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2 08:13:4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隨筆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被放逐后的安慰,敷衍了事,混雜的人流中,即時擁擠也不會感覺的到,這不是麻木,而是迷茫,當走到盡頭的那一刻,才發現,狼狽不堪的原來是自己所導的一場戲……
苦笑、偽裝后的笑容并沒有帶來絲毫的疲倦,那些殘留的笑過于迂腐,變得假惺惺。然而歡笑過的終究會被取代,所以好好把握,別讓這些從身邊溜走……
來到這個原本不屬于我的地方,那段字跡,永遠不會被抹殺,沒有值得與不值得,就像你、不會拒絕任何一個人……
回首過去,課上陳詞濫調,庸俗而乏味,都是酣睡或聊天中度過,甚至習慣于聽見鈴聲,就想好怎么面對這一番唇槍舌劍,然而落敗的終究是我。那些慘不忍睹的畫面是記憶里不愿提及的,陷入無比的光榮與自豪,往后看到的必定是接連不斷的場景,再熟悉不過的畫面,一次次的上演,只是更換了主角,親身的體驗這所謂的悲劇……
考試對我而言是場噩夢,繁瑣的公式,以及令人頹廢的定義,都不由得撲面而來,那些虛無縹緲的記憶,回想起的只是疲勞消耗的狀態,便倉促應付這突如其來卻毫不知情的怪異舉動,歇斯底里般無奈與惆悵……
活在別人眼中的傀儡,在固有的情況下變成臆造的事實,得以想象,城府由淺入深的吞噬著,卻只能毫無保留呈現開來,然而會有多少的無知少年葬送在自己別樣的青春年華,腐朽不堪,卻又是無法掩蓋……
我們都在倒帶,看到的不過是過去留下的足跡,滿眼蕭條的景象,沒有起點與終點,活在幻想中卻不愿揭穿本質上遙不可及的事實,我可笑那些曾經滿懷抱負,被新鮮感沖洗后,卻還本色依然故我的做著相同的夢,肆意的揮霍著青春,無能為力的做此刻的旁觀者……
關鍵詞:日本民族;物衰;情愫
中圖分類號:j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33-0070-02
一、日本民族審美對東山魁夷的影響
日本民族是一個細膩情愫的民族,其藝術淵源即日本民族所特有的“物衰”之美。這種美如同散文:借景抒情,用景色之美反應人內心的美的情愫。它包含了“同情”、“感傷”、“悲嘆”、“愛憐”等細膩又感嘆人生過短的意義。這種“物衰”之美不僅支配著日本民族精神的方方面面,也同樣深深的影響著東山魁夷的作品。受感染的東山魁夷在其畫中常常表現那早逝的風景,傷感櫻花之早凋,秋色漸如人生之幻滅?;谶@一審美傳統,他的畫中便有了一種象征,載體便是畫中的山、石、水、樹。畫中表現的風景是一種永恒存在,風景的美是不因人生的無常而改變。
東山魁夷的文字中,也傳達著對傳統美的崇尚與信仰。在《探索日本之美》隨筆集中他這樣說:“……在藝術的道路上走來,就已經保持了日本人的純粹性,直至今天依然不變的延續著。所以,日本人長期以來對鄉土的傳統的熱愛是非常執著和強烈的,……我個人心中的憧憬和鄉愁,顯示著日本人的一種類型吧?!?/p>
同時,日本是一個工藝美術大國,細膩的情感使得日本藝術品都帶有裝飾的風格。東山魁夷的作品也留有濃重的裝飾意味。如《日月四季圖》中大量運用的金銀箔以及極具裝飾效果的構圖與形式。參看日本的和歌集,其所附畫卷極具裝飾效果。東山魁夷曾表明,裝飾性是日本畫美妙的精隨。
二、同時代文學家對東山魁夷文與畫的影響
