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6 04:42: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化學德育滲透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德育教育;高中化學;教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1-0263-02
一、引言
德育教育是新課改中的重中之重,新課標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學科內容的傳授也要注重對學生德育的教育。特別是在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中,滲透部分的德育教育能夠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化學事例為基礎的德育教育穿插于課堂,更能加深學生的受教育程度。
二、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
化學科學是唯物主義的科學,但不能在教學中對學生造成唯科學化的傾向,要對學生的人性化發展更加關注。德育教育旨在強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協調發展的現代教育意識。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習化學知識與認識社會結合起來,使學生不只是在學習,更能夠通過學習解決社會中相關的化學問題,在無形中對學生進行了德育教育,培養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崇高使命感。
三、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途徑
現如今的高中生家庭環境優越,以獨生子女為主的學生群體讓教師很難采取普通的說教手段進行德育教育。作為一名化學教師同時兼任班主任的我,在長期的教學中總結了一些德育教育的方法與途徑,在此分享一下。
1.深入挖掘化學教材中的人文資源,塑造高尚人格。在高中化學教材中有著豐富的人文資源,我們在教授知識的同時不能忽視浪費這些資源,應充分利用它們以達到塑造學生高尚人格的目的,防止“高分低能”學生的出現,讓學生走向正規。比如我在講高中化學的緒言課時,就會利用美國化學會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美國著名化學家、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西博格教授的講話:“化學——人類進步的關鍵”,并結合我國五千年文明史的化學方面的科學成就來教育我的學生們。同時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如掃描隧道顯微鏡、司母戊鼎、牛胰島素分子模型等與學生進行互動,討論中達到升華學生人格的效果。又如在“元素周期表”這節課中,通過閱讀教材中“化學巨匠——門捷列夫的成長”這部分內容,了解他對科學的追求和元素規律的艱苦研究過程,讓學生們“與大師對話”,這樣的滲透教學勢必會影響到正處于人格塑造期的高中生們。
2.結合化學實驗,培養學生的環保觀念與社會責任感?;瘜W實驗是化學研究的重要方法,而高中化學的教學更是離不開化學實驗。我們可以在實驗進行中插入環保與社會責任的觀念意識,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分析實驗室的污染影響與現實中產生污染的可能性,并引導學生進行變廢為寶的綠色化學探究式教學。如用高錳酸鉀制O2的殘留物,我們可用氯酸鉀作制取O2的催化劑,而實驗最終的產物可以制作成鉀肥使用。在實驗中便培養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環保意識。
3.利用中外科學家的感人事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化學教學中我也會通過中外科學家的感人事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達到德育的目的。例如在講解“鈉和鈉的化合物”時,引導學生認真閱讀“侯氏制堿法”,并通過中國化工之父侯德榜先生的生平事跡教育學生的愛國主義。侯德榜先生從小學習勤奮而且熱愛祖國,在美國留學8年并獲得了博士學位。隨后他放棄了國外的優越條件,抱著報效祖國之心回到國內,當日本人威逼侯德榜與日本人合作時,侯德榜嚴詞拒絕并率永利堿廠眾人入川,籌建了川廠。之后侯德榜潛心研究發明了“侯氏制堿法”,一舉名震中外,為中華民族爭得了國際榮譽。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當這些事例穿插在課堂上滲透到教學中時,無形中讓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得到了升華。
4.培養學生崇尚科學知識,拒絕偽科學的意識。在化學教學中,我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加入了辯證唯物主義觀的思想,讓學生們崇尚科學知識,拒絕偽科學。例如在烷烴、烯烴、炔烴的同系物、烴的衍生物——醇、酚、醛、羧酸、酯的同系物的結構與性質的教學中進行對比,讓學生認識物質間的共性與個性之間的關系。又如對高中化學中有關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之間的關系、單體與高聚物的關系等知識進行討論教學,使學生們從中認識到由量變到質變的自然界普遍規律;有關鹵素、硫、鈉、氮等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系統知識、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的對比,學生從中認識到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有關硫化氫、鈉在比同條件下燃燒產物的分析,1,3—丁二烯跟溴的加成反應,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因素對化學反應速度和化學平衡的影響等知識的討論,讓學生認識到變化的根據是內因,變化的條件是外因,外因是通過內因起作用的;通過氧化—還原反應、離子鍵和共價鍵的形成、電解質和非電解質、可逆反應中的正反應和逆反應、酸堿中和與鹽類水解等相關知識的講解,學生們認識到矛盾對立是絕對的,矛盾統一是相對的,雙方互為存在條件且在一定條件下能夠相互轉換。辯證唯物主義在教學中的滲入穩固了學生的科學意識,防止了偽科學的滲入。
