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07 20:58:4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關系營銷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顧客企業關系營銷
關系營銷是一個世界普遍的趨勢。絕大部分公司都在研究、評價、實施關系營銷的戰略和計劃,這些公司都在期望與他們最好的顧客建立強有力的關系。
但是,絕大部分關系營銷的文獻是從企業的視角出發的,很少是從顧客的視角出發的。如果僅從企業的視角出發,就不能形成互動、互利、互惠、相互依賴、互信的真正的關系營銷,建立的營銷忠誠可能是片面的或偽忠誠,如價格忠誠、方便忠誠、習慣忠誠、態度忠誠、功能忠誠,不能實現顧客真正的忠誠,形成的很可能僅僅是行為忠誠,而無心理忠誠。顧客忠誠是一個極為復雜動態的體系,因此本文是從兩個視角出發來分析關系營銷來實現顧客忠誠并提出了相應的措施。
從顧客的視角來看顧客與企業關系
關于顧客行為的一般文獻都認為目標導向的顧客行為是由動機或需要所驅使。顧客之所以要與企業建立關系,或者說有意識地重復購買某家企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是為了實現某種關系的需要,并且從這個關系中獲益。消費者把關系看作是實現自己目的的手段。
格溫納、格利姆勒以及特納從顧客的視角對關系利益進行了廣泛的研究,把顧客從公司獲得的利益分為四類:社會利益(b1),涉及到顧客與單個雇員關系的情感部分,即顧客享受到與雇員之間融洽積極的關系,認為這種交往是一種樂趣和把雇員看作老朋友。我認為還要涉及到品牌利益,社會對個人身份的認可和某個群體的歸屬感;心理利益(b2),降低不確定性和風險,對公司的產品和品牌具有信心。主要是從信任的視角來分析的;經濟利益(b3),顧客可以從關系中獲得的金錢和非金錢的好處。金錢的好處有獲得價格折扣、數量折扣、贈品等經濟實惠。非金錢的好處有節約時間和成本,減少購物的復雜性,對產品或服務積極的體驗和感覺;特殊待遇利益(b4),如產品或服務的提供者向顧客提供的定制服務。
按照索斯頓·亨尼格—梭羅、凱文·P·格溫納和德懷恩·D·格利姆勒(1999)的觀念,從兩個緯度來進行劃分企業與顧客關系類型,分別是顧客通過關系獲得的利益和選擇的自由度。把顧客與企業的關系分為兩種,一種是“基于貢獻”的關系,另一種是“基于約束”的關系。如圖一所示:
無論是否可以自由轉換,顧客認為保持與企業的關系可以獲得巨大的利益,這類關系就是基于貢獻的關系。當無轉換選擇時,顧客與企業保持關系只能獲得微小的利益,這類關系是一種基于約束的關系。這種關系可能是由于契約或轉換壁壘的障礙,使消費者不得不保持關系。
第一種類型的關系涉及到核心產品或者核心服務有密切聯系的利益。第二種類型涉及到與關系本身有關并僅僅與單個交易的質量發生外部聯系的利益。巴恩斯把基于顧客關系需要的滿足和優質關系利益交付的顧客——公司的關系看作是真正的關系。當競爭產品或服務之間幾乎沒有差別,或者消費者即使在使用后也很難對產品或服務做出評估,那么第二種利益就很重要。從戰略上講,由顧客——公司關系相互作用派生出來的利益非常重要,因為復制這些利益是非常困難的,這有利于公司創造競爭優勢。
根據以上的分析,基于貢獻的關系是供應商最感興趣的也是他們最需要的,因此我們要實現顧客忠誠,必須擴大上述的四種利益,并且這些利益必須要大于顧客從競爭對手那里獲得的利益,使顧客認識到和公司建立良好的關系可以獲得比競爭對手更多的好處和利益。即B=max(∑bi)(i=1,2,3,4)和B﹥Bt(t表示競爭性的供應商),這兩個條件是實現基于貢獻的關系同時所必備的。
本達普迪和貝利繼續對“基于貢獻”的關系和“基于約束”的關系的區別,并說明這兩種關系的決定因素?;诩s束的關系被認為是來源于顧客對公司的依賴,而基于貢獻的關系被認為是顧客對公司的信任。在基于貢獻的關系中企業的非機會主義行為加強了這種良好的關系。他們把顧客與公司的關系的決定因素是對顧客對公司的依賴和對公司的信任。這一點將在下一部分的從企業的視角得到認同,信任和依賴無論是顧客的視角還是從企業的視角都是雙方互動的。關系從來都不是單方面的。
服務部門對心理利益尤為重要,這是與營銷中的信任結構的關鍵地位是相一致的,顧客對供應商的信任是建立在信任的關系基礎之上。公司的信任可以通過產品的質量擔保書,增加對顧客、產品和服務的投資來增加顧客的忠誠。
擴展社會利益,最為重要的方面是與顧客建立友誼,企業必須在與顧客建立良好友誼時堅持如下原則:情感支持原則,尊重個人的隱私原則和對其他友誼的容忍,有所為有所不為(是有限制的,主要是成本的原因)。更為重要的是企業必須對與顧客接觸的雇員進行培訓,以便在接觸過程中展示這些原則。
在促銷進行拓展顧客的經濟利益和特殊待遇時,必須考慮到如下的問題:一是為顧客提供這些待遇時成本多少比較合適;二是考慮到是否會助長顧客的機會主義行為,降低顧客忠誠;三是考慮到那些沒有涉及到這些待遇的顧客,可能會認為受到不公平待遇,但他們同時又認為自己是忠誠顧客。
不僅如此,企業必須考慮到滿足顧客多方面利益的整體性方案,而不僅僅滿足某一方面的利益。而且實施這種關系戰略不僅僅要考慮到單個顧客需要還要考慮到關系的細分市場。菲利普·科特勒劃分了5種不同的層次:基本型:銷售人員出售商品,但不再與其接觸。反應型:銷售人員出售商品,并鼓勵顧客有問題或不滿打電話給公司??煽啃停轰N售人員主動打電話詢問產品使用情況并向顧客征集改進產品的建議。主動型:銷售人員經常與顧客聯系,討論改進產品用途或新產品開發建議。合伙型:公司與顧客一直相處在一起,找到顧客的消費方式或引導顧客消費的途徑。供應商按照這個視角進行分類,采取不同的策略分而治之。關系利益的組合必須依賴于特定的市場環境。
從企業的視角來看公司與顧客的關系
從一開始,關系營銷理論就是立足于供應商的視角。關系營銷一詞是1983年首先引入文獻的,1985年巴巴拉·杰克遜在產業市場營銷領域提出這個概念,認為:“關系營銷是指獲得、建立和維持與產業用戶緊密的長期關系?!睜I銷大師科特勒說:“在這個新的變化的世紀里,企業唯一可以持續的競爭優勢是它與消費者、商業伙伴及公司員工的良好關系。我們認為,關系營銷是識別、建立、維護和鞏固企業與顧客及其他利益相關人的關系的活動。關系營銷的實質是在買賣關系的基礎上建立非交易關系,以保證交易關系能夠持續不斷地確立和發生”??铺乩照J為:企業營銷應成為買賣雙方之間創造更親密工作關系和相互依賴關系的藝術。
事實上顧客忠誠是很難進行定義的,總的說來,測量顧客忠誠有三種方式:行為測量;態度測量;合成測量。行為的測量,考慮到一致、重復的購買行為,作為一種忠誠的指示器,但問題是重復購買的行為并不總是心理對品牌忠誠的結果。例如,一個旅行者可能待在某家賓館是因為它具有最便利的位置。當一家新的賓館出現,他們馬上轉變行為。這樣重復購買的行為并不意味著承諾。
態度測量是使用反映附加在忠誠的情感和心理之上的態度資料,涉及到顧客是否與企業建立真正的關系。態度的測量與忠誠的感覺、承諾、忠貞聯系在一起。
第三種測量方式是兩種方式都用。就是利用兩種緯度去測量顧客忠誠,通過顧客產品的偏好,品牌轉換的傾向性、購買的頻率、最近的購買、購買的總量用態度、行為兩個緯度去測量顧客忠誠,增加了顧客忠誠的預測準確性。用兩個緯度去測量顧客忠誠的方式可以在服務領域諸如零售、娛樂、旅館、航空等使用和支持,對他們而言是一種有重要價值的工具。
Jones和Sessar(1995)認為,顧客忠誠度不僅包括顧客對所購買的產品和服務的滿意程度,更重要的是他們繼續購買產品和服務的可能性。James(2002)認為,顧客忠誠度不僅僅是一種行為——購買頻率、錢包份額、口頭傳播等,更重要的是,顧客與公司接觸交往時的感受和情感體驗,關鍵在于將行為的聯系轉化為具有情感特征的聯系,使之具有信任、信賴、社區感、共同目標、尊重、依賴等內涵。從這里可以看出來,他們包括了顧客的視角和企業的視角。對此做出全面分析的是摩根,他在關系營銷的承諾——信任模型中認為關系的建立過程是從根本上是由關系的內容所塑造的。在任何營銷關系中,所有的參與者都在某種程度上體驗和參與了經濟、資源和社會的交換。
我們知道顧客忠誠與企業的盈利有中正相關的關系。Reichheld和Sasser(1990)發現一家公司顧客保留在現有的基礎上提高5%,它的盈利增長25%到85%之間。Gould(1995)通過他的研究鞏固了顧客忠誠的盈利率,支持了ReichheldandSasser他們二人的發現。
顧客的忠誠導致盈利的增加,這主要是通過減少營銷成本,增加銷售,減少運行成本取得的。忠誠的顧客因為價格很少轉換,他們比非忠誠顧客購買更多(ReichheldandSasser,1990)。Raman(1999)指出,忠誠的顧客作為一種神奇的力量在發揮作用,主要是通過推薦和口頭傳播。這些合作伙伴關系的活動,對公司而言是最好的可利用的廣告。忠誠顧客可能會通過購買更多份額和更加頻繁購買。BowenandShoemaker(1998)發現忠誠顧客比非忠誠的顧客購買更多的食品和飲料。最后,忠誠顧客服務的成本低,因為他們了解產品,只需要更少的信息。他們可以作為公司的兼職雇員進行工作。這樣忠誠的顧客不僅要求知道很少的信息,而且他們還可以作為別的顧客的信息來源。
