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3 22:30:4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學前教育實習生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教育實習;實習生;實習適應
【中圖分類號】G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604(2010)01/02-0066-04
一、提出問題
教育實習是教師職前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習生由學生角色向教師角色轉變的過渡階段,也是其所學理
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時期。隨著教師教育研究的深化和拓展,研究者開始著眼于教師教育一體化的建構和教育實效性的提高。在這種背景下,很多研究者開始深入研究實習生在實習中學到了什么和怎么學的?!?〕而且,隨著一些調查和個案等研究方法的采用,越來越多的研究更切實地揭示了實習生的實習經驗以及他們是如何看待這些經驗的?!?〕本研究試圖從實習適應的角度探究實習生在實習中的學習需要和影響其學習的因素,從而更好地為實習生成長提供支持和幫助。
從高校進入實踐場域,實習生需要適應不同的環境、角色的轉變、復雜的對象和繁重的任務,這會引發他們特定的內在需要。研究發現,“如果實習生學習教學的過程被其內在需要所引導,并植根于其自身的經驗或經歷,且實習生能夠具體地反思這些經驗,那么這種專業學習就會更加有效”?!?〕為此,對實習生適應狀況進行調查很有意義。
adaptation(適應)一詞來源于拉丁文adaptatus,原意是調整、改變。〔4〕朱智賢主編的《心理學大辭典》中這樣定義:“適應是源于生物學的一個詞,用來表示能增加有機體生存機會的那些身體上和行為上的改變。心理學中用來表示對環境變化作出的反應?!薄?〕適應可分為生物適應、生理適應、心理適應、社會適應和功能適應五種基本類型,其中心理適應和社會適應與人的意志、思維、知識、動機和觀念等因素有關。〔6〕本研究所指的實習適應是一種社會適應,是指實習生在與幼兒園環境互動過程中,個體在教學、一日生活、游戲、人際等方面與幼兒園實踐環境取得一致時的過程與狀態。
二、研究對象及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對泰州學院2006級學前教育專業76名實習生進行了調查,回收有效問卷73份,實習生具體情況見表1。
本研究使用自編問卷《高師本科實習生實習適應狀況問卷》,分基本情況、選項式問題、開放式問題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實習生的基本情況,包括所在班級、實習幼兒園、實習年級、搭班情況、年齡、性別、家庭情況等;第二部分是從實習生身心反應、人際關系、職業態度、專業實踐能力對實習生的實習適應情況進行調查,該部分共有28道選擇題,每題5個選項,選項均量化,分別為不符合、比較不符合、比較符合、符合、非常符合五級,分別有正向記分和反向記分;第三部分是開放式問題,包括實習生個人對實習適應方面的描述和對影響自己實習適應主要因素的分析。
三、研究結果
(一)實習生實習適應情況
筆者分別對實習生實習適應的總體情況(28題)、身心反應(6題)、人際關系(8題)、職業態度(8題)、專業實踐能力(6題)五個方面進行了描述性統計,其滿分分別是140、30、40、40、30分。
調查可知,實習生的總體適應情況比較好,平均得分102.19分,但是最小值與最大值的差異比較大,這說明實習生適應能力差距較大。在身心反應、人際關系、職業態度和專業實踐能力四方面,實習生專業實踐能力最弱,有52人對專業實踐表現出明顯不適應。
(二)不同因素在實習適應上的差異性檢驗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實習生適應的情況,本研究探討了影響實習適應的相關因素,這些因素包括班級、專業背景、是否有搭班同學、實習幼兒園、實習年級、年齡、是否是獨生子女、是否自愿選擇專業、家庭背景(因為實習生中只有一位男生,所以沒作性別因素分析)。根據樣本變量不同的特點,相應采用了獨立樣本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對數據進行分析,具體結果見表2。
表2數據表明,班級、專業背景、是否有搭班同學、實習年級、年齡、獨生子女與否、是否自愿選擇專業、家庭背景均對實習適應沒有顯著影響,只有實習幼兒園這一因素對實習生身心反應有顯著影響。
(三)關于實習生適應的開放性問題的統計結果
筆者就“用詞語描述自己實習過程中的身心狀況”和“認為實習中自己最欠缺什么”這兩個問題對實習生進行調查,結果見表3。
從表3可見,實習生實習中的身心狀況可以分為正向、負向和正負混合三種類別,相對來說,正向多是一種心理感受,負向則更多地指向身體狀況。有近一半的實習生在自我描述時偏向負向描述,說明他們在實習過程中承受著巨大的身心壓力。
筆者還對實習生對實習適應影響因素的認識進行了調查,結果見表4。從表4可見,實習生認為影響實習適應的主要因素是經驗、技能和情意品質等,其中經驗被認為是最主要因素。當然,獲得經驗也是教育實習的主要目的之一。
四、思考與建議
(一)高校應完善教育實習制度,在構建實習體系、選擇培訓指導教師、開設配套實踐性課程、進行實習成效的考核評估等方面制定相應的細則
實習生實習適應受很多因素影響,其中實習生所在學校的實習制度是重要因素之一。高校應以加強實習配套制度建設為切入點,改革和完善本科生實習管理。為此:1.建立多層次、多方式的實習體系。實習體系包括幼兒園參觀、觀摩、日常見習、階段性見習、保育實習、教育實習等多種方式。高校應根據學生所處的年級、能力特點、知識結構、專業水平等在學生四年學習期間分階段、分層次安排相應的實習方式,使學生在不同的年級建構不同的實習經驗,從而形成相互聯結、互相滲透的經驗鏈,為高年級的教育實習奠定基礎,并減輕不必要的實習壓力。2.建立指導教師的遴選、考核制度。不管是高校還是幼兒園都應選擇業務能力強的教師擔任指導教師,對實習生的思想、教學和生活進行全面指導,解決實習生的困惑和問題,激勵實習生克服困難、自主成長。3.建立實習配套實踐性課程體系。實習生常常因缺乏相應的教學技巧、教學管理技能、教學規劃能力而感到手足無措,也常因為自身缺乏與指導教師和幼兒的交流、溝通、協調能力而使教育教學陷于被動。鑒于此,高校課程設置應強化與實習相關的實踐性課程,提升實習生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豐富實踐經驗和技巧。4.建立實習成效考核機制。實習成績的考核應制定相應的規范,宜采用多主體參與、過程與結果、量化與質化并重的方式進行,提高實習效果。
