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小學英語教學設計論文
時間:2022-05-12 07:04:4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英語教學設計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要本文探討了小學英語教學的困境,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英語教學活動的設計策略。
1 小學英語教學面臨的困境
現階段,引起我國小學英語教學困境的因素主要有兩大方面:其一是大班級教學;其二是在英語教學中忽視學生心理發展特點。
1.1 大班級教學對小學英語教學的負面影響
我國教師少、學生多的教育實情,導致大班級教學普遍存在。絕大多數的小學以大班級教學為主。課堂班級人數在什么范圍內屬于大班級呢?David Hayes(1997)在研究中將大班定義為:包含50名或更多學生的班級就可以定為大班。而在教學實踐中,可以用兩個指標來衡量大班級:一是課堂學生人數對教學過程緊密度影響的程度;二是學生人數對課堂秩序管理影響的程度。即可將大班級定義為:學生人數多至教師必須緊密主導教學流程,教師必須實施高度控制的課堂管理。
無論是大班級教學還是小班教學,都各有其優、缺點。大班級教學的優勢表現在: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積極推動學生間的互助學習;節約教師資源,等等。但是,在第二語言習的環境中,大班級教學常常產生許多問題,尤其對于基礎教育階段的小學生的發展影響深遠。 1.2 忽視學生心理發展特點給教學帶來負面影響
在教學實踐中,常常出現這樣的情形:有的教師工作認真,教學設計的內容詳細,語言活動豐富、結構清晰,流程完整,面面俱到,但是實際上課效果并不好,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對各個活動參與的興致不高,有的學生認為活動幼稚,有的又認為太難了。
1.3重視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對英語教學的意義 2 有針對性地進行英語教學活動設計
美國學者肯普給教學設計下的定義是:“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方法分析研究教學過程中相互聯系的各部分的問題和需求。在連續模式中確立解決它們的方法步驟,然后評價教學成果的系統計劃過程。” 進行教學設計的作用是為了實現教學目的。在英語教學中,教學活動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構成教學設計的主要部分,教師備課時的重點;二是教學過程中學生習得的主要途徑。同時,教學活動設計不合理對教學效果有負面影響:一是影響教師教學質量,長期使用不當的教學設計使整體教學質量低;二是課堂氣氛低沉,教學過程中學生反應消極。
2.1 改善大班級英語教學活動設計困境的要點
2.1.1 正確運用分組活動
分組活動既能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又是組織大班級教學的好方法。英語教師大多都贊同這種教學活動方法,并且在當前的英語課堂活動中使用得非常廣泛。然而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分組活動組織不當,反而成為了達到預定的教學目的阻礙,沒有起到應有的教學作用。其關鍵原因在于,教師對分組活動的理解有誤或執行時對活動進程的掌控不當。僅僅注重分組活動的形式,而不是精髓,使其成為沒有價值的形式。分組活動的重點是:學生在各組中應擔任不同的角色,學生在組中責任的劃分要明確。 眾所周知,良好的課堂秩序是順利進行教學的重要保證。由于認識到傳統課堂管理重“靜”帶來的缺陷,于是新課程提出“動”的理念,即:“師生交往、積極互動”,以及新課程理念重視課堂氛圍的營造,使課堂的動、靜失衡,出現許多誤區,如:課堂過于“熱鬧”,秩序混亂,教學質量低下;學生注意力集中在活動形式上,而不是學習內容。因此,英語課堂教學中需要動靜結合,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必須制定有效的課堂規則,對學生有適當的約束,使學生在課堂中動而不亂,動而有序,將重心放在教學內容上,才能實現教學目標。而大班級課堂管理的核心在于:根據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規則,一旦制定,堅決執行,徹底執行。
2.1.3 實施合作學習 2.2 結合學生心理發展特點進行教學活動設計
關鍵詞:美育;英語教學
審美人之皆有,美育不僅可以提升個人修養,也能承載人類訴求。美育能豐富學生知識,發展他們的智力;能“凈化”靈魂,陶冶性情,對人的世界觀和道德品質的形成有特殊的作用;美育能增進人們的身心健康,提高體育運動的質量。因此,許多有識之士都已經形成了這樣一個共識:沒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忽視美育的教育是低質量的,因此我們試圖從美育角度入手,將其教育理念滲透到英語教學中去。
一、完善自我,運用語言,展示教態美
優美的語言如聽仙樂。教學語言對師生情感優化的有促進作用,同時是教師向學生傳遞教學信息的載體。教學語言包括口頭語言以及體態語言。體態語言通過眼神、面部表情、手勢、姿態等將有聲語言形象化、生動化,以達到先“聲”奪人、耐人尋味的效果。優美的體態風度能幫助教師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使其形象符合對方的期待,一開始從感覺上、心理上打開與學生交流的渠道。
但英語課關系“語言” ,拋開一切附加物,英語教學最基本的,也可以說是最核心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英語,因此口頭語也要講究。著名特級教師于滴曾說過: “教師的教學語言雖屬日??谡Z,但又不同于“大白話”。應該是加了工的口頭語言,與隨想隨說的日常交談有區別,教學用語既要有人民群眾,經過錘煉的活潑的口語,又要有優美嚴密的書面語言,教課時讓學生置身于優美的文化。因此,講究教學語言的藝術將有助師生情感的優化,有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其中幽默的語言具有和善性。尤其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幽默的語言能讓小學生感到教師和藹可親,進而消除對教師的畏懼感。幽默語在課堂教學中科學、合理、巧妙的運用,無疑會大大提高教學的效率,當然也要注意不能為幽默而幽默,如果使用不當或溢用幽默語,都會適得其反的。
總的來說,口頭語和體態語的運用都要做到含義明確、繁簡適度、相互自然、瀟灑優美。
二、設計教學,體現時代美
知識的延伸好比無線電設備的天線,只有角度和方位合適,信息才能收發得幾時準確,才能獲得滿意的效果。與此同理,知識的延伸既要適度又要得體,不可漫無邊際而需符合時代性,體現時代美。例如教學《Primary English for China 》 ,Book 11 Unit 2 The natural world,課文中呈現的自然家園及簡單的句型不足以滿足學生的需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捕捉生活的美,緊跟時代,滲透教育。
Who lives on the earth?
