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30 16:17: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資調查報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主要農資商品經營態勢
2010年,縣供銷系統所屬農資供應點共銷售了化肥1602噸,農藥45.6噸,農用薄膜8.3噸,農資商品供應總額234萬元,到2012年,全年供應化肥1529噸,農藥62.2噸,農用薄膜20.9噸,農資商品供應總額388.4萬元。五年間,其中化肥銷售下降了0.95%,農藥上升了13.6%,農用薄膜上升了25%,農資商品供應總額雖有上升,但剔除價格上升因素外,則相差無幾。2012年,全縣農資商品銷售總額620萬元,供銷社僅占60%的市場份額。
二、農資銷售徘徊不前的原因
近幾年來,縣供銷系統農資經營徘徊不前,市場份額下降主要有以下幾大原因:
1、以往化肥主要使用對象的水稻種植面積遂減是化肥銷售量減少的主要原因,近幾年來,農村的水稻種植面積逐年減少,由原來的雙季稻變為單季稻,從2011年起,政府號召“水改旱”,大批稻田改種經濟作物,到2012年,全縣水稻種植面積僅3.7萬畝,化肥銷售量隨之減少。
2、農資市場放開是供銷社市場份額下降的原因之一,農資市場放開后,供銷社一統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一批個體經營戶介入農資經營,目前,除供銷系統外,尚有8家個體農資經營點,年銷售農資額約200萬元,與供銷社搶奪市場份額。
3、計劃經濟時代以及以后一個階段,供銷社經營農資商品政府都給以一定的財政補貼,這對于供銷社在農資經營中進行靈活調節、物資儲備和平抑價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以后,農資補貼取消,優勢消失,供銷社的市場競爭能力逐步減弱。
4、農業并非是的主導產業,農業生產規模有限,農資商品總體需求量不大,利潤空間小,這從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供銷社農資經營的積極性。目前,縣供銷系統所屬的15家農資經營點的經營場所大都年久失修,設施設備陣舊,門面老套過時,整體形象欠佳,也是影響農資經營的原因之一。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和辦法
鑒于上述原因,要想有效控制農資經營下滑態勢,奪回失去的市場份額,保持農資供應主渠道地位,需要采取以下幾項措施和辦法。
1、從近幾年主要農資商品銷售結構的變化來看,化肥下滑,而農藥及農膜的銷售卻呈上升態勢,這是因為水稻種植減少而經濟作物種植增加所致,這就要求我們在今后的農資經營中正確把握,調整結構,根據市場需求增加農藥及農膜的規格和品種,擴大農藥和農膜及其他農資商品的經營規模。
2、加大農資連鎖經營力度,完善現有農資連鎖經營網絡體系,進一步發揮農資配送中心作用,真正做到“統一進貨,統一經營,統一價格,統一質量,統一標識”,集中力量參與市場競爭。
存在問題:檢查中發現,個別信用社沒有設置臺帳或臺帳與借據不符。
對支農再貸款臺帳登記、發放和歸還情況,只是逐戶登記金額和日期,未能真實反映出各個借款人的詳細使用狀況。
整改情況:要求各信用社嚴格按照《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對農村信用社貸款管理實施細則》有關規定操作,利用每月1號會計例會時間,加強對再貸款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實現統一的帳務處理方法,明確反映借款人再貸款的使用及歸還情況,真實反映再貸款的使用進度,達到支農再貸款帳務管理的規范化和科學化。
二、對再貸款使用投向不準,存在貸款用于非農業,貸戶身份為非農戶現象的整改情況
存在問題:檢查中發現,個別農村信用社再貸款投向非農業,此類現象不符合《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再貸款管理暫行辦法》第四章第三十一條“再貸款應集中用于發放農戶貸款,重點解決農民從事種植業、養殖業及農副產品加工業、儲運業和農村消費信貸等方面合理資金需求”的要求。
整改情況:接到《通報》以后,聯社對再貸款使用投向不準的信用社,及時下發了限期整改通知書,要求涉及問題的信用社在200*年12月底之前整改完畢,并給予了通報批評。對問題較為突出的順店社,要求該社盡快出臺整改意見報聯社計劃信貸科,聯社將視情況作進一步處理并監督整改,確保支農再貸款投向的合規性。
三、貸款存在逾期,致使支農再貸款形成風險的整改情況
存在問題:部分貸款存在逾期現象,個別信用社為完成年度其他各項工作任務,在支農再貸款方面疏于管理,使部分貸款沒有換據或沒有及時收回。
