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7 11:17: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文化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廉潔文化教育與教師的言傳身教相結合,是對青少年進行廉潔文化教育的重要保證
要充分發揮教師的言傳身教作用,榜樣育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要做廉潔從教的榜樣,以身作則,以行育人,以德化人,處處為學生做榜樣,以高尚的品格感染教育學生。同時,還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育方式,將廉潔文化教育細化到與學生學習和生活息息相關、看得見、摸得著的細微的言行舉止上,避免空洞的理性說教,注重對學生行為的引導和規范,把文化教育融入到生動的道德實踐活動之中。
二、廉潔文化教育與課堂教學的主渠道相結合,是對青少年進行廉潔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徑
各學科的教材中,都蘊涵著豐富的“廉潔文化”教育內容。因此,在廉潔文化教育中,應該提倡各學科教師的積極參與,通過學科統整,使各科教學成為廉潔文化教育的主陣地。一是整合教學目標,把廉潔文化教育納入教學計劃。在學科教學中有意識地把廉潔文化教育納入有關課時的教學目標,是實施學科整合的前提,使教師在教學中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地實施廉潔文化教育。二是充實教學內容,找準廉潔文化教育與學科內容的結合點。在實踐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科教學的具體內容,挖掘廉潔文化教育的素材,安排學生課外閱讀,使教學內容更加充實與豐富,將廉潔文化教育目標落到實處。三是還要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作用,在校園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積極開拓廉潔文化教育的新途徑,讓廉潔文化教育進入課外活動新領域。
三、廉潔文化教育與豐富多彩的活動相結合,是對青少年進行廉潔文化教育的最佳方法
關鍵詞:中華文化;傳統文化;小學教育
文化作為一種非物質資源,教育對象接觸得越早,所受的影響就越深刻,小學是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時期。小學教學中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能夠深入挖掘和利用傳統文化中的精髓,是增強德育實效性的重要手段。
一、小學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
在小學階段,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需要通過科學設計和規劃,針對不同階段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進行知識結構調整。中華傳統文化中有優秀文化,但相應地也存在一些糟粕文化。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必須對傳統文化進行篩選和改良。在此基礎上,知識學習、情感培養、道德塑造等都要循序漸進。一方面,在小學低年級階段,教師應該重點培養小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從素材選擇到融合方式,側重趣味性和生動性,讓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主動接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例如,可以引入歷史上的人物、事件,讓民族地區了解本民族的習俗特征和歷史發展等,進一步擴展到現代生活領域,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尊師愛友、孝敬父母、誠實禮貌等良好品德。另一方面,在小學高年級階段,教師應該重點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技能,如學習寫毛筆字,學習誦讀古詩詞,讓學生深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從而提高對社會現象的識別能力。
二、小學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途徑
進入新世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得到不斷加強,并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小學階段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需要從課堂教學、校內活動、校外活動、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著手,從而有效提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質量。
(一)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人文學科教學中
由于存在多方面的限制,小學教學工作主要在教室內展開,課堂教學受到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一方面,會消耗掉小學生大量的學習精力;另一方面,容易造成智育和德育分配不平衡的現象。在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下,教育過度地關注知識傳播和技能掌握,客觀上強調“灌輸式”教育,忽視了人文理念的傳承和優良品德的培養。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為目標,開展各科教學工作,既可以規避德育和智育不協調的問題,也可以減少“填鴨式”教學方法帶來的疲勞,可謂“一舉兩得”。同時,基于課堂教學方式展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還應該側重于人文學科的應用,如思想品德、社會、歷史、語文等學科,它們在知識主線、知識體系和知識內容等方面,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存在高度的相關性,便于各方面要素的融合,例如愛國主義精神、民族情懷等。
(二)結合學生實際和教學內容開展校內活動
當前,教師主要通過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講解來開展傳統文化教育。而小學生本身的生活閱歷不足,知識體系也不豐富,很難對教師所講的內容產生直觀的理解,尤其對民族大義、高尚道德等抽象性概念難以理解。久而久之,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就會產生逆反心理,導致教育工作陷入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傳統教學理念下,教學活動與生活脫節,忽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鮮活性”。事實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非是寫在書本上,而是“活”在生活之中,具有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開展形式。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實際和教學內容,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盡量讓學生都能夠親身參與到活動當中。例如,歌曲聯歡會活動,繪畫、書法、茶道、武術等藝術活動等。
(三)結合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開展校外活動
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工作,同時也是社會和家庭的工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應該走出校園,將校外活動作為學校教育工作的延伸,從而更好地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學校教育的功能。例如,組織學生成立志愿者服務組織,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將尊老愛幼、樂于助人等中華優秀傳統美德落實到具體的行動當中。在家貫穿“孝悌”教育,讓小學生懂得謙讓、包容,從而形成良好的個人品德。
三、結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中華民族的形成以及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小學階段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必須與當前小學教育機制相配合。選取教育內容時,需要結合教育心理學和小學不同階段學生的特征,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展開教學,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趙海霞 趙雪芹 單位: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縣城小學
參考文獻:
[1]丁琳琳,劉振宇.當前小學傳統文化教育的問題及對策芻議[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5(6):28-31.
