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5 01:16: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語文詩歌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職語文教學中涉及到的詩歌有古詩、現代詩以及一些國外的作品,每一種詩歌的教學要求不一,采用的教學手法也有差別。無論是哪種形式的詩歌,都凝聚著作者一時的全部感悟,飽含深情??赡茉诔踝x一些詩歌的時候會感到難以理解,但細細品位,反復斟酌,就會逐漸發現其中蘊含的深意。就像一份陳釀,越品越有味道,這是詩歌吸引人的地方,讓人欲罷不能。做好詩歌方面的教學,能讓學生的氣質得以提升,詩歌本身具備的高雅氣息會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地熏陶學生。
一、注重意境,感受豐富情感
詩歌的意境是詩歌區別于其他文體的一大特點,詩歌字字珠璣,惜墨如金,但它言有盡而意無窮,營造出特殊的氛圍。在學習詩歌的時候,理解意境是大頭,整個教學的核心。在理解了詩歌的語句之后,學生需要感受作者當時的心境,感悟作者想要通過這首詩想要表達的東西。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去還原意境,將自己想成作者、詩中的主人公,而不是停留在文字表面。比如學白的《俠客行》,意境對全詩的掌握幫助非常大。全文的語句讀起來極具氣勢,又無處不給人一種俠客般的快意瀟灑。李白是一位浪漫主義詩人,創作的時候不拘泥于形式,隨性而為。它的詩歌別具一格,后人難以模仿。他將自己對劍術的熱愛融入到這首詩中,創造出了一位劍術極高的主人公。在讀這首詩的時候,學生肯定會被詩中人物吸引,感到熱血沸騰。這是一般的學生都會有的情感體驗,但這不是這首詩的全部。教師應該提示學生再結合李白的心境,多讀幾遍詩歌。在萬丈豪情的背后隱藏著一份無奈,現實生活總是與自己的夢想存在巨大的差距。雖然李白在文學上的成就高不可攀,但他還是忘不了心中俠客夢。意境的營造一部分是為了讓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鮮明完美,更多的是為了傾述自己的向往與無可奈何。詩歌的意境是作者留給我們自由想象的空間,他們將自己的情感全都隱藏于其中,讓讀者自己感受。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能引導學生還原詩歌的意境,就能快速地理解詩意,獲得更豐富的情感體驗。
二、不同類型詩歌的教學區別
詩歌沒有國界,不分時代,都是文學界中的明珠。在學習詩歌的過程中,只要是優秀的作品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但因為考核方式的不同,導致教學要求不一樣,相應的教學方式也存在不同。比如古詩詞一般都是默寫,在教學的時候就不需要過多地進行分析,讓學生加深記憶,不要出現錯別字就行。在詩歌理解的考題中出現的也不會是教材中的詩歌,所以只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分析步驟即可。重點應該放在方法的剖析上,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習慣。一個良好的思維習慣代表著正確的解題思路,詩人的思考方式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的,但出考題的是普通人,有一定的解題模式可以套用,學生要學習的就是這種固定的解答模式。想一些現代詩和國外的詩歌,和古代的詩有著巨大的差異,一般也不作為考查內容。但這不代表學生不需要學習這些詩歌,現代詩有自己的特點,雖然語言沒有那么凝練,但一樣能給人帶來精神上的享受。像泰戈爾,曾將憑借《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可見優秀的作品是不分國界、不講時代的?,F代詩同樣可以有深刻的含義,深遠的意境?!讹w鳥集》、《新月集》等都備受廣大的讀者的喜愛,讀這些詩歌的時候,我們的心靈會受到洗禮,經歷世間百態,獲得眾多感悟。這是一種難得的文學積累,可以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對寫作的幫助很大,讓學生看待世界的眼光發生轉變,更加睿智。
三、寫作嘗試
熟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痹趯W習了大量的詩歌之后,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進行模仿,小試牛刀一番。嘗試自己寫詩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其樂無窮,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雖然學生寫作技巧貧乏,思想高度也不及真正的詩人,但有自己豐富的情感。學生要做的只是借助詩歌的形式,表現自己的情感,可以把它當做一種簡單的寫作訓練。在寫作的時候,學生腦海中會浮現出詩歌種種格式要求,思考如何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有限的話語中,能讓學生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更容易站在作者的角度理解詩句。詩歌教學需要的技巧遠遠多于其他部分,它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題,對教師的要求很高。因為詩歌本身就是一種讓人難以理解的文學形式,教學難度高很自然。結語中職語文教學中的詩歌板塊一定要認真對待,它能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簡單的幾首詩詞,詩歌可以讓人的靈魂得以升華。讀詩使人睿智,學生的文學素養能在詩歌的學習過程中得以巨大的提高。
作者:楊國棟 單位:甘肅省會寧縣郭城農業中學
【參考文獻】
一、認真努力做好課題開題工作