東山魁夷認為傳遞給觀眾本民族特有的美與情愫是最為重要的,同時代的文學大家川端康成也是這樣的藝術家。他的作品中有著濃郁的日本本土佛教因果循環之義,人生不可違的喻意,而這一點也同樣深深的影響著東山魁夷的文與畫,前者在于表達人世的無常,后者則多以用來留住短暫的美麗。這種情愫與川端康成《雪國》中描述的景色如出一轍,更與《古都》中姐妹倆不同的命運,命運的不可逆轉極為相似。在東山魁夷的隨筆集《與風景對話》中寫到:“如果說是我選擇了做日本畫畫家,不如說是人生使我不得不走上成為日本畫家的命運”。在《京洛四季》中他說:“對旅行者來說,不期而遇是最幸運的事,有如生命”。這些都與川端康成有同樣的宿命感,和對人世無常的深深體驗。三島由紀夫也對東山魁夷的文與畫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三島由紀夫的作品強調力與美,在《京洛四季》中東山魁夷曾用很“鋼烈”的文字記述了給三島由紀夫做插圖時的情形,其作畫風格也與東山魁夷的風格不同,選用碳條作畫,明顯帶有粗獷,力度的感受。
東山魁夷與同時代的文學家的追求是殊途同歸的,都在努力探尋著日本民族特殊的美的情愫與那一份濃濃的鄉愁。
三、東山魁夷文與畫的關系
在東山魁夷的隨筆集《聽泉》、《與風景對話》、《北歐紀行》、《探索日本之美》中,文字連接著他畫風的形成和把本民族美的情愫確立到作品中的過程?!堵犎分?,東山魁夷大量描寫小時候對家鄉美麗風光和溫情的鄉愁,從那時起心中便已有了本民族美的情愫。《北歐紀行》中則多次將德國及北歐諸國的風景與日本相聯系,確立了本民族之美在心中不可動搖的地位?!短剿魅毡局馈分?,終于將尋找到的這份鄉愁與日本的傳統美聯系到一起?!杜c風景對話》中則又一次堅信了畫風與文風未來發展的方向是為了連結西方與日本傳統自然之美。東山魁夷把日本民族古有的裝飾風格與手法相結合,創造出意境空靈而又極富東方禪意的風景畫作品。這些繪畫不僅僅趨于平面化,而是將西方構圖、造形方式及色彩與日本裝飾性畫風結合起來,溶于一爐,將其日本化。
東山魁夷的文,有的是詳盡的作畫過程,對我們理解他的作品有著重要意義。如壁畫《日月四季圖》創作的過程就被收錄:“昭和三十四年(1959)十月,宮內廳的高尾經濟主管請我為東宮御所畫幅壁畫。” “……由于位置較高,如果壁畫使用過于強烈色彩的話,人們會因為頭上的重壓感而心情不愉快,以白色本質為主體的房間也會因此而失去平衡?!敝T如這樣
錄性的文字在東山魁夷的文中有許多,為后來者無論是觀看,還是保護、臨摹其藝術作品都有著極大的意義。
東山魁夷的文還透露著他與文學家一同探討繪畫作品中日本之美問題。隨筆集《京洛四季》中,記錄東山魁夷為三島由紀夫做作品插圖的隨筆,以及兩人的談話和對三島由紀夫作品的認識與理解,并在東山魁夷所做的插圖中可以看出風格明顯的有粗獷之風。在《探索日本之美》中,東山魁夷則多次記錄了與川端康成的關系。川端康成在文中常常以大量的篇幅來描寫日本的風格,在東山魁夷的文章、訪談、隨筆中也反應出來對人與自然,人與風景關系的理解。川端康成作品中日本美的細膩與雅致可在東山魁夷的作品中尋到影子,這些文字的記錄,作品的風格,都可以找到兩位藝術家之間的相似與共同之處。
從東山魁夷的畫也可以解讀其文中思想。當欣賞他的畫作時,平行線的構圖,平靜的水面,以及沒有人煙的山林,都可以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如:1989年《朝云》、1984年《山峽清晨》、1983年《山峽朝霧》等作品,使每個人的心靈為之震撼。這些作品形象往往非常單調,色彩卻異常豐富。遠看一色,近看變化無窮,象征未經現代工業文明污染的純潔大自然。其作品保持平面性的同時增強空間感,在裝飾性中抒情寓意,格調高雅,充滿詩情哲理,表達著散文隨筆中描述心靈語句的淡淡傷感。這種特征代表著東山魁夷文中思想的主線——“重視心靈與自然融合,注重心靈境界的凈化塑造和提升飛躍?!庇谑切纬闪似渑c眾不同的藝術特質,每一禎風景都是一種心境,自然的風景以充實的生命力映現在東山魁夷的眼簾,使我們在觀看作品時獲得了“風景打開心靈之門的體驗”。指向生命之美的風景如明月一樣照拂出東山魁夷的詩心,沐浴心靈的四隅。于是繪畫中的每一朵云,每一株樹,每一座山峰,每一條河流也都顯露著生命,表現著靈性。
