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07 12:23:4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土木開題報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背景:由于時代的進步,人們對建筑的要求已不止停留在遮風擋雨的層面,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我國經濟的逐步增長,人們對室內空氣的溫濕度、潔凈度和空氣品質問題越來越重視。同時由于能源的緊缺,節能問題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因此迫切需要為建筑物安裝配置節能、健康、舒適的中央空調系統來滿足人們對高生活水平的追求。xx大廈是一座公共辦公性綜合建筑,建筑內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使用人員的工作效率,這就需要通過采暖、通風、空氣調節等手段來使室內環境達到標準為工作人員提供一個更加舒適的工作環境。但在創造建筑內環境的同時我們也應注重對整個生存環境的保護并結合能源緊缺的現狀滿足節能標準,因此我們提倡構建健康、舒適、低碳、環保、節能的現代化綠色建筑。
意義:通過畢業設計,綜合運用和并系統化所學理論知識,培養獨立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并相應提高調查研究、收集資料、理論分析、繪制圖紙、撰寫設計說明書、熟悉有關規范、手冊和工具書的查閱與使用能力,為畢業后參加實際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
2.設計的主要環節或論文的基本內容
工程概況及設計資料
建筑維護結構冷、熱負荷的計算
空調系統方案的確定(水系統、風系統的選擇)
空調設備選擇
氣流組織的計算
空調系統風管、水管水力計算
大門空氣幕的形式
空調冷熱源系統設計
空調系統的消聲與減震
空調系統的防腐與保溫
3.進度安排
第3周:查閱和收集資料,熟悉土建圖紙及原始資料
第4~5周:確定計算參數,計算建筑負荷(冷負荷、熱負荷、濕負荷)
第6周:確定空調系統設計方案(系統形式、空氣處理方案)
第7周:根據空氣處理設備的容量及送風量進行空調設備選型設計計算
第8周:進行氣流組織設計,根據送、回風量,確定送、回風口型式
第9~11周:布置空調風管道,水管道,進行水力計算
第12周:設備選型(水泵、機組等設備的型號及數量)
第13周:繪制施工圖(平面圖、系統圖、冷熱源流程圖、大樣圖)
【關鍵詞】土木工程;畢業設計;設計質量
畢業設計是本科實踐教學的最后,是本科教育的最后一個環節,是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大學四年中最后學習階段和綜合訓練階段,是對學生學習與實踐成果的全面總結,更是對教學計劃和培養目標的全面檢驗。通過畢業設計,可以使學生將4年來所學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進行復習與總結并應用到畢業設計中去,加強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能力,溫故知新,是所學知識升華的重要過程,是學習、研究與實踐相結合的深化,也是畢業資格認定的重要依據。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的關鍵一環。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獨立地完成畢業設計,可使學生在工程設計方法上得到基本訓練,培養學生調查研究以及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今后走向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以土木工程專業建筑工程方向為例。探討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天河學院建筑工程系畢業設計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改進辦法。希望能進一步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
一、存在問題
(一)畢業設計題目方面,雖然畢業設計題目強調以應用為主,但是,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很多題目依然過于寬泛,也可以說是兩個極端:一類是設計內容過少,整篇的論文,絕大部分抄寫的是設計規范,只有少量的設計計算。另一類是設計內容過多,面面俱到,使得學生難以深入。
(二)畢業設計內容方面,在畢業設計內容上,主要表現在:畢業設計內容和方法有些過于傳統;有些畢業設計,絕大部分篇幅是參考別人的資料或者設計規范,甚至個別論文幾乎沒有自己的東西。
(三)設計圖紙方面,要求所有的學生都要一人一題,而且早已明確提出了對工程量和圖紙內容的要求。但是,執行的情況并不盡如人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鍛煉學生應用能力的本意。主要表現在,有些設計類題目的圖紙過于簡單,甚至難度還沒有達到課程設計的難度。至于非設計類題目,抄襲嚴重,畢業設計質量低下。
(四)畢業設計任務書方面,按照常理,畢業設計任務書是由指導教師填寫,經過審核之后下發給學生。但是,很多是學生自己寫的任務書,這還不是問題所在,要害問題是,這些學生寫的任務書完全不是下達任務的語氣,而是完成任務的語氣。
(五)開題報告方面,雖然要求在第七學期16周之前完成開題報告,但是還是有學生課題報告和畢業設計材料一起上交,造成了這部分學生一直到畢業設計結束才寫開題報告,而且開題報告的內容完全沒有遵守當初提出的開題報告的要求,甚至有些同學,把畢業設計的目錄直接粘貼到開題報告中“論文章節”部分,把教研室下發的畢業設計流程粘貼在“計劃進度”中。
(六)畢業設計格式方面,為了統一畢業設計格式,學院制定了畢業設計撰寫規范,并發給了每位指導教師、每位同學。而且在畢業設計動員大會上專門重申畢業設計論文格式,強調畢業設計答辯要求,但是,依然有格式方面的問題。主要原因是很多同學word的應用能力極差,很多格式調整不會操作,有些同學抱著僥幸心理,對于格式隨心所欲,根本不看、不遵守學院制定的畢業設計撰寫規范。
(七)外文翻譯方面,在畢業設計分組之后,就安排了每位同學的外文翻譯資料,但是,依然有個別同學采用翻譯軟件翻譯,造成語句不通,文不對題。
二、原因分析
(一)學生的原因。(1)學生的基礎差。可以說,畢業設計暴露出來的問題,并不完全是由畢業設計造成的,而是四年的學習中各種問題的積累和綜合反映。在畢業設計中,需要綜合運用以前的各課程的知識,但是,好些學生幾乎完全忘記了。在給一些學生指出錯誤的時候,有的學生甚至理直氣壯地說,已經學過兩年了,都忘了。(2)學生不遵守規范。雖然在畢業實習之初就講了畢業設計實施細則,在動員大會時就講了畢業設計撰寫規范,但是,依然有好些同學不遵守規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混亂。(3)學生缺少基本的歸納、總結、表達能力。好多學生習慣于復制粘貼,根本不會組織語言自己表達,造成寫出來的東西文理不通,詞不達意。
(二)教師的原因。(1)老師的積累較少。由于建筑工程系很多老師都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而且以往只有兩屆畢業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老師的積累。(2)教師指導不太到位。有些問題,是應該老師教給學生怎么去做。但是,從實際結果來看,往往是沒有指導到位。
(三)學生就業、考研的沖擊。雖然現在還不清楚就業情況和畢業設計的直接關系,但是卻有直接影響。主要體現在:(1)很多學生找到了實習單位,無法分身,無法接受教師指導;(2)沒有找到實習單位的學生,以就業為理由,不主動聯系指導老師;(3)部分考研的學生,在前半階段忙于準備復試,后階段又忙于找工作。
三、改進措施
(一)畢業設計根本目的要明確。畢業設計大綱中對畢業設計的目的說的很清楚,但也很抽象。我認為,畢業設計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從中有些收獲。這種收獲,包括專業知識方面的,更包括思維方式、工作方法等高層次的。我一直對學生說,具體的知識不重要,思維方式、工作方法、寫作能力、表達能力等等,這些才是根本。所以,指導老師應該注重綜合能力的引導,和訓練。
