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服裝設計畢業設計總結
時間:2023-01-16 16:20:2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服裝設計畢業設計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高等職業教育服裝設計專業“畢業設計”課程是高等職業教育服裝設計專業學生在畢業前夕,綜合運用三年所學的專業知識進行總結、設計、制作、展示的重要實踐課程。它一方面體現了學生掌握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對之前各教學環節的深化和檢驗,同時也反映出學校的培養宗旨和教學現狀。因此服裝設計專業的畢業設計綜合地體現了高等職業教育服裝設計專業三年的教學成果。高等職業教育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滿足區域發展的一線高級技能應用型人才。畢業設計課程是為實現這一教學目標而設置的。從畢業設計課程的教學內容與時間分配上看,可分為前期的設計構思階段、工藝制作階段和后期展示階段。前期的設計構思階段是學生創作實踐的過程,教學時會更注重開掘學生的創作潛能,啟迪學生的創造欲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高等職業教育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不僅要有服裝設計的創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服裝結構設計及工藝制作的實踐技能。只有將設計構思進行物化才能使其成為一個完整的作品,才能進行展示。展示階段是學生通過以服裝表演的形式或展覽的形式向參觀者全面展示自己的學識與能力,人們也可以通過這種形式對服裝設計專業的教與學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并做出客觀的評價,這種評價會涉及到教學的方方面面,綜合全面地考察高等職業教育服裝設計專業學生在藝術創造和專業技術操作上的能力。由此可見,高等職業教育服裝設計專業“畢業設計”課程是定位于體現學生素質的綜合課程。
二、高職教育服裝設計專業“畢業設計”的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進入21世紀,由于國務院兩度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明確了職業教育發展方向和目標,使中國的高等職業教育在全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教育規模不斷擴大,教學質量不斷提高。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建設也由最初的延續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模式而逐步形成具有高等職業教育特色的新型教育模式。經過教學實踐和教學研究的探索,對高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的專業建設也有了新的認識,并進行了劃分:高等職業教育的專業不是普通高等教育意義上的“學科專業”,而是“技能專業”。因此,高等職業教育服裝設計專業在課程設置及人才培養目標上,與企業和職業形成了緊密的聯系,課程設置也越來越貼近社會需求。以職業崗位需求來確定課程,已成為高等職業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目標。雖然高等職業教育服裝設計專業在教學和課程設置上已進行了較大的改革,專業建設上也辦出了自己的特色。但是,在畢業設計課程的實施過程中仍出現了與教學宗旨偏離的現象,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上也還存在著一定的模糊。服裝畢業設計課程在教學安排上一般分為;采風階段(收集素材)、設計構思階段(整理素材、查閱資料、確定設計主題、畫出效果圖)、結構設計及工藝制作階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設計構思的物化,舉辦畢業設計作品的展示與表演,接受教師的評審以及嘉賓的意見和建議等。因此教師與學生們為了能在服裝的展示及表演中得到領導的認可嘉賓的好評,在服裝畢業設計課程的教學中,學生作品以追求舞臺上的表演氣氛和效果為重點,一切圍繞此重點開展課程上的教與學。在服裝設計的構思上,過分注重創意設計,在服裝的表現形式上,過分突出新、奇、特,而在服裝的工藝制作上卻粗糙有余精細不足。這種一味地追求服裝的外在表現形式而忽略服裝的實用功能,忽略服裝工藝制作,使服裝畢業設計作品出現了“只可遠觀,不可近看”,華而不實的局面。這種脫離現實生活,忽略對學生運用專業技能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培養的現狀,偏離了服裝設計專業培養高級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宗旨,也使體現學生綜合素質的課程定位出現了模糊。這種現象勢必影響服裝設計人才的培養,其教學結果勢必影響到學生與企業的接軌,影響到學生的就業,最終也會影響到高等職業教育服裝專業的發展。
沒有緊密地聯系起來部分專業生繪畫畢業設計稿時容易忽略服裝結構的問題,一味的表現藝術效果,效果圖上甚至沒有結構線,而在結構制圖時卻又沒有聯想到設計最終要表現效果。服裝款式是由服裝成品的外形輪廓、內部分割結構及相關配飾的形狀與安置部位等多種因素綜合決定的。服裝衣片是由不同的直線與曲線連接而成,這些線可能結構分割線中的省、開剪線、折裥、開叉線等,也可能是衣身裝飾線。對于衣身分割線,我們要分清是實用性分割線還是裝飾性分割線,因為實用性分割線的設計往往會為了服裝更合體,例如在破縫時可考慮省量的減去或是設計挖袋等。而裝飾性分割線往往是把衣片進行分割,再進行縫合,沒有實際的結構價值僅僅是起到視覺裝飾效果。所以在進行畢業設計輔導時要提醒學生,將服裝結構設計帶入到服裝設計中去,表現能夠制作出實物的服裝設計效果圖。四、忽略服裝結構設計中男女人體的差異服裝結構設計是人體的立體形態在平面制圖中的反映,以人體工程學為前題,體現人體形態與運動機能為目的,是藝術與技術的高度統一。從普遍的設計心理角度分析:本校學習服裝設計的多為女生,她們在設計服裝時又多以自身為原型,男裝設計較少,制作更是除教師要求款外涉足很少。欠缺設計與制作男裝的經驗,導致男裝結構制版女性化,與設計初衷不符。例如,肩寬偏窄、袖長過短、衣長顯短和上襠長不夠,這是制版時出問題較多的部位。女性盆骨較寬,顯得腰部以下較發達,而男子肩部、胸部骨骼肌肉較大,顯得腰部以上較發達;男子腰界線雖然較女子腰界線偏低,但襠部不宜太合體。所以指導學生時要特別注意男女肩寬、胸圍、褲上襠等數據的設定。
二、結構設計時欠缺省道
