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6 19:29: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新課改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走進我們的校園、走廊、教室,到處都有這樣激勵人心的標語:你追我趕,有膽有識;付出就有收獲,嘗試就能成功;把握參與今天,成就美好明天。我們的課堂分組后被學生自己命名為:常勝組合、冠軍組合、互助組合、爭先組合,創優組合,小虎隊組合,巨龍組合,No.1組合。人人積極思考,個個樂于參與的競爭舞臺,時時處處有探究的快樂,內心的頓悟,靈感的萌發,成功的喜悅,情感的迸發。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應時時觀察學生的表情狀態,準確把握學生的思維狀態,設法激活思維的最佳切入點,隨時走下課堂,走進學生的中間,俯下身子,傾聽他們的發言,關注他們的喜好,適度地點撥,由衷地贊賞,激活學生思維的興奮點,真正使學生能夠動腦,動口,動手,動心,動情,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句由衷的贊美,都能讓孩子們從靈魂深處讀懂教師的愛,都能夠充分地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給孩子們足夠的心理支持。
二、設計新穎的,高效的,適合自己的課堂環節和活動
1.課堂活動。多年來,“向四十五分鐘要質量”,一直是我們基礎教育課堂所追求的高效目標和永恒主題,也是一種理想的境界,它的實現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去實踐,思辨,提升。例如:在學習“Whatdoesyourfatherdo?”單元時,由于我和孩子們的出身環境一樣,父母都是標準的農民,我用簡單易懂的英語進行Freetalk,告訴他們我的故事,回憶我父母的職業,我的出身,成長環境,我現在的職業,回顧了相關的舊句型,亮出了自制的、學過的以及新的職業詞及家庭成員詞卡,如father\farmer,mother\teacher,un-cle\doctor,aunt\nurse等十幾個職業詞,自編成chant帶著大家吟唱,很快大家就復習了家庭成員詞,掌握了十幾個職業詞,自然、順利地進入操練環節。
2.課后跟蹤督導。為了強化學生的聽說認讀寫的能力,為了培養學生的持之以恒的學習習慣,為了家校共擔教育培養孩子的責任,我一直嘗試著鼓勵督促孩子們每天夜晚堅持朗讀學過的英語單詞、兒歌、對話、短文,每天聽寫至少五個單詞的好習慣,并由家長負責督促。我先在家長會上語重心長地征得了家長的同意與支持,和孩子一起分享孩子成長的快樂與成功的喜悅,我也說到做到,堅持每天早讀課檢查家長的意見和簽名,詢問學習效果及相關情況,我還選了幾個負責的小組長隨時幫助我,發現問題及時和家長溝通,由于我的堅持,絕大多數的孩子和家長也能夠堅持合作。
三、優化激勵人心的評價方式,激活每個孩子的心智
烈而又從容有序?,F將新課改情況總結如下:
一、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帶來了教師的變化
杜郎口、洋思的教學模式使我們的觀念產生了深刻的變化。我們本著在教學過程中以人為本的原則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敢于放手,敢于把教室真正的還給學生、還給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臺。
教師不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更重要的是學習的參與者與共同探究者。
二、教學模式的改革帶來了學生的變化
1、分組合作
我們采取按學生學習程度的好、中、差搭配的原則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進行教學管理,有利于
在組與組之間開展競爭,其次也方便了同一個組里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共同提高。這樣,班集體在競
爭、合作中,學習氣氛更濃、學習主動性更強、成績有了整體提高。
2、展示提升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還設置了展示環節,改變了過去每節課都是優等生在發言的狀況,使得每一位學