整改情況:對貸款出現逾期的現象,已專項向領導作出了匯報,現已協調資產科出臺了以下意見:一是對200*年以來新發放形成不良的貸款必須收回,否則按照禹農信聯〔200*〕142號文件規定嚴肅處理。二是要對20*年以來新發放貸款到期必須收回,發現1筆形成不良的,信用社主任就地免職。三是對于賬面中隱含的大量不良貸款,要求各信用社必須迅速行動,該換據的換據,該的,爭取在年底前解決這部分問題。
四、對再貸款發放使用中存在壘大戶現象的整改情況
存在問題:在檢查中發現,個別信用社為逃避監督,簡化貸款審批手續,把大額貸款化整為零壘大戶,增加了支農再貸款的風險。
整改情況:這種現象的發生,主要是以前年度信息系統不對稱及監督管理不完善等原因造成。今后,聯社業務科將嚴格把關,審查一筆貸款,先通過“信貸咨詢系統”查詢把關,無質疑的,再建議審批備案。對一戶多筆、壘大戶等以逃避聯社審批為目的發放的貸款,聯社業務科在加強監督的同時,將積極協調稽核部門進行后續稽核,凡出現此類情況的信用社,一經發現,將給予嚴肅處理并督促整改。
五、貸款發放手續不完善的整改情況
存在問題:檢查中發現,個別信用社發放支農款時手續不規范。
如借款合同中還款計劃沒有正常登記,缺乏對貸戶的還款約束;調查報告流于形式;借款用途與調查報告用途不符;借據與合同要素不全等。
一是及時對新一屆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及機關干部進行了監督法及相關知識的培訓,并強調人大要堅持經常學習監督法。同時,利用重新任命干部的機會,對“一府兩院”部分組成人員和部分干部進行了監督法學習培訓,增強了被任命干部自覺接受人大監督的意識。
二是圍繞新農村建設、植樹造林和林木管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項目建設、打擊和預防職務犯罪等諸多方面的情況,聽取和審議“一府兩院”的專項工作報告;聽取和審議計劃、預算執行情況及審計工作報告,審查和批準決算;對農業法、食品衛生管理法和民事訴訟法等多部法律法規在本市的貫徹實施情況進行執法檢查;加強對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審查。同時強調,要正確處理好加強人大監督與堅持黨的領導的關系,正確處理好加強人大監督與支持“一府兩院”依法履職的關系。
三是認真開展工作監督和法律監督。在1月9日的常委會會議上,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真聽取和審議了市人民政府2006年關系社會生產和群眾生活的八件實事完成情況的報告。2006年中小學收費情況的報告,聽取和審議了市人民檢察院2006年打擊和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情況的報告。此前,常委會組織部分委員和人大代表對上述工作分別進行了視察或調查,形成了高質量的視察和調查報告,及時發給常委會組成人員,供其審議相關議題時參考,為提高審議質量做了充分的準備。會后,常委會辦公室對審議意見的落實情況進行了認真督辦,并在規定期限內得到了政府和檢察院的明確答復。3月30日,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對農業法在本市的貫徹實施情況進行了檢查,形成的執法檢查報告提請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后,連同審議意見一并交由市政府研究決定。
磐石人大開展代表建言獻策活動
實現“爭進全國百強縣、爭創全國文明城、建成中等城市”、“奮斗三年,總量翻番”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磐石市委、市政府2007年及今后幾年的工作重點,也是富民強市的重要舉措。為此,磐石市人大常委會經過認真研究,決定在全體代表中開展為實現上述目標建言獻策活動,并于3月23日召開了動員會,下發了開展此項活動的通知。要求全體代表都要參與此項活動,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工作、生活實際,每位代表全年至少提出一件可操作性的建議、意見。同時明確,對產生明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予以表彰獎勵,并將代表參與此項活動情況作為屆中評選先進代表活動組和優秀代表的重要依據。
為了把此項活動抓出實效,人大常委會機關指定專人負責,設計了專用登記表,定期匯總各代表活動組提出的建議、意見。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還要定期研究建議、意見的處理意見和采納落實情況。(李玉忠)
代表視察、檢查有成效
關鍵詞:專業思想 人才培養模式 聯合培養
農村區域發展專業是廣西財經學院2009年開始招生的新專業,是廣西首次開辦的本科專業,對于這個專業的人才培養我們是從零開始,是在借鑒兄弟院校辦學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大膽的教學實踐,不斷完善,逐步形成了專業特色。我們相信,這個專業的畢業生在不遠的將來,會深受廣西各方面用人單位的歡迎。
