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29 19:57: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新媒體傳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全方位的傳播渠道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有機融合,給新聞傳播帶來最大的變化就是傳播渠道得到了海量拓寬。在全方位的傳播渠道方面,新聞傳播不再只是平面、廣播、電視這樣的三維空間傳播,有了互聯網“萬維”的空間載體,新聞傳播的渠道更寬,效果也更好。
2.全流程網絡化生產網絡化制作、網絡化存儲、網絡化播出也是新聞傳播“全媒體”時代的一個重要特點。在數字化的網絡平臺中,一條新聞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出去,即可以提高效率,也有利于節省制作成本。
3.全時空多維互動在“全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突破了傳統媒體只能單向傳播的方式,傳播者與受眾之間不再只是“說”和“聽”的關系。一條新聞線索可能只是普通用戶終端的一個點發出,經過新聞單位發散之后得到大眾傳播。但在傳播的同時,普通的用戶與用戶之間,用戶與媒體之間還會形成交叉式的多維互動。通過互動,傳播的信息更加豐富,傳播的效果也得到有效提升。
二、“全媒體”傳播對從業者的新要求
首先,完成戰略觀念轉型,適應全新傳播生態環境的挑戰新聞從業人員要深刻認識這種發展趨勢,有效構建用于展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編碼方式、解釋框架以及傳播模式,在全新的傳播環境下,強化引導力。在此過程中,新聞從業人員不僅需要澎湃如昨的熱血,還需要勇于創新的意志,熱情擁抱全媒體時代的到來。
其次,學習互聯網環境下生存模式的挑戰在新聞傳播的全媒體時代,新聞從業人員除了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新聞業務素養,還要積極補充最新的互聯網技術知識。傳統的新聞規律、新聞實踐和新聞經驗一旦跟因特網有機融合,傳統媒體的采編經驗、采編方法、采編手段等,再結合網絡的特性,創造性地運用到網絡上,必然會產生更好的效果。
三、總結
校園媒體在原有機構的基礎上,整合為5個部門:設立通訊社,負責新聞點采集、聯系根據新聞點類型新聞節目部以及新聞對象;整合校報、電視臺廣播站三大媒體設立新聞節目部,人力資源共享,分工專業化,其中各媒體機構除報道每周的學校要聞不變以外,另外開辦接近學生受眾需求的節目和板塊;設立新媒體發展部,其中包括校園新聞網平臺建設處、新媒體資源整合處、新媒體平臺建設處,分別負責整合新聞節目內容進行校園網平臺建設、新媒體內容整合管理、新媒體產品開發和移動客戶端管理,新媒體資源整合處和校園網平臺對新聞節目部送上的新聞節目進行整編,再由新媒體平臺建設處內容;設立財務部負責財務管理;外聯部負責廣告贊助監管、品牌活動合作洽談、技術資源更新以及與社會媒體、學校學院單位等合作事宜。作為業務整合的媒體平臺,就需要統一制定階段性宣傳計劃、共同進行重點選題策劃、融合發展,明確不同媒體不同的定位,使各種媒體發揮各自不同的優勢,避免同質化發展,比如手機報適宜刊載即時短消息,網絡適宜刊載系列報道、報紙適宜刊載調查性報道等。與此同時,需要利用大眾傳媒的學生受眾群在新媒體時代的信息處理能力和話語權,使之參與到內容的生產與傳播當中,再將雙向互動的內容通過傳統媒體進行整合播報。
二、傳播內容的引導和豐富
現在的傳播更關注受眾的需求,高校的傳播媒介也應該如此。由于中國高校的校園媒體大多隸屬于黨委宣傳部,所以校園媒體多偏重“正面宣傳”功能,大部分版面或時段用于行政宣傳,不容易受到學生喜歡。校園媒體需要實現由“宣傳工具”到“信息平臺”的轉變,以滿足學生的需求。網絡時代的“超文本性”通過廣泛鏈接建立起相互聯系,滿足讀者非順序訪問信息的需要,極大地成全了讀者的自主性、選擇性。信息檢索的非線性規律,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信息獲取習慣。信息搜索的跳躍性。讀者會被搶眼的標題、圖片吸引;信息搜索的聯想性。搜索引擎為用戶自主搜索信息提供了極大便利,只需簡單地輸入關鍵詞,頁面上就會跳出眾多與之意思相近的條目。針對這種變化,以校園網為例,一要做好新聞點的挖掘,使稿件內容更富有新聞性,新聞標題更簡明扼要吸引眼球;二要把新聞亮點凸顯在首頁標題中,實現新聞的即時和及時更新;三要美化網站版面,借鑒熱門新聞網站的版面,使網站形成自己的整體風格;四要注重采用圖標、Flash、橫幅等元素和新聞圖片來豐富新聞版面和內容,增加新聞的可看性;五要將學生真正關心的新聞要點在首頁設置鏈接,如校園重大事件、就業考研現狀、國內外重大新聞;六要拓展新聞深度,運用傳播策略,將熱點新聞變成可持續的社會熱點。
三、傳播形式的多媒融合
“今天是一個混合媒介時代”、“媒體聯動和整合不是簡單的組合和拼裝,而是建立在穩固合作關系上的一種互補,是一種相互促進的協作關系。全媒體是指一種業務運作的整合模式與策略,即運用所有媒體手段和平臺來構建的報道體系??傮w上看,全媒體不再是單落點、單形態、臺的,而是在多平臺上進行多落點、多形態的傳播。報紙、廣播、電視與網絡是這個報道體系的共同組成部分。全媒體時代,受眾媒介接觸選擇的余地越來越大,在大眾傳媒日益成熟的當下,“分眾化”逐漸成為全媒體發展未來趨向,作為受眾對象為學生的特定群體,傳統媒體受眾需求比較統一,有利于之后的發展。因此,傳統媒體需要做到提升專業水平,選擇滿足學生群體需求的新聞點進行深度報道。作為傳播媒介應該勝在權威性、精品化。對于校園媒體來說,校報、電視臺、廣播站都存在新聞報道平面化的現象,沒有對新聞背景和事件因果關系進行深入研究,相關問題進行適當分析和準確評述。新媒介技術大大拓展了文化傳播平臺與樣式。文化必須依賴于介質而傳播。新的傳播技術使地球上各不相同的文化形態和物質被“整合”在“全球化”的格局里,文化的整合過程被大大加快,各種新媒介成為大眾們“狂歡”的廣場和審美日常化的平臺。同時,文化傳播業呈現出“碎片化”“分眾化”“速度化”的特征,各種信息海量涌現,文化更新頻率越來越快,新的潮流風尚不斷更迭。以開放式網絡平臺中的微博為例,微博集合了手機短信、社交網站、博客和即時通訊工具等四大產品的優點。它將播客、博客、社交網站整合為一體,并能夠與手機終端以及諸多即時通訊工具無障礙對接。對于校園新媒體散亂無序的情況,應該整合取締,校級組織、院級組織、學生組織都確定一個自己專門的傳播通道,及時相關訊息,每條信息關鍵詞準確便于學生查找。同時利用網絡媒體時效性,每日更新新聞集合,和互動交流平臺,以微視、圖片、簡要文字三方面提供新聞點,在內容中添加傳統媒體全面詳細報道點擊平臺,吸引受眾媒介接觸行為。
