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21 19:32:5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商品交易市場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形成環渤海經濟區域市場結構。北京市商品交易市場結構調整應與環渤海經濟圈內商品交易市場結構調整有機地結合,形成一個結構合理、功能協調環渤海商圈的市場體系,形成與山東、河北等省份,與天津、石家莊、大連、濟南、青島、煙臺等城市形成一個相互協調的、錯位的商品交易市場體系。
(2)以北京城區人口的變化趨勢為依據。根據北京市人口規劃調整結構。2020年,北京總人口規??刂圃?800萬人左右,平均增長率控制在1.4%以內,中心城區人口將由現狀的650萬人下降到540萬人,舊城區年均外遷4萬人。這是調整商品交易市場空間結構的重要依據之一。
(3)重視北京市消費群體的多層次性。2007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1633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213.3萬人,外來人口419.7萬人,戶籍人口與外來人口的收入差距較大,常住人口與流動人口的差距較大;北京城鎮居民收入差距較大,2007年1-8月,在北京市城鎮居民家庭中,20%低收入家庭和20%的高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6829元和28005元,同比分別增長15.1%和15.5%,高低收入比為4.1∶1;北京城鄉收入差距較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989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9559元,城鄉人均收入比2.3∶1。這種多層次的差距必然反映到市場上來,高檔奢侈品消費與普通大眾消費品消費同時存在,使北京商品交易市場與其他業態形成明顯的多層次性??梢?,北京大量的奢侈品消費族,大量民工與學生族等多層次消費群體,是北京市商品交易市場結構調整不容忽視的客觀現實。
(二)明確北京商品交易市場發展重點
(1)調整提高四環路周邊各類專業市場和批發市場的布局和水平,禁止在城區內新建商品交易市場,逐漸形成向城外輻射的商品交易市場結構,并提高其商品交易市場的現代化水平。(2)培育四環路外五環路內的大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為中心批發市場,形成以新發地、通州等10大農產品批發市場為骨干的農產品交易市場體系。(3)以城區批發市場為基礎,進行區域性批零市場的改造。轉型一批商品交易市場,撤銷一批商品交易市場。(4)重點抓好社區菜市場的規劃與建設,在奧運會前后完成對北京市菜市場的改造,形成一批標準化的菜市場。(5)適應消費和流通的新變化,培育發展25條特色市場,與特色商業街、步行街等街區型市場升級相結合,形成一批具有北京特色的市場。(6)充分發揮北京優勢,形成北京特色的市場商圈,在傳統北京商圈的基礎上,形成在新北京布局規劃基礎上的商品交易市場體系。
(三)加強商品交易市場誠信銀行建設
針對商品交易市場的信用狀況(A、B、C、D四個類別),采取不同監管方式。A類市場要求交易商品明碼標價;沒有發生過重大或嚴重商品質量安全責任事故和銷售國家明令禁止交易商品的行為;消費糾紛解決率達到95%以上;市場開辦單位與場內經營者全部簽訂進場經營合同,雙方權利義務責任明確;涉及商品安全質量保障、知名品牌商品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主要責任條款,雙方要具體清晰約定。還有一些“硬件”條件要求,如市場內須配備市場交易安全電子監控設備設施,在市場內的顯著位置建立信息公示牌,及時商品質量監測、消費者申訴處理、場內經營戶的獎懲及違法違規等信息。
(四)加強商品交易市場的稅收征管
應逐步完善北京商品交易市場稅收征管是發展的趨勢,應做到:堅持查賬征收,完善戶籍制度,防止漏征漏管,推行電腦定稅,強化以票管稅,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稅務機關應采取培育市場的原則完善稅收征管,要充分考慮商品交易市場商戶的特殊性,可以允許其在同城“一主多鋪”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商品交易市場的經營發票可以突破現有的“萬元以內”的限制,特別是對攝影器材城、珍珠市場等給予相對寬松的政策。
(五)加強商品交易市場的監管
政府要在宏觀上加強管理和服務,把商品交易市場建設管理工作納入法制化、規范化軌道,盡快立法,依法加強管理,將批發市場100%納入質量安全監測范圍。建立市場信息管理系統,可以強制市場經營者建帳建制、使用發票或稅控收款機等,把所有市場交易及管理信息納入可管理可調控的范圍,真實反映經營情況。同時加大稅收征管力度,實行查帳征收、網絡申報、電話申報等多種方式,據實納稅。
(六)加快推進現代化農產品交易市場升級
北京現有1700萬人口,70%的蔬果產品來自境外,因此充分發揮北京農產品交易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加快推進現代化農產品交易市場升級,有條件的市場應積極采用電子化管理、電子化拍賣競價、網上交易等現代交易方式,并積極引進、經銷等現代營銷方式。
(七)加快市場結構調整、升級改造、品牌創新
(1)加快菜市場的升級改造,實施分類指導,依法調整關閉一批農貿市場;(2)發展商品交易市場應根據當地城市建設規劃和周邊經濟現狀和產業狀況、人口密集程度等情況合理分布、科學規劃、有效整合;(4)鼓勵強勢的大型市場兼并重組、輸出管理模式去管理一些有場無市的“空殼市場”;(5)鼓勵品牌市場利用現有市場品牌效應進行品牌輸出。
(八)創新交易市場經營組織方式
應鼓勵北京商品交易市場進行產權制度改革,培育有條件的市場上市,建立現代市場企業制度。北京商品交易市場中存在的“產權式”問題較多,不利于市場的統一經營與管理。因此,商品交易市場必須著力進行市場組織創新、結構創新、形式創新。要積極采用現代流通技術,逐步完善商品交易市場的信息、結算、價格、質量監督等功能,建立現代化的電子報價、電子信息、電子統一結算系統,引導市場向現代化、國際化方向發展。
(九)加強對市場中的重點商品名牌、質量監管
針對少數市場中存在的重點問題進行重點監管,如品牌商品經營中的假冒偽劣產品,少數不法商戶存在摻雜使假、缺斤短兩、虛假標識和欺詐銷售等違法行為,特別是涉及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糧食、鮮肉、蔬菜、水果、水產品、酒類產品、飲料、糕點、乳制品、熟肉制品、調味品等食品和家用電器、移動電話、化妝品等商品作為監管的重點,嚴查銷售過期霉變、有毒有害食品和“三無”、不合格商品,在加強日常檢查的同時,認真組織開展專項整治和商品質量監測活動,確保商品消費安全,嚴懲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確保市場安全與穩定。
