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2 04:24:2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成果匯報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匯報會開始了,幾位主持人端端正正的走向講臺,向大家說:“各位家長、老師、同學們,下午好!歡迎各位家長從百忙中來參加我們的成果匯報會?!苯酉聛碇鞒秩诵嫉谝粋€節目是舞蹈“AEIOU”,班里的幾位女同學面帶笑容的走到臺前,老師放起歡快的樂曲,大家手舞足蹈,優美的舞姿加上美妙的曲子,簡直是一種享受。
第二個環節是互動游戲。我們大家在一起歡聲笑語,傾刻間教室成了歡樂的海洋。
最后,我們開始對話表演,每個人的英語說得都非常流利,而且加上動作、表情,家長們也連連稱贊我們。
一、基本情況
XX鎮位于XXX,東經XX北緯XX°,距縣城XX公里、,全鎮幅員面積XX平方公里,耕地XX萬畝,林地XX萬畝,撂荒地XX畝。轄XX個行政村,X個社區,XX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XXX戶XXX人,邊緣易致貧戶X戶XX人、脫貧不穩定戶X戶XX人,致貧原因已全面消除。18-59歲勞動力XXX人。外出務工人員XXX人,專業技術人員XX人,主要務工地為福建省、廣東省、重慶市內、浙江省等地,每年人均務工年收入可達X萬元以上,全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XXXX元。
二、主要抓法
一是黨建引領統攬組織振興。持續強化黨的領導,黨建引領貫穿于脫貧攻堅成效鞏固和鄉村振興全過程。創建XX個黨建品牌,X個村(社區)實現書記、主任一肩挑,圓滿完成村(社區)兩委換屆,按常規開展、主題黨日,每月2次黨史學習教育集中學習、分散自學,開展“為民辦實事”XX件,領導干部每季度至少到聯系村上1次專題黨課,脫貧攻堅“回頭看”發現的“兩不愁三保障”問題6月底前已實現動態清零。全面優化干部管理機制,提高村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制度,組建XXX個常態化網格,明確1名委員掛組全權負責村民小組所有事項,形成黨員帶領干、能人帶頭干、群眾跟著干的良好勢頭,提升黨員干部治理能力,提高鄉村治理水平。
二是招商引資撬動人才振興。做強農村電商,XX個村(社區)至少各培養1名主播帶貨,每村至少培育1個主導產業、1家實體企業、1個經濟特色亮點、1個村集體經濟。深入開展招商引資,整合教育資源,提高酉一中南北校區優質教育水平,公平、公正完成XXX名“小升初”畢業生抽簽派位,提升群眾對均衡教育創建認可度、滿意度。將XX新城教育資源融入商貿會展中心、古樹文化公園和三甲醫院等項目進行整體規劃招商引資,把教育當作產業來抓,積極有效推動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三是綠水青山呵護生態振興。黨委班子成員每月至少1次巡河,嚴格落實河長制、林長制。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用好用活生態和人文兩個寶貝。充分利用XXXXX等國家級金字招牌,XXXXXX紅色文化遺產,XXXX等歷史建筑,XXXXX等自然風光,打造獨具特色的文創商品、文創產品,提升景區競爭力、接待力、服務力、輻射力和吸引力。
一、加強學習,提高黨員綜合素質
為造就一支作風硬、業務精的黨員干部隊伍,每周三、周五下午仍然為業務和政治學習,人手一本筆記本,要求有記錄、有心得。并于月日上午組織廣大黨員開展了黨的知識競賽活動,除名行動不便的老黨員以外,其余名黨員全部參加了競賽,占全體黨員的。對于此次活動,三個黨支部以高度負責的態度,精心組織,廣大黨員也表現出了很高的熱情,踴躍報名,積極參加。通過競賽,使廣大黨員進一步豐富了自身黨的知識,增強了黨性意識,提高了政治素質,堅定了理想信念。
二、提速提質,加強機關效能建設
