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3 15:24: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學校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性
形成教育合力,主要是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密切合作、協調一致,最大限度地發揮整體教育功能。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勢互補。學校教育具有明確的培養目標及專業的從業人員,具有系統性、科學性和高效性,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全方位培養人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最早接受的教育,具有啟蒙性和基礎性,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往往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能因材施教。社會教育具有信息量大、形式靈活等特點,且具有時空的延展性。只有三者優勢互補,才能最大限度發揮教育合力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實現教育在時空上的緊密銜接。從時空上看,學生的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和家庭中度過,生活空間相對固定。學生與社會的接觸主要通過與鄰里之間的人際交往、參加社區活動以及網絡的形式進行。在教育過程中,如果能夠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各自的教育作用,以良好的教育活動占據學生的時間和空間,就能使學生始終處在正確的教育引導下,使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1.2教育合力形成的條件
要形成教育合力,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都必須要堅持正面教育,發揮積極的影響作用。首先,學校教育要堅強有力。學校教育是我國教育的最主要形式,是整個教育體系中最基本的構成因素。學校教育在國家的教育方針指導下,教育教學活動組織嚴密、內容科學,有科學的管理體制和受過嚴格專業訓練的教師,這些都是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比擬的。學校教育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對學生進行有力地教育和引導。其次,家庭教育要科學合理。家庭教育為青少年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因此,家庭教育的科學性,特別是父母的教育觀念、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確就顯得尤為重要。生活中,雖然每位家長都非常重視子女的培養,但家庭教育畢竟不像學校教育那樣系統科學,存在諸多問題,這也是家庭教育不能成為學生主導教育方式的原因之一。最后,社會教育要積極健康。社會是一個開放復雜的大環境,社會環境對學生既可以產生積極影響,也可以產生消極影響。社會教育要注意消除各種不利因素,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生活氛圍,對學生施以積極的教育和影響。
2學校教育在教育合力中主導作用的形成
2.1學校教育在形成教育合力中的主導作用
學校教育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其中德育工作居于首位。學校通過系統地向學生進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質教育,提高學生思想素質和道德認識,為學生形成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奠定基礎。學校在各科教學中均滲透思想教育,寓教于各門課程之中,同時,學校還可以通過社團活動等途徑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另外,學校教育遵循科學的教育原則和正確的教育方向,能對復雜的社會影響作出分析和判斷,抵制來自家庭和社會的不良影響。
2.2充分發揮學校教育在形成教育合力中的主導作用
2.2.1學校要進一步明確培養目標,重視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大力提倡三維的培養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其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具體要求。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有利于改變傳統的“重智輕德”現象,有利于幫助學生牢固樹立做人的根本。學校教育只有堅持正確的方向,扎實推進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以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教育引導學生,以社會主流文化占據學生的空間,才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為此,學校要重視德育工作,進一步明確培養目標,加強宣傳。
