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02 10:04:0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體育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教師在游戲中語言的凝練幽默不僅能使學生易懂,而且還能為游戲增添歡樂氣氛,調節游戲節奏,帶來和諧的師生互動氛圍。在教學前期準備中,筆者時常把教材內容編寫成“兒歌”、“順口溜”、“謎語”等形式,通過以凝練幽默的語言把教材內容簡易化,達到教師高效教學,學生易學易懂的目的。如筆者在執教《前滾翻》時,以謎語的形式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游戲技能:兩手用力撐,團身如球滾,展體似鷹翔。謎語一出,學生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興致盎然地參與教學當中。又如在廣播操《雛鷹起飛》中的預備節,其動作要領要求學生右腳后退一步,兩臂下舉……。筆者把整套動作以兒歌的形式進行編繪:鵝鵝鵝,池塘歌,昂起頭來把水游,低下頭,水中憩,伸翅膀,擺尾巴,展展翅膀變朵花,緩緩放下要回家”。通過這樣的語言編排兒歌形式,使學生明白掌握了廣播操動作要領,激發了學生興趣,活躍了款金額唐氣氛,達到了寓教于學的目的。
二、把現實生活場景運用于游戲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現實生活場景不僅能使游戲更具趣味性,而且這樣別具一格的游戲設計還能使學生融入生活角色,在角色中體味游戲帶來的歡樂。如筆者創設游戲《小明的周末》中,創設生活情境,把“去超市選取給爺爺奶奶的禮品”“乘坐交通工具到爺爺奶奶家”“在爺爺奶奶家與小貓咪玩”等生活場景聯系在一起,讓學生都去當“小明”,看看他們在超市中選的禮物有何不同,都乘坐什么樣的交通工具,在爺爺奶奶家小小貓咪怎么玩,等等。這樣的教學既達到了教學目的,又以游戲效果使學生輕松愉快地接受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三、教學倡導一種游戲多種玩法
小學生往往存在“喜新厭舊”看待事物的特點,就算是一種新奇的游戲,在多次玩后都會產生“厭煩”情緒。因此針對小學生年齡特點,根據其可塑性,對事物有新鮮感,教師可以把一個游戲創設出多種玩法來平衡學生心理,保持學生好奇心、積極參與性。如筆者在執教《長江,黃河》這個游戲,原始方法就是學生面對面站兩排,一排名為“長江”,一排名為“黃河”,當教師喊“長江”時,則“黃河追長江”反之亦然。然后筆者在執教過程中,通過改編,把《長江、黃河》演變為另外兩種玩法:一是受“長江”、“黃河”特點影響,根據“長江”源遠流長,“黃河”氣勢宏博特點,把男生歸于“黃河”、女生歸于“長江”,黃河追長江需要追兩次才算成功,長江追黃河時,把黃河限定在一定狹隘比例范圍內;二是根據長江黃河源自青藏高原,以“天上來”這個詞語融入游戲當中,當教師喊“天上來”時,長江與黃河身份互換,互換追逐。
四、在教學中發動學生參與編排
新課程一直倡導“學生使主體,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在編排體育游戲時應讓學生參與進來,讓他們根據自身特點選取某些有建設性的意見融于游戲之中。例如筆者在編排《老鷹捉小雞》游戲時,多數學生認為“小雞”數量太多,當游戲時,后面的小雞容易摔倒,因此根據他們意見要對這個游戲進行改編。方案一:在地上規劃一定區域作為老鷹的家,分出一部分學生作為老鷹幼崽,讓他們訓練捉雞,這部分同學手拿呼啦圈,對小雞進行“甩套”,其余學生扮作小雞,從中選取兩人作為“雞爸爸”和“雞媽媽”分別對其余學生進行帶領。方案二:把所有學生分成若干組,每組選取一位老鷹,4-5位當小雞,其余同學當“母雞”,母雞手拉手形成一個圈,小雞在圈中,游戲開始時老鷹在圈外,并想盡辦法捉拿小雞;游戲過程中,老鷹可以鉆入圈中對小雞進行捉拿,但不可強制分開“母雞”拉連的手,小雞可以出圈,但不可以離開圈外兩米,游戲結束后,角色可以互換。
一、農村中小學體育教育的重要性
農村中小學體育教育既能夠有效促進農村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又能提高中小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合作意識,促進中小學生更好地適應當今社會。另一方面,還有助于農村中小學生完美人格的塑造,促使其更加積極的投入到學校和社會生活中,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二、當前農村中小學體育教育的現狀
近年來,我國廣大農村地區中小學體育教育效率和質量取得一定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凸出問題:第一,管理體制混亂,體育教育經費缺乏。第二,缺乏專業化的師資隊伍。第三,教育設備陳舊。第四,缺乏現代化的教學場地。第五,學校、體育教師以及廣大中小學生受傳統應試教育影響,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中小學體育教育的重要性。第六,未能有效開展相關體育課外活動。這些問題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廣大農村地區中小學體育教育水平的提升,不利于我國廣大農村地區中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三、農村中小學體育教育的應對對策
(一)做好中小學體育教育的宣傳工作
農村地區中小學校應當加強同當地政府、教育部門的聯系與合作,充分利用網絡、電視新聞、報紙、廣播等媒介來宣傳中小學體育教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有效形成社會輿論,吸引更多人的關注,促使相關教職員工和廣大中小學生重視體育教育,從根本上擯棄傳統“重分數,輕體育”的教學理念。另一方面,學校還應當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幫助家長及時轉變舊思想,促使家長積極支持與配合學校運動會,為中小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二)建立并完善評估機制
建立并完善體育教育評估機制是提高農村地區中小學體育教育水平的必經之路。這就要求相關工作者必須做好以下幾點:第一,檢查評估中小學校體育工作,充分了解其現狀和存在問題,針對性的進行調整,促進中小學校體育工作順利開展。第二,將學校體育檢查評估工作當作地區體育發展調研重點,及時發現問題,找出相應解決辦法,確保中小學校體育工作朝著科學、合理的方向發展。第三,通過對體育工作的檢查和評估,有效監督中小學校體育相關辦學行為,促使學校重視中小學體育教育。
