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0 16:47:2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物高中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高中新課改生物高效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5-0159-02
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是為了提升學生整體知識水平,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需要跳出傳統教學模式的框架,以構建高效生物課堂為核心目標,保證學生在有限的課堂學習時間內收獲最大的知識提高。
一、高效課堂的意義
高效課堂指的是教育工作者需要立足于教學活動的基本規律,在有限的時間內,以最低的人力、物力投入,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使學生能夠收獲更多的知識提高,最大限度的滿足現階段社會與學生自身對于教學效果的需求。
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從客觀的角度分析高效課堂的含義:高效課堂的構建始終貫穿“教學”二字,“教”與“學”二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如果片面的追求教育工作者的“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勢必會影響高效課堂的構建,如果片面的追求學生的“學”而忽視了教育工作者的“教”,也不可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因此,只有教育工作者不斷提升備課質量,改進教學方法,充分重視學生的學習方法與學習效果,才能從根本上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達成構建高效課堂的最終目標。
二、構建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的主要方法
(一)強化教育工作者備課質量,精心設計教學內容
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最關鍵的環節就是備課,只有教育工作者不斷強化備課質量,才能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另外,教育工作者還需要充分掌握學生的特性,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所在,才能在備課時融入更多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以極大的興趣積極地投入課堂學習。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因材施教,設置教學坡度,滿足不同知識水平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優生能從中獲得生物知識水平的拔高,學困生能從中獲得生物基礎知識的提高,為提升其生物知識水平奠定堅實的基礎。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將生物高效課堂教學內容設計的規律總結為以下幾點,即理論實驗知識探究化、科學史知識故事化、考試重點知識生活化、生物學科知識趣味化、題型方法知識規律化、活動課知識家庭化,只要教育工作者在設計教學內容的時候遵循以上幾項原則,那么學生知識水平的提升也就成為必然。
(二)重視基礎知識教學,拓展生物課堂教學時效性與創新性
高中生物教學是以基礎知識教學為主,拓展知識為輔的教學活動。因此,高中生物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重視生物基礎知識教學,為學生以后生物學科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然后根據自己的認知,將新課內容關鍵知識點整理出來,并以圖表的形式相互連接,使學生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便初步掌握本課學習基礎知識框架,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另外,在生物課堂教學的時候,還需要拓展教學內容的時效性與創新性。生物作為一門起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的學科,通過課堂教學將生物與生活實際緊密的聯系在一起,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便于學生了解生物現象、知識,使學生更容易掌握生物教學的內容。生物課堂教學的創新則體現在現階段以活動、體驗為主的教學模式,學生通過親手實踐可以更為直觀的了解生物現象,避免在教學過程中抽象的語言教學造成學生學習障礙。
(三)重難點題型思路點撥,培養學生解題思維模式的形成
高中生物教育工作者在進行重難點題型講解的時候,不能將題型的講解作為唯一目標,而是需要對重難點題型進行延伸與發散,使學生遇到類似的題目時能夠迅速抓住題目核心,保證解題速度與解題準確性。因此,教育工作者在講解題型的時候,需要重視解題方法、解題思路的講解,總結解題規律,培養學生形成解題思維模式,即審題第一,其次抓住題目核心、分析解題思路,最后規范答題內容。在重難點題型講解完畢后,可以提出設立一些類似的題型讓學生進行解答,鞏固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訓練中加深對于類似題型解題思維模式的印象。
(四)重視課后反思,鼓勵學生反饋
高中生物教學是一個知識傳授與接收的過程,同時,反思與反饋也是高中生物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學生在課堂教學完畢后,需要對課堂學習的內容進行課后反思,及時發現不懂的問題并與其他同學展開探討,形成良好的生物學習氛圍。通過課后反思,可以幫助學生解決課堂學習中存在疑惑的問題,提升生物教學效果。人無完人,教育工作者在課堂教學的時候難免會存在疏漏,此時學生需要及時將課堂學習中的疑惑向生物教育工作者反映,便于教育工作者有針對性的開展輔助教學工作。
本文主要從高效課堂的含義切入,結合筆者多年生物教學經驗,試探性的提出幾點構建高效生物課堂的方法,以供廣大同行參考與借鑒,以期從根本上提升學生整體生物知識水平。
參考文獻:
[1]祁曉冉,楊繼紅.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建構[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1.