2.2.2學校要通過多種途徑,向家長普及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的教育方法一般而言,父母都非常重視家庭教育,重視對子女的培養,愿意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培養孩子。但同時,家庭教育也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如過于望子成龍的心態導致對孩子過分苛求、片面的人才觀導致過分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視全面發展等。因此,學校要通過多種渠道,采取多種措施,向家長宣傳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的教育方法,包括成立家長學校、建立家長微信群、舉辦觀摩活動、電話訪問等。
導致權力泛化的根源是對權力無法進行監督和制約?,F行學校領導體制即校長負責制在某種意義上助長了教育權力的泛化,雖然要求黨支部對其保障監督,但在實際運行中很難實現支部的保障、監督作用,而且黨支部在學校教育中有弱化的傾向,甚至一些書記都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所以校長負責制也就成了“一長制”,權力的泛化也就無庸置疑了。其表現形式有三個方面:其一,行政權力的泛化,學校教育應該是在充分尊重教育發展規律和人的身心發展特點的基礎上進行的,即在學校教育、管理中能夠體現學校自主、思想自由、教師治校,但在現實的學校中可以發現,一切都是按行政管理的模式進行,以行政命令代替學術自由,以傳統權力代替學術權威,學校成了嚴格的按照“官僚模式”進行治理的機構,這樣學校還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嗎?其二,官本位意識的泛化,目前在學校中“提拔”一詞的使用頻率很高,一般學校校長一旦工作成績較好,政績較突出,馬上就提拔為重點中學的校長,在重點中學做一段時間被領導看重,則一般進入教育行政部門從事行政管理工作;教師也是如此,一些因為在教學業務上較突出的教師被提拔,上升為主任、副校長之類的,這種官本位意識已經滲透到教師的骨子里,在學校中,不混個官當,就不能夠體現自身的價值,“這種情況意味著失掉優秀的教師,但不一定獲得優秀的行政管理人員?!保?]其三,教育腐敗,教育中的收賄、受賄行為,中考、高考集體舞弊現象,以權、以錢擇校現象等在學校隨處可見,致使學校這座“象牙之塔”正在逐漸走向墮落,也在逐漸使這片“神圣的凈土”走向消亡。因此,19世紀英國歷史學家阿克頓勛爵則明確指出:“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保?]這無疑已使學校走向了危險的邊緣。
二、師資危機———優秀教師的短缺與流失。
學校的有效發展無疑需要有優質的教師資源作保障,缺少了優秀的教師隊伍則很難保證教育質量的提升。當前,在學校教育中,教師尤其是優秀教師還遠遠不能滿足教育發展的需求。一方面是學校教育內部的原因,其一是教師職業本身的艱苦性和艱難性,教師無論是工作時間還是工作空間都大大超越了學校的時空范圍,同時,教師還要承受著巨大升學壓力的折磨,他們所有工作都是圍繞著升學率來進行的,因學生考試成績好而喜,因學生考試成績差而憂,完全失去了生活的本真意義;其二是教師評價機制的失誤甚至是失敗,長期以來,在教師評價中存在著論資排輩、吃大鍋飯現象,導致評價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并進而打擊了一部分優秀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因此,“只要才能杰出的教師的工作、職責與工資和具有同樣學歷和教齡的平庸的教師等同的話,學校的教育事業將繼續遭受造成的損害?!保?]另一方面則是學校教育外部的因素,即教師社會地位的低下,教師獲得的社會回報與其工作的艱苦性和艱難性極不相稱,工資水平甚至低于整個社會職業的平均水平,曾經擁有“臭老九”的“美名”。正像《世界教育危機》所言:“允許教師的工資落后于其他人員的工資是自取失敗,因為這樣做的結果必然是丟失很多最好的教師,然后補充以才能較差者?!保?]但最主要的還是教師不能夠獲得社會的充分尊重,不能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教師發現越來越難以相信他們從事的是一種崇高的職業,需要勤勤懇懇地和熟練地為了提高他們的服務對象而工作。與過去相比,很容易就感覺到精疲力盡,很難感到被人賞識和滿意,而且很可能好的和有見識的人不會被吸引到這種職業或者想留在這個職業上?!?/p>
三、知識危機———知識的重組與重構。
知識的內涵隨著人類理智的發展史變化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知識已不是游離于認識主體之外的純粹客觀的東西,從知識社會學的觀點看,知識是由認知主體與外在世界進行社會互動,即個體與社會文化價值互動的結果,知識兼具主觀性和客觀性。傳統的把知識局限于課本的觀點已經非常陳舊,課本知識固然是知識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因此,素質教育的實施和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也要求對知識要有新的理解。換言之,知識已面臨著重組和重構的要求。其一,要強調知識的經驗基礎,知識不是一堆死的、毫無意義的符號,它的意義是由經驗所構成的。如杜威所指出的“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之不斷改造”,這在某種意義上已表明了知識的經驗基礎。其二,強調知識的建構過程,經驗雖然有利于知識的形成,但知識本身并不就是經驗。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據先前認知結構主動地和有選擇地知覺外在的信息,建構當前事物的意義,知識是個人經驗的合理化,而不是說明世界的真理。由于出現了上述知識重組與重構的現象,無論是教師傳授知識,還是學生學習知識都需要作出新的改變,因此,“傳統教學論意義上的‘老師教,學生學’的原則被徹底否定。教師被詮釋為知識的‘媒介體’(vermittler),教師的作用只限于如何讓學生獨立地,批判反思地接收有用的知識,教師從原來居高臨下的‘師道’變成學生平等的對話人和討論問題的‘伙伴’”。