四、結語
(1)新媒體的概念
首先,新媒體的發展是基于互聯網這一前提之上的,在互聯網和計算機的雙重條件之下,新媒體逐漸應運而生。新媒體的產生是與傳統媒體相比較而出現的,一般來看,新媒體是一種可以向受眾提供更多豐富的信息,通過更多全新的技術手段來實現信息推送的媒介。例如,網絡、手機、平板、數字電視等智能產品的出現,都可以稱為新媒體。它滿足人們多樣化、個性化的生活要求和生活特點,進而可以更為有效的滿足當代人對于信息的獲取要求,從而有效地實現和彌補傳統媒體在新聞傳播方面的不足和劣勢。
(2)新媒體的特點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具有許多傳統媒體所不具備的特點,這也是新媒體順應當代社會發展要求的關鍵所在。它所具備的特點包括:傳播主體普遍化、傳播方式多樣化以及傳播內容豐富化。首先,傳播的主體已經不局限于電視觀眾,它可以使得人們在任意時候,進行新聞的獲取,更多的人都可以接收到相應的電視新聞內容。其次,在許多的傳播平臺都可以有相應的新聞獲取,甚至比電視可以更早了解這些內容,人們可以通過微博、微信等方式,及時了解信息,從而掌握更多的新聞內容。最后,傳播內容的豐富,傳統的新聞傳播主要就集中在文字、圖片傳播上,而新媒體背景之下的傳播,可以更為有效地實現對內容的豐富,包括動態圖、視頻等,都成為激發人們獲取新聞興趣的重要保障。
二、傳統電視新聞傳播的問題
傳統的電視新聞傳播,是新聞傳播的根本,并不是說將要被取代,而是應該更好的發展,才能夠有效地實現對自身的發展與完善。首先,要明確傳統電視新聞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新聞的播出時間受限,許多時候都必須要觀眾在固定的時間點,選擇固定的頻道來觀看新聞內容,這就導致了時空的局限性,以及對于觀眾自身積極性的一種抑制。其次,傳統電視新聞傳播的內容相對枯燥,觀眾對其認識和理解也比較有限,并不能夠兼顧到全部的受眾。所以受眾的范圍不能夠擴大,很多時候也很難真正地實現新聞傳播的意義。
三、新媒體視域下電視新聞傳播的變化
(1)傳播方式的變化
新媒體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電視新聞的發展和傳播。首先,促進了大眾對于新聞內容的接受。傳統的新聞內容大多數都是通過電視或者傳統的紙媒進行傳播的,而新媒體的崛起,就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媒體傳播的渠道。手機、平板以及網絡終端,都成了傳播新聞的途徑,所以人們可以更加隨意地在自己可以安排的時間內進行新聞內容的獲取,再也不需要在固定的時間進行相應的電視新聞時間安排。這種傳播方式的變革實際上也是新媒體在不斷發展的一個重要表現,對于新的傳播方式,要不斷地進行推廣,這才能夠更好地實現對新媒體平臺的推送。
(2)傳播方法的變革
在新媒體發展的今天,傳播方法與從前相比也有了一定的變化。傳統的傳播方法具有許多的弊端,而新媒體恰好可以彌補這些不足。傳播方法的變革,可以有效地推進電視新聞的傳播。人們可以在更多的時候進行新聞的獲取,也可以有效的把握電視新聞傳播的方向?,F在的傳播方法包括互聯網傳播,這樣的一種傳播方式可以很好地滿足對人們日常生活的需求,也可以滿足當今時代的發展要求。傳播方法,從最初的報紙、雜志、廣播、影視、網絡,實現了很大程度的一個跨越,同時這也反映出了傳播方法的不斷深入變革,是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產物,也是進行新媒體發展的重要前提。在這樣的傳播方法背后,電視新聞的傳播更加具有推廣意義,人們獲得的新聞內容,也將更為全面、真實與直觀。
(3)傳播內容的變化
在傳播內容的變化上,確實新媒體視域之下,具有了一定的突破和創新。首先,傳統的電視新聞內容,主要就是有關于國家大事或者政策法規的,這些與許多觀眾的實際生活都是具有較小關系的。所以許多時候觀眾并不能夠帶著更多的積極性來看待這些新聞內容。其次,傳統媒體播報的新聞內容過于死板和單調,人們并不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得更多有自身息息相關的內容。而新媒體背景之下,傳播內容與從前相比,確實有了許多突破。新聞內容除了文字、圖片、插圖,更是有了許多的動態圖或者短小視頻,這非常符合當今人們的生活狀態,也可以滿足傳播的特點和要求。另外,作為全新的一種新聞傳播手段,更是具有許多傳統媒體所不具備的特點,將新聞內容按照板塊進行分類,一方面便于人們的查找;另一方面可以滿足不同受眾的不同要求。因此,在新媒體背景之下,傳播內容的變化與豐富,是改變人們對于傳統電視新聞傳播的弊端的重要方法,也是提升人們電視新聞傳播效果的重要保障。
四、結束語
新媒體時代節目主持的新探索、新對策
如今,我們已進入以互聯網和手機為代表的數字新媒體時代,以微博為代表的新的傳播媒介異軍突起,無疑使傳統媒體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傳統媒體的主持人如何適應新媒體時代的要求,如何適應新媒體環境下轉型的需要,不斷提升自身修養與能力,是擺在每個主持人面前的新課題。
一、探討微博新時代現狀、發展趨勢及傳統媒體轉型的研究。上海臺李志毅撰寫的《新媒體環境下廣播轉型發展研究》和山東臺王英、劉何雁撰寫的《網絡春晚,基于新媒體對春晚的反叛與合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前文通過PEST分析法對三大傳統媒體之一廣播的生存發展環境進行分析,并對比全球不同地區廣播的創新趨勢得出結論:由于互聯網的普遍存在,地方廣播應以品牌性內容為特色,走網上網下相結合的發展之路。新媒體發展既潛移默化又革命性地影響著媒體生態環境。