東山魁夷的文與畫正是由于這種靈性其作品中才會有跳動著藝術靈魂與美的情愫,才會使觀者從象征的畫面中尋找到與其文中一脈相承的“心象”。東山魁夷其文與其畫的關系緊密,畫是東山魁夷的精神寄托而文是東山魁夷內心當中細膩情感的轉述。
參考文獻:
[1]東山魁夷著.唐月梅譯.探索日本之美[m].花山文藝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至于喧囂,也并不就是多余。比如生活的喧囂,本身就是小說生產的一部分,如同女人生產免不了哭喊和疼痛。比如文學圈的臧否,可能與小說生產無關,但其本身就是小說文本后期生長的一部分。生產出來的文本它自然要上升,但最后誰入所謂主流,成名成家,誰被無聲忘掉,更像是蒲公英播種,偶然決定。媒體大約是這偶然動力里的一部分。
生活的價值在于去過它,你不能停在那兒,只是吃喝拉撒。在于去言說它,說說更健康。“中間代”作家,就算是一個喧囂言說的由頭吧。他們都在認真地說著,我們想你能有機會聽聽。
薛憶溈 1964年出生于湖南。1981年考入北京航空學院,后獲工學學士學位,1993年又考入廣州外國語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1989年薛憶溈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遺棄》,2012年最新小說《文學的祖國》行將上市。
盛可以 上世紀70年代生于湖南益陽,現居北京。2002年開始小說創作,發表作品近200萬字。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道德頌》、《水乳》、《活下去》、《火宅》《無愛一身輕》等五部,以及《取暖運動》、《誰侵占了我》等多部中短篇小說集。
葉三 1978年生人,旅居海外多年,現歸北京。2011年出版首部散文、小說選集《九萬字》,她的文字輕靈、跳躍,不拘語法和修辭,刻薄的時候幽默感一流,幽默的時候卻透著骨子里的清冷。
張惠雯 1978年生,祖籍河南西華。1995年底獲新加坡教育部獎學金赴留學,畢業于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大學期間嘗試創作,獲新加坡大專文學獎多個小說及散文獎項。代表作有《徭役場》、《水晶孩童》,2006年,短篇小說集《在屋頂上散步》在新加坡出版。
西門媚 生于上世紀70年代,小說家,獨立作家,畫家?,F居成都。曾在廣州、北京、成都三地媒體工作十年,現專事小說創作和專欄寫作。出版長篇小說《實習記者》,短篇小說集《硬臥車廂》,隨筆集《結廬記》,隨筆集《說我愛你》。
慕容雪村 東北人,1974年出生。中國政法大學1996屆法律系畢業。2002年初開始在網上發表小說《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天堂向左,深圳往右》、《伊甸櫻桃》,曾被推舉為網絡四大之一。
小白 生于上海,自由撰稿人,近幾年來其文名逐漸在文化圈和讀者群中廣為人名。名下的長隨筆、短專欄獨樹“異”幟、自成體系,發表在國內多家報刊上。著有長篇小說《局點》、《租界》。
綠妖 70后,縣城青年,在北京呆了7年,現居紹興。做過工人、時尚雜志編輯、電臺主持人等。曾出版隨筆集《我們的主題曲》、小說集《闌珊紀》?!侗本┬~F》是其第一部長篇小說。
