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2 21:42: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分層次教學法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分層案例教學;計算機強化訓練;實踐教學
計算機強化訓練(計算機基礎訓練)是大多數高校大一新生在修完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大學計算機基礎)公共必修課程之后的一門操作性和實踐性非常強的公共基礎實踐教學課程,通過該課程不僅可以使學生能夠獲得計算機的實踐操作技能,而且能夠培養運用網絡、OFFICE等信息技術進行各自專業文獻檢索、資料查詢及撰寫排版科技論文的能力。強化所學到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知識,為之后的計算機相關課程的學習及計算機應用打下基礎,同時也為大學生參加計算機等級考試做好充分的準備。計算機強化訓練課程的要求主要是掌握對計算機操作的基本技能,操作系統的使用,常用辦公系列軟件的操作和應用(例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以及網絡Internet的應用基礎。隨著我國在計算機領域的不斷發展和個人電腦的普及,高校計算機基礎相關課程的教學方法和實踐教學環節正在不斷發生變化,目前部分高校在進行計算機基礎方面的公共課程的教學實踐中,依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做出了有針對性的分層次教學方法嘗試。本文嘗試對分層案例教學在計算機強化訓練實踐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
1分層案例教學法概述
通常分層教學是指教師根據學生已掌握的基礎知識、已具備的能力水平及潛力傾向,將學生合理地分成多組能力水平有差異的組別并區別對待,這些組別在教師適當的分層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更好的提高和發展。案例教學法指的是一種以教學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分層案例教學法則是分層教學與案例教學兩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的全新教學法,既根據學生的課程基礎和實踐提高進行動態分層,又結合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挑戰難度更大的實踐案例任務??紤]到我校實際情況和新生計算機基礎的水平差異,結合我校在實際教學中的具體情況,嘗試進行計算機強化訓練實踐教學課程的分層案例設計,需要注意的關鍵問題在于如何讓計算機強化訓練課程的案例教學內容科學且分層次完成,這樣才能使不同水平的同學能夠接受知識并達到教學目標,從實際應用入手來提高學生在計算機基礎方面的實踐能力。
2分層案例教學在計算機強化訓練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2.1相對準確地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分層
根據計算機強化訓練課程實踐性強的特點,結合我校該實踐課程的教學學時為期一周的集中強化實踐安排(計算機強化訓練課程均是安排在學生上完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下一個學期),參考上一學期的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考試成績,結合該課程的配套實驗的完成情況,同時在開展實踐教學前對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考核,據此來綜合確定學生在計算機強化訓練分層實踐教學的分層情況。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選擇更高層次的實踐案例作為實踐任務。
2.2設計不同難易程度的實踐教學案例
為了配合分層實踐教學任務的開展,同時促進教師改變傳統實踐教學方法、并將重點放到通過具體實踐案例的教學來引導不同層次學生進行計算機實踐能力的提高上,需要積極搜集相關實踐案例,并根據實踐操作的難易程度來設計實踐教學案例。根據課程教學大綱,在計算機強化訓練實踐教學過程中,主要期望學生掌握對計算機應用操作的基本技能,操作系統的熟練運用,常用系列辦公軟件的操作和使用(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以及網絡Internet相關操作的應用。據此進行了大量實踐教學案例的搜集整理工作,并根據操作完成的時間以及難易程度進行分層,讓實踐教學案例跟學生的實踐能力分層結果相匹配。例如,在Word實踐案例的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學生大四畢業論文排版的需要,將各專業的論文排版規范分發給學生,并提供部分真實畢業生論文給學生進行按規范要求排版的實踐練習,另外將求職信的撰寫和排版以及簡歷的制作任務也加進來,讓學生的實踐教學更多地進行以后要用到的實踐技能的鍛煉。
2.3動態管理學生的實踐任務
為了在體現因材施教的同時,對學生的實踐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及時跟蹤和了解,嘗試對學生的實踐任務進行動態管理。主要是利用學校實訓中心的電子教室管理軟件,讓學生在完成實踐任務以后及時上傳到教師端。這樣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并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在完成任務以后領取新的實踐任務。從而形成你追我趕的良性實踐教學氛圍,也讓分層案例教學的實踐嘗試切實提高了學生的操作技能,也提高了學生積極進取的學習意識。
中圖分類號:G634.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ISSN1672-1128(2017)4-0074-01
一、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法的應用優勢
簡而言之,分層異步教學法是指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其分為幾個小組,針對各小組的具體情況進行教學方法的優化,切實做到因地制宜、量體裁衣。在具體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可制定出難易程度各異的教學計劃及目標,學生可自主選取學習目標來開展合作學習,在難易度適中的前提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漲,教師進行適當引導,教學氛圍也會發生較大變化。
從實際的應用效果來看,分層異步教學法應用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漲。當代小學生競爭意識較強,且急于表現自我,教師可以借助學生這一特點開展分層異步教學,幫助學生養成較好的學習習慣。第二,滿足學生個性需求。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學生都有其自身的個性,分層異步教學法的實施可以打破滿堂灌的教學弊端,在尊重學生共性需求下實施個性化教學,是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有所進步,通過師生之間的密切溝通交流,教學質量可得到優化。第三,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保障。教學相長是新時期教學的必然要求,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法的應用可以充分給予學生發展空間,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二、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的實施
1、對學生進行分層