為更好地服務于廣大林果農,我們多措并舉,加強機關效能建設。一是在廣大黨員中開展了“從我作起,提速提質,服務群眾”的主題實踐活動,為林果農提供義務服務余次,收到較好的社會效果。二是完善健全了《林業局機關工作規則》,進一步規范機關行為,搞好人財物管理,做到按制度管人、按規則辦事。三是按照科學、規范、高效、便民的原則,精簡辦事環節,加快辦事速度,提高服務質量。四是對林政、森防和種苗的林業執法人員進行集中培訓,教育他們要嚴格執法、文明執法、熱情服務、微笑服務。
三、開展宣傳,提高群眾法制意識
為使廣大群眾進一步增強林業法制意識,月日,我們組織林政科、森防站、種苗站的名執法宣傳員在莫州鎮大集上,采取懸掛條幅、圖片展示等形式,開展了林業法制宣傳活動?,F場懸掛橫幅條,展示“認識濕地保護資源、向地球荒漠化挑戰、動物是人類的朋友、關愛生靈保護鳥類”等展牌塊,發放印有《森林法實施條例》、《植物檢疫條例》、《種子法》、國家鳥類保護名錄等方面知識的大量宣傳材料多份。參展群眾達多人,接待咨詢多人次。
四、立足本職,實現林業跨越式發展
我們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作用,通過加強服務、強化執法和爭取項目,不斷推動我市綠化進程,早日實現林業的跨越式發展。一是搞好技術培訓和技術咨詢,積極引進林果新品種,搞好低產果園的改造。二是加強對新植幼樹和果樹的后期管理,加大對楊扇舟蛾等楊樹病蟲害防治力度,做到早預測、早預報、早防治。三是千百萬計爭取林業項目,包括楊樹病蟲害防治工程治理項目、退耕還林工程等,以加快我市林業發展進程。四是積極探索林地后續產業的開發利用途徑,搞好林地種植百合等經濟作物的試驗推廣,使林地得以充分利用,實現土地增效、農民增收。
研制背景
溫室覆蓋層的傳熱量通常占溫室總熱量損失的75%以上,因此,采用保溫性良好的保溫覆蓋材料來提高溫室覆蓋層的保溫性能,無論對于加溫溫室、還是不加溫的溫室或大棚,都是實現其溫度環境節能調控的重要途徑。
目前,中國市場上由不同廠家生產的溫室覆蓋材料種類繁多,新的產品還在不斷開發,對其保溫性能的測定、評價等工作亟待開展。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日光溫室的大量普及,以保溫被為代表的保溫覆蓋材料得到了迅速的推廣,市場巨大。由于保溫被開發應用歷史較短,且多由小型企業自行研發生產,其保溫性能如何,更是需要進行準確的鑒別、評價,以對其生產發展進行正確的引導,同時也為生產實踐中的選型、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覆蓋材料傳熱性能參數也是園藝設施熱環境理論計算與分析的重要基礎數據,準確地掌握覆蓋材料的傳熱特性,才能掌握不同覆蓋材料對設施內環境的影響情況,合理地進行設施內熱環境的設計與調控。另外,農業部已于2009年12月22日實施了《溫室覆蓋材料保溫性能測定方法(NY/T 1831-2009)》的農業行業標準,該標準詳細具體地規定了溫室覆蓋材料保溫性能測試評價的指標、方法與設備條件,使我國溫室保溫覆蓋材料的保溫性能評價有了統一的依據。但是,該標準的實施,極大地依賴于保溫性能測試技術與設備,因此相關設備的研究與開發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鑒于此,根據“西北非耕地溫室結構與建造技術”項目的任務要求,參加單位中國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在過去研究開發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從測試的自動化水平與測試精度等方面對原有測試系統進行了研究與完善,獲得了顯著的效果,開發推出了新一代溫室覆蓋材料保溫性能測試臺。并在2013年寧夏吳忠孫家灘示范日光溫室的保溫被選型中得到了應用。
溫室覆蓋材料保溫性能測試臺測試原理
