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3 11:01: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生創業調研報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近日,**在網上展開了一項關于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并開設了社會范圍調查問卷“您眼中的大學生創業”同步進行,真實反映當前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是本次調查的初衷,同時將大學生的想法與社會人對大學生創業的看法兩相比較,展現大學生對創業的新看法,新視點,新需求。
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
“大學生創業”網上調查歷時一個月,共收到近2千份有效樣本。其中約四分之三為男性,女性受訪者僅占25.1%;18-22歲年齡層次的受訪者為63%;18歲以下有17%的受訪者。廣州、上海,北京分列受訪人數的前三位,比例為15.8%、10.2%、9.7%。43.9%的受訪者擁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茖W歷受訪者占41%;碩士也到了近3%。整個受訪者中,在讀學生與應屆生相加比高達59%,一年以上工作經驗者也有17.2%的比例。
創業深入學子心
調查報告的首題為:“你是否有創業的沖動?”所謂沖動,便是一剎那,一瞬間的感性認識。無須具備條件,也無須考慮結果與后果。最終調查結果顯示,僅有3.4%的大學生選擇了“沒有”一項,而在其余96.4%有沖動的學生中,有近7%的學生有沖動并已著手開始了創業。絕對的占有率告訴我們,創業的概念已在大學生的心里普及。
創業目的多樣化
求學,做事總應有個原因與目的,方能選擇方法去達到,去實現。創業只是手段,背后的原因、目的則各不相同。有35.9%的學生認為“創業”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這比“積累財富與經驗”的選項高出7.6個百分點??梢姡敻慌c價值之間,大學生們并不一味青睞后者。更有趣的是,在傳統的自身價值、財富、經驗之外,調查還發現,有18%的學生選擇了“做自己喜歡的事”,多達9%的學生創業只是單純的不為別人打工。喜好與個性漸漸成為了創業的原動力,但也表明了大學生對于就業的惶恐和逃避。甚至有7%的學生覺得創業不識為就業的一條出路,顯然這部分學生只看到了找工作的艱難和創業帶來的好處,未能正確看待“就業”與“創業”的關系。
調查顯示,學生對創業目的很明確,但對創業本身的預期卻顯得含糊不清。在“您對創業的預期”調查選項中,有近一半的學生表示“只作過渡打算,沒有明確預期,走一步算一步”。打算做大,上市的學生,雖然也有50%左右,但其中絕大部分學生仍不透徹明了上市的過程及意義,更多的只是一種希望或奢望。
“最佳時機”與“最適合行業”
可能是出于理論加實踐更合理的因素,80%的絕大部分學生認為工作幾年后是創業的最佳時機,13%的學生則認為在校創業是最適合的選擇。當被問及哪類行業最適合大學生創業,服務業脫穎而出,占到31.7%,快速消費品和批發零售業跟隨其后,分別達到23.5%、22%。而被事實證明,能獲取最大利潤之一的IT業卻只有21%的學生選擇。
雖然兩個大學生心目中的之最,并不起任何指導作用,卻也不是無中生有,空***來風。行為與意識同步,與其說是學生們的認為,倒不如說是他們未來創業的方向。
缺少啟動資金成為創業殺手
時機充分,目的明確,軟性條件似乎都不成問題。但7%的正在創業人數量清楚地表明,光有這些還遠遠不夠,嚴格地說還不具決定性。是什么阻礙了更多的大學生前赴后繼地走向創業路?“缺乏啟動資金”首當其沖,數據顯示,有45.5%學生的創業夢為此擱淺,“資金匱乏”儼然已成為了大學生創業最為兇猛的攔路虎。而“缺少社會經驗”和“缺少企業運作及管理經驗”這兩個大學生創業先天不足問題緊隨其后,分列二三位,占到24.8%和20%。不得不承認,除去兩個極少能獲得第二與第三位選項資本的學生,前三位“一無所有”,但卻有著創業想法的學生占到了大多數。
同時,4%的學生表示,合伙人是當前自己最缺少的創業條件?!皩I知識”也有3.4%的學生覺得自己還未能達到創業的標準。
“您眼中的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
大學生創業是否是剃頭擔子一頭熱呢?社會對于大學生創業的想法是什么呢為此51job做了關于“您眼中的大學生創業”的調查,這個調查共收到1535份有效樣本。其中男性占到67.5%;18-22歲年齡層次的受訪者為58%;18歲以下有18%的受訪者。北京市的受訪者居各省市之首,占22.8%,上海市的受訪者為12.8%,廣州市的受訪者為11%;43.1%的受訪者擁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茖W歷受訪者占35.4%;此篇調查的所有受訪者中,一至二年以上工作經驗者也有38%的比例。三年以上的受訪者也達到了15%。
在受訪者中外商獨資本占到26.8%,民營/私營企業達到31%,國營/上市公司也有近10%的比例。
九成社會人不反對大學生創業
上文提到了,大學生對于自身創業的沖動占到了九點五成以上。而社會人對大學生創業是持何種態度呢?調查數據發現,觀點是支持。其中認為大學生在創業上確實有一定優勢占到49%,將近一半。而有42.6%的受訪者這表示“不反對,不識為一條出路”。僅有余下7.3%的受訪者堅決反對,認為風險太大。所以,從前兩項數據疊加說明,起碼九成多的社會人不反對大學生創業,大學生創業的氛圍是傾向鼓勵的。
眾人眼里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優勢及劣勢
俗話說,當局者迷而旁觀者清。九成多的受訪者不反對大學生創業,其中原因想必也能讓學生得以借鑒,看清自己。在三個大學生創業最明顯的優勢“年齡”、“知識”、“政策鼓勵”中,年齡優勢被眾人推為是大學生在創業道路上最強有力的基石,有句廣告語叫:“年輕無極限”就很好的詮釋了眾人的觀點。而其次,“知識優勢”的比例占到了25.4%,這一選項的比例并不非常高也折射出了老百姓對如今大學教育質量的一絲懷疑。同時有11.4%的受訪者表示,“政策優勢”是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優勢,有政策的傾斜與支持,比如貸款優惠,減免稅收,法律保護等等,也將成為大學生順利創業的一大保障。
事物的兩面性告訴我們,有優勢必有其劣勢。在上文,“大學生創業調查”中發現,“資金”、“社會經驗”,“企業運作及管理經驗”,依次成為大學生自認的三個缺失。而同樣的選項,在社會人看來,他們的依次順序是否還是如此呢?從數據排行上看,似乎沒有變化。但仔細查看百分比就能發現,“資金”的比重明顯下降。只占到三分之一左右,而“社會經驗”有所上漲。占在社會人的立場可以發現,社會經驗概念雖然抽象,但他們已摸出些門道,而“社會經驗”恰恰是大學生所不具備的,創業是一項社會活動,基于這個理論,此項數據也幾乎達到了三分一之。這也從反面提醒了我們,大學生是否真正理解社會經驗?對于獲得它的難易程度是否有清晰認識?資金真的有那么重要嗎?
IT業最被看好的大學生創業領域
同樣的問題也涉及到了這份調查問卷,結果眾人眼里最適合的創業領域和大學生自認為的有著很大出入。首先,IT行業占居榜首,達到30%,服務業第二,有19.6%的占有比例。快速消費品為12.3%。其后,產生了各群雄行業割據的場面,娛樂/體育/休閑、貿易/進出口、專業服務(咨詢、財會、檢測等)、批發零售、廣告/公關等5大行業均在5%的比例上下徘徊。
可見,受到創業成功典型案例的影響,IT被廣泛認為是如今最容易創業成功,且收效最大的領域。但這與大學生們的想法有所偏差,比起科技含量高,技術革新快的IT行業,更多的大學生寧愿在成本、技術含量相對較低、收效相對較快的批發零售和快速消費品行業中尋找機遇。
您會不會去大學生創業的公司就職?