[2]蘇迎迎.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滲透營養教育的教學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關鍵詞: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實施策略
0 引言
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教育改革發展中的一項核心任務,提高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就要求學校建立一套以高教學質量為主要方向的制度以及機制,在教學環節上不斷地進行強化,并以此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但是在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學環境中,如何切實地構建高中生物高校課堂教學,深化高中生物教學改革,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學質量,是文章將要著重探討的問題。
1.高效課堂的實際內涵和現狀
高效課堂這一理念的提出主要是為了讓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遵守教學規律,用在盡可能有限的教學環境中創造出最大的教學規律和教學成果,以滿足當今社會對于人才的培養目標以及實際需要。
在通常情況下,高效課堂的教學活動存在著一種可以互相影響的雙邊活動,那就是“教”與“學”。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可以片面地追求任何一個方面而忽視另一方面。此外就現階段而言,在多數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依舊遵循著“復習―導入―教授―練習―作業”這種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在這種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很容易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其自主學習能力很難得到培養和提升。
2.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的實施策略
2.1 課前準備
2.1.1 研讀課程標準
在以往,很多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過于依賴教材和經驗,將考試和教材作為一切教學活動的中心,這樣做非常不利于學生個人素質的全面發展。
2.1.2 以人為本
高校課堂的教學宗旨是教師作為主導,學生作為主體,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成效作為目標的教學觀念。隨著課堂教學的改革的加快,已經逐漸建立了學生發展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宗旨。在把握教學目標的上,應該首先將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學到的內容考慮進去,然后是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是否有一個好的心情考慮進去,最后將課堂教學是否可以推進學生之間的人際溝通。
2.2 課堂教學
2.2.1 精簡教學目標
教案作為課堂教學的基礎,如何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保障課堂的教學質量,是備好教案的關鍵所在。課堂教學的理念應當是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主。教師在設計教案時,要將教授的內容和學生理解能力范圍內所能接受的知識進行融合。所以課堂的教學內容不能被設置的過高或過低,要學生能理解和掌握學習目標。這就要求我們要將每一門課程的內容都即簡單又內涵豐富,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有所收獲。
2.2.2 創新教學方法
教學重點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的好壞直接決定著課堂教學的成效。一個好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還可以活躍課堂的氣氛,使學生能夠快樂自主地進行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應用先學后教的方法充分的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2.2.3 即時評價學生
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每個學生都對自己所學習的內容有著一定的想法,而教師通過語言和動作等對學生進行鼓勵,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信心。教師在教授課程中,運用正確的教學評語可以活躍課堂的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不懼困難的品質。在課堂教學中,及時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評價可以讓學生在第一時間知道自己是否在知識的理解上存在誤區,對自己的學習方向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了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3 課后教學反思
2.3.1 考慮教學目標達成與否
在課堂教學后,對學生是否在課堂上獲取了足夠多的知識和價值觀等方面進行反思。在反思中,教師要將在課堂上自己組織的活動中,學生是否和自己預期的目標相吻合考慮進去。
2.3.2 考慮教學組織是否有效
教師在課后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和缺點進行總結,如課堂的有利因素和不利的因素,記錄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的想法和容易出現的錯誤,并對這些內容進行整理和分析,在下次教授同樣的課程時,應注意哪些和利用哪些方法,重新設計教學方案。
3.結語