羅伯特·M·摩根、泰米·N·克拉遲費爾德和拉塞爾·雷斯提出了顧客忠誠項目的關系模型。如圖二。
經濟內容是指包括參與關系的經濟利益和成本。資源內容,關系各方參與長期關系是為了保證得到他們無處得到的資源,如顧客會尋求品牌、稀缺的產品或感覺很好的服務,而企業會尋求寶貴的分銷機會、更高的銷售額、信息反饋等,雙方都希望通過關系增加他們的競爭力。兩者之間通過依賴、戰略利益、互惠與公正,在資源內容上實現了雙方的承諾。社會內容是指一個培養溝通、誠實、公平交易和對關系伙伴認可的社會環境。
如圖二所示,實施顧客忠誠項目有如下的結果:顧客保留、顧客份額(產品溢價、交叉銷售、增量銷售)、顧客推薦、合作、降低促銷費用、降低產品開發費用,這些都加強了企業的競爭優勢和提高了核心競爭力。
企業要實施顧客忠誠項目,必須從三個方面出發,即經濟內容、資源內容、社會內容。這些和從顧客的視角幾乎是一樣的,從而實現了關系是相互理解和互利的。一般說來,主要是從產品、顧客、服務的角度來實施這三方面的內容。(見表一)
無論是從顧客的視角還是從企業的視角,他們的目標是一樣的——建立關系,只是角度不同而已,都把關系看著實現雙方各自目的的手段。雖然他們之間還存在著距離溝,存在著相互排斥的東西,這是因為雙方的利益立場根本不相同,但企業的實施項目卻體現了雙方的目的,即是為了從中實現各自的利益。這可能是未來的研究方向。
實施顧客保留項目要堅持顧客導向,評估顧客滿意度,追蹤服務質量,努力實現顧客四種利益,在這基礎之上實現企業的利益。在實施顧客保留項目中一定要遵循規劃、準備、測試、分析的過程,因為實施關系營銷需要付出成本,避免給企業造成更大的損失。
參考資料:
[關鍵詞]關系營銷;人際關系;制度安排;交易成本
一、關系營銷觀念的興起
從大市場營銷概念衍生、發展而來的關系營銷是由美國營銷學者巴巴拉•杰克遜于1985年首先提出的。關系營銷的產生和發展同時也得益于對其他科學理論的借鑒、對傳統營銷理念的拓展以及信息技術浪潮的驅動。關系營銷對其他科學理論的廣泛借鑒主要來自系統論、協同學的役使原理和傳播學的交換理論。菲利普•科特勒在其《營銷管理》第六版中對關系營銷作了詳細的論述,從而使關系營銷的理論在全世界得到廣泛的傳播。對于關系營銷,沒有統一的定義。著名的美國營銷專家菲利普•科特勒稱“關系市場營銷是買賣雙方之間創造更親密的工作關系與相互關系的藝術”。巴利從服務業角度來下定義:“關系營銷就是在各種服務組織中有吸引力、保持和改善顧客關系”。克里斯托弗•佩恩把關系營銷看作是市場營銷、顧客服務和質量管理的綜合。摩根和亨特則提出了最寬泛的定義:“關系營銷就是旨在建立、發展和保持成功的關系交換的所有營銷活動”。而較綜合的觀點則認為關系營銷是指企業通過與主要合作伙伴之間,如供應商、顧客、經銷商等構筑起長期的、滿意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通過互利交換及共同履行諾言,使有關各方實現各自目的,從而謀求共同發展。
二、關系營銷的經濟學淵源
關系營銷的實質是在買賣關系的基礎上建立非交易關系,以保證交易關系能持續不斷地確立和發生。而關系營銷的關鍵是做到顧客滿意。弗蘭克•索尼提了關系營銷的10條準則:①共存共榮,雙方獲利;②互相尊重,和諧一致,富有人情味;③誠懇守信,坦誠相待;④目標明確,合作關系建立前有明確目標;⑤長期合作,不基于短期優勢,基于長期機會;⑥了解對方,深入了解對方的文化背景;⑦最佳合作,雙方為最佳合作狀態而努力;⑧經常溝通,及時解決問題,消除誤會;⑨共同決策,不強加于人,雙方自愿;10長期延續,關系長期延續。以上準則處處體現了買賣交易各方之間關系的重要性,理解關系營銷的概念,關鍵也在于理解“關系”的內涵。東亞各國,尤其是我國歷來非常重視人際關系的重要作用。但隨著東亞金融危機的爆發,東亞注重關系的發展模式被西方定名為“裙帶資本主義”。我國長期存在利用關系謀取私利的現象,而且這種現象十分普遍,在幾乎所有國人的眼里,關系是一個與行賄受賂、以及不平競爭等聯系在一起的字眼。但在現實生活中,雖然關系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它卻客觀存在,人們無論做什么又確確實實離不開各種各樣的關系。經濟學為分析社會現象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因此有必要對關系作經濟學內涵的分析。
不同的學科由于分析的角度不同,對關系的理解會有明顯的不同。從制度經濟學的角度,關系可以被看作是一份沒有付諸文字但卻又早已被人們所默認的非正式契約,由于任何契約都是關于簽約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的安排,通過這份非正式的契約,關系雙方可以建立起對彼此行為的穩定預期。由于社會輿論、道德等壓力的存在,以及伴隨而來的對違約行為的社會制裁,這些制裁包括名譽與信用的損失、失去合作伙伴等等,從而使得關系契約具有了自我實施的基礎。新古典經濟學等傳統的經濟分析局限于資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在傳統的分析框架中契約安排作為一類現象一直受到輕視,對關系的理解從來沒有被放到適當的位置上。如果所有的交易成本都為零,科斯定理的一個重要引申是不論生產和交換活動怎樣安排,資源的使用都相同。這意味著在沒有交易成本的情況下,生產和交換活動都只是由市場看不見的手引導的。但是組織或各種制度的安排確實存在,而且為了解釋它們的存在和變化,必須把它們視為在交易成本的約束下選擇的結果。交易成本可以看作是一系列制度成本,包括信息成本、談判成本、擬定和實施契約的成本、界定和控制產權的成本、監督管理的成本和制度結構變化的成本,簡言之,包括一切不直接發生在物質生產過程中的成本(張五常,1992)。關系契約普遍社會化后,一系列人際關系契約聯結成的人際關系網就形成為一種制度安排。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節約(林毅夫,1999),人際關系作為制度安排的一種也具有明顯的節約的功能。要進行交易首先要有明確的私有產權,其次要有關于交易的信息。傳統的經濟學假設信息對于買賣雙方是完全的,這與現實不符合,在現實中買賣雙方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對稱,而信息對于一個市場的運行是相當關鍵的,一個面臨信息問題的市場交易絕不可能繁榮。發達的市場信息傳遞系統也發達,而不發達的市場信息傳遞系統也不發達。如果信息在買賣之間存在明顯的不對稱,機會主義行為就會產生,進而導致缺乏普遍的信任基礎。如果社會缺乏信任基礎,關系就能夠起到間接地傳遞信息的作用,同與自己有關系的人進行交易,可以有效地約束機會主義行為,降低交易不確定性,增加交易的數量。交易成本是源于交易的不確定性的,不確定性越大則交易成本越高。如前所述,產生交易成本的環節非常多,關系的存在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例如關系這種非正式的契約的存在可以減少談判的時間和談判的難度,從而能夠以較少的交易成本簽定正式的合同契約。當一個社會普遍對關系進行投資,投資越大則違約成本越大,進而機會主義行為越少。關系是一張與一般的契約不同的契約,它的獨特之處在于關系可以被看作能夠帶來長期收益的產品(董志強,2000)。建立關系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對人力資本進行投資的過程,而在舒爾茲和羅默等人的論述里,人力資本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對關系進行投資的最終目的是建立關系和發展關系,并利用這些關系為自己服務,從某種意義上講,建立并發展關系猶如品牌的培育,一旦擁有,其溢出效應會十分明顯。
當然關系的作用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有增加交易和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又有普遍存在于東亞各國的利用關系來謀取局部利益而損害整體利益的機會主義行為,降低了宏觀經濟整體的運行效率。例如中國人把大量的時間花在“走后門”上面。
