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4 08:33:1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電視新聞稿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要注意口語化,避免詞藻華麗、實功虛做
電視新聞報道應該以最通俗直接的方式傳遞信息,使觀眾獲得最大的信息量是電視新聞人不懈的追求。但是,有的稿件卻刻意堆砌華麗詞藻,稿件看似文采斐然,卻和畫面結合起來如畫蛇添足。比喻和描述性語句并不是電視新聞的語言。
不可形似報告,缺乏活力
電視新聞本應采用與畫面匹配互補的語言來說明和闡釋新聞事實,語言應追求新鮮靈活,盡量減少抽象、籠統、概括。而有些報道卻形似報告,毫無鮮活靈氣。有的甚至用好多枯燥無味的數字指標,完全泯滅了觀眾解讀新聞的樂趣。
避免思維混亂,漫無邊際
電視新聞稿在結構上應該具備三個特點,即主題明確,構思新穎,層次分明。力戒表里不一,聲東擊西。有些稿子聲畫兩張皮,而有些則是表里不一,甚至連題目和內容都難做到一致。
要拓寬報道面,莫看“像”作文
電視新聞片的構成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主要的還是鏡頭和文字。有人把新聞片比喻成一條項鏈。那么,片中的一個個鏡頭就如一顆顆珍珠,文字稿就好像連接珍珠的金線。拉好這根“金線”這是擺在電視新聞工作者尤其是文字記者和編輯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然而,在電視新聞稿中,我們經常發現:有的記者把文字稿寫成一般的解說詞,把鏡頭中的人物簡介一番、場面內容介紹一下而已;有的文稿則寫成單純的解“像”文章,說說事物發生在什么地方、結果如何。這樣處理往往忽視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我們應該想到,攝像機能拍攝到的鏡頭有多少?,F實中大量的新聞信息是鏡頭難以捕捉到的。如何處理這一“遺憾”,自然而然地擺在文字記者的面前。所以,撰寫電視稿件時必須發揮文字語言的特殊作用,進而拓寬電視新聞的報道面:把無法用畫面傳播的,諸如過去的、未來的、或難以用畫面表現的,如科技成果、黨的重大決策等,用文字語言表達出來,把這些情況如實地傳播給觀眾。
要挖掘其深度,謹防一般化
新聞要求準確、快速地反映社會生活和社會事件,電視新聞更是如此。有些記者為急于求成,對一般消息的處理容易出現程序化、模式化,如會議消息往往按照某某部門在什么地方、舉行什么會議、提出了什么要求、參加會議的是什么人員等幾方面來進行組稿。其實更要注意的是:挖掘其會議或活動的深層含義,報道其民眾廣泛關注的問題,并準確無誤地加以解釋。
電視新聞的畫面由于受到其具體圖像的限制,缺乏對事物進行分析、綜合和評論的功能。觀眾僅僅看電視新聞圖像,對新聞的印象比較膚淺,而文字語言具有很強的綜合分析和評論事物的能力,它可以恰到好處地彌補圖像未能表達的不足,起著代替圖像完成綜合分析評論新聞事件的任務,使電視新聞報道達到一定的深度。
關鍵詞:電視新聞;修辭手法
隨著社會的發展,傳播方式逐漸變得多樣化,因此人們對傳統媒體的要求也逐漸變得苛刻起來。當前的電視新聞工作者,應不斷加強自身的專業素質,提升寫作水平,通過合理運用修辭手法,提高電視新聞節目的觀賞性。從古至今,修辭手法在文學領域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這一手法不僅能夠使語言更加生動形象,而且還能極大地增加文章氣勢,引起觀眾共鳴。
一、電視新聞節目中修辭手法的運用
(一)引起觀眾興趣
一般來說,電視新聞具有較強的嚴肅性,因此不太容易引起觀眾的興趣。為了更好地提升新聞節目的觀賞性,在新聞創作的過程中,應努力增強新聞的趣味性。比如,當電視新聞以某一故事或人物為題材進行報道時,應重視人情味的表現,避免新聞內容顯得過于生硬。電視新聞應注重挖掘潛在因素,此外還應適當展現出一些娛樂元素,以吸引觀眾注意。以《讀報事件》欄目為例,此欄目的每期節目的最后,主持人都會通過一首簡單的打油詩總結當期的新聞內容,以此引起觀眾的興趣,這也是突出節目趣味性的表現之一。
