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2-12-16 04:02: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小學六年級數學是對六年來所學過的數學知識進行總復習的重要階段,復習的效率和質量直接影響到小學生升初中的入學考試成績。六年級的數學復習既不是“炒冷菜”,也不是昨日重現,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做出重點的選擇。小學六年級數學要復習的知識點多又廣,無法一一按順序去細講,也不能盲目地進行題海戰術,一定要講究復習的教學方法。在復習的過程中,不能再是學生被教師牽著鼻子走,學生要改變自己的學習態度,從被動轉為主動才能取得好的結果。無論教師采用何種復習教學方法,在進行復習時,一定要對學生進行測試,分析和總結學生的知識點弱點所在,再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下面來談談該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六年級數學復習教學。
一、復習測試要有目的性、科學性
測試是復習的必要手段,然而測試并不是每天一小測,一周一大測,就可以讓學生的成績得到提高。太頻繁的測試會讓學生對測試產生恐懼,對測試的結果不夠重視。因此在進行小學六年級數學測試要具有目的性和科學性。
測試的最好時機應是在復習完一整個板塊的知識后再進行,檢測的試題要緊扣教材的內容,不要出怪題、偏題,試題要同時具備基礎性和綜合性,主要針對復習過的內容,一來可以幫助學生查漏補缺,二來可以幫助學生對復習過的內容進行及時的鞏固。教師要讓學生通過測試來享受成功的喜悅,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另外,試卷的批閱教師一定要親自批改,不能假手于人,筆者發現有部分數學教師由于要改的試卷數量太多,有時會給出一份標準的試卷批改標準,讓幾個學生幫忙批改試卷。教師批改親力親為可以發現大部分學生最容易出錯的題目,在評講試卷時就可以做到以錯論錯,幫助學生改正錯誤,避免重犯。比如這樣的一道題目:大圓的直徑是小圓的4倍,則大圓的周長是小圓的( )倍,小圓面積是大圓面積的( )倍。這道題不難,但是很多學生在第二空都出錯,原因是學生沒有認真審題,按照習慣性的思維,大圓周長是小圓的4倍,那么接下來肯定是問大圓的面積是小圓面積的多少倍了,因此學生沒有思考就填了16倍。或者是有的學生審對了題,卻在計算的時候出現了錯誤,因為無論是圓的面積計算還是周長計算都要乘以3.14,其實兩個圓都有3.14,就可以直接忽略3.14,倍數之間直接相乘或相除即可。通過分析這道錯題,可以得出:如果大圓的直徑是小圓的a倍,則大圓的面積為小圓的a2倍,大圓的周長為小圓的a倍;小圓的周長是大圓的倍,小圓的面積是大圓的倍??偨Y出兩個圓之間的周長和面積關系,考試時就不用再進行那么復雜的計算,出錯率自然減少了。
二、采用激趣法幫助學生梳理知識
復習課與新課不同,對于知識點不能進行重復性的講解,而是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梳理,盡量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系統的整理,掌握整理知識的要領,學會課下之余也能自己清晰明了地對知識進行分類和整理,提高復習的效率。在進行數學知識梳理時,教師不能像以往那樣,按照自己的思維讓學生按照教師的方式去整理知識點,而是想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去整理知識,提高自己梳理知識的能力。由于學生對六年的全部數學知識點還不夠熟悉,教師可以設置一定的標準來引導學生主動去進行知識點的梳理。例如在學習立體圖形時,可以讓學生按照以下這三方面來進行整理:①我自己整理的知識點。②最容易出錯的題型。③還沒有解決的困惑。有了這個標準的引導,有的學生會發現自己在計算圓錐的體積常常忘記除以3,圓錐和圓柱體積之間的關系還存在疑惑,不知道如何把圓柱轉化成長方體,遇到裁截圓柱形木頭的題目時還是無法理清其中的對應關系等等。
通過這個方法,教師可以把全部學生整理出來的困難點和困惑點進行詳細的講解,把大家最容易犯錯的共同點拿出來分析,讓學生明白自己錯在哪里。對于整理得較好的學生,教師要進行表揚,鼓勵學生之間進行互相交流和指導,體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自我梳理知識展示自己的整理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挖掘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感受到復習數學的樂趣所在。
三、分層教學,培優補差
小學六年級數學的總復習,單靠教師的一個人的力量是很薄弱的,成效也不是最好的。教師要善于利用好學生的資源,培養優秀的學生,讓他們來幫助成績差的學生進行復習。由于每個學生的智力發展、思維方式、教育背景等不同,導致個體的差異性存在。因此,教師在進行數學復習時,不用采用一棒子教學法,應該進行分層教學,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設置問題時,也要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在進行課堂提問時,盡量讓中下水平的學生來回答,以此來調動這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讓成績優異的學生作為小老師對問題的回答做出評價。在布置作業時,也要進行分層,布置不同難度的題目,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來自助選擇題目進行解答。多鼓勵成績優秀的學生積極指導成績差的學生,以強帶弱,讓優秀的學生去影響成績差的學生,激發他們學習的斗志。同時,成績優秀的學生在輔導成績差的學生時也相當于對知識的再次鞏固。
