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3 04:15:1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學科復習計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首先要作好思想準備
不管是哪種考試,要認識到考試的重要性,它是對自己學過的知識是否掌握多少的一次檢驗,反映出你學習過程中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所以思想上正確認識了,重視了,你就能全心地投入到復習過程中去。
(二) 制定的復習計劃
根據學科特點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對后幾天的學習作出詳細、科學、合理的安排,以便心中有數。同時要明確重點,攻克難點,側重疑點。在對知識點進行梳理的時候應抓住重點、難點和疑點。復習更重要的是查漏補缺。
(三) 復習的方法多種多樣
不同的方法也許適用于不同的人,我們應在實際運用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同時應注意不斷地變換自己的復習方法。復習中要文理科交替,因為文理科交替復習能減少學科知識間的互相干擾和相互攝制,利于記憶,增強知識在腦海里的時間性。
(四) 適當做些綜合題
綜合題能反映出你對該學科的知識掌握的全面性。因為一門學科的知識之間都存在著密切聯系,如果你做綜合題做得較順利,證明你在系統復習中對該學科的知識掌握是比較完善和系統化復習工作是做得較好的。如數學中的綜合運算題就反映出你是否掌握各種運算法則和運算技能。這會增強你綜合知識運用的能力。
(五)堅持做好系統復習
要認識相對集中的復習時間的寶貴,不能輕易浪費,所以要十分珍惜。把各學科的知識系統地進行整理,克服放松情緒。
一、對化學高考復習性質的認識
化學高考復習是學生學完了高中化學學科知識,初步形成了本學科的知識體系,認識了本學科的最基本的一般規律,初步掌握了本學科的最基本的思想和方法,在此基礎上,須完善知識結構,熟練掌握學科的基本規律,學會用學科特有的思想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的一項學習任務。
高三的高考復習教學和高一、高二教學的區別首先在于學生不同的知識結構和認知能力,離開了這一認識,就易在復習教學中出現“炒冷飯”“走回頭路”現象。高三復習的目的之一是“完善知識結構、熟練掌握學科的基本規律”,要實現這一目的,在教學中的查漏補缺和強化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但高三復習中還有更為重要的一個目的——“學會用學科特有的思想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忘記了這一目的,就會進入重復操練的誤區或陷入“題?!钡睦Ь持?,使師生苦不堪言,而教學效率極為低下。
所以在高考復習中,對其性質的正確認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指導作用。必須使廣大教師在這一點上達成共識,才能使復習計劃有明確的目標,使復習工作走上正確的軌道。
二、復習體系的確定
復習體系通俗地說是指整個學科知識復習的先后順序,這是各備課組在制訂復習計劃中首先要考慮的第一個問題。從調查的情況來看,通常有三種選擇:一是按學生先前(高一、高二)學習的順序(即按教材順序);二是按模塊順序;三是按學科知識塊。
目前多數學校的復習體系受制于復習用書。一般教師往往采用直接按復習用書的編排順序來安排復習內容。這樣操作的教師往往不太在意對復習體系的研究,認為反正復習就是將高中全學科的知識過一遍,孰先孰后都一樣。
按先前學生學習本學科知識的順序來進行復習是否高效?以下案例可說明問題。
案例一:離子方程式的復習
學生在高一學習如何書寫離子方程式時,是按“一寫”“二拆”“三約”“四平”的程序展開的。但在復習教學中,就應突出從化學方程式到認識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根本原因是揭示了反應的本質,更忠實于事實。如Ca(OH)2和Na2CO3的反應,從復分解的角度看是一種堿和一種鹽反應,生成了新的堿和新的鹽,但從離子反應的角度看,這是堿和鹽的反應嗎,反應生成了新的堿了嗎?我們不必反復對學生強調該拆不該拆,而是強調我們要忠實地記錄事實:將一種物質置于一定環境(或條件)下,物質主要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是分子嗎,是離子嗎,是沉淀嗎,有哪些離子相互間能發生化學反應?我們將此記錄下來,這就是離子方程式。為什么非得從化學方程式翻譯過來呢,直接指向反應的本質不是更好嗎?在實際教學中,讓學生從離子方程式去還原化學方程式往往有更好的教學效果。
高一新生學習本學科知識是一個探索的過程;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漫長的。而復習重走老路,顯然是不合理的,這樣的復習課往往存在學科視角低下、思維層次低或難點集中的弊病。
新課標實施后,高中化學教學內容分成八個“模塊”,即八本教材。按浙江省高考方案,理科學生參加理綜考試涉及化學學科有五個“模塊”,這就產生了按“模塊”進行復習的選擇。這種選擇是否合理?
