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05 13:29:3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細胞技術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挑選本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送檢病理科支氣管鏡刷檢細胞學標本252例。所有的患者最后均確診為肺癌。男184例,女68例,年齡44~85歲,(平均66.3歲)。所有的患者行支氣管鏡刷檢,同時薄層液基細胞學涂片與傳統涂片。
2、儀器:美國SurPathTMPrepstain全自動液基薄層細胞制片染片機(BDTriPath,BurlingtonNC,USA)及相關耗材。采用奧林巴斯電子支氣管鏡(BF-260或1T260工作鏡)進行檢查。鏡下發現肺癌的直接征象或間接征象者,根據胸部CT提示的病變行透視下支氣管鏡肺活檢。所有患者均在活檢部位采用南京微創一次性保護型細胞刷刷檢,將毛刷頭直接在玻片上常規涂片1張。再將毛刷頭置于盛有10mlCyteRichRed固定液的50ml離心管中充分震蕩漂洗收集細胞。
3、制片方法
3.1傳統涂片方法:纖維支氣管鏡刷頭直接涂抹于載玻片上,涂片1張,干燥,95%乙醇固定10min,常規HE染色鏡檢。
3.2BDTriPath制片方法:標本加入專用50ml離心管中,使用程控離心機以Hettich3#程序600r/min離心10min,迅速管架倒置180°傾出上清液,加入CyteRichRed固定液20ml,靜置30min,Hettich的3#程序以600r/min離心10min,迅速管架倒置180°傾出上清液,渦漩混合器振蕩均勻,加入10mlTris緩沖液,混均,移至12ml的離心管,Hettich的4#程序以600r/min離心5min,迅速管架倒置180°傾出上清液,渦漩混合器振蕩(15±5)s。管架放在PrePStain系統上,靜置10min,等待上機自動制片染色。
4、判斷標準:涂片診斷采用正常、可疑癌細胞、癌細胞三種分類方法,后兩項為陽性標本。盡量由同一位醫師操作電子支氣管鏡采集標本,由兩位細胞病理學醫師同時閱片鏡檢,以找到癌細胞為陽性。
5、統計學方法:統計學處理數據采用SPSS10.0軟件包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兩種涂片質量比較:傳統涂片,涂片范圍大小不一,涂片背景紅細胞白細胞多,細胞分布厚薄不均,胞質核漿結構對比不明顯,胞核染色質均一模糊、核仁不清;支氣管鏡刷檢細胞標本LCT制片后,細胞集中于涂片范圍直徑15mm專用玻片上,細胞界限清楚,涂片背景干凈清晰,細胞分布單個散在或成團分布,有立體感,胞質著色鮮艷、易于觀察,胞核核膜分明,核內染色質及核仁清晰可見。薄層液基細胞學涂片診斷肺癌陽性率為58.33%,(146/252),其中中央型肺癌98例,周圍型肺癌48例。傳統涂片診斷肺癌的陽率為33.19%,(84/252),其中中央型肺癌68例,周圍型肺癌16例。液基薄層細胞學與傳統涂片的陽性率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三、討論
支氣管鏡刷檢細胞學標本應用傳統涂片方法制片,受細胞新鮮程度、細胞量、出血及炎性背景、制片技術等因素影響,造成背景不清晰、涂片細胞易重疊、厚薄不均、細胞形態不易觀察、有意義細胞數量偏少,容易出現假陰性或假陽性結果,漏診重要病變。液基薄層細胞學制片技術(LCT)是近年來出現一種制片技術的革新,明顯優于傳統巴氏涂片的檢查方法,其中有代表性的是BDThiPth離心沉降技術和新柏氏(ThiPthTCT)模式技術。兩種方法工作原理不同,分別為重力沉降式和過濾膜式,已經廣泛成熟應用于宮頸細胞學檢查和TBS診斷報告,對比傳統巴氏涂片,宮頸癌及癌前病變(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和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檢出率大大提高,標本采集及制片質量的優越性是傳統涂片技術無法比擬的,特別是BDThiPth制片技術在細胞數量、背景去除非診斷性雜質、全自動制片染色及診斷質量尤為突出。美國FDA認證:超柏式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是所有液基細胞學技術中檢出率最高的技術。2005年美國病理協會非婦科細胞學實驗室比較液基制片方法與傳統制片方法在體液樣本檢測能力,證實液基制片方法更容易檢出腫瘤。
對比傳統涂片,LCT制片使細胞在載玻片上分布均勻,厚薄一致,細胞數量多,集中于15mm范圍內易于閱片,核染色質著色鮮明,核漿對比效果好,易于觀察核結構,染色背景清晰,制片質量十分滿意,陽性率顯著提高。LCT制片技術和診斷質量體會:支氣管鏡刷檢由于全部收集或大部分收集送檢標本,最大程度保留病變細胞,尤為適用LCT制片方法;液基涂片中的細胞核可能不如傳統涂片中那樣深染,但細胞核異型性是判讀惡性或可疑惡性病變的重要重要標準,一般認為核占優勢、核漿比例高、核膜不規則、染色質凝塊狀、核仁清或多個小核仁為惡性證據;巴氏染色胞漿在區分腺癌或分化鱗癌很有幫助,前者胞漿見空泡,后者胞漿橘黃色、含角蛋白;仔細觀察成團核深染的細胞,如懷疑異常,在背景中全面尋找單個異型細胞更有意義;提高制片質量顯著,但診斷陽性率的改善還需病理診斷醫師勤于積累,LCT在支氣管鏡刷檢細胞標本應用時間及應用范圍還比較晚,對同一份標本同時進行普通涂片,以積累經驗,減少誤診。
支氣管鏡檢查是目前診斷肺癌的常規檢查方法,刷檢聯合組織活檢的重要手段。傳統支氣管鏡黏膜細胞學檢查是在支氣管鏡檢查過程中用支氣管毛刷直接在普通玻片上涂片,診斷率低。LCT對肺癌有更高的診斷率。國內也有少量文獻報道。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與組織病理學對照,普通涂片法檢出敏感度為33.19%,而LCT檢出敏感度為58.33%,較普通涂片法提高了25.1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四、總結
【關鍵詞】動物細胞工程實驗 教學改革 研究型大學
【基金項目】由寧夏回族自治區高等學校細胞生物學精品課程(2012年),寧夏回族自治區細胞生物學雙語教學示范課程(2011年),寧夏大學細胞生物學精品課程(2009年)資助。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6-0244-02
1.引言