2007年11月,我校申報了汕尾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運用控制論對高中課外文學作品閱讀鑒賞指導與調控的研究》(負責人:鄭旺吉),于2008年1月被批準立項(項目編號:D-06),課題組教師圍繞該課題進行了深入廣泛的研究,取得了預期的成果;課題于2010年11月經評審結題。在此基礎上,我們將該課題取得的成果應用于日常教學教研中,在汕尾市各高中學校加以推廣;同時,組織我校語文科骨干教師蔡贊生、鄭昌適、陳兆慈、周瑞超、張遠志、吳振濤深入學習《廣東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2010―2020)》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等專著,通過充分調研和論證,于2010年12月向廣東省教育廳申報了廣東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十二五”規劃課題《普通高中文學作品鑒賞評價自主、探究學習方法指導研究》,把研究的突破口瞄準文學作品鑒賞評價自主、探究學習方法的指導,希圖探索、尋求一套有效的指導方法。2011年5月,該課題經評審正式立項后,課題組于2011年7月8日在學校行政會議室舉行了開題報告會。會上,課題負責人鄭旺吉充分論證了課題提出的背景與意義、核心概念與界定、研究思路與方法、研究階段及成果預測;與會領導、專家對課題研究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這些都為課題的深入研究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二、勤奮扎實做好課題研究工作
(一)努力學習相關理論,尋求課題研究支撐點
課題研究之初,我們積極搜集相關資料。首先是組織課題組教師認真解讀《廣東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2010―2020)》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其次,利用網絡的便利,搜集資料,下發學習。如認真學習我校業已結題的汕尾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運用控制論對高中課外文學作品閱讀鑒賞指導與調控的研究》的相關理論和研究成果,學習全國各地有關高中文學作品鑒賞評價自主、探究學習方法指導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礎上,我們群策群力,整理編輯了《課題理論學習資源包》,作為課題組教師培訓和學習的必備資料。該資源包主要包括課題研究相關理論、名師“文學作品鑒賞評價自主、探究學習方法指導”課堂實錄、名著導讀講座、普通高中文學作品教學的相關論文、名家談讀書等。
(二)創設各種教研載體,指導自主、探究學習方法
為與課題研究相配合,課題申報以來,所有全校性的語文教研活動均和本課題研究整合起來,教學研討的內容有意識地增加了文學作品鑒賞評價自主探究學習方法指導的比例。讓每一次常態性的語文教研活動都成為文學作品鑒賞評價自主探究學習方法指導的一次專題研討活動,每次活動均安排課題組教師作專題發言,如課題負責人鄭旺吉老師先后作了“散文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古詩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情境的創設”等主題發言,蔡贊生老師作了“現代詩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進行個性化解讀”等主題發言,張遠志老師作了“傳記文學鑒賞評價自主、探究學習方法指導”主題發言。這些主題發言各有見地,給老師們以很好的啟迪。課題組還確定可以采取自主、探究學習的教學內容,根據“教以學為基礎”的教學設計思想,從學生的學情出發,設計相應的文學作品鑒賞評價中自主、探究學習活動的研討課,如鄭旺吉的“《花非花》詩意探究”、鄭昌適的“《寒風吹徹》意蘊探究”、吳振濤的“《項鏈》人物性格探究”、張遠志的“《祝?!反汗澪幕骄俊焙完愓状鹊摹啊堆┞湓谥袊耐恋厣稀纷灾?、探究學習方法”等研討課均體現了文學作品鑒賞評價中自主、探究學習活動的重要內容,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和影響。
這些專題發言和研討課,將課題研究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在全校語文教師中加以驗證、推廣,起到了示范、輻射作用,使廣大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及研討活動中及時轉變觀念,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培養學生在文學作品鑒賞評價方面的自主、探究能力,并加以方法指導。
(三)參加各種交流活動,提高研究能力水平
課題研究啟動后,我們抓住各種機會學習、提高課題組教師的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2012年3月16日課題負責人鄭旺吉參加了廣東省教育廳舉辦的廣東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十二五”規劃課題主持人和教研骨干研修班的培訓學習,聆聽了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長黃崴、廣雅中學教務處主任何麗萍、河源市教育局教研室周清生、廣州市番禺區教育局教研室黎耀威等專家的精彩報告,回校后組織課題組教師認真研讀研修班資料《教研芳華》(廣東省教育研究院2012年3月出版)。2012年6月12至21日筆者又參加了廣東省高中語文科骨干教師省級培訓,聆聽了華南師范大學劉良華教授《教師怎樣做行動研究》、廣東省第二師范學院梁文寧教授《文學鑒賞與中學語文教學》、譚海生教授《教學研究與論文寫作》等主題講座,獲益匪淺,回校后組織全校語文教師認真研討、學習,將其觀點、做法應用于課題研究中,使課題研究獲得了新的理論支撐和指導。
三、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一)通過閱讀相關研究書報和上網搜索等各種途徑,搜集整理了各種文學體裁閱讀鑒賞評價理論與方法指導文字資料、文學作品導讀文字資料、PPT課件和文學名著電子書籍、“電視文學”“百家講壇”等文學作品閱讀鑒賞評價視頻材料,充實了高中文學作品閱讀鑒賞評價教學資源。
(二)通過開展課題研究理論探究與實際操作,課題組成員基本掌握了高中文學作品鑒賞評價自主、探究學習指導方法,將在下一階段的研究中逐步加以改進和推廣。首先,我們認識到,“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能充分調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習過程真正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在新課程實驗的實踐中,要求教師用新的教學觀、教學方式去面對學生,組織課堂,創設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切實落實自主、探究學習。