(十)培育特色市場創新
北京有許多商品交易市場具有特色,在全國乃至全球有較大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如北京永外城文化用品市場、馬連道茶葉特色街區、新亞市汽車市場、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集美建材家居市場、中關村電腦市場、雅寶路服裝市場、天通尾貨市場、婚慶服務街區型市場等,在全國具有較大的影響,政府應積極培育,促進其強勢品牌市場的形成。
(十一)引導商品交易市場積極轉型
學校為了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和動手能力,決定在這一個周末在學校的操場舉辦一個“小商品交易市場”的活動。這個活動的目標就是大家把家里面用不著的小東西拿來賣,順便可以幫助到一些需要這些東西的人,來以此鍛煉同學們的各項能力。
為了參加這次活動,我把我家里面的東西好好的搜羅了一遍,最后我決定把家里面看完的那些課外書給賣掉。于是活動這天,我早早的就拿著一大包書本來到了交易市場。早上來的人還不是很多,我挑了一個比較好的位子,把書本都擺在了地面上。不一會就有好多同學圍了上來,大家一邊挑選一邊不斷地問我這些書本里面的內容。我一邊耐心的跟他們解釋著書本里面的內容,一邊討價還價商量著價格,忙的事焦頭爛額。不過好在我來的比較早,不到中午,我帶來的書本就都賣了出去,一共是六十二塊錢。拿著這些錢,我決定在市場里面轉一轉,看有什么我需要的東西沒有。走著走著,我就看到了一本我朝思暮想的《小王子》,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我用五塊錢買到了這本小王子,開心的回家了。
感謝學校的這次活動,幫我處理掉了沒有用的書本,還幫我和其他同學找到了我們想要的“寶貝”!
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是我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產物,從完善資本市場結構體系來說,該類市場填補了我國商品交易市場現貨和期貨之間的交易市場空白,對現有交易品種較少參與、門檻較高的期貨市場構成有益的補充,也促進了我國大宗商品價格形成機制的發展和完善,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推動了我國流通業的現代化建設。但不容忽視的是,我國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在設立和運行過程中違法違規問題日益突出。不斷暴露出經營風險,提醒市場應進一步關注該類市場的混沌發展。
中國特色的混沌
市場稱謂各種各樣。首先,全國各地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的命名很隨意,有的因為交易對象是生產所需的大宗資料,于是叫做大宗商品交易市場、交易所;有的因為基于電子商務技術,所以叫做電子商務公司、網站;還有的叫做交易中心、電子交易市場等。其次,業內的監管文件對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的稱呼多樣,包括大宗商品交易、中遠期、準期貨、變相期貨、電子交易市場、電子盤交易、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市場等。管理部門也意識到該類市場的稱謂難以統一,以至于國務院38號文中使用“各類交易場所”,意在將所有類似市場一舉囊括。
交易品種形形。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的交易標的主要為大宗商品,包括能源化工類、礦石金屬類、農副產品類三大類。全國各地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則結合市場需求和當地經濟地緣特色,在交易品種方面繼續深入細化,如農副產品類中幾乎無所不含。
交易模式不盡相同。由于國家對于具體交易模式并沒有嚴格限定,因此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根據各自需要,自行設計實施交易模式。一般而言,交易模式包括直接交易、間接交易、市場見證服務。
參與主體層次不一。首先是市場設立的主體層次不一,各類交易市場有的由政府相關企事業單位控股成立,有的是不同公司共同投資,有的就是由民間個人單獨或合伙投資。其次是交易主體層次不一,有的是從事具體生產流通的企業,有的是從事農業生產的個人,有的是進行純粹金融交易的投資者。
市場規模難以估計。全國各地不同規模的交易市場層出不窮,加之市場上缺乏專業的研究機構進行統計,也沒有明確的監管部門進行管理,導致對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的市場數量、交易規模、投資客戶群體、各類市場的區域分布等具體統計信息難以準確估計。
類似市場層出不窮。除了以能源化工、礦產金屬、農副產品等大宗商品為對象的交易市場以外,正在興起的還有各種權益類交易市場,交易標的主要包括產權、股權、債權、林權、礦權、知識產權、文化藝術品權益、碳排放權、排污權及金融資產權益等。但無論交易標的為何,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和各類權益交易市場都在市場命名、交易方式、投資參與者等方面存在高度相似性。
監管制度政出多門不成體系。不同政府監管部門曾針對大宗商品交易市場過不同規格的多項規章制度,但無論從發文主體,還是具體內容看,監管制度仍不成體系。已的規章制度主體包括國務院、商務部、銀監會、工商總局等,這些制度多為管理辦法或針對特定事件的專項決定,有的甚至只是征求意見稿或草案,可見行業缺乏明確系統的法律規定。
監管機構不固定不明確。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缺乏統一明晰的行業規范,日常運營沒有明確的監管部門進行管理,只是在行業或個別市場出現問題時,才由各地方政府出面管理,或由商務部、證監會等牽頭,多個國家部委聯合整治。即便目前業內重點的監管文件《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的決定》也是因為各類交易場所設立和交易活動中各種違法違規問題日益突出,風險不斷暴露,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才由證監會牽頭開始整頓。另外,各類交易場所涉及的交易領域、交易品種、交易方式混雜多樣,而且同一市場常常同時開展現貨準期貨交易,進一步為監管制度的制定及監管機構的指定造成困難。
從混沌到有序
關鍵詞:商品市場 改革開放 批發市場
2008年,迎來了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也迎來了中國商品交易市場風雨30年。這30年,中國商品交易市場取得了哪些成績,今后發展趨勢如何,還肩負哪些歷史任務呢?
