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30 16:05:4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個性化閱讀教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引導學生確立閱讀的主體地位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營造一個有利于閱讀主體情緒化的氣氛,讓學生成為自覺主動的行為者,而不是教師活動的追隨者。在閱讀活動中學生始終以一種積極主動的態度去閱讀,真正把自己當作閱讀的主體,以自己的研讀為主,要把閱讀活動變為自我探究、自我體驗的活動,主動積極地去思考,自己來把握、分析和賞析課文,用自己的心靈、自己的情感、自己已有的知識和文本對話,并時刻注意自己的閱讀體驗和感受,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并讀出自己的個性。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選定閱讀任務,教師要更新閱讀觀念,從每個學生的個性實際出發,開放課堂,尊重學生的學習意見,善于了解并研究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心理,善于根據共性與個性,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努力做到教學手段開放。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因為每個學生都存在差異,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讓學生用自己認為最佳的方式學習,教師加以適當的引導。這樣一來教師給予了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學生學得主動積極,讀書效率也高了。
2、創設個性化閱讀的條件和氣氛
教師的職責,是營造一個有利于學生情緒化的"場",讓學生直接面對文本,主動地去讀,專注地去讀,興致勃勃地去讀。古語云:"親其師,則信其道。"只有在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老師面前,學生才可能無拘無束地發表見解,熱火朝天地展開討論,興趣盎然地投入實踐,自主能動地參與學習。教學過程中,老師放下架子,力求與學生平等,從語言、行為上做起,多聽聽他們的想法,尊重他們的意見。對學生取得的成績教師應給予最大的肯定,恰如其分的表揚;對存在的問題和缺點教師應恰當地引導,用激勵性的語言給予評價,避免用"聽懂了嗎?""你們要記?。?等"權威性"的話。教師應多用"你覺得怎么樣?""誰愿意再試一下?""還有不同的說法嗎?""聽聽老師的意見,好嗎?"等話語,充分體現師生間的民主平等。學生在良好的個性化閱讀氛圍中,會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感覺,于是才能積極的思考,去把握、分析和賞析課文,使閱讀成為個人化的行為,只有學生主動、自由地個性化閱讀,才能在其中形成自己獨特的閱讀感受。
3、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閱讀教學不僅是讓學生解讀文本,而且要讓學生實現自我建構,在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啟迪、審美樂趣、文化積淀、語言發展的同時,實現對文本的超越,在歷史與現實的溝通中,在文本立意和內容的視角轉換中讀出新意,讀出有創意的感悟。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這就允許學生在課堂上有自己的獨特體驗,當然,學生個性化閱讀得出的結論有時難免有不大成熟或不夠完善的地方,甚至包含錯誤,但畢竟比那些老生常談、人云亦云的觀點好得多。在學生發表閱讀見解的過程中,教師要學會容忍學生錯誤,給予學生犯錯誤的權利。讓學生意識到"與其重復一句正確的話,還不如試著說一句錯誤的話。"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創新能力尤為重要。學生只有在老師所創造的自由的思維環境中才能發展自己的思維。所以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學生只有在充分的尊重中才能發展自己的個性,實現多角度探究,激活自己的思維。
4、引導學生大膽質疑,勇于創新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個性化閱讀是一種擁有批判意識的閱讀觀。學生要想在閱讀活動中有所創新,有獨到的體驗,必須學會批判的接受、學習課文。教師要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閱讀情境,搭建起平等對話交流的平臺,使學生樂于思想、敢于表態、勇于質疑爭論,以便生成、深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在這個動態過程中,學生力所能及的,教師避之;學生力所難及的,教師助之;學生力所不及的,教師為之。
5、引導學生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延伸
關鍵詞: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
個性化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是發揮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關于小學語文中閱讀教學有明確要求:“閱讀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以及文本之間進行對話的重要環節?!笨梢姡瑐€性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個性化閱讀教學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獨特的理解。鼓勵學生主動發散思維,閱讀文本時尋找與作者的感情共鳴,自由想象。
一、大量閱讀
大量閱讀是基礎。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可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開拓學生的視野。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擴大閱讀范圍,廣泛閱讀各類書刊讀物。在閱讀的同時做好讀書筆記,將一些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及精彩片段記下,并寫下讀后感。如若條件允許,可鼓勵學生在網上閱讀各種文摘作品。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為語言組織或是寫作提供充分的材料。
