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9 22:58:2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防偽產品調研報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地理標志和原產地命名制度在國外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在我國地理標志的保護工作已開展多年。今年7月15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生效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將《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定》和《原產地標志管理規定》的地理標志管理合二為一。新修訂的《商標法》第16條也對地理標志做出了具體規定,從而形成對地理標志進行以商標保護形式和以質量保護形式的并行格局。目前這兩種保護形式各有千秋,但由于政出不同部門,出現了法律法規的交叉重疊和行政執法多頭管理的問題,客觀造成保護效果不甚令人滿意。對此國家商標局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對“地理標志”的保護力度,鼓勵更多符合條件的“地理標志”申請注冊證明商標或集體商標。
從世界范圍看,地理標志主要保護的是農副產品,而近日公布的第一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報告,我國已批準注冊的地理標志有323個,其中類屬農產品占95%。由此看出,地理標志納入知識形產權保護,其主要作用就是扶植農業,保護農民利益。之所以說地理標志保護的受益主體是農民,是因為地理標志可直接給農民創造更高的經濟利益,對幫助農民致富彰顯了喜人的效果。2003年,寧夏自治區使用“中寧枸杞”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枸杞,每公斤銷售價格平均比2002年提高2.6元,“中寧枸杞”已成為寧夏自治區中寧縣經濟發展的一大支柱,2003年實現產值2.34億元。2004年,庫爾勒香梨年銷售額近3億元,市場價每箱比非該產地的香梨高出3~5元,有近7000戶農民種植庫爾勒香梨,戶均收入3萬元。
地理標志制度也是提高我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地理標志所標示的農產品可以提高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和價格水平,幫助農產品實現了其自身價值。“小站”地理標志注冊保護后,天津“小站”稻可以賣到每公斤4.5元,出口日本的小站稻離岸價每公斤達48元人民幣,稻農由此每年增收逾千萬元。地理標志的運用對農民增收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于國于民都有益。
[關鍵詞]公安院校 科技創新 問題 對策
[作者簡介]歐陽潔慧(1977- ),女,廣東韶關人,廣東警官學院科研處,副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為公安教育、公安管理、科技管理、社科管理。(廣東 廣州 510232)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1年度廣東警官學院院級一般項目“公安院??萍紕撔氯舾裳芯俊钡淖罱K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1Y07)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4)27-0174-02
在公安機關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的背景和高等學校深入推進“協同創新”的環境下,公安院校要以此為契機,將教學實踐與科研實踐相結合,通過培養“具有較高科技知識和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公安高素質創新型人才”①,為公安科技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和智力儲備;充分利用人才和教學科研優勢,發掘和展現科技創新功能,并通過提升自身的科技創新能力推動公安科技創新發展。
一、公安院??萍紕撔潞x
1.公安科技創新主體界定。經濟學家熊彼特提出“企業家是創新主體”。從創新發展實際情況看主體范圍雖過于狹窄,但以“誰來創新”為切入點研究和解決創新問題的思路是可取的。近年來,公安院校科技創新成果內容涵蓋了理論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文化創新,可見,公安院校在公安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是顯見的。此外,還可按主體在進行創新活動時所采取的形式來分類,公安院校是群體主體,其教師是個體主體。
2.公安院??萍紕撔聝群??!蛾P于加強公安科技工作的決定》指出:“公安高等學校要按照國家有關政策,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加強科技研究,多出科研成果。結合民警的初任培訓、專業與崗位培訓、職務與警銜晉升培訓、知識更新培訓,開展科學技術知識的教育,不斷提高民警的科學文化素質。”結合上述主體地位和成果類型,公安院校科技創新有三層含義:一是公安院校教師個體或群體綜合運用公安科技知識和技術方法進行的公安科學技術創新;二是公安院校教師要把創新過程和成果中蘊含的科學技術知識運用并貫穿到各類公安教育培訓中去,為廣大民警和在讀大學生所掌握;三是創新成果內容涵蓋理論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文化創新,創新成果對公安工作和公安高等教育起輔助支持作用。
3.公安院校科技創新任務。著力提升公安民警和公安院校學生科技應用創新意識和科技應用實踐能力,通過大力發展公安科學技術創新,為公安科學理論研究與技術開發提供創新型人才、技術和理論方面的支撐,促進科技在教育及警務實戰中的普及與應用是總任務。具體有以下六方面任務:
一要著力提高教師科技創新能力,培養一批公安科技創新人才和創新團隊。要在公安高等教育發展和以科技引領的現代警務發展中發揮引擎作用。