轉移的運用省道轉移是女裝制版中至關重要的技術點,通過省道的轉移可以實現女裝款式省道的處理,將裝飾性與實用性完美結合。省道的轉移方法基本有兩種:一種是剪切轉移法;另一種是幾何轉移法。其目的都是通過省道轉移的方法使服裝結構更合理,視覺效果更美觀。培養計劃的一年二期女裝結構設計和二年二期的立體裁剪課程里都會講到并實踐。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好像完全理解,表現也不錯,但到畢業設計制作時,部分人就會把一些省道轉移的概念忘掉,知識與技能的應用較差。畢業設計與制作的指導老師就要多引導學生去嘗試用省道轉移的方式,將省道消化到一些分割里,即可以達到實用分割線與裝飾分割線的融合,又可以加強服裝的服帖感與美感。例如:禮服的結構設計中,專業生往往用了很多分割,其中也有公主線,可腋下依然還有一省。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只能耐心的指導。
三、總結
關鍵詞:立體裁剪;高職服裝設計專業;畢業設計
立體裁剪是完成服裝款式造型的一種直觀的造型手段,在服裝結構設計教學中,立體裁剪是一門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教學課程[1]。它是將布料直接覆蓋在人臺或人體上,通過分割、折疊、抽縮、拉展等技術手法制成預先構思好的服裝造型,再從人臺或人體上取下布樣在平臺上進行修正,確定造型效果,最終轉換成服裝紙樣再制成服裝。通過這些環節所取得的版型比較準確,可以用于制作生產紙樣。21世紀,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追求個性化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對服裝的審美觀念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單一的平面剪裁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越來越多的企業使用立體裁剪技術來解決復雜結構的服裝問題。為了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服裝人才,各大服裝院校也注重對學生服裝立體裁剪專業技能的培養,將立體裁剪列為必修課程。
1立體裁剪的技術要求
立體裁剪是在人臺或人體上直接取形進行剪裁,不用制圖、不用測量、不用運用復雜的計算公式,各個部位的輪廓造型直接取之于人臺或者人體。立裁前,對人臺進行胸圍線、腰圍線、臀圍線、前后中心線、前后公主線等基準線的標注、補正等準備工作,再通過剪刀、立裁針進行立體裁剪操作。同樣的,其對技術的要求也很高。(1)規范化。從款式分析、人臺補正、初步造型、標點描線、假縫試樣、造型補正到墨克紙樣一系列流程,設計師才能達到與設計的直接對話,從而完美設計服裝款式。(2)技巧性。立體裁剪需要設計師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求對人體結構、面料特性非常熟悉,有很強的空間感,能熟練地對面料進行抽縮、包纏、堆扎、編結、折疊等眾多造型技巧的處理,在人臺上進行服裝款式設計,尋找出服裝與結構完美結合的方式。(3)靈活性。立體裁剪過程中,第一,設計師要靈活把控服裝的穿著效果。正確感受面料性能,比如面料紋路變化、下垂程度、光澤變化、彈力程度等對設計效果的影響,邊剪裁、邊設計、邊修改,及時對呈現效果進行快速的調整,巧妙地解決在平面剪裁中難以估算的問題。第二,設計師要靈活把控服裝的合體程度。在不同部位預留合理的松量,使服裝在具有藝術效果的同時兼顧舒適性。
2高職服裝設計專業畢業設計現狀
高職服裝設計屬于實踐性比較強的專業,畢業設計要求結合市場需求,根據時尚界流行趨勢完成造型設計、結構設計、面料改造、胚樣制作、樣版確定、成衣制作等任務,最終完成具有設計感和系列感的系列創意服裝。畢業設計中設計方案天馬行空,存在各種形式結構表現,而要執行落地時卻困難重重,普遍存在如下典型問題:(1)對于輔料種類的了解比較局限,對新面料和面料的開發使用經驗不足;(2)單一的平面裁剪不能迅速、靈活地實現創意服裝造型;(3)畢業設計作品較少考慮市場價值,缺乏商業性,大多數不能進行商品轉化。
3立體裁剪解決的關鍵問題
與傳統平面剪裁相比,立體剪裁技術便顯出諸多突出優勢,例如,可更為直觀地掌握服裝與人體的空間關系、面料的特征與狀態、服裝款式結構設計過程等,并可結合實際需求對設計方案隨時進行調整[2]。
3.1服裝造型設計
畢業設計的系列服裝具有超前性,強調新奇,淡化實用,強調藝術與風格,著重對服裝造型和面料的開拓,通過結構復雜的造型設計達到對服裝結構的實驗性思考與表達,往往會體現在結構的破壞重組、紐結、堆疊、打褶、抽褶等手法上,完成對面料的造型塑造。(1)省道設計。用平面的布料包裹人體某些部位曲面時,會在人體凹凸部位出現多余的量,這時,將布料與人體體表之間余量部分用剪切或折疊的方式進行處理就是省,而將其縫去,以消除衣片浮起余量,被稱為省道。省道由省尖和省縫兩部分組成,其目的是收緊面料,貼合身體輪廓。按照省道所在服裝的部位可以分為肩省、領省、袖籠省、腰省、胸省、側縫省等,它們的位置可以根據不同的款式進行省道轉移設計,在保證省的總量不變的情況下,改變省的位置和長短。設計師可以用立體裁剪的方式,通過特殊的技法將省量巧妙地在新穎、美觀的造型中得到處理。比如,可以通過褶皺(見圖1)、折疊(見圖2)、表現肌理設計省道(見圖3)。運用立體裁剪進行省道設計時,面料余量一目了然,并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調整省道形狀和位置,直觀感受成衣造型。(2)廓形設計。使用立體裁剪進行廓型設計時,對于衣服邊緣線、肩部、袖籠等的造型,可以根據設計直接剪切出一些不規則的輪廓線,比如夸張的肩部(見圖4)、不對稱的結構設計、異形的廓形,并對視覺上的不協調形式可以及時調整,確保局部與整體的和諧關系,使設計作品能體現出對比與統一、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的形式美感。(3)局部造型設計。個性化服裝是突破平板式的設計模式,尋求新的設計元素、表現方法。在立體裁剪時,將面料按照一定的規律走線,并把線跡抽縮起來,使面料形成凹凸不平的褶皺(可根據不同的線跡抽縮后形成不同的效果,見圖5),增加服裝的層次和視覺肌理,形成不同的節奏、韻律。類似的特殊造型設計還有添加、鏤空(見圖6)、折疊、堆積(見圖7)、包纏(見圖8)等手法。這些特殊造型樣式極大地豐富了服裝的局部設計,為設計師進行造型設計提供了更多發揮的空間,而立體裁剪則讓這些技法的實現變得簡單、直觀且準確。
3.2衣服合體程度
如何讓學生掌握服裝與人體結合的關系、從三維人體到二維平面的結構關系,一直是服裝結構設計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3]。服裝在滿足藝術性的同時,也強調穿著的可能性和舒適性。根據人體結構與運動習慣,身體各個部位對服裝尺寸及放松量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平面剪裁中對松量的把控是依據豐富的經驗總結出來的,但是當服裝款式和造型變得復雜而富有空間感和層次感時,平面裁剪的精準度就會所下降。在立體裁剪時,首先對人臺根據模特三圍進行修正,在此基礎上,用面料設計造型的過程中直接觀察到面料與身體的距離是否能達到對穿著活動時的空間要求,這就讓立體裁剪出來的服裝穿著的舒適度有了很大提高。3.3面料特性把控不同種類的面料都其適用的服裝類型,輕薄飄逸的雪紡、喬其紗、歐根紗、真絲等適合時尚懸垂的服裝;棉質面料適合舒適穿著,在服裝中使用比較廣泛;有彈力的面料多用于運動休閑服裝類;等等。面料的特性會影響服裝造型,在立體剪裁中,不同服裝部位采用直紗、橫紗、斜紗進行剪裁能營造出不同的效果,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到面料的成型性,有效幫助設計師進行面料的配置,實現對面料的合理使用,加強運用立體思維進行設計的意識,同時激發設計師的設計靈感。