二、注重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
小學生的思維比較靈活,閱讀同一文本,不同的學生會得到不同的感受。因此,在進行個性化閱讀教學時要注重學生閱讀后的獨特感受。教師透過學生的閱讀感受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解讀文本內容,通過這種自由式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及創造能力。
三、引導學生對文本意義的感悟
每個文本都有其內在的意義,作者寫作的目的便是向讀者展示文本的內在價值。文本內在意義較為模糊,是種深層次的內涵。在遵從文本內在意義的基礎上,讓學生自由感悟文本的意義。這樣一來,學生的閱讀既不失個性,又不違背文本內在意義。個性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需要教職人員提高重視度。
參考文獻:
[1]郎虎.談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J].教育教學論壇,2011(8):214.
關鍵詞:個性化 閱讀教學 理論
一.個性的內涵。“個性”有兩個含義:一方面,原指演員在舞臺上所戴的假面具,后引申為一個人在生命舞臺上所扮演的角色;另一方面,指能獨立思考、具有獨特行為特征的人。一般來說,個性不僅指一個人的外在表現,而且指一個人的真實的自我。我國第一部大型心理學詞典――《心理學大詞典》中的個性定義反映了多數學者的看法,即:“個性,也可稱人格。指一個人的整個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總和?!眰€性應該指的是一個人的獨立性、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二.閱讀與閱讀教學界說?!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教學”這個概念的重點是“教學”,“閱讀”是教學的對象,即閱讀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習”閱讀?!伴喿x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要善于通過合作學習解決閱讀中的問題,但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來代替個人閱讀。”
三.個性化教學的特征。個性化教學是指能夠充分反映教師個體的教學風格、教學優勢、教學個性、教學經驗以及個性心理特征與傾向性,并能充分體現其創造性的一種理念。
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特點:
1.主體性。學生的獨立性、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是主體性的構成要素。當學生把閱讀看作是一種需要,當學生真正處于主體地位時,自身的潛力便可以充分調動,閱讀能力就必定會大有長進。個性化閱讀教學是一種充分體現“主體回歸”的教學理念,為學生的自主閱讀、獨立提供了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
2.開放性。個性化作文教學徹底打破了教師出題學生作文的傳統教學模式,走出教室,走出學校,走向社會,將作文根植于生活,為作文注入了生命的活水。
3.民主性。個性化的作文教學是民主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認為每一個學生都是有獨立意識的平等主體,尊重、信任、熱愛學生,肯定學生的獨特個性,為個性化寫作努力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
四.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意義與價值
1.個性化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舉措。強調創新,就是強調人的獨特個性,而獨特個性的表現正是創新的動力源。學生的創新能力需要從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培養,閱讀教學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獨特的感受力、觀察力、想象力和表達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呈現“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局面。
2.個性化閱讀教學是閱讀教學改革的必然選擇?!墩Z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用個性化教學的理念不拘一格張揚少年兒童的個性思維與思想認識,從而在激情與真實的心境中升華學生情操,提高閱讀水平,是閱讀教學的必然選擇。
五.國內外研究狀況
近年來,不少語文老師都在閱讀教學中積極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探索實踐個性化閱讀教學新路。有關這方面的研究文章散見于各類報刊雜志和教育網站,并呈日益增多趨勢。較多論者普遍形成共識的是:實施個性化閱讀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參與,重視利用閱讀期待、反思、批判等閱讀心理,閱讀中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鼓勵學生進行有創意的閱讀等。有人提出:要堅持自主性閱讀,鼓勵探究性閱讀,推進批判性閱讀,引導批注閱讀,強化“閱讀反思”,注重延時評價,設計開放問題。但綜觀上述研究,我們認為,對個性化閱讀教學尚未構建起較為系統的認識,還缺少可資借鑒的有效操作,本課題意在進一步從理論,特別是實踐層面展開研究,努力體現時展對人才培養的新需求,積極貫徹語文新課程理念,深化閱讀教學改革,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與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過程。”新課標下的閱讀教學要讓學生主動與文本作者形成對話、交流的關系,以引起共鳴、產生感情,從而達到閱讀活動真正的目的。那么,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教學呢?