四、經費危機———教育經費的匱乏。
學生的逃生避難技能多是通過各種媒體方式學到的,真正從學校學到的技能很少。尤其在我國的一些農村學校,由于基礎條件較差,造成災難教育相應教材的匱乏,學生無法通過具體有效的途徑展開對逃生避難技能的學習。而農村又是災難發生的主要地區,其災難教育的落后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事實證明,發生災難后學生掌握一定的逃生避難技能是很有效的,因而加強學生的逃生避難技能教育是目前農村學校教育的當務之急。
二、開展災難教育的必要性
1.災難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人們每天都在面臨突況,災難發生時人們的逃生避難技能顯得尤為重要。而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由于各方面發展尚未完善,在遇到災難時出現的問題較多,因而更要加強災難教育。當前素質教育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開展災難教育,使學生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2.災難教育是學生危機意識培養的重要途徑
當前的社會環境對學生來說過于安逸,造成學生群體危機意識匱乏,片面地認為災難、危機等只發生在新聞報道或者電影小說里,從未想過災難降臨到自己身上時應該如何處理,因而缺乏對于災難相應的準備。災難教育有利于學生對生活產生危機意識,并在災難來臨時冷靜面對、沉著處理,更好地保障生命安全。
3.災難教育適合我國基本國情
我國從地理位置上說,災難發生的幾率較大。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都對我國有一定影響,地震災害頻發是我國的一大特點。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都給我國造成了極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而且我國幅員遼闊,涉及災害種類多,發生次數非常頻繁。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學校開展災難教育十分必要。
三、開展災難教育的對策
1.加大宣傳力度
學校要喚起學生對生命的熱愛,讓學生正視災難,學校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多種方式使學生端正災難教育的態度,強化災難教育的意識。如,可以舉辦展覽,將近幾年的重大災難進行公示,提醒學生加強戒備;也可以發放防災知識手冊,使災難常識得以普及。
2.豐富教育形式
農村學校對災難教育的形式往往比較單一,即通過課堂講授使學生認識災難。這樣的教育形式容易引起學生反感,進而產生厭煩的心理,不利于長期教育工作的開展。因此,學校應豐富教育方式,提高學生興趣,使學生切實學到知識。如,在課堂上講授過災難中逃生避難的技能之后,要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進行災難演習,讓學生在實際中掌握逃生避難的技能;通過一些活動的開展進行災難教育,可以組織防災減災知識競賽、觀看災難電影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使學生豐富關于災難的知識,提高逃生避難技能。
3.獲取家長支持
青少年學生都有很強的自尊心,他們渴望得到老師的賞識和尊重,渴望得到同學們的稱贊和羨慕的眼光。蘇霍姆林斯基說:“促使兒童學習,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刻苦、頑強地用功學習的最強大的力量,是對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感。當兒童有這股力量的時候,你就是教育的能手,你就會受到兒童的尊敬。而一旦這種不能與任何力量相比擬的精神力量的火花熄滅之時,你就會變得無能為力,即使有影響兒童心靈的最美麗、最精細的手段,它們都會變成死的東西。”兒童如此,青少年也是如此。作為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自尊感倍加愛護,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選擇。那種冷淡的態度、粗暴的方法、不人道的行為、專制式的管理方式往往會使學生的良好愿望摧殘致死,往往會使他們脆弱的心靈受到重創,甚至還會將學生引向極端。尊重學生,要學會寬容,我們面對的學生都還未成年,應該設身處地多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對待他們,分析他們的個性,理解他們的需要,把握他們的心理,采取正確的方法。尊重學生,建立在對學生關心、信任的基礎之上,一個對學生沒有關愛之心的教師是不可能尊重學生的,教師對學生關心、信任也是贏得學生對教師尊重的前提。尊重學生,要與學生平等相待,找學生到辦公室談話可以說聲“請坐”,甚至像對待朋友和客人一樣倒一杯水;上課進教室,老師不能站在講臺上高高在上等著學生給老師敬禮問好。尊重學生,不能忽視生活細節,學生在烈日下勞動,你不能躲在樹蔭下袖手旁觀;學生穿著整齊的服裝列隊做操,你不能叼著煙、披著衣服、隨便坐在護旗欄桿上。教師在學生面前一個贊許的點頭、一個會意的笑容、一句鼓勵的話語,都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能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2.要談談如何正確認識學生差異的問題
