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5 14:35:1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三第一輪復習計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第一輪復習;有效課堂
高中政治課第一輪復習的教學,我感覺受益良多,所謂教學相長,在這一段時間我體會很深。與同組老師以及學生的交流也顯得更加頻繁?;仡^看看,感覺自己對知識的理解以及在教學中對難點、重點的把握更加清晰,知識的識記和運用更加得心應手。就我而言,我覺得這些能力固然與基本功有一定關系,但更多的是依賴于經驗。作為一名“年輕”的高三老師,談不上經驗,就算有,那也是在多年的高三教學中慢慢沉淀下、摸索出的有限的經驗,更多的應該是來自于同事、學生的交流,以及學生在問問題的過程中給我的啟發。在整個高三教學中我們都是團結的、協作的,而團結就是力量,就是效率,就是升學率。這是我多年在高三教學中的一點感觸,正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
高三政治第一輪復習課不同于一般課堂教學,也不同于以后的第二輪、第三輪復習,其主要任務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根據《高考說明》對學生已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加深、拓寬、查漏補缺,使學生更加系統地掌握知識,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知識體系的構建能力以及基礎知識的應用和解題能力,以決戰高考。在這一輪的復習中如果老師指導得法,學生復習到位,那么在高三的起點上就能高人一籌。因此,高三政治第一輪復習課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對廣大高三師生來說都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程。
通過這個階段的復習,要使學生能清楚、透徹地理解和掌握《高考說明》中規定的每個必考的知識點,以及對它的基本要求,使學生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達到多層次、多角度的理解;還要求學生能從知識的內在聯系上把握所學知識,提高知識的綜合理解和運用的能力,同時使學生的思想認識和覺悟水平得到提高,達到知識、能力、覺悟三統一。因此,教師在這一階段復習中應認真鉆研《高考說明》,認真了解學生實際情況,明確具體的復習教學目標,加強針對性,避免隨意性,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由于一輪復習時間短而內容多(四本必修,一本選修),必須制訂一個通盤而翔實、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這一點我在每一年的高三第一輪復習前都堅持這樣做,并且堅持把我的教學計劃紙質化發到學生手中,讓學生人手一份,做到師生心中有數,能有的放矢,能明白每天的復習任務,從而增強了第一輪復習的針對性和計劃性,繼而提高第一輪復習的功效性,避免了課堂的隨意性,對我也是一個督促。
全面復習基礎知識,突出重點,以重點帶動全面。這一階段的復習,對文科生而言,主要是進行基礎知識的鞏固、加深、拓寬,使學生更加深刻、系統地掌握知識,為下階段復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把時政課和基礎知識復習課有機結合起來,把基本觀點和材料相結合,拓寬、深化知識,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力度,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靈活性和規范性。為此,我專門編寫了一份復習提綱,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并對所有內容排隊歸類,參考外地資料,就題目內容、題目類型再拾遺補缺。復習方法主要采用講練結合,指導各種題型的解題方法,訓練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并有目標地鞏固一些重點問題。有針對性地對一些高頻考點和重點考點進行鞏固和訓練,在復習中要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
一、第一輪復習課應注意的問題
回顧前期的復習工作,感覺在第一輪復習課上還應注意以下
問題:
1.老師要“去粗取精”。畢竟第一輪復習課不同于新授課,要面面俱到,講得細而不漏。有的內容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解決,老師只要點到為止,不能以講代學,扼殺學生的主體性。但重點、難點、高頻考點不能放過,不能蜻蜓點水。
2.要處理好基礎知識復習和“熱點專題課”復習的關系。政治是一門時政性很強的學科,不能只注重基礎知識復習而忽視“熱點專題課”復習。為此我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尋找切入的時政材料(當前黨和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國內外的時政大事),作為教學引子復習考點,這樣學生既有新鮮感又能提高復習的效果。二是相關基礎知識復習后進行串聯概括和總結歸類,進行“熱點專題課”復習。這樣穿插復習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學生也能跳出考點的簡單理解識記,站得更高。
3.要處理好講和練的關系。老師要形成書面文字,圍繞主線適當點撥,精講多練,圍繞熱點主線設置背景材料,組織各種題型,對同一熱點,可以從不同角度用多種題型進行分析。
二、自學能力是提高復習課效率的突破口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復習課中,老師應該把挖掘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作為提高復習課效率的突破口,針對復習課的具體情況,我主要做了以下幾點:
1.指導學生制訂復習計劃,并使之與老師的復習步調一致。
2.對各類題型的解答方法進行指導,找出最佳解題方法并總結規律。
3.啟發學生解題思路,訓練學生的思維方法、解題技巧、應試能力,為此特地精選題目并進行了匯總,細細評講,應該說對學生的啟發作用還是比較大的。
練習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練習必須靈活多樣,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積極性,可以采用課堂口頭提問、當堂練習、當堂講評、課后書面練習等多種手段交叉進行。練習內容更注重層次性、適度性。練習講求適度,既有一定的難度、深度,也有一定的靈活性。
講評時,不僅告知學生答案,更重要的是指點問題癥結,啟迪答題思路,從而起到加深理解、培養能力的作用。講評后要求學生對練習進行再思考,逐步深化、鞏固。這也要求教師要認真組織糾正錯誤工作,幫助學生分析錯誤原因,建立錯誤試題檔案本,盡量少犯同類的錯誤。
正文:一.高考復習計劃