一、引導學生自主閱讀
閱讀活動應是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的閱讀實踐活動,它需要讀者自行理解、體驗、感悟這種“寄托若干意義的符號”。學生在閱讀活動中應具有自主性、獨立性,教師應留給學生自主的閱讀權利,引導學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閱讀原文上,并以其原有知識結構為底座,獨立地進行不同層次的讀,在讀中積極思考,把握分析和賞析課文,一個目標一個臺階式地前進,進而完成全程閱讀。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秋的原野》一文時,教師可讓學生反復通過不同目的的“五讀”(讀通、讀懂、讀好、讀熟、讀深)完成課文學習。在“一讀”時,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朗讀課文,對不認識的生字作好記號,然后利用工具書或學習小組自行來解決生字,也就是說:“一讀”重在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上下功夫。在“二讀”時,學生邊讀邊帶著問題思考“作者是抓住了哪些景物來進行描寫,突出了秋天原野美的特點的”。學生已經習慣了在讀書的過程中,既要動口又要動手的良好習慣,通過邊讀、邊勾、邊畫,在讀的過程中理解了課文內容。由于有了以上的理解,學生在“三讀”環節中就能深情地讀,漸漸地進入了“讀熟”這一學習環節。此時教師就讓學生朗讀自己喜歡的一個自然段,也可以朗讀全篇課文,最后讓學生進行展示讀、挑戰讀,使學生對課文的認識上一個新的層次??傊?,把自主閱讀的機會留給學生,使閱讀成為學生的個性化行為的重要保證。
二、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學會批注
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喜歡“人云亦云”,不敢提出或不能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這顯然不利于個性化閱讀。而批注閱讀強調的是學生在獨立閱讀的過程中,對課文語言文字、語言特點、表現手法、思想感情等的感知,用線條符號或簡潔文字加以標記。學生想到什么,就寫什么,愛怎么批注就怎么批注,具有很強的閱讀自。學生有感而發,有疑而注,有得而寫,滿足了個體學習的需要,促進了個性品質的發展,是實現個性化閱讀的需要。如:在教學《孔子拜師》一課時,當讀到“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到達了洛陽”時,我讓學生回答從“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這兩個詞中體會到什么,學生談得很好,有的學生從孔子的意志品質方面進行理解;有的從用詞的準確性方面進行理解;有的學生還從這個詞中進行想象,把孔子一路走來所遇到的風風雨雨、坎坎坷坷描繪得的繪生繪色,讓人感動。
三、激發學生在閱讀中質疑
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發現問題,引發自我思維,這是閱讀活動的最高境界。作為閱讀引導者,教師要設法讓學生邊讀邊思考,產生疑問。實際上,學生發現的問題越多,越能幫助他們深刻地理解文章。當然,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可能要求每個學生都能提出較高層次或較有價值的問題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尊重他們,區別對待,允許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并給予解答。這樣,讓優等生“吃飽”,讓中等生“消化”,后進生“解渴”,做到“上不封頂,下能保底”。在質疑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提問、自主解答、堅持訓練,學生們就能逐漸學會質疑問題,學會自主探究,閱讀能力自然而然就會提高。
如學習《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時,教師讓學生通過質疑來理解“一陣沉默之后,一位小男孩顫抖地把手舉起來,然后放下去又舉起來”這句話。在質疑時,有的學生抓住“顫抖”一詞提問:小男孩的手為什么會顫抖?有的學生則圍繞小男孩的舉動質疑:從舉、放、舉說明了什么?也有學生根據整體發問:從小男孩的舉動中可以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等等。學生通過自己發現問題,深刻地理解了文章,而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引導者,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應多鼓勵學生發現問題,為學生馳騁思維、張揚個性提供廣闊的空間。