案例二:二氧化硫能否和氯化鋇溶液反應的解釋
在《化學1》模塊復習的教學中,教師向學生提出了“二氧化硫能否和氯化鋇溶液反應”的問題,經師生共同討論后得出了“兩者不能發生化學反應的結論”。但對這一結論的解釋是“假如反應發生了,生成碳酸鋇和鹽酸,而碳酸鋇是能溶于鹽酸的”。高三學生還只能從這種初中學生的視角解釋這個問題嗎?為什么不從溶度積常數來進行更科學的解釋呢?
事實上各模塊之間有許多內容是交叉和重復的,必修模塊與選修模塊交叉和重復的知識其內在有一個認識逐步深化的問題,若完全按“模塊”進行復習,很難從較高的視角來審視化學問題,不利于學生學科思想的建立。如《化學1》模塊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元素化合物知識,通過這一模塊的學習,學生掌握了化學反應的一些基本規律,如復分解反應規律、離子反應規律等。但在這一階段的學習中,學生尚未接觸到化學平衡理論、電離理論、沉淀溶解平衡理論,他們對復分解反應規律、離子反應規律的認識是膚淺的。而當學生學完《化學反應原理》模塊后,他們對復分解反應規律和離子反應規律就會有新的更為深刻和本質的認識。所以我們認為完全按“模塊”教材復習也是不合理的。
集各校高三化學備課組實施的復習計劃之優、之長,我們認為高三化學復習當按學科知識塊來構建合理的復習順序。根據化學學科特點和多年來高考復習的經驗,人們往往將高中化學學科知識分成“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有機化學”“化學實驗”四大知識塊,這四大知識塊雖互有交叉,但側重點不同,各自有比較清晰的研究對象。在組織復習時,這四大知識塊的呈現順序應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元素化合物”“有機化學”“化學實驗”。
以上四大知識塊的安排是從學科最基本的思想和方法、學科最一般的基本規律入手。學生有了這些基礎理論的支撐,對后續復習的內容,就有了一種高屋建瓴的視角。如在其后“元素化合物”“有機化學”知識塊的復習時,能從理論的高度分析具體化學反應事實,從而避免了死記硬背。將“化學實驗”放在最后,是因為化學實驗涉及的問題除了實驗本身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外,實驗現象的分析和解釋既需熟悉各種常見無機物、有機物的性質,又需熟練運用各種化學基本理論。尤其是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改進更需學生具有評價、創新的高級思維能力,而這種能力正是我們期望學生通過高考復習能得到培養和提高的。
由于浙江省率先在高考“理綜”考試中引入了《實驗化學》模塊,近年來對化學實驗的考查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如更注重實驗的一般方法和原理,增大了探究性實驗方案的設計等。一些學校對“化學實驗”知識塊的復習產生了許多疑問。需說明“化學實驗”并非《實驗化學》,即“化學實驗”知識塊不是指《實驗化學》模塊,不要以《實驗化學》中的具體實驗來組織“化學實驗”的復習?!盎瘜W實驗”知識塊可分解為兩部分:一是實驗現象的描述和解釋,二是實驗的一般方法和原理。前一部分建議穿插在元素化合物部分,在元素部分復習實驗現象時,若學生沒有觀察過的實驗需重新演示,讓學生獲得真實的感受,若已經做過了,可用錄像代替。也可創設新的情境,讓學生對實驗現象有更深刻的認識,如讓學生回顧鈉和水反應實驗現象,預測鈉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實驗現象,再讓學生觀察鈉與硫酸銅溶液的實驗,從對現象的分析可更深刻地認識鈉和水溶液反應之激烈程度。而后一部分可單獨組成復習內容。從研究化學現象所必需的最基本操作和方法開始入手,逐漸上升到用實驗手段對化學反應規律、化學反應條件的控制的研究,從定性研究上升到定量研究,從單一物質的性質探究實驗過渡到集多種實驗方法和手段的物質制備的綜合實驗。
三、復習進度的安排
從時間分配的角度來看,通常各校高三復習計劃中將高三第一學期作為高考復習的第一輪,在高三第二學期的前兩個月作為第二輪,在最后一個半月作為第三輪。這樣的時間分配經多年實踐證明是合適的。但在調研中發現,在計劃的實施過程中,近80%的高三備課組都抱怨復習內容多,時間來不及,原先制訂的計劃無法完成,第一輪復習常出現虎頭蛇尾的現象,有20%的備課組干脆將第一輪復習延至高三第二學期。