(二)畢業設計不要過于強調創新。中國官方對思想的定義是,“思想是把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換句話說,只是用做指導解決了中國革命的問題。本科畢業設計也是如此,更多的是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按照規范解決問題。我一直說一句話,比如,別人設計了一張桌子,你也能夠設計;別人設計了一座橋,你也能設計一座不塌的橋;這就足夠了。而且,在現實工作中,往往都是常規工作,比如,別人設計了一個戶型,你也即使創新,又能創新到哪里呢?即使是創新,也是在常規工作中的創新,一些小的改動就是創新。所以,我們一定要給學生一個正確的觀念:創新,不是遙不可及、不是空中樓閣,而是貫穿于常規工作之中。最根本的,是要腳踏實地。
(三)畢業設計不要阻礙創新。在畢業設計中,也會有學生有一些新的想法,甚至是不合時宜、稀奇古怪,這個時候,老師往往過于注重可行性,會接連不斷的讓學生考慮這里是不是合理、那里是不是能夠建造、經濟上是不是合算、環境上是否有污染,等等,這種做法,實際上是阻礙了一些創新。所以,只要是學生自己想出來的新方法,那么,老師首先就要肯定,即使有很多缺點、即使不能自圓其說,老師也應該鼓勵深入思考,而不是一槍斃掉。
(四)畢業設計不要貪多求全。評價畢業設計的效果,不在于畢業設計的長短,而在于在寫畢業設計的過程中收獲的多少?,F在有些畢業設計越來越厚,但是,有多少是自己寫的呢?如果學生自己不謀篇布局、造詞造句,從中又能得到多少鍛煉呢?
(五)畢業設計指導要引導學生凝練主題。一個題目百樣寫。高考作文題目,以前是全國一樣現在是全省一樣,但是寫出來的文章五花八門。所以,針對一個畢業設計題目,能寫成什么樣子,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引導。我一直強調,當你拿到一個題目的時候,就要反復凝練,列出提綱,甚至要思考你將來的總結會怎么寫。有些題目可以通過不斷的討論,由空洞引到具體。
(六)畢業設計成績要“心慈但不手軟”。畢業設計的根本目的是想讓學生從中學到東西?!斑^程管理、精細化管理”根本目的就是讓學生引起重視,來保證畢業設計的質量和畢業設計的效果。質量,指的是論文好壞,而效果,指的是學生從中學到多少東西。所以,在畢業設計初期,對于學習不用心的學生,一定不能給高分。特別是開題報告,如果沒有根據題目要求認真準備,那么,就完全可以給低分。因為開題報告考核的不是題目,而是圍繞題目所做的工作。試想,如果你給的成績遠高于他的預期,他還會努力嗎?所以,老師給成績,要“心慈但不手軟”。
(七)畢業設計要注重過程考核。過程考核,包括階段性考核和連續性考核。開題報告、中期答辯、畢業答辯,這些只是階段性考核,另外還應注重連續性考核,比如,提交材料是否及時;等等。在畢業設計過程中,都填寫了“指導教師指導情況表”,讓學生簽到。這樣做的好處是,作為過程考核的依據,也是教師平時指導的憑證。有了這些,學生的平時成績就一清二楚,教師就可以理直氣壯地點評學生的問題。
四、結語
隨著社會對高等教育人才要求的不斷提高,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如何提高畢業設計質量,為社會輸出合格的應用型人才,這是大家一直關注的問題。畢業設計出現的問題,并不僅僅是畢業設計的問題,而是四年教育的問題的積累,是一個綜合反映。通過畢業設計,帶動學習風氣的根本好轉,這才是切實提高畢業設計質量的關鍵所在。一個風氣、習慣的改變,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們有信心,有毅力,沿著正確的方向不停地推進。
完善的答辯評審制度是畢業設計質量的有效保障。然而有些高校流于形式,沒有可供參考的評審制度,對設計成果把關不嚴,放任設計成果中存在的問題。甚至有個別高校存在指導老師個人對本組結果進行答辯評審的現象。在答辯評審中往往注重理論知識、規范規程的考察而忽視設計圖紙的規范化、設計成果的可行性等工程實際考察。不能在實際工程中實施的設計對畢業生理論聯系實際、工程素養的形成起不到培養意義,嚴重影響畢業生的培養質量。綜上所述,目前高校土木工程畢業設計從選題、指導、答辯評審都脫離了工程實際,導致了畢業設計的質量不高,達不到預期的培養目標。因此土木工程畢業設計改革是當前教學改革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2改革措施
2.1科學選題科學的選題是保證畢業設計質量的前提。在選題的過程中應增加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結合自己將來的就業方向和興趣初步確定選題方向(如結構設計、施工組織設計、概預算等方向)。指導老師提供實際工程項目或科研項目作為備選設計題目。廢除當前指導老師指定學生的制度,由指導老師向所有畢業生提供備選設計題目,實行指導老師和學生的雙向選擇。學生選定指導老師和設計題目后根據自己的工程認識程度和興趣與老師共同協商確定最終設計題目。畢業設計題目要包含最新的設計方法、理念或技術方法,提高畢業設計的創新性;增加畢業設計中復雜問題的處理,保證設計的深度。受畢業設計時間所限,為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完成畢業設計,指導老師要合理安排好設計工作量。
2.2完善師資結構由于很多博士生、研究生從高校畢業后直接進入高校工作,缺乏工程實踐經驗。當前的師資隊伍與實踐教學的要求還存在較大的差距。為解決指導老師自身實踐經驗不足的問題可采取以下措施:1)形成由2個~3個年輕教師和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組成的指導教師組,既能保證指導教師具備一定的工程經驗又能幫助青年教師的成長;2)聘請施工單位、設計院有豐富工程經驗的一線工程師指導畢業設計,這還能解決逐年擴招下師資力量不足的困難。
2.3強化管理過程指導老師對畢業設計的具體指導過程是保證畢業設計質量的關鍵因素。目前很多指導老師由于承擔的教學和科研任務較重而疏于管理。指導老師在設計開始前制定一個畢業設計進度計劃表,嚴格要求學生按照進度計劃表完成工作量。在每一個階段開始之前以授課的形式對學生進行一次集中輔導,每周進行2次~3次答疑幫學生解答設計中碰到的復雜問題。在進度計劃表的每一個時間節點檢查每一個學生的設計進度和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督促學生及時完成任務和改正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此外,還要嚴格考核制度,要求學生執行每天定點簽到制度,防止學生脫離指導老師的管理。
2.4完善畢業答辯體系答辯是對畢業設計質量和學生綜合利用理論知識解決工程實踐問題的考核。完善的答辯體系能為答辯委員會老師提供答辯標準,嚴格把關畢業設計的質量。完善的答辯體系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構建:1)成立由不同專長的教師、工程師共同組成的答辯委員會,且指導老師不能對本組學生答辯;2)明確答辯過程中要考察的內容,包括開題報告、計算書、圖紙及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3)確定計算書、圖紙中具體考察點;4)確定各考察內容的權重,如開題報告、計算書、圖紙、解決問題的能力各占10%,30%,30%,30%;5)明確計算書的格式、圖紙的規范化的權重;6)制定畢業設計創新性加分策略,鼓勵學生創新。
3結語
關鍵詞: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畢業設計模式
1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模式探索
目前,多數高校由于畢業設計管理與制度方面存在問題,對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畢業設計成果的質量水平要求偏低,致使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畢業設計中存在的相關矛盾不能得到有效解決,畢業設計對學生的巨大鍛煉作用也沒有真正體現出來.基于近3年來針對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畢業設計工作的大量調查與研究,結合多年來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畢業設計工作的指導實踐,認為可以從畢業設計前期準備、畢業設計的題目規劃與選題、畢業設計指導和畢業設計管理與監督4個方面對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的畢業設計工作進行模式構建,全面提高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的畢業設計質量.
