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2 01:50:0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三年級語文上冊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珍惜糧食的古詩
鋤禾
唐·李紳(一年級上冊)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含數字的古詩
山村
宋·邵雍(一年級上冊)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三、含夸張的古詩
1、夜宿山寺
唐·李白(二年級上冊)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2、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二年級上冊)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3、秋浦歌
唐·李白(五年級上冊)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四、描寫長江、黃河的古詩
1、涼州詞
唐·王之渙(六年級上冊)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2、浪淘沙
唐·劉禹錫(六年級上冊)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椗?。
五、惜時
1、漢樂府民歌
《長歌行》(一年級下冊)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智锕澲?,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明日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六、描寫除夕的詩
元日
宋·王安石(三年級上冊)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戶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七、詩中草
敕勒歌
北朝民歌(三年級上冊)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八、詩中山水
1、絕句
唐·杜甫(一年級下冊)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2、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二年級下冊)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九、詩中海
浪淘沙
唐·白居易(五年級上冊)
白浪茫茫與海連,平沙浩浩四無邊。暮去朝來淘不住,遂令東海變桑田。
十、詩中風
贈花卿
唐·杜甫(三年級上冊)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風
唐·李嶠(二年級上冊)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十一、歌頌母愛
游子吟
唐·孟郊(三年級下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十二、以物喻人
石灰吟
明·于謙(三年級下冊)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十三、其它寫景
江上漁者
宋·范仲淹(三年級下冊)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舟夜書所見
一、總分式段落教學
三年級的重點是抓好自然段的訓練,扎扎實實地做好連句成段的訓練,訓練的重點是“言之有序,言之有物”。三年級教材中學生接觸最多的是“總分”段式。在訓練中,要特別關注這個段落是采用怎樣的方式把某個主題(或事物、景物)按一定順序具體地表達(或描述)出來的。
例如,《秋天的雨》(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二自然段(總分段式)的教學。我先讓學生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數一數這一段有幾句話,把能概括這一段的意思那句話畫出來。學生找到后,我又追問作者寫了哪些景物呢?學生很快就找到了“銀杏樹、楓樹、田野、果樹、”,接著我讓學生去發現第一句和后面的句子之間的關系。學生有的說:“像隊長與隊員一樣?!庇械恼f:“第一句就像個QQ群的管理員,后面都是群里的成員。”……接著我總結:第一句話直接寫出了這一自然段的意思,我們把這樣的句子叫作――中心句(板書)。圍繞中心句作者又從銀杏樹、楓樹、田野、果樹、五個方面,具體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第一句與后面的幾句話的關系是――總分關系(板書),這樣的段式結構我們叫它為“總分段式”。接著,趁熱打鐵,讓學生模仿這一構段方式圍繞“下課了,操場真熱鬧啊”說一段話。一開始,學生受二年級寫話的影響,說得較為簡單:“下課了,操場上真熱鬧啊!同學們有的跳繩,有的賽跑,有的跳遠、還有的打球……”于是,我就引導學生:“你能給大家具體描述其中的一個活動情景嗎?”這一提醒,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他們調動已有的生活體驗,暢所欲言,不斷補充完善,再現快樂的活動情景。
這樣,從“言之有序”到“言之有物”,學生對“總分”段式的概念越來越清晰,對這種自然段的教學方法也了然于心。熟悉了“總分”結構,還可以告訴學生,中心句可以放在前面,還可以放在后面,如果放在后面就變成分總結構,還有的段落是總分總的結構。我們可以找幾個類似的片段給學生讀,也可以請學生在課外閱讀時去發現這樣的段式,加深印象。
二、過渡式段落的教學
人教版三年級《趙州橋》一課中,“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是典型的過渡句式,將前后內容清楚地分為兩個部分。這是學生在小學階段第一次接觸過渡句,將其掌握,對全文的理解與把握就會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學時我就通過對過渡句的剖析來組織語言訓練,第一步,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介紹了趙州橋的哪幾個方面;第二步,找出過渡句并分析這句話有幾個意,思考這兩層意思與上下文的關系;第三步,根據過渡句雙向擴展。學習上文,討論“從哪里感受到趙州橋的堅固”這個問題;細讀下文,討論“從哪些地方看出趙州橋的美觀”;最后朗讀全文,體會過渡句在全文中的作用。一般老師這么教學就結束了,我卻發現還有不少學生在閱讀練習中找不出過渡句,或者不會利用過渡句來概括段落或文章的內容。于是,我設計這樣兩種鞏固練習:一是出示一個過渡句,讓學生先根據這個句子,推測上下文的內容,再出示原文,對照驗證推測,獲得成功的體驗。二是出示內容并列、遞進或轉折的兩個段落,請學生根據意思補寫一個過渡句。通過以上練習,既充分發揮教材是“例子”的作用,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過渡句的規律,順利完成了知識的遷移,又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并在實踐中學會了過渡句的運用。
訓練序列 人教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1A-
