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8 01:12:5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語文閱讀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四川德陽市進行了“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的課堂教學法的探索,推出了“群文略讀記錄表”、“五步教學法”和“畫知識樹”的教學策略。“五步教學法”的操作模式,即主題回顧──閱讀概覽──片段分享──精彩賞析──主題拓展。“群文閱讀”教學的理念從提出至今不過十年左右,而且使用者和研究者主要集中在小學語文教學領域,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現狀的實踐研究尚顯不足。
“群文閱讀教學”,是指教師在一個單位時間內指導學生閱讀相關聯的多篇文章,是拓展閱讀教學的一種新形式。它更關注學生的閱讀數量和速度,更關注學生在多種多樣文章閱讀過程中的意義建構,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種全新閱讀教學模式的要義是立足于課內精讀,做好方法引領,使學生的閱讀實現向課外多向度的有效遷移、拓展、整合,從而達到拓寬知識視野,提高有目的的獲取并概括信息能力,涵養人文情懷的目的。
實施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精選文本,按題材、體裁、表達形式、語言風格、作者合理統整,給學生帶來了豐富的信息和巨大的思考空間,也帶來了許多疑惑,需要學生在交流討論中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從而厘清概念,發展技能,獲得閱讀。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滲透質疑討論的閱讀策略,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表述自己的觀點、提出自己的問題、在交流中提高。我們的教學的目標不僅要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而且要通過閱讀教學引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對于閱讀能力而言,我們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認讀能力、理解能力、鑒賞能力、閱讀反思能力,注重提高學生短時間內提取信息的信度和速度,利用、加工信息的效度。真正使語文學科成為學生全面發展的得力工具。
首先應使學生們和教師們意識到在中國閱讀教學的重要性。閱讀是老師、學生、作者之間的橋梁,我們能夠在閱讀中尋求交流。所以,應該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優質的閱讀環境。讓教師忘記以往舊的學習理念,不斷加大學生們的閱讀時間和能力。我們可以在講授《我愛這土地》這一文章時,讓學生們不是在教室里而是坐在草地上進行學習,加深他們的印象和氛圍,還間接加深了書、老師、學生之間的交流。
2.訓練學生們的聽說能力
授課期間,教師應不斷創新,改變以往“你講大家聽”的教學模式,應帶動學生自己來讀和聽。如教師在上到《的少年時代》這一課時,應該廣泛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讓孩子們在課堂上輪流朗誦各段給大家聽,并讓他們互相提問每段所講述的內容和情感。這樣會加深學生對文章的印象,還會使學生融入到這篇文章中來領略偉人的偉大。
3.提升教師自身水平
雖然現在教師隊伍不斷壯大和提升,但是還是有很多老師只是渾水摸魚,把提高學生的筆試成績作為畢生目標。所以,我們應該加大對教師的培訓,改變教師以前的工作方式和聽說能力。主要從訓練教師的普通話、言語表達能力和授課方式等方面進行著手。使老師們在對學生授課時表達清晰,風趣幽默,從而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另外,教師們應訓練自己養成良好的教學風格,如在講每一節課時應先給學生們留出一些時間閱讀,使他們對文章有個大致了解,再讓他們各抒己見,談談對文章的看法和態度。這樣既會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也會使學生們能主動閱讀和思考。
4.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教師不應刻板的追究誰對誰錯,讓學生們積極提出問題,思考問題,不斷聯想。如在講到《的少年時代》這一課時,我們可以先讓學生們自己發表意見,問問他們對偉人的認識和對主席的了解,活躍課堂氣氛,然后讓他們思考如果自己生活在那個時代會怎么做?最后讓他們思考代代偉人們犧牲自己為了什么?這樣不僅能使學生們學會思考,還會最終升華為他們自己感受到的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一)閱讀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渠道
對大多數職高學生而言,閱讀是他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他們對社會的了解,對未來的期待,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建立在閱讀的基礎上獲得和產生的??梢哉f,閱讀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確立,因此,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
(二)閱讀是檢驗教學質量的標準之一