四、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的獨特體驗?!弊x者與文本的相互作用是以情感為基礎的,情感貫穿了整個閱讀活動的全過程。情感的不同、經驗能力的不同,使學生對文本必將產生多元解讀。閱讀活動只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允許學生帶著個人情感去表達閱讀結果,就有可能出現“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閱讀效果,就有可能超越文本,產生出新的閱讀創意,拓展出新的思維空間,從而提高閱讀質量。比如教《一株紫丁香》一文,讓學生讀“感謝您時時把我們掛牽”,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匯報朗讀時會出現不同的朗讀效果,有的學生將“時時”重點強調,“因為老師每時每刻都把我們掛在心上”;還有的學生將“掛牽”重讀,其原因是他讀到此句時想到了教師最關心他的一件事。由此可見,當學生的獨特體驗被充分尊重后,學生就會飽嘗個性思維被肯定的快樂,從而充分調動自己的自主意識,發揮自己的個性創造潛能。
關鍵詞: 個性化 閱讀教學 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本質上是一種個性化的學生活動,每個學生的能力不同,知識水平相差甚遠,教學時我們提倡既要因材施教,更要因才施教。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努力探索問題的結論,通過不斷的閱讀積累和獨立思考,創造性地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閱讀教學,應當不設標準答案
我聽過一節語文課,教學內容和設計都很新穎,教師教學水平也很高,學生應答精彩不斷,整個課堂氣氛活躍,我們認為這是一堂很成功的課??墒悄承├蠋熖岢觯杭热粚W生對這節課的內容對答如流,都已經會了,為什么還要安排這么一節課呢?不是多余嗎?閱讀教學不應只是一種模式,你認為內容精淺,就可以省略不上,如果認為這是一節有利于學生提高能力的課,就把它上得精彩,不應該有標準答案。又如有一節閱讀課,課文內容是“莊嚴的故宮”,授課老師設計了如下提問:請問哪個詞能概括故宮的特點呢?老師的本意是讓學生回答“莊嚴”兩字,可是學生卻答出雄偉、偉大、壯觀……最后才有一個學生回答“莊嚴的故宮”,老師聽到才如釋重負。像這樣只會模仿教參或教本的教學是“死教書、教死書”的典型例子,照本宣科,忽視學生的個性理解,將扼殺學生的個性,扼殺學生的創新。從這個側面我們可以看出,很多時候閱讀教學不應有標準答案,試想:雄偉的故宮,有什么不當的嗎?偉大的故宮又有什么不好?倡導個性閱讀,就應該從期待的“標準答案”中走出來,開闊視野,自由發表見解,只有這樣才能讓創新精神在閱讀中閃光。
二、閱讀教學,讓學生充分自主學習
小學生的自尊心都很強,特別是獨生子女,個性好強,實際上每個人都期望自己的努力能得到別人的肯定,每個人都渴望成功,只有得到尊重和信任,才能更有信心地投入后面的學習。小學生特別喜歡得到別人的信任和尊重,很多事他們都想獨立地嘗試、體驗,這正是閱讀教學所需的一種精神。要讓學生獨立自主地進行閱讀學習,充分發展個性和創造力,老師就要努力營造和諧的創新環境,在閱讀教學中要多問學生的意見,盡可能多地采納建議,也許這樣做會達到良好的效果。比如《一缸金魚》的閱讀教學課,原先我想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談一談體會,可是他們卻說更想試演這個故事,我認為這是很好的建議,于是馬上采納他們的建議,讓他們分角色表演故事。因為是他們主動提出的要求,所以這節課的氣氛很好,效果也很好,一些平時不喜歡發言的學生都積極參加表演,體驗學習的樂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享受學習,效果良好。
三、閱讀教學,善于提出個性化問題
學貴有疑,疑貴會思,大疑則大進。閱讀教學習慣于教師提問,學生做答,很多時候教師的提問只是流于形式,有的過于簡單,有的過于繁難,很難切中要害,有的問題甚至讓學生感到厭煩。我們提倡讓學生獨立思考,善于提出問題,并且根據自己對問題的思考解決問題,只有讓學生探索發現的問題才更有價值,不僅有利于學生積極思考,而且有利于學生形成個性化的獨立思維。比如《我盼春天的薺菜》的閱讀教學,學生通過思考,發現疑問,并提出一個意想不到的問題:“‘呼喚我的名字,可是我不敢答應……’為什么最后是省略號而不是句號呢?”針對這個“意外”,我并不急于給出答案,而是組織學生展開討論:“這位同學所提的問題很值得大家思考,請大家共同探討一下這個問題?!蓖ㄟ^對上下文的聯系分析,學生認為這后面應該有很多事情還沒寫出來,這之后可能發生不少的事,所以才有省略號。有的學生說省略號提供給我們后續發生事情的多種可能:凍得發抖,在野外走來走去;夜里黑暗不敢回家,獨在野外等待天明……有了這一個個個性化答案,他們的能力得到發揮,比師生一問一答效果好。有的答案是膚淺的,也許有的答案是偏激的,但正是這些想法充實了課堂教學,正是思維的撞擊才迸出了精彩的火花。