1.1畢業設計前期準備
工程設計理念、專業知識和國內外相關工程設計素材是影響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畢業設計成果質量的關鍵因素.在畢業設計制度層面上規定參與畢業設計工作的指導教師要切實圍繞著這些關鍵因素,開展有針對性的畢業設計項目設計的相關調研活動,并從中獲得與當前國內外先進的土木工程設計理念和設計成果相適應的一系列初步畢業設計項目.同時組織召開畢業設計項目設計研討會,為指導教師開展初步畢業設計項目的研討與相互交流提供場所和機會.通過研討與相互交流,指導教師在畢業設計開始前必須拿出滿足數量和質量要求的畢業設計項目以備院、系畢業設計管理組審核.審核通過的指導教師方可獲批進入畢業設計指導教師隊伍.
1.2畢業設計的題目規劃與選題
1.2.1畢業設計的項目規劃
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對自己的畢業設計項目都心存期望,都想基于自己的專長來選擇自己喜愛做的畢業設計項目.因此,在畢業設計項目的規劃階段,指導教師要牢牢抓住能切實體現對學生基本知識的應用、專業技能訓練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方面項目的設計,在畢業設計項目的設計上照顧到不同層次與水平的學生,在立足于體現對學生基本知識應用和專業設計技能訓練的同時,為每位畢業設計學生的個性發揮創造條件[4G7].畢業設計項目規劃包括:(1)畢業設計項目的類型規劃.依據土木工程設計的特點,結合針對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所學專業知識進行訓練與創新培養的要求,可將畢業設計項目類型設置為“基本訓練型”和“基本訓練+創新培養型”2個基本類型.(2)項目的難度規劃.可規劃為“單一結構形式項目”,是以訓練本科生的基本設計素養與設計技能為目標的項目,對應于“基本訓練型”,以及“組合結構形式項目”,是在訓練本科生基本設計素養與設計技能的同時,又使其創新能力得到提高為目標的項目,對應于“基本訓練+創新培養型”.(3)項目的數量規劃.可依據學校關于每位指導教師所帶畢業設計學生的額定人數加2作為畢業設計項目數量.
1.2.2學生選題
畢業設計學生通過專業主任指派給指導教師,一位指導教師可指導8~12名學生,這些學生共同圍繞一個工程設計項目進行畢業設計,但每位學生又各自獨立完成工程設計項目中的一部分(又稱一項目多生),這是目前多數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的畢業設計模式.“一項目多生”雖然便于指導教師在整個畢業設計過程中開展指導工作、增強畢業設計學生的團體與合作精神,但無法體現學生的自主性、愛好與興趣,因此無法實現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考慮到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學生的個性發揮,部分高校開辟了學生可在3位指導教師提供的畢業設計項目中同時選擇1個畢業設計項目(又稱一項目一生的師生互選).這一畢業設計模式不僅給予了學生針對指導教師和畢業設計項目的充分自主選擇權,也給予了指導教師針對報名學生的自主選擇權,實現了充分尊重學生愛好與興趣的師生雙向選擇,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造了條件.這樣的畢業設計模式不僅可以充分調動每位畢業設計學生的個性與創造力,而且也充分激發了指導教師的指導積極性.
1.3畢業設計指導
在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的畢業設計全過程中,指導教師與畢業設計學生間的設計理念與設計方法的互動交流對完善學生的設計理念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想至關重要.如果要保質保量地達到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畢業設計的教學目標,就必須建立一支為人師表、責任心強、工程背景深厚和創新能力強的指導教師隊伍[8].指導教師在指導方式上既要注重畢業設計形式上的實戰性,又要切實做到設計內容上的創新性.指導教師應針對畢業設計資料的收集、設計方案的形成、畢業設計計算與工程圖繪制注意事項、設計說明的撰寫,為學生提供“問題與解決方法”互動交流,切實解決畢業設計學生心中的疑惑.同時,指導教師要注意去除“放鴨式”和“保姆式”這些過去常見的指導陋習,營造創新性畢業設計環境[9G10].
1.4畢業設計管理與監督
1.4.1管理模式構建
目前,多數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的畢業設計過程在形式上表現為:指導教師針對選擇自己畢業設計項目學生下達與設計項目相對應的畢業設計任務書,然后是開題報告、文獻綜述、外文翻譯、計算與工程圖繪制、設計說明寫作、畢業答辯與畢業設計成績評定8個環節.除畢業設計成績評定環節外,其余7個均為畢業設計學生直接參與的環節.分析研究這7個環節各自的特點,可以找出高質量完成每個環節的關鍵要素、合理完成時間和管控方法,并在此基礎上將這7個環節調整為3個階段,具體為初步設計階段(包括畢業設計任務書、開題報告、文獻綜述與外文翻譯4個環節)、實質設計階段(包括計算與工程圖繪制、設計說明寫作2個環節)與畢業答辯階段(畢業答辯環節).調查發現,社會機構針對畢業生的招聘時間與實質設計階段重疊較多,而與初步設計階段重疊較少,與畢業答辯階段幾乎不重疊.在畢業設計實踐中通過抓牢關鍵要素(各個環節的進度與質量)、加強實質設計階段與初步設計階段的管控工作,將合理完成時間引入到實質設計階段與初步設計階段,可有效地將實質設計階段與初步設計階段在原來的基礎上分別縮減5天左右.指導教師可將縮減下來的10天左右的時間,基于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用于找工作與畢業設計間時間沖突的解決.
