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26 04:45:0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物安全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對于采集多管血液的患者,第一管血液用于凝血象管,第二管常規管,第三管生化管。標本的保存及運送。標本采集后要及時送檢。一般情況下尿常規標本在1h內送檢,生化標本在2h內送檢。不能立即送檢的標本可暫時儲存,應根據檢驗目的選擇不同的儲存溫度。
2.加強實驗室人員技術管理
實驗室人員應承擔的工作除日常常規檢驗工作外,還應涉及到:(1)實驗室各科室的事務管理;(2)大中型實驗設備的集中管理與使用;(3)通用性較強的實驗器械、試劑及其它消耗性材料的供應與管理;(4)搜集實驗設備、實驗方法、試劑資料以及實驗醫學領域的有關動向;(5)積累實驗技術與方法,開展實驗方法研究與創新。
3.完善人力資源管理
3.1崗位設置:實驗室應設立管理崗和技術崗。管理崗在實驗室中擔負著對整個實驗室及人員的工作進行決策、籌劃、組織和控制,在整個管理活動中起決定性作用。實驗室管理層科學管理人力資源,合理進行人力資源的整合,根據專業需求分配各組人員(包括數量和質量)。
3.2培訓:培訓對象是實驗室所有人員。所有新員工進行崗前醫德醫風培訓和上崗前的技能培訓及實驗安全培訓;在崗員工實行輪崗培訓;離崗6個月或以上人員進行培訓后應經相關專業組考核、評估合格后給予授權;常規培訓為以科室為單位組織集中培訓以及各專業組組內的小范圍培訓;外部培訓為醫院每年組織的干部培訓及實驗室內部選拔出的優秀骨干技術人員到國內外先進實驗室進行中短期進修。
3.3完善績效激勵機制:績效管理對于實驗室發展非常重要,有效的績效管理能激發實驗室人員的工作潛能、使實驗室運轉通暢、促進實驗室長期短期目標的完成。制定績效管理制度時應充分考慮實驗室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及自身特點,要遵循如下原則:(1)激勵內容和方式要恰當;(2)員工績效目標要合理可行;(3)實驗室管理者要注意維護組織信用。
中學生正處于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時期,心智發展不成熟、不平衡,對外界刺激容易產生過激反應。在生活中,學生的心理狀態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容易出現起伏、變化,比如遺傳基因影響、社會環境因素、心理素質因素。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容易被忽略,長此下去,會造成學生心理偏差、甚至畸形,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作為一名生物教師,更應結合本學科的教學內容,調節學生的心理活動,疏導學生的心理,使學生走向健康發展的大道。如在學習個體發育和遺傳學內容時,教師可從生命的產生講起,每個個體都是由一個受精卵發育而成,這是所有人共同的起點,它們都有相同的結構和功能基礎——細胞,而且每個細胞的結構和物質構成基本相同,細胞組成了人體的各個器官和組織,包括人的大腦和神經,從這些引申出所有人的起點都是一樣的,智力水平相差無幾,以破除部分學生的自卑心理,打破心理束縛,重燃努力奮斗的希望。同時,每個人都繼承了父母的遺傳基因,表現出各不相同的個性特征,但正是這種差異才構成了豐富、精彩的社會生活,才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我們的遺傳個性雖然不能改變,但我們可以去改造、適應周圍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創造條件不斷發展和完善自己,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人生軌跡,但可以有相同的結果——成功,正所謂“殊途同歸”。我們常說人的心理是最強大的,是所有事物都無法戰勝的。培養一個具有自信、向上、勇往直前精神品質的人是所有教師肩負的重任,它甚至比傳授知識更重要。
二、生物教學中滲透青春期安全教育
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生活環境的改善,現在的青少年普遍發育提前,到了初中階段學生的青春期生理特征已經非常明顯。實際上此階段學生的心智發育明顯滯后,致使學生對自己的身體發育變化、心理發育變化產生莫名的恐慌和無助,無形中產生了不小的心理壓力。生物教師結合課堂教學,幫助學生全面、正確地認識青春期的現象和特點,科學地、客觀地認知自己和周圍的人,可以有效化解青春期問題,幫助學生重拾快樂和自信。如在教學“人的生殖”相關內容時,應以一顆平常心,指導學生研讀教材內容,了解課本中所講述的男、女性生殖器官的名稱、位置和功能,隨后通過做題訓練、強化本節課的知識。這一輕松、普通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感到這些內容并不是禁忌,不必感到羞澀,應大膽去學習、掌握。課堂中教師還可以根據內容要求,播放一些排卵、受精,胚胎發育和分娩的圖片或影像,讓學生真正認識到生命產生的歷程,認識到生命的可貴。在同學們掌握生殖的基本知識后,教師可以自豪地給學生講,其實你們已經具備作父母的生理條件,但你們還不具備作父母的能力,逐漸引申到初中生早戀、早育的可怕后果,這一行為對人體和心理造成的傷害。通過這樣的教學,既使學生從對青春期的懵懂無知到豁然開朗,又完美實現了一次生動的青春期安全教育。
三、總結