近年來,浙江省“新高考”中“理綜”考試的范圍和要求多次作了調整,這些調整的基本思路是縮小考試的范圍、減少考試的內容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而自課標實施后,高中化學新授課可在高二全部結束,留給高三化學復習的時間為整整一年。那么化學學科內容并未增加多少,而復習時間更長,為什么反而出現復習時間來不及的現象?以上問題的出現,似乎有些不合情理。
其實這種現象是由多年來高考命題視角不斷變化和擴展,考試試題不斷積累,教師在復習過程中,對每個知識點涉及的高考試題和命題視角都得在課內呈現所造成。
相對于以前的單學科考試,高考“理綜”考試中理、化、生各科試題量少,知識覆蓋面小,一些以往的常見考點由于“理綜”卷試題量的限制,無法在每次考試中都出現。對付單學科考試的在每個知識點“深挖細找”,反復訓練的復習策略在對付“理綜”考試時,其低下的效益已顯而易見。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當然不能心存僥幸,復習時還是應做到全面、細致,不留死角,但在復習進度的安排上,采取的策略應是“粗線條、搭框架、多輪次、補精細”。
“粗線條”指的是,在高三第一輪復習中,應著眼于學科的基本規律的呈現和基本方法的使用,不必過度拘泥于某些細節問題。以學科的基本規律和基本方法為主線條,勾勒出本學科的基本輪廓,使學生在高三的化學學習中遇到問題時都能從學科的基本規律入手,使用學科的基本方法去解決。
“搭框架”是指學科知識體系的建立。高三第一輪復習中要注重各知識點的彼此聯系,這些聯系要在不同的章節、不同的模塊中去尋找,使學生對整個高中化學知識體系有一個完整的認識,有了這個基礎,極有助于學生從更高的視角來俯視化學問題,對問題有全局性的把握。
“多輪次”通常是指一輪、二輪、三輪復習。在多輪次的復習中對學科基本規律的反復認識,對學科基本方法的反復運用,使學生的學科知識體系越來越穩固,解題思路越來越清晰,解題方法越來越靈活。在制訂計劃時,較難的是,要設計好每個輪次不同的能力要求,具體應體現在試題難度逐漸增大、不斷保持命題取材的新穎性,不斷擴展解題的視角,這樣就可使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斷提高。
其實從整個高中化學學習的進程來看,化學學科的復習并不是從高三才開始的,在高一學完了必修模塊后,教師就應讓學生對整個元素化合物知識作整體回顧,利用必修模塊中所學的有限的結構理論,從眾多的看似雜亂的化學的反應中找出規律,從而提高對本學科知識的認識水平。在高二會考前對會考涉及的三個模塊,根據會考要求作一次系統復習,這樣有利于在會考中取得較好成績。
“補精細”既指在多輪次的復習中逐步做到對知識點的細化,又指在復習計劃中對每個知識點的呈現找到知識體系中的最佳位置。
知識的細化可加深學生對某知識點認識的深化,有助于學生在某一類問題的處理中形成一種獨有的視角和方法,在這類問題的解決中達到較為熟練的水平。對多數學校和教師來說,對知識的細化在復習中是較為關注的。我們在這里提出“補精細”,其“補”的含義是指不要在復習起初就試圖達到知識的細化,知識細化是在學科知識體系建立的過程中,根據學生能力和復習允許的時間逐步達到的。
更為重要的是復習計劃中每個知識點的呈現要找到知識體系中的最佳位置。如某校一位教師在復習離子鍵、共價鍵內容時,一味強調離子鍵、共價鍵的成因和類型,卻沒讓學生書寫離子化合物的電子式和共價化合物的電子式。課后和這位教師進行了交流,才知道該教師將電子式的書寫這部分內容安排在化學基本用語的復習專題中,已在前面的課中復習過了。這樣的安排顯然有其不合理之處,當學生對離子鍵和共價鍵的本質認識還比較模糊的時候,就讓學生去練習書寫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的電子式,學生只能停留在機械模仿的水平,而不能認識電子式所表示的真實含義。
一、復習目標
1.掌握并熟記歷史基礎知識,準確再認和再現重要歷史事實。2.通過歷史現象初步理解一些歷史基本概念和觀點。3.初步運用所學歷史知識分析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聯系。
二、復習時間及進程安排
17周1——14課2課時
18周15——23課2課時
19周綜合復習檢測題2課時
三、復習措施
