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03 13:09: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漢語言文學就業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漢語言文學專業是文科專業中的重點專業,在我國已經有了悠久的發展歷史。從我國高等教學體系建立以來,漢語言文學專業形成了獨特專業發展理念,也培養了大批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人才。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當下教育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越來越大,新時代下國
家對人才培養的要求也有了一定的改變。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也是如此,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發展現狀進行客觀的分析??纯丛鯓硬拍芨油怀鰸h語言文學專業的優勢,讓漢語言專業在新時代下獲得更好的發展,成為了漢語言專業急需解
決的問題。接下來就著重針對漢語言專業的就業問題,探討漢語言文學專業該如何進行改革。
一、漢語言文學專業所具備的發展優勢
1.專業發展歷史悠久漢語言文學主要是研究漢語言的一門學科,其研究對象既包括我國文學發展的規律,也包括語言文學現象。屬于人文知識的范疇,漢語言文學專業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可以很好地弘揚中華民族偉大的文化和歷史精神。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
也擔負著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重任。這就要求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素養。我國是一個文化大國,要想繼續保持中華民族的發展就業保證民族的創造力。而漢語言文學專業可以保證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學生人文素養的高低也決定了其創造能
力和思維能力。因此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地位日益突出。由此可見,漢語言文學專業不僅擁有極強的發展歷史,還有極其重要的地位。2.專業發展成熟我國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發展歷史悠久,而且具有極高的研究成果。該專業在發展過程中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學科發展
相對來說較為成熟。在很多省級和國家級的重點高校中,漢語言文學專業都是學校的重點培養項目。該專業的科研成果也頗為豐厚,在漢語文學專業的長期發展過程中,也培養了大批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同時,也有新的教師資源不斷注入,為漢語言文學的教育注入了新
的活力。除此之外,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材也在不斷進行改革,在其長期發展過程中,教材變得越來越經典。由此可見,我國漢語言文學專業就有極大的發展潛力,這樣一來也會讓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畢業生具有更強的競爭優勢。3.專業就業范圍廣從漢語言文學專業的
長期發展過程來看,雖然不同學校以及不同類別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對學生的培養也各有側重點。其主要培養方向可以分為師范類和非師范類的畢業生,雖然培養對象各有差別,但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畢業生一般都具有較好的語文功底和文藝素養。其專業的學生也具有較
好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這是由于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設置與學生今后的就業方向較為接近。學校還可以在此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學校的特色課程。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培養課程的需要,也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能力,讓學
生在就業上有更多的選擇。社會上有許多工作崗位都需要漢語言文學的畢業生。因此,該專業的學生具有較高的就業率,由此可見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發展潛力很大。
二、進行漢語言文學專業改革的可行性因素
1.適合我國高等學校的教育發展趨勢目前,我國高校的教育發展呈現著從重學歷教育到職業能力教育,從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的改變。如今由于我國國民越來越重視教育,學生人數也越來越多。在這種前提下,大眾化教育應運而生。大眾化教育,有利于更好地擴大學
校的辦學規模,完善學校的辦學模式。但是隨著國大學畢業生人數越來越多,這樣一來就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就業難題。高等學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的畢業大學生人數每年都在增加。而市場所提供的工作崗位卻是有限的,這樣一來就會導
致學生的就業壓力增加。由此可見,如今大學生面臨著更大的就業壓力,學生在畢業時要面對結構性的就業難題。這也將給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帶來極大的發展壓力。而且很多學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還在繼續進行擴招,漢語言文學專業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飽和的狀態
。這樣一來會使得學生的就業形式更為嚴峻。這就要求漢語言文學專業要認識到自身的發展壓力,不斷推動專業改革,培養更多的專業性人才。2.漢語言文學專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隨著我國教育的改革,國家隊優秀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但是隨著國家經濟結構
的調整和產業結構發展。這樣一來就導致了學校的辦學能力和水平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學校專業課程的設置不能滿足時代的發展變化,從而會影響到學校對學生素質的培養。當今時代下,文科專業的學生就業率相對來說有所下滑。這是因為目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畢業生
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知識的轉換能力較差,從而影響到了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其次當今時代下畢業生的心理素質有所降低,學生缺乏一定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以上這些因素影響了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
三、如何進行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改革
要想培養更多符合時代要求的專業性人才,就要從教學體系、教學方法等多方面入手進行改革。接下來看看具體的改革措施。1.調整學校專業課程的設置在新時代的發展情況下,各學校要調整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多注重于培養應用型的人才。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
生實際操作技能。因此學校要改變學校的課程設置,在保持學生文學素養的同時,保證學生實踐技能的提高。2.在教學過程中增添實踐教學要想將學生培養為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就要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因此,學校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對學生的理論教學,還要
注重對學生的實踐教學。這樣才能更好地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目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普遍存在著實踐能力較差的問題,因此老師可以從平時的作業和學生實習入手,確保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首先,老師可以強化對學生的實踐訓練,在學校組織學生參加各種
社團活動,讓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得到運用。其次,學校要強化對學生的培訓,為學生提供更多實習的平臺。比如,學校可以在假期組織學生進行實習,給學生提供很多招聘信息,這樣就能讓學生更好地實現專業對口。
四、結束語
當下社會更需要的是各種實踐型的人才,這要求學生要增強自己的動手實踐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自己找到工作,更好地順應時展的要求。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著重解決學生實踐能力較差的問題,據此制定出專門的解決策略,讓學生更好地與今后的工作
相銜接。
參考文獻:
[1]田德芳.學科融合背景下獨立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22):97-98.