0045-03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造性表述的過程?!毙W語文習作教學的起步在三年級,每學期至少安排了18次習作訓練(不含小練筆),到了六年級有將近200次習作。經筆者在每年期末考試改卷時觀察發現,有相當數量五六年級學生的習作還停留在三年級的水平。同時,筆者通過多年聽課調查發現,部分教師的習作教學明顯存在缺憾,突出的問題是重點把握不準,訓練點設計不合理,訓練難度沒有層次,沒有引導學生形成相應的習作能力。上海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吳立崗教授指出:“探索和建立作文訓練的科學序列,是提高作文教學效率的迫切需要,是當今語文教學科學化的重大課題?!?/p>
只要細心研讀教材,我們就會發現教材在習作教學的統籌安排上有明顯的訓練序列,形成了一套隱性的體系。一些教師存在習作教學指導困難,正是由于他們沒有在習作課前弄清小學習作訓練內在的訓練序列。以下,筆者試對人教課標版教材的寫人習作訓練序列進行梳理,并力求對單元習作具體要求、習作訓練點等進行探究,結合教學實際挖掘合理的訓練重點,初步構建出小學階段寫人習作訓練序列,探索小學各年段寫人習作的訓練方法,為一線教師進行習作教學提供參考。
一、人教版語文教材人物描寫習作一覽表
二、寫人習作訓練序列分析
從上表可以看出,中年段(三、四年級)是寫人習作起步階段,要求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并且寫完后讀給所寫的人聽。習作的目的是讓學生貼近生活實際,使得學生樂于表達,易于完成習作,旨在培養學生習作的興趣和信心。寫作完成后,學生讀給所寫的人聽再進行修改,分享了習作的快樂,并不知不覺地修改了習作中明顯的錯誤;四年級的習作要求是寫敬佩的一個人,是在三年級掌握運用事例說明人物特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通過具體的事例表現人物的優秀品質,習作完成后,學生進一步學習修改習作中明顯錯誤的詞句。高年段(五、六年級)的習作要求是寫特點鮮明的人,如五年級習作提示學生運用課文中的方法進行表達;六年級要求通過兩件事來介紹自己的小伙伴,描寫的對象沒有大的變化,只是習作要求從寫一件事增加到寫兩件事,并且要求將人物的特點寫清楚??梢?,三到六年級寫人習作的難度逐步加大,并且都非常重視習作的修改,從自我修改的提高到相互修改的共同進步。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留心自己的學習生活,在實踐中寫作,說真話、心里話,不寫空話、假話。雖然高年級的寫人習作有一定難度,但都是在學生可以掌握的范圍。
三、初步構建寫人習作訓練序列策略
要較好地完成寫人習作教學,初步構建起寫人習作訓練序列,教師要善于將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有機融合,注重讀與說、讀與寫的有機結合。
(一)中年段寫人習作訓練教學策略
1.抓住對話描寫,確保寫人習作“言之有物”
小學生第一次寫人習作是“寫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三年級上冊的單元課文都是講述名人的平凡小事,讓學生從一件件小事中感受他們的不平凡。課文的對話描寫非常多,四篇課文中的對話均占內容的一半左右,故事情節大多是通過對話描寫展開。例如,以下是《灰雀》一課的人物對話片段。
(列寧)問:“孩子,你看見過一只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
男孩說:“沒……我沒看見?!?/p>
列寧說:“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那個男孩本來想告訴列寧灰雀沒有死,但又不敢講。
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p>
男孩看看列寧,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p>
列寧問:“會飛回來?”
“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
以上文本內容學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必將大部分時間花在對課文內容的分析上,只需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一兩遍課文,著重理解人物對話描寫的幾種表達形式,注意冒號與引號的正確用法。然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設情境,通過活用造句、造段等方式讓學生進行仿說、仿寫。結合本單元四篇課文的強化訓練,再加上學生在二年級就有了關于對話的專門訓練,學生能夠掌握簡單的寫人習作方法,即通過對話描寫把一件事情說得比較完整。
2.按一定的順序表達,使學生寫人習作言之有序
第二次寫人習作訓練安排在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要求“介紹我自己”。本單元課文講了幾個有趣的故事,告訴我們應該怎樣看問題、怎樣解決問題。單元的另一個重點是訓練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把事情寫具體,如在《驚弓之鳥》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就更贏怎樣正確判斷大雁會掉下來展開討論;在教學《畫楊桃》一課時,教師讓學生對文中最后的講話進行討論,并且背誦下來,學生就容易發現和掌握課文描寫的順序,從中受到啟發。由于有了上次習作訓練的基礎,加上教師在課堂上的提醒,學生很容易把作文寫好。教師在習作之前可制作表格,表格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身高、體重、長相中最滿意的地方、興趣愛好、喜歡的食物、最擅長的功課、性格特點”等,學生對照自己填寫的表格在小組內進行匯報,請同學幫忙指正,這樣學生就能夠對自身的特點有了清楚的認識。為了達到“按一定的順序說(寫完整)”的習作目標,教師可以通過實物投影介紹某個中等生的表格,請學生參照表格介紹自己,最后師生共同參與,將表格中的文字變成我們日常說話的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學生依據表格進行介紹時雖然能夠按一定順序說(寫),但是這樣的表述沒有重點,教師還要指導學生著重通過一件事來說一說自己的性格特點,讓學生從中掌握表達的技巧。
3.初步學習抓住細節描寫人物,使寫人習作言之有情
小學階段的第三次寫人習作訓練安排在教材四年級上冊,要求學生看圖習作或寫一寫生活中的真實故事,圖片主題為“勝似親人”。通過對本組課文的學習,學生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體會到快樂和幸福。課文中的很多片段非常感人,如課文《搭石》倒數第二自然段是關于大家怎樣過搭石的場面描寫,《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第二自然段是關于小錢躺在病床上的描寫等,教師可以訓練學生由課文內容出發,聯系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感人故事,抓住動作、語言描寫表達出感人的場面。如以下是教師引導學生品讀《橋》中描寫老漢的細節片段,并指導學生抓住細節描寫人物。
(1)出示句子:老漢清瘦的臉上淌著雨水。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神態描寫;老漢的沉著、冷靜)
(2)出示句子:老漢沙啞地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后邊!”