高考復習不在于每天的題海戰和疲勞戰,在于的是高三是否真正用心準備,是否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從高三的暑假開始就全力以赴的堅持是完全可以的,但千萬記?。阂坏╅_始動手準備高考,就要全身心的投入。高考理綜復習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復習課程多,時間跨度長,因此,高考理綜復習必須有一個整體的規劃??偟膹土曔M度劃分為起步、強化、沖刺和臨考四個階段。
(1)起步階段(第一輪復習)
首輪復習的主要目的是全面夯實基礎。這一階段各科目都在進行一輪復習,基礎差的考生可以充分利用這段時間補上自己的短板,合理分配時間到薄弱科目,從而達到各課程之間的平衡;基礎較好的同學可以進一步加強練習,全面檢查自己的相關知識點,建立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聯系,完善自己的課程體系。
(2)強化階段(第二輪復習)
所有科目的第二輪復習都安排在強化期,主要目的是重點專題突破。這一階段要從全面基礎復習轉入重點專項復習,對各科重點、難點進行提煉和把握;總結出??肌⒁卓贾R點,同時注意解題能力的訓練。
(3)沖刺階段(第三輪復習)
4月中下旬第三輪復習階段開始,主要目的是查漏補缺。本階段復習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調整心態,回顧錯題本,勞逸結合;二是適應理綜答題順序和時間的合理分配。物理、化學、生物的沖刺復習,購買最新的權威模擬試題和預測題,保持住答題手感。
(5)初試臨考階段 (第四輪復習)
6月上旬調整心態、準備考試。熟悉考試環境。
二.復習技巧
(1)第一輪復習(8月份~12月份)
①物理:重點是力學大版塊和電磁學大版塊,這兩大版塊占到80%左右,同時,高考對于實驗創新的能力也逐步加強,每年高考大綱雖然有所修訂,但變動不大,因此可以找本前一年的《大綱》先看著,在一輪復習跟住老師的前提下,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用晚上的時間補齊自己的短板。這段時間可以用除全國卷一、二外的歷年高考真題來進行分章節的聯系。
②化學:重點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無機化學,有機化學這三大版塊,這三大板塊是整個高中化學的主干知識。第一輪復習在緊扣課本復習的同時注意概念的理解記憶并不是機械式的死記硬背,盡量把晦澀的概念轉化為自己易懂的語言,不但這樣方便理解,而且記得會更牢。這個階段的練習也很重要,但是切記不要題海戰術,適當的練習即可,但是練習之后對于錯題要及時總結。
③生物:生物分為細胞與代謝,遺傳變異,生殖繁育,新生物技術這四大板塊。爭取做到知識主干清晰,枝葉明了,重點難點心中有數,為下一步的復習進一步夯實基礎,掃除知識上的遺漏。此外,適當回顧初中相關內容,不留知識上的斷檔。針對自己平時容易混淆的概念,做題時易產生畏懼心理的知識進行比較和分析。爭取在第二輪復習前不再有知識上的盲點和大的障礙。
(2)第二輪復習(1月份~4月份)
① 物理:在這一階段,新的考試大綱剛剛下來,考生要根據最新的大綱變化作出相應的調整,對于新增和修改考點要給予關注,這往往是當年命題的熱點,此時開始進入章節復習,分專題、分章節把握,要注意跨章節的綜合類大題的處理,此時可以用全國卷一、二的歷年高考試題來進行訓練。突出重點,有的放矢。
② 化學:化學首輪復習和第二輪復習是緊密結合的,而且這個時候是考試大綱公布的時刻。此階段重點之一是提煉這門課程的基本理論和重要結論,以及考試知識點,特別是新增考點和新修考點;對跨章節甚至跨學科的相關知識點進行初步綜合。二是進行專題訓練,并對專題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并在這時對真題進行總結和研究
③ 生物:生物方面,應該在已經大體掌握知識框架的基礎上,在考試大綱的指導的前提下開始深入研究真題,尤其是非選擇題,掌握各種答題方法和要點,本階段必須進行相當量的題型專項練習,通過做題來鞏固。
(3)第三輪復習(5月份)
這一階段已經十分接近高考的時間了,要做的工作主要有兩方面,第一是對于做過試卷的錯題進行整理和分類,第二是帶著問題再次回歸課本,這一階段已經不需要大規模的做題,主要就是調整作息,保持住手感,解決錯過的題目。
(4)第四輪復習(考前一星期)
一、對化學高考復習性質的認識
化學高考復習是學生學完了高中化學學科知識,初步形成了本學科的知識體系,認識了本學科的最基本的一般規律,初步掌握了本學科的最基本的思想和方法,在此基礎上,須完善知識結構,熟練掌握學科的基本規律,學會用學科特有的思想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的一項學習任務。
高三的高考復習教學和高一、高二教學的區別首先在于學生不同的知識結構和認知能力,離開了這一認識,就易在復習教學中出現“炒冷飯”“走回頭路”現象。高三復習的目的之一是“完善知識結構、熟練掌握學科的基本規律”,要實現這一目的,在教學中的查漏補缺和強化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但高三復習中還有更為重要的一個目的——“學會用學科特有的思想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忘記了這一目的,就會進入重復操練的誤區或陷入“題海”的困境之中,使師生苦不堪言,而教學效率極為低下。
所以在高考復習中,對其性質的正確認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指導作用。必須使廣大教師在這一點上達成共識,才能使復習計劃有明確的目標,使復習工作走上正確的軌道。
二、復習體系的確定
復習體系通俗地說是指整個學科知識復習的先后順序,這是各備課組在制訂復習計劃中首先要考慮的第一個問題。從調查的情況來看,通常有三種選擇:一是按學生先前(高一、高二)學習的順序(即按教材順序);二是按模塊順序;三是按學科知識塊。
目前多數學校的復習體系受制于復習用書。一般教師往往采用直接按復習用書的編排順序來安排復習內容。這樣操作的教師往往不太在意對復習體系的研究,認為反正復習就是將高中全學科的知識過一遍,孰先孰后都一樣。
按先前學生學習本學科知識的順序來進行復習是否高效?以下案例可說明問題。
案例一:離子方程式的復習
學生在高一學習如何書寫離子方程式時,是按“一寫”“二拆”“三約”“四平”的程序展開的。但在復習教學中,就應突出從化學方程式到認識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根本原因是揭示了反應的本質,更忠實于事實。如Ca(OH)2和Na2CO3的反應,從復分解的角度看是一種堿和一種鹽反應,生成了新的堿和新的鹽,但從離子反應的角度看,這是堿和鹽的反應嗎,反應生成了新的堿了嗎?我們不必反復對學生強調該拆不該拆,而是強調我們要忠實地記錄事實:將一種物質置于一定環境(或條件)下,物質主要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是分子嗎,是離子嗎,是沉淀嗎,有哪些離子相互間能發生化學反應?我們將此記錄下來,這就是離子方程式。為什么非得從化學方程式翻譯過來呢,直接指向反應的本質不是更好嗎?在實際教學中,讓學生從離子方程式去還原化學方程式往往有更好的教學效果。
高一新生學習本學科知識是一個探索的過程;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漫長的。而復習重走老路,顯然是不合理的,這樣的復習課往往存在學科視角低下、思維層次低或難點集中的弊病。
新課標實施后,高中化學教學內容分成八個“模塊”,即八本教材。按浙江省高考方案,理科學生參加理綜考試涉及化學學科有五個“模塊”,這就產生了按“模塊”進行復習的選擇。這種選擇是否合理?