Who makes our world dirty?
What bad things do people do to the world?
What can we do for the natural world?
在層層相扣的問答中,我們把現實帶進課堂。言語間,使語言充滿了靈性,充滿時代美。
三、創設愉悅的學習氛圍,體現情境美
創設一個愉悅的情境是引導學生進行情境體驗的關鍵,它直接關系到學生在情境體驗中的效果。一個好的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調動學生各方面的感官,喚醒學生的各種積極體驗。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資源,采用合理的手段和方法,創設一個生動活潑、引人入勝的情境。這些情境可如多媒體和游戲。“游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毙W生的注意力維持時間短,但在游戲中他們情緒高漲,注意力能維持很久。在英語教學中,交流尤其重要。
同樣以Unit 2為例,第三課時The most of the things /animals (Part B2 and B3)中,可以首先以唱歌開場,讓學生輕松進入課堂,a song: If you are happy clap your hands.利用多媒體播放營造輕松氛圍。接著用猜一猜的形式,引出我喜愛的歌唱明星TFboys組合,就其身高、體重、年齡學會用最高級討論,如tallest/highest/oldest/youngest,在愉悅中復習知識,鞏固所學的內容,以積極思維進入課堂。然后通過教師的問題,或者學生間對話。
T: Who is the oldest of them?
S: That’s Junkai.
又如第一課時,以觀看視頻形式介紹美景,引出:Our country is China,讓學生在感受美中學習。并制作實物展示不同國家國旗,揮動不同的旗幟,讓學生問答:Which country has this flag? 可以小組問答、同桌問答、個人到講臺前當小老師進行全班問答等,結合合作學習法,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利用實物,多媒體輔助教學。
小學英語,作為知識性、思想性和審美性兼融的學科,承載著對學生美育教學的任務。因此,我們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去發現美、感受美、珍愛美、創造美。從而促使學生對英語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產生濃厚興趣,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受到美的熏陶,達到教育人的真正意義。
參考文獻:
[1] 沈小娟.小學英語學習策略的調查與思考[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英語專輯)[C],2006年
[2] 楊冬梅.接受美學與英語閱讀教學[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8年10期
論文摘要: 合作學習作為對傳統班級授課制的一種突破和補充,目前被廣泛地應用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設計中。本文首先從理論上闡述了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及其對小學英語教學的價值意義,還從實踐操作層面上對小學英語合作課堂教學的整體結構和具體教學環節做出預期可行的系統設計與安排,從而實現了小學英語教學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的有機融合。
一、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分析
合作學習是在由學生組成的異質小組中學習,通過組內合作、組間競爭,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并以小組的總成績作為獎勵依據的一種教育理論與策略體系。它不同于傳統的小組學習,而是改變了傳統課堂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使學生的學習具有主動性、積極性,并承擔更多的學習責任。我們可以將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歸納如下。
1.倡導學習中的多維互動
在傳統教學的“教師——教材——學生”三角架中,同學之間、老師之間的交互作用被忽略了。而合作學習認為,教學過程不僅是信息互動的過程,同時也是人際互動的過程。它視教學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為促進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因而這種互動觀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與傳統的教學觀有所不同,它不再局限于師生之間的單項互動,而是將教學互動進一步拓展為師師、生生之間的多維互動。
2.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
合作學習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性互動,把老師與學生進行了合理的分工,使教師由傳統的教育工作者和專家的角色轉變為活動的促進者和顧問,師生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伙伴;相應地,學生的活動占居了大量的課堂時間,成了學習的主人,主體性得以充分地發揮??梢姡诤献骼砟钕?,師生關系由原有的“權威——服從”關系逐漸演變成“指導——參與”的伙伴關系與共學關系,師生之間可以進行平等的對話與交流,從而真正實現教學上的民主。
3.突出學生主體性和自主性
合作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構建一種新型的發展個性的集體性教學模式。學習由原來的“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學習者不再游離于學習過程之外,而是積極地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發揮其學習主體的作用。學生的主要活動是學習,合作使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活動的主體,在這個基礎上,可以培養其成為個體生活的主體、社會活動的主體。合作學習是進行主體性教育的有益形式。
二、小學英語合作學習教學的重要意義和價值
近些年來,合作學習被廣泛應用于外語教學。對于小學英語來說,合作學習的重要意義和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際交流環境
合作學習的課堂能夠為學生很好地提供了運用英語進行實際交際的機會和情境。合作學習中的合作小組活動是在濃縮、高效的集體講授的基礎上進行的,集體講授所占的時間比例很小,大部分時間則用小組合作活動。首先,合作學習提倡教學活動任務化,即根據所學語言結構形式,圍繞一個主題而設計一個反映完整語境的交際任務。其次,合作學習過程中,小組各成員為了進行有效溝通,會根據對方或其他成員的反應,隨時調整自己的表達方式,這將使原本模擬的交際情境接近真實化,最終有利于英語教學從機械掌握語言形式的層次上升到創造性地運用語言的最高水平。
2.降低學生口語表達時的焦慮感
焦慮是影響外語學習的重要情感因素。與傳統的外語教學相比,合作學習能為學生營造一種支持性的、鼓勵性的、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的焦慮感大大降低了。另外,合作學習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使學生受關注和受評價的范圍擴散,因而被評價的焦慮感降低,這尤其利于調動差生和性格內向的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
3.增強學生外語學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保護和鼓勵的情況下,外語學習的認知活動最為活躍,也最為高效。與競爭的學習環境比,合作學習中學生表現出較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這是因為合作學習采用了基于“進步”的形成性評價手段,使得每位學生具備為小組做貢獻的均等機會,每個人的價值和重要性都在小組成績中得體現,從而每個人的自尊都受到保護。
三、小學英語教育應用合作學習的重要環節
1.小學生英語學習初始能力和心理年齡特征的分析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因此必須了解學生,對學生的特征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習內容、確定教學策略,為學生創造出一個適合其內部條件的外部學習環境。
因此,我們要一方面對小學生英語學習的初始能力進行分析。去了解小學低年級兒童的學習特點,根據特點有針對性的安排學習的內容。另一方面,我們要對小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征加以分析,并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將更有效地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
