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住院醫師培訓個人總結
時間:2022-02-11 01:04: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住院醫師培訓個人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畢業后醫學教育是承上啟下的階段,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畢業后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培養高素質的醫學人才,必須抓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這一階段,培養“厚基礎、寬知識、強能力、高素質”的住院醫師,以適應醫學科學技術和衛生事業發展的要求[1]。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實施的目標,是使完成高等醫學院?;踞t學教育的畢業生通過規范化、系統化的專業培訓,將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朝著某一專業方向逐步深入的教育和實踐的過程[2]。國外住院醫師培訓開始較早,發展已經較為成熟,例如美國住院醫師培訓開始于1893年,而規范化住院醫師培訓制度建立則始于上世紀20年代,并已成為美國醫學教育全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我國住院醫師培訓制度可追溯到1921年,并且已制定、頒布了一系列的培訓大綱和執行辦法,但全國各地區住院醫師培訓工作發展不平衡,且我國尚未建立系統的住院醫師培養體系。為適應國際形勢提高我國醫師的專業水平,2010年上海市率先與國際接軌,試點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并實行統一標準,我科榮幸成為首批臨床病理培訓基地。
在初步探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實踐過程中,我們在傳統的“傳、幫、帶”的模式[3]當中引入導師制,英文為“Tutorial”,即被稱為導師的教師在一定期間內,對少數一個或幾個學生進行個別指導的教學方法,采用是以問題為中心,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導師制最初源于14世紀的英國,當時由牛津、劍橋大學率先提出并實施,以后逐漸在倫敦大學及其他許多高校推廣。由于它吻合了因材施教和追求能力專長多樣化的高等教育特征,因而得到了持續的發展。目前,在中國的高等醫學教育中,導師制已經得到了深入、全面地開展。然而在畢業后醫學教育中引入導師制還在探索階段[4]。
住院醫師規培生導師不同于研究生導師和本科生班主任,他是對住院醫師進行全面跟蹤指導,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進行教學,按照他們的個性和條件幫助他們全面成長。在時間上,從住院醫師規培生一進入科室就開始配備相應的導師,一直到其完成住院醫師的培訓為止;在內容上,既要對住院醫師的臨床專業知識、相關專業基礎知識以及初步科研方法進行指導,還要對他們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等方面進行指導,目標在于全面提升住院醫師的綜合素質。
一、以臨床實踐為中心,提高臨床閱片能力
長海醫院是一所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具有多學科領域豐富而全面的臨床病例資源,病理科在長期的臨床工作中,在做好常見病、多發病病理診斷的同時,針對罕見、少見和疑難病,定期開展疑難病例討論,并及時進行歸納、總結,積累了大量典型的病例資料。在臨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過程中,導師可以充分利用科室的教學實踐資源,結合科室良好的業務學習氛圍和傳統,分系統地給規培生結合檔案切片講解理論知識,并適時提問考察,引導規培生全面、扎實掌握基本理論、實踐技能的同時,激發其求知欲和學習的積極性,使其正確認識到“病理學并不是一門枯燥的學科,而是充滿了探索、循證、求證的領域”。同時導師應該及時了解住院醫師的輪轉情況,在考察其基本知識和閱片技能、以及是否按照培養方案要求完成規定的工作量后,根據每個人輪轉的不同情況對住院醫師的下一步輪轉方案進行及時調整,避免了以前住院醫師培訓中一套方案到底的做法。
二、以理論為基礎,進一步加強專業課程的學習
我們在對住院醫師規培生進行基礎理論與基礎知識的訓練中,以新理論、前沿知識為重點,如果只注重現有課本中陳舊知識的學習,不注重對飛速發展的當代醫學科學知識的掌握,將來的他們將無法適應臨床的需求。理論方面的培養可以采取靈活多變的形式,如舉辦專題講座、文獻報告、病案研討、多學科討論會等,既可由專家教授主講,也可由住院醫師本人來做報告,以“頭腦風暴”式的沖擊,使學術氣氛活躍、熱烈,從根本上提高了住院醫師的自學能力和學習興趣。
三、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培養一定的科研思維能力。
科研是臨床醫療與教學的先導,是醫療新技術持續不斷產生的搖籃,也是臨床醫學發展進步的源泉與動力。高素質的病理醫師,不僅要具備精湛的臨床病理診斷技能,而且應該具有創新思維的科研攻關能力。雖然我們不需要像培養研究生那樣要求住院醫師規培生進行科研實踐,但也應緊密地結合臨床,培養他們一定的科研思維能力。這就要求住院醫師規培生在臨床學習之余,由導師指定他們閱讀一定量的參考書、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雜志期刊,并學會應用網絡檢索方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閱讀任務,并寫出綜述、個案報道或病例總結回顧,為今后進一步的科研活動打下基礎。
四、醫德的培養
醫德是一種職業道德,是醫療衛生人員的道德情操、職業素養、社會道德在醫療衛生領域中的綜合體現。近些年來,我國醫學教育主要缺陷是輕視人文素質教育,具體到規培醫師表現為:缺乏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缺乏對病人的同情心,職業道德觀念模糊,重利輕義、重效率輕公平,重自我輕社會。他們不知道在目前這樣劍拔弩張的醫患關系中,良好的醫德是醫務人員規避風險的基礎,因為只有具備了良好的醫德,我們才能真正做到視病人如親人,才能在當前的拜金主義大潮中淡定處之。因此,在住院醫師培養的過程中,導師不能只是教給他們如何閱片,更要注意他們在道德素養、文化素養、行為素養、語言素養、心理素養、性格素養等方面的提高。醫生作為促進健康、防治疾病與提供衛生保健的使者,要遵守職業道德,熱心為患者醫治疾病和減輕痛苦。
總之,導師制是新形勢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一條新途徑。它使住院醫師的培訓有序、規范地進行,使住院醫師的素質全面提高。在培養過程中,導師能根據其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及時調整培養計劃、進度和帶教方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達到把問題解決到關鍵,把工作落實到實處的目的,為進一步培養病理學高端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群.住院醫師培訓制度美國的新進展和我們的借鑒[M].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年.
[2]張愛莉,薛迪,沈昭在.上海市醫師??婆嘤柕目尚行哉{查策略研究[J].中國醫院信息,2002,6(10):35-39.
[3]李增山,王哲,王瑞安.外科病理住院醫師規范化培養實踐中的問題與思考.醫學信息.2011(24):5265-526.
