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10 17:44:3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開天辟地教學設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大凡公開教學,我們常常能看到,上課前教師與學生有那么幾分鐘的互動,這種互動我們稱之為課前“預熱”。執教者通過這幾分鐘的預熱活動,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做好和學生的溝通,解除課前的緊張氣氛、大致了解學生的學情。眼下,課前“預熱”已成為公開教學的時尚。一直認為這種“預熱”可有可無,有時甚至覺得只是一種“噱頭”而已。前段時間,聽了縣實驗小學兩位老師的課堂教學,不禁為這兩位老師的課前“預熱”暗暗叫好,為他們精心設計下的“預熱”而由衷折服――“預熱”還真能熱出課堂的眾多精彩!
案例描述
5+2=?(特級教師金明東執教《窮人》)
教師面帶微笑地掃視了一下全班同學。
師:同學們,喜歡玩腦筋急轉彎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5個腦筋急轉彎,大家可要珍惜機會,能答對一個已經很了不起了。
師:第一題,請聽好:我們念完“實驗小學”需要多少時間?
生搶答:6年。
生:不對,是1秒鐘。
師:恭喜你答對了。
師:第二題,請聽題:貝多芬彈鋼琴為什么不用這個手指?(邊說邊翹起自己的中指)
生:因為這是金老師的手指,貝多芬當然不用。
師:腦子轉得夠快的。
師:第三題:古今中外誰跑得最快?
生:劉翔。
生:曹操。因為有句話不是說“說曹操,曹操就到”嗎?
師:了不起,是個高手。
師:倒數第二題了,可要抓住機會了。請聽題:有一天,小明乘上公交車,咦,怎么車上不見半個人?
生搶答:因為人沒有半個的。
師:只剩下最后一題了。請看黑板:5+2= (教師邊說邊板書)
學生看看這題,沒有人敢舉手,過了一會兒,終于有一個女生小心翼翼地舉起了手。
師:這位同學,把你的答案告訴大家。
生:等于7。
師:對,非常正確。你是今天表現最出色的一個,老師為你的勇敢鼓掌。(并把7板書在黑板上)
師問一名學生:這個答案,剛才你想到了嗎?
生:想到了。
師:可你剛才為什么不舉手?
生:我想沒這么容易吧,我怕我的答案讓大家發笑。
師:同學們,今天,金老師考大家這一題,目的有兩個,目的一,金老師要告訴大家,我們是六年級的學生了,我們一生中有許許多多像今天這樣的機會,但有些人卻拱手相讓,有些與之擦肩而過,最后一事無成。趁這機會,金老師想送給大家一句話:人一生中機會很多很多,但機會往往屬于那些自信、勇敢的人。第二個原因是什么呢?誰來猜猜?
生:與我們今天要上的課文有關。
師:你的判斷完全正確,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窮人》。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這5代表什么?這2代表什么?
生:這5代表桑娜的5個孩子。這2代表鄰居西蒙的2個孤兒。
師:你從這個“5”字中還讀懂了什么?
生:生活相當困難。
師:是呀,這5個孩子。吃的是 ,穿的是 ,而且夫婦倆成天工作,才 ,這就是“窮人”。(讓學生口頭補充)
……
課堂教學就圍繞這“5”個、“2”個以及桑鈉的“忐忑不安”展開教學。
課將結束時,教師又將學生引導到“5+2=7”這題上來
師:同學們,漁夫最后決斷要把西蒙的兩個孩子抱過來養,這個結局出乎了桑娜的意料,這個結局讓人在喜悅中有點心酸。現在你再來看剛才我們的這個算式,你覺得這“5+2”對于桑娜一家來講還等于什么?
生:5+2=更加艱辛。
生:5+2=更重的負擔。
生:5+2=更大的壓力。
生:5+2=自己的心安。
生:5+2=快樂。
生:5+2=善良。
生:5+2=責任心。
生:5+2=愛。
生:5+2=一個家。
……
__天__地 (俞慧琴老師執教《開天地》)
課前,老師與學生互相認識后,就開始了自己的“預熱”環節:
師:孩子們,聽說,咱們班同學掌握的成語很多,今天向老師展示一下怎么樣?不過,我要你們說的可是有特征的,必須是 天 地。
生:開天辟地。
生:頂天立地
生:歡天喜地。
(老師把學生說的成語一一板書在黑板上)
生:哭天喊地
……
師:果然了不起,一下就說了這么多。老師想和大家合作著說,老師說前半個,大家接后半個,怎么樣?
師:昏天
生:昏天黑地
師:翻天
生:翻天覆地
師:咱們小朋友,確實了不起。為了獎勵大家,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有關天地的成語故事:“開天地”,這還是一個神話故事呢!
接著便是組織學生初讀課文,學習字詞。就在接下來的環節中產生了。
師:我們的小朋友真能干,憑著自己的努力,把課文讀通了。這是一個精彩的神話故事,如果要把這個神話故事拍成電視劇的話,老師認為可以拍成5集,課文中每一個段落各為一集?,F在導演要求你給每集電視劇標上標題,你會用黑板上哪個成語作標題。
生:第一集昏天黑地
生:第二集開天辟地
生:第三集頂天立地
生:第四集翻天覆地
生:第五集歡天喜地
師:小朋友真聰明,用我們自己課前積累的幾個成語給這五集電視劇一一起好名字。小朋友想先看哪一集呢?