2.合作學習策略的選擇和設計
教學策略的選擇和設計是教學設計的核心部分,是小學英語教學的最佳教學策略之一,它能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語言知識、語言技能、認知策略、積極的情感態度以及合作精神的協調發展。教師就可以制定出旨在達成教學目標的最佳教學策略,使一個學生從初學者的起始水平發展到熟練者的較高水平。目前合作學習已開發了一系列課堂教學策略,這些教學策略因其不同的理論指導思想而具有不同的特點。其課堂教學策略主要有:小組分層計分法、小組競賽法、讀寫一體化合作教學法等。
3.合作教學設計結果的評價
在小學英語合作教學設計的最后階段,需要對小組學習的有效性加以評價,為此,必須建立一種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機制。小組合作學習的成功是基于小組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它講求的是整體目標達成的同時實現個人目標。同時組內每個成員的努力都是小組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要確立一種促進學生在小組集體中不僅個人努力并且樂于與同學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約機制。因此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時要把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對合作小組集體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在此基礎上要側重于過程評價和小組集體的評價。側重過程評價可使學生更關注合作學習的過程,使他們認識到對他們最有意義的是合作學習的過程,最重要的是從中認識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合作學習的精神。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的理念對于小學生英語的學習有著深遠的意義和重要價值。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在了解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英語教學的基本規律的基礎上,科學地進行策略選擇精心進行設計,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更好地將小學英語教學工作做好。
參考文獻:
[1]遲明赟.“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理念在綜合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2006,(03).
1,研究來源及其意義:長期以來,由于多年根深蒂固的傳統的教授語言的方法束縛,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在很大程度上仍脫離了"培養閱讀能力"這一主要任務,成了專為應試服務的逐句翻譯和煩瑣的語法分析.其現狀主要表現為:閱讀課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而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重教師的導向,而輕學生的主體性和人文精神的培養.其結果是,不僅忽略了課堂提問在閱讀教學中的促進作用,學生在課堂上囫圇吞棗,死記硬背,簡單地模仿句型,而且學生普遍存在對整篇文章的綜合理解,閱讀速度慢,缺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積極參與閱讀教學的興趣,閱讀課堂呈現單調乏味的現象.這種現狀已經阻礙了閱讀教學的進一步發展.根據新課標的精神,高中階段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初中英語教學的基礎上發展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側重培養閱讀能力"且新編的人教版高中英語教科書以閱讀課為中心,突出了高中階段閱讀教學的中心地位,體現了"高中階段英語教學側重培養閱讀能力"的原則.有此可見,英語閱讀教學作為高中英語教學的側重點,其目的不僅是要讓學生學會語言知識,獲取文章提供的信息,領悟文章的內涵,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和技能,逐步培養語言學習能力.而課堂提問則關系到英語閱讀教學的質量,是閱讀教學過程得以順利進行的關鍵.課堂體溫,是一種教學活動過程.通常是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運用已經學過的知識,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提高分析能力,從而獲得新知識的方法,是閱讀課堂教學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一種教學手段.這也正是順應了新課標中所倡導的那樣,在閱讀教學中注重素質教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探究等活動方式,來完成閱讀教學的任務和實現英語閱讀教學目標.同時,通過課堂提問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也充分體現了閱讀教學"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路,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的基本理念.據此,為改變傳統閱讀教學的模式,我們在進行閱讀課堂教學時,在閱讀前教師可以提出一系列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去閱讀能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SEFC教材所提供的文章內容廣泛,體裁豐富,其中以敘述和論證體為主,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文體設計不同的問題,體現出不同體裁的特點.教師還應把課堂作為學生英語實踐活動的舞臺,把課文內容作為話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議論,評價,延伸和借鑒等言語實踐活動,從而發揮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培養其積極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而且,國外一些語言學家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就從不同角度探討研究第二語言的閱讀過程,創立和豐富了外語閱讀教學理論.語言學家盧利亞認為:"復雜的閱讀理解至少有三個環節組成區分單詞的確切意義;把握詞與詞之間的句法關系以及由詞組成的復雜的結構."他的話指出了閱讀理解過程中語言知識的重要性.1967年Goodman借助心理語言學的觀點,提出了嶄新的閱讀理論,他認為閱讀是一個復雜的心理語言活動過程,是作者,語言信息,和讀者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隨著心理學,心理語言學,應用語言學和篇章語言學研究的發展,人們對閱讀理論的探討不斷深入.20世紀80年代初,Carrol等人提出了"現代圖式理論".它強調了讀者的文化背景知識在閱讀理解過程中所起的作用.目前,在國內對英語閱讀教學的研究,人們有著各自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在閱讀教學模式方面,則主要存在著兩種不同的意見:一種是"自下而上"的模式,認為閱讀教學的基本路子是先教單詞,再講句子,最后擴展到全文.另一種是"自上而下"的模式,強調"Reading is a psycholingual guessing game"此外,國內的閱讀教學理論也認為,閱讀過程是一個主動的,有目的的,有創造性的心理過程.倡導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該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通過對整篇文章的整體把握來獲取文章信息,掌握語言知識,培養其閱讀能力.隨著國內外對閱讀教學過程的不斷深入,閱讀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將會變得顯著突出.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使其能創造性地解決課文話題所引出的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由應試向素質教育轉變,將成為一個備受注目的亟待解決的大問題.