教師認真鉆研教材與大綱,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仔細分析學生學情,研究學科特點,增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復習效率;科學嚴格地對學生進行復習方法指導,使之保管好每份復習資料;科學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考試方法指導,使之靈活準確地使用好教材和各種資料;對全體學生做好復習動員工作,使學生充分認識復習好歷史的重要性,并能以積極樂觀的態度投身到復習迎考中去;復習力求精要,減少繁重知識,降低能力要求,不過于挖深拓寬,不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不影響其它學科的正常開展,努力做到短時間、高效率。臨近考試,如何提高復習的效率和質量?我認為,要制定周密的復習計劃,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能讓復習有條不紊地進行下去,它是完成復習內容,提高歷史質量的保證。為此,我制定如下復習計劃:
第一,復習課本,夯實基礎。往年的考試題告訴我們學好課本的重要性:在復習時必須深鉆教材,復習時要做到細、廣、不留下任何知識死角。所以,我計劃用三節課帶領學生復習課本,復習完畢,及時布置一些練習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夯實基礎。因為即使是能力型試題也要以基礎知識為依托。教會學生一些記憶知識的方法。如用歷史表格整理知識、系統法、把歷史知識用點、線、面串成網絡使之成為一個整體,用圖示,比較等方法來復習掌握基礎知識?,F在通行的是專題式教材,所以我更多的使用歸類復習,對同類知識進行必要的歸納、總結,使之條理化。
第二,復習新課堂。這一階段,重點是進行強化練習,消化課本知識點。我主要用2節課左右的時間來完成。
第三,綜合訓練,講、練、評結合,提高能力。具體做法是:從往年考卷、網上資料中精選幾份進行訓練,或自編模擬試卷,設計的題目由典型性、針對性到層次性和時代性,并注意試題的靈活性。因為時間關系,和學生一起完成,做題過程中及時指出學生掌握知識和審題解題及書面語言等存在盲點和誤區。要查漏補缺,糾偏正誤。
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全面落實課程改革精神,策略研究,把握中考方向。加強畢業班工作領導,狠抓畢業班的備考工作,認真落實學校對畢業班工作提出的各項具體要求,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做到突出重點,扎實推進,強化教學研究抓質量,計劃思想教育挖潛力,深化責任意識講協作,力爭實現優秀生有突破、中等生有提高、薄弱生有進步的分層目標,確保2016年中考能取得勝利,確保學校的持續和諧發展。
二、期望目標
力爭2016年中考成績更進一步:實現優秀生有突破(A+人數:語文25,數學28,英語30,物理16,化學18,政史20,總分25)、中等生有提高(B+、B等人數占50%)、薄弱生有進步(B等以下人數20%以下)。
三、領導小組
成立中考領導小組:
組長:李剛校長
副組長:朱偉兵 朱懋平
組員:九年級全體教師及各科組長。領導小組成員負責中考科目,力爭加強領導、指導,確保中考科目協調均衡發展。
領導小組的工作職責:
確定目標——制定計劃——組織實施——檢查成效——適時反思——穩步提高。
具體有如下:
①制定中考備考工作方案并負責組織實施。
②對中考各項備考工作進行全程管理和考核。
③組織中考備考工作培訓和考綱學習。
④組織月考、模擬考以及每次考試的質量分析。
⑤抓常規教學管理。對備、講、輔、批、考常規環節定期檢查,一月一小結。 ⑥抓集體備課的落實。
⑦抓備考視導督查。對學科教學加強視導,務求實效,增強教學針對性。 ⑧抓思想教育,保穩定良好的迎考心態;
⑨抓學校部門配合,保緊密聯系,齊抓共管。
四、教學計劃
(一)授課計劃
新授課完成時間:2015年9月——2016年3月
中考總復習時間;2016年4月——2016年6月中考前
(二)復習計劃
采用三輪復習法:夯實基礎——專題訓練——綜合檢測。
l.第一輪復習(2016.3下旬-2016.4):夯實基礎,教學時間約6周。
復習內容:全面系統復習,要求以課本為本,分單元、章節,依據課程標準、考綱要求復習,強化知識點、單元章節、考點過關訓練,夯實基礎,扎實培養基本技能。
復習方法:依據課本,單元知識考試連前不連后(連前指的是上次不過關的知識),層層夯實,步步為營。
2.第二輪復習(2016.5月):專題訓練,教學時間約4周。
復習內容:鞏固基礎,依靠《考試大綱》、教輔資料中的《中考總復習》構建知識網絡,使之條理化、系統化,強化分塊綜合和專項知識訓練,突破重點、難點,突出訓練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檢查堵漏知識盲點。加強訓練,強化優秀學生薄弱科目的訓練。
復習方法:可采取分專題、分知識點復習法,即以知識網絡為線,專題分塊復習和考試。