[2]劉煥芳.就業導向下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改革探究[J].中國市場,2016,(35):200+248.
漢語言文學專業被譽為文科的萬能專業,是傳統中文系中最常設的專業,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的學生可以從事社會人文領域的很多工作。因為它具有眾多的優勢,例如人文基礎實力雄厚、就業范圍相對廣泛、社會各行業對其需求程度比較穩定,等等。但是就目前狀況來看,漢語言文學專業因為就業受到限制,已成為高考冷門專業之一。究其原因,在社會信息化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國的教育文化事業也在飛速向前發展,這都直接影響著人們傳統的教育掛念以及人才戰略觀念的改變。而且,隨著隨著學科門類的增多,工作單位對專業性要求越來越強,高校專業細化的程度也在增加,但是傳統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卻一直以人文素養為主,缺乏應用性,這給漢語言文學的學生就業帶來不小的沖擊,原來的基礎性優勢變成了劣勢。是漢語言文學在現代社會中褪去了光環,舉步維艱。
二、漢語言文學面臨的就業困境
1.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偏向知識性,缺少實用性
漢語言文學專業是傳統的人文類學科,它承載著展現人文精神風貌的歷史重任,漢語言文學的主要內容是對中外優秀文化及文化遺產的繼承與學習,其核心是關心人類社會存在與發展的意義和價值,即是對人類、國家、民族、集體、個人與自身的一種認知和社會責任,其主要作用還在于發揚和提高全體國民的整體語言能力和文化素質。由此可知,漢語言文學專業培育出的畢業生主要就職于人文的相關工作,其培養學生的特點在于對專業人文素質的培育比較重視。
漢語言文學是基礎性的學科,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應用,不注重直接創造出可進行計算的經濟收益,也就決定了它不像會計學、計算機、醫學類專業那樣具有較強的專業針對性與現實的應用性,因此難畢業生難以直接找到與專業相吻合的工作。目前,在社會不斷進步,就業形勢逐漸嚴峻的情況下,學生在選擇專業時開始考慮就業情況,教育的實用性逐漸成為高校教育的追求目標。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育來講,進行適當變革是很有必要的,在堅持人文傳統的同時,更要積極與社會需要接軌。
2.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畢業生的職業定位模糊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系統是在20世紀中葉形成的,由于時代的限制性,漢語言文學的內容只是知識傳播下的衍生品,只讓學生接受,而忽視了學生的能力培養。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具有了很多工作所需要的基礎性知識,在那個時代是可以被廣泛接受的。但是就目前來說,各類型專業人才層出不窮,科技的進步也使用人單位對專業的要求比較嚴格,掌握基礎性知識成了所有畢業生都具備的條件,而對于只掌握了基本知識的漢語言文學的學生來說,這已然沒有了競爭優勢。
漢語言專業的學生貌似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比如:語文教育、文案策劃、秘書等,卻對這些工作都沒有專業性,而這些職位在很多高校都已經存在著專業的課程和專業的人才,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來說。這種模糊的定位就會成為就業的一大阻礙。
三、如何進行就業創新教育
1.改變教學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
在當代社會,講求效率、注重目的性已經是人們習慣的思維方式。培養傳統的人文素養,不可能直接創造利益和價值,所以漢語言文學專業要想生存并發展下去就必須進行教學觀念和教學目標的徹底改革。當代各部門各行業之間的融合滲透越來越多,單純的漢語言文字工作者根本不能滿足行業用人的需求。順應時代和就業的需求,漢語言文學專業應該把自己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到應用型綜合人才上。在培養目標定位的時候,要進行深入研究。根據不同行業人才規格的需求,對專業進行分流,形成基礎加重點的特色培養模式。
2.改變教學內容,增加畢業生就業優勢
(成都市武侯區第十六中學四川成都610040)
一、 師范類方向就業教育創新
市場經濟中“生產”和“消費”的理論告訴我們:消費決定生產的方式和數量。消費促進生產,如果把學校培養出學生比作生產的話,那么社會對學生的需求就是一種消費。時代在前進,社會在不斷的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對人才類型的需求也在不斷的改變。生產出逢時對路的“產品”、產學結合是當下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就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就業來說,從事語文教學工作是大部分同學的首選。但是,就當前中國高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來看,更重視語言和文學的理論教學,注重提高學生的文化底蘊和文學素養,在這方面投入的資金和人力也很大。相對來說語文教學等實踐方面則被忽略了。很多高校包括重點大學都會用很大一部分時間來開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課程,而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和語文教育學這些實踐性課程則相對薄弱,這就造成了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的一個困惑——學不能致用。針對這個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兩個方面的建議:
1.優化課程設置
首先應該提倡創新性課程設置。身為母語教學的語文教師,他們是對后代人影響最早,也是最久遠,最深刻的群體,中國的人才是否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與教師的教育方式息息相關。因此,教育觀念非常重要。高校漢語言專業必須培養學生的前瞻性、創新性觀念,為中國的創新教育培養一批預備隊員,以便他們把這種精神一代代傳習下去,為中國未來的創新人才培養奠定基礎。
要優化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設置,就必須對傳統的“一聽到底”,“滿堂灌”的授課方式進行改革。傳統的課程體系過于封閉,很多同學都帶著“熏”和“浸”的意識在聽課,當然,這種聽課方式可以好好的感受大學教師的學者風范,體會他們滔滔不絕,聲情并茂的講述,但是,很多同學聽完后腦子里面什么都沒留下,也從來不思考,自己應該怎么樣去讓自己以后的學生學到一些東西。所以,優化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設置,應該把學生納入課堂中來,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真正做到“熏”、“浸”之后的“刺”和“提”,真正做到教學相長。改革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設置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增強課程的人文性品格。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大特色是它的人文性,學生不僅在本專業可以學到關于漢語言文學的系統的理論知識,還可以在本專業感受到強烈的人文關懷。這對于學生將來步入教師隊伍具有不可忽略的意義。增強課程設置的人文性同時也是為了回應新課改和新熱點,做到教學聯系實際,當下小學和中學教學都提倡人文教育,對小學生、中學生實施人文關懷,給學生減壓,所以,在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設置中加入人文性元素是對同學自身的發展同時也是社會對教育者提出的要求。二是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具體來說就是把學生納入課堂的主體地位,改變傳統的學生只要帶“兩只耳朵”去上課的方式。例如,教師可以先把要講授的內容告訴同學,讓同學們預習,然后在上課之前每個學生都要提一個問題,看看誰的問題最具有建設性。
2.提高實踐能力
實踐是師范類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提高自己能力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對于這些學生來說,他們不僅僅要通過理論性的課程汲取精深的專業知識,還要通過實踐課程掌握扎實的實踐知識。作為一個教者,他必須知道“教什么”和“怎么教”,不懂得實踐,就有“心中浪翻浪,口中不見波”的感覺,學得再好,不懂得教,也不是一個好老師。究竟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呢?改變傳統的實習方式勢在必行。老一套的實踐方式無非是在大學的最后一年出去實習一個月,這種方式可能對某些同學有用,但是它只是給同學一個實踐機會而已,并沒有在觀念上給學生們一個實踐的轉變,有很多同學并不能適應角色的轉變,等到自己適應老師的角色之后實習已經完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關鍵是從觀念上的角色定位,也就是說讓學生一進大學就有老師的觀念在他心中,在大學四年間,無論什么時候都是學生的實習期間。這就相當于每個學生都有四年的工作經驗。
二、文秘方向就業教育創新
1.1 實踐教育的內涵界定 目前,關于“實踐教育”的概念界定,有的學者是針對理論教學而提出的,認為“實踐教學是相對于理論教學的各種教學活動的總稱,包括實驗、實習、設計、社會調查等?!庇械膶W者側重學生實踐能力,認為實踐教學是“一種能使學生獲得一定生產技能或工作能力的教學活動”。其實,無論是學界還是業界,我們發現“實踐教育”的教育主旨都是使學生變為實踐的主體,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包括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創業能力。
1.2 漢語言文學專業實踐教育的主攻方向 一個專業的競爭力主要體現在人才市場的專業需求中,這也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由傳統教學理念向“以就業為導向的實踐教育理念”轉變的根本原因,從某種程度上說,實踐教育在應用型大學勢在必行。針對實踐教育的內涵特點,可將漢語言文學專業實踐教育的主攻方向確定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針對就業市場,建立適銷對路的人才培養計劃;第二,針對人才培養目標,確定漢語言文學的課程設置;第三,針對漢語言文學課程特質,改變傳統授課方法,實現教學方法的本質改變;第四,針對專業特點、加強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實訓基地,真正的實現將“理論”落地,讓實踐教育不流于形式。
2 漢語言文學專業實踐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