論文關鍵詞:“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實驗的簡易設計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中的“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鑒定”實驗屬于定性實驗,是高中生接觸的第一個生物實驗。依據學生初中實驗的基礎,既可以操作成驗證性實驗,又可設計為探究性實驗。精心準備組織該實驗,會較好地培養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激發學習生物的興趣。
1 問題提出
本實驗主要由檢測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3個小實驗組成,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實驗效果較差,達不到預期目標。常存在①技能要求高。實驗涉及的生物技術多,如徒手切片技術、制作臨時裝片、顯微鏡操作、水浴加熱等,特別是很難切出厚薄均勻的花生子葉薄片。②實驗儀器多。學生操作時步驟容易混淆,加錯試劑。③實驗容量大。講授后留給學生操作和探究的時間短,一節課很難完成全部實驗。同時不能人人動手進行實驗。④安全性低。玻璃儀器擺滿了桌面,極易掉落。沸水加熱、徒手切片時可對學生身體造成傷害,降低學生實驗的熱情。⑤材料處理繁瑣。蘋果勻漿,花生、大豆的浸泡和研磨,準備工作量大。實驗中材料浪費現象嚴重。
2 實驗改進
2.1 還原性糖的檢測
(1)從梨塊上切取邊長約0.8cm的梨條,再將其切成若干小梨片,放入試管中。
(2)量取等量的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混合配制成斐林試劑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
(3)向裝有梨片的試管內注入剛配制的斐林試劑,直至浸沒梨片。輕輕震蕩幾次。
(4)用酒精燈加熱試管約2min,就能觀察到溶液由藍色→棕褐色→磚紅色。
實驗操作簡捷,顏色變化明顯。學生每人都能操作教育學論文,一只梨可供全班學生使用,節約了材料。沒有進行沸水浴,增加了實驗的安全性。
2.2 脂肪的檢測
取潔凈的試管,加入5mL左右的清水,滴加一滴學生從家里所帶的植物油,油滴飄浮于水面。再滴加一滴蘇丹Ⅳ,馬上就可清晰地看到被染成紅色的油滴。
定性實驗中只要有特異的顏色反應,就能確定某種物質是否存在。利用學生的自備材料,增強了說服力,省事節時,實驗效果佳。脂肪的鑒定常安排在最后做,如時間充??山M織學生練習徒手切片,用顯微鏡來觀察花生子葉細胞中的脂肪顆粒。
2.3 蛋白質的檢測
課前將雞蛋煮熟,剝取出蛋白,磨成小顆粒。(1)向試管內加入少量的雞蛋白顆粒。(2)加入雙縮脲試劑A液1mL,震蕩片刻。(3)再滴加雙縮脲試劑B液5滴,震蕩。(4)靜置2min后,可觀察到溶液變為紫色。
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肽腱的化合物在堿性條件下能與Cu2+反應生成紫色的絡合物,所有的蛋白質均有此顯色反應。用雞蛋白做檢測實驗,既消除了蛋白質變性后不能與雙縮脲試劑生成紫色的誤解,又避免了蛋清稀釋、反應后試管難以清洗的麻煩。實驗操作方便,材料準備簡單。調動了每個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實驗效率。
由中國藥學會主辦,中國藥科大學、江蘇省藥學會承辦,國邦藥業協辦的第十二屆全國青年藥學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會定于2014年6月初在江蘇省南京市召開,會議將邀請兩院院士作特邀報告,并就我國青年藥學科技領域最新研究進展及新技術、新成果進行廣泛交流和探討,同時進行優秀論文評選活動。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1 征文及評獎
①征文范圍:藥物化學、中藥與天然藥物、藥理、藥劑、藥物分析、生化與生物技術藥物、生物藥品與質量、海洋藥物、老年藥學、制藥工程、抗生素、醫院藥學、藥事管理、軍事藥學、藥物流行病學、藥物經濟學、藥物安全評價、藥物臨床評價、醫藥知識產權、藥學史等藥學領域研究論文,以及近年最新科研成果論文均在應征范圍。論文要求立題明確、條理清晰、實驗方法科學、具有創新性和前瞻性,并沒有在科技期刊公開發表。②征文要求: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醫藥企業等青年工作者征文,論文第一作者必須是年齡在45歲以下(1969年1月1日以后出生)。論文格式請參照《中國藥學雜志》。應征論文字數限3 000字以內(包括參考文獻)。③論文評審:由學會組織專家進行論文評審合格的論文將收載在大會論文集中。遴選出50篇論文作會議報告交流,每人12分鐘以內,并參加優秀論文評選。會議將設一等獎2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10名,獎勵金額(含稅)分別為2 000元、1 000元、600元人民幣,并為獲獎者頒發獲獎證書。③其他事項:請將論文電子稿以Word格式編輯后發E-mail至:,并注明稿件所屬專業,以便于論文評審;文責自負。我們收到每篇稿件后,將及時給作者郵件回復。會議獲獎論文推薦在《中國藥學雜志》、《藥學學報》、《中國中藥雜志》、《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等學會主辦期刊發表。⑤征文截止日期:2014年5月9日。
關鍵詞: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建設;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1-0008-02
食品安全不僅影響消費者的身體健康[1],同時,還涉及社會[2]、經濟[3,4]、法律、國家形象等諸多方面,逐漸成為我國經濟建設和文明發展的重要指標。