4結束語
立體裁剪在造型過程中體現了其直觀性、實用性、靈活性、科學性和準確性的特征,同時在造型時對于放松量捏取多少的準確把握以及面料經緯方向的控制,使其在畢業設計服裝制版過程中對平面裁剪起到有益的補充,讓服裝設計展現出與眾不同的特別之處,使學生能夠時刻抓住自己的設計靈感。立體裁剪技術會成為未來服裝主要的造型手法,在實際應用中得到不斷更新和深拓,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江雪娜.服裝設計中的立體裁剪技術研究:評《服裝立體裁剪與設計》[J].印染助劑,2020,37(4):68.
[2]趙偉.高職紡織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改革之初探[J].化纖與紡織技術,2018,47(1):15-18+50.
高校學生服裝設計作品的市場推廣,不僅能夠使本土市場的整體服裝設計水平有所提高,而且能夠帶動大學生就業,進一步拉動內需,提高國內生產總值。然而放眼望去,無論是官方還是高校聯盟,對于學生服裝設計作品的市場推廣的策略和激勵措施都尚待豐富。部分學生參加旅游紀念品設計大賽,或者一些服飾品、家紡產品的設計大賽,入圍之后,作品成為品牌商家的生產貨源。但仍有很多服裝設計專業學生雖然有極具創意的設計靈感、新奇的表現手法,但他們的設計作品往往只能停留在概念性階段,少有機會在T臺上展示,更難以投放市場,這樣不僅極大地壓抑了他們設計創作的積極性,更拉大了高等人才教育與社會、市場需求之間的距離,形成了惡性循環。我國的現代服裝設計起步較晚,而且以往服裝行業主要依靠手工細致、勞動力成本低廉、更新速度快等優勢擴大服裝生產,而這種擴大建立在以代加工貿易為主的基礎之上,大部分企業接受國外品牌服裝商和經銷商的款式定制。隨著世界貿易的不斷發展,大量國際服裝品牌進入中國,使本土民族服裝品牌遭遇一定的危機,面臨市場份額的減少。近年來,隨著各大高校不斷擴招,服裝設計專業在獲得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脫軌,教育教學質量參差不齊,輸出人才實踐能力不足等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服裝設計專業學生就業難。而以往教學理念的偏失和教學秩序的混亂,更讓服裝設計專業學生的服裝設計作品缺少理念引導和推廣宣傳的平臺,只能在作業中進行表現,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大了其服裝設計作品市場推廣的難度。
二、學生服裝設計作品推廣策略的構建
1.構建正確的教育教學理念
高校教育要以明確教育理念為前提,以提高質量為核心,側重于以人才培養為目的。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因材施教、取長補短、查漏補缺,讓他們有針對性、有選擇地依據自己的興趣進行學習,同時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要學會傾聽學生最真實的訴求,學生要努力配合教師的教學開展工作,努力做到零障礙溝通。同時,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走在行業的最前沿,第一時間把最新潮、最時尚的設計理念和思想傳授給學生,讓他們時刻與時代同步前進。各高校之間要加強交流互動,進一步交流學科建設和教學經驗、理論方法,以求共同進步,不斷推動學科全面發展。高校要定期舉辦論壇、講座活動,聘請行業精英,讓他們把最新的行業動態傳授給學生,講述他們艱苦創業的勵志故事、企業管理經營理念,開闊學生的思維和眼界,讓學生及時請教一些不懂的問題,總結經驗和教訓。
2.學生多途徑尋找發展機會
當今社會,機遇無處不在。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發展,大學生不能故步自封或者隨波逐流,而要奮發圖強,自己尋找發展的機會??梢猿闪W生作品工作室,服裝設計專業學生每年都有許多畢業設計作品,將這些作品連同平日的優秀設計作品在此展出并銷售,同時提供定制服務,進一步擴大宣傳力度,提高知名度。申請入駐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區,利用便利的場地和經費支持,不斷廣開銷路、擴大生產規模。充分利用便捷的信息網絡,成立淘寶店鋪,進行線上設計銷售,開通微博營銷、微信營銷,設計制作專業APP手機客戶端。這樣多途徑、多渠道、多方面地構建營銷平臺,拓展服裝設計作品營銷的廣度和深度,使高校學生服裝設計作品推廣又好又快發展。
3.政府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
政府應大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的提出和落實,積極發揮政府引領和配置的作用。落實好相關政策,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進一步支持高等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進一步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加強科技平臺建設,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加強高校創業孵化園及創新創業俱樂部建設,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跨上新臺階。要進一步在高校內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搭建創業平臺,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要積極研究完善現有政策措施,簡化申請流程,進一步提高操作性、針對性;要進一步加大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支持力度,創新體制機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方式方法,促進“以創新推動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的落實。
4.企業要有社會責任感