一、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的歷史功績
在改革開放以后形成的近10萬個批發市場,可以歸納以下十大歷史功績。
1、在物資計劃分配體制解體以后,在一定程度上,有廣大的商品批發市場銜接供需,保證了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
2、全國近8萬多個批發市場,不管是產地型、銷地型或集散型,成為中國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批發與零售的主要業態,2007年全國億元以上批發市場銷售額達到4.4萬億。特別是農副產品,建材等批發市場,已成為全國農副產品與建材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對全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滿足生產建設的需求,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批發市場已成為帶動當地特色產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成為富民一方的有力支撐,也是使一些城鎮、一些產品打進國內外市場的重要杠桿。
4、批發市場已成為城鄉結合、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推進城鎮化進程、增加就業的重要途徑,目前,從事批發市場的就業人員有1,000多萬,加上市場相關人員與他們的家人,實際上穩定了3,000多萬人的生活保障。
5、批發市場培育了一大批企業家與商人,目前,中國不少著名企業家是從批發市場走出來的,他們現在從事的各種產業,為中國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民營經濟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6、批發市場,特別是生活資料批發市場,其低廉的商品價格滿足了廣大低收入階層的需要,在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并不完善的情況下,起到了一種補充作用,是社會穩定的重要方面。
7、批發市場也成了推進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新的流通方式的重要試驗田。
8、批發市場從東部逐步推向中部、西部,實現梯度轉移,對東部經濟帶動西部經濟是一種有效的通道。
9、批發市場從第一代向第二代、第三代又向第四代轉變,從綜合市場向市場細分轉變,從單功能向多功能轉變,反映了科技的進步,反映了市場的力量,更反映了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色,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亮點。
10、批發市場是中國企業走向國際,中國商品走向國際的重要通道。比如義烏已成為國際性小商品城,生意做到了206個國家與地區。每天出口集裝箱1,000多個。
但我這樣充分肯定批發市場的歷史功績,并不否定這些市場在發展過程中的問題,有些問題還是很嚴重的,如假冒偽劣商品、侵犯知識產權等。但我認為,不能責怪市場本身,而是一個管理水平問題。
二、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的發展趨勢
1、從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年交易額億元市場數、攤位數、營業面積與成交額分析,中國商品交易市場仍處于較快的上升區間,但增速有所回落。
2、由于工業化、城鎮化、新農村建設、全面實現小康等對市場的拉動,今后相當一段時間,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批發市場將同步發展,但生產資料市場將略快于生活資料商品交易市場的發展。這反映了城市多元化、多業態商品網點布局得到改善,連鎖經營發展加快,生活資料商品交易一部分從批發市場分流。
3、市場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
年成交億元以上以及成交10億元以上的商品市場逐年增多,億元以上市場成交額占全國商品交易市場總額的60%左右。10億元市場成交額占億元市場總額的80%左右。2007年有71個商品交易市場年交易額超過100億。
4、產地型、集散型、消地型商品交易市場同步發展,但專業市場發展要快于綜合市場,批發業態為主的市場發展快于零售業態為主的市場,農副產品市場發展快于工業品市場發展。
5、東部沿海與大中城市仍是中國商品市場的主戰場,但結構上會發生變化。
目前在東部地區的長三角、珠三角與環渤海地區中,長三角占絕對優勢,無論市場數與成交額都超過珠三角與環渤海地區的總和,這一格局在“十一五”不會改變。但今后5至10年,中西部商品交易市場的發展速度將明顯加快,說明東部已處于批發市場的結構調整期,而中西部地區正處于商品批發市場的發展期。
6、商品交易市場的強省、強市競爭加劇,總格局除個別省市有變動外,其余省市將穩步邁進。
目前商品交易市場的十大強省是:浙江、江蘇、山東、廣東、河北、湖南、遼寧、上海、河南、北京。
商品交易市場的十大強市是:上海、杭州、北京、廣州、寧波、天津、重慶、南京、沈陽、武漢。這十大強市,與2006-2007間十大消費品總額城市上海、北京、廣州、深圳、重慶、天津、武漢、南京、成都、杭州基本一致,差別只有兩個城市,即前是寧波、沈陽,后是深圳、成都。這充分體現了這些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交通樞紐的優勢與經濟大省、大市的集散功能。
三、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的歷史任務
1、向第三代、第四代過渡,實現商品交易市場的全面提升。
可以把商品交易市場區分為四代。
第一代:是指馬路市場或臨街租用一些房子開設的簡易市場,或在一塊空地上建立的露天市場,攤位制、包稅制或免稅制,管理比較粗放。
第二代:新建了一定的市場建筑物,專業市場開始興起,市場功能從批發、零售買賣,擴大到價格形成、運輸、倉儲、集散、住宿等功能,工商、稅務監管力度有一定增強。