本課題擬在外語教學法的范疇內,通過探討如何運用課堂提問技巧,一方面為學生能夠根據問題更快,更準確地把握對文章的綜合理解,更好地獲取文章的內在信息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本課題的內容在目前的英語閱讀教學中出現很少,而本課題的研究將彌補這一方面的不足,也為廣大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所采用的教學技巧提供了一項參考.它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將會十分顯著.
2,研究目標:針對課文內容的不同,在閱讀課堂教學的各環節中精心設計問題,為引導學生能夠積極參與閱讀教學,使其能夠帶著疑問對文章進行閱讀,并向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直接使用語言的機會,讓學生回答問題,分析問題或就某一問題進行討論,幫助學生在有限的課堂中最大限度地獲取文章的內在信息,提高其閱讀速度,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改善閱讀課堂教學的質量.
3,研究的內容:主要探討如何在閱讀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設計課堂提問來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盡可能地引導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參與閱讀教學,在活躍的課堂教學環境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本課題研究主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對閱讀課堂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通過精心設計課堂提問來改善閱讀教學的必要性.
(2),根據閱讀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情況,探索和總結適合于閱讀教學的課堂提問的技巧特征.
(3),總結和探索在閱讀課堂教學中適當運用課堂提問的技巧能否有利于優化閱讀課堂教學的各環節.
4,研究的方法和手段:(1),方法:調查法,歸納總結法,例證法,教學觀摩法,查閱文獻資料法.(2),課題的研究手段主要是以實際應用為主,兼以完善這一理論研究.
5,研究的進度安排:統一按照院系領導和指導老師的安排,并結合論文寫作的實際情況,認真完成論文協作的每項步驟.
參考文獻:
1. 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M]. 上海: 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 2019
2. 桂詩春.新編心理語言學[M].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19
3. 胡春洞,王才仁.英語閱讀論[M]. 南寧: 廣西教育出版社, 1998
4. 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6年10月第1版
5. 施建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五種問題設計[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9(2): 41.
6. 遲克曉.設計創新問題 優化教學環節 培養創新思維[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9(7): 128.
7. 沈正南.高中"開放式"課堂教學初探[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9(4): 11.
8.何文琴.高中英語課堂提問藝術初探[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9(2):18.
9.楊李花.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設計[J].天津教育,2019(11): 54.
10.范煜華.精心設計課堂問題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9(6): 22.
11.余冰清,謝建珍.充分利用新教材 培養學生閱讀能力[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9(6): 21.
12.孫曼麗.高中閱讀課導入與小結的創新教學設計[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9(9): 21.
13. 周春敏.談談高中英語任務型課堂教學設計[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9(5): 20.
14. 林松青.創設教學活動情境 培養學生創造個性[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19(9): 56.
15. 葛文山,朱俊爽.淺談課文教學中問題的設置[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9(3): 6.
16. 朱惠芳.研讀《英語課程標準》調整閱讀教學策略[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9(9): 24.
[關鍵詞]新課標 小學英語教師 專業素質 問題及對策
一、引言
我國的小學英語教師專業素質主要體現在語言專業知識、相關的理論素養、教學能力和教研能力等方面。其具體要求為:具有扎實的語言基本功,有較高的聽、說、讀、寫教學技能,在英語水平上達到全國英語等級考試二級標準,能熟練地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具有教學設計、實施課堂活動、制作和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等較強的教學能力;能創設豐富的英語學習環境,具有能歌善舞、能寫善畫的藝術才能;性格活潑,有創新意識。更重要的是口語自然流利,語音語調正確。
總之,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較為系統的現代語言知識、外語習得理論知識、外語教學法知識和教學科研能力等素養是小學英語教師必備的專業素質。
二、新課標下小學英語教師專業素質方面存在的問題
自2005年以來,我校承辦了四平市“園丁培訓工程”小學骨干教師培訓班,本人曾對吉林省四平地區來自74個學校的75名小學英語骨干教師針對語言專業知識、相關的理論素養、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進行了問卷調查及考核,調查結果顯示,小學英語教師在專業素質方面存在著如下問題。
1.學歷與知識含量不相匹配
據調查,我市骨干教師全部具備了??埔陨系暮细駥W歷,但主要是通過自修、函授等途徑取得。雖然他們的學歷達標了,但與小學英語教師專業素質的要求相比,不同程度地暴露出如下問題:語音不夠標準;聽說基本技能薄弱;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缺乏;不能用英語自如地駕馭課堂、組織教學;書寫不規范,不注意字母的大小寫、筆順、格式及標點符號等,語言專業知識與技能沒有達到英語專業大學??频乃健?/p>
2. 專業理論知識貧乏,知識結構單一,教學理念陳舊
調查顯示,80%教師沒有系統學過語言學、教學法、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學;60%以上的教師對《新課標》所提倡的任務型教學法及“合作學習”模式知之甚少,更不用說了解其精神實質。教學的內容方面過多強調活動形式的趣味性,而忽視學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開發,忽視了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培養;教學活動過多地設計了一般性游戲,而忽視了競爭合作性游戲。另外,他們中40%的教師除了教材、教參外,不讀雜志不看報,缺乏對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俗習慣、文化傳統、價值觀念等領域知識的了解。教學理念陳舊,知識結構單一,很難適應《新課標》的需要。
3.教學負擔過重,教研意識薄弱
教師平均授課時數為17節/周,最多授課時數達21節/周。另外,許多教師還要跨年級任課,同時教授3~6年級;教授的班級從3~18個不等;課后還有大量批改任務;還有一些教師同時兼任多門學科的教學工作及其他教學管理工作。工作量大、課時過多、負擔過重,致使他們很難有充分的時間鉆研教材,顧不上自身專業化水平的提高,就更談不上從事教研活動了。在科研方面,在地市級以上專業刊物上發表過教學論文的僅占5%;絕大多數的教師沒有參加過任何教改實驗或課題研究工作。
以上的分析表明,目前小學英語教師顯然距離新課標對教師素質的要求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進一步提高教師專業素質是目前我國全面實施小學英語教學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轉貼于 三、全面提高小學英語教師素質的措施