青少年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遺傳、環境和教育的不同都會影響著學生的發展,學生之間有生活經驗的差異、思維水平的差異、原有知識基礎的差異。既然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就不能用一把尺子來衡量所有的學生,要求學生成為“千人一面”的人,顯然是違背教育規律的。那么作為教育者是否應該把學生分為優劣或其他更多的等級呢?絕對不應該。學生既有個性發展的差異性,也有個性發展的多樣性。清朝顧嗣協在他的《雜興》中說到:“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駿馬能歷險,耕田不如牛。舍長以就短,智者難為謀。生材貴適用,慎勿多苛求”。這句話告訴我們,不同類型的人才具有不同的才能,適合于從事不同的工作。正確地認識學生的個性差異,才能正確地對待學生個性發展,這也是教育者人本思想的體現。
3.要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讓學生感受學校生活的樂趣
百色市有關部門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作了大量工作也出臺了相關措施,這些措施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做了一些努力,為了延續民族古老文化的生命力并使之發揚光大,學校教育應該而且必須為民族文化傳承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實現民族文化的可持續發展,促進社會的穩定和民族的團結
民族地區學校教育傳承與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方面有利于充分發揮學校的智力優勢,篩選、整理、加工、保存、傳遞、交流、吸收、融合、更新、創造非物質文化資源,實現民族文化的可持續發展,打造非物質文化品牌;另一方面有利于培養既了解和掌握本民族地方傳統文化知識、自覺維護和宏揚民族文化,又能融合多民族文化創造現代文化能力的新人,培養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和民族精神,形成良好的國家認同感和民族認同感,這不僅是實現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的一大舉措,還可促進社會的穩定和民族的團結。
(二)有利于加強人文教育,構建起新的人文精神支柱
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叔子指出,一個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體現在對本民族人文文化的認同程度。百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底蘊深厚,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與時代內涵,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資源。讓學生了解自己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可以豐富人文文化教育的內容,熏陶和感染學生的心靈,提升民族凝聚力,構建新的人文精神支柱,培養民族人才。
(三)有利于填補學校教育中地方民族文化的缺失,彌補國家課程的不足
地方民族文化作為一個地區地方傳統、生活歷史和精神觀念的結晶,是該地區最為寶貴的資源和財富,深入挖掘其內涵及發展價值,選擇對個人、對社會發展有用的部分納入課程體系,不僅能促進個體的成長發展,還能推動該地區的社會進步與發展。然而,傳統的學校課程體系以國家課程為主,地方傳統文化這一瑰寶一直被排斥在學校課程之外,難登大雅之堂,使得學生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越來越冷漠、越來越陌生,最終會倒致民族傳統文化的消亡。因此,學校應加大地方傳統文化引進力度,通過開設相關課程,引導學生從中汲取有益的精神營養,不僅能增強民族的認同感、自豪感、歸屬感,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化石”得以長久保存并繼續發揚光大,還能彌補國家課程的不足,實現課程三級管理,辦出學校特色。
二、民族地區學校教育傳承與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狀分析
(一)傳承與發展工作的現狀
民族地區由于意識和能力問題,學校在傳承與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與困難,具體表現為:
1.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的意識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地域、文化、經濟等多方面因素,百色市的教育水平還比較落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工作也因意識和能力等問題難以進入到民族地區的學校教育,成為教育的內容。目前只有少部分具有較強師資力量和設施完備的示范性學校,進行傳承與發展工作。
2.教育內容單一,穩定性差,不能推動傳承與發展工作
傳承與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的師資非常有限,主要由有這方面興趣特長的教師和有一定技能的民間藝人承擔,出現因人設課的現象,因面教育內容顯單一,不豐富,僅限于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如黑衣壯民歌、馬骨胡演奏等,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實施過程中也會因師資問題難于維持,不利于推動傳承與發展工作的開展。