2.1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其實一個專業的價值,往往取決于其培養的學生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力,即具備什么樣的知識技能以及人才素養。經過教師多年的教學經驗、社會調研以及企業咨詢,具備純文學知識的中文畢業生已不能適應現代企業的需求,面向企業需求,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更應該是高級復合型人才,譬如文字處理技能,行政管理技能,現代辦公技能,交際公關技能,對于法律知識、管理知識、以及新聞廣告知識的需求也不斷提升,因此具備扎實文字功底,具有“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才能夠立足于現代企業平臺中。我們結合漢語言專業的學科特點以及市場對本專業的人才需求情況,在夯實漢語言專業傳統知識的基礎上,可將“現代辦公與管理”、“全媒體采編”以及“廣告創意與策劃”作為漢語言文學專業實踐教育的主要人才培養方向。折射在就業“取向”上,主要表現為:第一,企事業單位的文職類工作,如“房地產公司的行政”、“中小學教師”;第二,媒體、文化傳媒公司,如報刊、電視、廣播;第三,從事“AE”、“廣告文案”、“廣告創意”等工作,我國經濟正處于快速發展期,對上述人才的專業需求要求我們打破傳統中文的單一化培養目標,而傾向于多元化培養目標,唯有這樣才能在既有的專業基礎上,提升自己的就業市場競爭力。
2.2 漢語言文學專業實踐教學的課程體系 一直以來,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設置都存在著與社會的嚴重脫節,與就業市場的對接性差,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主修課程,選修課也停留在主觀課程的延伸中,這種課程體系如果在“985”,“211”的學術型高校的畢業生還擁有足夠的市場,但是在經濟知識的時代語境中,卻使得獨立院校抑或民辦院校的學生失去了“學歷”優勢的競爭力。為此,在實踐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本著學生“寬口型”的原則,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主干課程不能變動,否則將會脫離漢語言文學的專業初衷,但是另一方面,要想使得漢語言文學專業真正地走向實踐教育的視域內,加強學生知識的綜合性與應用性,就要在鞏固專業課程的基礎上,在選修課群與實踐課程中調整比重,實現專業理論課程與應用型課程之間的有效互補。因此,根據教師多年的教學經驗、多年學校畢業生的回訪、對企業人力資源經理部門的走訪調研,我們構建了適合于應用型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選修課群,即“6+1”公共選修課群?!?”由全媒體采編、教師崗位技能、現代辦公與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廣告創意與策劃方向組成;“1”是針對參加考研、考公務員等升級考試的學生,教師可以對這些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同步指導,“6+1”模式公共選修課群的建設,能夠更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堅持小班授課,踐行分組式教學。六大方向的公共選修課群不僅能提高教學質量,而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實現寬口型就業的目的,使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實踐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2.3 漢語言文學專業實踐教學的層次性培養 實踐教育的實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漢語言文學專業在實踐教學環節確立了層次性培養模式。大一時,學校為大一新生開設了專業導論課,旨在使其了解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設置以及各個方向實踐課程的特點,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到了大學二年級,學生逐漸進入了“定向”培養模式中,每個學生需要在全媒體采編、教師崗位技能、現代辦公與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廣告創意與策劃方向中進行自主選擇。此階段,學校采用師生雙向選擇方式,每名學生申報兩個選修課群,再由各選修課群的主要負責老師進行集體面試和測評,以通過學生的特長、性格、生活環境等全方位衡量學生適合的就業方向。大學三年級,學生面臨著選擇畢業以后的去向,即“就業”和“考試”。就業傾向參與實踐,而考試需要注重對考試相關理論課程的學習以及復習。到了大學四年級,學生需要完成的實踐內容包括“畢業論文設計”以及“頂崗實習”。漢語言文學專業實踐教育的課程設置是和大學四個階段密切聯系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實踐教育的培養目標,為課程設置提供指引,同時實踐課程是實踐教育的有力支撐,而“分層次”的培養又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實踐教育的重要保障,能夠確保實踐教育有條不紊并且有效的實施。
3 漢語言文學專業特色實踐教育的實施
3.1 宏觀與微觀課程體系的有效平衡
3.1.1 微觀:學院實訓課程。微觀實訓課程構成了整個實踐教育的基礎。隨著當前外部市場需求的不斷發展,學校逐步樹立了以市場化需求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在此課程設計體系中,實訓類課程的比重大大增加,“全媒體采編”方向的實訓課程,如“自媒體實訓”、“報紙排版與網頁設計”、“網絡推廣與營銷實訓”等,這類實訓課程注重的是對媒體基本技能與實用能力的掌握,如“新媒體理解能力”、“報紙排版網頁設計能力”、“新聞攝影能力”等。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性;國家公職人員;黨校
漢語言文學專業是一個尷尬的專業,因為這個專業對一般的市場經濟作用不大,沒有什么意義。但是漢語言作為我國的國家特有語言,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傳承意義,現在人們運用漢語越來與不規范,政府以及黨校為了維護我國的傳統文化,保證政策、文化的正統性,拒絕在正規文件上出現俚語,所以就需要漢語言文學專業人員的支持,保證我國文字和語言的純粹性。提高黨校培訓的水平,使人們在接受黨的正規思想教育時,能夠正確理解,不出現相應的偏差。