語文是綜合性極強的人文學科,包含天文地理、科學技術等學科的相關知識。而閱讀則是檢驗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標準,閱讀理解能力強,其綜合能力自然也就越高,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更深刻。沒有廣泛的閱讀面,沒有深刻的閱讀能力,是不可能了解文字背后深刻含義,也是不可能學好語文的。
(三)閱讀是學生與社會接觸的需要
職高教育與普通的高中教育存在較大差別,職高教育是面向社會培養技術型人才的,大部分學生將在畢業后走上社會工作崗位,因此,需要對社會進行足夠的了解,在充分了解社會的基礎之上,才能適應社會。但是,職高學生閱歷不足,對社會的了解不夠,而閱讀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豐富的、深入的閱讀,必然能將學生與社會拉進關系,增強學生對社會的了解。
二、運用多種閱讀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教學中,要讓學生能通過有效閱讀來提高對語文知識的領悟,需要教師運用一定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喜歡上閱讀,并能在閱讀過程中更深地體會和感悟文章中的情感和作者要反映的主旨,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一)運用問題引導,激發學生的閱讀思維
職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較差,他們在進行閱讀時沒有目標的指引,使他們的注意力僅僅放在閱讀中,而不是邊閱讀邊思考。要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使他們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能進行有效閱讀,把握課文的主旨,體會作者的情感,就需要教師創設問題情境,在問題的引導下調動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在閱讀過程中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能有效提高閱讀的效率。例如,在教學《荷塘月色》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給他們制定出明確的閱讀目標,通過閱讀讓他們回答出如下問題:概括課文主要描寫了什么?精讀讀重點段(4~6段),議一議“寫了哪些景物,描寫的順序怎樣”;摘抄優美的字句、段落,熟讀成誦。在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指導下,學生對問題進行了思考,并在閱讀過程中跟隨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找到問題的答案,使他們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在讓學生進行閱讀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關注,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使他們能在問題的指引下進行有效閱讀,提高語文理解能力。
(二)進行開放式的閱讀,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除了讓學生進行自讀、齊讀外,還可以開展多種方式進行閱讀,調動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讓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個人輪流選擇一個人物進行分角色朗讀,在讀的過程中,體會每個人物不同的性格特點,用符合文中人物身份和特點的語氣來閱讀,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把課文改編成舞臺劇,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表演能力,使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能反映課文中人物的思想。例如,在教學《雷雨》時,我讓學生進行表演,他們在表演的過程中體會到了當時獨特的時代背景下造成的人物的命運。通過各種形式的閱讀,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積累量不斷豐富,使他們具有的語文能力和理解能力也不斷提高。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閱讀不再是傳統的閱讀方式,而是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了創新,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在閱讀理解能力提高的同時也提高了閱讀的興趣。
(三)探究式閱讀,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學生在進行閱讀時,不只是閱讀課文的表面文字,也不是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閱讀任務,而是要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對文字包含的深層內涵進行探究,理解和感悟課文的主旨,這也是閱讀的關鍵所在。要通過閱讀對語文課文進行更深的理解,才能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增加學生的知識理解,提高他們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在進行探究式閱讀時,教師要做到學生閱讀過程中的引導著,讓學生能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入探究,從抽象的文字中挖掘出豐富的內涵,獲得更深的學習感觸。
三、結語
