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18 22:08:1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熱愛教育,熱愛自己的學校
教師要做到愛崗敬業,首先就應該熱愛教育、熱愛學校,樹立堅定的教育事業心。只有我們真正做到甘愿為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而自覺投身這種平凡工作,對教育事業心存敬重,甚至可以以苦為樂,以苦為趣,才能產生巨大的拼搏奮斗的動力。教師的勞動是平凡的,教師的生活是清苦、清貧的。但教師在知識結構的近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實感,在精神寄托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在思想、信息、交流方面有“究天下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獨立感,在人際溝通方面有師生相處融洽諧和的親切感。我們的工作,使無知的玩童變成了優秀學生,使迷惘的青少年成為祖國的棟梁,我感到欣慰。人的一生是應該有個明確的目的,為理想而奮斗,雖苦但樂在其中。熱愛教育事業,關心學校關注事業的發展,這是每個教師都應具備的。在實際工作中,珍視為人師表這份榮耀,嚴格要求自己,才能贏得學生的愛戴,家長的信賴和領導的認可。
二、熱愛學生,建立良好師生關系
熱愛學生,是教師所特有的一種寶貴的職業情感,是良好的師生關系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堅實基礎。教師對學生的愛,與一般的人與人之間的愛有所不同。它不是來源于血緣關系,也不是來源于教師的某種單純的個人需求,而是來源于人民教師對教育事業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責任感,來源于教師對教育對象的正確認識、滿腔熱情和無限期望。因此,我們說,師愛是一種充滿科學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愛。教師越是滿懷深情地去愛學生,就越能贏得學生對自己的愛,良好的師生關系就越是能迅速地確立起來并得到健康的發展。這種愛的交流是學生成長的催化劑,它可以有力的把學生吸引到教育過程中來,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動力,推動學生朝著培養目標所指引的方向攀登。因此,作為教師在培植和處理師生關系的過程中,首先應當做到的就是熱愛學生。蘇霍姆林斯基也曾經說過:“我一生中最主要的東西是什么呢?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熱愛兒童?!笨梢姡瑯酚诎褠鄯瞰I給全體學生是我們必備的道德素質。熱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學生的個性、愛好和隱私。只有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才能建立一種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培養出人格健全的學生。當學生遇到困難時,就要用熱情的話語鼓勵他;當學生受窘時,不妨說句解圍的話;當學生自卑時,別忘記用他的“閃光點”燃起他的自信心;換個角度想一想,假如自己是犯錯學生時需要聽哪些話。對學生要有友善的態度,與學生交談常要換位思考,使學生從心底里體會到,老師的所作是為了學生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只有堅持這樣做,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樹起良好的師德形象。
三、面向全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面向全體學生就是要給予全體學生同樣的關心和指導,同樣的鼓舞和期望,作為教師應該公正、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滿足他們求發展、求進步和需要,使學生從教師的行為中看到希望,受到鼓舞。即使是最差的學生也有他的閃光點,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要一分為二地看待每一位學生,努力尋找適合各自特點的發展方向,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身體素質好,成績較差的同學,就鼓勵他們在體育方面多下功夫,有特長的學生,就幫助他們選好目標,在學好文化課的同時學好專長,真正讓每個學生都找到自己的發展之路。 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適應激烈的國際政治、經濟、科技的競爭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我們培養的跨世紀的人才不僅要有扎實的科學文化知識、較高的思想品德,具有文明的行為習慣和良好的心理品質。還應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著眼未來,面向現代化,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打好各方面的基礎,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四、身正為范,塑造人格魅力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以自己的模范的品行來教育和影響學生。在教育中,教師往往總是把對學生真誠的愛用美好而禮貌的語言表達出來。語言文明才能取得學生的信任和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師的儀表是教師精神面貌的外在體現,是其內在素質的反映和個人修養的標志,對學生具有強烈的示范作用,所以教師應做到舉止穩重端莊,著裝整齊清潔。教師的人格魅力是學生成長的重要保證。教師的人格之光對學生心靈的燭照深刻且久遠,甚至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F代教育,要求教師具有現代人的素質和高尚的人格。要有知識淵博的學者形象,要有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要有堪為師表的高尚品德。