(二)表達作者觀點
在編輯電視新聞稿時,可以采用理論方式,對新聞欄目中所提到的具有社會價值及社會意義的新聞事件進行描寫。在此過程中,如果語言過于生硬,就難以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而如果適當地運用修辭手法,就能夠巧妙地闡述作者的觀點。[1]對此,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就很好地運用了這一點。白巖松曾在一次節目中對國足發表這樣的評論:“2015年,我國國足可以說黑白分明,就好像一個老式的足球那樣,不斷地徘徊于希望和失望之間,讓觀眾不知道國足前進的方向。而這個冬季,除了寒冷加劇,霧霾也更嚴重了,在此情景下,你看到希望了嗎?”白巖松以霧霾暗示國足未來,但也表現出對國足光明未來的期望。
(三)加強節目感染力
在進行新聞寫作的過程中,記者應避免以生硬的筆法寫作新聞稿,不然很難引起觀眾的興趣,從而導致收視群體的流失。因此,編輯人員在編寫新聞稿時,應盡量運用修辭手法,以新穎、流暢、生動的語言,形象地展現新聞事件,做到引人入勝。只有以此為基礎,觀眾才會對電視新聞欄目有更深刻的了解。舉例來說,《中國新聞》欄目曾報道過安徽宣城的敬亭山,當期節目主題為“江南梨花迎客來”。這期節目通過比喻和擬人等修辭手法,以充滿詩情畫意的語言內容描寫了當地的景色,使觀眾沉浸其中。
二、電視新聞節目中修辭運用的提升
(一)注重專業學習
運用修辭的關鍵在于對詞語和句式的選擇。在電視新聞節目中,寫作應偏向口語化,通過大量使用短語、短句的方式,保證句式簡潔。在運用詞語方面,應盡量選擇簡明、生動、確切的語言,對于同義詞、動詞和虛詞的選擇要合理處理,準確表現客觀事物的主要特點,同時表現出不同事物之間的區別。[2]例如,節目《農機千里走中原》,標題通過一個“走”字,以擬人的手法使整個新聞都“活”了起來。在電視新聞編輯中,適當地使用修辭手法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運用好修辭手法的前提是對語言詞匯的充分掌握,通過加強對專業的學習,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自如運用修辭手法,提升電視新聞的質量。
(二)接地氣
修辭手法所涉及的詞匯、語法以及句式是非常豐富的,因此優秀的新聞作品也應充分運用大量的修辭手法。生動的語言能夠體現編輯的語文水平,同時也能夠提高電視新聞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充分激發觀眾的關注和興趣。我國語言經歷長久的發展與創新,變得越來越豐富,尤其是民間語言的運用,生動活潑,能夠充分體現實際生活。在電視新聞作品中,生動的語言總是能引起觀眾的共鳴。通過大眾的語言,能夠更好地展現新聞事實,并吸引觀眾的注意力,這一點在很多節目中都有所體現。例如,節目《焦點訪談》在“推杯換盞話飲酒”的報道中,用了這樣的一句話:“喝壞了風氣喝壞了胃,喝得單位沒經費?!蓖ㄟ^簡單的16個字,就能夠將大吃大喝這樣一種現象所造成的健康問題和社會危害生動地表現出來。
(三)加強實踐運用
在進行新聞稿件寫作的過程中,不管是消息還是評論,或者是新聞專題,通常都會在不自覺中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有時會單獨使用一種修辭手法,有時則會綜合使用多種修辭手法。[3]例如,“韓國吸煙者去年花掉50億美元”和“50億美元去年在韓國化為一縷青煙”兩個標題,它們報道的事件是一樣的,但后者明顯更能吸引觀眾。曾經白巖松報道“駐港部隊進入香港”時,在下著大雨的現場這樣點評:“中國人民邁出的是一小步,卻是中華民族邁出的一大步。為了這一步,中華民族等了整整一百年。”通過修辭手法,給觀眾留下了更多的啟發和深入思考的空間,表現出合理運用修辭手法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薛巍.修辭在電視新聞寫作中的運用[J].西部廣播電視,2016(5):75.