一、教學師資:不拘一格用人才
由于多年忽視,中小學國民教育中民族文化和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已是不爭的事實。同時由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非專業研究者很難勝任其傳播重任。因此,從長遠角度來看,建立一支專業的教師隊伍尤為重要。但在專業隊伍尚未建立之前,為了切實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在教學師資上可以“不拘一格用人才”,如《綱要》所言,“鼓勵民間藝人、技藝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參與職業教育教學”“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雙向進入’機制,設立技藝指導大師特設崗位”。
以四川的綿竹年畫為例,綿竹木版年畫與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楊家埠、蘇州桃花塢齊名,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被列為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被稱為“綿竹年畫南派掌門人”的著名老藝人陳興才,有民謠如此:“村名叫做射箭臺,住個老漢陳興才,伏羲南派他掌門,年畫技藝傳下來?!标惻d才10多歲時便師從父親學習年畫制作,在70多年繪畫生涯里,其年畫不僅被當地人在過春節時張貼,還被美國、日本、歐洲的愛好者收藏,如今他的手藝正在兩個兒子手中發揚光大。此外,四川還有能在25秒內變14張臉的“變臉大師”彭登懷,有從事蜀繡50年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郝淑萍,有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沈鐵梅……這些或藏于民間或駐于館內的大師,一生致力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大師進校園”并非難事,我校就曾在教師節、藝術節邀請過川劇院的藝術家為師生表演《貴妃醉酒》《三岔口》《昭君出塞》《拾玉鐲》《盜庫銀》等傳統劇目,共享國粹盛典。
二、教學形式:知行結合重入腦
《綱要》指出,要“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評價和督導機制,研究制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評價標準,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作為教育現代化監測評價指標體系的重要內容,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在中考、高考升學考試中的比重”。通俗來講,即以考試方式加強對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視與落實。如果考查中能避免死記硬背,注重方式的靈活多樣,則可以有效引導中小學的教學。不過筆者以為,傳統文化的教育重在激發興趣、聯系生活、入腦入心,只要精心設計教學方式,合理采用教學手段,有效抓住教學契機,用好多種社會資源,也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1.教學方式靈活多樣,體現學段特點中小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當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充分利用學科特點進行有機滲透,尤其是語文、歷史、地理等學科。除此之外,還應當“根據不同學段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區分層次,突出重點”,靈活變換教學方式。小學階段重在寓教于樂,多采用故事、游戲、歌謠等活潑有趣的形式。如石家莊市大談小學以配樂、舞蹈的形式,編排了一套《三字經》課間操,孩子們一邊誦讀《三字經》,一邊做操。中學階段則可以采用文化講座、實地參觀、實踐體驗、知識競賽、歌詠比賽、文藝演出等多種形式,使傳統文化的教育多樣化、生動化。如北京四中設定專門的國學日,在當天開展祭孔活動和禮儀劇展演。
2.教學時間抓住契機,用好常態生活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傳統節日和禮儀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重要內容之一,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和成人禮儀、祭祖禮儀等傳統節慶和禮俗。在教育過程中,要充分用好這些傳統節日,組織學生進行文化探尋。如了解春節的來歷,熟悉春節的習俗,學習春聯的寫作等等。又如在學生年滿十八歲時舉行成人禮儀,幫助了解古代的成人禮儀文化。成都的杜甫草堂每年正月初七都要舉行祭拜詩圣活動,主祭人儀態莊重地完成凈手、奠帛、誦讀祭文等環節后,都會有中小學生集體誦讀祭文。
3.教學場所物盡其用,開發社會資源《綱要》要求,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活動中,“要利用學校博物館、校史館、圖書館、檔案館等,結合校史、院史、學科史和人物史的挖掘、整理和研究,發揮其獨特的文化育人作用”,要“充分利用博物館、紀念館、文化館(站)、圖書館、美術館、音樂廳、劇院、故居舊址、名勝古跡、文化遺產、具有歷史文化風貌的街區等,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和現場教學”。除了課堂這一固定場所,傳統文化的教育還可以大力積極拓展教學場所,大力開發社會資源。
[摘要]網絡技術的發展為人類社會的進步提供了豐富的技術上的可能性,同時也對人類社會傳統的倫理道德提出了新的挑戰,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改變著一些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網絡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尤其是倫理道德問題已不容忽視??疾旌脱芯烤W絡發展中派生的倫理道德問題,探尋可行的解決對策,必將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
[關鍵詞]網絡技術;倫理道德;研究
作為當代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現象,網絡技術的影響力正在日益增強,影響面也不斷擴大,其中的倫理道德問題也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對網絡技術引發的倫理道德問題進行分析,充分發揮網絡技術在深層機理上對社會倫理道德傳承、建構、維持、鞏固的作用,是當前社會研究的重中之重。
一、網絡技術發展所帶來的倫理道德問題。