(三)加大經費投入,改善辦學條件
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門應當加大經費投入力度,有效改善農村地區中小學體育辦學條件。具體而言,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建立并完善地方政府、教育部門、學校經費聯合投入機制。第二,合理規劃體育場地、體育設施和相關器材。特別注意減小村級中小學與中心中小學辦學條件差距,確保中小學生能夠獲得同等受教育權利。
(四)建立專業化的教師隊伍
專業化的教師隊伍是提高農村地區中小學體育教學效率與質量的可靠保障。因此,建立專業化的教師隊伍勢在必行。首先,要求教育部門和當地政府充分了解該地農村中小學校體育教育的師資需求,合理規劃,逐漸增強并完善體育教師配備。其次,教育部門應當定期檢查中小學校體育教學的進度與流程,加強相關制度化建設,提高教學活動的科學性和標準化,并把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給學校和個人。再者,中小學校應當端正自身辦學態度,積極改變陳舊教學模式,全面落實素質教育,以中小學生為教學工作重心,提升對體育相關教職員工的要求。最后,還應當重視中小學體育教師的進修與培訓工作,全面提升農村地區中小學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質,充分調動體育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為農村地區中小學體育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高貢獻一份力量。
(五)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
豐富多彩的體育課外活動有利于增強農村地區中小學生的體制,促進其健康成長。首先,教育部門應當根據《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與《中小學體育工作條例》制定當地農村中小學體育課外活動的評估方法與標準,并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其次,農村地區各中小學校應當積極成立課外活動相關領導小組,并且由學校校長擔任組長,負責相關人員的配置工作,各班班主任必須積極參與其中。最后,其次,農村地區各中小學體育教師應當深刻了解體育課外活動的重要意義,最大化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的組織、安排、執行中小學體育課外活動,并定期開展相關競賽,促使每位中小學生都能參與其中。
四、討論建議
在十三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各學科老師的幫助,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注重身教,師生相處和諧,有較強的課堂組織調控能力和課程創新能力。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XX年參加了合肥市首批新課程改革試驗,并在省教科所體育教研組的帶領下,參與了國家級課題《超體重兒童健康行為的實驗與研究》的研究,榮獲國家二等獎,撰寫的論文中,《中學生體育課的教法與激趣》一文發表在《安徽教育論壇》XX年第二期,《認識cai》在XX年合肥市電化教學論文評比中獲二等獎,《議中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一文榮獲XX年度合肥中市區教育學會舉辦的教育教學論文評比二等獎。在學科競賽中,XX年獲合肥市首屆體育教師(初中組)基本功比賽一等獎,同年參加安徽省第二屆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獲初中組個人總分二等獎。1998-XX年獲合肥市學校體育工作先進個人,XX年被xx區任命為首批"骨干教師"并保持至今,XX年獲合肥市電化教育(現代教育技術)工作先進個人。
四十三中學工作期間,除了從事體育教育工作之外,還擔任其他一些工作,也獲得了一些成績。自95年開始,一直擔任學校團委書記一職,親手創立的"中學生團校"在XX年獲得安徽省優秀中學生團校示范團校(當年合肥唯一),同年獲得安徽省中學共青團工作先進個人稱號;是合肥市第十二次團代會代表,也是安徽省第十一次團代會代表。
擔任學校科技活動小組組長其間,在小組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下,XX年獲"首屆全國青少年電腦機器人競賽"優秀輔導員稱號,并獲得中學組創意賽二等獎輔導員獎;XX年獲安徽省青少年電腦機器人比賽第一名(領隊兼教練);XX年8月,輔導學生參加合肥市第四屆中小學電腦制作初中組機器人競賽,榮獲合肥市初中組一等獎。
在體育專業上,我擅長籃球、排球和羽毛球;在素質拓展中,我曾參加過北大青鳥accp專業的學習,并獲得北大青鳥和國家勞動部聯合辦法的"初級軟件工程師"證書,比較精通網絡知識,側重于動態網站的建設和管理,能熟練運用office軟件和dreamweaver、flash等軟件,曾獨自為xx區司法局和組織部建立了單位網站。
過去的成績已經隨著原來學校的消失而灰飛煙滅,我將以一名新教師的狀態開始我在xx中學的工作。在xx中學富有特色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的熏陶下,在這溫馨和諧的大家庭里,我一定充分發揮自己的優點,積極投身廬中教育,成為一名優秀的輔導員。
下面將2015年教學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抓好全區參訓教師的教學及教學組織工作
(一)、非學歷教育
1.啟動《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公共必修課培訓
2.繼續教育面授專題培訓
為了提高中小學各學科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我們組織全區4209人參加學科面授專題培訓。 培訓學科小學有語文、數學、科學教育、美術、體育;中學有數學、歷史、地理、美術、體育、政治等,通過請專家、教授、特級教師、名師講學,使教師對學科前沿知識、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認識,對教育教學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3.信息技術應用培訓