人們之間的關系有自我強化的作用,當人們的交往越來越頻繁,兩兩之間的關系也越來越多,逐步產生了網絡效應,形成了人際關系網。在人際關系網里面的人越多則關系網發揮的作用就越大,而關系網中的每個成員可從中獲得的利益也更多,獲得的利益越大則脫離關系網的動力越小,最終是人們違背關系這種非正式的契約的可能性越小。從上面的經濟學分析中看出,關系的存在是人們在交往中自然選擇的一種制度安排,可以把關系分解成搞好生意關系和靠關系走后門等兩類(DouglasGuthrie,1999)。前一種關系降低了交易不確定性和交易成本,后一種關系常常導致資源的錯誤配置,抬高交易風險和成本。
企業怎么處理好各種關系是企業必須要解決的一個難題。有美國戰略家認為:“在全球大多數企業中,全力以赴掠奪或競爭的時代結束了,代替掠奪或競爭的是,許多各國公司正在認識到他們必須相互合作去競爭。”精明的市場營銷專家和企業家們不再把顧客、制造商、經銷商、同行企業視作對立面,而是視為合作伙伴,試圖與他們建立一種長期信任和互利的關系,雙方通過不斷承諾和提供高質量的產出、良好的服務、公平的價格,以及加強經濟、技術、社會聯系來建立伙伴關系,并且在相互合作中加深信任、了解和關心,進一步發展這種伙伴關系,以此來實現雙方的長期互利。實踐證明,保持良好的關系可以增加雙方信任度和品牌忠誠度,促使市場固定化,大大減少交易成本,節約交易時間,獲得遠比單純追求每筆交易成功大得多的利益。關系市場營銷正是適應這種形勢的要求而產生。從這個意義上講,關系營銷產生并存在是有其理論依據并符合現實經濟的需要的。
三、關系營銷在我國的適用性
前面已經講過,制度都具有節約功能,但不同的制度具有的效率本身是有差異的,不同制度安排之間存在著潛在的競爭。效率比較高的制度安排往往有更強的生命力,如楊小凱就認為以英美為首的普通法系就比法國為代表的大陸法系有更強的靈活性。關系與法律作為不同的制度安排,二者具有競爭的關系,可以相互替代。在需要解決的問題既定的假設下,如果人們較多地選擇關系作為解決問題的手段,相應地就會較少地采用法律作為解決問題的手段。
但通過關系解決問題意味著與通過法律解決問題的對立。在缺乏立法的國家,人們更多地依靠關系。但即使在有法律的情況下,人們也會在通過關系解決問題與通過法律解決問題之間進行成本收益的權衡。如果同樣可以達到雙方滿意的結果,而通過關系解決問題的成本較通過法律要低一些,那么人們就會選擇通過關系來解決問題(董志強,2000)。中國在長期的博弈中選擇了關系作為解決交易問題的重要手段。而制度一旦形成后就存在路徑依賴的特性,具有自我強化的趨勢。當我國開始主要利用關系來解決各種交易問題時,關系作為一種制度安排就不斷被強化,于是我國逐步演化為一個獨特的關系社會。在我國歷來有和氣生財、童叟無欺、信、義、仁愛等古樸的理念,這些中華民族的優良理念和道德規范為關系營銷的運用也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我國改革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制度變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利用關系搞好生意關系和靠關系走后門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而靠關系走后門這種機會主義行為會隨著我國法制建設的完善而得到約束。而利用關系搞好生意由于我國本身是個關系社會的特點越來越顯得重要,它不會由于法律的完善而走向消亡,恰恰相反,一方面我國的法制建設決不會在短短的時間里就得到徹底的完善,另一方面,利用關系搞好生意關系作為一種制度安排有促進交易、節約交易成本的作用,所以利用關系搞好生意關系會在我國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超級秘書網
據美國汽車工業調查,一個滿意的顧客會引發8筆潛在的生意,其中至少有一筆成交。一個不滿意的顧客會影響25個人的購買意愿。爭取一位新顧客所花的成本是保持一位老顧客所花費的6倍。另外當今世界新產品出現速度加快,市場競爭也進一步加劇,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更易發生變化,顧客忠誠度降低。而開展關系營銷則可以使企業廣結人緣,同公眾搞好關系,取得人和,從而保持和發展顧客,減少交易成本,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梢?關系營銷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而產生的,它是現代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的產物。
而代表以后發展趨勢的新經濟是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之上的,更加重視消費者的終身價值以及股東利益,營銷上注重以人為本,通過實際行動來創立品牌,努力保持和開拓客戶資源,追求的是差異化、個性化、網絡化和速度化。在中國經濟發展的現階段,正確運用關系營銷是企業成熟的特征,因為營銷就是要研究圍繞交換活動而發生、而變化的各種關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公司與顧客的關系,同時也包括公司與競爭者的關系、與供應商的關系、與政府的關系以及公司內部關系,這些關系的建立、維持與推進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企業的營銷是否成功,也會造成企業營銷效益的好壞。
[參考文獻]
[1]馬迎賢.關系營銷若干問題的探討[J].經營與管理,1999(3).
[2]齊智慧.營銷新論———關系市場營銷[J].銷售與市場,2000(8).
關鍵詞:關系營銷關系營銷的原則關系營銷的做法
關系營銷是以系統論和大市場營銷理論為基本思想,將企業置身于社會經濟大系統中來考察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認為企業營銷是一個與消費者、競爭者、供應商、分銷商、政府機構和社會組織發生互動作用的過程。企業營銷的核心是正確處理與這些個人和組織的關系,將建立與發展同相關個人和組織的良好關系作為企業市場營銷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關系營銷是為了適應市場競爭的新變化而產生的。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認識到,企業作為一個經濟組織,其存在的目的是為社會創造價值和財富,滿足人們的需求,競爭只是作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手段之一,但并非最佳策略。當企業之間日益相互依賴,最終成為一個事業共同體時,企業間必將用優勢互補的合作關系來取代過去你死我活的殘酷競爭。合作代替競爭能夠帶來資源共享、分擔成本、分散風險等多種好處。關系營銷正是基于此而提出的。
同傳統營銷相對比,關系營銷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雙向交流。關系營銷的中心是贏得顧客忠誠,維系顧客。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讓顧客與企業之間進行相互的信息傳遞。企業要把關于自身及其產品的信息傳遞給顧客,同時還應注意傾聽顧客的意見和感受,這樣才能使顧客有一種被尊重的感覺,才能對企業產生信賴。
協同動作。關系可分為對立性關系和協作性關系兩種。關系營銷旨在消除企業與其他組織及個人和企業內部業已存在的對立關系,使其轉化或建立起相互信任、互助合作的關系。
互惠互利。這是良好關系建立的前提和基礎。要想維系與對方長期友好、合作關系,關系雙方中的任何一方在思考問題及做出決策時,都要盡可能的考慮到對方的利益,而絕不能單純的從自身角度出發。任何一方的利益得不到滿足,雙方就不可能有良好關系的存在。因此,關系營銷的關鍵之處就是要找到雙方的利益共同點,并努力使共同的利益得以實現。
反饋機制。企業要真正搞好關系營銷,需建立專門的機構,用來連接關系雙方,借以了解企業環境的動態變化,收集企業合作方的反饋信息,追蹤各利益相關者的態度,從而改進技術、改進產品和服務。
從上可見,企業若能運用好關系營銷,最終能使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那么企業如何去加以應用呢?筆者認為,主要應遵循以下原則:
主動。即主動溝通,在當今這種新的經濟時代中,每個企業都在主動地向客戶發出訊號,爭取先于競爭者找到長期合作的伙伴,而每個客戶都會面臨著選擇哪家企業與之長期合作的問題,這就形成了企業之間在尋求長期合作伙伴方面的競爭。主動溝通,除可搶得先機之外,更主要的是表明了企業想與對方合作的真誠的態度,給對方發出了一個想與之合作的信號,這樣才能找到合作者。
