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04 10:34:2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學業規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 自我盤點剖析
自己的優點盤點:
我是一個不甘平凡的女孩,心中總有一種不服輸的信念,我想每天都會是一個嶄新的開始,面對新的希望,我沒有理由去逃避。對待學習,熱愛學習,刻苦鉆研; 對待同學,我寬以待人,樂于助人; 對待自己,我嚴以律己,堅持原則; 對待工作,我態度端正,有責任感; 對待生活,我熱愛生活,積極樂觀,艱苦奮斗。因此,面對未來,我信心十足,不管人生道路何等艱辛,我都會勇敢走下去,直至成功。
自己的缺點盤點:
在過去的高中三年中,自己的表達能力還不行,遇事的交際能力有限,因為沒有像大學一樣的環境,演講基本無經驗,尤其是英語口語能力薄弱,在面對有些事情上會比較害羞,不敢積極發言。
愛好
唱歌,寫作,羽毛球,
二。 外部環境分析
1. 英語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工作中愈發重要。英語作為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語言,必將預示著世界的進一步聯系,中國面向世界,世界一體化更加要求我們英語的運用及表達上有一定的水準。
2. 信息時代的來臨,要求我們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知識,使用計算機和網絡就像使用紙和筆一樣是人人必備的基本功。不學好計算機,你就無法快捷全面地獲得自己需要的知識或信息。
3. 就業形勢的嚴峻,要求我們不僅僅只在一方面突出,而做到各方面突出,社會需要多方位的人才,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
三。 目標設定
大一:試探期:剛剛進入大學,要適應大學的生活,同時鍛煉提升自己各項能力,改變自己的學習習慣,明確自己的興趣所在,積極的加入社團,培養友情,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提高自己的獨立能力和交易手段,爭取通過大學英語4 級考試大二:定向期:當各個方面已經穩定下來。要以學習為主,重點放到專業課上,努力學習好英語,爭取通過英語6 級,計算機2 級。適度打工,接觸社會,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培養社會實踐能力,進一步的提升自己,為今后邁出重要的一步。
大三:沖刺期:大三相當于當時的高二,決定著今后的學習生涯,于是需要加強自己的專業技能訓練,通過一些專業資格的認證的考試。同時多接觸社會,培養社會實踐經驗的能力,鍛煉自己的工作能力及應聘能力。作為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學生,需要進一步深造,好好做好考研的準備。
大四:分化期:同學會各忙各的,有的攻工作,有的攻考研,為自己的今后方向邁進,明確了自己的方向,埋頭于自己的考研學習中,適當的工作以便培養社會實踐能力。
四。 行動具體計劃
3 ,多聽英語聽力及英文歌,通過英語4 級,
4 ,明確自己的興趣所在,多參加社團,培養自己的興趣5 ,以誠待人,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培養真正的友情。從周圍的人身上學習,提高自身修養和人格魅力,學習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6 ,認真學習,拿獎學金
7, 組織并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參加一些社團,學生會等8 ,學習專業課程,充分利用圖書館和互聯網,多讀書,讀好書9, 努力學習英語,特別是口語。每天按照一定的學習規律,堅持大聲朗讀英語,在規定時間里做2 篇閱讀理解,每天記憶新單詞,抓住每個機會與老外交流。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對當代大學生的需求日新異化,我力求作一個符合社會需要的的大學生,作一位有道德,有文化,從德,智,體,出發,作一位有道德有文化有健康體魄的21 世紀的大學生。
多多利用大學的資源來充實自己。大學圖書館是校園的一個很重要的角色,館內藏書眾多,我要爭取多往圖書館跑,做到博覽群書,從多方面攝取知識,拓展自己的知識面,豐富自己的內涵。全方面的的了解社會,用盡可能多的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只有自己去適應社會而不是讓社會去適應你,我要活出一個真正的自己,一個與眾不同的自己,一個不留遺憾的自己。
在自己的幾年的大學生涯中要盡量的豐富自己的業余生活,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積極參加校學生會的工作,以及學校和社會上組織的一些活動,利用大學這個舞臺來鍛煉自己,磨練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能力的人。
廣交朋友,大學是人才集結的地方,我一定會在大學里面搞好自己的人際關系。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這是我們中國的一句古訓,是啊,真正的朋友就像我們的衣食父母一般,總是會在我們有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多交一些真心朋友,豐富自己的人生。
最后還要注重大學里自己的動手能力,要有實踐的能力,盡量的參加學?;蚴菍W院組織的一些實習。培養自己的應變和動手能力。
關鍵詞:學業生涯 學業生涯規劃 學業理想
一、 學業生涯規劃概述
所謂學生生涯規劃是指對大學期間的學習、生活的規劃和設計,要求每個學生正視和剖析自身,了解自身的特征和興趣、明確自己的發展目標,是學生為自己實現大學期間及畢業后的目標而確立的行動方向、行動時間和行動方案。其具體目標涉及政治思想與道德素養的目標、外語水平目標、計算機水平目標、閱讀目標、學術科技與創新創業目標、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目標、技能與專長目標、體能目標、求職準備十個方面。