企業在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要明確自己所具有的社會責任,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尤其是對大學生創業者給予更多的關懷和幫助,讓他們盡快步入正軌,少走一些彎路。企業在招聘人才時不要唯學歷論,而要給更多普通高等院校的學生一個機會,注重人才的實踐能力,倡導男女平等。服裝企業可以不定時地舉辦季節性服裝款式設計比賽,讓更多的高校大學生參與進來,把更好的設計理念引入市場,同時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帶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品牌商場可以為服裝設計專業大學生提供場地廉租的優惠措施,讓他們在市場前沿自產自銷,尋找一條合適的創業之路。政府可以聯合高校、相關企業創建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為大學生提供創業演練地和實戰場。投融資機構要全面掌握大學生創業企業的發展狀況及其特點,了解其融資需求和意愿,分析其發展趨勢,研究創業企業如何高效實現差異化融資。金融機構要準確定位優質創業企業,最大限度地幫助他們解決資金鏈問題。
5.其他
每一門課程的內容都較為充實,理論體系與知識結構相對成熟和完善,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生的各種能力進行有效的提升,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全面的培養,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服裝設計的方法和流程,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時期內能夠引導和幫助學生將創意思維轉化為實際的設計作品,培養出了許多優秀專業人才,適應和滿足了服裝產業的需求。
二、高等院校服裝設計教學體系的問題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服裝產業的升級,傳統的服裝設計教學體系逐漸顯現出一些問題,筆者通過教學實踐研究和總結,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課程內容的關聯性薄弱。這主要體現在技能類課程和創意思維類課程的關系不夠緊密。在西方服裝設計院校的教學體系中,創意思維類課程的開設是貫穿整個學期的,而與此同時,技能類課程在同一學期不同的階段開設,由學生按照個人實際需求來自主選擇,以技能類課程輔助創意思維類課程,共同完成學期內的一個完整的服裝設計階段性學習。這種教學體系使學生能夠清晰地認識服裝設計的完整過程,而且這個過程與企業、服裝品牌的產品開發流程及實際運作是完全吻合的,使學生在專業學習的過程中,服裝設計的整體概念貫穿始終,便于理解和掌握。而在國內傳統的教學體系中,每門課程獨立的理論體系相對完善,而并不注重與其他課程內容之間的關系。學生在散點式的多門課程中學習不同的知識點,而能夠把各個知識點串聯的課程比較少,學生在學習時具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難以把握技能類課程和創意思維類課程之間的關系,不能夠深切體會和掌握完整的設計流程,容易陷入因對單門課程過于專注而忽略整體的誤區。以時裝畫技法這門課程為例,在服裝設計產業中,時裝畫是以傳達設計師理念和意圖,便于服裝設計師與技術部門及其他部門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服裝設計流程中,它僅僅是必要環節之一。低年級學生在時裝畫技法課程學習中往往不能正確認知課程的意義,許多學生以個人興趣為出發點,過度花費時間與精力進行繪畫技法方面的訓練,片面地以追求繪畫能力提高為目的,忽略了服裝設計的本質與關鍵,或浪掉許多時間,卻得不到很好的學習效果。在實踐教學中,許多高年級學生和畢業生在面對設計任務與畢業設計時顯得無所適從,無法有效應用低年級的各門專業課知識。很明顯,這種教學體系下培養出來的學生綜合能力薄弱,所掌握知識較為局限,很難適應當今企業的實際用人需求。第二,課程設置的遞進性不明顯。在現有教學體系中,不同學期、不同課程的開設缺少橫向和縱向的比較和分析,教學順序設計不夠合理,各門課程之間缺少溝通,往往出現教學內容重復、教學重點不明晰等問題。不同課程間的前后呼應和層層深入關系往往被忽視,前后關聯性較弱,課程開設的前后邏輯存在某些缺陷,某些課程開設的時間點不夠合理,某些課程隨著時代的發展則需要更新與升級。這些問題帶來一定程度的資源浪費,學生耗費了大量精力,在每一學年、每一門課程都要完成大量的作業,甚至常常熬夜趕制作業,卻不理解不同課程的重點及其關聯所在,難以體會設計理念轉化成作品的樂趣。從低年級到高年級課程設置應該以學生知識點的層層深入來設定,以合理的教學規劃、設計實踐的不斷升級來提升學生的設計能力和綜合能力。第三,課堂教學與社會脫節。首先,在傳統的服裝設計教學中,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由于時間的推移逐漸顯現出滯后性。其次,傳統教學強調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學生始終在“真空”的環境中模擬設計實踐,沒有直接接觸企業的具體運作。近年來,一些服裝設計專業畢業生在走上工作崗位時往往難以適應企業的需求,對企業的管理和規范充滿抱怨和不理解,他們往往認為自己在學校里學到的才華難以施展,而對企業的要求又難以達到,企業對許多學生的表現也給予了“眼高手低”的評價。因此出現了許多學生找不到工作,找到工作又很難滿足企業的需要,或者頻頻跳槽的尷尬現象。這些現象也真切地體現了國內服裝設計教學體系的片面性與滯后性,當今的服裝設計產業發展日新月異,僅僅依靠課堂理論知識的灌輸、教師的口口相傳,所培養的學生已經難以適應企業需求和社會發展。
三、高等院校服裝設計教學體系的改革探索
隨著全球化的飛速發展,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時尚流行的腳步加快、瞬息萬變,服裝設計的理念、風格、方法等也在不斷更新和多元,服裝產業轉型期已經來臨并加速發展。傳統教學體系和教學方法已經越來越難以適應產業發展的需要,服裝企業對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加迫切的需要。筆者通過深入研究,提出了服裝設計教學體系改革的一些舉措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增強課程之間的關聯性。通過教學體系的調整,使得課程之間形成緊密的鏈條,課程內容既相互聯系又有所側重。對國內外服裝設計教學體系的優勢進行借鑒,結合傳統教學經驗制定新的、合理的教學計劃。為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框架,使各門課程設置的關聯性和延續性增強,實現創意思維類課程與技能類課程之間的有效銜接,服裝設計課程的教學內容層層深入,使學生能夠明確整體設計流程、設計思維和實操技能之間的關系。