[2]任文明.修辭在電視新聞寫作中的運用[J].新聞研究導刊,2016,7(9):153.
首先,陜西廣播電視臺目前采用按頻率、頻道配置資源與以節目體裁為標準和以專業分工為依據配置資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整合。按頻率、頻道配置資源可以使節目專業化,形成專業化的生產格局。以節目體裁為標準和以專業分工為依據配置資源,也被稱為中心制。這種資源配置可以根據節目體裁設置新聞中心、制作中心、節目中心等,并可以根據各種資源的專業分工不同,由各中心統一調配,達到提高陜西廣播電視臺內部的專業生產和管理水平的目的,從而進一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其次,廣播、電視采編隊伍兩棲報道,突出廣播現場連線優勢。陜西廣播電視臺成立后,組建新聞中心,采用一個平臺、一體化運行的模式,實現廣播、電視在新聞采編上的資源共享,防止了資源浪費的現象。另外,廣播具有傳播迅速快、便于應急、移動性強、制作成本低等獨特的優勢,這些都是電視不能取代廣播的。目前,陜西廣播電視臺的新聞記者們在采訪時遇重大事件或者突發事件,需要將第一手消息在第一時間內播發出去,通常采用廣播現場連線的方式。廣播現場連線不受欄目、時間的影響,新聞記者只需要一部普通的手機就可以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將現場接進直播間,通過電波將現場呈現給收音機前的廣大聽眾。而如果采用電視連線,則需要配備3G設備或者電視轉播車,技術復雜、成本消耗高,況且在播出上還會受到欄目、時間的限制,并不能在時效性和成本消耗上取勝于廣播。因此,突出廣播現場連線的優勢在新聞記者采訪時極其重要。
最后,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相互融合。陜西廣播電視臺自成立以來,為打造知名播音員、主持人,實現人才資源的優勢組合,廣播播音員、主持人與電視播音員、主持人通過換崗,互相融合,讓其成為采編資源整合的突破點。這樣,可以使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全面了解廣播和電視各自的特點,并能靈活主動地運用它去從事廣播節目和電視節目的創作,成為既懂廣播又懂電視的復合型人才。
二、陜西廣播電視臺采編資源整合的未來趨勢
如何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使之超過原有電臺、電視臺的優勢,并成為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新媒介,是每一位陜西廣電人共同思考的問題。
第一,實現“中心制”的資源整合模式。筆者在上文中提到過,陜西廣播電視臺目前采用按頻率、頻道配置資源與以節目體裁為標準和以專業分工為依據配置資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整合。這種模式具有它的優越性,但同時具有不足。按頻率、頻道配置資源在實際操作中很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頻率、頻道專業化,這樣就會導致所有頻道、頻率什么樣的節目都要播,什么類型的節目都要生產,形成內部競爭的格局,以達到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的目的。那么,在生產制作過程中,必然會出現資源的重復使用和浪費。如果可以完全采用以節目體裁為標準和以專業分工為依據配置資源的方式(“中心制”),可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可以實現專業生產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這種方式可使廣電實體內部的各種資源由專業分工不同的各中心統一調配,頻道作為編播載體由宣傳管理中心統一管理。[3]從而,可以實施科學的內部考核制度,把市場競爭的壓力分配到各中心,以提高內部員工的創作活力和工作熱情。