自上個世紀90年代至今,我國的食品工業一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勢頭,根據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的《食品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國食品工業到2015年將達到12.3萬億元。在這樣的高速發展過程中,有些食品生產企業,為了追求經濟效益,難免出現質量把關不嚴的現象,使得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在這樣的形勢下,對食品質量與安全控制人才需求日益增加,從而在教育領域,出現新的專業――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在如此多的院校開辦相同專業的情況下,如何辦出特色,提高畢業生在人才市場的競爭力,就成為每個學校面臨的主要問題。
天津商業大學生物技術與食品科學學院,在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1983年本科專業)基礎上,于2007年籌建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2008年開始招生,2010年申報天津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并獲得批準建設。在建設過程中,主要針對人才培養計劃制定、主干課程體系建設、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有機結合以及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入手,著力形成專業特色,提高畢業生在人才市場的競爭力。
一、制定適合現代行業發展需求和競爭需要的人才培養方案
戰略性新興專業主要任務是為新興產業培養人才。在2008年培養方案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和就業過程中所發現的問題,走訪相關生產單位,了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結合我校的優勢與特色,對該專業的培養方案進一步修正。
以食品質量與安全控制、食品分析與檢測為主要模塊,設置教學課程。根據社會對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人才需要,教學重點側重食品質量與安全控制、食品分析與檢測兩個方面。同時,為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在進行專業模塊學習過程中,必須完成專業基礎和核心課程的學習,在此基礎上,再選擇模塊課程的學習。
專業基礎課程共38學分,包括:無機與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儀器分析、生物化學、微生物學、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學、食品毒理學、食品營養學等。
核心課程共10學分,包括:食品工藝學、食品分析、食品質量與安全控制技術等。
食品與安全控制模塊共8學分,課程包括:食品標準與法規、綠色和有機食品管理和認證、食品貯藏與運輸、食品物流學等。
食品分析與檢測模塊共分,課程包括:食品添加劑、動植物檢驗檢疫學、食品安全學、食品微生物檢疫技術等。
2.加強基礎和實踐教學,強化個性化培養。(1)在教學計劃修改過程中,為了給學生更多的時間,發展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將總學分從原有培養計劃(08版)的191學分壓縮至184.5學分。(2)增加實踐和實驗教學的比例。在修改后的培養方案中,實踐課程的比例從原來計劃(08版)的18.3%提高到28.5%。通過提高實踐和實驗教學的比例,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3)增加基礎課比例,打實理論基礎。在新的教學計劃中,授課學分共160.5學分。其中,基礎課和學科基礎課占總授課的75.7%,較原來(08版的基礎課為69,學科基礎課為38,授課學分為15分,占總授課學分比例為65.4%)增加了10.3%。通過加大基礎課教學,使學生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4)提高選修課的比例,增加學生自主選課空間。修訂后的培養方案中,可供選修課程的41.5個學分,占授課學分的25.8%,較原來(08版選修課學分為38,授課學時為159,所占比例為23.9%)增加1.9%。通過增加選修課程比例,使學生有更多的自主選擇的課程。(5)增加工程類課程教學的比例,作為工學學士學位,必須有相應的工程類的課程,在新的培養計劃修訂中,增加了食品工程原理和食品工廠設計與環境保護的課程。使學生獲得相應的工程方面知識。(6)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個人能力。將大學生參加各類科研活動(國家和天津市的大學生創新項目科研立項、教師科研)、各類競賽、發表科研論文、考取各類證書等納入學分,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和創新意識,全方位提高個人能力。
二、構建主干課程,構建課程教學團隊
為了實現培養目標,對相關課程內容進行重組。通過吸納食品制造、食品營養與安全控制、食品技術管理等用人單位對人才培養的建議,在修訂的培養計劃中,對有些課程內容按類進行劃分合并,減少內容重復。將《食品原料與安全控制》、《食品安全控制技術》、《食品生產過程安全控制》和《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等相關課程整合成一門課――《食品質量與安全控制技術》。同時增加該課程的實驗課程《食品質量與安全控制技術綜合實驗》(2周),該課程重點是現代檢測技術應用和大型儀器操作使用,增強學生實驗技能。