總而言之,為了有效地提升小學六年級數學的復習質量,教師要多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定出有針對性的復習計劃。在教學方法方面要不斷進行探索創新,尋找更多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覺的學習和復習,才能在升初中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謝加松.小學六年級數學復習方法的淺析.小學科學(教師版),2013(02):92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研究
新課改的背景下,國家與社會對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數學不僅為中學、大學的數學學習奠定了基礎,而且它也為將來學生接觸物理、化學等理工科的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其思維能力與心理發展,孕育了學生科學的認識世界的思維模式。新課改要求緩解學生的學習任務,這就要求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獲取更多的知識,這就給數學的課堂效率提出了挑戰。
1我國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的現狀
目前在我國的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第一,教學手法單調,數學教學由于概念抽象化,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常常難以提起興趣,積極性不高,不能有效理解內容,課堂缺乏活力,這就需要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改進教學方法,然而實際上,大多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導入和啟發,教師往往通過講解例題、布置作業、講解作業等來完成數學教學,學生感到枯燥無味,教學效率低下。第二,作業量大,作業作為一條重要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進行鞏固,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方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些教師往往由于自身教學方法不佳,導致課堂效率不高,學生對知識點不理解,所以寄希望將教學任務交于作業,學生在巨大的作業量面前,由于對知識點沒有進行理解,很難按時完成,給學生學習帶來了壓力。
2新課改背景下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的改進措施
2.1結合生活進行教學:數學由于其自身因素,抽象難懂,需要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然而六年級學生的思維水平沒有達到這一高度,對于數學內容難以理解,如果教師忽略了這一因素,在課堂中不斷的使用數學定理,脫離生活實際,很難取得實際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要聯系生活實際,將復雜抽象的數學定理融入生活之中,一方面,學生在有具體生活經驗的情況下能對數學進行形象思維運算,另一方面,將教學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另外教師應該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改進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來組織教學內容,做到因材施教,不能將希望寄托在作業練習上。
2.2進行啟發式教學:在傳統的數學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往往通過填鴨式教學方法來講解知識,學生就在不停的聽課和做題的程序交換過程中來進行學習,這種教學方法沒有尊重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在學習中沒有發揮主體性。新課改的出現要求教師要用啟發式教學來代替傳統的知識灌輸,小學生在對自然中的一些現象充滿了新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系實際問題,找到教學的切入點,讓學生積極思考具體方法,然后循序漸進的導入相關的解題方式,將這種解題方式進行一定的講解,通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中逐步獲取知識,教師只需要做出適當的引導,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積極的總結知識點,拉近與抽象數學之間的距離,充分的利用相關理論解決實際問題。2.3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花了大部分時間在備課和教學設計上,對于課堂的調控能力非常弱,很多數學教師在走進教師時,就表情呆滯,嚴肅可怕,在教學過程中,不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感情交流。常常針對全班提出連珠炮式的問題,學生一旦回答錯誤或者回答緩慢,就會給予負強化,在教學評價上,教師往往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分數看的太重,又沒有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評測,這樣的教學情況下,學生會對教師產生恐懼心理,愛屋及烏,也會對數學課堂產生恐懼,根據馬斯洛的需要理論分析,當學生在課堂上安全感難以保障的時候,是難以獲取更高層次的需要的,所以數學教師要找好角色定位,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合作者,而不是課堂上的權威。