1.拓寬教師引進渠道,嚴把教師入口關
各市、縣教委應盡量把那些師范院校英語專業素質好、喜歡小學英語教學的年輕人才吸收到小學英語教師隊伍中來,同時也可以鼓勵、招聘非師范院校英語專業或師范院校非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到小學任教,對這部分教師的教學能力和英語專業水平進行考核和認定,合格者方能擔任小學英語教師教學工作,嚴把小學英語教師入口關。
2.適當減輕教師的工作負荷,提高教師的教研意識
各學校要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對小學英語教師的配備標準、教學工作量、職務聘任等做出合理規定,讓廣大教師有充分的時間研究學生、教材、教法,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鼓勵教師參加教研活動,極大地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和教學觀念的轉變,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3.設立督學制度,以督促教,以督促學
爭取各市縣教委的支持,組織那些不同層次的退休的英語老專家,成立督學組。督學的任務是深入課堂,隨時聽課,對教師的教學態度、職業技能、教學效果及學生的學習情況等方面實施督導檢查,并對檢查的情況做出評價和記錄。對于優秀教師提出鼓勵與表揚,對于那些基礎知識嚴重不足、語音語調不準確、聽說能力差、不能用英語組織教學的教師,采取強制培訓政策,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
4.實施教師資格認證制度
對在職小學英語教師建立教師資格認證制度,每兩年進行一次。凡通過由各市、縣統一組織進行的小學英語教師專業知識與教學技能考核的水平測試,成績合格者方可任教。
5.充分發揮業務骨干教師的帶頭作用,做好“傳、幫、帶”
骨干教師要將自己對新課程的理解落實到課堂教學實踐中,為其他教師開示范課,供全校的英語教師觀摩、學習、探討,充分發揮以點帶面的作用;要開展師徒結對活動,加速新教師的成長;鼓勵名優教師到英語師資相對薄弱的地方開示范課,傳經送寶,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
6. 充分利用網絡資源
教師通過網絡授課和網絡座談等形式,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了解到最新的教學理論與教研動態,還可以獲取更高的學歷文憑。實現科研、教研和培訓“三位一體”。
7. 豐富教師的業余文化生活
舉辦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拓寬教師的知識領域,豐富他們的知識結構。
8.開展教學基本功競賽
在校內、校際間開展各種形式的講課、說課等競賽活動,為更大范圍內的教師提供一個交流空間與平臺。通過互相交流可以幫助教師自我反思、自我發展,是提高教學能力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鐘啟泉. 新課程師資培訓精要[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論文摘要:隨著基礎教育英語教學的不斷改革和發展,中小學英語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英語教師職業技能。高等師范院校英語專業肩負著培養高素質英語教師的任務,提高中小學教師職業技能訓練是其教師教育培養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高等師范院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培養未來合格教師的重要手段。本文探討了中小學英語教師職業技能的內涵、構成及培養意義和策略。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基礎教育發展和改革的不斷深入,面對教師教育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和新的教師教育體系的確立,國家教委在1992年印發的獷高等師范院校學生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基本要求”的通知))中指出:“高等師范學校學生的職業定向是在校學習期間必須積極、自覺、主動地進行教師職業技能的訓練,掌握教師職業基本技能”。并且要求“高等師范學校要從培養合格中學教師的高度出發,結合實際情況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確保學生在校期間受到嚴格的訓練和考核”。為了使我國的英語教育事業能夠適應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和信息時代的潮流,2003年國家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新的課程標準要求英語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英語的能力。英語教師要從單一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與引導者,同時使學生從知識的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的參與者和開發者。提高英語教師的職業技能是實現教師決勝轉變的基本保證之一。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教師職業技能水平,培養學生從師任教的基本素質,增加學生的就業機會,在高等師范院校英語專業教學中加強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和訓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英語教師職業技能的內涵與結構
高師學生的教師職業技能是指高師院校學生在校期間依據教育教學理論,運用教育專業知識,通過練習而獲得的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所必須的、比較穩定而系統的專業技能。教師職業技能包含多方面的能力,我們把這些能力的總和稱為教師職業技能。英語教師職業技能是英語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必備的專業性基本技能和技巧,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行為方式,可以通過不斷訓練逐漸地形成。它既遵循一般技能形成的規律,又有其自己的特點。它具有綜合性、操作性、實踐性等特點,是融理論學習與技能訓練為一體的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程,也是英語專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英語教師職業技能教學活動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為完成這一過程并使之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學技能在教育并促進學生學習的一系列教學行為方式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學生在校期間,高等師范院校英語專業應該根據《高等師范學校學生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大綱》,結合英語專業的自身特點,培養合格的中學英語教師,使學生具有從事中學教育管理和英語教學能力為其終極目標。作為一名合格的師范類英語專業畢業生,不僅要有堅定的政治思想、過硬的專業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扎實的專業知識,還必須具備較強的英語教師職業技能。
英語教師職業技能的結構包括多方面。除了在英語教學論或英語教學法課程中所講授的備課與教案的編寫技能、導人技能、各種單項知識和語言能力的教學技能、板書設計技能、作業的布置與批改技能、課后輔導技能等,還要特別注重培養學生以下幾方面的英語教學能力:
1.英文書寫技能
規范流利的英文書寫是中小學英語教師必須掌握的教學技能,也是英語教師個人精神、氣質、學識、修養和審美情趣的具體展示。在此方面教師本身會給學生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英文勻筆斜體行書是現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流行的一種字體。它筆劃清楚、字形簡單、與印刷體相近、易學易認。英文書寫技能訓練要求筆順規范、方法正確、均勻流暢、循序漸進、督促檢查、常抓不懈。
2.英文歌曲演唱