案例二:二氧化硫能否和氯化鋇溶液反應的解釋
在《化學1》模塊復習的教學中,教師向學生提出了“二氧化硫能否和氯化鋇溶液反應”的問題,經師生共同討論后得出了“兩者不能發生化學反應的結論”。但對這一結論的解釋是“假如反應發生了,生成碳酸鋇和鹽酸,而碳酸鋇是能溶于鹽酸的”。高三學生還只能從這種初中學生的視角解釋這個問題嗎?為什么不從溶度積常數來進行更科學的解釋呢?
事實上各模塊之間有許多內容是交叉和重復的,必修模塊與選修模塊交叉和重復的知識其內在有一個認識逐步深化的問題,若完全按“模塊”進行復習,很難從較高的視角來審視化學問題,不利于學生學科思想的建立。如《化學1》模塊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元素化合物知識,通過這一模塊的學習,學生掌握了化學反應的一些基本規律,如復分解反應規律、離子反應規律等。但在這一階段的學習中,學生尚未接觸到化學平衡理論、電離理論、沉淀溶解平衡理論,他們對復分解反應規律、離子反應規律的認識是膚淺的。而當學生學完《化學反應原理》模塊后,他們對復分解反應規律和離子反應規律就會有新的更為深刻和本質的認識。所以我們認為完全按“模塊”教材復習也是不合理的。
集各校高三化學備課組實施的復習計劃之優、之長,我們認為高三化學復習當按學科知識塊來構建合理的復習順序。根據化學學科特點和多年來高考復習的經驗,人們往往將高中化學學科知識分成“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有機化學”“化學實驗”四大知識塊,這四大知識塊雖互有交叉,但側重點不同,各自有比較清晰的研究對象。在組織復習時,這四大知識塊的呈現順序應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元素化合物”“有機化學”“化學實驗”。
以上四大知識塊的安排是從學科最基本的思想和方法、學科最一般的基本規律入手。學生有了這些基礎理論的支撐,對后續復習的內容,就有了一種高屋建瓴的視角。如在其后“元素化合物”“有機化學”知識塊的復習時,能從理論的高度分析具體化學反應事實,從而避免了死記硬背。將“化學實驗”放在最后,是因為化學實驗涉及的問題除了實驗本身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外,實驗現象的分析和解釋既需熟悉各種常見無機物、有機物的性質,又需熟練運用各種化學基本理論。尤其是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改進更需學生具有評價、創新的高級思維能力,而這種能力正是我們期望學生通過高考復習能得到培養和提高的。
由于浙江省率先在高考“理綜”考試中引入了《實驗化學》模塊,近年來對化學實驗的考查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如更注重實驗的一般方法和原理,增大了探究性實驗方案的設計等。一些學校對“化學實驗”知識塊的復習產生了許多疑問。需說明“化學實驗”并非《實驗化學》,即“化學實驗”知識塊不是指《實驗化學》模塊,不要以《實驗化學》中的具體實驗來組織“化學實驗”的復習。“化學實驗”知識塊可分解為兩部分:一是實驗現象的描述和解釋,二是實驗的一般方法和原理。前一部分建議穿插在元素化合物部分,在元素部分復習實驗現象時,若學生沒有觀察過的實驗需重新演示,讓學生獲得真實的感受,若已經做過了,可用錄像代替。也可創設新的情境,讓學生對實驗現象有更深刻的認識,如讓學生回顧鈉和水反應實驗現象,預測鈉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實驗現象,再讓學生觀察鈉與硫酸銅溶液的實驗,從對現象的分析可更深刻地認識鈉和水溶液反應之激烈程度。而后一部分可單獨組成復習內容。從研究化學現象所必需的最基本操作和方法開始入手,逐漸上升到用實驗手段對化學反應規律、化學反應條件的控制的研究,從定性研究上升到定量研究,從單一物質的性質探究實驗過渡到集多種實驗方法和手段的物質制備的綜合實驗。
三、復習進度的安排
從時間分配的角度來看,通常各校高三復習計劃中將高三第一學期作為高考復習的第一輪,在高三第二學期的前兩個月作為第二輪,在最后一個半月作為第三輪。這樣的時間分配經多年實踐證明是合適的。但在調研中發現,在計劃的實施過程中,近80%的高三備課組都抱怨復習內容多,時間來不及,原先制訂的計劃無法完成,第一輪復習常出現虎頭蛇尾的現象,有20%的備課組干脆將第一輪復習延至高三第二學期。
近年來,浙江省“新高考”中“理綜”考試的范圍和要求多次作了調整,這些調整的基本思路是縮小考試的范圍、減少考試的內容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而自課標實施后,高中化學新授課可在高二全部結束,留給高三化學復習的時間為整整一年。那么化學學科內容并未增加多少,而復習時間更長,為什么反而出現復習時間來不及的現象?以上問題的出現,似乎有些不合情理。
其實這種現象是由多年來高考命題視角不斷變化和擴展,考試試題不斷積累,教師在復習過程中,對每個知識點涉及的高考試題和命題視角都得在課內呈現所造成。
相對于以前的單學科考試,高考“理綜”考試中理、化、生各科試題量少,知識覆蓋面小,一些以往的常見考點由于“理綜”卷試題量的限制,無法在每次考試中都出現。對付單學科考試的在每個知識點“深挖細找”,反復訓練的復習策略在對付“理綜”考試時,其低下的效益已顯而易見。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當然不能心存僥幸,復習時還是應做到全面、細致,不留死角,但在復習進度的安排上,采取的策略應是“粗線條、搭框架、多輪次、補精細”。