一、狠抓專業思想教育
眾所周知,由于歷史和傳統思想的影響,人們對“農”字專業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忌諱的心理,具體表現就是家長不讓孩子報考帶“農”字的專業,考生也不愿意去讀“農”科專業,來自城市的學生談到學農村區域發展專業就害怕,農村的學生更不樂意大學畢業后又回到農村去。種種思想顧慮我們認為都是很客觀的,也是很實際的。針對這種狀況,經濟系采取了有針對性的措施,加強了對新生的專業思想教育工作。
1.從專業培養目標上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用大量的事實向新生說明,農村區域發展專業是培養從事農村經濟和區域發展管理工作的人才,突出在“管理”兩字上。因此要求學生在校學習期間要具有“謀發展、懂經營、會財會、精管理”的能力。通過加強專業培養目標教育,使學生增強了對學習農村區域發展專業的認識。
2.從政策導向上加強對學生將來的理想教育。從國家層面來講,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中央政府對“三農”的投入越來越大,2010年達到了8183.4億元,是2006年的2.4倍。在農村不但免征了農業稅,而且有些地方60歲以上的農民每個月還能領到養老金。從大學生就業政策導向來看,近幾年國家鼓勵大學生到農村和基層單位進行創業和就業,2008年廣西考村官的競爭指數是10%(招聘459人,參考4714人),而2009年上升到了12%(招聘476人,參考5665人),說明一個大學本科畢業生想到農村當干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農村產業發展來看,農村經濟已經由傳統的單純種養方式轉變為現代農業經營方式,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消費一條龍的產業化格局已經形成,農村經濟的范圍已經擴大,產業鏈已經拉長,城鄉“二元結構”差別在逐步縮小。通過理想教育,增強學生對學習農村區域發展專業的自信心。
3.通過組織參觀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新生入學后,每年都組織學生到附近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進行參觀,如組織到皇氏乳業、百洋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進行參觀,通過參觀使學生初步了解到企業都與農村區域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從而擴大了學生了解專業發展的視野。
二、完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仙居,原名永安。北宋真宗皇帝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圍,而多神仙之宅”,下詔改永安為仙居,一直沿用至今。來仙居旅游的人,無不為仙居有如神仙居住的山水風光所折服。
仙居的母親河――永安溪,是浙江第三大河椒江的上游。她自西向東穿越整個仙居縣境,日日夜夜哺育著仙居人民,是臺州市西部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區。
可是,近年來,隨著以醫藥化工和工藝品為主導產業的塊狀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特別是水體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環境問題所引發的糾紛不斷增加,老百姓“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呼聲日趨強烈。
代表直面嚴峻現實
2004年3月20日晚,仙居賓館二樓會議室,仙居縣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主席團會議正在審議大會秘書處有關代表議案、建議處理意見。會場氣氛熱烈,主席團成員發言踴躍。吳珊娟等14名代表提出的《關于保護永安溪,打造“綠色仙居”的議案》,引起了廣泛關注。
議案指出,位于縣城東郊的柴嶺下村,地下水污染嚴重,因種種原因,飲用水問題至今沒有解決,村民們每天要到幾公里外拉水,很是無奈。村里流傳著一句順口溜:“有囡莫嫁柴嶺下,黃泥漿水吃不完;清水何時到我家,鳳凰不請她自來?!币诲伆酌字嘀笾笾统闪撕诿字?,一件白色羊毛衫洗著洗著變成了黃色羊毛衫,新買的茶壺不到幾天就積上了黑黑一層污垢……安洲街道西燦村村民至今忘不了發生在兩年前那個“黑色”的夏天。由于上游的下園村有人利用廢料練白銀,練白銀的廢水直接倒入通往西燦村的引水溝,使得西燦村的地表水都變黑了。有村民曾買來試紙測試過家家戶戶的水井,結果發現全村的水井全部含酸過重,村民們擔憂極了:喝了這些水,不生病也會少活幾年!