5.借助合作探究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在化學教學別是實驗教學中可采取分組實驗、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進行,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這樣是為了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例如在分組實驗的時候,學生小組成員要精心設計實驗的實驗步驟,并精確稱取藥品用量,規范進行實驗操作,細致地記錄和分析實驗數據,要求該小組成員合理的分工與默契的合作。這在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又促進了探究式教學的有利施行。
四、結語
教無定法,德育的教育方式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靈活地進行德育,靈活地運用各種資源使德育教育完全滲透到日常教學當中。德育不能忽視,同樣德育也不能在教學中被過分夸大而影響正常教學任務,導致本末倒置的情況出現。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不斷地滲透德育,適當地進行學生的德育教學,展現課堂這“教育第一陣地”的地位與魅力,達到教書又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關鍵詞]德育;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149(2010)12-0160-01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比方:如果把學生比作產品,德育不好是危險品,智育不好是次品,體育不好是殘品,美育不好是副品,勞動不好是樣品。次品廢品可以改造加工,而危險品卻要給國家造成危害??梢?,德育之重要。
但是,由于遺傳因素以及家庭或當今這種社會環境的影響,學生的道德水準參差不齊,加之思想尚不成熟,很難意識到自己道德方面的缺失,這就給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增加了教育的難度。如何使學生的道德品質都能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難題。作為一個德育實踐者,我總結了幾點德育疏導的做法和體會。
一、尋找契機談心
(一)擺正位置
我之所以用了“談心”而沒用“談話”,是因為我覺得“談話”疏遠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總給人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而“談心”則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給雙方創設了平等說話的氛圍。可以說,談心是教師和學生最直接、最有效的交流方式。
(二)講究技巧
它要求教育者利用恰當的時機,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動之以情理,曉之以利害,這樣才能收到預想的效果。學生的類型不同,談心的方式也應該多種多樣,但我覺得首要的一點就是要多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所謂換位思考。只有談話雙方開誠布公,推心置腹,才能圓滿地解決問題。我找學生談心,總是習慣先肯定他們的優點,然后引導他們自己說出不足,這樣消除了防范心理,談話就比較容易進行。
二、利用教材進行德育滲透
教材是進行德育教育的最好材料源泉,充分利用教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一石二鳥的功效。在指導學生閱讀相關教材時,要有針對性地提出思考問題,避免盲目性和杜絕有布置無檢查現象的出現。聯系內容進行德育教育時,要貼切自然,深入生活,從小事中找出“不小”,從平凡中引出思想。例如:化學課上,在講述《氯氣》時,介紹日本帝國主義在中使用毒氣(即高壓氯氣)殘害我國勞動人民的暴行,勸誡學生勿忘國恥。在講述高中化學第1冊《緒言》時,要緊密聯系我國現代化學所取得的成就,如1965年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1981年合成具有生物活性轉移的核糖核酸,使學生增強民族自豪感。
利用教材相關內容進行德育滲透,這就要求每一位化學教育工作者必須深入研究教材,探索德育因素,在教學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將德育滲透到教學的每個環節中,因勢利導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三、利用課外讀物滲透德育
閱讀材料蘊涵著豐富的德育因素,教育工作者應給予高度的重視并充分挖掘,從而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輝煌的歷史文化遺產。我國在化學上曾有過許多發明創造,用四大發明、冶金、陶瓷等這些事實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另外環境問題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各國都非常關注的話題,作為化學教育工作者應該發揮學科優勢,在教學中適時滲透環保教育,培養學生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的環保意識。
四、教師自身的感召
關鍵詞:德育教育 化學學習 環境教學
“德育是教育的靈魂”。教人要教心,育才先育德“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化學教學之中,以達到中學化學教學的目的。”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化學教師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無旁貸的責任。
一、通過化學學習興趣的培養,使學生確立正確的學習目標