寧夏大學是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的綜合性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我國西部重點建設的一所學校。為把寧夏大學建設成為區域特色鮮明、服務地方能力較強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提高辦學質量,推進產學研創新,尤為重要。而生物技術專業系寧夏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重點建設專業。生物技術專業不僅僅是一門新興學科,更是一門實驗性、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的社會大環境,對該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不僅僅是要有較深厚的理論基礎和較寬廣的知識面,更要有較強的實驗、實踐和創新能力。而高素質創新人才的培養則是從事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教育工作者急需探討和解決的問題。
動物細胞工程實驗技術是生物技術專業的一門非常重要的必修課之一,它充當了基礎知識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的橋梁[1],在生物醫藥、動物品種改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該課程的學習對于全面深入掌握生物技術領域中的基本理論和技術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因此,作為一門專業主干課其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
但其內容繁雜,技術難度大,隨著細胞工程實驗技術的突飛猛進,應用細胞工程技術可以在細胞和分子水平上改良現有生物品種以及培育新品種[1],所以,緊密聯系生產實踐和科學研究最前沿為動物細胞工程實驗課特色。而原有的課程體系、實驗教學方法等已不能滿足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需求。因此,要想使同學們真正掌握這門課程的要領,以適應研究型大學的改革需求,培育出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及時更新動物細胞工程實驗技術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對于提高教學效果、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借鑒于此,本文對該課程的教學改革進行了如下的探討。
2.教學形式
2.1實驗方案設計采取項目申請立項制
在進行《動物細胞工程》理論課程教學時,結合實驗需求,安排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設計實驗方案。比如,在講述完畢動物細胞與組織培養課程時,要求學生自由組合,結合理論課程設計一個完整的動物細胞系的實驗方案。具體內容包括,實驗材料的準備以及經費預算,細胞培養相關溶液的配置、細胞原代培養與傳代、細胞生長特性的鑒定、細胞的凍存與復蘇以及污染的排除,同時包括人員組合以及實驗分工。培養學生科研項目立項申請的科研素養,以適應研究型大學的改革需求。
在項目申請中,除了要求學生理清技術路線外,重點要求學生凝練出項目目標以及擬解決的關鍵問題以及對實驗過程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討論,提出解決方案,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同時,通過對實驗人員組合和分工的訓練,培養了學生團隊意識以及互助合作的精神,更為重要的是,克服了傳統教學中,所有實驗器儀器和材料均由老師準備,而學生只要按照老師指定的實驗步驟逐一模仿去做的單一模式的弊端。
項目申請撰寫完畢,由教師修改指出實驗原則的缺陷,督促學生加以改進,然后,結合學生自由組合分組,進行幻燈片制作,模擬項目立項申請答辯進行交流匯報,由同學和老師充當項目評議專家,重點指出實驗設計上的不足,這樣在討論中讓學生對自己的實驗目的和要求更加明確,實驗思路更加清晰[2]。
2.2實驗操作注意事項
通過模擬項目立項申請答辯通過后,經教師修改后即可進入實驗操作。學生按組進行實驗材料、器材的準備,包括對所需器具的清洗和滅菌處理。同時,按實驗所需配制試劑,按照實驗方案設計進行實驗。試驗操作除了注意提高無菌操作意識之外,注意生物廢棄物的合理排放以及學生自身的安全,樹立生物安全意識。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實驗室均采取開放式的原則,學生可以根據實驗需求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以及記錄觀察等。
2.3實驗報告論文撰寫及問題分析與總結
實驗報告論文要求學生嚴格按照科技論文的格式書寫代替傳統的實驗報告形式。比如建立細胞系實驗,在撰寫科技論文時要求學生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引言部分要求學生除了簡單介紹實驗原理和目的之外,重點比較動物細胞原代培養與細胞純化的不同方法,同時寫出所選方法的科學理論依據。其次,結果與討論為重點部分,此部分內容要求學生結合理論知識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和總結歸納,分析在實驗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并且分析原因,提出改進辦法[2]。這種科技論文的形式取代傳統的實驗報告,有助于學生撰寫科技論文的寫作,提高了學生的科研素養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創新實驗、畢業設計的實施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實驗結束后,對此次實驗結果進行歸納總結。對所出現問題中,比較典型的進行詳細分析。
3.教學方法
3.1 加強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發揮信息化優勢,彌補傳統教學缺陷,是動物細胞工程實驗信息化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動物細胞工程實踐性很強,涉及的實驗內容很多,如動物細胞的原代培養、傳代培養以及冷凍保存技術、細胞融合與單克隆抗體制備技術、動物克隆與核移植技術、胚胎移植技術、胚胎切割技術、轉基因動物技術等的一些基本技術操作,一一安排實驗或者實踐實習,在高等學校不切合實際。所以采用多媒體教學非常重要,通過圖片、錄像、實驗專題片彌補一些實驗無法開設的缺陷,開拓學生的眼界。
筆者在動物細胞工程實驗的教學中,積極收集多媒體課件、圖片、錄像等,將新收集的一些圖片、照片等添加到課件中,盡量多用圖片或照片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將國內外新發表的動物細胞工程實驗相關的論文、實驗網站等上傳到網絡系統,供師生學習和科研參考。
3.2 加強學科團隊建設和年輕教師的培養,提高授課水平和教學質量