3.第三輪復習(2016.6——中考前): 綜合檢測,提高,教學時間約3周。 復習內容:注重綜合、模擬、適應性、規范訓練,提高應試能力。同時,還注意對學生答題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要及時反饋、點撥,指導學生回歸課本。復習方法:綜合檢測,查漏補缺,減少非智力因素失分。
(三)檢測安排
1.檢測安排:2016年3月前,每月均安排階段考。 2016年3月起至中考前,精心組織模擬考(分別在每一輪總復習后)并積極參加模擬。
2.精心做好每次檢測工作,要求:
①深入研究考綱,廣泛收集中考資料,精心編制月考試題。
②考前周密安排,嚴格監考,形成良好考風,促進學風。
③每次考試后及時有效地進行質量分析,及時反饋并對下階段復習提出新的改進意見。
五、工作措施
(一)工作思路
明確目標,優化過程,科學有序,勇創佳績。
(二)主要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學校成立九年級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工作職責和工作目標,形成中考工作領導小組、教務處、政教處、總務處、年級組、班主任、任課教師齊抓共管的管理網絡。強化過程管理,真抓實干。
2.強化考綱學習研討,加強中考信息搜集整理。認真學習、深入領會學科新課程標準精神和內涵,深入研究考綱和近三年中考試題,準確把握中考改革趨勢,認真分析和研究中考趨勢,題型的變化,明確復習方向和重點,研討新形勢下中考復習策略,制定好各學科畢業班教研計劃,提出科學合理、可行有效的中考復習方案。同時多與上級主管部門及兄弟學校聯系,搜集整理有效信息,更有針對性的指導中考備考。
3.加強學科研討。要發揮教務處、教科室、科組及備課組的集體力量。并在各備課組進行專項研討,重點研討中考試題、教材教法,提高課堂效率,制訂周密的教學與復習計劃,精心組織教學,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率,避免濫發資料,上課滿堂灌的現象;強化教師課堂教學案例分析,跟蹤聽評課,學科組會診,在整改中提高,使課堂教學更適應考試改革要求,使中考的核心工作“提高學科的教育質量”真正落實到實處。
4.抓學風班風建設。抓班風、學風,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加強班級管理,科任教師與班主任一起加強學生思想的教育工作。年級組分層次召開學生學習加溫鼓勁會,學生家長會,通過各方力量,教育好每一個學生,促進和改變學生學習和行為習慣的轉變,不斷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5.班主任具體解決六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穩定學生的思想,確保學生有穩定、良好的復習迎考心態;二是優秀生的培養;三是抓競爭機制的形成;四是學法指導;五是心理疏導,讓學生有健康的心理,保持平衡的心態;六抓家校配合,做到家校齊抓共管。
2.第三次年級組教師大會,分析研究教與學的情況,提出改進意見,落實措施要求。
3.了解師生教與學的情況。
4.各科教師進行專題研究。
2015年12月:
1.對優秀生開設提高講座開始啟動。
2016年1月:
l.期末復習動員。
2.期末考試及學期結束工作。
3.年級教學的再次專題研討。
4.各科期考質量分析。
2016年3月:
l.各學科制定總復習計劃。
2.年級組教師會,統一進度和計劃。
3.年級組學生再動員,幫助學生調整心態,明確目標,端正態度,樹立信心。
4、組織九年級教師考綱學習及中考備考工作培訓。
2016年4月:
l.認真組織好本校模擬考試及質量分析。
2.各學科開設復習指導講座。
3、召開優秀生工作會議,提要求,多鼓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九年級師生誓師大會,鼓動師生士氣。
2016年5月:
l.調整復習計劃,實施第二輪復習。
2.增強與各兄弟學校畢業班工作交流活動。
3.全面復習及相關研究。
4.組織學生參加體育測試及理化生實驗操作測試及英語口語測試。
5、做好填報中考志愿、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等工作。
6.學生的思想教育主要是穩定學生情緒。
2016年6月:
l.全面復習,強化訓練,練考點、講重點、破難點,提高優秀率。
2.考前答題、考試技能指導,以適應考試環境。
3.對考生進行心理輔導。
*當中考進入倒計時,學生們的心情也變得極為復雜,真可謂“數年寒窗苦,只待今朝試”,其緊張和壓力也往往達到最高值.此時,每個考生都希望以最佳狀態走入考場,發揮出最好的水平.怎樣才能保持臨考前的最佳狀態呢?