二、 我國大學生學業生涯規劃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大學生學業生涯規劃的現狀
學業生涯規劃是人生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把學業生涯比作一次旅行,那么學業生涯規劃則是旅行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地圖,也就是前進的指南,旅途的航標。學業生涯規劃是我們美麗人生的開始,做好學業生涯規劃進而擁有成功的職業生涯才能實現完美人生。但是,如此關鍵的環節卻往往被人們所忽略,沒有引起高度的重視。
相關研究表明:在學業生涯的起步階段,由于人的可塑性強,學業轉換成本低,如果在這個階段就對一個人的學業有準確的定位和長遠規劃,非常有利于今后的就業和發展。但實際
目前,影響我國大學生學業規劃的因素很多,除了學生本身的不重視以外,社會、學校、家長也未將其擺在重要的位置,致使其發展速度緩慢,這些"瓶頸"性因素,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現實就業形勢和社會需要的瞬息萬變導致個人的學業生涯規劃和現實出入很大
從近幾年就業市場的內部環境看,全國就業和再就業形式更趨嚴峻,隨著下崗職工、農民工的轉移,新增勞動力的數量持續增長,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也日趨嚴峻。"根據目前我國大學生就業環境顯示,其就業外部環境越來越好,但就業內部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大學生必須提前做好學業生涯規劃,正確的進行自我定位,才能順利就業"。但是,由于學業規劃和就業還存在一定的時間差,加之社會發展不發日益加快,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人才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導致很難把握學業所在行業的前景,造成了理想和現實的脫節。
(2)家長的過分干預,使學生的學業生涯規劃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從高中生填報高考志愿的現狀就可以看出,家長在孩子高考志愿的選擇上,發揮了重要的影響,家長的期望體現在了孩子選擇學校及專業上,大多數孩子沒有獨立自主選擇自己喜歡學校和專業的權利,只能按照父母的旨意繼續自己的學業生涯和職業生涯。這與西方國家的情形恰恰相反,西方國家的孩子在成年或更早就學會了獨立,已擁有了選擇道路的自由和權利。
(3)高校在大學生學業生涯規劃方面的運作程序和制度體系嚴重滯后,阻礙了血液生涯規劃的順利發展
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基地,肩負著為現代化建設和國家發展培養人才的任務。進行學業生涯規劃可以更好地推動學校學風建設,進一步加強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激發廣大同學的成才愿望,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氣氛。另外還可以幫助廣大同學合理地利用大學時光,規劃自己的精彩人生。目前很多高校并為意識到學業生涯規劃對于學校和學生的重要性,未將其納入學校工作的軌道中,缺乏一套科學、完整的運作程序和制度體系,造成學業生涯規劃這一課題在高校中尚處于摸索階段。
三、 構建我國大學生學業生涯規劃的對策和建議
上述問題的產生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無論是社會、學校,還是學生本人都未確立對學業生涯規劃的正確態度和認識?;谀壳按髮W生學業生涯規劃的現狀和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1、 國家、社會層面
每位大學生的最終歸宿是走向社會,社會史展示自我、實現自我價值的大舞臺。學業生涯規劃始終圍繞"社會需要"而進行,要根據社會需要塑造自己,通過生涯規劃提前作準備,讓自己的就業之路越走越寬。從國家和社會的角度講,應該盡可能提供大學生進行學業生涯規劃的便利條件和服務,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建構相關專業發展的信息傳播和反饋系統。
大學生進行學業生涯規劃就必須對學業所在的行業現狀和發展前景有比較深入的了解,而僅靠大學生自身難以掌握及時、準確、有效的信息。建構相關專業發展的信息傳播和反饋系統,有助于給大學生提供有價值的參考,第一時間獲得關于本專業的發展狀況及具體要求,及時調整規劃,嚴格按照專業的要求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在求職中穩操勝券。
(2)要積極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
學業生涯規劃旨在提高就業率,使每位大學生都能最大程度地實現自身的價值。為此,國家和社會要努力打造一個為學生成才的平臺,逐步完善大學生就業市場體系,積極培養、開拓和完善大學生就業的直接與間接、有形與無形市場,不斷擴團學生的就業渠道,使其理想不斷向現實邁進。
第一,"舉辦形式各異、規模不同的就業洽談會,收集招聘信息并組織供需交流;建立和完善全國各高校、各專業的畢業生數量、就業率、畢業后收入等指標的定期制度"。
第二,各級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和公共職業介紹機構要開設專門的窗口,開展有針對性的指導、培訓、服務和招聘活動。
第三,取消進入非公有制單位的指標限制,跨省市的指標限制和時間限制;有條件地區,有地方政府確定為大學生提供創業的小額貸款和擔保,對于以非全日制的大學生,有關部門和學校要盡可能提供便利條件和服務,維護其合法權益。
第四,要組建一些由專業人士組成的專門咨詢服務機構
