑰、薰衣草等構成浪漫的基調,花海中設置有景觀構筑物,如:即如走進了一個浪漫的世界,這里即將成為一處表達愛情、婚慶、求婚等節慶活動,還有企業聚會、壽宴、慶典、戶外會議等商務活動。歡樂水谷區。利用周邊的高地形和中間變化多樣的水體形成歡樂水谷區,其起點為噴泉、歡樂壁泉、林影花溪、荷花池,經過虹橋、情人島、月光平臺、水上游樂、板橋,到達椰林盛景、白沙灘、抓魚池、蘆葦蕩等,翻越出水閘而出。一路景致漣漪、一谷歡歌笑語。休閑采摘區。休閑采摘區有爬坡上山、游覽觀光、休閑采摘、漁翁垂釣、濱水游樂、自助野餐等。利用水系、山體和植物營造山水、桃園、新境的美好愿景。以桃樹、梨樹、葡萄、櫻桃、冬棗為主,具有較長的采摘期;樹下的黑皮花生、紫紅薯、草莓等保健農作物也豐富了休閑采摘活動。林園小憩區。它處于園區的東南角,一個相對獨立的區域。內容有林園小居、林內娛樂、林下小觀。它是園區的高端游憩產品,能夠獨自運營接待游客。同時,作為園區一部分,整體風貌也于其它區域相統一,整體景觀同樣是以林木果樹和少量花卉來營造,打造一個環境優雅的林下浪漫意境。主要項目有:林園小居、林內娛樂、林下小觀。江南庭院。江南庭院相對獨立,服務于賓館人群。有江南竹韻、凌霄花架、頑石迎賓等。以江南特色為主打造恬靜的景觀,供游人欣賞。
4.3注重生態建設
園區的建設必須遵循自然生態的規律,在保護、開發、利用資源的過程中,確保景觀格局的連續性、完整性,達到整體生態協調、功能連通和景觀和諧[10]。君豪生態農業園中通過運用生態系統、持續經營、物質循環、食物鏈、立體種養殖等理論和技術,形成“果園-瓜菜”、“果園-保健作物”,水體種荷養魚,水與廢棄物循化利用等各種優化的生態農業模式,提供綠色、無公害農產品。通過防護圍墻的立體綠化、游泳館的半地下建設、賓館建筑的高林遮蔭、溫室的內部種植、戶外小筑引入林下等等措施,創造農業園優美自然的生態環境。
5結語
用型本科院校尤為重要。本文對目前應用型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現存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應用型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的有效實施模式,同時探討了如何有效保障畢業論文(設計)的進行。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 畢業論文(設計) 有效實施模式
一、引言
應用型本科是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提出的,重在“應用”二字,要求各專業緊密結合地方特色,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應用型人才。畢業論文(設計)是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的重要教學環節,旨在培養學生系統、綜合地運用所學知識,加強專業實踐,增強科學研究能力,提高創新意識,對于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應用型本科院校來說更是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應用型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現存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應用型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的有效實施模式,并探討了如何有效保障畢業論文(設計)的進行。
二、應用型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存在的問題
1、指導教師的因素
隨著近幾年高校的擴招,許多本科院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同時教學條件和師資力量一時難以跟上,指導老師教學任務十分繁重,或者是從思想上沒有對畢業論文(設計)進行重視,因此對畢業論文(設計)投入精力不足。
2、部分學生對畢業論文(設計)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畢業一般安排在第八學期,正是學生選擇就業,找工作的重要時期。對于學校和學生就業壓力巨大的今天,選擇理想就業更為重要,即學生的就業與學習矛盾突出。由于畢業設計對學生找工作沒有直接影響,故部分學生采取了消極應付的態度,相當程度上影響了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
3、教學資源不充分
隨著各高校不斷擴招,學生人數不斷增加,而教學設備的投入相對滯后,已經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學生在查閱文獻資料等方面得不到滿足,客觀上形成了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的瓶頸。大學城一般遠離城區,尤其像我們安徽三聯學院,由于遠離市中心,教師去學校的次數較少,導致學生難以及時與老師見面,指導時間難以得到保障。
4、管理保障缺乏力度
盡管目前大部分學校都有針對畢業設計指定的規章制度和條例,但在執行中不嚴格,不規范,學校缺乏對畢業設計全過程的有效監控,缺乏對教師真正有效的監督機制和獎懲措施,在評閱和答辯過程中,老師有時為了不影響學生就業,出現了對學生放松要求,流于形式,對一些不符合要求的畢業設計往往采取遷就,寬容的態度。