(二)高校應加強與幼兒園的聯系,充分利用幼兒園資源,逐步建立以幼兒園為基地的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
幼兒園是實習的基地,也是實習生一日生活的場所。由于高校指導教師有限,實習生實習期間主要接受幼兒園指導教師的指導,高校與幼兒園關系的密切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實習生的實習狀況。為了形成實習指導的合力,高校應與幼兒園進行多方面的配合和溝通,比如可以與幼兒園一起制定整體的實習體系和實施規劃,明確相互間的責任和義務;與幼兒園共同規劃學生的實踐課程,促進資源共享,同時為實習幼兒園提供一定的專業指導與協助;雙方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形成以幼兒園為基地的教育教學體系,讓幼兒園承擔起輔助實習生成長的主要責任;在具體實施中,高校指導教師與幼兒園實習指導教師進行多種方式的溝通,加強指導教師間的合作,及時了解實習生的信息,有針對性地對實習生進行專業引領和技能指導。
(三)幼兒園應建立相應的實習指導計劃,規范實習指導工作,為實習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機會和資源
實習開始前,幼兒園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成立實習指導委員會,制定實習指導計劃,挑選骨干教師進行經驗介紹和分享,還可以為實習生介紹幼兒園和幼兒的情況;在實習的前期,專門為實習生提供不同年級、不同領域的優秀教學觀摩活動,為實習生提供直觀具體的實踐經驗;在實習過程安排上,根據教學和一日活動組織的難易程度,讓實習生有步驟、有計劃地逐步介入,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逐步增加實習的工作量和難度。幼兒園的行政管理人員和指導教師應尊重實習生,清楚實習生的角色和實習任務,為實習生提供指導;同時還要為實習生提供多種學習機會,讓其參與到園內各種教科研活動中來,鼓勵其與教師、行政人員和保育員座談,促使其提升自身教研能力。實習指導教師也應將實習指導看成自身專業成長的契機,與實習生互相學習、相互對話,利用示范、教學反饋、實踐指導、資源支持、適時介入等方式,對實習生進行引導。
(四)實習生應主動積極地應對各種壓力,積極調適身心,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將自己培養成為優秀的反思性實踐者
實習階段一直被認為是教師專業成長歷程中的生存、過渡或轉換的適應期?!?〕 實習生進入幼兒園后,由于場所、身份、對象、主導活動的變化,需要進行角色轉換,確立適應幼兒園文化環境和自身身份地位的行為模式?!?〕由于相對欠缺教學經驗、教育技能、人際溝通能力,再加上作息時間調整,實習生面臨眾多需要適應的問題,他們會經歷各種復雜的情緒體驗和情緒上的波動。Brookfield指出,這種波動顯示了個體正在進行明顯的有意義的學習。他認為“當學習者處在不熟悉同時又向往熟悉的環境中,他們會進兩步退一步”,這一過程非常情緒化,因為這“是對學生自尊的巨大威脅,特別是當他們在探討新的困難的知識或技能領域時”。〔9〕
因此,實習生應正視實習中的困難、問題和壓力,并將之轉變為成長動力,進行科學的自我心理建設。在實習中,實習生應了解自身的角色定位和他人的角色期待,有效化解角色沖突,充分利用幼兒園和指導教師提供的資源,培養自己對幼兒園教師的職業認同,并形成一定的職業信念;在與指導教師的交往中,應積極主動地向指導教師請教,請指導教師對教學活動進行現場指點、評價反饋和診斷矯正,聽取指導教師的改進建議;可以借助方案設計、實習日記、教學反思等形式,及時思考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問題,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學行為;可以通過觀察性學習、實踐性探究、反思性批判等方式建構個人的教育實踐理論,提升實踐智慧,等等。此外,實習生還應主動與高校指導教師及幼兒園指導教師、實習同伴加強溝通和對話,積極尋求支持和幫助,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
參考文獻:
〔1〕ZEICHNER K.The practicum as an occasion for learning to teach〔J〕. South Pacific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1986,14 (2):11-27.
〔2〕ROSEMARY DOBBINS.Student teacher self-esteem in the practicum〔J〕. Australi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1996,21(2):16-28.
〔3〕FRED A J KORTHAGEN, JOSKESSELS, BOB KOSTER,et al. Linking practice and theory:The pedagogy of realistic teacher education〔M〕.Mah-wah: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1:87,48.
〔4〕〔6〕百度百科.適應〔EB/OL〕.〔2009-10-14〕.baike.省略.
〔5〕朱智賢.心理學大辭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618.
〔7〕邱憶惠.幼教實習生實習經驗之研究〔J〕.臺南科技大學學報, 2007,(10):352.
〔8〕王香平,李學翠.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實習生角色特點與適應過程分析〔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2009,457(11):27.
〔9〕CALDERHEAD J.The contribution of field experiences to student primary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J〕. In Research In Education, 1988,(40):33-49.