通過課程間關聯性的加強,嘗試將不同課程打通,從過去追求單門課程的獨立性轉變為以設計課題的完整性為出發點,不再以某門課程的單獨考核為目標,而是從整體出發,對學生完成課題的完整度、工作量和設計成果進行綜合考量。學生在一個學期內通過一系列不同專業必修與選修課的自主學習,實現從靈感來源和流行趨勢的搜集、服裝設計概念和主題的提出、服裝設計要素的構思、效果圖和款式圖的繪制、制版、縫制,到完成設計作品、展示陳列等一系列工作,使學生不中斷地體驗設計的完整過程。使學生便于理解服裝設計的流程和知識點,在創意思維類課程的基礎上,學會建立前沿的設計理念并且在技能類課程中進行延續和有效實施。在這個過程中,保留傳統服裝設計教學模式中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經典內容,并在此基礎上,對部分設計課程傳統教學內容與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使其適應時代的變化和發展,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
(二)注重課程間的遞進性。通過教學體系的調整,以合理的教學順序設計各門課程的開設時間點。建立完整的知識系統,使學生對服裝設計的完整過程始終保持清晰的認知,在每個學期深入學習中逐步得到提升。對剛進入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進行引導,在接觸專業的初始階段,就為學生建立一個完整的框架,使學生建立基本概念,對服裝設計有一個完整的、科學的認知,并強調將這種思維模式貫穿始終。在接下來的每個學期,將設計知識系統進一步延續和發展。在學習過程中,強調設計思維訓練的重要性,注重提升學生的創意思維能力。在此基礎上,從易到難、由簡到繁地增加設計難度,使學生能夠對設計的流程進行整體把控,對設計的每一步環節進行理性、嚴謹、合理的規劃。在設計具體實施過程中引導學生運用各種專業技能進行實踐,逐步實現設想,完成單件設計作品乃至一系列設計產品的開發。在不同學期,各門課程之間相互配合,遞進關系始終保留,而知識點則不斷深入和擴展。學生省去大量時間來面對各門課程的單獨作業,每個學期利用各門課程完成一個共同的課題,通過設計思維和實操技能的同步提升,來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鍛煉,使學生的設計知識系統更加完善。通過教學體系改革,學生在每個學期的知識結構的延續性和遞進性提高,不同學年之間知識的銜接循序漸進,更重要的是能夠使學生始終保持在完整的設計知識系統中,實現從簡到繁、從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的系統學習,對服裝設計的基本流程始終保持完整的思路,實現在不同學期不斷深入研究和探索。
(江西服裝學院,江西南昌330201)
【摘要】實踐教學質量是高等院校教學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實踐教學的質量,應引起足夠的重視?,F以針織服裝設計課程為對象,對實踐教學質量管理的內容系統進行了分析,從實踐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組織管理系統、基礎保障系統和過程管理系統等方面提出了改進和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的策略。
關鍵詞 針織服裝設計;實踐;質量管理
Doi:10.3969/j.issn.2095-0101.2015.04.028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0101(2015)04-0084-02
針織服裝設計專業課程強調知識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將實踐教學質量管理體系視為一個系統,其主要功能是對實踐教學各要素實施有效的監督,及時獲取反饋信息以調控實踐教學各環節和各要素,使其實現針織服裝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目標體系的要求,提高課程實踐教學的質量。
1實踐教學質量管理的內容系統
實踐教學質量管理的主要內容是實踐教學,是指在一定教學環境下,教師有組織、有目的地指導學生進行與專業實務相適應的、具有實踐性、應用性的學習,從而傳承實踐知識,形成技能,發展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的教學活動[1]。一般包括課程實驗、課程設計、專業實習、社會實踐、創新實踐、畢業實習、社會調查、綜合實訓和與畢業設計(論文)等環節。
高校針織服裝設計課程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要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和學科專業特點,不斷地調整和修訂人才培養方案,逐步增加實踐教學比例,建立基礎實踐教學環節、專業實踐教學環節和綜合實踐教學環節的實踐教學平臺,形成有實驗、實習、實訓、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社會實踐和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等環節組成的實踐教學體系。構成一個由淺入深,由基礎、專業到綜合逐步遞進的實踐教學結構模式。高校針織服裝設計課程實踐教學體系要以實驗教學和上機訓練為基礎,以實習實訓、課程設計為重點,以社會實踐和課外科技活動為補充,與理論教學相互協調,在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中發揮重要作用。
2實踐教學質量管理的組織管理系統
2.1管理機構
針對實踐教學的特點,在日常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基礎上,實施校、部二級管理模式,教學管理重心在各個學部。高校針織服裝設計課程實踐教學質量管理組織機構包括校領導管理小組、教務處、督導室、教育技術與資源設備管理辦公室和學生處等。以教務處等為代表的校級管理部門宏觀指導、質量管理,以評價為手段保證實踐教學質量[2]。根據不同實踐環節的特點,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通過對實踐教學各環節進行指導、檢查和管理等來規范實踐教學的具體活動。
2.2組織成員
實驗課程教師、實驗技術員以及實習教師都是實踐教學的參與者,在實踐教學中起著主導作用。教師的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是實踐教學質量的關鍵,特別是針對部分高校專職教師較少,雙師型教師缺乏、兼職教師相對較多的特點,教師質量管理顯得尤為重要。例如:高校針織服裝設計課程制定《專兼職教師管理規定》、《專兼職教師試講記錄》等系列管理文件。積極鼓勵專職教師掛職鍛煉,考取行業資格證書;各學部通過嚴格的面試、試講,層層把關,聘請企事業優秀管理人員兼職實踐教學一線崗位。