……
引發的思考
課前“預熱”已成為了公開課課堂教學的一部分,一定程度上成了課堂導入的前奏、課前的“熱身”運動。既然已是課堂教學的一部分,那追求它的“有效性”也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案例中兩位老師的“熱身”運動,“熱”出課堂教學的諸多精彩,“熱”出了聽課老師由衷的掌聲,更“熱”出了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率”:
一、“預熱”熱出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鄙郎貙W生的興奮點,使學生全身心投入課堂,便是這良好開端的具體表現。生動有趣的課前“預熱”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最大程度地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案例中金明棟老師設置了5個腦筋急轉彎,別小看這五個腦筋急轉彎,這可是現今孩子們最喜歡玩的所謂“智力游戲”。是這五個腦筋急轉彎一下子把學生注意力拉回到了課堂,每個學生表現出了高漲的情緒。如果說前四個腦筋急轉彎是為了調動學生興趣,“5+2=?”這一題更是別具匠心,這一題腦筋急轉彎是孩子們前所未聞的,造成孩子們的不敢“輕舉妄動”。學生恍然大悟后,金老師的一番肺腑之言,合情合理,感人至深,學生怎能不被深深吸引呢?俞慧琴老師課前通過對學生已有知識的部分盤點,讓孩子沉浸在對“ 天 地”四字詞語的大搜索中,孩子們個個興奮不已,迫不及待地想展示自己,誰還會游離課堂呢?這樣的“預熱”熱出的便是學生的高漲的學習熱情。
二、“預熱”熱出了學生的思維火花
第斯多惠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擦亮學生思維的火花。”的確,有效的課堂注重在教師的引導下,喚起學生的思維碰撞,擦亮學生思維火花。兩個案例中學生思維火花得以閃亮,歸功于這課前預熱?!?+2=?”這一題隨著孩子們對文本的進一步解讀,答案已不僅僅停留在感性的數字――7個孩子上,而是有了更為理性的感悟:桑娜一家生活的更加艱辛、桑娜的丈夫肩上更重的負擔、桑娜一家更大的生活壓力、桑娜和丈夫的安心、桑娜和丈夫的善良、桑娜和丈夫的責任心、愛……
這些感悟的得出過程自然就是孩子們思維閃出火花的過程,此刻,孩子們對課文的主題有了深刻的感悟和理解。正是在這基礎上,孩子們進一步體會到“窮人不窮”的深刻哲理。
“昏天黑地”“開天辟地”“頂天立地”“翻天覆地”“歡天喜地”這5個成語成為孩子給課文5個自然段做標題的選擇過程,既是孩子們初步感知課文的過程,也是孩子們思維碰撞的過程。
三、“預熱”熱出了問題的有效和多效
關鍵詞:通用技術 基礎學科 整合
一、通用技術與其它基礎學科整合的意義
1.是時代的要求,改革需要
隨著時展,新技術對社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社會對新技術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高中通用技術”作為新課程改革中設立的一門新課程,是課程改革的創新標志。通用技術是以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而又富有個性的發展為基本目標,以設計學習,操作學習為主要特征的基礎教育課程,是國家規定的普通高中學生的必修課程。研究我國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研究它與其它學科的關系,提高通用技術課程教學效果,是一個迫切的任務。
2.能使新一輪課程改革落到實處
我國首次將通用技術納入普通高中的課程,部分學校的領導、教師對該門課程比較陌生。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讓教師的教學觀念得到更新,在教學中自覺地改進傳統教學結構和教學方法,創設良好的通用技術課堂教學氛圍,從而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使新課改落到實處。
3.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激發學生學習基礎學科的熱情
通用技術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為目的的一門課程。在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中,如何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如何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對教師來說都是一個全新的問題。本課題試圖探索通用技術與其他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來引導教師的教學行為,通過通用技術與其它學科的整合來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教學質量。
二、通用技術與其它基礎學科整合的理論基礎、依據和原則
1.理論基礎
(1)生活教育理論
陶行知先生提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是把行與知、手與腦統一起來,培養學生“異想天開”的能力。他在《手腦相長歌》中寫道:“人生兩個寶,雙手和大腦,手腦都會用,才算是開天辟地的大好佬?!憋@然,他所說的行與知、手和腦的統一,就是要求學生把所學的各門學科的基礎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在實踐中重新認識知識,又用所學的知識來指導實踐,把動手實踐與動腦思考結合起來。他所說的“異想天開”和“開天辟地的大好佬”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創造型人才。
(2)多元智能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的智力結構是多元的,每個人都具有言語智能、數字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關系智能、自我認識智能七大智能。大多數人在這七種智能的發展上都會有些差異,有些智能比較發達,有些比較普通。通用技術課程可以使某些對學術性課程并不敏感但在技術方面、技能方面具有特長和天賦的同學得到富有個性的發展。
借鑒生活教育理論和多元智能理論,通用技術教學要注重聯系各門基礎學科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要讓學生在學習通用技術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的興趣和愛好,與其它學科的知識建立聯系,讓自己富有個性而又全面地發展。
2.通用技術與其它基礎學科整合的依據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規定:教材改革應有利于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主動探索知識的發生與發展,同時也應有利于教師創造性地進行教學。教材內容的選擇應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體現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反映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的發展需求;教材內容的組織應多樣、生動,有利于學生探究,并提出觀察、實驗、操作、調查、討論的建議。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本課題的研究正是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落實與進一步探索。
3.通用技術與其它基礎學科整合的原則
普通高中通用技術的教學要和課標統一,需符合通用技術的特點,在通用技術課標的指導下和其它學科整合時要注意以下原則:一要具有啟發性原則,預留出學生想象的空間,結合其它學科能引發學生的思考;二要具有趣味性原則,為學生創設一種寬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三要堅持貼近生活的原則,拉近基礎學科的理論與學生日常生活中的通用技術的距離,利用已有的資源完成教學;四要具有可操作性,與通用技術整合的案例,一定便于教學講解,也利于學生理解。