具體到散文教學和詩歌教學中,我們吸收了課題組負責人鄭旺吉分別于2010年1月發表在《中國校園文學》(國際標準刊號:ISSN 1000-9809,國內統一刊號:CN11-2644/1)上的教學論文《淺談散文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和2011年4月發表在《師道(教研版)》(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 1672-2655,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44-1299/C4)上的教學論文《淺談古詩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闡述的指導方法,通過“引導學生質疑”、“開放教學內容”“正確評價探究結果”等方式來培養學生散文鑒賞評價自主、探究能力,通過利用古詩的“空白藝術”“豐富意蘊”和“意象的多義性”來創設探究情境,培養學生古詩鑒賞評價自主、探究能力,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至于小說鑒賞評價自主、探究學習方法和傳記文學鑒賞評價自主、探究學習方法,我們將在下一階段的研究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和推廣。目前,課題組已組織精干教師編寫了校本教材《實用類文本閱讀選編》,在選編之傳記文學文本中專門設計了“思考與探究”,用以檢測學生對傳記文學鑒賞評價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通過研究實驗,課題組教師初步掌握了對高中文學作品鑒賞評價自主、探究學習的指導方法,積極指導學生開展“文學作品閱讀鑒賞評價研究性學習”,取得了一定成果,其中2012屆高三年級林雪瓊同學主持的“短篇小說閱讀鑒賞評價研究性學習”獲陸豐市中小學生研究性學習成果一等獎。課題組教師將研究成果撰寫成研究論文,參加汕尾市2011年度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評選,獲得優良成績,其中張遠志的《淺談小說閱讀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探究》、吳振濤的《小說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榮獲二等獎;蔡贊生的《尋找現代詩歌教學的最佳途徑》發表在《汕尾教育》雜志(2011年第6期)上。這些獲獎、發表的論文觀點務實,對文學作品鑒賞評價的教學、教研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如:蔡贊生的《尋找現代詩歌教學的最佳途徑》中指出,“(現代詩歌)教學中我們通過閱讀梳理出不同的理解,并借助這些問題的解析和共同探究,努力讓學生去擁有個性化的解讀?!蓖瑫r,課題組教師積極開發、制作體現“文學作品鑒賞評價自主、探究學習方法指導”的教學課件,參加陸豐市2011年度中小學教學輔助課件評選獲得優秀成績,如鄭昌適的“《滕王閣序》網絡課件”獲一等獎,陳兆慈“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課件獲二等獎。
四、實驗的反思及今后安排
該課題研究實驗,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基本達到了預定目的,對原計劃中預計突破的難點也作了有益的探索,取得較好效果,因此,實驗是成功的。同時,本實驗是在沒有增加學生學習負擔前提下取得較好效果的,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和推廣價值。通過研究,我們認為,開展文學作品閱讀鑒賞評價沒有什么階段性,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評價習慣應從小訓練和培養。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把文學作品閱讀鑒賞評價自主、探究學習方法指導深入語文課堂教學之中,如何構建新的學習機制,是本實驗將繼續深化研究的問題。本課題將在今后的研究與實踐中作進一步的探索。
在前一階段中,我們認為,課題組的研究工作是扎實有效的,內容上按照課題計劃有條不紊地開展,方法上力求創新,努力探索研究的新路子,因此,也取得了不少成績。但許多工作還不夠完善甚至沒有做好。
(一)我們的研究目標是“考察普通高中語文自主、探究學習方法的功能,指明普通高中文學作品鑒賞評價自主、探究的誤區,確定普通高中文學作品鑒賞評價自主、探究的原則,探索總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指導方法。”然而到目前為止,我們雖然對普通高中文學作品鑒賞評價自主、探究學習方法有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但是還無法“確定普通高中文學作品鑒賞評價自主、探究的原則”,尚未“總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指導方法”。
(二)我們原定于本學期要開發出一本適合我校高二學生使用的校本文學選修教材(閱讀文本后設計“自主、探究”思考題),但由于行政規劃和經費等因素而暫時不能付諸實施,只開發了一本《實用類文本閱讀選編》校本選修教材。挖掘文學鑒賞評價自主、探究學習資源,開發校本課程,整理編寫文學選修教材,形成一門或幾門適合我校學生實際的文學作品鑒賞評價選修課,是我們研究工作下一階段的努力方向。
(三)我們在《課題實施方案》中確立的研究方法是“文獻研究法”、“個案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和“理論演繹法”,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更多的是運用“文獻研究法”和“行動研究法”,其它兩種方法運用較少,在下階段的研究工作中,我們將更多地運用其它兩種研究方法,以使研究更加有成效。
(四)“確定普通高中文學作品鑒賞評價自主、探究的原則”“總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指導方法”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特別是其中的相關性有時并不是非常明顯的,所以這一工作也還需假以時日。
應該說,前一階段的工作,我們基本達到了課題方案制定的階段目標。有了前期工作積累的經驗,有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和汕尾市教育局教研室專家的直接指導,我們的工作一定會做得更好,一定能取得預期的成果。
王小東,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教育碩士。泰州市中學語文學科帶頭人,泰州市中考語文命題組組長,泰州市首批卓越教師培養對象,泰州市第二批江蘇省特級教師后備人才。曾獲江蘇省優質課競賽二等獎,市級優質課競賽一等獎。近5年來,在《語文建設》《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語文學習》等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30余篇,主編、參編教學資料8部?,F為泰州市教研室初中語文教研員。