三、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結合,強化操作技能的培養
1.系統設計實踐教學模塊,實現培養目標。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是應用型復合型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為了實現這一培養目標,必須強化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系統設計實踐教學體系。在一、二年級以基礎課程教學為主,除了公共基礎課程外,主要課程有:無機與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儀器分析和食品工程原理等。為了強化動手能力,在課時分配上,無機與分析化學共96學時,實驗學時為46,占47.9%;有機化學80學時,實驗學時為37,占46.3%;儀器分析為48學時,實驗學時24,占50%;生物化學80學時,實驗學時為32,占40%;食品工程原理開設1周的課程設計;基礎課的總體實驗學時占總學時的46.%。在三、四年級以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程教學為主,主要課程包括微生物學、食品化學、食品毒理學、食品營養學、食品工藝學、食品分析、食品質量與安全控制、食品工藝實驗、專業實習、畢業論文等。其中,微生物學80學時,實驗學時為32,占40%;食品工藝學實驗為40學時;食品分析32學時,實驗學時為16,占50%;食品質量與安全控制技術綜合實驗為2周;食品生產規范設計1周;專業實習2周;畢業實習4周和畢業論文為12周。通過修訂后培養計劃,實踐教學和實驗教學的學時占總學時26.6%。
2.科研創新、證書考取等納入培養計劃強化個人能力培養。在修訂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將學生參加科研立項(國家和天津市及學校的大學生創新計劃)、各類競賽、參加教師的科研,發表學術論文、各類資格證書的考取等納入學分,上述內容共計5個學分。
目前,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學生每年有50%參與科研訓練和科研立項,其中包括國家和天津市大學生創新計劃項目以及校級大學生創新計劃項目;30%的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每年參與數量在10篇以上;有80%的學生通過HACCP內審員、高級檢驗師、營養師等各類的考試,并獲得資格證書。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課外實踐活動,強化個性化培養。
3.實行導師制,指導四年級學生學習。四年級學生主要以專業課學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為主,在這期間,全面實行導師制,形成導師負責研究生參加的指導隊伍,將本科學生的畢業論文與教師科研緊密結合,使學生感受專業學習與領域前沿研究及行業發展前景的緊密結合,提高學生專業素養。
4.加強實習基地建設,提升實踐教學功能。以天津市農產品加工與貯藏重點學科和天津市食品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為依托,形成產學研合作機制。發揮學習科研力量和人才的優勢,幫助企業開發新工藝和新產品;企業為學校提供生產實習基地,互惠互利,共同發展。保證了實踐教學順利實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增強競爭力。
四、優化教學資源,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
師資隊伍是完成教學和實現專業培養目標的重要保障,在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中,我們通過引進、骨干扶植與培養、結構優化等方式,建設一支學緣豐富、結構合理,具有較高教學與科研水平的專業教師隊伍。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現有教師12人,其中教授7名(58.3%),副教授4名(33.3%),講師1人(8.4%);均具有碩士以上學位;其中,50歲以下教師均具有博士學位。師資隊伍中,50~60歲6人(50%),40~50歲4人(33.3%),30~40歲2人(16.7%),已形成知識、學歷、年齡等均較合理的教學團隊。
所形成的教學團隊,不僅能夠完成本科和研究的教學工作,還具有很好的科研能力,近3年共發表教學改革及學術論文200余篇;主持或參加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5項,其中國家級項目7項,省部級項目8項,累計經費達700多萬元。
五、結束語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經過6年多的建設,在培養方案方面,經過3屆畢業生的檢驗和用人單位的信息反饋,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課程體系基本成熟,同時建設了一支有較高理論和實踐教學能力的師資隊伍,能夠高質量完成本專業的教學和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
參考文獻:
[1]石琰.淺談食品安全與健康[J].滄桑,2014,(6):184.