議案要求,政府部門要把解決環境污染問題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中之重,還仙居青山綠水。
“隨著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永安溪溪床不斷抬高,永安溪水體受到了污染,夏季雨季水患嚴重?!睂徸h中,應文彬代表深有感觸。
“局部區域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超過了環境承載能力,有些企業存在超標排放、偷排、漏排等現象,少數企業治污進度緩慢,企業違法現象屢禁不止。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崩钇鸶4韲烂C指出。
“農村生態環境整治任重道遠。由于環境意識薄弱和基礎設施缺乏,農村濫用化肥、農藥現象仍然存在;畜禽生產總體上還處于粗放、落后的經營狀態,畜禽排泄物普遍沒有經過無害化處理;農村生活污水、垃圾等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將影響生態農業建設,影響綠色農產品的創建,影響仙居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周永星代表如是說。
“作為人大代表,我們肩上有一份很重很沉的責任。”……主席團成員紛紛發表看法。
“把永安溪兩岸建成綠色長廊,建成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使仙居真正成為臺州美麗的后花園”,大會就《關于保護永安溪,打造“綠色仙居”的議案》作出了決定,與會代表報以陣陣掌聲。
人大持續監督
為把保護永安溪的決定落到實處,2004年2月下旬開始,仙居縣人大常委會實施了有力的監督。
縣人大常委會組織力量進行了為期一周專題走訪調查。調研組成員翻山越嶺,踏遍仙居的山山水水,走進千家萬戶,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形成了《有關環境保護工作的調查報告》。
報告指出:當前,污染嚴重的有醫藥化工、工藝品加工、“三廢銀”提煉、礦山開采生活垃圾、農業面源和旅游景區污染。據統計,全縣有工藝品企業1000多家,醫化企業70多家,該兩項產業污染嚴重,有很大部分沒有經過環保審批,沒有執行環保評價制度;受利益驅動,部分企業存在逃避監督,偷排、超標排放現象;不少企業排污設施成為擺設。危險廢物焚燒站建立后,運行狀況不佳,大量危險固廢得不到有效治理。景區餐飲業的油煙治理,也僅限于幾家上檔次的大酒店。環境污染事故和糾紛不斷,量增多。部分領導干部環保意識不夠強,有的甚至為了個別企業的一時之利,干擾環保行政執法,等等。
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專題聽取了調研組有關情況的匯報,提出了交由縣政府進行辦理的意見。
縣政府對縣人大常委會的意見十分重視,在編制有關規劃、開展小流域治理、開發溪灘地資源、加強河道采砂和水資源開發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h政府和環保部門加大對重點環保個案的監督,如對一工藝禮品廠違法生產行為進行專題研究,作出了責令停止生產,罰款50000元,并立即搬遷的決定。
縣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認真聽取和審議了縣政府關于保護開發永安溪相關情況的報告,并提出了審議意見。針對保護開發永安溪還缺乏科學的、長遠的工作思路;規劃編制較滯后,保護開發永安溪的總體規劃尚未編制,科學合理的開發格局尚未形成;永安溪的生態環境較為嚴峻等問題,要求縣政府進一步加大辦理工作力度,并把辦理結果報告下次人代會,接受全體代表的監督。
為進一步加強環保監督工作,2004年6月22日,縣人大常委會增設農資環保工委。
2005年4月,縣人大常委會農資環保工委接到群眾舉報,某工藝廠肆意排放廢氣。農資環保工委立即組織實地調查,發現該工藝廠每年消耗香蕉水約60噸,平均每天消耗200公斤,香蕉水在噴漆時可在1小時內揮發后排向空氣中,使用的香蕉水含有毒物質。
群眾反映是真實的,農資環保工委立即向縣政府及環保部門交辦,要求立即進行查處。
接到人大常委會交辦的件后,縣政府及環保部門迅速進行調查核實,對該廠作出停產整改決定。
2005年11月下旬,浙江司太立制藥有限公司一度由于廢水超標排放、廢氣無組織排放,與周邊村民發生了嚴重糾紛。對此,縣人大常委會及時組織委員、代表進行實地視察,提出整改意見。該公司在縣政府環保部門的督促下,對設施進行了改造,全面實施了清污分流??h政府根據處理設施的處理能力,對該公司實施了限產壓產措施,停止了上游合成中間體的生產,所需產品通過外購解決,對產生嚴重廢氣的FDO產品停止了生產。通過一系列的整改舉措,該企業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不久,臺州市環保局在該公司召開全市6家重污染企業抓落實現場會。