王玉華,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從事中學語文教學工作20多年,致力于體驗式語文教學研究,有20多篇教學論文在《中學語文教學參考》等省級以上刊物發表。2001年以來,多次參與蘇教版教材語文教學參考書的編寫工作,多次參加泰州市特級(骨干)教師送教下鄉活動。現任教于江蘇省泰州中學附屬初級中學。
蔡愛平,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常年擔任語文備課組長,有30多篇或獲獎?,F任教于江蘇省泰州中學附屬初級中學。
魏青,中學一級教師,曾獲泰州市中小學命題競賽一等獎。現任教于江蘇省泰州中學附屬初級中學。
初三的學習緊張熱烈,一切都講求速度與效率,在這種情況下,同學們對語文課本的學習也變成了壓縮餅干式的擠壓式接受:或切割內容重新組合;或只重精讀,放棄泛讀;或一味接受,摒棄活動??傊?,只有一個追求,就是學習內容都以中考考點為圓心,詳近略遠。這種做法可以理解,但也不盡合理,因為我們都知道,語文學習要學牛吃草,慢慢咀嚼不斷反芻,這樣才能很好地吸收其中的營養。那么,有沒有辦法在恒定的學年時間中,爭取到更多的效益呢?有!我們可以把握課本內容的特點,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讓語文學習事半功倍。
請跟著我們一起走進九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的第六單元,順著教材編者的思路,牽住語文學習的牛鼻子,輕松有效地開展學習吧。
首先,以“綠”為線巧入手。本冊語文教材的編排有兩個與眾不同的地方:一是全書的六個單元都以“學會讀書”一線貫串,我們可以依據這個特點,借助前五個單元的學習經驗,在優勢慣性中快速進入第六單元的學習;二是第六單元主要圍繞一個“綠”字組織文章,包括《綠》《囚綠記》《環球城市 風行綠墻》三篇文章,“誦讀欣賞”中也安排了艾青的詩歌《綠》,至于《一雙手》,盡管題目中沒有出現“綠”字,但文章內容也是以“植樹造綠”為話題的。因此,同學們在學習時,首先要抓住“綠”這個關鍵字,一線串珠統領大部分內容,然后再細細品味文本內外有關“綠”的豐富的文化內涵。
其次,圈點評注練真功。嚴格地講,讀書也是一門技術,需要我們認真研究操練,才能讀通、讀透、讀新。一是要學會圈點重要的詞句。圈點主要起到標注的作用,有利于再次查找,進一步探究,提高閱讀效率。例如理思路,就要圈點過渡句;抓主題,就要圈點觀點句(中心句);解習題,就要圈點相關信息句,等等。二是要學會對重要的詞句進行評注。寫評注可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因為表達就是最好的吸收。評注的形式多種多樣:可贊嘆,可分析,可延伸,可聯想,可感悟,不一而足。圈點評注讀書法貴在堅持,一旦養成了習慣之后,閱讀效率和質量自然會大大提高。
一、認識和理解批判性閱讀
批判性閱讀包括相互聯系的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讀物的科學批判,另―方面是對自己認識的局限性、片面性的批判,使自身通過正確的批判性思維,把自己的思考逐步引向深入。
批判性閱讀是一種強調思考、評析的閱讀方法。它是學生深入學習、研究和不斷進取的基礎。批判性閱讀的實質是批判性思維,它兼容創造性思維,包含著四個重要的認識行為:探詢――能主動地發現或提出問題,對可疑、新奇的事物充滿興趣并積極探討;沉思――運用想象、聯想和創新方法去尋找問題以及問題的解答;鑒賞――依據審美或邏輯原則,對內容和形式等進行審視;建構――對事物之間的聯系進行研究與把握。
我從小就愛讀書。小學時代的連環畫,即俗稱的“小人書”,占據著我幾乎所有的課余時間,以至于現在的記憶還脫不了那個黑白分明的底子。出生在一個不需要思想的年代,自然容易成為一個盲從的學生。起初,我竟然對書里的一切信以為真,對其中的英雄人物更是敬佩得難以言表。后來,知道了文學作品中的形象雖然可能有原型,但大多是虛構的,便轉而對作家們的本領崇拜得五體投地,立志要當一名作家,也寫出一些讓人著迷的神奇故事來??墒鞘屡c愿違,盡管我當年的許多學生現在成了作家,我自己卻充其量只能算一個作者,只不過我對文學和文學青年們的熱愛,卻絲毫不減當年。每有文學競賽,只要舉辦單位樂意請我這個做過作家夢的所謂專家當評委,我總是欣然應允。
最初發現書里竟然也有錯時,我有點不敢相信;經過仔細求證,發現真的錯了,心情十分復雜,因為那些美好的東西不再如以前認為的那樣美好了。如今,粗制濫造的書籍和文章多了,嘩眾取寵的書籍和文章多了,故作高深的書籍和文章多了,批判性閱讀,也就慢慢成了我的一大嗜好;而且,在批判的同時,我還嘗試著提出自己的創見。
二、對教科書和教學用書的批判
在我剛參加工作時的20世紀80年代,教科書的權威性是無法動搖的。向它挑戰,是需要足夠的勇氣和充分的積累的。那時,在人教版義務教育初中語文教材第五冊中,有關詩詞曲朗讀方法的知識短文有一處瑕疵。教材已經用了幾年,老師們習以為常,并未在意。在那篇短文中,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詩的節奏劃分是這樣的:
城闕/輔三/秦,
風煙/望五/津。
將“三秦”和“五津”生硬地拆開,我覺得不妥,但在教材這個“權威”面前,我還是不敢貿然行事。于是,我開始大量閱讀與詩詞曲相關的理論著作,并且從大量古典詩詞中尋找例證。
相關的理論著作,我手頭有很多,如王力先生的《詩詞格律》,劉福元、楊新我二位先生的《古代詩詞常識》,潘佛章先生的《詩詞讀寫》,艾治平先生的《古典詩詞藝術探幽》,李葆瑞先生的《詩詞語言的藝術》等。細讀下來,我不禁為自己的判斷而沾沾自喜。王力先生說:“在聲律單位和語法結構發生矛盾的時候,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語法結構。”這就等于宣布了將“三秦”和“五津”拆開來的節奏劃分方法是錯誤的。潘佛章、艾治平、李葆瑞諸位先生都主張將五字句和七字句分別分成兩個較大的節奏單位:五字句分為二三,七字句分為四三,把三字尾看作一個整體。這樣,上面例句中,“輔三秦”“望五津”便均不必拆開,也不會影響意思的表達。
古典詩歌的例證,我認為《唐詩三百首》應該是最有說服力的,尤其是其中那些著名詩人的著名詩作。通讀一遍后,果然收獲頗豐。但是,我最終放棄了其他的選擇,而只選取了杜甫《蜀相》中的“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一句。一是因為大家對這句詩耳熟能詳,二是因為按照上述知識短文所講方法來劃分節奏,就需要將疊詞“森森”拆開,尤顯其荒謬。后來,我還參閱了《宋詩鑒賞詞典》《宋詞鑒賞詞典》《元曲鑒賞詞典》,鮮有所得。最后,我在《樂府詩選》中找到了一首北朝民歌《李波小妹歌》,其中“李波小妹字雍容,蹇裳逐馬如卷蓬”一句令我大喜過望。因為若按照上述知識短文所講方法來劃分節奏,人的名字“雍容”便要被拆成兩半,這就不只是荒唐,簡直是可笑了。