關鍵詞 住院醫師 規范化培訓 就業現狀
中圖分類號:R192.3/R7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4)20-0008-03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已成為醫學畢業生成長為合格臨床醫師的必由之路,對此國際醫學界已達成共識。2010年2月,上海市衛生計劃生育委員會(衛計委)等部門聯合印發了《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施辦法(試行)》,標志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正式啟動[1]。上海先行先試,建立了“行業內社會人”的管理模式[2],實行“統一標準、統一平臺、統一考核”的培訓模式,核心任務是把住院醫師塑造成具有高尚職業道德、良好臨床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合格的醫務人員,從而保證臨床醫師專業水準和臨床醫療質量,促進衛生事業可持續發展,更好地滿足群眾健康需求。
上海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施已逾4年,相關的研究工作不斷深入。然而,對規范化培訓醫師(簡稱規培醫師)離開基地后就業去向的文獻報道較少,僅嚴麗娟等[3]的研究對此展開論述,且偏向于論述和政策性建議。因此,現階段亟需開展培訓醫師就業去向的系統分析,既是對既往工作的總結,也為今后的工作提出建議。本研究聚焦我中心離開培訓基地的精神科規培醫師的就業去向,通過數據直觀反映當前精神科規培醫師的就業現狀,為相關的管理和政策的制訂提供依據。
對象與方法
研究對象
將2010年8月-2014年7月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簡稱中心)離站的98名住院醫師納入研究,離站人員分為順利出站和中途退出兩類,順利出站即培訓按期完成并取得《上海市結業綜合考核合格證》后自主擇業。98名離站人員中,男性23名(23.47%),女性75名(76.53%);平均年齡(29.2+3.2)歲,其中25~30歲58名,30~35歲31名;本科學歷44名(44.90%),碩士38名(38.78%),博士16名(16.32%);本地生源18名(18.37%),外地生源80名(81.63%);上海本地院校畢業51名(52.04%),外地院校畢業47名(47.96%)。
方法
建立數據庫,分析98名離站規培醫師的基本信息和就業去向,通過數據歸納對比,發現問題,尋找策略。
結果
中途退出與順利出站人員基本信息對比
98名離站人員中,順利出站66名(67.35%),中途退出32名(32.65%)。順利出站者中男性占16.67%(11/66),中途退出者中男性占37.50%(13/32),可見退出者中男性所占的比例明顯多于順利出站者。順利出站者中上海本地生源為19.70%(13/66),中途退出者為18.75%(6/32),兩組差異不明顯。順利出站者中上海院校畢業生占59.09%(39/66),明顯高于中途退出者的40.63%(13/32),可見上海院校畢業生的培訓穩定性更好。順利出站者中本科生和博士研究生分別占40.91%(27/66)、15.15%(10/66),中途退出者分別占53.13%(17/32)、18.75%(6/32),中途退出者所占比例較高;而在碩士研究生中則表現出相反的趨勢,順利出站者占43.94%(29/66),中途退出者占28.13%(9/32),說明碩士研究生對于培訓的堅守性較佳。
就業去向分析
32名中途退出者中,去外地就業11名(34.37%),繼續深造5名(15.63%),其他9名(28.12%)中,情況不明7名(21.88%)。退出的首位原因是前往外地就業,這與當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尚未在全國全面實施有關,盡管培訓沒有完成,中途退出者仍可被外地醫療機構錄用,直接成為“單位人”。
進一步統計發現,占就業比例最高的區級精神衛生機構主要集中于長寧區精神衛生中心(12名)和浦東精神衛生中心(9名),占所有區級精神衛生中心就業數的63.6%(21/66)。最近4年順利出站者就業的區級精神衛生機構僅7家,而對全市近20家區級精神衛生中心而言,扎堆就業現象突出。
討論
2010年8月,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成為上海市首批39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之一,主要承擔精神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任務。住院醫師進入基地,經過1~3年的規范化培訓,通過嚴格的考核取得《上海市結業綜合考核合格證》后,自主擇業成為“單位人”。相對于離開醫學院校進入基地時的就業,我們將離開基地進入社會的就業稱為“二次就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最終目標是向社會輸送合格的醫師,就業出口能否流暢直接影響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全局。
合理的人力資源配置對精神科的發展意義重大
我中心作為上海唯一的三級精神科??漆t院,每年招生人數占全市精神科規培醫師的90%以上。規范化培訓的初衷是讓住院醫師全面掌握醫學知識,扎實臨床技能,最終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合格的技能是二次就業的基礎,就業是讓第三方檢驗培訓的效果過程,歷年就業成功率高的培訓基地可吸引更多優秀的醫學院校畢業生加入,同時激勵規培醫師更加積極地投身于培訓。
精神病學不同于其他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十分強的醫學專業,必須經過系統的規范化培訓方能勝任[4]。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目前規范化培訓的精神科醫師代表著精神衛生事業發展的后備軍,是明天的支柱力量。培訓結束后,除了少部分規培醫師留在三級醫院,大部分將就業于不具備培訓資質的基層衛生機構,他們帶著三級醫院所掌握的臨床技能,落地生根,茁壯成長,成為醫院發展的中堅力量。因此,能否合理配置精神科規培醫師對整個精神衛生事業的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搭建平臺,促進精神科規培醫師的二次就業
在離開基地的規培醫師中,絕大多數通過二次就業進入用人單位,投身于精神衛生事業,實現治病救人的職業價值。培訓基地管理者在培訓過程中,要積極創造就業機會,在規培醫師和用人單位間搭建平臺。2011年4月,我中心向全市20家區級精神衛生中心發出邀請,召開專題的用人單位見面會,出席率達100%,以宣講形式讓規培醫師對用人單位有了充分的了解,會上各家醫院為吸引人才的加盟紛紛亮出優厚條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中心還定期組織規培醫師參觀青浦、松江、金山等偏遠的區級精神衛生中心,實地勘察用人單位的情況;每逢就業季,將各家醫院的招錄信息及時給規培醫師。在各方面的措施到位后,我中心除選擇繼續深造的規培醫師外,其余的規培醫師都能在出站前順利拿到用人單位的錄用函。
積極引導,合理配置精神科人力資源
2010年上海醫院實行了“人事基本凍結”,所有醫療機構都向應屆臨床醫學畢業生關上了大門,這意味著,應屆畢業生必須先規范化培訓,后就業。規范化培訓也減少了年輕醫師在工作之初因進入低等級醫院導致訓練不規范和訓練水平過低所造成的影響[5],有了培訓質量的保證,整個精神科規培醫師的就業形勢樂觀。本文數據分析顯示,精神科規培醫師的就業呈扎堆現象。當前,以市場為導向的自主擇業是主流,但是扎堆就業后果無論是對醫師個人未來晉升,還是醫院的發展均不利。盡管很難改變住院醫師擇業的價值判斷,如何調整這一就業格局,一方面,政府應積極在政策上予以保障,在戶籍、晉升、津貼等方面提供優惠政策,鼓勵規培醫師去郊區就業;另一方面,培訓基地在培訓過程中,積極介紹一些郊區、冷門的精神衛生中心,做到詳細介紹,耐心指導,必要時邀請已去這些機構工作的住院醫師現身說法,促進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
反思問題,積極尋求突破之道
2010年至今,已經有5名規培醫師因執業醫師考試未能通過,不得不退出培訓,這意味著前期的種種付出、努力全部付諸東流,這一結果令人痛惜。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減少此類現象的發生,首先,我中心向規培醫師重申執業醫師考試的重要性,希望規培醫師思想上能夠重視。其次,我中心作為精神??漆t院,在一些執業醫師考核項目上整體較為薄弱,我們積極聯絡兄弟單位,委托對方培訓相關項目,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另外,我們合理調配輪轉安排,讓需要參加執業醫師考核的規培醫師,盡早完成外院內科的輪轉,鼓勵他們發揮主觀能動性,在臨床輪轉中夯實技能。
強化信念,減少規培醫師的流失
培訓開始至今已有32名規培醫師中途退出基地,從前期的學校教育,到如今規范化培訓,都凝聚著社會和個人的付出,一旦中途退出,都是衛生資源極大的浪費。信念作為一種動力,可以支撐人們朝著目標努力,克服艱難險阻。培訓基地要積極開展信念教育,學習老一輩醫務工作者的先進事跡和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走訪基層,體會那些默默耕耘在一線的醫師為精神衛生事業所做出的犧牲,堅定規培醫師從醫的信念,樹立職業自豪感和滿足感。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期待能夠從大環境上緩解醫患間的矛盾,在全社會營造尊醫重醫的氛圍,讓醫生敬業樂業。
目前上海規范化培訓模式和全國規范化培訓模式尚未完全接軌,2014年2月13日,國家衛計委在上海市召開了建立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工作會議,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在會上宣布2015年在全國全面推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這意味著全國一盤棋,所有住院醫師都要參加就業地的規范化培訓,否則將無法從事臨床工作??梢灶A見,一旦政策全面實施,在上海退出基地的住院醫師,特別是去外地就業的規培醫師的比例將明顯下降,這無疑是利好消息。
參考文獻
陳英耀, 唐檬, 王婧妍, 等. 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階段性評估[J]. 中國衛生資源, 2011, 14(6): 358-360.