一、克服考前易出現的幾種不良習慣
1.做難題
有些同學在考前覺得自己復習得很不充分,所以在考前仍然在做大量難題.他們一般有這樣的心理:“如果我做會了這些難題,萬一考試時出現了某道題,我不是撿了一個便宜嗎?”事實上,考前做難題有害無益.因為:
第一,做難題會影響你的自信,產生消極的心理暗示.本來你正準備以正常的自信心態迎接考試,可復習中突然遇到了難題,你不由得變得心中無底了,你會自己嚇唬自己,深信考試必出這種難題.實踐證明,你所深信的“難題必考”的假定,十有八九是不準的.
第二,做難題會打亂你的整個思路.知識是成體系的,理解了才能得以運用.由于做難題使你無暇整理自己的思路,到了考場上頭腦易發生混亂.
第三,做難題會耗費大量精力,使你得不到適當的休息.考前的主要任務是調整心態,適當休息,整理思路,如果做難題,勢必會造成大腦過度興奮,到了考試時則有可能使你感到疲勞,力不從心了.
2.開夜車
有些同學在考前拚命抓緊時間,可謂是分秒必爭.常常是挑燈夜戰,處于極度興奮狀態.這種提前興奮是非常危險的,它很有可能使你陷入身心疲勞,還會使你思維不清晰.
此外,考前熬夜的人,在考試期間會出現生物鐘紊亂的現象.熬夜必遲起,而考試則是早晨8點,你勉強起床,毫無食欲,昏昏沉沉,怎么能答好題呢?
3.看弱點
有些同學在平時復習時缺少計劃性和系統性,覺得自己還可以.但到考前幾天,開始大量發現自己的弱點:這些單詞怎么沒印象,這個題還不會做,這個公式還沒有背上……于是便重新開始復習.一旦進了考場必然大腦亂作一團,原來會的知識也記不起來了,一走出考場,什么都想起來了,可為時已晚.
所以,在考前無論發現了什么弱點,都不要過多地去想,要有一個平常心:反正已復習這么長時間,該掌握的大概都掌握了,沒有掌握的著急也來不及了.不可能什么都會,只要正常發揮,就不會有大問題.現在是復習已掌握的知識的時候,而不是再學習新知識的時候.
二、科學安排好考前一周的復習
考前的復習與平時的學習,其策略是有差別的,具體來說考前的復習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制定一個短期復習計劃
制定復習計劃,首先要考慮到考試的順序,即復習的順序應同考試的順序一致.有的同學制定復習計劃的原則是后考的學科先復習,先考的學科后復習.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這樣安排無論對先考的學科還是對后考的學科都是不利的.那么,臨考前一周的復習計劃如何制定呢?假設考試順序是:9日的考試科目是a、b科,10日的考試科目是c、d科,11日考試的科目是e、f科.那么,復習的安排應是:3日復習a、b科,4日復習c、d科,5日復習e、f科,6日再復習a、b科,7日再復習c、d科,8日再復習e、f科.
上述計劃的另一特點是分散復習,因為集中復習易使大腦皮層疲勞,而分散復習可以轉換皮層的興奮區,復習的效果比較好.
2.確定考前復習的側重點
在考前有限的時間里,不可能把所學的內容都面面俱到地復習一遍,所以這時的復習應有側重點.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要求掌握的內容;(2)考前老師看重和強調的內容;(3)針對自身的弱點,應注重加強這方面知識的復習.
3.閱讀以前的各科考試試卷
通過閱讀以前的試卷,可以了解命題的規律,比如說上一年壓軸題是二次函數、方程綜合題,那么這種題型今年作為大題可能性不大.這樣為自己的復習提供一定的線索.
另外,熟悉以往的考題也是了解題型的過程,對于一個考生來說,熟悉各類題型,可以防止考場上措手不及.
三、如何保持考前最佳的身心狀態
考前的臨考狀態,包括兩個方面:身體狀態和心理狀態.要想精神飽滿地走進考場,必須身心兩方面都達到最佳狀態.
(一)保持良好的心態
1.對自己要有充分的信心
就是要樹立一個“信念”,即“我一定能考出最佳水平”,這并不是盲目樂觀而是一種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心理學研究表明,這種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可以使人樂觀、勇敢、有效地面對各種困難.