全區中小學教師共有800人報名參加培訓, 通過學習,參訓教師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較好地應用所學知識制作教學課件等。
4.新課程改革培訓
高中政治教師新課程培訓班。共40人參加培訓。培訓目標:幫助高中政治教師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課新課程標準,把握新課標的理念、結構和內容,從而提高了高中教師實施新課標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為實施新課標、新教材做好師資準備工作。
中學政治骨干教師新課程理論與實踐研究研修班。聘請首都師范大學胡玉順教授到我區擔任本班指導教師。培訓目標是新課程下教師角色轉換的理論與實踐的探討。
中學地理骨干教師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方法研究研修班 。聘請區級教研員和教改實驗區有經驗的教師承擔培訓任務,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在進行理論學習的同時,帶領學員到基層中學開展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收到了良好的培訓效果。
區級骨干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師參加,學習時間為80學時。通過對網絡技術的學習,參訓教師搜集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課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繼續教育專管員、信息員培訓
共160名學員參加了培訓。全區幼兒園、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各單位信息員、專管員經過培訓,加強了繼續教育檔案管理的規范化和系統化。
6.區級骨干教師培訓
本學年主要對區校骨干教師進行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培訓:共502人參加培訓。 對骨干教師進行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培訓,進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師師德水平。并組織骨干教師結合工作實踐又撰寫了師德案例,區繼教辦已經對骨干教師上交的師德案例進行篩選,并組織專人將優秀案例編輯成冊,擬出版《骨干教師師德論文集》。
7、新教師培訓。為了提高新教師的培訓質量,本學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師培訓計劃,更突出實效性、針對性。注重了對新教師的師德、教育教學技能、教學基本功的培訓,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全區共有261名新教師參加李培訓。
8、組織部分骨干教師參加綠色耕耘行動計劃的培訓:由北京教育學院組織實施的綠色耕耘行動計劃培訓項目,自2015年7月開始到今年年底,開展了集中培訓、跟蹤指導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訓活動。本次培訓形式靈活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培訓效果顯著,深受學校領導和學員的歡迎。
(二)學歷教育
在學歷教育方面,從總的趨勢看,參加培訓的人員是在逐年減少,重點已轉入非學歷教育,但是學歷教育的各項工作沒有放松,特別是緊緊抓住考前輔導工作,提高新生錄取率。2015年的專、本科考前輔導的應該說錄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師承擔的語文、政治、英語輔導的科目,開始成績是較高的,對提高錄取率起到了較大的作用。
(三)校本培訓
1.開展《教育熱點問題研究》校本培訓教材的培訓
《教育熱點問題研究》一書是我區十五繼續教育自編教材,教材內容主要是突出先進教育理念的宣傳,為加強教師自身修養、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改革提供幫助。此教材成為了全區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學習、理解和領悟的重要參考資料。各學校都組織教師進行了認真的自學,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學習體會,全區7218人參加培訓。目前,教師通過學習撰寫的心得體會等材料已陸續上交區繼教辦,由繼教辦組織教師進行成績評定,并選出優秀文章給予榮譽獎勵。
2、抓好中小學校本培訓工作。今年6月份區教委人事科、區繼續教育辦公室對全區部分學校開展校本培訓調研。通過聽校長匯報,召開教師座談會,查閱檔案材料,交換意見等形式,較全面地掌握了各單位校本培訓情況。通過校本培訓調研,我們感到:校本培訓是十五繼續教育的重要培訓形式。校本培訓是受到各級領導重視,受到校長、教師歡迎的一種培訓形式,應當廣泛推行這種培訓形式。但是,校本培訓開展不均衡。表現在領導重視程度、教師的認識程度不均衡;學校硬件設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師資隊伍不均衡等影響了部分學校較好地開展校本培訓。區教委人事科、繼教辦將調研情況上報教委后,教委認為有必要開展評選校本培訓示范?;顒?,帶動全區校本培訓活動的廣泛深入開展。在區教委的領導下,我們將調研與查看基層學校上報材料相結合,經過反復研究決定確定了13所中小學為校本培訓示范校,確定1所園本培訓示范園,通過幫教、幫訓、手拉手等形式,發揮優質校的教師、管理人員、設備的輻射作用,帶動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區學校辦學整體水平,推動全區普教工作走上新臺階。
二、抓好學校校內的教學工作
(一)教師職業道德素質培訓
根據北京市教委《關于加強十五期間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工作意見》和通州區教育委員會《關于中小學教師十五繼續教育校本培訓工作意見》,結合師資培訓工作特點和我校實際情況,制定了十五期間我校校本培訓工作意見及2015年校本培訓內容的計劃和具體安排。