大學生學業生涯規劃涉及的內容多,是在全面分析個人和社會因素后制定出來的,這就需要一些專門機構能夠為大學生的學業生涯規劃提供有效的幫助和指導。要建立一只高素質、專業化、專門化、專家化,有奉獻精神的學業指導隊伍,實現學業指導服務個性化,根據每個大學生不同的專業、個性、優勢、就業偏好和心理傾向,進行不同的指導,使其制定出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科學的學業規劃,真正發揮學業規劃的意義和作用,為今后的職業生涯規劃作充分的準備。
2、學校層面
大學生活作為人的生涯歷程中一個重要時期,在此期間形成的正確的血液自我概念、學業發展能力、合作能力、溝通能力等對未來的人生發展至關重要。大學生學業生涯規劃主要是針對大學期間學習生活的規劃和設計,內容設計德、智、體、能四個方面。高校作為大學生成才的園地,有責任有義務協助學生進行學業生涯規劃,使學生在大學期間明確人生目標,為進入社會做準備。
(1)應該建立一套完整科學的關于學業生涯規劃的運作程序,形成一種"前程話學業生涯輔導"的模式。這種模式就是要從學生入校起組織和規劃好大學生的生涯輔導,將之納入學生培養的重要環節,滲透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把學業輔導教育課程列入學校的教學大綱,并與其他課程具有同等地位。
(2)要有學業指導的專家隊伍,專業指導的機構,還要建立學業指導的制度,以制度保障學業規劃的開展和實施。另外,高校要定期舉辦一些學業生涯規劃指導講座,邀請校外知名人士及成功的校友回校與大學生座談,為其解決學業生涯規劃中的各種問題,指導學生正確規劃人生。
(3)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必須從學生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注重人才素質的多維性,借助科學的測評手段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大學生認識自我,了解自己的長處和興趣,從而在時間中揚長避短,更好地實現自我發展。
3、個人層面
學業生涯規劃的主體是學生本人,做好學業生涯規劃的關鍵在于學生自己,只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主觀愿望和客觀現實聯系起來,才能贏得人生起跑的第一步。
(1)要樹立正確的學業理想,明確學業目標
確立明確的學業目標和學業理想,學業理想是指人們對未來學業表現出來地一種強烈的追求和向往,是人們對未來學業生活的構想和規劃,學業理想在人們的學業生涯規劃過程中起著調節和指南作用。大學生樹立學業理想的過程便是心目中進行學業規劃的過程,心目中有了自己的學業目標,就會為其努力。在學業生涯中,人生的學業目標有短有長,而且在一定時期還有可能對學業目標提出一定的調整。大學生應當盡快確定自己的學業目標,打算成為哪方面的人才,打算成為哪個領域的人才等。對這些問題的不同答案不僅會影響個人學業生涯的規劃,也會影響個人成才的時機。
(2)要正確分析自我和學業
自我分析室學業生涯規劃中的關鍵一環。自我分析即通過科學認知的方法和手段,對自己的學業興趣、氣質、性格、能力等進行全面認識,清楚自己的優勢與特長,優勢和不足。自我分析要客觀、冷靜既要看到自己的優點,又要面對自己的缺點,避免設計規劃的盲目性。
(3)培養職業需要的實踐操作能力
能力是人們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具備的個性心理特征,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表現出來的身心力量。能力既是一種個性心理特征,也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實踐操作能力。實踐操作能力是人們知識轉化為物質力量的憑借,實施能力主要指實踐操作能力和知識能力,它是從事各類社會工作和專業技術工作的基本素質。在規劃學業生涯時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綜合實踐操作能力,為就業開辟道路。用人單位不僅考核求職人員的專業知識技能,而且還考核其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對文化的整合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等。大學生進行學業生涯規劃,除了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還應具備自己專業所需的各種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說,能力比知識更重要,大學生只有將合理的知識結構和適用社會需要的各種能力統一起來,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4)要培養良好的道德素養和健康的心理素質
學業生涯規劃是全面提升自我素質和能力的系統性工程。在實施規劃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很多來自于各方面的困難,如果不能以良好的心態去面對,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規劃實施的進程。因此,大學生應當有意識培養以下幾種心理素質,從而應對挫折,實現夢想。
以上就是針對現階段大學生學業生涯規劃存在的問題,從國家社會、學校、家長、個人四個層面進行的探索性分析,不可否認學業生涯規劃只是人生規劃的一部分,但它卻為職業生涯規劃奠定了基礎,縮短了理想和現實的距離,為順利就業創造了條件。要做好大學生學業生涯規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國家社會、學校、家長和學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遼寧省教育廳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大學畢業生擇業與就業指導[M].遼寧大學出版社
[2]燁子..北大人生規劃[M].北京新華出版社
[3]程社明,卜欣欣,戴潔.人生發展與職業生涯規劃[M].北京團結出版社
[4]鐘錦,王焱,馬國玉.高校職業指導模式創新淺析[J].中國大學生就業
[5]羅增貴.以生涯發展輔導提升大學生[J].中國大學生就業
[6]李海怡.理性規劃,把握未來[J].成才與就業
[7]沈之菲.生涯心理輔導[M].上海教育出版社
[8]張再生.職業生涯管理[M].經濟管理出版社