三、畢業論文(設計)的有效實施模式
應用型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的實施模式分為確定選題、制定任務書、開展開題報告、進行中期檢查、評閱和答辯和工作總結6個方面。具體如下:
1、確定選題
(1)畢業論文(設計)指導教師申報研究題目及研究內容;
(2)畢業論文指導小組審閱研究題目及研究內容;
(3)公布畢業論文(設計)選題和指導老師;
(4)召開雙向選擇會,確定師生的對應關系,確定學生選題。
2、制定任務書
任務書應該由指導老師和學生共同完成。主要包括論文(設計)的主要任務及目標,論文(設計)的主要內容,論文(設計)的基本要求,主要參考文獻和進度安排等。
3、開展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由學生完成,分別由指導老師和論文(設計)指導小組審閱,內容主要包括論題的意義及研究狀況,主要內容、研究方法和思路,查閱過的文獻資料及調研情況,總體安排和進度(包括階段性工作內容及完成日期)。
4、進行中期檢查
中期檢查由學生匯報,由指導老師和畢業論文(設計)指導小組檢查。主要包括工作進度,遇到的問題,下一步的工作方法和思路等等。
5、評閱和答辯
由評閱,PPT演示和答辯三個部分組成。論文由指導老師和畢業論文(設計)指導小組評閱;PPT演示由學生進行演示;答辯由答辯小組進行答辯。畢業論文(設計)成績采用五級記分制即優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指導老師初步評定成績,寫出評語,經答辯后由答辯小組或畢業論文(設計)指導小組審定成績。
6、工作總結
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導老師對畢業論文(設計)的過程及論文撰寫的要點進行總結,然后選擇成績優秀的同學在課堂上演示,以激勵其他同學;二是進行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的總結,完成畢業論文(設計)資料歸檔。
四、畢業論文(設計)的有效保障
要使畢業論文(設計)模式有效實施,畢業論文(設計)工作有序進行,還需要相應的保障條件。筆者認為以下四個方面是必不可少的。
1、制度和質量管理
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加強制度建設,通過相應的管理文件,對畢業論文(設計)的選題,指導教師的職責,答辯成績的評定等環節規范化,統一畢業論文(設計)格式要求;二是強化過程管理,構建畢業論文(設計)質量監控體系,成立學校、二級學院(系)和教研室三級機構,對畢業論文(設計)的各個環節的執行進行檢查,實行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監控。
2、強化指導老師能力
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導老師本身要嚴格按照管理文件規定履行職務。包括文獻(資料)檢索方法的培訓和指導、畢業論文撰寫的培訓和指導、畢業答辯的培訓和指導等。二是學校要加強教師能力的培養,鼓勵教師參加科研和實踐活動,不斷增強畢業論文(設計)的指導水平。
3、改變學生觀點
一方面要改變學生對畢業論文(設計)不重視或認識不夠的意識。通過畢業論文(設計)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應用型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畢業論文(設計)要做到早布置,早準備。在上屆學生的答辯的時候,組織學生去聽答辯,再者是讓優秀學生給下屆學生講寫畢業論文(設計)的過程和體會。
4、論文所需經費
給予畢業論文(設計)一定的經費。這包括指導老師指導學生的課酬,畢業論文(設計)復印等各項工作的支出。除了學校擔負一部分經費外,還可以爭取企業,事業和政府的經費支持。
五、結論
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工作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增強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對于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應用型本科院校來說更是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針對畢業論文(設計)現存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應用型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的有效實施模式,即確定選題,制定任務書,開展開題報告,進行中期檢查,評閱和答辯以及工作總結六個方面。同時從制度和質量管理、強化指導老師能力、改變學生認識、論文所需經費四個方面探討了如何有效保障論文(設計)的進行。
基金項目:安徽三聯學院2011年度院級科研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0110024。
參考文獻:
[1]陸富彬.對教學應用型高校本科生畢業論文工作的思考[J].高教研究文教資料,2006,(10):59,60.
[2]楊水銀.應用型高校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改革探討[J].當代教育論壇,2006,(10):78,80.