“粗線條”指的是,在高三第一輪復習中,應著眼于學科的基本規律的呈現和基本方法的使用,不必過度拘泥于某些細節問題。以學科的基本規律和基本方法為主線條,勾勒出本學科的基本輪廓,使學生在高三的化學學習中遇到問題時都能從學科的基本規律入手,使用學科的基本方法去解決。
“搭框架”是指學科知識體系的建立。高三第一輪復習中要注重各知識點的彼此聯系,這些聯系要在不同的章節、不同的模塊中去尋找,使學生對整個高中化學知識體系有一個完整的認識,有了這個基礎,極有助于學生從更高的視角來俯視化學問題,對問題有全局性的把握。
“多輪次”通常是指一輪、二輪、三輪復習。在多輪次的復習中對學科基本規律的反復認識,對學科基本方法的反復運用,使學生的學科知識體系越來越穩固,解題思路越來越清晰,解題方法越來越靈活。在制訂計劃時,較難的是,要設計好每個輪次不同的能力要求,具體應體現在試題難度逐漸增大、不斷保持命題取材的新穎性,不斷擴展解題的視角,這樣就可使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斷提高。
其實從整個高中化學學習的進程來看,化學學科的復習并不是從高三才開始的,在高一學完了必修模塊后,教師就應讓學生對整個元素化合物知識作整體回顧,利用必修模塊中所學的有限的結構理論,從眾多的看似雜亂的化學的反應中找出規律,從而提高對本學科知識的認識水平。在高二會考前對會考涉及的三個模塊,根據會考要求作一次系統復習,這樣有利于在會考中取得較好成績。
“補精細”既指在多輪次的復習中逐步做到對知識點的細化,又指在復習計劃中對每個知識點的呈現找到知識體系中的最佳位置。
知識的細化可加深學生對某知識點認識的深化,有助于學生在某一類問題的處理中形成一種獨有的視角和方法,在這類問題的解決中達到較為熟練的水平。對多數學校和教師來說,對知識的細化在復習中是較為關注的。我們在這里提出“補精細”,其“補”的含義是指不要在復習起初就試圖達到知識的細化,知識細化是在學科知識體系建立的過程中,根據學生能力和復習允許的時間逐步達到的。
更為重要的是復習計劃中每個知識點的呈現要找到知識體系中的最佳位置。如某校一位教師在復習離子鍵、共價鍵內容時,一味強調離子鍵、共價鍵的成因和類型,卻沒讓學生書寫離子化合物的電子式和共價化合物的電子式。課后和這位教師進行了交流,才知道該教師將電子式的書寫這部分內容安排在化學基本用語的復習專題中,已在前面的課中復習過了。這樣的安排顯然有其不合理之處,當學生對離子鍵和共價鍵的本質認識還比較模糊的時候,就讓學生去練習書寫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的電子式,學生只能停留在機械模仿的水平,而不能認識電子式所表示的真實含義。
高三政治復習計劃
1、整體把握,理清課本內容層次
把繁雜、冗長的知識一層一層地進行梳理,猶如剝洋蔥一樣,將所學的知識梳理出層次,然后從整體上把握這些知識層次。將其組成一個有意義的整體,這就是所謂的先放后收。它可從兩個方面入手,從內容上,要求學生理出哪些是基本知識,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這些知識不僅要求學生找得出來,更要理解、記住它。從結構層次上,要求學生看書后,了解課本中講了幾個問題,先講什么,后講什么;這些問題又是從哪幾個層次和角度闡述的?列舉了哪些事例來論證的。這部分內容在整個知識體系中處于什么地位,與前面的知識有什么聯系等。
2、抓住線索,清晰知識的發展脈絡
如果知識是珍珠,那么線索就是將珍珠串起來的那根線。學生要去發現所學知識的線索,抓住了線索就抓住了所學知識的脈絡。在自學中要注意三大問題,即先講是什么,后講為什么或重要性,最后講怎么樣。
3、劃出關鍵詞,突出知識核心結點
線索是學習內容的網,關鍵詞則是這張網中的結點。在知識學習中,要求學生在加深理解的基礎上抓住某些閃光詞即關鍵詞,將知識高度壓縮在認知結構中,再應用時依據線索,快速檢索出關鍵詞,由此引出自己所學的知識。
4、簡要概括,把課本由厚變薄
這要求學生建立在整體把握課本的基礎上,領會其精神實質。可先對一節或一段內容進行歸納,用一兩句話,一兩個字概括。隨著學習歸納能力的提高,逐步發展為對一課,一章的概括,例如高三《思想政治》第一、二課內容壓縮為國家兩個字,由此引申出:國家的基本階級和階級關系;國家制度──民主;國家性質──國體;國家管理形式──政體;國家職能──對內對外職能:國家結構──我國的一國兩制等。
5、寫讀書筆記,進一步內化所學知識
學生自學完一框、一節或一課后,寫出自己的讀后感,體會,或者對課本進行評述,寫出眉批,如果能長此以往,堅持下去那就真正達到了用理論來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學生的理論水平及運用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較大提高。
2017屆高三政治復習計劃相關文章:
1.2017高三政治復習計劃
2.2017年高考政治第一輪復習的六點建議
3.2017年政治高考備考方法
4.2017年高考政治《經濟生活》復習思路
5.2017年高三政治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關鍵詞:學生歸納; 教師點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3)10-063-002
在過去幾年的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從高一一路走來,特別在高三這一年,我在教學上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一方面因為自己年輕,沒有帶高三的經驗;另一方面,很多東西確實需要自己在教學中不斷的親自去揣摩,去體會,才會有所領悟。剛進入高三第一輪復習時,我茫然了,怎么帶學生復習呢?背公式,做題目,還是不斷的測驗?