位于永安溪上游的秦洲養殖場環境污染嚴重,人大代表和群眾多次反映存在的問題。2006年2月6日,縣人大常委會專題召開“一府兩院”聯席會議,提出整改意見,要求污染嚴重的秦洲養殖場立即停產,并處理好相關的糾紛?!耙桓畠稍骸奔訌妶谭Χ?,責成秦洲養殖場全面停產整治。
根據人大的審議意見,縣政府不斷加大辦理工作的力度。目前,仙居縣城市污水處理廠和城區范圍內給排水規劃都已進入項目招投標程序,2007年前可按計劃建設完成。垃圾處理工程正在落實之中。城區新建13只公廁,拆除露天糞缸500多只,城區所有規模養殖場均遷移到城外。
仙居縣政府及相關部門嚴格建設項目的審批管理,堅持項目審批與整治進度掛鉤,嚴格控制新建醫化等重污染項目,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去年以來審批的項目全部執行了環境評估制度。
2006年上半年,縣政府持續開展重點行業重點區域專項整治行動,關閉或淘汰了32家小化工企業,醫化企業總量從79家減到47家。最近,有4家被強制斷電停產。嚴厲打擊“三廢銀”非法回收冶煉。一年來,共嚴厲打擊和處罰19件,罰款總額7萬多元。
永安溪重歸清澈
仙居縣人大常委會連續幾年開展環保執法檢查,取得了明顯成效。來仙居的人們發現,被稱為仙居“母親河”的永安溪水又變得清澈了,兩岸的垃圾、污物消失了,仙居的青山綠水之間,多了一份清秀,少了許多雜亂。
“要真正解決環境問題,必須促進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共贏,根本出路是要發展環保產業?!?005年8月,仙居縣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了縣政府農業產業化情況的報告。
接著,他們又通過組織代表專題視察、調研、聽取有關情況匯報,針對仙居“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實際,督促政府加快建設生態農業,培育綠色無公害基地,提高農產品社會競爭力。
仙梅是仙居乃至臺州的特色農產品。仙居縣人大常委會督促政府狠抓楊梅基地建設。目前,全縣共發展楊梅基地10萬畝,并以優異的果品品質和“仙梅”品牌,贏得“中國楊梅之鄉”的稱號。
就像楊梅一樣,仙居縣的農業進一步打響了生態牌。廣度的高山蔬菜基地、下各的蜜梨基地、上張的綠色農產品基地、溪港的烏牛茶基地、湫山的香菇和油茶基地、步路的楊梅基地等各具特色的無公害產品基地和森林食品基地初具規模。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下半年,在縣人大常委會督促和支持下,仙居縣東方神州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在湫山鄉開發山地1500畝,建立了150畝浙大東方生態農業產業示范園和350畝下岸水庫生態觀光園。目前,這一生態種養殖立體管理模式正在白塔、南峰街道等鄉鎮、街道推廣。
[關鍵詞] 基礎設施;自然災害;成本;經濟結構;推廣體系;農民收入;科技培訓
一、制約農民收入的主要因素
1.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依然滯后,影響農民收入的持續增長
近年來,魯西南地區通過實施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明顯改善,但一些地區農業基礎設施仍然存在路、溝、橋、井、電和疏水設施缺乏、不配套等問題,亟待需要增加投入,加強田間設施建設,提高抗旱澇保豐收和農業作業機械化能力。山東省西南部是全國著名的純井灌區和糧食產能大縣,近年來,通過大力發展井灌事業,確保了耕地的灌溉率,為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仍然存在以下問題:
重建設輕管理意識嚴重。長期以來,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在建時各級都很重視,但對建后的管理沒有及時落實管理主體和各項管理制度,未形成良好的管理機制,在管理過程中,無法可依,導致對破壞小型水利工程的行為得不到有效懲治;部分灌溉管道工程嚴重老化,建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部分工程超期服役;以機電井為主的小水源工程分布不均衡,電線路不完善,農用供電線路網路不完整;排水系統亟待完善,排水系統由于缺乏有效維護,排水溝被回填、淤積堵塞,個別年份會出現內澇現象,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與管理經驗有待完善。
