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15 04:35:5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揠苗助長教學反思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5)03-0096-01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學生能更好地學好語文,語文教師應該在構建有效課堂方面潛心鉆研,讓課堂成為提升學生能力的主陣地,讓每一節語文課都成為學生張揚生命的舞臺。
一、了解學生
要想向四十分鐘要質量,教師就要善于把教學的重心從課堂教學移到上課前對學生和教材的解讀。對學生的解讀包括對學生已有知識儲備的了解,教師了解了哪些知識點是學生早已掌握的,是不用教的;哪些是部分學生會的,部分學生不會的,可以請會的學生教不會的,這樣既可以提高課堂效率,又可以最大化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試想一下,如果一節課下來只有教師一人說教和提問,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互動;只有教案的完整呈現而沒有學生能力的提升;只有教師的思維整合,而沒有學生的思維形成過程,誰能說這節課就是一堂好課呢?總之,一個心中有學生的教師不僅應在備課前能夠清楚學生的已有知識結構,在課堂上能夠和學生平等地互動交流,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而且對學生在各個年級階段的特點也應該有一個清楚的了解。教師在備課前還要預設學生在課堂教學的某一個環節可能產生的歧義和困難,那么,教師應該用什么樣的方法去解開這些癥結,促進課堂上的互動生成,體現個性化的教學特點呢?
二、解讀教材
對教材的解讀包括對課程標準和課本的解讀,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新基本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一條就是倡導教師在解讀課程標準的基礎上,不應只抱著教參備課,還應該擁有自己解讀教材的能力,并有一定的深度。只有這樣,教師才會很自然地把自己對教材的解讀帶進課堂,以自己的理解促進學生的理解。這樣的新基本功對教師的基本素質提出了挑戰,所以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鉆研教材,提高自身的素質已成為了當務之急。
三、激發學生的思考欲望
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告訴我們應當在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思考,學習和思考必須結合起來才有收獲,有效的課堂必然是思考的課堂。所以,激發學生的思考欲望,開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也是構建有效課堂的重要因素。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教師必須細細揣摩,對課堂中所提問的問題應在備課時精挑細選,嚴格控制數量,克服課堂提問的隨意性。要做到數量適中,也要避免兩種傾向,太多或太少。提問太多,學生沒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對所學知識難以理解、消化;提問太少,講授太多,學生難有參與的機會,最終會產生厭倦情緒。要盡量使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思考,使更多的學生有被問到的機會,并激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四、建立結構體系
課本知識是有一定結構體系的,一個智慧的老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善于教會學生一個個知識點,而且還會巧妙地把一個個零散的知識點聯系起來,形成一定的結構體系。當學生頭腦中有一個清楚的知識結構了,他們就能用這種結構體系來學習類似的知識。例如,筆者在教學二年級下冊的《寓言兩則》時,先學習第一則寓言《揠苗助長》,先板書課題,釋題后引導學生根據課題提問,然后整理出這樣五個問題:那個人為什么要揠苗助長?那個人怎么揠苗助長?揠苗助長的結果是什么?揠苗助長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么的道理?然后,筆者告訴學生這節課只要能解決這五個問題,就能學好這則寓言,目標明確了,學生的積極性也調動起來了,當下課鈴聲響起的時候,已經順利地解決了這五個問題,圓滿地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在第二課時中,筆者試探著問學生:我們怎樣來學習第二則寓言《守株待兔》呢?思索片刻后,有的學生舉手說:“我們可以用學習第一則寓言的方法來學習第二則寓言?!惫P者高興地點點頭表示支持,然后放手讓學生自己整理問題,再以兩人為一小組合作解決這些問題,最后集體交流匯報。因為有了第一課時的學習經驗,學生把在學習第一則寓言過程中形成的結構體系用來學習第二則寓言,感覺學習的內容簡單了,目標明確了,學習也更加主動了。
五、創設愉快的學習氛圍