論文關鍵詞: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意識與行為
一、研究的目的與方法
1993年l0月31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對教師這一概念的界定是:“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边@樣的身份決定了國家和社會對教師的職業道德的高要求。特別是面對青少年學生他們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可塑性大,模仿性強,在品格上還不成熟;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形成,他們的文明習慣的養成,都會受到教師人格力量的感染和言行舉止的重要影響。一位具有高尚師德的教師將對學生的成長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師以德為先,特別是中小學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
基于新形勢下教師職業發展的特點和原規范在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我國教育部、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全國委員會于2008年重新修訂《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引起教育界及其他社會各界對教師職業道德內涵和外延的爭論,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升教師職業道德素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本研究主要目的是通過對新《規范》實施后教師職業道德現狀的調查與分析,為更好地促進《規范》的落實,以及提高師德建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供事實依據。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主要結合新頒布的《規范》中涉及的教師應處理好的四種關系(即教師與教育事業、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家長)過程中,教師的師德觀念和基本素養的建設狀況作為維度編制問卷,問卷中試題的類型分為三種,有單選題、多選題和排序題。調查對象為來自遼寧省內的沈陽、大連、鞍山、撫順、本溪、丹東、錦州、營口、阜新、遼陽、鐵嶺、朝陽、葫蘆島共十三個市的中小學教師,主要發放調查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62份,有效回收率92.4%;其中,城市學校占71.19%,農村學校占28.9%;高中教師占25.8%,初中教師占24.9%,小學教師占37.8%,其他(職高教師、副校長、德育主任、教務主任、科研主任)占11.5%;工作年限在15年以上的占48.3%,6~15年的占42.6%,5年以下的占9.1%。同時,輔之以訪談法,就有關新《規范》的要求,對26位中小學教師進行了個別訪談。
二、調查的結果與分析
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目前師德建設中,我們確實能夠發現一些教師表現出的職業熱情和努力工作的勁頭,學生及學生的家長還是認同主要依靠教師的辛勤工作,學生完成了學習的任務,獲得了各個方面的成長;學校領導認同主要依靠教師完成了學校的教育教學任務,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合格人才等遵循《規范》要求帶來的良好的認可度。但與此同時也發現了在教師在履行《規范》要求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分析其中主要原因是《規范》中所提出的各層次的要求與實踐中的可操作性之間存在著差距。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教師對師德的價值有清醒的認識,但在工作中卻難以踐履
從調查問卷的結果顯示,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都非常重視師德建設。但是,實際工作中,卻出現了很多教師不能認真履行《規范》要求的現實。
首先,教師們對教師職業道德的意義與作用有比較清醒的認識。
調查結果顯示,有95.9%的教師了解應遵循的職業道德規范;有75.8%的教師認為,做好教育工作,重要的是“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95%教師認為在從教之前經過系統的教師職業道德的培訓,對其以后勝任很重要;93%的教師認為在任教期間,有關部門或學校專門組織有關職業道德方面的學習或培訓很重要;有96.2%教師認為師范院校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對其今后對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理解、掌握和遵循非常重要;有86.6%的教師認為教師應當成為社會群體中的道德榜樣;95.3%的教師認為教師群體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對提升教師的社會地位和教師工作的職業聲望非常重要;有99.6%的教師認為教師良好的職業行為表現,對學生的成長很重要;教師的職業行為表現對學生的影響,按影響的大小進行排序:89.4%教師認為選擇道德成長、57.5%教師選擇審美情趣;26.3%選擇學習成績;您認為教師職業目前在社會上的地位:45.8%的教師認為目前還一般,但提高的趨勢明顯、只有14.1%的教師認為較低。以上結果反映出大多數中小學教師對職業道德的價值和其在教師職業活動中的作用的認識是正確的,能夠把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作為樹立教師形象和立身處世的首要因素。