在課堂教學之中,教學是“教”與“學”之間相互融合的過程,只有將兩者充分地結合在一起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應當通過認真研讀課程標準,創新課堂教學之中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適當地進行課后反思等手段來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李艷芹.淺談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3,(2):106.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堂;高效課堂;構建方法
高中生物課堂要想高效地教學,首先要有優質的教學方法加以輔助,生物學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或多或少都能用到,因此,要想真正地培養好高中生學習生物的熱情和執著的精神,首先要注重對生物的理解,更要重視生物課堂的效率,確保課堂效率的提升,貫徹新課改的教學理念,體現以生為本的教學思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認識生物課堂的重要性,從而齊心協力提升高中生物課堂的效率。
一、創造生物問題的實際場景
教師在授課之前,要充分地準備授課內容,確保學生所提的問題都能夠準確應對,不給學生造成錯誤的理解,教師在準備課程時,還要適當地增加知識,在課堂上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對生物的學習充滿興趣,教師可以在生物課堂上,構建實際的生活場景來解說,實際場景的設定在一定程度上也為學生提出問題提供了有利條件,學生提出問題時,教師不要直接回答學生,而是通過實踐,或者一步一步地引導,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的答案,這樣不僅能夠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在學習生物的時候能夠從解決問題中找到自信和快樂。
二、做好歸納總結
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和總結,對自己不懂的問題有了全新的了解,再出現問題時,學生也能首先想到的是通過自身的實踐和努力去解決問題,教師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要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進行總結,并且在學生做得不足的地方,或者思路有所偏差的地方及時提出加以指正,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使學生加深記憶,再遇到類似的問題不會出現偏頗,而對于學生做得很好的地方,教師應該給予表揚,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教師還可以通過此,構建出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使學生能夠一起成長,并且在這種探究方法下還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探討,然后通過一個學生的總結發言概括小組探究的內容,從而使學生能夠積極融入生物課堂中來。
總之,高中生物高校課堂的構建還是要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教師的學習方法滲透來完成。
關鍵詞:核心概念;生物;高考一輪復習
《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明確提出:“倡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學的核心概念?!鄙飳W核心概念是反映學科本質的、構成學科骨架的概念,它們的組合能夠反映生物科學基本面貌。因此,圍繞生物學核心概念實施生物高考一輪復習,使學生深層次地理解概念中所蘊藏的科學態度、思想和方法,并逐步建立完整的知識網絡圖,是提高生物高考一輪復習有效性的有效手段。
一、對生物學核心概念的認識
1.什么是核心概念
首都師范大學劉恩山教授認為:“核心概念是位于學科中心的概念性知識。包括了重要概念、原理、理論等的基本理解和解釋。這些內容能夠展現當代學科圖景,是學科結構的主干部分?!焙诵母拍钗挥趯W科知識結構中一般概念的上層,它聚合著學科的一般概念。這種聚合不是簡單的疊加,而是一種規律性的認識,這種認識具有遷移應用的價值。
2.生物學核心概念該怎樣甄別
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在生物學這門基礎自然科學中,離不開對事物和現象的過程描述和具體分析。生物學核心概念是生物學最核心的概念性知識,是反映學科本質的概念,它們相互組合構成了學科基本結構的骨架,而且它們的組合能夠反映生物科學的基本面貌。這樣的概念可以統攝學科的一般概念,可以揭示一般概念之間的聯系,具有統整學科知識的功能。在判斷一個生物學概念是否是核心概念時要參照核心概念的幾個特征:是構成學科基本框架的概念,是具有文件夾功能的概念,是具有統攝思維功能的概念,是具有遷移價值的概念。
3.高中生物(新人教版)的核心概念列舉
細胞、生命系統、生物大分子、細胞學說、流動鑲嵌模型、新陳代謝、有絲分裂、分化、性狀、遺傳定律、減數分裂、基因、染色體、中心法則、突變、重組、基因頻率、種群、自然選擇、物種、隔離、生物多樣性、共同進化、內環境、穩態、神經調節、體液調節、免疫調節、激素調節(植物)、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等。
二、核心概念的復習
1.生物高考一輪復習的要求
近年來,高考理綜的生物部分越來越偏重于對生物作為自然科學學科的考查、對生物學核心概念掌握程度的考查和對生物學作為一門實驗學科的考查。因此在一輪復習過程中不僅要立足課本,全面細致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實驗操作的基本過程,更要著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綜合分析和實驗探究能力。
2.回顧生物科學發展史,總結核心概念
通過生物科學發展史的復習,使學生沿著科學家探索生命世界的軌跡,理解蘊涵其中的科學本質和科研方法,進而理解某生物核心概念的來龍去脈,認知概念是不斷發現、修正、完善、再發展的過程。
3.糾正前科學概念,辨析核心概念
在一輪復習之前,雖然已對所有教材進行了學習,但是有些概念學生已經記得不清,甚至只是從字面上理解概念,這樣就存在著前科學概念。前科學概念指的是學習者擁有的與科學概念的含義不相一致甚至相反的概念,是學習者形成某一科學概念之前所擁有的概念形態。在一輪復習過程中,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前科學概念,尤其是與科學概念相悖的前科學概念,強化科學概念的本質特征,做到有的放矢,及時糾正,以科學把握核心概念,提高教學效率。
4.借助多媒體,強化核心概念