1.1渠道斷面的選擇
渠道斷面的選擇非常重要,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根據實際地形狀況進行合理的設計。如果地面的坡度相對較大并且起伏比較頻繁,則一般選擇窄深式的斷面,有些該種形式的斷面可以添加一定的蓋板,這樣不僅能夠減少砂石降落到渠道中而且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坡面的滾石發生狀況。這種渠道的優點比較多,比如:能夠在冬季寒冷的條件下減少水熱量的散失,從而使得冰蓋能夠處于穩定的狀態。如果渠道處于比較寬敞的地面上,而且具有較強凍脹性能的基面,地下水位較高,則一般選擇寬淺式斷面。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如果在渠道的沿線有泉水,那么就將相應的泉水引入到水渠之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渠道的水流量,使得結冰機率大大降低。
1.2渠道縱坡的設計
在渠道設計過程中,縱坡的設計水平非常關鍵。渠道縱坡的設計對于水流速度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一般來講,如果縱坡的設計較為平緩,則其很容易堆積淤泥,使得雜草等能夠迅速地生長,從而影響渠道的輸送水能力。而如果縱坡的設計很陡,則渠道在使用過程中,很容易受到較大沖擊,很容易破壞。因此,相關設計人員要合理設計渠道的縱坡。在結冰蓋的運行過程中,設計人員要根據水能的具體狀況、地形條件以及工程造價的實際情況,對縱坡進行合理的設計。在輸排冰運行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要將全段設計得比較陡些,使得輸冰的流速達到相關的標準,而后段施工則需要在排冰閘前30m的緩流段進行,以此滿足相關排冰速度的要求。
2引水式水電站壓力前池的設計
在渠道的設計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要加大壓力前池的設計力度,這對于提高渠道的整體質量具有重要的影響。
2.1前池布置
在壓力前池位置的選擇過程中,為了提高水電站的實際運行效果,前池不要選擇填方或者是地基不穩的部位,而應該盡量選擇在天然地基比較好的地基上。這種設置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避開順坡的裂隙發育地段以及滑坡的出現。在前池的設計過程中,要對水文地質條件進行認真勘查,盡量減少甚至消除前池建設之后對于高邊坡以及相關建筑物造成的負面影響。這樣就能夠避免滑坡以及沉陷情況的發生,確保下游的廠房以及前池的安全。為保障渠道水流平穩地進入前池,應考慮盡量使前池進水室的中心線與引水渠道中心線平行或接行,使水流順暢,減少水頭損失;還能使其引導和控制水流向壓力管道平穩過渡和均勻配水。前池與引水渠道末端的連接段,在平面上應兩邊對稱,其擴展角一般限制在10°以內;底邊縱坡適宜選用1∶3~1∶5的斜坡,與前室底板連接。前室寬度約為進水室寬度的1.5倍左右,前室長度可取前室寬度的2.5~3.1倍。引水渠道末端應盡量避免彎道,如難以避免時,則宜在彎道終點與前池入口間設直線調整段,或加設分流導向設施。前池中的水流流速要求一般≤0.8m/s,以便泥沙沉積下來,通過排沙孔排走,阻止冰塊、冰凌進入壓力水管。為提高前池的排冰效果,可在進水室前設一道擋冰板,擋冰板底部應伸入到前池冬季最低運行水位以下50cm,能夠有效防止冰凌進入進水室。
2.2前池水位
在中小型水電站前室正常水位的確定過程中,可以將引水渠道設計流量時的渠末水位作為其正常水位。而水電站在運行過程中,如果其突然甩開全部負荷,那么此時的最高涌波就作為前池的最高水位。而前池的最低水位指的是,在枯水期最小引水位發電流量時相對應的水位。在實際水位確定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要經過多次試驗,并且按照嚴謹的操作步驟進行操作,以期獲得最佳的水位數據,從而為引水式水電站的設計施工提供科學嚴謹的數據支撐。
3水電站裝機容量選擇
3.1無調節水電站最大工作容量的確定
在水電站裝機容量確定的過程中,需要對無調節水電站最大工作容量進行確定,N水,工=N保、無=9.81ηQ設H設,其中:N水、工=保證出力(按歷史設計保證率);N保、無=9.81ηQ設H設;Q設—設計枯水日平均流量(m3/s);H設—相應的日平均凈水頭。
3.2日調節水電站最大工作容量的確定
當水電站擔任日負荷圖峰荷部分時,在作圖日電能累積曲線上a點向左取ab,由b向下作垂線交日電能累積曲線于c點。由c作水平線與日負荷圖相交,求出日電站的工作位置,如圖1所示。其中,ab=E保、日,bc=N水、工。
4結語
(一)學生過于依賴參考書
學生常根據設計任務書中橋梁結構形式在教科書或參考書中尋找相關的例題,依葫蘆畫瓢完成畢業設計。遇到與例題不同的計算環節,不知道如何查找書籍資料和解決問題;若無法在參考書上找到相似的例題,會無從下手。這說明學生在學習完專業基礎課和橋梁工程等課程后,并未將眾多課程知識融會貫通,也沒建立起橋梁結構的設計思路。