An Investigation on Practicing Teacher’s Adaptation in Teaching Practice and Suggestions
Wang Xiangping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zhou College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Taizhou, 225300)
關鍵詞:學前教育;實習指導;雙導師制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6)04-0117-03
作者簡介:呂藝琴(1976-),女,河源市職業技術學校講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專業課程建設、教育教學。(廣東 河源/517000)
一、學前教育專業“雙導師制”實習指導模式的內涵
教育實習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培養的重要教學實踐環節,是實現幼兒教師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指導教師是對學前教育專業實習進行組織與指導的教師。在學前教育專業實習實踐中,一般由實習學生所在的中職學校(以下簡稱“學?!保┖蛯嵙曈變簣@(以下簡稱“幼兒園”)分別安排指導教師,共同指導學生的教育實習。教育部頒布的《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意見》(教職成[2014]9號)指出,要堅持校企雙主體育人、學校教師與企業師傅雙導師教學?,F代學徒制的教學任務必須由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共同承擔,形成雙導師制??梢姡p導師制是一項在教育實習實踐中常用,并為國家教育行政部門肯定的實習指導制度。
學校指導教師和幼兒園指導教師在學前教育專業實習指導實踐中,形成的比較固定的方法與流程,就是學前教育專業“雙導師制”實習指導模式。該指導模式包括三方面內容:
1.學校指導教師的指導活動
它大致可以分為四類:啟動、組織、溝通、總結。啟動是指學校指導教師根據學校安排,將實習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有的學校教務部門已經分組),對實習學生進行動員,布置實習任務,帶領學生到幼兒園開始實習的過程;組織是指組織學生參與實習觀摩活動、開展小組試講、試教、實施活動方案等具體實習活動的過程;溝通是指就學生在實習活動中的相關問題與幼兒園方面進行交流溝通的活動;總結是對實習學生進行成績評定、對整個實習指導活動進行總結反思并向學校反饋的過程。
2.幼兒園指導教師的指導活動
它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階段:介紹幼兒園及班級情況――指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觀摩――指導學生設計活動方案――指導學生在實習小組內試講――指導學生試教(面對指導教師)――指導學生組織、實施活動方案,并予以點評。
3.“雙導師”共同指導活動
學校指導教師與幼兒園指導教師共同對學生的活動方案設計、試講、試教和活動方案的組織與實施進行指導??梢?,在學前教育專業“雙導師制”實習指導模式中,學校指導教師與幼兒園指導教師的指導活動各自展開,又產生交集,共同推動學生實習活動開展。
二、學前教育專業“雙導師制”實習指導模式的優勢
與傳統的實習指導模式相比,學前教育專業“雙導師制”實習指導模式優勢更明顯,主要表現在:
1.有利于充分發揮指導教師的各自優勢,提高實習指導水平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要實現從“學生”向“準教師”的發展,不僅需要堅實的專業理論基礎,更需要實踐經驗與專業技能。然而,學校指導教師雖然教育理論水平較高,但不具備直接從事幼兒教育的經驗與能力;幼兒園指導教師幼兒教育經驗豐富、幼兒教育能力較強,但往往幼兒教育理論水平較低。“雙導師制”指導模式能克服學校指導教師與幼兒園指導教師各自的不足,發揮他們各自優勢,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實習指導服務。
2.有利于發揮不同導師的功能,確保實習活動的順利進行
在“雙導師制”實習指導模式中,學校指導教師與幼兒園指導教師發揮不同的功能,推動學前教育專業實習活動的順利開展。學校指導教師不僅要對學生試講、試教等實習活動進行指導,更要對實習活動進行組織、協調、溝通,對實習學生進行鼓勵與督促。幼兒園指導教師雖然對學生教育實習進行組織與協調,但其作用更多的是對學生實習活動進行業務指導。他們讓實習生觀摩和體驗幼兒園的教學管理,對實習生的實習行為進行隨時、現場的指導,為實習學生起著良好的示范作用。學前教育專業實習活動正是通過發揮學校指導教師和幼兒園教師的各自功能順利開展。
3.有利于促進指導教師之間交流學習,促進共同發展
學前教育專業“雙導師制”實習指導模式為學校專業教師與幼兒園教師搭建了一個交流學習平臺。在學前教育實習活動中,學校指導教師可以觀摩幼兒園指導教師的教學活動,體驗和感受幼兒園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經驗與技能,反觀自身的不足。而幼兒園指導教師也可以通過與學校指導教師的交流,感受到學校指導教師的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增強抓緊專業理論學習的動力??梢姡p導師制實習指導模式促進了指導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學習,有利于提升指導教師的專業水平。
三、學前教育專業“雙導師制”實習指導模式運行中的問題
學前教育專業“雙導師制”實習指導模式在運行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影響其優勢的發揮,影響實習指導的質量與水平。
1.指導教師選聘隨意
由于實習生人數較多,學前教育專業教師不足,以致美術教師、音樂教師,乃至政治教師都被安排指導學前教育實習。非專業的指導教師由于欠缺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無法對學前教育專業實習進行有效的指導。
幼兒園也因實習生太多,無法為每個實習生都配備教學經驗豐富的指導教師。許多學生被比較隨機地安排到幼兒園的某個班級,該班的主班教師就成為實習學生的指導教師。指導教師選聘的隨意性,影響著實習指導的效果與水平。
2.學校與幼兒園缺乏統一實習方案
在學前教育專業實習中,學校與實習幼兒園沒有共同制定統一的實習方案,雙方對實習培養目標、實習流程、實習考核評價等問題缺乏共識。由于對實習指導活動缺乏清晰的認識與全面把握,指導教師大多僅憑經驗開展實習指導活動。實習指導活動充滿了指導教師個人的主觀性和經驗性,學生的實習活動因此也充滿了隨意性。學前教育專業實習的質量與水平因此受到嚴重的影響。
3.實習指導缺乏必要的收入回報機制
學校指導教師的實習指導活動,學校往往會支付一定的報酬,但幼兒園指導教師的指導活動大多未獲得相應的報酬。原因在于學校為了降低實習成本,往往通過私人關系聯系免費實習幼兒園。而幼兒園也因能獲得實習生的勞動而愿意無償接納實習學生。一般來說,由于實習生能為指導教師做許多具體工作,大多指導教師對實習生比較歡迎。但由于沒有報酬,幼兒園指導教師未必能全力為實習生提供實習指導服務。有的實習指導教師在實習生開展教學活動中擅自離崗,就能證明這一點。幼兒園指導教師缺乏足夠的指導動力,自然影響其實習指導質量與水平。
4.“共同指導”缺乏
由于學校和幼兒園一般沒有硬性要求學校指導教師與幼兒園指導教師必須在某些環節進行共同指導,而幼兒園指導教師為避免麻煩,也大多不愿邀請學校指導教師參與某些教學環節的指導。學前教育的“雙導師制”因此變成了學校指導教師與幼兒園指導教師的各自指導,彼此的專業優勢難以發揮,難以形成指導“合力”,最終影響實習指導工作質量與水平。
5.實習指導缺乏必要監督、評價機制
有的學校指導教師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沒能在實習指導工作上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只是抽空到幼兒園來查點一下實習生的出勤率或解決一下園方提出的有關學生的問題,在學生的實習活動中只是起到管理者的作用。有的幼兒園實習指導教師,讓實習學生單獨組織教學活動,自己卻離崗。實習指導教師指導活動因缺乏必要的監督與評價機制而顯得“隨意”,影響著實習指導活動水平與質量。
