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1 23:01:2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結構實訓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高職教育;結構模型;結構識圖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0-000-01
建筑結構識圖能力對于建筑工程管理專業是一項基本技能,在施工現場,讀懂結構施工圖紙是做施工員,監理員,資料員,安全員等崗位的必備基礎。然而,高職院校中,對于結構施工圖的識讀,尤其是查閱平法圖集相應構造圖掌握構件節點鋼筋構造要求和排布次序對學生來講依然是難點,也是識讀結構施工圖的重點。由此可見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結構識圖能力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性,因此教師要將其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
一、現狀分析
如何解決學生識讀結構施工圖的困難的問題,通過分析學生學習結構施工圖的現狀和課程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偨Y以下:
1.理論教學的局限性
課堂理論教學,僅通過實際工程圖片和綁扎鋼筋視頻等輔助手段,展示的內容依然不蟯暾。雖然有鋼筋模型教具,但只是單一構件,不能夠涵蓋各種節點的構造,覆蓋面過小。實訓中心的建設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理論教學的單一,提高學生識圖能力,但是班級學生較多,難以組織。
2.學生學習效果較差
學生對于平法圖集制圖規則掌握不好,記憶不牢,不會根據圖紙查閱圖集中相應的構造詳圖;學生空間想象能力較弱,很難根據平面配筋想象出空間中節點鋼筋構造與排布。在圖紙抄繪作業中只是機械的抄圖,并沒有理解構造要求。
3.學生的興趣引導
對于動手的作業,更能激發學生嘗試的熱情,要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提高對《結構基礎與識圖》課程的興趣,進而鼓勵學生深入學習,提高學校效率。
二、結構模型制作實訓
結構模型制作實訓的引入,目的是學生通過完成模型制作的任務,能夠熟練的識讀結構施工圖,能熟練的查閱平法圖集,能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小組的方式獨立完成構件的鋼筋算量、放樣圖繪制和鋼筋模型綁扎的全過程。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提高自身的結構施工圖的識圖能力,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結構模型制作作為《結構基礎與識圖》學期末的集中實訓,實訓時長為一周。
1.實訓任務
背景:某實驗樓建筑,抗震等級為二級,框架結構,獨立基礎,三層。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本項目要求學生在一周內完成實驗樓的構件放樣圖繪制及基本構件的模型(梁板柱基礎、樓梯)制作,并進行成果匯報。
2.實訓過程
(1)復習和引導學生回憶結構施工圖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利用多媒體演示,講解梁、板、柱、墻、基礎等構件平面表達形式、配筋信息等。分組布置任務和制定進度計劃。讓學生對本周將要完成的任務有大概的了解,并且在頭腦中構建出鋼筋骨架
(2)分組繪制各構件的構造詳圖,根據各構件的平面配筋圖繪制梁、板、柱、基礎、樓梯等構件的配筋放樣圖,此過程需要查閱平法圖集以及其他相關規范,是學生制作模型的前提,也是反復熟悉圖集的過程。在此過程當中,學生一方面鞏固了結構施工圖制圖規則方面的基本知識,另一方面要考慮各構件節點構造要求,例如梁板柱節點鋼筋排布和各構件在節點位置錨固長度的要求。通過這個重要的環節,加強學生對基礎平面布置圖,柱配筋圖,梁配筋圖,板配筋圖和樓梯配筋圖的識讀方法和相關的構造要求的學習。
(3)根據繪制的構件配筋放樣圖準備材料制作結構配筋模型。根據繪制的放樣圖以及材料的總量,每組按照規定的模型比例,計算鋼筋的下料長度,此環節建立在構造要求掌握良好的基礎上。
(4)總結匯報。每組對實訓周的成果和過程進行匯總展示,并定期匯報實訓過程收獲。
3.實訓成果
每位學生獨立完成上交一張A2幅面圖紙的構件的配筋放樣圖、每組提交結構構件模型一個。
4.考核
每組提交成果并進行匯報,以答辯的形式考察每個學生在結構模型制作實訓中學習的程度。教師進行點評和打分。
故模型制作是學生們邊做邊思考的實踐過程,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提高了他們的空間思維創造能力。
三、建筑結構模型制作實訓效果評價
建筑結構模型制作實訓過程中發現,從以下幾個方面促進了學生結構識圖能力的提高
1.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結構模型制作彌補了圖紙、照片、視頻這些方式的不足,讓學生接觸到了實際的配筋和鋼筋綁扎的過程,見證了由圖紙到實物的過程,充分的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獨立思考能力,在模型制作的過程中遇見的問題,也能夠主動詢問老師或者上網查閱資料。
2.增強學生空間理解力
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需要建立圖紙與實物之間的關聯性,從而更深刻的將G平法圖集的構造知識融會貫通。在模型制作過程中,空間實物能夠更加清晰全方位的表達節點構造也使得在模型完成以后,對結構施工圖紙有了空間上的深入理解。
3.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
培養了學生遇到問題查找規范、圖集,解決問題的習慣。
4.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實踐證明,團隊意識和個人自豪感在總結匯報當中尤為凸顯。
四、小結
要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手段,通過訓練逐步培養學生的結構施工圖的識讀能力
高職院校就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同時,教師還要加強建筑結構識圖課程與建筑材料課程、施工課程等先關專業課程的聯系,這樣才能全面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也有利于學生專業技能的快速提升。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基礎知識、實際工程圖知識、職業能力之間的關系,以全新的思維和最大的效率煥發老師和學生教與學的熱情。
參考文獻:
[1]鄭曉麗.關于提高學生建筑工程識圖能力的建議[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24).