雙贏。即共謀利益。這是雙方能否長期合作的基礎。關系營銷存在的最重要的原因是關系雙方相互之間的利益互補。如果沒有各自利益的實現和滿足,雙方就不會建立起良好的關系。真正的關系營銷就是要達到關系雙方互惠互利的“雙贏”境界。
信諾。即信守承諾,在關系營銷中,企業無疑要對對方許以種種承諾,諸如“三包”售后服務,讓利等等,借以建立和保持與關系各方的長期友好關系。然而問題的關鍵是要兌現這些承諾,千萬不能開“空頭支票”,所謂“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任何失信于人的企業是不會有真誠合作者的,這就如同一個失信于人的人不會擁有真正朋友一樣。
真誠。即真實、誠懇。良好的合作關系是建立在雙方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基礎之上的。要想取得對方的信任,首先要有一個虔誠的態度,要真心實意的與對方合作,任何“虛情假意”都難以取信于人,所謂“心誠則靈”。同時,還要實事求是的將自身的信息傳達給對方,而不能有任何欺騙。
人本。即以人為本。這是企業在協調內部關系時應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顧客所購買的通常超過產品或服務本身,他們買的是整個銷售系統、定價策略、制造、服務政策、資料處理等等。這其中的任何一項都可能扮演關鍵角色。重要的是如何去協調公司中的各個部門,以便更有效地滿足客戶的需求。以人為本的原則,正是以此為出發點,給員工以關懷、信任并賦予權利,使員工不但能夠忠誠于企業,更重要的是使員工在更大程度上實現自我價值,效力于企業。
快速。即快捷、迅速。這里主要指對關系各方所提出的問題、意見等要做出及時處理,處理的結果要及時反饋給對方。任何企業在營銷中都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引起對方的不滿甚至于抱怨。如果我們能夠以積極的態度正視這些問題,以快速、合理的方法去解決這些問題,最終給對方一個滿意的答復,一般說來都會得到對方的諒解,甚至于使對方對企業更加信任,所謂“變壞事為好事”。而若采用一推二拖的辦法,則往往會使問題的性質發生轉化,從而造成更加嚴重的不良后果。
企業在開展關系營銷時,通常可采取以下做法:
會員制。即吸納部分顧客為企業會員,以期與之建立長期、穩定的關系。在吸取會員時,既可采取免費入會的辦法,也可采取交費入會的辦法,對會員顧客在購買時給予適當的優惠或一定的“特權”,從而使他們忠實于企業。當然,對交費與免費會員在待遇上應有所區別。
累進制。即對那些頻繁購買以及按穩定數量進行購買的顧客給予獎勵。具體做法是,企業可分別制定幾個界限,當顧客累計購買數量超過某一界限時,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對超過不同檔次數量界限的顧客,給予幅度不同的獎勵,以促使顧客長期購買本企業產品。
主題制。即以特定消費者群體的生活方式為依據,確定營銷的核心思想,提出鮮明的主題,并按相關原則,打破行業界限,圍繞主題組合展品,開展活動、延伸經營的一種手段。
體驗營銷。即通過使顧客的精神得到滿足而達到營銷的目的,更重視消費者的感覺。這里的體驗可分為:感觀體驗、情感體驗、思考體驗、行動體驗和關系體驗。作為我國的企業而言,在建立品牌方面也要時刻想著給消費者提供什么樣的體驗,給消費者的感覺如何?只有這樣才能將自己的品牌與顧客建立良好的關系。
定制營銷。即根據每個顧客的不同需求制造產品并開展相應的營銷活動。其優越性是通過提供特色產品、優異質量和超值服務滿足顧客需求,提高顧客忠誠度。依托現代最新科學技術建立的柔性生產系統,可以大規模高效率地生產非標準化或非完全標準化的顧客化產品,成本增加不多,但可使企業同時接受大批顧客的不同定單,并分別提供不同的產品和服務,在更高的層次上實現“產銷見面”和“以銷定產”。實行顧客化營銷的企業要高度重視科學研究、技術發展、設備更新和產品開發;要建立完整的顧客購物檔案,加強與顧客的聯系,合理設置售后服務網點,提高服務質量。
結構營銷。即企業尋找一個其產品功能與本企業所提供的產品功能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進行對接的合作伙伴,以完成一個對雙方都有利的營銷任務。這種做法,由于合作雙方產品功能的對接,因此,雙方形成了命運共同體,從而可建立起友好的協作關系。
結構營銷需要營銷者做到的就是明確了解客戶需求,掌握行業發展方向,并能及時反映市場狀況,才可以做到用自己最有限的資源融合最多的可以融合的資源,使雙方能同時達到滿意。
關鍵詞:交易費用原理;收益遞增原理;顧客關系營銷
1顧客關系營銷運用的兩種原理
1.1交易費用原理
交易費用是經濟系統運行的成本。根據交易費用經濟學,交易雙方如果要達成協議,必須相互了解,將可能提供的交易機會告訴對方,這種信息的獲得和傳遞需要耗費時間和資源。從契約的過程看,交易費用包括了解信息的成本、討價還價和決策成本以及執行成本和控制成本。盡管企業在根據每位客戶的具體情況簽訂不同的協議時會加大交易成本,但實際上是根據客戶個性化需求,創造性地設計交易結構和買賣雙方都為支持對方而進行的投資,繼而形成一種持續性的依賴關系,這種治理結構從長期的角度有助于交易成本的降低,而且客戶關系的長期運營肯定會帶來預期的回報。
1.2收益遞增原理
亞當斯密認為,當分工與專業化的深度和廣度增加時,平均收益隨之增長;而分工與專業化的發展帶來的創新機會的增長,又促進新工具的設計和推廣,這又進一步導致了分工和專業化這個“收入與分工”共生演化的過程與原理恰好解釋了客戶關系營銷的盈利原理。企業對核心客戶提供優厚的價值,他們會回報以業務量的增長與新客戶的引薦使企業利潤增加,市場擴大,而盈利后的企業會不斷提高價值創造水平,則又使這些客戶重復購買或增加客戶的購買量,而且往往企業為核心客戶服務的成本遠遠小于他們給企業的貢獻量,如此企業的成長就進入一個良性循環。若某個企業先行抓住市場中的優質客戶,其他企業只能毫無希望地尾隨其后了,這就是客戶關系營銷的收益遞增原理。
所以客戶關系營銷通過幫助企業發現核心客戶,優化資源配置,推動企業步人良性循環發展的軌道而為企業客戶雙方帶來交易費用的節約與效益的增加,使雙方收益遞增。
2顧客關系營銷策略
(1)首先是從戰略高度上,房地產企業應樹立起關系營銷觀念。房產商應正視客戶的利益和沖突,特別是要積極主動地處理客戶問題,不但要重視服務人員的服務過程質量,更要重視服務結果對客戶滿意程度的影響。這首先要樹立關系營銷的理念,理念往往是解決的總開關。接著甄別顧客關系類型,有針對性地實施營銷策略。房產商必須根據顧客的關系深度、層次加以甄別,不致于分散營銷力量。在各種類型的顧客中,發展商要識別最具有價值的業主,并獎勵貢獻大的顧客。通過有效的溝通使顧客了解獎勵方案,讓他們知道房產商可以提供哪些長期利益,促使他們改變行為方式,做房產商的??秃托麄髡摺*?/p>
(2)了解顧客需求,準確進行市場定位。房地產企業應該充分了解消費者的需求,按照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來的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求可以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這五類需求由低層次到高層次,每一個需求層次上的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都不一樣。房地產企業在了解消費者需求的基礎上,要不斷適應消費者的需求,進行市場細分并鎖定本企業的目標市場。對顧客的需求管理除了了解顧客需求和適應消費者需求之外,還應該主動引導消費者的需求,在觀念和行為上實施引導方案。如很多房地產企業打出旅游概念主題、體育概念主題、休閑概念主題等,使房產不再僅僅是滿足居住的房屋,而且也變成一種滿足人們休閑、愛好和生活理想,乃至體現個人地位的物質實體。這種營銷方式其實就是先讓消費者具備了對某種消費的觀念,然后再推出符合這種需求的產品而取得成功的。
(3)正確處理客戶投訴,獲得客戶信息。處理客戶投訴是企業的被動行為,但在被動中應有主動措施,企業要將失誤或者錯誤導致的客戶失望轉化為新的機會,讓客戶感到企業做的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長遠、可靠和有保障的。企業在處理客戶投訴時,良好的處理態度、及時的行動能夠獲得客戶的信任和良好的口碑宣傳。即使不是由于企業的過錯造成的問題,企業也應該說明情況,及時消除誤會,如果企業能幫助顧客解決面臨的困難就更好了。在解決過程中,即使犧牲企業的一些眼前利益,從長遠來看也是值得的。研究顯示,一個滿意的顧客會向三個人講述買了件好產品,而不滿意的顧客卻會向十個人進行抱怨;如果抱怨能夠得到迅速解決,95%提出抱怨的顧客還會買公司的產品。因此,有見識的房地產公司不會盡力躲開不滿意的顧客,相反,他們盡力鼓勵顧客提出抱怨,而后再盡力讓不滿意的顧客重新高興起來。美國運通公司副總裁瑪麗安?雷斯繆森提供了這樣一個公式:更好地處理抱怨=更好的顧客滿意度=更高的品牌忠誠度=更好的業績。