[關鍵詞] 學業規劃 高校 大學生
大學是學生進入社會的橋梁,能否把握好短暫的大學生活,直接關系到學生今后的職業道路及人生方向。然而,目前高校中也存在著少部分學生,學習懈怠、人生目標淡漠、學習動力不足等現象。因此, 如何引導學生擺正人生航向,完善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健康發展平臺是我們當下教育工作的主要內容和思考方向。
一、大學生學業生涯規劃的概念
學業生涯規劃,是一個近年來才提出的全新理念,是職業生涯規劃在大學階段的細化和具體化。生涯規劃是個人對影響自我開發的主觀與客觀因素進行辯證分析,從而確定未來的職業及事業發展的近期、中期和長遠目標,并對實現目標做出科學的預測與安排的過程。大學生學業生涯規劃是指大學生在了解自己的興趣、性格、能力、職業、價值觀等自身情況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社會關系網絡,從自身實際和社會需求出發,選擇發展道路,確定職業發展的方向,制定在校學習的階段目標和總體目標,并在此基礎上結合發展需要擬定實現目標的步驟和具體實施方法的過程。
二、大學生進行學業生涯規劃的必要性
1.學業規劃為未來的職業規劃奠定基礎。大學生正處在職業準備和選擇階段,學業規劃正是其職業規劃的前期體現。通過學業規劃,大學生能夠認清自我及相關興趣愛好。根據自己的特點,結合社會實際需要規劃好自己努力的方向。
2.學業生涯規劃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大學的學習模式以自學為主。學業生涯規劃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另一方面也能夠促使學生有針對性的培養社會需要的技能。
3.學業生涯規劃有助于學生自我發展。隨著學業規劃每一個目標的實現,大學生的思想及心態也會向著更積極的方向轉變。學業生涯規劃為大學生提供了完成學業的清晰藍圖,使其對自己學業的實現過程有了清晰的認識,達到自我完善。
三、大學生如何做好學業生涯規劃
大學生作為學業規劃的主體,應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有條不紊地做好學業規劃。
1.大學生實施學業規劃的步驟
(1)學業目標選定。要制定一份切實可行的學業生涯規劃,就必須做全面的自我分析。選擇社會需要且最適合發揮自身優勢的專業方向和研究領域,把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社會要求干什么結合起來,并由此確定自己的學業目標。
(2)學業目標分解。學業總目標制定以后,要能自上而下進行分解,并確定各個目標實現的具體時間。由年學習目標具體細化至每一天,同時確保學業規劃的嚴格執行。
(3)學業規劃評估。在規劃實施過程中,由于環境的變化,需要不斷對其進行評估與修改,及時糾正前期規劃中不合理的地方,如生涯路線的選擇、階段性目標的修正、實施措施與計劃的變更等。做到定期評估,分析原因與障礙,找出改進的方法與措施。
(4)激勵與懲罰。制定措施,完成預期目標后對自己進行適當獎勵,未完成預期目標則反躬自省,以確保學業規劃更好地實施。
2.學業生涯規劃的具體內容
大學一年級為適應期。新生入學后,應盡快熟悉環境,建立新的人際關系;盡快實現學習觀念和方法的轉變,擺脫中學形成的依賴心理,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應注重基礎知識和人文知識的學習。
大學二年級為定向期。這一階段,學生學習專業知識,規劃專業知識結構,并圍繞學業生涯規劃重點培養專業相關素質,形成相對穩定的學業興趣和目標。同時,通過兼職和暑期社會實踐,加強實踐技能和社交能力的鍛煉。
大學三年級為沖刺期。學生在加強專業學習、尋找工作和準備考研、出國的同時,把目標鎖定在與自身發展相關的各種信息上。同時,通過實習和兼職,培養職業適應能力。
大學四年級為分化期。在對自己的出路有了明確的目標后,可對前三年的準備做個總結:檢驗已確立的學業規劃目標是否明確,準備是否充分,同時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必要的修補。在做好畢業論文的同時,通過各種渠道了解職業信息和求職技巧;積極準備求職應聘材料,做好面試及簽約的準備。
四、學校如何組織做好大學生學業生涯規劃教育
1.加強專業教育,培養專業興趣
很多新生在選擇專業時,盲目地選擇一些所謂的“熱門專業”;還有部分學生通過調劑到現讀專業。這些都導致相當數量的學生對專業不了解或者不喜歡。因此,在新生剛入學時就應當進行專業教育,結合培養方案對所學專業的培養目標、知識結構、主要課程等進行介紹;同時,學校和學院應多組織一些專業發展現狀和前景的分析報告會及就業市場的分析報告會,多開展與學業生涯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真正了解和認識所學專業。任課教師也應在教學過程中穿插對專業和專業背景的介紹,激發大家對專業的學習興趣,明確學業目標。
2.著力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職業化的指導工作隊伍
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才能進一步提升學業規劃與職業生涯指導的水平,要通過專、兼、聘等多種形式,建設一支以專職教師為骨干,專兼結合的高等學校大學生學業和職業生涯規劃隊伍,并對這部分教師進行系統的業務培訓,盡快讓每一位指導教師具備心理咨詢師、職業規劃師等任職資格。在學業生涯規劃體系的建立和具體實施過程中,應積極借助每位教師的力量,形成以學業指導專業人員、輔導員和普通教師相結合的全員育人體制,多方面加強對學生學業生涯規劃的指導。
五、結語
目前,我院的《商學院學業指導手冊》已在預實施中,今后我們將結合學院和學校的實際,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重點,緊緊圍繞“學生素質綜合化、培養方案個性化、成才途徑多樣化”的目標,繼續完善學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深入發揮其在大學生成長成才中的引導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旭 張海亮:淺談大學生學業生涯規劃[J].科技信息.2008.