網絡技術發展所帶來的倫理道德問題涉及的范圍比較廣泛,在此我們僅通過兩個案例來闡述問題的幾個方面。
1.個人隱私遭遇尷尬。
當今社會,有少數人把他人隱私當作金礦,在網上公開叫賣。個人隱私的任意買賣、交換和組合,使得公眾在網絡世界和現實世界中毫無隱私可言。屢見不鮮的手機詐騙案讓我們看到,犯罪嫌疑人之所以詐騙得逞,他們對受害人個人信息的準確掌握是一個關鍵環節。也就是說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也許您的姓名連同您的電話號碼、郵箱、家庭住址、職業等個人資料早已成為了別人買賣的商品,甚至有的網站明碼標價出售真實有效的身份證掃描件等個人信息。
個人隱私遭泄露,不難解釋:剛買了房子,就有人打電話詢問要不要出租、要不要貸款;剛買了新車,就有人打電話問要不要入保、要不要辦理洗車卡;剛剛開始旅行就收到各種廣告短信。
2“。艷照門”事件。
2008年1月,某國外網站驚現疑似香港藝人陳冠希與多位女性親密關系的不雅照片,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隨著時間的推移,事件愈演愈烈,所牽涉人數不斷增加,成為各大討論區和網站的熱點。網絡成摘要:外語教學的根本目的也是在實施一種文化教育,所以在實施這種語言文化教育的同時就不能僅僅向學生傳輸語言本身的知識,而要結合語言特點賦予其豐富的語言文化信息,才能更好促進外語學習的成效。本文旨在討論英語文化教育在外語教學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外語教學文化教育背景信息
引言
我國外語教育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受結構主義和行為主義的影響而偏重在語言形式的教學上,文化教育在外語教學中所占的比重甚低。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語言與文化,文化與交際之間的關系的認識逐漸加深,人們開始肯定語言與文化之間的不可分割以及文化因素在跨文化交際中的重要性。本文重點論述外語教學過程中語言文化教育所起的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英語語言文化簡史及概要。
談到英語語言文化,我們不可能不談英國和美國。英國文化源遠流長,經歷了長期、復雜的發展演變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文學本體以外的各種現實的、歷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對文學發生著影響,文學內部遵循自身規律,歷經盎格魯—薩克遜、文藝復興、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現代主義等不同歷史階段。戰后英國文學大致呈現從寫實到實驗和多元的走勢。美國文學在`19世紀末就已不再是“英國文學的一個分支”。進入20世紀,美國文學日趨成熟,成為真正意義上獨立的、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民族文學。戰后美國文學歷經50年代的新舊交替、60年代的實驗主義精神浸潤、70年代至世紀末的多元化發展階段,形成了不同于以往歷史時期的鮮明特色和特征。
英語的根源很復雜,包括拉丁語、日耳曼語、凱爾特語、挪威語等等,這樣一種語言難免不會出現混亂。但它同時也變得更富有彈性,也更強大。在需要新詞時,英語本身設置的障礙很少。出版商每年都要推出記錄大量新創詞的字典,而英語隨時準備接納它們。
目前,全世界有3.8億人把英語作為第一語言,大約2.5億人將其作為第二語言;另外還有10億人正在學習它;全球大約1/3的人口每天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接觸到它;并且據估計到2050年,世界上一半的人都能比較流利地使用這種語言。它是全球化的語言,廣泛應用在國際商務、政治和外交領域中;它也是電腦和互聯網的通用語言。你會在羅馬街頭的廣告上發現它;從東京的流行歌曲里聽到它;在柬埔寨官方文件中讀到它;德國的電視和廣播中有它的專門節目;法國的商務學校教授它;波利維亞內閣開會時,它是主要的表達工具。誠然,這種在14世紀的英格蘭只有“下等人”才講的口語,已經在漫長的歷史中發展演變為全球通用的語言。
二、語言文化對人類文化發展所起的認知作用。
語言是構成文學作品的基本元素,是對人生體驗的文化表征。而文學作品又隱含對生活的思考、價值取向和特定的意識形態。閱讀英美文學作品,是了解西方文化的一條重要途徑,可以接觸到支撐表層文化的深層文化,即西方文化中帶根本性的思想觀點、價值評判、西方人經常使用的視角,以及對這些視角的批評。
英美文學是對時代生活的審美表現,是英國人民和美國人民創造性使用英語語言的產物。英語表意功能強,文體風格變化多,或高雅、或通俗、或含蓄、或明快、或婉約、或粗獷,其豐富的表現力和獨特的魅力在英美作家的作品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閱讀優秀的英美文學作品,可以感受到英語音樂性的語調和五光十色的語匯,回味其“弦外之音”。
因此,開展外國文化研究,有助于我們開闊眼界,了解外國文化,豐富我們的知識,啟迪我們的智慧,有效提高外語教師隊伍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從而更好促進外語教學的發展。
三、外語教學中的文化教育手段和途徑。
首先在教材選編上應使語言教學和文化教育同步發展。因此在語篇選取時要考慮那些語言精華的文學作品和介紹語言國家風俗習慣的語言材料。隨著語言水平的提高,文化愈益顯得重要,教材中便可以選入一些反映深層文化的語言材料。
其次在文化教學過程中要堅持實用性和循序漸進性原則。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進行語言文化教學,注解,實踐,對比,融合等都是常用教學方法。
另外在課外補充上要下大功夫。教師要根據學生水平布置難度相當的外語原版讀物任務,同時包括閱讀心得,主題概括和課堂討論等方式來鞏固閱讀效果。要求學生根據不同的閱讀材料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有的要掠讀,有的要精讀,還有的就要反復咀嚼,以此來大量攝取語言文化知識,深層挖掘語言背景信息。
整個語言文化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教授學生學會主動積極地創造條件和環境去學習和了解語言文化。
結語
我們提倡跨文化交際的外語教育,目的在于培養和加強外語學習者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文化適應能力。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要要求外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未來社會的外語人才,不僅僅要具有外語語言的自如運用能力和外語交際能力,同時還要求是具有較高的人文素質的國際化外語人才。
參考文獻:
[1]陳申,外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9.