2.自然災害對農業的影響具有不可預測性
今年山東省農業遭受嚴重春凍和百年不遇的旱災,給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帶來較大困難。據有關部門統計,截止2011年9月上旬,全省受旱面積已達5560萬畝,其中重旱1840萬畝。因災情及農產品出口受挫等因素影響,全省農民人均減收80元左右,旱情嚴重,農民增收任務艱巨。此外,受季風影響,各季降水不一,不同程度的旱澇情況經常發生,干熱風、霜凍、大風、冰雹等自然災害不同程度地影響農業生產。
3.農業生產成本漲速過快,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
生產資料價格上漲過快,導致農業生產成本迅速提高,嚴重影響了農民增收。據山東省農業廳的一項調查顯示,2011年全省化肥價格普遍上漲,上漲情況為:尿素,全年平均價格2144.32元/t,同比上漲326.38元/t,漲幅17.95%;復合肥,全年平均價格3068.20元/t,同比上漲435.25元/t,漲幅16.53%;磷酸二銨,全年平均價格3429.58元/t,同比上漲343.18元/t,漲幅11.12%。由于化肥支出占農資總支出的30%以上,化肥價格的波動對種糧收益影響很大。還有水、電、柴油,這些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都在上漲,農民種糧成本不斷增加。據計算,農資漲價使糧食平均每畝物資費用投入比上年增加20—40元。
4.農村經濟結構不合理,農民增收緩慢
農村經濟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主要表現在:一般品種多、優質高效作物少,農產品科技含量低,優質不優價、質量差價拉不開;各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產品雷同、效益偏低的情況;農村二三產業發展還不夠快,農產品精深加工和流通調整滯后,規模小,檔次低,與市場的需求不適應。
5.農技推廣體系不健全,科技興農的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
農業技術推廣機制存在不協調因素,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有待優化。表現在:農業技術推廣經費不足,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待遇比較低,農技部門職能弱化,農用設備陳舊落后,農藝農機配套技術不完善,大馬力拖拉機與土壤深耕機、深松機不配套,提高土地利用率與小麥和玉米播種機械不配套;土地經營規模小,單位經營效益低,制約新品種和新技術的推廣和普及;農民群眾缺乏有效現代農業生產經營管理,還沒有完全掌握高效灌溉技術和新型農機具、農業新品種和先進適用農業生產技術的使用,導致農業生產經營效益不高,從而影響了農民收入。
二、增加農民收入的思路和對策
1.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搞好基礎設施的維護
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力度,不斷強化農業的基礎地位。目前,山東省農村基礎設施比較脆弱,抗御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的能力還不夠強。要堅持不懈地抓好以治水、興水為重點的農田基本建設,增強抗御旱、澇等自然災害的能力;適應調整農業結構和發展市場農業的需要,加快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正確處理好農田基礎設施的建設、管理、應用三者之間的關系,加強對基礎設施后期的管理。
2.嚴格控制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漲幅
今年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是在糧食價格上漲的基礎之上,對農民的收入影響較小。但目前糧食價格已趨于回落,而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仍居高不下,農資價格上漲加大生產成本,降低生產效益,不利于農產品價格穩定和農民增收。有關部門應進一步落實對化肥農藥生產的優惠政策,加強對化肥農藥市場及價格的監管力度,凈化市場環境,嚴厲打擊哄抬農資價格和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的違法行為,遏制農資價格過快上漲。