四、完善學前教育專業“雙導師制”實習指導模式的建議
為更好達成學前教育專業實習目標,需建立和完善相關制度和機制,以激發實習指導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充分發揮“雙導師制”實習指導模式的優勢。
1.加大“校、園合作”力度
建立穩定的學前教育專業實習基地,為“雙導師制”實習指導模式搭建穩固的運行平臺。學校要充分認識學前教育專業實習的重要意義,對學前教育專業實習基地建設予以充分的重視:①學校應成立專門的實習管理機構,負責學前教育專業實習工作,以保證教育實習基地建設的人力資源投入。②學校要加大對學前教育專業教育實習的資金投入,并將實習幼兒園及指導教師的費用和報酬納入本單位的財政預算。③學校應與實習幼兒園簽訂《實習合作協議》,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建立長期、穩定的“校、園合作”關系,為學前教育專業實習搭建良好平臺。
2.確立實習指導教師素質標準
完善指導教師選聘和培訓制度,建設專業實習指導教師隊伍。學校要從學前教育專業發展戰略出發,制定《學前教育實習指導教師選聘、培訓和管理辦法》,對學前教育專業實習指導教師的選聘條件、工作待遇、工作內容等問題作出統一規定,為學前教育實習指導教師的聘任提供依據。同時,對學校非專業指導教師,要加強其業務能力培訓,提升其實習指導能力;對幼兒園指導教師,學校應與其個人簽訂《實習指導協議》,明確其在實習指導中獲得的權益及應當承擔的責任,以激發其實習指導的積極性和責任心,提高實習指導工作水平。
3.制定統一實習指導方案
樹立實習培養目標,明確實習指導內容,規范實習指導流程。學校與幼兒園要委派指導經驗豐富的教師,共同制定《學前教育實習指導方案》,對學前教育專業實習相關問題作出統一規定:①實習指導的目標:幫助學生樹立職業意識,培養和提升學生開展幼兒教育教學及科研工作的職業能力。②實習指導內容:包括保育、教育、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等方面;③指導流程:學校指導教師與幼兒園指導教師的指導流程應有所區別。④重點注意事項:明確指導活動中應注意的重點事項,以免在實習指導活動中出現重大失誤。
4.建立共同指導機制提升教育實習指導工作的質量與水平
為加強學校指導教師與幼兒園指導教師的通力合作,促進學前教育專業實習目標達成,需建立學校指導教師與幼兒園指導教師的共同指導機制,內容包括:①實習生情況反饋機制。幼兒園指導教師與學校指導教師之間應建立實習情況反饋渠道,以便實習生的實習情況能及時反饋給學校指導教師。②實習環節共同指導機制。學校指導教師應與幼兒園指導教師一起,共同對實習生的試講、試教、活動方案的組織與實施進行指導,并給出評析意見。③重要事件共同處理機制。對實習中出現的重大事件,學校指導教師應與幼兒園指導教師積極溝通、共同商定處理決定,并及時總結。④實習成績共同評定機制。學生的實習成績,應當按照實習方案確定的比例,由學校指導教師與幼兒園指導教師共同評定。
5.建立實習指導活動的監督、考評機制
為了保證“雙導師制”實習指導模式規范、有序運行,學校與幼兒園應共同建立實習指導活動的監督、考評機制:①實習指導活動巡查跟蹤制度。學校實習負責部門應當對學校指導教師與幼兒園指導教師的指導活動進行不定時的巡查,及時掌握指導教師的工作開展情況。②實習指導教師工作日志制度。實習指導教師應寫好實習工作日志,對其實習指導活動予以記錄。③實習指導教師工作總結制度。指導教師應對一定時期內的實習指導活動進行總結和反思。④實習生評價制度。實習學生對指導教師的工作表現可以進行評價。巡查記錄、工作日志、工作總結和學生的評價,作為綜合評價指導教師工作業績及是否續聘的依據。
參考文獻:
學前教育專業教育實習評價主要以總結性的評價方式為主,沒有重視形成性評價。針對采取集中實習形式的高校而言,學生分配到同一城市里,便于管理和指導,評價中依靠學生的文字材料進行考察,沒有詳細地記錄學生的實習活動,態度不端正,由于缺乏跟蹤的指導就導致評價體系缺乏有效的激勵以及反饋功能,存在少數學生蒙混過關的情況。
2應對措施
針對分析學前教育專業教育實習存在的問題,本文建議從以下幾方面來改進:
2.1有效設置課程資源在學前教育課程設置中需要重視專業思想的培養,使參與實習的學生明確自己的職業定位,在課程設置中明確實習目標,做好實習準備工作,擬定實習計劃。在課程設置中需要注意理論與技能的教育。隨著我國研究性教學的不斷深入,很多高校都不夠重視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學校在學前教育的課程設置中,需要改進當前的課堂結構,提高技能類課程所占比重。在實習中,教師的體態表達、溝通、語言表達、教學游戲化、基本技能等都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在課程設置中需要優化高校學前教育,達到師范性與學術性統一的目的,加強學習專業化教學,也需要重視實踐技能的培養工作,除了設置現代教育技術之外,還需要設置教師禮儀、音樂、手工等課程。
2.2合理安排實習時間,完善實習基地高校在安排學生實習中,需要充分考慮實習時間的分配問題,延長實習時間,學生能夠熟悉幼兒園工作與生活的時間需要4周,若是實習時間安排為4~6周,很多學生是沒有機會講課的,因此需要將實習時間延長到12周以上,保證學生能夠全方面的接觸整個實習過程。在實習形式方面,為使學生更好地適應教育實習,學生的實習應該貫穿在整個學習生涯中,強化實習功能,依照學生的能力合理選擇實習方式。學校在實習基地的建設中,需要充分利用城市和農村的教育資源,推動幼教事業的發展。為保證實習基地的穩定性,高校需要與實習基地形成合作伙伴關系,保證雙方在互利的基礎上合作,關注實習幼兒園的指導工作,共同研究教育課題。在實習基地的人際關系建設中,實習生接觸最多的就是學生,指導教師需要為實習生上好示范課以及觀摩課,保證實習生能夠在短時間內得到教育經驗。
2.3健全實習評價體系學校在建立健全學前教育實習評價體系中,需要保證能夠提高教學工作水平;強調實習特殊化;強調實習教學質量;提高實習教學以及管理水平?;诖耍咝摻⒍嘣脑u價方式,實現教師、家長以及實習生自評的方式,這樣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能夠進行整體的評價和指導,避免單方面的因素出現成績偏差,影響評定工作。
3結束語
[關鍵詞]全程實踐;學前教育專業;教育實習
[中圖分類號]G45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712(2012)08-0049-03
教育實習是師范學校課程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或缺,其效果直接關系到未來教師的質量,關系到整個教育水平的提高。高師學前教育專業擔負培養幼兒師資以及各級各類學前教育相關部門工作者的雙重任務。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級各類幼兒園對幼兒教師的要求大大提高,不僅要求幼兒教師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合理的知識結構,而且還要具有較強的能力素養。為了順應社會需求,高校人才培養模式要以需求為導向,在注重系統化、理論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加強專業實踐技能的學習和訓練。實踐教學是教師獲取知識、更新知識、綜合運用知識和建構知識能力的重要途徑。教育實習是實踐教學最重要的環節,是教師專業成長的起點,是實現職前教育培養目標重要的一環,對未來教師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不斷探索和改革教育實習,提高教育實習的有效性,是培養合格學前教育專業師資隊伍的重要環節。
一、當前學前教育專業教育實習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對教育實習的認識不足