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動學生探求知識的動力,它會使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樂于學習的情緒體驗。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是學生對化學這門學科的學習目標正確確立的前提條件。所以,如何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是我備課過程中非常重視的一個環節??偨Y多年的教學經驗,我所采用的激發學習化學興趣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創境激趣法。創設學習情境可以增強學習的針對性,有利于發揮情感在教學中的作用,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習更為有效。在創設學習情境時,應該力求真實、生動、直觀而又富于啟迪性。如在教二氧化碳性質時,我首先“變”了一個小魔術——“清水變牛奶”,即用一根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氣,結果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了。這一小小的魔術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勾了出來,使他們產生了想要學習本節知識的強烈的愿望。
2、實驗激趣法?;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如果一個教師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只是憑借一根粉筆一張嘴一本書的話,即使講得再深透,語言再動聽也不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凡是課本要求的學生實驗我一個不漏地讓學生動手做了,不僅如此,我還努力改進課本實驗,把一些演示實驗也改成了學生實驗,通過人人動手做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通過環境教學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隨著工農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污染日益增加,保護環境、保護地球已成為人類共同的呼聲。把環境保護教育穿插在化學教學之中,對增強學生環保意識具有重大意義。教學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挖掘化學教學內容,從學生身邊的學習和生活經驗出發,培養學生環保意識。比如在講到二氧化硫時,就可以滲透環保知識,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告訴學生二氧化硫是一種主要的大氣污染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它能導致水質酸化,毀壞樹木、莊稼。
2、規范試驗操作。例如,進行化學實驗時,將藥品規定了用量和濃度,有些藥品取最小或采用微型實驗,既方便施教,又方便操作,更易讓學生觀察和記憶,從而培養學生嚴謹的實驗態度和科學的實驗方法,同時會節省藥品,減少污染,也能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3、改進實驗操作。將一些有毒物質參加或生成的實驗進行改進,使操作更合理有效,又能控制或避免排污量,增強學生環保意識。如銅與濃硫酸的反應是一個演示實驗,我們將實驗中的銅屑改為彎成螺旋狀的細銅絲,銅絲與濃硫酸接觸即反應,脫離即停止反應,可以讓學生輪流觀察或操作,使二氧化硫的產生降到最低限度??傊?,改進實驗操作方法有多種,我們要根據學校實驗條件和教學實際,充分利用舊物質和廢物,將原有的實驗進行科學的分析改進,以達到更安全可靠、趣味新穎、快捷方便、可控制排污量、增強學生環保意識等目的。
三、通過化學教學,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唯物主義精神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德育教育
語文課程是基礎教育的核心課程之一,它不僅承擔著學生智力開發的重任,同時也是加強學生人文修養,提升學生道德品質的重要資源。換句話說,語文教學要兼顧智育教育與德育教育,而學生也只有在知文(智)、知禮(德)的基礎上,才算真正實現了語文教學的目標。然而,在實際的語文課程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未得到有效凸顯,教師也沒有從課堂教學的實際進程出發進行德育滲透工作,這極大地制約了課程教學的效果。筆者立足于此,就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做了相應的探究。
1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滲透的必要性分析
德育教育是基礎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有著十分深刻的意義,在語文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有著多重的必要性。首先,就語文課程自身而言,相比于其他學科,語文更具德育教育的優勢,因為它的教學內容主要為文學作品,而這些文學作品中凝聚著大量的美好品德,如團結、友愛、愛國、敬業等,正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內容,不僅如此,德育教育也是語文課程的重要任務之一,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來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社會主義道德品質”;其次,就基礎教育而言,素質教育是當前基礎教育的主流話語,在語文課程的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可以有效轉變傳統教學“以知識為綱”的弊端,有效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從而為素質教育的推行與深化盡一份力[1];最后,就學生的全面發展而言。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曾言“才者德之師,德者才之帥”,才與德對小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缺一不可。在語文課程中滲透德育教育可以優化學生的課程結構,為其全面發展打下基礎。