可以根據學生對學習的感性因素來對學生進行分層,有的學生對學習比較感興趣,有的學生會感到焦慮,而有部分學生對學習有厭倦的情緒,通過學習的情感體驗對學生分層可以使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充分利用學生的認知,促進學生成績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對學生進行分層時,教師自己心里清楚即可,而不應該把分層公開,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并且這個分層的結果應該是動態的,一個學期甚至一個月就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進行調整。當然對學生分組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采用同質分組也可以采用異質分組,教師應該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以及學生的情況,采取相應的分組形式。
2、目標設計和選擇
在設立教學目標時目標的難度應符合每層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于層次不同的學生學習目標不盡相同,對學習活動要有不同難度的要求,相同的教學內容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目標。目標的設定不能過高,否則學生達不到目標而導致分層教育失敗,給教學活動帶來不利的影響;同時目標不易過低,這樣對導致學生產生自滿情緒。當學生達到設定的目標時,要積極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在目標制定初期,教師應以鼓勵為主,將目標變為激勵的話,鼓勵學生學習,一段時間之后可以將目標告訴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3、分層設問
在分層異步教學中,教師在提問環節也需要分層設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到問題當中。在提問的過程中,教師要明確問題的設置是針對哪一個層次的學生以及提問的目的。可以采用同一個問題采用多種問法,層層遞進,這樣既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要求,又使問題連貫,利于問題的理解,保證學生能夠理解基礎的問題,同時又可以了解到一些發散性、開放性的問題。在呈現問題時,先呈現出大部分人通過思考可以得出結果的問題,再引出難度稍大的問題,引發學生的進一步思考,最后對能力相對較低的學生進行輔導,使他們也能夠解決問題。
4、個別指導策略
小學數學教學中個別指導策略,就是指對于學生個性化的問題,加以針對性的個別輔導,教師指導作用的有效發揮,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在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內容時,教師要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2)當學生完成第一級的教學目標,走向高一級的教學目標時,教師要起到幫助和指引作用。(3)在學生完成教學內容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適當提點,幫助學生挖掘更深層次的知識,完成知識的拓展,開闊學生的視野。
5、練習分層策略
數學是一門重視培養邏輯性思維的學科,數學能力的培養重視把理論知識創造性的運用于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中,而且小學生具有學得快、忘得快的特點,因此,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僅僅讀懂了題目的道理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加強練習。除了課堂上的練習,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層次,有差別的設計賦予創造性的課后作業,通過分層練習,有益于學生牢固掌握知識,條理清晰的把握不同層次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并使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得到鍛煉。
6、做好后續的課程評價
分層異步教學法實施背景下,課程效果評估的方法也要進行相應改進,教師不可通過同樣的試卷檢測來進行教學效果分析。針對分層異步教學法的課程評估應結合學生的進步及課程表現來進行,在不同學習基礎的教學評估中,教師可通過前后學生的進步空間、學習變化制定觀察表,并以此為依據結合階段性測試成績來進行評價,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努力,讓學生在自我要求中力求上進。同時可結合師生評估來幫助學生完善自我,在下階段的學習中厚積薄發,實現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總結:小學數學是小學階段非常重要的課程,通過系統性的數學知識學習,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得到較好的培養,優化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對學生而言意義重大,因此,基于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法的應用優勢強大,在實際應用在,教師應掌握好方法,充分利用教學設備及環境,為學生營造積極、輕松的學習環境,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思維意識。[本文轉自WWw.dYLw. nEt 語文教育論文]
參考文獻
為了改變中職生不愛學習的現狀以及傳統呆板的課堂教學,作為專任教師,我們不斷嘗試采用各種不同的教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轉變他們懶動手的課堂現狀?;谶@個教改的背景下,課題組萌發了本課題研究的想法,嘗試將遞進教學法應用到中職計算機專業一體化教學中去。
二、理論依據及意義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B.S.布盧姆,在美國J.B.卡羅爾“學校學習模式”的基礎上,創建了適應學生個體差異的掌握學習教學理論。該理論提出了掌握學習教學的核心思想是必須變革傳統的教育觀念,關心每個學生的發展,讓所有學生掌握在復雜社會中求得自身發展所必須具備的知識和技能。依據布盧姆及其同事對掌握學習教學實施步驟的論述,掌握學習教學的程序概要為:為掌握學習定標、定向,為掌握而反饋-矯正,為掌握而分等。布盧姆掌握學習教學理論給小課題組提供了很好的理論依據。
三、研究的對象、目標、內容
(一)研究的對象
本課題研究的對象是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專業13級平面1班、平面2班和網絡班、14級平面班、網絡班、動漫班的學生,以13平面1、網絡班、14動漫班為實驗班,13平面2班、14平面班、網絡班為對照班。
(二)研究的目標
嘗試通過利用遞進教學法,設置多個層次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在專業課程一體化教學中能有所收獲,改變計算機專業學生學習現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郵植僮饜巳ぃ提高學生參加市技能競賽的成績。
(三)研究的內容
1. 將課堂的一體化實訓目標分割為多個教學目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能找得著自己能舉手可及或跳一跳就能觸及的目標,各取所需,從而提高學習興趣。2. 在教學活動中融入實用的專業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逐步完善課堂活動評價體系,促進專業教學水平的提高。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主要階段、步驟及過程
(一)研究的方法
1.采用資料收集法、文獻法了解當前我國對于遞進教學法的研究現狀及支持本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2.采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了解我校計算機專業學生對一體化教學中學習操作技能的看法、困惑。3.采用課例研究法、集體研討法,以觀摩課等形式進行研討,探尋設置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目標的做法。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階段、步驟及過程
