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8 13:49:0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文明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在生態危機日益嚴重的今天,生態學逐漸成為一門專門的學問,并逐漸被人們重視。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學術思想和理論成果,在語文教育中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體現,這不能不說是語文教育的遺憾。其實,在現行語文教材中的許多優秀文學作品中,就蘊含著非常豐富的生態資源,需要我們廣大中學語文教師深入發掘,進而加快語文課程建設,在語文教育中滲透生態學的理念,以此來彌補這一缺憾,推動生態文明教育論文下載。
一、以物為友的生命平等思想
現代生態倫理學的奠基人、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阿爾貝特·史懷哲在強調人與自然關系的重要性時說:“只有一個人把植物和動物看得與他的同胞生命同樣重要的時候,他才是一個真正有道德的人?!笨粗厣?,甚至把自然界的動植物看作自己的朋友,這樣的思想,其實在中國古代并不鮮見。
蘇軾在遭受貶謫期間,寫下了大量歌詠自然的詩歌和散文,其中滲透著他對自然之美的深切體會,也蘊含著對人生的通透體悟,在《赤壁賦》中,蘇軾以主客問答的形式闡述了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他借“客人”之口表達了自己“以物為友”的態度——“侶魚蝦而友麋鹿”,爾后又借“主人”之口表達了自己“詩意地棲居”的理想——“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所共適?!睂Υ匀恢锏倪@種平等的思想,使蘇軾在遭受人生重大挫折時不感到寂寞和孤獨,并且能夠從自然界中能夠發現生命的智慧,汲取生存和發展的強大動力。這是精神生態的寶貴財富。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說:“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在翰林學士的眼里,與不懂人語的白鹿為友,也比與那些俗氣腐朽的權貴為伍強,體現出清潔的人格追求。可惜我們后人未能繼承這種與自然為友、與萬物為友的思想,近代以來,國人甚至覺得“天人合一”的宇宙觀是落后的,接受了西方“人是萬物的尺度”“征服自然”的思想,將自然當成了征服的對象,把萬物當作了可供自己隨意支配和攫取的東西,釀成了現在非常嚴重的生態災難。而物欲膨脹、不注意潔身自好、與品行惡劣甚至是腐敗的權貴同流合污,更是導致一些人精神和人格墮落的原因之一。
二、悲物憫人的生命憂患意識
以物為友,以平等的視角觀察萬物,人與物便有了相同的情感、相同的感受。自然中萬物的悲喜,同樣牽動著人的悲喜,春花的凋零,春天的遠去,能夠引起思想家、詩人、文學家的深思和悲情傷懷。他們更由此聯想到人類社會的相似命運,進而思考自然、民族和國家的命運與出路。
孟子在《齊桓晉文之事章》中說:“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北憩F了對動物生命的尊重和對被人類宰殺的動物的無限憐憫之情。龔自珍在《病梅館記》中寫道:“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作者哀嘆因扭曲的審美思想而造成的病梅的不幸命運,同時也是在哀嘆和病梅一樣的被黑暗體制扼殺的人才的命運;對病梅和人才的命運的哀嘆,實質是對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命運的深深憂慮?!拔覄裉旃囟稊\,不拘一格降人才?!饼徸哉浜俺隽酥R分子盼望學為所用、為國建功的心聲,也體現了一位正直的知識分子悲物憫人的生命憂患意識。柳宗元在《愚溪詩序》中寫自己和愚溪的“無以利世”的同病相憐之情,在《種樹郭橐駝傳》中借郭橐駝順應樹木的自然生長規律使樹木“碩茂”“早實以蕃”“壽且孳也”,兩篇文章在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同時,同樣滲透著深深的悲物憫人的生命憂患意識。
三、護物有責的敬畏生命倫理
以物為友,憐惜萬物進而發展為對自然界萬物的愛護、保護,甚至對與人類生產、生活關系密切的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是尊重生命、生命平等思想的升華。
在《病梅館記》中,龔自珍表達了自己對病梅的深深憐惜之情——“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有感于此,作者購買病梅三盆“乃誓療之……必復之全之”,“嗚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閑田,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的行動,除其象征意義之外,確實蘊含著對被扭曲的梅樹的深深同情和愛護之情。這種思想感情,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感情根基,而這在以往是被我們所忽視的。
史懷哲希望把人與人之間的道德原則推廣到人與動物之間,他說:“同情動物是真正的人道要素”,“人類與生物建立兄弟般的關系正是來自天國的福音”。史懷哲在《我的呼吁》中說:“我要呼吁全人類,重視尊重生命的倫理。”孟子的《齊桓晉文之事章》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也是可以由人而推及于物的,人對物有憐惜之情,有愛護之情,才能更好地促進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而在《寡人之于國也》之中:“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指出了遵循自然規律發展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可以看作是對現代人掠奪式發展的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