教唱英文歌曲是英語教師一項重要的職業技能。利用唱歌來教英語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學唱英文歌曲能夠訓練和培養學生的音高、音長、重音、節奏、速度、連讀、失去爆破等英語語音知識和技能。根據教學內容巧妙的利用英文歌曲進行英語教學,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陶冶情操,又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口語表達能力,也是英語教學與素質教育相結合的重要手段
3.簡筆畫
簡筆畫是一種利用簡單的點、線、畫和幾何圖形來表現物象基本特性的簡約而直觀的繪畫形式。簡筆畫簡單、概括,只取形似,不計細節,是每個教師都能夠掌握的教學技能。它富有生動性,風趣幽默,形象直觀,給人一種身臨其境、見景生情之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生動活躍的課堂教學氣氛,也可以為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提供比較真實的語言教學情景,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
4.英文詩歌朗誦
朗誦英語詩歌是中小學英語教學的常用形式。巧妙地利用英文詩歌進行英語教學可以減輕學生的疲勞感,消除緊張情緒,有利于營造一種輕松自如、快樂的學習氛圍,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教師在英文詩歌的朗讀或背誦教學中要讓學生了解詩歌的創作背景和風格,理解詩歌的詞義,增強文學修養;指導學生掌握好韻律、節奏和速度,語音準確。
5.英語對話、戲劇表演
英語對話和戲劇表演能力是當今合格中小學英語教師必備的技能之一,在英語對話和戲劇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要對學生的語音、語調、情感、表情和行為動作等進行必要的指導。作為一種教授英語的方式,排練、表演對話和英語短劇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和詞匯量,還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語音語調和表達能力。另外,組織排練、表演英語短劇可以增進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有利于性格內向的學生克服靦腆羞怯的心理障礙,養成大膽說英語的習慣,同時發展英語思維能力。
6.常用課堂用語
用英語教授英語是公認的主要的英語教學原則。在教學中英語教師必須得體、流利、準確地使用常用課堂用語,這不僅使教師能夠發出準確的教學指令,正確地解釋語言的各種意義,還能幫助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和威信,使學生建立起跟隨老師學好英語的自信心,給學生的英語學習帶來積極的影響。英語課堂用語與一般的日常用語不同,應該注意課堂用語的以下特點:應該得體、規范地使用英語,幫助學生逐漸培養英語習慣用法的觀念,學習地道的英語;應經常變換句型,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大腦皮層興奮;盡量使用完整句子,這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和復習已學過的句型和語法知識,也可以避免學生的某些誤解;多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常常使學生看到自己在學習上的進步;講課語言應該聲音清楚洪亮,表意確切,句子嚴謹。
7.英語教學游戲
游戲是現代中小學英語教學常用的輔助教學手段之一,也是英語教師應該具備的教學能力。在英語課堂或課外活動中廣泛運用游戲,不僅能使教師英語教學的方法多樣化,還能夠緊扣青少年好玩、好動、好勝的心理特點,充分調動他們的非智力因素和潛在意識,克服他們的心理障礙,將英語教學交際化、游戲化,寓教于樂,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不知不覺地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效率。英語游戲教學要求游戲開始前應明確游戲的內容和規則;游戲過程中教師要仔細組織游戲步驟;游戲結束時認真總結游戲的目的和效果;整個游戲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始終用英語交流。
8.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是指運用計算機綜合處理多媒體信息的技術。它被應用于英語教學主要表現為在教學法理論的指導下設計并編制出符合教學要求的多媒體軟件,并在教學中不斷改進,使其符合教學規律,優化聽、說、讀、寫的訓練過程,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多媒體技術的特點是:直觀、生動、逼真,能化靜態為動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能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延伸和拓展教學內容;通過圖像、聲音、色彩和動畫傳遞教學信息,使學習內容變得易理解和掌握;可以實施雙向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并發展學生自主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可以連接網絡,有利于發揮網絡優勢,提高信息量輸出,拓展學生的思維。
三、英語教師職業技能的培養策略
1.轉變觀念、提高認識
高等師范院校英語專業肩負著培養高素質英語教師的任務。教師職業技能訓練是教師教育培養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高等師范英語專業的領導和教師就應該根據國際英語外語教學理論和實踐的最新動態和中國基礎教育英語教學的發展趨勢,深度認識我國的英語教師培養和發展問題。首先應以《高等師范學校學生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基本要求》為_下幾作的指導思想,切實認真深人研究英語教師職業技能在培養高素質英語教師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英語教師職業技能的內涵、結構及培養策略等,使英語教師培養工作能夠充分體現時代性和科學發展觀,體現英語教師教育的主要特征。加強高等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學生的教師職業訓練是全面提高師范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們新的教學研究課題。
2.形成交流、合作機制
高等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在培養學生教師職業技能方面有很多的共性。我們可以,也有必要相互交流,相互支持,相互借鑒。有的學校(如溫州師范大學)、教學研究機構(如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教育研究中心)和專家學者已經在英語教師職業技能的教學實踐、理論研究及技能競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可以通過實地走訪考察、網絡連接等途徑與他們溝通交流,向他們學習。
3.建設穩定的教師隊伍
高素質的英語教師職業技能教師隊伍建設是培養學生教師職業技能的關鍵,必須建立一支穩定、有責任心、專業能力較強的師資隊伍,才能很好地完成此項教學任務。首先,要委派一、兩名有此專業特長的教師來專門負責和擔任英語教師職業技能的教學工作。第二,盡量組織和動員某些有此專業特長的教師(有的教師英文書法特別優秀,有的教師有極強的表演能力等)加人該教學團隊,參與或擔任一定的教學任務,起到補充和完善的作用,因為很少有哪位教師在英語教師職業技能的各個方面都是優秀的,一個人就能完成所有的教學工作。第三,應該在教學、教學研究、教學工作量計算、特別是專業進修提高等方面為本教學團隊創造有利條件,使本團隊的教師能夠積極、主動、安心工作。
4.切合實際的教學設計
英語教師職業技能的教學涉及多方面的因素,而具體又切合實際的教學設計對最終的教學效果是至關重要的。
1)高師英語專業必須把英語教師職業技能設為必修考試課程,為英語教師職業技能的培養和訓練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2)英語教師職業技能的培養和訓練要堅持現在中小學英語教學視角下的實踐性和實用性原則,堅持基礎性和科學發展性原則,堅持綜合多樣性和個性發展的原則。
3)要把英語教師職業技能各個單項的教學內容制定出比較具體的教學目標,使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訓練能夠有目的、有根據地進行。