其次,學?;蛘邘熧Y培養與培訓部門重視教師職業道德的教育。
調查結果顯示,有61.6%的教師選擇在當教師之前(包括在師范院校學習期間)經過有關教師職業道德方面的系統培訓;有95.7%的教師選擇任教師期間,教育行政部門或所在學校專門組織過有關職業道德方面的學習或培訓;有67.6%的教師選擇學校或有關部門組織過學習和討論新修訂的《規范》。上述結果反映出各相關部門通過積極采取各種措施,重視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工作,有助于提升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水平。
第三,目前教師職業道德現狀不盡人意。調查結果顯示,有28.9%的教師對當前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狀況不滿意,滿意的只有6.7%,基本滿意的64.4%??梢?,對于多數教師來說,對自身的職業道德素質缺乏自信。
調查結果顯示,有41.5%的教師認為我國《規范》沒有得到很好貫徹執行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相應的表彰和懲罰措施與之配套,30.7%的教師認為職業道德規范本身不健全,缺乏真正的指導作用,14.7%的教師認為向教師宣傳的不夠,13.2%的教師認為教師的道德修養水平不高。以上結果反映出廣大教師對《規范》本身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認識不清,缺乏踐履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調查結果顯示,在“您是否曾經存在這種意識,在工作中應按照《規范》要求自己,而在家庭或生活的其他領域中,應當遵循另外一套道德規范或行為準則?”問題中,有20.3%的教師選擇存在這種意識、31.6%的有一些這樣的意識傾向;有60.9%的教師認為現行的《規范》對大多數教師的教育行為起到較好的規范和約束作用、25.9%的教師選擇對一半左右的教師起到規范和約束作用;有82.7%的教師認為實際遵循的真正約束自己工作行為的職業道德規范,主要來源于個人的道德修養、只有34.8%的認為來源于工作中學?;蛴嘘P部門的要求和培訓。以上結果反映出不少教師重視自身的道德修養和道德自律,而忽視道德的他律,將道德和職業道德割裂開來,忽視了道德規范的制約和導向作用。
調查結果顯示,76.8%的教師因領導處理問題不公平,偏袒于某些人、69.3%的因領導工作作風不民主,遇事不能與教師溝通和商量等問題而與領導發生矛盾;76.6%的教師不能公平地對待學生;56.7%的教師接受學生或學生家長的禮品;76.0%的教師認為教師間因晉升職稱、工資以及分配獎金和住房等原因發生矛盾;48.4%的教師認為工作中,之所以不能處理好各種關系的主要原因是找不到被大家認同的處理這些關系的行為準則;32.8%的教師認為2008年修訂的《規范》太理想化,很難完全照著做;92%的教師認為與學生家長發生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家長偏袒自己的孩子,帶著某些偏見向教師提出批評意見。以上結果反映出很多教師在工作中還不能正確處理好個人利益與教育事業整體利益、集體利益的關系,與學生、學校領導、同事、家長之間還存在著很多矛盾。
從上述調查反映的問題看,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與踐履之間還存在著很大差距,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升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水平任重而道遠。
2.教師有尊重學生的意識,但缺乏尊重學生的行為
調查結果顯示,在組織教學和管理班級時,您是否看重教師的權威:68.9%的教師認為注意樹立教師的權威形象,偶爾也能聽聽學生的意見,19.2%的教師不太看重教師的權威;有人講“學生學與不學是他們自己的事,教師沒有必要為此承擔責任”,這種觀點78%的教師不贊同。64%的教師認為“對諷刺、挖苦學生的行為”是不尊重學生的人格,應堅決避免,34.8%的教師認為生氣時難免出現,可以原諒,只有1.3的教師認為這是一種十分必要的教育手段;78.4%的教師認為當學生在公開場合對您的觀點或要求提出質疑時,愿意與學生共同討論;61.8%的教師完全由學生采取民主投票的方式選出班級干部;在按照教師認定的惡劣程度選出4項最惡劣的教師行為問題中,有72.7%的教師選擇對工作不負責任、66.7%的教師選擇經常諷刺、挖苦、歧視學生、58.7%的教師選擇打罵或變相體罰學生、53.9%的教師選擇不能公平地對待學生。熱愛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是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以上結果反映出絕大多數教師能夠正確地認識到應尊重并公平地對待教育對象。
但是,調查結果還顯示,在按照教師行為發生量或者發生頻度的大小選出教師認為發生量或發生頻度最高的4項問題中,有76.6%的教師選擇不能公平地對待學生、60.8%的教師選擇對個人的言行舉止要求不嚴、56.7%的教師選擇接受學生或學生家長的禮品;47.6%的教師選擇對工作不負責任;在是否有給支持或幫助過您工作的學生,在考試成績方面給予適當的照顧這樣的想法問題中,有73.7%的教師從來沒有過,經常有的是2.2%、偶然有的是24.2%;84%的教師選擇曾給予他喜歡的某類學生以更多的關注和更多的發展機會。關于教師與學生發生矛盾的主要原因:72.5%的教師認為學生在紀律或學業等方面表現太差,教師忍無可忍,對其進行強烈的批評或其它形式的處罰,從而引發矛盾或沖突、59.7%的教師認為有的教師處理問題的方式簡單、粗暴,引起學生不滿、40%的教師認為學生不尊重教師,引起教師的反感。以上結果反映出很多教師在工作實際中,對學生缺乏應有的關心與愛護,不能夠做到尊重學生或公平地對待學生,有違《規范》的要求,引起師生間的矛盾,傷害了學生也傷害了教育。