第三代:市場硬件有較大改善,有的已商場化、品牌化、專業化,有了一定的信息網絡系統,政府鼓勵劃行歸市,實施同類項合并,規模明顯擴大。工商部門實行管辦分離,市場化運作程度明顯提高。
第四代:有了較現代化的商務與市場設施,科技含量明顯提高,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現代物流開始出現,集中度增強,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產地、銷地、集散地商品交易與服務中心,市場的功能比較齊全,中介服務機構大量介入。
目前,中國第二、第三代占多數,提升的任務相當繁重。
2、實現三大歷史性轉變。
――從東向西的梯度擴展,改善全國性市場布局
――除農副產品以外,要逐步實現從有形市場向無形市場轉變
一一從占用大量土地以商品交易為主的模式向配送中心、電子交易中心、金融結算中心、會展中心等為主的總部經濟模式發展
3、把經營商品與經營品牌、經營服務并舉,把市場融入供應鏈。
這就是說:第一,不僅要經營商品品牌,杜絕假冒偽劣商品,而且要十分注重塑造市場品牌,義烏、白溝、漢正街、樂從、布吉、五愛、龐口、東方絲綢、寶山鋼鐵、壽光、朝天門、南三條、紹興輕紡、安國藥城、錦繡大地、華南原材料城、正定等等品牌效應越來越強;第二,商品交易市場除了商品,主要是服務,要經營服務品牌。服務品牌是市場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功能與服務水準很差的市場,不可能成為品牌市場。第三,許多商品交易市場已是賣全國、買全國,有的全國采購,外銷世界。所以,商品交易市場已成了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服務鏈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
4、進一步提高市場化程度。商品交易市場,特別是經營額超億元的商品交易市場,已成了政府不可缺少的宏觀調控環節,特別是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牽一發動全身。因此,政府加強必要的行政管理與調控手段是必要的,但從總體講,應當走市場化運作之路。我認為,要搞好四大建設:
第一,培育市場化主體,即培育一級批發商與二級批發商。目前,一級批發商很不成熟,且非常不規范。
第二,培育市場化投入。要采取商業化運作,投資多元化,更多地吸收民間資本。
第三,培育市場化管理。要成立股份制公司,按公司法運作。
第四,培育市場化機制。市場要規范,要有標準,要加強監控,但機制要靈活,要有創新,要有特色。
按照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于建立商品交易市場信用分類監管制度的指導意見》(工商市字〔*〕208號,下稱《指導意見》,)要求,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特別規定》(下稱《特別規定》)、國務院《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廣東省商品交易市場管理條例》(下稱《市場條例》)、《廣東省查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條例》(下稱《打假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我省商品交易市場監管實際,在我省建立起商品交易市場分類監管制度?,F對相關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請認真貫徹執行。
一、實施商品交易市場分類監管的目的和意義
商品交易市場分類監管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以商品交易市場開辦者(含市場服務管理單位,下同)和場內經營者的信用狀況、市場管理制度建設情況、日常經營活動情況和違法行為記錄為依據設定標準,將商品交易市場劃分為不同的監管類別,并采取不同方式對其實施監管的管理制度。實施商品交易市場分類監管,能夠有效調配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監管力量,提高監管效能。同時充分調動市場開辦者協助監管的積極性和能動作用,指導市場開辦者履行法定的協助管理和經營義務,規范場內經營者經營行為,提高商品交易市場的管理水平,提高商品質量,減少違法違規行為。
二、商品交易市場分類監管的適用范圍
根據我省實行商品交易市場登記和對市場開辦者未全面實行企業登記的實際情況,我省在參照國家工商總局《指導意見》的基礎上,對全省范圍內有固定的交易場地、設施,有若干經營者進場經營,對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實行集中、公開交易的商品交易市場實施分類監管(下稱市場分類監管)。市場分類監管適用范圍:
(一)已辦理市場登記的商品交易市場;
(二)市場開辦者實施企業注冊登記的商品交易市場;
(三)其他雖未辦理市場登記或企業注冊登記,但有明確的市場開辦單位的商品交易市場。
上述市場內經營者不包含臨時性、季節性進入市場銷售自產自銷農副產品、未領取營業執照的農民。
三、市場監管類別的認定標準
我省市場監管類別分為A、B、C、D四類。根據《特別規定》、《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市場條例》、《打假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對市場開辦者以及場內經營者所作出的經營義務規定,省工商局參照國家工商總局《指導意見》分類標準,結合我省實際,制定了《廣東省商品交易市場監管類別認定標準》(試行)(下稱《類別認定標準》,見附件2),作為我省市場監管類別認定的基本依據。
四、市場監管類別的認定及復核辦法
(一)市場監管類別認定辦法
市場監管類別認定工作實行信息化管理。《類別認定標準》中各項目分為A、B、C、D四個等級,各項目情況由認定單位根據被認定市場的實際情況,采取綜合認定、現場檢查認定和從業務信息系統獲取資料等方式逐項采集或者評定,填寫《廣東省商品交易市場監管類別認定表》(下稱《類別認定表》,見附件3)的“檢查認定”欄,并及時將“檢查認定”欄內容錄入信息系統,由信息系統根據檢查認定的情況,對照《類別認定標準》每個項目的A、B、C、D級標準,對應確定項目等級(如對應項目等級內容為空的,該項目不填寫等級)。信息系統根據項目等級情況,按以下計算方法確定每個市場的類別。計算方法如下:
《類別認定表》認定等級中有1項或者1項以上為D級的,確定為D類市場;認定等級中沒有D級,有2項或者2項以上C級的,確定為C類市場;認定等級中沒有D級,有1項為C級或者沒有C級,且A級項目占項目總數90%以下的,確定為B類市場;認定等級中A級項目總數達到項目總數90%(含)以上,且沒有C、D級的,確定為A類市場。
市場監管類別認定工作分工。首次商品交易市場監管類別認定工作由地級市工商局統一組織進行??h(區)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事先做好需綜合認定或需從業務信息系統獲取的項目采集認定工作。
新開辦市場的指標采集認定工作由縣(區)以上工商局負責組織落實。新開辦市場的類別認定在開業滿1年后的第1個月內進行,但開業未滿1年的市場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當立即認定其監管類別為D類:
1.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并造成嚴重惡劣影響的;
2.發生嚴重質量、安全和衛生事故的;
3.其他嚴重違法違規行為。
(二)市場監管類別復核辦法
1.定期復核
市場分類實行定期復核制。原則上每年復核一次。復核工作于下年度的4月份前進行,復核工作由縣(區)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組織落實,并將復核結果報上級工商部門審批。
對認定或者復核為A類市場的,地級以上市工商局可組織審查驗收,并確定為市級聯系市場。
2.動態調整
經認定的市場監管類別,原則上每年調整一次。但發生下列行為之一的,監管單位應于5個工作日內將該指標錄入信息系統,由信息系統調整其監管類別為D類:
1)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并造成嚴重惡劣影響的;
2)發生嚴重質量、安全和衛生事故的;
3)其他嚴重違法違規行為。
(三)分類標準項目的調整
省局將根據監管內容的變化,于每年復核前對《類別認定標準》的相關項目進行適當調整,并逐步根據不同類型市場的特點,制定適用于不同類型市場的分類標準。
各市分類后出現市場A、B、C、D類別比例不適當,不利于有效調配監管力量的,市局可結合本市實際情況,調整《類別認定標準》項目指標中的A、B、C、D等級的比率,形成市級的認定標準;也可根據不同縣(區)情況分別調整《類別認定標準》項目指標中的A、B、C、D等級的比率,形成縣(區)級標準。市局調整后的標準應當報省局備案。
五、不同監管類別市場的監管措施
各地在對商品交易市場實施整體巡查監管和對場內經營者監管、執法時,對不同的類別的市場,采取不同的巡查監管和執法措施。
(一)A類市場監管措施
1.除有專項檢查任務、接申訴舉報或發現其他線索外,可實施低頻度巡查監管,一般每季度檢查一次;
2.日常巡點是檢查有違法行為記錄的場內經營者;
3.對檢查中發現沒有造成嚴重后果的違法違規行為,可以教育和責令改正為主;
4.對市場內經營者的一般違法違規行為,原則上不追究市場開辦者或者服務管理單位的連帶責任;
5.對市場開辦單位和場內經營者驗照或變更登記時提供便捷服務,符合條件的當場辦理。有條件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及時提供優質服務,及時處理消費投訴;
6.優先推薦A類市場開辦和經營者參加“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公示活動。積極支持市場主辦單位及市場負責人參加其他榮譽稱號評審、授予活動。
(二)B類市場監管措施
1.除開展專項檢查、接申訴舉報或發現其他線索開展檢查外,可實施較低頻度巡查監管,每季度進行1次以上日常巡查;
2.日常巡點是檢查有違法行為記錄的場內經營者和容易出現問題的行業或者重點商品;
3.對檢查中發現的一般性違法行為,可酌情從輕處罰;
4.在對場內違法違規行為依法處罰同時,可依照《特別規定》、《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打假條例》等規定,追究市場開辦者或者服務管理單位責任,但可予以從輕處罰;
5.對市場開辦單位和場內經營者驗照或變更登記時,進行針對性的審查。
(三)C類市場監管措施
1.除開展專項檢查、接申訴舉報或發現其他線索開展檢查外,實施中高頻度的巡查監管,至少每季度進行3次以上日常巡查;
2.日常巡點是檢查市場開辦單位健全市場管理制度及履行管理職責情況,有違法行為記錄的場內經營者以及容易出現問題的重點行業或者重點商品;
3.對檢查中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一律依法查處;
4.在對場內違法違規行為依法處罰同時,應依照《特別規定》、《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打假條例》等規定,追究市場開辦者或者服務管理單位責任,依法實施行政處罰;
5.對市場開辦單位和場內經營者驗照或變更登記時,進行重點審查。
(四)D類市場監管措施
1.除開展專項檢查、接申訴舉報或發現其他線索開展檢查外,實施高頻度的巡查監管,至少每周進行一次日常巡查;
2.日常巡點除了檢查、督促市場開辦單位建立健全市場管理制度及履行管理職責情況,檢查有違法行為記錄的場內經營者、容易出現問題的重點行業或者重點商品外,還應對場內其他經營者、其他商品進行輪流抽查;
3.對場內經營者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重處罰;
4.在對場內違法違規行為依法處罰同時,應當依照《特別規定》、《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打假條例》等規定,追究市場開辦者或者服務管理單位責任,并予以從重處罰;
5.加強對市場開辦單位和場內經營者的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工作;
6.列為相關專項整治行動的重點市場,定期開展信用專項整治行動,對存在的影響信用的問題,加以整治。由上級負責對整治工作的督查。
(五)未分類市場的監管措施
未認定監管類別的市場,可視情況參照B類或者C類市場監管措施實施監管。