2.4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數學本生具有抽象難懂的特性,如果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將抽象的數學知識通過圖片、動畫、幻燈片等形式出現,能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例如,在學習統計的過程中,可以向學生提供大量的統計圖,學生在不斷的接觸統計圖的過程中加強了對統計圖的認識,能加強教學效果。
3總結
小學六年級數學的學習質量會影響學生在中學的數學學習效果,還會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做好數學課堂教學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六年級學生數學學習中存在著教學質量不高、作業壓力大、教學方法單一等情況,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聯系生活、營造學習氛圍、啟發學生思考,提高數學教學效果。
作者:朱占成 單位:重慶市開縣厚壩鎮中心小學
一、系統整理小學階段知識
數學知識本身就是一個系統的知識體系,小學數學教材根據每個年級的學生智力發展特點,將小學整個數學知識體系分散到一至六個年級來學習,所以六年級數學的復習,涉及小學各個階段。很多知識已被學生遺忘,所以有必要將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我們可整理成圖表形式,可將數學知識結構分成不同主線,然后按層次逐步細化,一直到具體的定理、公式,形成知識鏈表。這樣的梳理所學的數學知識,顯得十分必要。尤其是對于部分“學習困難學生”,總復習更具有重要意義。
二、強化典型習題訓練
針對于學生容易發生普遍性錯誤和個別性錯誤的知識點,我們要采取典型反饋和個別反饋相結合,按照加強針對性訓練、開展專題復習方式、各個擊破的復習思路進行典型習題訓練,這是提高數學復習有效性和學生學習成績的關鍵。要做好典型習題的訓練,應當做到以下三點:1.選題。首先做為任課教師要會選典型的習題。這就要求任課教師要掌握學生知識面的整體性和局限性缺陷。一般數學典型習題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數學知識具有代表性的習題,另一方面是綜合性的習題。2.學生易錯的難題。對學生以前常做錯的題目,要重點訓練。將學生訂正過后的考卷隔段時間再鞏固一次,或者針對學生經常出錯的地方不僅要精講巧析、洞查、記錄,而且要經常整理以往的錯誤并分析學生的缺陷,及時對癥下藥,并在下一次檢測中有所側重,努力使學生做到“知此知彼,百戰不殆”。3.要多做靈活多變題,使學生達到鞏固知識、理解規律、強化記憶、靈活應用知識的目的。要選擇內容新穎、規律隱藏、思路靈活的習題訓練,創造新的思維意境,加強“一題多變”的訓練。盡可能覆蓋知識點、網絡知識線、擴大知識面,增強學生的應變能力。加強“一題多解”的訓練,尋找多種解題途徑,擇其精要解題方法,逐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練習題不在于多,一道好的題目,往往能“牽一發而動全身”,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勤于總結和歸納
因為書本上的知識有些比較零散,所以我們可以概括出一些規律或一般解題思路,使學生見到題時能根據規律和一般的解題思路放手去做。比如:講分數百分數應用題時,涉及類型較多,用到的數量關系也很多,這時我們就不應只是就題論題,而應教給學生一些分析應用題的方法。如“試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題是怎樣做;“單位一已知和未知是要有什么樣的規律”。再比如復合應用題時要用到的分析方法,只有“分析法”和“綜合法”兩種,我們可以用這兩種方法去分析涉及不同數量關系的應用題,從而教會學生解答不同類型的復合應用題。還有就是向學生滲透“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方法,幫他們尋找規律,應用規律,從簡馭繁的方法價值應該大于每道題本身的知識價值。練習中的還原生活,鞏固練習、拓展提升,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整個過程要逐步地讓學生去體會化難為易的數學思想,懂得運用一定的規律去解決較復雜的數學問題。因此,在復習過程中,不但要授之以“萬能鑰匙”,而且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使之掌握一定的數學思考方法,在復習學習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因材施教,做好后進生輔導工作
【關鍵詞】農村九年一貫中小學數學銜接策略