3.教師期望和諧奮進的工作氛圍,但缺失合作意識
調查結果顯示,教師是否認真備好每一堂課問題中,26.3%教師能做到、66.3%教師基本上能做到;在教育工作中,之所以不能處理好各種關系,主要原因是:48.4%的教師認為找不到被大家認同的處理這些關系的行為準則、28.9%的教師認為學?;蚪萄惺绎L氣不正;教師與教師發生矛盾的主要原因:76.0%教師認為是教師間在晉升職稱、工資以及分配獎金和住房等方面發生了關系各自切身利益的沖突、71.6%教師認為是有的教師本位主義傾向嚴重,遇事只從自己的工作或所領導的班級利益出發,不考慮全局、56.5%教師認為為了在工作競爭中爭得較好名次,不互相支持與合作。以上結果反映出教師們能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期望有一個良好的學校和教研風氣,不認同個人本位主義等,均表現出努力做好工作的良好意識。
調查結果顯示,教師們在工作中取得成績受到表揚時,經常面臨的情況是:59.8%的教師認為多數人采取漠然的態度、32.4%的教師認為大家真誠向您祝賀、學習。當其他教師在學生中散布貶低您的言行的態度是:49.9%的教師不予理睬、43.3%教師雖然痛恨,但一般不采取同樣的方式反擊,而在教師群體中尋找解決的辦法;面對當前升學壓力,教師間的相互支持和合作:46.2%的教師認為以互相支持和合作為主,在少數方面競爭、28.7%的教師認為以競爭為主,互相支持和合作的空間和范圍極小、只有17.5%的教師認為完全可能進行全面的互相支持與臺作;在教學或班級管理上遇到困難時,首先想采取的辦法是:45.8%的教師選擇自己認真思考,摸索解決的辦法、40.4%的教師請與此相關教師或者教研室的同志會診、幫助解決。以上結果反映出當教師教育教學中遇到困難時,多數還是依據自己的經驗去解決;取得成績也多半靠孤軍奮戰,難以提升層次。教師這種缺乏合作意識狀況的改善,還要期待社會和學校為教師創設公平合理的競爭環境、建立科學、可行的競爭機制和保障機制,形成教師職業道德提升的安全的、健康的環境。
4.教師渴望得到學生家長的支持,卻沒有很好溝通
調查結果顯示,81.6%的教師把主動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系看成是教師的一種義務;當家長對其子女的教育方法或者管理班級的方式提出意見或建議,25.7%的教師非常歡迎家長提出意見、67.6%的教師認為可以與家長討論、交流、只有1.3%的教師非常反感,立即反擊或作出解釋;有人建議學校中的每個班都應成立家長委員會、參與學校的教育工作:65.2%的教師認為想法是好的,現在還實行不了、32.2%的教師認為應當立即推廣實施。當您本人或您的家庭遇到困難,而您學生的家長又有能力解決您或您家庭的困難,您采取的辦法是:9.3%的教師選擇順理成章地找這些學生的家長幫助解決、38%的教師選擇堅決避免找這些學生的家長、18.4%的教師選擇如果學生表現好,可以找他們的家長,如果學習表現不好,就不找他們的家長、34.3%的教師選擇實在沒辦法時,只好硬著頭皮去找。以上結果反映出大多數教師能夠正確的認識和處理與學生家長的關系,期望和家長積極配合共同教育好學生。但是個別教師還存在一些不符合《規范》要求的認識。
調查結果顯示,有的教師經常把犯錯誤的學生的家長找到學校,進行批評、訓斥,36.5%的教師認為方法不對,但出發點是好的,可以理解、36.3%的教師認為不應該采取這種態度和方法、27.2%的教師認為對有些類型的家長必須采取這種方法;教師與學生家長發生矛盾的主要原因:92%的教師認為家長偏袒自己的孩子,帶著某些偏見向教師提出批評意見、87.9%的教師認為家長與教師間溝通太少,互相不理解、68.2%的教師認為有些家長對子女不負責任,不能配合學校工作;與家長溝通最常用的方式:87.9%的教師打電話、26.6%的請家長到學校來;在您認為發生量或發生頻度最高的教師行為的問題中,56.7%的教師選擇接受學生或學生家長的禮品、22.9%的教師選擇以不友好的態度對待差生的家長。以上結果反映出有很多教師對自身角色的價值定位和工作定位不夠準確,不能夠正確的對待家長、缺乏與學生家長進行良好溝通的方法與技巧,導致溝通障礙。
5.教師有學習提升的意識,但缺乏實際的努力
針對教師工作中,勢必會與學生發生互動的特點,一線教師心理道德的測試分為教師自測與學生評價兩個方面。借助于心理測量學中的相關方法,選定量表,進行測試。
(一)教師自測的方法及過程
仿照心理學中對個人品質的測試方法,由于中小學教師數量之龐大,我們只能選擇整體測驗法對中小學教師的道德水平進行研究,而且是總體、定期的測試,時間間隔以一年為宜。
1、針對心理測試量化與性質描述形結合的特點,邀請心理學與教育學的專家,依據測試目的,編寫測試量表。
盡管用于測量人格、興趣等的問卷很多,然而,專門用于測量品德的標準化的問卷卻很少,造成這種狀況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品德問題太復雜,難于測量(特別是標準化地測量),二是過去對這個問題方面的研究尚不夠深入。因此,我們要在此基礎上,邀請心理學和教育學專家結合中小學教師的工作性質和特點,依據測試目的進行改編。
測試項目以能夠反映教師的真實心理健康程度和道德水平為宜,并且加入適量期許效應的題目,以防被測教師按照社會期許回答問題,而反映不出他的真實狀況和水平。
2、結合網絡信息技術,制作網上測評系統。在每學期開學第一周,選擇時間,讓教師自行到網上進行測試。
如同現在各高校廣泛開展的對學生進行的網上心理測試一樣,要求每位教師在開學初,到指定網站將心理測評完成。
時間定在每學期的開學之初,這樣能夠在教學工作剛剛開始的時候,及時發現問題,避免問題長時間得不到重視,而對教師的教學工作和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造成影響。
3、測試結果直接進入測試系統,按照特定標準給予描述和評價,并且將信息及時反饋給教師本人。
每一個文化背景下,都有其相對應的道德標準,或高尚、或卑劣,都具有充滿各自文化特色的評價標準,但這些標準多為描述性的評價,因此為了能夠更加準確的測量一線教師們的心理道德水平,我們要依據我國文化中對各種水平道德標準的定義,制定量化的評價標準,便于網絡系統的識別與測量結果的收集。