(語言描寫;堅定、果斷、命令式)
(3)出示句子: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動作描寫;“揪”“吼”說明十分憤怒,“沖”動作果斷,不容置疑)
教師小節:“文章中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進行描寫,并適當地加入環境描寫烘托氣氛。正是這一處處令人感動的地方,讓我們感受到一位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苯處煶鍪疽粡垖W校舉行運動會或是學生熟悉的場面特寫,讓學生進行小練筆,指導學生根據今天學習到的細節描寫嘗試在課堂上說一說,課后安排寫一寫。這樣的習作訓練,加強了學生對場面描寫的運用,讓學生在學習中不知不覺地滲透學著關心、幫助他人的德育品質。
4.抓住側面描寫,使人物描寫更加精彩
小學階段的第四次寫人習作訓練安排在教材四年級下冊,要求寫“我敬佩的一個人”。教材中本組課文講的都是人們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故事。教師在課文教學中要注意訓練學生重點抓住外貌、動作、神態、語言等表現人物的品質。本單元的幾篇課文均有從側面描寫主要人物,如《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中通過斜塔周圍議論的人們突出伽利略的堅定,《全神貫注》最后一個自然段茨威格回憶的話語突出羅丹的全神貫注等,教師只要稍微點撥并加以鼓勵,就會讓學生嘗試學習運用。
(二)高年段寫人習作訓練教學策略
1.熟練運用外貌、語言和動作等細節描寫
小學階段的第五次寫人習作訓練安排在教材五年級上冊,習作內容是與父母交流、溝通,表達自己的心意。本組課文展示的是父母之愛的一個個側面,通過對課文學習,學生們感受到了父母之愛的深沉與寬廣。學習課文時,教師要注意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繼續引導學生學習作者抓住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表現父母之愛的寫作方法,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關注生活細節,抓住細節運用外貌、語言和動作描寫表達父母的愛。例如,以下是課堂教學中品讀《“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的細節片段。
(1)出示句子:我有個慈祥的母親,她常常對我說:“巴迪,這是你寫的嗎?精彩極了!”我還有個嚴厲的父親,他總是皺著眉頭,說:“這個糟糕透了。”
(2)師:多年以后,作者經過深思感受到了什么?
(3)出示投影:一個作家,應該說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需要來自母親的力量,這種愛的力量是靈感和創作的源泉。但是僅僅如此是不全面的,它可能把人引入歧途,所以我們還需要警告的力量來平衡,需要有人時常提醒你:“小心,注意,總結,提高。”
教師小結:這份獨特的感受源于作者深刻的思考和體會。我們一起讀這句話,感受一下愛是什么。(作者的感受是那么真切、細致、獨到,這是最寶貴的)
細節是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句話語,學生抓住了人物的一個個細節,在習作中就能做到言之有物,表達出樸實真摯的情感。
2.綜合多種方法進行習作訓練
一、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是基礎
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可以讓學習事半功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還無法自己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必須要有教師的指導。在這時,教師就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在學生需要時,教師就應第一時間出現,給他們以及時的關注和指導。古詩學習一直是學生比較頭疼的事情,由于詩人生活的年代離我們很久遠,詩句的意思艱澀難懂,學生如果沒有一定的學習方法作支撐,很難對古詩學習產生興趣,也很難保證古詩學習的效果。在教學中,我主要采用“五步教學法”,即:知詩人、解詩題、明詩意、悟詩情、誦古詩,讓學生在學習古詩時有章可循。在教學蘇教版三年級上冊古詩《山行》時,我按照這種方法引導學生學習,效果非常好。在日常教學中,每學習一首古詩,我都對學生進行這種方法的訓練。時間久了,拿到一首古詩,學生自己就知道從哪下手,從哪學習了,形成了一定的自學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形成,離不開教師的指導。
二、更多的交流機會是保障
語文是一門人文學科,承載了聽、說、讀、寫等多重任務;它同時又是一門語言,是中文的應用藝術。在日常的語文課堂中,大多數教師對學生進行了聽、讀、寫的訓練,其中說的訓練相對薄弱。而說話是一項很重要的技能,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本領,只重視學生讀寫的訓練,而忽視說話的訓練,這對語文的學習和學生的發展都是很不利的。實踐證明,交流是一種能讓學生得到較快提高的學習方式,是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一種很好的途徑。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嘗試多種方法,加強對學生的訓練。如隨時根據課文內容,設計一定的場景讓學生開展主題說話訓練。在教學三年級上冊《掌聲》一課時,我在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體會后,讓學生回想一下:在你自己的成長過程中,都接受過哪些掌聲?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讓學生練習說話,為他們提供更多的交流機會。再如,定期組織辯論賽。提前公布辯論題目,讓學生課下搜集資料。辯論時,讓持不同觀點的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爭辯。這樣便于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讓學生暢所欲言,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在這些活動中,學生膽怯、害羞的心理慢慢得到克服,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努力表達自己的愿望也越來越強烈。