2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滲透的策略研究
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滲透,既是語文學科教學的本質要求,也是德育教育的主動追求,它對于課程優化以及學生成長都具有突出的作用,因此,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通過教學策略的完善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2.1做好教學導入,實施課前滲透:教學導入是有效教學的前提,它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之前,根據課程內容設計相應的引導環節,它能減少學生的學習障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如此,教學導入也是德育教育滲透的重要手段,主題明確、形式新穎的導入方式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有著良好的效果[2]。就小學語文而言,常見的導入方式有情景導入法、背景介紹法等,這也是都是德育教育滲透的重要手段。首先,就情景導入法而言,它指教師將課文內容以圖片或視頻等更為直觀的形式呈現出來,從而讓學生在視覺的刺激下,加深對文章的閱讀興趣,不僅如此,情景導入還能為學生理解文章的主題提供幫助。比如在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圓明園的毀滅》的教學中,筆者就將圓明園的復原圖與當前的實物圖展示給了學生,讓學生在今夕對比中感知其昔時的繁華與當前的沒落,從而牢記歷史,增強民族使命感;其次,就背景介紹法而言,它指教師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需求,做一些背景介紹的工作。背景介紹不僅可以減小學生閱讀文章的阻力,也能深化學生對文章主題思想的認知。比如在《開國大典》的教學中,筆者就將前的一百年屈辱歷史做了一個簡單的梳理,讓學生更深刻地感知到建國對我中華民族的偉大意義,激發其愛國情感。2.2完善教學活動,創新課中滲透: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滲透,主要是教學活動中的滲透,它對于最終的德育教育效果有著關鍵性的影響。筆者從教學實踐出發,就何如在課程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內容總結出了以下幾點方式:(1)語言分析法。語文課程不僅是學生知識學習的課程,同時也是開展審美教育的課程,入選小學語文教材的文章,大都語言優美,蘊藏著濃厚的思想感情,這些語言能夠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質,就以《梅花魂》而言,它里面的“他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對于學生的品格塑造就有著很好的作用;(2)形象分析法。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不少的經典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人物事跡等對學生有著很好的啟發教育意義,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形象分析的方法來向學生滲透德育教育,就以五年級下冊《將相和》的教學為例,這里涉及到廉頗、藺相如以及趙王等主要人物形象,其中藺相如的顧全大局、廉頗的知錯就改以及趙王的知人善任都是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的優質資源;(3)情感分析法。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不少選篇感情真摯,如《慈母情懷》等,教師可以采用情感分析的方法來滲透德育教育。2.3優化教學評價,完善課后滲透: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的終端,對教學效果有著深刻的影響,除此以外,教學評價也是教師在語文課堂中進行德育教育滲透的重要手段,恰如其分且富有針對性的教學評價對于學生的德育工作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師還需要從優化教學評價的角度出發來完善課后德育教育滲透。首先,教師要做好課堂評價的工作,針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展開實時評價,評價的重點不僅需要包括知識學習的內容,還要包括行為習慣、性格特征等多方面的內容,使課堂評價更趨于綜合化,提升其評價效用;其次,教師要做好作業評價的工作。練習作業是小學語文學習的重要方式,作業評價是教師針對學生作業效果所作出的具體評價,教師要突破那種單一性的作業評價模式,在評價環節中納入德育教育的因素。就以寫作教學為例,筆者給學生布置過《記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這樣的命題論文,筆者在評價時,并未僅僅著眼于文章的文筆或敘事結構,同時加入了文章中的思想內涵的評價,對那些有著正確價值取向的文章,筆者給予必要的贊揚與肯定。
3結語
德育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學生的成長發展意義深遠。小學語文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資源,因此,教師在語文課程的教學中,需要從教學導入、教學活動以及教學評價三個角度做好課前、課中、課后的德育教育滲透工作。
作者:付建忠 單位:米易縣普威鎮中心學校
參考文獻
[1]何金俠.略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學周刊,2011(06):72.