由于個人道德品質水平評價的高低在我國社會是一個相對比較敏感的話題,因此在給被測教師進行結果反饋時,要盡量偏重于心理健康方面的解釋,在道德方面只做側面量化評價,但又要使教師明白自己在心理和道德方面是否存在問題,以及有什么問題。
(二)學生評價的方法及過程
近年來很多高校都相繼開展了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活動,學生評價系統也現對比較成熟,但這些系統大多側重于教師職業技能方面的評價,對教師在工作當中的心理道德水平的評價項目則相對較少。為了全面了解中小學教師的心理道德水平,我們也要從客觀方面搜集數據,對此,與教師直接進行接觸的學生是最有發言權的群體了。
評價方法及過程即依據現有評價系統,真對各年齡階段學生的不同特點,編寫相應的評價量表,并且增加心理道德方面的評價項目,進行匿名的網上評價,在條件不允許的地區,可以進行匿名問卷調查。
認真比較兩次修訂后的條款,我們不難發現既有形式上的八條變為六條,更有內容上的與時俱進,如“依法執教”修訂為“愛國守法”;“熱愛學生”修訂為“關愛學生”等。除此之外,一些新增加的內容或表述相當醒目,包括“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牟取私利”、“知榮明恥”等。
認真閱讀,回味無窮。四處醒目的“人”字詞語:“甘為人梯”“ 教書育人”“ 為人師表”“ 塑造人格”,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一、甘為人梯,愛奉獻
新師德第二條:忠誠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對工作高度負責,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甘為人梯,樂于奉獻。
魯迅先生的詩句“我以我血薦軒轅”、“俯首甘為孺子?!保缓笕朔Q之為師的楷模。今天,新師德規范以“甘為人梯,樂于奉獻”八個字寫出了為師者的師德底線。回顧歷史,古今中外無數事例證明,育人單憑熱情和干勁是不夠的,還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為一名教師就要有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甘為人梯,像“春蠶”吐盡青絲,像“蠟燭”化成灰燼,把畢生獻給事業,獻給學生。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
奉獻,使愛崗敬業,努力工作,不求名不求利,講究貢獻,不求索取。奉獻,是為人民服務和集體主義精神的最好體現。奉獻,表現于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奉獻,表現于對學生的熱愛。 奉獻,還表現于對名利的淡泊。作為教師,我們享有最大的名,那就是“光榮的人民教師”,與目前社會上某些人相比,教師職業也許是清貧的,但卻擁有其它行業無法比擬的富足與快樂。一個一個的人,正是在我們勤備工作下,離開學校,走向了社會,走向了成功。的確,我們因為奉獻而富有。
二、教書育人,愛學習
新師德第四條:教書育人。實施素質教育,遵循教育規律,勇于探索創新,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已為古今中外所共識,歷代教育家曾經有過精辟的論述。比如,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薄皩W而不厭,誨人不倦?!薄肮院穸∝熡谌?!”;唐代韓愈,還專門著有《師說》一文,指出教師三大任務是“偉道、授業、解惑”;十七世紀捷克著名教育理論家夸美紐斯強調教師應是道德卓異的優秀人物,要無限熱愛學生,反對學校中使人變得呆笨的棍棒紀律;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边@些論述體現了對教師職業道德作用的重視。
“學高信為師,身正堪稱范”。學生時代正是世界觀、品質、性格形成階段,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同時,這個時期的學生又具有“向師性”強、可塑性大的特點,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通過他們的眼睛在心靈的底片上留下影像,對他們的精神世界起著無聲無息的作用,就好比一絲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因此,教師一定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動,為學生樹起前進的旗幟,指明前進的方向,點燃他們心中的火種。
面向21世紀,中國正在進行著一場全面深刻的社會改革。時代要求素質教育的目標是培養一代有創新能力,能自主學習,全面發展,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社會適應能力的一代新人。而要做到這一點,對于跨世紀教師的素質,特別是教師職業道德素質水平是至關重要的。因此,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以勝任21世紀教育發展的要求,就必須切實加強師德建設,下面談談自己的一些粗淺看法。
一、要高度重視師德教育
首先,必須旗幟鮮明地把師德教育納入學校重要工作日程。根據《武漢市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結合本校的實際,提出師德教育的具體要求,做到目標明確,措施具體,結合不同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突出重點,務求實效,使師德教育經?;?、制度化,規范化。其次,要把師德列入教師的崗位責任制,定期檢查和考核,對涌現出來的師德高尚的先進典型,大力予以宣傳、表彰;對品德有缺陷的教職工,要加強教育、幫助,促進全體教師更好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把師德教育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二、積極引導教師學習理解《武漢市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以下簡稱《規范》)