如果某天在招聘網站或者報紙上看到這樣一條信息:“××公司現招聘××職位,公司屬于大學生創業,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的時候,正在找工作的你會不會動心呢?調查發現,40.5%的受訪者愿意在大學生創業的公司就職,有16.8%的人選擇不會,其余更多的人選擇了“很難說清,視情況而定”,這也說明了多數人并不介意公司是否為大學生創業,換句話說,大學生創業的公司并不是人們選擇工作首先屏蔽的范圍,相反相當部分人對大學生創業還是持有信心的,這點也與社會九成多的不反對大學生創業作了對應。
當然持鮮明觀點的“愿意或不愿意”者都有著自己的理由。在“用一句話簡單表述會或不會的理由”回答中看到,愿意方說:“因為可以共同開創事業,實現夢想,哪怕失敗也是一筆財富?!保耙驗楣居谢盍Α⒂星熬?,也為了支持創業得人。我十分欣賞勇于創業的大學生?!?,“都是年輕人,共同拼搏!”……而不愿意的一方也有著自己鮮明的觀點:“對他們不是很有信心,大學生有點自以為是,專業知識或許有但缺少經驗和耐力。”,“風險太大,可能會浪費時間。”……
【關鍵詞】“互聯網+” 高校 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2C-0034-02
一、我國高校創新創業現狀
我國創新創業教育起步較晚,以1997年清華大學舉辦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作為開始標志。隨后,國家陸續出臺相關政策文件,大力發展我國創新創業教育。以《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的頒布為標志中國大學的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到一個新階段,即由主動自發探索、實驗、實踐到政府大力推動、努力實施的階段,完成了從感性認識到理性研究再到實踐推動的兩個飛躍。
據2011年《全國大學生創業調研報告》顯示,有76.7%的在校大學生認為自主創業能夠實現自我價值,創業興趣較高。據另一調查顯示,2011年全國本科畢業生中,僅有0.9%的比例選擇自主創業。同時,國家有關部門統計,中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僅為1%左右,與全世界國家學生的平均創業成功率10%相差甚遠。有差距才會有動力,才有上升的空間和光明的前景?!度珖髮W生創業調研報告》指出,有58.3%的被調查者希望通^項目雙選、資金支持等方式來支持創業,有49.7%的被調查者希望得到有關創新創業的相關專業培訓。新形勢新要求,在不斷改進原有創新創業模式的基礎上,探索新型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多種教育方式相結合成為必然的選擇。
二、“互聯網+”與創新創業教育
國務院在《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中,對“互聯網+”創業創新提出了新的具體要求??偫碓?014年出席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時也指出,互聯網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工具。由此可見,國家對于創新創業工作越來越重視,在互聯網2.0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成為重要的民生工程。
“互聯網+”拓展了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到2014年6月底,我國手機網民規模為5.27億,較2013年底增加2699萬人。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比例逐步提高,由2013年的81%提升至83.4%。從年齡分布來看,20-29歲年齡段手機網民占比最大為33.4%,從學歷分布來看,大專及以上學歷人群在手機網民中的所占比例為21.6%。由此可見,大學生是我國手機網民的主力軍。
三、“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新模式
(一)“立體式”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構建
1.學生要提升自身素質和創新創業能力。創新創業知識結構不僅要具有專業知識、經營管理知識還應具備相關法律知識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多學科的融合構成創新創業的知識結構。大學生除通過課堂授課接受知識外,還可以通過圖書館、社團活動等來豐富自身。通過各種比賽,可以增強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鍛煉其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為以后能進一步實施創業做準備。最后,提高自身心理素質。
2.高校要積極配合創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改革人才培養方式,設置合理的創新創業系列課程。加大創新創業學分的比例,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對各專業的課程設置和教學進行全面改革。立足于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著眼于創新教育與專業素質教育的想融合,把創新創業的理念和內容融入專業教學計劃,使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于整個本科教學過程。其次,加大“雙師型”教師人才引進力度。具有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教師隊伍是創新創業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加大教師進企業實習鍛煉的力度,為教師進行科研和社會調查提供機會,同時聘請公司、企業的技術骨干與教師共同承擔教學任務,指導學生實踐,以提高實踐教學效果。
3.社會要營造一個有利于創新創業的環境。優化創新創業融資體系。創業關鍵問題是資金支持,僅僅靠學校的創新創業計劃項目的創業基金是遠遠不夠的,政府要加大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資金扶持力度,加大信貸宣傳力度,研究制定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性貸款,對大學生自主實行的創業實行免稅政策、提供各項創新創業補貼等為高校大學生創業提供資金保障。其次,加強創業基地、科技孵化園等項目建設。
(二)“網絡創業”模式興起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給大學生創業提供了新的契機和更多的平臺。如今,互聯網徹底融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大學生創業往往由于資金問題而望而卻步,而網絡創業的低成本甚至是零成本受到了眾多大學生的青睞。在各種網絡銷售平臺開店或者當客服,成為眾多大學生的首選之一。網絡客服工作,簡單易上手,上班時間自由,按照業務量提成,通過與買家網絡溝通推銷介紹產品,賺取利潤。還有的大學生畢業即成“威客一族”。
四、“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對策與建議
(一)突破傳統教育模式,構建“創新創業云”系統
2010年起,我國為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對創新創業的需求,提出了一系列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的相關任務。雖然社會、高校對創新創業模式進行了改革,但“市場引導”的核心依舊未改變。這種依托于市場導向的傳統思維模式下的教育往往造成創新創業的一窩蜂、范式單一等現象,因此預測“互聯網+”創新創業未來發展的趨勢,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預見性會更加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充分利用“互聯網+”網絡智能化、服務化等特點構建“創新創業云”系統,將數據存放在信息云上,實現創新創業數據的共享和互通。
關鍵詞: 大學生; 創業; 項目運營; 培育路徑
中圖分類號: F241.4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3411/ki.sxsx.2016.03.017