今年10月學校召開教代會通過了《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校本培訓工作意見》《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論文評審條件》《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優秀班主任評選條件》。與會代表充分認識了學校開展校本培訓有利于提高學校教師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質,有利于發揮教師學習的主體作用,促進自身個性發展,有利于學校學習性組織的建設。并深深的感到開展校本培訓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師素質提高教師培訓質量的重要條件。并決定于11月開始培訓。本年度的培訓重點:
(1)組織學習《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必修課教材,采取自學和輔導相結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內容,并結合本職工作加強職業道德修養的提高。通過學習,教師深刻認識到,培訓者必須不斷提高素質,才能真正樹立為基層服務的意識,才能為基層做好服務工作,才能保證培訓質量。
(2)、加強對教師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的培訓,適應新課程改革和學習性社會的需要,提高教師終身學習的能力。組織40歲以下教師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authorware5.0培訓50學時。并將考核與競賽結合起來,激發教師學習積極性。
(3)、強化教師教科研意識,提高教師教科研能力和水平。開展專題論壇活動,主題是: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培訓模式,管理服務觀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師、教學管理人員中廣泛開展以師資培訓為中心,更新教育觀念、管理服務觀念的研討活動,創造一個優質教學、優質管理、優質服務的進校形象。結合教師專業化和學校長遠發展的需要,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培訓科研型的教師隊伍,以促進學??沙掷m發展。
(4)校本培訓管理
學校校長是校本培訓的第一責任人,建立校本培訓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主管教學校長、主管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級干部任副組長,由師資培訓科研辦公室具體組織管理工作。學校為每位參訓教師建立檔案(一人一檔),記入繼續教育學分。并與評優、評先、晉職等掛鉤。
(二)、培訓者培訓。
為把我校建設學習性組織,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學校組織起草了《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校本培訓工作意見》,組織全體教師參加師德培訓、計算機應用培訓、繼續教育科研課題論壇活動。教師積極性較高,學習興趣較濃,效果明顯。同時組織教師參與市區組織的各項培訓。
1、北京教師培訓中心組織的各學科培訓者培訓:
2、計算機教師參加因特未來教育培訓和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整合的培訓;
3、推薦教師參加英語全國骨干教師、普通話新大綱、初中政治和語文骨干教師培訓;
4、組織小學教師參加北京市小學數學、語文學科新課程課堂教學研討活動等。
5、推薦和組織政治、地理、英語、化學、物理教師參加北京教育學院組織的綠色耕耘行動計劃的培訓,我校教師普遍反映受益匪淺,對提高培訓者素質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過培訓,拓展了培訓者的學科知識面,在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較大提高,為更好的開展我區教師培訓奠定良好的師資基礎。
(三)教育科學研究
1、根據《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必修課 的教學反饋、優秀案例評選、學分反饋等項培訓工作,組織編寫了 區骨干教師《師德案例選編》。
2、組織教師進行教育熱點問題研究一書學習體會的評定學分工作,并將優秀論文編輯成冊。
3、強化研究意識,開展研修活動。學科教師圍繞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培訓模式探究的主題,結合教學實際開展專題研究。本學年末,根據研究情況教師、教學管理人員撰寫論文,學校組織論文評審,評選論文等級,學校給予獎勵,并召開學年度繼續教育教學、管理論壇會,組織編寫十五繼續教育論文集。
4、開展繼續教育論壇活動。本學期論壇的主題是: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培訓模式,管理服務觀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師、教學管理人員中廣泛開展以師資培訓為中心,更新教育觀念、管理服務觀念的研討活動,學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學及教育教學管理論文25篇,評出一、二等獎,中獎率占50%。為創造一個優質教學、優質管理、優質服務的進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5、堅持校內外調研制度。教師深入教學第一線,開展聽課、評課、教學研究、專題研討等活動,其中本學期教師聽課共計380節,人均達到了20 節。把繼續教育的教研、教學活動著眼點放在適應教師新課程需要、為基層教學服務上,深受基層中小學的歡迎。
6、發揮教學指導組作用。本學期教學指導組的任務:
組織新教師學科專業培訓的開課匯報。共有13位教師講述了本人授課的教學設計思路,會上大家暢所欲言,并就熱點問題,難點問題進行了充分的討論。與會的教師深深感到:這種開課匯報形式好,教師間相互取長補短,有利于本校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
各教研組長組織本組教師開展教學觀摩課、研究課、公開課活動;
組織繼續教育論壇,制定教學論文評審條件,開展論文評審活動,為我校建成學習型、研究型組織出謀劃策。
三、本學期教學效果
1、培訓。
(1)本學期圓滿的完成了學歷教育、研究生課程班和繼續教育的各項培訓工作,得到基層學校、教師和聯合辦學單位的一致好評,培訓效果好。
2、獲獎。
(1)繼續教育辦公室和我校英語教師(張淑清)組織指導了我區部分小學英語教師參加北京市遠郊區縣小學英語教師技能展示大賽,并獲得最佳教學設計獎,捧得獎杯和獎狀。