后文通過對十年“網絡春節聯歡晚會”的梳理,尤其是對網絡春晚發生、發展的原因和美好特征的具體分析,指出在三網融合的背景下,網絡春晚是對央視春晚的補償和反叛,但是當新媒體不足以支撐和構成門面的時候,網絡春晚在博弈過程中出現了合流和融合的趨勢,即網絡春晚越來越像央視春晚,央視春晚也越來越多借鑒網絡春晚。
二、探討“微時代”主持人的責任與主持工作特點的研究。河南臺劉穎在《新媒體時代主播的責任》一文中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在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媒體遇到新媒體,給話筒前工作的人帶來了什么?文章認為新媒體的出現“不僅影響著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很多時候還引導著我們對社會的認知,甚至左右著我們的思想和行為,我們不得不承認新媒體較傳統媒體更加具有滲透力和影響力?!闭撐膹墓帕φ賳拘枰娨曅侣勚鞑コ袚呢熑巍獮槭鼙妭鞑フ芰?,更好地保持媒體的公信力;從正確的引導輿論需要電視新聞主播承擔的責任——大力弘揚“真善美”,充分體現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從主播應承擔的責任——社會責任、歷史責任、道德文化責任等幾個方面作了深入論述,頗具現實意義和指導性。
又如上海臺卜凡撰寫的《“微時代”電視新聞節目的新特點及主播的工作技巧》和陜西臺羅寧撰寫的《廣播媒體微博實踐研究》,分別從不同視角論述了廣播電視傳統媒體的主持人如何順應“微時代”的變化發展,應采取的策略,頗有針對性和現實指導意義。前文通過節目多樣化增強節目靈活性;增加記者現場報道,主播把控直播連線;微博成為平臺,主播應該使用微博等幾方面內容的論述,提出了電視新聞節目創新的新思路,為主播應對新形式、新情況總結出了具體可行的方法,并指出新聞主播不僅是微博的使用者,更是電視新聞節目改革的嘗試者、先行者。論文對當今主播的實際工作及其運作開拓,無不具有借鑒與啟迪意義。后文作者在結合微博傳播特質的基礎上,思考如何更好地借助微博平臺進行各項任務的拓展。論文著重闡述了微博對廣播的五大價值,即利用微博發現新聞線索,完成采訪報道,實現有效互動,借助微博實現自我宣傳,延伸廣告客戶影響力。如何巧妙運用廣播媒體運營微博的三大法寶,即內容為王、形成特色、人情互動,充分使用傳統媒體的想象空間,在前進中摸索、借鑒和創新,正確應對互聯網給傳統媒體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使得廣播媒體在新的環境中有所建樹。
三、主持人如何面對新媒體挑戰進行應對的研究。如甘肅臺李爭艷撰寫的《主持人如何應對微博、微信、新媒體的挑戰》和陜西臺馬濤、王笑涵撰寫的《置身“微時代”,擲聲做營銷——廣播媒體的微博營銷策略》。前文在闡述新媒體為傳統廣播發展帶來契機和對傳統廣播影響的同時,著重論述了新媒體對廣播節目主持人素質能力的挑戰。論文結合作者的主持實踐,提出主持人應充分利用新媒體的特點,加強個人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并總結出了自身的經驗體會:主持人應正確把握節目導向,做好節目的“把關人”,主持語言應與時俱進,應借助新媒體提高影響力。后文著重論述了廣播媒體的微博營銷策略,作者從維護陜西廣播微博的經驗出發,認為廣播媒體微博賬號的維護,應該貼合廣播這種聲音媒體的特點,認真使用好以下三大利器,即誰說的——著力放大名人效應;說什么——著力受眾想知道的信息;怎么說——著力研究表達方式和溝通技巧。文章最后得出的結論是:打造品牌廣播是廣播媒體營銷策略的根本。
通過新媒體時代節目成功個案的透視,提出創新創優節目的新構想、新思考。新媒體時代的節目要出奇出新,要打造品牌,必須緊扣新時代的特點,充分運用新媒體的優勢,方能使節目如虎添翼。涉及這方面內容的論文有陜西臺劉昕、劉臨安的《淺談廣播媒體與網絡新媒體的融合——以2011年金話筒獲獎作品為例》;上海臺王爽的《廣播播客節目的探索——以東廣新聞臺〈今天我播報〉節目為例》,太原臺張一帆、周小剛的《法制頻道主持人的綜合傳播策略研究——在民意的傳播中完成普法教育》,北京順義臺直守誠的《廣播陪伴節目: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這些論文共同點就是出現一個“新”字,選題新、視角新、觀念新,緊緊抓住新節目的新亮點,提出新思考,給人以新意與啟迪,為創辦新媒體時代品牌節目提供了有益的參考與啟示。
其中,《淺談廣播媒體與網絡新媒體的融合——以2011年金話筒獲獎作品為例》從廣播秒殺與網絡媒體融合的大膽嘗試的視角,深入探討了《優優秒客族》獲得成功的奧秘,透過時下網絡購物常用的“秒殺”方式,將廣播的“熱線答題”和網絡的“秒殺”兩個元素提煉整合,創造性提出“廣播秒殺”,從而使“廣播秒殺”成了廣播節目的全新形式,達到了1+1>2的傳播效果。論文不只是停留在分析節目層面上,還進而提出了廣播與網絡聯姻的幾點冷思考,提出了廣播與新媒體未來深度融合的新設想,從而為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更好融合探索出一條更為寬廣的新路子,意義不尋常。
同為廣播節目研究,《廣播播客節目的探索》一文對新媒體時代廣播播客節目產生背景、特點及發展前景進行了分析探討。認為“廣播播客”節目的出現是形勢所趨,該類型的節目打破了傳統廣播新聞節目專業化播報模式,聽眾由被動收聽的角色變身為主動播報角色,可親自報道所見所聞、所想所悟。這種以廣播播客方式運作的節目類型增強了廣播與受眾的互動,是一種前景看好的廣播節目新類型。
新時代主持人素質與能力的新解析、新構建
關于節目主持人素質與能力的研究,既是個老話題又是個新話題。說是老話題是因為它伴隨著我國節目主持人的誕生、興起到發展,始終是業界學界十分關注的研究課題、熱門話題;說是新話題是因為隨著新媒體的出現,主持人的功能作用不斷嬗變,加之受眾的審美情趣欣賞水平不斷提升,必然對主持人的素質能力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參評論文中,有不少是關于主持人基本素質論述的,老話題也充滿新意,從一個新高度、新角度與重新審視、梳理、闡述主持人的基本素質,同樣給人啟發。