搞好中小學數學的銜接是落實孩子"小升初"后學好數學,中學教師教好數學的關鍵。這一銜接問題很早就為一些專家和中學一線數學教師所關注,作為一名學校區級重點課題《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資源優化整合研究》的主研人員,在學科銜接的研究上作了一些思考。
我校因區劃調整兩鎮合一后于2008年9月由過去的三圣中學、石壩中學、三圣鎮中心校、石壩鎮中心校四校合并而成,現為重慶市北碚區三圣學校。學校現有兩個校區,原三圣中學和三圣中心校合并為一個校區,原石壩中學和石壩中心校合并為一個校區,是北碚區現有的唯一一所農村九年一貫制試點學校。利用這一優勢和特點,我們大膽進行了針對農村中小學學科銜接的研究。以教師、學生和課程為研究著力點,以六七年級為研究突破口的"農村九年一貫制中小學數學銜接策略研究"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
一、調查分析,落實銜接著力點。
1.教師
(1)教師選任 :"九年一貫"前,原中小學各自為營,教師無流動,無交叉任教。未出臺特殊選任要求,更是出于方便對教師考核或出于照顧教師不愿中途接班等原因,原中小學的六七年級數學教師大多是從一年級直接教上來的或從九年級退下來的數學老師,學校無銜接要求,教師無銜接意識和行動,大多也缺乏一定的研究基礎和理論素養。
(2)教師課堂:正如傳統的中小課堂一樣,原中小學課堂是孤立的,缺乏相互溝通與交流,各自的特色呈現十分明顯。小學數學的知識點少,內容簡單,題型單一,教學課時充裕,課堂容量小,教學進度慢,對重難點內容有充足的時間反復強調,對各類習題有足夠的時間反復練習。課堂教學中孩子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較多,做游戲、講故事、競賽等是常見的教學方式。到七年級后,教學內容多,課堂容量大,教學進度快。教師很少給時間和機會讓學生探究,習題難度增大、類型多樣、解法多變,教師課堂處理與學生學習方式出現明顯差異。
2.學生
(1)基本技能。六年級學生較差的數學基本技能滯抑了七年級數學知識的學習。一是部份孩子運算能力較差:計算粗心,看似不細心,實為不熟練;10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分解質因數、求最大公約數、整除、簡便運算、找規律等整數運算不熟練;分數運算錯誤多,部份學生甚至不知道約分。學生缺乏數感而想不到解題的方法。二是部份孩子理解、分析能力較差:解決問題時不知道如何尋找數量關系;不會畫線段圖、列表等輔助方法;不知道相遇、銷售、百分率、倍數、面積等等基本題型中的數量關系。導致列不出代數式,從而列不出方程。三是部份孩子缺乏應的生活常識,不會審題,不會理解題意。
(2)學習方式。在小學,教師講得細,學生練得熟。考試測驗時,學生只要熟記概念、公式及教師平時所歸納的習題類型,大都可對號入座取得好成績。因此,即便到六年級的孩子都十分依賴教師,主動學習意識薄弱,以單一被動聽講和練習為主要學習方式。到了七年級,這種被動式的學習就被主動自覺的學習所取代,所學的知識內容增多,范圍擴大,要求獨立思考和歸納總結,能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然而很多小升初的學生不適應這種學習方式,繼續使用小學那一套,學習吃力。
(3)心理變化.到七年級后,孩子的心理和學習環境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從心理上說,七年級都在13歲左右,由兒童期進入少年期,同時正處于機械記憶向理解記憶、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的過渡時期;從學習環境上說,面對新校園、新教師、新同學、新課本……一個全新的環境,學生需要一個從陌生到熟悉的心理適應過程。
3.課程
六、七年級分屬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小升初"的兩個學段,眾所周知這兩個學段之間存在一定事實上的較大跨度,對于我們這所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來說,這種跨度的體會在最初很明顯,也很直接。從新課標可以看出,孩子到七年級后的學習內容比小學多了很多,而且難度、深度和廣度都大大提高。由算術數到有理數、由數到式、由列算式解應用題到列方程解應用題,不論在知識的抽象性還是嚴密性上都是一個飛躍。這樣小學的教學內容就顯得"淺、少、易",同時內容的敘述方式也比較簡單、直觀、富有趣味性且容易記憶;七年級數學概念逐步抽象,邏輯思維和幾何想象提高,練習類型和解法多變,計算復雜。
二、分析研究,落實銜接策略。
(一)教師
1.教師選任:鑒于七年級老師要具有小學教師的童真與童趣,具備大愛胸懷,減輕"小升初"孩子的心理負擔,使其盡快融入初中生活。六年級教師要預想到孩子升初后會遇到或面臨的知識層面、學習方式或學習行為層面的困難,提前預設,加以正確引導。"九年一貫"后,結合學科銜接要求,力求銜接的實效性,我們在六、七年級教師的選任上做了仔細研究,大多為該學科原中小學區、校級骨干教師。他們具有很強的敬業精神,能有效且積極配合研究要求,自覺而主動地參與學科教學研究;有較強的、扎實的個人數學學科基本功素養,無論是在課堂教學上,還是在學科領域的理論素養上都是學校該學科的姣姣者;有一定的研究興趣和研究能力,能較好落實研究任務,實現研究目的,突顯研究成果;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選任的教師原中小學各占一半,六七年級拉通教學,有效解決研究主體。即任六、七年級的教師原中小學各選一半,同時每位教師從六年級教到七年級,實現跨學段教學。