六、工作要求
(一)認真做好市場監管類別認定組織工作。首次市場監管類別認定,工作量大,時間緊迫,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集中力量,按期完成各項任務,確保市場分類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做好建立和完善市場數據庫工作。市場分類監管信息管理項目是全省工商行政管理業務信息系統的一個功能模塊,將于近期開發完成,爭取盡早投入使用。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于*年1月10日前,對轄區內未實施相關市場或者開辦單位企業登記,但有明確的開辦者或者服務管理單位的市場基本情況進行登記造冊,對已經實施相關登記的市場情況進行復核,填寫《商品交易市場調查(核查)情況登記表》(見附件4)、《市場內經營者登記表》(見附件5),對市場開辦者、市場服務管理單位、市場內經營者的信息予以收集登記,并在*年1月15日前將收集和復核后的市場情況錄入業務信息系統(已經登記的可在信息系統上核實原有資料),同時,要在信息系統中將各市場所屬的場內經營者的登記信息中標注所屬市場名稱,建立經營者與商品交易市場的關聯關系;
(三)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市場監管類別的首次認定后,應當認真總結經驗,研究改進辦法。
(四)按照要求完成首次類別認定和上報工作。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于*年2月底前,完成所有商品交易市場分類指標采集和信用類別認定工作,并將認定類別的市場名單、類別認定工作總結上報省局市場合同處;
(五)加強對相關類別市場監管工作的督導。地級以上市工商局應當全面掌握轄區內各類市場的情況,并督促轄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落實監管措施,全面加強監管。同時,對認定的A類市場應當落實鼓勵措施,并積極推廣其管理經驗,發揮其帶頭示范作用。
何濟海,男,漢族,1939年12月出生,1962年8月參加工作,1965年12月入黨,大專學歷,經濟師。
他自參加工作以來,歷任河北省石家莊市百貨批發站政治部干事;石家莊市財貿局政工組干部;石家莊市一商局辦公室副主任;石家莊市財貿辦公室副主任、黨組副書記;石家莊市郊區區委副書記兼區長;商業廳廳長、黨組書記;商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國內貿易部副部長、黨組成員;中國華孚貿易發展總公司董事長;中國商業聯合會會長、黨委書記。
伴隨著改革開放,我國商品市場發展由無到有,由弱而強。如今,它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顯著,地位日漸突出,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在2008年3月26日召開的“2008中國商業聯合會商品交易市場專業委員會主任擴大會議”上,原國家商業部、內貿部副部長,現中國商業聯合會會長何濟海提出“商品交易市場是中國經濟三十年變革的一支主力軍”。
這一提法帶給我們強烈的震撼。自我國商品交易市場誕生以來,它的發展壯大是漸進性的,它在社會流通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今天,干了一輩子商業的老領導把商品交易市場定位為我國經濟三十年變革的一支主力軍。這樣前所未有的至高評價,迫使我們去追尋這句話背后的深層含義。
《中國市場》:何會長,您好!今天您能接受我的采訪,深感榮幸。前些天在一則新聞上看到您在2008年3月26日的“2008中國商業聯合會商品交易市場專業委員會主任擴大會議”上提出這樣的一個觀點:商品交易市場是中國經濟三十年變革的一支主力軍。對此,我們很感興趣,想聽聽您對這句話是如何具體解讀的。
何會長:在改革開放中應運而生的中國商品交易市場,應該是中國經濟三十年變革中的一支主力軍。截至2006年年底,中國3876家億元以上的市場,創造了年37000億元的交易額。發展至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已遍布全國城鄉,總量近9萬家。它承載著中國2000多萬家中小企業產品入市的吞與吐,又同時肩負了對中國三產服務業的巨大拉動。中國商品交易市場這個尚未“建制”的體系,自成形以來,承生產之上游、啟服務之下游,連同商品交易市場貿易大軍之本身,受業人數超過億人。同時,大批因發展市場而致富的商人及群體,將他們手中的閑散資本,參與到工業、農業、第三產業以及城市、交通、教育、文化、商業等方面的建設和發展中,成為國家和地方財政的有力補充。
鑒于此,我提出了“商品交易市場是中國經濟三十年變革的一支主力軍”。
《中國市場》:您對商品交易市場的理解是什么?您認為我國當前的商品交易市場發展對社會發展有哪些作用?
何會長:商品交易市場,首先就商品來說,有生產資料商品,生活資料商品,還包括服務業,交通運輸業,旅游、文化、禮品行業等等。
從市場的角度來說,市場包括城市市場、鄉村市場。在鄉村,有很多的集貿市場,這些商品交易市場在現階段是不能取代的。因為這類商品市場是進行常年交易的市場,它的輻射范圍更廣、中間環節更少,商品價格相應更低,商品的變化也更加貼近消費者的需求。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還出現了尾貨市場等等。它們都是適應了我國當前的市場發展需要的。
商品交易市場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性貢獻,我歸納了十條:一是打破了工業品單項下鄉的體制。許多農產品市場建立后,農產品進城,單項下鄉變成了雙項進入;二是造就了一大批商品市場,減少了流通環節;三是大大降低了消費成本,使消費者得到了實惠;四是造就了一大批會經商、能賺錢的農民企業家,改變了農民單純務農的就業結構;五是增加了農民收入,農民離土不離鄉就可以經商,經濟收入大大提高;六是安排了大批人員特別是農村勞動力就業,為國家分憂;七是民營市場的發展,打破并完善了所有制體制;八是民營企業的發展,為國有企業改革提供了有益經驗,這是一條歷史性的經驗;九是為國家增加了大量的稅收;十是促進了新農村建設,使農村逐步城鎮化。
《中國市場》:您認為我國的商品交易市場有什么特點?將來會向什么方向發展?會有哪些方面的創新?