三、有針對性的練習是促進
要想讓學習有更好的效果,記憶更持久,就離不開練習,就必須借助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教師在設計和組織練習時,要把握一個原則,就是練習在于“精”,而不在于“多”。教師給學生提供的練習應該是適度的,練習的含金量應該是高的,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鉆研教材、翻閱資料、研究學生,精準設計練習。在教學三年級下冊《荷花》時,為讓學生鞏固在本課中學到的狀物的方法,學完課文后,我接著播放了一段有關的視頻,讓學生認真觀看,注意觀察的形狀、顏色等。然后,組織學生口頭交流,描寫一下自己剛才看到的景象。教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借鑒本課有關荷花的寫法,聯系自己看到的有關的場景,展開想象,來加工潤色自己的作文,鞏固本節課W到的寫作方法。
一、豎式教學的“窄化”現象
現象一:環節前后“脫節”。三年級下冊《乘法》單元第一課時《兩位數乘以兩位數》,內容是讓學生通過列橫式分步計算,然后出現豎式,接著讓學生探索豎式每一步的意義,得到結果。一些教師把分步算法與列豎式孤立開來,重點教學豎式的格式、算法,忽視列豎式的基礎、每一步的意義,忽視豎式形成的過程,致使學生把解決此問題的理解定位于“用豎式計算”。
現象二:豎式算理“忽略”。三年級上冊《除法》單元第一課時《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內容是讓學生通過情境圖“4筒加6個羽毛球共46個,平均分給兩個班,每個班分得幾個?”進行計算,一些教師注重了豎式計算的算法,忽略了具體的算理:為什么先用最高位去除?豎式中第一步獲得的“4”表示什么意思?整個豎式里,出現了兩個“4”和3個“6”,分別是什么意思?使得學生只會計算結果,而對每一步的意義不甚了解。
現象三:教材意圖“不解”。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單元第二課時《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媽媽買了12個蘋果,每4個放一盤,可以放幾盤?如果每5個一盤呢?教材中創設了分蘋果的情境,先安排學生分一分,通過口算算出結果,接著介紹了豎式的方法,再通過類比教學有余數的除法。有些老師孤立地進行豎式算法的教學,無視教材的編寫意圖,脫離了具體的教學情境。其實這里是第一次出現除法豎式,對豎式的算理、求商的方法,學生的學習是有困難的。我們要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依托除法的豎式,通過類比推理學習和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幫助他們體會除法的算理和算法,進一步加深對除法含義的理解。
縱觀以上常見的課堂教學現象,可以歸納為兩類問題。
第一是教師對知識點教學的“孤化”。由于數學的知識分散在每一冊、每一個單元中,一些教師往往將知識和技能分解成若干個知識點和能力點,再圍繞這些“點”進行強化訓練,最終留給學生的很可能就是幾個符號、算式,數學本身的意義也簡單化地變成了題目的計算和應用。豎式計算這個知識點分散在每冊中,但都不是單獨存在的,它的準確性、形象性、生動性能夠從整體的結構關系中表現出來,如果教學中僅關注豎式計算,很容易導致豎式教學的“孤化”,影響了學生對整個豎式體系的理解。
第二是教師對學科結構整體把握能力薄弱?;蛟S是對教材體系不熟悉,或許是缺少整體建構的意識,或許是對豎式的理解不夠深入,一些教師重視單類豎式的教學,忽略所教內容的基礎和結構位置,導致了所學新知未納入學生的知識理解體系中,支離破碎,學生很快就遺忘了。語文教學中倡導“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豎式教學也要對新知進行“整體感知―局部研讀―整體把握”,充分考慮整體與所學新知的關系,從豎式的整體網絡上思考,在豎式的整個單元中體會,才能幫助學生整體地把握豎式的本質。
二、賦予豎式計算的現實意義
1.整體把握內容標準
數學教材根據學生的學習認知規律、知識背景和活動經驗,合理地安排學習內容,形成了比較嚴謹的編排體系,教師要基于數學學科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理清數學學科內在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思維的正向遷移能力,使學生能夠用綜合的眼光去發現問題、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
2.突出單元整體設計
數學教材內容的編排是以單元結構形式呈現的。教材將有內在聯系的、具有共同主題的內容構成一個整體,并且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進行編排。計算單元內容編排一般結合口算、估算、豎式筆算、混合運算及解決問題綜合編排,豎式作為其中的重要部分與其他內容相輔相成。教學時我們要將一個單元當作一個整體進行思考,優化組合,整體設計,以整體漸進的方式推進教學。
下面以五年級上冊“小數乘除法”單元為例,進行說明。
(1)整體思考單元體系。系統論強調:“整體大于部分之和。”教學單元是相互聯系的若干要素按一定的方式組成的統一整體,其規模的大小是不同的,并且是有層次的。在以豎式計算為主的單元中,豎式教學的順序有著較強的邏輯性,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前進行單元整體解讀,以此感知本單元的學習內容,理清單元的知識結構。“小數乘除法”單元分五段:第一段學習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探索小數點移動規律;第二段學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探索小數點移動規律;第三段學習小數乘小數,求積的近似值;第四段學數是小數的除法,求商的近似值;第五段學習小數四則混合運算。五段教學后安排整理與練習。