從對教科書的批判性閱讀開始,到大量閱讀相關的理論著作和詩歌,最終成就了論文《詩詞曲節奏劃分辨》,文章發表在《中學語文教學》上。這是我第一次在中文核心期刊上。不久,在教材再版時,依照我的意見對相關部分進行了修改。幾年后,我把這個故事寫成文章《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參加了人民教育出版社50周年社慶征文,獲得了特等獎,還發表在《中國教育報》上。
歐美諸國教育界要求語文教師從小學起,就要重視指導學生學會批判性閱讀,即不囿于課文,而能用自己的眼光去閱讀,發表自己的見解。可是,在我國,小學語文教材和教學用書成人化傾向嚴重的現象卻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
我妻子是小學語文教師。一天,我閑來無事,順手拿起一本小學語文教學用書翻了翻。我驚異地發現,原來小學語文的教學參考書竟和中學的教學參考書如出一轍:第八冊第一課《小足球迷》,不僅在“教學要求”“數學重點”等概括性文字中找不到兒童口味,甚至在“教材說明”和“教學建議”中,也找不出多少能夠體現兒童情趣的地方!
我又從妻子那里要來第八冊教材,發現這篇課文中的不少地方,是能夠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著意發揮的。教師教學用書卻熱衷于絲絲入扣地“冷靜”地條分縷析,而我們的小學教師又大多習慣于循規蹈矩,從不懷疑教參這個“權威”。這種現象讓我意識到:小學語文的成人化偏差十分嚴重,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要讓小學語文教育多一份對孩子的愛,要讓孩子們在一個充滿童趣的氛圍中學習、成長!
于是,我讓妻子把其他的小學語文教材全部找來。接連上多天,一有空閑,我就當起“小學生”來,把這十多冊教材和十多冊教學用書讀完了。粗略統訃,反映兒童生活的課文所占比重,只有約37%,居然不到一半;而反映兒童生活的作品,也同樣存在著成人化傾向,具體表現在加入了過多的成人的思想感情,有意無意地避開了童年時那些“幼稚”的方面,一些文字顯得過于深刻和“老到”,等等。
僅僅帶著批判的眼光閱讀一共20余冊的教材和教學用書還不夠,還要尋找產生這種偏差的原因和糾正這種偏差的方法。至
少,相關的教育心理學理論是非讀不可的。通過閱讀,我找到這樣的心理學依據:同樣一個對象,反映在成人和小學生眼里,并不是完全一樣的。要多從兒童的角度去審視小學語文教材,使其中的課文更富于兒童情趣,讓學生們感受到,教材與他們的生活的距離是那樣的接近,與他們的思想感情是那樣的融洽。這樣,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會更加濃厚。后來,我把自己的想法,寫成了題為《小學語文的成人化偏差》的論文,發表在《小學語文教學》雜志上。
三、對教育理論著作的批判
當前,我們面對浩如煙海的讀物,最重要的對策之一是養成一種批判性的閱讀能力和選擇能力。諾貝爾獎獲得者溫伯格博士提醒人們,不要安于接受書本上所給予的現成答案,要去嘗試發現與書本上不同的東西。要注意培養學生批判文獻、批判演講、批判前輩的能力。
中國人喜歡跟風,中國的教師也不能免俗。建構主義來了,一夜之間,所有的課題方案、教學論文和教學案例都“建構”了;合作學習來了,課堂上便開始流行四人小組,不管需不需要合作,都讓學生熱鬧一番;接受美學來了,不管學生對于課文怎樣解讀,便都“很好”“很有道理”“很有見解―了。學術風氣也越來越不正常,除了照搬照抄別人的成果,還有一些人將一些通俗的道理改頭換面以后,用比較“洋氣”或者是比較“陌生”的形式表現出來,讓人不得不贊嘆作者學問高深。
因為職業的原因,也因為性格的原因,我把這個理論那個學說的著作買了許多帶回家,試圖把它們學懂弄通。但是,天資愚鈍的我對許多著作只能是一知半解。于是,看到同一理論的不同版本,或者關于在這種理論指導下如何進行實際操作的書籍,我又忍不住買回家來參詳。現在,圍繞我書房三面墻壁的8個書柜里,至少有三分之一是這種理論。幾年來,我似乎著了迷,一有空閑,就會對這些理論著作進行分門別類的閱讀,將各種理論的要點摘錄下來,然后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通俗化的解讀。
后來,便用被我“消化”了的理論,指導研修班的青年骨干教師做課題、寫論文和案例,告訴他們哪些理論在自己的課題、論文和案例中用得上,哪些用不上,應該怎樣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我甚至將自己在閱讀這些理論時的心得在新課程全員培訓大會上與一線教師交流。
在講到接受美學的時候,我指出,接受美學注重讀者再創造的能動作用無疑是正確的,但將讀者的地位無限抬高以致忽視作家和作品本身,就失之偏頗了?!耙磺€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固然不錯,但如果讀者讀到的不是哈姆雷特而成了其他的文學形象,文學的典型意義也就不復存在了。
關于合作學習,我認為,合作學習在提高學生學業成績、自尊心、自信心、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等諸多方面,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它也和其他教學策略一樣,有其特定的適用范圍和適應對象。因此,不能濫用合作學習,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對教學進行合理設計,弄清楚合作學習策略適合于哪些教學內容和不適合干哪些教學內容,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正確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后來,我還將這些通俗化的理念,結合自己的實踐和思考,寫成論文《既要合作,也要效率》,發表在《中國教育報》上。
朋友中不乏博士和碩士,本人才疏學淺,自愧不如,因而認認真真地拜讀過一些專著和文章。但是,越讀越覺得許多書籍和文章無法卒讀。時下,國內有些學者的著作和論文,以在熟悉的名詞后面標注英文和生造名詞為叫‘髦,表示自己曾經喝過一些洋墨水。哪怕是中國味很濃的“國語”,也非要加上對應的英文“na LionalIanguage”不可。再如“同儕語言”,就是在有意地“陌生化”,讓一般教師讀不懂。查詞典得知“同儕”是一個文言詞語,乃“同輩”之意;所謂“同儕語言”,其實就是特級教師洪鎮濤先生所說的“伙伴語言”,卻遠不如洪先生那樣來得通俗、生動。
于是,我將自己20余年讀書、教學和研究所得,系統地整理出來,寫成了30余萬字的《語文教學科研的成果表達》一書,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該書最大的特色在于其理論的通俗化和實踐中的可操作性。正因為書中“示例”的絕大多數由自己撰寫,或者經我指點和修改,我才最了解其形成過程,這種“解剖”才最真實可靠。