動物細胞工程整合了眾多學科的相關內容,跟蹤現代生命科學技術的前沿領域,教學難度較大,需要多學科的基礎知識。所以,必須有一支結構層次合理、理論知識扎實、專業技能精湛的教師隊伍,才能滿足教學工作的需要。因此,重視培養教師的治學態度、授課藝術、實踐經驗以及對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應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3.3 重視硬件和平臺建設,注重學生動物細胞工程實驗實際應用能力和研究創新能力的培養
隨著生命科學的發展,對科研條件的要求標準也在提高。動物細胞工程實驗是生物技術專業教學、科研的重要技術支撐。所以重視動物細胞工程實驗研究平臺的建設,對于生物技術學科的發展及我??蒲袑嵙Φ奶嵘哂兄匾饬x。
目前我校西部特色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基本滿足現有教學和科研的需要。根據學校的優勢學科建設情況,開設了細胞系建立等實驗內容,以培養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熏陶和培養學生進行科學研究的基本素養。
4.教學質量和效果的評價
通過對動物細胞工程實驗教學的改革初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主要表現在[2-4]:
4.1教師授課的效果
通過近幾年的努力,我校細胞工程實驗教學的教學團隊不斷壯大,教師準備充分,授課藝術提高,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滿意度也逐年增加,取得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從學生上課聽講熱情、上課跟隨老師的反應、互動以及在實驗過程中的動手操作能力、操作細節等方面的觀察,教學效果比較理想。
4.2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
通過教學改革,學生的學習興趣明顯提高,除了對理論知識有較為扎實的掌握,更為重要的是,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驗實踐過程中去,同時,能夠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分析實驗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即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大學生創新實驗的設計水平明顯提高,學生查閱資料、利用細胞工程的理論和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顯著提高。比如在實驗方案設計時,要求學生自己設計實驗,通過立項申請的方式確定實驗方案,人員比例以及經費預算等各個環節,這就要求學生在實驗方案設計的同時,必須理清方案設計的理論依據,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查閱資料、閱讀文獻的能力。
4.3學生的實驗技能掌握情況
學生在開展實驗前必須充分應用理論知識和已掌握的技能,完成整個實驗,包括實驗的設計、實驗操作的步驟、儀器和材料的選擇、人員分工的協調、結果的分析與討論以及論文的撰寫等。均要求學生要有嚴謹的科學研究態度,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對于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以及綜合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比如,在實驗結束后要求學生按照科技論文的形式撰寫實驗結題報告,訓練了學生撰寫科研論文的基本功,為學生畢業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使學生具備了從事科學研究的基本素養。
4.4其他方面
通過對動物細胞工程課程的開設,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一方面,加強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同時,自由組合立項申請的方式,增強了學生的責任心,提高了學習興趣,而在實驗過程中各同學之間相互協調合作,增進了同學之間團結、互助的精神,團隊意識增強。另一方面,這種立項申請的改革實驗教學模式,反映了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涉及的知識面廣。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本學科扎實的理論基礎、較好的實驗技能,還要加強業務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因此,提高了師資隊伍的業務水平。
5.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
5.1實驗室配套設施尚需進一步完善
由于實驗以自由組合的立項申請的形式開展實驗,對儀器設備需求加強。
5.2加大與科學研究相結合的力度
實驗要求學生自己準備實驗材料和試劑,與教師統一準備相比較加大了實驗費用開支。因此,加大與科學研究相結合的力度尤為重要。同時,科研和學科的發展密切相關,科研內容又可促進實驗教學內容的更新以及教學質量的提高。鼓勵學生直接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中去,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意識的有效途徑之一。
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引用自己的科研成果,以解釋實驗中的相關問題,使課堂與科學研究的距離拉近,引起學生對該學科的興趣和更大重視。
6.結語
實驗教學與課堂理論教學相比,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要真正上好實驗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還有很多問題需要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因此,需要教師不斷地提高業務水平的同時,更要以極高的熱情、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學實踐過程中。
參考文獻:
[1]趙會敏,生物技術專業動物細胞工程課程的改革與思考[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6:172-173.