[2]孫林元 李陽:當代大學生學業生涯規劃的困境與出路[J].文教資料.2009.3
新高考改革 高中生 學業規劃
學業規劃,是指通過對自身個性特點和未來需求進行深入分析,確立和認識自己的職業目標,在此基礎上對學業所進行的一系列統籌和安排[1]。有效的學業規劃有助于學生合理定位,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強成才的主動性[2]。然而目前的學業規劃指導主要局限于部分職業技術學校[3]和本科院校[4],在高中卻鮮有涉及[5]。從兒童走向成年的青少年時期,是個體未來規劃快速發展、分化和拓展的重要時期[6]。個體經歷著從生理、認知到社會角色的新變化,需要在學業、職業等領域做出更多抉擇,以便為進入成人期做好準備[7]。在這一心理發展需求下,高中生有必要對未來進行科學規劃。
本文以2014年浙江省新高考為切入點,分析了面臨新高考的首屆學生的學業規劃現狀,結合學生對學業規劃指導的需求程度,就如何有效地在高中開展相關學業規劃指導提出了相應對策。
一、學業規劃現狀
1.對自我認識明確但對環境評估不足
一個有效的學業規劃必須是在充分且正確認識自身條件與環境的基礎上進行的。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我們考察了高中生的自我認識水平和對新高考改革這一大環境的認識和評估情況。
(1)自我認識較明確。通過對自我的能力特長、興趣愛好、人格特質、處事風格和職業傾向的認識程度研究發現,高中生各方面的自我認識均處于中等偏上水平。這反映出高中生的自身認識與定位較明確,該結論與埃里克森提出的高中階段需實現自我同一性的發展任務(12~18歲)這一理論一致,他們需要通過不斷地自我認識、定位,以避免生活和學習中的盲目。
(2)環境(新高考改革)認識不足。學業規劃要求能充分認識當前環境,把握環境的優勢與限制,評估環境對自己學業發展的影響[1]。對于將參加2017年新高考的高中生而言,新高考改革是他們所處環境中最突出的內容。而53.8%的學生對新高考的認知水平為中等程度,僅有2.8%的學生對新高考有非常充分的認識,對新高考認識不太清晰或根本不了解的占到總體的12.6%,這表明高中生對新高考改革的認識存在不足。
(3)對新高考利弊持中立態度。有關新高考對個人的影響,11.6%的學生認為利大于弊,即高考改革有利于學生的升學和長遠發展,26.4%的學生認為弊多于利,而高達57.2%的學生視新高考為機遇和挑戰并存,這表明學生對于新高考的利弊評估較為中立。
(4)興趣成為選考和專業選擇的重要依據。在選考方面,高中生的主要參考依據分別是備選科目成績優劣(42.1%)、個人的科目興趣(30.8%)、科目與高校專業相關性(24.8%),而較少考慮該科目的師資力量(0.9%)。在未來高校專業選擇方面,64.2%的高中生將興趣作為高校專業選擇的最重要依據,另外性格特點和專業熱門程度的影響分別占到了16.0%和8.8%。由此我們發現,興趣不論是在選考或是專業選擇上均占據重要地位。
2.對學業規劃認知缺乏,行為缺失
調查結果表明,只有15.2%的高中生對學業規劃比較了解,而對學業規劃認識不足或認識程度一般的高中生則占到84.8%。在學業規劃行為層面,僅有7.8%的學生對自己的學業做過較詳細、系統的規劃(包括短期、中期和長期的規劃),40.1%的學生只做了近期規劃,而高達44.8%的學生想過做規劃但未付諸行動,還有6.3%的學生沒有意識到要做規劃。
面臨新高考,僅18.6%的高中生采取了積極主動的應對方式,即愿意主動尋求解決方案并自信能夠應對;而高達81.5%的高中生在面對新高考改革時采取消極或被動的應對方式,其中包括對新高考改革未作考慮并幻想到時候總會解決(49.4%),以及對新改革所引發的不確定影響而感到焦慮(14.8%)或茫然(17.3%)。
由此我們認為高中生的學業規劃意識淡薄,對學業規劃了解不足,同時自我學業規劃行為缺乏主動性,很少制定詳細的學業計劃。面對新高考的到來,相當一部分學生采取較消極的應對方式,甚至產生焦慮、茫然等負性情緒。
3.獲得學業規劃指導的需求迫切
從接受學業規劃指導經歷(包括團體或個體指導性質的)的調查結果來看,僅有1.3%的高中生接受過相關的指導服務,而高達73.0%的高中生對學業規劃指導接觸少,甚至從未接觸過。在學業規劃指導的需求上,有68.4%的學生表示需要或非常需要獲得學業規劃指導??梢姼咧猩^少有接受學業規劃指導的經歷,同時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對高中生的自主選擇提出更高要求,促使他們對學業規劃指導的需求強烈。
4.學業規劃課程指導成高中生的首選
關于高中生對學校層面提供的學業規劃指導方式的喜好調查發現:開設相關的學業規劃課程是最受歡迎的指導方式(42.7%),此外提供社會實踐機會以及為學生提供個體指導也較受學生歡迎(分別占到22.2%和17.1%)。
二、學業規劃指導勢在必行
通過對高中生的自我認識及對新高考大環境的認識、高中生學業規劃的意識與行為以及對學業規劃指導的需求三方面進行分析,我們發現隨著新高考改革從試點逐漸到全國普及,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和高校選拔的多元化的趨勢逐漸增強,在高中階段進行學業規劃指導勢在必行。
1.開設學業規劃課程,強化學業規劃意識
高中生學業規劃意識淡薄,多數學生無具體學業規劃。學校應開設相關學業規劃課程,將其作為高中生學業規劃的主渠道,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學業規劃,并增強自主開展學業規劃的意識和技能。
2.課程指導,突出選考
為實現科學選考及合理選擇高校專業,科目任課教師應加強課程指導:根據學科特點和性質,介紹學科最佳學習方法、科目和專業之間的內在聯系及相應的潛在職業發展方向等。從學科角度出發,幫助高中生對該科目進行學業規劃,為學生選考提供重要依據。
3.科學評估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學生自我了解程度處于中上水平,自我反省和他人評價是學生認識自己的主要途徑[8],而這兩種自我認識方法的缺陷在于簡單、片面,易產生認知偏差。學校指導人員應運用心理測驗、情景模擬等科學方式評估學生的興趣、能力特長、職業傾向等,以幫助其獲得更客觀、準確的數據支持。
4.提供個性化學業規劃指導
學生的個性差異受到尊重,個性價值得到充分發展是學業規劃指導的更高要求。學校應給學生提供個性化學業規劃咨詢服務。指導人員借助科學評估手段,結合資料收集、深度探究、面談等技術使學生的自我認識加強,同時結合當前及未來社會環境的發展趨勢,為學生定制個性化學業規劃藍圖。
5.加強社會實踐,從現實生活中了解職業
高中生生活圈的狹隘性及高中階段對知識學習的過分強調,導致其實踐活動缺乏,進而限制了對社會環境的認知。學校應該為學生創造社會實踐機會,讓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參與社團活動、社區調查以及職業技能類培訓,獲得與職業相關的直接體驗,以便為其開展學業規劃提供直接經驗。
參考文獻
[1] 張恒亮.學業規劃:籌劃未來[M].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
[2] 王訓兵,李曉波,王飛.大學生學業生涯規劃現狀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2(5).