2.教學方法:(1)逐漸過渡,給適應期。六七年級教師以互學借鑒為主,給未教過七年級(中學)和未教過六年級(小學)的中小學老師一定適應期,做到逐漸過渡,逐步適應新崗位的教學與研究。我們將選任的六七年級數學教師分在一個備課組,一個教研組,要求每周聽不同學段教師的一節課,互學、互研、互進。以期學習和了解小學或中學教師課堂教學的處理方式與講導學風格,取長補短,學以致用。如我們七年級教師研究提倡以實施"分層-慢速-多練"的教學方法來應對學生在小學已經習慣了的"保姆式"教學方法,效果就十分明顯。(2)以舊引新,建構體系。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者必須積極主動地使新知識與自己認知結構中相關的舊知識發生相互作用,舊知識才能得到改造,新知識才能獲得實際意義。集體備課,六七年級教師要以此為出發點,注重知識體系建構。注意抓住新、舊知識的聯系,指導學生進行類比、對照,并區別新舊知識的異同,從而揭示新知的本質。例如:有理數的乘法,中小學的乘法區別僅在積的符號。所以小學講時加強符號介入,中學講課時從小學的乘法運算入手,重點放在符號法則上,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計算,感知有理數的乘法法則與小學的乘法法則的聯系與區別,重新構建乘法運算的知識系統。(3)注重過程,培養能力。在六七年級的數學教學中,不停留在向學生講結論、教學生生搬硬套上,要向學生展示新知識和新解法的產生背景、形成過程,注重學生的探索過程,結合學校開展的"中小學導學式課堂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要求教師在學生學法指導上要以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發現這"三自主"為核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為更好的適應中學學習而努力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意識和態度。讓學生充分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方法的探索過程,既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能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概括能力,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學生
1.重視自學能力培養,加強學法指導:鑒于六年級孩子大多已十二、三歲,自我控制與自主學習的能力已明顯增強。因此,我們要求六年級教師要有意識、有步驟地指導學生做好"預習--聽課--復習--作業--單元小結"五個環節以適應升初后中學教師所提出的這"五環節"學習。怎樣理解與掌握好基礎知識;怎樣進行數學閱讀;怎樣運用科學記憶法提高學習效率;怎樣做好總結與歸納等。在此基礎上,教師可讓學生運用學到的方法自學,充分鼓勵學生動腦、動口、動手,逐步消除學生的依賴心理,努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2.引導參與數學活動,掌握學習方法:為適應七年級學習方式與方法的轉變,六年級教師可適當提高要求,幫助學生打好基礎,對采取分解的方法解決的問題要培養和訓練孩子綜合解決,對七年級的相關知識要提前滲透。并引導他們積極參加數學活動,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合作,從而掌握知識和領會學習方法。
3.培養良好的復習方法:六年級學生往往存在一些錯誤的復習方法:不復習;粗略復習;先做作業,后復習;一次性完成課外復習任務;單打一的復習方式。面對這些錯誤的做法,教師要針對性啟發和引導,幫助他們正確復習、科學復習,為上七年級后能自主復習與學習作準備。
4.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俗語說:態度決定一切,習慣成就人生。我們知道,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后續學習的積極意義不言而喻。小學生年齡小依賴性強,在進入初中后管理上教師變"蹲"為"帶",部分學生不適應,失去依靠、失去整天管著自己的人就無所適從。根據數學學習的特點,除泛學科的學習習慣之外,六年級教師把培養學生"檢驗、預習、獨立作業、復習、反思小結"等習慣要作為重點。
(三)課程
1.課程校本:課程的一體化建設和構想也是"九年一貫制"建設和研究的重點之一。中小學一到九年級我們落實了以學科為核心的針對農村孩子的校本教材編排,在國家教材的基礎上,以配合學科知識體系銜接為根本,以年段教研組為單位,年級教材內容互相滲透,知識體系建構更為合理為目標,落實了數學學科校本教材的擬編,其中以六七年級為重點。同時還以備課組為單位,結合數學知識體系銜接重點,以校本教材為編寫藍本,一至九年級編排的校本教輔運用效果也十分顯著,尤以六七年級的銜接效果最為明顯。
一、因材施教,培養興趣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教“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時,如果把新概念細細講解,學生會感枯燥乏味。因此,教師應巧妙設計、準備例題來搭橋鋪路,讓學生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促使其知識正遷移,把前面練習的“求多百分之幾”的問題改為“求少百分之幾”問題作為嘗試題,通過啟發學生比較來引導他們學習課本上的例題,然后引導他們試著解答,以此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兒童心理學表明,愛動手和愛提問是每個兒童的天性。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即可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能發展學生的智力。例如:在教學圓柱、圓錐體積時,教師拿出兩組圓柱和圓錐教具,每組分別等底等高,讓學生用圓錐向圓柱里裝沙子。學生個個爭先恐后,課堂氣氛高漲??稍囼灲Y果卻是:用裝滿沙子的圓錐向圓柱里裝,有時三次裝不滿,有時三次剛好裝滿,有時三次裝不完。雖然結果不滿意,但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和求知欲,把課堂氣氛推向了。趁著學生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讓學生對圓柱、圓錐的底和高進行比較,然后再裝,學生輕松就掌握了圓柱和圓錐的關系。