溫室覆蓋材料保溫性能測試臺是一種用來測試農用薄膜、PC板、玻璃、保溫被、保溫簾等覆蓋材料保溫性能的一種檢測設備。該測試臺是按《溫室覆蓋材料保溫性能測定方法(NY/T 1831-2009)》標準的要求,依據靜態熱箱法原理設計的。該方法綜合考慮了覆蓋材料同周圍環境的相互熱交換作用,采用能全面直觀地反映覆蓋材料隔熱保溫性能的傳熱系數K作為評價覆蓋材料保溫性能的指標,其定義為:在熱穩定狀態下,覆蓋材料二側單位溫度差作用下通過單位面積的熱流量,即:
靜態熱箱法的測試裝置主體主要包括二個部分,熱箱和冷箱,分別模擬覆蓋材料使用時的溫室內、外環境,試件放置于冷箱和熱箱的交界面處(圖1(a)為測試單層覆蓋材料,圖(b)為測試雙層或多層覆蓋材料的情況)。熱箱內設置加熱裝置,配之以冷箱中的調溫裝置,可調控冷箱和熱箱中的空氣溫度。各箱壁采用絕熱良好的材料制作,以盡量減少環境溫度變化對箱內的影響,盡量減少熱箱中通過箱壁傳出的熱流量 及 。在測試系統持續運行達到熱穩定狀態,冷箱與熱箱中的空氣溫度達到預定值,箱體內各部件及箱體表面溫度均達到穩定的情況下,測定熱箱中的加溫熱流量 與通過箱壁傳出的熱流量 及 ,則可以計算通過覆蓋材料傳出的熱流量 ,并結合試件面積與冷箱、熱箱間的空氣溫度差,即可計算得出試件的傳熱系數等保溫性評價參數。
測試臺研制解決的技術問題
溫室覆蓋材料保溫性能測試臺研制中關鍵的技術問題,一是需使測試設備在測試運行中達到規定的測試條件和熱穩定狀態,同時,必須保證對測試參數的測定精度。二是由于測試過程較長,測試采集的數據量大,對測試臺狀態的調控以及數據處理方法較為復雜,為提高測試操作的效率與降低勞動強度,需要實現測試過程的自動化。
測試臺狀態與測試條件的模擬及自動調控技術
為了真實地反映實際使用中各種因素對溫室覆蓋材料保溫性的影響,需要在測試時,模擬建立盡可能接近覆蓋材料實際使用環境的各種條件,包括覆蓋材料兩側的氣溫、氣流速度以及熱輻射環境。根據《溫室覆蓋材料保溫性能測定方法(NY/T 1831-2009)》標準的規定,測試臺工作中需控制的測試條件為:冷箱內空氣溫度-4~0 ℃(模擬室外氣溫),熱箱內空氣溫度22~26 ℃(模擬溫室內氣溫),冷箱內氣流速度0~5 m/s(模擬室外風速),冷板溫度-22~-18 ℃(模擬天空輻射背景)。
上述條件中,冷箱內的氣流采用軸流風機,并由冷箱內設置的氣流循環流動通道產生,冷板的低溫采用制冷系統實現;冷箱內氣流速度以及冷板溫度分別采用變頻器對風機或制冷壓縮機通過變頻的方法實現無級連續調控;而冷箱與熱箱內氣溫,則通過分別調節冷箱與熱箱內加熱器的加熱功率進行調控,其難點在于冷箱與熱箱相互間通過試件有熱量傳遞,其溫度相互關聯影響,同時,由于箱體具有一定熱容量,箱體內的氣溫變化相對于加熱功率的調節有滯后的情況,鑒于此,本測試臺采用了“小步試探、反饋跟蹤、逐步逼近”的控制策略,解決了對冷箱與熱箱內氣溫的調控問題。
電壓的高精度調節與穩定技術
熱箱加熱功率是重要的測試參數,直接影響傳熱系數的測定精度。由于一般市電的電壓均有一定的波動幅度,直接利用市電加熱會造成加熱功率超過5%的波動幅度,無法滿足測試精度的要求。接入普通交流穩壓器雖可以降低電壓的波動幅度,但仍有超過2%的波動。相比之下直流穩壓電源的穩定性就好得多,可以控制加熱功率的波動幅度在1%以下,但一般的直流穩壓電源沒有4-20mA接口無法和溫度控制儀表連接。作為解決對策,采用485總線讀取溫控儀表的變送信號,再通過計算機的USB接口將所需的電壓值輸送到直流穩壓電源中,實現對熱箱加熱功率的高精度控制。
測試過程的自動化與測試臺測控軟件
測試臺的測試過程,依據先后順序分為基準冰點準備與試件安裝、除濕、測試狀態調整、熱穩定、數據采集與計算、測試結果表格文件編制與輸出、存儲等步驟,整個過程時間較長,其中一些過程需要反復讀取數據、進行大量復雜的計算判斷并不斷調整,為提高測試操作的效率與降低勞動強度,實現測試過程的自動化是必要的。
為此,首先,測試臺的主要檢測與控制均選用智能化的、帶有與計算機通訊功能的儀器設備,如用于測試狀態調整帶有USB接口的直流穩壓電源、帶有485接口和變送功能的溫控器以及功率調節模塊等,溫度數據采集采用安捷倫公司的多通道數據采集器34972A。這些儀器均與一臺計算機連接,由計算機集中控制。