新課程標準要求,努力建設開放性強的、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語文教養。語文課文內容主要來源于生活,所以,語文課堂上應該利用一切方式還原和豐富生活本身,通過讀透文本,讀懂作者思的想,受到啟發,使課堂變得富有生命力和活力,使學生學會通過文字領略生活,增強對生活的感性認識和語文實踐能力,進一步提高語文素養。
二、自主閱讀的原則
自主閱讀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自主閱讀要將個人感悟和合作探究相結合。在自主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才是閱讀行為的主人,所以,不管是在課上還是在課外,老師都要留出一定的自讀自悟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有機會嘗試感悟文章的思想,而不能滿堂都向學生不斷灌輸知識,把學生看做接受知識的容器。
(2)自主閱讀要和老師的指導相結合。雖然學生是閱讀行為的主人,但是若沒有老師的指導,則很容易出現學生像無頭蒼蠅一樣漫無目的、沒有方向地閱讀的現象,所以,老師要指導學生如何主動進行自主閱讀和思考,如何圍繞課文重點、難點讀懂文章的內涵。
(3)以增強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為核心。閱讀能力就是語文能力的核心,語文課堂教學活動旨在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
(4)將課堂內外相結合。學生自主閱讀的基礎是課內閱讀,而課外閱讀主要是對課內閱讀的補充和延伸。
(5)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老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閱讀態度是否積極主動、閱讀的內容是否多樣,尊重學生獨特的個人見解。
三、新課程標準下的自主閱讀實踐探索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閱讀感興趣,才會主動閱讀。要想高中生通過閱讀獲取知識,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在課堂上講讀有關作者的寫作大背景、生平事跡、才華和發生在作者身上的有趣小故事,能吸引學生對作者的關注,使學生對作者產生好奇心。高中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較強的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在思考問題上已經擁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但思維尚未固定,抽象思維占據優勢,逐漸向理論型抽象思維靠近。老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特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滿足學生的需求。另外,要鼓勵學生多閱讀課文以外的知識,從而培養學生愛閱讀的良好習慣,使學生看到讀物就激發閱讀興趣,不僅開闊視野,還大大提升欣賞作品的水平。
(二)構建學生自主閱讀的課堂教學模式
閱讀是學生吸取書本知識的過程,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應該構建學生自主閱讀的課堂教學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確立學習目標,明確閱讀導向。在講解課文前,老師要讓學生預習一遍,然后師生共同商討并且確立本課學習目標。老師應先概括自主閱讀的提綱,并發放給同學們,提示學生如何按照學習步驟自主閱讀。
(2)激發學生興趣。老師要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對課文懷有期待和好奇心,這就要求導語設計得非常巧妙且富有激情。
(一)拓展閱讀的內容
小學語文教材是小學生拓展閱讀訓練的重要材料,教師可以在指導學生以教材內容為主體,以與之相關的課外閱讀內容為輔助開展拓展性閱讀,將課內閱讀內容與課外閱讀內容完美結合。
(二)拓展閱讀的空間
在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留給學生更多的拓展閱讀時間,充分挖掘和利用閱讀資源,豐富小學生的知識容量,引導小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進行閱讀,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三)拓展閱讀的方式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等信息技術軟件進行輔助教學,使閱讀內容能夠更加的直觀而生動,激發小學生的閱讀熱情,創建輕松、愉快的小學語文拓展閱讀課堂教學氛圍。
二、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方法
在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靈活開展拓展閱讀教學活動,不斷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水平。
(一)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拓展閱讀的內容
在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語文教材內容出發,引導學生進行課內閱讀,再根據小學生自身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因素,教師可以對小學生進行閱讀內容的推薦。例如在指導小學生對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狐貍與烏鴉》這篇內容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進行自主課文閱讀,在課文講解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書籍進行閱讀,這些故事集與課文內容具有一定的聯系,而且能夠滿足小學生喜歡故事的心理特點,激發小學生的閱讀熱情,使小學生能夠主動閱讀,擴展小學生的視野。