(4)顧客參與。顧客參與是在整個營銷行為的過程中,充分利用感性信息的能力,通過影響消費者更多的感官來介入行為過程,從而影響消費者的決策過程與結果。人的感可劃分為看(See)、聽(Hear)、使用(Use)和參與(Participate)四個連貫的環節,房產商必須沿著這個連貫的環節,才能尋找出一條房地產業獨特的體驗式營銷道路。顧客參與的互動式關系營銷能真正打動顧客贏得機會,如對已預售別墅或高標準住宅,邀請業主共同參與監理,保證樓盤高質量地建設,使顧客感受到企業是在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從而真正留住顧客的心。
3提高服務質量
(1)全過程服務。全過程服務是在房地產售前、售中及售后的每一環節都對顧客進行細致而深入的服務。也就是從顧客產生購買欲望的那一刻起,到產品使用價值耗盡為止的整個過程,都對顧客細心的呵護,使顧客與自己的產品緊密相聯,讓顧客在每一個層面都感到完全滿意。
(2)全員服務。全員服務要求企業增強員工的服務營銷的群體意識和團對精神,并在企業內部形成新的服務關系。總經理為部門經理服務,各部門經理為銷售一線人員服務,銷售一線人員為顧客服務,從而形成一條以顧客為導向的企業服務鏈。企業全體員工都在不同崗位全心全意服務于顧客并以此作為工作信念和發展目標,在企業內部逐步形成以服務文化為核心的企業文化。
(3)特色服務。任何競爭手段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它的差異性。服務也一樣,沒有差別性的服務競爭等于沒有競爭。解決服務競爭的方法是建立差別服務形象,以創新的服務特色來區別于競爭對象,以創新的服務特色來區別于競爭對手。像現代城項目,在嘗試無理由退房后,又率先提出“10%回報無理由退房”,并付諸實施。
(4)承諾服務。在讓顧客滿意的經營理念下,許多企業將承諾服務作為戰略的核心環節,不僅使顧客在購買消費中感到滿意,而且這種滿意甚至可能超出顧客期望。像新華運的海潤國際公寓項目,從建筑到材料設備家具都事先做出了質量保證承諾。每一個購房客戶都拿到一份清單,附在合同中,使承諾得到了保障。
今后,隨著房地產市場的成熟和產品的供大于求,房地產業客戶服務理念的深化和企業品牌意識的強化,實施顧客關系營銷就會成為一種必然的要求,房地產業的顧客關系營銷也將取得長足的發展。超級秘書網:
參考文獻
[1]王霆,盧爽.關系營銷[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3.
【關鍵詞】關系營銷;建筑施工企業;客戶關系
建筑產品主要根據業主和顧客的功能要求進行設計和建造,屬于定制服務,建筑企業無法自行研發制造;建筑產品的交易由生產者與顧客直接進行,不存在分銷和流通環節;建筑產品主要采用競標報價方式確定承包價格,建筑企業無法自行定價;建筑市場的需求缺乏彈性,對促銷和廣告不敏感。因此,傳統市場營銷4P組合理論對建筑行業缺乏適用性。關系營銷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營銷將交易視作營銷活動的關鍵和終結的狹隘認識,面對日益殘酷的競爭挑戰,許多建筑施工企業逐步認識到關系營銷的重要性。
一、建筑施工企業關系營銷的本質
所謂關系營銷,是把營銷活動看成企業與顧客、供銷商、競爭者、內部員工、政府機構和社會組織發生互動作用的過程,旨在通過與之建立、發展、保持長期良好的關系,實現利潤目標。企業置身于社會大環境之中,其營銷活動的核心是正確處理與消費者、競爭者、供應商、分包商、金融機構、政府機構、社區以及公眾之間的關系。關系營銷的目的在于針對客戶目前與未來的需要,進行持續性地交流,讓客戶永遠成為企業的客戶、朋友與合作伙伴。關系營銷以溝通為基礎,通過持續有效的溝通建立信任關系,追求共贏與互利。建筑施工企業關系營銷的對象主要包括:
1.業主。業主是施工企業的主要客戶,客戶營銷的目的不僅是與其簽訂承包合同,更重要的是通過關系營銷和為業主提供超附加值的服務,與其建立信任關系,并使之成為企業的忠誠客戶。
2.員工。員工不僅是企業的人力資源,更是為企業創造價值的最關鍵、最活躍因素。沒有滿意的員工,就不會有滿意的顧客。員工營銷就是通過工資待遇、分配制度、升遷機會、工作環境、企業氛圍、內部溝通等環節的精心設計,提高員工滿意度,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3.協作者。包括設計公司、咨詢公司、監理公司等。通過正式的業務交往和非正式的關系溝通,增進了解,建立信任,實現互惠互利的協作目的,建立長期合作的伙伴關系。
4.分包與供應商。通過市場競爭選擇分包與供應商,可以合理配置資源,分散企業經營風險,降低企業成本。對分包商和供應商營銷的原則是利益同享、風險共擔、誠意合作、共同發展,而不應該為了暫時利益損害民期建立的互惠互利的合作關系,因為分包與供應商的經常變動會導致交易成本的增加,而長期合作伙伴會因為彼此信任、配合默契導致成本和風險的降低。
5.競爭對手。競爭對于營銷的目的是由惡性競爭走向聯合與合作,通過聯合投資、聯合投標、聯合承包和互相持股,以資金合作、技術合作、市場合作、股份合作等方式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實現共贏。
6.金融與政府機構。金融機構營銷的目的是建立信任關系、拓寬融資渠道,爭取資金支持,政府營銷的目的是在項目開發、工程投標、以及項目實施過程中取得政府部門的支持和協助,為市場營銷活動和項目實施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和社會環境。
二、建筑施工企業關系營銷的實踐途徑
建筑施工企業的關系營銷途徑可分解為客戶關系管理、重視公共關系和以服務建立關系三方面,其中客戶關系管理是基礎,重視公共關系是手段,以服務建立關系是核心。
(一)客戶關系管理
建筑施工企業投標階段的客戶關系主要由區域辦事處管理,項目實施階段的客戶關系由項目部管理,而項目部會隨著項目的完成解散,施工企業的客戶關系極易中斷和流失。通過營銷人員建立的關系一般以個人關系為主,容易隨著營銷人員的調動而變化和消失,建筑施工企業具有很大的流動性,人員調動比較頻繁,建筑施工企業史應該設法加強客戶關系管理,建立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將大量的個人關系升華到企業的關系資源。
一方面,建立客戶關系管理機構,設立有信譽的業主、供應商、分包商以及設計院、監理公司、中介咨詢機構的客戶檔案,由專門機構負責對其信息進行跟蹤收集,并通過滿意度調查、邀請參觀、定期拜訪、舉行活動等方式進行溝通和互動,與其建立持久的信任關系。另一方面,盡量保持營銷人員和項目部的穩定性,例如,在市場份額較大的地區設立機構精簡的區域分公司,項目部盡量實行區域化流動,人員盡量保持動態穩定。
(二)重視公共關系
公共關系是通過有一計劃地、持續地努力,建立并維持組織與公眾之間良好相互理解的行為過程,目的是與這些公眾之間建立互相信任的關系。建筑施工企業可通過公司重大事項新聞、企業業績媒介宣傳、政府關系協調、大型活動策劃等公關活動樹立自己的品牌和社會形象,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通過公關策劃,配合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向業主等營銷對象施加公眾影響,取得良好的公關效果和營銷成果。
例如2005年2月,中鐵一局集團得知某市重點工程項目將于2003年10月招標,為提高中標率,公關和宣傳活動進行認真策劃,確定目標受眾為:業主相關人員、技術專家、政府官員、廣大市民。
公關策劃:2003年3月,由辦事處負責將本公司的宣傳畫冊和成立30周年紀念品向業卞相關人員和專家贈送;5~9月份,通過正式和非正式渠道邀請業主單位主要人員參觀公司正在北京和廣州實施的類似工程,并促成與該項目的業主和監理單位進行座談;7~9月,將公司對此工程的方案建議和意見以書面形式遞交業主參考;8~9月,公司董事長對業主主要人員進行工作拜訪,介紹公司情況和參與該工程的意愿;投標期間,在積極認真組織投標文件編制的同時,在該市發行量最大的報紙頭版刊登本企業近年的施工業績和實力報道。