(二)缺乏對結構構造的了解
學生將主要精力用于結構計算,不重視繪制結構施工圖能力訓練。加之以前很少接觸結構施工圖,不清楚結構施工圖應體現哪些內容,導致繪圖質量較低,不符合設計要求。所出圖紙常出現表述信息不完整,以及忽視結構構造上的設計事項等,如后張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截面尺寸擬定,錨固端未較好考慮錨墊板的尺寸大小及錨頭所占的最小尺寸。
二、基于ALP的畢業設計指導模式
ALP(學習行動計劃,Actionlearningproject)是指學生結合當前自主擇業的機會,針對就業方向,結合專業知識,通過施工實習進行實地考察、學習;在此基礎上,先由學生自行提出或選擇畢業設計課題,再進行分析、演示和說明,由指導教師對選題過程評分,并作為其畢業設計成績的一部分。基于ALP的畢業設計指導模式將學生施工實習與畢業設計結合起來,在了解實際工程的基礎上,提前為畢業設計做準備,改變以往被動和無目標選擇畢業設計課題現狀,引導學生將畢業設計各環節工作內容與施工實習結合起來,達到提高畢業設計教學質量的目的。
(一)施工實習
要求學生到省內大型工程企業進行施工實習,根據施工實習教學計劃要求以及自身畢業后就業意向,確定合適的工程單位。實習期間,學生以教學大綱要求為依據,結合現場橋梁工程施工,確定施工實習內容和實習計劃。除了在實習中主動發現和獨立分析解決工程技術問題外,ALP指導模式要求學生提前了解橋梁工程畢業設計的各個環節,有針對性的開展施工實習,避免走馬觀花、形式主義。從擬定橋型方案的主要工作內容出發,了解在建橋梁的橋孔凈長、分孔數目與跨徑配置,上、下部結構類型和主要尺寸,以及結構的建筑材料等。學生應在施工現場對橋梁施工流程做詳細了解。因為結構內力計算與橋型、施工方法有直接關系,如連續梁橋的施工方法大體包括有支架施工法、逐孔施工法、懸臂施工法和頂推施工法等,除了有支架施工一次落梁法的連續梁橋可按成橋結構計算內力外,其余幾種施工方法的連續梁橋都存在結構體系轉換和內力疊加的問題。了解橋梁結構施工圖的重要性和繪圖標準,學會看施工圖,并將施工圖反映的結構和配筋信息等與實際工程聯系起來。實習現場的施工圖學習過程有助于畢業設計后期的繪圖。
(二)實結
實習結束,學生及時提交實習日記和實結,內容應包括在建橋梁需重點了解的相關信息;列舉橋梁工程施工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并查閱相關書籍與論文文獻,找出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做出總結歸納。最后,交給學校指導教師,作為學生畢業設計選題的評定依據。
(三)設計選題
以施工實習的內容為選題依據,學生可從生產單位帶課題到學校來做,也可從教師提供的課題中挑選與實習內容相關的內容作為畢業設計題。初步選題后,在規定的時間內查閱文獻及實踐資料,明確設計內容及步驟,以此鍛煉查找、整理和運用資料能力。最后,結合實結作選題匯報,由指導教師評審確定學生的前期準備是否充分,能否可以開始進行畢業設計。本校大部分學生在畢業設計前已落實工作單位,因此,設計內容還應考慮學生將來工作方向??蓪⒃O計側重點與將來工作有關內容聯系起來,這更能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也有助于學生盡快進入工作角色。
(四)設計過程管理
實行分組管理,將設計橋型相似的學生分為一組。定期檢查各組設計成果,控制進度。設計當中出現的重要問題,先由組內成員展開討論,共同查閱資料文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思路,然后在討論會上由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與思路,再由指導教師做解釋答疑。對積極、主動解決問題的學生應予以鼓勵、肯定,可適當對其畢業設計成績加分。
三、結語
目前,在數字電視機頂盒的設計過程中,對軟件部分的需求變化日益增高。這些變化集中體現在用戶界面、數字電視協議、業務功能、系統平臺這四個方面。一般的業務功能除了搜臺、播放、節目電子指南基本功能之外,還需要節目預約、前端檢測等特定功能。每種功能的實現不僅需要基于特定的數字電視協議,包括歐洲的DVB、美國的ATSC、日本的ISDB等,也需要依賴特定的系統平臺,根據客戶的需求來設計不同的數據呈現方式和交互方式。為了迅速地應對這種需求變化,一般采用敏捷式開發模型,通過階段性的迭代式開發,進行功能的擴展。在每個迭代過程中,為了實現軟件的可修改性和軟件模塊的復用,提高軟件開發效率,減少出錯,本文綜合地應用了幾種基本的軟件設計模式,針對用戶交互、業務組織和數據解析等常見需求變化,實現了一種軟件架構設計。
2軟件架構總體設計