心理學認為,愉快的環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賴,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習,更有利于知識的生成。因此,教師要運用語言、課件、音樂等各種手段創設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以一種自由、放松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中。然后再通過一系列的問題,把學生逐步引入課文深處,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深層次的學習,讓他們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探索知識,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問題中來,為實現高效課堂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六、讓學生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在課堂上,千萬別讓你的“告訴”扼殺了屬于學生的一切,讓他們去體驗,去探索,去感悟,去盡情地展示自己吧。在筆者的課堂上,有許許多多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資料都是學生自己通過課外書、網絡、家長等多種途徑搜集來的。他們往往期待著能將自己的成果展現給大家,這樣,無論是在課內還是課外,他們都表現得十分積極,而且極大地豐富了知識的儲備量。
七、學會反思
最近幾年,教育界倡導反思之風愈刮愈烈,專家教授反復告誡我們:“一個教師寫幾十年的教案可能成不了名師,但只要認真地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彼越處熢诮贪负吐犝n筆記后總不忘附上幾句輕描淡寫的反思,其實完全是為了應付領導的檢查。其實,只要我們每天記得把自己在課堂上某一環節的亮點和不足等記下來,并且要思考亮點為何成為亮點,要找到理論依據,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且這種理論聯系實際的做法是一線教師最大的便利。教師不要害怕面對課堂上的缺憾,因為只要是真實的課堂都不是完美的,重要的是在每節課后能敏銳地意識到哪個環節不盡如人意,并且能從一個個不完美中找到更好的方法來重建,那么以后的課堂可能又少了一個缺憾,多了一個亮點。
理論探索
(5)教育知識的實踐性的再思考 任永澤
(8)論教育家的界定與評價 陳祥龍
(11)資本積累:中學優秀校長成長研究的新視角 王彬 族 劉秀江
(15)哲學“反思”觀照下的教師專業成長邏輯 陳學金 鄧艷紅
(18)倫理學視野下的課程研究 王小鶴
(21)服務德育的方法:內涵、構成與基本特征 何玉海
政策與調研
(25)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工資政策合理性分析 任偉 王安全
(28)關于中小學教師消極輪崗的調查與反思 朱洪翠 楊躍
課題研究
(31)小學教師教學風格對創造性教學行為的影響: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翟媛媛 張景煥
(35)廣州市城中村青年心理壓力狀況分析 李江雪 李巍 魏曉麗
(39)初中學生英語寫作成績的影響因素與路徑分析 張又紅
管理研究
(43)利益焦慮:教育評估消極情緒表達的診治 林英典
(47)區域基礎教育科研管理中績效計劃與實施的思考 周慧
(50)中小學教育科研的特點、思路及其發展形態 鮑遠根
教師發展
(53)教眇幣現代化發展淺析 趙小成
(56)教師反思的域、限與場——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對教師反思的反思 尹浪 范會勇
德育與心理
(59)小群體對德育接受過程的影響 張瓊燕
(62)培養學生自律能力 提高班級管理效力 鄧璧瑩
學校視點
(65)主題型學校文化下的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游家水
(68)學校走內涵發展之路淺探 張永紅
課程與教學
(70)學校課程建設策略初探 戴雙翔
(74)對中小學數學教學銜接問題的思考 劉其祥
(77)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語言學習的個性化 徐虹
(79)中學英語教學中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 李華
(83)英語高效課堂中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交互轉換 何樹聲
(86)提高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淺探 陳淑賢
(89)淺談小學寓言教學的有效策略——以《揠苗助長》教學為例 何敏梓
(91)從“字詞句篇”入手,提高作業布置的實效性 劉偉棟
(93)活用探究 激活課堂——以高中《政治》教學為例 葉素珍
教育短論
&n
bsp; (95)做一名智慧的語文教師 朱曉蓉
(96)“讀”“寫”相輔,構建閱讀教學和諧之美 陳劍青
無
(97)廣州市南海中學 百年艱辛砥礪 世紀涵英哺才 無
(98)廣州市貿易職業高級中學探索多層次、多形式職業教育模式 無
(f0002)理論先行 聚焦課堂 力促專業發展——越秀區舉辦首屆教育學術節 無
(f0003)廣州市第四十一中學 全面化優質 特色化發展 無