1.4.2監督模式構建
院、系畢業設計管理組的切實監督,可有效消除畢業設計工作中學生及指導教師的不認真和消極思想,有利于提升畢業設計工作的規范化管理[11G12].在畢業設計工作中,加強隨機對每位指導教師及學生在每一個環節上設計質量的抽查工作,可最大限度地消除影響學生職業素質提高與創新能力培養的不利因素.為強化畢業設計工作監督,采取了如下具體措施:(1)為每位畢業設計指導教師及其學生指定專門的設計場所,要求在畢業設計過程中對學生實行現場簽到和簽離制度,規范請假和銷假制度,并采取隨機現場檢查;(2)以建筑工程系主任作為該系畢業設計監督小組組長,協同學院畢業設計工作組的監督成員,負責全系指導教師與畢業設計學生的畢業設計工作監督,為畢業設計工作的高效、有序進行創造必要的外部條件;(3)院、系畢業設計管理組要嚴格遵照校、院關于畢業設計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對在畢業設計工作中發現的小問題及時與指導教師溝通解決,較大的問題及時向學院主管領導匯報,以便得到合理解決.
2畢業設計成績評價
對每一位畢業設計學生來說,畢業設計成績既是其畢業設計勞動成果的具體量化,也是其畢業設計成果質量的客觀評定.這就要求畢業設計工作的管理者要設計出一個合理、科學的畢業設計成果質量評定方法,為畢業設計學生成績的客觀評價、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性奠定基礎.畢業設計成績的評定工作,可由院、系審核通過的畢業設計成績評定組依據預先設定的畢業設計成績評定量化標準進行.成績評定量化標準應著重體現在基礎專業知識應用的基本設計,以及新方法、新手段應用的創新設計.首先要重視學生針對工程設計的基本功鍛煉,把基本設計成果質量作為主要的考查對象,其成果分值占總分的80%;將創新設計成果質量作為成果提升的考查對象,其成果分值占總分的20%.在畢業設計成績評定量化標準中,指導教師的評分權應僅限于對學生畢業設計進度與質量的考查上,評分值可占總分的15%;評閱人應針對學生畢業設計成果進行質量考核,評分值可占總分的40%;答辯小組應針對學生個人知識水平、畢業設計成果進行全面考核,評分值可占總分的45%.基于評分標準,將學生的畢業設計成績劃分為優秀(成績值≥85分)、良好(85分,成績值≥75分)、中等(75分,成績值≥65分)、及格(65分,成績值≥60分)和不及格(成績值<60分)5個等級.在畢業設計成績評定量化標準中還應對評閱人及答辯小組成員做出一些限制性規定,如:評閱人及答辯小組成員不應與被評定學生存在利害關系、學生畢業設計成果質量的評定意見應由答辯小組長給出并提交至系畢業設計委員會備案、系畢業設計委員會負責將創新性突出或有較大實用價值的畢業設計成果推薦至校優秀畢業設計評選委員會.
基于培養學生工程應用能力的目的,制定了土木工程專業人才計劃,2007版土木工程專業教學計劃的知識體系結構由三大部分組成,分別是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和綜合教育,其中專業教育又分為專業基礎教育和專業方向的課程教育,總學時共計2500學時。其中通識教育1312學時,占總學時52.5%;專業基礎854學時,占總學時34.2%;專業課334學時,占總學時13.4%。該培養計劃在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改革方面進行了許多探索和實踐,主要的工作包括以下6點。
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理論教學體系
以知識結構、知識點、實現方法為基礎設置理論課程,形成了“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理論教學體系。
1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包括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知識、自然科學基礎知識、體育知識、外語知識、經管知識、計算機信息技術等相關內容。
2專業教育
1)工程技術基礎知識。開設有材料力學、畫法幾何與建筑制圖、理論力學等3門主干必修課程以及電工學、流體力學、彈性力學B等3門限定選修課程,共計20學分。要求學生掌握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流體力學(水力學)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畫法幾何基本原理,電工學的基本理論,彈性力學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2)專業基礎知識。開設有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學、基礎工程、結構力學、工程地質、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房屋建筑學等7門主干必修課程,土木工程概論、工程測量2門非主干必修課程,專業外語、土木工程CAD等2門非主干限定選修課程。要求學生了解土木工程專業基礎知識,為進一步學習各專業方向知識打下堅實基礎。3)專業方向知識。土木工程專業知識教育按照建筑工程、道路與橋梁工程、地下工程、巖土工程等4個專業特色方向教學。
多層次一體化的實踐教學體系
人才培養體系重視實踐環節,實踐環節時間共計40周。通識實踐環節包括人文社會科學實踐3周(3學分)、金工實習1周(1學分)、計算機基本技能訓練1周(1學分)。專業實踐包括混凝土結構原理課程設計等共10周(10學分),測量實習2周(2學分),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7周(7學分),畢業設計(論文)16周(16學分)。此外,還專門設置課外實踐5學分,安排學生從事暑假社會實踐、公益勞動等課外實踐活動。除學校安排的實踐活動外,土木工程專業結合專業特點,組織學生參加省土木建筑學會舉辦的優秀畢業設計大賽,并舉辦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等活動,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對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習興趣。實踐環節是培養學生工程應用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根據土木工程學科和專業特點,利用西部礦井開采與災害防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土木工程實驗中心、巖土工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校內巖土工程訓練中心以及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搭建了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平臺。培養體系采用室內實驗、校內實訓、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科研活動、學科競賽等“多層次”的實踐環節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形成“一體化”的實踐教學體系。
“設計型”題目和“科研型”項目結合的課程設計教學改革
在改革與實踐過程中,根據土木工程專業4個不同的特色方向,探索了“設計型”題目和“科研型”題目在課程設計中的應用,編制了建筑工程方向“鋼結構”與“鋼筋混凝土整體式肋梁樓蓋”課程設計、巖土工程方向“基礎工程”與“隧道工程”課程設計、道路與橋梁工程方向“鋼筋混凝土簡支T型梁”與“等截面懸鏈線砼箱形無鉸板拱橋”課程設計任務書與考核標準。地下工程方向延續了礦井建設專業的教學內容,編制了礦井建設中的”建井工程結構立井井架”課程設計任務書與考核標準。
基于全面質量管理(TQC)理論的畢業設計教學改革