[2]鄭慶波.談如何提高學生建筑工程識圖能力[J].科匯,2011(06):61-62.
1.使用教材
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由柴鵬飛主編的《機械設計基礎》教材。
2.授課內容
第四章“其他常用機構”中的第二節“棘輪機構”。該課程的主要內容為介紹棘輪機構的組成、工作原理、類型及應用。
3.學習對象分析
教學對象:礦山機電專業高專二年級的學生。學習狀況:學生已經學習了機械制圖、金屬工藝學等專業基礎課。學生情況:學生具有思維活躍、喜歡動手的特點,缺乏計劃性和有目的觀察以及分析總結的能力,對理論知識學習有一定的畏難情緒。解決對策:通過實際操作,模擬真實的工作環境,營造工作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棘輪機構的工作原理、結構、類型和應用等相關知識。能力目標:通過本課題的學習,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以后礦山機電的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情感目標:通過課堂交流及實訓,培養學生踏實的學習習慣以及嚴謹的工作態度。
三、教法與學法
教法:通過將任務驅動、分組教學、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法相結合,實現在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理念。學法:聽中學,思考質疑,聽教師講授棘輪機構的定義、組成、工作原理及應用??粗袑W,探索發現,觀看結構圖、教學動畫、棘輪機構的工作視頻,發現其工作規律。動中學,提高升華,動手操作棘輪機構的模型,掌握其結構和工作過程(原理)。練中學,鍛煉能力,操作手拉葫蘆對絞車進行起吊,與實際工作相結合,掌握棘輪機構在礦山機電的應用(手拉葫蘆)。
四、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教學環境:絞車拆裝實訓室。教學資源:多媒體、教學圖片、動畫、視頻模型等。實訓資源:手拉葫蘆、絞車及相關工具等。
五、教學過程
1.回顧舊課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總結回顧,再現所學知識,檢驗學習效果,并由此引入新課。
2.引入新課
播放自行車視頻、棘輪扳手視頻,提出問題,引起學生興趣;學生觀看視頻、操作棘輪扳手、思考;引入所學知識,引起學生興趣,由此引入新課。
3.新課講授
教師講述本課內容,學生積極參與互動,掌握棘輪機構的組成、結構、工作原理。
4.實際操作
教師指導,學生實際操作;學會使用棘輪機構在礦山機電中的應用(手拉葫蘆)。
5.總結與評價
教師分析、總結及評價:對本次操作進行總結、自評、互評;總結所學知識、評價操作規范。
六、教學評價設計
通過情景模擬對本次課程進行評價,這是本節課的考核標準,有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評價內容有情感態度、理論知識、實際操作、手指口述和實訓報告。
七、幫助和總結(教學反思)
關鍵詞 建筑工程;實訓教學平臺;三維仿真系統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24-0052-02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of an Education Platform about Ha-ving Practical Teaching Which Combine Virtuality with Reality in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ZHANG Tao, KANG Jiatao
Abstract It can be summarized from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at there exist some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problems, accordingly, the
idea of building an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practical teaching edu-
cation platform of quaternity include texture, entity, virtuality, learning
is put forward. The platform is composed of four parts: entity model