3.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涵把握不準,機械模仿
有些學校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引入學校課堂,但沒有深入地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神內涵及潛在因素的教育價值,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還是以技能模仿訓練為主,學生的學習方式依然是接受性學習和簡單的模仿性學習,體現不出傳承與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真正內涵。
(二)傳承與發展工作現狀原因分析
1.繁重的教學任務使教師們無力顧及傳承與發展工作
隨著國家對教育的重視,適齡兒童入學率不斷提高,很多學校出現了師資短缺、老化現象,面對簡陋的教學條件、繁重的教學任務,新的課程改革、傳統單一的評價機制,升學的壓力等一系列問題,教師們對于傳承與發展工作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教師參與傳承與發展工作的意識和能力水平低
非物質文化遺產因不占有任何具體的物理空間,看不見,摸不著,只能被人們的感覺所感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這種特殊性決定了民間文學、民間美術、傳統手工藝、民俗民風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要進入學校,成為教育內容有一定的難度,加上教師教育教學觀念較陳舊,對于教育傳承與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認識不到位,改革和創新意識缺乏,影響了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
3.經費短缺,缺乏指導,沒有良好的傳承與發展環境
論文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素質教育
進入21世紀,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對勞動者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素質教育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提高廣大在職勞動者的素質,已成為教育新面臨的一項十分重大的戰略任務,而這一任務的完成主要依靠發展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因此,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已成為中等職業學校提高辦學質量的重要手段,研究和推行素質教育成為廣大職教工作者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轉變傳統教育觀念,樹立素質教育意識
傳統教育重在知識的傳授,而忽略能力的培養和素質的提高。在中等職業學校中推行素質教育,必須注意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如人際交往能力,創業能力,自學能力等)和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如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心健康素質,專業技能素質等),促進學生健康活潑的成長。傳統教育不僅片面強調知識傳授而忽視對學生能力與智力的培養,而且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性而忽視學生的主體性。推行素質教育,必須牢固樹立學生為主體,能力為本位的意識,即讓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親身實踐,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自我調控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給學生更多的自學時間素質教育論文素質教育論文,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和能力的培養。職業教育的培養對象直接是面向市場,面向社會的。因此,人才的培養一定要與市場掛鉤,與社會接軌,滿足社會各行業的需要。這樣,職業學校就應根據人才市場需求的多樣性和層次性來調整、規劃專業結構以及課程的設置,并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落實到各個具體的教學環節上。做到人才培養的速度、規模與市場的需求相適應。
二、努力探索和建立適應素質教育的教學機制
素質教育沒有固定模式,它的實施可以制定某種方案,提出若干要求、規定,但更重要的是,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探求適合于學生個體的最佳教育方案和措施。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應承擔提高學生素質的使命。
1.推行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是主渠道。