四、閱讀教學,應注重個性化的積累
在語文教學中,個性化閱讀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鍛煉他們的思維,還能讓他們得到思想上的熏陶。在新課程理念下,個性化閱讀已經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任務。如何通過合理的手段,促進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成為我們研究的重點。
一、閱讀選材的個性化
實踐活動表明: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以及生活經驗對他們的閱讀理解有著較大的關系。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的閱讀提出新的要求:在閱讀中要拓寬自己的視野,有自己的看法,要提出自己的質疑等。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性發展,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盡可能地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閱讀需求。在選擇閱讀素材時,不僅要提供種類豐富、層次不同的閱讀資料,同時也要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選擇權,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進行閱讀。我校在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精美的閱讀素材的同時,還要求每個班級每月進行一次班會,讓學生互相交流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書籍類型,并將交流的結果匯總給年級的語文教師。教師將學生的選擇進行匯總,便于學校在下一次的書籍采購中滿足學生的需要。通過幾個月的閱讀實踐,我們發現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個性化理解都得到較明顯的提高。
二、引導學生用心領悟
有學者認為:文學作品并沒有生命,只是讀者在閱讀中為作品帶來了生命,賜予了它更多的意義。閱讀,不僅僅是要將內容讀出來,同時還要用心去體會文本的思想,進行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因此,在閱讀課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地進行朗讀,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用心去體會文中的感情,感受課文所描繪的優美情境。只有在潛心閱讀中,認真地領悟并積極地思索,才能產生個性化的體驗和感受。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時,我首先讓學生對全文進行閱讀,以達到文通字順的目的;然后,再讓學生畫出自己喜歡的描述月光景色的句子,進行潛心閱讀,用心感受;接著,互相交流喜歡的原因,加深學生的個性化理解;最后,我配上最柔美的音樂,讓學生再次進行朗讀,進一步增加感悟,讓文中的美景凈化學生的心靈。
三、尊重學生質疑的權利
古人云:學貴質疑。如果在學習中沒有疑問就不會有進步。由于知識體系不完全,生活經驗欠缺,兒童在閱讀中會產生較多的疑問。只有在閱讀中發現問題,才能促使他們進行下一步的學習,激發學習興趣。教學實踐表明,質疑問難是教學中最為有效的教學手段之一,也是教師們經常使用的一種教學手段。如,我校有一位教師在教學《詹天佑》一文時,要求學生對課文進行反復朗讀,并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有個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文中說可以通過打豎井的方法來縮短工期,為什么在施工中不多打些豎井呢?該問題一提出,立刻引起學生的爭議。教師順水推舟,略加引導,讓他們進行深度交流。這里,教師就選擇了尊重學生的質疑權利,讓他們對自己發現的問題進行思索和交流,同時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得到思維的發展和升華。