[2]許國璋,Culturally-loadedWordsandEnglishLanguageTeaching[A]。
[3]胡文仲,文化與交際[C].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4.
[4]王宗炎,語言學和語言的應用[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
[5]張紅玲,從跨文化角度看中國外語教學改革:中國外語教學中的文化現狀調查[A].
本文關鍵詞:外語教學文化教育背景信息
為這次事件快速傳播的關鍵。
艷照出現后個別網站利用搜索引擎、論壇、博客、相冊等方式,大量傳播“艷照”視頻和圖片,使得互聯網上一時間出現了一股群體性傳播照片的濁流。這不僅侵犯了當事人的隱私權,還污染了社會,對未成年人造成了很壞的影響。
二、問題存在的原因。
1.網絡信息把關難,喪失倫理道德的行為難以監督和控制。
網絡不像傳統媒體那樣易于把關,網民具有與傳播機構平等的傳播權,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網絡向外傳播信息。信息傳播主體在網絡上的虛擬化,是虛無主義和自由無政府主義倫理觀盛行的根本。喪失倫理道德的行為難以監督和控制,個人隱私被侵犯,信任與責任就會出現危機。
由于網絡隱匿了人的真實身份,使得傳播者不必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所以敢于傳播一些未經查實、會對社會及個人造成極大影響的信息。例如,香港某雜志由于刊登藝人劉嘉玲的作為封面而被吊銷營業執照,取消發行權,而在網上不斷此類照片的神秘人物,至今仍逍遙法外。
2.網絡自主性強。
網絡的自主性強導致網民可以自由復制粘貼或者直接鏈接各類信息,這就導致許多不良信息在網絡虛擬環境和社會現實環境中以網狀形式迅速散播,致使損害后果難以估量。手機拍照、攝像頭、網絡傳輸都給了隱匿掉真實身份的網民太多的制造話題的機會。
在我們過度強調言論自由的同時,很多污濁的信息正在侵噬著人們的心靈,部分不健康的信息正在污染孩子們健康成長的環境。很多小網民有意無意之中觀看了數量巨大的不雅照片,使得本在正確引導下成長的身體、生理、知識、教育體系被打亂,在好奇心和模仿的的過程中可能會誘導他們走入歧途。
3.網絡信息傳播具有高速度性。
許多網民用虛假的信息登陸注冊后,便可以隨意發帖、轉帖,一旦傳播的信息涉及他人隱私并造成巨大損失時,受害人難以及時查證言論者的真實信息,很難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例如:“艷照門”事件一開始,照片便被網民瘋狂轉載,直到警方介入,事情才稍有收斂。但有的網民已經把照片下載到電腦或手機上并私下流傳,這就使得損害結果無限擴大。
另外,許多網站不會著力刪除上傳或轉載的黃色照片,一味追求點擊率、一味追求賺錢,把倫理道德擺在一邊,把青少年教育擺在一邊。甚至個別網站在接到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通知后依然不采取有效措施,致使黃色、下流乃至的內容在網上長時間停留,部分網站的所作所為不僅超越了社會道德的底線,也超越了法律的底線。
4.信息資源的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販賣他人隱私的網站之所以生意興隆,主要因為他們以低價收集隱私信息,靠增加點擊率收取會員費用,同時不斷完善資料庫。只要客戶有需要,他們就可以請網絡高手運用“人肉引擎”等手段,搜索到客戶要的任何資料。
販賣他人隱私的網站抓住了大部分網民的心理,只要申請人提交真實信息,獲得認證以后,支付相關費用就可以獲取他人的隱私;若在網站上公布他人隱私,并博得眾人的眼球和點擊率就會得到價值不菲的獎金。
三、解決措施。
1.加強立法。
我國對網絡信息的立法工作一直十分重視,制定了一批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等規范性文件。信息產業部《互聯網電子公告(BBS)服務管理規定》第15條規定:“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者應當記錄上網用戶的上網時間、用戶賬號、互聯網地址或者域名、主叫電話號碼等信息,記錄備份應保存60日,并在國家有關機關依法查詢時,予以提供?!比绻芎θ嗽跈n案留存期之后提訟,就難以找到信息的直接者。
我們國家涉及到保護個人隱私的法律也制訂了一些,但總的來說,現在的立法是分散的,保護的力度也不夠,執法的機制也不健全。設立個人信息保護法,有效保護個人信息不受侵犯,已經成為每個公民的迫切需要。
在今后的立法中我們應著力解決法律法規條文內容重復、監管手段單一、缺乏可操作性、各部門之間權力沖突等問題。
2.加強網民倫理道德約束,掀起全民抵制低俗之風。
在進一步加強網絡安全技術的同時,必須做到標本兼治,不僅要從技術上遏制引起倫理道德問題的行為,更要從道德主體的道德意識及其行為等根源入手,既要讓網民進行自我倫理道德約束,也要充分做好技術準備;加強大眾傳媒社會責任感。
抵制低俗之風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每一個網民都應該自覺遵守法律法規,提高道德操守,真正做到抵制低俗之風從我做起。不低俗信息,不登陸低俗網站,不轉載低俗信息,不給低俗之風以可乘之機,同時對于個別低俗信息的網站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造成抵制低俗之風的強大聲勢,讓那些違法網站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每一個網民都有凈化網絡空氣、營造文明健康網絡新風尚的義務,每一個網民都有利用網絡資源宣傳健康文化的權利。
3.發展民主政治,提高新時期我國輿論監督的水平。