測試臺運行測試中的測試狀態調整、熱穩定、數據采集與計算、測試結果表格文件編制與輸出、存儲等測試過程耗時占整個測試過程時間的80%以上,且伴隨大量數據采集和復雜的計算判斷與調整的操作。對此,針對測試臺的上述測控工作過程,編制了專用的自動測試和數據處理軟件,使上述過程全部實現了自動化,大大降低了
保溫被選型上的應用
本文結合課題“數學問題的實驗研究――走進四川科技館”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在教學中可歸納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明確研究對象,組建子課題組
數學是研究數量、形狀和它們之間關系的科學。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從數學的角度研究一個對象,需要把這個對象細化成小的、實際的研究單位,以便學生能夠更深入地研究。教師事先確定幾個研究方向:四色原理、點的軌跡、勾股定理、最短距離、二進制的應用。
為讓學生對課題有初步的認識,教師利用一節課的時間給學生講解相關知識并放映相關視頻。為使研究更加順利,教師把全班同學分為四至六個小組,事先選定幾名綜合能力比較強的同學任組長,然后由他們本著術業有專攻、合作、團結、融洽的原則,自己招募組員,由每組進行討論并選擇本組研究的子課題,或者自己提出與之有關的子課題。一節課的時間有限,為了使研究活動能夠更順利地展開,學生可通過查閱文獻資料、上網、請教家長等方式獲取更多信息。
二、制定課題指導方案、活動安全預案
作為活動的主體人,教師必須對總課題有充分的了解,并做好充足的準備,以便更好地指導學生。具體的,必須明確以下幾點:活動研究的方向、目標、目的、地點、方法、過程和內容。
對總課題了解清楚后,教師寫指導方案,并指導學生撰寫活動方案,下面以教師指導方案和學生活動方案為例。
(一)教師指導方案
應該包括這幾方面內容:1.課題背景;2.課題探究目的、意義;3.課題探究的內涵和范圍;4.課題探究的目標;5.課題人員分配;6.課題探究過程及課時分配;7.課題安全預案。
(二)學生活動方案
應該包括這幾方面內容:1.子課題名稱:一級課題名稱、二級課題名稱、三級課題名稱;2.子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為什么研究,價值是什么,解決什么問題);3.子課題目標(本課題研究所要達到的具體要求);4.子課題研究的內容、對象、方法,可能會遇到的問題;5.子課題研究必備的材料和內部分工;6.子課題研究階段(時間界定和大致內容);7.子課題成果形式(需將活動成果打印成文檔,并提交相關的電子資料)。
三、活動外出探究階段
(一)出發前準備
1.時間的確定。根據學校的安排和課題的要求,教師事先確定好出發時間,告知學生。至少提前一周與四川科技館相關人員聯系,說明要求,以便獲得科技館的大力支持,為活動的順利進行做好鋪墊。
2.車輛的安排。教師事先統計人數,聯系好車輛并告知學生車牌號,確保車輛車況優良,駕駛員經驗豐富、精力充沛。
3.人員的分配和安全管理。兩名指導老師、一名帶隊老師(一般是本課題教師)。教師將本班學生分成4―6個小組,每名教師負責兩個小組的安全組織和指導工作。
(二)過程研究
學生根據事先制定的方案前往目的地調查,收集資料。在收集的過程中,要記錄相關的知識、數據,拍攝相關的視頻和照片,研究中要用多種方式做好記載、記錄并保證其真實可靠性,為回校后的整理工作提供原始的研究過程。
四、成果分析、整理、匯總階段
(一)整理的方法和過程:要求學生用圖表、坐標等分析方法,通過去偽取真、去粗取精、分析歸納、選擇重點及邏輯推理的方法對獲取的資料數據進行處理;
(二)用處理后得出的結論,對最初提出的問題和猜想進行回答;
(三)制作成果:研究過程的資料去除無用部分,整理裝冊,以制作手抄報、寫論文、文本、報告、實物模型、創作作品、排練活動或表演等形式呈現。每個課題小組成果都應該包含學生的活動方案、活動過程記錄、學生對課題內容的思考與探索。
五、成果匯報、交流、反思評價階段
一、策劃