[2]陳曉明,張建國. 動物細胞工程開放實驗教學模式探討[J]. 現代農業科技,2010,8:23-24.
[3]周俊,劉明,曹海平.淺談開放式實驗教學的優點[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0(1):107-108.
[4]韓宗先,方平,向鄧云.《動物學》開放式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9(9):135-138.
作者簡介:
關鍵詞:術語,翻譯,詞義,辨析
中圖分類號:H083;R3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578(2013)06-0038-04
Differentiation and Analysis of “in vitro” and “ex vivo”
CHEN Jing
Abstract: Terms translation is the basis of scientific translation,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analysis of terms with similar meaning are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the field of biomedicine, “in vitro” and “ex vivo” are often mixed up in the translation of academic papers This article tries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terms from the aspects of word buildup, English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real context
Keywords: term, translation, meaning, differentiation and analysis
術語是“通過語言或文字來表達或限定專業概念的約定性語言符號”[1]。在科技語篇中,最大的信息載體是專業術語。因此,準確的科技翻譯必須從準確的術語翻譯做起。然而,與一般語言符號不同的是,科技術語的語義外延是根據所指的關系而不是根據能指的關系來確定的,因此,對科技術語的理解往往要比其他語言符號更為艱難一些[2]??萍夹g語中存在的近義詞進一步增加了術語翻譯的難度。近義詞的混用、誤用勢必給閱讀者造成誤解,甚至會導致“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in vitro和ex vivo這兩個術語頻繁出現在與生物醫學相關的科技語篇中。在眾多的網絡詞典中,兩個詞被歸為同義詞,均譯作“體外”。在國內科研人員撰寫的英文論文中,也未對這兩個詞嚴格地區分使用。然而,筆者在長期的翻譯實踐中發現這兩個詞事實上具有不同的內涵,不可替換使用。在本文中,筆者將對in vitro和ex vivo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辨析其差異。
一 詞素解析 in vitro和ex vivo均源自希臘語,由不同的詞素組成。vitro意為“玻璃”,因此,in vitro的字面意思為in glass(在玻璃中),即在玻璃試管或玻璃儀器中,引申為在體外。ex表示“外面,從……中弄出”,vivo表示“生命,生物”。ex vivo的字面意思為outside of the living(生命體之外),所以ex vivo也常常被譯作體外。雖然這兩個詞均可表示體外這一含義,但是從詞源角度而言,ex vivo更強調脫離了生命體而在體外,而in vitro更強調在人工環境(artificial condition)中。
二 英文釋義解析 in vitro在維基百科中的定義為“those that are conducted using components of an organism that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their usual biological surroundings in order to permit a more detailed or more convenient analysis than can be done with whole organisms”[3]。ex vivo在維基百科中的定義為“experimentation or measurements done in or on tissues in an artificial environment outside the organism with the minimum alteration of natural conditions”[4]。從英文釋義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共同點在于均是在體外進行實驗或測定,不同之處在于in vitro使用的是有機體的組分(components),而ex vivo使用的是有機體的組織(tissue),并且ex vivo強調“minimum alteration of natural conditions”(盡可能少地改變自然條件)。