三、通用技術與其它基礎學科整合的方法
根據通用技術課標的要求以及其它學科的特點,在保證教學整體性的情況下,適當調整現有的課程結構安排,在通用技術的各章節尋找與其他學科的結合點,探討整合辦法,形成整合方案。
1.充分分析通用技術學科與其它學科的知識點聯系,來構建教學內容,形成教學案例
先找到通用技術學科與其它學科有聯系的知識點,然后分學科進行討論,讓通用技術教學內容能有機地嵌入物理、化學、生物、數學等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在學習通用技術的同時,領悟相關基礎學科知識,從而起到互相幫襯的作用。
通用技術知識點與其它基礎學科的關聯見下表:
2.找到通用技術的技術實作內容與其它學科實驗的相同點,進行有機組合
通用技術強調的是學生的技術素質、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而在物理、生物、化學等學科領略的實驗中,也需要學生完成各種實驗,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一些基礎學科實驗操作講解的引入來完成通用技術的教學,比如物理的力學、電學實驗;化學的氧化還原反應;生物的膝跳反射等在通用技術的學習中都可以作為實例。
3.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充分展示與其它學科的聯系
在教學的過程中,無論是引入、講解、討論或是課后作業,我們都可以利用通用技術和其它學科的聯系,安排具體的任務內容。
四、通用技術與其他基礎學科整合的過程及案例
通過我們研究通用技術和其它基礎學科的內容,不僅找到了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而且經過實踐、提煉形成與各個學科整合的案例。
1.聯系物理學科,創設教學內容
通用技術的很多內容都為理工科的內容,它與物理學科聯系是最為緊密的,在通用技術開設的初期,很多農村學校該學科的教師都是由物理學科轉行而來,他們都在利用物理學科中的理論來指導通用技術的課程教學。在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中,通用技術設計一的四個內容中,“技術及其性質”與“設計的過程”兩部份,也及通用技術設計二的“第一章結構與設計”“第四章控制與設計”,都和物理學科有著密切聯系,因此在通用技術中占50%以上的內容,都可以與物理知識進行整合。教學設計時,在導入、講解、分析、討論以及總結的過程中,都可聯系物理學科,讓學生看到曾經熟悉的力學、電學、光學等都在通用技術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1)力學方面。在通用技術結構與設計教學中,不可避免地用到受力分析問題,而受力分析是也是物理中學習力學的基礎。例如《技術與設計2》中有個小試驗――了解殼體結構的受力情況,將3只雞蛋分別立于三個瓶蓋上,再在雞蛋上分別蓋上另外3只瓶蓋,取一塊木板放在上面,再輕輕將磚頭或石板壓在木板上面,結果發現雞蛋能承受住好幾塊磚的壓力而不破碎。我就叫學生按照物理力學的內容作圖分析,分析其各部分的受力情況,總結雞蛋為什么不會破。通用與物理的聯系,這樣不僅讓學生感性上認識了通用技術的殼體結構,而且更理解了物理概念,復習了力學的有關知識。
(2)電學方面。通用技術教學中,在控制與設計的單元中,也選擇了一些涉及電路問題的教學案例,這些知識與物理教學上串聯電路、并聯電路也是相關的。
通用技術電子控制技術模塊的學習中,對傳感器的作用及應用都有詳細的講解和實踐,而在高二物理的電學中也講到傳感器、與門電路等這些知識。如果能把物理的這部分知識整合到通用技術中,這樣就可以運用物理學中所講的基本門電路、傳感器等相關知識,讓學生動手實踐,設計出通用技術中要求完成的自動控制及智能機器人等相關內容。經過這樣過程,學生不僅能對通用技術的自動控制思想有所感悟,同時又能把物理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來。
2.聯系數學學科,創設教學內容
經過對通用技術必修教材的分析,通用技術中大概有20%左右的內容與數學學科都存在很緊密的聯系。主要表現在通用技術設計一、設計二的設計過程與設計優化中材料的計算,圖紙的設計等都是在利用數字知識,尤其是通用技術設計1的三視圖部份,用到的均為高中數學空間立體幾何的知識。因此,在通用技術中涉及到該模塊部分內容時,可以引導學生復習數學相關知識,從而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在通用技術中的作用,讓學生學以致用,體驗知識轉變為成果的價值。
比如在通用技術與設計1第3章第3節“設計的表達與交流”之“三視圖”的教學中,可以利用學生已學的數學知識。三視圖作為一種技術圖樣是設計交流與表達的一種常用的技術語言形式。利用學生熟悉的空間幾何體及空間思維的基礎,根據三視圖的概念,嘗試繪制其三視圖是本節的任務。通過本節的學習,不僅有利于數學上學生空間思維的培養;同時還可以達到通用技術上培養學生“能設計、會動手、愛勞動”的目標。課堂中經歷三視圖的作圖過程,體驗技術圖樣的魅力,真正掌握“能繪制簡單三視圖”的知識和技能,學會一種設計交流的技術語言。通過這部分與數學的整合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空間幾何體結構特征的認識,培養空間想象能力、幾何直觀能力,運用圖形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
3.聯系生物、化學學科,創設教學內容
在通用技術中,大概還有20%左右的內容和生物、化學有密切的聯系,具體表現在通用技術2的第一章結構設計與第三章系統設計這兩部份內容中。其中結構設計這部分很多都是生物的仿生學知識,而在通用技術中講解系統設計這部分時,“人體系統”“反應系統”等這些內容又和生物、化學發生聯系。因此,在這部分的教學內容中,我們可以聯系學生在生物或化學中熟悉的“人體結構”“呼吸系統”“泌尿系統”“氧化還原反應”等內容,增加通用技術與其它學科的“共性”元素,及時調動學生,激發學生對生物、化學學科的學習熱情。
比如在通用技術與設計1的第二章設計基礎第一節做一名優秀的設計師中,有很多著名的創造發明都是通過觀察生物和動物的特殊結構和技能,然后不斷試驗而產生的,比如魯班發明鋸子的故事,同學們都不陌生,大家都知道是魯班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現草的邊緣有許多鋒利的小刺,然后回家照著這個原理做出了世界上第一把鋸子。這個故事告訴同學們,大自然有許多的奧秘,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和思考,就有可能創造出奇跡。類似的例子還有人們從魚類能快速在水中游動受到啟發,設計出了流線型外形的潛水艇和汽車等。另外一個故事就是蝙蝠與雷達,蝙蝠的特殊構造同學們在生物知識中已經知道,通過這個故事就把生物學的知識運用到了通用技術中來,告訴同學們只要肯動手動腦,聯系日常生活,聯系生物知識,你也有可能很快會成為優秀的設計師。像這樣的案例書上列舉的只是少數,我們可以發掘更多的生物、化學方面的實例,啟發學生更廣闊的思維空間,引導學生將學過的生物、化學知識與創造發明相結合,成為一個優秀的設計師。
五、通用技術與其他學科整合后帶來的成效
通過對本課題的探索,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在2003~2005年叁屆全國創新大賽中,我校每年均有二名學生獲金牌、一等獎,在重慶市的科技大賽比賽中近三年已有9名學生獲一獎,多名學生獲二、三等獎。通過對本課題的探索,通用技術課程結業考試的成績也越來越好,今年合格率為100%,位居全區第一。通過對本課題的探索,學生對其它學科的學習興趣也增強,學校教學質量也年年攀升,2011年上線率94.1%,2012上線率95.3%,2013年上線率96.4%,2014年上線率達98.6%,而今年達99.5%。
總之,通用技術課程雖然目前在我市未納入高考,但它并非邊緣學科,可有可無,只要我們在教學中合理安排內容,對學生善加引導,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更能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校教育發展。
參考文獻:
[1]顧建軍,段青.通用技術教學研究與案例.2010.