生都有了展示自我的機會。尤其是對后進生來講,這種機會對他意味著一種被認可,給他帶來了巨大的
激勵作用,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
3、反饋檢測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做的最成功的一點是設置了反饋檢測環節。這是檢測學生對知識的落實情況和
學生通過學習體驗成功、享受學習成功樂趣的有效環節。反饋檢測形式不一,有當堂檢測、有綜合抽測
等;激勵機制也是五花八門,比如加分量化制度、添星制度、奪紅旗制度等等。真可謂是百花齊放、百
家爭鳴啊!在這種濃厚的競爭氛圍中,大部分學生都勇于爭先、不甘落后。這種競爭,除了給他們學習上
帶來了進步,還培養了學生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
在課堂教學改革中,每位教師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邊學邊改。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不足之處
也有許多。
一、教師課前的精心備課、精選例題還存在一定問題,對課堂教學的調控能力也急需提高。
尤其是課堂教學秩序,有時還不如課改前好維持,不同學科、不同教師課堂秩序的情況也有一定差別。
其實,新課改背景下,對于不同學科、不同類型的課程,教師維持課堂秩序的策略應該不一樣。同時,
對學生紀律教育不應該僅僅被視為學生道德成長的需要,而且應作為教學方式成功轉變的重要保障。所
以,在這方面我們應該高度重視,要把課堂教學秩序調控成活而不亂、亂而有序。
二、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不能持久。
反饋檢測環節里好多班級都采用了各種形式的競爭機制來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活動開展之初,學生的
積極性的確很高,但過了一段時間,學生的積極性就出現了差異。部分優等生、學習態度端正的學生積
極性仍然很高,但另一部分就表現的非常漠然。還有一部分同學為了保持自己的優勢,不愿意幫助其他
組的同學,甚至是互相攻擊,個別的還有在檢測中營私舞弊的等等······其實,這也都是很正常
的現象,我們要積極的尋找解決的策略。競爭機制的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學生如
果長期處于競爭環境中,過分關注學習的外在動機,不能真正體驗到學習本身的快樂,隨著時間的推移
,學習積極性肯定是會下降的。因此,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學會體驗學習本身的快樂是首要的,其
次還有競爭機制是否公平合理、是否適時更新、是否不斷完善等都需要重視。
三、部分后進生在學習上存在依賴思想。
部分老師可能也已經感受到,學習后進生無論你怎樣"調動",他仍然很"被動",有的即使稍微看到點氣
色,但總是堅持不了多久,就又歸為原位了。他們總在等,等組長教他怎么去做,等組長做完以后自己
參考,等老師逼著要作業的時候補,自己因為害怕困難而從來不主動去思考問題,缺乏獨立思考和獨立
學習的精神,有的甚至連這種想法都沒有過。面對這樣的學生,我們出來做思想引導疏通之外,
還應該采取分層教學,降低對他們的要求,降低難度。盡快的幫助他們找到自信心,自信心是成功
的首要前提。
最后,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集體協作能力培養等都是我們急需解決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
要把課改工作做的細之又細,每一個環節都穩扎穩打、落到實處,要把課改作為一個持久的工作,不厭
其煩地去做,同時還要求我們善于總結得失,及時修正不妥之處、及時完善。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改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學生個性
林格倫說過:“如果學校不能在課堂中給予學生更多成功的體驗,他們就會以既在學校內也在學校外都完全拒絕學習而告終?!毙抡n改對教師來說,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那么,我們該如何落實新課改的要求呢?