輿論監督如果不能擁有相應的自,就無法表現其權威性。因此,建立一套諸如《新聞法》、《輿論監督法》之類的輿論監督法律體系,從法律上、制度上保障輿論監督的權力和義務已是當務之急。另外,人民群眾是輿論監督的主體。網絡媒體只有依靠人民群眾、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才能發揮輿論監督扶正祛邪、激濁揚清的作用。
4.打造誠信政府。
政府應加強對信息真實性的審查,嚴打工作作風漂浮、工作紀律渙散等不良之風。很多普通的案件轟動全國,是因為從案件中暴露出很多令人關注的問題,這些問題表明在打造透明政府、責任政府、誠信政府等方面還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之處,亟待完善和加強。人民群眾可以允許政府在工作中“犯錯誤”,但不能原諒政府缺乏誠信。我們在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建設法治政府、責任政府的同時,也要重視政府的誠信建設。
5.謹慎對待網絡。
一些網站采用“誘導性注冊”,以獲得更多服務為誘惑,盡量讓網民把信息填完整,包括身份證號、家庭住址、職業之類。
然后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將這些信息商業化處理。因此網民應注意,除了網上交易等必須使用身份證的情況外,在一些小網站注冊時,不要輕易泄露自己的身份證號,更不要在網上公布別人的隱私,否則就是侵權行為。網民可以在言論中發表自己的看法,對不道德的現象加以評論、批評,但不允許對言論對象施加言語侮辱,無論言論是否屬實,只要言論中存在侮辱他人的行為就構成了侵權。
[參考文獻]
[1]吳秀珍。對倡導網絡道德、構建和諧網絡的思考[J].河南社會科學,2008,(2)。
[2]彭娟娟,陳發俊。因特網對社會正負效應的案例探討[J].科技資訊,2008,(3)。
[3]楊英倉等。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對策[J].貴州工業大學學報,2008,48(1)。
[4]楊曉波。淺談我國的網絡道德建設[J].臨滄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2)。
[5]歐英利。論網絡道德建設及網絡主體調適[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8,(5)。
關鍵詞:詩歌 想象力 傳統文化
1.從詩歌內容出發,活躍學生審美的想象力,體會意境美
所謂的意境,它是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與詩歌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即詩中“意”與“境”的和諧統一。中國古典詩歌的內容都是詩人們精心挑選的題材,特別是一些寫景抒情詩,幾乎每一首詩歌都是一幅唯美的畫面。相比較我們現在的詩歌,已經很難尋覓到這樣的詩歌了。意境美已經成為了中國古典詩歌鑒賞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這是古代詩人們留給我們的豐富文化遺產,那些雄奇開闊、曠遠悲涼、恬靜閑適、朦朧淡雅……的意境,往往能給我們帶來心靈的沖擊。當然,要領會這些意境美,就必須要從詩歌內容出發,引導學生能在教師的講解下,通過想象,看到蘊藏在詩詞中的“言外之意”的意境,做到披文入情,由情悟理,從而得到美的享受,接受這種意境之美的陶冶。例如教學王維《過香積寺》,要引導學生從詩歌中尋找作者描寫了哪些內容(即尋找意象),有“古木、深山、鐘聲、泉聲、青松、古寺”等意象,以及讓學生根據詩中描繪的這些畫面,想象出一個清幽、寂靜的意境。詩的色彩美在學生的腦海中呈現,自然而然就進入了詩的意境,對詩的理解也就更深了??梢哉f,引導學生從詩歌內容出發,通過想象,當那些絢麗多彩的景色、畫面呈現在學生面前時,學生無不陶醉于那些美妙的意境當中,這種想象力的沖擊使他們對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文化有著更深的感受,仿佛可以觸摸到詩人們筆下的景物,進行心靈的對話,對于陶冶他們的心靈、審美、體驗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2.運用電教多媒體,再現美的情境,給學生以美的感受
在詩歌教學中進行民族文化教育,要講究形象直觀和語言直觀,以感性形象為支撐??梢猿浞诌\用現代化教學媒體的形、聲、色、光,把音樂、美術、文學、音像等諸因素優化組合起來,把學生帶到一定的情境中去,從而激活學生思維,產生一定的情感,使之獲得美的享受。
因為詩歌里豐富的傳統文化可以通過多種渠道來挖掘,詩人筆下呈現的畫面之美,可以借助唯美的圖片來豐富我們的想象力;那些平仄相間的語言,可以通過音頻的朗讀來吟誦;甚至還可以借助古典音樂把我們帶入詩歌的意境當中。如品析《春江花月夜》這首長詩時,我就一邊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一邊帶領學生吟誦,只需朗讀兩遍,學生就已陶醉于其間,自發地去理解詩歌內容,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在品析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時,我采用播放幻燈片的方式將兩組圖片進行對比:雪前狂風怒號,遍地肅殺的景象,雪后變幻成一片春意盎然,明麗可愛的景色,而且這兩組圖片都是以邊塞作為背景。同時,我還播放民樂《陽關三疊》,讓學生在詩與音樂的旋律中體會詩人的離愁別緒。
古詩詞的語言極為凝練,它往往以極其簡潔的語言創造出優美的意境,表達出豐富的思想內容和深厚的情感。在電教多媒體的幫助下,容易構建一個構圖美、色彩美、音樂美的意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詞這一文化瑰寶。