通過對《規范》反復深入地學習,使教師從自身所肩負的歷史重任的高度,認識什么是教師職業道德,明確《規范》是黨和國家對教師應該具有的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其核心是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要提高教師遵守《規范》的自覺性,使教師聯系工作、生活的實際,深入了解《規范》所包含的具體內容,把《規范》作為指導自己行為的準則,進一步強化師德教育。
三、學習師德榜樣,鑄造一代師魂
師德榜樣具有無窮的力量,如魯迅先生對藤野先生的高尚師德,一輩子也忘不了,時時激勵著魯迅先生去英勇戰斗。教師要將自己的師德水準不斷提高,就要以優秀典型為榜樣,勤于學習,虛心學習,善于學習??蓪W習的榜樣非常多,首先要注意從教育家那里汲取思想營養,比如陶行知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要主動了解他們的事跡,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升華自己的師德境界;其次,也要學習優秀教師的榜樣,在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中成長起來了一大批優秀教師,他們的教育實踐和先進事跡,生動地體現了新時代教師道德的嶄新特點。要通過聯系自己的實際,找出差距,學習他們的先進思想和他們的感人事跡,提高師德認識,激發師德情感。
四、堅持他律與自律并舉,重在內化
關鍵詞:中國香港地區;內陸地區;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中圖分類號:F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8-0000-01
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研究是當下我國教育領域需要關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而當下社會中,教師職業道德的缺失現象則是頻頻發生,教師的品德受到了來自社會各層面的質疑。隨著教師地位的日益上升與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逐漸突出,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研究也有待于進一步發展與深化。對比分析我國香港地區與內陸地區在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規章制度上的共性與差異,將有利于我國內陸地區從根本上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
一、中國香港地區與內陸地區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共性
(一)名稱的相似性
對比中國香港地區和中國內陸地區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命名,它們雖不完全一致,但卻具有極大的相似性。中國香港地區將其命名為《香港教育專業守則》,內陸地區將其命名為《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雖然兩者在標題命名上存在差異,但其所表達的意思卻是相同的,均充分反映了新形勢下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對教師所應具備的道德品質和職業行為的要求。兩者只是在要求和層次上存在一些差異,但其本質內涵還是相同一致的。
(二)語言的多樣性
縱觀中國香港地區和中國內陸地區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其語言上表現出了多樣性。中國香港地區在1990年頒布的《香港教育專業守則》中,從六個以義務為題的角度闡述了教育工作者應該和不應該履行的準則。而在中國內陸地區2008年修訂版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指出,教師應該要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不得敷衍塞責,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等。港區與內陸地區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均采用了肯定句式和否定句式,表達內容的形式多樣,從而使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顯得更為嚴謹。
(三)字數的不限性
從中國香港地區和大陸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可以看出,它們在字數上并不一致,表現出了不限性。中國香港地區的《香港教育專業守則》共1978個字,而中國內地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共有411個字。從兩者的字數統計中,我們不難發現師德規范在字數上存在差異,體現出了規范的不同繁簡。
二、中國香港地區與內陸地區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異處
(一)制定主體上的差異
從《香港教育專業守則》中可以看出,該守則是由守則籌委會歷時三年制定而成的。該籌委會基于八個共同目標進行守則的制訂,并由1994年組成的操守會議負責執行守則,維持專業法律。相比之下,《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則是由教育部、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全國委員會及全國教育工會聯合修訂和頒發的。在規范制定的過程中,教師的參與度極小,基本上是由教育行政部門成員、工會成員所擬定。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降低了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制定的公開性和民主性,也無法體現廣大一線中小學教師的意愿和利益。