【關鍵詞】寫字;識字;指導朗讀;提高詩歌審美情趣;提升語言感悟力;提高寫作水平 雖然課程改革已經進行了多年,取得了許多經驗,但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一線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孩子學習興趣低,課堂沒有了快樂,學生苦于習作……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進入了信息時代,多媒體日漸成為課堂教學中的得力“助手”,多年來,自己根據學生學習語文的實際情況,在學校充分提供多媒體硬件設備的基礎上,經過自己對多媒體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方面做了些探索,并取得了預想的效果。小學語文教學論文下面,根據自己的實踐和理解談談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1多媒體在寫字中的運用
寫字是基礎,但要想寫好卻很難。加上老師也是水平有限,因此阻礙了學生寫字水平的提高。教學中我經常播放《一帆老師》的書法視頻。學生寫字有了努力方向,寫字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在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如能正確運用多媒體進行寫字教學,學生受益匪淺。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識字興趣;另一方面,學生對于漢字的書寫過程有了較深刻的認識。比如什么時候起筆,什么時候頓筆,怎樣折鋒,轉鋒,如何注意穿插……可以說運用多媒體教學寫字,能為孩子書寫打下一生的基礎。
2多媒體在識字中的運用
心理學家認為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所以我們在識字教學中可以利用圖畫、字、形等形象化的手段來幫助學生掌握漢字的音、形、義。于是,我制作了一些如“撿樹葉”(帶有生字、詞的樹葉從樹上飄落過程中識字,再撿入垃圾桶)、“比一比”(形近字、同音字進行組詞或連線)、“猜一猜”(聽讀音猜字,拼讀音看偏旁猜字,猜謎語想字)、“一晃而過”(迅速移動字、詞快速記讀)等動畫課件,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氣氛中記識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利用多媒體識字,不僅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提高了識字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3多媒體在指導朗讀時的運用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指導學生正確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培養學生聽、說、寫的能力,其中朗讀訓練是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之一。朗讀是書面語言的有聲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鳴的作用。運用傳統的教學手段指導朗讀,在情感的調動、情境的營造、意境的復現都難以調動學生入情入境。多媒體可使課文的語言材料變成可感的聲音,讓課文中的語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滲透到學生心里去,從而使學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
4多媒體在理解課文內容中的運用
在以往的教學中,理解課文時形式比較平淡,較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學習持續性短,自覺性差。多媒體以直觀、形象的內容去感染和吸引著學生。
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古代詩歌占有一定的比重。但由于小學生知識面狹窄,生活閱歷淺,表象儲備貧乏,對詩歌中所描繪的社會時代、人物思想、風土人情感到疏遠,因而古詩教學一直是小語教學中的一大難題。古詩教學中采用電化教學媒體并合理地運用,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生想象能力,促進學生對古詩的學習理解,還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如古詩《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絕妙,但僅憑教師口頭講解,學生始終難以理解、體會。而錄像地恰當運用就解決了這一難題。教學時,教師先提問:“生”字是什么意思?詩人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緊接著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觀看錄像,畫面上:草木蔥籠,蒼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巒疊障,而香爐峰此時正被煙霧籠罩,在陽光的照耀下,一團團紫煙不斷從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勝收,錄像將古詩中抽象的文字轉化為具體的動態畫面,給學生以美享受。學生學習興趣極為濃厚,他們積極觀察、思索,很快從香爐峰的云霧源源不斷地升騰的動態畫面中領悟到“生”字的妙處:“升”字僅僅只能看到煙霧升起,不一會就散去;而“生”字還含有“產生”的意思,這說明香爐峰始終處于云霧級繞之中。通過此環節的教學,學生不僅理解了語言文字的表層意思,而且使他們體會到語言文字的深層含義及感彩。
5多媒體在作文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文學性 自身素養 創新
語言是語文教師進行教學的最重要的工具。語言缺少了文采,便如同大地少了陽光,多了些許暗色,少了些許明媚;就象佳肴少放了鹽,枯燥乏味,人們便失去了欣賞的樂趣。只有文采的語言,才是教學中的一束光源。它放射著,傳遞著,感染著每一位傾聽者。
語文教學,突出文學性,再現課文本身的感染力,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寓教于“文”,這應成為語文教師的自覺行動。古人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睘榇?,我們也可以說:語文教學,“教之無‘文’,行而不遠”??菰锓ξ兜慕虒W,學生不愿聽,又有多少效果可言呢?讓文學性回歸語文教學,當務之急!