首先,應在國家總的教育目標前提下,要從人的一生成長中基礎的因素與影響成長的最重要的要素中去確定。對比一般的人與成功人士,在學習、生活及工作中最能起最基本作用的,能影響人一生的要素中去挖掘本質與最有用的要素,一般來說,主要有四項:身心健康,習慣良好,學習勤奮,發展科學。
1.身心健康是一個自然人生存并立足社會的最基本的前提
這一點很好理解。在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對此都有許多體會。因為,沒有身心健康,就不會成為一個健全的社會人,就會成為家庭與社會的負擔,也許還會成為一個家庭的災難。這方面有許多案例。比如有些大學生甚至名牌大學的學生,因為心智不成熟,不能很好地處理與同學、朋友和老師之間的關系,常常發生矛盾,甚至做出過激行為,造成人身傷害,且付出血的代價。有些智商高的學生,因為身體素質不好,在校不能堅持正常的學習,畢業不能堅持正常的工作,甚至不能享受正常的生活樂趣。所以,身心健康是我們教育目標追求的最基本的前提。
2.習慣良好可以讓一個人終身受益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教育就是一個人把學校所學的具體的知識都忘記后剩下的東西。那么剩下的東西是什么呢?當然只有是在學校教育中所形成的良好習慣。美國《成功學》創始人拿破侖•希爾通過對500多名成功人士研究后指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培養具有良好的性格、習慣的人是任重而道遠的。從某種層面上來講,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將會決定學生的一生,是學生未來成功的基礎。美國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性格,讓孩子自強;我們要把培養良好的習慣作為我們學校對學生的教育培養的一個重要的目標。而且良好的習慣是完全可以通過后天培養的。理解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通過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來完善一個人的良好性格。
3.學習勤奮,其中的關鍵詞是“勤奮”
學習的最后結果如何,是由許多的主觀和客觀的因素來決定的,如個人的興趣、先天的接受能力和后天的學習基礎、教師的教學水平、學生的生活環境等等。在諸多因素中,有的是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有的是可以通過自身努力實現的,其中個人的努力就是勤奮。因為,勤奮是一個人對待學習的態度,而更多的情況下,對一個人的成長與成才來說,態度決定一切。
4.發展科學才有可能讓一個人循序而有個性地成長
發展是硬道理,但發展要講科學,不科學的發展就是亂發展,不科學的發展是有害的。首先,科學的發展,必須是循序的發展。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遵循這樣規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低級到高級。人的教育發展更應遵循這個規律,否則,必會受到規律的懲罰。反思當前的教育,是不是我們的家長和教師因急功近利而揠苗助長呢?分析一個優生在某個學段的品行和成績突然滑波,是不是揠苗助長造成的斷鏈現象呢?其次,科學的發展,必須是個性的發展。面對世界的多元化的發展,對人的發展需要也應是多元化的。由人的智能的多元理論可知,人的智能是不平衡的,即我們所說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個性特長。反思我們的家庭教育,周末逼孩子參加這樣或那樣的興趣輔導班,這到底是培養孩子的興趣還是打擊他們的興趣呢?是張揚個性還是泯滅個性呢?再反思我們中小學教育和高校自主招生,真正的“因材施教”做得如何?真正的“不拘一格選人才”又做到幾分?因此,在身心健康、習慣良好、學習勤奮的前提下,要根據個人的智能長處與興趣,揚長避短,這樣才是科學的發展。
二、中學具體教育目標在學校的實施
1.落實身心健康的教育目標
一是在身體的健康上,要求學生按要求確保每天進行一小時的陽光體育活動,從而確保學生的身體健康。二是為了將來進一步提高生活的質量,在學校期間最好能培養出一項自己喜歡的體育與藝術類項目。一方面是為了健身,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更好地提高將來的生活品質。三是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健全人格,抓好文明禮儀教育和開展勞動教育,讓學生能投身社會實踐,明確社會責任。要教育我們學生陽光、向上、開朗,不能封閉自我,要學會大方地與同學進行陽光交流,善于溝通,善于通過正確的途徑自我排解不良情緒,從而確保學生的心理是平衡的、陽光的、健康的。
2.落實習慣良好的教育目標
首先讓學生了解習慣有好與壞。好的習慣才是我們一生用之不盡的人生財富,而壞的習慣會阻礙人的科學發展。教育工作者要給學生指出良好的習慣是什么,提出在學習、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良好習慣的具體要求。如獨立思考、提出問題、課前預習、遵守公共秩序、講文明禮貌等等。并且讓學生明白習慣的形成過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讓習慣成自然。學校在日常的教育中,要做好督促檢查工作,與學生家長保持一致,使學生在生活、學習、休息、交往等方面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逐步讓學生理解并體會到習慣的神奇力量。