如圖1所示,軟件架構中所涉及的靜態類包括幾個類別,分別是:視圖類(View)、控制器類(Controller)、模型類(DVBFilter)、業務類(DVBEpg)、工廠類(DVBFactory)、消息中心類(Noti?caction)和算法類(ConcreteStrategy)。這幾種類的具體職能體現了以下基本設計模式的綜合運用。
3MVC模式
MVC是一種復合設計模式,可以由幾種基本設計模式組成,實現方式因應用場景各異,例如WEB應用、APP應用等。它的設計原則是將應用程序劃分為三個層次:視圖層、控制器層和模型層,并規定層次之間通信的方式,將數據從視圖中分離出來,使得界面和數據可以單獨開發,讓表現不依賴數據。在架構設計中View會響應輸入設備的操作,并描畫自身(Draw())。由于某些視圖類對描畫性能有要求,所以可以直接緩存需要的數據(CacheViewData);DVBFilter響應數據設備的請求,對得到的設備數據進行處理;Controller可以直接管理視圖類和模型類,控制它們的生命周期和通信,也可以通過工廠類和業務類間接維護。由于視圖類和模型類需要響應系統事件,所以對平臺的依賴較大。因此,盡可能將邏輯處理放在控制類,便于重用。
4觀察者模式
MVC模式的設計重點之一就是三種類之間的信息交互。控制類觀察視圖、模型的狀態,對感興趣的數據、狀態變化進行處理。借鑒觀察者模式的特點,本文提出一種更為靈活的消息驅動方式。消息中心可以分為兩大類:應用層消息中心(Notifaction)和系統層消息中心(OSNotifaction)。后者又可以細分為兩個子類:輸入設備消息中心(InputNotifaction)和數據設備消息中心(DemuxNotifaction)。系統層消息中心依附于獨立線程(threadID),獲取系統的事件(GetInfoFromOS())。視圖類依據自身的特點需要關心某些外部輸入設備的狀態,例如鼠標或者觸摸屏的點擊;模型類則一般需要關心外部數據設備的狀態,例如媒體流設備數據的就緒。因此,二者分別需要將自己作為觀察者注冊到對應的消息中心(Observer())。當有系統事件發生的時候,消息中心分別通過(NotifyWithEventType())和(NotifyWithTableType())進行通知,使得View可以執行(InputEventProcess()),DVBFilter可以執行(DataEventProcess())。在處理事件的過程中,如果需要對行為進行擴展,則需要向應用層消息中心發送特定消息(NotifyWithMessage()),讓其觀察者即控制類進行處理(BehaviourFunctionForView())、(BehaviourFunctionForModel()),完成視圖類和模型類之間的通信;通過(DataSourceFromModel())完成其間的數據轉化。
5抽象工廠模式
控制類負責對業務進行建模,根據不同的協議創建不同的功能模塊,它屬于兩個維度的變化。可以選擇抽象工廠模式構建業務對象層次。抽象工廠模式用于創建兩個維度的產品線。抽象工廠代表了特定的協議類型,(DVBabstractFactory)制定具體工廠(DVBFactory)可以生產的DVB協議產品類型。(DemuxNotifaction())創建該協議的數據設備消息中心(DVBDemuxNotifaction),(Epg())創建該協議的EPG業務類(DVBEpg)。業務類則負責各種模型類的建立和維護??刂祁惛鶕脤f議的選擇,創建具體工廠,一種協議只有一個工廠,遵循單例模式。具體工廠實現每個具體產品的創建。產品的創建細節和工廠方法綁定。具體產品的協議特性由抽象產品決定(DVBabstractProduct)。這種設計讓具體工廠和具體產品緊耦合,工廠方法的個數和具體產品數目相同,但是為了遵循開閉原則,一般適用于產品類型固定的情況。
6模板模式和策略模式
工廠類完成業務功能的創建。業務功能的創建過程中指定需要收取哪些數據,即創建哪些模型。由于機頂盒廠商對應用的需求不同,即使在同一種協議標準下,對數據的格式定義也不盡相同,例如某些自定義私有數據,自定義私有描述符。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良好的擴展性,將模板模式和策略模式相結合,達到在統一的解析架構之中對可變的部分進行分離的效果。模型類DVBFilter由業務類DVBEpg創建并維護,負責數據的收集和解析。一種業務類可以包括多個模型類,去收集數據格式特定的表。模型類通過(ProcessData())對數據中心獲取的原生表數據(TableData)進行解析,形成視圖類需要的數據(ViewNeedData)。解析的過程包括解析頭部(ParseHead())和描述符(DescriptorProcess())兩個固定部分,是一個算法模板函數。不同的模型類由于數據格式的迥異,對這兩個部分的實現可能都不一樣,所以具體模型可以根據需要重載這些方法。(Filter4e)就是解析DVB協議中數據格式為4e的EIT表。對于同一種模型類,頭部解析是固定的,描述符的解析是可變的。這種變化體現在描述符的種類和數目不同,但是解析的骨架結構固定。因此,可以設計有限個策略算法(StrategyA和StrategyB),每個策略都會解析一定類型的描述符(DescriptorProcess())。