for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three-dimensional simulation system for
architectural structure,network management platform and mobile
terminals’ application software, meanwhile,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rtuality with reality combining, management integration, creative teaching and environment for learning. And eventually, it constructs an integrated, multifunctional and omnibearing practical teaching education platform.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practical teaching platform; 3-
D simulation system
1 引言
高職人才的培養定位有其自身特性,既要注重理論知識的教育,又要注重崗位能力的培養。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是培養面向工程一線技術應用和技術管理的技術技能型人才,要求學生不僅要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還要滿足工作崗位的崗位技能要求,因此,高職教育必須解決好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的關系。但是受到安全、工期、交通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實訓教學的多個環節難以在校外工程現場開展,需要在校內實訓基地進行。校內實訓基地也存在場地有限、資金短缺、工藝難展現、綜合利用率低等困難[1-3]。
如何C合、高效、多方位地開展建筑工程實訓教學,始終是高職院校的一個難題。
為了解決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各院校也都在做積極的嘗試和探索。通過建設建筑結構實體模型,解決工地認知實訓的困難;通過施工工藝仿真實訓軟件,解決工藝展現困難、難以循環利用的問題。這些校內實訓基地解決了部分實際問題,在一定時期內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通過調研分析,也存在一定的問題:1)建筑結構實體模型實訓基地為靜態展示,學習方式單一,利用效果有限;
2)施工工藝操作實訓基地使用成本高、限制條件多,無法與課堂形成一體互動;3)虛擬仿真實訓軟件輔助教學,缺乏真實體驗感,無法感受工程現場真實環境;4)各實訓場
地、軟件獨立存在,缺乏統一的平臺管理。
為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設虛實結合實訓教學平臺,在統一的平臺下使教學、課程、實訓、自主學習有機結合。
2 平臺的設計理念
建筑工程虛實結合實訓教學平臺是以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核心課程知識體系為“理論”基礎,以“實體”實訓模型為施工工藝展示載體,利用“三維仿真、網絡信息化”為技術手段,達到創新教學模式、發揮學生學習能動性的目的,構建一體化、多功能、全方位的學習環境,打造“理、實、虛、學”四位一體的建筑工程實訓教學平臺。
3 平臺的基本構架
建筑工程實訓教學平臺是以教學資源庫為應用基礎,由建筑結構實體模型、建筑結構三維仿真系統、網絡管理平臺、移動端APP四部分組成。將實體、虛擬、教學、自學有機結合成統一整體,構建理實一體、虛實結合、教學一體的全新教學、學習環境。
教學資源庫 教學資源庫是信息化教學的基礎,豐富的展現形式可以滿足多樣式教學創新的需要,平臺的各組成部分通過不同形式調用教學資源庫的內容進行展示。教學資源庫是對具體知識節點的全面介紹和展示,其形式包括文字資料、圖紙資料、圖片資料、施工動畫、工藝視頻、課程視頻等。教學資源庫具有展現形式多樣、展示內容統一、資源及時更新等特點。
建筑結構實體模型 建筑結構實體模型是以實體結構形式展示建筑結構及建筑施工工藝。實體模型是課程理論體系的整合,包含磚混結構、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鋼結構、木結構五大結構類型,結合施工全過程中的基坑工程、基礎工程、主體工程、屋面工程、水電工程、暖通工程、消防工程、裝修工程等分部工程,部分分層形式展現關鍵工藝節點300多項,配以教學資源庫。