二、總結經驗,教給方法
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無捷徑可走,但如果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則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抓住課堂。數學學習重在平日功夫,不適于突擊復習。平日學習最重要的是課堂40分鐘,聽講要聚精會神,思維緊跟老師。許多學生容易忽略教師所講的數學思想和方法,而注重對題目的解答。其實諸如“數形結合”等思想方法遠遠重要于某道題目的解答。
2.高質量地完成作業。所謂高質量是指高正確率和速度。學生寫作業時,有時同一類型的題重復練習,這時就要有意識地考查速度和準確率。在每做完一次時,能夠對此類題目有更深層的思考,如考查的內容、運用的數學思想方法、解題的規律和技巧等。
3.勤思考,多提問。在學習過程中,對課本的內容要認真研究,提出疑問,追本求源。對每一個概念、公式、定理都要弄清其來龍去脈、前因后果、內在聯系,以及蘊含于推導過程中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在解決問題時,要盡量采用不同的途徑和方法,要克服那種死守書本、機械呆板、不知變通的學習方法。
4.總結學習經驗,評價學習效果。學習中的總結和評價,是學習的繼續和提高,它有利于知識體系的建立、解題規律的掌握、學習方法和態度的調整以及評判能力的提高。
三、注重反饋,提高質量
“錯誤常常是正確的先導。”教師不要害怕學生出現錯誤,而應面對學生出現的各種錯誤,正確引導學生探究錯誤產生的原因,使學生吸取經驗,減少類似錯誤的發生,提高教學質量。
1.優化師生關系。教師與學生是平等和民主的關系。教師首先要放下架子,與學生多溝通,在生活、學習上關心他們,從而激起學生對教師的愛和對數學的愛。其次,教學要平等,要面向全體學生,不能偏愛極少數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對一部分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漠不關心。
2.提高自身專業知識。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是“自來水”。所以我們要做到:(1)學習專業知識;(2)鉆研教學要求,鉆研知識點、考點;(3)提高自身的素養。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我、不斷克服困難的教師才是成功的教師,才能和學生更好地聯系在一起,更好地完成教學。
四、突出思維,發展個性
作為小學階段思維訓練的一門主課,六年級數學課必須以培養學生的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給學生以能力的鑰匙,促進其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這里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在思維材料的選擇上,要做到“不超綱,不超前”,知識與能力訓練盡量做到前后配合。否則,就不能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增長才能的教學目的就會落空。
五、滲透教育,提高素質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苯處熂纫驅W生傳授知識,又要重視學生素質的提高。
1.從生活、學習著手,全面滲透,重視對學生行為習慣的教育?!敖逃褪桥囵B學生的良好習慣?!毖孕信e止是道德修養的外在體觀,也是德育教育的起點與關鍵。好的習慣能造就人才,不良的壞習慣能湮沒人才,毀人一生。教師應深入學生日常生活,對學生的言行進行矯正,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遷移規律;用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9-301-01
近年來,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方法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使學生的學習學得輕松,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自己也不例外,通過幾年來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才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小學數學基礎性較強,數學知識之間存在較大的聯系,運用遷移規律能夠提升數學教學的效率,因此,加強對遷移規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本文結合筆者自身的教學經驗,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應用遷移的規律進行闡述,具體內容如下:
一、深入研究教學目標,明確學習遷移的方向
教學目標具有把教學要求系統化,具體化,具有對教學過程進行定向和控制的作用。要使遷移的方向具體,科學,明確,首先要研究各個單元的教學要求在全冊教材乃至整套數學課本中的位置,研究這些單元的知識點在整個小學數學階段所承擔的具體任務,明確各個單元與前后單元在教學目標上的聯系,就會自覺地作為學習新知識的遷移。所以明確教學目標,就是抓住了教學遷移的“把手”。
二、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促進正遷移,學生只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從知識的聯系中不斷地學習到新的知識。
三、尋找新舊知識的聯系,完成知識的動向遷移
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去學習新的知識,從而形成新的知識結構,就是所謂的縱向遷移。我們要善于尋找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充分運用學習遷移的規律,視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手段。如,六年級數學課本第十一冊百分數應用題例4,“六年級一班有學生45人,上學期期末跳遠測驗有80%的同學及格,及格的同學有多少人?”授課前,先復習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讓學生解答。“六年級一班有學生45人,上學期期末跳遠測驗有4/5的同學及格,及格的同學有多少人?”學生解答后在出現例4,將例4與復習題對照比較,讓分數應用題對百分數應用題在學校方法上產生積極的遷移作用,這樣無形中使學生運用了類比,遷移等方法,應用這種方法嘗試其他知識。
四、舉一反三,實現知識橫向遷移
正確的學校方法在不同的條件下有效地重復使用對學生的學習活動起指導作用,如,新舊聯系,循序漸進,溫故知新,學思結合,手腦并用。例如第九冊教學梯形面積時,需要用到割補,轉化等思考方法,而這樣的方法在推導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面積時已學過,因此,教師可先誘導學生回憶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是把一個三角形用什么方法變成已知圖形,從已知圖形面積公式推導出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我們現在也能運用這種方法來推導三角形面積公式,然后放手讓學生割拼,并設計提問:1.用老公完全一樣的梯形(或一個梯形)可以拼(割拼)成一個什么樣的圖形?2.拼成的圖形與梯形優哪些關系?3.怎樣推導出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最后,讓學生復述推導過程。這樣可以收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五、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
著名心理學家潘菽說:“對學習方法進行有效的練習,比無指導的反復練習更能影響遷移的效果?!睂W習反復是完成學習任務的途徑和手段,它的實質可以概括為“會學習”。隨著教育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發展,人民發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掌握學習方法,甚至比掌握學習的內容更為重要。學生一旦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酒好比掌握了一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就可以不斷地獲取和更新知識。如學生若掌握分數應用題的解法后,再來學習百分數應用題,困難不大。教學時要緊扣分數應用題,引導學生去比較類推。第十一冊百分數應用題復習題“五年級優180人已達到《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優108人,達標人數占五年級學生的幾分之幾?!敝灰褑栴}中的“幾分之幾”改為“百分之幾”,最后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找出解答這類應用題的規律來。
在運用遷移規律進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只有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由上可知,在數學教學中應用遷移規律,需要教師做到:(1)深入研究教學目標,明確學習遷移的方向;(2)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尋找新舊知識的聯系,完成知識的動向遷移;(4)舉一反三,實現知識橫向遷移;(5)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
總之,教學是一門藝術,我們只有不斷總結研究,在教法和學法上下功夫,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更新觀念,轉變方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學會”為“會學”,這樣才能體現素質教育的落實。
參考文獻
[1] 許 穎.遷移規律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山西教育(教學),2014(07):118.