[3] 鄭昌輝,張景書.淺析高職學生學業規劃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廣東農業科學,2011(20).
[4] 李小紅.大學生學業規劃與人生規劃現狀的調研與分析[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
[5] 成丹.高中階段職業規劃教育問題的研究.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6.
[6] Nurmi,J.E..Socialization and self-development,channeling,selection,adjustment and reflection.In R.M.Lerner & L.Steinberg,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Hoboken,New Jersey:John Wiley & Sons.Inc,2004.
【關鍵詞】大學生;迷茫;理想和現實的偏差
隨著高校擴招,高等院校的學費也在隨著人數的增加而增加。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了解到,2013年普通高等院校的畢業生規模也將創歷史記錄的到達699萬,比2012你年多了19萬人。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就業市場整體不景氣,很多大企業為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規模的裁員,同時那些吸引就業主體的中小企業由于受到勞動合同法和出口遇冷等因素影響,效益降低,用工量也明顯減少了。一名大學生四年下來,平均花費七到十萬元人民幣,一面是高昂的大學學費,一面卻是極低的工資和極少的就業機會。大學生這個團體越來越迷茫了。
一、概述大學生對學業和事業的主觀感受和認知現狀
筆者以分層抽樣的模式,對三所不同學校的350名在校大學生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其中男女生的比例分別是47.5%和52.4%;大一學生占33%,大二學生占29%,大三學生占21%,大四學生占17%;文科生占48%,理科生占52%。
現在最好找工作的不是大學畢業生而是技術工人,這是現今中國就業結構的嚴重錯位以及經濟發展不合理所造成的結果,市場需求決定著供需,很多學生畢業后從事的工作和專業都不是很對口。因此,在對大學生學業調查中,雖然82.17%的學生熱愛自己所學專業,可是只有46.63%的人認為未來會學有所用,這種理想與現實的偏差也著實讓人無奈。由于本科生就業壓力過大,就業過程中還經常出現性別歧視的現象,因此想考研的人數占了63.37%,并且男女比例相差懸殊,兩者相比,女生考研人數比例比男生高出了19.61%。
在事業方面,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畢業后打算創業的人只占18.81%,比希望進入企業工作的人少了40多個百分點。這說明在大學生眼中,中國目前創業的土壤還不夠肥沃;而男生希望創業的人數所占百分比為26.20%,明顯多于女生的13.20%,這表明女生的“闖勁”不如男生足,相比較來說女生更期待獲得穩定一些的生活。
二、學生對大學學業認識的偏差
在大學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多大的情況下,很多學生畢業后可能會選擇“先就業,后擇業”的道路,一些在學校里拿獎學金,學習上如魚得水的學生進入社會后卻步履維艱。其實學生在大學期間學習到的很多知識相對現實生活都很基礎、很淺顯,從事的工作可能也與本專業毫無關聯,因此學生容易對自己本身所學專業產生懷疑并認為大學專業知識對自己今后發展毫無幫助可言。這種想法是十分不可取的,如果學生單純的認為大學只是傳授學生專業知識的地方那就大錯特錯了。大學的熏陶對學生今后的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大學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創新精神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地方,同時也是一個很好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可以認識不同學科以及不同背景的人。
大學時期是增長見識和開拓眼界的黃金時期,時間也相對充裕,可以盡一切可能吸收營養,大學生必須利用好這短暫的四年時間。畢業后參加工作看重的不僅僅是學校里的學習成績、所學理論知識、思維邏輯、關系人脈,更是交流能力的綜合應用和實踐能力,越是大型企業越需要多元化人才,像世界五百強企業對員工的要求更是苛刻,除了專業知識足夠扎實外,還要有寬闊的知識面和開闊的商業視角。
三、大學生事業規劃方面的不足
“迷茫”是當下許多大學生對未來人生理解的主旋律,未來對于這些“80后”和“90后”來說是陌生的、也是熟悉的。大學生面臨的各方壓力也越來越大,不同學歷的人群表現出的就業壓力有著明顯差異,而非重點院校學生的壓力往往會更大。這個壓力主要源于四個方面,學校、家庭、企事業單位和個人。
大學,被稱為是“象牙塔”,也就是與世隔絕的夢幻境地、逃避現實生活的世外桃源、隱居之地,而在象牙塔里的大部分學生并沒有主動面對未來的壓力,通常是選擇視而不見,沉溺在大學這樣一個無憂無慮的世界里,享受著家長和學校帶給他們的安穩生活,大學生在這種毫無壓力的環境里學習生活也很容易消沉。雖然社會和家庭為他們創造了相對理想的環境,可是也帶給他們無盡的壓力。有很多學生參加工作后,抱怨社會、抱怨家庭,認為自己已經足夠努力的學習和奮斗就應該理所當然的得到好的結果。其實不然,“奮斗”的定義不是吃多少苦受多少累,在沒有正確的思想做指導,盲目的去“奮斗”,成效是很低的。學校的課程帶給的學生不單單是專業知識,更是學習新課程和適應新崗位的能力。四年的時間,學生應該對自己的性格和知識結構有所了解,深刻地認識自己,合理并科學地規劃自己的事業。其實選擇性還是很多的,可以創業、做公務員或者進入企事業單位,關鍵是在規劃未來職業和事業的過程中認清自己性格愛好、社會環境和家庭背景,思考“你到底能做什么、做過事什么、適合做什么”,并且要明確未來人生道路的走向以及期待的生活方式和節奏。學生對事業規劃要盡早進行,大一的時候就該思考這些問題了,越早定位,越早實施得到的結果往往越好,假如到了大三、大四再進行事業規劃會顯得有些遲。這就好比醫療保險和投資理財一樣,越早實施,最后得到的就越豐厚。
結語:
現在的大學生都是“80后”和“90后”,獨生子女浪潮下的學生,未來壓力將會越來越大。除了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外,還有贍養老人的壓力。一方面是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另一方面是大學生對未來預期的過于理想化?;蛟S你學的是計算機,畢業后沒有成為工程師反而成了行政人員,但是大學時期的知識儲備對今后的事業發展也是很有幫助的。 大學生只有認清現實,坦然面對挑戰,才能更好的融入社會,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彩。