3.從作者的思想情感出發,深入挖掘,牽動學生情感
所謂“詩言情、言志”,在古典詩詞中,無論是寫景還是敘事,無論是詠物還是懷古,都會寄寓著詩人一定的思想感情,那么,鑒賞詩詞中的內容情感就成為了重點。在他們的作品里,有表現憂國憂民的情懷,如杜甫的作品;有表現建功報國的豪情壯志,如王昌齡、陸游、辛棄疾等人的詩歌;有表現思鄉懷人的情緒,如柳永的《雨霖鈴》、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還有一些表現超塵脫俗、感時傷逝的作品。這些情感的抒發無一不是詩人們內心最真摯、最熱烈的吶喊,時隔至今,我們在賞析這些詩詞時,仍不免為當中所透露出來的情感而折服。那么,為什么說對古典詩詞中作者情感挖掘是鑒賞的重點?因為反觀我們當代,經濟對人們思想的沖擊已非同一般,在金錢的驅使下,有多少人喪失了道德,適Я蘇庵秩攘業那楦校現代人的精神世界早已空虛,甚至是無以寄托。詩詞中這些至真、至善、至美的情感恰恰是我們如今所缺失的,他們留下來的這些民族文化確是需要我們去繼承、發揚,特別是對于中學生來說,他們的心智、情感發展正趨于一個定型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滲透情感教育,讓他們感受這些蕩氣回腸的旋律,感受中國古典詩詞有的文化底蘊,可以說是一劑良藥。
中國古典詩詞中蘊含的文化內容豐富多樣,我們要善于發掘,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整合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寬語文學習的渠道,為學生營造一個濃郁的學習氛圍,讓民族文化的甘泉流淌在他們心間。
參考文獻
關鍵詞: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教育視野
自我國教育事業不斷完善以來,越來越多的音樂高校開始加強對實施多元化音樂教育這一理念的重視。但如今的高等學府不同于專業的音樂院校,在專業的音樂人才培養方面手法并不成熟,往往投入不菲,而得到的效果卻微乎其微。相對的,普通高校在培養一些專業性較弱、但能夠掌握基本的樂理知識和基礎音樂技巧的可開發性人才方面更占優勢。所以相比于在普通高校中實施專業知識的傳授,對學生進行多元化音樂教育顯然更易于培養大量的基礎性人才。由此可見,多元化音樂教育在高校教育中有著樂觀的推廣性與實用性。
一、多元文化教育視野下的音樂教育概述
多元文化的理念,是多種文化融合的產物。它不同于任何國家或地區的文化習俗,也不符合當下的任何一種文化理念。多元文化教育,是近些年新生的教育模式,旨在應對文化交融的嶄新局面。作為多元文化的一個典例,多元音樂文化滿足多元文化產生與發展的每一個必要階段,是多元文化的一個標準產物。為應對其教育教學方面新出現的問題,現對多元文化視野下的音樂教育加以概述。
(一)音樂教育內容。音樂形式在各地有著不同的區分,但其內容往往大同小異。對學生的音樂教育內容,無非包括動作、語言、樂器三方面。但由于多元化教育的前提以及多元文化的融入,對學生的教學內容就需要跟得上時代的發展和當下的需求。以筆者觀點,國內高校在對學生進行音樂教育的過程中更應注重對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合及吸收。每個民族的音樂文化同樣滿足多元化教育的需求,且其歷史悠久,發育成熟,利于開展教育。且在各國文化相互沖撞的當下,只有一心致力于發揚發展本國的傳統音樂文化,才能在保證傳統音樂文化得到弘揚的同時,也能在多元文化的流行趨勢下保守住自己的地位不變。眾所周知,我國地理區域跨度較大,文化水準差異較高,五十六個民族文化差異的存在使得我國具備先天性的多元文化。這些民族中,大多數都具有各自的音樂文化傳承、語言習慣,個別的還有自己的樂器傳承。這是一個進行多元化音樂教育的優勢所在,也是教育內容的一個豐富源泉。我們應當對多個民族的文化差異在肯定和尊重的前提下進行開發與傳承,并在此基礎上引入國外的優秀理念和優秀文化因素,豐富現有的內容,來達到進行多元化音樂文化教育的目的。
(二)音樂教育形式。固有的教育形式已然成型,但并不能滿足文化多元趨勢下的時代要求。隨著各國文化的引入,我們也應當適當改善現有的教育形式以應對形勢的不斷變化。生源的冗雜,在吸收了各地人才、集合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的同時也產生了學生興趣不同的問題。這就要求高校的音樂教育工作者對此付出更多的辛苦。首先,應當加強對學生的溝通,了解學生對不同音樂文化的了解,進而共同確定學生的發展方向;其次,教育工作者應當樹立起新的音樂教育概念。想要對音樂教育進行多元化改革,就需要對新的教育形式存在著新的認知和理解。教育工作者需要比學生群體先一步了解音樂文化的發展趨向,且要對其有著更深層次的理解。
二、多元文化教育視野下音樂教育現狀
中國一直以文化古國著稱世界,幾千年的歷史沉淀下來,如今遺留給我們的都是歷史的精粹所在。經歷自身的多元化交匯與融合,民族文化的多元性是時展的必然方向。由于我國各民族的起源與經歷不同,歷史的遺留問題便逐漸演化為現今的文化差異。音樂與生活密不可分,也是生活習俗的一個較為直觀的表達途徑。因此,我國在音樂教育方面自古以來即存在著多元性這一必然結果。再將視野轉向國外。美國一向以多元文化著稱,這與其歷史發展密不可分。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移民國家,大量外來因素的交集與碰撞直接導致了其多元文化的產生。由于來源不同,其教育方式必然會采用多元化這一手段。在其他地區無法發展的音樂流派在此得以進步并傳承,說唱音樂、黑人音樂、鄉村音樂與爵士樂等便是由此得以流出并風靡全球。不同于美洲,歐洲國家的音樂則是以本土音樂為主。