三 真實語境中的使用差異 具體語句賦予詞匯特定的“語境”,使之具有確定的“所指關系”。確定詞義不僅僅是通過翻檢詞典來直接選取詞義,而是通過審讀原文來斟酌詞義[5]。真正的詞義辨析應建立在真實的語境和語料中,只有在語境中聯系上下文,仔細推敲,才能準確地把握詞義。因此,筆者從愛思唯爾(Elsevier)數據庫中搜索標題包含ex vivo或in vitro的科研論文。為了盡可能確保所選論文中這兩個術語使用的正確性,筆者從中篩選出20篇SCI索引指數較高并且由母語是英語的作者撰寫的論文。通過對這些論文中ex vivo和in vitro所涉及的具體實驗和測定過程進行研究,從上下文語境和專業角度對這兩個詞的詞義進行辨析。經過對文章內容的分析,筆者總結出兩個術語的使用語境有以下差異:
(1)ex vivo通常涉及使用直接收獲自生物體的器官或組織,即從活體取材。常見的例子包括皮膚、腦組織、小腸、心臟等,有時也會使用細胞、血液等。而in vitro通常涉及使用更低一級的生物材料,例如細胞、酶、核酸等。這些生物材料不是直接獲自具體的生物體,往往是可商購的(commercially available)、低溫保藏的或經過轉化、篩選、永生化、純化等人工處理。例如低溫保藏的癌細胞系、病毒轉染的細胞系、可從美國標準生物品收藏中心(ATCC)或歐洲細胞培養物保藏中心(ECACC)購買的細胞株以及一些生物技術公司提供的酶試劑盒等。
例如,G Cervando等人[6]在文章中提及的用于冷凍消融術中腎斷裂的ex vivo model實際上是從豬獲取的腎臟。S Messager等人[7]在論文中描述的對數種消毒劑抗菌活性的ex vivo test使用從接收整形手術的患者獲得的皮膚組織。
P Garberg等人[8]在其論文中介紹了許多已廣泛使用的血腦屏障的in vitro model,這些模型均是各種細胞系,例如bovine brain endothelial cells(牛腦內皮細胞)、human primary brain endothelial cells(人腦內皮細胞原代細胞)、SV40 immortalized rat brain endothelial cells(SV40永生化大鼠腦內皮細胞)和immortalized mouse brain endothelial cells(永生化小鼠腦內皮細胞)。雖然這些細胞也來自于具體的生物體,但并不能直接獲得,因為需要進行若干人工操作步驟才可能從生物體的小血管分離出內皮細胞,而且在后兩個細胞模型中還對分離的細胞進行了永生化處理。又如John RHadcock等人[9]在文章中介紹了對選擇性大麻素CB1受體拮抗劑的“in vitro pharmacology”,其中使用的細胞模型就是用人CB1或CB2受體基因轉化的、購自ADCC的human embryonic kidney293(人胚腎細胞)和Chinese hamster ovary(中國倉鼠卵巢細胞)。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ex vivo涉及的生物材料直接來自生物體,而in vitro中使用的生物材料通常會經過較多的人工處理,對“人工環境”的依賴更為明顯。
(2)ex vivo有時會涉及從體內到體外(全部或部分實驗在體內完成,然后從活體或處死的動物取組織、器官、細胞、血液等進行分析),或者從體外到體內(在體外進行研究的生物材料最終被輸回至活體內)的過程,而in vitro自始至終都在體外進行。
Wang Zhixia等人[10]在論文中描述了ex vivo測定可卡因對單胺攝取的作用。其過程大致如下:向大鼠注射可卡因,然后在不同的時間點處死大鼠。取大鼠的腦組織并測定其中的單胺攝取。該測定的前半部分即給藥過程是在活體中進行,而分析過程是在取自動物的腦組織上進行,整個過程是從體內到體外。又如, Cecilia Erison等人[11]在論文中研究了用慢病毒載體轉導的大鼠星狀細胞中的轉基因表達,所述 ex vivo研究的過程基本如下:用包含靶基因的慢病毒載體轉導大鼠星狀細胞,然后將轉化細胞移植到大鼠腦部的紋狀體中。將移植后的大鼠喂養數周后,取其腦組織進行免疫化學研究。該過程事實上是從體外到體內再到體外。由此可以看出,對于那些既包含體外步驟也包含體內步驟的操作而言,通常使用ex vivo來描述。
四 漢譯的討論 in vitro譯為“體外”已被學術界廣泛接受,而ex vivo的翻譯卻存在一些爭議。在道蘭氏英漢醫學辭海中,ex vivo被譯為“在活體外”[12]。在英漢漢英醫學詞典中,ex vivo被譯為“活體外、先體外后體內、半體內、離體”[13]。根據筆者的調查,在翻譯實踐中,ex vivo在大多數情況下被譯為“體外”,有時也被翻譯為“離體”。也有學者建議將其翻譯為“回體”[14]。
術語翻譯標準化已得到學術界和翻譯界的廣泛認同。術語的單義性是術語標準化工作的基本任務和目標。所謂單義性指術語只能在一個意義上與相關概念相對應,或者,反過來說,一個概念只能對應于一個術語[15]。如果將in vitro和ex vivo均翻譯為“體外”,將有悖于單義性原則,造成概念模糊?;谏衔膶@兩個術語進行的詞義辨析,筆者認為對于ex vivo而言,翻譯為“離體”較為合適。因為,“離體”一詞中的“離”恰恰反映了脫離活體、從活體取材這一概念。而對于“回體”,只有在操作中真正涉及將體外培養物輸回至活體的情況下才適用。例如在基因治療中存在兩種基因轉移途徑,即,ex vivo和in vivo(體內)途徑。所謂的ex vivo途徑是首先在體外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體外培養細胞,然后將重組受體細胞輸回患者體內。在這一情況下,可考慮翻譯為“回體途徑”。
五 結 語 in vitro和ex vivo雖然是含義相近的術語,但是從其詞素組成、英文釋義,特別是語境中的使用,我們均可以洞察到它們之間的差異。術語翻譯是科技翻譯的基礎,而含義相近的術語的辨析更為重要。因此,科技翻譯工作者必須提高專業素養,“咬文嚼字”,才能實現翻譯的準確性,真正做到忠實于原文。
參 考 文 獻
[1]王翠葉對術語學理論建設的認識與建議[J]科技術語研究,2005,7(1):14-15
[2]樊才云,鐘含春科技術語翻譯例析[J]中國翻譯,2003,24(1):57-59