3.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
認真研究國內外各種農產品的生產和需求情況,以效益為中心,突出重點,引導農民在把握好市場導向、最佳效益、比較優勢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快結構調整步伐。繼續抓好種植業結構調整,擴大優質高效經濟作物種植規模,進一步提高經濟作物收入在農民收入中的比重;采取措施,制定規劃和政策,加快發展畜牧業和水產養殖業,使其盡快成為我省農村經濟新的穩固增長點;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重點發展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特別要依靠科技創新、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增加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把發展名、優、特、新品種和特色農業、生態農業、綠色產品作為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新增長點;發揮龍頭企業和經濟合作組織的作用,引導農民進入產業化經營各個環節,增加經營性收入。
4.加強農民科技培訓,提高發展現代農業的科技支撐能力
開展多種創新培訓方式,豐富培訓內容,擴大培訓范圍,注重培訓效果,重點開展職業技能、創業提升、實用技術、農村政策等培訓。鼓勵初、高中畢業回村青年參加農業廣播學校學歷教育和到大中專院校參加培訓;支持農民創業培訓,每年篩選一批符合條件的農村創業人員,組織開展創業理念和創業能力培訓;組織村支部書記、村會計等農村基層干部政策法規和業務技能培訓;積極爭取上級農村公益性崗位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培訓、新型農民培訓等針對農民的培訓項目。通過培訓,提升農民的文化素質和創業技能,增強基層干部的政策水平和業務能力。
5.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多方面提高農民收入水平
土地流轉是農村經濟發展、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必然結果。要按照有關法律、政策規定,在穩定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的前提下,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做好農村土地流轉的指導和管理工作,使農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保護,使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后的土地能夠向種植能手集中,不斷提高農業規模經營水平,提高農業整體素質和效益。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依法搞好農村集體資產確權、登記、發證工作,明晰資產權屬,建立產權登記制度,規范產權管理行為,推進產權流轉,提高農民財產性收入。
參考文獻
[1] 農業與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農民增收減負工作情況調查報告.山東省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山東人大信息,http://sdrd.省略/
[2] 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實施意見.兗州農業信息網,http://省略/
【關鍵詞】農村,金融改革與發展,金融機構,金融需求
1.山西農村概況與金融需求的特征
1.1山西農村概況。我們選擇了山西省的幾個農村地區進行了走訪與調研,分別對山西王莊堡村、山西西魏村、山西中莊寨。這幾個農村的共概況如下:首先,貧困戶占農村總戶數的大約1/3,農戶大部分依靠傳統的種植業作為主要經濟來源,但種植業只能滿足基本的自給自足。農村信用社由于歷史包袱比較重,不良資產過多,虧損嚴重而無法再發放貸款。其次,教育事業普遍落后,師資力量短缺,教學設備簡陋。
1.2農戶的基本經濟特征
經過對農村農戶的走訪調查分析,歸納出農戶的基本經濟特征:(1)家庭的主要勞動力年齡集中在25-40歲,且其文化程度整體偏低,基本為初中及初中以下水平。(2)大部分農戶從事傳統的種植業,靠天吃飯。只有少部分農戶從事養殖業等副業。(3)大多數農戶擁有的固定資產較少(除土地之外)