(2)學歷教育獲得北京市師范大學2015年函授教育先進單位獎勵。
(3)普通話水平測試獲得北京市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3、教育教學研究成果。
(1)繼續教育辦公室組織部分我校教師參加編寫的《骨干教師師德案例集》一書初稿審閱、編輯工作已經完成,待出版發行。
(2)學校校本培訓領導小組組織了現代信息技術培訓課件和繼續教育論文評獎活動,獲得一、二等獎教師的比例占參評教師總數的50%。
(3)參與北京市繼續教育校本培訓課題研究,我校承擔的子課題《校本培訓制度與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編輯出版了《校本培訓管理制度匯編》初稿,發至全市教師進修院、校。
4、教師個人獲獎、登載論文、參與教科研課題研究等
(1)劉志田撰寫的《信息技術課的實踐創新與課堂實踐》獲得通州區教育學會創新教育與教育創新征文一等獎。
(2)王金華撰寫的《激發思想政治課學習興趣的方法研究》獲得通州區教育學會創新教育與教育創新征文二等獎。
(3)明紀英撰寫的《應用討論法引導新教師進行討論式教學》一文在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術教育 第六期登載;并指導我區兩位新教師孫雪濤、趙云撰寫了 《心路》《我的教學生活》論文, 在信息技術教育 第九期登載。
(4)張振松撰寫的《加強組織管理,切實抓好小學英語教師培訓工作》發表在《北京市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繼續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學科郭淑琴、王金華參與了北京市高中教師《生活價值觀》課題研究,成為該課題組成員。
(6)王學一被北京教育學院聘請為北京市義務教育新課程教學資源庫項目專家。
(7)崔靜平獲得通州區教育系統名師稱號。
四、2015年師訓工作特點
3、培訓的機構多。北京教育大會召開以后,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視,與師資培訓有關的大學、學院、教研部門等紛紛參與教師的培訓,我區現在與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教育學院、教師培訓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等高校聯合辦學,充分發揮高校的資源優勢,提高我區教師的水平。
4、培訓的要求高。為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和教師本人的需求,對十五繼續教育的培訓內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從過去教師一人在課堂上講授逐步擴展到學員上講臺,師生互動,開展教學實踐,帶著問題進行培訓等,突出繼續教育的實效性、針對性。今年我區針對教師的需求開展了不同層次的培訓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課程培訓班、骨干班、專業課專題培訓班、學歷班、研究生課程班等。聘請了大學教授、教育專家、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中小學骨干教師等,登上繼續教育講臺指導我區教師的培訓,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論文摘要:湖南省桃源縣文昌中學堅持科學理論指導,彰顯“美德”、“才能”、“和諧”、“發展”四大主題;堅持以學生為本,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諧,關注發展;打造特色校本課程,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教育部關于大力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通知》指出,中小學校園文化要通過校風教風學風、多種形式的校園文化活動、人文和自然的校園環境等給學生潛移默化而深刻的影響,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湖南省桃源縣文昌中學(簡稱我校,下文同)校園文化的定位是“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諧,關注發展”。校本課程是促進校園文化形成的有效因素,為此,學校進行了校本課程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的探索。
一、堅持科學理論指導,彰顯“美德”、“才能”、“和諧”、“發展”四大主題
我校把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馬克思唯物史觀、“文化適應性”教育觀、心理發展觀、科學發展觀作為我們建構校本課程的理論依據。提出了促進我校學生個性的發展,加快我校教師專業的發展,彰顯我校“德能雙馨,和諧發展”的辦學特色的校本課程研究總目標。我們從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方面入手,積極創造學生和諧發展的環境,發揮不同課程的優勢,為不同的學生提供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校本課程。有豐富多彩的藝體特長課,有精彩紛呈的百家講壇,有趣味盎然的郊游活動課,有規模盛大的體育盛會,有賞心悅目的藝術節,有多姿多彩的中英文演講活動,有祭掃革命烈士的德育活動課,有啟迪智慧的科學活動課,有中美學術交流活動課,等等。這些活動的開展不僅美化了學生的心靈,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快樂成長,健康發展。實踐證明,開設這些校本課程,不僅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態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學生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素質。
二、堅持以學生為本,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諧,關注發展
我校自2006年9月起就成立了校本課程開發小組,先后制訂了《文昌中學校本課程開發方案》、《文昌中學校本課程實施計劃》,作為學校校本課程開發的宏觀規劃和指導性文件。學校還成立了“校本課程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實踐研究”課題組,具體負責校本課程的實施。