傳統意義上,企業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細胞,是社會財富的直接創造者、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者和就業機會的重要提供者,因而,企業是與自然人(包括家庭承包經營)相對應的一種商業化運營實體。法律層面,從事財富創造和經營的實體包括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公司和非法人實體(包括自然人、家庭承包經營、合伙以及未注冊成立公司的企業等),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時期,它們盡管存在著法律性質、經營模式、風險責任等差異,但認識層面,“依附于已有的企業實體”不再是從事生產經營的唯一模式,特別是“互聯網+”所帶來的經營模式的深刻變革,使商業運營不再完全受制于特定的時空,而是為原子化的自然人個體釋放出更廣闊、更靈活的商業運營空間。這種轉型,輻射于高等教育領域,也解構和建構著高等教育發展、人才培養以及大學生成才的新思維,突出體現為:高校在堅持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創新等功能的同時,其與社會的聯系日益密切,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的功能持續增強,而大學生也不再僅僅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或單純的受教育者,而且是直接參與知識創新和財富創造的有生力量,“就業”也不再是廣大畢業生的唯一出路,相反,多元就業觀念日益被接受,大學生“創業”后勁十足,創業項目的商業模擬訓練、小規模實踐和實體運營成為在校大學生實踐教育的重要部分。這種趨勢,得益于日益成熟的市場經濟帶來的時代機遇,同時,大學生創業訓練與實踐尚處于起步階段,亟待建立、發展和形成一套成熟的培育機制,便于盡早地發掘苗子、挖掘潛力,為有志從事創業的學子提供完善而有力的支持。
一、大學生創業的發展現狀透視
“創業是指創業主體整合創業團隊、籌備創業所需資源、在一定的創業環境中識別并把握創業機會,通過創建新的商業運營模式為客戶提品和服務,創造新組織或開展新業務的價值創造過程?!盵1]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提出,加快了創新創業的步伐,政府與高校均對大學生創新創業予以高度重視,這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有力地營造了與“互聯網+”時代相適應的社會氛圍,也調動了大學生的創業熱情,初步形成了政府、高校、大學生“三位一體”、縱向聯動的立體化創業格局。
(一)政府對大學生創業大力支持
政府是大學生創業的重要引導者和政策支持者。2015年5月1日,國務院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重點強調“統籌推進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明確提出:“深入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整合發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基金,完善管理體制和市場化運行機制,實現基金滾動使用,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提供支持?!盵2]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出臺了支持大學生創業的文件,比如《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若干意見》,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意愿啟發、創新創業能力提升、創業準入門檻、創業場所、資金扶持、融資擔保、稅收減免、公共服務等作出了較全面的規定;再如,保定市啟動“創業就業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各類創業孵化園將達到60家”,“ 將新增創業擔保貸款2.78億元”,“ 創業培訓將實現8.35萬人”,“將扶助4.2萬人實現創業,帶動就業12.5萬人”,等等。[3]總體而言,政府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持主要體現為政策支持與優惠服務,包括:一是通過建立大學生創業見習基地、科技園、孵化器,評選創業示范園,組織舉辦創業論壇等活動,持續地打造創業平臺、宣傳政策、交流經驗和提升大學生創業能力;二是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專項財政資金、政府貼息貸款、小額貸款、融資擔保等資金扶持;三是工商、稅務、人社、戶籍等部門聯動,為大學生創業的證照辦理、稅收征收與減免、檔案保管、落戶等提供便利服務;四是對大學生注冊成立的創業實體,提供稅收減免、政府采購招標、科技成果轉化等的優先優惠政策和獎勵。這些措施,為推動大學生創業提供了便利的政策環境。
(二)高校對大學生進行創業教育與實踐指導
高校是大學生創業工作的直接推動者。近年來,各高校紛紛成立大學生創業平臺,通過課程培訓、項目指導、項目孵化、實體運營等,將一批具有市場前景的項目孵化注冊為公司實體,實行商業化運營。比如,華北電力大學堅持“學科支撐、創新引領、創業驅動、服務為本”的工作理念,涵蓋項目凝練、孕育、孵化和轉化等,構建了“創新為基、創業為魄”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體系。
高校對大學生的創業教育與實踐指導主要體現為:一是開展課程培訓和創業實踐教育,開設了通識性知識、專業技能、管理知識和創業實踐等課程,夯實大學生創業的基礎知識與實踐技能;二是采取項目制,建立由學生處、團委、教務處以及院系等共同組成的創業教育與項目凝練機制,學生處、團委、教務處等各部門根據其職能征集和各類創業項目選題(指南),吸納大學生在專業導師的指導下,以項目為依托,進行創新創業的策劃、調研、籌備、試運行和實體運營;三是對入學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予以資金支持,通過大學生創業經費撥款、專項基金、社會投資、校友投資等多元渠道籌措創業資金,為大學生創業提供經濟保障;四是配備由企業導師和校內專家共同組成的高規格導師,對項目進行全方位的指導;五是以國際、國家級以及省部級項目競賽為抓手,鼓勵、扶持和指導大學生創業項目積極參與各類競賽,以此為契機,支持大學生申請專利、撰寫調研報告、發表學術論文等,形成高水平的創新創業成果,推動項目質量提升;六是組織大學生參與各類項目推介會和路演,將具有市場前景、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項目推向市場,吸納企業家和投資者對感興趣的項目進行洽談合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商業化運營提供市場化的指導和投資支持,實現項目成果的市場轉化。
(三)大學生積極投身于創新創業實踐
大學生是創業教育的接受者和基本主體,“大學生創業是開辟一個屬于自己的空間,干自己從來沒有干過的事業,自主生產、經營和管理?!盵4]大一適應期,輔導員、班主任以及專業教師利用班會、經驗交流會等,對大學生進行目標教育,引導大學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確立明確的發展目標。未來發展目標(就業、考研、出國、創業等)作為目標教育的重要部分,經過大一學年的調適期,一般而言,自大二以來,大部分學生已確立了較為明確的發展目標,并主動地關注創新創業競賽、創業項目征集等信息,一些同學也較早地參與到創新創業項目中。以華北電力大學為例,大學生對創新創業的總體認知與參與狀況可歸納為:一是充分地認識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帶來的良好機遇,主動關注與之相關的信息,創新創業熱情較高;二是以專業知識的提升與應用為基礎,以創新創業實踐項目和競賽為依托,主動聯系導師,自愿組隊,積極投身于創新創業實踐,并涌現出國際國家級精品項目和優秀成果;三是大學生充分利用學校提供的各類平臺和機會,扎實進行技術研發和商業路演,經學校的精心培育,將成熟的項目推向市場,孵化為公司實體,實行商業化運營。由此可見,大學生不再僅僅是書本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且是知識創新和成果創造的重要參與者;不再僅僅是理論知識的受眾,而且是創新創業的實踐主體;“大學生開辦公司”不再是“神話”、“傳說”或“另類”現象,而是在國家鼓勵和支持下的“新常態”。