我們學校是一所郊區中學,學生的數學基礎相對較薄弱,能力較差。剛開始的第一輪復習中,發現大部分學生對于高一時所學內容遺忘得太多,隨便說個公式,比如說正弦定理,學生不會,向量的數量積公式,學生不會,更談不上套公式做題目,測驗的成績可想而知。面對這樣的學情,我開始分析原因,找對策。部分學生因為基礎和能力實在跟不上,部分學生因為缺乏學習興趣,部分學生因為學習沒有信心,掌握了這些,我開始了我的復習計劃。
第一,為學生解讀《高考說明》。《高考說明》是高考的標準和考綱,權威性大,學生復習時都依賴于它。讓學生仔細閱讀上面對高考試卷的解說,讓學生知道什么樣的題是易題,什么樣的題是中等題,什么樣的題是難題。學生在感受典型易題之后都比較開心,因為絕大部分同學上面的典型易題都會做,因為確實簡單,只要純粹的套一次公式,答案就會出來,并且易題在整個試卷中占40%,中等題一般要轉兩到三個彎,部分中等題學生動動腦筋,還是能做出來的,也并不是不可觸及的,中等題在整個試卷中占40%,難題就算放棄,也就占20%,況且難題有時第一小問還是可以做的。這樣學生對照自己的目標分數,立刻對自己充滿了希望和信心,這樣的氣勢和精神風貌,在高三第一輪復習中是很必要的。
第二,帶著學生一起按照《高考說明》上的知識點,分章節歸納基礎知識。
第一次歸納時,也就是《集合》這一章,我親自歸納知識點,我課前會認真備課,對照考綱上的三個知識等級A,B,C,把書上的有關集合的知識點全部列舉在備課本上,重點和難點的地方詳細備,再做適當的補充與整理,如1.集合的定義;2.集合中元素的特點;3.幾種數集;4.元素與集合,集合與集合間的符號表示;5.集合的表示方法;6.集合的分類;7.空集的性質;8.一個集合的子集個數的計算。在課堂上,專門花一節課的時間將全章的知識點展開,詳細講解,并且在黑板上詳細板書。學生特別注重知識點的歸納,他們在聽講基礎知識的時候也非常認真,拿出新的厚厚的課堂筆記本,從頭開始,認真記錄我講解的所有知識點。有的學生平時題目不會做,會找理由,比如說這題不會做等,但現在他再也找不到理由不記筆記,因為這不需要動腦筋,就是簡單的抄寫黑板上的知識點,這樣一來,課堂做筆記,就成為他真正投入高三復習的開始,并且班級的每個同學這項工作做得很好。到了后面的章節,我鼓勵學生先自己課前整理好一章的內容,這樣充分發揮了學生這個主體的作用,然后課堂上,我進行查漏補缺,并且在公式記憶上進行點撥。如三角這章中的誘導公式的記憶,先讓學生記憶三種三角函數在各象限的符號,其次讓學生把誘導公式中的a就看成30°,然后判斷-a,?仔+a?仔-a,等在第幾象限,確定正負號,最后寫出公式。這同時也充分體現出了教師的主體地位。
長時間下來,學生就嘗到了歸納基礎知識的甜頭。比如,他在做某題時,忘了某個知識點,他可以不去很麻煩的找好幾本課本,他可以拿出自己的課堂筆記,上面什么知識點都有,重點的,難點的。當然,學生這個主體不僅在于歸納上面,記憶知識的主體也應該是學生。我跟學生說,不能每次做題時,一邊看筆記,一邊做題,長期養成習慣,學生一旦脫離了筆記本,心里就不踏實,甚至忘記,這就失去了我們整理歸納的意義了。一定要把整理的東西,變成自己頭腦里的東西,這樣自己可以隨時用起來。
第三,在每章復習的第一節知識歸納整理課后,就是基礎題訓練課。多做,精講,精批。第一輪時,在題目的選擇上,盡量坡度緩,讓學生實實在在的得到基礎的訓練和鞏固,針對學生錯的較多的題進行集中講解,對于個別學生有時練習面批。
第四,我將復習中歸納的基礎知識的部分(解三角形)選摘如下:
一、正弦定理
1.內容:■=■=■=2R(R為ABC外接圓半徑);
2.幾個變形式:
① a=2RsinA,b=2RsinB,c=2RsinC;
②sinA=■,sinB=■,sinC=■
③ aSinB=bSinA,bSinC=cSinB, aSinC=cSinA;
④a:b:c=SinA:SinB:SinC
3.正弦定理運用于哪些情況
①已知兩個角和任意一條邊;
②已知兩邊和其中一邊的對角;
二、余弦定理
1.內容
2. A=90°時,有a2=b2+c2,所以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
3.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三、幾種視角
1.仰角和俯角
2.方位角
3.張角
4.坡度(坡面與水平面夾角)
高三第一輪復習下來,學生每個人的手上都有自己一本的每章詳細知識點的筆記本,它是高中數學七本課本的濃縮與概括,它是我和學生這一年的共同勞動成果,它是學生在第一輪復習中的最大收獲,也是我的最大收獲,它同時也為高三的第二輪復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摘 要:對于參加單招單考的學生,機械制圖在高職考試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機械制圖對于這部分學生,學得好與差首當其沖影響到高職考的考試和升學。從事機械專業高職考試的指導老師就有必要去研究機械制圖的復習方法,提高復習的有效性。本文就高職機械制圖考試的有效性復習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機械制圖 有效性 復習 方法
一、問題的提出
機械制圖課程是機械專業高考中主要專業學科之一,但筆者所在的學校機械制圖課程安排在高一年級的兩個學期,當學生在高三再次接觸該課程時,已經一年多沒有接觸該課程了,很多學生基本上又得從零開始。學生能否在高三有限的時間里,圍繞浙江省單招單考機械專業中機械制圖考試大綱進行有效復習呢?筆者經過多年的機械制圖教學發現,盡管高一已經進行了1年的制圖學習,但由于種種原因,很多學生制圖水平參差不齊,與高考的要求相差甚遠,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考試成績。因此有必要對此課題進行探討和研究。