實施過程:通過周密部署和安排,各項公關工作由專人負責,基本按照時間表完成。通過一系列公關活動,該企業的施工能力、現場管理、工程質量、企業信譽以及人員素質都給業主和專家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最終通過報價、施工方案、業績和信譽的綜合評比,該公司以綜合評比第一名的身份如愿以償的拿到了該項價值近1.4億元的工程。
(三)以服務建立關系
企業服務創造價值。建筑產品是在業主、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政府監督部門等各方主體的參與下共同完成的,在招投標階段、建造以及使用過程中,各方都會從各自的角度出發,提出許多要求、建議和意見,建筑施工企業應該將他們當顧客看待,樹立“以客為尊”的服務理念和服務意識,熱情接待、主動溝通、積極回應。從這個角度講,建筑施工企業的營銷過程,也就是向顧客提供滿意服務的過程。
建筑施工企業應該通過在投標、建造以及使用階段對業主和用戶提供細致、周到的服務,并進行顧客滿意度的追蹤和調查,主動進行質量回訪等方法,建立、拓展、保持和強化與顧客的關系。通過“精確化服務”,把顧客的事看作自己的事,精確地了解和設法滿足顧客希望的產品和服務,將服務理念融于關系營銷當中。
例如浙江省著名民營建筑企業寶業集團在迅速發展的同時,注意正確處理企業與社會的關系,自覺從業主的立場考慮企業的經營和服務,認為企業的發展源于社會各方的信仟與支持,提出回報社會和重視社會親和力的經營觀念。企業主動為政府分憂,積極對政府發展項目和公益項目提供支持,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同時得到了源源不斷地回報,許多政府項目都將寶業集團作為主要的工程候選人。
三、建筑施工企業關系營銷的兩個階
段
如圖1所示,施工企業的營銷活動可分成兩個基本階段:投標階段和項目實施階段。投標階段市場營銷包括市場調研分析、營銷策劃、機構設立與人員分工、搜集信息、建立工作關系、辦理市場準入手續、資格審查、投標文件編制與遞交、合同談判、辦理保函等一系列活動,其直接成果是簽定施工承包合同。營銷對象包括業主、中介或招標、業主聘請的專家、以及對該項目有影響的政府官員等,一般由公司營銷部門以及其管轄的區域辦事處等分支機構負責。項目實施階段市場營銷通常被施工企業稱之為二次經營,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努力與業主、設計、監理建立良好的關系,進行關系營銷,以合同文件為依據,以感情交流為基礎,以基礎資料為證據,通過變更、調價、索賠等手段,爭取其理解、支持與同情,千方百計減少損失,增加利潤。
在目前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工程項目多以低價中標,而且市場風險很大,有的甚至低于企業所能承受的成本價格,施工企業要取得利潤,除了加強內部管理和成本控制,在施工過程中進行二次經營,充分利用合同中的有利條款,以關系營銷為手段,通過各種策略,千方百計進行變更、調價和索賠,恐怕是施工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的重要手段。
例如,某城市高架橋項目中標價4630萬元,合同工期5個月,由于采用最低價中標,經施工單位測算,預計虧損120萬元。施工過程中,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通過對合同條款的分析,施工單位及時提出以下變更和索賠報告:(1)投標時業主提供的地質資料與實際鉆探結果不符,樁基礎的實際入巖深度增加,要求業主提高鉆孔樁的中價;(2)由于受交通組織和拆遷干擾,改變了原施工方案和施工順序,把原施工組織中的滿堂支架澆筑方案改為膺架澆筑,導致工期延長和費用增加,要求業主給予補償;(3)由于業主提供的甲供材料供應不及時,造成停工待料共計18天,要求業主承擔停工損失。
以上變更和索賠費用共計320萬元,由于資料翔實,事實清楚,依據可靠,經過大量的說服和談判工作,爭取了監理單位和業主的同情和認可,最終給予補償217萬元。通過項目實施過程中的二次經營,該項目基本持平,為企業挽回損失100多萬元。
四、結語
建筑施工企業通過有效地實施關系營銷,能夠擴大營銷業績,提高市場占有額,同時進一步提高企業形象,創立品牌,從而獲得建筑施工市場的長期競爭優勢,而關系營銷也必然會成為建筑施工企業新的經營戰略和營銷武器。
參考文獻
[1]菲利普·科特勒著,趙平,等譯.市場營銷原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論文摘要] 實施顧客關系營銷,將幫助企業建立起與顧客間的長期伙伴關系,有利于提高顧客忠誠度,增強企業競爭力。本文從顧客關系營銷概念入手,簡要分析了企業在實施顧客關系營銷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此提出了相應的策略。
在經歷了從舊 經濟 時代向新經濟時代的轉化,我們正在逐漸步入到后經濟時代。在這一時代,顧客不再以從前的惡方式購買商品,企業的廣告活動越來越難以奏效,企業要達到自身的目標也越來越困難。為什么呢?歸根結底就在于消費者日益成熟,消費需求變化迅速,而企業對它們的研究卻遠遠滯后。因此,我們迫切需要企業與顧客之間以更多的交流來相互實現各自的需要與利益。于是,關系營銷登上了 市場 經濟的大舞臺。
一、關系營銷及顧客關系營銷的概念
關系營銷突破了傳統市場營銷學研究局限于企業短期交易活動的狹隘概念, 強調與有關組織和個人建立長期合作互動關系。2003年,菲利普·科特勒提出,關系營銷就是與關鍵成員(顧客、供應商、分銷商)建立長期滿意關系的實踐,目的是保持他們長期的業績和業務。營銷者通過不斷承諾和給予對方高質量的產品、優良的服務和公平的價格來實現關系營銷。
顧客關系是企業一切經營活動的中心點和出發點,所以顧客關系營銷是關系營銷的核心和歸宿。所謂顧客關系營銷即是指企業與顧客建立長期良好的業務關系的活動。它要求以顧客為中心,重視顧客的需求、渴望,加強顧客服務,不斷尋求與顧客之間的對話和為用戶解問題的方案,從而提高企業在顧客心目中的形象,形成顧客對企業的信任和依賴,擴大顧客對企業品牌的忠誠度,保持穩定的市場占有率。
伴隨著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建立穩定的營銷網絡迫在眉睫。于是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注重在實踐中應用顧客關系營銷,只是其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二、企業應實施顧客關系營銷存在的問題
1.對顧客關系營銷的組織不善。顧客關系營銷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它可能涉及到企業運作中的每一個環節,涉及到顧客的每一次消費感受,需要有專門的組織機構、專門的人員給予保障。然而對于很多企業來講,并沒有設置這樣一個專門的機構,從而致使顧客關系營銷的開展未能獲得理想的效果。
2.對顧客關系營銷水平的選擇不當。顧客關系營銷水平的恰當的選擇,基于明確的市場定位。而我國大多數企業并沒有進行有效的市場定位,仍把市場看作是靜態的和非人際的顧客市場。這就使得企業無法確定顧客價值,難以針對不同的目標市場進行關系營銷水平的選擇,直接造成企業整體關系營銷水平較低的事實。
3.對顧客關系營銷的實施不妥。顧客關系營銷是服務、質量和市場營銷的結合體,它要求以顧客服務為中心,用質量和長期的承諾來贏得顧客。然而,很多企業卻常常將這三者分裂開來。要么是只重視產品質量,結果人情冷落;要么只注重客戶服務,結果本末倒置;要么只重視市場營銷,結果難以持久。
4.對顧客關系營銷的創意不足。創意是顧客關系營銷獲得持久活力的源泉,只有與競爭對手不同,只有比競爭對手更貼近顧客,我們才能永久地贏得顧客。而大多數企業開展的顧客關系營銷活動趨于雷同,無法突現自身優勢。
三、企業實施顧客關系 營銷 的策略建議
1.建立顧客關系 管理 機構,提供顧客關系營銷的組織保障。設立專門從事顧客關系管理的機構是顧客關系營銷取得成功的組織保證。通常要選派綜合能力強的人擔任該部門總經理,下設若干關系經理??偨浝碇饕撠熤贫ㄆ髽I顧客關系營銷的總體策略并使其獲得企業整體上的支持。關系經理則具體負責一個或若干個主要客戶,維持同客戶的良好業務關系。
2.明確 市場 定位,選擇適當的顧客關系營銷水平。企業應當采用先進的市場定位策略,要把市場看作是動態的,認識到市場的發展趨勢,區分高邊際利潤的小量顧客和低邊際利潤的大量顧客,并根據企業的利潤水平和顧客的層次選擇適當顧客關系營銷水平。
關系營銷水平有基本型、被動型、負責型、能動型、伙伴型五種類型。企業可根據顧客的數量及其為公司創造利潤的多少,決定選用何種類型的關系營銷水平。如果企業的產品有眾多的顧客,且單位產品的邊際利潤很低,適宜選用基本型,如果企業的顧客很少,且邊際利潤很高,則宜選用伙伴型。