天津臺劉濤的《廣播電視主持人如何讓節目“聲入人心”——淺析主持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江蘇臺朱玉華、丁宏的《“全能型主持人”生成之道》具有一定代表性。前文以“素質”為靈魂,以“聲入人心”為坐標,提出觀點與思考。論文從主持人的政治素養、人格魅力、文化修養、語言功底四個方面進行論述,認為“主持人的素質是多方面的修養和實踐的集中表現?!蔽闹兄赋觥罢嗡刭|是前提,是一切工作的保證”,在新媒體時代主持人要不辱使命,肩負起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的神圣職責,強調人格魅力和語言修養的重要性,要使主持的節目做到“聲入人心”。后文兩位作者將“全能型主持人”的概念置于時代與社會的坐標上,置于時代與傳媒發展的制高點上,置于個體與媒體的交叉點上,梳理了中國節目主持人發展軌跡,論證了“全能型主持人”產生的必然性、必要性,以及“全能型”的內涵、外延等,并從個體、媒體兩方面闡明了塑造“全能型”主持人的條件、路徑。作者在文中還就節目主持人“全能型”涵蓋的內容提出看法,即語言表達能力、節目駕駛能力、采訪寫作能力、策劃編輯能力、藝術鑒賞能力、理論研究能力、協調組織能力。
參評論文中還有針對微博新時代特點對主持人應具有的素質與能力提出新要求、新構想、新對策研究的。
如浙江傳媒學院王一婷撰寫的《微博輿論中主持人信息素養能力的缺失及對策研究》和甘肅臺張彥撰寫的《多媒體環境下電視主持人素養提升的關鍵》。王一婷結合微博時代特點的分析,闡述了主持人作為信息傳播者,應該著力培養信息素養能力的必要性。并結合現狀指出了微博輿情中主持人信息素養能力缺少的幾個方面,即信息意識與態度的缺失、信息策略方法的缺失、信息倫理道德的缺失。在此基礎上,進而提出:一、主持人要培養高效熟練地評價、選擇信息的能力;有序地歸納、存儲、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二、主持人要學習、培養和提高個人合理創造性表達、使用信息的能力;三、主持人應著力培養高度的道德情感以及法律意識的社會責任。在微博新時代,著力培養主持人的信息素養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與迫切,因為它可以在傳播信息過程中理清頭緒、辨別真偽、積極合理引導信息輿論方向,可以起到引導輿論健康發展,確保輿論導向的正確。這幾點行之有效的培養對策,頗有指導性和現實意義。
張彥一文以新媒體時代的巨大挑戰和沖擊為背景,針對傳統的電視主持人如何提升素養,尋求更大更好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從知識功底、思辨特質、文化品味、品牌氣度、和諧傳播等五個關鍵點進行深入探討。論文立意新穎,層次分明,條理清晰,論述深入,針對性強,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質量和公信力是專業期刊在媒體競爭中制勝的法寶。專業期刊在長期的發展中培養了自身品牌,取得了專業共同體代言人的地位,具有較高的公信力和影響力。然而這種公信力和影響力正在受到學術不端論文的侵蝕。我國在專業職稱評定和科學研究績效考核中,都把在專業期刊發表一定數量的學術論文作為必要條件。從評價規律來講,這種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能夠用論文形式表達自己對專業的理解、清晰闡述自己的見解和研究成果,是專業工作者超越重復性勞動、追求個體自由和全面發展的重要表現。但在實際操作中,為了評定職稱和績效考核需要拼湊學術不端論文的現象大量存在。
真實與責任是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的真諦,也是評價專業期刊質量與公信力的重要指標。學術不端論文將對期刊質量和公信力造成直接損害。在學術轉型和媒介轉型的背景中,專業期刊防范學術不端論文的風險增大,學術不端論文正成為專業期刊質量控制的最大隱患。
學術轉型中學術不端的新動向
隨著學科體制的加強與完善以及學術傳播體系的轉型,學術轉型向縱深發展。學術轉型是一個復雜命題,包括多重維度,這里指學術研究從研究者全程參與、獨立完成到研究者部分參與和分工合作。在學術轉型向縱深發展中,學術不端具有了一些新的趨勢。
偽學術增多。偽學術在這里指為了吸引眼球炒概念、炒冷飯且無新意的學術研究。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受眾對媒介產品思想深度、知識含量和文化品位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應對受眾的新需求,媒介競爭的焦點轉向文化品位。學術成為部分媒體在媒體競爭中增強產品思想深度、知識含量和文化品位的的噱頭,如有的大眾期刊創辦學術版等。這為學術傳播提供了新渠道,促進了學術的普及,同時,這也容易出現學術泛化現象,對學術質量和學術公信力造成了損害。專業期刊也面臨這樣的問題,有的作者缺乏發現真問題的能力,選取某一時期專業領域的偽問題作為研究對象進行探討,研究方法和成果缺乏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偽學術一般來說質量不高,屬于豐富但短暫的學術泡沫。過多刊登這樣的文章,勢必降低專業期刊的學術品位和質量。
偽論文增多。偽論文含義豐富,這里專指論文作者姓名不可靠的論文。我國目前的科研績效考核中,量化指標占很大比重,有的研究者為了增加自身科研成果列表的長度,與相關專業的研究者約定在發表學術論文時候交叉署名,增加彼此知名度和曝光率,這在某些領域已經成為較為常見的現象。偽論文的質量不一定低,甚至有的是高質量論文,但也是學術不端論文的一種。交叉署名和一文多用造成后續研究者在研究相關問題的時候,增加搜索成本,也給科研管理部門和期刊論文質量控制、作者管理增加了難度與不確定性。