策劃能力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可以充分發揮小組的作用,在組長帶領下制訂活動計劃,使小組每個成員明確活動的時間、內容、方式、分工等。在這個過程中,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合作精神,教師在學生分工上,應提倡“長善救失”。一方面要根據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長、知識能力水平,引導他們在小組中承擔起適當的任務。比如有的學生擅長信息技術,可以鼓勵他們利用網絡搜集資料;有的學生善于繪畫或攝影,可以建議他們利用圖片資料,展示學習成果等。另一方面要利用這次綜合性學習的機會,發展潛能。如有的學生比較內向,可以有意讓他去做社會調查,與人交流;有的學生寫字不佳,就請他去搜集班上或校內的優秀寫字作業等。
活動計劃是一種應用文,有一定的格式,教師要對怎樣制訂活動計劃具體加以指導。這是學生初次制訂活動計劃,可以比較簡單。計劃制訂好后,要在全班交流,可以采取在教室里張貼等形式,要求小組之問相互學習和評議,吸取其他小組計劃的優點,完善本小組的計劃。
二、實施
就一個班級來說,小組活動可以有“并進式”和“階段式”兩種方式?!安⑦M式”是各小組自選內容,同時開展不同的活動,如第1組搜集歇后語、成語、生字詞……;第2組找出作者如何圍繞中心來選材;第3組搜集作者寫作特色,運用了哪些表達方式;第4組出示相關小片斷要求來課后練筆。由于小組學習任務不同,教師可以編制“活動建議卡”,提示活動的要點,發給相關的小組,供學生制訂計劃和活動時參考?!半A段式”是根據班上多數同學的需求和教學條件,集中進行兩三項活動,逐項進行。每個階段小組活動的內容雖然相同,但在具體材料和活動方式上仍然有自主性。語文教育資源比較豐富的、基礎比較好的班級,可以采取“并進式”學習流程;語文教育資源相對缺乏、基礎不夠好的班級,可以采用“階段式”。在小組活動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合作情況。雖然很多教師都注意到這一點,但我看到的“小組合作學習”,有的是小組成員相互獨立,各自為政;有的是依賴于少數“優生”。相對后進的學生只是“觀眾”和“陪襯”。我們要讓每個學生都能發揮作用,形成相互依存的真正意義上的“合作”。
三、交流
小組活動以后,要進行匯報和交流,這是更大范圍的合作學習。交流的關鍵是全體學生的參與,要讓每個同學既能反映自己學習的成果,又能分享其他同學的收獲。全班采取哪種形式交流,既要聽取大多數學生的意見,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參與面和參與的程度。教材中提出的編小報、辦展覽、開成果匯報會等。編小報或辦展覽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人人有事做并充分反映小組合作的成果。成果匯報會也以小組為單位準備,小組全體成員分工匯報或推舉代表匯報。
交流和匯報要強調學生之間的互動,不應只有單向的講和聽??梢圆扇∠旅娴淖龇ǎ海?)匯報人帶動全班同學活動。如一個小組背誦一個片斷,可以邀請其他同學看著課本一起讀。(2)對匯報進行補充或發表意見。如欣賞有關精品作品,匯報人講完了他們的看法,可以再邀請其他組的同學發表意見。(3)聽眾提出疑問,請匯報人或這一組的其他同學解答。(4)聽眾對匯報作評價。這些做法可以促進全體學生參與匯報和交流,共享學習成果。此外,像舉行“語文知識競賽”,不僅學生的積極性高,參與面也比較廣。如果這種競賽由學生自己出題,自己組織和主持,活動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鍛煉,語文知識和能力也能明顯提高。
四、評價
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既重結果也重過程,但更注重過程。綜合性學習,可以采用“成長記錄評價”?!俺砷L記錄”有幾種類型,而我采用的是“過程型成長記錄”,即把活動各階段的資料收入成長記錄??梢允珍浀牟牧嫌校夯顒佑媱?、活動記錄、搜集到的資料、自己寫的文章、小組編成的小報、展品和匯報材料等。整個成長記錄后面有自我評價、小組同學評價和教師評價。自我評價可以是自我小結,總結自己在綜合性學習中得到的收獲,小組和教師評價以定性評價為主,也可以適當采用等級或星級。小組評價要強調多看別人的優點和進步,讓學生學會贊賞他人。教師的評價要多用激勵性評語。這種過程型成長記錄,學生可以看到自己的進步,具有很強的激勵作用。