建筑結構實體模型可以對結構及節點靜態展示進行認知實訓,還可以通過二維碼掃碼調用教學資源庫內容,進行多樣化的動態展示。
建筑結構三維仿真系統 建筑結構三維仿真系統是以實體模型為藍本建設的虛擬仿真系統,虛擬環境與實體環境完全對應,能夠實現實體模型的虛擬網絡化,彌補實體模型靜態展示的單一性。建筑結構三維仿真系統可以實現建筑的三維漫游、虛擬化展示、知識節點學習、網絡化調用等功能。使用者可以通過網絡在終端登錄仿真系統,其體驗與實體結構模型完全一樣,既實現了結構模型虛擬化的隨時隨地調用,又滿足了虛擬仿真與實體結構的認知互補性,真正實現虛實結合,達到高度的統一性。
網絡管理平臺 網絡管理平臺是對教學資源庫、三維仿真系統、后臺管理的統一。平臺的各組成部分具有統一的網絡入口,通過身份認證登錄,可以實現仿真軟件的遠程調用、網絡課程學習、教學資源庫查閱、在線考試、統計報表分析等功能。
移動端APP 移動端教學APP是網絡教學管理平臺的手機版本,通過移動網絡可以滿足隨時隨地的學習需求,適應泛在學習模式下學生自主學習的需求。APP還可以對實體模型展示節點二維碼進行掃描,進行知識點學習。
4 平臺功能應用
建筑工程實訓教學平臺以教學資源庫為基礎,可以實現工藝節點的實體展現,可以實現軟件端虛擬三維仿真漫游,可以實現網絡學習,具有多維度、多樣式展示的特點,具體應用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教學應用 以教學資源庫為基礎,以實體模型、三維仿真、網絡課堂為展現方式,可以輕松滿足多種形式的教學融合需求,創新教學環境,為進一步改變教學模式、創新課堂設計打下基礎。管理平臺可以針對性地對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在線考試情況生成針對性的分析報表,有利于教師掌握學生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教學組織,滿足個性化學習的需要。
教師應用 平臺多樣化的展現形式可以為教師提供極大的便利,幫助教師進行教學創新,方便教師進行微課、慕課等教學組織,減輕教師工作壓力。教師組織的微課、慕課等教學資源可以加入教學資源庫,實現教學資源的循環更新,保證平臺的及時性、實用性。
學生應用 通過平臺的創新性應用形式,適應新時代學生學習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終端APP可以滿足學生隨時隨地的學習需求,創新泛在學習模式,創新學習環境。
延伸應用 平臺可以向企業實習學生延伸,通過網絡課堂、在線考試滿足異地實習學生的學習、考核及管理需求。平臺可以向工人技能培訓和崗位證書培訓延伸,進行網絡課程教學和實訓教學,打造培訓一體化平臺。平臺可以延伸為建筑百科,滿足不同人群、不同時段、不同地點的學習需求,打造綜合化建筑百科學習端。
5 特色創新
建筑工程實訓教學平臺是理論教學、網絡技術、教育信息化的多方融合,在設計理念、展現形式、應用環境方面具有明顯的特色和創新。
虛實結合 通過實體模型與三維仿真的一一對應,真正實現實訓教學虛實結合的理念,使實體模型與三維仿真y一在一個平臺,既互相支持,又互相印證補充。
資源統一性 教學資源庫作為平臺的各組成部分的應用基礎,實現資源調用及展現形式的統一性,使資源的更新維護具有方便快捷的特性。
拓展延伸性 平臺可以在軟件集成上進行擴展,在使用范圍上進行延伸,具有拓展延伸性。
環境創新性 通過平臺可以實現展示形式的多樣性,滿足教學模式創新需求,滿足隨時隨地的學習需求,營造創新性的教學環境及學習環境。
6 結語
建筑工程實訓教學平臺是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為改革實訓教學、創新實訓環境而重點支持的實訓建設項目。該項目啟動之初對相關院校進行了考察學習,對實訓教學及實訓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總結,針對性地提出“理、實、虛、學”四位一體的建筑工程實訓教學平臺,真正實現虛擬仿真和實體結構的完美結合,達到虛實結合的設計理念,在多個方面具有其特色和創新性。該平臺的建成必將極大改善學院的實訓教學條件,營造全新的實訓教學環境和學習環境,為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注入全新動力。
平臺的建設也對管理人員和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后續使用中要注重對師資的培養,平臺的良性循環最終要依托素質優良的教師。另外,教育理念和科學技術都處于快速發展之中,這就要求管理人員注重利用新理念和新技術對平臺進行升級優化,保持其先進性。
參考文獻
[1]陳璐.普通高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現狀和改進策略[J].中國裝備技術教育,2015(16):159-160.