基于全面質量管理(TQC)理論,開展畢業設計的全過程質量控制,在本科畢業設計環節中,分別采用了指導教師雙向遴選制度、設計題目多樣化、嚴格的開題報告制度以及多環節答辯制度,同時說明書和繪圖采用手寫與打印相結合形式,達到了管理的制度化,避免了管理中的隨意性;同時發揮巖土工程、地下工程兩個優勢學科科研實力強的特點,在優秀本科生中選取重要科研課題中的問題作為本科畢業論文選題的做法提高了學生的科研能力,擴大了我校社會影響,提高了就業率。畢業設計選題多樣化,真正實現“真刀真槍”做設計。同時要求畢業設計必須有電算內容,配備了各專業方向的電算教學軟件,保證了畢業設計既有電算又有手算的特點,提高了學生專業軟件的應用能力。編輯出版了《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指導叢書》。制定了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指導教師遴選標準、開提報告撰寫標準、答辯基本規程、撰寫標準、質量監控評價標準、評分標準、二次答辯基本規程等一系列畢業設計管理文件。
“多渠道一體化”的學生創新精神培養體系
搭建創新精神培養平臺,采用多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通過“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建立高水平學術梯隊、提高教師科研能力、本科生參加科研活動、本科生參加學科競賽活動、本科生參加創新性實驗計劃等多種渠道對學生的創新精神進行一體化培養。
論文關鍵詞:土木專業;學生就業;畢業實習;畢業設計;一體化
對于高等教育而言,為社會培養專門人才是其重要功能之一,使學生順利就業就成了各高校的重要工作,但近年來高校學生就業越來越難,學生就業顯得更為迫切。對于土木工程專業而言,招聘企業幾乎都要求應聘人員具備一定的實踐工作經驗,實踐工作經驗就成了本專業學生就業的主要障礙,而學生實踐經驗的鍛煉主要是通過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來實現。但近年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實踐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學生并未得到真正的實踐鍛煉,進而影響到學生就業。同時,學生就業與考研對畢業實踐教學也有很大影響。因此,協調好學生就業、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之間的關系,提高畢業實踐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就業,就顯得尤為重要和現實。
一、現有實施模式及存在問題
1.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
國內絕大部分高校土木工程專業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畢業前的實踐教學環節包括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畢業實習一般在第七學期進行,時間一般為8周左右,實習單位常為工程施工、設計、監理等企業,一般采用學生在崗實習的方式,以提高其工程素質和動手能力為主。畢業實習完成后,學生仍要返回學校,提交實習報告、實習記錄等相關實習成果,經考核后獲得學分。在第八學期初,在學生畢業設計選題、調研完成后,畢業設計開始進行,時間一般在14~16周,題目多為教師出題,內容以結構設計、造價設計、施工組織設計為主,主要鍛煉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2.學生就業
目前,多數高校學生就業實行的是雙向選擇、自主就業的方式,以“學生主導型”為主,以學生自己聯系為主。一般在第七學期開始,學生畢業實習或畢業設計過程中,利用課余時間到校外聯系就業單位,一般通過參加人才招聘會、投遞求職信、家庭關系找工作,期間可能會參加很多次面試、招聘會或與單位溝通聯系。校方主要為學生搭建就業推介平臺,組織招聘會、聯系相關單位、向企業推介學生等,為學生就業提供培訓、指導、宣傳等相關服務。
3.存在問題
就土木專業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學生就業的現有情況來看,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1)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實踐效果不理想。就現有實施模式來看,畢業實習效果不理想。一則因畢業實習短暫,對于長達幾年或幾個月的工程項目施工或設計而言,學生無法全程參與工程項目的全程,只能了解到某一分項工程的施工或者某一項目設計的局部,實習內容顯得較單一。二則學生雖然表面看似在頂崗實習,但企方指導人員指導管理力度不足,仍以校內指導教師為主,而校內指導教師由于還有其他教學任務、距離實習地點較遠、指導學生數量較多等原因,指導管理力度更加不足,學生實習完全靠自我管理和摸索,實習效果無法保證。
對于畢業設計而言,設計題目是多位教師自編的“假題”,與企業生產項目相關的“真題”很少,設計條件和要求比較理想化,不太切合生產實際,學生綜合“實戰”鍛煉價值不高。另外,畢業設計題目與實習內容聯系又很少,仍需重新進行前期設計調研,但由于畢業設計時間有限,學生在15周左右時間內完成結構計算、畢業答辯等任務,時間已經非常緊張,根本沒有太多的時間進行設計調研,必然影響到設計質量。
(2)學生就業影響畢業實踐教學。從第七學期開始,學生便開始找工作和考研,由于就業困難,學生找工作也需要投入很多時間和精力,一般在第七學期主要忙于考研,第八學期主要忙于外出找工作,肯定會影響到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學生能夠真正用到畢業實習和設計上的時間很少,特別是學生自聯實習,由于過程管理不到位,很多學生幾乎不參加實習,完全是抄襲或自編實習日記、實習報告,畢業設計的各種成果也是在最后階段突擊完成。
(3)畢業實習單位和就業單位聯系困難。隨著各高校擴招,畢業生人數大幅度增加,需要更多的實習單位來安排學生實習,而各建筑企業因安全責任、利益關系等原因,接受學生實習的積極性并不高,甚至持排斥態度,使得聯系實習單位成了每年畢業實習開展的一大難題,學生、教師和學校都要耗費大量精力、想盡各種辦法去找實習單位。同時,招生規模擴大和人才市場變化使學生就業也 越來越難,除了增加自身競爭力以外,學生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應聘更多的單位、參加更多的招聘會,才能爭取更多的就業機會,才有可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單位。
(4)學生缺少實踐經驗而影響就業。由于實習時間較短、過程管理與指導不足、就業影響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現有的畢業實踐教學實訓效果不理想,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經驗嚴重不足,而土建類企業招聘人員時對實踐經驗要求又特別高,使得絕大多數學生因實踐經驗不足而影響就業。就業難就會使學生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找工作,對畢業實踐教學影響就更多,進而得不到應有的實踐鍛煉,最后又影響到就業,就這樣形成了惡性循環。
二、一體化改革
基于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與學生就業之間的密切關系,從一體化角度把三者密切結合,合并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與學生就業為一個綜合性的教學環節,即工程師綜合實踐,實現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學生就業一體化。與傳統模式相比,工程師綜合實踐體現四個內涵:一是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一體化為畢業實踐教學且全部頂崗進行;二是就業單位聯系與實踐單位聯系相結合;三是畢業實踐過程與崗前實習培訓相結合;四是學校實踐教學考核與單位崗位能力考核相結合。