1.3農戶的借貸狀況
通過走訪村委會以及對幾個農村農戶的隨機采訪,我們得知這幾個農村農戶的借貸情況如下:
(1)向親友借貸是主要方式。根據走訪調研,了解到農戶借款渠道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向正規的農村金融機構貸款,另一種就是非正規渠道借款,包括農戶之間互相借款、向民間組織貸款以及向親戚朋友的借款等。從采訪的農戶口中了解到大部分農戶更傾向于向親戚朋友借錢。
(2)借貸的金額大多數為小額。根據走訪調研以及采訪,了解到農戶借款以小額為主,單筆借款金額大部分在5000到10000元之間,只有很少的時候金額會在萬元以上。
(3)借貸的用途很廣泛,但大部分用于醫療和教育。根據采訪與調查,了解到農戶借款的最主要的幾項用途依次為教育、購買農資(包括化肥、種子、耕地工具等等)、看病、建房子等等。教育支出以及醫療費用支出成為農戶借貸的主要原因。據很多農戶反映,很多家庭為了孩子的學費以及家人的醫療費用四處籌錢的情況非常普遍。
1.4農村金融需求的經濟特征
(1)農戶的金融需求仍以存貸需求為主,除了一些留有金融網點空白的農村之外,農戶的存款需求基本都可以得到滿足,但貸款需求滿足率較低。從農戶口中了解到,基本每家農戶都會有一定額的存款,也希望能從信用社獲得貸款。但由于信用社虧損嚴重,已經控制了貸款的發放,除非有非常良好的個人信用或者在信用社有可靠的人際關系,否則很難貸到款。
(2)農村中有一部分農戶從事規?;B殖業、畜牧業或者進行農產品加工生產,他們有著強烈的貸款需求且數額一般比較大(超過小額貸款限額)。在調研的農村中,據村委會反映,該村一些個體工商戶對貸款的需求很強烈,但大部分未能從正規的金融機構得到滿足,此部分農戶,一般只能通過親朋好友籌集資金或者向民間的一些非正規金融組織籌集需要的資金。
(3)農戶普遍反映貸款困難以及貸款手續繁瑣。在訪問中,很多農戶認為貸款難,信用社的貸款程序太復雜,審批時間比較長,有些農戶是急需資金,等信用社的貸款審批下來,估計已經錯過機會了。而且有時候為了能順利的貸款,必須花很多時間請那些有關負責人吃飯等,比較浪費時間。
(4)農戶一般貸款期限為中短期,且其用途一般以生活性用途為主。據了解,農戶主要借款一般為中短期,即借款期限一般在一年左右,一些農戶告訴我們,雖然親友借款也是一年左右,但親友借款期限上具有很大的靈活性,一旦借款人有困難還不了,就會適當地自動延期。
2山西農村金融發展狀況及問題
2.1農村金融發展的現狀
經過調研與走訪農戶,總結出農村的金融發展總體上的現狀為:(1)農戶從正規金融機構貸款的難度大于從非正規金融機構貸款。比較富裕的農戶一般傾向于向正規的金融機構貸款,而貧困農戶則主要向非正規的金融機構貸款。
(2)農村的金融機構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率比例上升。采訪的有關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雖然近幾年來不良貸款的情況有所好轉,但是信用社不良貸款負擔仍然很重,并且已經成為信用社經營困難的重要原因。而且他指出很多的不良貸款是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遺 留下來的歷史舊賬,短期內難以收回。
(3)能提供貸款金融機構很多,但真正能給農戶提供貸款的金融機構缺乏。據了解,雖然農業銀行在大多數地區仍然保留了縣級分支機構, 但由于實行嚴格的貸款權限控制, 縣級農業銀行普遍只存不貸, 農村資金供需矛盾更趨尖銳。而農村信用社受自身實力所限, 不可能支持大規模資金投放。近年來雖然農村郵政儲蓄業務發展較快, 但其在農村只吸收存款,不發放貸款, 吸收的存款大量上存人民銀行,只有極小部分通過人民銀行以支農再貸款的形式回流農村。
2.2制約農村金融發展的一些原因
通過調研,總結幾個原因制約著農村金融的發展:
(1)農戶一般難以滿足抵押擔保條件。農戶最大的資產一般為住房,而一般的貸款都是需要抵押物的。據了解大部分農戶貸款的抵押物主要為房屋、銀行存單。但在現階段,農戶住房作為抵押的意義相當有限,以銀行存單作為貸款抵押物意義也是有限的。因此可以說,那些需要從金融機構的融資的農戶一般很難滿足貸款機構的抵押擔保條件。
(2)農村沒有建立起良好的信用環境。一些金融機構不輕易對農戶提供貸款一部分原因就是農戶的個人信用以及整個農村的信用環境不好。這些金融機構為了避免不良貸款的發生,干脆越來越少地提供涉農貸款有的甚至是不在農村設網點。
(3)農村特殊的經濟特征。由于農村特殊的經濟特征使得涉農貸款高風險、高成本、缺乏抵押擔保物,這樣就導致了很多金融機構不愿意向農戶提供貸款。
參考文獻:
[1]謝華平、王一鳴:我國農村金融改革與發展建議:基于農村金融的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