1 漢語言文學專業具有的特殊性及應用特點
1.1 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性”的特殊性
漢語言文學有不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比如建筑專業、醫療專業等專業的學生畢業后有著明確的就業方向,但是非師范類漢語言專業沒有固定的就業方向。同時在職業技能上也沒有想要的職業定位,所以漢語言文學有著一定的就業的盲目性,因為漢語言專業就不是職業培養的模式,漢語言專業的學生是社會廣泛需求的人才,但是這些人才卻沒有固定職業模式。可供漢語言文學的就業方向包括:第一,雜志編輯類。第二,作家。第三,廣告策劃類。第四,國家公職人員。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漢語文學專業不能直接為社會產生規范,但是他們可以間接的創造財富,同時這個社會不能沒有這個方面的人才,正是這個專業的人才為我們提供了高雅的精神文明世界。因此在討論漢語文學專業的應用性出發點不應該采用這個專業為社會創造的實際價值而衡量,而是應該討論漢語文學對社會發展具有的重要意義,應該將應用和人才的綜合素質綜合起來考慮,尤其是要明確漢語言文學對黨校教育的重要意義。
1.2 漢語言文學應用的特點分析
1.2.1 以培養學生向著專業的發展
漢語言文學其主要的作用就是為為我國培養優秀的文字工作者,高等知識公務人員、作家等。這些人為我國的社會發展,精神文明進步有著重要的進步。但是作家并不是培養出的,學校只能傳授文字的一些手法,但是文章的靈魂需要對個人對社會、自然、人文的認知。這些是教不來的。因此并不是所有學習漢語言文學的都能成為作家的,大部分學生面臨著找工作,生存得壓力。所以學校為了學生的未來考慮,既然漢語文學不能成為社會的一個職業。所以被迫在漢語言文學中分支成職業性較強的學科分支,他們包括:文秘、文案策劃、新聞等。這樣漢語言文學的社會適用程度在不斷增加,不斷為社會輸送有用的人才,同時漢語言文學也向黨校組織等輸送了大量的高素質人才,幫助黨校學生了解黨的章程、黨的要求等。漢語言文學為我國的黨建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1.2.2 漢語言文學中實踐知識少
漢語言文學專業主要鍛煉的是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漢語言文學的實踐課程缺乏這是專業本身的性質決定的,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主要是邏輯教學,是對學生邏輯能力和文字能力的鍛煉,學生的實踐依靠的平時的建議和知識的積累。同時很多學生的文學特點不同,所以不利于在教學中開展相同的教學實踐手段,學生能力的鍛煉和積累有這很強的主觀能動性。所以在教學中教師主要就是答疑的作用。
2 從就業的角度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應用性”
從《中國大學生就業》雜志中對當前中文類專業學生就業形勢分析來看,漢語言文學專業不僅低于文秘、新聞、廣告等專業,同時還存在著“專業水平較低”、“學生綜合能力差”等評價。這就需要學校專業教學過程中以相關專業為底蘊,以提高其適應社會職業的應用性。
從提高學生就業率的角度來看,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不應該拘泥與漢語語言以及文學自身,而應該將教學工作與語言文學的發展、就業等因素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相關職業技能的培訓。作為一個傳統專業,漢語言文學專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很多新興的專業,如上文中提高的文秘、廣告、新聞、公共管理等其他專業。而這些專業與漢語言文學專業之間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關系。因此,在確保具有扎實的漢語言文學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將職業應用性納入到專業培養體系中,形成相關的技能培養模塊,打破既有的專業接線,更大程度上將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優勢發揮出來。例如,可以將漢語言文學專業劃分成為新聞傳播、文秘及公關、社區管理以及廣告文案等多個模塊,學生在專業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學習這些模塊的知識來提高其自身的就業能力。
3 從學生深造的角度看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應用性”
繼續深造是相當一部分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畢業時的一個選擇。從該角度來看,學校專業培訓過程中注重的應用性不但要關注在學生的就業方面,同時還應該注重其繼續深造時對專業知識深度的需求方面。在學生知識方面,高素質的應用人才必須具有知識的廣度。學生在繼續深造的過程中,不但要掌握對應的基礎科學知識,還應該具有對應的理論知識,具有強大的理論技能;不但要有扎實的專業領域知識,同時還應該具有應用這些知識的能力了,尤其是將之在科學管理、財務分析以及人機關系等方面的應用以學術研究成果展現出來的能力。
在素質培養工作方面,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人才還應該具有對應的非專業素養。尤其是其在繼續深造的過程中,需要進行技術開發、生產管理技術的開發等學術工作,這些學術研究工作大部分都需要學生具有責任心、心理素質、意志以及身體等多種非專業素質。這是保證該專業學生得以繼續深造的重要保障性因素。