【關鍵詞】素質教育 化學教學 德育功能
一、加強教學改革
1.認真學習教育理論,提高教師素質。教師要認真學習《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及《初中化學課程新標準》,學習和研究教學大綱,真正認識到九年義務教育改革的核心問題是實施素質教育,使初中化學教學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樹立素質教育觀點。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學文化、身體心理和勞動技能素質,培養能力,發展個性為教育目的。教育改革和素質教育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熱愛教育事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積極參加教育改革,精心組織教學,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人才。
2.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教育的出路在教改。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學習并借鑒一些先進的、行之有效的國內外中學化學教學經驗,積極參加教學改革,精心組織教學,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水平。真正、徹底改變“滿堂灌”“題海戰”“黑板上做實驗”等落后教學方法。教師應由勤奮型向科研型發展,要走“學習?思考?實踐?總結”的道路,以啟發式教學思想為指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自覺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教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將來能夠終身學習,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重視實驗教學
有人提出:“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標志?!币虼?,我們不應該因為升學考試中對化學實驗的動作技能測試不到而忽視實驗教學。在教學中我們已深有體會:化學實驗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和鞏固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獲取化學知識、培養科技素質。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創造性思維能力、觀察能力等。
三、重視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是突出素質教育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我們應當想方設法、因地制宜地開展一些課外活動。課外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是豐富多彩的,如組織和指導學生辦化學小報、化學墻報、化學魔術表演、自制儀器和自找代用品、做家庭小實驗、舉辦化學講座、化學競賽、搞社會調查、組織參觀化工廠、化學興趣小組開展化學實驗等活動。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產結合起來,使學生體驗到: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生產時,同樣還需要人們創造性地勞動,也充分體現了工人階級的智慧和為社會創造財富的偉大創業精神。這必將使我們的教學更加緊密地聯系社會,取得課堂上難以取得的效果。
四、重視練習指導
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很重要,應如何來培養呢 ?
我們認為有兩條途徑值得重視,一是指導閱讀,二是指導練習。 指導閱讀就是要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訓練。最好的閱讀材料是教材?;瘜W新教材圖文并茂,思考性、可讀性強,且正好與課堂教學相配合,既起到課前預習的作用,又能使自學成果在課堂上得到及時地驗證,從而增強學生自學的信心和激發自學的興趣。教師給出適當的閱讀任務,對于教材中的文字說明、圖像圖畫、數據等,教師應幫助學生進行分析歸納。
五、強化德育功能,培養現代教育
德育工作并不僅僅是校長、班主任和思品課教師的事,而應該滲透到各個學科中去?!敖虝恕笔敲總€教師的責任,化學課也不例外。
1. 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化學學科本身充滿著辨證唯物主義的思想和方法,我們可以在化學教學中通過質量守恒定律、分子、原子、離子、質子、中子等建立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物質觀;通過氧化與還原、化合與分解、溶解與結晶等內容樹立學生對立統一的觀點;通過原子結構示意圖的排列規律等內容幫助學生理解量變到質變的規律;通過酸、堿、鹽、氧化物間的相互關系等培養學生的聯系轉化的觀點??傊?,在化學教學中主觀能動地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2. 在化學教學中,應該結合教學內容不失時機地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瘜W發展史是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的好素材。教學時,應確定好知識傳授與德育的最佳結合點,潛移默化地自然滲透,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境界。如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氣的國家;古代的四大發明,化學方面就占有兩項;愛國科學家侯德榜創造了“侯氏制堿法”填補了我國“純堿”工業的空白;等等。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化學工業迅猛發展,鋼鐵、能源、水泥、化纖等年產量均居世界前列。這樣,寓德育于化學教學之中,點燃學生的愛國之情,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堅定他們為祖國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學習的信心。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學教學中滲透德育