[3][EB/OL][2013-05-03]http://enwikipediaorg/wiki/In_vitro
[4][EB/OL][2013-05-03]http://enwikipediaorg/wiki/Ex_vivo
[5]馮國華語境通觀,隨便適會——在具體語境中把握詞義[J]中國翻譯2002,23(1):76-81
[6]Cervando G,OrtizVanderdys,Mohamed H Etafy,et alEx vivo model for renal fracture in cryoablation[J]Urology,2012,80(4):953,e15-953,e19
[7]SMessager P A,Goddard P W,Dettmar J Y MaillardComparison of two in vivo and two ex vivo tests to assess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several antiseptics[J]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2004(58):115-121
[8]Garberg P, Ball M, Borg N,et alIn vitro models for the bloodbrain barrier[J]Toxicology in Vitro,2005(19):299-334
[9]John R Hadcock, David A Griffith, Phillip A Iredale,et alIn vitro and in vivo pharmacology of CP-945,598, a potent and selective cannabinoid CB1receptor antagonist for the management of obesity[J]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2010(394):366-371
[10]Zhixia Wang,Gregory A Ordway,William WoolvertonEffects of cocaine on monoamine uptake as measure ex vivo[J]Neuroscience Letters,2007(413):191-195
[11]Cecilia Erison,Klas Wictorin,Cecilia LundbergEx vivo and in vitro studies of transgene expression in rat astrocytes transduced with lentiviral vectors[J] ExperimentalNeurology,2002(173):22-30
[12]白永權道蘭氏英漢醫學辭海[M]28版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8
[13]王曉鷹,章宜華英漢漢英醫學詞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專業基礎課的設置體現了從科學、技術到工程的循序漸進過程(見表1)。然而從科學到技術的差異很小,僅增加了工程基礎課4學分(約11%),應為技術基礎課,且應明確例舉。從技術到工程的專業基礎課要求有了明確的變化,按課程類別從科學到工程變化率近50%。學分的控制宜統一,且應規定生物技術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最低學分要求中技術基礎課學分應達20%以上,生物工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最低學分要求中工程基礎課學分應達40%以上。且可給出典型的工程類專業基礎課名錄,如機械零件、電子電工基礎等課程。另外生物工程專業基礎課將《機械設計基礎》列為可有可無的選修會造成該專業工程基礎的嚴重缺陷,且應在生物工程專業的專業選修課中保留生物技術專業的細胞工程、酶工程等選修課(見表1)。
二、專業課
專業課的設置也體現了從科學、技術到工程的循序漸進過程(見表1),從科學到技術的專業課調整率達30%,而從技術到工程的專業課雖然有較大變化,但所列舉的課程多為非典型的工科專業課(如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蛋白質工程),回避了典型的工科專業課如氨基酸工藝學、抗生素工藝學、有機酸工藝學、釀造酒工藝學等。學分的增加也不盡合理,三個相近專業,不論理科還是工科,學分基本要求應盡可能一致。向上浮動及在各選修課程間適當調整則是各校應有一定的自。另外生物工程是典型的工藝類專業,專業必修課缺工藝類專業應有的分析檢測課也會給工藝過程及產品研發和生產中的質檢質監和質控及產品安全留下隱患,故建議3+X模式中3應包含專業分析、X應例舉氨基酸工藝學、抗生素工藝學、有機酸工藝學、釀造酒工藝學等。
三、實習及畢業實踐環節
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的實習及畢業實踐環節完全一致(見表1),未能體現從科學到技術的差異特點以及生物技術可授農學或林學學位的特色。畢業設計是工科工藝類專業最為特色的實踐環節,但在許多學校以“畢業設計(論文)”的形式出現,實際實施則只做畢業論文,沒有畢業設計,使畢業設計名存實亡,致使許多學校生物工程專業的畢業生根本就不知道何謂畢業設計,許多學生甚至把畢業論文當作畢業設計。建議明確生物工程專業的“畢業設計”為必修環節,可以設計論文二者兼顧,至于是“大設計小論文”還是“大論文小設計”可依各校情況而定,唯有如此,生物工程專業才能名符其實。
四、師資要求