二、大學生創業項目商業化運營面臨的問題
大學生創業在我國起步相對較晚,盡管政府、高校和大學生對“創業”的熱情飽滿,但目前發展尚不成熟,特別是離商業化運營存在較大差距,亟待進一步解決。
(一)觀念滯后:學習與商業化創業不兼容
深受傳統思想文化的影響,人們普遍認為學生的天職是學習,應當“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不宜過多地從事社會化程度較高的活動,特別將從事商業活動視為“游手好閑”、“不務正業”。造成這種認識誤區的原因在于:首先,中國古代文化中將“商”作為一種“低賤”的職業,與正統觀點中“學而優則仕”無法媲美,盡管現代社會并不排斥商業,但人們的思想觀念遠遠沒有轉變到“學而優則商”上來,何況大學被譽為“象牙塔”,大學生應當“術業有專攻”,靜下心來認真學習,做一個名副其實的“讀書人”;其次,很多人也片面地將“創業”理解為“銷售”,認為推銷產品是一件毫無技術含量的事情,大學生不應將美好青春浪費在推銷產品上,而且家長含辛茹苦將孩子撫養成人,孩子也經奮力拼搏跨過高考這座“獨木橋”,進入大學后就應珍惜光陰,延續長期以來養成的學習習慣,不應參與“商業”類的“邪門歪道”,甚至一些家長對于孩子畢業后從事銷售業務,也感覺到“很無顏面”,孩子考上大學時的自豪感蛻變為“臉上無光”;最后,高等教育是專業性教育,大學生在中學階段從未接觸到與專業有關的知識,大學階段主要是學習專業知識,夯實專業基礎,不能“沒學會走,就想學著飛”,擔心大學生在不具備專業基礎的情況下“創業”,不僅耽誤專業知識學習,而且無專業基礎也就不具備充分的創業能力,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純屬虛度光陰,荒廢青春年華。基于這些認識誤區,目前尚未完善形成“大眾創業”的社會氛圍,相當部分人對大學生創業抱著懷疑甚至排斥的態度。
(二)定位不明:大學生創業何去何從
就“大學生創業”自身而言,盡管一些地方出臺了鼓勵和支持大學生創業的文件和政策,但大學生創業的定位仍不明晰,除了少數項目經過精心培育推向市場孵化為公司實體外,作為創業主體,很多大學生創業者臨近畢業時也很茫然,不知何去何從。對大學生創業項目的跟蹤和對創業者的深度訪談結果表明,很多大學生的創業動機具有功利性,主要目的在于為保研、評優、出國等增加“資本”;同時,各類官方或重量級的比賽項目對于大學生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參賽獲獎所得到的心理優越感進一步激發了大學生的創業激情。這就導致大學生創業不具有持續性和穩定性,除了少數大學生創業者將“創業”作為畢業后持之以恒的“事業”外,大部分大學生只是以參與者的身份投入到創業項目中,他們不具備以合伙人的身份進行創業的責任感,項目進展也參差不齊,很多項目無法取得實質性的突破;“作為最具創新創業潛力且擁有互聯網優勢的大學生群體,實際執行或參與創業的人數屈指可數,絕大多數畢業生未將自主創業作為其未來職業的首選”,[5]無論是項目負責人還是主要參與者,臨近畢業時也往往是“兩手準備”,將主要精力投向求職、保研等,如果這些創業項目無法通過恰當的機制吸納“后繼者”,就很可能隨著原始創業者“各奔前程”而告終。
(三)資金匱乏:創業運營經費受限
近年來,政府、高校、社會各界紛紛加大對大學生創業的資金扶持力度,這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一定的經費保障,但對于創業項目而言,資金匱乏仍是制約創業項目發展的突出因素。很多高校對于初次入選的創業項目,資助額為1000元至3000元,主要用于購買必要的器材設備以及前期的調研論證,這對于具體項目的運營而言可謂捉襟見肘。一方面,大學生創業者只能將精力和眼光局限于“大學生”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比如,通過查閱文獻資料撰寫項目企劃、在實驗室進行簡單的數據試驗、撰寫分析報告、進行產品設計和技術創新等,他們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市場調研、商業化經營和市場額分析等,只能主要在校園內從事創業活動;另一方面,“從家庭來看,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難以提供創業資金,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又不一定有創業意愿,創業資金與創業意愿的不匹配造成創業活動難以展開”,[6]受制于資金,大學生創業項目的培育和成長可以用“異常艱辛”來形容,很多項目的市場前景很好,但大學生自身無法整合社會資源,不能以雄厚的資金和技術實力為基礎形成規模,在未孵化成公司實體之前也很難吸納社會資金的注入,而大學生自身并無經濟來源,除了極少數大學生受到家長的經濟支持外,大多數大學生創業者畢業時無法將創業項目推向市場,這就導致創業項目的短期化、階段化甚至被市場邊緣化,無法真正地作為市場主體,通過商業化運營參與市場競爭,實現創業的可持續性。
(四)技術主導:市場對接不到位
思想觀念、創業定位、資金受限等因素導致大學生創業的一般模式是“走技術路線”,即在校大學生主要運用專業知識從事技術研發與創新,但與諸如“基于網絡領域的技術型創業模式”[7]的差距較大。從大學生創業項目的階段性成果來看,主要分為以下四類:一是經過前期調研分析,撰寫商業策劃書、實證調研報告、對策建議或者發表學術論文,形成文本成果;二是進行技術研發和產品設計,形成專利、實用新型、外觀設計、軟件著作權等知識產權成果;三是對上述文本成果或知識產權成果進行市場推廣,實現成果的市場轉化;四是以技術成果為基礎,籌措資金,組建團隊,成立實體,實行商業化運營。目前,絕大部分創業項目停留在前三類,也就是技術創新位于主導地位,包括知識產權成果的市場轉化在內,這些項目距離商業化的“創業”還很遙遠。此外,技術研發的周期一般較長,研發成功率也非定數,在短短四年內(大學生創業主要集中在大二和大三兩年)實現從“技術”到“創業”的跨越也非易事?!皠摌I”是一種商業化的市場行為,技術主導下的大學生創業項目,直接參與市場運作的機會很少,很難通過市場經營為創業提供較為持久的流動資金,這就導致創業項目主要只能在校園的封閉空間內向技術縱深方向發展。
三、大學生創業項目商業化運營的培育機制
大學生的主要活動場所是校園,其年齡、知識、性格、閱歷等自身特點決定了大學生創業與成熟企業的市場經營存在顯著差別,這是大學生創業不容忽視的客觀現象。因此,不能苛求大學生創業項目完善達到商業化運營的成熟水平,但作為未來的市場經營主體,大學生創業項目處于“種子期”和“初創期”,應當著眼于“商業化運營”,將著力點放在“培育”上,通過建立科學的培育機制,將創業項目推向市場,并使之盡快地適應市場,在競爭中體現相對優勢,從而走上大學生自主創業的道路。
(一)加強“創新+創業”的層級化教育
社會公眾的思想觀念轉變需要較長時期的宣傳引導,“由于大學生校內創業實踐的蓬勃發展只是近幾年的事情,在‘創新’向‘創新創業’并重的轉型期,‘創新驅動型’創業模式較為普遍,實質上秉承的是‘創新―創業’的發展路線”,[8]但對于大學生而言,應當立足于“互聯網+”時代,加強“創新+創業”的層級化教育,培育大學生的現代意識和商業思維,將其長期被壓抑的經濟意識釋放出來,形成對“創業”的立體化認識,從“創新”升華為“創業”,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創業”的大潮中,將“創業”作為“事業”去做。這種理念的轉變,主要寄寓高校的常態化教育,特別是經濟常識和法律知識教育,使大學生深刻地認識到,市場經濟環境下,作為自然人的大學生,不僅參與生產和消費環節,而且也是流通環節的“微主體”,無論是在已有企業中從事生產或流通(經營)業務還是自主創業,均屬于商事行為,應具備法律風險意識和經濟意識;而“互聯網+”時代的創業,不再是傳統的資本密集型或勞動力密集型,而是高智力主導下的創意或服務制勝,“小而精、求品味、重品質、個性化定制”成為現代消費的一大趨勢,“誰運營了創意,誰就搶占了先機”,當代大學生應充分發揮“創新”優勢,將創新成果及時地投向市場,運用商業思維去經營創新成果,實現“創新”與“創業”的對接。為此,專業課教學中,可加入適度的技術前沿教育,解析具體技術的發展趨勢和市場前景,幫助大學生激發創新閃光點,捕捉商業化運營的可行性,作為創業項目的重要來源。
(二)探索創業項目與企業運營的實質對接
目前,很多高校建立了與企業的密切聯系,聘請著名企業家作為大學生創業的企業導師,進行商業化運營的指導;鼓勵或組織大學生深入企業實習或見習;畢業設計環節,吸納企業導師進行畢業指導,等等。這些舉措,對于提升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具有積極意義,但對于大學生創業而言,一方面,企業導師的創業指導主要側重于技術評估和商業化經營的一般模式,缺乏針對性,大學生也缺乏親歷體驗;另一方面,大學生企業實習或見習,主要獲得的是直觀感受,而無法深入了解企業運營的真實狀態,導致“創業教育實施方式與社會實踐脫節”,調研數據表明,“有48.9%的學生聽過相關講座,28.6%的學生參加過創業社團,有 21.7%的學生在校接受過創業課程教育,僅有 0.8%的學生參加過創業實踐活動”。[9]這導致當前高校與企業的合作,無法滿足大學生創業的個體化需要。為此,可探索建立創業項目與企業運營的實質對接機制,鼓勵大學生利用暑假、寒假等,深入與創業項目最密切的企業,共同做項目,通過這類企業“以老帶新”,從模擬實訓邁向“借殼”運營,幫助大學生熟悉企業運營的具體流程、財務管理、風險控制等,真正地參與到企業運營中,然后進一步凝練項目方向,甚至作為畢業設計的選題來源。在創業項目與企業運營的實質對接和良性互動中,指導大學生創業者明確未來的商業化運營方向,比如加盟該企業、技術入股經營該企業或明確市場定位獨立創業等,實現創業項目商業運營模式的多元化。