[2]韓鈺.通用技術課的教學特點.廣東教育,2008,(3).
[3]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2003.
[4]何斌.通過多學科整合提高通用技術課的綜合性和深刻性[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3).
[5]汪正華,如何進行高中通用技術教材的教學工作[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09).
[6]顧建軍.通用技術培訓手冊[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
關鍵詞:化學課堂;勤動手;思維活
一、讓學生的手“動”起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人有兩個寶,雙手與大腦。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腦,飯都吃不飽。手腦都會用,方是開天辟地的大好佬”。讓學生的手動起來,既能滿足手的要求,又能達到啟智明理的效果?;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因此,化學實驗在化學學習中的地位舉足輕重。通過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養成學生科學的世界觀和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使學生在動手操作和實踐中主動獲得知識,掌握規律。但在長期的應試教育環境下,在學校的硬件、師資等條件的欠缺下,許多本來應該有學生完成的實驗都被教師的演示實驗替代了,甚至連演示實驗也省了,由“做實驗”變為“講實驗”,這樣,就徹底剝奪了學生“動”的權利,學生真正成了教師灌輸知識的容器。因此,我在課堂教學中,想方設法,盡可能創造條件,還給學生做實驗的權利,做到學生實驗一個不缺,全部開設實驗課。即使是教科書上規定的演示實驗,也經常在我的指導下,讓部分學生上講臺演示。這樣做,學生的注意力更集中了,學習效率也得到了較大的提高。讓學生的手真正動起來,不是說在口頭上,而是要真正落實到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通過我在教學中的長期實踐,始終把學生擺在實驗教學的第一位,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二、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
《論語?子罕》中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這是講孔子能有步驟地進行教導。大教育家葉圣陶也指出:“所謂教師之主導作用,蓋在善于引導啟迪,俾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知,非謂教師滔滔講說,學生默默領受”??梢?,教學中,啟發誘導,激活學生的思維是至關重要的。
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也說過:“人的創造力主要依靠發散思維,它是創造性思維的主要成分”。當今,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是中學教學內容改革的重要趨勢之一,是新時期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因此,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和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出新時期需要的創新型人才是至關重要的。故此,我們在化學教學中要根據教材的內容,精心設計一些培養發散思維的習題,通過一題多變、一題多解、一題多問和一題多答等對學生進行思維品質的訓練,從而靈活地掌握各知識點,進而達到知識遷移和掌握的目的。
在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都反映,學生的成績上不去,關鍵是學生的思維“懶惰”,不思進取。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積極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同時,我還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如討論、交流、搶答、競賽、多媒體、錄像等方式,不斷激起學生思維的興奮點,讓學生覺得化學學習時常有新鮮感。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我覺得學生的思維要“活”起來,關鍵是教師要善于調動和激發。同時,課堂教學設計要充分考慮怎樣引導學生展開充分的思維,可從三個方面考慮:如何引導學生展開充分的思維來獲取知識;如何暴露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并引導他們分析、解決問題;如何尋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并及時贊揚鼓勵,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創造性。因此,教師要細心觀察學生的心理活動,把握學生的思維動向,有針對性地調動學生的情緒和學習的熱情,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讓學生的交流“多”起來
新課程的理念告訴我們,要在課堂上讓學生主動地學習,要使學生相互交流合作,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其中,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交流,十分重要。因為,學習是一個不斷探索,發現知識、掌握和應用知識的過程。作為每個學生個體來說,他們的知識、經驗是有限的,只有取各人所長,實現資源共享,這樣才能在課堂上獲取更多的知識,使每個學生受益。如在前不久的一次教學中,在講到“食品與健康”的課題時,我就讓學生充分討論交流,各抒己見。結果,學生提出了許多問題,其中有許多問題是教師本人也沒有想到、沒有聽到的。特別是這些問題的解答有相當多是由學生自己回答的,而且,學生回答的視角是多方面的,甚至是獨特的,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因此,我們應該充分相信學生,要知道學生的智慧和潛力是無窮的,我們作為教師,也應該不斷學習,積極參與到學生的交流中去,做一個耐心的傾聽者,交流的組織者。學習成果的分享者。同時,更要注重培養和愛護學生大膽發言和交流合作的熱情和積極性。
四、讓學生的情緒高起來
什么是情緒呢?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所持有的態度體驗,是和機體需要相聯系的體驗形式。當學生處于積極的情緒狀態時,總是興致勃勃,做什么事都樂滋滋的。這實際上是一種良好的心境。前蘇聯學者別利欽也指出,教師“一跨進教室的門檻,就要記住,你是一堂課的締造者,你要是情緒不佳,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情緒,就會使一堂課黯然失色,沒有生氣?!庇淇斓那榫w需要教師不斷地鼓勵,只有在給予學生充分肯定的基礎上,學生的自信心才會慢慢地培養起來。一種充滿賞識的目光,一句充分信任的言語,一個正確合理的評價,都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因此,教師要及時有效地加以鼓勵、肯定,“優”待學生所取得的成功,千萬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對于學生在學習中所表現出來的閃光點應當予以充分肯定,點燃他們自信的火花,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老師的贊許與希望。