3.落實學習勤奮的教育目標
一是要給學生營造一個以勤奮刻苦學習為榮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在學校里,在教室里,都要有相關的標語內容。教師也要通過各種方式來積極傳遞這種精神,比如可以設一個表揚“勤奮、刻苦學習”的專欄,定期評比,進行獎勵,以鼓勵和激勵學生勤奮刻苦學習。也可以組織一些以“勤奮、刻苦學習”為主題的活動,讓每個學生融入這種氛圍。教師還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二是要因人而異確立學習目標。這個目標,在整個奮斗過程中需要學生家長、教師的監督和鼓勵來實現。有了目標的壓力和動力,那么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將會有了方向,他們才會為達成目標而開動腦筋,付出努力。三是要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教師要幫助學生制訂科學的學習計劃和方法,讓不同的學生都能獲得自己的成功,保持勤奮學習的勁頭。
4.落實發展科學的教育目標
關鍵詞:高職美術;新課改;素質教育;教學新思維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18-0242-01
一、高職美術的定位
作為新時期的美術教師,要對高職美術教育的目標和任務有著更清晰的認識:其一是使學生學習基本的美術知識;其二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和創造力,使之成為具有實踐能力和藝術敏感度的美術人才;其三是賦予學生文化藝術修養,適應社會需求;最終培養出完善人格和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專業人才。
新時期的高職美術教學強調對學生的興趣教學,通過美術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注重學生的審美體驗過程。高職美術教育要根據其自身特色,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培養兼具藝術感和實踐力的專業設計人員。
二、高職美術教學的獨特性
相對于其他學科,美術的教學具有較大區別,在教學任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都有很大不同,這點必須引起美術教師的重視。在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雙重背景下,高職美術教學是一種面向市場就業的技巧訓練,更是一種對學生文化素養的培育過程。在教學中,我們必須注重對學生審美觀和藝術敏感度的塑造和培養,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構建。
我國高職教育起步較晚,但近年發展迅猛,其中的美術教學,按教育模式分為藝術類和理工類。不同的學生對美術基礎和認知水平具有較大差異,必須針對學生自身的特點,開設內容不同的欣賞課程,逐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在欣賞和創作訓練中構建其審美觀。
三、提高美術教學效果的措施
(一)打鐵還需自身硬,增強自身專業素養
美術作為高職教育中的一門專業課,對授課老師的知識儲備和專業素養具有較高要求,美術教師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充實自我,增強專業素養。在日常工作中利用多種途徑為自身充電,認真研習教材,主動拓展知識面,為學生拓寬視野;閱讀美術學著作,不斷更新教育方法;學習最新論文著作,關注本學科動態前沿。通過這些途徑,提升自身美術專業素質、審美能力和創造力,為成為一名優秀的美術教師打好基礎。
(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與實踐能力并重
新時期的美術教學中要尤其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能獨立思考的學生才可以做到不迷信課本、不迷信權威、充滿自信,最終走向成功之路。獨立思考能力是學好知識的重要前提,也是在將來的人生道路上有所建樹的重要條件。美術老師在課堂中要避免過早對學生進行技巧培養,注重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子,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避免揠苗助長式的灌輸教學。在引導式教學中老師只是提出問題,避免直接給出答案,通過啟發和引導學生,細雨潤物般鍛煉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更新傳統教學觀念,加速美術課堂轉型
前文已經講到,高職美術教學與傳統高等美術教學有較大差異,二者有著不同的教育規律和模式。在高職美術教學中,避免直接照搬普通美術教學的方法和理念,犯“本本主義”的錯誤,使高職美術走入辦學誤區。高職教育要體現出自身的辦學特色,有別于傳統高等教育的特色:注重對學生的職業技能教育,強調應用實踐性,將創新力和動手能力相結合,實現學生審美力和藝術感的統一。
四、總結