四、對學生的評價要多元化
多元化的評價就是要求教師在進行閱讀評價時,不要刻板地依照一條標準對學生進行衡量,不要讓學生的閱讀水平都達到某一統一的標準。學生會因為這些標準的束縛而失去閱讀興趣。如果教師沒有進行積極地調動,就會挫傷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不利于個性化閱讀的發展。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教師的評價要遵循以學生為本的原則,目的是為了能夠促進學生的閱讀水平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一定的發展。多元化的評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一要從發展的角度看學生。學生是閱讀的主體,教師應該保持跟學生之間的平等溝通,把握學生的閱讀處境和需求。如,在閱讀課中,根據學生能力、水平的不同將他們分成三個層次,對每一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評價標準,但是都要積極地鼓勵他們,促使他們閱讀能力的提升和發展。這樣不僅能促進閱讀教學的有效進行,還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二是要讓學生參與到評價的過程中。在新課改之前,教師是評價的唯一執行者。這種方式往往會給學生的閱讀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參與到評價過程中,讓他們對自己進行評價,或相互間進行互評。這樣學生們的閱讀興趣會在評價的過程中得到提高,促進了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
“新課標”明確提出了“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我們應大力提倡個性化閱讀,創建靈動、鮮活、多彩的課堂,為學生搭建一個“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平臺,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彰顯個性,張揚自我。
一、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培養學生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個性化的前提是建立在學生大量閱讀基礎上的。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不僅能砥礪“思想”,潤澤“語言”,掌握“技巧”,還能培養興趣,陶冶情操,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所以我們要引導學生走進無邊無際的閱讀海洋,去感受閱讀魅力。引領學生走近名著,走近經典,到哥本哈根海邊礁石等候《小美人魚》,到科曼契草原《與狼共舞》……
在這里,“當家”的是學生,“做主”的也是學生。讀書的興趣和習慣一旦養成,獨立的性格也便養成,而獨立的性格一旦養成便會催生出更多的個性解讀。
(二)想方設法創設良好的個性閱讀氛圍。閱讀是個性的,閱讀課就應是開放的,多元的,生成的。所以我們應努力讓每個學生與文本、與作者建立個性的精神聯系,努力打造“文本”、“人本”、“個性”的語文課堂。而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卻抱住教參不放松,只想做教參上知識的傳送帶,不愿做教參上知識的過濾器。教參怎么說的我就怎么說,教參要求怎么講我就怎么講。后來,隨著課程改革的進行,我們又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語文課堂應是互動的。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既不可包辦代替,又不可放任自流。教師要讓學生親自讀書,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同時我們也要扮演好導演、教練、指揮家、引領者、監督者的角色。在閱讀中注意引導學生朗讀時陶醉投入,演講時激情飛揚,辯論時針鋒相對,講解時抑揚頓挫,表演時眉飛色舞。
二、讓學生親自讀書。帶著思想讀書
閱讀是一項個性化很強的活動。閱讀的主體是學生,任何人也無權剝奪或代替。這正如吃飯,好不好吃只有親自品嘗才會知道。
(一)讓學生獨立選擇閱讀內容。由于每個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氣質不同,在進行個性化閱讀教學時,就應尊重學生選擇。讓他們自主選擇閱讀主題、材料和內容。這樣學生的主動性就會大大提高,同時教師要做好遴選和推薦。