(三)推進創業項目過程管理的市場化
推進創業項目與企業運營的實質對接機制建構。由于企業與創業項目在業務、技術、市場等方面具有較高的同質性,這不僅便于企業對創業項目的市場化指導,而且一方面,企業可將創業項目作為自身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類似于在高校的一個實驗基地),將自己所需進一步研發和論證的項目交由大學生創業者去做,企業對創業項目的事實予以市場化指導,促使項目目標最大限度地與市場需求相契合;另一方面,大學生創業者可充分利用企業提供的項目運營機會,與市場保持“零距離”接觸,使項目成果不僅具有創新性,而且具有較強的應用價值。就項目管理而言,企業導師不再僅僅是項目指導者,或者受高校之邀為創業者做講座等培訓,而且對項目發展負有倫理責任,大學生創業項目作為企業核心業務在高校的一個分支,這能督促企業導師以企業家的責任感對待創業項目,避免大學生憑借“一腔熱血”在茫茫市場中摸索。為此,對于高校和大學生創業者而言,重點在于凝練項目主題和尋找適合的企業,然后與企業建立實質性合作機制,創業項目孕育階段,可將之定位為企業外駐高校的一個項目部或分公司,采取市場化的過程管理和運營,創業項目孵化成功后,根據合作協議,選擇適合的商業運營模式,將之推向市場,實現創業項目的實體運營。
(四)完善大學生創業支持的配套機制
大學生創業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對于創業者而言,首先應當牢固樹立團隊合作的理念,切實克服“單打獨斗”或“一枝獨秀”的思想,盡可能地向社會借力,尋求資源的最大限度整合。就支持機制而言,主要包括:一是高校內部、同一區域高校乃至行業或跨行業,逐漸建立不同層級的創業聯盟,以項目制的形式靈活整合資源,實行資源共享,最初可在高校內部深化創業俱樂部的運行模式,各個創業項目團隊之間進行技術、信息、人才等方面的共享互用。二是建立完備的治理結構,實行創業項目內部的準公司化運營,高年級創業者在離任之前,必須完成創業項目的新老交接,保證項目運營的可持續性。三是高??商剿鲗嵭型耆膶W分制,對于有志從事創業的大學生,經家長同意,辦理無期限的休學手續,為其創業提供時間和精力保證;創業者復學修學分時,對其實行社會化管理,按學分收費,只要達到課程合格要求就計學分,達到畢業要求則授予畢業證書,達到學位授予條件即授予相應的學位。四是資金支持方面,應當深刻認識到,“大學生創業政策的基本目標在于糾正市場的外部性與不完全競爭性,促進大學生創業”,[10]因此,資金支持可實行階段化管理,處于項目策劃孕育期的經費,通過政府和高校予以資助;對于與企業建立實質對接的項目,可通過協議方式吸納企業資金;對確有市場前景、具有繼續支持價值但尚未尋求合適的企業支持的創業項目,高??梢怨蓹嗤顿Y的方式予以支持,孵化為獨立的公司實體運營后,高校轉讓股權撤出項目。
四、結論
建立大學生創業項目與企業的實質性合作與對接機制,是以商業化運營模式進行創業項目培育的可行路徑。由此構建的基本框架是:大學生入學后,通過專業課老師和創業指導課程等,發掘創業苗子,并在導師的指導下,確立適切的項目主題;然后通過遴選機制,對于入選大學生創業平臺的項目,高校予以前期的資金、培訓等支持,同時引導大學生搜索與項目主題相關的企業,通過路演和洽談,建立與企業的深度合作機制,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項目的市場需求),通過創業項目進行企業在技術、管理、市場等方面的專項或綜合性需求的實驗或試點,進而爭取企業資金的支持,并采取商業化運營;對于尚未與企業建立合作機制的創業項目,高校可通過創業平臺,向校內課題組以及企業等進行推介或予以后續支持,促進創業項目不斷走向成熟,最終達到孵化為商業化運營的實體。
參考文獻:
[1]姚毓春,趙闖,張舒婷.大學生創業模式:現狀、問題與對策――基于吉林省大學生科技園創業企業的調朔治[J].青年研究,2014,(4).
[2]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5,(11).
[3]金麗,劉繼偉,楊鑫.我市“創業就業三年行動計劃”啟動[N].保定日報,2016-04-01(01).
[4]吳方鵬.應用型本科大學生創業創新培養模式的探討[J].中國教育學刊,2015,(S2).
[5]劉敏.大學生創業意向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6,(1).
[6]馬亮,朱劍平,陳琦.大學生創業瓶頸及優化機制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3).
[7]孫建萍,大學生創業實踐模式分析[J].對外經貿,2012,(1).
[8]陳燾,李柏紅.大學生創業項目孵化運營的法律解析[J].陜西行政學院學報,2016,(1).
創業意愿高,但付諸實踐者少
這一調查歷時兩個月,內容包括山東省17地市已實現在農村創業的大學畢業生現狀和全省涉農專業、商科類專業在校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的意愿及認知。數據收集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記錄相結合,發放問卷4943份,回收問卷4651份,有效問卷4543份,并對743人進行訪談,受訪對象遍及50個涉農縣。
在對2014年應屆畢業生的調查中,有農村創業打算的學生占67.12%,而已準備好并實施的學生僅占6.85%。對于在什么情況下會選擇農村創業,47.21%的學生表示需要“發現明確新商機”。這意味著,大部分畢業生到農村創業的意愿還未真正付諸實踐。而在有意愿創業的大學生中,近70%的學生對農村創業有了解,但能做到非常了解的學生則僅占2.56%。除了對相關政策認知度不高,一些認知偏差明顯阻礙在校大學生的創業選擇。對在校大學生的調查結果顯示,認為農村創業最主要障礙是經驗不足、缺乏社會關系(43.58%),其次是資金缺乏(29.57%)。
“‘學而優則仕’的傳統就業觀念和長期的城鄉二元結構,及其背后隱藏的社會保障和公共福利的巨大差距,是導致大學生農村就業創業意愿低的主要原因?!鄙赆摳爬?。從農村創業意愿強度看,越是生活貼近農村的學生越有返鄉創業的意愿。大學生農村創業意愿還受家庭所在地主要收入渠道影響,家鄉以農產品種植業為主要收入渠道的大學生,農村創業意愿更強烈。這從側面反映出,越是從落后地區出來的大學生,返鄉創業意愿越大。
資金是農村創業的障礙
與在校大學生對農村創業的想象圖景不同,那些已挽起褲腿在地里熱火朝天干起來的畢業大學生對農村創業有著更深的感悟。2004年,本科畢業的章丘大學生李少清和愛人由一家獸醫門診部起步創業,遭到家人極力反對,被斥為“閹牛騸豬的三教九流的活兒”。如今,夫妻二人辦起了黑豬養殖場,年銷售額千萬元,成為遠近聞名的明星養殖戶。即便如此,李少清仍為籌資擴大養殖規模發愁:“我們用房子做抵押貸款200萬元,兩個月還沒批下來。相比而言,我們已經做到一定規模,何況那些剛開始創業的大學生?!?/p>
調查結果印證了這一點。有57.69%的大學生創業者認為,農村創業的首要問題是資金不足;其次是經驗不足(39.01%)。如何應對復雜的人際關系,是他們面臨的又一道難題。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一半的受訪者(51.65%)認為農村創業環境一般;對地方政府相關管理部門的服務,有55%的受訪者僅是基本滿意,有37%的受訪者表示不太滿意,非常滿意人群僅占6%。申釗說:“針對農村創業大學生群體,國家出臺了一些相關政策,但很多受訪者反映,存在政策落地難的現象。”
此外,調查還顯示,在大學畢業生中,有超過25%的創業者未接受過政府的政策支持;在接受過政府政策支持的創業者中,有超過一半(56%)的受訪者認為效果一般,認為效果不好和不了解政府政策的占33%。在李少清看來,目前農村創業大學生接受的培訓與實踐脫節,“我們更需要的融資業務、低成本宣傳、權益保護等培訓基本沒有”。
多渠道實現農村創業
到農村創業的選擇不應是盲目的決定,需要有一定的社會閱歷和充足心理準備,需要資金積累、家人支持以及體現個人優勢的領域創業。調查顯示,66.48%的被調查者認為創業最佳時間為畢業后2年至5年。大學生農村創業動機首先是實現個人理想和自我價值(27.91%),其次是應對嚴峻的就業形勢(24.12%)。調查結果同時顯示了大學生在農村創業的優勢:大學生學習能力強,有創新精神,年輕有活力,勇于拼搏,更善于發現商機。