在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力求符合學生的興趣和發展需求。我校開發的《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就是在評估學校和社區發展的需要,綜合考察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學生的發展定向和家長的培養需求等各種因素的基礎上,經過充分調查研究、分析評估后而作出的決定。這本書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深入淺出的向學生講解了一些必備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知識,深受全校師生和家長好評。
我校編寫了校本教材《德雨流芳》。這本書從愛我文昌,養成良好行為習慣,誠實守信,榮辱觀教育,安全教育,文明守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七個方面,系統規范地教育引領學生,構筑幸福美好人生。
針對學生普遍愛好唱歌、跳舞、打球、器樂、繪畫等活動的情況,我校開設有藝體特長班,成立8個“100”的隊伍,安排專任教師指導,設置了以下課程:體育運動類:《籃球》、《乒乓球》、《武術》、《田徑》、《健美操》;藝術類:《繪畫》、《攝影》、《舞蹈》、《合唱》、《管樂演奏》、《腰鼓》。學生根據自身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校本課程選修。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學校根據學生的反饋意見和輔導老師的意見以及各方面的需求進行適當調整,對不適合的課程及時優化整改,做到寧缺毋濫。
三、打造特色校本課程,促進校園文化建設
1.全員參與,將優秀課程資源轉化為特色校本課程。我校把開發教師資源做為開發校本課程的核心,充分發揮教師潛能,鼓勵全體老師參與。我校開設了藝體特長班,組織了音體美特長培訓和科技活動培訓,實施了8個“100”的工程;即100人的腰鼓隊,100人的銅鼓隊,100人的舞蹈隊,100人的合唱隊,100人的田徑籃球代表隊,100人的書法繪畫興趣小組,100人的科技興趣小組,100人的武術隊。
2.群策群力,將教育科研成果轉化為校本課程,我們積極將教育科研成果都轉化為校本課程。例如,在德育方面,我們編寫有《德雨流芳》;在體育方面,我校自編了手語操和武術操;在學習方面,我們編寫了《口語教程》,等等。
3.因地制宜,進一步優化文昌藝術節、體育節、科技節,大課間操活動等傳統活動。我校把每年的10月定為體育活動月,從10月8日到10月30日,校園里幾乎每天的活動課都有精彩的比賽。尤其是10月28日到10月30日的校園運動會,把體育節推向。每年的12月是藝術活動月,在這一個月里,學校藝術氣息愈加濃厚,書法比賽、繪畫作品展、手抄報展覽、校園歌星大獎賽等活動精彩紛呈,特別是慶元旦節目會演更是讓人心醉,回味無窮。每年的5月是科技活動月,這一個月的科技活動,讓很多小發明家脫穎而出,讓全體學生進一步愛科學、懂科學、用科學。
每天上午第二節課后三十五分鐘時間,是我校的大課間操活動時間。只要是晴天,同學們都會排著整齊的隊伍,舉著班牌,穿著班服來到學校田徑場做韻律操和教師自創的手語操、武術操,成為文昌校園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現在,三十五分鐘的大課間活動作為典范在全市中小學推廣。
四、取得的初步成效
校本課程促進了文昌中學“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諧,關注發展”的校園文化的形成,特別是學生和諧發展,才能提高顯著。
每年省示范性中學桃源一中選取30名藝體生,我校每年都達到了25人以上,每年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和籃球比賽、乒乓球比賽,我校都以絕對優勢榮獲團體冠軍。在省、市青少年運動會上,我校也有不少學生摘金奪銀。我校學生參加市、縣“三獨”比賽和“蒲公英”少兒藝術大賽,2007年度獲市級獎11人次,縣級獎29人次;2008年度獲市級獎14人次,獲縣級獎32人次;2009年度獲市級獎38人次,獲縣級獎79人次;2010年度獲市級獎51人次,獲縣級獎85人次。我校學生參加美術、書法、攝影賽,4年來共有34人次獲全國大賽獎勵,65人次獲市級獎勵,79人次獲縣級獎勵。我校學生參加cctv杯希望之星英語豐彩大賽,2008年有3人獲國家級一等獎,16人獲省級一等獎。2009年有6人次獲國家級獎勵,23人獲省級獎勵。我校學生參加葉圣陶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2008年6人獲國家級一等獎,121人獲國家級二、三等獎;2009年10人獲國家級一等獎,165人獲國家級二、三等獎;2010年9人獲國家級一等獎,134人獲國家級二、三等獎。2008年7月我校學生周石奇在第六屆葉圣陶杯新作文大賽中榮獲“全國十佳小作家”稱號。2009年12月我校學生張爽在全市器樂比賽中獲一等獎,沈康福獲舞蹈比賽一等獎。
參考文獻:
【關鍵詞】農村學校體育;改革;哲學反思
Discusses the countryside school sports educational reform resonsideration shallowly
Wu Hao
【Abstract】The countryside school sports education writing assistance paper is displaying the unreplaceable function regarding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and the Chinese farmer modernization. Must change the countryside sports edu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must take the following reform measure: Construction main body consciousness, governs the body legally; The whole difficult to enter, initiative lifelong physical culture; Acts as circumstances permit, to utilize the new teaching media, develops the new space.