新時期的高職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自身所肩負的責任,對高職美術的定位有清晰地認識,并在教學中不斷總結反思,總結經驗和教訓,不斷摒棄與新課改和素質教育不相符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加速高職美術課堂的轉型。高職美術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審美觀和創造力的培養,使學生成為兼具藝術敏感度和實踐力的高素質專業人才,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作為新時期的美術教師,要明確高職美術教學的重心,關注高職美術教學的動態趨勢,在積極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有效地把教學新思維運用到課堂中去。
參考文獻:
[1]張小鷺.現代美術教育學[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康釗.淺議啟發式教學的意義及運用[J].教育探索與實踐,2007,(1).
[3]寧吉.高職美術基本功訓練課程教學思考[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2)
[4]陳兵.透析高校美術課堂中的探究性學習[J].教育與職業,2006,
27:117―118.
[5]張盛蕾.高職院校美術教學實踐研究[J].職業技術,2011,(5).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 教學 有效性
在高中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逐漸深入的背景下,廣大一線教師和專家學者對當前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有效教學進行了許多有益探索,但在教學實踐中也出現了一些不良傾向。如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只重視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覺悟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只顧觀點、原理的教學,而忽視了聯系生動活潑的實際生活和社會實踐;只顧教學理念和方法的創新發展,而忽視了傳統的繼承;只重視“教”的理念和方法的轉變,而忽視了“學”的理念和方法的更新;只強調教學的個性特色,而忽視一般教學規律的遵循……
這些不良傾向,都不同程度地影響了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性。如何克服這些不良傾向,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
有效教學的實施需要許多條件,如社會的教育環境、學校的教學條件、教育者的素質、學生的知識水平等,也有許許多多的途徑和舉措,而本文著重針對高中思想政治課有效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從教學生活化、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師自身等方面進行粗淺探究。要克服上述不良傾向,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性,必須確確實實把握以下幾個基本點。
一、豐富課堂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新穎別致,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探求知識。因此,課堂導入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應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我們要根據高中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采取豐富多彩、靈活有趣的課堂導入。
1.利用故事、典故導入
作為政治教師,要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現象,搜集與教學有關的故事、歷史典故、成語故事等,并將其引入課堂教學,變枯燥為趣味、變深刻為通俗、變抽象為形象,以達到吸引學生,引發學生自主思考的目的。例如在教學“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中量變與質變時,可引用“揠苗助長”“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成語故事;在教學“矛盾的特殊性與普遍性的關系”時,可引用“白馬非馬”觀點加以說明。
2.利用對比導入
所謂對比,就是利用形象逼真的正反案例和兩種截然相反的事件結果,來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拓展思維發展,使學生對課程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從而主動積極地投入學習活動。例如,在教學“運動與靜止”時,可引用名言“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與“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條河流”進行對比,以此來引導學生用正確的哲學思維來區別于分析。
當然,導入方法有很多,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安排,為學生的下一步學習開好頭。