[2] 蔣克娟.從一道習題談遷移規律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教學參考,2007(14):45.
[3] 賈.學會在教學中遷移之我見[J].新課程(小學),2015(09):160.
以學定教
學生預習完新課后,根據預習內容,自己設計一些練習題。老師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到以學定教。
例如:在教學三年級數學下冊《年、月、日》這一課時,讓學生預習完新課后,自己設計一些練習題并完成。第二天,筆者發現學生設計的題目還真是靈活多樣:有判斷題,有填空題。如:“一年有( )個月?什么是大月?什么是小月?大月有那幾個月?小月呢?”根據學生的問和答,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隨即追問:“怎樣才能不看日歷很快的說出一年中的大月和小月呢?”這時,有同學提議用拳頭法,同時,筆者用大屏幕出示記憶大、小月的口訣。還有一位同學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么有一年的2月有28天,有一年的2月有29天呢?”于是出示一些資料向學生說明了這一問題。課堂上,學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提出的問題可能五花八門,老師加以過濾,就是可以利用的有效的學習資源。
激發解決問題的熱情
在學習新課后,給學生一些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根據實際學習情況,自己設計練習題,互問互答,共同提高。在一年級,學生學習完新課后,都感到有些疲憊,為了改變這一狀況,筆者放手讓學生自己設計練習題,讓他們動腦想、動手寫、動口說,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學生學完兩位數的組成后,讓學生根據當天所學內容,設計練習題,采用“考考你”的活動形式,學生在講臺上當著“小老師”,讓自己的同伴回答自編的題目。他們編的題目諸如“54里有幾個十和幾個一?8個十和9個一合起來是多少?100里面有幾個十?”等,學生的參與意識、參與的主動性都明顯增強了。他們爭先恐后的走上講臺,大膽地展示著自己,臉上洋溢著成功的笑容。這樣一來,就改變了被動練習的狀況,練習過程中有了成就感,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
在《解決問題》的教學中,讓學生根據生活中的一些數學信息,自編應用題。其實,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有了許多數學知識的體驗,學習數學是他們生活中數學經驗的總結和升華。筆者所執教的一年級,在學習了《求被減數的應用題》后,學生自己編應用題 :“媽媽買來了一些蘋果,我和哥哥吃了3個,還剩5個,媽媽買了多少個蘋果?”又如:為了避免學生“見多就加,見少就減”的思維定勢,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來編應用題:“我有9支鉛筆,比同桌少3支,我同桌有多少支鉛筆?”“我寫了12個毛筆字,比小紅多寫了4個,小紅寫了多少個?”學生運用自己熟悉的生活經驗作為實例,并利用自身已有的經驗探索新知識、解決新問題。正是這種貼近實際的問題,才引起了學生的興趣,才激發了他們解決問題的熱情,讓學生體驗了解決問題的成就感,認識到學習數學是有用的,同時也認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能為生活服務。
提高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在復習課上,學生可以根據所梳理的某一單元的知識,自主設計一些練習題。在低年級的復習課上,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單元知識或者需要復習的知識,讓學生畫一些樹形圖,把知識進行梳理,并內化已有認知當中。然后,讓學生根據梳理的知識點,自主設計一些練習題。
如二年級學生在復習了“有余數的除法”后,可根據“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這一知識點,由學生自己設計練習題:“在÷6=4……中,表示的是( )數,它最大可以是( )?!薄霸凇?……6中,最小是( )?!睂W生在給別人出題時,自己也掌握了知識,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另外,讓五、六年級的學生辦數學小報、寫數學日記等形式梳理所學過的單元知識。在課上,學生們可以對數學小報、數學日記進行展評,以達到相互借鑒、相互學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