如何讓大學生農村創業之路走得更為順暢?該調研報告建議,健全城鄉一體化發展機制,實現“農民”由身份向職業的回歸,加強國家對農村發展、創業政策及創業典型的宣傳,營造有利于激發大學生農村創業熱情的社會環境。而融資難、用地難問題,是影響和制約大學生農村創業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對此,該報告建議,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構建立體式復合式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創新金融服務模式,落實完善各項扶持創業的優惠政策。
>> 美國9所高校攝影特色課程 赴東北五所高??疾煺{研報告 陜西省五所高校共建“長安聯盟” 北京市五所高校大學生體育行為的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 天津市五所高校學生體育用品消費現狀調查研究 首批六所高校章程內容的比較研究 西安市五所高校大學生禮儀現狀調查與分析 重慶:今秋五所高校將定向培養免費師范全科生 北京五所高校大學生創業融資方式調查與分析 對北京市五所高校體育教師健康狀況和生活方式的調查研究 大學生網絡政治參與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基于廣東五所高校的調查 中美兩國四所高校體育課程設置比較研究 西部12所高校產出競爭力比較研究 新西蘭三所高校成立信息通信技術研究院 大學生兼職權益維護研究:基于武漢四所高校的調查 18歲“學霸”被哈佛錄取 共收美國8所高校錄取通知書 13所高校今年更名等6則 全國5所高校開設數字出版專業 陜三所高校實現聯合辦學 全國最美的10所高校禮堂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西雅圖大學《社交媒體準則》地址:http://seattleu.edu/marcom/Inner.aspx?id=53083
休斯敦大學《社交媒體準則》地址:http://uh.edu/policies/social-media/index.php
②2012年8月15日克里斯·波德里克斯(Chris Boudreaux)回復郵件中的表述.
參考文獻:
[1]Stacy Elizabeth Stevenson & Lee Anne Peck,I Am Eating a Sandwich Now:Intent and Foresight in the Twitter Age,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Volume 26,Issue 1,2011,pages 56-65.
大學生創業的優勢
大學生是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接受了高等教育,作為社會新技術、新思想的前沿群體、國家培養的高級專業人才,代表著最先進的流行文化。大學生代表年輕有活力一族,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棟梁之才。然而,隨著教育制度的深化改革,隨著高校擴招規模不斷擴大,迎面而來的是大學生的就業問題。自改革開放以來,計劃經濟逐步被市場經濟取代,大學生不在享有手捧“鐵飯碗”的特權。每年數以百萬計畢業生涌入社會,供求嚴重失衡導致就業問題日益凸顯。作為解決就業問題的手段,一部分大學生開始嘗試自主創業。近幾年,大學生養豬、大學生賣肉夾饃早已不再是新聞。大學生創業也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社會性話題。
大學生創業的優勢主要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 青年往往代表著希望。他們朝氣蓬勃、勇于挑戰,為了心中的夢想,勇往直前。這些都是創業者不可或缺的基本要求。
二、 敢于創新。近年來,西少爺肉夾饃創辦團隊奇點兄弟、超級課堂創始人楊明平、三國殺創始人黃愷等大量成功創業品牌及創始人不斷涌出。他們成功的共性無不體現在創新二字。用微信營銷賣肉夾饃;將線下教育搬到線上,為中小學學生提供好萊塢大片式的網絡互動學習課程;將桌游成功移至網游平臺。這說明大學生具有敏銳的商業嗅覺,他們甚至能引領行業發展的趨勢。比起工作多年的創業者,敢于創新是大學生創業者的一把利劍。
三、 理論基礎扎實。作為新時代青年的代表,大學生往往具備積極向上、學習能力強等優點。經過幾年專業知識的學習,理論知識積累豐富。當真正投身到創業中時,理論指導實踐的真理會不斷得到驗證。
四、 無生活負擔。創業的道路是充滿艱辛的,想取得成功便要付出努力。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大多沒有婚姻、家庭的牽絆。他們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部分有條件的可能還會得到來自父母、親友資金、社會關系等多方面的支持??梢哉f,大學生創業者更多的是為了理想而奮斗,鮮有迫于生活壓力的原因。
五、政策支持。國家政策的導向無疑可以大力推動大學生創業的積極性及成功率。當前,各地政府均在工商、稅務、貸款等諸多方面出臺各種優惠政策,解決了以往由于門檻過高而另大學生望而卻步的問題。下面以北京為例進行分析:
1、稅務優惠。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自工商管理部門批準其經營之日起1年內免交稅務登記證工本費。
2、辦證綠色通道。高校畢業生申請從事個體經營或申辦私營企業的,可通過各級工商部門注冊大廳“綠色通道”優先登記注冊。
3、貸款利率優惠。金融機構要加大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貸款支持力度,對于能提供有效資產抵(質)押或優質客戶擔保的優先給予信貸支持。
4、高校畢業生創業貸款??捎筛咝.厴I生為借款主體,擔保方可以是其家庭或直系親屬家庭成員的穩定收入或有效資產提供相應的聯合擔保。 對于資信良好、還款有保障的,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適當發放信用貸款。另外可以享受簡化貸款手續及貸款利率優惠等相關政策。
5、人才服務優惠。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政府人事部門所屬的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免費為其保管人事檔案兩年。創辦企業自工商部門批準其經營之日起1年內,可在政府人事、勞動保障部門所屬的人才、勞動力中介服務機構和公共職業介紹機構的網站免費查詢勞動力供求信息,免費招聘廣告等;參加政府人事、勞動保障部門所屬的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和公共職業介紹機構舉辦的人才集市或人才、勞務交流活動給予適當減免收費。創辦企業的畢業生及其所在企業的員工可分別享受一次免費或優惠參加由政府人事部門所屬的人才、勞動力中介服務機構舉辦的培訓或測評服務。
上述政策真正鏟除了大學生在創業道路上的障礙,讓這些年輕人沒有顧慮的投入到自己的事業中。
大學生創業的劣勢
據2011年的《全國大學生創業調研報告》顯示,76.7%
的在校大學生對創業感興趣,并有26.8%的大學生打算今后創業,但只有14%的大學生參加過創業輔導課程或創業大賽。而真正創業成功的大學生僅有2%-5%。大學生創業的劣勢主要有下面幾點:
一、 缺乏經驗。從某種方面來說,創業需要勇氣,需要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但社會經驗不足、缺少與人溝通的技巧往往是大學生創業者普遍會遇到的“攔路虎”。創業是離開校園、走向社會的重要一步。這對思想單純、還滿身書卷氣的大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挑戰。
二、 市場觀念薄弱。很多大學生創業往往只有一個點子或是幾個人的突發奇想。但如何將這些紙上談兵的想法轉化為商業計劃常常被大學生忽略。大學生會在向投資者描述產品時大談技術先進性,卻忽略了產品本身的市場價值。
三、 綜合素質不足。不少創業的大學生有核心的技術、獨特的創意。在有了啟動資金、合作伙伴后,第一階段的運營基本可以正常運轉。但隨著業務量的增多、團隊的擴大,可能會在人事、財務、物資等方面出現問題。而由于在學校從未有過處理這些事情的能力,不少大學生創業團隊因此倒在了創業的道路上。
四、缺乏吃苦精神。現在的大學生創業者多半是獨生子女,從小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寵兒”有一天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奮斗、拼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早已形成的依賴感會讓這些年輕人在遇到困到后首先想到向他人求救而不是自己解決問題。