二、復習方案的實施
依據高考考試大綱的要求,將整個高三的復習分為三個階段,即第一輪復習,第二輪復習,第三輪復習,每個復習階段的時間不同,但都有明確的任務。
1.第一輪復習
第一輪復習耗時最長,達到4個月之久,這么長的時間,旨在夯實學生的制圖基礎,構建學生完整的知識體系。顯然,在本階段,學生需要下很大的工夫,但更重要的是,學生的第一輪復習,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老師有很高的要求。老師猶如指南針,指錯了方向,學生就會事倍功半。所以筆者覺得,第一輪復習與其說是對學生的考驗,倒不如說是對老師這個引路人的考驗。為此,第一輪復習之前,老師先必須做三件事。
其一,研究考試大綱,在浙江省機械專業的單招單考中,機械專業總分150分,其中機械制圖占60分,機械基礎60分,零件測量30分。機械制圖占的比重為40%。相比較其他兩門記憶型的專業課,機械制圖的得分率較低。通過研究考綱,教師知道哪些知識點考,哪些知識點不考,哪些知識點考得多,哪些知識點考得少,不同的知識點需要學生達到的層次也不一樣。教師首先做到心中有數。另外,教師可告知學生,制圖科目在考試中所占的比重,從而引起學生的重視。
其二,教師要研究歷年真題。高職考的歷年真題是對考試大綱具體的詮釋。哪個知識點用什么題型考,占多少分值,歷年真題都是標準化旳試題,分析近3年的試題,這些問題就一目了然。在以后的復習過程中,哪些知識點需要分配復習時間,老師做到心中有數。
其三,學情分析,摸清學生基礎。學生原有的制圖水平參差不齊,制圖的薄弱環節也因人而異。再加上老師不一定是從高一開始帶起,所以對學生原有的掌握情況不甚了解。高三第一輪復習至關重要,旨在扎實知識基礎,但有的老師不會按照講授新課的方法去復習,而是走馬觀花地匆匆把知識點過一遍。這樣既浪費時間,復習效果又不佳,學生對該重點掌握的知識沒有掌握好,學習中的難點很難突破,從而會逐漸產生抵觸情緒。為了提高復習效果,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老師需要對學生原先的掌握情況略知一二,了解他們已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需要什么,什么學起來比較困難,從而更有效地安排復習計劃,精心準備復習內容,設計學生習題復習,讓學生每節課都能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另外,教師必須告知學生,機械制圖第一輪復習非常重要,第一輪是第二輪的基礎,如果第一輪復習不認真,不能掌握基礎知識,第二輪、第三輪根本不明白,從而引起學生對第一輪復習的重視。
其四,精心設計學生習題。切忌盲目采用題海戰術。高三復習資料比較多,教師必須正確選擇學生使用的參考資料。教師不能要求學生學完全部資料,而應結合自己教學的需要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做出最佳選擇。最好自己精選題目認真制卷,卷子上要同時分布基礎題、拔高題和拓展延伸題。教師要依據學生的掌握情況,結合學生實際基礎差異進行分層次練習,以便對基礎好的學生進行培優。如截交線與相貫線是每年高考必考項目,以方形與圓柱為主,教師可以在學生練習題中由淺入深,從簡單形體入手,由一個方向一個平面切割到幾個平面組合、多方向切割,再過渡到組合體的切割,進行分層次練習。對相貫線的考查,主要是圓柱、球、長方體的形體相貫,由外表面相貫到內表面的相貫。老師教授學生應由單獨的相貫與截交線練習,過渡到這兩種情況的組合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截交線與相貫線的做法。制圖的題目很多,千變萬化,如果讓學生盲目地做題目,既浪費學生的時間,又未必能達到練習的真正目的。另外,作業最好面批,既省時間,又能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第一輪復習最忌諱拿難題讓學生練習,對于制圖學習差的學生,如果這樣做,就相當于把學生拒之于高職考試之外。
總而言之,第一輪復習教師能夠做到以上幾點,同時學生能夠端正學習態度,按照老師指引的方向,認真對待復習,為第二輪復習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講高職考試就成功了一半。
2.第二輪復習
第二輪復習為期2個月的時間,是建立在第一輪復習的基礎之上,首先,教師要研究歷年真題。第二輪復習,教師研究真題與第一輪有所不同,第一輪研究真題,旨在對考試大綱的理解,便于第一輪復習把握每個知識點的復習方案。而第二輪復習則完全不同,其目的在于讓學生親自練真題,讓學生把握高職考的命題脈絡。對每一種題型,教師做到精講做題方法,學生做到精練。每一道真題,教師都要要求每位學生強化練習,每題必會。筆者依據近4年的每年高職考真題的題型,對每一種題型進行總結,精講每一題型的做題方法,然后以專項練習的形式要求學生強化練習。下面是筆者根據歷年真題總結的9個專項練習,每個專項練習耗時約1周,共需2個月完成(表)。
如果教師在上述過程中嚴格把關,學生基本上在第二輪復習結束之后,從知識水平上已經達到高職考的要求,對高職考的每一種題型都很熟,每一種題型的做題方法都已經了如指掌。
3.第三輪復習
第三輪復習是第二輪復習的全面升華,是將所有的專項練習以綜合考卷的形式呈現,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試卷。第三輪復習不僅僅要求學生像第二輪一樣會做題目,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做題速度提出較高的要求。為了提高第三輪復習的實效性,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以周考、月考為契機,提高學生的做題速度。教師每一次都將成績記錄在冊,看學生是否在進步。對于學生而言,每次考試都要總結自己的得失,選擇題、判斷題、填空題、補圖補線中的尺寸標注、正等軸測圖的繪制、移出斷面圖等題目非常簡單,均為送分題,如果這些題目能夠達到要求,70%的分數可以得到。對學生來說,這一步非常重要,不僅僅知道這次考試失敗在哪里,更重要的是對下次考試是一次提醒,同時可以提醒每位學生平時復習的方向。