不論自然科學,人文科學還是語言科學,除了傳授知識之外,都可以結合知識教育進行素質教育,即“寓素質教育于知識教育之中”。提高學生素質的關鍵就是要通過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把文化知識“內化”為學生穩定的素質和自覺的行動。
在教學內容上,應重視專業課,但不可忽視文化基礎課。職業教育應在完成了相當于高中階段文化基礎教育的基礎上,進行專業理論、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教育。學生也只有具備了較扎實的文化基礎知識,才會有較強的融會貫通能力,有較靈活的思維方法,才可能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將專業課知識真正學好,弄懂。
在教學方式上,教師應從僅僅“教會”學生轉向同時指導學生自己“會學”。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靠包辦式的“傳道、授業、解惑”來教會學生,大量的時間放在課堂教學上,這種方法不利于學生能力素質的提高。在職業學校推行素質教育就應當改變原來的單一刻板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通過講課、討論的方式引導、幫助學生學會怎樣去學習,怎樣去克服一個個疑難問題,從中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中國。
2.推行素質教育,日常生活中嚴格管理是一個重要環節。
管理是一種無形的教育,科學、規范的管理,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習慣,是加強素質教育不可忽視的重要渠道。每年新生入校先集中軍訓半個月,確立內務、紀律、隊列等行為標準,培養學生的良好生活習慣。軍訓后認真抓成果鞏固,長期堅持。平時各項工作都要定期進行檢閱與比賽,檢查評比結果與班級獎勵掛鉤,形成一種無形的推動力。使學生形成積極向上、守時守紀、關心集體的良好品質,為學生就業打下基礎。同時讓學生參與管理,有意識、有目的地使學生學到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增長了多方面的才干。
3.推行素質教育,校園文化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校園文化對學生道德素質、心理素質的培養,往往比課程教學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所以職業學校應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營造優良的校風和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在校園內設立宣傳欄、廣播臺、團報、校報等及時向全校師生宣傳國際、國內新聞,教育新思想、新動向及校內的新人新事。還要開展多種有益于身心發展的文化、體育、文藝、美術等活動,使學生受到優良的校園文化的熏陶。如舉辦一個文藝晚會素質教育論文素質教育論文,對學生的組織能力、文化品位、藝術修養等多方面素質都是很好的培養鍛煉。每學期可以通過定期開展技能匯報、歌詠比賽、書法展覽、法制講座等活動來煅煉學生、教育學生。通過校園文化熏陶所形成的素質,往往更深刻、更牢固。
4.推行素質教育,強化社會實踐是一個重要手段。
職業教育強調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應突出實踐教學環節,加強理論聯系實際,經常帶領學生深入工廠、車間,讓學生實實在在的體驗生活,自己動手,真正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并引導學生如何應用所學過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學生有了這樣的經歷,踏入社會就不會有那種陌生感和超重感,更不會感到在學校中所學的是無用論。
三、提高師資水平,是實現素質教育的根本保證
教師是素質教育的組織者與實踐者,其自身素質的高低將直接影響素質教育開展水平的高低。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是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如果教師只是傳授知識,那么只要求教師通曉所教學科的知識并懂得教學方法就行了;如果教師要擔負起素質教育的任務,那么還必須具備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知識,為人師表的崇高道德,精通素質教育的方法與藝術。在職業學校,必須倡導學習之風,教學科研之風,對教師開展教育科研和教育實驗方面的繼續教育,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和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
推行素質教育非一日之功,只有通過全面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全體教育工作者長期的探索和實踐,并不斷深化職業教育的改革,才能建立起科學的職業素質教育的運行機制,才能提高職業學校學生的素質,才能適應經濟建設對人才的需求。
(1)通過科研論文向社會表達對所研究的教育現象的深思熟慮的觀點、意見,啟發人們關注與努力解決有關教育問題的熱情與智慧。
(2)通過科研論文與他人交流學術見解,互相爭鳴研討,促進教育學術領域的繁榮與以個人學術水平的提高。
(3)通過科研論文撰寫過程本身,提高研究者本人的綜合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這對于研究者提高整體的教育、教學能力是極其有用的。