(2)整體設置單元目標。單元教學的整體性是指在教學過程中要綜觀整個單元教材的教學目標,厘清知識內容,明確各知識點、數學方法之間的內在聯系,弄清教學的重難點,使教學形成整體結構。如“小數乘除法”這一單元,我們要系統理解編排意圖:一是在情境中學習,讓學生聯系整數乘、除法的意義理解小數乘除法的運算意義。二是明白小數乘除法混合分段編排特點,便于學生根據不同學習內容選擇合適的學習方式。三是由易到難安排教學層次,突破教學難點。教學中安排的例題都是幫助學生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基礎上,逐步突破難點的,所以每個知識點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到下個知識的學習,知識點前后關系緊密。整體把握單元目標,既要考慮小數乘除法的知識基礎和后續學習作用,又要考慮本單元螺旋上升的教材編排體系,還要考慮學生學習能力的持續發展,只有這樣設置的單元目標才能真正體現出整體性。
(3)整體進行單元回顧。學生學完一個單元后,要引導學生進行整體回顧,這樣在學習過程中能進一步構建知識體系,強化所發現的數學方法和數學規律,拓展認識。如“小數乘除法”單元,內容比較多,且難度較大,所以在單元復習時,可以圍繞小數乘、除法計算的關鍵環節,讓學生討論“小數乘、除法的計算與整數乘、除法有什么聯系?”“怎樣確定積的小數位數?”“怎樣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三個問題,讓學生體會到:小數乘除法與整數乘除法有著密切的聯系,都可以轉化成整數的乘除法來計算,只不過需要另外考慮積或商的小數點位置,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豎式計算的內在聯系,體會“轉化”這一數學思想方法的應用價值。
3.整體研析編寫意圖
數學教材是教師實現教學目標,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載體,也是師生共有的重要教學資源。每個教學例題都是根據課程標準精心挑選和設計的,所以例題中的每一個信息、圖例都不能忽略,豎式教學的例題也是如此。教師要領會教材編撰意圖,深刻把握教材本質,讓豎式不再“孤獨”。
(1)直觀操作,提升感知。在數學學習中,直觀操作能有效推動內在的思維,有利于把具體的感知上升為理性的認識。教材依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在三年級上冊前的豎式計算都安排了直觀操作,目的是通過有序的操作,幫助學生理解豎式的結構和計算過程。如二年級下冊的“有余數除法”,教材創設了把12個蘋果每5個放一盤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在圖上圈一圈的操作,解決了平均分的問題,并告訴學生“有余數的除法也可以用豎式計算”。具體的操作活動,有利于他們體會有余數除法的算理和算法,進一步加深對除法含義的理解。
(2)凸顯過程,豐富認識。豎式教學的教材編寫非常關注學生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我們在教學中要注重將操作過程、計算過程和算式書寫過程有機結合起來,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每一步算式的含義。
一是整合操作計算。如三年級上冊“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教材呈現“用小棒代替羽毛球分一分”的操作過程以及口算計算的方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用豎式表達分的過程和結果,并提示結果書寫的位置。這樣的操作過程和口算的方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而且賦予程序化的豎式計算以現實的意義。
二是分步理解算理。如三年級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在學生自主探索的基礎上,教材依次呈現了三個虛線框內容,又進一步抽象為一般寫法,這樣不僅讓學生清楚了每一步結果是如何得到的,而且明晰了每一步的計算結果所表示的實際意義。
三是突出差錯轉化。如五年級上冊的“小數加減法”,教材在出示情境圖后,讓學生聯系已有的知識經驗,獨立用豎式計算,然后進行差錯對比交流。通過對豎式書寫形式的比較和小數意義的分析,讓學生一下子明白了只有相同計數單位才能相加,從而更好地體會小數點對齊就能使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這一意義。
四是展現推理過程。如五年級上冊的“小數乘小數”,學生已經具有將小數乘法轉化為整數乘法進行計算的初步經驗,教材先引導學生進行估算,為筆算提供了支持。接著教材提出問題,乘得的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怎樣得到原來的積?通過豎式旁給出的形象的推理過程,幫助學生借助直觀認識并理解了算法。
(3)借助素材,支撐理解。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經驗的豐富,教材從三年級下冊開始,選取了更多的學習素材來激發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用生活經驗支撐對豎式計算解法的理解。如三年級下冊的“兩位數乘兩位數”,通過“每箱南瓜24個,運來12箱,一共有多少個?”這個生活中的素材,啟發學生可以分別算出10箱和2箱的個數,再把兩次算出的結果相加,相機列出豎式,解釋每一步的意思,這樣就比較容易地讓學生理解了豎式的算理和算法。