二要加強科技創新研究,力爭產出更多的原創性成果。公安院校擁有公安機關實戰部門無可比擬的優勢,如人才和教學科研優勢、學科交叉與融合優勢、理論與實踐緊密聯系優勢等。
三要加速和強化科技創新成果的推廣、轉化和應用,為公安實戰和公安教育工作主戰場服務,這是公安院校的主要價值訴求。
四要大力加強校際、校局、校與公安部“公安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基地”之間的科技交流與協作并建立相關有效機制。
五要進一步推進科教互動,建立校局科技創新聯席會議制度,構建公安院校科技創新平臺體系。
六要加大實驗室建設力度,探索公安院??萍紙@示范區建設,發展創新文化,培育創新精神。
二、公安院??萍紕撔卢F狀
對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和浙江、江西、廣東、云南等地警官學院展開公安科技發展狀況進行調研,發現公安科技創新管理方面存在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不健全、公安科技項目低水平重復研究現象嚴重、公安科技人才吸引與激勵不足、公安科技成果創新步履維艱等問題,公安院??萍紕撔鲁尸F“分散、封閉、低效”狀況,科技人才、資源等創新要素活力不能有效釋放。
1.公安院??萍紕撔码y點與困境。如何同時兼顧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的協調發展始終是公安院??萍紕撔碌碾y點和關鍵。此外,公安院校與公安機關之間的聯動協同不足,尚未形成校局聯動科技協同創新體系。具體表現在公安院??萍汲晒a出率與應用轉化率比例明顯失調;缺乏協同機制創新和策略研究,公安院校與公安機關難以開展有深度和廣度的科技合作,難以在關鍵領域取得實質性科技創新成果。
2.原因分析。首先,公安院??萍紕撔掠箔h境與軟環境的相互滲透與融合不足。兩類環境的相互滲透和融合程度決定了人性物境(主要由人才和體制組成)和物性人境(主要由研究方向和評價體系組成),它們滲透融合得越多,人性物境和物性人境的范圍就越大,成果也就越顯著。從公安院校的科技創新環境發展現狀來看,公安院校的硬環境(如科技實驗室、科技儀器設備、科技研究經費等物質環境)與軟環境(如科學和人文精神、學術傳統、學風和治學氛圍等人文環境)之間的相互滲透和融合程度不僅沒有對公安科技創新過程產生最佳影響,而且還產生了一些制約公安科技創新的因素,如科技創新氛圍不佳、科技創新文化建設不足。
其次,公安院??萍紕撔碌墓芾眢w制不健全。當前校局合作松散,且“在科技計劃間的銜接不夠緊密、關聯性不強、缺乏連貫性”②,一方面導致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和科技人才成長的環境不夠自由和寬廣,難以形成校局科技協同創新雙主體緊密聯動和有效互動的社會系統,致使公安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和轉化率難以提升。另一方面導致公安院校難以科學系統地掌握自身科技創新狀況,尤其是科技人力資源的數量、質量、結構、分布、開發利用狀況,因而難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再次,公安院校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稀缺。目前缺乏創新成果推介平臺,公安院??萍紕撔轮黧w不易發表研究成果,公安機關也不便隨時獲取技術支撐,在成果使用轉化過程中亦無法及時提供講解,成果使用成效無法及時反饋,不利于成果的改進和再創新。
最后,公安院校學生科技創新發展相對滯后。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于2006年起實施了“公安院校學生科技應用創新成果獎”的評選活動,對推動公安院校學生科技創新和促進科技應用普及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從我國警察教育30多年的歷史來看,其積累尚淺,效用發揮仍有限。此外,從調研情況來看,公安院校普遍缺乏反映學生科技發展狀況的具體數據,難以了解與把握學生科技創新發展總體狀況。加之學生科技創新訓練的經費問題尚未得到妥善解決,學生科技創新的平臺創建、人才培養必然困難重重。
三、公安院??萍紕撔掳l展建議
1.轉變觀念,培養科技創新主體意識。首先,從主體出發,充分認識公安院??萍紕撔聦ν苿庸部萍及l展的重要性。作為公安科技第一生產力和公安科技人才第一資源的重要結合點,公安院校科技創新發展在公安科技創新發展、國家高等教育創新發展和國家創新發展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黨的“十”及黨的十八屆二中全會對公安院校今后開展科技創新工作指明了方向,公安院校要以此為動力,統一思想,凝聚共識,要把提高科技創新質量作為公安院校改革發展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不斷增強做好自身科技創新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其次,要著力增強科技創新主體意識,提升公安科技創新工作的主體效能。如:公安院校應當根據“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和《關于實施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的意見》盡快制訂“公安院校與公安機關雙主體協同創新能力提升計劃”,以實現公安科技人才“第一資源”與公安科技“第一生產力”的全面對接。公安院校要積極主動地與科研機構、公安機關組成戰略聯盟,探索不同“合作創新主體之間如何通過不斷地相互作用尋求一個最佳的合作模式來使整體達到最優效應”。③從而真正實現資源共享,協同創新,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最佳狀態。
2.增強主體素質,提升創新能力。首先,要明白科技創新主體與科技創新的關聯性及相互作用??萍紕撔驴煞譃橹R創新、技術創新以及現代科技引領的管理創新。不同類型的科技創新對創新主體的能力要求各有不同,不同素質創新主體在創新活動中的能力表現也不同。同時,任何創新都離不開機制創新,只有機制創新才能充分發揮人力資本的潛能。因此,公安院校必須明晰各類型科技創新對創新主體的具體需求,并在機制創新過程中從人才培養、成果產出和轉化等階段給予扶持。