結束語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職業性較差,學生就業狀態不好,但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對社會發展的意義重大,其能夠為我們提供精神財富。所以是不可忽視的一個專業。另一方面在黨校工作中,漢語言文學專業也十分重要,他能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理解黨的思想,為黨員建設正確的黨員意識,同時提高黨員的思想覺悟,以及相應的邏輯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防止黨員在思想和行為上出現偏差,防止造成違紀事件。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發展,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用人缺口正在不斷的增加,這是我國快速發展第三產業帶來的良好結果。但是人才需求較為隱形,需要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就業者有一定的耐心。
參考文獻
[1]顧路路.淺析漢語言文學專業就業教育創新[J].新西部(理論版),2016(4).
[2]重慶第二師范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簡介[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6(2).
我國高校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教學設施也在不斷進行更新換代,尤其近幾年來現代化教學儀器、設備,多媒體設備、技術迅速在各地高校普及和應用,但是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這些現代化的多媒體設備卻一直欠缺,普遍的教學方法依然是灌輸式和填鴨式,教師講課激情無法調動,學生接受也索然無味,教學方法手段極其落后,是學生參與性基本沒有,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受到了很大的束縛。
2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評價體系問題
漢語言文學專業現行的教學評價體系非常單一,只注重了學生的考試成績,完全不考慮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現在高校針對學生獎學金、優秀學生干部、預備黨員等等的評定大多也是只看成績,無視學生的其他技能,例如交際交往技能、電腦操作技能、職業實踐技能等等。這種教學評價體系直接導致了老師、學生潛意識里也只重視成績,造成了專業知識與就業能力差距的加大。
3我國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分析
3.1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科定位應有層次。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科的定位應根據兩方面確定,一是社會需求,二是高校自身特點。比如國家重點的文科院校,其培養學生的目標應全面發展,不僅能在工作中從事教學、文字編輯工作,還應該具備較強的科研實力;而綜合性、師范類院校,其培養學生的目標應是有較強的從事漢語教學和一般文字性工作,具有專業的文字編輯和新聞采編能力的綜合性人才。根據社會需求和高校自身特點將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科定位有序的劃分層次,改變單一守舊的固定模式,從根源為人才培養導向服務。
3.2漢語言文學專業方向要多面性。隨著社會各個行業間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加深,我們傳統單一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已早不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我們應根據社會需求,根據不同行業領域、不同行業特色開設多樣專業課程,實現漢語言文學專業特色人才培養模式。例如我們可以在漢語言文學專業之下分設語文教學、涉外高級文秘、新聞采編學、對外漢語教學等等。在學生通修基礎課程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選修跨專業課程。學生不僅能掌握系統知識,更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以及自己將來就業目標選擇不同方向進行學習研究,真正實現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從單一走向多元的轉變。
3.3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方法向實踐性轉變。目前看來有效保證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有穩定和廣泛就業前景的重要一點就是實踐教學。在教學環節中加入實踐的部分,培養學生職業技能,改變以往教學方式,讓學生走出教室,多方面的掌握使用性技能。我們培養的學生要做到筆桿子硬,還會扛攝像機,還會做主持與編輯,真正將漢語言文學與其他專業融會貫通。
3.4漢語言文學專業就業導向機制要提前明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大特點就是專業就業方向定位困難,很多同學在畢業之際對自己就業方向十分模糊、茫然。我們要建立有效的就業指導機制,在學生大一時就要灌輸就業規劃理念,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觀念,在學生大二時要開設職業規劃教育課程,引導學生儲備就業必備的知識和技能。在學生大三時要慢慢進行就業分類指導,根據學生不同的選擇讓學生參加專題講座、專題報告會等,讓學生在內心有基本的職業取向選擇。在學生大四時,我們要讓準備就業的學生著手參加就業相關課程輔導以及實踐技能培訓。
’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中文類;教育教學;問題;對策