傳統的歐洲音樂同樣歷史深厚,但伴隨著大航海時代世界各地文化的流入同樣對其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對其進行吸收后,歐洲音樂文化同樣產生了差異與分支。這些差異作為教育素材,同樣被歐洲各國的音樂院校加以利用和吸收。反觀國內,伴隨著經濟人文等領域的發展進入穩定期,教育事業的發展成為了目前一大重點建設項目。我國政府對教育事業的重視程度也在日漸加深,有政府的導向所在,教育事業也在以符合我國國情的方式進行著有序的開發與進步。而音樂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必修科目之一自然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這一點在越來越多的音樂節目出現,且廣受歡迎這一方面得以體現。目前,世界各國頻繁進行經濟貿易的同時,文化交流的頻率也在逐漸增高。各國秉持著本土文化的民族特色與傳承手法的同時,也在頻繁吸收著外來文化的精髓所在,以至于目前的文化正朝著全球化、多元化并存的形式發展,其中音樂文化也基本符合上述概況。
三、多元文化教育視野下音樂教育的方法
(一)樹立音樂全球化的理念。音樂文化不是個人所有,也不是某一國家所特有。因此對音樂全球化這一理念的樹立十分重要。音樂文化相比于中國,更屬于世界。音樂無國界這一點認知需要被全體音樂教育工作者所熟記于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灌輸對中外音樂文化差異性的包容與理解,并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來使學生正視國外文化的存在,了解中外音樂文化所存在的各種聯系。在使用固有思維對學生開展教學工作的同時,也應當豐富課余文化,主動為學生創造吸收外來音樂文化的機會。可以通過開通國外優秀音樂文化相關選修課、教育學生使用國外音樂表達形式進行演奏演唱等方式,來賦予多元化音樂教育以新的生命力。
(二)改進教學方法。在對固有教學方法進行反思后,筆者認為相比于國外的教學方法,國內所使用的教學方法并不適用于目前所處的多元音樂文化這一大環境。筆者認為,適當對現有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將對多元文化這一特性更為契合,也是多元文化教育視野下對我國音樂教育進行改良的重中之重。首先,教學過程中應摒棄現有手段中的些許詬病。目前的教育方式過于死板,音樂應是作為藝術被看待,而不應作為一門技術被灌輸。在教學過程中,相比于對音樂技術的教育,教育工作者應更加看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例如,在講解中國古典音樂與民俗音樂時,可以適當進行跨學科方面的拓展。先對學生進行該地區的歷史典故、人文軼事、地區環境展開介紹,配合以相關民俗音樂的發展特色,讓學生在自主探討與加深了解的過程中進行音樂知識的學習。這既能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主動性,同時也可以達到多元化教育的目的。還可以由教師帶領學生參加本地區有關的音樂文化匯演,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素養;還可以鼓勵學生參加有關方面的學術研究與討論,讓學生直觀地了解目前國內音樂教育的發展動向與前沿趨勢。
(三)增強師資力量。目前國內的音樂教育工作者存在著兩極分化的情況。前沿的教育科研工作者擁有較高的音樂素養與專業知識,但無法直接參與教育工作;基層教育工作者雖具備基本的要求,但在多元化教學方面的乏力。多元文化的改變和延伸較為頻繁,而對于有關教育工作者的培養顯然不足以應對,嚴重影響了工作的開展以及有關多元化教學的發揮。因此,在提升有關教師自身素養的同時,增強有關師資力量才是根本的解決方式。一方面,擁有雄厚實力的相關教學工作組的高校應加強經驗共享,將自身有關多元文化教育方面的成功案例與使用戰略分享給兄弟高校;有關學術組織也應更多的開展有關方面的合作探討,將有效經驗共享給一線教育工作者;有能力的高校和部門還應組織相關的教師培訓活動,進行相關知識的灌輸、教師工作的核查以及教育能力的再提高。高校的管理職能部門也應對相關活動給予更多的鼓勵與支持,譬如組織教師進行國際培訓或引進外籍教師。這不僅能鼓勵教師在工作方面的積極程度,還能更加高效率地吸取先進文化經驗,更直觀地提升本學校的競爭力與教學水準。
(四)設計多元化音樂文化課程并改進教材。相比于在現有的教授課程中穿插課余文化來增強學生的興趣,開設相關的音樂文化課程顯然更為直觀有效。高??梢詤⒖几鞯匚幕町悾_設相關的本地音樂文化課程以提升課程的趣味性,同時可以一舉兩得地使本土音樂文化得到傳承?,F有教材由于是教育部在數年前編寫,至今雖有改版卻與之前大同小異,這一點顯然并不滿足當下多元化教育形勢下的需求。新版的教材需要搭配新的教學手段,添加符合多元化教育需求的新素材與教學模式。在現有教材的基礎上,可以適度增強有關民俗音樂文化內容和外來文化歷史介紹的部分,以填補多元化元素方面的不足。
四、結語
當下,音樂教育行業正面臨著多元化教育手段更新,這是一大挑戰甚至可說是難題。如何解決現有教育手段上的一系列弊端,如何面對多元文化融入帶來的一系列影響,如何改善中國傳統民俗音樂文化與外來音樂文化融合上的矛盾,都需要我們進行深刻思考。多元化音樂教育為音樂教育事業的進步帶來一個全新的突破口,但處理不當也會為該事業的發展留下一系列的隱患。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還需要理論結合實踐,繼續摸索探討,并最終達到平衡。
作者:王思童 單位:中國音樂學院
參考文獻:
[1]管建華.多元文化教育視野下的音樂教育[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11(03):19-21.