如何才能使語文教學突出文學性呢?我以為,處于語文教學主導地位的語文教師應著重在以下兩方面做文章。
一、自身文學素養的提升
過去,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具備一桶水。因為,教師素養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的優劣。而要讓語文教學突出文學性,語文教師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就顯得尤為重要。很難想象,一個文學素養低的語文教師也能在教學中突出文學性。
語文教師提高自身文學素養的途徑,不外乎以下幾點:
1.多讀書。就是多讀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名篇,感受作品中的藝術形象,欣賞作品中的精美語言,領悟作品中的寫作技巧。語文課程要使學生有感悟,老師首先就要有感悟;要使學生去體驗,老師首先要去體驗;要使學生受感動,老師首先要受感動。教學實踐讓我真切地感受到,在課堂上,只有教師首先熱情投入、真情流淌、激情四射,師生之間才能漸次進入以情傳情、以心契心、以神會神的學習境界,學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才能體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無疑,語文的魅力也許首先來自語文教師人文素養的魅力。語文教師不應該再是“工具”式的教書匠,而應該是一個閃爍著人文精神光芒的文化傳承者。
2.多寫作。語文教師必須會寫作,是誰都不會否認的。平時教學中,每當我有所感悟的時候,就要在時間允許的范圍內盡快抒寫自己的人生感悟,用獨特的視角觀察生活,捕捉現實瞬間的閃光和內心細微的波動。文學作品是人類精神、民族文化的載體,是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和審美意義的。所以,在創作之前,就需要我力求在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師就是學生的“教頭”和“導演”,要教學生寫文章,自己沒有一點筆底功夫,想來是不稱職的。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師,都要研究教學理論、探討教學方法、總結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水平,所有這些都離不開寫。只有寫出文章來,才能互相交流,才能改進教學,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可以說,寫教學論文和教學總結對每個教師來說都是少不了的,是應該具備的基本功。語文教師不創作,講授文學作品就難免會隔靴搔癢。所以,我覺得應該提倡:??茖W生學語文,教師既要當教學上的行家,又要當寫作上的“雜家”。教學上的行家,這無須多言。寫作上的“雜家”,不是說語文教師要“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而是說他們要能寫各種文章尤其是文學作品。寫作水平沒有詩人、作家高不要緊,只要會寫就行。吃過梨子的人,方知梨子的滋味。語文教師有了創作經歷、經驗,講授課文,才能有的放矢,也才能突出其文學性。
3.多鑒賞。語文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學鑒賞水平,語文教師的職責是教授學生掌握課本中的知識,其中就包括對文學作品和文章的鑒賞能力或欣賞能力。如果語文教師具備一定的鑒賞水平,對教學、對啟發學生只會有好處。因此語文教師要不斷豐富自己的閱歷,“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在自己時間允許的范圍內,在出行甚至遠行的基礎上,配合“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有了豐富的閱歷,便能更為輕松地與文學作品產生情感共鳴。才能以比較專業的眼光去引導學生理解文學作品。這樣學生對作品和文章的理解會更深刻,從而對優秀文學作品做到知其然和所以然,幫助學生培養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
二、強化教學中的創造性
過去,對語文教學,我們過于強調以文為本,亦即不能絲毫脫離教材、教學參考書,過于強調語言基礎知識的傳授,忽視文學性。這就束縛了語文教師的手腳,使得他們在教學中循規蹈矩,照本宣科,不敢越雷池一步,看到的只是:從各地來的學生基礎各異,因為著眼于薄弱的基礎,在授課時,一味地強化基礎,將課文分析得支離破碎??上攵绱巳狈撛煨?、缺乏對課文整體把握的教學,只能造成文學性、生動性的“缺席”,難以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也產生不了好的教學效果。
如何強化教學中的創造性,我的看法是語文教師至少要做到:
一、 高屋才能建瓴,高瞻才能遠矚
王旭平老師作為一名特級教師,喜歡鉆研各類理論書籍,在教育教學理論上有很深的造詣。他結合自己20多年的教學經驗,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關于初三語文教學的理論,尤其是關于作文教學的部分,運用它往往時間短見效快。
而很多時候,我們作為教學一線的老師,因為每天要處理大量的瑣碎的事情,剛開始工作時是疲于應付;后來熟練了,變成視而不見,麻木不仁;再后來,變得自以為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傄詾?,自己掌握了教育教學的規律,自己對教材、學生都了熟于胸了。其實,這個時候,就是我們一線教師最危險的時候,我們往往在這時候迷失了自己,迷失了前進的方向。在進名師工作室之前,我已經有了10多年教齡,覺得自己很懂教育教學了。進了名師工作室,我才發現,自己是井底之蛙,對很多的教育教學理論知道的只是皮毛而已,更不要說熟練運用了。