示教模型相對完整地重現了實際施工中從圖樣識讀、下料加工、安裝施工、質量驗收的全過程。通過教師帶領學生參觀、講解,讓學生在比較真實的情境中完成了感性認識,這比在課堂中學習更生動、形象、便于理解。此外,在實訓工場的計算機中,可收集、制作一些有關施工過程的動畫片,作為參觀靜態施工過程的補充。還可以收集、自行拍攝一些實際工程當中的施工照片和視頻。了解、熟悉這些信息將極大地豐富示教模型實訓的內容,完全滿足認識實習的需要。
2.施工實習
顯然,示教模型實訓場地不能僅僅滿足認識實習的需要,還應該作為施工實習的場地,即直接動手進行施工操作、現場學習施工技術。實訓場地還要設有現場操作場地,教師根據授課的進度,隨時安排施工實訓,在校內實訓場地指導學生動手操作,必要時輔助施工照片、視頻,比如制作混凝土結構梁、板、柱、樓梯、樓蓋、雨篷等整個構件或一部分,整個制作過程強調學生自主決策實施,教師可以在之前課堂上介紹構件組成材料、制作流程、注意事項等,讓學生按小組查閱資料寫好操作步驟,做好充分準備,完成之后寫出總結或體會。這種結合親身動手操作,讓學生更了解建筑工程中施工技術,從而提高學生在工程技術的問題上,有更好的解決與分析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團結協作、吃苦耐勞等方面的能力。
3.復合實訓
示教模型相對完整地重現了實際施工中的全過程,這也涉及很多其他專業課程,比如:制圖與識圖、建筑力學、測量、施工組織、建筑構造、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建筑安裝等重要課程。因此,還可以用來組織復合實訓。例如,在施工技術、混凝土結構課程中都講到雨棚,它有多種形式,可做成結構形式,也可做成建筑形式。鋼筋混凝土結構雨棚的受力鋼筋應設置在上面,這與一般的梁配置受力鋼筋有區別,為什么呢?在建筑力學課程中可以找到答案,該課程常將結構形式的雨棚簡化為平面的懸臂梁,與墻的連接為固定端支座,受向下的均勻分布荷載作用時,上部受拉,因此必須將受拉鋼筋配置在上面。此外,在復合實訓中由于時間長、涉及課程多,而且各門課程研究重點也不相同,所以也要注意場地的使用效率。如果某種構件在某課程中已要求制作過,在其他課也涉及時,不必再重復制作。這時可以利用計算機存取的有關這方面的資料,也可探討在電腦中制作三維立體模型、動畫模型。筆者認為在復合實訓中可加強計算機的使用。如在平法識圖教學中,梁中的鋼筋關系十分復雜,理解難度很大,雖然在施工實訓中可以動手操作,但不會反復去做。這時可利用計算機軟件制作一些三維立體模型,如三維模型軟件3DMAX、MAYA、SketchUp等。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學習軟件,并利用它模擬從簡單到復雜的各種構件及施工過程,這樣學生對此更有興趣,既學習了軟件,又鞏固了專業知識。
4.小結
【關鍵詞】 脫勾 人才定向培養模式 供需矛盾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人力資源市場存在一個矛盾:企業對人力資源的需求很大,但招聘不到合適的員工;學校每年應屆畢業生人數眾多,苦于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導致此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企業需要掌握與自身業務相匹配的知識、技能的人才,而學校在學生的培養過程中,不了解企業需求,缺少與企業實際工作相結合的實踐環節。
為了解決這種矛盾,我校與用人企業合作,共同開了一套了為使學生學有所用,企業招來即用,我校與用人企業共同建立一種基于企業需求的全新的人才定向培養模式,構建《平臺》,解決人才市場上的供需矛盾。本平臺一個子系統為《實習實訓管理平臺》子系統。
《平臺》的主干部分能與《實習實訓管理平臺》子系統進行無縫數據交換,前者可以直接從后者提取院校實訓項目、學生信息、指導教師對各項目小組及學生的評價、項目成果展示等內容,子系統也可以向上進行數據推送。這樣,企業就可以很方便查詢到本單位的項目及其它所關注的項目信息,確保企業以很低的成本實現對應人力資源信息的采集。
1. 實習實訓管理平臺
為各大高校提供了一種新式、科學的實訓教學兼管理方式,實訓安排遵循人類認知的基本規律:認知—>模仿—>創造,通過體驗實訓使學生掌握軟件應用、商業化分析與功能設計、PPT制作、操作手冊編寫、軟件演示制作等基本的軟件技能;通過合理的教學實訓手把手教學生配置開發工具、需求文檔分析、軟件設計、編碼等軟件專業必備技能;通過多個項目實訓讓學生自己動手去開發一個項目,并且根據軟件工程對項目過程的要求產出相應的開發、設計文檔,最終掌握軟件開發的整個流程,獲得相應的開發經驗。
軟件實訓過程需要輔導老師全程配合,對學生實訓問題進行答疑,通過實訓管理平臺對學生實訓過程全程監督,審核,控制學生實訓中的每個階段的學習情況,最終在企業、學校、學生三方的共同努力、配合下完成好學校實訓過程。
平臺功能結構
分為實訓管理平臺和實訓資源兩大部分。實訓管理平臺由實訓資源管理、實訓計劃管理、實訓過程管理、實訓成果管理等四個部分組成;實訓資源由體驗實訓、教學實訓、項目實訓、職前教育等實訓內容組成。
(1) 實訓資源管理部分主要包括:資源導入導出、資源建立、章節設計、階段設置等功能。
(2) 實訓計劃管理部分主要包括:人員安排、過程計劃、資源選擇、階段控制、資源配備、課節安排等功能。
(3) 實訓過程管理部分主要包括:小組分配、個人計劃、工作日志、工作總結、考勤管理、獎懲管理、教師答疑、心得筆記、成果提交、階段評價、小組交流、代碼控制等功能。
(4) 實訓成果管理部分主要包括:成果展示、實訓報告、項目總結、綜合評價、成績管理等功能。