漢語言文學是高校中文類專業最重要的基礎性課程,也是培養中文類大學生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最重要的課程。然而從目前的教育教學情況來看,還存在不少的問題,在學校層面主要表現的問題有,學科發展空間狹窄、學生就業率低、教師科研成果少,在學校層面就不被重視;在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有,教學內容陳舊、課堂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教學氣氛差,在學生方面存在的問題有,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參與度低、漢語言文化專業知識掌握不牢等。這些問題是伴隨著學校其他專業快速發展而逐漸產生的,已經成為制約高校漢語言文學教育的重要障礙,必須深入問題產生的原因,切實有效的快速解決。漢語言文化教育對于中華文明的傳承和良好精神風貌的傳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增強個人對于國家、民族的認同,是社會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1]。所以高校要認識到這種學科的特點,不應該過分的注重實用性、應用性,而偏離了漢語言文化專業人才的培養方向。當然在社會快速的變革的新時期,也要看到漢語言文化畢業生找工作遇到的困難,實時調整部分課程,努力和社會需求接軌,培養具有社會人文教育精神,掌握社會需要的專業應用能力,促進漢語言文化教育的不斷發展。筆者對當前高校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針對存在的相應問題,結合自身工作經驗給出了對策建議,以期推動漢語言文化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培養出更多更好的漢語言文化專業人才。
一、漢語言文學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漢語言文學作為傳統的社科類學科,對于社會的貢獻不像工科類專業那么明顯,在以就業率為價值導向的大學教育體系里面逐漸成為弱勢專業,由于應用性、專業性不夠明顯,近年來就業持續走低,這就導致了高校招生生源較差,很多學生都是被調劑招收的,對漢語言文學缺乏先天的興趣,而漢語言文學作為傳統的社科類學科注重是對人精神、素質的培養,缺少技能型、技巧性的教學,所以學生的學習興趣普遍偏低。不少年輕的大學老師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內涵和發展方向認識不夠,沒有對其專業核心能力有清晰的認識,導致在專業教學過程中把握不準,對于教育理念貫徹不深,這也是當前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停滯不前的重要原因,專業教學的落后必然導致學生專業能力的不足,影響其長遠發展。
1、教育理念不明確
對于一個社會學科來說,必須具有清晰的教育理念,并在教學過程得到全面的貫徹,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漢語言文學教育在面對近些年社會價值文化沖擊時,沒有很好的明確自己的教育理念,對于要培養什么樣的人這個問題沒有深入的認識,面對就業率低就提出打造應用型人才,面對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就要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刪減專業課程,雖然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對于漢語言文學的核心教育理念認識還不夠深,對于要培養什么樣的人這個問題回答的還不夠。當前基礎教育正在全面推進實施素質教育,面對基礎教育的新要求,高校漢語言文學課堂改革勢在必行,漢語言文學教育要聚焦于學生的專業素質提升,以專業能力提升作為高校漢語言文學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在明確的漢語言教育理念指導下進行專業核心能力建設,只有這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獲得理想的教學成果。
2、就業能力低下
當今社會高校學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要客觀的看待漢語言文化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難題。不可否認的是工科類學生是找工作難度較小的,主要是因為社會對于應用性、技能型專業人才需求較大,因為他們能直接創造生產力。而漢語言文學本身最大的特點就是非實用性,這個先天的特點直接決定了漢語言文學專業就業困難,面對漢語言文學專業就業難題,首先必須要突出漢語言文學專業特點和特長,在校期間要強化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良好的文字組織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交流、公文寫作、人文素養等各職業能力水平,這些漢語言文學專業核心職業能力培養并沒有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視,造成了很多學生的眼高手低,得不到市場的認可,難以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2]。
3、課程結構體系不合理
課程結構體系是高校人才培養體系最重要的內容,它決定了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出的人才特點和專業水平。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特點,過去的漢語言課程的結構安排不合理,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體系設計要注重人文性和實用性相結合,把對人的培養和對技能的掌握進行有機統一,如果不對課程結構體系進行改革和優化,漢語言文學教學體系就難以實現,專業教學的整體效益就得不到顯現,也沒法提升漢語言的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