參考文獻:
[1] 田新民,張宗恩 《擇業與就業——大學生職業規劃與發展(第三版)》.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11.01
[2] 陳珊珊,吳華宇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 中國經濟出版社,2012.03.01
[3] 陶德勝,張正炎 《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教程》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01.01
關鍵詞: 學業生涯規劃 必要性分析 重要性分析
一、學業生涯規劃對學業發展的指導意義
學業生涯規劃是指大學生根據自己所學專業的實際情況、發展需要并結合自身特點(性格特點、能力特點)、實際情況(經濟條件、工科生活現狀、家庭情況等)和環境特點對其事業(職業)目標相關的學業所進行的安排和籌劃[1]。在規劃中應對自身特點和未來發展需要進行深入分析,確定自己的學業或(職業)目標,最后通過詳盡可行的計劃以配合目標完成[2]。
學業生涯規劃對學生學業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首先,由于我國中等教育與高等教育選拔模式和培養模式的差異,會造成中間的教育轉型問題,因此學生初入大學容易表現出專業迷茫、時間管理效率低下、大學生活空虛等現象。其次,由于專業選擇的盲目性和跟風性、個人價值觀的差異性使學生產生學業目標喪失,最終導致職業決策的困難。再次,90后學生面臨從家庭環境到集體生活環境、從基礎式學科教育到專業式學科教育、從喂嚼式學習到自嚼式學習的轉變,在這些轉變中,90后大學生受到自我成長和社會環境轉變的壓力,更容易變得無所適從或無所事事。因此,學業生涯規劃能夠幫助學生清楚地認識自我,了解自我。讓學生在規劃中擇己所愛、擇己所長、擇世所需和擇己所望[3]。
學業生涯規劃是職業生涯規劃重要的階段性表現。從國內外環境來說,國外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開展較早也有相對成熟的理論體系。在美國,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就注重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工作的專業化,德國和英國也是在20世紀初陸續發展職業生涯規劃。而目前,美國、英國和日本等國已把職業規劃理論引入學業生涯規劃中,使大學生在專業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學習資源的整合,有效地指導學生挖掘巨大潛力,增強學習興趣并對就業方向進行錨定。在國內,學業生涯規劃在近幾年里得到了推廣,但是在高校中開展相關學業生涯規劃指導工作并未正規化、系統化和成熟化。因此,學業規劃的科學性、系統性、時效性和推廣性均相對較薄弱,需要不斷地提煉經驗和推進發展。
二、開展學業生涯規劃的必要性
(一)高等教育模式對學業規劃的要求
在學分制教育模式下,課程的選擇取決于學生。專業教學計劃和專業背景的全面掌握是課程準確選擇的基礎。學業規劃可以減少學生對于專業課程選擇的盲目性和跟風性,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探索知識的積極性。同時由于大學具有自由、充沛的時間,這就要求學生對時間進行有效的管理和規劃,努力鉆研、充實生活、全面發展。因此,學分制教育模式的客觀要求需要學生掌握正確的學業規劃方法,實施切合自身實際的學業規劃,并為職業生涯規劃及人生的規劃做好準備。
(二)學業生涯規劃是學生自身成長發展的需要
學業生涯規劃是建立在主客觀條件下,學生對自身和環境進行測定、分析、總結,對自身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結合專業特點和學習意愿,根據自己的職業發展傾向,確定最佳的奮斗目標,并制訂行之有效的規劃。大學生學業生涯規劃以價值澄清為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價值觀的判斷和自身的發展,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課程學習力、創業就業力和持續發展力,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根據美國學者舒伯的職業生涯發展理論,大學生正處于生涯探索期和生涯建立期的關鍵階段。實踐表明,學業生涯規劃能幫助大學生增強主體意識,滿足自身發展需求。
(三)學業生涯規劃是學業發展的現實要求
90后大學生在改革開放和全球化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具有獨特的特色,大學生自我發展需求與現實問題之間明顯地存在矛盾與困難。大學生的學業發展應包括整體性發展和個性化發展,這就要求大學生學業發展不僅體現在滿足整體性發展的要求和推進知識發展的需求上,而且還要滿足個體差異的需求和技能學習的需求上。因此,不同的學業發展不再適應“一體化”教育,而增加了層次性、多樣性和全面性。對于學業目標明確的學生,學業生涯規劃的指導不僅局限于單純的學習目標和學業成績,而是需要指導者提供全方位的目標指向和多元化的指導信息,以學生發展為導向開展學業指導;對于學業目標模糊的學生,需要通過輔導員的日常工作和校園文化活動培養規劃意識、以價值澄清為方法引導學生自我規劃、結合社會實踐工作,增強學習動力。對于學業目標喪失的同學,需要將生涯規劃指導工作與深度輔導相結合,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克服學習困難,促進學習能力的提高,進而幫助他們對人生發展方向進行規劃。
三、開展學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
(一)學業生涯規劃對大學生成長的重要性
大學生學業生涯規劃是一項貫穿四年的系統教育工程,包括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的學業規劃體系、創新培養體系、心理教育體系、思想道德教育體系、社會實踐體系、就業創業體系。在整個學業生涯規劃的實施過程中,不僅能培養學生信息整合能力、分析判斷能力、主動學習能力、心理調適能力,還能在不斷完善和執行學業規劃中培養決策能力、創造能力、社交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自我發展等綜合能力,為進一步培養復合型創新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正確引導;合理規劃;學業;定位;學習
現在社會高等教育高增長率、社會總就業形勢和勞動力市場需求嚴重分割.大眾化教育畢業生太多了,遍地都是,但工作少,競爭就很激烈.勞動力市場信息又雜又多,找工作很不容易,社會總就業形勢緊張是我國目前的一個重大社會問題,畢業生就業問題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業難將是一個長期的態勢.