二、教學生活化,實現教學目標
教學生活化就是“在生活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的教育新理念,是立足學生生活實際,植根于學生生活世界,以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情感興趣等為出發點進行教學的理念。
教師應以政治教材為基礎,將高中生的興趣愛好和成長發展與政治原理、思想有機結合,使思想政治課堂貼近生活,融入生活,真正落實新課改“以生活為基礎”的教育理念,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真實地反映生活、服務于生活。例如,在教學“影響價格的因素”一節時,可引用社會熱點“物價上漲,尤其是房價上漲的現象。讓學生思考分析物價上漲的原因及影響因素。再如,春運時節,火車票為何一票難求?情人節時為何玫瑰價格瘋漲?啟發學生從供給和消費的角度進行分析。
三、更新教學手段,提高教學實效性
高中思想政治課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和理論性,觀點和原理都比較抽象,學生要學好這門課就必須具備較強的歸納、邏輯推理、抽象思維的能力,并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運用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擴大課堂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專研教材,進一步學習和深造,不斷更新和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教學水平。同時教師還要熟練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利用多媒體、掛圖等教學手段,使理論變得直觀、形象、生動、具體,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四、學會反思,打鐵還需自身硬
時代在發展,學生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表現出其獨特性,教師不可能沿襲多年的教學經驗和思想一成不變地貫穿始終。教師要經常參加一些新課程教學方式方法和教學理念的培訓,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豐富自己的教學,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教師要經常進行教學反思,反思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反思學生課堂行為和表現,反思自己在教學中的經驗和不足等,通過教學反思來提高對教學規律的進一步認識,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追求有效,同樣是思想政治課的永恒主題追求有效是一種理想的境界,它的實現需要一個過程,更需要我們去實踐、思辨、提升,才能使它成為現實。
參考文獻:
[1]徐靜《有效課堂之我見》《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2.4
摘 要:幼小銜接是幼兒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的關鍵時期,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深遠影響。目前,鄉村地區經濟發展滯后,教學理念陳舊,幼小銜接存在單向化、表面化等問題。本文從幼小銜接的概念入手,對鄉村學校設置非小學化幼小銜接班的必要性進行分析,旨在讓更多的人認識到設置銜接班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鄉村學校;非小學化;幼小銜接班;必要性
隨著素質教育成為教育教學的主流趨勢,人們更加關注各個階段的教育問題。學前教育是幼兒升入小學的重要階段,堅決不能小學化,不能將小學教學知識放到學前階段學習,要盡可能地使他們在輕松的環境中成長。目前在很多鄉村學校,幼小銜接階段存在教育問題,導致幼兒進入小學后,在生活、心理等方面出現斷層。究其根本是鄉村學校沒有設置非小學化幼小銜接班。因此加強對銜接班設置必要性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幼小接的概念
所謂幼小銜接,是指在我國早期教育與初等教育過渡和銜接問題的簡稱。隨著教育教學的深入研究,幼小銜接概念成為專業術語。在我國,幼小銜接即幼兒從幼兒園到小學之間的過渡階段。該階段,對于幼兒的成長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轉折期,如果處理不當,將會對幼兒的成長產生消極影響,故加強二者的銜接至關重要。
二、鄉村學校設非小學化幼小銜接班的必要性
1.滿足幼兒的學習需求
鄉村學校無論是在師資資源,還是在基礎設施方面都處于落后狀態,使得幼兒無法接受與城市幼兒同等水平的教育。設置非小學化幼小銜接班,不僅能夠改變家長、教師的觀念,還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幼兒的學習需求,使他們接受到更加科學的教學。很多家長認為,在幼兒園讓孩子多學習寫字、拼音等,能夠在上小學時更好地掌握課本知識,緩解學習壓力。如晶晶的媽媽每天空閑下來就會教晶晶背唐詩、背故事,不讓孩子勞動。這種重視積累而非潛能開發的行為,實屬揠苗助長,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會使孩子無法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