關鍵詞:全球化;多元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
目前,全球化以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席卷整個世界。始于經濟的全球化現象,也涉及政治、文化和教育等領域。多元文化教育和跨文化教育是文化交流的兩種特殊現象,在全球化背景下被賦予了新的涵義。實施多元文化教育與跨文化教育是世界教育發展的趨勢,成為多數國家的一項重要的教育政策。
一、多元文化教育與跨文化教育的關系
多元文化教育以多元文化主義為主要理論基礎,主張鼓勵學生多元學習,放棄偏見,學習來自各個不同族群、階層的知識與價值,主張以相互尊重與容忍的態度來面對因為不同性別、種族、階級、宗教、地區因素所造成的差異,主張在種族、階級、性別與地域等方面要去中心化。跨文化教育是指跨越本民族、跨越本國家,對其他民族、國家的文化進行學習和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他國、他民族,以促進國家與國家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
從發達國家的教育實踐看,多元文化教育與跨文化教育在目的、基礎、背景等方面具有很多共同點,但二者并非同一概念,主要區別有:
1.立足點不同。多元文化立足于他民族學習本民族或本國的傳統文化;跨文化教育是立足于本民族或本國文化而學習他民族的文化。
2.具體目標不同。多元文化教育是為了使少數民族學生或移民學生享有平等的教育機會,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并適應他民族的文化而更好地生存;跨文化教育的目的是更好地理解他國或他民族的文化以期望能更好地與之交流。
3.歷史背景不同??缥幕逃窃趪H交流日益頻繁、全球經濟一體化加快,國家之間競爭日益激烈,又有相互依存的經濟關系,為了培養更好地適應并能提高本國與他國合作的成效,增強國際競爭力的各類高級國際級人才的情況下而被高度關注;多元文化教育是基于尊重少數民族的教育權利和加強對移民的教育,以使其更好地適應移入國文化并能更好地為移入國服務。
二、全球化與多元文化及多元文化教育
全球化與多元文化二者之間不是簡單的趨同和存異,全球化是在多樣化性的前提下,是各種文化緊密聯系,看到差異,為世界文化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新的動力。全球化為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鑒提供了便利,使得不同文化前所未有地聯系起來,不是強勢文化吞食其他弱勢文化,也不是不同文化融合成為一種文化。全球化與多元化并不矛盾,而是形成一個整體的世界可以容納各式各樣獨特而又相互聯系的文化形式。因此,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就更有其發展的必要,它能使全球一體化的情況下,各民族的傳統文化保持自身的相對獨立性又能進一步發展。
三、全球化與跨文化教育
1.全球化促進跨文化教育的發展。跨文化現象和跨文化教育由來已久,但是在全球化高速發展的今天,跨文化教育已經遠遠不同于其產生之初的意義,當今的跨文化教育在文化交流的基礎上已經向縱深發展,成為世界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全球化形勢下的經濟、科技的進步為跨文化教育的廣泛開展提供強有力的物質基礎。全球化首先是從經濟開始的經濟全球化帶動了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科技的進步為跨文化教育的廣泛深入開展提供了必須條件,突破了地理條件、物質因素的限制,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變得從未有過的方便。全球化進程中快速流動的人才均具備一定的文化基礎,在流動過程中又能自覺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文化(本民族的文化)帶到他文化之中,吸收他文化,從而形成文化交流。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流動也是一種重要的跨文化教育。
2.跨文化教育促進全球化進程??缥幕逃秊槿蚧陌l展提供了人才儲備,全球化進程中需要大量具有進行交流所必須的知識和技能高級人才,這些人才的培養都依賴于跨文化教育的廣泛開展??缥幕逃械奈幕?、科技的交流是全球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跨文化教育促進了文化的交流,縮短了民族與民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進而有利于推動全球化的進程。
四、多元文化教育與跨文化教育對我國教育的啟示
1.更新觀念,加強多元文化教育與跨文化教育。在現代科技的推動下,全球化進程加快,文化的交流和人員的流動頻繁,每個國家或地區都生活著不同種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這使得國家的人口結構呈現出多元化的樣態。各種文化和價值觀念需要彼此尊重,才能保證社會的穩定并促進文化的交流與發展。多元文化教育注重各個族群的文化教育以及弱勢群體的教育,符合教育民主化的基本要求,是教育民主化的重要價值取向。多元文化教育與跨文化教育符合歷史發展潮流,是世界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