其次,要加強公安院??萍既肆Y源的開發和利用。要想合理開發、有效配置公安院??萍既肆Y源,提升公安院校整體創新能力,公安院校一要重新定位公安院??萍冀逃繕?,在科技發展總體規劃中明確培養具有較高科技知識和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公安科技專門人才的目標;二要發動參與和從事公安科技活動的教師和學生一同回顧和總結過往在公安科技教育及實踐中的經驗和教訓,發現問題,共同探尋解決途徑;三要總結經驗教訓,深入研究和科學評估公安科技教育效果,進而調整公安科技教育方式,并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
3.合理圈定科技創新發展的工作重點。首先,要強化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力抓科技創新團隊建設。實施科技人才強校戰略,明確創新型人才應具備的素質及其培養途徑、科技創新的思維模式、新技術開發與新產品研制的思路和方法,進而要討論研究專利技術研發、科研團隊建設、科技創新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其次,加強公安院校與公安機關科技創新平臺體系建設。一要強化頂層設計,規劃布局一批融合、開放的“校局科技創新平臺”,尤其是要創建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爭取更多的政府專項撥款。二要注重機制創新,進一步拓展平臺內涵、推動開放運行,支撐公安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和警務發展。
最后,要營造公安院??萍紕撔路諊铜h境。加強公安院??萍紕撔挛幕ㄔO有利于營造科技創新的氛圍。公安院??梢詮囊韵聨讉€方面來達成創新文化建設的共識:圍繞公安院??蒲邪l展總體戰略目標,落實科技創新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建設目標和內容;規范科技創新文化的建設原則;從院校層面對科技創新文化的整體建設和深入推進形成指導性意見。
4.科學選定科技創新發展的重點領域。首先,公安院校要著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和整體科技實力。一要分析現有的研究基礎及實驗條件,明確優勢和不足才能因勢利導地發展科技創新;二要以科研基地建設為載體,注重點(重點實驗室或科研基地等)、線(跨校合作中心或校局合作中心等)、面(學校、地區)統籌考慮;三要重視科技創新團隊建設,提高科技成果的實戰性、適應性,增強科技成果推廣應用的驅動力,減少推廣科技成果工作的成本和風險;四要爭取國家和省級科技項目及學科建設資助項目,尤其要爭取重點科技項目;五要重視基礎研究,加強技術開發,力推成果轉化。
其次,重點領域選擇及技術專業的設置要與警務發展需求相吻合。從當前警務工作的應用領域主要涵蓋國保、經偵、治安、刑偵、出入境管理、網絡安全監察與維護、技偵、監管、交通管理、警用器械裝備、禁毒、反恐、消防、綜合性通信保障及系統應用。根據公安部組織實施的公安科技項目申報中的技術專業,結合公安院??萍及l展現狀及歷史積淀,公安院校應當在著重抓好已開設的法庭科學、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技術、行動技術、道路交通管理技術、安全防范技術等專業的基礎上,增設信息通信技術、制證防偽技術專業,對警用器械裝備、火災科學與消防工程專業。
最后,加強學生科技創新管理,推動學生科技創新訓練體系建設。在學生科技應用創新的日常培育中,公安院校一要注意科技活動要符合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的要求;二要優先考慮既能與警務工作聯系緊密,又便于公安干警使用的科學技術類和軟件應用類項目;三要注意科技成果要突出創新性、實用性、科學性、先進性,成果形式應當包括科技制作、學術論文、研究報告、調研報告、專著,并以科技制作成果為主。此外,公安學科建設要與培養公安科技創新人才目標相結合,還要解決好科技創新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與教材建設等問題。
5.推動公安院??萍紕撔履芰υu價研究。首先,要明確公安院??萍紕撔履芰υu價的意義??茖W技術評價是科學技術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科學技術資源優化配置,提高科學技術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因此,公安院校科技創新能力評價工作對提高政府和公安院??萍脊芾砼c決策的科學性,對強化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科技創新能力等都有重大意義。
其次,要探索公安院??萍紕撔履芰υu價路徑和措施。一要研究公安院??萍紕撔履芰υu價指標體系設計的原則;二要確定公安院??萍紕撔履芰υu價指標體系;三要完善公安院??萍紕撔履芰υu價的程序和做法。此外,公安院校應當主動與公安部建立的15個“公安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基地”及各省級公安機關科技管理部門積極互動合作,推動項目評價工作。
十報告明確指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公安院校要根據自身科技創新研究的基礎和優勢,確立科技創新研究的重點領域,加強公安科技攻關,使各種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才能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再創新的能力,才能確保為全面提高公安機關“四個能力”“兩個水平”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注釋]
①王彥吉.公安科技創新:公安院校要當生力軍[N].人民公安報,2006-03-03.
②汪志波.產業技術平臺系統模型框架與構成要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11):17.
③虞瓊芳,孫銳.知識聯盟企業合作創新模式的適應度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11):14.
[參考文獻]
[1]歐陽潔慧.和諧社會視域下公安院校職能探析[J].廣州市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0(4).
[2]歐陽潔慧.協同創新:公安院校參與社會管理創新初探[J].政法學刊,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