【Key words】Countryside school sports; Reform; Philosophy resonsideration
農村學校主要是指縣以下的由鎮鄉一級政府直接管理的鄉村中小學校,其擔負的主要職能是開展農村的義務教育。目前,我國現有普通中小學866萬多所,農村約占89%,在校中小學生1億6 900多萬,農村約占74%。學校體育教育作為國民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整個國民體育的基礎;農村學生體質和健康狀況直接關系到我國農村國民的體質和健康水平,也關系著我國新一代農民的整體素質。
1 目前農村學校體育教育教學中面臨的窘境
1.1 校領導對體育重視不夠
(1)名義上雖有校長分管體育,但實際上許多分管校長分而不管,對隨意占用體育課尤其是畢業班的體育課聽之任之,有些地區畢業班根本沒有開設體育課。
(2)校領導對體育課和體育活動漠不關心,只抓升學率,無視學生體育活動和身體健康狀況。
(3)體育課質量基本無人關心,校領導只對文化課感興趣,體育課可有可無。
(4)分管領導對體育課多是聽而不聞,視而不見,數年不聽、不看體育課是常事。
(5)有的學校領導甚至把抓體育工作與教育質量對立起來,使學校體育工作變成了“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工作。
1.2 師資不足
(1)具有專科或??埔陨蠈W歷的體育專業教師不足,很難保證教學質量。
(2)體育教師年齡結構不合理,男、女體育教師比例嚴重失調,女教師寥寥無幾。
(3)師資培訓力度不夠。在農村學校,體育課一般被認為是副科,體育教師很難被列入師資培訓的范圍內。
(4)對體育教師的評價比較片面,體育教師付出的勞動得不到認可,不能同工同酬。
1.3 教學問題突出
(1)課程設置缺乏連續性、科學性、靈活性;體育考試項目的確定不夠科學、靈活、全面。
(2)體育課開課率低,隨意性大。大多數農村學校把體育課納入了教學計劃,列入了課程表,但名副其實的體育課開課率相當低,往往把體育課當成室外活動課,讓學生自由活動,或者把體育課當成“自習課”,玩一玩,放松一下,有一名老師監護就行。尤其是村級學校,開課隨意性更大,有的班主任對上體育課是隨心所欲,想上就上,想不上就不上,體育課名不副實。
2 哲學思考
筆者認為,在認識上,重智育輕體育的思想依然存在;在社會評價與管理上,對農村中小學的體育工作還缺乏一:套科學規范、嚴格公正的評價標準和管理機制;在經濟上,資金投入不足是目前農村體育教學落后的重要原因。此外,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2.1 領導的態度和愛好:“小城鎮體育,大社會問題――來自我國小城鎮學校體育的調查報告”中向我們揭示這樣一個現象:校領導對體育的態度,對某個體育項目的特別愛好,也能使小城鎮學校體育硬件有所變化。蘇州橫扇小學,校領導對體育的重視和對籃球的特殊愛好,導致了人均GDP并不被看好的橫扇鎮,在人均球類數指標上,超過人均 GDP第一的上海中小學。
對具有幾千年文明史的中國人來說,他們已形成一條“規律性”的認識,即領導的態度和愛好成為決定一切的因素,并已內化為人們的價值取向。改革的成敗竟完全取決于少數領導的態度和愛好。
改革開放,社會轉型,目標是公民社會。教育是培養公民意識、走向公民社會的重要途徑。當我們感嘆世界文明進步的同時,審視我國的教育改革特別是農村學校體育的改革,我們也意識到公民社會的目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
2.2 農村學校體育改革缺乏整體性和配套性:體育,使人的生命系統按其自然本性而正常發育、成長,避免畸變傷損,圓滿地實現生命全過程的預求;使生命系統按照人類社會的需求,在體質、體能、體型、體力等等方面發生合乎目的的相應變革、強化或優化,適應不同形態人的活動的需要。農村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應該是通過“五育”的整體性推進來實現的。目前我國農村學校教育的改革卻偏重于智育和德育,漠視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顯然有悖于教育的整體性規律。
體育是社會的一種文化現象,它是一個系統,任何一個系統都是整體結構中各個因素相互依賴、相互制約形成的綜合體,如果單獨一個方面,孤立起來就不可能得到發展。在農村,學校體育與農村體育構成了一個體育文化整體,但事實卻是農村體育與農村學校體育屬于不同的條塊,相互之間的聯系和協調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2.3 教育政策“城市取向”,教學理念滯后,教學模式缺乏創新:我國地域遼闊,地區差異、城鄉差異大,在經濟全球化、城市化、工業化的今天,我們一味地強調城市文化所代表的時代文化對農村的導向和表率作用,長期奉行的整齊劃一思維模式,事實上造成了我們在教育取向上的單一化。由于教育的話語權、決策權集中在城市階層,也潛在地使得我們的教育政策和主流話語更多地帶有“城市取向”。
沒有對先進理論的了解和掌握就不會有先進理念的形成,與此同時,先進的理論并不代表先進的理念,因為理論轉變為理念需要一個過程。教育領域特別是學校體育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體育教育教學的執行者必須先接觸和了解理論。能不能接觸和了解理論,有三個問題:第一,想不想知道?第二,從哪里知道?第三,有沒有條件和辦法知道?貧困地區的農村學校體育教師就面臨著這三個問題。
今天我們的農村學校體育課堂的情形是:標準的課程,規范的教學,有力的控制,等等;學生的自由、天性、創造力就在這樣的教學中逐漸喪失殆盡。在這個問題上,教育本身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
3 農村學校體育改革的理性回歸
農村學校體育對中國農村和農民現代化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功能。這主要體現在:農村學校體育是不可替代的教育生態環境要素;是不可替代的生活方式教育;是最具人文精神和人文關懷的教育方式;是最具現代性的先進文化傳播器;是聯結學生與自然、學校與社會的文化紐帶;是促進體育文化傳承,推動體育事業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后盾;是教育國際化的推進器。