[2]黃衛東,鄧祺.從食品安全問題看當代企業社會責任[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4(4):43-45.
區域產業是指在某一特定區域內,生產同類商品或提供同種服務的所有企業的集合,反映的主要是產業空間布局狀況以及由此所決定的區域間橫向經濟關系。生物工程相關產業涵蓋醫藥、食品、檢驗、環保、農業等領域⑤,產業相關集群的形成對于促進地方經濟建設,保障經濟、社會、環境與人的協調發展意義重大。
1.生物工程相關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十一五”以來,國務院批準了《促進生物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和《生物產業發展“十一五”規劃》,大力推進生物技術研發和創新成果產業化,生物產業產值以年均22.9%的速度增長。《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提出,到2015年,生物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將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把生物產業發展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秶摇笆濉笨茖W和技術發展規劃》和《國家“十二五”生物技術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將“研究預防和早期診斷關鍵技術,顯著提高重大疾病診斷和防治能力”作為“人口與健康”重點領域的發展思路之一;將生物制藥技術列為重大支持方向之一;將食品安全列為民生科技示范重點,食品安全檢測產業將成為新型公益類重點資助領域。
2.吉林省生物工程相關產業發展現狀“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長春市國家級生物產業基地”等國家和地方的政策性投入,使吉林省生物工程領域產業的發展形成了比較優勢,已擁有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通化東寶等一批大中型生物醫藥企業集團和一大批中小型生物醫藥研發和制藥企業,以及長春迪瑞、長春匯力、長春博德等體外診斷檢測試劑和儀器生產企業。2012年,相關產業整體呈現快速、強勁的發展勢頭,全年醫藥產業實現銷售產值1550億元以上,同比增長34.7%⑥。吉林省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在醫藥產業方面,將吉林省建設成為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國家生物藥基地、中藥北藥基地;在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方面,提升醫療器械行業發展水平,加快補齊醫藥產業發展短板,重點發展多功能激光治療設備、臨床檢驗分析儀器等醫療檢驗儀器。到2015年,全省醫藥工業總產值達到2000億元,年均增長27%⑦。
3.吉林省生物工程相關產業高層次人才相對不足目前,吉林省生物技術制藥產業發展迅速,但企業創新能力薄弱、仿制藥比重較大;高端醫學儀器設備、中端試劑和儀器一體化被國外壟斷。原因之一是企業技術力量十分薄弱,缺少足夠的優秀創新人才,造成核心技術往往依賴引進,受制于人。生物工程產業是高技術產業,通過對相關產業調研發現:(1)生物產業飛速發展導致人才數量缺口加大;(2)產業創新能力提升導致高端人才匱乏;(3)國內外同行業的發展差距導致人才流失嚴重;(4)要突破國外技術壁壘需要生物醫學與機電一體化人才;(5)高技術產業經濟發展對人才實踐能力的要求攀升。因此,吉林省生物工程相關產業創新能力的提升和持續健康發展需要大批高層次實踐創新人才?!秶抑虚L期生物技術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指出,重點培養生物產業高端創新型人才、產業鏈關鍵環節專業人才;鼓勵企業與科研機構、高校聯合建立生物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建立人才及人才團隊在企業與科研院所之間流動的暢通渠道。目前,吉林省生物工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僅3所,即吉林大學、吉林農業大學、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3所招生單位為吉林省生物工程產業輸送了優秀人才,但在生物、醫學、光學、機電一體化人才培養方面尚不能滿足我省生物工程相關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二、長春理工大學對生物工程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體系建設的探索