邵潔, 鄭民華. 單位人-行業內社會人-行業內衛生人―上海瑞金醫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模式初探[J]. 中國衛生, 2011(1): 78-79.
嚴麗娟, 姚智泉, 張明. 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二次就業探討[J]. 現代醫院管理, 2013, 11(2): 53-55.
李曼穎, 王向群. 談精神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J]. 中華醫院管理雜志, 1999, 15(5): 281-283.
一、我國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面臨的 制度困境
長期以來,我國醫學院校的臨床醫學教育實行 醫學本科教育,授予醫學學士學位;1978年我國開 始招收醫學研究生,授予醫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1988年,試辦七年制醫學教育;1998年,試行臨床醫 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授予臨床醫學碩士和博士 專業學位;2001年起,教育部批準北京大學、清華大 學等高校試辦八年制醫學教育。實施臨床醫學專業 學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國醫學教育的一項重大改革, 旨在培養適應臨床工作需要的應用型人才。但是, 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我國現行的執業醫 師制度、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之間卻一直存在 著矛盾,導致其發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方面,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和現行 《執業醫師法》存在沖突,醫學研究生進行臨床能力 訓練面臨違法行醫風險。1999年5月我國正式實施 《執業醫師法》,規定“未經醫師注冊取得執業證書, 不得從事醫師執業活動”。醫學生在獲得醫學學士學 位后,必須在臨床工作一年才能夠參加國家統一舉 行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獲執業醫師資格后才有臨 床處方權。所有醫學本科生或尚未取得執業醫師資 格的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由于沒有處方權,不 可獨立處置病人和進行手術,無法獨立擔任住院醫 師工作,導致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臨床能力 訓練與培養在醫院很難進行。
另一方面,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住 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之間存在矛盾。住院醫師規范化 培訓是醫學教育的一個特有階段,是指醫學專業畢 業生完成院校教育后,在經認定的培訓醫院接受以 提高臨床技能為主的系統、規范的培訓的階段。住院 醫師規范化培訓是醫學生成長為合格臨床醫師的必 由之路,對保證臨床醫師專業水準和醫療服務質量 具有重要作用。我國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在讀 期間會有一年以上的時間在醫院參加臨床實踐訓 練,其訓練目的、方式等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本 相同。但是由于我國醫學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 訓由不同的部門主管,缺乏統一協調,導致臨床醫學 研究生臨床實踐訓練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標準不 統一,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接受的臨床技能培 訓得不到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部門的認可,研究生 畢業后仍然需要按照衛生行業要求重新參加住院醫 師規范化培訓,造成教育與醫療資源的浪費,同時也 導致醫學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將臨床醫學專業學 位研究生培養等同于醫學科學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做 法,偏離了臨床醫學專業學位設立的初衷。
二、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
2001年,上海市提出了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 新模式,即由過去的“5年住院醫師”改為“3+X”培訓 模式。第一階段“3”也就是醫學生畢業后進入醫院的 前3年,接受通科教育和培訓;第二階段“X”就是專 科培訓,最后達到??漆t師準入的水平,這個“X”時 間長短隨各臨床??茖I知識技能的要求而不 同。2010年,上海市正式開展統一模式、統一準入、 統一考核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并將住院醫師規 范化培訓合格證書作為全市各級醫療機構臨床崗位 聘任和臨床專業技術職務晉升的必備條件之一,全 市各級醫療機構從當年開始即不能再聘用未經住院 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醫學院校畢業生從事臨床工作。 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全行業覆蓋的歷史背景下, 2010年10月上海市正式啟動了教育部批準實施的 23項教育體制綜合改革項目之一的“臨床醫學碩士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改革重點是將 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 化培訓緊密結合。
1. 模式創新,構建了以臨床實踐能力為核心的 “5+3”人才培養模式為適應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要求,上 海市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 培訓結合的改革試驗提出了以臨床實踐能力培養為 核心的臨床醫學“5+3”人才培養模式,即5年臨床 醫學本科教育,加3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養,從而在 國內首次構建了將醫學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和繼 續教育有機銜接的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
在以“5+3”模式為主體的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 系中,醫學生完成5年的醫學院校教育后,一部分畢 業生選擇考研攻讀醫學科學學位,但絕大部分將進 入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進行為期3年的培訓, 考核通過后,取得普通??茍虡I資格,稱為專科醫 生,其中一部分醫師直接進入社區或者二級醫院工 作。此外,還有一部分醫師希望在大醫院做“分工更 細”的專科醫生,比如神經內科、泌尿外科等,就要在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結束后,進入亞??埔幏痘?訓基地繼續學習,這被稱為“5+3+X”。
2. 觀念創新,界定了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 究生的“雙重身份”
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對象是以“行業人” 身份接受培訓,與培訓醫院簽訂培訓及勞動合同,勞 動關系委托市衛生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管理,培訓結 束后合同自然終止,培訓對象自主擇業;培訓期間計 算工齡,按培訓醫院同類人員標準發放基本工資和 績效工資,其水平高于當年高校畢業生的平均入職 收入水平并逐年提高;培訓期間依法參加并享有養 老、醫療、失業、生育、工傷、公積金等社會保障。
在上海市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綜合改 革試點中,對于那些參加全國統考被高校錄取的臨 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師),在被招錄 為“住院醫師”的同時,以定向身份獲得研究生學籍, 即獲得了“住院醫師”和“研究生”的雙重身份。
這種雙重身份突破了醫學本科畢業生只能在就 業(住院醫師)和在讀(研究生)之間“非此即彼”的傳 統觀念,為本項目在試點過程中的培養機制和管理 體制創新奠定了理論基礎,從而實現了臨床醫學 “5+3”人才培養模式全過程“三個結合”的有效銜 接,即研究生招生和住院醫師招錄相結合、研究生培 養過程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相結合、專業學位授 予標準與臨床醫師準入制度相結合。