4、教育教學方式落后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是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最直接的操作人,教師對于漢語言文學教育理念認識的深度直接決定了教學深度,教師的教學方法也直接決定著教學效果。由于教學理念的落后,很多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是過去的填鴨式的知識灌輸,缺乏教育教學方法的創新,不能及時分析學生個性特點,有選擇的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得不到激發,學生的主觀學習能動性較低,缺少學習的自主性會造成學習效率的低下,最終也難以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
二、漢語言文學教育問題原因分析及對策
1、功利性思想盛行,人才培養理念受沖擊
漢語漢語言文學教育追求的是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是為了引導學生以自身的情感和思想對于社會現象的思考,是為了社會文化和人類文明的傳承,這就要求漢語言文學教育必須脫離理工科的教學思維,要更加關注學生個體人文素養的培養,不是以工具主義理性為指導思想的能工巧匠的培養,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需要培養的是以推動國家和民族進步為己任,具有獨立思考思考能力,具有厚重的人文素養的社會精英[3]。因此,要想對漢語言文學教育教學進行改革,就必須先回答“培養什么樣的人”這個問題,必須有明確的教育理念作為指導,因為教育理念是人才培養體系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漢語言文學課程改革中,必須要瞄準“要培養什么樣的人”這個重要命題,以育人目標為指導,科學的設置漢語言文學的專業課程體系,通過專業課程體系教學給予學生思考的導向和成才的導向,使漢語言文學教學回歸到人文學科自身的軌道,實現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學素養的目標。
2、素質教育被忽視,課程組織架構不合理
漢語言文學教育出現問題的原因來源于課堂,由于教學內容重復,語文課程也學了好多年,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難培養,一旦漢語言文學教育方式落后,就很難掌控學生的學習興趣,授課教師也就很難保證課堂的授課質量。要想讓漢語言文學發揮好基礎課、必修課的作用和地位,就必須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養成二次學習的好習慣,改變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形成的對語文課程形成的片面認識,引領學生深入認識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學和傳統文化,以傳統文學寶庫提升學生的鑒賞、思考、領悟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人文素養[4]。教師要合理設計架構課程體系,對以前的教學內容進行二次開發,不能一套講稿念好多年,要多在課程改造和課程設置上下功夫,開展多種形式的素質教育拓展活動,讓學生自主走近傳統文學這個寶貴的資源。一個好的專業課程體系應該是開放的、與時俱進的,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發展和時展進行增減,漢語言文學教學也要根據其發展趨勢不斷完善其課程組織架構,讓專業教學更加貼近新時期的學生需求。
3、教學方法落后,課外實踐教學體系薄弱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要根據新時期人才培養要求,積極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不僅要教知識,還要教方法、教能力,讓學生學會自主運用所學知識處理具體問題,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啟發學生多思考,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和思考的主體,所有的教學活動都要瞄準學生應用能力的提升這個最終目標,要結合漢語言文學夜店制定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另外,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不僅局限在課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建立漢語言文學學習小組或學生社團,讓他們開展我國文學不同發展時期的研究,既加深了專業素養,又學會了研究方法,還可以帶領學生走進出版社、作家協會、書店、電視臺等未來主要就業單位,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處理實際問題,掌握現代辦公職業技能,提前規劃職業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巖春.當前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探析[J].中國教育學刊,2014,(8):136-137.
[2]張楓.當前高校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赤子,2014,(9):83.
[3]鐘鵬舉.漢語言文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語文天地,2013,(1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