教育實習是本科生四年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節。教育實習前,雖然系領導和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實習動員,講明實習意義、要求,但部分學生認為,實習應該就是到實習單位走走看看,不需要直接參與教育教學,只要每天都去就行;還有部分學生認為,自己不喜歡小孩,將來也不會去幼兒園工作,幼兒園實習可有可無,只要實習成績及格就行了。這些不正確的認識,不僅影響了學生教育實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影響了教育實習的效果。
此外,按照教學計劃要求,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教育實習多安排在大四第一學期,為期八周左右。而這一階段也是部分學生準備參加考研的時期,他們面臨著考研與教育實習之間相沖突的問題。部分考研的學生出現了應付或放棄實習的做法,這勢必會影響到學生的發展與實習的成效。
(二)實習時間短,形式單一
1.實習時間短。多數院校在教育實習的安排上只有兩個月或短短幾周的時間,實習生要在短時間內了解班級情況,進行角色轉換,并在此基礎上做好保育教育工作,這往往導致學生難以適應。經過幾周時間,學生剛剛對保育和教育教學工作熟悉,教育實習就結束了,這使學生難以對幼兒園教育教學有完整的認識。因此,實習基地指導教師和實習生都覺得實習是一種形式,是走過場。
2.實習形式過于單一。從教育實習整體現狀來看,大部分高師院校的教育實習工作主要是由學校統一安排到實習基地幼兒園完成聽課、上課等教育教學任務,教育實習方式主要采用集中的一次性實習,實習管理模式以集中與分散實習為主,而沒有在整個大學期間進行多次教育實習的分散分組實習、穿插實習等。雖然當前的教育實習進行了一定的改革,如課堂模擬、分散分組教育見習和頂崗實習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監管和指導,只是流于形式,實習效果不明顯,難以發揮實踐教學應有的作用。
(三)缺乏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目前,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教育實習中存在著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問題,他們缺乏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如教學中學過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的內容,但當真正接觸幼兒時,卻不知如何組織與開展。這與高師學前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緊密相關。課程體系中存在著與幼兒園實際教學要求相脫節的現象,學生學到的知識與在幼兒園中的實踐體驗之間存在顯著差異。此外,由于多數學生在實習前沒有充足的見習機會,對幼兒園教學缺乏感性的認識,無法預測在實際教學中會出現的問題。這種現象勢必會導致學生缺乏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最終影響到教育實習的效果和質量。
(四)高校與幼兒園缺乏有效溝通和合作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教育實習以到幼兒園實習為主。教育實習是在學校實習指導教師和實習基地幼兒園指導教師的共同指導下,幫助學生實現把所學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然而在教育實習中,大學指導教師與幼兒園指導教師并沒有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的知識和技能”和“如何具體指導實習生實習”等問題進行有效的溝通。因此,幼兒園重視鍛煉實習生在幼兒園備課、上課的技能,而忽視參與幼兒園全面教育活動的鍛煉,使高師學前教育實習片面化。
學生在實習中得到高質量的指導是保證教育實習的質量,促進師范生專業成長的重要因素。無論是大學還是實習基地幼兒園,在安排實習指導教師時,在資格的認定上均無明確的標準和要求,存在指導教師成員不固定、思想不重視、指導方法不科學和指導技能缺乏等問題,實習指導工作表面化。
二、全程實踐視角下學前教育專業教育實習的思考
全程實踐是把實踐教學貫穿于學前教育專業四年的課程設置,所有的實踐環節作為一個整體系統定位,打破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課內學習與課外活動、校內教育與校外實踐的界限,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教育實習是學前教育專業全程實踐的重要環節,教育實習的有效性影響著全程實踐教學目標的實現。
(一)轉變學生的實習觀念,明確實習目的
教育實習是師范教育和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的體現,是培養學生實際工作能力和積累教育教學藝術的課堂,是學生實踐歷程的第一站。高校的四年學習讓學生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明白在學校學到的大多是書本知識、間接知識,要使所學知識變為能適用幼兒園教學需要的合理知識結構,就需要反復多次實踐。實習前,院系及指導教師組織學生召開實習動員大會,讓學生明確實習的目的和實習要求,端正實習態度,解答學生對實習相關事宜的困惑,做好實習準備。
(二)延長實習時間,實施全程實習
現代教育要求教師不僅具有廣博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實際工作中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實習是實現這一要求的重要途徑。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教育實習時間為八周,時間短,難以全面了解幼兒園各個環節的工作,難以實現職前與職后教育角色的順利轉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由于教育對象的特殊性,需要了解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特點以及教育方式方法,因此,應延長實習時間,實施實踐教學四年不斷線的全程實習,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全程實習可以以學年為階段,每一階段的實習任務各不相同。第一學年,每周半天,共五周,觀察兒童并記錄,寫觀察筆記;第二學年,每周一天,共六周,了解幼兒園的一日生活,聽課,寫聽課記錄,并能分析教師的教育行為;第三學年,每學期一周集中實習,學生參與組織兒童活動,編寫教育活動方案并輔助教學,合理解釋自己的設計意圖和教育行為;第四學年,集中實習,實習期為一學期,了解幼兒園的學期計劃,獨立編寫并實施教育活動方案,全面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和管理,撰寫教育筆記,期末進行總結。四年不間斷的實習可以為學生將來能適應幼兒教育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調整課程設置,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
現行的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設置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過于注重教育理論知識的教學,而忽視或淡化了實踐課程的開展,這與培養目標中所提出的應用型人才定位相違背。為了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提高學生適應幼兒園實際教學的能力,課程設置中除了教育實習和試教與微格教學外,應增加實踐學時,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課程設置中的專業必修課如學前衛生學、學前心理學和學前教育學等應與教育實習目標相結合,通過幼兒園見習和課堂案例分析的方式,讓學生走進幼兒園,了解幼兒,了解幼兒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為教育實習打下基礎。在五大領域課程的學習中,采用課堂模擬教學與走進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通過親自體驗、觀摩講評、課堂討論、作業反饋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幼兒園的教學,了解幼兒園活動的各個環節,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從整體上感知幼兒園教育。