在一輪復習過程中,教師的核心任務是把學生已經學過,但沒有全面掌握的核心概念加以更深的挖掘,豐富核心概念的下位概念。借助多媒體,將教材中那些內涵豐富、更多體現動態變化的概念呈現在學生面前,給學生以直觀的、多角度的刺激,來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為學生創造理性思考空間,以此掌握概念。如在“減數分裂”的復習過程中,教師通過展示和卵細胞形成的動畫以及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的細胞中DNA和染色體數目變化圖,在視覺上給學生沖擊,在理性思考后強化對“減數分裂”的理解。
三、以核心概念為節點,建立知識網絡圖
1.以核心概念為節點繪制概念圖,建立核心概念知識網絡
核心概念位于學科知識基本結構中一般概念的上層,它聚合著學科的一般概念,它是有很多下位概念的,同時它又具有遷移價值,是可以發散的。因此,我們可以以核心概念為節點,建立知識網絡圖。將核心概念及概念間的相互聯系通過概念圖的形式呈現出來,有助于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整合與鞏固,培養學生知識遷移、歸納的能力。
2.通過列表分析,建立核心概念知識網絡
在復習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收集教材中的相關概念并加以對比辨析。通過比較,找到概念間的異同、聯系與區別,從而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記憶,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梢詮囊韵聨讉€方面進行概念的選擇與比較:一是意思比較接近的概念,如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染色體和染色質等;二是意思“相反”的概念,如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遺傳與變異等;三是相關的概念,如光反應與暗反應、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等。要讓學生在比較中明晰概念,在比較中懂得思考。
綜上所述,在生物高考一輪復習過程中,要注重核心概念的復習,并且要去尋找核心概念間的聯系點,將核心概念形成知識網絡。這將更有利于學生將生物學科的知識系統化,將生物知識融會貫通,并有效形成知識的遷移能力,取得良好的復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張穎之,劉恩山.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J].教育學報,2010(2):57-61.
2.胡玉華.對生物學核心概念及其內涵的研究[J].生物學通報,2011(10):33-36.
(一)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
預習是教育體系中最受認可的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途徑,這是因為學生通過對新課程內容的預習,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課堂教學上的重難點,哪些知識自己可以不在教師的講解下掌握,哪些知識自己理解不了需要在課堂上聽取教師講解,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課前預習習慣的培養[1]。教師在生物教學實踐中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預習方法,使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可以掌握新教學內容中的生物學概念,不能只將預習作為一項簡單的看書活動,而是在預習之后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分析,意識到生物教材中哪些是重難點,自己通過預習掌握了哪些生物知識。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注意分析、歸納生物知識,注重預習中生物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聯系,這樣可以使學生有目標地進行聽課,對集中學生注意力、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有重要作用。
(二)養成課堂筆記的習慣
高中生物課前預習雖然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聽課效率,但是很多學生都表示在課堂上聽懂了教師講授的知識,但是在實際做題過程中無法掌握正確的思路及方法,這是因為學生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實踐中只能積極聽取教師的講授,高度的思維集中雖然可以讓學生理解、記憶更多生物學知識,但是在課程完成后沒有對生物知識進行鞏固。高中生物教師要培養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記筆記的習慣,這樣不僅可以將更多生物知識點集中到課堂筆記中,更能使教師講授過的知識得到鞏固,學生利用課后時間對記錄的知識點進行吸收,這樣才能將教師在課堂中所講授的生物知識轉化成自己的知識,這也是實現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之一。
(三)養成及時復習、鞏固的習慣
教師在培養學生養成記錄課堂筆記的習慣后,學生在課余時間對課堂筆記中知識的及時復習和鞏固,對強化學生生物知識的掌握能力有重要意義,這是因為學生對課堂筆記進行復習和鞏固是一個強化知識記憶的過程,而學生的課后復習便是對教師課堂教學思維進行整理的過程,也是學生將課堂知識轉化成自身知識體系的過程。教師要幫助學生培養出課后及時復習和鞏固生物知識的習慣,這樣可以使學生發揮自身能力對知識點進行歸納和總結,從而在復習過程中形成高效的生物學習規律及方法,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有重要作用。
(四)養成通過習題鞏固知識的習慣
學生要想徹底掌握高中生物知識不能只依賴于記憶,對生物知識的記憶并不代表其運用能力,所以學生要通過大量習題訓練對高中生物知識點進行轉化,從最基本的記憶轉化為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能力。解答生物習題的整個過程不僅可以加深對知識的記憶深度,而且可以加深對各種生物知識點的理解與認識,是學生將高中生物知識轉化成自己東西的有效過程,因此,高中生物教學中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鞏固知識的習慣。學生在做題訓練過程中要結合自身知識體系的實際狀況,對自身掌握較薄弱的知識內容可以多做一些習題,這對補充學生自身的知識缺陷、彌補知識漏洞有重要作用,從而可以實現學生生物知識系統化建設的目標。
(五)養成總結學習規律及方法的習慣