(二)實施對象上的差異
《香港教育專業守則》實施的對象為全體教育專業工作者,包括中小學教師、高校教師、教育行政人員等全部教育工作者和注冊職業教師。而內陸2008年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是針對全體中小學教師。兩者相比較而言,可發現港區的規范具有對象的全體性,而內陸地區的職業道德規范具有一定的狹窄性。
(三)內容與可行度上的差異
《香港教育專業守則》共分為四章,分別是序言、守則、權利、建議執行方法。該守則內容充實,表達嚴謹明確,將每一方面均落實到細處。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從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等六個方面進行闡述。相對港區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而言,內陸地區的規范顯得比較寬泛,在可行度上比較小。從其總體上看,多數條款是原則性、倡導性內容,體現了國家對教師的總的要求,比較理想化,具體落實到教師的言行中較難把握。[1]同時,也過于“理想”、“高尚”,給人以一種模糊的感覺。
三、中國香港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對內陸地區的啟示與借鑒
(一)強調對教師主體在規范制定中的參與性
從《香港教育專業守則》可發現該守則的制定主體是由教育專業工作者組成的教師職業委員會所制定的,充分考慮到教師在守則制定過程中的參與度。而在中國內地所修訂的四次師德規范均是由教育部和全國教育工會或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全國委員會制定的。這其中對于教師參與制定的強調極小,無法充分結合在職教師對準則的想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與封閉性。因此我們要加強對教師參與度的重視,盡可能多地讓教師反映他們的觀點,以保證教師道德規范的公平和公開,體現對教師職業的尊重,也有利于新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實施與落實。
(二)提高對師德要求的現實性追求
“師德要求”主要是從宏觀上對教師職業提出的要求,注重道德理想層面的追求,著眼于高品位的價值引導。[2]但是,作為教師職業工作的規范準則,必須充分考慮到教師職業的特點,強調規范的現實性。教師,首先是個人,是個普通的社會成員,具有一定的利己心理,會將自己的利益與他人的利益建立起聯系,并互相影響。因此,任何單向的師德價值取向都是片面的、不成功的,會讓教師從心理上感覺到無法操作或者力所不能及。[3]另外,我國內地的師德規范在用詞方面也較為抽象、模糊,籠統地提出要求,難以將其運用于現實生活中去。所以,我們應該充分將理論與現實聯合起來,在不違背最高準則的基礎上細化每一小點,從而在教師職業工作的每一方面扎扎實實地加以強化。
(三)擴大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實施對象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只適用于中小學教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無法充分體現廣大教育專業工作者的普適性。由于中國內陸制定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高等院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是分開獨立的,可能會造成各不同教學領域教師之間的心理不平衡,從而產生對教育工作的厭倦心理,無法讓教育工作者真正投入教育事業,影響中國的教育水平。所以,我們應該建立一個適用于中國內陸地區全體教育專業工作者的職業規范,縮小不同教育領域教師之間的心理差距。
(四)增強對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落實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實施不只是面向一線教師,還要面向各類師范類院校和教師職業培訓機構,加強對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落實。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首先,改變傳統師德教育的灌輸式行為,注重對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養成。在美、歐等西方國家從不以師德為名專門設課進行簡單的灌輸或者空洞的說教,而是將其融入滲透在學校及社會的日常道德教育之中,注重職業道德的養成教育。其次,我們應該加強對教師職業的入口關。在教師正式編制入崗之前,對其進行教師職業的全面考核。第三,完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在貫徹《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時,應根據規范要求,結合本地、本校實際,并針對教師在職業道德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制訂具體的實施細則或教師守則。第四,多開展師德培訓和實踐活動。各學校可自主探究適合本校的師德建設方針措施,積極尋求與本校長期規劃相符合的師德建設道路,讓教師更清楚地明白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真正內涵并將其落實到實際行動上。
參考文獻:
[1] 夏櫻桃.《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缺憾與彌補[J].新課程研究,2012(2).