銜接班的教師會根據學生現階段的具體情況,采用合理的措施進行引導和教育,使幼兒能夠意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銜接班的教師會科學地安排學生的學習與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夠對拼音、書寫及數學等知識有初步認識,在進入小學學習階段后,有效緩解學生的落差感,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學習中,提高自身的知識接受能力。
2.培養幼兒各方面的能力
目前,很多學生都缺乏自理能力,不利于成長。在筆者看來,5~6歲的幼兒開始接觸“幼小銜接班”相關課程,包括拼音、識字等,當幼兒能夠掌握拼音方法時,便能夠通過拼讀的方式自主識字和閱讀,且能夠通過拼音記錄聽到的聲音,形成知識輸入與輸出的循環體系,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進一步學習漢語表達、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幼小銜接班的設置具有科學性,會根據該階段幼兒的特點,設置實踐活動。如在閱讀方面,家長應與孩子一起閱讀,引導孩子仔細觀察畫面,結合畫面討論故事內容,使孩子能夠在畫面與故事之間建立良好的聯系,或者與孩子一起討論故事情節,培養孩子的敘事能力。
3.發展幼兒的思維
一般來說,幼兒識字的敏感期在3~6歲,幼兒進入3周歲之后,形象思維開始發展,對于字的形狀形成初步認識。隨后,抽象思想開始萌芽,5歲起開始有實質性發展。在銜接班教學中,教師會抓住這一時機,培養幼兒的識字興趣。同時在數學思維方面,教師會安排一些實踐活動,鼓勵幼兒能夠運用數學思維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同時,還會對幼兒的獨立性、互動性及創造性等方面予以培訓,使幼兒在升入小學前,便對小學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由于幼兒教師沒有經過專門訓練,對小學教學了解不充分,所教知識和技能不夠規范,幼兒難以形成正確的習慣,如書寫筆順錯誤等。而在銜接班教師的引導和鼓勵下,幼兒能夠初步了解相關知識,并掌握一些技能,從而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
三、結論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非小學化幼小銜接班的設置受到了廣泛關注。特別是在鄉村地區,各學校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突破各個方面的束縛和限制,引入現代教育理念,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及身心發展特點,設置合理的課程,把握教育的最佳契機,減輕學生的焦慮情緒,加強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使其能夠盡快適應小學生的角色,迎接美好的未來,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謝樺.幼小銜接中存在的基本問題及對策――基于廈門市湖里區幼小銜接現狀開展的實踐研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4(12):39-41.
關鍵詞:閱讀 重要性 方法
2014年3月28日我有幸參加了甘肅省慶陽市兒童閱讀種子教師培訓會。專家們犀利的話語,睿智的思想以及幾節精彩紛呈的閱讀示范課使我的心底不時有一陣陣激流涌過,讓我受益匪淺。此次活動使我們廣大語文教師對兒童閱讀有了更深地理解,也為我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一、兒童閱讀的重要性
兒童閱讀是終身學習的基礎,兒童閱讀要關注兒童的情感體驗和精神教育,讓兒童在閱讀中融入文化,尋找自我,確定自我,完善自我,變成有個性的自我。親近母語的創始人徐冬梅老師說:“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核心環節,教師要讓孩子親近母語,在教師溫暖的懷抱中接受母語的濡染和熏陶,這樣他們的語言在生長,精神也在拔節。教師應該知道母語是溫暖的可親的,母語也應該是簡單快樂的,不要讓一些繁瑣的分析使閱讀失去她本來的面目?!狈此嘉覀兊恼Z文教學,那就是圍繞“看拼音”、“寫詞語”、“組詞”、“造句”、“改錯別字”來進行。這樣硬生生的把語言學習變成單調的、抽象的字詞句學習。在我們的課堂上會經常聽到“這個句子說明了什么?”“你從這個句子中體會出了什么?”這種肢解語言肢解文本的做法現在想起來實在可怕。我們過早的把孩子引入知識的認知,這無異于揠苗助長,這是對孩子精神世界的干預。我們需要的聲音是慢下來,讓吟誦滋養孩子的靈魂。由此我想到了古代的語文教學,我們看不到老師繪聲繪色地講解,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卻是同學們搖頭晃腦地誦讀。我又想到了一位語文名家的一句話:“當別的方法不能解決問題時,讀就是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法?!蔽翌D悟了原來語文教學的根是――閱讀。因此,我們要做有根的人!