教育論文應較系統和專門地討論與研究教育科學領域中某種現象或問題,思考和動筆都是從科學研究這個目的出發的,比一般論說文更富理論色彩和專門性。它涉及的范圍較廣,在教育科學這個遼闊的領域中,站在一定的理論高度觀察和分析有重要價值的現象和問題。它不象一般論說文那樣,可以就具體事件議論得失,評定是非。它的生命力及其價值,是在于科學研究的新成果,內容上的創新意義。它比一般論說文更強調新意(即新見解、新成果、新思想)。它主要有如下特點:
1.學術性
教育論文是學術成果的載體,是學術研究所形成的產品。它側重于對教育現象進行抽象地、概括地敘述或論證,其內容是系統性的、專門化的、因而,這種文體必然具有很強的學術性。它不是教育現象的外部直觀形態和過程,而是教育發展的內在本質和發展變化的規律。它具有深思熟慮的學術見解,但又不是偶感式的雜談或社會性議論。教育論文中,某一教育現象也不象“經驗”那樣完整、具體、形象地反映著,而是按照思維的認識規律被解剖、抽象地反映著。它致力于表現教育的本質,揭示教育的規律性。它與教育、教學經驗文章相比較,它是理論的。雖然它要取材于某一具體教育、教學活動,但不敘述其細節,只是經過提煉,“抽象地反映”并上升為理論,寫成論文。教育論文如果沒有學術性也就失去了教育論文的資格。所以,學術性是教育論文最起碼的條件。
2.科學性
教育科研的任務是要揭示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探求客觀真理,建立和豐富教育理論,使之成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指南。這就要求作者對傳統的教育思想、內容、方法,對引進的教育理論、經驗,都要采取“一分為二”的科學分析態度,都要尊重客觀事實,不能帶個人偏見,不能主觀臆斷或憑空說教。在立論上,應實際出發,從中引出切合實際的結論,即必須以《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為指導思想,論點的提出必須以切實、準確、真實的科學依據為前提;論據,要求要在周密的觀察、調查、實驗的基礎上,盡可能多地占有材料,以最充分、典型、新穎、確實有力的材料(理論材料和事實材料)作為立論的依據;論證上,應是系統的、完整的、首尾一貫的,是經過周密思考,嚴謹而富有邏輯效果的論證。它包含在內容上的充實、成熟、先進、可行;表述上的準確、明白、全面,無懈可擊,如果失去了科學性,也就不成其為教育論文。所以,我們說科學性論文的生命。
2.創造性
教育論文要求作者要有自己的獨到見解,敢于革新陳腐的教育思想、內容和方法,有創新意義。能在對教育領域的現象進行觀察、調查、分析研究的過程中,發現別人沒有發現或沒有涉及的新問題;能對別人研究過的問題采取新的角度或方法,提出具有理論意義或實用價值的新觀點或新結論;能在綜合前人研究結果(或經驗)的基礎上加工提煉,開掘新意;能在別人爭論的課題中或出現分歧的問題上進行比較分析,在弄清彼此的分歧爭鳴點的基礎上,做出與已有結論不同的結論;能用新鮮的材料(事例、數據、史實、觀察所得)來證明已證明過的問題,探索新意向;能運用中外教育領域里的最新信息資料、情報,以及教育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經驗理論、概念,增強教育論文的時代色彩或現代化意識,從而提出新思想、新觀念、新理論、新設想,探索新體系、新方法,開辟出新的改革之路,推動教育發展的新進程。所以,創造性是衡量教育論文價值大小和水平高低的主要標準。如果教育工作者沒有獨特的真知灼見,沒有創新,只有繼承,那么,教育改革也就難于深化。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體系也就是一句空話。
4.理論性
教育論文的理論性是指論文的理論色彩,即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思想,《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科學觀點和有關的政策、法規,以及教育科學理論為指導,分析研究教育現象和問題,形成有理論高度的論文。在具體表達科研成果上,要符合教育規律、教育原則的新要求;要從具體事物出發,把感性的東西,上升到理論高度來分析,做出科學的結論,做到以理服人;要在教育領域的現象和問題的探討論論證和表述的過程中,運用現代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學校教育管理學和專家對教育的論述以及專業性名詞術語、理論概念,并溶化或融合為論文的內容,使論文具有較濃的理論色彩。所以,理論性是教育論文深度的標志。但一定要深入淺出地表述復雜的科學道理;要用通俗簡明、生動形象的語言讓讀者感到平易能讀,平實易懂,使論文發揮交流、傳播、推廣科研成果的作用,進而轉化為社會生產力。
5.探索性
探索就是對尚未解決的問題,以新的觀點進行探討、尋找、搜索、求取,找到改革的突破口。沒有探索,也就沒有科研成果。因此,探索性是貫穿教育論文始終的一條紅線。即在撰寫教育論文中,對教育科研中涉及比較復雜的現象和問題,要進行多方面的思考,多層次的比較,并進行認真分析,反復研究,才有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和措施或意見和辦法;要以《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黨的教育方針為客觀指導,根據傳統教育的經驗教訓和當前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探索教育領域里我們還未明白還未掌握的教育教學規律,探索未來的教育教學到底是什么樣子,應當怎樣實現新的目標。此外,針對現實工作中暴露出來的實際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總結研究成果,這本身就是探索性工作;而正確地尋找改革的突破口,尋找論證的新角度、新方法,尋找的過程,就是探索的過程。教育論文應體現出作者的探索個性(特點),探索個性越鮮明,論文越有創造成果。所以,探索是科研的前提,也是撰寫論文的前提。
6.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