如果表1:架構對需求的變化表變化類型變化內容架構修改內容架構修改層次視圖樣式組成視圖的元素以及布局視圖對觸點位置的計算方式InputEventProcess視圖行為視圖對事件的響應方式,對數據格式的轉化方式重寫控制器的響應方式1.BehaviourFunctionForView2.DataSourceFromModel協議增加業務功能添加增加協議工廠類,包括工廠的產品結構層次1.工廠類2.業務類業務邏輯改變業務處理流程需要的表的類型,表的收取策略、以及表之間的關系1.業務類2.DataEventProcess3.BehaviourFunctionForModel數據描述符增加1.私有描述符的添加2.業務處理內容變化業務處理過程中需要對新增加的數據進行處理1.業務類2.數據類解析的類型需要改變,可以通過具體策略算法重載(ConcreteStrategy)。7架構對需求變化的處理由于軟件需求變化的要求不同,對架構的修改程度也不同。表1是對需求變化的假設和架構相應做出的修改方案。從修改結果可以看出,按照對架構內容的修改程度的不同,由低到高可以分為函數和類兩個層次。不難看出這種軟件架構可以讓因需求變化而作出的修改盡可能遵循開閉原則,所修改的內容耦合性底,使得功能擴展具備插件化,降低每次修改對整個軟件維護的影響,提高了迭代開發的效率。
7結語
1.設計專業的特殊性與藝術感知教育的影響傳統的藝術類專業把藝術的感知力培養作為一項重要內容貫穿于藝術教育中,而設計專業本身是多學科的綜合專業和邊緣學科,涉及的專業知識比較廣泛,藝術感知教育只是設計教育的一部分,因為設計專業面向的是人,所有設計均以人為本體,進行設計分析和設計實施,教育方面的爭論實際上就是功能與形式的問題,網站設計或者網頁設計,依托的是技術,面向的是普通受眾人群,在設計時自然是以技術的可實現為前提,以受眾的各種感知習慣為參照進行設計,純粹的藝術形式感的最求是與設計的實質不符的,功效永遠都是設計的先決考慮因素,即功能決定形式。在人們的習慣認知中,網頁的設計等同于美工,實際上網站應該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考慮,所有分工的協作都應按照這個整體布置來實施,按照行業中的界面設計流程,信息的架構應該是先于視覺的設計進行。
2.信息設計意識有待加強信息設計意識的薄弱來自于傳統的平面設計或者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自身定位與認知,由于視覺傳達設計研究的是視覺表達的問題,是視覺傳達過程中的各種現象規律的研究,當遇到新的數字網絡平臺之后,產生了新的設計需求,急需對自身認知重新定義。網站的設計,就應該恢復其本身的本質設計定位:有效的傳遞信息,減少受眾在尋找檢索目標信息位置、獲取目標信息內容的過程中遇到的阻礙。設計的對象本身是一種信息,設計圍繞的是如何實現對信息設的效能傳遞進行設計。信息設計意識的培養還沒有系統的融入到設計專業中來,而新的信息藝術設計專業卻因此區別于視覺設計而誕生,這個應該是同一個應用領域的不同發展階段,直接割裂不利于設計專業自身的發展和對專業自身的思考。
3.信息設計的方法和表現手段匱乏信息設計的方法實際上依然是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所涉及的方法和基礎理論,信息設計方法和手段的匱乏,也是設計知識基礎教育方面遇到的困難表現出來的一種現象,即知道基礎設計知識,但不知道如何運用基礎知識進行設計的問題。信息設計的表現方法和手段實際上更多的是依據設計目標所需要的控制和把握,把數視覺傳達原理靈活運用于信息的視覺化設計,即視覺傳達設計能力是信息設計順利開展的基本表達手段。
二、基于情境模式的信息設計的思維能力培養
情境模式最早出現在工業設計領域,稱呼為情景模式,是針對工業產品設計的可用性提出的一種解決方法,網站設計本身也是一種產品,也面臨著產品的設計怎么檢驗的問題,由于設計的目的具有共同性:以人為本,所以很多工業設計領域的成熟的設計方法和流程是可以引入到網站設計中進行參照,這些方法基本上是以較為嚴謹的邏輯思維做支撐,去做研究和分析,才會有更接近于實際情況的設計依據。
1.具體情境下的信息架構分析與組織訓練在以網站案例進行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確立情境模式中功能決定形式的基本前提,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以目標導向決定具體的設計過程。案例教學能為師生之間提供同樣的決策信息,使情境的設定與分析都有著共同的基礎3,在交流過程中,對出現的問題和提出的解決方案,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掌握。信息設計的基本研究方法按照受眾研究、情境建模、需求定義、信息與功能架構、設計的細化、技術支持與視覺設計制作六個環節進行4,情境模型的建立需要對受眾做基本的群體研究和分析,在確立情境模型之后,必須依據情境的條件和受到的限制,去分析信息的設計。首先,在選定制作的網站主題后,要求學生就網站的受眾群體的可能的行為進行分析和研究;其次,在研究分析的基礎上對典型的受眾進行抽象,進而定義典型的受眾角色,分析角色在訪問網站時會有哪些行為,遇到哪些問題,并要求學生就這些問題,按照習慣的認知思維提出解決方案,所有設計方案應建立在正常的思維邏輯基礎之上,重點在于關注受眾群體對具體的頁面訪問行為發生的記錄以及這些記錄數據背后的普遍性的思維邏輯,而不是用主觀意識的猜測去替代和想象受眾的信息獲取行為。最后,將擬定的情境下的某種操作過程完整的展示出來,用情境的限制引導學生去思考,重視對信息設計中邏輯思維的重要作用。