1.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一體化
在工程師綜合實踐模式下,傳統的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由兩個各自獨立的教學環節合并為一個教學環節,與傳統模式相比,綜合實踐的內容也相互結合,內容組織也有較大不同。就綜合實踐內容選擇而言,主要按照學生的就業意向來選擇,適當考慮其專業方向,一般包括工程施工、結構設計、工程監理(或管理)等,以達到崗前培訓的目的。就實踐內容組織而言,前期以工程素質和動手能力訓練為主,時間增加到12~16周,相當于過去的畢業實習,施工方向的以參與現場施工為主,設計方向的以學習結構設計方法為主;后期以設計能力訓練為主,相當于過去的畢業設計,時間仍保持在14~16周,施工、管理方向可選施工組織設計,設計方向選建施圖和結施圖設計。就實踐內容相互聯系而言,要注意前期實訓內容與后期設計內容的聯系,要把實訓內容當作畢業設計題目的調研,結合自己參與的工程項目與工作崗位,從實訓中發現問題而選擇畢業設計題目,設計題目最好是實踐單位真實的工程項目,也可以與企業技術人員一起完成設計任務。選題完成后,組織學生畢業實踐中期總結匯報暨畢業設計開題報告會,自此進入畢業設計環節。
2.就業單位聯系與實踐單位聯系相結合
鑒于就業單位和實踐單位聯系均聯系困難,完全可以把二者相互結合,就業單位和實踐單位聯系同時進行。在單位聯系前,學生要準備自我推介資料,比如自薦書、求職書以及相關材料,同時學校為每個學生發放學校介紹信、實踐單位聯系函、實踐協議書和就業協議書等材料。一般進入第七學期,學生就可以開始聯系就業或實踐單位,單位聯系一般有學生自主聯系和學校推薦兩種。學生自聯就是學生通過家庭、親戚、朋友等人際關系或參加各類招聘會自己聯系實踐或就業單位,學生自聯要結合自己專業方向、興趣愛好等因素,聯系單位不僅要待遇好、有前途,最好與自己的專業方向一致以滿足實踐教學要求。學校推薦就是由學校為學生聯系實踐或就業單位,可通過三種途徑,一是利用已有實習基地和合作單位安排部分學生到該單位進行實踐或就業,二是通過人才招聘會來安排學生實踐或就業,三是利用往屆畢業生資源推介學生實踐或就業。
無論采用何種單位聯系方式,均有就業和實踐兩個目的,學生首先要考慮能否就業,以就業為首要目的。一旦找到合適的就業單位,不僅要簽署就業協議,還要簽署工程師綜合實踐協議,將來實踐單位就是就業單位,綜合實踐自然就成了崗前培訓。如果單位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實踐經驗等不很滿意而不愿聘用,學生再提出到該單位進行在崗實踐,爭取單位為其提供綜合實踐和表現機會,同時簽署工程師綜合實踐協議書,一旦找到實踐單位,學生不僅獲得了工程師綜合實踐機會,同時給單位一個考察自己和自我表現的機會,如果實踐過程中表現好的話,將來仍有被該單位留用的機會。
3.畢業實踐與崗前培訓相結合
整個工程師綜合實踐環節既是畢業實踐教學,同時又是學生就業前的上崗培訓,整個過程都是在實踐單位頂崗進行。實踐內容完全由實踐單位相關人員依據本單位業務和崗位需要會同學校指導教師共同擬定,學生每天的工作內容完全根據崗位職責而定,嚴格按照企業在崗要求,深入企業生產一線開展實習、設計與訓練,學生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并獲得學分,又得到了崗前培訓機會,具備更多的工作經驗,從而提高了就業的競爭力。實踐中學生完全按照企業的作息時間、規章制度要求,主要由企業相關人員進行管理和業務指導,校內指導教師只需定期檢查,了解學生的實踐情況即可。對于那些已簽署就業協議且在就業單位實踐的學生而言,實踐企業就是未來的工作單位,近一年的工程師綜合實踐自然相當于崗前培訓和實習,學生自己要盡快融入到企業工作環境中去,熟悉本崗位業務技能和工作方法,為以后正式工作打下基礎,企業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進行正式的崗前培訓。對于只簽署實踐協議的學生和單位而言,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要盡力表現自己,以博得單位的認可而獲得就業機會,單位要盡量給學生提供鍛煉、展示自我的機會,仔細考察學生是否滿足本單位用人需要,以免錯過可用之才。
4.學校教學考核與單位能力考核相結合
整個工程師綜合實踐完成后,進入工程師綜合實踐考核環節,考核分學校教學考核和實踐單位崗位能力考核,教學考核是學生是否獲得學分的主要依據,崗位能力考核是對學生工作能力、實踐經驗的評價,也可作為單位聘用學生的重要依據。學??己顺煽円话惴譃楫厴I實習、畢業設計和實踐表現三方面,三方面成績依據不同比重綜合評定其最終成績。畢業實習成績主要以實習報告、實習日記、實習鑒定、中期匯報等內容為評分依據,畢業設計成績主要依據設計開題、設計草稿(設計一稿和二稿)、設計成果(建施圖、結施圖、計算書等)、畢業答辯等方面評定,平時表現成績主要依據學生的實踐態度和考勤、紀律情況。
實踐單位考核以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主,包括專業水平、工作業績、動手能力、協調能力、職業道德等方面,可以按照五級制評定。對于只簽署綜合實踐協議的學生而言,單位要對其綜合實踐進行考評,提供工程師綜合實踐鑒定表,同時明確是否滿足本單位用人要求,最終決定是否聘用,如果學生沒被聘用,單位還要為其出具工作經歷證明,以便于就業需要。對于已經簽署就業協議的學生而言,實踐單位只需出具工程師綜合實踐鑒定表即可,作為學校教學成績評定的參考。
三、工程師綜合實踐保障措施
1.搭建完善的學生就業和實踐平臺
對學校而言,應該把學生就業工作和畢業實踐教學緊密結合,采取各種方式搭建更多的、更完善的就業和實踐平臺,為學生就業和綜合實踐提供推介和服務平臺。一是完善網絡資源,在學校原來的就業網站上增加畢業實踐教學服務內容,比如實踐單位聯系、畢業實踐指導、崗位培訓等內容,使傳統的就業網同樣具備為畢業實踐服務的功能,同樣可以完善教務網的就業服務功能。二是完善招聘會功能,增加招聘會實踐單位聯系的作用,學生不僅可以找工作、簽就業協議,而且可以找實踐單位,同時學校應組織更多的招聘會,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三是完善校友資源,建立校友信息資源庫,利用校友關系推介學生就業或實踐。
2.加強校企合作,擁有更多的合作單位
對于實踐性強的土木專業而言,校企合作尤為重要,只有與地方更多的建筑企業加強合作辦學與業務聯系,建設更多的合作單位,才能擁有更多的學生就業和實踐的資源,才能滿足學生就業或工程師綜合實踐的需要。校企合作形式很多,可以是科研合作單位、合作辦學單位,也可以是實踐基地或友情單位,無論是哪種形式的聯系單位,學校都應主動聯系更多的企業參與到學生就業和綜合實踐中來,建立完善的信息庫,加強業務合作和友誼交流,作為學生聯系就業單位或綜合實踐單位的資源。
3.成立專門的管理和指導機構
工程師綜合實踐既是一個時間最長、內容最多、要求最高的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又是一個與學生就業相關的實訓環節,直接影響到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成敗和學生能否順利就業,需要成立一個工程師綜合實踐工作領導小組,實現專門機構和專人管理。領導小組一般由院長任組長,由負責實踐教學和學生就業的副院長任副組長,校內指導教師任成員,成員中還應有實踐單位代表人員參加。校內指導教師最好由雙師型教師或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擔任,主要負責學生實踐期間的定期檢查、中期匯報、畢業答辯、成績評定等工作。
4.修訂教學計劃、制定相關資料
工程師綜合實踐是一個全新的教學模式,需要對傳統教學計劃進行適當修訂??梢圆捎谩?+1”教學模式,即公修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可在前三學年基本完成,第四學年主要進行工程師綜合實踐,需要對原來第七學期的部分課程修訂到第五或第六學期完成。同時重新修訂綜合實踐的學時、學分以及開設時間。另外,還要制定工程師綜合實踐的相關資料,比如實踐協議書、實踐單位聯系函、中期實踐匯報表、畢業設計選題表、崗位能力鑒定表等。
5.各部門的支持