一、教師應轉變作風,還學生一個自我發展的空間
以前在教學上,我們大多教師,課堂上都是主角,不顧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一味地“滿堂灌”“填鴨式”教學。學生學得很辛苦,教師教得也很累。自從新課改后,筆者漸漸地將課堂還給了學生,讓學生充當起了學習的主人,筆者只承擔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在教課文《小小的船》時,筆者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他們自己預習課文,然后同桌間相互說一說,認一認,而筆者則在一旁聽和巡視,把學生所說的記在心里,等時機差不多了,就指名讓學生來說,學生會說:“我知道了課文中的小小的船指的是月亮;我在小小的船上,看見了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這時筆者拿出實物讓學生觀察。一下子,課堂活躍了,學生開心了,七嘴八舌,說什么的都有,他們的想像力得到了發展,思維也跟著活躍起來。
二、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在引導中教學生學語文
在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再進行鞏固。在教《小小的船》時,在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筆者又將課文內容以填空的形式出現:
彎彎的月兒( )( )的船,
( )( )的船兒( )(?。┘?,
我在(?。ā。┑拇希ā。?,
只看見(?。ā。┑男切牵ā。ā。┑奶臁?/p>
筆者讓學生自己先試著說一說,接著指名板書,然后學生上臺講評,最后教師加以小結。小結完后,學生熟讀內容,能更加牢記課文內容。
然后,教師進行拓展訓練,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課文中說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告訴我們月兒像小船,大家再想想月兒還像什么,出示圖片:
■
學生看完圖片,會說像鐮刀、香蕉……然后教師繼續引導學生,我們看到的月亮有時也很圓,像十五的月亮圓圓的,它又像什么呢?繼續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后說一說像什么。
■
等學生說完后,教師根據情況加以小結,加深對月亮的認識。
【關鍵詞】務本求實;課程改革;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自從實施新課改之后,怎樣做才算是符合語文新課改要求,這是令中學一線語文教師深感困惑的問題。為了切實領會課改精神,筆者積極參與各種不同規格的課改實驗課的聽課評課活動,并參加了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課程語文培訓班學習,慢慢地對新課改有了較為明晰的認識。
新時期之所以需要課程改革,是因為現代社會需要的是高素質的新型人才,“傳統應試教育”已經不適應新時期人才教育的需要。那么,什么是素質?愛因斯坦有過這樣一句名言:“當一個學生把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忘掉以后剩下來的就是素質?!彪娨曃幕藯顬懸苍f過類似的耐人尋味的話。這些人生感悟從一個側面告訴我們,要培養有素質的人才光靠一味的灌輸是不行的,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成為學習的積極參與者,才有可能優化他們的思維品質。其次,舊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是否都屬于該改革的“傳統應試教育”范疇?顯然不是。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依然是三維目標所強調的。因此,創新應立足于吸收優良傳統之上,互動不是表面上的嘴動、手動、身子動,語文課改應像巢宗祺教授所言,必須緊扣目標,務本求實。
語文教育的核心環節是閱讀教學,下面就以閱讀教學為例,談談筆者新課改之后綜合新舊教學要求下的教學實踐的認識。
一、分析當前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閱讀是讀者與文本之間的對話。當讀者深入其中,有所感有所悟時,就會感到心智為之洞開的豁然、靈魂受到慰藉的愜意。作為語文教師都知道,閱讀是語文學習的基石,閱讀能力是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墒?,學生在閱讀方面存在著嚴重的問題。以名著閱讀為例,高一年第一學期兩個模塊教材中要求鑒賞《家》、《大衛?科波菲爾》、《巴黎圣母院》。到了期末時,對所教的兩班學生進行調查,結果全看過的只有10%,看了兩部的有40%(多數學生不愛看《大衛》),個別學生還向筆者建議,也像初中那樣印一些提綱練習之類的能應付考試就行了。那么,是不是他們平時沒閱讀?也不是。學生的理由是,平時學業負擔太重,好不容易有閑暇,自然是看電視上網,讀不用動腦筋的書??梢?,相當部分學生閱讀品味低俗,不愛讀書,不會讀書,更沒有終身讀書的意識。
借助指導高一年研究性學習的機會,筆者設計了一次高中語文學習情況的調查問卷,結合平時的教學觀察,對現狀分析如下:
(一)與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兼主體的教學觀念有關