2.情境設定主導下的信息架構思維訓練網站的各個信息模塊之間有著不同層次的關聯邏輯和認知邏輯,受眾在網站信息群中,尋找目標信息依據的就是信息之間的關聯邏輯規律與認知邏輯規律。依據設定的情境,按照邏輯思維的習慣和各類信息之間的邏輯關聯對網站本身的信息內容進行全面梳理,指導學生對網站項目中涉及的各種需要在頁面上展示的信息進行歸類,同時,對網站的各個部分的功能根據情境條件進行分析和策劃,最后對整個網站的信息進行架構安排,由學生自己講解網站的信息架構的分析和架構,以及網站的功能的交互過程安排的方案。
3.“可用性與易用性原則”的交互檢驗在網站項目進行到設計細化以及技術支持或者技術模擬支持的環節之后、視覺效果設計之前的進程的時候,網站的交互操作基本按照之前的構想實現,就可以進入檢驗的環節,每個網站設計任務的非設計參與人員參與該項目的檢驗,即按照既定的情境和模擬的典型受眾對網站進行操作,檢驗網站的可用性和易用性,并作出評估,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去體驗設計的成果,增強自己對網站設計遇到的各種問題的體驗度,培養學生從受眾的角度去思考怎樣獲取目標信息的工作習慣。
三、情境模式下信息設計思維能力培養的總結
一、山繞水圍的神仙佛道模式
先民們出于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觀念,產生了山岳靈石祟拜與昆侖神話,以為主宰神靈世界的至高無上的上帝和群神,在人間的住所是居于世界之中的昆侖山,昆侖山上具備了理想的仙居環境(《山海經•海內西經》)。神山周圍有神水,山上有神樹、水井,并有守門神保護。山上有“平圃”、“縣圃”、“懸圃”、“疏圃”、“元圃”、“玄圃”等仙境,圃中有池。山水環繞的昆侖山模式,成為中國園林文化中仙境神域景觀模式之一。
先民出于靈水祟拜,產生出具有海岸地理型特色的蓬萊神話體系:大海中有三座神山,蓬萊、方丈、瀛洲,高下周旋三萬里,頂平曠可九千里,洪波萬丈的黑色圓海成為天然的護山屏障,山上既有可供人類居住的金玉琉璃之宮闕臺觀,賞玩的苑圃,那里有晶瑩的玉石、純潔的珍禽異獸,又有食之可以令人長生不死之神芝仙草、醴泉和美味的珠樹華食。
秦始皇、漢武帝首先運用蓬萊神話系統提供的仙海神山景觀所創作的宮苑造型,成為后世帝王創作宮苑池山的一種“秦漢典范”,士大夫們也競相仿效。
佛教須彌山模式,須彌山即妙高山,原為印度神話中的山名,本義是位于世界中心的金輪之上。后為佛教所用,指帝釋天、四大天王等的居所,其高八萬四千由旬,頂峰居帝釋天,山腰為“四天王天”,居四大天王及眷屬。山周圍為七香海、七金山,第七金山之外為咸海,咸海中有四大布洲,洲外又被鐵圍山團團圍住。而九山八海之中心是須彌山。
以上神山和大海結合的景觀模式,呈現出水圍山繞樣式,山上有植物和建筑俱全,是個安全性強、生態環境特別優越的生存空間。
費爾巴哈講到過“一種精神的水療法”,認為“水不但是生殖和營養的一種物理手段……而且是心理和視覺的一種非常有效的藥品。涼水使視覺清明,一看到明凈的水,心里有多么爽快,使精神有多么清新!”(費爾巴哈《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德國哲學》第542—543頁)而植物茂密的青山,引來飛禽走獸,帶來鳥語花香。春山淡冶如笑,宜游;夏山青翠欲滴,宜觀;秋山明凈如妝,宜登;冬出慘淡如睡,宜居,足可“和于明陽,調于四時”(《素問•上古天真論》)。綠色植物具有調節改善小環境的氣候、保持水土、滯留、吸附、過濾灰塵以凈化空氣、殺菌、吸毒吸收噪音等作用,對人類有醫療保健功能。以盛夏植物的降溫作用為例,綠化植物龐大的根系象抽水機一樣,不斷從土壤中吸收水分,然后通過枝葉蒸騰到空氣中去。一般一株中等大小的榆樹,一天至少可蒸騰100升水。(馮采芹編《綠化環境效應研究》,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2年第39頁)如果一株樹木每天能蒸騰88加侖(1加侖等于45460升)水,即可產生l億焦耳的熱量消耗,它抵得上五臺一般室內空調機每天運轉20小時。(同上第172頁)又能產生被喻為“空氣維生素”或“空氣長壽素”的空氣離子。
承德山莊是“逢草逢花莫不香”,乾隆在《松鶴清樾詩序》中寫到:“進榛子峪,香草遍地,異花綴崖。夾嶺虬松蒼蔚,鳴鶴飛翔。登蓬瀛,臨昆圃,神怡心曠。洵仙人所都不老之庭也,”乾隆詩曰:“壽比青松愿,千齡葉不凋。銅龍鶴發健,喜動四時調?!?/p>