(5) 實訓資源內容為:體驗實訓資源、教學實訓資源、項目實訓資源、職前教育資源部分。平臺功能結構見圖1。
2. 企業定向人才培養選拔及校企資源整合平臺
此平臺是學生、企業、學校三者間交流與互動的一個橋梁,學生通過《實習實訓管理平臺》進行實訓,實訓的全過程、教師的評價通過數據庫進行實時記錄。學校教務管理人員通過平臺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及實訓情況,企業注冊登錄此平臺,通過平臺的智能推送功能,可以實時獲得在實訓過程之中成績較好的同學信息,企業在獲得信息的同時,可根據本企業對于人才的定向需求,向目標學生提供學習幫助,使學生向企業需求方向發展。最終達到學生畢業后可以直接從事企業的行業開發工作。
本平臺與《實習實訓管理平臺》結合,形成一個完整的資源實習整合平臺,全面實訓了學生實訓、企業定向培養的功能。平臺功能結構圖2。
結論:
通過《實習實訓管理平臺》與《企業定向人才培養選拔及校企資源整合平臺》的無縫結合,一方面解決了企業的人才選拔問題,同時解決了學生的學習及就業問題,使學生、學校、企業達到三滿意。
[關鍵詞] 護理解剖學; 設計; 教學體系; 研究; 實驗課程
[中圖分類號] R322-3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7-285-01
Research and Design on Experiment Course and Teaching System of Nursing Anatomy
Wu Long1 Zhang Zhigui1Li Liying1Gao Jinsong2*
(1 Lesh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eshan, Sichuan 6140002Changsha Medic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219)
[Abstract] Based on its characterizes and target, the content of nursing anatomy course was discussed and the arrangement and measurement method of experiment course and teaching system of nursing anatomy were investigated. In practice it is proved to be an effective way.
[Keywords] Nursing Anatomy; Design; Teaching system; Research; Experiment course
1 課程性質與任務 護用解剖是高等護理職業教育的專業核心課程,集基礎性、應用性、實踐性于一體。為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提高綜合能力、學習后續課程以及進入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本課程注重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培養,注重學生愛崗敬業、團結協作精神的培養。在內容選擇上,兼顧護士執業證書考試的需要,以實現雙證融合。該課程目標是通過學習本課程,要求學生,能夠描繪出器官的位置、形態、毗鄰,并了解其功能。能夠對護理技能操作相關的血管、神經準確定位。合理運用本課程所學知識,為正確操作奠定解剖基礎。
2 教學內容及學時安排 對于這門專業核心課程,各大專院校的相關教師對護理解剖實驗教學體系和實驗教程的內容結構、實施的手段、方法、模式等在進行著不斷地摸索與探討。該課程的主要內容是使學生通過理論和實驗的學習掌握人體的正常形態結構及注射應用解剖、穿刺應用解剖、引流應用解剖、插管應用解剖、急救應用解剖的相關知識。其中,理論課程58學時: 1)緒論:2學時;2)基本組織:6學時;3)運動系統:8學時;4)內臟:12學時;5)脈管系統:8學時;6)內分泌系統:2學時;7)感覺器官:4學時;8)神經系統:14學時; 9)胚胎學總論:2學時。
3 實訓課程 實訓內容涵蓋基礎護理解剖、應用解剖兩個層次。
3.1 基礎護理解剖實訓 22學時,包括基本組織、運動系統、內臟、脈管系統、內分泌系統、感覺器官、神經系統。實驗目的:掌握人體四大基本組織的結構特點和功能,人體重要器官的位置、形態、微細結構特點和重要毗鄰關系及其功能關系。
3.2 應用解剖實訓 18學時,包括肌肉注射術、淺靜脈穿刺術、股靜脈及股動脈穿刺術、頸內靜脈及頸動脈穿刺術、鎖骨下動脈、靜脈穿刺術、心肺復蘇術、腹部的應用解剖、腹腔引流術、會的應用解剖。實訓目的:掌握各種注射、穿刺、引流、插管、急救的解剖學應用知識。
4 實訓教材 自編教材《護理解剖實訓教程》。內容包括兩部分:
4.1 基礎護理解剖實訓概述 實驗一:基本組織實訓;實驗二:運動系統實訓;實驗三:內臟實訓;實驗四:脈管系統實訓;實驗五:內分泌系統實訓;實驗六:感覺器官實訓;實驗七:神經系統實訓。
4.2 護理應用解剖實訓概述 實驗一:脈管系統注射、穿刺實訓;實驗二:肌肉注射實訓;實驗二:心肺復蘇術實訓;實驗三:腹部應用解剖實訓;實驗四:會應用解剖實訓。
5 方案實施 在教學方法上,采用教師講解、學生預習、實訓和考核的環節。要求學生預習相關理論知識和實驗中的思考題,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能夠合理解決,學生完成實驗后,總結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及現象。充分利用多媒體電子教案于實驗教學中,它將護理解剖實驗目的、實驗步驟、內容及要求、注意事項等直觀地、動態地展示給學生。