學生是實踐教學的主體,是實踐教學質量提高的受益者。為了使學生的學習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處、學工委、學生自律委及實習單位等都應加大學生在實踐教學各環節的監督管理。另外,學生也是教學質量管理系統中的重要因素,每學期學生的網上評教、學生信息員的教學反饋,都是實踐教學質量管理中重要的信息反饋渠道。
教學管理人員是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及管理文件的制定者、執行者和服務者,教學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服務意識和質量意識也是教學質量提高的有效保障。把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貫徹到教學質量管理工作中,做到全力為學生、為教師、為教學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3]。
3實踐教學質量管理的基礎保障系統
3.1基礎設施
實驗室、實驗儀器、實習基地實驗室、實驗儀器、實習基地是實踐教學的基本保障,如果沒有這些基礎設施,實踐教學就是紙上談兵。此外,還可以通過校企合作,選擇建設一批專業對口、社會口碑較好的企事業單位作為學生的校外實習基地,滿足學生校外實習鍛練的需求。
3.2實踐教學文件
人才培養方案、實踐、實訓教學大綱、實踐任務書和實踐指導書等綱領性文件,是實踐教學的基本依據。高校針織服裝設計課程各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實踐教學環節的設計,要通過市場調研,科學論證,并經實踐不斷檢驗才確定形成。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經學校教務處審批通過后,不得隨意修改。若有改動,必須填寫《教學計劃調整申請表》,審批同意后方可執行。高校針織服裝設計課程還需不斷完善學期實踐制度方案,實行《實習日志》和《實習鑒定表》等相關制度文件。
3.3實踐教學管理規章制度
高校針織服裝設計實踐教學課程要根據自身的辦學特點,結合實踐教學實際情況,在已有的理論教學規章制度的基礎上相應地建立起配套的、行之有效的一系列實踐教學管理規范和質量標準[4]。例如:《制定實踐教學大綱和計劃的要求》、《關于加強實踐教學的指導意見》、《實驗室開放管理辦法》、《校外實習基地管理辦法》、《實習實訓教學管理規定》和《實驗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等系列規章制度及標準,使實踐教學活動有章可循,按章辦事,使實踐教學質量管理工作進一步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和精細化。
4實踐教學質量管理過程的管理系統
4.1實踐教學檢查制度
教學準備檢查:主要檢查任課教師的實踐教學計劃、實驗課程大綱、教學進度、實驗指導書等各項教學文件是否齊全以及教案的準備情況。堅持聽課檢查:學期中實行校、部級領導干部、同行專家、教務人員、專業秘書等聽課制度。各層次不同人員不定期或隨時到實驗室及實訓室聽課,及時了解和掌握實驗教學的實際情況。
課程考核檢查:實踐課程考核以主觀判斷為主,質量標準也是多元化的,實踐教學要采取靈活多樣的評價考核方法,根據實踐教學類別和學科不同的特點,采取調研報告、實習報告、創意設計書、項目設計書和小組答辯等多種形式來考核學生的實踐成效,引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方式。
4.2研究與調控制度
質量管理的目的不僅僅是發現問題,更重要的是改進和提高實踐教學水平。教務處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匯總收集各類真實有效的教學信息,通過統計、分析、總結和研究從中發現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方案,并且反饋給校領導或相關部門,以便于學校組織管理系統全面了解實踐教學情況,及時調整和完善實踐教學質量管理體系中各項規章制度及措施,從而保證實踐教學質量不斷地提高[5]。
4.3信息反饋與評價制度
校內通過督導檢查反饋,領導聽課反饋,學生信息員反饋;學生評教、同行評教;召開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匯編督導和教務簡報等多種形式,建立制度化、常態化的信息反饋渠道和反饋制度。使各項教學信息得到及時、準確和完整的反映,各項監督措施能夠得到及時落實。
校外通過對畢業生跟蹤調查分析、實習單位反饋,聽取用人單位、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對畢業生的評價。定期邀請他們參加座談會,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不斷加強實踐教學質量管理,以滿足社會對人才質量的要求。
4.4激勵與獎懲制度
在實踐教學中,要想使教師認真負責,學生積極參與,必須建立相應的激勵與獎懲制度。教師的實踐教學環節受到學生的好評,或帶領學生參加實踐競賽獲獎者,學校應該給予教師相應的獎勵,調動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和從事教學研究及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將教師年度考核評估結果與獎金、職稱晉升、優秀教師評選、師德師風考核和學習培訓資格等結合。學生認真對待實踐教學環節,整個實踐的過程表現突出或參加實踐競賽獲獎者,也應受到相應的獎勵。在實踐教學環節中表現突出者,可以將他們的成果拿出來展示以此來激勵其他學生。相反,如果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出現了問題,應該按照《教學事故認定和處理條例》和《學生手冊》相關處罰措施進行相應的懲罰。
5結語
實踐教學是高等院校教育發展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教學的質量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高等院校的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只有探索有效的途徑,才能真正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就業能力,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1]于秀琴,劉俊英.創新高校社會實踐教學的長效機制[J].教育與職業,2007,(21).
[2]俞仲文等.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實踐教學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3]何向彤.高等職業教育實踐教學管理特質初探[J].教育與職業,2007,(17).