工程師綜合實踐的實施除了所在學院以外,還要牽涉到就業處、教務處、學生處、財務處等眾多部門,需要各部門大力支持才能順利實施。就業處主要為學生提供實踐單位聯系支持,建設就業或實踐平臺、組織招聘會或向單位推薦學生,為學生簽署協議提供技術支持;教務處主要提供教學計劃修訂、資料制定、實踐教學組織等方面的物質和資金保障;學生處主要協助院系加強對學生的管理;財務處主要保障綜合實踐的資金支持,比如指導教師補貼、學生實踐補貼、實踐單位聯系費用、實踐交通費用等。
關鍵詞: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全日制工程碩士;課程體系;復合型課程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2909(2013)01-0061-05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持續增長。2009年教育部調整研究生教育結構,將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納入研究生培養的主渠道,大力培養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1]。土木建筑行業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分支,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更新與發展,其科學性、實踐性、復雜性、綜合性、創新性等特征日益凸顯,對土木建筑行業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培養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必須克服傳統學術型碩士培養模式理論性強而實踐不足的現狀,并充分體現專業學位教育的特點,而課程體系的改革是其核心內容。
一、課程體系改革需要適應的目標
(一)培養通專結合的復合型人才
在科學技術的橫向綜合性和縱向分化性發展趨勢背景下,土木工程學科一方面表現在建筑、公路、橋梁、水利等學科專業分工明顯,要求土木工程教育更加專業化;另一方面各學科相互交叉和滲透,對土木工程教育提出要向綜合化方向發展的要求。因此,掌握較為寬厚的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工程領域的專業知識,是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研究生課程體系改革的目標。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國內5所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學術型和專業型碩士培養方案的課程設置進行分析,并側重比較二者在基礎理論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方向課的學分設置(圖1),其目的在于確定通專結合的復合型課程體系改革思路。
培養方案中參與統計的基礎理論課主要是數學類等自然科學類課程,不包括人文社科類課程。專業基礎課指結構力學、鋼筋混凝土結構、土木工程材料等課程,專業方向課包含隧道工程、結構可靠度和高等土力學等課程。從圖1可以看出,盡管各校課程總學分有所不同,但專業型碩士的課程設置與學術型碩士相比,表現出較為明顯的趨同化特征。此外,課程安排也顯示,專業型碩士的課程安排與學術型基本相似,未體現出專業學位與學術學位培養特色之間的差異。因此,專業碩士的課程設置應更注重內容的寬廣性、應用性和實踐性,達到夯實基礎和加強專業實踐能力的目標,鍛煉面向實踐問題的工程研究能力。
(二)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與能力
知識的傳授是提升能力和提高綜合素養的必要條件。就應用型人才培養而言,目前土木工程專業學術型碩士課程體系存在4個方面的主要問題:(1)理論課程遠多于實踐課程,學生在研究生階段依然疲于上課和應付考試,缺乏實踐能力,創新意識薄弱;(2)課程覆蓋面窄,專業課程往往不能反映土木工程學科的前沿動態,知識體系陳舊;(3)未能將課程學習與畢業論文(設計)有機結合;(4)缺乏人文教育,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對面向工程應用型的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的培養,課程體系應由片面和靜止的狀態轉化為全面和動態的過程,科學有效地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和素養。
(三)科學系統的思維
現代土木工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土木工程的功能化、城市建設立體化、交通運輸高速化、建筑材料輕質高強化、施工過程工業化和裝配化、內部各專業間滲透化、土木工程人文化和環境化是未來土木工程發展的必然趨勢[2]?,F代土木工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應具有科學系統的思維,樹立交叉學科視野,鍛煉知識與技術的整合和重塑能力,對工程遇到各種新問題、新情況做出判斷和決策。因此,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工程碩士還應加強交叉類課程的學習,通過系統思維解決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的專業問題。
(四)構建復合課程目標體系
依據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全日制工程碩士課程體系需要適應的目標,構建以基礎理論與知識、專業素養與能力和科學系統的思維為三大平臺的復合課程目標體系,見圖2所示。三大目標的實現自下而上,同時相互配合,發揮整體作用。
第一平臺為基礎理論與知識,是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所要掌握的基礎理論。其中數理類知識包括數值計算、應用數理統計、結構動力學、有限元分析等課程,學會應用數學模型和物理方法進行理論計算和試驗分析;計算機類課程包括數據庫設計與實現,通過程序設計幫助實現系統模擬仿真等;專業基礎課程包括高等鋼筋混凝土結構、高層結構結構分析與概念設計、工程結構減振與控制理論等,學會房屋建筑工程結構設計、控制與優化原理與方法;專業課包括現代工程施工組織、高層結構工程施工技術等課程,掌握專業前沿知識;交叉類課程包括建設系統工程、工程經濟學原理與應用、現代管理原理與方法,培養學生交叉學科視野和系統思維方式;實踐課包括實驗、設計、模擬、校內外實習等,鍛煉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人文課包括英語、哲學及德育等課程,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第二平臺為職業素養與能力的提升,它建立在基礎理論與知識的平臺上。職業素養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工程職業道德、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豐富的人文科學素養;學習能力要求學生具有信息獲取、知識更新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要求具有綜合應用建筑與土木工程理論、獨立地分析和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設計能力要求學生具有開拓創新意識和進行建筑產品開發設計的能力,以及建筑工程項目集成的基本能力;創新能力要求學生具有由跟隨創新、集成創新和原始創新組成的技術創新能力;管理能力要求具有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較強的交流溝通、環境適應和團隊合作能力[3]。
第三平臺為科學系統的思維,是在基礎理論與知識的學習和專業素養與能力的培養中逐步形成的。系統性思維要求學生從全局的角度思考問題,培養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直覺思維和邏輯思維,具有統籌與預見能力。