第二,要充分發揮廣播優勢,實現廣播、電視共同發展。兩臺合并后,實現一組記者采訪,廣播、電視兩個窗口播出的模式。在這種現實情況下,如何處理好一稿兩用的問題成為重中之重。這就要求每一名新聞工作人員都必須了解廣播、電視新聞寫作的特點以及兩者之間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廣播新聞稿件主要以聽為主,電視新聞稿件則主要是聽與看的結合。這就決定了廣播新聞稿件在語言的描述上要更精細于電視,要用語言的藝術呈現給聽眾畫面感。而電視新聞稿件則需要用簡練的語言輔助補充畫面,其文字內容不應與畫面重復。但在目前的實際操作過程中,一些記者先制作完電視新聞稿件后,將該篇稿件不加修改的移植到廣播中去,完全不考慮廣播、電視新聞稿件的不同特點。這樣做的結果,不僅影響了廣播新聞稿件的質量,也削弱了廣播新聞的時效性。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應該充分遵循廣播的特點和傳播規律,新聞稿件寫兩版,并同步制作稿件。另外,廣播具有很強的伴隨性,許多受眾由于工作忙碌等原因,沒有時間去讀報紙、看電視,而廣播剛好彌補了這一缺陷,可以隨時提供給受眾信息,而受眾也只需要一部價格低廉的收音機便可以達到獲取信息的目的。而電視的播出設備、接收工具技術復雜、成本較高,與廣播相比,在節約采編資源方面不占優勢。所以,應該充分發揮廣播的資源優勢,實現廣播電視共同發展、壯大。
第三,實現廣播播音員、主持人與電視播音員、主持人相互融合,需建立長效機制。目前,陜西廣播電視臺的部分廣播播音員、主持人與電視播音員主持人已經打破廣播與電視的界限主持節目,但整體上,兩者還是分開管理。在今后的逐步融合中,可以考慮建立統一的人才庫,收錄、共享播音員、主持人的基本信息,比如:年齡、學歷、工作經歷、特長以及音頻、視頻資料等。當某一檔節目需要主持人時,可以在人才庫中進行選擇,打破廣播和電視的界限。其次,也可以確立廣播播音員、主持人與電視播音員、主持人定期相互交換工作崗位的制度。讓相同類型節目中的廣播人和電視人在相互交流學習中,進一步了解不同媒介的特點,增強自己對節目的認識,相互取長補短,提高工作水平。另外,還可以為知名廣播播音員、主持人量身打造電視節目,為知名電視播音員、主持人量身打造廣播節目。這樣可以使兩者更好地融合,合理利用多種媒介資源,打造有影響的媒體人物,擴大他們的知名度。
三、結語
新媒體的迅猛發展快速地占領著市場,給電視媒體帶來了空前未有的挑戰。因此,為了提高電視新聞節目的質量,廣播也應該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主持人應該善于使用生動的話語,層次鮮明的質感為觀眾創造良好的氛圍,增強電視新聞節目的藝術水準。
一、電視新聞廣播的重要性
在今天的媒體上,電視新聞的關鍵位置被新聞傳播速度,新聞數量所占據著;直接與觀眾接觸的就是播音員主持人,因此新聞傳播是否有效與播音員的新聞內容的傳達有著直接的關系。第一,廣播是連接觀眾和電視新聞之間的介質。電視新聞節目整合人們的視覺與聽覺,形象的畫面為觀眾還原新聞發生的真實情況,滿足觀眾的視覺需求,而播音員主持人語氣、語調作為介質,傳播新聞內容,引導社會輿論,滿足關守的聽覺需求。第二,廣播和電視新聞節目之間的聯系也十分密切。電視新聞的編輯創新隨著媒體之間的相互競爭不斷的進步,多元化形式的新聞節目越來越多的出現在觀眾面前,因此主持人僅僅具備基本的播音能力是落后于時代步伐的表現,這個時代要求主持人提升自身能力,懂得組合新聞素材和利用新的技術來進行新聞內容解說。這種多樣化的新聞形式不僅對主持人的專業素養上提出要求,更要求主持人的綜合素質需要更大的提升,因此廣播為新聞節目發展的進步貢獻了一份力量。最后,增強電視新聞在自媒體行業中的競爭力取決于廣播。全媒體環境背景下,新興媒體和傳統媒體的競爭愈演愈烈,觀眾擁有更多的選擇權,來決定用何種方式獲得新聞信息。電視新聞的活力表現在其具有深度的解釋功能,若喪失這種本質必將導致流失大量的核心觀眾,從而對收視率帶來巨大影響,因此我們可以說電視新聞想要在時代的挑戰者中贏得機遇,就必須依靠新聞廣播。
二、本地電視新聞廣播主持人應該有質量
中國電視廣播事業在這個時代快速地發展,許多播音主持人由于其專業的素養和獨到的見解與氣質,漸漸成為了廣受社會關注的公眾人物,由此觀眾對新聞廣播主持人的要求會更加嚴格。對于如何改進廣播新聞節目,特別是提高當地廣播收視率,以下基本素質是相關新聞播音主持從事者必須具備的。
(一)主播形象。