關鍵詞:設計技能比賽;創新能力 ;指導選拔;管理制度
一、前言
目前很多高校都還存在一種教學現象,就是對理論知識的教育特別重視,卻忽略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個性發展的培養;這種只偏重理論、而輕視實踐以及個性發展的教學模式,是無法培養出當今社會需要的創新人才的。當今的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職類院校,怎么樣在教學中改革偏重理論、輕視實踐及個性發展的這一教學環節,著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以及在實踐中的創新能力,是擺在我們改革當今教育模式中值得深思的課題。而“中華杯”服裝設計大賽簡稱“設計技能比賽”就是一條值得我們深入探討及推廣的經驗。設計技能比賽,它顛覆了以往的教學模式,讓參賽者自行把在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充分應用在參賽過程中的實踐技能操作中,既檢驗了理論知識,又鍛煉了個人的獨立工作能力,通過設計比賽,在實踐中就會發現需要改進的問題,學生解決問題的自信心將會大大增強,學習興趣也會大大提高,因此,如何讓廣大學生都自覺地、積極地參與設計技能比賽活動,展示自己的創新能力;院校應如何為學生搭建一個供他們充分發揮個人才能的平臺,是值得我們探討的課題。本文以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服裝系設計班學生設計技能比賽為例,闡述了通過設計大賽的形式來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創新能力及解決問題等方面起到的作用。
二、 設計技能大賽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設計技能大賽是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創新設計、合作精神的有效形式。大賽中,由參賽者或參賽團隊、按照承辦方給予的設計大主題、以自選小主題的方式構思制作成一組或一季節5-8套不等的成型系列服裝設計產品,設計比賽所涉及的課程內容是一個課程群,而不是單獨的一門課程,在整個設計環節中,學生需要懂得合理應用理論知識,在設計過程中分析遇到的問題,構建設計思路和選擇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設計實踐過程就是從掌握理論知識到掌握解決問題的過程,這個過程大大提高和增強了學生的獨立學習、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應變能力,同時很自然地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設計大賽的參賽方式一般分為兩種形式進行,一種是以個人名義參賽,一種是以小組或團體的名義參賽。個人參賽,考驗參賽者的綜合能力;小組參賽,更能體現參賽者的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增強創新能力。
三、以“中華杯”國際服裝設計大賽為例的創新型人才的實踐
(一)大賽介紹
“中華杯”國際服裝設計大賽是經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首批認定的國際性、國家級賽事, 本賽事自1995年始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組委會承辦,每年舉行一次;目前已經成功舉辦了18屆,選拔與推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服裝設計師,如吳海燕、武學凱……等眾多中國著名服裝設計師都曾以各種方式參與過“中華杯”,本賽事被服裝界及時尚媒體廣泛贊譽為“服裝設計師的搖籃”;其設計宗旨是為提升服裝師設計水平,展現設計師的最新設計理念,搭建服裝設計師與企業之橋梁。在業界獨樹一幟,成為最具活力、最有影響、最受歡迎的服裝設計大賽之一。本賽事參賽內容包括“中華杯”國際女裝設計大賽,其中女裝設計內容包括時裝類、禮服類、華服類設計等;而男裝設計大賽內容包括休閑類、運動類、正裝類設計等;國際童裝品牌設計大賽;國際內衣/沙灘裝設計大賽;該參賽作品的要求是以5-8套不等的系列設計產品,系列作品要有系列整體感,且要求每個系列的服裝不能出現男女混搭,如做女裝系列內容里不能出現男裝。參加該設計創作比賽要涉及服裝設計專業的多門課程,如:設計基礎、材料應用、服飾色彩、服裝工藝、款式設計、圖案設計等知識,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必然會將理論知識與動手能力融合在一起,這正是我們改革教學模式所要追求的教學效果。
(二)以“中華杯”國際服裝設計大賽為例的學生指導實踐
1.選拔能力強的學生參賽。參賽前,選拔出能力強的學生作為參加設計創作大賽的參賽人選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選拔開始既要考慮學生平時的綜合能力表現,又要不拘一格選人才,照顧到其他方面表現一般但專業知識卻表現突出的學生。
2.對設計基礎、材料知識、款式設計、服飾色彩、工藝制作、服飾圖案設計等課程進行綜合的成績考量;把在這幾門主要課程的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好的學生挑選出來作為參加設計創作大賽的參賽人選,使參賽人選具有代表性。
3.可以借助學生會服裝設計協會平臺進行推薦,服裝系學生會設計協會定期的舉行一些相關設計的培訓,讓參賽者更全面地了解設計創作大賽的有關知識,進一步深入了解和掌握參賽的有關知識。
4.推薦挑選。專業老師在挑選時除了參考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外,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意亦是重要的參考因素,在挑選推薦參賽人選時,對流行時尚元素、色彩感悟能力特別強的學生,專業老師要特別推薦。
四、指導和培訓
在經過了一系列的競爭,推薦挑選以及系部教研室組織的有關知識技能競賽活動后,學生的競爭意識、學習熱情以及實際操作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這是一種質的飛躍。這時,指導老師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指導培訓,就顯得尤為重要。
1.前期的指導和培訓。在進行前期培訓前,指導老師必須要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和內容,既要做到科學合理,又要體現設計創作的特點,把握創作的方向,提供施展個人的才華空間,避免走進創作的誤區,少走彎路。設計比賽指導培訓可在款式設計工作室進行,可以獨立或2-3人一組合作完成,學生個人和團隊根據參賽項目的要求,老師指導學生進行設計前期的信息收集、市場分析、構思設計方向、選主題、分組做品牌風格企劃;學生進行市場調查,了解流行趨勢及市場信息,整理資料;進行服裝設計初稿構思,構思服裝面料、輔料和服飾配件等。
2.中期的指導和培訓。中期的指導和培訓已經到了初步設計、擴充設計階段,由指導教師輔導學生繪制服裝設計初稿,包括著裝效果圖及正背面款式結構圖;樣衣制作,設計方案實施與修改,進行第二次審稿工作,指導教師輔導學生繪制并規劃設計正稿,包括著裝效果圖及正背面款式結構圖。通過設計指導教師在規劃稿簽后確定系列款式。設計系定后,未經設計指導教師同意,不得隨意更改。
3.后期的指導和培訓。后期的指導和培訓是正式設計階段、展示評估階段,實物作品制作、成衣產品系列設計的制作;這一部分主要由工藝指導教師輔導學生進行車縫以及制作成型。同時,進行服裝作品樣衣試身修改。展示與評估階段主要是進行服裝設計作品展示及整體效果評分(即服裝設計初賽),由部分行業及老師組成初賽評委團隊(7至9人組成)綜合評比,量化打分,并選出優秀服裝系列作品進行參賽。