2.樹立正確的考試觀
考前對“能不能考上重點中學”,“考不上重點中學怎么辦”這類問題不要想得太多,應把思想集中到復習及答題中去,使自己以平和的心態走進考場.
3.不要過分關注周圍人的言行
另外,考試之前,如果你的情緒很緊張,還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來緩解.
(1)找朋友交流;
(2)寫出自己的擔憂;
(3)適當地聽音樂.心理學研究表明,動人的音樂,能使人消除疲勞,緩解緊張情緒;
(4)為考試做準備.與其緊張,不如想能為自己做點什么.例如檢查考試的必備物品,考前一天去考場看一看,熟悉一下考場周圍的環境.最后,不要忘記提前一些時間從家中出發,以防路上遇到意外情況而耽誤了考試.
(二)保持最佳的生理狀態
考試期間保持最佳的生理狀況,也是決定考試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那么,考前如何調節生理狀態呢?
1.保持原有的起居和規律
有的同學本來平時生活很有規律,可到臨考前總希望自己睡的時間能更長一些,認為這樣會使自己狀態更加好一些,因此,他們常常比平時提前一些時間上床.然而由于生物鐘的影響,上床后并不能馬上入睡,第二天早晨起床后,會感覺頭昏昏的,反而會影響了考前的狀態.
2.避免疲勞
臨考前的一周一定要避免疲勞.如果考生考前仍拼命讀書至深夜或其他原因而導致體力過度消耗,進入考場會感到精力不足.此外,如果是放松或娛樂,也要避免疲勞.總之,考前的學習、娛樂一定要適度,有一個原則,即不要從事過于興奮和刺激強烈的活動,只有活動適當才有利于腦力和體力的恢復,否則會得不償失.
3.防止考前暴飲暴食
一些家長在考前,對考生進行所謂的“大補” ,每天魚、肉、蛋,還要外加一些補腦沖劑,結果導致考生胃腸出現問題,也會對考試帶來不利影響.
考前可食用富含維生素及蛋白質的食物,如柑橘、西紅柿、瘦肉、乳類、魚類,少食脂肪含量較高的食物,睡前不要喝過多的咖啡和茶,以免影響休息
4.晚上散步
考前一周每天散步15分鐘,散步可以緩解人的緊張情緒,提高人的睡眠質量.
5.洗溫水浴
第一,過于犧牲休息時間。
第二,過于強調習題的訓練。
第三,過于寄希望于運氣。當然還有少部分學生對于期中備考并不重視,指望考前幾天的突擊。
其實以上三點,不建議學生這樣做,考試臨近前,1、要保持有個好的睡眠,讓自己的休息時間充足/2、還有這時不應該再攻新的難題和題型了,要翻閱自己犯錯的題目,查缺補漏了。3、當然也不能說靠運氣。
考前認真復習是能考出好成績的前提,而有針對性的復習是提高復習效率的關鍵。考試之前要把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化復習,系統復習的過程其實是對學過的知識再認識和再加工的過程,使它更加系統化、條理化地保留在頭腦中。
系統復習就是把每章、單元、階段學過的內容進行整理,相對集中時間進行復習,把學過的知識重新推到一個新的層次的學習過程。
系統復習的基本要求與任務是:
(一)首先要作好思想準備
不管是哪種考試,要認識到考試的重要性,它是對自己學過的知識是否掌握多少的一次檢驗,反映出你學習過程中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所以思想上正確認識了,重視了,你就能全心地投入到復習過程中去。
(二)制定的復習計劃
根據學科特點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對后幾天的學習作出詳細、科學、合理的安排,以便心中有數。同時要明確重點,攻克難點,側重疑點。在對知識點進行梳理的時候應抓住重點、難點和疑點。復習更重要的是查漏補缺。
(三)復習的方法多種多樣
不同的方法也許適用于不同的人,我們應在實際運用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同時應注意不斷地變換自己的復習方法。復習中要文理科交替,因為文理科交替復習能減少學科知識間的互相干擾和相互攝制,利于記憶,增強知識在腦海里的時間性。
最后,祝大家在期中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四)適當做些綜合題
綜合題能反映出你對該學科的知識掌握的全面性。因為一門學科的知識之間都存在著密切聯系,如果你做綜合題做得較順利,證明你在系統復習中對該學科的知識掌握是比較完善和系統化復習工作是做得較好的。如數學中的綜合運算題就反映出你是否掌握各種運算法則和運算技能。這會增強你綜合知識運用的能力。
(五)堅持做好系統復習
要認識相對集中的復習時間的寶貴,不能輕易浪費,所以要十分珍惜。把各學科的知識系統地進行整理,克服放松情緒。
(六)強化記憶,查漏補缺
在系統復習中,將平時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對某方面的內容掌握不夠的、理解還欠深刻的內容及時補正,達到完美無缺。
(七)融會貫通、強化記憶平時學習,是一個知識點一個知識點學習的,這就難免顯得分散和凌亂,通過系統復習,可以把平時學過的知識一點一點地“串”起來。這樣,“串”起來的知識就比較系統了。在“串”的過程中其實也是一個對知識的再認識過程,重新學多一次,再認識過程記憶中起著強化作用。系統復習次數越多,強化作用越多,印象也深刻。
【關鍵詞】 中考;復習計劃;復習方法;化學實驗;科學探究;能力;效果;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4-0-01