6 課程考核 實訓課程不僅體現對人體基本結構的掌握能力,同時要體現護理解剖臨床應用實踐能力,因此課程的考核分為:
6.1 基礎護理解剖實訓測試
6.1.1 實訓報告 包括實訓目的、實訓步驟、實訓內容、實訓結果(繪圖、填圖)等。
6.1.2通過自制基礎護理解剖多媒體標本測試軟件測試學生實踐能力。
6.2 護理應用解剖實訓測試 通過選取20個標本測試題,測試學生識別標本能力。
實訓成績依據每次完成實驗的情況、實驗報告的優劣給出一個成績,所有實驗成績匯總核算占60%,多媒體考試占20%、標本考試成績占20%。
參考文獻
[1] 井西學,王金民,等.基于醫學現代教育技術的醫學教育[J].基礎醫學教育,2002,4(3).
[2] 譚立文,李震強.解剖學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的組建[J].解剖學雜志,2003,26(2).
[3] 劉樹偉,姜啟海,等.建立現代醫學實驗教學體系的實踐與思考[J].醫學教育,2003,(1).
關鍵詞:機械制造;實訓課程;構建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14)07014102
機械設計制造專業主要是培養具有機械設計制造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能從事機械產品的設計、工藝設計、數控加工、數控設備的操作、產品質量檢測等等行業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綜合實訓是機械制造專業的主干專業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是圍繞專業培養目標,為學生今后能在上述崗位上工作提供必要的知識與技能支撐。如何針對該專業的特點培養高素質人才,必須要對該門課程構建一個良好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是一個具有特定功能、特定結構的組合系統,通常具有目標、內容和過程三個要素。因此,機制專業的綜合實訓課程體系也可由目標要素、內容要素(結構要素)和過程要素三大部分構成。
1機制專業綜合實訓課程體系的目標要素
綜合實訓是學生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前的一門綜合型設計與實踐訓練課程,安排在大學教學的最后一學年,能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已學知識的能力。通過綜合實訓的開展讓學生獲得實踐知識、豐富并活躍學生的思想,強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從而在實踐中對理論知識進行拓展和創新。同時綜合實訓的訓練項目也要不斷的推陳出新,要以項目為目標,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方法也由“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只是起到引導的作用,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工程意識和創新意識,使學生在完成這些項目的過程中,把所學的專業知識和實際操作結合起來,并能夠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上解決實際生產的能力。
2機制專業綜合實訓課程體系的結構要素
綜合實訓課程體系在其結構形成過程中,應確立起以素質教育為目標、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崗位技能要求為核心的課程結構形式。針對于機械制造專業的特點,我們在構建綜合實訓課程體系結構形式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其一,教學重點應該轉移到強化應用上,同時實訓課程在教學計劃中應占據較大的比例,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掌握專業技能,以及將理論與實踐更好的結合;其二,綜合實訓的內容必須具有系統性和連貫性,能夠將大學四年所學的理論知識串起來。在大學本科四年的教學計劃中,各類專業課中的實踐課都是根據相關課程分布在各個學期中進行的,相應的實驗內容比較單一,相互之間的關聯度也不夠,不夠系統,學生只能做一些驗證性的試驗。這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動手能力,故在設置實訓內容的時候必須將各個單一工種用產品串接起來,這樣的話學生得到地就不再是孤立的概念,而是具有完整過程的工程概念,在綜合設計與綜合實訓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完成本報告可對機械制造的整個生產過程和制造技術實習進行一次全面總結。結合以上所提到的問題,針對本專業的理論課程體系,故建議構建如下的結構形式:以小班為單位,自主選擇實訓產品,項目要求難度適當、與機械相關。在產品確定之后,再將學生以實訓產品的主要零件分成若干小組,保證每個小組中的每個學生至少負責一件以上的零件設計制造,每個小組分別完成自己的實訓任務,最后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產品的驗收。以產品研制的四個過程(產品設計、工藝設計、加工試制、分析總結),將綜合實訓也分為相應四個階段。下表為主要實訓階段及教學要求。