師資的最低要求在規范中描述不盡一致,應加以統一。且應規定專業課的師資要求,因為能承擔專業課的老師一般能勝任專業基礎課,而能承擔專業基礎課的老師則不一定能勝任專業課。這在工科尤其如此。故除規定學歷職稱要求外,應規定專業要求,即“本科為相應或相關專業”的師資應大于專業師資總數的50%。
五、其他
論文關鍵詞:大白菜,細胞質雄性不育系,花藥發育,小孢子
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pp. pekinensis)為十字花科蕓薹屬白菜種大白菜亞種,-是我國重要蔬菜之一,栽培面積與產量均居首位。大白菜是典型的異花授粉作物,品種或自交系間存在明顯的雜種優勢,國內外白菜的優良品種大部分為一代雜種。自交不親和系、雄性不育系是蔬菜雜種優勢利用的主要途徑,而細胞質雄性不育系的選育和利用是以營養器官為食用產品的大白菜等蔬菜雜種優勢育種的理想途徑[1]。因此利用新型細胞質雄性不育種質資源,克服不育細胞質單一的脆弱性問題,是國內外育種工作者研究的重點。
關于十字花科蕓薹屬作物雄性不育的花藥發育細胞學研究,前人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按花藥受阻的時期和方式可將雄性不育系分為無花粉囊型、花粉母細胞敗育型和單核花粉敗育型3類敗育類型[2]。梁燕等[3]對結球白菜波里馬胞質不育系的花藥發育進行細胞學研究,發現其花藥發育受阻于孢原時期。楊曉云等[4]研究不結球白菜波里馬胞質雄性不育系花藥發育,發現其受阻于孢原細胞分化期生物論文,沒有孢原細胞分化,沒有形成藥室,屬于無花粉囊型敗育。楊光圣[5]對甘藍型油菜顯性細胞核雄性不育系宜3A花藥發育進行顯微結構觀察,結果表明敗育發生于花粉母細胞階段,屬于花粉母細胞敗育型期刊網。黃邦全等[6]研究紫菜薹oug細胞質雄性不育系花藥發育特點,發現該不育系兼有無花粉囊型和單核敗育型的特征。田福發等[7]通過石蠟切片技術對紅菜薹波里馬胞質不育系和蘿卜胞質雄性不育系進行了細胞學研究,結果發現pol CMS受阻于孢原細胞階段,而ogu CMS 花藥敗育發生于小孢子母細胞時期或四分體時期。
本研究采用的大白菜細胞質雄性不育材料6w-9605A是以芥菜細胞質雄性不育hau CMS為不育源[8,9],以大白菜DH系6w-9605B為輪回親本,通過種間雜交和連續回交,獲得遺傳穩定的BC8大白菜細胞質雄性不育系6w-9605A。通過對該不育系的花藥發育進行細胞學研究,并結合田間進行育性鑒定,為大白菜雄性不育系的雜種優勢育種以及雄性不育的分子機理提供理論依據,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進一步開展大白菜雄性不育系雜種優勢利用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供試材料為大白菜細胞質雄性不育系6w-9605A和大白菜保持系6w-9605B。6w-9605A是芥菜型油菜細胞質雄性不育系hau CMS與大白菜保持系6w-9605B經過種間雜交和連續回交代8代獲得的,由國家蔬菜改良中心華中分中心提供。
1.2 試驗方法
1.2.1 田間育性鑒定
2009-2010年于大白菜細胞質雄性不育系6w-9605A盛花期調查其不育株率和花器官形態;選300個單株剝蕾套袋自交,收獲時考察結莢率和不育度。育性分級標準采用柯桂蘭[10]制定的方法。
1.2.2 石蠟切片
于植株盛花期上午8:00~9:00取不育系6w-9605A和保持性6w-9605B主莖頂端整個總狀花序,按花蕾的著生順序分類。卡諾固定液固定24小時,70%酒精保存。
常規石蠟切片程序制片:抽真空、愛氏蘇木精整體染色、逐級酒精脫水、逐級氯仿透明、浸蠟、石蠟包埋,花蕾橫切,切片厚度為10μm,蛋清甘油粘片、二甲苯脫蠟、透明、加拿大樹膠封片[11]。Olympus CX41顯微鏡觀察,Mshot MD30攝影。
2 結果與分析
2.1大白菜不育系6w-9605A花器官形態觀察及不育性鑒定
通過對大白菜不育系、保持系以及原始芥菜不育系的花器官觀察,發現大白菜不育系花器官開放正常生物論文,花器官大小,顏色以及雌蕊等方面均與保持系比較接近,只是不育系花藥干癟,無花粉;保持系的雄蕊上花藥飽滿,有很多淡黃色的花粉(圖Ⅱ:G, H);而原始芥菜不育系花器官比兩種大白菜的稍小,花瓣較細,雄蕊退化成花瓣狀(圖Ⅱ:I)。
2009年3月和2010年3月在武漢對大白菜不育系6w-9605A的300個單株進行了不育株的調查,同時對3000朵花剝蕾套袋自交,收獲期進行了結莢率統計。結果表明不育系6w-9605A的不育株率為100%,不育度為100%,育性級別為0級(表1)。
表1 大白菜細胞質雄性不育系6w-9605A的不育度和不育株率的調查
材料名稱
Accession of materials
總單株數
Total individual plants
可育株
Fertile plants
不育株
Sterile plants
套袋小花數
Flowers covered with pollination bags
角果數
Silique numbers covered
不育株率(%)
Sterility rate
不育度(%)
Sterility degree
6w-9605A
(B.compestris)
300
300
—
—
100
—
300
300
3000
當數字出版時代的帷幕剛剛拉開之際,愛思唯爾此舉反映出諸多值得國內出版界警醒的問題。
應反思的問題
1.要重視數字出版產業的核心技術
對于出版業而言,它提供給消費者的最終產品都是內容,內容是超越載體屬性的本質特征。因此,誰掌握了內容資源,誰就掌握了出版業的命脈。內容產業是在數字技術的推動下發展起來的,其核心生產要素(技術)是數據庫技術。從技術的角度,要想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出版商,除了要掌握巨大的內容資源,掌握整合內容資源的數據庫技術同樣重要。