3.機制創新,實現了全過程“三個結合”的有效銜接醫學教育不僅是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 是衛生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醫學教育改革既要 符合教育的普遍規律,又要遵循醫學人才成長的特 有規律。從臨床醫學人才培養經驗來看,臨床醫師作 為對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要求很高的專業人才,其 培養必須經歷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三個 階段。其中,院校教育側重于理論知識學習、輔以臨 床實踐;畢業后教育側重于實踐技能培訓,并通過住 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等制度加以落實。
因此,將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在招生招錄、培養培訓、學位授 予與醫師準入等方面實施有效銜接,切實提高醫學 生的臨床專業素質和臨床技能,成為推動臨床醫學 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1)研究生招生和住院醫師招錄相結合。在制訂 研究生招生計劃時,按照“需求導向”原則,根據上海 市每年參加住院醫師培訓人數,合理確定臨床醫學 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師)分專業招生計劃數。 2010年,上海市根據臨床崗位需求和培訓醫院能 力,采取醫學畢業生自行申請、培訓醫院擇優錄用的 招錄方法,實際招錄住院醫師1830人。其中本科生 517 人(占 28.2%),碩士生 1105 人(占 60.4%),博士 生208人(占11.4%)。因此,上海市確定在2010~ 2012年之間每年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 師)分專業招生計劃數為500名;并且計劃2013年 擴大該項目招生計劃數,逐步減少包括本科、碩士和 博士層次非本項目的住院醫師培訓招錄計劃。在招 生錄取過程中,各高校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醫院 結合住院醫師招錄,共同組織研究生入學復試。推免 生直接進入復試;對參加全國統考者,根據考生初試 成績和個人材料確定差額復試名單。復試主要考察 專業綜合知識與技能、專業英語、綜合素質(醫德醫 風、心理素質、思維表達)等。
(2) 研究生培養過程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相 結合。在課程體系、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等方面,本 項目培養方案充分體現了住院醫師不脫離臨床規范 化培訓的特征。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由政治、英語、 專業基礎和專業理論等課程組成,所有課程均以上 海市統一組織的網絡課程學習為主。其中,專業基礎 課程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公共科目完全一致;專 業理論課由上海市統一組織各培訓醫院根據住院醫 師規范化培訓標準細則要求,學習有關的專業理論 知識,掌握本學科基本理論,了解相關學科的基礎知 識。在臨床技能訓練方面,傳統的臨床醫學專業學位 研究生教育沒有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有機結合, 對于臨床能力沒有強制性要求,研究生要花大量時 間完成課程學習(脫離臨床培訓6個月以上),有些 醫學院校的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和醫學科學學 位研究生課程設置和教學要求甚至完全相同,使得 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技能訓練時間嚴重不足。而本 項目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臨床能力訓練必須嚴格 按照《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細則》進行,臨床 培訓專業范圍包括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急診 科、神經內科、皮膚科、眼科、耳鼻喉科、精神科、小兒 外科、康復醫學科、麻醉科、醫學影像科、醫學檢驗 科、臨床病理科、口腔科、全科醫學科等18個學科。 在專業學位論文方面,傳統的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 究生培養方案并沒有涉及專業學位論文基本要求和 評價指標體系,許多醫學院校的導師常常安排自己 帶教的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去完成自己的基礎 醫學研究課題,并要求專業學位研究生和科學學位 研究生一樣發表SCI論文等。而本項目專業學位碩 士研究生培養方案明確“學位論文類型為病例分析 報告或文獻綜述等,學位論文應緊密結合臨床實際, 以總結臨床實踐經驗為主”。這樣就從根本上杜絕了 將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學位論文要求等同于醫學 科學學位碩士學位論文要求的做法。
(3) 專業學位授予標準與臨床醫師準入制度相 結合。 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師)完 成課程學習,成績合格;通過執業醫師考試取得資格 證書,完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所規定的臨床輪轉, 通過各培訓單位按照規范化培訓考核要求進行的各 階段臨床能力考核(包括各科出科考核、年度考核和 結業綜合考核),取得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 格證書;完成學位論文并通過論文答辯者,可以獲得 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經過學位委員會評定,達到授 予臨床醫學專業學位授予標準者可以獲得臨床醫學 碩士專業學位證書。本項目研究生在培訓期間如果 未通過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或兩次臨床能力年度考核 不合格,將被停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資格,取消臨 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學籍。
4.制度創新,“四證合一”解決了專業學位與執 業醫師資格之間的矛盾。
在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住院醫師規 范化培訓全過程“三個結合”的基礎上,本項目實現 了“四證合一”,即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住 院醫師)在項目結束時可以同時獲得執業醫師資格 證書、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碩士研 究生畢業證書和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證書。通過 “四證合一”的制度創新,實現了在醫師培養過程中 的院校醫學教育和衛生行業培訓兩者的緊密結合, 有利于切實提高醫學生的臨床專業素質和臨床技 能,以滿足社會發展對高層次應用型醫學人才的需 求。通過“四證合一 ”的制度創新,培訓醫院將組織本 項目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在培養期間參加 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有效地解決了臨床醫學專業學 位研究生進行臨床能力訓練和培養所面臨的違法行 醫風險;由于研究生培養過程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 訓實現了緊密結合,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臨 床技能培訓完全達到了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要求 (獲得培訓合格證書),研究生畢業后也就不再需要 重復進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三、臨床醫學課程體系、教學方式和培養方案的 實踐創新
本項目改革重點是實現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 生培養過程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相結合,這就對 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課程體系、教學方 式和培養方案提出了實踐創新的要求,即所有課程 教學都必須在臨床輪轉過程中同步完成。