在高中生物教學及其他學科教學中很難有學生養成總結學習規律及方法的習慣,這是因為學生在高中課堂教學實踐中將教師的思路作為主要的學習規律,而照搬他人的學習方法很難適合不同類型學生對高中生物學習的實際需求。因此,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針對這一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學生在生物學習中所需要的學習規律及學習方法只有依靠自己總結,在實踐中才能運用自如,這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出學生在高中生物學習中的自身潛力,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學生在生物學習中走彎路。
二、結語
一、巧設情境,調動興趣
情境教學是指通過情感的調動以及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貼近生活的問題,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用真情構建平等、快樂、融洽的課堂學習氛圍和師生關系,讓學生基于直觀、形象的基礎之上,更好地理解、應用生物學知識及其思想。這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根本所在。
例如進行“DNA的雙螺旋結構”教學時,筆者把DNA結構比喻成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雙螺旋上升的樓梯,讓學生展開想象并建構兩者之間的聯系,使得學生對DNA空間結構形成一個大致印象。其次,在學習DNA的空間結構時,引導學生聯系已學過的四種脫氧核苷酸組成等知識,進行分析,調動其學習興趣、鍛煉思維,讓學生能夠全身心融入課堂,提高學習效率。
二、提出問題,促進互動
促進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培養學生探究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這是高中生物學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構建高效課堂的目的之一。為了改變以往枯燥的單向“灌輸式”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必須巧妙的設置問題,引導學生產生質疑,主動思考和探究。同時,鼓勵學生提問,通過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進行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活動,這是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構建的有效途徑之一。
例如學習“基因指導蛋白質合成”一節內容時,通過“什么是基因?” “基因存在于哪里?” “基因有什么作用?” “為什么基因具有這些作用?” “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過程和原理是什么?”等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復習已學過的有關知識;思考基因對性狀的控制,以及蛋白質和性狀的關系;對本節學習內容進行歸納與總結。
三、借助多媒體技術,增強感知
多媒體技術集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影視等諸多強大功能于一體,如果選材得當,能給予學生“視覺”、“聽覺”上強烈的震撼。生物學涉及許多微觀的生物的形態和結構,比較抽象。在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化抽象為直觀,從而調動學生激發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同時也是實現高效生物課堂有效途徑之一。
如在學習《基因指導蛋白質合成》一課時,先給學生播放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科學家是如何利用蚊子化石中恐龍的血液來克隆恐龍等片段。以“科學家有了蚊子化石中恐龍的遺傳物質,要通過怎樣的過程,才能獲得生猛的恐龍?而細胞內的遺傳物質,又是怎樣表達出體現性狀的蛋白質呢”等問題引入新課教學,如此導入,既有視覺沖擊,又有問題激發思維。教學中本人不斷嘗試讓學生觀察實物、模型、圖片、影視甚至電腦動畫等多,使學生的思維進入一個積極的探求知識的狀態,從而實現生物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四、注重實驗,體驗探究
倡導探究性學習是高中生物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按照教科書提供的生物學實驗主題,要求學生分組設計不同的實驗方案并實施。以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學習,做學習的主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這也是實現高效課堂的一種有效模式。
例如“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及質壁分離復原”實驗,這原本是一個驗證性實驗。在完成實驗教學目標后,筆者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究:(1)為何盡量選用洋蔥紫色部分為實驗材料?實驗材料除了洋蔥外表皮細胞,是否可以選用其他植物細胞?(2)實驗試劑除了蔗糖溶液可改用其他試劑嗎?試劑的濃度應是多少適宜?(3)為了提高實驗效率,實驗操作方法能否改進或簡化?通過此探究實驗,學生從以前“按書就班”地實驗,到現在能在實驗過程中發現問題,改進方法,并由此設計、實施探究性實驗,探究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五、精編練習,提升效率
課堂練習是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通過動口、動手、動腦等方式,有計劃有目的地讓學生鞏固對已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形成技能,提高學習能力,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質和思維方法。同時教師可以通過課堂練習及時反饋教學問題,反思教學,及時有效地改變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調控課堂教學達到最優化,可以說有效課堂練習對我們打造高效課堂有著重要的作用。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課堂練習的設計也是如此,教師應根據學生認知特點分層設計。太難的題目,不僅起不到檢測學習效果的作用,反而會打擊學生自信,過于容易的題目則起不到鞏固知識、培養能力的作用。課堂練習設計還應遵循少而精原則,應結合本節課所學的內容設計少量但具有典型性進行練習,通過思考分析,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提高學習效率。如在高中生物種群數量增長曲線模型學習時,種群數量增長量最大是種群數量在K/2時,這一知識點的最典型應用是海洋漁業的捕撈、森林的合理采伐、草原載畜量的確定等。對此,筆者設計了下列練習題。為了保護魚類資源不受破壞,并能持續地獲得最大捕魚量,根據種群增長的S型曲線,應使被捕魚群的種群數量保持在K/2水平。這是因為在這個水平上( C )