1.學前教育課程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現狀分析
(1)根據調查發現,中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與專業教學工作“兩張皮”現象一直存在,再加上主觀認識上的誤區,很多專業課教師認為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教給學生專業知識,德育與自己無關,德育是班主任和德育老師的事情。這導致了學校的德育工作開展的效果不理想。減弱了德育工作的實效性、針對性。其次是學生認知有誤,根據統計結果表明:89.3%的學生認為自己所學的專業課程與德育沒有關系。87.6%的學生覺得學校開展的德育工作與就業沒有太大關系,26.3%的學生覺得所學專業課程中應該包含著德育,但是具體是如何體現說不清楚。原因分析:首先學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在德育課程和班主任工作,因此學生覺得德育課程、班會活動、國旗下講話等活動才是德育。其次學校雖然開展了許多德育課程,如中職生禮儀、公共關系、職業生涯規劃等。但是這些課程學生沒有真正體會其開設的意義。最后社會大環境各種誘因,比如老人摔倒扶不扶、公交車被逼讓座等社會現象,導致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缺失。中職學生家庭對學生教育管理的認識不到位。在調查中了解到,87%的學生處于監管缺失狀態,或父母雙方都在外打工,或是單親子女,這些學生一般都交由爺爺奶奶照管,他們普遍缺少完整的親情、缺少溫馨和睦的家庭感覺、疏于教育監管,導致學生感情冷漠。(2)《學前教育學》是學前教育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課。通過此課程的學習,培養和提高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教育理論方面的專業知識和素養;了解我國幼兒園的培養目標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建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和發展觀;掌握教育的原則和科學的教育方法,正確認識、分析、獨立思考實際工作中的各種教育現象和問題。這些都是構成幼兒園教師德育的核心要素。因此依據《幼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以《學前教育學》課程為載體,將德育內容融入在教學中,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自覺形成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職業觀,在傳授學生理論知識技能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和職業素質,訓練學生合作交往能力和職業習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優化學生思想行為,實現專業理論課教學與德育的和諧統一。因此,課堂德育滲透不僅解決了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問題,而且配合了學校德育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果。
2.學前教育學課程教學中滲透德育的調查結果
2.1在學前教育學課程中進行德育滲透式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發揮導向功能。教學目標的確立體現了教師觀念的更新,充分認識到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教學目標是教學模式的核心要素,指導了教學內容要兼顧德育知識內化、品德行為外化,要促進學科教學與德育的自然融合,規范了課型結構,明確了滲透式教學過程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既發展學生普遍的德育素質和職業能力,又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學目標指導了評價的方向,要將學生近期在校的發展和遠期的職業發展相結合,創新評價的方法和標準。2.2首先,教師要有意識的將德育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的納入教學計劃中,專業課程除了有教學大綱外,還需有配套的德育滲透大綱,并將德育目標注明在教案中。其次,教師要合理挖掘教材的德育功能,并深度挖掘德育因素,設計合理可行的德育目標。2.3教學內容是滲透德育操作步驟和程序的載體,是教學目標的具體實施,更是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教學媒介等的總體考慮,實現德育滲透式教學的最優化。學生個人習慣、職業行為和心理品質的養成需要營造良好的氛圍,反復培養和訓練。《學前教育學》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幼兒園教育基本要素;幼兒園課程;幼兒園的各種教育活動及幼兒園教育評價等。由于內容豐富、材料新穎,素材形象,容易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參與。課程的訓練是行與知相結合的過程,從訓練中教師能觀察到學生行為習慣和心理品質的問題,便于教師有目的、有意識、有步驟地對學生行為問題進行糾正,在日積月累中將德育內容自然的轉化為學生的行動,實現德育的外化?!秾W前教育學》學科里蘊含著豐富的德育資源,例如此課程所講述的幼兒園的五大領域中的藝術領域是人類情感的載體,好的藝術作品之所以能在歷史長河中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主要是其中展現著高貴的人格品質,挖掘藝術作品的“正能量”,利用藝術作品中的藝術美、自然美,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在潛移默化中滲透道德內容,能讓學生的心靈在課堂上得到升華,提高德育的內化作用。教學內容構成實施載體。挖掘教學中的德育內容,著眼于學生的知識基礎、道德發展水平,展望達成的目標,同時結合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興趣,密切聯系職業要求,形成整合的知識系統。具體的教學內容是實現德育滲透教學目標的主要憑借,是調整課型結構的必備依據,是學生開展學習的具體工具,是教師實驗、創新教學方法的重要依托,也便于學校長期堅持實踐德育滲透教學模式。德育滲透教學中,是建立在學科互相聯系間,把德育知識融入學科教學中,使學科教學也具有明確的德育目標。德育意識的領悟變成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動探索、自主體驗,道德行為養成變成了學生在技能學習中的一種能動活動,學生樂于接受思想道德,易于領會行為要求,真正實現了和諧統一。德育不再是說教和道德訓誡。