本課題研究從2014年5月立項到2015年5月結題,共分三個階段。
1.準備階段(2014年5月―2014年7月)
(1)文獻資料研究
課題組深入學習了《布盧姆的掌握學習教學理論》 《分層遞進教學法在計算機基礎課上的應用》 等有關的文獻資料,找到了進行本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也比較深入地了解了當前別人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利用。利用學習到的知識以及此前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對該課題的研究目標、范圍、方法等進行了反復思考并作了具體的分析,初步理清了下一階段研究的思路。
(2)進行調查調研和分析
課題組成員根據學生的學習現狀設計了前期《調查問卷》。2014年7月,利用學生放假前的時間對13級計算機專業學生就分層遞進教學法進行前期問卷調查,以問卷的方式讓學生獨立回答;9月份對14級計算機專業學生進行前期問卷調查,兩次共發出227份問卷,回收問卷227份,回收率為100%,有效問卷227份,有效率100%。
(3)選定實驗班,制訂研究方案
經過充分的文獻資料研究、調研、訪談和討論,課題成員統一了研究的思路,制訂方案,選定實驗班。以13平面1班、網絡班、14動漫班為實驗班,13平面2班、14平面班、網絡班為對照班。經過一個學期多的實施,在2015年4月份進行總結。通過遞進教學,希望能提高計算機專業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
2.實施階段(2014年8月―2015年3月)
(1)制定分層遞進教學策略及操作的具體要點(2014年8月)
1)教學目標分層遞進
結合教材內容與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為每個層次的學生量身打造相應的教學目標,它包括基本目標、應用目標、拓展目標。
2)教學內容分層遞進
為了與教學目標對應,將理實一體化課堂的知識點劃分為基本知識點、提高性知識、拓展性知識?;局R點是最基本、最直接的部分,是專業課必不可少的部分;提高性知識是在基本知識的基礎上稍微變轉后的部分;拓展性知識是前兩者的提升和發散,要求會更高。
3)實訓練習分層遞進
在教學過程中,因為目標和內容是分層的,所以實訓練習也相應地劃分為不同層次:基本練習、提高練習和拓展練習,它們層層相扣,由淺入深?;揪毩暿窃搶I課中每位學生都要掌握的技能,單一的技能,只需要直接應用知識;提高練習是在將多項單一的技能合并應用才能做出作品的,要求能靈活結合、應用知識點;拓展練習是在靈活應用知識后,進行自我提升的練習,會插入一些課外的知識,以培養牢固掌握專業技術的人才。
4)教學對象分層遞進
根據分層遞進教學需要,教學對象也需要進行分層。首先對學生進行摸底,了解學生以前的學習和作業的完成情況后將他們分為ABC三層。對于不同層次學生作業有不同的要求,C層次學生只要完成基本練習,達到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的目標,學有收獲,有成就感,逐步培養學習和動手興趣。B層學生要求完成基本練習,收獲了成就感后,要求繼續完成提高練習,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并努力向A層靠攏。A層學生除了要完成基本練習、提高練習以外,要挑戰拓展練習,將已有的知識進行提升,這一層次的學生是專業學習和技能精英,一般都比較靈活,接受能力強,應多點要求他們進行創新和創意練習。
5)評價體系分層
在本課題研究的策略中,每一層次的評價都分為A、B、C、D四個等級,A為最高,D為最低。對于C層學生來說,完成基本練習一半以下的評D;完成一半的評C;全部完成基本練習評B;嘗試去做提高練習的評A。對于B層學生來說,只完成基本練習的評D;完成基本練習、提高練習一半以下的評C;完成基本練習和全部提高練習評B;嘗去做拓展練習的評A。對于A層學生來說,只完成基本練習的評D;完成基本練習、提高練習一半以下的評C;完成基本練習和全部提高練習評B;完成包括拓展練習在內的所有練習的評A。
在這個評價體系中,每一層次的學生都能被評到A級,主要體現出鼓勵學生努力向高一層次靠攏的思路。只要學生能表現出本人的努力,就能爭取到評A級。同時,評價分別由學生評價、小組長評價、教師評價組成。
6)分組合作策略
在將學生劃分層次后,再將不同層次的學生重新組合成三人或三人以上小組,由技能較好的組員擔任小組長,開展互幫互學,小組內各層次組員互相合作學習、討論、交流,互相幫助,解決疑難問題,也充分發揮A層次的學生的能動性,提高其職業素養和團隊精神。
(2)按照分層遞進教學策略進行教學(2014年9月)
課題組成員按照計劃在實驗班的計算機專業一體化課堂中有序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出現問題時互相進行研究,尋找解決辦法。
(3)中期研討,檢查分層遞進教學法實施的效果,對分層遞進教學法進行調整改進后繼續實施。(2014年12月)
課題組教師認真開展研究,將在研究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形成論文、案例、課例等,并積極編寫校本教材。
3.總結階段(2015年4月―2015年5月)
對照課題方案進行全面總結,實驗班與對照班的教學效果進行對比,做好相關資料的整理和成果匯編工作,撰寫結題報告。
五、課題研究的主要成果與成效
(一)成果一:培養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專業技能。學生通過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實訓練習,主動向高一層次發展,減少了厭學的情況,也保證了學習的量。(二)成果二:自研究開展以來,學生學風得以改善,促進教學質量和學生專業素質的提高,特別是精英學生的技能提高得很快。學生參加省市學科競賽、江門市中職學校技能競賽的成績獲得突破。2015年參加江門市中職學校學生技能競賽獲得二等獎3人次,三等獎10人次,參加競賽的學生全部獲獎。(三)成果三:教師的組織教學、教研能力得到了發展。(四)成果四:逐步完善形成一體化教學中進行分層遞進教學法評價辦法,有效地補充了專業教學的評價體系。(五)成果五:撰寫了研究報告、論文、課例、案例、反思等,編寫校本教材,開展公開課和觀摩課。
六、研究的反思
(一)存在問題
(1)由于在教學過程前對學生進行了分層,在實施過程中明確了不同層次學生應該完成的不同層次要求的實訓練習,所以容易導致貼標簽效應,引起個別學生的抵觸情緒。(2)部分A層或B層學生在完成相對容易的基本練習、應用練習后不再主動向更高層次任務挑戰。(3)C層次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不強,有應付式學習的現象。(4)在分組進行練習過程中,有些小組長未能發揮小組長的作用,只顧著自己的練習,不能很好地幫助到小組成員。(5)在研究過程中缺乏有效的理論和實施支持,我們摸著石頭過河,難以提煉高質量的研究成果。
一、概況
為了改革“一刀切”“齊步走”的教學模式,改革“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啟動我縣農村中學的語文教學改革,大面積地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我們于1997年下半年開始進行“中學語文異步推進教學法”的初期實驗研究工作。1998年9月被立項為縣級科研課題,后又被批準立項為安徽省1999年教育科研課題,下達文號是“安徽省教育教委會文件教科研(1999)01號?!蔽覀兘M成了30多人的課題組,組織了近百名中學語文教師,歷時三年,進行了廣泛的實驗研究。主要步驟是:擬訂實驗研究“子課題”44個,供教師自由選擇研究;確定實驗校、實驗班和實驗教師;課題設計者巡回作本課題的講座,并將其撰寫的研究論文“中學語文異步推進教學法”《初探》《再探》《三探》印發至各校;每年召開一次“全縣中學語文異步推進教學法研討會,’交流和總結各地在實驗研究中的新做法和新經驗;舉行全縣“中學語文異步推進教學法‘一臺戲’觀摩教學”活動,舉行“全縣中學語文異步推進教學法‘示范課’教學”活動等,使本課題實驗研究工作扎實有序地展開。根據本課題“實驗研究方案”安排,實驗研究定于2001年8月結題。
二、方法