A.種群數量相對穩定 B.種群數量最大
關鍵詞:微課;高中生物教學;創新應用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教育信息手段得以在高中生物課堂上大量使用,尤其是近些年來以微課為代表的全新教學模式進入傳統高中生物教學課堂中,并且已經發展成為高中生物教師優化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因此,本文將在介紹微課特點的基礎上,分析微課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期更好地促進信息技術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
一、高中生物微課教學的主要特點
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模式,微課以其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而高中生物微課教學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1.教學內容短小精悍
根據高中生的認知特點和高中生物的教學規律,一般將微視頻控制在十分鐘以內,從而不僅使高中生物教學目標簡單明了,而且使高中生物教學內容短小精悍。
2.教學講解有針對性
微課應用于高中生物教學的時間相對較短,但是對于知識點的講解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微課需要講解的高中生物內容一般而言都比較集中,不僅可以充分展示高中生物教師對生物知識的整合效果,而且可以突出重點、難點。
3.教學形式形象具體
在高中生物微課教學中,教師可以改變過去單純灌輸的教學形式,在充分理解和分析高中生物教材所涉及的生物理論、思維以及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提煉制作、二次加工,從而使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形式更加形象具體,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感悟生物知識。
二、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創新應用策略
1.微課在預習的創新應用
高中生普遍課業負擔較重,要讓學生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課前預習,確實是強人所難。如果在課前預習時應用微課形式,將有助于幫助高中生更加深入地認識和理解相關生物學科知識。高中生物教師可以將瑣屑又繁多的生物知識點納入微視頻中,并遵循生物教育客觀規律以及教學基本目標,使之可以得到合理分類以進行在線,引導高中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通過觀看“微視頻”以自主完成課前預習,從而可以在課堂上和教師進行更好的交流互動,以真正提高生物課堂學習效率。
2.微課在拓展的創新應用
良好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應該是各取所需的,也就是不同水平的學生都可以在課堂上獲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識內容,而新形勢下我們可以借助微課將各種先進的移動終端設備引入高中生物課堂中來,進而不斷拓展延伸課堂,從而保證每一個學生的需求得到滿足。例如,我們在進行“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教學時,可以設計出不同層次的微課教學素材,幫助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知識。
3.微課在釋疑的創新應用
高中生物課程體系主要以生命系統為基礎,存在著較多的重點和難點,如果在釋疑環節有效應用微課教學形式,則會有助于學生正確理解生物抽象概念,進而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微觀想象力和創新能力,有效突破高中生物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例如,我們在進行“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教學時,學生一般難以通過教師的板書、掛圖來深入認識細胞的跨膜運輸方式,這時高中生物教師就可以通過制作微視頻的方式向學生展示知識重點和難點,引導學生反復觀看視頻以認真領會其要義。
4.微課在復習的創新應用
在總結與復習環節利用微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再現知識框架,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消除“煩躁”之感。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容易遺忘的知識點,將其制作成微視頻,并上傳到網絡上共享,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自主選擇相關的微視頻進行觀看,在恰當的時間和地點復習知識,以激活記憶,同時借助反饋練習提高生物復習質量。綜上所述,微課生物教學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生物教育工作者必須對微課生物教學系統進行深入的探討,努力探索適合新課程改革要求的微課生物教學設計模式,以創造出更具時代氣息的高效生物課堂教學新方式。
參考文獻:
[1]莊曉玲.淺談高中生物微課設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9):141-142.
[2]諸葛瑩.淺談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展望,2015(35):201.
[3]吳成本.巧借微課突破生物教學瓶頸[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6):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