被動學術不端增多。偽學術和偽論文,多是研究者出于某種需要,主動為之的。被動學術不端,則是研究者對二手資料的失察造成的。隨著學科體制的加強與完善,不僅學科之間的界限比較鮮明,學科內部研究領域也開始出現細分。同時學術研究也在向跨學科化發展,學科和專業內外的分工、合作越來越多,知識和資料的共享日益頻繁。許多研究領域細分化發展明顯,相應的學術研究投入產出的流量增大,速度加快。研究者必須與他人合作或使用前人的研究成果、數據。學術研究的分工合作對專業研究成果的質量提出了很高要求。人們在使用他人研究成果的時候,出于自身研究分工的局限無法對他人研究成果進行檢驗和鑒定,只能假定他人研究成果是真實的,這就造成了自身研究成果質量的不可控性。如果研究者引用公開出版的材料是錯誤材料,把錯誤材料作為自己研究的依據,就將造成錯誤材料二次傳播和被動學術不端。這類學術不端論文產生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專業期刊失察,而在于某細分研究領域的研究者責任感不強,生產了錯誤的一手資料。被動學術不端論文的防范,有賴于整個學科共同體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的提高。
優化稿源:加強主體性策劃,促成高質量論文
學術不端論文登上期刊版面上的重要原因是編輯對論文生產過程難以進行有效控制。媒介的內容生產過程必須是可以控制的,其質量才有保障。在報刊等傳統媒介形式中,新聞類報刊的人力資源狀況穩定,編輯記者是新聞作品生產者,采編和出版市場化程度低、縱向一體化程度高,采編和出版具有較強的組織性、計劃性,內容產品質量可控性強。
【關鍵詞】場景;學術期刊;在線出版
作為學術出版形式的一種,學術期刊通常是指以研究報告、學術論文和綜合評述等為主要發表內容的期刊,其目的是向科學共同體報告新的發現,以獲取認可。因此,一般而言,學術期刊的內容必須經過同行評審認可后才能予以發表。由于作者和讀者對象往往是同一學科或領域的專業學者,屬于同一群體,學術期刊就具有者和接受者高度重合的特征。
學術期刊的功能大致包含三個方面:一是公示性,即要展示學科、學術前沿發展最新成果和成就,能發揮宏觀學術領域引領功能;二是交流性,即要為學術研究同行搭建權威、公平、公正的學術交流互動平臺;三是傳播性,即學術期刊要能增進學術傳播、推動學術研究??茖W發現與發展的歷史表明,學術期刊是國家、民族、個體進行學術交往的工具,是體現基于社會實踐歷史累積并從中升華的國民思維,因此,學術期刊既是傳承學術思想的主要載體,也是國家軟實力和文化自信體現的重要媒介。就發展歷程來看,從1665年在法國誕生的《學者雜志》開始到20世紀90年代,學術期刊一直處于印刷環境之中。1997年湯森路透集團Web of Science電子資源網絡版,英美等國的學術期刊開始走向數字出版時代。
新的媒介傳播環境中國際學術期刊有哪些變化?我國學術期刊可以借鑒哪些經驗?本文試圖探討這兩方面的問題。
一、國際學術期刊三大變化
場景原本指電影拍攝的場地和布景,但在羅伯特?斯考伯和謝爾?伊斯雷爾的著作《即將到來的場景時代》一書中這一概念則專門指向傳播,主要指同時涵蓋基于空間和基于行為與心理的環境氛圍[1],也就是互聯網場景,包括虛擬場景和應用場景兩個方面。所謂虛擬場景,就是網絡游戲、QQ秀之類的虛擬化情境。應用場景則指互聯網的一個應用(產品)使用或用戶所處的場景,在作者看來,它涉及五種要素,即大數據、移動設備、社交媒體、傳感器和定位系統。而且這五種要素會改變和提升消費者或用戶的體驗,從而改變企業組織自身。如果說傳統媒介環境下,人們主要看重媒介所承載的內容與呈現形式,內容為王和眼球效應受到強調;網絡時代到來后,社交成為媒介的中心要素,內容生產必須依附于社交動力才能進行有效傳播,關系網絡因而成為信息內容的主要傳播渠道。
據2014年度互聯網趨勢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5月,全球移動互聯網使用量占到互聯網使用量的25%,亞洲高達37%。另據2014年CNNIC的《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報告》顯示,中國手機網民規模已超八成。移動互聯網與手持終端的普及預示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隨之凸顯的移動場景就需要相應的適配信息或服務。正如彭蘭教授所說:“移動時代場景的意義大大強化,移動傳播的本質是基于場景的服務,即對場景(情境)的感知及信息(服務)適配,移動互聯網時代爭奪的是場景。”也就是說,移動場景中用戶具有時間碎片化和場景變換性的行為特點,相適配的內容就必須簡要化、視覺化以與特定場景的閱讀需求相匹配。具體表現來看,除其他休息或閑暇時間外,原來傳統意義上屬于報紙和雜志的“衛生間”和“床”成為重要的移動傳播場景。同時,從交通工具乘坐到吃飯娛樂,移動終端的伴隨性特征也越來越體現出來。
那么,場景是如何構建的?暨南大學譚天教授認為可以從人性、社會和文化三個層面來進行設計,即要滿足欲望、響應需求和創造價值。互聯網不斷發展,用戶需求也在不斷發展,響應用戶的需求變化和場景需求就是文化內容產品所必須考慮的問題。作為一種組織實體,國際學術期刊在這樣急劇變化的內外環境中因時而變、與時俱進做出了應對策略與行為調整。
(一)出版環節融合化
在傳統的印刷環境中,出版產業鏈大致包含信息采集、加工、加載和四個環節,也就是寫作、編輯、印刷和發行環節。對于在線出版的學術期刊,在寫作和編輯環節,為使稿件能夠適應學術期刊數字出版網絡平臺和格式要求,作者自身往往需要對已寫作好的稿件進行加工、修改并做一些編輯工作,因此,相應的學術論文翻譯、學科專業內容審查、結構邏輯、格式編輯、參考文獻及語言校對潤色等服務應運而生,信息采集和加工環節協作更為密切、更加融合,并形成一個行業,如美國的Editage和Crimson Interactive Inc就是這樣的學術咨詢服務企業并深受作者和期刊歡迎。[2]國際知名學術期刊Nature則早就采用高效的數字化編審系統,所有投稿、審稿和同行評議全部在網上進行。傳統意義上的印刷環節演變成為適用于數字網絡下載的數字化加載及各種格式的電子書或電子文件制作,編輯和合二為一,如eGloo Technologies開發的XML標準語言就大大促進了電子終端的信息加載,也加速了信息加工和流程。[3]即使要進入傳統印刷環節,美國赫斯特集團和《時代》雜志這樣以出版為主的公司也會利用數字技術做附加、增值服務。就編輯和流程來說,一方面,諸多編輯業務被融合到印刷部門;另一方面,印刷企業也擁有了文字編輯業務,信息加載過程同時成為信息過程。為適應這種產業鏈融合,美國康涅狄格州的Westchester出版服務公司應時而動,把編輯、信息加載和發行等環節協調統一,形成組合業務并根據需要Apple,Kindle,Nook及PDF等不同格式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就論文投稿、審稿和發表而言,國外一些學術期刊還實行了一種“先發后審”的出版模式。