馮唐 1971年生于北京。1990-1998年就讀于協和醫科大學,協和醫科大學婦科腫瘤專業臨床醫學博士,曾就職于麥肯錫公司,現居香港。已出版長篇小說《萬物生長》、《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北京北京》、《歡喜》、《不二》,散文集《豬和蝴蝶》、《活著活著就老了》、《如何成為一個怪物》,詩集《馮?唐詩百首》。
瓦當 1975年生于山東。詩人、小說家、出版人,現居北京。著有長篇小說“賦格三部曲”(《漫漫無聲》、《到世界上去》、《在人世的悲傷》)、短篇小說集《多情犯》、《去小姨家》等。
李師江 1974年生于福建寧德,1997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目前居住北京,專職寫作。在臺灣出版《比愛情更假》、《肉》、《她們都挺棒的》等四部作品,內地出版長篇小說《逍遙游》、《中文系》。
柴春芽 1975年出生于甘肅隴西一個偏遠的小山村。1999年畢業于西北師大政法系,曾在蘭州和西安的平面媒體任深度報道的文字記者,后在廣州任副刊編輯和圖片編輯;2002年進入《南方日報》報業集團,曾任《南方都市報》和《南方周末》攝影師。著有長篇小說《慈航與流放》。
任曉雯 1978年生于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畢業。1999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她們》、《島上》,短篇集《飛毯》。2005年與人合伙創辦茶葉公司?,F在,任曉雯自稱“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推廣自己的茶葉品牌,另一方面還不放棄寫作。
獨眼 生于1980年,北京人。北京某大學建筑歷史專業碩士畢業,從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并給報紙雜志寫有關建筑和城市的專欄文章。私下長期進行小說寫作活動?!侗热?,單身》曾連載于水木清華bbs,追看者甚眾,引起轟動。
走走 《收獲》雜志編輯。主持《生活周刊》情感專欄,現己出版、發表長篇小說《得不到你》、《房間之內欲望之外》。
李海鵬 1972年生,畢業于遼寧大學中文系。曾任《南方周末》高級記者。2011年出版長篇小說《晚來寂靜》,其作品展露出文字的過人才華,文本之美的背后,是獨到見識和職業精神。
楊立強的山水田園畫,以特有的視角和構圖表現了隴南的風貌,故鄉的土地、山水給予他創作的靈感。他筆下的故土充滿著絢麗的色彩、醇厚的韻味、恬靜的詩情……
傳統山水畫的創作大都以山和水為主體目標,他卻以田地為主體,山水做陪襯。長期以來他在自然中求得發現,求得新意,又在繼承傳統的路上尋找自己的創作語言,他的畫既有傳統的筆墨、技巧、韻味,又有濃郁的時代氣息。孫克先生評論他的畫:“強調觀察表現真山真水,以得到活潑的生命力,但又不為一地風貌景觀所囿,進而剪裁、綜合,形成胸中山水意象而流露于筆端?!?/p>
硯邊散墨
楊立強
深入生活是藝術家長期任務,并非一天兩天、一年兩載就可完成。畫家對生活應是貪而不厭,體會感悟生活要細而不煩,飽餐生活,在藝術創造上才能遷想妙得。上帝決不會把藝術的靈感贈給一個沒有生活熱情的人。――選自楊立強文《寫生瑣談》
人類自有文化以來,不同民族和國度的文化正是在互相借鑒、吸收和改造中得到補充和提高的。只有從人類文化的總體性和開放性的高度去認真考察各民族的傳統文化,才是現代文化意識的發展趨勢。――選自楊立強文《談變》