(一)啟動。1997年下半年課題設計者提出中學語文異步推進教學法實驗課題后,得到了教研室領導的支持,隨即深入學校進行廣泛的宣傳,所到學校的老師們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并主動進行實驗探索,筆者又將該課題的目的、意義和設想,結合實驗教師教學實際,形成了《中學語文異步推進教學法初探》,發至各校。老師們對課題的目的、。意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紛紛主動進行研究和探索。他們在探索中越發 認識了它的價值,積極性越發高漲。為了引導該課題的研究向縱深發 展,便于教師從小處著手,筆者又擬訂了30個研究“子課題(后來增加到44個),讓老師們在綜合實驗的同時,側重研究一兩個“子課題”或作老師撰寫時的選題參考。由于“子課題”系單項或微觀命題,教師難以孤立地深入地研究,且缺乏操作性,又無法測量,故不鼓勵教師申報“子課題”作為實驗課題。同時,一開始還有這樣的考慮:因為我們的實驗是探索性實驗,盡管實驗成功的可能性比較大,但也有失敗的可能,一旦“點”上的綜合實驗失敗,那木“面”上的“子課題”實驗就失去了依托,就會造成損失。為了指導面上的實驗操作,筆者又撰寫了《中學語文異步推進教學法再探》、《中學語文異步推進教學法三探》,提出了中學語文異步推進教學法的基本模式,回答了老師在實驗提出的問題。至此面上的實驗便在較為完整的理論指導下進行。為了使實驗有組織地進行,我們還成立了三十幾位教師組成課題組。
(二)發展。老師們在實驗過程中必然要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實際問
題。筆者深入到十幾個鄉鎮和多所中學聽評實驗課,作本課題的講座等。1999年10月被確立為省級科研課后,我們立即以科學的力法指導和規范實驗工作。先后確立了嚴橋初中、旭光初中、赫店初中、蘇塘初中、三溪初中為實驗校,還在無為中學、湯溝中學、六洲中學、嚴橋中學確定了實驗班。實驗教師周可學、肖曉、丁少國、王開東、湯金玉、汪精平、馬啟群、丁•傳鐸、邢楊榮等老師,三年來克服了重重困難,堅持實驗,取得可喜的成果。同時面上的實驗也//.3-間斷。為了及時總結課題實驗的實踐經驗和階段性的成果,理清本課題的教學實踐和理論研究思路,進一步深化其理論研究和交流實驗經驗,我縣分別于1998年12月、1999年11月和2000年12月召開了三次“全縣中學語文異步推進教學法研討會”。無城、石澗、嚴橋、白茆、太平’、二壩、泥汊、牛埠、赫店等鄉鎮和學校也分別舉行了中學語文異步推進教學法“公開教學”和研討會。全縣絕大部分中學都把本課題研究作為教研紐活動的重要內容,并列入了學校教研工作計劃。
(三)深化。為了引導老師們的研究和探索沿著預期的目標鍥而不
舍、扎實有效地進行下去,我縣將“點”上實驗教師的經驗總結和在
省、市、縣獲獎的部分論文和優秀教案編印成冊,供老師們內部交流, 1999年11月13日我縣在旭光初中,舉行了“中學語文異步推進教學法——一臺戲‘觀摩教學’和說課活動”;20闐年11月28日在無為中學舉行了“全縣中學語文異步推進教學法‘示范課’教學”活動。以示范引路,一步一個腳印地把該教法引入了我縣中學語文教師們的課堂。
(四)策略。一是我縣中學語文教師均可自愿報名參加課題,也可以自由退出,凡一學期不進行教學實驗,不撰寫研究論文者,視為自動退出本課題組,即不在是本課組的成員和實驗教師。因為本課題的實驗是“志愿者”的行為,依靠的是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而無強迫約束的手段和理由,只能以“課題組成員”和“實驗教師”名號的微薄誘導力量勸阻畏難者。而對長期堅持實驗者,我們及時為其總結經驗,并給他們提供信息和理論幫助。
二是分階段實施,即“先死后活再創新提高”。第一階段一律運用“四階六步”進行閱讀教學,先在“必然王國”里運作。這就象新戰士學打槍要“左眼閉,右眼睜,缺口對中心”一樣,先掌握要領,練好基本功。第二階段,因在第一階段“死”的過程中,必然要遇到教學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進而引導教師深入思考,尋找解決“四階六步”在不同課文教學中遇到的困難,逐步使教師依照本教法的要義及其操作要領,靈活運用“四階六步”,即可以單獨使用某“階”某“步”,又可以綜合、變序、交叉使用。第三階段在深入實踐,充分研究的基礎上根據教師各自異步推進教學的實際需要,再創編其變式,既可以不斷豐富本教法的內涵,又可以在體現本教法的共性特點的同時,充分展示每位教師的教學風格和個性特色。第四階段,逐步使本教法達到前瞻性和適應性的統一,科學性和實踐性的統一,靈活性和操作性的統一,逐步進入異步推進教學的“自由王國”,達成鍛煉和提高教師,大面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目標。
三是點面結合。我縣既有實驗校,也有實驗班,也有許多志愿兵在當“無名英雄”。因此要做到以點帶面,以面促點,點面結合。讓“點”上的教師嚴格按程序操作,嚴格控制無關變量,讓其出“純品”,然后在“點”上進行“觀摩教學”“示范教學”,介紹經驗展示“正宗套路,’,讓“面”上的教師聽、評、學;同時讓“點”上教師聽到“面”上教師的意見,并學習“面”上教師在“自然環境”中實驗的經驗。同時定期召開研討會進行廣泛的交流研討,既推廣“點”上的經驗,又捕捉“面”上的“閃光點”。還編輯本課題的論文集供內部交流,相互學習借鑒,取長補短。這樣不僅豐富了本課實驗研究的內涵,活躍研究氣氛,而且還兼顧了實驗研究的內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四是堅持從實際出發,堅持在實踐中總結經驗,選用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反映學習語文循序漸進認知規律的教學程序和具有操作性的教學步驟;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和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原則,將課題設計者在實踐中形成的經驗和理論推向各位實驗教師的課堂,接受檢驗,及時修正錯誤,并在廣泛的實踐中豐富、改造、創新、完善。如《初探》中編制的教學程序操作性不強,且與分層教學沒有區別,我們就忍痛割愛,最終確定了老師們樂于接受的“四階六步”作為
本教法的基本模式,深受實驗教師們的歡迎。
五是采取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結合的原則,確保研究的信度。
三、結果
(一)構建了基本教學模式。經過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反復驗證,最后確定了本教法的基本模式——“四階六步”。“四階”
即:“引讀感知階段”,“啟讀生疑階段”、“研讀演練階段”和“運用遷移階段”;“六步”即:“指導預習——同步教學——分組討論——異步訓練——課堂小結—一課外練習”。這每“階”每“步”都貫徹了以人為本,分類指導,因材施教,異步推進的教學思想;每“階”每“步”都有分層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分層啟動方法:都溶進了學法的指導和習得。因此,這“四階六步”既是全班的、分組的、個別的、課外的教學的系統體現,又是分層教學和點撥教學的有效載體。(詳見:安徽無為“中學語文異步推進教學法”模式介紹,《語文教學通訊》2(》01年第6期)異步推進教學法基本模式成功地將全班的、分組的、分層的、個別的教學方法融匯貫通成一個有機的完整的教學過程。它不僅是對不同層次學生學習語文的異步推進,而且是教學過程中各個環節的異步推進,它把層次教學和點撥教學的理念溶入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之中,使之有序地展開。形成了依“序”而“活”,“活”中有“序”的教學特點。本模式還充分顧及了長期以來形成的語文教學常規和習慣?就是每“階”每“步’’的名稱也采用了大家常用的術語,使老師們感到親切和順手。實踐證明,它是一種行之有效,老師們樂于運用的教學模式。
(二-健立了語文教學改革的機制。一是因材施教的機制。它打破了“—刀切”“齊步走”的課堂教學模式,使語文教學形式更為靈活多樣,教學目標更為分化具體,教學內容更切合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教學活動更具有立體交叉性,為課堂開辟了多向交流的渠道,為每個學生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二是變“講堂”為“學堂”的機制。它根治了那種一成不變的先生講,學生聽“一講到底”、“滿堂灌”的陋習。因為“異步推進”的課堂是容不得“一講到底”的,“滿堂灌”自然成了“犯規”的行為。同時教師也沒有時間給每一個學生來一個“一講到底”。教師只能用全班的、分組的、個別的教學形式進行“精講”,學生相對有了充裕的時間“多練”了。三是教學的內控機制。在“四階六步’’中,“四階”是學生學習語文循序漸進的四個認知階段,教學必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異步推進; “六步”中的每一“步”都是面向全體、分類指導, 旨在推動全班學生異步前進。同時“四階”是“六步”的目標系統,“六步”是“四階”的操作系統。如“指導預習”的目的與任務是“引讀感知”,“同步教學”是“啟讀”,“組織討論”,“異步訓練”和“課堂小結”是“演讀演練”,“課外練習”是“運用遷移”等。這樣每“步”的教學目的明確,教學就會重點突出,有的放矢,就能步步登高,拾級而上,發揮語文教學的整體功能與系統效應,可有效地防止負遷移。