二、復合型課程的支撐體系
為了順利實現課程體系改革的目標,構建自內向外的復合型課程支撐體系,內部為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外部為導師隊伍建設和產學研結合,如圖3所示。
(一)課程設置
一要加強實踐課程,包括實驗、設計、模擬、實習等,處理好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比例關系,提高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研究生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二要加強交叉課程建設,合理調整技術、管理、經濟、法規課程的比例,使工程碩士研究生立足于“大土木”工程背景之下,概覽建筑與土木工程各學科相互間交叉、滲透和融合的特征,拓展專業并形成較高的視野;三要加強人文課程,通過專題課或者學術講座的形式,豐富研究生的人文科學素養。
(二)教學方法
教學內容首先要更加重視其寬廣性、應用性和實踐性,培養工程碩士研究生的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4];其次要反映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最前沿的知識,使研究生熟悉研究方向的新動向,增強科研興趣;同時要做到與后續課程和論文研究的有效銜接,減少研究生課程學習的盲目性。教學形式要以研究型形式為主,如討論式教學、參與導師課題等,實現研究生從被動接受到主動鉆研的有效轉變,教師起到啟發引導的作用。教學方法還要靈活多樣,如模擬軟件、實地調研等,優化教學過程并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三)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的改革首先要改變本科階段一貫的終結性考核制度,將課程互動評價、階段成果和終結性考試三部分作為每門課程的成績。在論文或設計研究階段,要加強論文開題、階段報告、中期報告和論文答辯的過程考查,提高專業學位的授予水平,改變目前中國“嚴進寬出”培養模式的不利局面;其次,要將理論課程與實踐活動結合,評價學生理論知識掌握情況和與之對應的實驗或實踐活動完成情況,形成多元化綜合評價體系,促進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四)導師隊伍建設
導師是研究生學習和生活的指導者,導師的責任感、知識結構和學術水平是保證研究生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要建立公平的競爭機制對導師嚴格遴選,從源頭上提高導師隊伍水平;要鼓勵導師定期深入企業了解生產實際需要,與企業合作開展科學研究工作,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這樣一方面促進導師知識結構的不斷更新和學術水平的持續提升,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導師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有針對性的指導能力。
(五)產學研結合
學校一方面吸納社會上具有一定學術造詣的同行專家加入導師隊伍,不僅滿足工程碩士研究生規模擴大的需求,而且將行業課題帶進學校;另一方面通過加強與建設領域內的投資建設、項目管理、工程設計、施工總承包、工程咨詢等單位的聯系,使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研究生達到其課程學習內容適應企業和社會需求,論文或設計選題來源于工程實踐的目的。
三、課程改革的評價體系
根據復合型課程的目標體系和支撐體系的內容,建立相應的評價體系。結合層次分析法對評價系統進行分析,計算各指標權重,進行方案層的優先排序。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筆者設計調查問卷,由國內相關高校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的專家對各指標權重評判,結果如表2所示。
表2數據顯示,建筑與土木工程全日制工程碩士課程評價體系的一級指標中,相對重要程度依次為:課程設置、導師隊伍建設、產學研結合、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二級指標中,課堂授課、實驗、設計和實踐課程的合理安排、學生參與行業單位的項目實踐和導師的學術水平是最重要的三項內容,也是建筑與土木工程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課程體系改革的首要任務。
四、課程改革的建議
(一)優化課程設置
優化課程設置是基礎,關鍵要合理安排課堂授課、實驗、設計和實踐課程比例,形成以實驗、設計和實踐課程為主,理論授課為輔的課程結構。通過適當減少人文課程學分和課時數、增加學科基礎課和專業方向課的實驗和設計環節,以學科基礎課和專業方向課將實驗和設計為課程主線,增加實踐課程的時間安排等優化課程設置。這樣的課程結構更有利于工程碩士研究生主動吸收知識和掌握研究方法,提高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加強導師隊伍建設
加強導師隊伍建設是關鍵,側重提高導師的學術水平。針對面向實踐的工程碩士研究生培養,要改變以往以論文、論著和科研成果的數量作為衡量導師學術水平的單一指標的不利局面,將導師帶領學生參與企業實踐和社會課題也納入導師學術水平評價體系。學校應對全日制工程碩士導師加強工程實踐訓練,同時吸收不同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實踐領域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員擔任兼職導師,承擔部分教學指導工作?!半p導師制”培養學生,形成優勢互補,從而改變導師過于理論化的學術現狀,引導導師重視工程實踐,全面提高導師的學術素養。
(三)產學研結合
產學研結合是重點,要積極帶動學生參與行業單位的項目實踐;爭取行業和企業支持,建立穩定的專業實踐基地,構建一個校企長期全面合作的優質教學科研平臺;同時簽訂校企合作培養協議,將工程碩士培養和解決企業工程技術問題結合,發揮工程碩士教育教學和科研的雙重優勢,使研究生在校期間能在企業中提高自身的職業能力與素養,也為企業的發展和創新做出成績,將產學研結合真正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 黃寶印.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的新時代[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0 (10): 1-7.
[2] 金長宏,李啟明.現代科學技術革命與土木工程[J].建筑經濟,2008(6):30-32.
[3] 林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通用標準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4] 張東海,陳曦.研究型大學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狀況調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6):83-90.
Reform and evalu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for full-time professional master
CHEN Wei, ZHANG Ji-ru, WAN Ji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0, P. R.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