所謂“先發后審”,就是作者投稿的論文只要沒有實質性的技術差錯,在邏輯和行文上合理流暢,即可首先在線發表,論文學術質量由用戶或學術共同體即時在線進行評論。[4]美國物理學會所屬期刊最早在2011年開始嘗試這一全新的出版模式,半年內即收到2000多篇論文投稿;美國化學學會則將未經排版的論文直接放在網上供用戶閱讀。這種先發后審的流程完全顛覆了傳統的論文三審制度,使作者免除了專家復審的漫長等候周期,加速了出版進度。事實上,先發后審的出版模式在2003年就已在中國進行實踐,經教育部批準、由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辦的“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就是為論文快速發表和科研成果及時轉化而建立的學術出版平臺,用戶只需簡單注冊成為網站會員,利用模板在線投稿后,初審即可在線。作為傳統出版制度的有效補充,先發后審的在線出版模式對科學研究具有快速傳播和推進作用。
(二)存在形態在線化
2008年的一項數據顯示,國際學術期刊中,人文社會科學類數字化比例達到86.5%,科學技術醫學領域則達到了96.1%。[5]這一時期,學術期刊的數字版與印刷版共存,是學術期刊的“雙軌制”時代。目前,一些國際期刊開始進一步取消傳統印刷版,而只以單一的數字出版形態存在,如英國醫學期刊(BMJ)在線出版全文,印刷版僅提供論文單頁概述;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美國化學協會(ACS)、南非家庭實踐(South African Family Practice)印刷版只提供論文目錄及摘要,《骨關節外科》(Journal of Bone & Joint Surgery)雜志印刷版也只提供論文首頁內容。截至2012年11月,以e-only為基本出版形態的開放出版期刊超過8000種。[6]學術期刊在線出版使得用戶可以在頃刻之間即能獲取全球范圍內專業的文獻數據、最新研究成果,了解學術前沿進展,有效提高了科研工作和學術研究效率,還節約了大量紙張資源和存儲空間,具有環保功能。相比紙質學術期刊,在線期刊更快捷、更方便地滿足用戶需求,已從根本上動搖了紙質學術期刊的市場地位,成為學術期刊出版模式發展的必由之路。
需要補充的是,一定數量的學術期刊還可以進行按需印刷,如上文所述,學術期刊在線出版論文全文,印刷版提供目錄、摘要或概述等簡要信息,重要文章全文印刷;一些期刊雖僅提供首頁內容,但在右下角卻提供快速識別OR碼,用戶利用手機掃描就可獲取在線全文及相關評論信息。按需出版的另一種方式是在線期刊出版的同時保留印刷期刊,但根據客戶需要運用JournalsXpress等數字技術小批量印刷紙質期刊,既能降低印刷成本,又可做到零庫存。
(三)營銷傳播社交化
借助互聯網、信息通信技術及社交媒體進行數字化營銷是學術期刊提高知名度、擴大影響力,從而達到傳播效果的一種新興手段,其形式多種多樣,包括網站、博客、搜索引擎廣告、社交網絡、電子郵件、聯盟營銷以及網上新聞。[7]其中,所謂聯盟營銷是指網絡聯盟營銷,包括廣告主、聯盟會員和聯盟營銷平臺三大要素,也就是廣告主或商家(在網上銷售或宣傳自己產品和服務的廠商)利用專業聯盟營銷機構提供的網站聯盟服務拓展其線上及線下業務,從而擴大銷售渠道和銷售空間,并按照營銷效果支付一定費用的網絡營銷方式。數字化營銷不僅運行成本低廉,而且精準、快速、有效、曝光度高,讓學術期刊“無處不在”,同時實現了學術期刊對新市場的開拓和新用戶的挖掘,這就是學術期刊的“可見性”功能。所謂可見性,就是不管基于搜索引擎、社交網絡、零售電商還是其他數字媒體,用戶都能以最簡捷的方式、最低的成本獲取信息內容?!翱梢娦浴弊畛跏蔷W絡營銷業界針對廣告投放的概念,但對于學術期刊的品牌傳播同樣適用。論文題目、作者介紹、內容概要及相關評論等元數據信息在可見性概念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搜索引擎和社交媒體利用關鍵詞搜索以吸引潛在用戶的基礎。學術期刊的受眾分散、專業、小眾,因而精確的數字化營銷和社交化手段就有利于學術期刊的傳播。
如英國著名學術期刊Nature,最早建立學術期刊門戶網站并專門開通用于新聞、廣告和職場的網站;還于2006年開設Nature專屬播客,創建各種社交網絡客戶端和新媒體APP。Nature甚至還著力于打造類似于虛擬世界第二人生(Second Life)類型的Second Nature。[8]基于傳播方面的種種努力與出色表現,Nature門戶網站早在2008年即獲得Webby Award最佳科學網站獎,客觀上大大提高了其在信息快速傳播時代的影響力和地位。
二、國際學術期刊在線出版對于中國學術期刊的啟示
21世紀以來,世界范圍內學術信息的在線使用量以每年50%―100%的速率遞增,學術期刊的在線使用遠遠超過印刷期刊的使用。[9]就中國而言,根據騰訊企鵝智酷2015年首份微信數據報告顯示,我國移動網民規模目前已達6億,其中移動閱讀用戶占到91%,傳統的紙質期刊不再是用戶查閱和探索研究成果的主要途徑,在線學術期刊成為學術成果傳播的趨勢將不可避免,基于互聯網的微博、微信等方式逐漸成為具有強大影響力的學術傳播媒介。
一方面,從作者投稿、編輯審稿及同行評審角度來說,在線學術期刊應當盡快建立屬于自己的網絡推動平臺和服務平臺,向一流國際學術期刊Nature學習,利用高效的審稿系統,快速在平臺上發表學術論文并推出期刊成果,擴大期刊影響力和滲透力。據統計,相比傳統的人工校稿,一位大學學報編輯使用信息軟件的校稿效率提高了70%。[10]在同行評議審稿環節,編輯部通過網絡交流和在線審稿方式即可綜合專家或審稿人意見。由此可見,在線信息技術以其快捷化和網絡化的特點可以極大地提高編輯部的編輯和審稿流程,縮短出版流程。同時,為應對移動化的閱讀場景,在線學術期刊也有必要從月刊或雙月刊的固定方式轉變為每時每刻的即時出版,力爭讓用戶在需要查詢特定學術信息的時候第一時間找到。