(三)提高了教師的綜合素質。因課題實驗的需要,教師必須認真系統地學習教育理淪,研究教法;并主動地借鑒和吸收別人的教改經驗??h教委每年舉行一次“全縣中學語文異步推進教學法研討會”,他們要登臺發言,全縣每年進行本課題研究成果評選,他們要撰寫論文、實驗報告、總結和教學設計等。各鄉鎮學校還舉行了多次課題研討會和“公開課”“觀摩課”“示范課”等,他們都要一展身手。我縣實驗教師周可學同志代表本課題組在巢湖市20m年教科研工作會議上介紹了經驗,受到了省市教科研部門專家的好評。目前全縣已有幾十篇關于本課題的研究論文或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或在省、市教科研淪文評選中獲獎。
2000年我縣舉行了第二屆“教壇新星”評選活動,共有幾十名初中語文教師參平,而只有8名教師經學校、鄉鎮教辦室和教研片的層層選拔脫穎而出,參加了縣級復評,而這8人都是本課題的實驗教師。經過縣評,有6人被評為縣級‘墩壇新秀”,2人被評為縣級“教壇新星”。這2人又評為市級“教壇新星”??梢娫诒菊n題的實驗過程中,實驗教師增長了才干,練就了高超的教學技藝,提高了自身的綜合素質。
(四)促進了農村語文教學改革?!爸袑W語文異步推進教學法”以其指導思想明確,操作方法方便,贏得了廣大農村教師的歡迎,并激發了老師們的教改熱情。三年來,我縣已有近百名教師成功地將該教法運用于課堂教學,有效地改變了原來教學中的無“法”無“序”狀態。有的老師深有感觸地說:“過去天天喊教改,但總覺得教改離我們還很遙遠?,F在通過中學語文異步推進教學法的實驗與研究,我們切身地感受到教改已走進了自己的課堂”。大家知道,在農村推動教改難,堅持教改更難。而本教法有有形的模式和制約的機制,有明確的目標和淺近的理論,使教改永駐農村課堂成為可能。在高職評審或在平時的教學調研中,我們驚喜地發現一些偏遠的深山區和深圩區學校的老師們備教批都采用了本教法,就連一些年近花甲的老先生也將本教法運用得有聲有色,扎實有效。我縣許多語文教師已初步嘗到了本教法的“甜頭”,現已形成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局面,有力地推動了我縣農村中學的語文教改。
(五)大面積提高了教學質量
本課題的實驗三年多來,各校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現采用抽樣的辦法,將以下實驗斑有關實驗數據列表(或敘述)如下:
表一:嚴橋初中四個班初一入學成績
表一:嚴橋初中四個班初一入學成績
班級 學生數均分(滿分120分) 及格率 優秀率 備 注
一(1)6070.940%0 實驗班
一(2)6268.937%0 對照班
一(3)6370.239.70%0 對照班
一(4)6268.635.50%0 對照班
表二:嚴橋初中1997—1998學年度參加巢湖市初一學年末統一考試成績
班級 學生數均分(滿分120分) 及格率 優秀率 備 注
一(1)6080.863.30%17% 實驗班
一(2)62 73入42%0 對照班
一(3)6372.441%0 對照班
一(4)6269.638.7%0 對照班
表三:嚴橋初中1998-1999學年度初二學年末考試成績
班級 學生數均分(滿分120分) 及格率 優秀率 備 注
二(1)6086.780.20%3.4 實驗班
二(2)6075.750%0 對照班
二(3)6174.349.10%0 對照班
關鍵字:層級適應;目標分層;模仿創新;遞進指導;評價分層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2-0056-01
緣于偶然,接觸到有關適應性教學的論文,拜讀思忖,我認為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有異曲同工之妙。適應性教學是(美)加涅著的《教學設計原理》中提到的,他認為"適應性教學這一術語通常指恒定地監控著學生的進步,并根據學生的進步情況變換教學內容的材料和管理系統"。①我們對學生分層次、遞進式的進行寫作能力的培養,具體到一堂課中就應該體現作文教學層級適應性,結合新課標的主體差異性,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教學法來實現:
教學法一、目標分層 兼顧積極情緒
《語文課程標準》認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網絡時代背景下的學生常常疏于動筆、善于感性,以自我為中心,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也要及時適應充分利用網絡異彩紛呈、圖文并茂地積極調動學生的寫作情緒,選擇趣味性素材。以情感為靈魂;以智慧為核心;以兒童心理為基點;以快樂為磁場;產生赫磁共振,開發孩子的潛力。
在一堂作文教學課中體現目標分層,學生分類的原則,兼顧情緒,積極備教法。也就是教師要建立一個調控所有學生的磁場。比如綜合性活動《我愛我家》的指導中,由于現代家庭婚姻的不穩定性,以及很多留守兒童的心理孤寂,不同心理因素的主導下讓這類作文指導課陷入困境,很難兼顧整體。因此教師要指導不同類別的學生留心體驗生活,對于家庭幸福的學生,教師可將作文選題目標1定為:寫家庭成員的相親相愛,讓人感受到家的溫暖;對于留守兒童或單親家庭的孩子可以從家庭成員忘我工作的入手,寫出他們在各自的戰場取得了不平凡的業績,突出人的精神面貌或回憶家人團聚的歡樂時光,以感懷為層級目標;對于無心戀家叛逆成性的學生,教師引導學生尋找夢中的理想家@,找尋一些愛的依稀,在朦朧中鼓勵這類學生,把回憶自己健康快樂的成長經歷,父輩對長輩的孝順,家庭成員的愛好等作為層級目標,這樣"家"的概念就會有更深刻的理解,選材時眼界也會更開闊。
教學法二、模仿為基礎促成創新 分階段遞進指導
"不同層次的學生同吃一鍋飯,不利于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實施作文分層次教學則能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分層辦法。教師根據班上學生的實際寫作水平,按2:5:3的比例將他們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②
分層教學作文時,教師要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接受能力,要以模仿為基礎促成創新分階段遞進指導。例如,根據學生寫作能力的高低,模仿時根據高層次從簡、中層次詳略適宜、低層次詳盡的原則分別施教。如低層級學生從仿詞造句模句式成段開始,中層級的學生模仿時以謀篇布局為主借鑒其謀篇布局技法。高層級學生,在模仿時要打破思維定勢,從鑒賞語言的角度創新借鑒與吸收。
在分階段遞進指導時,可參考作文模塊法的訓練。如果一開始就讓剛上中學的學生寫一個完整的"長篇"他們當然會感到手足無措、望"文"生畏了。"初中學生的作文水平,經過小學六年的序列訓練,已有一定的基礎,但要使他們作文能力有點起色還得從一點一滴做起。如果對他們的作文能力估計過高,就會使他們產生迷茫與恐懼。"③所以教師安排模塊訓練內容時,要有分層級訓練,在一堂課中將學生按層級分成幾個寫作合作組,教師按照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的設置模仿寫作模塊,學生可以按自身能力選擇層級加以挑戰。例如人物對話描寫,低層級學生完成 人物具體對話內容,再一層級完成人物對話時的動作和心理修飾,而高層級學生可以合作探究如何使說話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如何通過細節描寫,將人物細膩化。
平時的訓練中,也可以找一個共性的話題,寫出變化如《他變了》、《我心中的榜樣》、《對一件小事的思考》學生可以天天寫,每天看到的東西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每天的寫法也不同。然而,寫作的任務還很遠,更主要的是"有創意的表達",要讓學生在多寫的過程中找到他自身獨特地組合文字的方式,找到自身語言內碼,能夠更多層次的引導不同的學生模仿和訓練。
教學法三、評價分層適應 一個不能少
教學評價從功能的角度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而按照性質可以分為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而這里我要提倡的是對評價除了要分好對象,更要注重一個評價的分層適應,使每一個動筆寫作的孩子都能夠得到充分的肯定,在積極情緒的營造中體會寫作的樂趣。