3.整合營銷、服務、質量,構建顧客滿意工程。歐洲學者馬丁·克里斯托弗等在其著名的《關系營銷》一書中提出了關系營銷來源于服務、質量、營銷三者的整合。企業如果要提高顧客的滿意度,就應該在營銷過程中向顧客提供高品質的產品,高質量和較大范圍的服務,做到以市場為導向,將服務和質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融為一體,從而使顧客獲得更多的附加價值,營造顧客高度的滿意和忠誠。
4.引入客戶關系管理,對顧客關系營銷進行持續創新。客戶關系管理是一套先進的管理思想及技術手段。通過客戶關系管理,企業可以建立起與顧客之間友誼的橋梁,充分把握顧客動態的需求與期望。而在此基礎上,企業就可以適時地、有針對性地、創造性地從各層面去滿足顧客動態的需求,達到甚至超越顧客的期望,最大程度的提高客戶滿意度及忠誠度。
四、結束語
展望眼前與未來,在日益嚴峻的經營 環境 中,實施顧客關系營銷,做到讓顧客滿意,使顧客對企業產生依賴感,創造企業與顧客雙贏的局面,將會成為企業在未來顧客爭奪戰中一個重要的選擇。
參考文獻:
[1]張 京:顧客關系營銷的應用研究.企業管理,2005年3月
[2]梁淑英:顧客關系營銷策略淺談.江西廣播 電視 大學學報, 2005年.第1期
[3]林世棟 謝煥璞:關系營銷中的策略.活力,2005年3月
[4]黃華綺 王克修:企業實施關系營銷的策略.企業改革與管理,2006年4月
進入20世紀末,市場營銷學理論發生了一些顯著變化,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營銷學中的“關系”范式的出現?!瓣P系”范式以關系營銷(或關系易)理論為代表,關系營銷的概念是Berry于1983年最先提出的,80年代末至90年代迅速發展,在西方市場營銷學理論界掀起一場革命,對市場營銷持“關系”觀點的學者對交易導向的營銷理論進行了批判,被稱為“營銷學研究范式的轉變”(koffer,1991)。交易營銷與關系營銷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研究范式:前者以產品為中心,采用4Ps營銷組合為手段,著眼于單次交易活動收益的最大化;后者以長期關系為導向,采取關系方法(Relationshipapproach),注重新價值的創造和雙方關系中的交互作用,以構建企業持久競爭優勢。不少學者就此認為:關系營銷理論的提出標志著傳統的交易營銷范式的終結。但關系營銷理論在實踐中遠不如理論者鼓吹的那樣具有影響力,很多企業不愿介入關系,營銷實踐仍然以4Ps營銷組合作為基本手段,營銷理論的主流仍然以4Ps組合的運用為主要特征。因此筆者認為,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雖然是兩種對立的營銷范式,但兩者適用于不同的交易類型和環境,不是完全對立而是可以并存、融合的。
一、關系營銷理論的提出和營銷范式從交易向關系的轉變
在關系營銷出現以前的營銷理論以交易或者交換為研究的中心,早期重點研究營銷渠道的效率,其后消費者行為逐漸成為研究的中心,其中以4Ps營銷組合作為主要手段。關系營銷的思想出現很早,Magarry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了營銷的6項功能,其中的“契約功能”(contractualfunction)指的就是發展市場伙伴中的相互依賴的合作關系。60年代和70年代的兩篇論文催發了關系營銷理論的建立:其一,AdlerLee(1996)發現,企業之間的象征關系與傳統的營銷者——中介關系沒有直接聯系;其二,JohnArndt(1979)指出,企業趨向于與關鍵顧客和供應商建立持久關系而非僅僅只關注一次性的交易,并把這種現象定義為“內部市場化”。這兩篇論文在歐洲和北美產生很大影響。在他們提出的關系營銷思想基礎上,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關系營銷進行研究。其代表性的研究有諾丁學派(Nordicschool),從服務營銷的研究出發,研究企業如何進行流程再造、實施內部營銷以對外部顧客提供良好的服務及價值增加,IMP學派(IndustrialMarketingandPurchasingGroup),研究的重點是產業市場的關系和網絡;社會交換學派,從社會交換的角度研究企業與顧客、供應商、競爭者,內部雇員、政府等關系。
關系營銷各學派從不同的角度入手,采取不同的方法研究關系營銷,因此對關系營銷的定義也不同,主要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如Bickert(1992)認為,關系營銷就是數據庫營銷;Jackson(1985)認為“關系營銷是與關鍵客戶建立牢靠、持久的關系的一個營銷導向”;Gronroos(1990)認為“營銷就是建立、保持和加強與顧客以及其他合作者的關系,以此使各方面的利益得到滿足和融合。這個過程是通過信任和承諾來實現的”。Gummesson(1990)從關系與互動的角度定義關系營銷,認為“關系營銷是市場被看作關系、互動與網絡”。有些學者從更寬廣的角度認識關系營銷,如Morgan和Hunt(1994)認為“關系營銷是指所有的旨在建立、發展和保持成功的關系的一切活動”。本文的研究建立在Morgan和Hunt對關系營銷的定義基礎上。
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是兩種對立的營銷方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傳統的以交易為導向的營銷認為,市場是由同質性的無關緊要的個體顧客組成(至少在同一個細分市場是如此),關系營銷認為市場并不是由大批無關緊要的個體顧客組成。每個顧客是需求和欲望、購買能力差異很大的個體,對企業來說,每個顧客對企業的價值也是不同的,市場營銷學的“20/80”理論,即企業80%的利潤來自于20%的顧客說明,賣方不應對每個顧客都同等對待,應將有價值的關鍵客戶和其他客戶區別對待。
2.交易營銷認為市場中交易雙方的主動性不同,即存在“積極的賣方”和“消極的買方”,買賣雙方是各自獨立的因素,市場營銷就是賣方的單方行為,賣方用產品、價格,促銷等營銷組合手段刺激顧客購買,即S—O—R的刺激—反應模式。關系營銷認為市場并不都是由“積極的賣方”和“消極的買方”“組成,具有特定需求的買方也存在尋找合適的供應商的過程,雙方是互動的關系”。
3.交易營銷的交易活動是由具體的單個交易事件組成,各個交易活動之間不產生相互作用;關系營銷認為供求雙方的交易是連續過程,大量的交易都是重復進行的,前一次的交易往往對以后的交易活動產生作用。如果顧客有一次滿意的購買體驗,也就是在購買中得到超過預期的價值,那么,他就會把這種體驗帶到下次的交易活動中去。一次購買行為只是雙方關系序列中的一部分。
4.交易營銷的產品概念主要是指產品的實體價值,而關系營銷認為產品的價值既包括實體價值,也包括附在實體產品之上的服務,如按照客戶的要求定制產品、從與供應商接觸過程中得到的愉和咨詢服務等。
5.交易營銷完全依靠市場價格機制發揮作用,供應商與顧客都是完全的理性“經濟人”,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關系營銷以“關系”作為研究的核心,認為顧客在交易中不但要得到經濟價值還追求經濟價值以外的其他價值,顧客是有限理性的“社會人”,關系以互惠為基礎并存在“利他主義”傾向,關系的維護因素是信任與承諾,因此交易是處于市場價格機制與科層組織的行政指令之間的“關系范式”發揮作用。
6.交易營銷的價值來源于產品交易活動完成后價值在供應商、消費者、分銷商等在價值鏈上的分配,而關系易注重新價值的創造。關系營銷認為,客戶購買產品并不單純依據價格的高低,還要考慮其他因素,如可保證的穩定供貨、低的失敗概率、彈性的生產容量等。企業在與顧客、供應商、分銷商,競爭者相互的合作關系過程中,由于資源相互依賴、共同開發、信息共享、組織學習等因素,與交易營銷相比,關系營銷帶來更高的價值創造(MorganandHunt,1994)。
從關系的角度看待營銷是人類商業活動的本源的回歸,關系營銷是對市場營銷學理論的重大突破,它將傳統交易營銷學研究的視角從關注一次性的交易轉向保留顧客;從有限地滿足顧客期望轉向高度的顧客服務;從有限的顧客聯系轉向高度的顧客聯系,從只關注顧客市場擴展到“六個市場”;營銷的目的從獲取短期利潤轉向與各方建立和諧的關系,大大擴展了市場營銷學研究的視野。但關系營銷是一把“雙刃劍”,由于長期的“關系”帶來收益的同時,也不可忽視關系的成本和負面作用。關系營銷的應用必須具備一些條件,在效益與成本之間、長期與短期現金流等方面達到平衡。