1.多學科交叉融合,凝練專業特色,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定位長春理工大學堅持生物、醫學、光學、機電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辦學特色,結合吉林省生物醫藥、食品安全檢測工程產業等區域產業發展規劃,形成了生物醫學光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生物工程優勢學科。涵蓋三個穩定的、特色鮮明的專業方向:(1)生物醫學檢驗工程,以國產化及自主創新的生物醫學檢驗試劑與配套光電檢驗儀器一體化技術為研發目標;(2)醫藥用生物反應器與監測設備工程,側重基因重組藥物的通用載體生物反應器構建與應用技術,以及細胞工廠配套光電顯微光電監控設備的研發;(3)食品安全檢測工程,側重食品中雌激素類、毒素、農藥殘留等污染物快速檢測試劑與配套光電檢測儀器的研發。為吉林省醫藥、衛生、食品、商檢等企事業單位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應用復合型高層次人才。
2.優化課程體系,構建雙師型導師隊伍,探索三對接人才培養模式整合教學與實踐優勢,按照專業方向的不同,采用分類培養的指導思想,突出知識背景交叉與能力培養并重的特色,設置了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包括必修課(18學分)、公選課(10學分)、方向選修課(6學分)三個模塊,模塊間遵循“夯實基礎-提高能力-強化應用”的培養規律。教學團隊由企業專家、國外學者和校內教師組成,企業專家講授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國外專家學者主講學科前沿性講座,突出實踐與前沿的兼顧。采取集體培養與個人負責相結合的指導方式,構建雙師型導師隊伍。導師組由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或博士學位的校內教師,和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或具有博士學位的合作單位專家組成。形成一支結構合理、學術思想活躍、教學科研與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學團隊。以實際項目為主要載體,融通基礎理論教學、前沿技術和實踐教學,構建“學研用”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學習方式分為全日制學習方式,學制2.5年;非全日制學習方式,學制3年。培養方式為校企(行)聯合培養,對于全日制學生,1年在校理論學習,半年行(企)業頂崗實踐,1年結合崗位實踐內容完成畢業論文;對于非全日制學生,1年在校理論學習,半年企業頂崗實踐,1.5年結合崗位實踐內容完成畢業論文。實現了人才培養與合作單位、生源層次、業界需求的對接,學校和用人單位的無縫連接。
3.建立校企聯盟,拓展實踐教學基地,全面提升人才實踐創新能力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重點在于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企業和行業參與高校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保證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⑧。因此,通過校企合作和優勢互補,建立工程實踐基地,實現研究生聯合培養,已成為提升工程碩士研究生實踐能力的重中之重。長春理工大學與相關企業在聯合攻關、學術交流、學生就業、本科生實習等方面進行合作的基礎上,建立了生物工程專業碩士培養的校企聯盟。目前,與長春生物制品所有限公司、長春迪瑞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企事業單位簽署了實踐基地合作協議,形成了以吉林省為中心,輻射北京、上海等地的穩定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此外,校內建設的與該學科直接相關的實踐教學平臺有生命科學基礎實驗中心,吉林省生物檢測工程實驗室和吉林省中藥生物工程二級實驗室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學校參股的集生物醫學光機電一體化研發與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已投入建設經費3000余萬元。校內外實踐基地的建設,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實踐機會,使學生在讀期間能參與企業生產、關鍵技術攻關和新產品研發,全面提升了人才的創新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
4.“產學研”聯動,以科研合作為紐帶,保障學位論文的先進性與實用性“產學研”合作教育的本質特征是尋求高等教育自身規律與現實社會對人才需求之間矛盾的解決⑨。通過“產學研”合作教育,實現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能更有效地提高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克服高等教育脫離社會實踐需要的傾向,增強其社會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⑩。自2000年以來,我校先后與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中國食品檢驗檢疫研究院、長春生物制品所有限公司、長春百克藥業有限責任公司、長春迪瑞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紫辰光電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聯合完成了國家級、省級和橫向科研項目17項,累積科研經費達2000余萬元。以科研合作為紐帶,將科研項目立項、研發推廣過程與生物工程專業碩士培養相結合,形成了“產學研”聯動模式,增進了學校與企業間的合作交流。學生畢業論文選題結合專業方向、校企聯合攻關項目和企業實際需求,鼓勵原始創新或集成創新。學生在校內和校外導師的共同指導下,掌握了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和先進的實踐技術手段,具備了綜合運用科學理論和技術方法解決實際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保障了學位論文的先進性與實用性。