(二)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創建生動的課堂
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夠有效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創建良好的閱讀氛圍,激發小學生的閱讀熱情,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指導小學生對《母親》這本書籍的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提問學生:“小朋友們,你們喜歡你們的母親嗎?在你眼中,你的母親是什么樣子的?”帶動課堂教學氛圍,引發小學生積極回答的欲望。隨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有關“母親”的電影、視頻片段,使小學生直觀的感受母親的偉大之處。最后教師可以通過“:今天老師就為大家介紹一本書,名字叫《母親》,希望你們能喜歡,并通過閱讀,從中感受到母親的偉大,更加熱愛你們的母親。”
(三)創建讀書交流活動,展現閱讀的樂趣
在學生進行一段時間的閱讀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讀書交流活動,將每一個學生喜歡的書籍、能夠學習到知識的書籍與其他學生進行分享,展現閱讀的樂趣。例如教師可以將4-8個學生分為一個小組,坐在一起進行讀書交流,分享讀書中所學習的知識和讀書的樂趣,互相展示閱讀的成果和閱讀的心得,比如“最近我閱讀了《母親》,我從書中學習到了……”,真正展現“以書會友”,增進小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這種方式能夠在不斷豐富小學生語文閱讀積累量,增添小學生拓展閱讀熱情的同時,提升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促進小學生思想素質和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
三、結束語
一、教學重難點應準確切入而簡
任何一堂成功的語文閱讀教學課一定有一條清晰的教學主線,這是執教者在反復鉆研教材的基礎上形成的明晰的教學思路。但凡不成功的課堂教學往往會平均用力,多重點而無重點,主線不明的特點。因此,教師緊扣教材,選準教學突破口準確切入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可以根據教材特點,分別以課題、文章中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句、過渡句(過渡段)、課文插圖、文章脈絡……作為教學的突破口準確切入,這樣的課堂教學必定有條有理,環環相扣,而且重點突出、精彩紛呈。我在教學《舍身炸暗堡》一課時就緊扣“舍身”這一題眼來設計。在讀題后,引導學生質疑,大家各抒己見:為什么要舍身炸暗堡?難道就沒有更好的兩全其美的辦法了嗎?是怎樣炸暗堡的?在這個過程中,他怕不怕?暗堡最后被炸毀了嗎?隨后,我鼓勵學生帶著疑問走進課文,在認真的、細致的閱讀中找答案。這樣,選擇了恰當的切入點,閱讀教學就可以長驅直入,深入文本的內核,教學的重難點便可以有的放矢輕易突破。
二、教學框架的建構應緊扣教材,精當提問而簡
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啟發學生思考,傳授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進行課堂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成敗。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深入地鉆研教材,緊扣文本閱讀理解的關鍵,在初讀、精讀、熟讀的每個階段,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巧設疑點,彰顯特點、凸現亮點、填補空白點,通過精當的提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往往能簡化教學過程,使教學環節簡潔,同時在不經意間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收獲學生精彩紛呈的回答,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如教學《小音樂家揚科》時,我首先讓學生看書中的插圖問學生:跪在小提琴前面的人是誰?在學生回答后,我追問:揚科是個怎樣的孩子呢?帶著這個問題組織學生學習課文第一部分,了解到揚科是一個窮苦人家的孩子,他酷愛音樂,大自然的一切聲響在他聽來都是美妙的音樂。接著,我又引導學生回答到插圖上,問:揚科為什么跪在小提琴前?這把小提琴是他的嗎?他把雙手伸向小提琴想干什么呢?帶著這些疑問,師生共同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在與文本的深層對話后,學生不但找到了答案,還帶著對揚科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最后,我又引導學生回到圖中,問:為什么揚科僅僅摸了摸小提琴,就挨了一次又一次毒打?揚科的悲慘結局說明了什么?這樣,學生就水到渠成地理解了課文的難點:是剝削制度的不公造成了揚科的悲劇。
三、教學方法因品讀感悟而簡