在當前的課程改革實驗中,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改變了過去“聽、記、背、練”的被動狀態。使學習活動更具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開放性,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最大的變化就是蘊藏在內心深處的學習熱情被極大地激發出來,主體性得到真正發揮。外在的表現就是對化學課產生了空前的興趣?,F在,學生普遍反映,他們比從前更喜歡化學課了。
中國古代的學制中“小學”的教學內容就包括了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也就是語言文字的音、形、義及其演變過程等??梢妭鹘y教學中就非常注重文字的教學。南宋教育家朱熹在總結前人教育經驗和自己教學實踐的基礎上,認為小學兒童“智識未開”,思維淺薄,他在《童蒙須知》中提到了兒童的寫字要求:“凡寫字,未問寫得工拙如何,且要一筆一畫,嚴正分明,不可潦草。”新修訂的《語文課程標準》進一步強化文字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所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作為語文教師要立足文字教學,切實為小學生今后的[www .DYLW.NEt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的服務,歡迎光臨]語言發展打下扎實的文字基礎。語文課要注重文字教學,因為文字是有生命、有溫度的東西,文本就是由一個個鮮活、靈動的文字之軀組成的,茶要細品,細品方知其味道;同樣,優美的詞句也要反復品味。
在教學《慈母情深》時,可以擷取其中的精彩字詞,讓學生細細地咀嚼、推敲,體會文字中的精妙之處、精彩之筆,挖掘文字背后所蘊含的情感和溫度,激起學生情感上的漣漪。如“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著……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這一句中的關鍵詞“皺皺的、龜裂、酸、攥”,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鈔票為什么是皺皺的?媽媽龜裂的手是什么樣子?我的鼻子為什么一酸?我們從這個字詞中能夠體悟出什么呢?”指導學生反復閱讀推敲字詞,想象母親工作的艱辛,掙錢不易,體會慈母的無私與偉大,伴隨著小作者的情感跌宕起伏,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文字來震撼著孩子們的心靈,使語文課上充滿著濃濃的“語文味”。
文本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前提和媒介。語文課堂首先就是要強化語文的專業性,以語文課本為中心來教學,把語文課堂變成語文的天地。課本,就是上課之底本。我們的語文教材編寫是很嚴謹的,不管是精讀文本還是略讀文本,各個年級的教材都有著科學的、完整的編排意圖,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梯級難度循序漸進。哲學大師海德格爾說過:文本閱讀就是“徜徉在語言之途。”這里的徜徉就是散步的意思,但是徜徉比散步要更顯得高貴、更顯雅致、來得富有詩意。所以我們語文老師作為教材的使用者、教材知識的傳授者,要培養學生對語文的喜愛,挖掘課文自身的文學因子,從文學的角度觀照課文并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就成為一種必要。文本的文學性首先表現在想象性,不僅文本本身是想象的產物,而且作為讀者、教師、學生的角色在解讀文本、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想象是不可缺少的。成功的語文教學,教師應該將學生引入文本、并使之沉浸文本,用心感悟文本的精妙之處,不但品味、學習文本的典范語言,而且努力體悟字里行間所蘊涵的情感與思想。而要達到這一境界,不是靠一些熱鬧花哨的外在形式,而是依賴于文本本身所蘊含的魅力。
劉勰在《文心雕龍·神思》篇中說:“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為妙,神與物游。”劉勰這里講的是創作,那我們的文本解讀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教師帶領學生在文本中展開自由想象的翅膀,讓學生實現時空的“穿越”,拓展了文本的內涵,體會文本的意象與情感。王崧舟老師在《詩意語文》中說道:“文本詩意,就是那些‘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言語秘妙。它可能是某種言語表現形式,也可能是動人的情感、獨特的思想、深刻的哲理、重要的信息,或者形式與內容兩者兼得,但這所有的一切都只能存身于‘不朽的文字’中。”中國文學上素有“言不盡意”的傳統,而“象”則在“意”和“言”之間搭起了一架溝通的橋梁。而文字的背后也承載著對于生命、對于自然的洞悉和感悟。最近許多語文教學專家呼吁:我們不要一味地關注文本“寫了什么”,而要更多地關注文本是“怎么寫的”。
比如在教學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時,我們要抓住這首作品“詩中有畫”的特點,憑借文本將“詩”與“畫”結合起來,直觀地再現古詩的畫意,鼓勵學生去馳騁想象,在頭腦中形成畫面,體會出詩歌所表達的意境。如“春江水暖鴨先知”一句,既富有自然的情景,又蘊含了生活的哲理。為了讓他們深刻體會這首詩歌的寓意,可讓孩子們在熟讀的基礎上,自己親手畫一畫詩歌所描繪的畫面。兩三枝透過竹林的桃花,昭示著春天的來臨,嬉戲于江水的鴨子自由自在,在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賜。小河岸邊水草豐茂、密密匝匝,嫩綠色的蘆芽尖悄悄地鉆出頭來,孩子們對春天的喜愛之情溢于畫面。學生把文字變成了活生生的一草一木,對詩中的意境感受逐步加深,從而陶冶了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秀美河山的情操。我想,我們的語文課堂就應該踏踏實實地引導學生多走進文本,引領學生在文本中走上幾個來回,這也帶領著語文教師返樸歸真,讓我們的語文課回歸生活本源。
語文教學中的文化內涵、外延十分豐富,一個民族的文化對一個人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語文教學必須從人文精神積淀和傳統文化發展的高度去把握,讓學生受到傳統文化熏陶與感染,從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試想 一個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中如果缺少民族文化的視角,那么他的語文課堂底色肯定是蒼白的。比如外國人學習漢語,盡管他們認識了“小橋流水人家”,會讀也會寫,但是短時間內他很難體會出其中豐富的內涵和韻味,而同樣的方塊字,在中國人的眼中,就是一幅幅生動的江南煙雨水墨山水般的圖畫,它們蘊含的無窮美感與詩情,唯有具備這種文化基因的中國人方能真正地體會到。語文教學只有真正幫助孩子把民族文化之根植入心靈的深處,才能讓他們體悟出這些方塊字背后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真正潤澤炎黃子孫的心靈家園。比如古代神話就是我們祖先們古代生產生活中的產物,是人類根據自己的判斷來解釋人與自然的矛盾的一種暢想,它反映了人們一種“創生、創造”的思想。課文《開天辟地》這篇深化就潛意識地反映了古代人們對社會秩序的維護,天地間一切都被神靈安排得井井有條,中國神話中的“神”都生活在“上界”,人格上、道德上都是“美”的化身。教學設計之前,我想教師在文本解讀上,除了文本表面的探究和挖掘,還需要對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對于教學內容才會有更清醒地認識。