而就先審后發還是先發后審的出版模式來說,需要反思同行評審制度的真正原因,或許只有清源,才可以正本。從實體出版的成本考量,傳統媒介環境下出版所需的紙張和印刷技術相對比較昂貴,為保證刊印出來的論文或書刊不至于一無是處或毫無價值,出版商才會邀請學術共同體中比較有名望的學者對將要印刷的論文進行檢查,以剔除那些沒有價值的論文,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因為刊印“無價值論文”所造成的在時間與金錢上的雙重浪費。[11]可以說,同行評審是出版商為免遭商業利益損失的一種不得已的做法。但進入網絡時代后,學術論文的出版不一定要像以往一樣依附或依賴于印刷和紙張,論文在線出版大大節省了紙張和機器所花費的高額成本。如《浙江大學學報》就實行了單篇論文為單位的“在線優先出版”(Online First)措施,并實現了在浙江大學出版社、學報網站、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及教育部科技論文在線等多平臺的優先出版,論文周期大大縮短。
雖然由在線發表后的社區評論代替傳統的編輯審稿和同行評議一直頗有爭議,但這種出版模式尊重了作者的發現權,即因科學發現、經評審而獲得的榮譽和物質獎勵權利,保障了具有領先意義成果的首發權,保護了作為作者版權的知識產權。當然,先發后審模式在合理性與嚴肅性方面也具有自身的先天性缺陷,因此,為保證科學研究的公正性、權威性和前沿性,就需要對先發后審模式進行一定程度的修正。也就是說,論文在線只是對于論文觀點的一種確認,是一種認證行為,嚴格地遴選、把關和編輯依然必不可少,傳統的三審制和同行評議制仍舊要發揮至關重要的決定作用,這樣既能保證原創思想的作者權利,又能提高學術期刊的出版效率。為進一步去除先發后審模式的弊端,為改革傳統的“同行匿名審稿制度”而創辦的Science Open雜志,是一個可資參照的樣本。Science Open雜志的流程大致如下:第一步是編輯部請專人檢查投稿論文,以剔除反科學的內容。第二步是在線發表達到編輯部內部檢查標準的論文,由編輯部進行排版。第三步是進行同行評審,而且,評審人員必須實名,評審意見必須公開。如果審稿人與作者有學術聯系,系統會“特別”顯示強調出來;如果論文評審出現技術性錯誤,期刊還會給作者兩次申訴機會。事實上,Science Open雜志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義了“出版”,即出版本質上是出來,然后再由科學共同體進行討論和檢驗。對于學術期刊來講,這種先發后審的修正模式可以吸引和留存優質稿件,客觀上提高期刊的權威性與影響力,提升學術期刊質量。
另一方面,通過在線網絡和社交媒體客戶端,出版社或發行機構可以將學術期刊極具專業水平的分析見解和富有參考價值的學術內容進行加工或可視化處理,提供到移動平臺以發掘潛在的用戶群體,增強期刊的滲透力。在這方面,創刊于2012年6月的在線開放獲取國際學術期刊Peer J的行銷方式值得借鑒。首先,Peer J 基于開放獲取的文章內容可以保證在第一時間被Google Scholar,Microsoft Academic Search,Pub Med,Pub Med Central,Scopus及ACS等數據庫和知名檢索機構檢索到,學術傳播的時效性、首創性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其次,每篇所投論文都配發有唯一的電子標識符,作者待刊發文章的首發權和著作權得到充分保護,用戶的原創性創作投稿也受到激勵;再次,基于網絡單篇文章影響因子評價方法的使用促使學術期刊傳播中的文章被閱讀、引用、轉載、轉發、評論、在線圖書館收錄等數據資料得以有效采集,期刊傳播效果得到透明化監測與評估。[12]
就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營銷傳播而言,除建立數據庫、官方主頁、官方博客、官方微博、官方APP客戶端外,學術期刊還可以建立微信公眾號或訂閱號等,以便讓用戶隨時隨地登錄,了解投稿信息、期刊公告、學術會議、過刊文獻及論文下載等最新服務。而且,學術期刊還可以鼓勵編輯使用微博、微信等工具,通過“微編輯”平臺創新用戶服務模式,利用微博形成自媒體用戶圈,并進一步利用圈的效應進行分享、轉發、轉載等,使期刊信息內容得到快速的傳播。此外,通過激勵用戶邀請同仁同好就某一論文或研究熱點進行閱讀或評論,形成互動機制,期刊微信號可以成為期刊編輯、專家與用戶良性討論的公共平臺。在互動溝通服務中,用戶間的人際傳播得到強化,對于期刊的信息反饋與信息分析得以有效收集,學術期刊既可以培養忠誠用戶,又可以發掘潛在作者。更為重要的是,話題的及時更新和轉發擴散的加速還可同時提高學術期刊的知名度和輻射力。
總之,移動互聯網時代所產生的新媒介使用制造了嶄新的閱讀場景,而內容產品的生產者對于用戶的爭取就必然爭取用戶所在的碎片化和移動化場景,投審稿程序數字化、數據資源在線獲取、與社交網絡緊密結合從而成為學術期刊出版的必然趨勢,也是現代出版生存與發展的基礎。更為重要的是,學術期刊不僅是科學信息的傳播媒介,更是一種品牌資源。吸引大量高水準的作者、刊發高品質的論文,并及時把握學術前沿成果,是學術期刊品牌美譽度的直接體現,二者相輔相成、良性循環,最終助推中國學術期刊向國際一流期刊發展。
參考文獻:
[1]彭蘭.場景:移動時代媒體的新要素[J].新聞記者,2015(3).
[2]孫萬軍,朱曙光.數字革命催生的英美出版產業鏈融合與出版服務業的繁榮[J].科技與出版,2015(4).
[3]孫萬軍,朱曙光.數字革命催生的英美出版產業鏈融合與出版服務業的繁榮[J].科技與出版,2015(4).
[4]徐銘瞳,吳星.國際學術期刊數字出版創新模式的思考與啟示[J].科技與出版,2015(4).
[5]徐銘瞳,吳星.國際學術期刊數字出版創新模式的思考與啟示[J].科技與出版,2015(4).
[6]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EB/OL].http:///,2014-12-18.
[7]劉佩英,張揚,徐建梅.論學術出版之數字化營銷[J].中國編輯,2015(1).
[8]吳志祥,蘇新寧.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的發展軌跡及啟示[J].圖書與情報,2015(1).
[9]任勝利.國際學術期刊出版的數字化發展[J/OL].中國社會科學報,/xspj/201411/t20141105_1391000.Shtml,2013-11-29.
[10]張慧萍.信息技術在科技期刊編輯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J].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10(12).