在以上三個階段的指導和培訓中,指導老師要有針對性地制定不同的培訓內容和方案,對以個人名義參賽和以小組名義參賽的學生區分培訓的側重點,對以個人名義參賽的學生,重點是發掘他們的創作潛能;對以小組名義參賽的學生,則重點在于引導他們正確理解團隊合作的精神,既分工,又合作,在創作中相互幫助,共同面對困難,共同分享成功的快樂。
五、大賽指導成效
設計大賽作為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是“設計師與企業的橋梁”,我院已有多屆學生參加設計創作大賽,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可以檢驗學生把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融會貫通的實際水平,在創作中還可以不斷學習別人的長處,取長補短、增強團隊協作意識,真正體會了團結協作的意義和由此帶來的成就感,他們的參賽作品不但獲得了很好成績及綜合素質的鍛煉,還為其他同學和師弟師妹們樹立了典范。
通過設計大賽的過程,學生不但鍛煉了自身的創新能力,而且還具備了自身的就業方向,服裝企業在招聘畢業生時重點關注的能力也是學生的綜合素質、實踐能力、應變能力、尤其關注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實踐教學環節的鍛煉。從畢業生的就業情況看,很大一部分參加過大賽獲獎的學生都很受行業企業的青睞,這些學生不但能就業,而且進了公司后都從事設計師、跟單員、工藝師、服裝生產管理等工作,酬金也都比較高,近年來我院服裝系大部分獲獎學生的就業后工作能力都得到了就業單位的認可,并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甚至有部分都自己創業開公司。
六、基于學生設計比賽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思路
1.重視師資培養,促進實踐教學。要培養高素質的實用型人才,就必須要擁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及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氛圍,否則一切都是空談,時代在快速發展,教師隊伍也要順應時代潮流,跟上時代步伐,不斷的更新知識、充實自己,不斷地掌握新的技能,才能適應潮流發展,學院要加大培訓教師隊伍力度,更要加快建設雙師素質教師隊伍的速度,保證高素質高技能教師隊伍。建設、發展、穩定是學院工作的重點,也是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實用型人才的關鍵,培養具有生產一線實踐經驗能力和有技能資格的教師。在此過程中,教師隊伍的實踐,教學能力也得到進一步提高。
2.設計創作大賽內容與實驗課程互相銜接。在培訓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素質的同時,必須對現行的教育方式進行改革,除基礎設計課程外,還可以加大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專題設計課程,以便強化基礎設計與實驗課程、設計創作的相互銜接。這一環節在時間的安排上可根據班級的授課進度靈活掌握。建議最好是大二期間,因為學生經過了一年的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后,已掌握了基本的設計理論知識,這時的學生缺少的是實際操作、技能訓練以及專題實踐課程的實操。這時提供綜合性、有針對性的基礎實踐課程,將會大大鍛煉學生專業能力,并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創作激情,為他們下一步參加各類設計創作大賽即即將到來的畢業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
3.把校企合作落到實處,為學生零距離上崗創造條件。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然后布置大堆的作業讓學生回去自行完成,這樣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跟上時展的潮流,在當今的高職教育領域是行不通的,學校必須要加強與企業的實際合作,只有建立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把企業作為實訓大本營,并依托企業的優勢,制定出一套科學、系統的教學計劃,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真正地感受到理論知識與動手操作之間的“虛”與“實”。真正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為學生零距離上崗創造條件。
4.把企業作為學校的大課堂。把企業作為學校的大課堂,是當今高職教育值得大力提倡方向,學校與企業合作培養人才,符合企業直觀、實用、快捷、有效的要求,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可以邊學邊做、邊做邊學,在學做過程中,不斷地調整、完善、消化課堂上的知識,同時也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為日后進入企業打好堅實的基礎,企業在合作過程共同利用自身的優勢互補劣勢,最終達到三方共贏的效果。
5.建立科學的比賽管理制度。服裝設計創作大賽是一項體現教育成果的舞臺,它既可以為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也是教師檢驗教學成果的平臺。通過多年的創作比賽證明,這項賽事可以發掘大批的創新人才。如何讓這項賽事保持健康、可持續的發展及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就需要我們建立科學的賽事管理制度;筆者認為,當務之急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學的管理制度,用制度來規范賽事,使賽事不會走偏路,在制度的規范下組織、培訓、比賽、評獎等各方面都有規則可依,這樣就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各方的積極性,當更多的老師和學生都參與這項活動的時候,就會形成一種良性循環的局面;筆者認為,激勵機制是必不可少,例如:學生在參賽中獲獎,學??蛇m當在獎學金、學分各項獎勵中加分,對于特別優秀的學生可以慢慢的進入教師的工作室實習,鍛煉自己;學生可以由學校、由老師聯系直接進企業工作等等;又如:教師指導學生獲獎后可根據學生獲獎的級別給予其進行獎勵、或作為年終考核加分、評優晉級等條件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七、結束語
以服裝設計大賽為載體,圍繞著培養創新人才這一教學核心主題,開展教學新模式的探索。在如何組織學生培訓,如何組織設計大賽,如何在設計大賽中激發學生的創作潛能,如何在大賽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這些是值得我們在教學中去總結和探索的。在服裝設計創作大賽健康運行發展的道路上;在激勵機制的促進下,越來越多的學生會主動參加到這項賽事中來,并且會表現出極大的參賽熱情,從而促進賽事不斷地擴大規模,提升賽事的水平,這種模式符合高職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和企業需求的實用型創新人才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瑞軍等.基于學科競賽平臺構建的創新人才培養[J].2010(3).
2.趙書朵.淺析學科競賽與創新人才培養[J].201112(6).
3.葉紅玉.淺析學生技能比賽對創新人才的促進作用[J].2012(12).
4.莊冠英.基于學科競賽的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J].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