以臨床能力培養為核心的課程體系上海市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 師)課程由公共課程(政治、英語)、專業基礎課程(公 共科目)和專業理論課程等部分組成。專業基礎課程 與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公共科目教學結合, 專業理論課程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大綱中規定的 臨床專業理論教學結合。表1是上海市“全科醫學” 專業碩士研究生(住院醫師)的課程設置。
2.以“網絡化課程”為主體的教學方式 按照《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細則》要求, 本項目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師)的 課程學習,需要在不少于33個月的住院醫師規范化 培訓臨床輪轉過程中同步完成。因此,必須將原來臨 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集中上課(脫離臨床規范化 培訓)的傳統課堂教學方式,改革為以“網絡化課程” 為主體的教學方式。
上海市從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實際出發,探 索了以網絡化課程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將研究生課 程制作成網絡課件掛在上海市“好醫生”網站,供臨 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師)根據個人情況選 擇學習時間和進程。
目前,上海市已經完成了政治、英語、臨床思維 與人際溝通、預防醫學與公共衛生、重點傳染病防治 知識、有關法律法規、循證醫學等公共課和專業基礎 課(公共科目)的網絡課件。目前正在建設臨床醫學 18個二級學科54門臨床專業理論網絡課程(見表 2),每個臨床醫學二級學科含專業理論、專業技能和 學科前沿三門課,要求有教學視頻或音頻加PPT,技 能課要有示范操作視頻。
本項目2010級和2011級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 究生通過以上“網絡化課程”的學習,共同的體會是 本項目網絡課件和教學方式既適應了 “住院醫 師”特殊群體在規范化培訓期間學習的特點,也保 證了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質量的高水平和 現代化。
3.以臨床技能訓練為重點的培養方案本項目培養方案和以往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 生培養方案最大的區別在于突出以臨床技能訓練為 重點。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必須嚴格按照《上 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細則》要求進行臨床技能訓 練,完成臨床培訓輪轉。為保證臨床培訓質量,上海 市制定了統一的培訓大綱和考核標準,開展了帶教師 資培訓,建立了培訓質量監控體系。住院醫師規范 化培訓考核分為培訓過程考核和培訓結業考核,以 培訓過程考核為重點,培訓過程考核合格和依法取 得執業醫師資格是參加培訓結業考核的必備條件。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內容包括法律法規、職業 道德、臨床實踐技能、專業理論知識、醫學倫理、人際 溝通技巧等。具體要求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 生(住院醫師)通過臨床能力訓練,養成良好的醫德 醫風,掌握本專業及相關學科的基本診斷和治療技 術;掌握常見病和多發病的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 現、診斷和鑒別診斷、處理方法等;學會門急診處理、 危重病人搶救和病歷書寫等臨床知識和技能。
四、臨床醫學教育管理體制和管理機制的協同創新
1.設立機構,協同創新上海市成立專門工作機構負責實施臨床醫學碩 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相結 合的改革試驗,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通過政府、行業、 高校、醫院形成合力,確保改革試驗深入推進,形成 了教育衛生部門的良好合作機制,出現了教改推醫 改、醫改促教改的生動局面。
機構人員組成也充分體現了上海市教委、 衛生 局、各相關高校、培訓醫院共同參與的臨床醫學教育 管理體制和管理機制的“協同創新”。由上海市教委 和衛生局分管領導、各大學分管校長組成住院醫師 規范化培訓與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教育銜接改革 領導小組,負責該項工作的全面實施;由住院醫師規 范化培訓和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專家共同組成專 家小組,負責指導相關工作的實施;由上海市學位 辦、衛生局科教處、大學研究生院、醫管處和培訓醫 院相關負責人組成工作小組,具體實施此項工作。在 項目試點過程中,工作小組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具體 制訂各項規章制度,研究解決項目開展過程中遇到 的各種問題,協調各高校執行上海市的統一規定。
2. 建章立制,規范管理由上海市教委立項、復旦大學牽頭、其他高校和 醫院參與,2010年以來項目工作小組完成了 4項課 題研究:“上海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綜合改革試點 方案”、“上海市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綜合改革實 施細則”、“上海市臨床醫學碩士(住院醫師)專業學 位質量保障體系”、“上海市臨床醫學專業學位評價 指標體系和論文標準”。
根據《上海市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 綜合改革試點方案》,準確把握研究生和住院醫師“雙 重身份”,工作小組具體制定了《上海市住院醫師規 范化培訓與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教育銜接改革實 施辦法》和《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與臨床醫 學碩士專業學位教育銜接改革實施細則》等規章制度。
《實施細則》由下列操作性管理文件組成并在項 目實施過程中不斷得到修改和完善:《上海市醫學專 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相結 合試點項目全國統考招生簡章》、《上海市醫學專業 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相結合 試點項目推薦免試生招生簡章》、《上海市臨床醫學 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師)定向培養協議書》、 《上海市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師) 指導性培養方案》、《上海市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 研究生(住院醫師)導師管理實施細則》、《上海市臨 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師)管理實施細 則》、《上海市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 師)學位授予實施細則》。
3.質量為本,加強督導在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綜合改革項目 實施過程中,上海市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包括招 生、培養、學位授予等環節的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體 系,即上海市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 師)生源質量保障體系、上海市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 位研究生(住院醫師)課程質量保障體系、上海市臨 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師)臨床技能考 核評估體系、上海市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住院醫師)學位論文標準和評審指標體系、上海市 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師)指導教師 遴選和評價指標體系、上海市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 位論文基本要求及評價指標體系。
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和住院醫師規范 化培訓都必須堅持以質量為本。上海市始終堅持把 人才培養質量作為衡量這項改革成敗的唯一標準。 如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對培訓醫院的指導教師、管理 干部和行政領導定期進行培訓,提高各培訓醫院的 管理和帶教水平;組織臨床學科專家和管理專家對 培訓基地建設情況、研究生培養質量進行檢査督導, 確保各項管理制度落實到位。