[11]Sebastian Alers.Rethinking Scientific Publishing[EB/OL]..https:///editorial/04c2b65c-2966-4ac4-9037-8cdf9d9edb3e;jsessionid=yJ-817mdTJKn7cGhI5F98uUa.master:so-app1-prd?0.
[12]謝文亮,王石榴.學術期刊的傳播力與傳播力建設策略[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5(4).
隨著社會化媒體崛起成為一種強勢的媒介形態,“世界信息和傳播新秩序”的建立迎來了新的契機。
“人們是怎樣接觸的呀!他們之間的距離是多么靠近呀!靠近,這是兄弟般博愛的開始……不過多久,人們就會像荷馬描寫的諸神一樣游逛于地球之上。再過幾年,和諧的電線將環繞擁抱世界?!本S克多·雨果160多年前說的這段話,仿佛是對當下社會化網絡在全球流行的預言,來自不同國度的人們從未像今天這樣距離靠近,溝通便捷。然而,“和諧的電線”能否“環繞擁抱世界”則要看來自不同主體的國際傳播活動如何借助社會化網絡平臺展開,新的全球傳播格局能否以此為契機建立起來。
從世界范圍來看,我們進入了一個社會化媒體時代。來自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的數據顯示,全球網民22%的在線時長用于社會化網絡。在很多國家,90%以上的網民都在使用社會化網絡。截至2012年9月,Faeebook的全球用戶數超過10億,Twitter的全球用戶數超過5億。Facebook覆蓋了除中國、俄羅斯和伊朗外的全球絕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在中國,今年1月的最新數據顯示,新浪微博注冊用戶數已經超過3億,騰訊微信用戶數突破2億,一個新的輿論場已然形成。國內外的發展情況均表明,社會化媒體在迅速吸引海量用戶的基礎上,正在以“改變一切”的洶涌之勢全面影響全球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為了追隨受眾的遷徙,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網站等各類媒體爭先恐后地利用這一新興平臺,傳播新聞信息,搜集線索,與網民互動,謀求影響力的擴大。在這樣的媒介生態背景下,全球傳播活動必將翻開與以往迥異的新篇章。
隨著社會化媒體崛起成為一種強勢的媒介形態,“世界信息和傳播新秩序”的建立迎來了新的契機?;仡櫄v史上幾次傳播技術的革命,在有線電報一統天下的時代,英國是全球新聞信息傳播的中心;在無線電時代,英、美兩國在國際傳播中發揮主導作用;在衛星電視時代,美國牢牢掌握了全球傳播的話語權;在互聯網時代,美國引領了國際傳播的發展方向。廣大發展中國家始終處于被動追隨者的地位。如今,社會化媒體掀起了又一場技術革命,從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互聯網創新的進程。這一次,發展中國家能否抓住機遇,贏得國際傳播的主動權,打破信息“自西向東、自北向南、自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流動的不合理的流通狀態?
就目前來看,形勢不容樂觀,西方主流媒體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在社會化媒體上正在延續和擴大。社會化媒體統計開放平臺fanpage-list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2年12月14日,在Facebook上粉絲量最多的世界新聞賬戶前三位全部來自英國和美國,分別是CNN突發新聞、雅虎新聞和BBC世界新聞。在Twitter上粉絲量最多的世界新聞賬戶前十位中,六家來自美國,四家來自英國。由此可見,西方新聞媒體正在逐步占領全球社會化媒體信息傳播的制高點。與此同時,在中國的社會化媒體平臺上,來自西方國家的聲音也愈來愈響亮。最突出的例子是,在新浪微博平臺上,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穩定地居于媒體微博的前三十名左右。此外,金融時報中文網、福布斯中文網等西方媒體的賬號也十分活躍。
但是,我們也應看到,社會化媒體為發展中國家向更廣泛的受眾傳播提供了機遇。去年兩會期間,新華社就已經在Twitter上開設了賬號,代表我國主流媒體面向全世界網民發出了聲音。當然,僅僅發出聲音是不夠的,如何積極把握用戶的社會心理需求,遵循社會化網絡的傳播規律,努力營造平等、友好的用戶與媒體之間的關系,在重大事件發生時不失語、不缺位,使發展中國家媒體報道的內容通過轉發、轉載,迅速在全球受眾中流動,實現信息由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在國際輿論的形成中占據有利地位,是亟待我們研究的問題。
【銳消息】
數字電視《善聚公益》
講述志愿者和社工的故事
本報訊(記者張晶)來自中國盲文圖書館的“光明之友”志愿者服務隊與悅群社工事務所的殘障人士社區康復計劃兩個項目團隊雙雙亮相《善聚公益》舞臺。中國盲文圖書館“光明之友”志愿者服務隊,成立于2008年5月18日,在抗震救災和迎接奧運等活動中,多次組織義務朗誦演出。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開始為盲人、肢殘、智障等殘疾人提供文化輔導等方面的工作,他們成立了朗誦小組,每周二、周五在中國盲文圖書館為盲人朋友進行朗誦輔導;他們也經常為肢殘朋友進行舞蹈培訓,為智障弦子進行語言訓練等等。悅群社工事務所殘障人士社區康復計劃,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理念及手法為社區精神病類及智力類殘疾人提供社區康復服務。社工深入了解該群體的需求,帶領專業志愿者定期開展服務,針對不同類型殘疾人及其家屬開展個案、小組等社會化康復活動,幫助服務對象恢復社會功能。同時,通過調動社會資源,搭建社區支持網絡,為個人及家庭提供生活及心理上的支持。
他們是一群活潑可愛的社工,為智障孩子打開生活之窗,精障人士在他們面前不再陰霾;而他們,為盲人找到生活的光亮,給這些弱勢群體帶來光明。他們都是公益行動的先驅者,數字電視近日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展示愛的舞臺。
【銳專家】
新華社新聞研究所 劉瀅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傳媒經濟學研究生畢業,文學(新聞傳播學)碩士。在新華社新聞研究所從事國際傳播、傳媒戰略和新媒體的研究工作。著有《手機:個性化的大眾媒體》一書。
論文《當前我國傳媒全媒體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合著)獲“第二十一屆中國新聞獎”新聞論文一等獎;
《媒體國際傳播能力評估指標體系初探》(合著)被評為“全國第二屆對外傳播理論研討會”優秀論文;
《中國傳媒全媒體發展研究報告》(合著)獲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第十次學術年會論文特等獎。
【銳言銳語】
孔子才是微博的開創者:
1.《論語》每條都未超過140字;
2.敲為碎片化,多為孔子曬心情,交流哲理,語錄很多;
3.互動性強,經常和顏回、子路等進行回復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