何會長:商品交易市場在農產品市場之外,還有日用工業品市場。而這個日用工業品市場是外國所沒有的。我到過很多國家,諸如荷蘭、法國等等,在他們那里有很大的農貿市場,比如1997年的時候,我去法國,法國那時就有9000公頃的農貿市場了,這么大規模的市場輻射了歐洲的大部分國家。但是在這些國家并沒有日用工業品市場。所以說,我國的日用工業品市場是具有“中國特色的”。
說到創新,目前我國很多的日用工業品市場都在進行升級改造,在一些地方還提出了要實行“農改超”等方案。但是我認為,我國的商品交易市場,特別是農貿市場、小商品市場,是有中國特色的,無論怎么改,也不可能全部都成為連鎖店的經營形式。因為,由市場變為超市,即意味著銷售成本的增加,最終的結果是商品會漲價。同樣的一支鉛筆,在義烏小商品市場上賣幾分錢,到了超市就會賣到幾角錢。這樣的價格,我們這些工薪階層可以承受,但是那些下崗職工呢?那些生活本來就很困難的人呢?所以,我認為,現在我國商品市場進行創新怎么樣都不會完全變為商業連鎖店的模式。我認為,根據我國現在的情況,商品交易市場和連鎖超市等其他商業業態將呈現出一種長期并存的狀況。商品交易市場不會消亡,因為它是適應時展的產物。
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我國商品交易市場將不只限于面對面的交易。比如市場和網絡的結合,使人們采用B2B的形式日漸成熟。前段時間我在考察廣東白馬服裝市場的時候,就和他們的老板探討過這個問題。他認為他們現在采用的網絡銷售模式是B2C的模式,我卻不這么認為。因為判定模式的最終決定因素,不是看賣了幾件商品,而是看把這些商品賣給了誰。哪怕他們只賣了一兩件給零售商,也是B2B模式,而不是B2C。除非他們直接把商品賣給了消費終端――消費者。
《中國市場》:您訪問過那么多國家,了解了那么多市場,您覺得它們的發展對我國市場的發展有什么借鑒經驗?
何會長:商品交易市場是我國中小企業產品進行流通的重要渠道。相比于國外,為我國商品交易市場供貨的中小企業不夠先進,科技含量相對很低,很容易造成一種資源的浪費。比如說,德國的淬火技術世界聞名,在它那里生產的刀具等都很鋒利。而且那種鋒利的程度是我國傳統手工工藝生產的王麻子剪刀等所不能比的。這樣,就會造成我國商品在國際競爭中缺乏競爭力。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國商品市場和中小企業都要加快升級改造,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增強我們在國際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前段時間,我聽說濮院羊毛衫生產基地投資3億~4億元引進國外的檢測設備,提高我國羊毛衫的質量。我覺得這就是我國中小企業提高競爭力的表現之一。
2008年7月,我們中國商業聯合會還要和越南貿工部合作,在越南首都河內舉辦“第二屆中國商品(越南)交易會”。在上次展覽中,還沒有充分展示我們國家的商品。相比于韓國和日本,我們這點做得還不夠。它們懂得更充分地利用國外市場和國外資源,而且走出去的速度很快?,F在的越南擁有更為低廉的勞動力市場,他們的一個熟練技術工人月薪是300元人民幣 ;他們那里有非常低廉的土地;此外,歐美不太限制越南產品,我們在那里生產的產品只要貼上“越南制造”的標識,就會容易遠銷到世界各地,得到更豐厚的利潤。因此,我們的各級政府應該更加開闊視野,加強這方面的工作。這次展覽,我們將帶領我國的中小企業家出去把展銷攤位都占滿,更充分地展示我國的商品。
《中國市場》:目前,中國商業聯合會的哪些工作與商品交易市場的發展直接相關?能否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
何會長:目前,中國商業聯合會主要是通過制定相關標準來進一步規范和促進我國商品交易市場的發展。從標準的角度來講,要求從低向高排列,依次是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我們中國商業聯合會近兩年來還制定了一些協會標準。去年,我們上報國家標準委并獲批準的12項標準中,就有兩項是關于商品市場標準的。它們分別是《零售和批發市場術語》和《商品交易市場管理技術規范》,并且都會在2008年年內完成。通過制定這些標準,我們將逐步規范我國商品交易市場的發展,并對那些符合標準的商品市場授牌,增強它們的信譽度,規范它們做大做強,并幫助它們逐步走出去,實現與國際經濟接軌。
標準的具體內容不僅規范了市場在宏觀方面的發展,比如市場的選址等,還包括了市場的微觀發展。
舉個例子來說,長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國商品的重要集散地,那里有很多重要的商品交易市場。它們都在南方,造成了我國北方市場發展的不平衡。為此,我們決定在北方著力扶持幾個商品集散地,以帶動北方經濟的發展。目前,在天津濱海新區設立一個商品交易市場已成為我們的題中之議。此外,我覺得還應該在東北設立一個大的商品集散地。
就一個商品交易市場的發展形式而言,我們鼓勵商品市場逐步實現“批發市場的商場化”。商品市場可以兼顧批發和零售,早上大量搞批發,可以做到聚財氣;白天可以進行商品零售,這樣可以聚人氣。有了人氣才能更有財氣嘛!這些具體的要求我們都會在標準中具體提到,目的是逐步改善商品市場的交易環境,提升商品交易市場的品牌價值。
《中國市場》:對于我國商品交易市場目前的發展現狀,您最擔心的是什么?