文化就是一個民族血脈的傳承和濡染,著名的文化學家皮爾森說過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文化’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動詞。”也就是說,文化是一種語言和精神習得、積累的過程。特級教師王崧舟在設計古典詩歌[www .DYLW.NEt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的服務,歡迎光臨]《楓橋夜泊》教學時,他站在學生生命成長的高度,著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養成,以詩歌接受史理論為依托,在文化傳承的背景下來組織課堂教學,促進了學生語言和精神的協同發展。這一課設計精巧,起承轉合,匠心獨運。教師由意象“愁眠”入手,讓學生在一堂課中穿越時空,傾聽著不同歷史時代、不同作者的心聲,逐漸滲透文化意識,迭起,寒山寺那千年的鐘聲令人蕩氣回腸,王老師用自己的睿智和靈性,揮灑著經典文化的魅力,抒發著騷客詩人的情懷,充分展示著“詩意語文”大氣厚重的魅力。
關鍵詞:課程目標教學目標
一、課程綱要的啟示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由此可見,新課程在目標上分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態度情感與價值觀”,同時又力圖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態度情感與價值觀”整合成統一的有機整體。矛盾的兩面卻又是統一的整體,這就需要我們以不同的維度來審視課程目標。
1、目標的層次性——用分類的觀點審視課程目標
完整的課程目標一般分為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次的目標。宏觀目標是指課程的培養目標,它反映了時代、社會和國家對學生發展的總體要求;中觀目標是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它反映了國家對課程內部運行系統的整體要求;微觀目標是指具體學科課程標準中的目標,它是宏觀和中觀課程目標的具體化。
課程目標體系中也可分為低級、中級、高級三個層次的目標。知識和技能屬于低級層次的目標,它是掌握方法和獲得能力的基礎和前提;過程和方法屬于中級目標,它概括的程度比知識和技能更高一些,是工具和武器;態度、情感和價值觀屬于最高級的目標,它實質上是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問題,是內驅力和政治立場(圖1)。
2、目標的平衡性——用統一的觀點審視課程目標
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態度情感和價值觀,既可分割、相互區別,又是相互依存的。將傳統教育普遍關注的知識和技能(俗稱“雙基”)、有所察覺的過程和方法、被人遺忘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都應該受到普遍關注。在具體的教學中,這三個層次的目標可以看成是一個三維坐標系中的三個不同的維度(圖2)。在教學實踐中,學生通過某一學習過程獲得知識和技能,體驗過程和方法,形成一定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因此這三個層次的目標共同形成一個面,而且維持一定的平衡,如果任一目標的力量使用不當,都會導致教學偏離原來的方向。
3、目標的完整性——用系統的觀點審視課程目標
新課程關注學生作為“整體的人”的發展。人類個體的存在是一個整體性的存在。個體存在的完整性不是多種學科知識雜匯的結果,也不是條分縷析的理性思維的還原。學生作為“整體的人”的發展,意味著智力和人格的協調發展。新課程努力改革既有的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把學生的知識學習與精神建構作為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之一,力圖通過制定國家課程標準的形式代替一直沿用的教學大綱,在內容上將“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放在與“知識與技能”同等重要的目標維度,承認學習過程的價值,注重在過程中把知識融入學生個體的整體經驗,轉化為“精神的力量”和“生活的智慧”。
學生作為“整體的人”,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也應該是有機的“整體”,它們是相輔相成的。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期望三維目標的“整體”達成。因此,如何將課程的目標轉化為課堂教學的目標并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是每一個教學工作者應該思考并努力實踐的。
二、課程目標的實現
課程目標在理論層面已經比較成熟,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共識。然而,審視當前的現狀,不難發現,課堂教學主渠道并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還存在著許多偏差。本文試圖通過“生命的誕生”的透析,從教學系統中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學策略等諸要素角度,尋找課程目標的教學實現途徑。
1、整合序列——從教學過程角度實現課程目標
教學過程從根本上說是一種在特殊條件下所進行的認識過程,學生認識世界是在教師指導下完成的,同時還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認知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學應該是有序的,有效的教學源于有序的教學,有序的教學來自于對各種序列的深刻認識和有效整合。我們認為,教學應包括教學序列、知識序列、認知序列、思維序列和情感序列,而且它們是整體推演的。(圖3)
(1)把握知識點
開展課堂教學的第一步,是組織整個課堂教學的切入點,但它不只是一般意義上的作為“引子”把教學內容導出來,還應是學生開展探究學習的起點,所以它直接影響探究教學的進程和質量。知識點的產生是基于對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非常清晰的領悟和理解的前提下,挖掘和提煉出知識的基本內涵,立足于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通過具體的事物或現實生活創設豐富多彩的導入情境,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思維、聯想和想象空間,能讓學生經過體驗后有所感知。知識點應與整個教學內容有著廣泛的、密切的聯系,具有較強的發展性和開闊的空間且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
“生命的誕生”一課,利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藝術家、雕刻家、畫家、建筑家和詩人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及其作品《創世紀—創造亞當》引入學習主題——“生命是怎樣誕生的”。首先,從科學發展的歷程上來看,“神創論”是最早探討“生命的誕生”的;其次,“神創論”屬于非科學,與科學的假說形成鮮明的對比;再次,“神創論”和神話傳說是學生較為熟悉的,貼近學生的經驗;最后,通過名畫欣賞可以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通過表達交流神話傳說可以發展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2)連接知識線
學生發現問題或教師提出問題,再由學生提出假設,并開展探究活動,即探究性問題的提出和探究性活動的設計,其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知識線應從點引出、為面服務,具有研究性、啟發性、科學性和針對性,符合學生認知高度,堅持由淺入深、深入淺出的思想。
