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1 01:44:3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云計算環境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生平簡介
陳述彭(1920.2—2008.11)曾是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后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及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任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名譽所長,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名譽主任。他還曾擔任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副主席兼地球信息科學學部主任,國際地理聯合會地理數據地理模型委員會委員,國際空間委員會中國委員會委員,IGBP中國委員會委員,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中國國際減災委員會科技顧問,國家遙感中心顧問以及中巴資源衛星應用分系統總設計師等。陳述彭創辦了《地球信息科學(學報)》和《遙感信息》等刊物并長期擔任主編,著有《地學的探索》六卷、《石堅文存》三卷,聯合撰寫《遙感地學分析》、《地理信息系統導論》、《地球信息科學》、《遙感信息機理研究》、《地學信息圖譜》等專著,主編《遙感大詞典》及《地球系統科學》等大型工具書,主持設計編輯和印制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圖集—自然地圖集》、《中國陸地衛星遙感分析圖集》等大型圖集,發表中、英、俄文論文300多篇。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三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何梁何利獎,陳嘉庚地球科學獎,國際歐亞科學院一級勛章,美國地理學會0.Miller金質獎章等獎項。
二、陳述彭的地學思想
1.陳述彭地學思想的啟蒙
陳述彭從小興趣廣泛,5歲起跟著父親學習識字。在長沙高級中學時刊登的《南岳游記》受到校長的贊賞,成為了引導陳述彭走上地學的第一個無聲信號。1927年陳述彭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浙江大學。在的烽火年代,竺可楨先生大力倡導著徐霞客的毅力和精神,熱愛自然,熱愛祖國,推崇科學、民主的求實精神,浙大史地系更是名家云集,老師們講授地球演化的歷史、自然演化的過程、文化人類學、歷史地理學,嚴格的野外基本訓練和系統的地學基礎知識令陳述彭大開眼界。浙大的學術空氣異常濃郁:涂長望教授的大氣物理、氣象觀測,葉良輔教授的歷史低值和演示抗污分析,任美鍔教授的地形發育旋回和經濟地理區位理論,譚其驤教授的沿革地理,張其昀教授的地緣政治天上地下,自然人文,展現出了地球科學的大千世界,這些積累為他后來樹立一切從實際出發實踐第一的精神和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理論思維打下了初步基礎,這里也成為樹立陳述彭地學科學大有可為這一堅定信念的發源地。
2.以歷史唯物主義為基礎研究地學歷史的發展規律
陳述彭十分注重基于歷史唯物主義的研究方法,他系統的分析和研究我國地圖學發展過程,發表了《地圖的故事》、《地圖史話》等論述。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結合歷史背景和社會發展對地學的需求分析其發展的歷史過程,剖析社會效益和歷史作用。他憑借豐富的歷史和人文基礎知識及理論,闡述了地學作為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橋梁在與人類社會共同進步過程中的普遍發展規律。陳述彭科學的分析評價了中國和世界古代地圖科學的先驅希臘的托勒密和中國的裴秀,指出:“在世界地圖科學史上,希臘的托勒密和中國的裴秀,好像兩顆璀璨的明星,東西輝映。他們的著作標志著山谷時代地圖學的總結性成就,反映了東方和西方不同的發展特點,奠定了地圖學的基石,對后來地圖制圖產生過長期的、深遠的影響?!标愂雠磉€分析了中世紀西方和中國地學研究停滯不前的原因,肯定了中國羅盤、齒輪、造紙、印刷術對世界測繪發展的貢獻,對于近代地形圖測繪和專題地圖的出現與發展也有著深入的思索,并以此為基礎系統地總結了地圖學幾個主要歷史階段的時代體征,并提出了以史為鑒自力更生的發展道路。
3.以實踐為基礎的區域論地學思想
地學研究往往都是通過環境論與人地關系論視角、區域—空間論的視角、綜合的視角或地理學的空間表述完成的。在傳統的地學思想中,系統論和區域論是二元對立的,但現代地學研究中卻大量運用了系統科學的信息論、控制論、系統論等要素作為方法依據?,F代地學既注重對實體性、具體性區域的綜合性和獨特性分析,同時也采用區位分析和空間分析手段強調空間模式化、理論化研究。陳述彭明確指出地理建設、規劃、實踐中應堅持“因地制宜”,任何空間政策的實施都不應做概括性處理,而是根據地理環境的差異做適當的調整。陳述彭以大量科學考察和野外觀測為基礎,在1947《螳螂川流域之地文與人生》的碩士論文中,通過大量的基礎數據和繪圖,闡述了對區域地文與人生綜合、邏輯研究的趨勢。文章從分析該區域的自然背景、地形發育和人地關系方面入手,探究區域內各種地理因素間的相互影響,指出地理現象之整合性與綜合性:“如具有生命之機體,不容分割且具個性”,通過分析個別地理因素為區域地理研究打下基礎。他還先后赴遵義、沁河流域、桂林七星巖、南嶺山地等一系列對于地理典型區域具有代表意義的人地景觀開展地貌、自然基礎、地文與人生的研究,注重通過挖掘各區域的演變與歷史發展過程,恰當的運用注重空間分布和空間差異性的區域論地理學思想,詮釋被研究對象的整體性和統一性。在早年的《桂林七星巖喀斯特洞穴地貌圖》中,陳述彭以現有的地形—地質平面圖和綜合剖面圖為基礎,提出關于洞穴地貌演進過程的假設和推斷。在論述了洞穴地貌圖的六種類型后,歸納總結出了一般地貌制圖的基本步驟。陳述彭還在《遵義附近之相對地勢》一文中對地文分析方法中有關“相對地勢”的計算方法開展過比較研究,在《遵義附近之聚落》中對“估計人口之方法”給予了論述,這些都不失為區域論地學研究的典型實例。隨著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陳述彭以任務帶科研組織開展大地圖集編制時,將地理學研究和地圖制圖相結合,明確了制圖綜合研究方法是建立在對制圖區域整體認識基礎上的系統論的整體觀。在地圖學研究過程中,陳述彭重視區域各種地理因素之間的相互影響及其空間差異性,分析當地地文與人文之間的密切關系,強調綜合制圖要以自然綜合體與經濟體綜合體為依據,注重“自然綜合體的內在聯系與自然地帶規律性的體現”和“區域各種地理要素之相互影響,與當地的地文與人生之深切關系”的研究思路,指出制圖實踐“能具體揭示自然綜合體的類型和分布規律,反應地域之間的相似性與差異性,為進行主導因素分析,地理相關研究和疊置法的運用提供可靠地地圖資料”的論述,形成的基于系統性區域論地理學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地圖制圖理論,這一系列在地圖制圖理論與方法上的示范和影響,啟發了當時一代的地理與地圖工作及愛好者,隨后的十余年全國出現了綜合制圖和綜合地圖集的編制期。
4.以系統論、認識論和各種地學方法推動遙感地學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