作為電視新聞主播,其外部形象呈現在當地媒體畫面上,這與當地媒體的公眾形象和地位有著直接的關聯。視覺作為人類的第一感官,將直接影響到觀眾的感受。無論公眾是否接受他們的形象,都需要相關的新聞播音主持在自身條件上,進行二度的審美包裝,對自己的外在形象進行得體的塑造。
(二)文化素養。
新聞廣播的內容帶有強烈的政治導向,這使得新聞不僅是意識形態的表達,而且必須顯示出嚴謹的邏輯性。同時,新聞作品中的每詞,每句都帶有特定的意義。新聞播音員將無聲的文字通過聲音介質轉為有聲語言的同時,也要準確把握新聞廣播的節奏,以符合播音員主持人新聞播報的語言要求把新聞的中心思想準確地表達出來,。若能達到上述要求,就能夠說明該新聞播音主持人的文化素養在一定程度上經得起實戰的考驗。
(三)新聞意識。
新聞具有豐富的社會和政治色彩。主持人將新聞內容的直接傳播給觀眾,政策理論水平是做好這項工作的關鍵,因此必須學習、掌握當前的政治和黨的方針政策。想要做好電視廣播工作,就必須掌握其獨特的語言技能和藝術法律,因此學習新聞學,社會學等許多與電視廣播相關的領域知識和技能也成為了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三、視播音中存在的問題
在這個階段,電視播音中有很多問題,如語言應用不規范,方言問題突出、播音感情欠缺等。
(一)語言應用不規范。
在播音員語言應用中存在兩個問題,一個是缺乏文化知識,另一個是網絡術語太多。第一,缺乏文化知識。中國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遺產,許多話語在不同語言環境中有不同的發音,多音字、生僻字較多。缺乏扎實的寫作能力是現階段播音員主持人中普遍存在的硬傷,這需要播音員主持人在日常生活中長期地進行這方面的訓練。第二,網絡術語太多。網絡術語的普及可能使電視節目更具觀看性,但在這一階段許多網絡流行語言通常不代表正能量,過擠寸文化的傳承與傳播都是非常不利的,不能以提高收視率為目標和忽略語言行為的規范。
(二)方言問題突出。
地方電視臺的播音員為了更加貼近與當地觀眾的真實生活環境,具有強烈當地色彩的方言和本地風格單詞和短語常常會在電視廣播時大量使用。然而,這與電視節目的基本概念違背。由于外地人聽不懂或不能理解方言所表述的意思,所以最后的選擇是放棄這個地方臺,或者甚至放棄對整個地方臺所在地區電視節目的收看。
(三)播音感情欠缺。
播音員承擔著傳播普通話的責任,中國電視新聞法明確提出,播音員在主持新聞節目之前必須達到一定的語言標準。因此,電視播音員在研究工作中將普通話標準作為自我要求的的規范,同時忽略廣播中的情感作用。廣播缺乏情感主要體現在廣播的新聞稿中,播音員在新聞稿中廣播聲音遲鈍,機械,沒有變化。這種廣播方法不能讓觀眾喜愛,難以引起觀眾的共鳴,這在電視臺之間的競爭中是非常不利的。
四、改進對策
(一)規范語言使用。
規范使用語言就要繼續學習,找到學習中的問題并繼續進行改進。對于新聞播音員,只需要對新聞文本進行播報時的二度創作,因此提前閱稿解決來稿中的多音字、疑難字、生僻字,就能夠有效避免廣播中的錯誤。對于節目主持人來說,必要掌握各方面的知識,才能在節目過程中與不同領域的嘉賓進行深刻的對話。對于網絡流行詞應該仔細選擇,在傳播的源頭凈化文化語言秩序。
(二)選擇方言使用環境。
方言應該用來區分環境的使用,如娛樂節目中,方言應用的數量是必要的,但在更正式的新聞廣播,主持中,使用方言要盡量減少。方言的觀眾面決定了它的發展空間,使用大量方言對提高節目質量和提高節目收視率是不利的。
(三)豐富播音感情。
播音過程中的情感塑造與播音員對平時生活中的感悟密切相關。播音員不僅要重視廣播理論學習和實踐業務能力提高,也要熱愛生活、熱愛家庭。節目主持人由于其主持節目的特色,在廣播情感的體現方面具有優點,并且新聞廣播要把感情與念稿結合起來,以達到感染觀眾的效果,讓觀眾沉浸在聆聽的過程中。
結論
電視播音中有很多問題,播音員只能解決和改善現有的問題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廣播技能,擴大電視新聞,節目觀眾面積。通過不斷學習提高自我綜合文化修養,學會克服不幸,積極拓寬知識面,能夠適應不同的播音環境要求。在提高廣播質量和提高廣播技術的過程中,不斷,反復的學習是滿足這一要求的唯一方法。另外,從優秀的播音員廣播技巧中學習,這使自身的綜合素質得以提高,在通往優秀的播音員路上走得更遠。
參考文獻:
[1]程詩玨.播音主持如何掌控電視新聞播音之技巧[J].中國傳媒科技,2013(6).