曾幾何時,我們緊跟著語文教學的潮流走,傾情于組合各種流行元素,滿足于那種膚淺的熱鬧與快樂,把語文課堂主要應當學會什么問題置之腦后。課堂上那些事倍功半的活動,華而不實的形式多了起來,無形中剝奪了學生對課文本身的誦讀、理解、揣摩和語言文字的訓練、運用。如此進行語文教學,效率可想而知。毋庸置疑,各種多媒體教學手段,活靈活現的動畫課件適時、適度地使用。的確可以擴充課堂容量,化抽象為直觀,激發起學生的興趣,令語文教學更加多姿多彩,妙趣橫生。然而在經濟落后的農村學校,還遠遠無法實現多媒體電教設備進入每一間教室,但這并不意味這些地區的教育水平就一定相應大大滯后。其實,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沒有使用多媒體的家常課同樣也能上得很精彩。因為語文課歸根結底就是在教師循學而導下的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尤其是閱讀教學,其最基本的教學手段就是讓學生直面文本、誦讀文本、感悟文本,進而實現學生、文本、教師之間的深層次對話,以獲取真知。
四、教學資源的開掘因循學而導、互動生成而簡
新時期在學習時,要引導學生反復朗讀,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體會文中那深深的意蘊,體會作家所采取的時空交疊的寫法,同時感悟生活。少年、中年、老年聽雨;故國、異域、臺灣聽雨。年年歲歲雨綿綿,歲歲年年情切切,皆是作者心聲告白。再引導學生涵泳品味文本,抓住“雨境”和“語趣”,從作品描繪的雨境中感悟語言的妙趣,從語言的妙趣中領略聽雨的意境。疊詞———大珠小珠落玉盤;句式———長短參差跌宕生;畫面———遠近高低各不同。這樣,學生必能興趣大增,洞天大開,真乃其樂無窮,想不被吸引都難,還愁興趣不濃?所以說,有了興趣,語文閱讀教學將會是一個姹紫嫣紅的春天。
二、去掉千人一面的枷鎖,探究個性化閱讀之路
語文個性化教學是指在語文教學中可以運用多種方式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以實現學生個性發展的培養目標。
(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學生的學習是一種能動的、充滿個性的活動,這種個性意味著自主、獨立、創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根據自己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個性特點選擇獨特的學習方法,獨立地、創造性地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就能充分享受到學習的樂趣。筆者主張這樣的觀點:享受學習則不困,學會學習則不厭。夏丏尊先生在《關于國文的學習》中說:“閱讀就是從文字上理解他人的思想感情。閱讀對于語文學習本身來說,它是寫作的基礎,有助于提高聽說的能力;對于人生來說,它是改進生活、豐富生活的手段。”夏先生從獨到的角度來觀照閱讀教學,其閱讀的核心思想是:培養學生語感的思想;理解、鑒賞、觸發三階段的思想;對不同的書,閱讀的態度和方法不同的思想。所以,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一定要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只有這樣,才有個性化可言。
(二)新《課標》下的個性化閱讀
比如,在《三國演義》的閱讀教學中,我們應該允許學生對其中的人物有不同的解讀,曹操、諸葛亮、劉備等人物,我們可以突破舊有的觀點,跨越時代,發表不同的看法。要學會與文本交流,與作者交流,與時代交流。當然,以高考試卷中的閱讀為例,我們必須向學生強調一點,閱讀教學中既要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鼓勵發表個人見解,但也不能走極端,必須堅持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引導。個性化閱讀強調的只是閱讀個體的不可替代性,而不是說讀者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盡管教學模式可以千差萬別,但個性化閱讀還是要尊重文本,如果脫離了文本,即使觀點再新,形式再活,也只會南轅北轍。正如高考命題組專家所言,高考閱讀題的答案是講究趨同性的。
三、去掉唯聽是從的枷鎖,探究質疑能力提升之路
新時期教師千萬不能把學生培養成唯聽是從的庸人。我們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就是要走放得開、收得攏、教得精、學得活的教學之路,要讓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百家爭鳴,才能百花齊放。
(一)阻礙質疑的因素
不是學生不想質疑,而是不敢質疑。原因之一,教師包辦過多。即使是讓學生自讀,教師也常常出一些思考題,然后就是幫助對答案,這樣就造成了學生閱讀時的依賴心理。
(二)創設質疑的情境
教師要創設一定的質疑條件,給學生以啟發,并在豐富學生的知識上下功夫??梢圆扇∠旅嬉恍┳龇ǎ簡栴}讓學生提出,答案讓學生得出,點評讓學生說出,分數讓學生給出。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學生有一種主人的意識,有一種成就感,他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閱讀教學中去,并能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三)學會質疑
為了使學生學會“生疑”,從而學會質疑,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一題多問的質疑方法。例如對《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的個性、命運、能力、綜合素質的評價分析,可以就已有的觀點甚至是權威的觀點作出發散性的討論剖析,產生新解,再作辯論驗證。多元與聚焦并存,既可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又可讓學生勇于質疑,學會質疑,善于質疑。
四、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