麻醉工作的知識面越來越廣, 包括臨床麻醉和慢性疼痛治療等,因而麻醉科成為醫院規陪的重點科室,但麻醉科是1986年才由原來的醫技科室改為二級學科、一級臨床科室的,是一個較為年輕的科室, 近30年來雖然學科發展有了長足進步, 但在專業教育和培訓方面仍欠系統性和科學性, 發展遠遠滯后于發達國家的麻醉學科和相關學科。所以制定規陪確實可行的培養模式,對麻醉科來說是新的挑戰,大多數規陪人員和麻醉實習生不同,有不同的學習經歷,從本科到博士學歷,不同的專業知識,增加了培養模式的復雜性。我們臨床中通過對培養模式的摸索,制定了一些方案如下:
1.入科后登記專業、學歷、輪轉時間及聯系電話,并把每個人分配給各個帶教老師,原來我們采取統一排班的方式,把規陪醫生排到不同的手術間,但實施后發現,不同的帶教老師很難掌握各個規陪醫生的學習進展以及教學內容,不利于教學循序漸進的開展。
2.建立規陪在麻醉科必須掌握的內容,作為學習的綱領,例如:麻醉科品的分類、作用、機理及臨床的使用;搶救藥品的劑量和使用原則;麻醉的分類及應用;熟悉麻醉的整個過程;掌握氣管插管、頸內穿刺和一些區域神經阻滯;掌握心肺復蘇過程以及常見急癥病人的搶救等。上課內容常規化,并指定人員負責,對課件進行與時俱進的補充和修改,盡量把學科最新的內容介紹給大家,對上課的時間不做具體規定,因為麻醉每天的工作量很難估計,由上課老師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3.入科后的第一天進行統一集訓安排,內容包括麻醉科內基本的物品和常規知識的認識,例如:麻醉機、監護儀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手術間內介紹)、麻醉前準備及常規;麻醉記錄單的要求及總結內容;病人離開手術室的要求及轉運和交接班;無痛胃腸鏡;PACU相關事宜;PCA的管理;麻醉前病人訪視;疼痛門診等內容。由不同的老師負責,但實施中發現,因為值班,不是每個老師都上班,也不是每個老師都有空帶教,銜接出現問題。所以對上課老師進行專人負責制,由本科總帶教作為第一負責人,科主任為第二負責人。并對集訓內容打印到本子上,以便再學習。
4.在規陪期間,結合科室的實際情況,制定麻醉規陪醫師的臨床訓練內容,并制定訓練內容的登記表,帶教老師對訓練內容進行跟進,對本手術間病人不能了解的項目如雙腔管使用、區域神經阻滯等,推薦給其他老師的手術間了解和學習。
5.建立規陪醫生自身管理制,協商決定組長,負責上課時間的統計和消息的通知與傳達等。建立請假制度,除人事科和總帶教的請假外,還需要帶教老師和科主任獲悉,并把請假具體時間寫在專門的表格上,以便核對。
6.除科內的學習外,還增加了科外的學習,建立了公共郵箱,放入一些麻醉學科最新進展和專家共識等內容,并采購一批書籍,經科內論證后,最后確定美國麻省總醫院的麻醉手冊為學習內容,并編號,同時制定表格,把領取、歸還的時間和所借的時間寫上,專人負責。
7.規陪結束后,對規陪醫生進行操作考試,制定考試標準,通過對規陪醫生的考核,也對帶教老師進行評定,希望促進他們改善帶教工作。
還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考試標準還需要理論與實踐并重, 針對當前住院醫師理論知識薄弱的問題, 定期組織理論考試,可考慮為每星期一次,并對帶教老師和規陪醫生進行雙向打分,目前科室人員不足,實施還有一定的困難。
由于本科室許多規范不盡如意,還有待于加強,勢必影響帶教工作的質量,在對改善帶教工作的同時,對科室管理也要進一步完善,例如藥品和耗材的放置等,麻醉質量的提高等。
對沒完成的臨床訓練內容,可增加操作演示,通過圖片和視頻的放映,彌補臨床訓練的不足,科室要備一個視頻操作庫,多視野多方面的學習,引進病例討論數據系統,通過電腦提示來完成臨床處理,適當的模擬教學提升規陪醫生的臨床處理能力。
人才的培養不僅是學業的培養,還有做人和人格的培養,所以在本科室的學習,除在專業上提高外,還需加入人文的知識和醫學道德教育,培養德才兼備的專業人才,更好為我們的病人服務,關于這些課件還需要挖掘,并需要帶教老師言身相教,逐步在以后的工作中完善。
總結:
規陪醫師年齡一般為30 歲左右, 正規醫學院校畢業的學生,這一年齡段也是他們走向社會, 逐漸適應并成熟的時間, 處在這一時期的青年人精力充沛, 記憶力和理解力強, 可以說是決定一生中能不能成為一個稱職的臨床工作者, 能不能出成果有作為的重要時期,這也給我們壓力,但同時也是動力,推動我們為他們的成才做得更好。為他們提供正規的專業培訓, 是造就高素質醫師隊伍的基礎工作, 也是患者的安全和利益的充分保障。我們的培訓計劃雖然剛剛開始,但取得的成效初步證實了這一設想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希望在相關領導的大力支持下, 有更多麻醉專業人士認同并能得到啟發, 以推動我國麻醉專業繼續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孫焱芫, 熊利澤, 陳紹洋, 白曉光. 麻醉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探索. 西北醫學教育. 2005, 13(1): 97-99
【關鍵詞】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繼續醫學教育;網絡教學
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大約開始于50年前醫學生的基礎教學,被認為是本科醫學教育一個成功的創新的學習方法,具體定義為“一門教學或課程,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輔,圍繞一系列問題,學生們主動進行研究,結合理論與實踐,運用知識和技能制定可行的解決方案”。PBL被認為對未來醫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有較大的提高作用。其作為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互動的教育方法已經促使國外許多國家在住院醫師及??漆t師的繼續醫學教育(ContinuingMedicalEducation,CME)中采用這種方法。國內近年來陸續有PBL應用于臨床醫師繼續教育方面的報道,但對其有效性的研究缺乏隨機性和雙盲性[1-3],本文針對這一部分內容,參考國外文獻作一綜述。
1PBL在CME中的應用回顧
本文參考了國外12項隨機對照研究,住院醫師參與4項研究[4-7],??漆t師和住院醫師共同參與1項研究[8],7項為??漆t師參與研究[9-15]。其中6項采用網絡PBL教學法[5,11-15],6項采用傳統PBL教學法[4,6-10]。1.1傳統PBL教學法在CME中的應用研究傳統PBL教學法指的是現場授課,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輔,圍繞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授課的方法。本文供參考國外6篇隨機對照研究。CarreroE等[4]對54名第一年麻醉住院醫師進行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29名分到單純理論授課組,25名分到PBL教學組。通過4個不同的臨床病例從6個方面對住院醫師教學前、教學后進行評估,具體包括(1)識別與麻醉劑相關的臨床數據;(2)分析與麻醉劑相關臨床數據;(3)ASA分級;(4)Mallampati分級;(5)麻醉方式的選擇;(6)解釋分析麻醉方式選擇的原因。單純理論授課組第一部分的得分高于PBL組(P=0.005),第三部分得分的情況PBL組增高(P=0.044),其他4部分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從總分上看兩組在知識的獲取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美國的一項培訓內容為“臨床檢查的準確應用”的隨機對照研究[6],采用的PBL教學法具體為:住院醫師圍繞問題先進行30分鐘的討論研究,然后在導師的指導下總結整合所學的內容,對照組采用傳統60分鐘的單純授課。由第三方統計住院醫師授課前后的成績,授課后及1個月后住院醫師對授課法的態度,結果顯示,兩種授課法在知識的獲取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調查問卷顯示:住院醫師認為,個人的價值、授課的價值以及學習目標是否得以實現等方面在PBL組明顯增高(P<0.05)。荷蘭的一項關于“心理健康問題的管理”的隨機對照研究[7],118名住院醫師隨機分為理論授課組及PBL組,對授課前、后及14個月后進行隨訪,內容包括心理健康問題答卷成績、實踐中績效指標的成績及參與者對授課的滿意度,由第三方機構統計。結果顯示:在兩組中,問題答卷成績同樣增加,14個月后同樣下降。從實踐中績效指標的成績上看PBL組略高于傳統授課組。但從課程滿意度看PBL組成員對授課并不滿意。澳大利亞一項研究[8],由住院醫師和??漆t師共同參與,在6所公立醫院,針對“年齡小于40歲的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合理應用宮腔鏡下擴張和刮宮術”這部分內容,采用婦科專家帶領??漆t師及住院醫師的PBL授課法和傳統單純閱讀指南方法比較(PBL組3組,對照組3組),使用調查問卷和實踐調查兩方面進行評估。這項研究表明,從問卷上看,PBL組在適應證的選擇方面較對照組更為準確;但從臨床實踐上看,1998年7~12月與1999年同期(已予以PBL授課法后)宮腔鏡下擴張和刮宮術操作率無明顯差異。