他經常教導我們:別以為理論知識是枯燥的、空洞的,一旦融會貫通,它將形成巨大的效應。在他的影響下,我開始系統地學習一些理論,從名人的上課案例到名家的教學思想,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這些理論,在我面前似乎打開了一扇窗,我感到課堂越來越有吸引力,教學越來越有趣?,F在,我積極研究教育教學理論,通過各種途徑學習新課程改革的理論,更新教學觀念,積極參加課題研究,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并陸續發表了一些文章,如,《也談語文教師早讀課角色的變化》《四點讓語文課堂靈動起來》(刊登在《科教導報》2009年第32、42期上);2010、2011年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了《“意象法”解開散文閱讀的一把鑰匙》和《朗讀,享受語文的快樂之源》;2012年又在省級刊物發表了《記敘文寫作三部曲》《表演法在詩歌教學中的運用》 《三步打造成功記敘文》 《在“敏銳、公正、調適、合作”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等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再學葉圣陶》等七篇論文分獲國家和省級獎,《古文讓我歡喜讓我憂》等多篇文章獲鎮江、丹陽市級獎。最近我正在嘗試研究系統的教學方法,漸漸形成“意象法”的閱讀教學思路。
從這幾年的理論學習中,我深深明白一個道理,研究理論絕不是浪費時間,而是更好地利用時間,更好地指導教學。正所謂高屋才能建瓴,高瞻才能遠矚。
二、 融會貫通,精雕細刻
以前上課,很多時候,是埋頭于解決一個一個的小知識、小問題。至于為什么要解決這個問題,為什么要這樣提問等,想得比較少。在王旭平老師的指點下,我有了較大的長進。
首先,我對整個教材體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于每一冊書中所出現的知識點,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所以每次開學第一課,我不再是匆匆教學,而是利用好這節課為學生梳理好知識點,建立好知識樹,然后引導學生圍繞知識樹設計自己的學習計劃,在教學過程中進行適當調整,做到胸中有丘壑。
其次,我開始有意識運用一些教育教學的理論,讓課堂變得生動鮮活起來。比如,特級教師黃厚江老師提倡教語文要有一些創意。我便適時拋開教參,在生活中找素材。教學《繁星》這課時,不再簡單進行賞讀,而是挖掘到巴金先生謀篇布局的妙處,動員學生找到按時間地點轉移描寫同一事物的不同感受,充分用好了教材,將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水融。
以前只注意到每節課解決幾個具體的問題,現在,我開始有意識地研究這些問題的來龍去脈,以及提問的方式方法,甚至將教材順序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調整。每一節課備課的時候,都要反復自己提問自己,反復雕琢,直到自己滿意才算備好課。在教學高爾基《童年的朋友》一課時,我抓住了外貌描寫作為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歸納出外貌描寫的四個重點:有重點、有特點、有條理、有修辭。實戰訓練時發現寫作效果不是很好,于是接下來又利用《一面》中關于魯迅先生的三個外貌描寫進行強化,然后又利用《我的老師》中對蔡蕓芝老師的一句話外貌進行補充,到此,學生運用外貌描寫就自如了。
當我有意識地融會貫通,精雕細刻研究教材,并且看到實實在在的效果時,不得不佩服王老師當初戰略眼光的高遠。
三、 全盤規劃,提升能力
王老師是特級教師,也是學校的領導。每天除了上畢業班的課,還有很多公務要處理。可是,他總能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2011年下半年,因為工作的需要,我成為學校的一名中層干部,擔任九年級組長一職。剛開始,我怎么也不能轉換角色,因為我已經習慣在自己的班級里打拼。王校長看出了我的焦慮,及時找我談話。他說:“以前你是優秀的班主任,要帶好一個班級;現在你更是一名優秀的管理者,要帶好一個團隊。用你管理班級的方式去試著管理一個教師隊伍。記住一點,同中找異,你要找出管理老師與管理學生的差異?!?/p>
這一席話如醍醐灌頂,驚醒夢中人。我將焦慮轉換成了思考,將抱怨轉換成了學習。漸漸地,我發現,管理學生和管理老師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我們要愛護學生,我們同樣也要愛護自己的同事、下屬。每一個人都是活生生的、有生命、有思想的。如果我們不能真心地、平等地對待每一個老師,我們就不是一個稱職的管理者。如果我們不能以身作則,不去體察民意,不去做實際的工作,那一切都是空談??照務`國,空談誤校,空談誤生。
從此開始,我適應了新的崗位,在管理方面又打開了一個新天地。
人們都說:幸福像花兒一樣開放。在王旭平導師的指引下,我越來越感到教學像花兒一樣綻放,芬芳怡人。很感謝學校提供的這個機會,讓我能在名師工作室與那么多優秀的老師近距離交流提升;尤其要感謝王旭平導師,他給我在教育教學上予以很大的幫助,給我提出了很多珍貴的意見,幫我指出了諸多的不足,讓我更深刻而全面地認識、了解自己,釋放自己的教學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