"作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作文的評價是很重要的《語文課程標準》多次提到評價,"評價要根據各階段的目標,綜合考察學生作文水平的發展狀況,應重視對寫作的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的評價,如是否有寫作的興趣和良好的習慣,是否表達了真情實感,對有創意的表達應予鼓勵。""重視對寫作材料準備過程的評價""重視對作文修改的評價"" 采用多種評價方式"等等,特別應當指出的是教師對學生作文結果評價,應當持寬容的態度,多鼓勵。"④
多樣性寬容性的評價是重中之重。它是學生寫作興趣、合作主流意識、聯想想象的動力催化劑。如果一堂課只是學生默默寫作,教師巡回指導,那么這節課如死水般靜寂,而有了評價和掌聲,自然可以達到"吹皺一江春水"的效果。
為了適應層級教學,相關的評價也應該分層級,不能簡單重復才會保證一個不能少。如:對于作文只是局部或個別句子、詞語精彩,那么老師在評價的時候,就要抓住這些閃光點,來激發寫作興趣。表達老師的個人喜好,"文中的兩個比喻句很美妙,獨特,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我很喜歡。對于高層級的學生寫出來的雋永深長的文字,教師則不能個人主觀全面評價,而是巧借這一樣板學生互評賞析。教師的評價應該具有建設性的,促進高層級學生寫作技巧和能力的雙重提升。
綜上所述:在一堂作文課中,高效全面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形成一個磁場合力,教師就要精誠思慮,確保每一堂課的層級適應性。
注釋:
①出自《教學設計原理》226頁(美)加涅著,皮連生譯,上?!萌A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年11月1版
②《湖南教育》99年11期《怎樣實施作文分層次教學》鄭照明
論文關鍵詞:國際法,實踐教學
隨著全球化的步伐不斷加快,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敏感而密切,整個國際社會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國際法的作用也日益得成熟、重要。目前,我國高等院校國際法課程教學內容的設置和學時的安排只能完成國際法的啟蒙教育,這種初級教育對于培養法學專門人才的要求來說差得很遠。國際法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國際條約、國際慣例是國際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條約、國際慣例是兼顧到不同法系、不同國家法律制度的特點而形成的。但現階段我國學生普遍缺乏鍛煉和實踐的機會,接觸國際實例很難,理論與實踐脫節,嚴重影響了國際法的教學效果和本專業的發展。因此國際法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本人主要從國際法的實踐教學改革方面談一下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希望能為培養國際法專門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重視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的培養和教育
大學是培養人才的地方教育學論文教育教學論文,道德品質也是衡量人才的一個重要指標。現今世界幾乎所有的西方發達國家都非常重視公民教育,并同時把它作為學校教育與教學工作的重要任務和目的之一。因此無論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環節德育教育都不應當被忽視。
在歐洲一些崇尚紳士風度的國家,民族的文明素養很高,但是在他們的學校教育課程中卻很難找到專門的德育科目,德育一般就滲透在各門教學工作中并同步進行,也就是任何一門學科都兼有道德教育的任務。目前我國大學的課程,在各門科目上一般都設置有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個部分。就實踐教學環節來說,我認為應當設置專門的德育教育部分。在對學生的實踐學習環節進行考核打分時應增加具體的道德品質的考核成績。比如在實踐學習中是否注意環境保護、是否體現了人文關懷、是否從事了義工或志愿者的服務等等。總之,凡是能體現公平、正直、誠實、勇敢、仁愛、熱愛勞動、艱苦樸素、追求民主、樂觀向上、寬容團結的精神品質和行為都可以成為學生實踐成績中的一部分。
(二)案例教學是國際法教學實踐改革的重要手段
案例教學是實踐教學的主要形式之一。案例教學法有助于學生理解掌握所學
摘要內容。但案例教學模式在實際操作中還存在許多不足。
1、案例教學教材的選擇要注意與當代的國際實踐相聯系
在案例的選擇上,應根據教學目標進行。既要選擇一些典型性、代表性、綜合性的案例。將案例與與所講授的重點內容有機結合,盡量涉及多個知識點或多個章節的內容。同時也要注意調整,隨時加入一些具體生動,較受社會關注的案例。以保證教學內容的前瞻性和與時俱進。
目前各個高校教學用的案例教材雖然多,但觀其內容,其中所編的案例卻大多相同。其中案例也大部分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前的,上世紀90年代的案例都屬于年輕案例。當然這其中不乏一些十分典型的案例,所以經常被采用。另一方面也由于國際社會、國際法的特點所決定的。案例材料陳舊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學生了解本學科的前沿知識論文開題報告中國。因此案例教學教材的選擇既要注重科學系統性,也要注意與當代的國際實踐相聯系。在此一方面呼吁廣大專家學者能夠,即時對當前的教材進行修訂與增補?;蛘叨嗑幾胍恍┬碌摹⑴c國際法的發展、與當今社會的現狀聯系緊密的案例教材。一方面也要求廣大教師在實踐教學中對案例的選擇進行甄別、更新。隨時關注本領域的最新動態,及時采集新案例。過時的案例被淘汰,新的案例補充進來。在完成某一課程內容的學習后,就可以選取一些時事性、較有深度及廣度的案例討論。甚至直接制作、改編一些案例。以便及時提高教材、教法水平,增強教學效果。因此改編、更新國際法教材,把案例教學法貫穿其中,是我們當前國際法實踐教學改革所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2、案例教學的過程要把教師創新教學與學生主動學習結合在一起
案例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教育學論文教育教學論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教師加以適當的組織引導。具體操作中教師,可以先布置學生課前閱讀相關資料,并設計幾個有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提前進行思考尋求解答。但注意不要給予過多的提示,以免限制了學生的思路。預習案例有助于學生將所學內容融會貫通,多角度解決問題。
具體由學生完成的部分主要應該有三個環節。首先案情介紹階段,這部分比較簡單,但需要學生事先預習。主要是學生對案例背景介紹,也可以對案例中的要點進行總結,為理解案例提供一個分析框架。第二部分是重點部分,由同學們對案例中所涉及的問題提出行動方案。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可以相互批評、反駁、辯論。這個過程要求學生們充分參與、發言。同學們可以反駁其他同學的發言,也可以闡述自己的觀點。但不能重復其他同學的論點。隨著辯論的進行,對案例的分析也會愈加深入,學生對理論的理解也會愈加的透徹并且和有關法律事實密切的結合起來。此時老師只要對同學們遺漏的問題進行提示引導就可以。最后一個環節是學生點評。點評中強調學生對相關案例的點評,這樣能夠調動學生的思維,促進其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把握,堅持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在學生點評的基礎上,教師結合本次討論內容作總結性的點評,指出學生的不足同時肯定其成績。最后由教師對同學們之前的討論進行評價打分。不論觀點是否正確客觀,充分參與就是得分標準的重要參考指標。
在整個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空間,真正讓學生自主的去分析思考、并提出解決方案。達到培養學生概括、歸納、分析推理能力;口頭表達、辯論能力;提出方案、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目的。也有利于養成學生關心、了解我國國情和世界政治、經濟、文化、法律動態的習慣。