(4)理清算理,生長經驗。在學生獲得大量計算活動經驗后,教材在內容編排上更加重視讓學生對計算法則進行歸納和總結,培養學生的歸納推理能力。如三年級上冊“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在讓學生嘗試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后,教材引導學生總結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回顧學過的除法,引導學生交流并進行概括,使學生對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有了整體的理解。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非常強調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重要性: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然而,縱觀當前綜合性學習的教學情況,停留于表面化的現象比較突出:一是有些教師認為語文教學最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綜合性學習的效果無從考查,不夠重視。二是有些教師雖然懂得語文綜合性學習能讓學生在感興趣的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但在教學中操作起來比較困難,沒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以供參考,于是干脆來個“包辦代替”———所有的活動過程由教師設計好,學生象征性地照著做一做。三是確定了學習主題,教師就放手讓學生自己搞,“虎頭蛇尾”,最后不了了之。針對上述現象,筆者就個人的教學實踐,試談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課堂指導策略。
二、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課堂指導策略
(一)適時布置學習任務,確保活動有條不紊
在日常教學中不少老師有這樣的教學經歷:當教學進度到了綜合性學習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才發現沒有提前布置學生準備,缺少學習主題或內容;當綜合性學習活動開展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卻又因為要趕教學進度,只好在學生興致勃勃之際草草收場。其實,教師在新學期拿到教材后,首先要了解本學期綜合性學習的內容和目標,根據目標與內容備課,擬定活動的方式方法,逐步布置任務。有些綜合性學習活動的準備工作在開學之初就要策劃好。例如五年級上冊的綜合性學習———“遨游漢字王國”,在開學之初,我就給學生布置了活動的第一項任務:讓學生利用本學期節假日外出游玩的機會留心觀察,把有特點的漢字拍下來,以便在開展綜合性學習時與大家分享。等到該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正式開展時,學生們展示了積累的、豐富的學習素材:有的是博物館中展覽的文獻上的漢字,有的是石碑上刻的碑文,還有的是古建筑上掛的匾額……因為學生年齡小,如果一次性布置太多的任務,學生可能會出現手忙腳亂、貪多嚼不爛的現象,因此布置任務必須分梯度逐步進行。這樣,開展活動才能有條不紊。
(二)適時指導探究方法,提高活動效率
一項完整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大致要經歷“確定學習主題制定學習方案開展學習活動成果呈現和拓展”四個階段。而在整個過程中,教師的有效指導是語文綜合性學習成功實施的基本條件。小學生畢竟年齡小,實踐經驗不足,又受知識儲備的限制,在主題實施過程中,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如怎樣制定活動計劃,怎樣制定一份簡要合理的調查問卷,怎樣進行有效訪談,如何對資料進行分類和整理等等,這些都需要老師適當引導。如三年級下冊的綜合性學習———“家鄉環境”這個主題,在綜合性學習活動課上,我布置各小組按制訂好的計劃表開展探究活動。但是,在檢查“探究增江河環境”這個小組的學習成果時,發現所有的資料是從網上下載的。于是我抓住這個機會對他們進行引導:“孩子們,你們知道在華盛頓兒童博物館的墻上有這樣一句格言嗎?‘我聽見了就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語文綜合性學習就是這樣,要親身參與實踐。你們想一想,該怎么做呢?”他們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在下一次的小組交流課上,我發現這個小組的學習成果與上一次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有的說:“周末,我去增江河邊采訪那些正在健身的爺爺奶奶,知道了現在的增江河有了很大的變化,我把采訪過程全記錄了……”有的接著說:“周末,我和爸爸沿著增江河兩岸騎自行車,發現有不少垃圾……”聽后,我心里暗喜,這群學生終于懂得嘗試用多種方法進行探究了。在活動過程中,我們自始至終貫穿著“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學生不僅收獲了環保方面的知識,還在活動中提高了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三)適時進行多元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在評價建議中明確提出:綜合性學習的評價著重考察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尤其要尊重和保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從不同的方面,進行多樣化的探究。據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個性差異,從學生發展的角度,及時給予他們鼓勵,促使他們更積極、更主動地實踐。此外,積極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他人評價、小組互評,甚至邀請家長參與評價,建立開放式的多元評價體系,使評價更加科學,更加全面,更加真實,以此達到促使學生發展的目的。如在三年級上冊的綜合性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探究過程中,學生通過查找資料,對鄉民、對長輩以及家長進行采訪,對祖國傳統文化有了深入、全面的了解。我們及時組織了“中國傳統文化”探究活動匯報課。由于各個小組探究的內容不同,活動方式也不一樣,各個小組使出渾身解數,進行學習成果匯報:有的以寫文章的方式贊揚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有的采用攝影作品的形式展示富有民族特色的工藝品,有的把探究成果做成精美的手抄報,還有的學生現場教大家學唱客家山歌等。