3.1 構建主體性意識,依法教改,依法治體:李澤厚先生認為,人類通過漫長的歷史實踐終于全面地建立了一整套區別于自然界而又可以作用于它們的超生物族類的主體性體系。但是由于傳統文化中上尊下卑思想的長期影響和現實社會體制內的等級壓迫,造成了廣大農民及農村體育教師主體性的缺失,使得學校體育工作和改革中有法不依、違法不究、執法不嚴的現象經常發生,卻少有人問津。學校體育工作和改革,尤其在農村,很大程度上還依賴于人治。例如,對學校體育經費,《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只做了一些原則的規定,如“把學校體育經費納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經費預算”,“應當安排一定數額的體育經費”,“在經費上盡可能對學校體育給予支持”等。但學校體育經費具體給多少,還是有關領導說了算。張校長重視學校體育工作,就可能多給一點,李校長不太重視學校體育工作,就可能少給一點。如果體育教師膽敢提出不同意見,就用“要顧全大局”、“服從整體規劃”等大話來壓你,如果不服就給你“穿小鞋”,甚至搞打擊報復。
要改變學校體育改革尤其是農村學校體育改革因領導的好惡而變化的局面,必須構建農村學校體育各主體的主體意識,依法治教,依法治體,真正做到:第一,完善現有的教育制度和法律,制定新的制度和法律,具體明確農村學校體育中各個主體的權利和義務以及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第二,加強制度和法律的宣傳,喚醒農村學校體育改革中各主體的主體意識,增強他們、特別是教師主體的法律意識,用法律維護學校體育的地位和教師自身的利益與地位。第三,全社會特別是廣大農民加強對教育執法活動的監督,推進依法改革,維護司法公正。
3.2 整體推進,倡導終身體育,促進農村人口的全面發展:辯證聯系的思想要求用整體的觀點來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一方面,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沒有部分便沒有整體;另一方面,整體的屬性、功能并非各部分屬性、功能的簡單相加,而是具有新的特征和功能的整體。
>> 我國農村職業教育研究熱點的知識圖譜 我國遠程教育研究熱點知識圖譜 我國近十年美術教育研究熱點知識圖譜 我國近年幼兒社會性教育研究的熱點知識圖譜 2000~2014年我國幼兒園教師專業倫理研究的熱點知識圖譜 基于知識圖譜的智慧教育研究熱點與趨勢分析 國內主題詞表研究的熱點與趨勢:基于詞頻統計與知識圖譜方法 我國同性戀研究的知識圖譜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研究的知識圖譜分析 基于知識圖譜的我國傳統村落文化建檔保護研究述評 全民健身視角下我國幼兒體育研究的知識圖譜分析 基于知識圖譜的國內學習分析研究熱點及趨勢分析 自尊研究熱點知識圖譜 基于知識圖譜的圖書館服務創新研究熱點與前沿分析 我國高等教育研究學術群體可視化知識圖譜構建與分析 基于CSSCI(2000~2011)的我國統計學學科知識圖譜研究 基于CSSCI(2000~2014)的我國檔案學學科知識圖譜研究 關于我國1992~2016年內存數據庫研究的知識圖譜分析 我國教育技術學者合著網絡知識圖譜構建研究 基于CSSCI(2000―2011)的我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學科知識圖譜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2]秦長江,侯漢清.知識圖譜――信息管理與知識管理的新領域[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9(1):30-37,96,47-51.
[3]潘黎,王素.近十年來教育研究的熱點領域和前沿主題――基于八種教育學期刊2000-2009年刊載文獻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的計量分析[J].教育研究,2011(2).
[4]易高峰,劉盛博,趙文華.《高等教育研究》研究熱點及其知識基礎圖譜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10).
[5]吳萬偉.“慕課熱”的冷思考[J].復旦教育論壇,2014(12):10-11.
[6]Chen C.CiteSpace II: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03): 359-377.
[7]鐘偉金,李佳.共詞分析法研究,(一)共詞分析的過程與方式[J].情報雜志,2008(5):70-72.
[8]陳悅,陳超美,劉則淵,胡志剛,王賢文.CiteSpace知識圖譜的方法論功能[J].科學學研究,2015(2):248.
[9]武法提.論網絡課程及其開發[J].中國電化教育,2006(2):71-73.
[10]李康.網絡課程的含義及其教學設計的問題[J].中國遠程教育,2006(9):46-47.
[11]陳庚,丁新,袁松鶴.網絡課程要素分析及建設[J].開放教育研究,2008(6):77-78.
[12]楊彥軍,郭紹青.E-Learning學習資源的交互設計研究[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2(1).
[13]曹衛真.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絡課程資源建設的策略[J].中國電化教育,2007(4):67-68.
[14]袁小紅.基于網格技術的共享型專業教學資源庫的技術框架――以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示范性院校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為例[J].電化教育研究,2008(4):62-67.
[15]胡小勇,徐旭輝.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網絡課程的調研與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0(4):65-66.
[16]何伏剛,陳麗.網絡課程學習活動的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07(2):93-94.
[17]張羽,李越.基于MOOCs大數據的學習分析和教育測量介紹[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3(8):24-25.
[18]王文禮.MOOC的發展及其對高等教育的影響[J].江蘇高教,2013(2):56-57.
[19]顧小清,胡藝齡,蔡慧英.MOOCs的本土化訴求及其應對[J].遠程教育雜志,2013(5):4-9.
[20]瞿振元.以MOOC發展為契機促進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深度融合[J].中國高教研究,2014(6):3-4.
[21]王麗華.美國“慕課”的新發展及對中國的啟示――基于對斯隆聯盟系列調查評估報告的解讀[J].高校教育管理,2014(5):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