一、教師職業行為規范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區別與聯系
道德是人們共同生活的準則和規范,行為則是受思想、情感支配而表現出的活動。盡管從倫理學的角度看,有“道德行為”和“非道德行為”之分,但是就人們的職業生活而言,既不存在無道德的行為,也不存在無行為的道德。道德是行為的思想先導,行為是道德的語言、動作和形態外顯,二者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也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外在不同。相應的,職業道德規范和職業行為規范也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從內容上看,職業道德規范一般由職業理想、職業責任、職業良心、職業態度、職業作風、職業紀律等要素構成,側重于對思想、態度、情感的指導;職業行為規范則主要由職業活動行為、人際交往行為、儀態儀表行為等構成,側重于語言和行為的調節。從表述上講,職業道德規范可以稍顯“宏觀”,職業行為規范則應適當具體。
一方面,我國現行的《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以下簡稱《 規范 》)就是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教師職業行為規范的結合,是“道德”和“行為”的兩面一體。比如《 規范 》第三條“關愛學生”的具體內容中,既有“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這樣偏重于“道德”的規范,也有“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這樣側重于“行為”的規范;第五條“為人師表”中,既有“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的道德規范,也有“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等行為要求。事實上,教育部《 關于新版(2008版)〈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通知 》(以下簡稱《 通知 》)對此已有清楚的說明?!?通知 》說:“《 規范 》的基本內容繼承了我國的優秀師德傳統,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勢下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對中小學教師應有的道德品質和職業行為的基本要求?!?規范 》對教師的職業道德起指導作用,是調節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學校、教師與國家、教師與社會相互關系的基本行為準則?!盵1] 這就已經告訴我們,這一《 規范 》不僅有道德品質的要求,也有職業行為的要求。只是其中的行為要求過于“基本”,難以發揮具體的規范作用。
另一方面,現行《 規范 》對教師職業行為的要求多以限制性的語言進行表述,如“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等,缺乏行為規范應有的引導性。顯然,《 規范 》是更偏重于“道德”的規范,不能替代教師職業行為規范和其他有關要求。正如上述《 通知 》所說:“《 規范 》不是對教師的全部道德行為和教育教學工作的要求,不能取代學校的其他各項規章制度。”[2] 因此,從建立現代學校制度和促進學校教育改革發展的實際要求出發,在《 規范 》的基礎上,制定具體的“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規范”是必要的。
二、教師職業行為規范的應然內涵和基本特征
教師職業行為規范是對教師教育教學活動各方面行為的規范性要求,具有引導性、約束性、評價性和促進性等功能和價值。其內容應該涵蓋課堂教學、課外輔導、教學評價、課程開發、教學研究、進修學習、學術交流、人際交往、儀態儀表等方面,應該包括對教學準備、課堂組織、學生學習指導、作業設計與批改、學業檢測與評價、學生行為培養和矯正、課程開發與實施、教學研究與交流、心理輔導與調適、專業進修與學習、衣著服飾和交往禮儀等職業活動和日常生活,提出具體和可行的規范要求。
事實上,近年來我國已有不少地方和學校制定公布了具有本地區或本學校特色的教師職業行為規范。比如遼寧省教育廳于2000年12月了《 遼寧省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規范(試行)》[3],廣州市海珠區于2008年下半年了《 海珠區教師職業行為規范指南 》[4],河南省南陽市一中于2010年6月了《 教師職業行為規范 》。[5]《 遼寧省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規范(試行)》同1997版全國《 規范 》有較大的重合性,增加的內容不多,也不夠具體,且有更多的限制性語言而不是引導性要求。廣州市海珠區的《 教師職業行為規范指南 》分為思想道德行為規范指南、教育教學活動行為規范指南、人際交往行為規范指南、衣著儀表行為規范指南、日?;顒有袨橐幏吨改衔宀糠郑擦l。其中,人際交往行為規范指南部分從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教師、教師與行政領導、教師與家長、教師與社會人士五個方面提出了四十條規范要求。比如在課堂教學部分提出的要求是:“使用普通話,語言文明,清晰流暢,表達準確簡潔;板書整潔規范,內容簡練精當。課堂上關閉手機?!睆恼w上看,這種較為具體的規范要求對教師職業行為有更強的引導性和約束性?!?南陽市一中教師職業行為規范 》分為思想行為規范、儀表行為規范、教育教學行為規范、人際行為規范四個部分,共三十條,總體上看也有較強的引導性和約束性。比如要求教師“發型整齊,端莊簡潔,發色自然,妝容、飾佩得體。男教師不留長發,不蓄胡須;女教師不做彩發、怪發,不化濃妝”。[6] 這樣相對具體的要求更能發揮應有的“規范”作用。
綜合對相關問題的理解和對實踐案例的比較,可以認為,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規范需要考慮其職業性、引導性、約束性、促進性、時代性和人文性等特征和功能。職業性是教師職業行為規范區別于其他職業行為規范的本質特征;引導性和約束性是表明教師從事職業活動應該怎么做和不能怎么做的基本要求;促進性是行為規范對教師專業發展所起作用的功能體現;時代性要求教師職業行為規范要適應一定時期內各相關因素的發展需要和利益訴求;而人文性則是要保障教師作為人的應有尊嚴和權益不受侵犯。
總之,教師職業行為規范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既有聯系也有區別,制定和實施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規范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在具體的實踐中,要注意明確教師職業行為規范的內涵、功能和特征,以保證其對教師成長和教育發展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作者單位:河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河南 鄭州,450003)
參考文獻:
[1][2]教育部,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全國委員會.關于重新修訂和印發《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通知[EB/OL].http:///edu/2009/03/content_9759612.
htm,2008-09-23.
[3]苗家生.遼寧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規范[N].光明日報,2000-12-18.
[4]海珠區教育局.海珠區教師職業行為規范指南[EB/OL].http://gz.aoshu.com/200812/4ad6bc73f245f.shtml,
2008-12-12,http:///ReadNews.asp?NewsID=929,200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