在匯報過程中,看到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傾注了這么高的熱情,我時而報以一個滿意的微笑、時而投以信任的目光、時而做出一個親切的手勢,還不時說上一兩句贊揚的話,對學生的言行做出及時評價,學生受到鼓舞。各小組匯報完,我緊接著問“:哪一個小組的匯報最吸引你?”此時,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爭著發言,有的說:“探究傳統節日小組介紹的內容太精彩了,聲音響亮,演示文稿制作得很精美,聽了你們的介紹,我對端午節、清明節、中秋節等節日來歷及傳說更了解了?!庇械恼f:“聽了客家山歌探究小組唱的山歌,我更愛我們的家鄉話了,為自己是客家人感到自豪?!薄n堂上,同學之間、小組之間相互評價,一句句真誠的評價,給予各小組極大的鼓勵。在活動結束后,我還把同學們的優秀文章、優秀的攝影作品和精美的手抄報等在班上進行展示。這樣的評價對學生的影響更深、更遠,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與他人分享成果的樂趣,能激勵學生更好地、更自信地開展活動。課堂上,教師評價應貫穿于活動的整個過程,并以正面評價和激勵評價為主,適時進行多元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另外每次開展綜合性學習后,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總結,如:通過本次活動,你學會了什么?哪些方面自己做得不足等。
三、總結
挖掘鄉土資源,打造特色課程
在基礎課程教學中,教材是不可或缺的課程資源,但絕不是唯一的教學資源。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中要根據地區差異、學校自身特色以及學生個體差異,進行適當調整,補充反映地域性特點的資源。如可以結合當地氣候特點、風土人情、戲劇藝術、特色美食等富有特色的資源進行教學。
筆者所在的福建省廈門市是一個美麗繁榮的現代化濱海城市,特別是當地小吃,已經融于廈門人飲食習俗之中,成為一種偏好,一種習慣,一種民風,也深深地吸引了中外游客。在教學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走進美麗的家鄉》時,一位本地教師,帶領著學生充分挖掘廈門特色小吃文化,補充課程資源,激發學生對廈門特色小吃的興趣,也加深了學生對家鄉的了解。
教學時,該教師創設情境導入:“老師想在中山路開一間廈門風味小吃店,讓中外游客都能品嘗到具有廈門特色的風味小吃。苦惱的是還沒有定好菜單,所以想請同學們來幫忙出謀劃策一下,看看店里的菜單上,該有哪些廈門風味小吃?”然后,學生交流討論他們所調查了解到的廈門風味小吃,如燒肉粽、土筍凍、海蠣煎、面線糊、炒面線、薄餅、花生湯、韭菜盒、炸五香、油蔥果、沙茶面、蝦面、東粉鴨、海蟹糯米粥、芋包、圓子湯、炸棗、糯米炸、貢糖夾餅等。接著,該教師組織學生開展一次競賽:“看看誰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風味小吃介紹的最具體,讓別人聽后也會垂涎三尺,喜歡上這種風味小吃,那么我們就將這種小吃編進菜單里。”競賽前先在小組內交流,交流之后小組推薦出一名講得最好的同學,其他同學認真聽,做好簡單記錄,并進行適當評議和補充。最后,該教師進行總結:“今天,老師要謝謝同學們的幫忙,為我的風味小吃店想出了這么好的菜單,并且為這些小吃做了這么好的介紹,你們真是太棒了!”如此一堂“色”“香”“味”俱全的廈門特色小吃探究課,就在學生興高采烈的競賽活動中結束了。
結合社區資源,實現開放教學
新課程決定了學生的學習場所必須從課堂走向社會、走向社區,學習內容的載體也必須從教科書轉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社區實際。因此,在教學中要盡可能有效開發和利用蘊藏于社會、社區生活之中的課程資源,推進課程的有效實施。
筆者所在學校的大部分學生是外來員工子女,學校所在的社區――寨上村便是他們的第二家鄉。這些外來員工子女長大以后,也可能會和他們的家長一起扎根在這片土地上,為廈門的發展做貢獻。他們對寨上村所知甚少,就談不上為這第二家鄉而驕傲了。而據《寨上志》記載,寨上村已經有901年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風物廣博、璀璨,有很多深厚的社會資源,值得學生去了解、探究。
如在教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家鄉,我為你驕傲》時,一位教師就充分利用這一社區資源,引領學生走進社區,挖掘寨上村的歷史人文,培養學生熱愛第二家鄉的情感。其中一個小組選擇對寨上村的文物古跡開展研究性學習,課題為“追尋寨上村的文物古跡”。 這個小組成員走進寨上村,通過實地考察、采訪老人協會會長、社區主任等人員,還通過網絡搜集自己需要的資料或圖片、報刊資料,深入了解寨上村文物古跡的保護情況,做好記錄,并為文物古跡實物拍照,建檔。在分工合作的基礎上,小組成員認真進行分析,撰寫研究結果,編制手抄報,同時書面向社區、街道領導反映,并取得少先隊的支持,向全體少先隊員和家長們發出倡議,呼吁大家一起保護寨上村及廈門市的文物。任課教師充分重視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成果,讓各個研究性學習小組在課堂上進行匯報、展示、交流。豐富的圖文資料豐富了課程資源,帶給學生視覺沖擊,更引發了學生深層次的思考。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通過開展“追尋寨上村的文物古跡”等課題的研究,學生不僅了解了社區的文物古跡的保護情況,而且還增長了見識, 同時也使學生的合作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和提高,更激發了學生熱愛第二家鄉的真摯情感。這種豐富的體驗與收獲,比書本知識和教師傳授更深刻,更有意義。
參與社會活動,內化情感體驗
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教學時空不應局限于學校和課堂。因為一個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如何,最終都是通過生活實踐反映出來的。為此,應創造機會讓學生更多地接觸社會生活,參與社會活動,從中捕捉、挖掘鮮活的教育素材,讓他們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通過自己的耳聞目睹觀察社會,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獲得直接感知,內化情感體驗,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