二、風水佳穴模式
風水佳穴的意念模式,被西方科學家稱為“東方文化生態”。風水說源于中華先民早期對環境的自然反映。新西蘭奧克蘭大學的尹弘基教授提出風水起源于中國黃土高原的窯洞、半窯洞的選址與布局,距今6000多年前陜西西安半坡的仰韶文化,已經是一個典型的風水例證。(丁一等《中國古代風水與建筑選址》第6頁)可見,古人環境吉兇意識,是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的生態經驗積累,中國原始人選擇的適合自己居住的滿意生態環境,是中國人理想環境的基本原型。《周禮•地官司徒》“以相民宅”的目的是“阜人民,以蕃鳥獸,以毓草木,以任土事”。
中國古代造園講究風水,又稱堪輿,風水術以四靈之地為理想的環境,“四靈”具體化為山(玄武)、河(青龍)、路(白虎)、池(朱雀)等環境要素。所謂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但用的是相對方位,并非東西南北的絕對方位。其堪輿工具“六壬盤”和風水羅盤,是時空合一的相卜占地工具,是將天人合一思想模式化和儀軌化。風水將最吉祥的地點稱為穴,穴的四周山環水繞,明堂開朗,水口含合,水道綿延曲折。追求環境的回合封閉和完整均衡、背陰向陽、背山面水、坐北朝南,爽塏高敞,“具有日照、通風、取水、排水、防澇、交通、灌溉、采薪、阻擋寒流、保持水土、滋潤植被、養殖水產、調整小氣候,便于進行農、林、牧、副、漁多種經營等一系列優越性”(侯幼彬《中國建筑美學》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第195頁)。這種山環水抱,重巒疊嶂、山青水秀、郁郁蔥蔥的自然環境的和諧風貌,形成良好的心理空間和景觀畫面,反映了中華先人的攝生智慧。
今天,中國的風水說被國外生態學研究者充分肯定,被稱為“通過對最佳空間和時間的選擇,使人與大地和諧相處,并可獲得最大效益、取得安寧與繁榮的藝術”,是“駕馭龍的真正的科學”,譽其為“宇宙生物學思維模式”和“宇宙生態學”。(轉引自俞孔堅著《景觀:文化、生態與感知》第96頁)
清代乾隆時請法國傳教士韓國英協造圓明園,“希望北面有座山可以擋風,夏季招來涼意,有泉脈下注,天際遠景有個悅目的收束,一年四季都可以返照第一道和末一道光線”,注重了人和自然的有機聯系及交互感應。如乾隆造的“靜宜園”,建在北京西郊的香山山坳里,北、西、南三面環山,“即舊行宮之基,葺垣筑室。佛殿琳宮。參差相望,而峰頭嶺腰,凡可以占山川之秀、供攬結之奇者,為亭、為軒、為廬、為廣、為舫室、為蝸寮。自四柱以至數楹,添置若干區”(《日下舊聞考》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因山勢高低層層構筑建筑物,與周圍的蒼松翠柏、溪流瀑布、峭壁懸崖,相融相和,猶如天造地設一般。避暑山莊也是“自然天成地就勢,不待人力假虛設。君不見,磬錘峰,獨峙山麓立其東;又不見,萬壑松,偃蓋重林造化同。”(康熙《芝徑之堤》)因為“勝景山靈秘,昌時造物始……土木原非亟,山川已獻奇。卓立峰名磬,模拖嶺號獅。灤河鐘坎秀,單澤擅坤夷。……宛似天城設,無煩班匠治。就山為杰閣,引水作神池?!?乾隆《避暑山莊百韻歌》)。李約瑟在《中國之科學與文明》中說:“在甚多方面,風水對中國人民是恩物,如勸種樹和竹以作防風物,強調流水靠近屋址之價值都是?!?/p>
傳統風水說中還體現了保護原生態環境的意識。如風水術有關植樹的規定,有大環境和小環境兩類。在大環境中,風水術認為,草木為龍之皮,來龍是村落住宅、墓地之命脈,伐山木必至傷龍。且樹木位于吉方者,伐之則去吉,位于兇方者,動之則招兇,所以嚴禁伐木。
三、閉合式壺天模式
中國神話中將也稱海中三神山為“三壺”:南朝梁蕭綺《抬遺記》載:“海上有三山,其形如壺,方丈曰方壺,蓬萊曰蓬壺,瀛洲曰瀛壺?!笨梢娕钊R仙境也都屬于“壺中天地”,道教中的“壺”,不僅盛滿仙藥,而且還是方外世界的意象?!逗鬂h書》載;“費長房者,汝南人也,為市椽,有老翁賣藥懸壺于肆頭,及市罷,常跳入壺中,市人莫視。惟長房于樓上睹之,異焉。因往再拜,乃與俱入壺中。唯見玉堂嚴麗,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飲畢乃出。乃就樓口侯長房曰:''''我神仙之人,以過見責,今乃畢,當去?!薄皦靥臁边@種仙境模式,實際上是封閉式的小天地,里面應有盡有,陶淵明的桃花源、“壺園”、“繭園”、“纟見園”、“芥子園”等都是一種閉合式空間的形象體現。大如承德山莊,小如三四百平方米的私家小園,都有高高的圍墻四面圍合,具有安全姓和私秘性,這是中國宅園式園林的基本特點,營造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主人在園中,不下廳堂,盡享山林之樂,享受與自然交感的美感?!八蓷潫ㄔ葡迹饒D麗景;蓬壺開日月,仁境長年?!比嗽谄溟g,感到無限的愜意和酣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