因此,從2002年至2004年間,愛思唯爾在科技領域投入3億多美元,將紙質刊物轉化為電子資源,同時進行產品更新以及新功能的研發,并且在2008年初賣出旗下勵德商業信息業務(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出價41億美元收購了美國風險管理及數據收集公司Choice Point,集中發展增長更快的網絡訂閱和信息服務業務,加快了向數字出版商的轉型。
2.要進一步整合國內學術期刊資源
(1)數字出版時代的學術出版,內容資源的占有要以學術資源的整合為前提,而國內的學術期刊多以協會、學會刊物為主,很少有出版社參與出版,造成了學術資源的分割,再加上國內出版體制的約束,各個機構的利益糾葛,不利于學術期刊的內容整合。
(2)學術期刊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科研水平。凡是科研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的國家,其學術期刊的出版也很發達。由于國內科研水平有限,缺乏能與《柳葉刀》、《細胞》等媲美的權威期刊。而對于科研人員而言,一方面為了使自己的科研水平獲得國際認可,另一方面也為了掌握國際上最新科研動態,勢必造成了對國際學術期刊的依賴。這次漲價的主力軍ScienceDirect,僅2006年就向中國高校師生提供了3000多萬篇論文的下載量,占全國高校全部外文科技論文下載量的59%,學術界對這家公司的依賴可見一斑。
對策設想
1.降低對發表SCI論文的鼓勵
不可否認,SCI的數量以及影響因子的高低,代表著一所高校的研究水平,但科研水平的高低,不僅僅取決于SCI論文。高校可以通過其他途徑,例如國際學術論壇、會議等,加強國際交流,在交流中獲得國際學術界的認同。
2.扶植國內數字出版商,增加市場主體
如果國內出版商能夠抓住機遇,建立屬于中國的學術資源數據庫,那么在學術資源的掌握上就不會如此被動。同時,加強學術資源的國際交流,多吸收、采用國外的優秀論文,一方面可以提高數據庫的綜合學術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夠掌握更多的學術資源,提高國內數字出版商的核心競爭力。
內容產業既然是企業群,就意味著存在激烈的競爭。而且根據市場法則,避免價格壟斷的最好方法就是增加市場主體。此次漲價風波中愛思唯爾之所以如此強勢,除了憑借其自身的內容優勢外,其在學術期刊數據庫市場的壟斷地位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扶植國內的數字出版商,同時引入其他國際競爭者,避免某些出版集團一家獨大。
3.建立國內“開放獲取”的學術資源系統
“開放獲取”,即學術資源可以公開免費獲取。面對知識產權的過度保護所導致的學術交流的障礙,以及某些出版集團的牟利行為,“開放獲取”漸漸成為一種學術趨勢。
鑒于此,國內高校可以組建一個聯盟性質的資源共享的“開放獲取”系統。系統內的高校可以共享各自的科研論文,一方面可以加強國內各高校的學術交流,提高學術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增強國內高校的凝聚力,最大程度上避免國際出版巨頭對我國學術論文的“出口轉內銷”。同時,吸取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的失敗教訓以及臺灣高校的成功經驗,賦予該系統更大的權力,以便其在與國際出版巨頭的談判中取得更大的主動權。
納米材料如碳納米管,在醫療上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比如作為遞送工具,將藥物運載到特定的細胞或人體內特定部位。但如果不了解納米材料和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反而會帶來大麻煩。美國布朗大學和中國科學院最近的一項實驗發現,納米管有可能會刺穿細胞,給細胞帶來極大傷害。相關在近期出版的《自然?納米技術》上。
人們知道石棉對人體有害,其長長的纖維能像箭一樣刺穿細胞。但科學家一直不理解,細胞為何會對石棉纖維和其他納米級的材料感興趣,這些材料對細胞來說太長了,根本無法整個吞下去。美國布朗大學研究小組通過分子模擬發現,碳納米管尖端接近細胞時,細胞會產生“誤會”,以為它只是個小圓球而不知其是個圓柱,等意識到小球“太長”,根本吞不下時,已經為時太晚。隨后科研人員又用納米管、金納米線對小鼠肝臟細胞、人類間皮細胞進行細胞實驗,發現90%的納米材料都是以尖端90度角進入細胞。
石棉纖維、商用碳納米管和金納米線都有一個圓形的尖頭,直徑在10納米到100納米之間,正處于細胞處理范圍。細胞上有一種受體蛋白質會聚集并彎曲細胞膜壁,使細胞卷曲包住納米管尖端,反向調整納米管角度,使納米管尖端能以90度進入,從而降低細胞吞噬微粒所需的能量。這一行為叫做“尖端識別”。
“我們原以為納米管會貼附細胞膜以得到更多結合位點,但模擬卻顯示,納米管穩定地旋轉到近垂直角度以適于進入,以便其尖端被完全包圍。這和人們的直覺相反。”論文第一作者史興華(音譯)說,細胞膜包住納米管時,會釋放彎曲能量?!叭绻{米管的圓形尖端被切掉,開口而且中空,它就只會貼在細胞膜上而不會進入細胞?!闭撐耐ㄓ嵶髡?、布朗大學工程教授高華?。ㄒ糇g)說,當細胞的內吞作用開始,就沒辦法再退回去。細胞覺得無法整個吞下納米管,就會求救。但求救信號反而會引發免疫反應,造成更多炎癥反應。高華健說:“只有完全理解納米材料和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才能設計出可靠的運輸工具,控制它們和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不引起中毒反應,最終制造出對細胞沒有吸引力的納米管,只幫助細胞而不會傷害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