(2)查缺補漏,注重知識的整理。無論是練習還是考試,最后的復習其實也是在查缺補漏。教師要求學生準備一個“糾錯本”,注意知識的整理每一次錯的題目,不懂的知識點都放在上面,及時翻閱。
自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高中地理學科根據教育局的部署,對包括郊區各縣(區)在內的約40所普通高級中學進行了集中調研。被調研的學校中,既有生源情況較好,教學水平較高的省一級重點中學,也有生源情況較差,教學水平一般的普通中學;既有軟硬件配備較好的城區學校,也有軟硬件配備較差的農村學校。被調研的學校數約占杭州普通高級中學總數的2/3,累計聽課近100節。本次調研的主要任務是調研各學校高三年級在第一輪和第二輪階段的復習教學情況。在本次調研中,我們主要采取了隨堂聽課、集體反饋的形式,把高三地理備課組教師集體研討和與任課教師個別交換意見相結合,比較全面地了解了這些學校高三地理復習目標和復習進度計劃制訂和完成的情況,高三地理復習課的課堂教學情況,學生課內、課外的作業和訓練情況。本次調研對于我室地理學科今后更好地指導全市高三地理復習工作必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調研情況分析
1.關于第一、二輪復習目標和復習進度計劃的制訂問題
高三復習目標和復習進度計劃是高三備課組教師在每個復習輪次開始前必須完成的一項重要工作。其中對于復習目標的制訂,是備課組成員通過分析和分解當年高考的考試目標和要求,結合本校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特點,將整個高三地理復習過程劃分為若干復習階段(輪次),對每個復習階段分別提出復習要求和復習重點。其目的在于規范全體任課教師的復習內容和復習要求,也便于教師將復習任務進一步分解成為課時復習目標。而復習進度計劃的制訂,則是備課組教師根據本階段復習所需要的課時數(包括課堂教學時間、測試和試卷反饋、分析的時間),結合學校課時開設情況,將復習內容進行分割,其目的是規范全體備課組成員的復習進程和速度。
通過與所調研學校高三地理備課組的交流,我們發現幾乎所有學校都有成文的高三第一輪或第二輪復習進度計劃。
同時我們也發現,大約有一半左右的學校備課組制訂的復習進度計劃比較粗略。在這些計劃中,或者只列出了本階段需要復習的內容而沒有進度分割,或者沒有制訂階段復習目標,或者階段復習目標不合理。尤其是在生源相對較差的學?;蛘吒呷目瓢鄶盗枯^少的學校,只有階段復習進度計劃而缺少階段復習目標的情況非常普遍。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幾方面:一是由于文科班數量少,擔任高三復習教學任務的教師人數少,備課組力量薄弱,無力確定階段性復習目標。個別學校甚至采取幾名教師分別只擔任一個高三文科班教學,同時跨年級兼任其他非畢業班年級的教學,使高三地理備課組有名無實。二是少數學校由于地理組整體力量薄弱,高三備課組缺少核心成員,對高考考試要求、目標等的研究不到位。
另外,學校管理層的重視程度也會對高三地理備課組的復習計劃和復習目標制訂產生影響。例如,我們對杭州源清中學、建德新安江中學的調研發現,兩所學校的高三地理備課組復習進度計劃中不僅包括了對本校學生的學情分析,對高考的考試目標、要求的解讀,整個高三階段(所有輪次)的復習內容、重點、進度、達成復習目標的措施等內容,而且將整個高三階段的復習目標分解到具體課時之中。每一位高三教師對于整個高三階段每一節課的復習內容和復習要求都做到了如指掌。在與備課組交流時,我們了解到這兩所學校的管理層對備課組所制訂的復習計劃有非常具體的要求和嚴格的檢查措施。
2.關于對高考考試說明中的內容條目解讀和歷年高考試題呈現的問題
在調研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無論在第一輪次還是第二輪次的復習課,教師都會在課內向學生介紹或分析與本單元或本課時復習內容相關的高考考試說明(以下簡稱考綱)內容條目,以及歷年高考試卷中曾經出現過的,與本單元或本課時復習內容相關的試題。教師在講解這些內容時,一般需要3―10分鐘時間,其中用時最多的近15分鐘。對于這一現象,可以從兩方面思考:
從有利方面看,在單元復習或課時復習時向學生呈現、講解考綱中相關內容條目和歷年相關高考試題,有助于幫助學生建立復習內容與考綱內容條目之間的聯系,明確復習內容的目標與要求。我們認為,如果處理得當,對于學生明確復習內容的重要性,了解復習重點和復習要求是有幫助的。
從不利方面看,在絕大多數課中,對考綱相關內容條目的分析和解讀主要是由教師陳述,而學生在全面掌握復習內容之前,對于內容條目的認識也不深刻,這種解讀的效果可能并不理想。同樣,在學生對復習內容尚未全面掌握之前,就向學生介紹歷年相關內容的高考試題,也很難使這些試題發揮應有的作用。
我們認為,對于考綱條目的解讀和對歷年高考試題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三備課組和任課教師個人對高考研究的水平和深入程度,同樣可以體現教師對上好高三復習課的認真負責態度和自身的專業素養。不少地區的實踐證明,重視考綱研讀,重視研究高考試題,對提高高三階段的復習效果是非常明顯的。但是,教師對歷年高考試題的研究,重點應該是通過對這些試題命題視角、涉及內容、命題意圖、設問特點的分析,推測復習內容的價值,明確復習內容的重點,引領復習的方向,而不能僅停留在曾經考過什么。并且,教師的這些研究成果,應該更多地體現在內容復習的過程中,而不是簡單地告訴學生結論。