“生命的誕生”一課,主要針對“自然發生說”、“地球起源說”和“外星起源說”創設情境、建立假設,進而尋找證據,從而不斷地舊的假說、建立新的假說。首先,這三個學說本身產生具有時間序列,要遵循科學發展的歷史規律;其次,假說的建立和證據的搜尋具有研究性和科學性;第三,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不斷地經歷和體驗假說及其實證,使科學方法的學習水到渠成。
(3)構建知識面
學生通過實驗、討論、推理、演繹、判斷等手段充分調動了學生手、口、腦并用,對知識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和理解,但那仍是零散的甚至是不全面的。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對知識進行歸納重整,深化和概括知識,發掘知識的本質和規律,最后形成完整的知識層面。
“生命的誕生”一課,從科學方法的層面去歸納重組學習過程中使用的——假說、實驗和模擬,進而讓學生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就是將自然現象中獲得的信息轉化為研究的問題,然后根據已有的事實建立假說,再根據假說設計實驗并驗證假說的真偽,從而推動科學研究的不斷進行。
(4)形成系統
開放學生思維,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把對知識的理解轉變成立體的、空間的思維,最后真正把知識內化為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對事物認識的逐漸深入,我們會越來越多地面對新的事物或新的問題。我們的學習如果跟不上這些新的事物就會落后。因此,教學中有必要把這些新的信息融入到課堂中來。同時因為教材作為教科書的特殊身份的局限,而學科知識本身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所以課堂教學的內容需要一定的拓展與延伸。
“生命的誕生”一課,使用“海底煙囪起源說”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并且逐漸領悟科學的本質——科學就是在已有的證據基礎上建立假說,不斷地尋找證據,解釋自然現象,即科學是追求合理的解釋,科學是發展的科學。同時繼續應用學生已基本鞏固的科學方法——假說進一步內化為學生的能力。
以“切入點”、“重點”、“難點”等科學知識點連接成有序的知識線,在每一個知識點上建構知識面,最后形成開放的系統。
2、明晰結構——從教學目標角度實現課程目標
目標是課程所要達到的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預期結果,它是以人的發展作為基本出發點。因此,教學目標的結構要符合層次性、平衡性和整體性。教學目標的定位要體現階段性和發展性。在設計具體課堂教學目標時,一方面,目標維度以及核心線索與課程目標、單元目標相一致、相呼應;另一方面,要比單元目標更具體、明確。同時要更多地反映學習的活動和過程的信息,對學習水平的確定應該更加切合學生實際。
“生命的誕生”一課,以主要的教學線索分析教學內容,并在理解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對各個知識點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態度情感和價值觀三個維度提出具體目標(圖4)??梢姡⒉皇窃诿恳粋€知識點上都有三個維度的目標,每一個知識點上的某一維度也并不都是只有一個目標,而整節課在三個維度上的目標保持相對的平衡。然而,教學內容之間可以有“類屬關系”(包括“派生類屬”和“相關類屬”)、“總括關系”和“并列組合關系”,因此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應考慮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并給予較為準確的定位。
3、開境——從教學內容角度實現課程目標
教學內容是為實現教學目標,要求學習者系統學習的知識、技能和思想、行為的總和。這就要求樹立科學的教學資源觀。首先,教學內容的選擇要以課程目標的要求為依據;其次,既應立足于當前需要,又應放眼于長遠發展。從知識的結構、學力的水平、認知的水平、教學的進度以及資源的整合等角度對教材進行必要的取舍和調整。
“生命的誕生”一課的學習是研究和論證“生命起源”的過程,而在科學的歷程中,有許許多多關于“生命起源”或“人類起源”的研究手段和理論論述,它們有著不同的表述和證據:如“神創論”、“自然發生說”和巴斯德實驗、“地球起源說”和米勒實驗、“外星起源說”和考古隕石的發現、“海底煙囪起源說”和現代深海形成硫細菌的事實、“生物發生律”和生物胚胎學的研究成果、“非洲人類起源說”和人類種族遷徙歷史等。其中分別隱含著非科學的、科學的實證和模擬、哲學的歷史和邏輯的統一,以及技術上的DNA檢測等思想和方法。我們在教學中應該作較為充分的了解,并將其作為教學素材和資源保留下來,適當地進行取舍和調整。
其中的“生物發生律”隱含著歷史和邏輯的統一這一哲學思想,對于初中學生來說,這一要求過高,教學中應該避免使用,而應作為教師繼續學習的資料?!胺侵奕祟惼鹪凑f”則表明了新技術在人類起源研究中的應用,在教學中不作具體要求,但可以介紹,讓學生明白,技術的進步可以促進科學研究和科學的發展。
4、發展系統——從教學策略角度實現課程目標
(1)教學內容——符合科學的發展性
有效教學的基本前提是為學生提供有結構的教學內容,教師的責任是通過對教材的“再度開發”來保證學生的學習內容是有教育意義的,同時應對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和理解水平構成一定的智慧挑戰。選擇教學內容應吸取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力圖準確把握科學發展的脈搏,勾勒出科學的整體輪廓,以實現知識重新構建為最終歸宿。
“生命的誕生”一課,從神創論、“自然發生說”、“地球起源說”、“外星起源說”和“海底煙囪起源說”這一科學發展的時間序列角度組織教學內容,符合科學發展的歷史,同時讓學生領悟科學本質——科學是發展的科學,實現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的重構。
(2)學生認知——符合認知的發展性
建構主義認為,科學知識的學習是經歷從已知到未知的過程,是經驗的改組或創造,是從具體事物和現象的描述開始,然后轉向關系、定義、規律揭示的過程。學生個體的主動性在建構認知結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作為課堂教學,學生是從具體感知開始認知的,通過教師的啟發引導,讓學生按照自己觀察和思考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認識事物,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隨著感性認知的深入,學生需要對那些將各種事實和現象串聯起來的線索進行整理;從知識的形成到學生素質和實踐能力的轉化,是通過學生在課堂活動過程中的積極內化實現的。
“生命的誕生”一課,從學生已有的經驗“神創論”作為“起因”,到學生相對陌生的“自然發生說”、“地球起源說”和“外星起源說”作為主線,最后用“海底煙囪起源說”作為拓展。
(3)學生思維——符合思維的發展性
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終目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態度,主要產生于對學習的需要和動機。強烈的求知欲驅使下,學生才能開動腦筋,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追求新知識,探索解決問題的新途徑、新方法。
“生命的誕生”一課,從三個生命起源假說的事實、假說、證據、驗證等角度不斷地引發學生的思考,從非科學的“神創論”到科學的“自然發生說”的正向、逆向思維,從“地球起源說”到“外星起源說”的正向、逆向思維,以及“海底煙囪起源說”的發散思維,從而不斷地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4)學生情感——符合情感的發展性