4)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以下幾方面的問題:教師的教學任務不僅僅是簡單地講解教師職業技能的理論和知識,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訓練進行良好的示范和引導,進行嚴格的督促、指導、檢查和評價;本課程是英語教師職業技能培養的主要載體,但同時應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和比賽,以此來調動學生自我參與和訓練的積極性;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不能滿足實踐訓練的需求,教師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布置、督促和檢查學生的自我課后訓練任務,注重學生課后主動地自我訓練,做到教師教學與學生自我訓練的統一和協調;對于某些比較重要的單項教師職業技能成績的評價要更加嚴格;利用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等現代化教學手段,更加有效地進行教師職業技能的培養和訓練。
5.建立英語教師職業技能評價體系
構建科學、有效、系統的英語教師職業技能訓練評價體系并堅決落實和執行是本課程教學質量的有力保證。第一,根據英語教師職業技能的各個單項教學內容和目標(如英文斜體行書的筆順、斜度、字母大小、均勻程度、字母組合連寫、流暢性等),設立成績評價標準,使評價能夠有可靠的依據。第二,教學評價從單一的終結性評價改為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側重形成性評價,注重學生平時的學習和訓練表現,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英語教師職業技能的學習和訓練。第三,成績評價不合格的學生必須重修重練,并給予他們重新考核的機會,最終達到全面合格的標準。
論文摘要:任務驅動型課堂教學是指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需的學習資源,通過課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獲得知識意義的建構和能力提高的一種教學方法。他能體現英語實踐性強的特點,能徹底改變以往單一的記憶、接受、模仿的被動學習方式,通過真實、有趣、有意義的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和合作研究,充分發揮他們的語言知識能力。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自然地習得英語,而且學得活,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意義建構過程。該理論認為: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據先前的認知結構積極主動地、有選擇地感知、加工外在信息從而改變和重組原有的知識結構。在教學進程的設計中教師往往采取自上而下的路線,即首先呈現整體性的任務,讓學生嘗試進行問題的解決,活動中讓學生自己去嘗試和發現完成整體任務所需首先完成的子任務,以及完成各級任務所需的知識技能,并在掌握這些基礎知識技能的基礎上,最終使問題得以解決。布洛非(J.Brophhy,1989)認為,知識是由圍繞著關鍵概念的網絡結構所組成,學習可以從網絡的任何部分進入或開始。
任務驅動型課堂教學是指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需的學習資源,通過課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獲得知識意義的建構和能力提高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體現了新課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理念。從學習者的角度說,“任務驅動”是一種學習方法,適用于思維訓練和技能練習類的學習活動;“任務驅動”學習法可使學習者的學習目標十分明確,便于發揮主體的綜合能力。從教師的角度說,“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方法,適用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相對獨立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任務驅動教學法吸收了目標激勵教學法的目標引導學習和活動驅動型課堂教學法的學生活動為主體等成果,并引入了新的教育理論,在任務驅動下展開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在“任務” 完成中探究方法、拓寬思路、掌握知識,形成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處理信息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會不斷地獲得成就感,更大地激發求知欲望,形成心智活動的良性循環,從而培養出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創新意識。
任務驅動型教學是新課程改革實踐中出現的一種新教法,新模式,它體現的是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2001年我國新的《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倡導‘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建議。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體現了“主導—主體結合”的教學設計原則,它避免了在以教為主和以學為主的教學設計中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體現的相互矛盾,既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任務型教學的理論要求英語課堂教學應具有 “變化性的互動”的活動—任務。語言學習的“任務”是指有目標的交際活動或為達到某一目標而進行交際活動的過程。教師圍繞特定的交際目的和語言項目,通過具有操作性強、有目標、有意義的任務設計,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語言、掌握語言,最終提高真實的語言運用能力。語言學習的成功,既要有大量的真實性輸入,更要有一個需要用目的語進行交際的環境,“任務驅動”就是給學生創造一個需要使用語言去做事的交際環境,讓學生有更多的使用語言“真實交際”的機會,從而培養學生真正的語言交際,綜合運用的能力。
筆者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發現,任務驅動型教學對英語教學活動具有以下積極作用。
一、任務驅動型教學活動有利于學生主體性發展
任務驅動型語言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語言交際、認知活動、生活體驗、學習策略的選擇以及合作學習等無時不在為學生提供發展的條件空間和過程。由于任務驅動型語言教學模式能體現英語實踐性強的特點,能徹底改變以往單一的記憶、接受、模仿的被動學習方式,通過真實、有趣、有意義的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和合作研究,充分發揮他們的語言知識能力。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自然地習得英語,而且學得活,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
二、任務驅動型教學有利于新課程目標的達成
牛津英語教材遵循著交際性、結構性、科學性、思想性、趣味性和注重智力發展的原則,力求通過大量的語言為輸入、豐富的題材內容、多層次的語言活動、多元化的文化知識,發展學生的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及文化意識等素養,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任務驅動型語言教學模式確確是把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作為出發點和歸宿,要求教師首先令學生明白語言的意義,然后幫助學生學習語言的形式,它首先強調語言的流利性,再關注語言的準確性,最終使形式與意義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使用語言的能力。
三、任務驅動型教學突出真實性
眾所周知,任務型教學就是因其真實的情景,真實的材料和真實的任務而受到廣大應用語言學家的青睞。任務設計首先要注意情景的真實性,設計任務要符合學生認知水平,讓學生能投入到任務中去,要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貼近,讓學生自然融入任務中去,要與學生興趣愛好一致。讓學生樂于投入到任務中去。 例如我們在教授 Looking for sb內容時,教學生學說How can I get to…?You may call…?及Would you please tell me…?采取以下步驟。
1、任務呈現
展示Mr Zhang與Miss Chen人物場景。
①復習問候語,并通過詢問學生的姓名引出Would you please tell me…?句型。
②由詢問學生姓名引出詢問電話號碼方式: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your telephone number?