案例是教學法中的最優資源,也是實踐教學的最常用手段。它為師生提供了一個從感性知識到理性知識、從具體到抽象的自然有序的教學認識過程。通過課前預習和課堂討論為學生營造了一個生動、靈活、深刻的學習氛圍。避免傳統教學中只講授空泛冗長的理論,卻不能就相關法律事實進行立論分析,導致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象。案例教學的重點不是尋找某一確定的答案,而更加注重認識問題和解答問題的過程。面對有挑戰的問題和各種可能性教育學論文教育教學論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得到激發,為尋求答案,學生將會主動分析法律上的爭議點,搜尋相關法規和類似案例,得出自己的判斷,從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三) 將國外的一些實踐課程模式引入我國的國際法課堂
作為實踐教學的一種創新,各院校都在探討如何將國外的實踐課程模式“診所式法律課程”(Clinical Legal Education) 和“法庭辯論課”(Trial Advoca2cy) 引入各自的法學課堂教學。在英美等普通法系國家,它包括兩種形式:“模擬法庭”(Mooting) 和“辯論技巧”(Advocacy) 。模擬法庭一般是低年級學生的必修課,即所有法學院學生都要參加模擬法庭的訓練。辯論技巧課,則是為那些有意成為出庭律師的法學院學生開設高級訓練課程。
目前我國的大多數法學高校都建立了專門的模擬法庭。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把一些經典的案例依照嚴格的法庭程序進行重現和模擬。通過學生扮演具體的角色,即原告、被告、法官/仲裁員、雙方當事人的人和有關證人,對案情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實際處理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對學生增強學習興趣、加深理解、學以致用是十分有效的。很好地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基本素質。
但現在大多數的法學院校的 “模擬法庭”還只是一種形式。利用效率低,有的學校甚至一學期都不能開展一次模擬法庭活動。案例的選擇也比較單一,主要集中在民法、刑法領域。國際法的相關案例十分少見。另外一些學校的模擬法庭的配套設施還不完善,一些學校開展的“模擬法庭”過于注重形式,沒有相關法學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這些都是急需改進的地方。我們要充分認識到開展“模擬法庭”,尤其是“模擬國際法庭”和“模擬國際仲裁法庭”活動對我們培養學生能力所起的作用,這種作用可能是隱性的,但卻是長遠的和巨大的。
另外,各法學院校對“辯論技巧”等專業素質的培養形式還在初級階段。這也是我們應充分重視和積極探索的。
(四)通過分層教學法實現實踐教學中對學生主體性和差異性的關注
這一改革措施主要是在實踐教學中更好地根據學生的個體能力、已有基礎及學習偏好等來進行有效的教學。“分層教學”的具體做法是,針對班級授課制下不同學生的學習風格和多樣性的學習差異,如根據學生在學習時對視覺、聽覺和動手操作等不同學習類型的偏好和實際能力,而將學生的課程劃分為不同的層次。某一層次既和某一級的學習水平和深度有關,也和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有關論文開題報告中國。在這里我們要十分注意的是學生層次的劃分不是由教師主觀決定的教育學論文教育教學論文,而是由教師提出劃分方案,而由學生自己選擇。
比如第一層的學生,在這一層的學生要培養他們對某一話題的基本理解能力。這一層的學生可能是興趣廣泛,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即操作型的學生。這一類的學生擅長通過操作實踐的方法來學習。那么教師就可以分配這一組的學生就某一國際法案件進行調查研究,提供各種報告資料;為國際法的案例教學提供音像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或者進行“模擬國際法庭”“模擬沖裁法庭”活動的準備工作。
第二層的學生主要是培養他們比較復雜的思維能力,其首先要求學生熟練運用他們曾在第一層水平階段已經學過的東西,懂得如何運用選擇、引起或發現更多的體驗、認識和結論,同時要求學生自己設計方案并找出答案。這一層次的學生往往是學習比較認真,理論基礎扎實的學生。教師要注意拓展這部分學生的思路、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以“模擬國際法庭”為例,教師可以分配這部分學生在“模擬國際法庭”中充當當事人的角色,通過法庭辯論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在這里教師要注意給學生一個完全自由思考和創造的空間,不要過多的限制和說教。
第三層次主要是一些善于思考、見解獨立的學生。對這一層次的學生應該著重培養他們更復雜和更具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在這一層級中,學生要學習并運用所學知識,圍繞一個現實世界中有爭論的主題進行評議和分析。與此同時還要求學生進行批判性地思考并把研究與個人的審美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結合起來。以“模擬國際法庭”為例,教師可以分配這部分學生在“模擬國際法庭”中充當大法官的角色, 分層教學法主要適用在實踐教學模式中,在課堂教學和期末理論考試當中則不適用。國外教育界的一些專家和實驗教師對上述模式的總體評價一般都很高。通過學生的個性化指導,充分發揮每名學生的特長,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了學生的信心,幫助每一位學生達到他們的理想目標教育學論文教育教學論文,無疑,這對學生的發展和師生關系的融洽都是十分有益的。
(五)在實踐教學中采用小組學習的方法
小組學習法就是讓學生自主組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學生們在課余時間可以進行集中學習。包括討論、講座和進行調研。
國際法的案例教學過程是一個充分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貫穿小組學習的方法。通過小組學習,學生們可以互相啟發,彌補不足。一方面有利于在課堂討論中更加有針對性,不遺漏要點;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在比較輕松的環境中提出自己的觀點。既有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學生進行不受約束的思考。
對國際法的相關事件進行調查研究也是實踐教學的一個有效途徑。通過調研能使學生掌握更加詳實資料,培養學生嚴謹求真的學習態度,使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社會,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快速反應的能力等多種能力。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通過組成學習小組,學生們分工合作也可以促進實踐活動的順利完成。
總之,學習小組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都有積極的影響。
綜上所述,國際法的實踐教學改革是一個長遠的工作,學校在教學過程中要緊緊把握知識、素質和能力三要素,突出培養學生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通過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動手能力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宋艷,《高校法學教學改革研究》教育探索2010年第4期
2、李學蘭,《法學模擬教學方法之理論與實踐》[J].中國成人教育,2003,(4).
3、李龍.《我國法學教育急需解決的若干問題》。國際經濟法網。http: //intereconomiclaw.com 2005-10-11/2005-12-12.
4、張海鳳,《法學案例教學法建構淺析》[J].行政與法.2005(9).
5、楊莉、王曉陽,《美國法學教育特征分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1,(2)./
6、胡玉鴻,國家司法考試與法學教育模式的轉軌[J].法學2001,(9).