二、怎樣做兒童閱讀的點燈人?
“在沒有宗教的中國,教師是教師,也是牧師。”薛老師這樣說。不得不承認在現代社會,我們的孩子包括成人,沒有精神的引領者,隨時都有可能誤入歧途。語文老師似乎與生俱來就有責任關注孩子精神的成長,決不是靠說教來完成的。――沒錯,只有閱讀。蘇霍姆林斯基說:“無限信仰書籍的力量?!蔽覀儠杏性S多美好的東西。美好的東西是什么?藍的天,綠的水,純潔的愛情,忠誠的信仰??????世界正在丟失這些東西,我們的孩子正在模糊藍天綠水的印象。書,讓我們相信美好的東西依然存在,未來永遠有希望。孩子們在閱讀之中形成信仰,積聚追求美好的力量。而教師,當仁不讓的,應該知道好書是什么,好書在哪里,并千方百計把它帶到孩子面前。當我們質疑花這么多時間閱讀好書,分數得不到保證怎么辦時,薛老師一句話鏗鏘有力:“如果你真心為了孩子,你可以抵御一切非語文力量,做一個英雄的老師!”
三、怎樣促進兒童閱讀?讀什么呢?
于永正老師倡導教師練好朗讀。大道至簡,花哨的東西走不長遠。洗盡鉛華,做個簡單的語文教師。練朗讀,帶著孩子一起練朗讀;讀好書,帶著孩子一起讀整本的書。朗讀和講述是一個語文老師的基本功。
徐冬梅老師提倡誦讀,即“大聲讀給孩子聽”。 薛瑞萍老師還倡導將讀、誦、唱結合。什么叫誦讀呢?那就是學生看著文字有高低、有長短、有頓挫,有節奏地讀出聲音來就可以叫誦讀。徐冬梅老師說,誦讀的目的不在于學生會讀些什么,會背些什么,而在于讓學生通過誦讀能領略到這些童謠、古詩、散文所蘊含的韻律、節奏,是一種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讓孩子天天浸潤其中,自然會樂意親近經典,成長為一個個氣質與眾不同的人。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不但要同孩子一起誦讀,為孩子講述,同時還要為孩子推薦適合他們的讀物。這些讀物一定要能撫慰兒童的身體和心靈,要能滋養兒童的靈魂。徐老師在這方面也給了我們明確地指導。她說兒童文學是兒童閱讀的主體,具體是:童詩童謠、圖畫書、兒童故事、幻想小說、兒童散文、科學文藝。其中童詩、童謠是最滋養人的,它們用溫軟的方式解決了識字問題,解決了朗誦問題,解決了寫作問題??????真正的語文教育應該是原生態的教育,所以我們一定要引領孩子親近母語閱讀。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對那些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老師就是激發全班孩子閱讀興趣的榜樣。我們平時一定要多閱讀,多讀兒童文學,把自己讀到的故事講給孩子們聽,把經典的童書大聲讀給孩子們聽,和孩子們一起分享讀書的快樂。這樣,母語的、生命的燈就被點燃了!
“向著明亮那方,哪怕是囚禁在應試教育的牢籠,也要點燃兒童閱讀的燈盞”,這是點燈人的目標。這也是我們每位小學語文教師的目標。我們應該撥亮兒童閱讀的燈盞,豐富兒童當下的生命!
蝴 蝶
春天的第一只蝴蝶
身披橙色和紫色
從我的路上飛過
一朵飛行的花
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