表1實訓的四個階段
序號1實訓
階段1主要內容1基本要求1涉及課程11產品
設計1針對某選定的實訓項目設計出完整的產品工程圖和相關技術參數11、選擇一個原理結構最優,又符合實際加工能力的方案作為選定的產品
2、嚴格按照工程實際要求完成裝配圖1機械制圖、機械設計、機械原理、機械CAD/CAM21工藝
設計1設計相應零件的工程圖,工藝規程設計,編制出零件制造的工藝文件11、分析產品裝配圖,了解所設計零件在產品中的位置和功用,對該零件提出技術要求,分析其主要技術關鍵和應相應采取的工藝措施
2、工藝審查,擬定工藝路線,確定各工序所用機床設備和工藝裝備
3、編制工藝文件1金屬材料及熱處理、機械制造技術基礎31加工
試制1操作機床驗證本人所編工藝工序、按分工、逐步加工實訓零件11、熟悉工藝文件中選定的機床設備的操作、聽從指揮、嚴格按照要求,安全操作機床
2、按照本人所編工藝文件,逐步加工實訓零件
3、對于數控機床應進行數值計算,逐斷編寫零件加工程序單,并輸入CNC裝置的存儲器中,再進行加工1金屬切削機床、數控機床、數控加工編程41組裝調
試及分
析1組裝調試實訓產品、實訓報告撰寫11、對加工出的零件進行質量檢測、如尺寸檢測、形位誤差、粗糙度的檢測等等
2、以班級為單位將實訓產品裝配組裝
3、整理實訓報告:裝配圖、工序卡片、技術問題、處理結果及個人體會1產品質量檢測、機械制造技術基礎3機制專業綜合實訓課程體系的過程要素
課程體系過程要素是從動態角度來看課程體系的要素構成,具體包括課程體系實施和評價兩個部分。關于綜合實訓課程體系的實施,學??山Y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不具備實訓條件的學校,要積極借助社會力量,采取校校聯合、校企聯合等多種形式,合理選擇校內或校外實訓場地,以確保實訓環節的正常進行。同時,指導老師是保證綜合實訓質量的關鍵因素,所以要選擇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擔任指導老師,同時學生和教師可以采取雙向選擇原則。建立科學、完整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是重視實踐教學,促進實踐教學質量的快速提高,加強宏觀管理的主要手段。以往在考核學生的實踐環節時一般更注重結果,指導老師通過批改實習報告、到課率及現場操作來考核學生,但是綜合實訓課程相對于以往的實踐環節來說,過程持續時間更長,指導老師不能隨時盯著每個學生,這就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放松自己,平時不好好鉆研,到最后要交成果的時候敷衍了事、實訓報告也會存在少許抄襲現象。針對這種現象必須建立一套科學、嚴格的學生評價體系。與一般的實踐環節一樣,綜合實訓的成績還是按優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五級等次單獨記入成績檔案,而等級的評定不再是僅僅通過實訓報告、現場操作來進行,還要增加答辯環節,具體操作是通過學生陳述自己的設計過程及現場老師提問來給出相應的成績,如果說答辯成績不合格,那么整個實訓成績也不合格,也就是說該環節具有一票否決制,增設這一環節并加大成績比例主要是為了督促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對自己設計的產品完全理解掌握。整個評價過程可以由校內實驗室和校外實踐基地聯合考核,這樣不僅可以考核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水平,而且可考核學生的工作實績。在整個實訓過程中,雖然教師只是起引導作用,但是如何讓學生真正的學有所獲,教師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須要建立完備的教師評價體系。首先要根據培養目標的要求,制定出實訓各環節中教師應明確遵循的質量標準及要求,再由實踐教學督導員進行全程監督檢查,除了要檢查實踐教學的完成情況外,還要重點檢查教學質量,再結合學生評教結果,以及同本人見面,最終為指導老師進行打分評價。該評價結果將被納入年度考核之中。
4結束語
本文根據機械制造專業的培養方案,針對本專業學生的特點,構建了機制專業綜合實訓的課程體系,旨在更好的解決該專業教學所面臨的問題,確保通過綜合實訓、學生能夠真正的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1]郭登明,劉亞磊,劉明堯.提高機械類專業生產實習質量的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2006,(02).
[2]李大磊,李鋒,張建立.機械工程專業生產實習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討[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1,(07).
[3]于化東.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J].中國高等教育,2010,(21):2325.
[4]張寶昌,劉海峰.構建綜合性實踐教學體系,加強實踐能力培養[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24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