二、關系營銷的應用和價值分析
根據在企業營銷的哲學、戰略和具體方法的不同,關系營銷共分為三個層次(LouisE.BooneandDavidL.Kurtz,1998):(1)一級關系營銷。是企業通過價格和其他財務上的價值讓渡吸引顧客與企業建立長期交易關系。如對那些頻繁購買以及按穩定數量進行購買的顧客給予財務獎勵的營銷計劃;(2)二級關系營銷。當企業不僅用財務上的價值讓渡吸引顧客,而是盡量了解單個顧客的需要和愿望,提供并使服務個性化和人格化,來增加公司與顧客的社會聯系時,就進入二級關系營銷。二級關系營銷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建立顧客俱樂部;(3)三級關系營銷。是使企業和顧客互相依賴對方的結構性變化,也就是雙方合作伙伴關系。在存在專用性資產和重復交易的條件下,一方放棄關系將會付出轉移成本(Switchingcost),關系的維持具有價值,從而形成“雙邊鎖定”。良好的結構性關系將提高客戶轉向競爭者的機會成本,同時也將增加客戶脫離競爭者而轉向本企業的利益。
關系營銷認為,一級關系營銷是低層次的,盡管這種方式對消費者看起來很有吸引力,但卻很難創造持久的顧客關系,因為競爭對手很快就會模仿從而失去優勢。三級關系營銷是高層次的,因為關系營銷不僅僅是手段而且是營銷哲學,雙方的關系是互惠、穩定的,給雙方帶來長期的價值,可以獲得持久的競爭優勢。二級關系營銷是界于兩者之間的層次。
關系營銷理論認為,應用關系方法可以給企業帶來價值,主要體現在:
1.關系是減少不確定性的手段。企業在變化急劇的環境下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從供應商方面看,供應商可能根據市場情況提高價格使企業付出更高的成本,供應商也可能轉向更加有利的客戶而使企業不得不付出更換供應商的成本和不確定性,特別是因不確定性而使原材料供應中斷使客戶遭受重大的損失。企業可以通過供貨合同約束供應商行為,但這種約束在一定的情況下并沒有很大約束力;從客戶方面看,需求的變化常常使企業的生產量供應不足或大量過剩,難以預期;從企業內部看,企業管理者不僅面臨環境的不確定性,同時還要面對內部許多限制因素,多數人沒有足夠的分析數據及精力去分析。在決策過程中,管理者必須減少可能采取行動的可能性數量,設定某些因素是不變的。
關系易提供了解決復雜性的有效方法。為了克服不確定性給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企業可能選擇一次易與內部交易的折中——長期,重復交易。一次易代表的是典型的市場行為,而內部交易則是企業內的計劃組織,長期的關系交易恰好可以克服兩種機制的不足而具有靈活性和效率。關系方法是市場價格機制、科層組織行政手段之間的配制資源的有效方式。
2.關系易可降低交易成本。在關系中,有幾方面因素減少交易成本。(1)有限的供應商數量減少交易成本。包括花費較少的時間收集信息和評估新的供應商,談判、協調、行為的控制和檢查等;(2)因雙方行為協調而降低單位成本,以及共同學習、經濟規模交易而降低價格。(3)因減少在幾個供應商之間轉換而降低的運作成本,其中包括雙方磨合成本。關系易的收益來源于交叉銷售、發展新的產品和服務,和進入新市場的收益等。
3.利用外部資源實現效率。單個企業的資源是有限的,企業必須具備獲取外部資源的能力。同時,在變化迅速的環境下,企業擁有全部所需要的資源也使企業失去靈活性。為解決內部資源的有限性與企業經營的靈活性矛盾,企業從孤立地依靠自有資源轉向建立關系。關系易在提高新產品開發速度、構筑進入壁壘、能力互補等方面具有優勢。
4.關系營銷可使企業獲得經濟價值之外的社會價值。在單個公司來說,關系是一個重要資產。其價值不僅表現在創造效率和創新上,還表現在捉供信息、影響其他公司上。在許多公司,關系可能是最重要的資產。關系是組織之間學習的良好途徑。
但在實踐中,許多企業不愿介入關系,這是因為關系具有兩面性:(1)相互依賴與失去獨立性的矛盾。關系意味著相互依賴,介入關系的一方不放棄一些獨立性是不可能的。關系的一方必然介入另一方的內部事物。建立關系對合作雙方還需要一定的資源需要,甚至企業的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也要作相應的調整。關系限制了供應商和客戶選擇的自由性。如果介入關系,就不能自由地向其他供應商轉移。(2)雙方預期的價值的不對稱性。供應商和顧客對建立關系的意愿和條件可能不一致。從消費品市場來看,更多的情況是消費者缺乏關系的意愿。(3)關系中的機會主義行為。關系中的機會主義行為實際上是很難避免的。關系的管理過程是十分復雜的,關系管理涉及雙方的互動過程,如主動適應、學習與一定的忍耐能力。因此,單方面的信任與承諾并不能一定保證關系的順利發展。(4)關系方法限制競爭,導致社會福利的損失。如供應商對關系客戶與其他顧客區別對待,有人認為是一種對消費者的歧視行為。其造成的結果是:有的新顧客只好介入關系,但另一部分新顧客因此而轉向其他供應商。(5)長期價值與短期收益的不一致性。建立關系需要雙方對關系進行投資,有些投資的回收要等待相對長的時間。而現有的企業財務現金流沒有能力反映其價值。企業的管理者在實現企業長期利益與獲得短期利益取悅股東的兩難選擇中,往往會選擇后者。
三、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的演化和兼容性
營銷采取關系導向還是交易導向關鍵在于雙方的意愿,而不是單方面的行為。也就是說,只有在雙方關系意愿匹配上達到平衡的基礎上,才可能發展關系易。如圖1所示:
在圖1中,如果供應商與顧客都是交易導向(I),或者雙方都是關系導向(Ⅳ),那么將達到平衡狀態;如果一方是交易導向而另一方是關系導向[(Ⅱ)、(Ⅲ)],表明一方具有關系的動機,而另一方卻以短期利益為目的,機會主義行為就會發生,由于雙方交易意愿不匹配,必然會向(I)移動而不會向(Ⅳ)移動。需要說明的是,在更長的時間內,(I)、(Ⅳ)的平衡也可能是相對的,如在供、求雙方關系失敗的情況下,如果還維持交易,那么必然是狀態(I),即雙方都采取交易導向。
如果考察為什么供應商或客戶會采取交易或者關系導向,則取決于雙方各自希望從交易中得到什么,以及對交易方的了解程度,即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對交易導向的影響。更多的情況下,企業營銷中往往同時使用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導向,而不應說取其一而否定另一種方法。根據以上論述,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關系或交易動機決定于外部環境和內在條件。表現在:從客戶方面看,不同的客戶營銷導向不同,同一客戶在不同情況下營銷導向也不同,并不是所有顧客都愿意建立關系,有些則缺乏關系的意愿。從供應商方面看,對有的客戶希望建立穩定的長期關系,而對有的客戶則不希望建立關系。從產品和服務的性質看,有些適宜關系導向,而另一些則適宜于交易導向。如當產品定制化、差異性時,往往希望選擇特定供應商以滿足特殊需要;當產品標準化程度較高時,則缺乏關系交易的動機。從市場環境來看,關系營銷在環境不確定性高的情況下成效更大。而交易營銷適用于環境相對穩定的情況。雙方選擇交易導向還是關系導向,要看在交易目的、意愿、資源等方面的匹配情況。
2.營銷手段的應用應使短期收益與長期利益在一定時期內達到均衡。無論關系營銷還是交易營銷,其實施都要分析一定時期內的收益與成本,及時進行評估和決策。關系營銷重長期收益,而交易營銷立足于即時經濟收益。由于關系價值的經濟和社會雙重屬性,關系價值的評估有時需要管理者的主觀判斷,不能完全采取精確的財務上的計算方式。
3.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使企業與顧客的距離縮短,雙方的溝通更加便利。關系營銷的核心之一是雙方關系過程中的互動,即通過直接接觸與溝通實現價值,而交易營銷主要是通過分銷渠道與顧客間接溝通。在買賣雙方的關系中,雙方直接接觸的距離越近,建立關系的愿望就越迫切。在通過分銷渠道間接面對大量消費者時,廠商主要是通過加強品牌宣傳來加強與消費者的關系。在過去,之所以存在“消極的顧客”與“積極的廠商”,根本原因在于雙方溝通的便利性的不對稱,而不是顧客缺乏主動溝通的意愿。企業可以通過媒體、促銷活動向消費者傳遞信息,而消費者卻缺乏有效的渠道。現代技術手段的應用,特別是國際互聯網,雙方的溝通與接觸更加直接、頻繁、快捷。從這一點上看,現代技術的發展使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在技術支撐上進一步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