如何提高大學生創業成功率
顯然,沒有科學、完整的創業教育體系已無法滿足當前大學生創業的訴求。改變教育方式,實施有效的創業幫助是解決問題的唯一出路。
一、創業從課堂開始
設置與創業相關的公共選修課。把創業的意義、方法傳遞給大學生。讓其在學生時代便對創業有所了解,培養創業意識。也可通過舉辦各類創新創業比賽提升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為將來真正的創業打下堅實基礎。
二、借助社會資源
20多年前,孵化器作為一個全新的產業出現在中國的各個城市。經過多年發展,當前的孵化器可為各成長周期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其中一項便是針對缺乏社會經驗及資金的大學生初創企業提供服務。在這里,創業者可以接受創業導師的精心指導、享受國家各種優惠政策并可以和各領域成功人士接觸。大大提高創業成功率。
四、 營造良好的創業大環境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現狀;影響因素;創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1)23-0242-03
1 問題的提出
十七大提出的“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作為一種全新的就業發展戰略,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認可,成為了近幾年學術研究的一大熱點問題。筆者認為,尋求大學生創業基本規律,解決大學生創業基本問題,是實現“完善支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政策,加強就業觀念教育,使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這一政策目標的基本前提。
1.1 問題提出的現實意義:大學生就業形勢異常嚴峻
隨著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發展,國家已迎來了高校擴招后大學生的就業高峰期,2010年,我國勞動力供大于求的形勢依然嚴峻,全國城鎮需要安排就業的總人數超過2400萬人,全年提供的就業崗位1168萬個,供求缺口十分巨大,大學生就業形勢異常嚴峻,并且在將來的若干年內,畢業生總量還將持續增加,這對畢業生就業工作無疑是巨大的挑戰。同時,大學生找到的工作,工資待遇普遍偏低,滿意度普遍不高。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引導大學生自主創業解決就業問題,實現自身價值不失為一良策。
1.2 問題提出的深遠意義:自主創業是經濟持續增長的強勁動力
自主創業是經濟持續增長的強勁動力已成為各國的共識。這也是我國提倡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深層次原因。研究美國科技經濟發展的專家指出,在過去的30年里,美國已經培養出了自建國以來最具革命性的一代――新的創業一代。他們徹底改變了美國和世界的經濟與社會結構,它將比其他任何一種推動力量更能決定美國和整個世界的生活、工作、學習方式,并將繼續成為21世紀科技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我國目前正大力發展市場經濟,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民營經濟現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最為活躍的力量與源泉。而民營經濟的發展和壯大離不開大批青年創業者的開拓和進取。大學生是青年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已進入了“創業者”的時代,大學生理當走在時代的前列承擔起繼往開來、迎接挑戰、推動中國走向世界強國之林的歷史使命。
1.3 問題提出的直接緣由:大學生創業的“三低”現狀
由于受經濟發展、社會環境、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響,與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國大學生創業呈“三低”現狀,即創業率低、創業成功率低、創業層次低。面對這一問題,正確認識大學生創業成功的主要因素,努力探索創業型人才培養的方式與途徑,開展有針對性的創業能力培養,提高大學生創業率與創業成功率已成為創業研究中的又一個重要課題。
2 大學生創業現狀分析
大學生創業群體主要由在校大學生和畢業生組成,大學生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在創業過程中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具體說來呈現出“三低”現狀。
2.1 有創業愿望和創業熱情的很多,但真正有膽量有能力創業的為數很少
據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的《全國大學生創業調研報告》和麥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目前76.7%的在校大學生對創業感興趣,希望通過自主創業實現自我價值,26.8%的大學生打算今后創業,然而真正走上創業的比例僅為1.2%。
2.2 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不高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絕大多數人都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陽?!边@是馬云對大學生創業最真實的寫照。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絕大多數的大學生對創業的艱難性沒有足夠的準備,一旦遇到挫折和風險,便選擇放棄。據不完全統計,大學生成功創業率不到3%,相比美國等國家的大學生創業成功率20%有很大的差距。
2.3 大學生創業項目中低層次創業項目占主流
受資金和實踐經驗的約束,大學生在開展創業活動的過程中,所選擇的項目基本都是保險型的,都是在確保萬無一失的情況下進行的。很少是選擇技術型或知識型的創業。也就是說是在已有的便利情況或是對某領域較熟悉的情況下進行創業。所以,大學畢業生開服飾店、小飯館、收購廢品之類的低層次的創業已普遍存在。
3 大學生創業現狀的成因分析
影響大學生創業傾向及創業成功與否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外在的,也有內在的,一方面,個人的創新和冒險精神是以個體為依附,具有天生的屬性,取決于其個人特質,并受后天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個體所處的文化環境;另一方面,創業又是利潤導向的經濟行為,特定的經濟環境必然影響創業行為,而創業都具備一定的風險。下面從大學生創業者的個人因素、環境因素和風險因素三個方面介紹大學生創業行為的影響因素。
(1)從學生的層面看,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制約著創業的成功。一是缺乏市場意識及商業管理經驗,大學生雖然掌握了一定的書本知識,但缺乏必要的實戰經驗,很難一下子勝任掌門人的角色;二是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還停留在僅有一個美妙想法與概念上,試圖用一個自認為很新奇的創意就可以吸引投資者,對于真正的目標市場在哪,競爭對手是誰,創業項目的技術含量有多高,在多大程度上是不可復制的,市場贏利的潛力有多大等問題,往往拿不出一套細致周密的可行性論證分析報告來,分析時采用的數據也經不起推敲,論證時沒有說服力;三是創業過程中創業資金的使用也存在問題,大學生不能正確吸引和合理安排、使用風險投資,有部分大學生想辦公司缺資金,為了得到資金,導致給小錢讓大股份、賤賣技術或創意。還有部分創業學生對風險投資不負責任地使用,燒別人的錢圓自己的夢;四是大學生缺乏一定的風險感知能力。創業風險是由于創業環境的不確定性,創業機會與創業企業的復雜性,創業者、創業團隊與創業投資者的能力與實力的有限性,而導致創業活動偏離預期目標的可能性及其后果。創業的過程中,創業者面臨各種各樣的不確定因素,如項目選擇太盲目、融資渠道中斷、團隊意見出現分歧、人力資源流失、市場競爭對手排斥等各種不確定因素等。因此在創業活動中,創業者必須了解創業的相關風險以及學會如何規避創業風險。對創業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和風險管理越好,創業成功的機會就越大。大學生創業者面臨的風險與其創業行為及決策是緊密相連的,同一風險事件對不同的創業者會產生不同的風險,同一創業者由于其決策或采取的策略不同,會面臨不同的風險結果。