我校是師范類??茖W校,是培養合格的小學教師.學生屬三制大專生,學生進校成績大約為300~450分,基礎差,學習方法有待改善.學生現狀如此,而既然來到我校,我們作為培養合格小學教師的老師,有責任有義務正確引導學生合理規劃未來,完成三年的學業.
今年6月份我帶的一批畢業生剛剛畢業,針對這批畢業生的管理和就業情況做簡單分析,以便能總結和改進今后引導學生完成學業的方法.
今年全國大學畢業生有660萬之多,創歷史新高,再加上往屆未就業的,需就業的畢業生總人數已超過700萬,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我系今年畢業生數127人,在此我只統計畢業后繼續升學和考上在編教師的人數如下:專升本16人,正式教師25人,共計41人,約30%的比例,這個比例遠大于以往畢業生,成績可喜.后來反思,這個成績的取得得益于三年來我對學生的引導和學生自身的努力,現在我對三年的管理進行簡單的回顧.
入學初我們確定學生三年的學業主線是學習——繼續維持高考前的學習狀態和學習習慣,主要從以下幾點給學生進行分析:
一、分析和總結學生的心理和想法
學生高考前的理想和目標并不是??茖W校,最起碼都是二本類本科院校,最后也是無奈選擇,所以心情是“悲”和“憤”,這種心情并不是壞事,最關鍵是如何調節和安排,學生應該在“悲”和“憤”中尋找動力,達到彌補失誤實現目標的效果.所以我給學生安排的是“一定實現專升本”“一定考上上崗教師”,以考研為最終目的.有了目標也就有了壓力,有了方向.知道自己學習應該學到什么程度,避免學生荒廢大學三年的時光.
二、分析學生的家庭現狀和個人現狀
開學初做過統計,127人中有110人來自農村,偏遠、經濟落后的占60%,家庭貧困.個人情況是年齡大,不能一味依靠家里,一心想找個好工作掙錢幫助家里.不管是升本還是就業,最終都得通過考試.山西近幾年除免費師范生直接安排工作外,其余師范畢業的學生必須通過考試才能成為正式教師,考試分筆試和面試,筆試仍然考查學生的知識水平,所以必須好好學習.這個結果很明顯,那就是自己下工夫學習.
三、學生自身能力培養和日常管理
作為師范生,上崗最關鍵的一條就是必須會講課,所以我規定從進校開始就有意識學習講課,從大二開始,班內分小組鍛煉講課,畢業后學生能通過面試,得益于日常鍛煉.
在班級日常管理中我相對寬松,因為我個人認為作為大學生在這些方面應該能合理安排,但從最后的結果分析,這種想法并不正確,所以在這方面學生做得并不好,在某些程度上或多或少對學習有影響.
這些就是一直貫穿我管理班級和引導學生的思路,從最后結果來看還是比較適用的,因為對于師范生來說,不同于技術類學生,師范生要想有比較穩定的工作,就必須通過考試,而通過考試的最好方法就是學習.那么應該如何引導大專學生合理規劃三年的學業?思考如下:
1.統籌規劃,多管齊下,明確學業生涯規劃的必要性.學業生涯規劃,是職業生涯規劃在大學階段的細化和具體化.
2.整體部署,協同推進,加強學業生涯規劃的指導性.選定學業目標,在全面自我分析后制定一份切實可行的學業生涯規劃,在規劃實施過程中,由于環境的變化,需要不斷對其進行評估與修改,及時糾正前期規劃中不合理的地方.
3.全面推進,及時調整,突出學業生涯規劃的針對性,注重學業生涯規劃的實效性.為了讓學生的未來規劃更具方向性和操作性,要求制定的職業生涯規劃必須針對自我,要體現層次性,既要有大學期間的近景規劃,也要有畢業之后的遠景規劃;要符合大學期間不同的階段特點,在充分了解專業課程設置基礎上妥善安排;要在學業素質、綜合素質和職業素質三方面兼顧考慮,統籌規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一位智者曾經這樣說過:一個不能靠自己能力改變命運的人,是不幸的,也是可憐的,因為他沒有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反而成為命運的奴隸.生命就像一張白紙,等待著我們去描繪,去譜寫.而剛踏入大學的學生正處在茫然的十字路口,班主任正是引路人,如果不進行正確的引導和規劃,勢必會造成生命和時間的浪費.所以班主任必須正確引導學生使之踏入社會能滿足社會的需要,能夠在社會中占有一席之地,這樣老師也就對得起教師這個職業.
【參考文獻】
\[1\]楊建坤.當代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教育與培養\[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