長期以來,大家都認為教學是單向活動,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的過程。可以說,現在的課改工作者差不多都是這樣的教育方式教出來的。課堂上,教師講字詞、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學生記字詞、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這樣肢解文本,能讓學生感受到文本的魅力嗎?毫無疑問,很難。
(二)與應試模式有關
高考目前還是選拔人才的單一方式。教師不敢忽視學校、家長、學生的升學要求,教學時,自覺不自覺地就會受到高考考綱的束縛,把本來充滿靈性的閱讀變成為了應付考試需求的模擬練習。發人深思的是,筆者所教的年段有一個學生在高一年開學初的周記中寫道:“高中語文教師該做的就是搜集高考資料,印發練習,其他的都沒必要,都是浪費時間?!弊詈筮€得出結論:“高中語文教師應該下崗”。
(三)與教法程式化有關
課程改革實施以后,有的老師就認為既然滿堂灌不行,那就滿堂問,滿堂討論,師生互動,學生互動。其實,問得太多,就剝奪了學生思考的時間。生生互動若缺乏科學性,就流于形式,高耗低效。加上教師的分析多半來自教學參考書,缺少自己的個性理解,這樣的教學實際上是標準答案代替了獨立思考,教師用理性之框框住了學生豐富的情感體驗。
(四)與學生缺乏生活體驗有關
學生被框在教材里,關在教室中。遠離社會現實,缺少生活積累。這是“小學而大遺”的做法。文學源于生活,一旦離開了社會生活,就失去了活力,閱讀活動就死氣沉沉,體會不到樂趣。
二、務本求實,有效進行閱讀教學改革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教師既是與學生平等的對話者之一,又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教師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特別要重視探究的學習方式。
(一)重視語文課堂教學的作用
課堂是教師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陣地,要努力展現語文的魅力,調動學生學語文的熱情。
1.讓學生充分閱讀。若不能進得書來,探究就成了“空中樓閣”,縱然課堂十分熱鬧,也是華而不實,難見成效。課前可布置預習作業,解決生字詞問題。課內要安排閱讀時間,使學生加深理解和體驗。
2.提供思考時間。這一點在各種公開課中尤為缺乏。開課老師總覺得會“冷場”,所以一提出問題就不停的“啟發”學生,甚至鬧出笑話。記得有節詩歌鑒賞公開課,開課老師談起中外詩歌鑒賞理念的不同,專業術語用得太多,學生聽得蒙蒙地,老師發覺氣氛不對就臨時設題,“這就是中國人常說的什么思想?”(學生面面相覷)“天什么――”(學生一頭霧水)“天人什么――”“天人合一!”學生的思維能力根本得不到鍛煉。長此以往,對教師提出的問題不經思索就脫口而出,養成不良習慣。
3.設置問題要適當。教師不能把所有要教的知識都變成問題,整節課提問。設置的問題也不能簡單到只需回答“是”、“不是”的地步。問題要能激發學生思索的興趣。比如,在教學《竇娥冤》時,我設置了這樣一些問題:“為什么大家愛說‘我比竇娥還冤’,而不說‘我比祥林嫂悲慘,比小白菜冤’呢?”“對竇娥的三樁誓愿,大家有何感想?有的同學認為第三個誓愿對老百姓打擊更大,要取消,你們認為呢?”……這些問題有助于學生理解劇本所創造的悲劇效果,同時認識到文學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
4.給學生討論時間,鼓勵自由表述。討論式教學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重要教學方式,能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但討論不能流于形式,教師的主導作用要體現,論題的選擇要扣緊教學目標,討論過程要有記錄,討論要有結果(就算有爭議),結論要有“人”表述(表述者不能只局限于個別口齒伶俐的同學)。
5.評價主體多元化。這是當前評價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一方面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指導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不能演變成相互攻擊;另一方面,教師的評價要有針對性,要中肯客觀。既要肯定學生的優點,又要指出他們的不足,包括語言表達的規范性。只要評價是合理合情,體現友愛、民主,即使是被指出錯誤的同學,也會樂意接受。
6.傳授必要的語法知識和閱讀技巧。初中語文教學淡化語法的做法直接影響了高中語文的學習效果。學生不懂句法和常見修辭,靠大量練習生硬記住答題套路來完成閱讀訓練,雖然也能在中考中考出不錯的成績,卻打心里不喜歡語文。高中的閱讀教學中要適當滲透語法知識傳授,融入閱讀技巧和能力的指導,為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準備必要的知識儲備。這些知識講解時略顯枯燥,盡量以文本為例,“用教材教”,循序漸進,不能因為擔心學生的反應不佳就放棄努力或一味地怪責初中老師。
(二)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課外閱讀活動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延伸。任何能力都是求學者“悟”之后練出來的。教師除了重視課堂教學外,還要創設一定情境,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養成。