石魯在談繼承和創新時說“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當然,傳統并不僅僅是指古人流暢的線條,或者是幾個點和山石的皴法,它涵蓋了一代又一代前輩藝術家所取得的藝術成果,以及他們的人品和道德修養。生活無所不包,并不僅僅是我眼里的幾座水磨、幾座山。藝術素材無處不有,只要你留神觀察體會,藝術的礦藏就在你身邊。于是爬山越嶺,走南闖北,在生活中滾打闖蕩,我漸漸地有了認識生活和表現生活的能力。我登泰山、華山、黃山,漫游三峽和桂林,開闊了眼界,開拓了胸襟,增強了我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情感,但我更愛故鄉的山和水。――選自楊立強文《水磨坊的夢》
有朋友常問我,你的畫有時只畫一種樹,是你的創意嗎?我說,只要你留心生活,定會找到答案的。我自己的感受是,畫家要飽餐“生活”,飽餐后要消化吸收,而消化吸收生活正如春蠶食桑葉吐絲一樣有個很長的過程。――選自楊立強文《眾里尋他千百度》
一個鐘愛蝴蝶和長裙的女詩人,仿佛不適宜說喜歡吃回鍋肉包子,貪戀肥嫩鮮香。這樣的語境,只能出自莽漢主義詩派的代表詩人兼美食家二毛或李亞偉之口,方有三國氣勢。更不適宜說:“人生不過一撮煙火,詩人不能活在高冷里,如若飲饌不精,朵頤不快,枉來此生”。這樣的語氣,由身居北方的青年詩人王西平說出來,就如魚得水煮肉片,麻辣兩相宜了。
早在2012年,西平就開始在寧夏《壹周生活》報上撰寫美食專欄。2015年出版了美食隨筆集《野味難尋》,這部集美食、風土、民俗于一體,熔坊間段子、鄉間故事、民間傳說于一爐的隨筆集,也是寧夏第一本鄉村美食隨筆集。如西平所說,詩歌在“精神意識中就是一種享受”,那么美食在味覺(身體)意識中也是一種享受,它們都歸于生活本身。我曾寫過這樣兩句話:有生之樂,走不出口腹之欲,一步天涯,一步海角,杯盤碗碟皆是風景。饕餮盛宴,看就歡悅,唯有美食最懂人心。我堅持認為,品嘗美食可以緩解低落的情緒,使人豁然開朗、明亮。
讀西平的美食隨筆,和讀他的詩歌一樣,要把布滿后腦勺的腦洞全部打開?!恫紕谔岣c彩虹這鱒魚》和《美國餡餅與搖滾樂》所談到的兩位詩人和兩種食物,都有著熟悉又陌生的部分。我個人感覺,西平對布勞提根的情感植入會更深一些,對其詩歌寫作也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理查德?布勞提根,現代美國小說家和詩人,曾經參加垮掉派的活動。他的詩集和小說,都掛著奇怪的名字,像從一個平面上霍然凸起,使你被迫記住,比如詩集《請你種下這本詩集》《避孕藥與春山礦難》,以及1967年出版的為他帶來國際聲名的小說《在美國釣鱒魚》和次年發行的小說《在西瓜糖中》。這些名字使我聯想到西平的《從臃腫的自身里牽出一只花碗》《七日喵咪之春》《我所進修的蹦Q學》等詩題,他們的氣息相投、接近。
關于鱒魚,《本草綱目》記載:鱒魚,處處有之。狀似而小,赤脈貫瞳,身圓而長,鱗細于鮮,青質赤章。好食螺蚌,善于遁網??吹健吧朴诙菥W”我就偷樂,文中寫美國人一次無論垂釣了多少鱒魚,只能帶走五條,其余都要放回大自然,除了保護生態之說,還有一個原因大概就是釣鱒魚太容易了。據說北京懷柔有一個專門吃虹鱒魚的地方,叫虹鱒魚一條溝,其魚種就是由美國加利福尼亞洲山區小溪中的一種冷水魚,引進到了懷柔。溝內都是山澗流出的天然泉水,生長的虹鱒魚,肉質鮮嫩,皮脆刺少,無論是烤還是生吃魚片,都極鮮美。
鮑勃?迪倫在201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無疑讓中國詩壇一陣唏噓。但對他的音樂作品,大多極為贊賞。西平說:“餡餅是美國的文化標志?!边@一點我深信不疑,據說3月14日在美國日歷上看起來就是3/14/15,這樣看上去,確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無理數π的前四位。而π在英語里,與代表餡餅的“pie”同音,因此美國人會在這一天吃餡餅,表示慶祝。與西平同感,美國餡餅在形體上徹底顛覆了我們印象中的“餅”,中國傳統小吃包子、餃子、肉夾饃,真真都可以加入餡餅大軍 。