(四)采用“分段輪流實習”,教育實習形式多樣化。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教育實多采取學校統一安排、分散定點實習的方式。在此基礎上,學校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對已聯系好實習單位和就業單位的學生,采取開放式實習的方式和學生自主聯系實習的形式,讓學生頂崗實習。但這些方式仍然滿足不了學生的發展需求。教育實習是為學生以后入職做準備,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實習多在幼兒園進行,而幼兒園分為小、中、大三個年齡班,每個年齡班的幼兒發展特點不同,教育目標不同,教育方法不同。因此,在實習階段可以采用“分段輪流實習”的方式。
“分段輪流實習”是把總的實習時間進行分段,每段時間的實習任務和實習的年齡班不同,第一段時間結束后與其他實習生進行班級交換,輪流體驗,從而使學生獲得全面的認識,提高學生實習的有效性。采用“分段輪流實習”的方式時,交換雙方的幼兒園指導教師應相互協作,相互交流,了解學生的實習狀況,根據現狀調整實習任務,做好銜接,讓學生在實習中獲得連續性的經驗,促進個體的發展。
(五)高校與幼兒園實現良好溝通和合作
高校學前教育是為幼兒園培養未來的師資,幼兒園是繼續培養和發展未來師資的場所。因此,高校和幼兒園有著共同提高學校教育質量,共同培養高質量的師資隊伍的共同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高校和幼兒園應該建立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和良好溝通。
一方面,高??梢园延薪涷灥挠變航處熣埖酱髮W課堂上傳授經驗,或定時組織幼兒園教師與大學教師共同討論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的學習內容和實習指導方法,既讓高校教師了解培養幼兒教師的規格和要求,又讓幼兒園教師教學經驗得到了升華,實現理論與實踐有機的結合,提高教育實習的質量。另一方面,教育實習是在高校實習指導教師和實習基地幼兒園指導教師的共同指導下幫助學生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機的結合。實習中,雙方指導教師定期針對實習的問題進行有效溝通,了解學生已有經驗和通過實習需要達到的要求,實現指導的有效性。
總之,高師學前教育的教育實習是學生走向工作崗位的重要一步,是教師專業成長的起點,是實現職前教育培養目標的重要一環,對未來教師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要求,高師學前教育專業改變原來比較注重系統化的觀念、理論化知識的學習而忽視實踐技能的學習和訓練,打破人才培養的瓶頸,調整課程設置,延長實習時間,多種實習形式相結合,保障和提高教育實習的質量。高校和幼兒園的雙方指導教師要認真對待,溝通合作,使學生通過實習不斷強化專業理論知識與教育教學方法,從而掌握作為幼兒教師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幫助學生順利地從一名學生邁向并最終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參考文獻:
[1] 楊曉萍.試談高等師范學前教育專業教育實習的改革――二十一世紀幼兒教育發展對高師學前專業的挑戰[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2).
[2] 張文娟.學前教育專業實習的困境與出路[J].當代教育論壇:下半月刊,2009(3).
[3] 肖美良.國外教師教育實習特點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2006(4).
[4] 余小紅.我國教育實習的發展歷程與研究現狀[J].現代教育科學,2008(1).
教育實習是教師教育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培養符合現在和未來教育所需要教師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徑。而教育實習管理工作是實現教育實習目標的關鍵。 進入21世紀以來,學前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高度重視,幼兒教師的需求量也迅速增長。在以就業為導向、以滿足社會需求為目的的人才培養機制下,各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招生人數近三年急劇增加。我院教育實習管理受到擴招的影響,出現了一系列問題,直接影響到我院教育實習質量,進而也阻礙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所以如何科學有效管理教育實習工作,是我院亟待解決的問題。
1 我院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教育實習管理現狀
1.1 實習時間安排
在2011年擴招以前,學前專業是實行2.5+0.5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習分為教育實習和頂崗實習,教育實習是安排在大二上學期,實習時間為四周。2011年擴招以后,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學前專業開始實習了2+1人才培養模式,學前專業學生實習時間也做了調整,現在教育實習包括兩個模塊,一是為期一周的保育實習,安排在大二的上學期。二是為期一年的教育實習,安排在大三的整個學年。
1.2 實習基地安排
保育實習基地由我院統一安排;而教育實習基地采取的是院內推薦與學生自主選擇相結合的方式,因為教育實習與就業掛鉤,所以我院支持學生自主選擇教育實習單位,為日后就業做好準備。
1.3 實習組織和管理
學前專業有詳細的保育實習計劃和教育實習計劃,每年都會修訂,以適合專業發展和用人單位需求。在學生去實習之前,院內都會在報告廳給所有實習學生集體召開實習動員大會,對實習內容、實習要求和目的做詳細講解。院內有專門的實習領導小組,教法老師和部分必修課老師擔任指導老師。在對實習生的指導和管理中,我們實行的是雙導師制度,即實習單位的老師和院內老師共同指導和管理。學生的實習成績是由我院的指導教師給予評定。
2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習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 實習前的準備工作中有短板,導致學生對實習認識不準確
我院實習前的準備工作,包括有制度層面、教學層面和心理層面的準備。
在制度層面,我們制定了教育實習計劃,比較明確地說明了教育實習的目的、內容和考核方式。在教學層面,在課程設置上安排在大二的保教實習和為期一年的教法課,讓學生們對幼兒園的集體教學活動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初步的實踐技能。為她們在以后的教育實習中的教學活動提供了支持與幫助。在心理層面,我院在大二下學期期末的時候進行一次集中的實習動員大會。實習動員大會是讓學生在心理上做好準備,明確實習目的、任務和實習期間的相關管理規定。由于只這一次集中開會的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時候學生對教育實習的認識都是不準確的,也沒也給予足夠重視。所以,在教育實習的準備工作中,心理層面的準備是我院準備工作中的短板。
2.2 實習時間安排的太集中,缺乏科學性