加拿大[9]一項內容為“哮喘的治療”培訓,52名專科醫師隨機分為PBL組(23名)和單純授課組(29名),PBL組以學生為中心,進行1小時的小組討論和研究,對照組為單純1小時授課,由第三方對講課前后、3個月后對哮喘方面的知識及參與者對授課的滿意度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對于哮喘治療知識的攝取兩組是相似的,3個月后成績的下降亦無顯著性差異。但從參與者滿意度來看,PBL組更高(4.36vs.3.93,P=0.04)。英國另一項關于“批判性評價技能”的學習中,145名全科醫生隨機分為兩組,PBL組成績略高于對照組,但無顯著性差異。同時PBL組每人要多耗費250鎊。故文章提出應用PBL教學時要考慮到小組教學研究的成本、經濟付出等因素[10]。1.2網絡PBL教學法在CME中的應用研究最初定義的PBL形式,目前已發生了些許變化,進化為利用現代技術以適應不斷增長的遠程教育的需求,如網絡PBL授課。目前國外已有多項關于這方面的研究報道。2009年Cook等[5]的研究顯示,130名住院醫師分為網絡PBL及單純理論授課兩組,兩組授課前后成績均明顯增高(P<0.001),兩組從成績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76),兩組授課時間基本相同(P=0.22)。但從參與者的滿意度來看,住院醫師更偏重于網絡PBL教學。Hugenholtz等[11]針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74名專科醫師隨機分為兩組(網絡PBL組與講座組),兩組在授課前后知識均明顯增加(P<0.05),網絡PBL教學成績與講座比較無顯著性差異,但學生亦更喜歡網絡PBL教學。美國亦有兩項研究,主要關于“醫生處理家庭和伴侶暴力”的培訓,采用網絡PBL教學法,兩組比較專科醫師自我報告的自信心、處理暴力能力方面均增高(P<0.05)[12-13]。HarrisSB等[14]針對??漆t師“糖尿病知識”的培訓,采用網絡PBL教學,與對照組(單純講座)相比,同期并沒有改善患者的整體血糖水平,但提高了糖尿病患者治療計劃的完整性(43.5%vs.23.6%,P<0.05),并增加了胰島素治療的人數(21.2%vs.12.0%,P<0.05)。另一項研究以網絡在線PBL形式針對“糖尿病的預防和家庭保健”進行學習,58名??漆t生隨機分為網絡PBL組與對照組,以圖表形式和標準化病人形式評價PBL的效果。與對照組比較,在標準化病人方面,PBL組與對照組在實踐中沒有顯著性差異;但以圖表形式比較,PBL組表現出對糖尿病知識和對患者護理水平的增高[15]。
2PBL教學法對繼續醫學教育的影響
PBL教學起源于50多年前,在本科教學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改善學生自我學習能力方面有重要的價值,但在CME中的應用仍值得探討。
2.1傳統PBL教學法在CME中的優勢和局限性
從目前資料上可以看出,部分醫生對于傳統PBL持滿意態度[6,9]。尤其是在大組內設置小組,結合組間互動的方法可能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師及醫生的學習效率[6]。但仍有部分醫生對于傳統PBL授課持否定態度[7],從對參與者學習成績的提高方面,研究顯示與對照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4,6,9-10],從現有資料來看PBL對臨床實踐亦并未達到真正預想的效果[8],有時可能還要考慮到小班授課經濟花費增高的問題[10]。
2.2未來PBL授課形式的發展變化
新一輪的衛生體制改革使醫療機構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竟爭和發展成為時代賦予醫院的重要命題。良性的竟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竟爭,科學的發展應該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是確保醫院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本文就醫院如何大力推行以人為本的管理、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形成和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促進醫院的可持續發展進行了如下探討。
1 建立層次分明的人才建設體系
1.1 抓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認真落實總住院醫師制度、三級查房制度等各項有利于青年醫生成長的制度;成立專門的“繼續教育和住院醫師培訓考核小組”,制訂住院醫師評分、輪轉、考核、獎懲、專科培訓和導師制等完善的培養體系。醫院還應為青年醫務人員定期開展包括疑難病例討論會、臨床思維和學科新進展講座、國際核心期刊論文寫作培訓等各類業務學習,以培養其科研能力。在住院醫師培訓階段便牢固確立臨床與科研并重的觀念。
1.2 為中青年業務骨干成才提供平臺 設立專項資金,積極為中青年醫師出國出境進修深造創造條件。鼓勵他們開闊視野,拓展思維,并支持先進醫學理念、臨床技能、科研成果在醫院的扎根和發展。另一方面,有計劃、有步驟地推薦中青年業務骨干進入相應層次的各類人才培養計劃。在這一過程中,應特別注重人才和培養計劃的對應性,避免以占有名額為目的、將同一高端人才同時納入低、中、高端培養計劃的做法。
1.3 注重學科帶頭人隊伍建設 學科帶頭人的選拔和引進,應遵循“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則。按照“支持重點學科,發展中間學科,扶持薄弱學科,形成多學科優勢,全面提升醫院的綜合競爭力”的工作思路,在全面分析各學科優劣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加大培養優秀人才的力度。對于學科發展較長時間停滯不前的,通過民主評議對人員進行調整和引進。甄選、引進學科帶頭人的標準包括:是否具備學科建設和學術研究思路、是否具備組織梯隊建設能力和管理經驗、是否明確學科發展方向等。在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聘任過程中,具備一定條件予以破格聘任;對優秀人才在政治、業務、工作條件、生活待遇等方面給予全面支持。
2 緊密圍繞醫院發展戰略
落實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緊密圍繞醫院“可持續發展”既定目標,從醫院的實際情況出發確定人才工作戰略目標。實踐中,將深入調研貫穿于人才工作計劃擬定、實施的始終;通過對學科梯隊現狀、全院人員構成以及各學科專業技術人員年齡、學歷、職稱等情況進行匯總分析,及時調整人才工作計劃。成立由醫院黨政領導親自掛帥、各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組成的醫院人才工作小組;各部門分工明確,相互協作,共同實現各階段計劃的制定和落實。
3 臨床與科研并重,構筑濃郁的學術氛圍
3.1 廣泛開展國際合作交流 鼓勵有學術論文的醫師參加國外各種學術會議,以開闊眼界、引入先進醫學知識和理論。支持優勢學科主辦國際學術會議,以擴大醫院在國際學術界的影響和知名度。同時,聘任國際著名的外籍專家擔任兼職、顧問教授,加強與世界著名大學、研究所、實驗室的科研合作交流,以掌握國際尖端的學術動態、進一步提高自身學術水平。
3.2 以雄厚的學科實力帶動人才培養 重視重點學科的扶助和發展,制定“以學科建設帶動人才培養、以人才培養鞏固學科建設”的工作方針。重點學科有著出色的人才培養人力資源和豐富的條件設施,有利于推動人才的脫穎而出;而相關學科人才隊伍建設的階段性發展,也將促成學科的可持續發展,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3.3 給予充足的科研支撐條件 樹立科研工作與醫務工作并重的觀念,定位于培養醫療、科研復合型人才,在政策、硬件、資金等方面給予科研有利支撐。具體措施包括:要求具備研究生學歷、專業技術職稱為副高以上的人員,每年必須參加各種科研基金的申報;對于發表SCI收錄論文的人員給予一定獎勵;申報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亦有明確的科研成果要求;出資設立醫院科研啟動基金;鼓勵學科之間的交叉合作,有條件的科室安排醫師輪流脫產做科研等。
4 建設積極向上的獨特醫院文化
醫院需要一種文化精神作指導,健康向上的醫院文化對醫務人員的群體意識起著導向、激勵、凝聚、約束和輻射作用,為新時期的醫院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保持良好的學風和濃郁的學術氛圍,構建獨特的醫院文化,并堅持與時俱進,對于人才工作的進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5 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薪酬體系
薪酬是醫院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薪酬分配得當,既可節約醫院的人力成本,又可以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從而能使醫院保持良好的效益。薪酬體系的公正與公平,就是薪酬的設計與結構以及水平必須建立在科學的工作分析、工作評價以及績效考核等基礎之上,真正體現按勞分配與兼顧公平的原則?!捌骄^不是公平”,在實際的薪酬分配中,要敢于根據不同的工作態度、工作能力和工作業績拉開分配檔次,向關鍵崗位與優秀人才傾斜,對于少數能力、水平、貢獻均十分突出的技術和管理骨干,可以通過一定形式的評議,確定較高的內部分配標準。薪酬體系合理就是指醫院在制定薪酬戰略與政策時,一定要綜合考慮員工自身因素(包括個人資歷、工作經驗、個人潛力等)、醫院因素(績效、戰略目標、文化)、工作因素以及勞動力市場(同一職位相同能力的勞動力市場價格)等多種因素,使醫院的薪酬對內具有公平性,對外具有競爭性。