7、朱立恒,《法治進程中的高等法學教育改革》法律出版社,2009年08月
8、邵建東.《德國法學教育制度及其對我們的啟示》[J].法學論壇,2002,(1)
(一)分析情況,確定目標階段
第一步,根據教學大綱。分析教材,制定總目標。
我們課題組根據把學生培養成“四有”公民這個中學階段的教育總目標,根據總課題組提出的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的初中階段教育目標,認真學習教學大綱,研究分析了教材的內容,考慮到學科的特點制定了總目標。我們認為思想政治課不但要教給學生一定的知識。而且要通過知識傳授,激發學生的情感,并貫徹落實到行為上。因此,我們從認識、情感、行為三方面制定了總目標。
認識方面:學生能理解“法律”一詞的含義,知道我國現行的主要法律及其作用、法律規范對青少年成長的密切關系:知道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和經濟政治生活都離不開法律:了解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懂得運用法律武器保護國家、集體利益和個人的合法權益。
情感方面:學生在遵守國家的法律,懲治違法犯罪方面能表現出愛憎分明的情感。行為方面:學生能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正確行使公民的權利,自覺履行公民的義務,勇于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
第二步。分析情況,進行學生分層。
對學生進行分層,不能僅僅根據分數而定,因為理論知識的掌握,并不代表他的思想和行為,因此我們根據這屆學生進入中學后的表現,聽取任課老師和班主任老師的意見,根據學生的法制觀念、意識以及在遵守法律、法規方面的表現,確定了由低到高的四個分層類型。
第一層:不知法、不懂法,并有違法甚至輕微犯罪行為,沾染了社會上一些不良習氣。
第二層:有一定法律常識,但是非不分,看到同學違法犯罪行為不檢舉、不揭發,甚至包庇、間接違法。
第三層:有一定法律常識,能分清是非,自己基本守法,但對違法犯罪現象不聞不問,明哲保身。
第四層:有較強法制觀念,不但個人自覺守法。而且對于犯罪現象,敢于揭發甚至斗爭。
第三步,根據每一層學生情況,確定每一層所要達到的分層目標。
第一層目標:初步了解書本上講授的一些基本法律常識,能分清是非,基本上知法守法。
第二層目標:了解我國的基本法律知識,尤其是和青少年密切相關的有關法制內容。是非分明,并能與違法犯罪現象劃清界限。
第三層目標:能知法懂法守法,在遵守國家法律,懲治違法犯罪方面能愛憎分明,勇于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養成遵守憲法和法律的良好習慣,能運用法律武器進行自我保護。
第四層目標:有較強法制觀念。對法律知識有濃厚的興趣,不但自己學法守法,而且還能積極宣傳法律,教育他人知法懂法守法,并能運用自己掌握的一些法律知識幫助他人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第四步,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分層目標
將課題總目標、分層目標印發給學生,教師詳細解釋,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分層目標,同時對學生強調:所選的目標要適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應該是經自己努力能夠達到的目標。另外學生在選擇目標時,可以適度修改,甚至可以自訂目標。
第五步,學生選定目標、教師調整,最后學生明確目標。
學生選定目標后,有的過高或過低。教師要根據自己所掌握的學生情況,幫助學生調整目標。經過師生共同調整目標后,要求每一位同學都能明確自己的目標,并為之而努力,同時教師也明確了學生的層次類型。
(二)根據目標,進行分層教學、教育階段
1、課堂內分層教學。
備課教師在制定一節課的教學目的和任務時。必須考慮對各類學生的不同要求,要把一節課中的各個環節上。高中低三個層次學生的學習任務和實現這些任務的形式寫在教案上。
講授在課堂教學的講授方法上,我們針對學生的不同層次,采用搭臺階的方法教師搭一層,學生登一層,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打開思路,在知識不斷深化的同時覺得自己聽懂了、學會了,激發學生繼續登臺階的愿望,最后達到課堂教學目的。教師不要求每個同學都達到最高臺階,不同層次同學達到相應的臺階就算基本達到要求,并繼續鼓勵學生向高層次臺階邁進。(參見頁底所示的在講授權利義務時所搭四層臺階的示意圖。)
第一層要求第二層要求第三層要求第四層要求
提問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存在的問題。精心設計一些帶有啟發性和復習性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問,做到有的放矢。
討論課堂討論采取三種形式:
同質組討論:把同一層次分在一組內,不同層次的組討論不同程度的問題。討論有針對性,效果理想。
異質組討論:混合編組,討論同一問題,有利于不同層次學生的互相幫助?;ハ啻龠M。共同提高。
同質組討論,異質組交流:將同一層次的同學分在同桌,一起討論屬于本層次范圍內的問題,然而請不同層次的小組互相交流各自討論的結果。
作業作業分層有兩種形式:
(1)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數量,不同內容,不同難易程度的作業,對層次低的學生布置較少,較容易的作業。而層次較高的學生布置較難、較多的作業。
(2)全班同學作業相同,但降低對低層次學生的作業要求,提高對高層次學生的要求,并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不同程度的幫助。
2、課堂外分層教育。
課堂外的教育應做到“二結合,一落實”,即:結合分層目標,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落實重點,做到重點學生重點幫教,每位政治課任課教師在所教班級重點落實一、二幫教對象(第一層學生)。一方面幫助他補缺補差,另一方面經常向班主任了解情況,找學生談心,了解目標達到情況,鼓勵和幫助他實現目標。
對于層次較高的同學特別注重培養他們在課外學法的興趣,諸如搞了法律知識專題剪報小組,組織法律知識競賽。從而激發了高層次學生的學習熱情。另外,在語文組配合下,參加了區政治小論文的評比活動,并獲得了此項比賽中的一半獎項。
(三)形成性評價階段根據學生知識考核成績,根據學生目標達到的程度,進行師生共同評價。學期結束后,先進行知識考核,命題兼顧各個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水平?;A知識的題占60%,靈活運用基礎知識的題占30%,有一定難度的必做題占10%,同時增加10%可以讓高層次同學發揮的選做題,使試卷能反映各層次學生知識掌握和能力培養程度。教師要求第一層同學只要達到50分。第二層同學達到65分,第三層同學達到80分。第四層達到90分,學生只要達到這些要求就算合格。然后,讓每個同學根據一學期的各方面表現,如出勤、早自習、課堂紀律、作業情況,特別是行為習慣和校內外各方面表現,加上知識考核目標達到的情況,自己考核目標達到的程度,并報出成績,教師根據所了解的該生情況進得調整,并向學生說明調整的理由,最后在學生認同后,得出考核成績。不論哪一層次的學生只要達到自己訂出的目標,就能得到好的成績和評價。
二、實驗背景
我們太保莊初中是一所普通初級中學,學習困難的學生較多,學生思想品德差異也較大,特別是雙差生比較多,以往我們很少研究日常教學活動與教學目標之間的內在聯系,在備課和執教時往往過多考慮教材內容如何講清,教學資料如何充實、齊備,很少從目標上考慮學生的差異性,對一些層次低的學生,教學效果不很理想。據此,我們在市教科所的直接指導下,成立了課題研究小組,進行思品科分層遞進教學方法實驗,希望通過這個實驗能探索出提高各層次學生思想品德和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方法,獲得在思想品德學科實施分層遞進教學的經驗。
三、實驗結論
法制教育分層遞進教學法在我校實驗了近兩年。我們初步歸納了以下五點結論。
(一)在初中思想政治課法制教育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分層遞進教學,使學生在教學過程的各項活動中緊緊圍繞自己選擇的分層目標進行有效有目的的努力。實驗結果表明。通過教學,學生對法律知識掌握程度明顯高于非實驗年級,提高了政治課的教學質量。
(二)思想政治課實施分層遞進教學,學生不僅知識掌握達到目標要求,而且在情感和行為上也達到了目標要求,進而提高了思想覺悟。分層遞進教學,克服了以往造成的思想教育目標高不可攀、學生由于達不到要求而自暴自棄的弊病?,F在學生可以通過一層層攀登,慢慢達到目標,學生思想覺悟提高的效果明顯。
(三)分層遞進教學法,可以解決高層次學生“吃不飽”,低層次學生“咽不下”的矛盾,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隨著分層遞進教學法目標層層達到。給差生以足夠的學習和思想提高的機會,從而提高學習困難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習困難學生轉變。
(四)進行分層遞進教學。要求教師全面深刻地分析大綱,領會教學目標。探討與達到教學目標相適應的分層遞進教學法,設計周密的分層遞進教學計劃,并隨時根據學生反饋信息,幫助學生補缺補差,調整教學目標,這樣就必然促進和激發教師進行教改和科研的積極性,從而使課題組教師科研素質與教學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