歷史和現實啟示,必須加強水文生態的研究和人才培養。1992年,作者指導的博士生馮國章同志,以“水事活動對區域水文生態系統的影響”為博士論文選題開展研究,該論文2000年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說明專家學者們對這方面研究的支持。作者積極建議開展干旱半干旱地區水文生態與水安全研究和人才培養,值得高興的是教育部和國務院外國專家局批準了“111”引智計劃———“干旱半干旱地區水文生態與水安全學科創新引智基地”項目,經過3年多的研究,作者對水文生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關于水文生態(學)的科學界定與學科內涵
在馮國章教授的論文中,對水文生態作了這樣的界定:“所謂水文生態,實際上就是水文生態系統,它是由水文系統和生態系統復合而成的,集水文循環與生態進化及其共同的自然環境、人工環境于一體的,具有耗散結構和遠離平衡態的、開放的、動態的、非線性的復雜巨系統”[2]。具體的水文系統是指由一定的地理空間內的各種水體及其形成、運移和賦存環境(自然的、人工的或復合的)所構成的地理、地質、生物(包括人類)等環境功能系統整體,是一個開放的復雜巨系統,同時又是一個動態的非線性系統。生態系統的定義是人們比較熟知的,它是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環境共同組成的動態平衡系統;具體的生態系統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間和地質系統內,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過物質循環、能量傳輸和信息交換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形成的生態學功能單元。由于水是生命之源,是萬事萬物之本,是生態環境的基本要素,因此,生態要素中包括著水,水文系統必然影響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變化———如退耕還林、修造梯田,也必然影響水文系統,2個系統相互影響,具有明顯的關聯性和協同性,應當是一個統一的水文生態功能整體,如圖1所示。因此,隨著自然的和人類認識的發展以及生產實踐的需要,把水文系統和生態系統作為一個整體———水文生態系統而加以看待和研究是科學發展的必然,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在水文系統和生態系統都很脆弱敏感的干旱半干旱地區尤其如此。正因為這樣,我們把教育部和國務院外國專家局下達的項目“干旱半干旱地區水文生態與水安全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建設”,看作一項時代的需求加以對待,通過向世界引智,向全國合作加以實現[3]。從圖1可以看出,水文生態系統有大有小,人們也可以把地球看成一個大的水文生態系統,一條大江大河也會構成水文生態系統,而在其內的小江小河和中、小河流域也可以構成相應的水文生態系統。因此,水文生態系統是具有層次性的。水文生態系統的組成因子可以概括為“水-土-光-熱-氣-植-動(物)和人類”。再具體一些可列成圖2。
水文生態系統的實例舉示
水文生態系統可能是天然形成的,也可能是人工的,也可能是人工參與雕琢的。水文生態系統滿目皆是,這里舉示幾個最具代表性的水文生態系統———灌區、梯田和綠洲。
1灌區水文生態系統如圖3所示,所謂灌區水文系統是人為地修筑引、輸、配水渠(管)道系統,將河水或井水引至田間,澆灌農田的灌溉工程。依靠灌溉工程保證作物、林果茁壯成長所需水分,配合光、熱、氣、土壤資源和生物資源的組合,形成具有良好農業生產條件的新的生態系統———灌區水文生態系統。
2梯田水文生態系統梯田是在易于產生水土流失的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線建造的階梯式農田。梯田是治理坡耕地,保持水土、蓄雨納滲的重要工程措施,梯田的最大作用是蓄積降水截流納滲,結合土壤改良和窯窖等工程措施,消除徑流,從而形成能夠保持水土、有利農耕的水文生態系統,圖4顯示了這種系統及其功能。
3綠洲水文生態系統綠洲是指在荒漠地區比較平坦的地方,由于來自山區的地表水的滋潤或地下水的抬升岀溢,使當地出現生長茂盛的生物群落,呈現較大面積的綠色景觀,如圖5所示。綠洲的出現充分體現了水的生態功能。綠洲的出現仰賴于水的滋潤,如果補給水源遭到截取,則綠洲陷入萎縮消亡。因此,要保護和恢復綠洲生態系統,就必須保護和復壯水文系統,要破解綠洲生態的興衰問題,其要害也在于抓住水文生態系統的動態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