1.利用教材延伸閱讀。學了《林黛玉進賈府》,可以指導閱讀《紅樓夢》。學了《守財奴》,可以指導閱讀《歐也妮?葛朗臺》
2.適時推薦文化品位高、難易適度的課外讀物。
3.賞識學生閱讀成果。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教師要十分關注,讓學生有受到重視的感覺,從而熱情投入;其次對學生的要求要循序漸進,不能一下子就提到很高的程度,讓學生產生畏難情緒,當然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要求可以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對學生的閱讀成果以肯定為主,讓他們有成就感。
(三)重視教師自身建設
一、對數學教育發展趨勢的認識
在邁入21世紀后,隨著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數學教育越來越明顯地表現出如下的趨勢和變化:
1.科學文化素養越來越成為每一個公民乃至于整個民族文化素養的重要內容和標志,因此數學教育應面向大眾,面向每一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2.數學教學將從傳統的"傳授知識"的模式,更多地轉變到"以激勵學習為特征、以學生為中心"的實踐模式。學生的自主學習、獨立創造、個性發展將受到更多的重視。
3.數學教學將本著重于培養、發展學生的廣泛的數學能力。它不僅包括理解運用數學概念和方法,組織正確的邏輯推理,進行準確有效的計算和估算,還應包括:會檢索閱讀相應的數學書刊文獻,會利用表、圖、計算機去組織、解釋、選擇、分析和處理信息,能從模糊的實際問題中抽象出相應的數學問題,會選擇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工具和策略,會用數學符號和語言進行正確的表達和交流。
4.素質教育要求我們在基礎教育階段就開始培養學生有實現自我"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它要求我們的學生學會設問、學會探索、學會合作,去解決面臨的問題,去適應環境。只有學會學習,才能學會生存,只有敢于創新,才能贏得發展。
5.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者與合作者。數學教學不再是教師單純地為學生的付出,而是教師創造性生活的一部分。數學教學的過程是師生雙方實現自己生命價值和自身發展的舞臺。
二、對數學新課程的正視
我們該如何正視新課程呢?我個人認為,應在理智分析的應試教育和準確預測教育趨勢基礎上,正確認識以下幾方面:
1. 新課程學習方式(繼承+創新)
有些老師一提到"新課程",就認為必須"否定傳統教學",其實這樣理解是極片面的。新課程、新理念并非否認過去,而是對過去的繼承、創新和豐富,要求我們根據學生、教材、環境和教師自己等因素,從實際出發進行有機的"整合"。
對數學課進行"整合",就要做一名辛苦的"編劇"。
千萬不能讓學生機械地進行"舊知練習-聽取新知-嘗試練習-知識梳理-鞏固練習-復習訓練-測試評估",陷入無窮無盡的一系列訓練中。根據學生不同的"個性",設計出適合他們的不同角色,使之能更投入地進行"演出"。久而久之,你會發現他們不僅僅掌握了所學知識,還會用自己的語言加以表述,更重要的是他們也能用各種方法發現、獲取新知識。
每一節課都能讓學生感到新鮮,每一分鐘都能讓學生在快樂,讓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飛翔于數學知識的高空。讓學生從心底愛上數學課,使"新課程"釋放的不僅僅是學生的手,還有學生的心情。
2. 新課程教學方式(合作+引導)
以"教師為中心"、 "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正在被"你說、我說、大家說(教師說、學生說)"的課堂氣氛所代替。新課程的本質定位為"交往",要求我們在課堂上必須和學生成為好朋友,徹徹底底地放下教師的架子,學會多以商量的口吻和態度與學生平等地對話、溝通、合作,和學生共同探討、研究,成功地完成學習任務。以"共建"的方式來"以教促學""以學長教"、"互教互學"。
新課改以后,有些教師反映課堂紀律變差了,又不得不板起臉孔整頓亂哄哄的場面。我個人認為,只要教師善于引導、調控,讓學生"亂"得有"形","形"亂而"神"不亂,又何嘗不可。從某種意義上講,"活"與"亂"是等價的。教師如能正確地處理好"收亂"與"放活",使學生在一定的自由探究的"放"與教師不露痕跡的"收"結合起來,必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3. 新課程評價方式(關注+促進)
評價≠鑒別,評價≠篩選,新課程要求下的評價方式是面向未來的、發展的、動態的,它把評價體系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加以運用。其別重視"診斷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注重學生個體過去和現在的比較,承認人與人之間的發展存在差異。從差異中發掘適合個人發展的教學方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望,促進學生快速全面地發展。
一、自主探究——讓學生體驗“再創造”