一、從教材中挖掘德育素材,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教育
1.德育教育素材的挖掘
我們的中學數學教材中,具有豐富的德育教育素材,這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善于發現和挖掘,才能很好地運用這些德育素材,滲透到數學的教學中,使學生在學習中激發民族的自信心,接受愛國主義的教育,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等.如在學習排列組合“楊輝三角”時,我們就可以適時告訴學生,其實,在古代,我國的數學家在很多重要的數學領域都創出了領先于世界的成績,在中國古代數學史輝煌的歷程中,“楊輝三角”就是耀眼的里程碑.學生由此會升起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再如,在學習立體幾何中的“祖暅原理”時,我們可以告訴學生祖沖之和兒子祖暅得出了球的體積公式,在一千多年前,祖沖之和兒子的研究成果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這些素材可以說在數學教材中舉不勝舉,因此,我們數學教師一定要注重挖掘運用.
2.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不可否認,我們的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徑,課堂教學這個平臺運用的狀況,將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德育教育水平.
(1)在教學中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九年義務教育數學教學大綱中指出:“要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闡述教學的內容,使學生從中領悟到數學來源于實踐,又反過來作用于實踐,以及反映數學中的辯證關系,從而受到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數學是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數學的概念和公式是從現實生活中總結出來的.比如,在學習負數的概念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去想象現實生活中的大量的實例,如天氣預報中的零上度數與零下度數,倉庫運進20噸糧食與運出50噸糧食等,這些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是現實中客觀存在的,由此就有反應其意義的正數和負數了,學生了解了這個概念,我們也由此可以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了,讓學生懂得數學來源于實踐,只有掌握好了數學知識,才能將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再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認識.
(2)結合數學知識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的內容,我們在數學教學中,要結合數學的知識,預先在備課中就選取相應的實例來為學生們講解,這樣的實例是十分豐富的.比如,我們的祖先在《九章算術》中最早提出了正負數的概念,我國是最早將負數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國家,在三國魏時期的劉徽首創“割圓術”,在近現代,我國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先生被譽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這些在世界數學史上閃閃發光的不可磨滅的成就,無不激發起初中學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產生沿著先輩的足跡繼往開來,學好數學為祖國的壯大而拼搏的信心.
(3)引導學生發現數學中的美學
在浩如煙海的數學世界中,處處都蘊含著美學,數學語言邏輯嚴密,簡潔精練體現出簡約之美,數學的解題方式奇妙無窮,整個過程給人愉悅之美.還有圖形的對稱之美,內容與形式的相似之美……都是對學生進行美學教育的很好的資料,只有在教學中滲透美學教育,學生才會欣賞美.
(4)結合數學的課內、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
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這樣的集體中,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和智慧,從而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和團隊精神.在學習中,我們要注意與學習小組的交流,進行有效的溝通,從而建立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產生尊重老師,團結同學,熱愛集體的情感;同時,我們還可以結合數學知識來開展課外活動,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課外活動之中,比如,在學習了統計學的知識后,我們可以布置學生去統計塑料袋的利用情況,讓學生了解白色垃圾對地球的污染,從而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展現教師人格魅力,陶冶學生美好情感
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也許學生由于贊賞自己的數學教師,而產生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教學中,我們教師要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板書設計等基本功的水平,還要講究自己儀表,做到端莊整潔,從內而外都讓學生感受到一種教師的形象美.教師幽默的語言,學生樂意接受的教學方式方法,淵博的知識,能打動學生心靈,都能使學生更加尊重和敬佩老師,甚至影響學生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