實習時間集中體現在學生的第三學年都在幼兒園教育實習,其間再沒有回到課堂進行理論提升和教育實踐升華的機會。學生在一年的教育實踐中會遇到很多教學中的困惑與不解,但是幾乎得不到來自學校老師的指導,只能求助于幼兒園的指導老師,而學生實習的幼兒園大多數都是私立幼兒園,同事之間存在激烈競爭,很多幼兒園教師不愿意真心指導實習生。所以,實習生只能靠自己的努力進行自我反思,發展的空間非常有限。而我們學院的老師,也不能及時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實習情況,教育實習更多的是學生的自主實習,而來自學院方的管理和指導是缺失的。
2.3 沒有落實好雙導師制度,影響職業穩定率
學生進入到各幼兒園實習之初,多數都是擔當保育員的職責,不參與教學工作。學生剛開始的工作比較辛苦,不容易獲得滿足感和認同感,容易降低對幼教工作的熱情和堅持。而學生實習單位分散,系內的指導老師又緊缺,導致在實習期間系內指導老師給予的指導較少,所以很難關注到學生思想層面的變化。學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只能更多地向幼兒園指導老師請教。幼兒園的指導老師自身的工作任務已經很繁重,對于實習生的指導,缺乏系統和全面的指導,而幼兒園指導教師的指導工作,只能是由幼兒園來監管和督促,很多幼兒園缺乏對實習生指導老師的激勵措施和評價機制,也導致幼兒園實習指導教師并非名副其實??傊p導師制度落實的不到位,使學生在思想上容易有波動,容易有選擇其他職業的傾向,影響職業的穩定率。
2.4 實習考核工作困難,不能全面、客觀評價
由于學院采取的是學生自主選擇實習地點和實習基地相結合的實習方案,因此,對于學生的實習工作考核,也是存在諸多問題。尤其是自主選擇實習地點的同學,由于實習地點過于分散,像青海、新疆的學生指導老師是無法實地考核的,而在遼寧省內自主實習的學生,指導教師能實地指導的時間也是非常有限的。對于在實習基地實習的學生,指導老師也不能夠在每個學生身上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深入細致的考察。因此,實習考核主要根據幼兒園老師的評語和學生上交的實習筆記、作業等進行評分,這樣很難做到與實際相結合,更無法客觀、準確的評價學生實習期間的表現。
3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習問題的解決策略
3.1 完善實習準備工作,保障實習順利進行
實習準備工作中的制度層面和教學層面的準備工作已經比較科學和完善。需要完善和改進的是心理層面的準備,而讓學生在心理上對實習有充分的準備,可以充分發揮班主任和教法老師的作用,在實習動員大會之前,安排班主任在班會上先介紹一下教育實習的目的和意義。還要安排教法老師在課堂上滲透教育實習的內容和意義。同時,我們也要充分利用互聯網這個平臺,把院內有關教育實習的一些文件、制度等發到班級群共享,讓學生們先了解。然后在集中開一次教育實習動員大會,在大會上我們可以增設一個學生提問的環節。幫助學生徹底理解教育實習的相關內容,幫助學生們在心理層面做好實習的準備,保障實習工作的順利進行。
3.2 合理安排實習時間,提高效率
針對實習時間,筆者認為應有效結合學生的具體時間來安排實習,采取階段性實習鋪墊長期實習的方式,在每個學年末安排學生進行短期實習,以逐漸熟悉學前教育工作者和工作環境,在大三開始長期實習,真正地將日常的積累運用到實踐中,進一步反思自己;并且,將集中實習和分散實習相結合,在平時的學期教學中也應將不同的教育實習內容穿插到專業教學和教法課程的教學中。同時,不定期舉行學前教育課程設計大賽,定期安排學生前往幼兒園或實習基地觀摩,獲得足夠的時間和經驗去了解即將面對的職場環境;相信這樣的安排,會給學生增加不少經驗和機會。
3.3 充分發揮實習基地作用,落實雙導師制度
我院要加強與先進的幼兒園建立起長期的教育實習基地關系,多為學生提供可以選擇的實習基地,讓大多數的學生在我系的實習基地實習,便于我們集中管理和指導。另外,我們與實習基地和合作協議上要明確實習基地在實習管理指導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發揮實習基地中幼兒園教師的指導作用。在實習單位來我院招聘時,我們把院里對實習生實習目的、內容及要求以信的形式發放給實習單位,同時留下我院及實習指導老師的聯系方式,以便于實習基地和我院的聯系,方便雙方聯合監管。同時,也讓班主任參與到實習管理中來,班主任要收集學生實習承諾書,對本班學生實習地點、幼兒園和學生聯系方式做匯總,方便指導老師的管理和指導。指導老師和班主任要定期與實習生聯系,了解學生實習情況并給予指導。加入班主任對管理生的管理后,使雙導師制度能夠得到有效的落實。使學生在實習基地的一些情況得以及時反饋,也便于我們系里比較全面地掌握學生的實習情況。
【摘 要】南通師范高等??茖W校作為培養幼師的五年制大專院校,深入學習《專業標準》,認真領悟《專業標準》的基本理念和要求,重視幼兒園教師職業特點,加強學前教育學科和專業建設,完善幼兒園教師培養培訓方案,科學設置教育課程,改革教學方式,力圖做到堅定專業理念、夯實專業知識、提升專業能力。
關鍵詞 專業標準;專業理念;專業知識;專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5)14-0134-01
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的貫徹實施,各地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紛紛出臺。大力發展學前教育正成為教育事業發展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學前教育發展不僅需要建設一批堅實安全的幼兒園,更需要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幼兒園教師隊伍。作為培養幼兒教師的五年制高師院校,我們肩負著培養優秀的幼兒教師的重任,自《專業標準》出臺以來,南通師范高等??茖W校(下文簡稱“我?!保╊I導組織相關專業的教師認真研討,深入學習《專業標準》,力圖為培養合格的幼兒教師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堅定專業理念
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理念是指幼兒園教師“在對教育工作本質的理解的基礎上形成的關于教育的觀念和理性認識。”幼兒園教師所持有的專業理念直接決定其組織保教活動的目的、內容和方式,影響其保教活動的效果以及其自身專業發展的方向。我校為了堅定學前專業學生的專業理念,做出了如下努力:
1.請幼兒園一線教師及園長為一年級新生做講座。作為學前系學生的第一課,我系每年都會請幼兒園一線教師及園長為一年級新生做講座。先后開展的講座有《做幸福的幼兒教師》、《幼兒教師: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2.開展視頻教學。我系嘗試著為中高年級的學生播放與學前專業相關的教學視頻,引導學生聆聽并分享學前專家如虞永平、馮曉霞等教授的見解和觀點,觀看《回歸快樂童年》等一系列訪談節目,從中了解學前動態。
3.開展學前教育法律法規講堂。引導學前專業學生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等法律和文件。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我國學前教育的方針、政策及階段性的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目標等。激發學生的專業熱情,關愛幼兒,理解幼兒保教工作的意義。鼓勵學生認同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性和獨特性,注重自身專業發展。
二、夯實專業知識
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知識是其專業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著幼兒園教師作為一種專門化職業的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秾I標準》中指出,教師的專業知識由“幼兒發展知識”、“幼兒保育和教育知識”、“通識性知識”三個部分組成,這三個部分既是每一位幼兒園教師必須具備的知識,又是其“專業理念”和“專業能力”的認知基礎。它不僅是教師從事保育教育工作所必須具備的智力資源,其豐富程度和運用情況也直接決定著教師專業水平的高低。我校為學前專業一、二年級的學生開設了大學語文、政治、地理等通識性課程。通過開展此類課程,有助于學生形成科學精神,也有利于他們提高文化修養,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與理想追求,塑造豐富的精神世界。