荷蘭數學家弗賴登塔爾說過:“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方法是實行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把本人要學習的東西自己去發現或創造出來;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這種再創造工作,而不是把現在的知識灌輸給學生?!睂嵺`證明,學習者不實行“再創造”,他對學習的內容就難以真正理解,更談不上靈活運用了。如:學完了“圓的面積”出示一個圓,從圓心沿半徑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長方形,已知長方形的周長比圓的周長大6厘米,求圓的面積。乍一看似乎無從下手,但學生經過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長方形的周長不就比圓的周長多出兩條寬,也就是兩條半徑,一條半徑的長度是3厘米,問題迎刃而解。教師作為教學內容的加工者,應站在發展學生思維的角度,相信學生的認知潛能,對于難度不大的例題,大膽舍棄過多,過細的鋪墊,盡量對學生少一些暗示,干預,正如“教學不需要精雕細刻,學習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讓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去自己研究、發現,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在體驗中主動建構知識。
二、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新一輪課程改革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在教學中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就數學而言,學生一旦“學會”,享受到教學活動的成功喜悅,便會強化學習動機,從而更喜歡數學,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注意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特點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努力創設一種合諧、愉悅的教學氛圍各各種教學情境,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比如我在講“循環小數”這一部分內容時出示蝸牛4分鐘看爬行7米,蜘蛛3分鐘行駛5米。讓學生自己提出想知道哪些數學問題,當提出想比較兩種動物誰跑的比較快時,自己去找尋答案,在計算過程中遇到循環小數的問題時,由于好奇心自己依靠課本這位“老師”找到答案。在講“三角形面積計算”中出示課件讓學生幫助農民伯伯計算不同圖形的菜地的面積,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在課堂上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權利,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三、聯系生活——讓學生體驗“用數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體現生活性,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教師要創設條件,重視從學生出發,學習和理解數學;要善于引導學生把課程中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應用于生活實際,既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到數學的價值。如我在講“圓的周長”時,讓學生幫助農民伯伯設計圓形的牛欄。激發學生的興趣,用不同的方法求得籬笆的總長度。再如:公園的門票每張10元,50張可以購買團體票,每張8元,我們班一共有45人,該如何購票?學生們通過計算、思考得出多種解法,在比較中選擇最佳方案。
四、變“權威教學”為“共同探討”
教與學都要以“做”為中心,讓學生找找、量量、拼拼……因為“你做了你才能學會”。皮亞杰指出:“傳統數學的特點就在于往往是口頭講解,而不是從實際操作開始數學教學?!薄白觥本褪亲寣W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體驗數學,通過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同時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欲,在教學中,我大膽放手,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成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我經常告訴學生:“課堂是你們的,數學課本是你們的,三角板、量角器、圓規等這些學具也是你們的,這節課的學習任務也是你們的,想學到更好的知識就要靠你們自己?!比纾涸诮虒W“三角形面積時”,學生結合平行四邊形面積推導過程和對三角形的認識,用自己準備的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拼成自己以前學過的圖形,自己總結出三角形面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由自己總結出的知識點,可以很好的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讓他們真正參加到教學中,讓他們去創造性的學。
五、合作交流——讓學生體驗“說數學”
關鍵詞:新課改 新理念 教學模式