(2)從社會文化層面看,大學生創業缺乏系統的人文環境。中國的傳統文化存在保守、求穩的思想,大學生創業的文化氛圍尚未形成,社會普遍認為大學生創業就要在高新技術領域或專業對口的行業,否則就是不務正業,荒廢了學業,無形中給學生創業者造成了很大的輿論壓力,甚至認為“小老板”的名稱說出去不夠光彩。也因此,很大比例的家長對孩子大學畢業自主創業不支持,況且對相當一部分農村家庭或城鎮低薪家庭來說,供孩子讀完大學已不容易,創業一旦失敗,承擔不起這個風險,總希望孩子有一個穩定的工作。
(3)從國家政策層面看,近幾年,我國在扶持大學生創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總體狀況仍不容樂觀,創業服務鏈有待逐步形成。如優惠政策越來越多,但具體實施細則含混不清;市場準入門檻相對過高,創辦企業審批手續比較煩瑣、周期長、費用高、收費項目多;創業融資渠道有限;創業后續服務不足等,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大學生創業的難度。
(4)從學校的層面看,現有的高校創業教育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創業的需要。十七大召開后,教育部已責成各高校把創業教育當做一種新的教育目標,但很多學校的領導對創業教育的認識存在偏差,過分強調受教育者的從業能力,認為大學生在校期間把專業知識學好就可以了,不夠重視學生創業素質的培養,創業師資缺乏,創業教育的開展還處在自發、分散、探索、啟動狀態。
4 提高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對策
隨著國家對創業問題的重視,大學生創業者屬于知識分子人群,經過國家多年的教育培養,背負著社會的種種期望,因此面對大學生創業路上的種種困境,在此提出如下對策:
4.1 培養大學生重視創業素質的自我培養,注意在思想上和精神上錘煉自己,勇于創業
大學生要想成功走上創業之路必須按照創業者素質的培養規律,重視創業素質的自我培養,注重培養自己的能力,錘煉自己的膽子,同時培養自己的創業人格、創業者思維和創業意識與技能,克服中國傳統教育模式下培養出“積累型”、“繼承型”,掌握的死知識多,運用的知識少,膽子小,生存能力差的局限。要克服萬事俱備再去創業或者自己具備全部創業條件再去創業的錯誤觀念。如果那樣,沒有人能去創業,因為不可能有一個具備創業者全部特質的人。創業者素質的培養是有規律的,其成長也是有過程的,從實踐中汲取經驗和教訓是創業者成長的捷徑。要樹立自信、自強、自主、自立的意識。自信賦予人主動積極的人生態度和進取精神,相信自己能夠成為創業的成功者,尤其在遇到失敗和挫折時更需要自信。自強就是在自信的基礎上,通過企業的實踐,不斷增長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進一步磨煉自己的意志,建立起自己的形象,敢作敢為,不貪圖眼前的利益。自主就是具有獨立的人格,具有獨立性思維能力,不受傳統和世俗偏見的束縛,不受輿論和環境的影響,能自己選擇自己的道路,善于設計和規劃自己的未來,并采取相應的行動,憑借自己的努力和奮斗,建立起自己生活和事業的基礎。
4.2 加強大學生創業教育,培養其創業能力
大學生獲得的最關鍵的創業知識來自所在學校,高等院校創業教育是針對創業學生所開展的系統的創業知識傳授,通過創業教育提高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培育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和創業精神,使大學生能夠在走向社會之后,順利實現自主創業,解決就業問題。一方面,我國在教育體制上面應該針對高等教育開展大力宣傳,轉變高校教師和學生的就業觀念,讓教師和學生都能夠認識到自主創業的意義。高校創業教育要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社會適應性以及冒險精神和處理不確定性風險的能力,樹立起自主創業的能力和思想意識。另外,將創業教育納入到高等院校教育必修課程體系之中,逐漸地改變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加強高校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建設和創業理論研究來優化創業教育效果,通過創業模擬訓練、案例分析以及參觀調查實習和專題講座等方式,加強高校的創業教育。三是要不斷地提升高校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素質。高校創業教育中創業教師隊伍是其中的關鍵力量,高等院校要通過培養鍛煉逐漸建立起一批成熟的創業教師,可以通過聘請部分成功的企業家、創業家、高級管理人才到學校作為兼職教師,也可以通過鼓勵教師到公司兼職,提高創業的實踐經驗,提高創業教師的隊伍素質。
4.3 為大學生創業營造良好的環境
從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高校學生逐步獲取自身創業條件之后,要想成功開展創業行為,還需要良好的外界創業環境。首先,從行動上及相關的物質上給予大學生支持。通過各方面的支持可以使創業的學生膽子更大,能具備一顆更加勇敢的心去創業,從而使得更多的學生渴望創業,敢于創業,創業意識自然加強。其次,在生活中應給予更多的寬容與關心,當創業學生遇到挫折與失敗時,應予以更多的關注與寬容,幫助他們分析原因、總結經驗,使他們能更加堅韌地去面對這一切,振作精神重新踏上創業的路。最后,應該給予創業學生更多的政策支持,這樣可以使他們能有更加寬松的環境,更加自由地挖掘自己的潛能,這在一定程度上能極大地激發大學生的創業精神與創業欲望。政府管理部門應該看到學生創業所帶來的好處及其未來的趨勢,通過相關法律法規的出臺來支持學生的創業活動,并提供相關的創業平臺,促進大學生創業行為的開展,提升創業成功的可能性。
4.4 通過在校創業實踐,培育創新精神
實踐環節能使創業學生在校期間積累創業經驗,是培養創業能力的有效途徑,所以大學生在校期間要積極參與創業實踐活動,如大學生創業大賽、創業計劃書大賽等。其次,創業學生還可通過參與社團組織活動、創業見習、職業見習、兼職打工、求職體驗、市場和社會調查等活動來接觸社會,了解市場,并磨煉自己的心志,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再次,高校創業學生平時可多與有創業經驗的親朋好友交流,甚至還可通過電子郵件和電話拜訪自己崇拜的商界人士,或向一些專業機構咨詢,這些“過來人”的經驗之談往往比從書本上獲得的收獲更大。通過這種人際交往途徑獲得最直接的創業技巧與經驗,將使創業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受益無窮。最后,大學生投身于真正的創業實踐。在畢業前后進入創業啟動階段,可以單獨或與同學輪流租賃或承包一個小店鋪,或加工、修理,或銷售、服務等,在真刀真槍的創業實踐中提高自己的創業能力。這些活動成為創業學生步入社會大課堂的第一步,同時創業學生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既為他們將來開展創業活動積累了經驗,也培養了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管理能力、應變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有利于增強創業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熱情,為他們提供應對挫折,面對各種困難的心理準備,促進創業成功。
4.5 完善大學生創業課程體系,拓寬大學生創業知識
首先,通過學校開設的創業指導課,教授創業管理、創業心理等內容,幫助創業學生打好創業知識的基礎。大學圖書館也提供創業指導方面的書籍,創業學生可通過閱讀增加對創業市場的認識。其次,創業是目前媒體報道的熱門領域,無論是傳統媒體,如報刊、新書、廣播電視,還是網絡媒體,每天都提供大量的創業知識和信息。一般來說,經濟類、人才類媒體是首要選擇,比較出名的有《創業家》、《21世紀經濟報道》、《第一財經》,以及“中華創業網”、“中國創業論壇”等專業網站。此外,各地創業中心、大學生科技園、留學生創業園等機構的網站,也蘊藏著豐富的創業知識。通過這種途徑獲得創業知識,往往針對性較強。
參考文獻:
[1]魏和平.專家認為:高校創業教育問題多多[N].中國青年報,2006-1-17.
[2]衣俊卿.對高等學校開展創業教育的理性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02(1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