我們在杭十一中調研聽課時發現,他們在課內解讀考綱內容條目的做法與絕大多數學校不同:采取自編的學案,讓學生在課前先行對考綱相關內容條目進行分析,包括內容條目與復習內容之間的聯系、復習要求和復習重點等,課內由學生介紹他們對相關內容條目的認識。我們覺得這種做法的好處是:突出了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參與考綱條目內容的研讀,學生能夠了解和把握復習內容的重點和關鍵點;通過聆聽學生的發言,教師能夠了解學生對復習內容的掌握程度,找到學生的認知缺陷,以便及時調整復習策略。
3.關于知識梳理與能力提升怎樣銜接的問題
高三不同復習階段的復習目標是不同的。在備課組的復習計劃中,第一階段,復習的目標更多地指向知識網絡結構方面,在第二階段及以后各階段,復習的目標更多地偏向方法總結和解題能力方面。而對于涉及體現思維過程、提升思維品質之類的“軟”目標,雖然在不少學校備課組的復習計劃都有羅列,從本次調研聽課和與備課組交流的情況看,多數學校并沒有真正將這些“軟”目標的落實列入復習過程中。而近年高考試卷中,考核“軟”目標的試題比例在不斷提高。我們覺得,對于各種層次的學校,“知識梳理”與“能力提升”都應該同步進行。對于不同層次的學校來說,“知識梳理”與“能力提升”都需要很好把握“度”的問題。當然,也有部分學校備課組或者教師個體對怎樣實現這些“軟”目標非常重視,而且收效也很明顯?,F結合聽課與交流情況列舉如下。
學軍中學教師甲:根據高考對能力的要求和需要梳理的知識,課內提供全新情景材料(圖、表、文字)――引導同學觀察、分析、討論情景材料――還原復習內容的主干知識點――回歸教材,進行補充和完善。
評議:復習課充分考慮“觀察、提取、分析、思考、運用”信息的過程,復習內容的主干知識點以及知識網絡的構建都建立在學生思維活動的基礎上,由學生自行歸納和總結得到。這種復習課形式,適合學生學習基礎特別扎實、學習習慣良好的學校。
學軍中學教師乙:根據高考對能力的要求和需要梳理的知識,學生閱讀教材中相關復習內容――通過自行歸納或同學交流尋找本部分知識的核心點和關鍵點――根據核心點或關鍵點自行構建知識網絡――師生交流完善網絡――學生嘗試將復習內容整合成圖或表的形式。
評議:復習課內容源于教材,但最后學生卻得到被整合了復習內容的圖或表。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活動的過程和方法都得到了很好的訓練。這種復習課形式,雖然對于不同層次的學校都有一定借鑒價值,但對教師的個人素質要求很高,也要求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很好的學習基礎。在富陽中學、杭二中、蕭山中學、嚴州中學也聽到類似課。
杭師大附中教師甲:根據高考對能力的要求和需要梳理的知識,將其中的核心(或關鍵)知識點設置成問題――層層設問,不斷拓展或深入――形成完整知識網絡構建。
評議:復習課內容源于教材,但通過教師精心準備,將復習內容轉化為圍繞核心點展開,復習課過程就是學生的思考、分析、探索等思維活動過程。這類課比較適合學生學習起點不高,但學習習慣良好的學校。在昌化中學、杭四中聽到類似課。
新安江中學教師甲:根據高考對能力的要求和需要梳理的知識,在一輪復習時,教師將重要知識點轉化為簡單的問題形式,由學生課前自行學習(學案)。課內,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了解學生的知識網絡構建情況,同時通過對核心點或關鍵點的分析、講解、訓練完善學生的知識網絡構建。
評議:復習課的重點在知識網絡的構建,通過學生自行學習的過程和教師布置課內訓練使學生能夠進行思考、分析、探索等思維活動并感悟復習方法。這種復習課對學生基礎無具體要求,但要求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壽昌中學、杭十一中、蕭山二中、富陽二中聽到類似課。
三、調研情況總結
從整體調研情況來看,不同學校、教師之間的差異非常明顯,復習課組織形式、復習目標制訂以及課時復習目標的達成情況差距更大。按照執教教師對高考目標的認識、復習任務的把握,隨堂課的課時效能高低等,各學校大致可以分為幾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的共同特點是:備課組力量強;教師熟悉歷年高考情況;對高考試題的特點以及演變有研究;復習課目標明確;了解所任教班級學生的情況;課堂教學關注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能力發展;編制適合本校學生使用的復習資料;復習課效能比較高。
第二種類型的共同特點是:學生基礎好;教學硬件設施到位;教師熟悉歷年高考情況;復習課目標比較明確;但教師課堂教學趨于保守;教法陳舊;過于強調知識到位,對學生思維特點和能力發展關注不夠;復習課密度大,但課堂效能不高。
第三種類型的共同特點是:教師對高考的研究不足,對復習課的目標把握不好,課堂教學比較隨意,教法陳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嚴重脫節,復習課效能較低。
四、具有推廣價值的經驗
1.學軍中學:嚴格執行復習進度和復習目標;按部就班不趕進度;重視學生基礎落實到位,關注學生思維過程和能力發展。
2.富陽中學:充分發揮教研組和備課組的作用,教師之間團結協作、資源共享,重視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關注復習課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