新一輪課改的號角喚起了老師們勇于拼搏的干勁,激活了僵化多年的課堂。使學生改變接受性學習方式,學會探究式學習。我深刻地體會到,在新課改背景下,新的教學理念更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能力。
2011年,歷史組的教師推薦我去參加《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大賽。教研組長曹老師為此專門進行了一次教研活動,歷史組的各位老師對我的教學設計、課件提出意見,潘老師建議故事貫穿、啟發提問更能培養學生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張老師建議專題講解時應注意通過信息技術有效地突破教學中的重點、難點;鐘老師建議教學中應設置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環節,建立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有效教學課堂……針對各位老師的建議,我又對自己的教學設計及課件進行了修改和完善,2011年1月去攀枝花參賽,獲得了《全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大賽一等獎。
一、課堂實錄
1.視聽結合,激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開課伊始,展示當今新農村建設的圖片,隨后播放《》的主題歌曲:“流血的傷口不流淚,舉旗的桿子不下跪,攥緊的拳頭不松手,過河的卒子不后退。人活一口氣,難得拼一回,生死路一條,聚散酒一杯。何以成敗論英雄,浩浩乾坤立豐碑?!蓖瑫r語言導入:這首歌悲壯而又豪情萬丈,深切道出了近代中國民主革命之先聲――運動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這場運動堅持斗爭十四年,最終功敗垂成,究竟原因何在?其發展過程如何?這節課我們一起來了解這段歷史。通過問題懸念與課題自然銜接,從而在引發學生復雜情感的過程中導入課題,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世界。
2.自主學習,探索新知
在網絡條件下,學生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教學資源庫進行自主性的學習。如何讓自主學習不流于形式呢?問題引領就成了關鍵。明確學生自主學習要解決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學習有方向、有目的、有任務,避免盲目性和散漫性?!哆\動》采用故事設計,以《小破孩從軍記》小故事為線索為提綱,通過問題創設、資料陳列,提供了大量圖片、文字、音像視頻資源,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填寫運動大事年表,以線索帶動重大史實的學習,通過前期和后期經過的對比分析讓學生掌握運動的主要史實,從整體上感知教材、把握教材,增強構建宏觀知識體系的能力。很多學生還自己動手繪制了運動曲線圖,將重大事件標注在相應的時間點上,動手能力與思考能力大大提高。
3.因勢利導、合作探究
在課堂上,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組織者、幫助者和知識建構的合作伙伴。在講解《運動》一文中,設計自由論壇和課堂法庭兩個重要環節,在自由論壇環節提出問題:“天國百姓態度的轉變讓小破孩感到困惑,你們來幫幫小破孩,百姓為什么會有那樣的變化呢?《》的理想能實現嗎?《》又有哪些新內容?農民為什么不明白?”引導學生相互交流,適時跟進及時反饋糾正偏差,組織學生對初步結論開展交流、補充和完善,從而總結出較為嚴謹、正確的結論,在師生互動、探析中有效地解決的本課中的重難點。在課堂法庭環節,預設情境: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少年(),早夭,誰是兇手?假如你是“天國命案”的審判長,請你根據證人李秀成的證詞,兩位控訴者的指控,以及其他相關資料,判斷誰是兇手?同時展示大量的圖片、人物證詞、文獻資料,鼓勵學生大膽猜測、大膽質疑、大膽假設、大膽合理的想象等,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這節課同學們上得輕松,在課后的復習中我發現對于本課知識的掌握程度要遠遠好于其他的課。
二、啟發
1.要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教學中來,而不是老師講,學生記
通過設計豐富多樣的活動,給學生創設歷史情境在情境中體驗歷史,在身臨其境中學習歷史,達到最好的教學目的。
2.要充分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
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實現有效的整合,真正培養學生透過史料、歷史圖片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3.在教學中教師要以新課標為指導,解放思想,更新觀念
必須樹立新課程改革所體現的知識觀、人才觀、師生觀、教學觀,多看一些高考題、典型例題,了解并把握高考走向。
4.教師要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合作意識,真正地實現資源共享
教師之間交流信息,分享智慧,相互支持、鼓勵,共同提高各自的專業素養,實現自身的價值,將會使整個教師群體生機勃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