③將課文插圖中的人物與場景分步呈現,并詢問人物與地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引導學習
采用播放對話部分錄音,通過看與聽,逐步熟悉本課所要學習的知識,并感知新知所適用的語言環境
①觀察插圖。
②分步聽錄音,引出句型How can I get to…?與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③請學生分角色表演,在課文所提供的情景中練習所學的句型。
3、師生合作,鞏固新知
①替換尋找的任務,師生分角色表演。
②替換尋找的地點,師生分角色表演。
4、組織練習,點撥評價
任務情景:到教室、辦公室、電視室等場所找人,或者可以讓學生自己創設找人情景。
①全體學生自由組合,圍繞“Looking for sb”這一主題進行操練,同時教師及時進行點撥。
②學生展示表演,師生共同評價。
四、任務驅動型教學注重任務的人文性和趣味性
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是我們所崇尚的。因而教師在任務活動的設計時都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和語言水平,盡量貼近學生生活和經驗,讓學生置身于貼近自己生活的語境中,產生親切感,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在任務活動的設計時還充分考慮到學生個體知識和能力積累的差異,設置任務的不同難度以適應不同學生的需要。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在確定發展與教學的可能關系時,要使教育對學生的發展起主導和促進作用,就必須確立學生發展的兩種水平。一是其已經達到的發展水平,表現為學生能夠獨立解決問題的智力水平;二是他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但要借成人的幫助,在集體活動中,通過模仿,才能達到解決問題的水平。維果茨基將學生在借助成人的幫助所能達到解決問題的水平與在獨立活動中所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之間的差異稱之為“最近發展區”。對教育過程而言,重要的不是著眼于學生現在已經完成的發展過程,而是關注那些正處于形成的狀態或正在發展的過程,學生正是在成人的引導下才逐漸走向獨立,這一理論使人們看到學生發展的空間及可能性。只有走在發展前面的教學才是良好的教學,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根據每個學生的現有實際水平、潛在能力、興趣傾向、性格特點等來設計適合每個學生的教學任務,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觀,而不是單方面要求不同的學生來適應教師所創設的單調的、唯一的教學環境。學生年齡和心理特征決定了學生完成任務的直接興趣就是任務“有意思,有趣”。因而,任務活動的設計要圍繞激趣原則。
五、任務驅動型教學強調任務的可操作性和實效性
任務應難度適中,有層次,便于操作。課堂授課的時間和空間限定決定教師一定要突出任務的目的性,用最短的時間說明完成任務的要求,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更好完成任務。教師要精心設計將任務引入課堂,給學生提供實踐、運用、習得語言的機會,使學和用統一起來,在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同步提高的基礎上,形成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目前,任務驅動型教學應用于英語學科教學還處在實踐探索階段,我們在應用過程中經常出現各種問題。例如:教學設計表面上是由任務組成,但“任務”本質上還仍然是語言訓練練習,而且大部分是在老師的控制下進行的,沒有體現出真實性和交互性?!叭蝿铡敝皇亲寣W生自由地完成喜歡做的事,課堂教學松散,低效,無目標,只是部分人參與,且語言運用的質量不高,大多數人只是看熱鬧,“任務”沒有體現出是學習、理解、體會語言后的活動。任務泛濫、任務設計無信息差、任務缺乏真實性。
任務型教學強調學生在“做中學”,這對于相當多的英語基礎差,缺少交際氛圍和習慣的學生來說,很難調動他們去完成教師設計的教學任務。
任務驅動型教學是一種思路,一種教學策略,而不是一種固定的教學模式。他只是一條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為學生提供終身學習所需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技巧。我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教師要靈活地處理教材內容來實現教學目的,在設計任務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能力,把抽象的具體化,把復雜的簡單化,把大任務小塊化,結合具體的教學條件和學生的特點,揚長避短,形成有個性特色、本地特色的英語教學途徑。
參考文獻
[1]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探索[].同濟大學附中網.
[2]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3]課程、教材、教法(課程教材研究所主辦).
[4]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研所主辦).
[5]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
[6]倪文賽.任務驅動式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實踐[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1,5.
[7]周春敏 .談談高中英語任務型課堂教學設計[J].中小學英語
教學與研究,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