說到肉夾饃,不得不提一下陜西這款聞名遐邇的美食。第一次介紹我吃肉夾饃的是陜西籍詩人陳倉,他總是說,吃飯是我最不重要的一件事了。一碗岐山臊子面,一個臘汁肉夾饃,明明是很重要的兩道美食啊。特別是肉夾饃的肉餡,那是入口即化、滿口生香、繞唇難忘。最負盛名的美國餡餅當屬蘋果餡餅(或蘋果派),美國的慣用說法叫“如蘋果派一樣美國化”。在美國蘋果派的歷史中,可追溯至從英國來的清教徒,他們培植蘋果種子,用收獲的蘋果制作蘋果派。這就是西平念念有詞的那17000棵蘋果樹的來歷,一個大IP的前世和基因。
作為80后的王西平,為什么迷戀美國50年代流行的搖滾樂?這一點不曾和他有過交流?!?一個真正的詩人,是不會告訴別人自己會寫詩的。” 鮑勃?迪倫說過,因此秘密地愛著,就好。鮑勃?迪倫在詩歌《溪谷下游》中寫道:“你的氣息是甜蜜的 M眼睛像天空中的兩顆寶石M你的背影筆直M頭發柔順光滑M 當你躺下,靠著枕頭 M但我卻沒有心動 M沒有感激或者愛意M 你并不是為我忠誠 M而是對天上的星辰M 上路之前,再來一杯咖啡M 再來一杯咖啡我就走 M去那溪谷的下游。”一杯咖啡何其H密,需要急切趕來,替代情人和知己的位置,安撫主人那顆纏綿而哀絕的心。
鮑勃?迪倫是天才的詞作者,這樣的句子配上音樂,這樣的音樂再配上咖啡,應是物我兩忘之境了。難怪西平要將美國餡餅和搖滾樂并談,他在美食專欄里介紹過一種麻辣南瓜的做法,末了他說,一邊吃一邊聽小野麗莎的自然歌聲就最好不過了。音樂與美食的混搭風,很適合具有創造性和先鋒氣質的詩人王西平。
三國詩人曹丕在《典論》中有云:“一世長者知居處,三世長者知服食。” 這里的“知服食”不僅僅是果腹充饑,它指的是真正的飲食之道。這飲食之道,在曹丕看來,只富貴一世未必能知味,要富貴三代才可悟得。世人皆知他的父親曹操愛“對酒當歌”,不知道他愛吃葡萄,愛到讀書時吃,清醒時吃,酒醉時吃,口渴時吃,不但吃,他還研究出葡萄的儲藏方法,且釀出了中國第一杯葡萄酒。
1、黃磊,1971年12月6日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中國大陸男演員、導演、編劇、監制、制片人、歌手、教師、作家。
2、1990年黃磊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同年出演陳凱歌執導電影《邊走邊唱》。1996年憑借電影《夜半歌聲》獲得第3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男配角獎。1997年北京電影學院碩士畢業后留校任教,同年發行第一張音樂專輯《邊走邊唱》。1999年出演電視劇《人間四月天》,飾演徐志摩。2001年主演電視劇《橘子紅了》。2003年自編自導自演第一部電視劇《似水年華》,并發行同名專輯。2004年出版個人隨筆集《十七樓的幻想》。2006年主演經典話劇《暗戀桃花源》。2009年主演電視劇《四世同堂》。2011年憑借電視劇《婚姻保衛戰》獲得第1屆亞洲彩虹獎最佳男喜劇演員。2013年與賴聲川等共同發起烏鎮戲劇節,同年領銜主演都市情感劇《我愛男閨蜜》。2015年主演都市情感劇《嘿,老頭!》 ,同年參與戶外競技類綜藝節目《極限挑戰》。2016年主演電視劇《深夜食堂》。2017年5月11日,首次其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處女作《麻煩家族》全國上映,同年參加生活服務紀實節目《向往的生活》。
(來源:文章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