何會長:目前我最擔心的是一些地方政府不顧市場發展規律,只憑人為因素亂建市場,最終造成“有場無市”的局面?,F在我們國家的政府官員流動性大,每個地方官到地方上任都希望能有所作為。商品交易市場是惠民利民的工程,有利于促進社會流通和發展,因此,有些地方官剛上任就要組建商品交易市場,但是他們中很多人不是按商品交易市場自身的發展規律辦事,往往只是根據個人的人為意志進行籌建。
比如:北方某城市的一個商品市場發展得很不錯,有的政府官員上臺后就想把這個市場遷移到別處去。我知道這個事后,就極力規勸當地領導。后來他們沒有遷走這個市場,而是在別處重新規劃了個市場。但這個市場開業的時候,想遷走那個市場的商戶們一個都沒去。由此可見,商品交易市場的選址是需要一些基本條件和因素的,不是說想在哪兒建就在哪兒建。我希望以后這樣的事情盡量不要發生。
此外,我覺得我們政府在進行決策的時候,也要盡量考慮到政策的實際可操作性。目前,我們國家生產的一部分塑料袋的原料是聚苯和聚乙烯,這兩種成分制成的塑料袋,最終會對我們的環境造成污染。今年國務院出臺了“限塑令”,讓所有的商品市場等購物場所不再供應和買賣有污染性的塑料袋。我認為,要使環境不受到污染,更應該從塑料袋的供應源進行控制。只有保證了我們國家沒有那些有公害的塑料袋,才能使我們商品市場等買賣交易場所不會有具有污染性的塑料袋。
最后,我特別希望的一點是我國的貼牌生產產品能盡快轉化為我國的自有品牌。貼牌生產,讓我們的好工藝為外國產品賺取了好聲譽,而我們本身只是得到非常微小的一部分勞務費。利潤的大頭全部由別人掌控。因此,我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設立具體標準,要淘汰那些影響我國產品創新能力的因素。結合政府行政手段和民間的經濟手段,嚴查“三無”產品進入商品交易市場,培養我們自己民族文化的品牌。
據了解,我國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將依據商品交易市場開辦單位和場內經營者的信用狀況、日常經營活動情況和違法行為記錄,把商品交易市場劃分為A、B、C、D四個信用類別,并采取不同方式對其實施監管。
記者近日從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了解到,A類市場的認定標準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市場開辦單位企業信用連續三年以上為A級,市場內沒有發生過重大或嚴重商品質量安全責任事故;市場經營管理組織機構、規章制度健全,市場開辦單位認真履行市場經營管理職責;場內經營者自覺遵守法律和市場管理制度,A級信用經營者總數占場內經營者總數的90%以上。
B類市場的認定標準也是三個方面:市場開辦單位企業信用連續二年以上為A級,市場內沒有發生過重大商品質量安全責任事故和銷售國家明令禁止交易商品的行為;市場經營管理責任主體明確,市場經營管理組織機構、規章制度比較健全,建立并執行了下列管理制度和措施;場內經營者遵守法律和市場管理制度,經營行為規范,A級信用經營者總數占場內經營者總數的80%以上。
C類市場的認定標準則是:市場開辦單位企業信用為B級,市場有嚴重商品質量安全責任事故發生;市場經營管理組織機構、規章制度不夠健全,市場開辦單位與進場經營者之間權利義務責任約定不清楚,市場開辦單位履行管理職責情況不到位,進場經營資格審查、商品市場準入查驗、知名品牌商品保護等主要管理制度落實執行一般。對于場內經營者的違法經營行為制止和處理不及時,不報告相關部門進行處理;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組織進行商品質量監測中,市場商品質量合格率穩定性較低;缺乏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制度措施,消費投訴不能得到及時處理和解決,消費糾紛解決率不足80%;A級信用經營者總數不足場內經營者總數的70%,有照率低于90%;場內經營者不規范經營行為屢有發生,近一年內有嚴重違法記錄的場內經營者占場內經營者總數比例高于5%;有一般違法記錄的場內經營者占場內經營者總數比例高于10%;發生過兩次場內經營者因銷售假冒偽劣商品被查處事件。
如果市場開辦單位企業信用為C級,近一年內有嚴重違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規和國家其他法律法規違法行為記錄,市場有重大商品質量安全責任事故發生;消費者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投訴舉報率高,消費糾紛解決率不足70%;場內經營者經營行為不規范程度高,A級信用經營者總數占場內經營者總數的60%以下,就會被認定為D類市場。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將對不同信用類別的商品交易市場實施不同的監管方式、方法。如:對A類市場,除開展專項檢查、市場巡查、接申訴舉報或發現其他線索開展檢查外,一般每季度只檢查一次,重點檢查有過違法行為記錄的場內經營者。此外,對于信用度好、輻射面大、政府和社會各界反映良好的A類信用市場,將確定為重點聯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