綜合性的學習評價,既評價個人,也要評價小組,關注小組的合作態度和每個小組成果的參與程度。為此,可以在綜合性學習結束時評比優秀小組,凡是合作有效的小組都可以評為優秀小組。
一、任務導學,棄課題隨心所欲
科學探究展開的第一個環節便是確定合理的探究課題,制定明細的探究步驟。而經筆者調查研究發現,許多小學科學教師為了體現新課改倡導的“尊重和堅持學生主體性”的原則,經常將課堂完全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討論、制定具體要探究的課題,但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還未成型,缺乏必要的判斷能力,提出的課題往往具有“隨心所欲”的直觀性質,往往不切實際,甚至超出小學生探究的能力范圍,如在圍繞青島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有趣的磁鐵》教學開展“制作磁鐵玩具”的探究活動時,教師為了體現教學的互動,沒有直接將“制作指南針、小帆船等玩具”這個教學任務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思考和提出自己想要制作的磁鐵玩具,結果,學生幻想聯翩,提出的課題設想遠遠超出教師的預想,甚至有些課題還偏離教學主題,最后教師不得不將學生們的這些幻想一一抹殺,將自身設計的教學任務搬上講臺。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教學的窘境,讓小學生的奇思妙想得到煥發,小學科學探究的主題確定應當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進行,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能力特點,規定一個課題制定的范圍,再以任務驅動的形式引領學生邁向科學探究的道路。
二、增強合力,忌探究淺嘗輒止
科學探究的實踐過程是全面發揮小學生潛能的關鍵環節,更是小學生學習科學知識,增強科學素養,習得科學精神的主陣地。但是,單一的小學生個體能力有限,很難保證其能夠深入探究,相反,推行小組合作探究,以多個人的合力介入科學探究,不僅能夠順利完成探究任務,而且小組成員能夠在思維碰撞中產生更多可供同伴學習的知識。然而,小學生的自控能力有限,如果缺乏必要的課堂管理和約束,不僅會使課堂陷入混亂,而且會導致學生對探究淺嘗輒止。所以,小學科學教師不能為了所謂的“自由課堂”構建,放任學生“胡亂探究”,而是要在小組構建、任務制定和分配、探究過程實行等環節加以指導和幫助,保證小學生的小組合作探究行為落到實處。例如,學習青島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做個巖石百寶箱》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復習巖石的種類和特征后,便進入本課的主題。由于這個活動內容較多,教師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首先,教師按照自由組合和優勢互補的原則進行小組劃分,并督促各個小組選定小組長,明確各個成員的責任分工;然后,讓各個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精美巖石進入組內進行實質性活動,教師巡視和指導;最后,教師舉辦“巖石百寶箱”展覽會,實現了師生、組間和生生間的欣賞和展示,加強了對巖石的認識。
三、成果顯著,避匯報轟轟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