此外,我校為學前專業三、四年的學生開設幼兒教育學、幼兒心理學、幼兒衛生學、幼兒游戲、幼兒園活動設計等課程。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學生掌握了一些幼兒發展的知識以及保育、教育的知識,進一步認識了幼兒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了解幼兒發展的年齡特征和個體差異,初步學會根據幼兒園教育的目標、任務和原則設計教學活動,為進入真正的幼兒園現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提升專業能力
幼兒園教師的專業能力是“幼兒園教師經過系統的職前教育專業的系統學習與培訓后,明晰了基本職業規范、師德要求和專業理念,并掌握了相關的專業理論與專業知識之后,進入職場置身于幼兒園教育的實踐之中,不斷地踐行職業規范、遵守職責要求,自覺運用專業理論和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理念和態度轉化為良好的師德行為,理論和知識轉化為實踐智慧的過程?!鳖I會《專業標準》精神,我校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
1.設置實踐類課程。我校為學前專業四年級的學生設置諸如《幼兒園活動設計與實踐》的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教會學生如何寫教案、如何說課,并要求學生根據自己設計的教案進行模擬上課。在虛擬課程里漸漸培養學生組織與把握課堂的能力。開設《幼兒園游戲》課程,引導學生認識幼兒游戲的重要性,初步學會觀察游戲,掌握組織與指導幼兒的游戲基本方法和技巧。
2.組織學生實習。實習就是帶領學前專業學生親自參與到幼兒園教育的過程中,去觀察、去嘗試,在體驗中獲得感悟,在體驗中獲得對幼兒教育職業的認同和職業能力的活動。實習讓學生開始“讀懂幼兒”,“讀懂幼兒”可以在學校的課堂上“讀”,也可以在書本上“讀”。但生動真實的幼兒就在現實生活中,要讀懂他們,就需要與他們接觸,與他們互動,與他們交朋友,嘗試著在學習活動中做他們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然后,逐漸進入幼兒的內心世界。與此同時,實習讓學生開始擁有了“個人化的實踐知識”。在學校的學習生活中,學生接觸了幼兒教育學、幼兒心理學、幼兒衛生學、音樂等,這些知識如果脫離真實的實習場地, 便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會使學生感到困惑和不解,發現所學知識與教育實踐往往不對接,缺乏關聯。因此,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理論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踐中,在實踐中修正并提升。
我校為學前專業的學生安排的實習包括保育實習、教育實習、家長工作和社區工作實習、教育調查與教育科研實習。實習的形式由集中式單項實習和分散式綜合實習兩種形式,每學期為一年級學生提供一日實習的機會;為二年級學生提供三日實習的機會;為三年級學生提供保育實習兩周的機會;為四年級學生提供教育實習一個月的機會。前四年主要采用集中式單項實習,由學校統一安排,鍛煉學生在某一方面的能力為目標的實習形式。到了五年級主要采用分散式綜合實習的形式,對于定向生,學校根據學生入校時簽的合同把學生分配到各個指定的幼兒園進行“頂崗”實習,實習生在這樣的幼兒園實習有利于雙方的相互了解,有利于實習生就業,也有利于幼兒園的用人考察。對于非定向生,學校鼓勵學生自助選擇實習單位,在幼兒園實習的過程中,實習“雙導師制”,導師由學校老師和幼兒園骨干教師共同承擔,通過“雙導師制”的實施,讓實習生更快地進入幼兒園教師的角色,快速地適應崗位需求,提高專業能力。
總之,作為培養幼師的五年制大專院校,應深入學習《專業標準》,認真領悟《專業標準》的基本理念和要求,重視幼兒園教師職業特點,加強學前教育學科和專業建設,完善幼兒園教師培養培訓方案,科學設置教育課程,改革教學方式,力圖做到堅定專業理念、夯實專業知識、提升專業能力。
參考文獻:
[1]葉瀾.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歩社民.幼兒園教師成長論[M].北京:新時代出版社,2005:78.
[3]教育部教師工作司組編.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與幼兒園建立互動合作機制,首先體現在資源共享方面,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具有理論資源優勢,不僅能夠接觸最前沿幼兒教育理念,還具有深厚的教師資源,專家學者匯集,為幼兒課程開發提供理論支撐;而幼兒園方面,具有教育教學最真實實踐信息,這些信息自然成為課程開發的實踐驗證依據。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與幼兒園形成強強聯合,為幼兒課程開發創造有利條件。其次是實習合作方面,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需要實習場所,并通過實習實踐經歷,總結學前教育經驗感知,為幼兒課程開發提供信息支持;幼兒園方面,亟須眉引入新教育理念,強化師資力量,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教師與學生進入幼兒園,給幼兒教學帶來多元變化,促生幼兒課程開發新訴求。幼兒園自身掌握課程信息有限,需要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提供支援。如幼兒課程實施需要凸顯課程的活動性和經驗性,而幼兒生活實踐活動正是課程改革的關鍵因素,幼兒教師對幼兒活動非常了解,但理論支撐不夠,難以形成課程改革行動。幼兒園利用網絡信息共享技術,將幼兒生活情境活動傳遞到高職院校,高職院校方面負責課程改革方案的制定,這樣的課程開發呈現高度契合性。
二、多元結合,強化知識實踐整合共融
幼兒園課程有自身特點,在具體開發過程中,要注意幼兒課程目標的全面性和啟蒙性,課程內容的生活性和淺顯性,課程結構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課程實施的活動性和經驗性,課程評價的多元性和人文性。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與幼兒園實現合作開發幼兒課程,需要針對幼兒課程的具體要求展開。要集合所有積極因素,對幼兒課程進行全面衡量、分析、比對、矯正,形成改革共識。為提升幼兒課程開發維度,掌握更詳細幼兒教學實踐信息,幼兒園在幼兒入學時,就讓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教師與學生進入幼兒園,開始接觸教育教學活動,對幼兒實際需求進行探索,特別是課程實踐內容的設置運用,需要校園雙方展開多層次調研,從制定教學計劃到課程實施效果,從實踐活動到理論研究,都需要展開多邊設計協商,全面提升雙方合作品質,為改革幼兒課程做好鋪墊。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幼兒園實習過程中,高職教師與幼兒園教師的交流合作,為幼兒實踐課程開發創造良好環境。在教學設計中,高職教師、實習生與幼兒教師展開多元合作,共同制定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評價,還要對幼兒教學過程出現的教學生成進行整合評價,為課程改革提供最有價值參考信息。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極大提升了實際教育教學水平,在與幼兒教師的合作探索中,也能夠獲得更多成長的力量,這都為幼兒課程開發提供便利條件。
三、師生合作,建立新型課程開發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