人的情感決不是自然成熟的過程,而是教育促其發展、成熟的過程。情感活動基于人的需要,又貫穿于人的興趣、動機、態度、意志活動的始終。情感活動作為完整的人的心理活動的組成部分,總是發生、發展和表現于人的一切活動之中。
“生命的誕生”一課,利用世界名畫和神話傳說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三個起源假說的探究過程和交流評價激勵學生有效學習,再在對科學方法的總結中享受成功的喜悅,最后以“海底煙囪起源說”的拓展感受科學的無限魅力和科學本質。
三、相關問題的討論
1、科學探究與雙基的關系
國內外科學課程標準反映出的共同特點之一就是重視探究。如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指出,“基于探究教學的需要,允許學生就設計科學研究過程方面在更廣闊的范圍內發展能力,學習知識”。無疑,探究學習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在教學時間總量不變的情況下,如何在雙基教學與探究活動之間進行教學實踐的合理分配,是國內外教師在實踐中遇到的一個重要問題,普遍的認識是刪除傳統教學中被認為過難、過深的內容,代之以與探究活動有關的內容(圖5)。然而,這種取而代之的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則容易導致將科學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科學探究割裂。
我們認為,科學探究和科學雙基教學應該是融合的,它們在課程中各有一定的比例。而且科學探究只有跟雙基教學有效地融合,才能夠在科學學習中體現出更大的功能和更強的生命力。在具體科學學習課題中,科學知識是載體,科學探究是方法和手段,科學探究的方法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科學基礎知識和形成基本技能的方法(圖6)。
2、新課程三維目標的整合
可以這樣認為,學生是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發展能力,并在此過程中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就初中《科學》教學而言,通過實施探究教學讓學生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探究方法,學習科學基礎知識,熟練科學基本技能,發展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實、探索真理的科學態度,進而形成科學的世界觀,這才是課程的真正目的。
教學是復雜的系統,新課程三維目標的整合在操作上存在很大的難度。我們認為,“思維之心只能寓于知識之體”的觀點也許更接近問題的本質,從而建構教學的多維融合開放動態螺旋模型(圖7),或許能給我們更多的啟示。
主要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科學課程標準(7~9年級)(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朱清時.《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科學第六冊(九年級用)》[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6。
3、高慎英,劉良華.《有效教學論》[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5。
4、王磊.《初中化學新課程的教學設計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5、白月橋.課程標準實驗高課程目標訂定的探討[J].課程•教材•教法,2004,(9):3—10。
6、劉啟迪.課程目標:構成、研制與實踐[J].課程••••••教材•教法,2004,(8):24—29。
7、余文森.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成績與問題反思[J].課程•教材•教法,2005,(5):3—9。
附件:“生命的誕生”教學設計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科學》(浙江教育出版社)第六冊(九年級用)第一章演化的自然,
第4節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誕生,第2目生命的誕生。
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引言
1、介紹:作者簡介。(旁白:資料1)
聆聽
創設情境
2、欣賞:《創世紀——創造亞當》。(旁白:資料2)
欣賞
審美教育
問題
發現
1、設問:該畫闡述了怎樣的文化主題?當時認為生命是怎樣誕生的?
2、提問: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傳說。(資料3)
思考。上帝造萬物。
談論:開天辟地、女媧造人等等。
觀察和思考
“神創論”
聯想和表達
問題
探究
3、小結:這些傳說說明我們的祖先在遠古時代就開始思索生命是怎樣誕生的?
4、過渡:生命真的是上帝創造的嗎?迫于當時的科學技術的背景,我們的祖先只能從精神上解釋,它是帶有政治和宗教色彩的,這種解釋是非科學的,讓我們以科學的眼光來研究本節課的主題。地球生命起源之謎,是科學上最大難題之一,至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5、情境:影片(地球生命的誕生)。
6、交流:組織影片評析。
7、過渡:生命在地球上出現是幾十億年以前的事,事過境遷,歷史不會重演。到底怎樣去研究這一段經歷呢?
8、介紹:米勒實驗。
9、過渡:是不是生命真的在地球上土生土長的呢?
10、情境: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家對隕石進行分析發現有核酸和蛋白質等生命基本物質。于是提出另一個假說:地球上的生命可能由隕石從外星空間帶入地球。
11、資料:“外星起源說”。
【資料1】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與達芬奇齊名的著名藝術家,兼雕刻家、畫家、建筑家和詩人于一身。他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創作的任務雕像雄偉健壯,氣魄宏大,充滿了無窮的力量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資料2】西斯廷教堂天頂上的巨大畫幅《創世紀》描繪了九幅主題畫,有上帝區分黑暗與光明、創造日月與動植物、創造魚與海中動物、創造亞當、創造夏娃、墮落與亞當夏娃被逐出樂園、諾亞筑祭壇、洪水和諾亞醉酒。
【資料3】傳說混沌的空間中,孕育出人類的老祖先——,經幾萬年,他把天地分開。臨死前他把呼出的氣體化作風和云彩,聲音化作雷電,眼睛化作太陽和月亮,頭發和胡子化作星星,四肢和軀體化作四極和五岳,血液變成江河,肌肉化作田土,就連身上的汗毛也化作草木,裝點大地。天神女媧感到十分孤獨,于是攫取地上黃土,摻水揉團,按照自己的樣子,捏成個個小生靈,這就是人。用泥捏人太慢也太累了,于是她取了一根藤子伸進泥潭,然后猛地向地上一甩,濺落的泥點都變成了人,從此大地布滿了人的蹤跡。
【資料4】隨著深海探測的深入,20世紀70年代對加拉巴哥斯群島洋中脊火山噴口的研究表明海水在深海煙囪中經受了高溫影響下的系列變化,可能形成原始生物化學物質。深海煙囪與熾熱巖漿直接連通,溫度達1000℃,周圍海水沸騰,冒出的濃煙里富含金屬、硫化物,熱水中富含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氫和氨氣,這是一個既有能量又有生命起源所必需的物質環境。鑒于深海形成硫細菌的事實,推想原始生命可能就在那里誕生,由此又提出了“海底煙囪起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