(二)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學生個性不同,基礎不同,因此必須使學生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好比挑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學生或朗讀,或爭論,或動手操作,或進行游戲表演,調動多種器官全方位感受并理解閱讀材料包含的信息與含義
(三)選取有效讀書方法,帶著思想去讀書。要想真正展開個性化閱讀教學就必須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指導。
1 批注佳句,援疑質理?!安粍庸P墨不讀書”,引導學生養成良好地圈點勾畫做批注的讀書方法,隨感隨記,珍視閱讀初體驗。在學習魯迅的《故鄉》一文中,有學生對于文本第一自然段中“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一句中的“橫”是這樣批注的:“‘橫’字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橫尸’一詞,僵硬而無力,凸顯了故鄉的蕭索和死氣沉沉,表現了我的悲涼。”我看后不由欣喜。
2 查索資料及工具書,積極拓展閱讀深度廣度。在學習《曹劌論戰》一文時,我問學生怎么理解“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一句?班內有學生答曰:“作戰猶如短跑,發令槍一響,全力沖出,可要是連續放槍而跑不出,運動員是會受打擊的”。
3 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積極進行聯想?!恫軇フ搼稹芬晃闹小爸抑畬僖部梢砸粦稹睂W生對“屬”一詞不好掌握,我讓他們聯系一下《桃花源記》中的“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一句,學生釋然。
4 在比較中融會貫通,加深理解。在學習范仲淹的《蘇幕遮》一詞時,有學生問:“老師,作者曾在《岳陽樓記》中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種曠達胸襟;而這里‘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分明就是多愁善感,覽物之情異乎了。”
三、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讀者面對同一作品所理解到的意義都不可能完全一樣。所以,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個性化對話,重視學生情感的融入,讓學生愉悅地讀,快樂地讀,從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與作者心靈交匯,產生共鳴,讓學生享受到審美樂趣。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文本進入作者的精神世界。
比如在閱讀溫庭筠的《望江南》,我把鄭愁予的《錯誤》在投影中展示指導學生想象畫面,編故事。對于男主人公,有的學生想象為一位詩人,有的想象為一位劍客,有的則想象成一位軍官;對于情節,大部分學生努力渲染了男主人公與心上人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兩情相悅,花前月下、情意濃濃的場景,而后年少輕狂的男主人公或者醉心山水,或情系功名……
四、鼓勵學生勇于創新、敢于質疑
薩特說:“閱讀是一種被引導的創造?!苯虒W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打破思維定勢,允許學生有各自不同的感受,見人見智,承認答案的豐富多彩,鼓勵學生求異、求新,尊重學生獨特感受和獨到見解,努力尋求獨特的認識、感受、方法和體驗,創設一個主體化、多邊化、生活化的自由空間,設計開放而富有彈性的問題情境,使學生擁有一個展示個性的寬松氛圍。
下面是部分學生在課堂中質疑的片段:
1 學習《我的叔叔于勒》時,學生質疑道:“老師說本文的主題是批判了資本主義下裸的金錢關系,那么我們當前的社會現實這種現象就少嗎?況且菲利普夫婦如此拮據,他們的女兒都難嫁出,還要求他們如何?要說主題我認為主要反映了小人物的辛酸和對人性的批判”。
2 在學習《斑羚飛渡》一文時,正當我為自己把學生帶入一個悲壯震撼的情感狀態興奮不已時,有一個學生忽舉手要發言,他說:“我對本文作者感到不齒,一個人扛著獵槍不辭辛苦地追逐斑羚于絕境,面對如此凄慘的場景,竟還有如此雅興細細欣賞這個群體的自殺與自救,并將其寫得如此美麗!”學生敢于挑戰權威和勇于出新,都會使閱讀教學充滿個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