在教學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友愛殘疾人》時,學生對殘疾人的難處分析得頭頭是道,可他們未必能真正理解殘疾人的困難,并主動向殘疾人伸出援手。一位任課教師征得學校德育室的同意與支持,在課后組織學生走進學校附近的福樂家園。福樂家園里有一群智力缺陷的弱勢群體,他們在這里邊接受康復訓練,邊做一些簡單的手工活。這樣,既能練手練腦,也能增加收入,減輕家庭負擔。這些在平常人眼里簡單的工作,殘疾人朋友做起來卻頗顯吃力。學生與福樂家園學員一起制作手工,在塑料板上釘上梳子的小齒,在制作中感受和體驗學員的日常工作。福樂家園學員們一個下午的工作任務,在學生的幫助下,一個小時就完成了?;氐秸n堂后,該教師讓學生交流這次活動的感受。通過交流,學生們體會到了殘疾人生活的艱辛和他們自強、自立、樂觀的精神,也深切地體會到即使是弱小的生命也能綻放美麗的光彩,對殘疾人的同情、友愛之情油然而升。
正如教育家蒙臺梭利所言:“一件事,我聽說了,隨后就忘記了;我看到了,也就知道了;我做了,很自然就理解了。”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既能豐富教學內容,體現品德與社會學科的生活性,又能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促進正確思想、觀念的內化。
利用家庭資源,延伸教學時空
品德與社會課程具有生活性,注重使兒童發現自己的生活,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家庭生活是學生接觸最多的,家庭里也存在著豐富的科學教育資源,如家長的閱歷與職業背景等。因此,家庭資源也是豐富的課程資源,適時使用可將教學的時空延伸到課堂外,增強教學效果。
比如,三年級上冊《生活中不能沒有他們》一課的教學,目標為讓學生知道人們的生活離不開許多普通的勞動者,能初步體驗到他們工作的艱辛,自覺做到尊重勞動者。由于筆者所在學校位于廈門市城鄉結合部,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居多,他們的家長職業類型多樣,層次差異明顯,主要以灰領為主,工種艱辛。如何讓學生真正體驗到各行各業勞動者的重要性和其工作的艱辛?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一位任課教師在課前布置一項調查作業:讓學生利用雙休日親身體驗父母的一天工作,記下父母親于何時做何事,是否勞累?并拍下照片,寫下自己的感受。課堂上,教師讓學生走上講臺前,向全班同學匯報自己的調查。一個學生介紹到:“我的爸爸是個泥水工,在廈門這個城市干著又苦又累的活兒。從早上七點吃完早餐出門到工地,一刻也不得停歇,直到中午十二點半才吃上簡單的快餐。我為爸爸擦著臉上的污漬,問爸爸累不累?爸爸笑著說,習慣了。我覺得爸爸好辛苦!正是因為有了很多像爸爸這樣的工人,廈門市才能高樓林立?!痹捯魟偮洌⒆拥难蹨I無聲地流了下來。教室里響起了掌聲。筆者認為,這掌聲,不僅是送給上臺介紹的學生,更是送給他的爸爸。隨著學生一個個上臺發言,大家深刻體會到自己的生活離不開父母的辛勤勞動,社會的進步離不開勞動者的辛苦工作,從而發自內心尊重感激從事各種職業的人。
又如,在四年級下冊《土地養育著我們》這一單元學習中,教師可以事先和家長們取得聯系,鼓勵家長盡可能利用假期帶孩子體驗家鄉農村生活,幫助農民進行一定的農作實踐,引導孩子主動積累。
整合學科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小學教育中的各門學科存在一定的聯系,加強各學科的橫向聯系,進行學科知識有機整合,有利優化教學資源,將散亂的知識點織成網,納入學生的知識結構之中,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實現知識遷移,提高教學效率。
比如,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上冊有一課《來自不同家鄉的文化魂寶》,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也有一個與這個專題相關的內容――第五單元“我國的世界遺產”。其中包括《長城》《頤和園》《秦兵馬俑》等課文,文中還配有精美的實景或實物插圖。一位品德與社會教師發現后,帶學生進學校電子閱覽室上網收集關于我國的世界遺產資料,讓學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同時,還與語文老師攜手執教一節活動課,寫介紹我國的世界遺產的導游詞:要求學生先確定自己要介紹哪一處世界遺產,然后選取最有特色的內容向大家介紹??梢越榻B景點風光也可以介紹與景點有關的故事、傳說,還要提示參觀游覽的注意事項。寫好以后,根據所寫的導游詞,模擬導游進行講解。學生的個性發言、創意表達在課堂上精彩紛呈。別開生面的學科整合課,激發學生學習和交流的積極性,既豐富品德與社會課程資源,加深學生的理解和感受,又為相關單元專題的語文口語交際與習作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真可謂是一舉多得。
又如,在教學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走訪遺跡看歷史》時,為加深學生對圓明園的了解,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一位教師整合教學資源,讓學生聯系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圓明園的毀滅》,說說圓明園有著怎樣輝煌的過去,它是如何被毀滅的?課文的標題是“圓明園的毀滅”,為何作者花大量的筆墨寫圓明園輝煌的過去?通過回顧、討論、總結,讓學生體會到:“在國家強盛的時候,我們有能力創造一個建筑奇跡。當國家衰敗的時候,我們連保護它的資格和能力也喪失了。國家的強盛關系到民族的興衰,關系到祖國文化財富的命運,我們應該牢記國恥,樹立振興中華的志向!”在學科整合中,學生以史為鏡,對中國那段恥辱的歷史了解更為深刻,振興中華的信念更為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