化學是九年級新增的一門新學科。它覆蓋的知識面廣,內容多,學習時間短,復習時間更短。那么,在有限的時間內怎樣提高復習效果呢?根據十幾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明確復習方向,認真研讀《課程標準》和《中考說明》
我?。兾魇。┲锌济}是以《課程標準》及本省擬定的《中考說明》為依據。三年來,試卷結構、試題類型相對穩定,試題難易適中。注重考查學生對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真正體現新課標理念。因此,在復習備考時,我們應認真研讀《課程標準》和《中考說明》,從而明確復習方向。
二、制定科學的復習計劃,統籌安排
根據我校實際情況,每年進入復習階段前,教研組長牽頭,化學組幾位老師一起研究、討論一套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計劃詳實安排復習內容、復習時間的分配、重點、難點以及復習方法等。然后按照制定的計劃有條不紊地去執行,從而避免復習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一般情況下,復習安排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進行單元(章節)復習,主要以課本基礎知識為主,夯實基礎。離開課本的復習,猶如緣木求魚。這階段將單元內的知識進行梳理、歸納,構建知識網絡。例如復習《氧氣》時,復習氧氣的性質(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制法(實驗室制法、工業制法),用途。復習方法可采取合作學習,老師列出提綱,學生填補知識。這樣學生記憶深刻,使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第二階段,分塊復習。將課本內容按身邊的化學物質、物質構成的奧秘、物質的變化、化學與社會發展及科學探究五個板塊復習。這一階段重新調整課本內容,打亂單元間的聯系,將所學知識穿成串、拉成鏈,讓學生逐步形成元素觀、微粒觀、物質觀等化學觀念。第三階段,綜合模擬。這階段查缺補漏,重點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三、靈活運用多種復習方法,重視綜合能力培養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復習效果
在化學課復習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基本概念。如混合物、純凈物、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等等。除了讓學生理解記憶,編順口溜外,我們讓學生自己歸納、對比,找出概念間的區別和聯系,并舉出相應的例子,再讓其他同學判斷是否正確。這樣學生通過討論、爭執,學習興趣提高了,復習效果顯而易見。我們老師不再包辦,只是指導,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2.重視化學實驗和科學探究,提高綜合能力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學科,科學探究是課程標準之本,也是化學學科重要的學習方法之一,所以復習時要作為重點。在復習過程中,積極地用好課本中的探究實驗和家庭小實驗,引導學生注重觀察實驗現象,注重科學探究的過程,并針對性地做些專題訓練,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如2012年陜西中考第20題:探究金屬的化學性質;第22題:探究酸堿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組成。
3.精講多練,培養創新能力
在復習中,老師要精選習題,反對題海戰術。所選習題一定要“新”、“活”,要有代表性和針對性,避免重復性。評講時,要講透。注重一題多解,一題多變,教會學生如何審題,如何尋找突破口,教會學生解題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關注社會熱點,聯系生活實際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習化學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體現化學學科的特點和實際應用價值,培養學生關心自然、關注社會的情感和態度。這就要求我們在復習時,留意身邊的化學物質,要注意讀書看報、看電視、聽新聞,特別是與化學有關的新聞事件、社會熱點,例如:2009年“神七”的發射,“達菲”――治療甲流的有效藥物;2010年陜西中考試題中“蛋奶工程”,“大蒜”――調味品;2011年陜西中考涉及的“日本核輻射”“西安世園會”;2012年陜西中考涉及的環境保護、食品安全、低碳生活和節能減排等等。這些素材作為試題背景能考查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五、重視非智力因素影響,提高應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