參考文獻
[1]解滿平.培養造就醫院高層次人才 增強醫院核心競爭力[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1,2:10
醫院醫生學習培訓總結1
為貫徹落實《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加快農村衛生事業發展,進一步提高鄉村醫生隊伍整體素質,結合村衛生室建設步伐,結合我鄉的實際情況,根據年初制定的培訓計劃,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全鄉鄉村醫生進行分期例會培訓,切實提高鄉村醫生的整體素質,增強農村衛生所防備、保健、基本醫療服務能力?,F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鄉人口3024人,轄7個自然村,6個衛生所,每月例會及培訓一同進行,為強調鄉村醫生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并把此項工作作為我鄉為民辦實事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提高鄉村醫生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素質的一項重要舉措,院領導身體力行,親自參加并督促每次例會培訓的安排和落實,正是領導的關心、支持和重視,才使鄉村醫生培訓工作取得了圓滿成功。
在每期培訓結束后組織考試,今月6人參加考試,全部及格,培訓合格率為100%。
通過培訓,大大提高了學員的知識水平,提高了應用較新診療技術手段的能力,使他們的知識得到了充實和更新,知識結構上了一個新臺階。
二、存在的問題和努力方向:
1、培訓的內容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上還有一定的差距。
2、由于鄉村醫生隊伍的年齡、文化程度和知識結構參差不齊,所以在教學上針對性還不夠強。
總之,培訓取得的成功并不一定代表十全十美,我們將再接再勵,不斷地總結經驗,不斷地完善各項治理制度,不斷地提高培訓教學質量,為我縣的衛生事業培養更多的適用人才。
醫院醫生學習培訓總結2
國家衛計委等七部委聯合頒發《關于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指導意見》,標志著我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真正走上了正規化發展之路。
醫學人文素質的培養是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重要內容。醫學人文素質和技術素質的完美耦合,才能從根本上彌補歷史洞察的貧乏、彌合科學與人文的斷裂、克服技術進步與人道主義的疏離,培養出來的醫者才是“合格品”“優質品”,才會有更多如屠呦呦一樣的中國本土科學家躋身于世界醫學之林,才能真正實現醫者的“中國夢”。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醫學人文素質的培養并不是讀幾本人文書籍、聽幾場人文報告、做幾次人文演講就能達到的?!俺缮绞加谝缓垼畎谟谌辍?,必須把醫學人文素質的培養融入到33個月的實踐中,在實踐中得到淬煉與升華。
承德市中心醫院秉承“以人為本,全人醫療,人文關懷”的理念,以打造“學習型、學院型、人文型、節約型”醫院為目標,以醫院文化建設為背景,以全國醫學人文培訓基地為依托,把醫學人文素質的淬煉與升華融入到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細節之中。
帶教醫師擁有醫者和師者的雙重身份。醫者,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道不遠人,我欲仁,斯仁至矣,人文素質的培養無處不在。體格檢查技能培訓中,我們采取實戰模擬的方式,讓學員輪流擔任模擬患者,查體前我們要保證自己穿戴整齊、通過窗簾調整室內光線、利用隔簾保護“患者”隱私,體現對“患者”的尊重;操作前問候患者、介紹參加人員、告知操作項目名稱、目的、意義和需要“患者”配合的要點,取得“患者”的信任;接觸“患者”皮膚前,我們通過搓手的動作來提高雙手的溫度,聽診前用雙手溫暖聽診器,提高“患者”的舒適度;操作中密切注意“患者”的表情,關注“患者”的感受;當我們發現學員查體的力度不合適時,帶教醫師會把自己的手疊壓到學員的手上,幫助學員去感受那種力度、速度和節奏。操作結束后,我們會幫“患者”整理好衣物、向“患者”致謝、告知檢查結果要點、傾聽“患者”的感受?!半S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通過學員與“患者”的換位,讓每個人深刻體會到了人文對于醫者、患者和醫學的價值。
在一般患者的眼中,手術室永遠是冰冷的。監護器的滴答聲不停敲擊著鼓膜,讓患者心煩意亂;一道道防護門隔斷了親人的目光,看到的只有口罩與帽子間隙中醫務人員缺少表情的眼睛,讓患者倍感身如浮萍;消毒液的冰冷和身體的刺痛,讓患者如臨深淵;想像著一把把堅硬的手術刀、一根根細長的穿刺針即將刺入柔軟的身體,讓患者不寒而栗……寒冷、孤獨、無助、恐懼充斥著整個空間,度日如年……
人文有溫度,人文可以帶來溫暖:患者到達手術間前,我們會測量患者的體溫,根據患者的體溫調整手術間的溫度,用恒溫水浴箱加熱靜脈輸注液體;患者進入手術間,主刀醫生會握握患者的手,拍拍患者的肩,向患者介紹手術團隊成員;會指著自己含笑的眼睛說:“記得我的眼睛喲,一會兒我戴上帽子和口罩可別認不出我呀……我要去刷手了,讓我的得力助手,也是我的學生張大夫先陪著您……”對于非全麻患者,我們會播放舒緩的音樂,并適時詢問患者的感受,告知手術的進度;對于剖宮產患者,當孩子從子宮中被取出,我們會莊嚴地把呱呱墜地的小生命抱在她的眼前,對她說:“恭喜您,看,小家伙多強壯”,那一刻,在她們的眼中我們分明看到了幸福而感激的淚水……
醫學人文是醫學哲學的范疇,描述它其實不必用艱澀的語言修飾,不必用華麗的辭藻渲染。醫學人文發乎于心,才能踐之于行。醫學人文植根于工作中的一言一行,滲透于工作中一點一滴;踐行醫學人文,重在患者,不在疾病本身,在技術之中,又在技術之外:在產婦那膨隆的肚子上給予一個溫柔的撫摸、在產婦聲嘶力竭的生產過程中給予一句鼓勵的話語、給康復患者顫巍的身體以一個擁抱式的支撐、在冰冷的刀剪交響中給患者一個會心的微笑、在口罩與帽子的遮掩中給患者一個有力的握手、在步履匆匆、滿身疲憊中,在患者床邊多一刻的'駐足、多一個溫馨的眼神、多一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悲憫善良和換位思考……“你若盛開,花香自來”,慢慢地,我們會發現作為醫者、師者和學子的我們也同樣生活在“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人文溫度中。
醫院醫生學習培訓總結3
根據上級文件精神,為提高鄉村醫生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我院于20xx年11月16日-30日對xx鎮取得村衛生室從業資格的鄉村醫生和執業(助理)醫生進行了基本公共衛生、全科醫療培訓。結合我鄉實際情況,現將培訓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為保證我鎮鄉村醫生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醫院為此次培訓工作做了以下精心的準備:
一、時間
20xx.11.16----20xx.11.30
二、地點:
xx中心衛生院會議室
三、培訓對象
xx鎮取得村衛生室從業資格的鄉村醫生和執業(助理)醫生
四、培訓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全科醫療。教材采用《陜西省鄉村醫生在崗培訓教材(全科醫療一)》
五、組織實施
1、 衛生院組織人員:李x、魏x
2、 鄉村醫生培訓專干:魏x
3、 后勤保障:鄧x
4、 財務保障:朱x
5、 照相工作人員:張x
二、培訓收獲:
此次培訓工作中,在院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各位參訓人員的密切配合下,圓滿完成了此次培訓工作,并且成效顯著,使培訓人員:
1、領略了醫改總體政策方針;
2、對四位一體有了新的認識;
3、對醫學法規常識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4、醫學業務知識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
5、了解并掌握了公共衛生、婦幼保健、兒童保健等相關知識和要求;
6、領悟了居民健康檔案的管理和更新工作的要求。
三、存在問題
1、部分鄉村醫生對培訓工作的認識不夠,學習態度不認真。
2、鄉村醫生業務水平低下,在培訓經時間緊、任務繁重的情況下,鄉村醫生在短期內難以領悟部分政策內容。
四、爭取條件,加強培訓
1、深入持久地開展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提高鄉村醫生人員的業務水平和業務素質,搞好轄區內的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工作和公共衛生工作,使鄉村醫生能為當地群眾診治一些常見病、多發病,以減少疾病的發生,進一步解決農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