電視編輯是電視創作的重要環節,是一項具有高度創造性的創作活動,它包括了創作層次和技巧層次這兩方面內容。在電視創作中,編輯思維應該貫穿于節目創作始終。電視新聞是利用電視傳播工具對新近發生的事實所進行的報道。而電視新聞編輯,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協調編采人員、整合新聞資源,同時基于專業知識和相關政策進行新聞判斷,并根據所作的判斷去取舍新聞、整理原稿、制作標題、編輯畫面,以求再現新聞真實、落實編輯政策、吸引讀者閱讀、承擔社會責任的人。這就是電視編輯對素材的“再創作”。
電視新聞編輯有兩種含義,其一是指從事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人.其二是指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而關于電視新聞編輯工作,又存住廣義與狄義兩種理解廣義的電視新聞編輯概念是從編輯學中的大編輯概念出發,立足于一個完整、固定的新聞節目:狹義的電視新聞編輯概念則繞過了編輯對于采訪的策劃與指導作用,只著眼于在采訪素材基礎上進行的加工與合成工作。
電視新聞編輯工作既是對前期采訪素材的程序化整理過程,同時也是一種再創作的過程,材料的篩選與各種形式表達要素的運用,都是包含了自我觀點與思想的創造:根據前文的定義,可以將其工作內容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一)查看、熟悉素材
(二)撰寫、修改、加工文字稿
(五)字幕、特技,以及動畫的編輯
(六)榆查與修改
電視新聞編排既要有規矩,又不能墨守陳規,成功的編輯往往得益于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不過在實踐中,電視新聞編輯還需要掌握以下幾條技能:
(一)提煉和升華主題。當編輯先要當好記者。電視新聞編輯僅有文字功夫和判斷新聞價值的能力是不夠的。他們日常大量的工作是與圖像打交道,如果對電視新聞采訪拍攝一竅不通,就很難修改記者和通訊員發來的消息。電視編輯對記者的稿件要有一個準確的把握。對主題的提煉以及稿件之后的編后話也可以實現對主題的升華。同時可以增強新聞的感染力與號召力;可以引發觀眾更多的思考,以彌補電視新聞一閃即逝的不足。電視新聞編輯每天都要面對從不同渠道涌來的大量不同的稿件。這些稿件對于記者來說,基本上都是成稿,是已經完成的作品。但是,對于編輯而言,它們只是編輯合成新聞節目的一些素材。編輯的“成品”應是一組完整的、高質量的、符合編輯意圖和宣傳思想的新聞組合。這就要求編輯對稿件進行選擇和加工.要按照當前的宣傳中心工作。按照新聞的價值進行組合和編排。這就是編輯的“再創作”。
(二)駕馭電視畫面。電視編輯要有純熟的節目剪輯技術。節目剪輯包括單條新聞的剪輯成片,多條新聞的組合和后期的切換導播三個部分,這些工作通常都是由編輯完成。純熟的編輯技術,不僅是為了搞好新聞包裝,而且有利于“分秒必爭”。畫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新聞的內容和形式?!皥D像優先”是每一個電視新聞編輯應該遵循的原則。編輯在“再創作”過程中.必須充分了解圖像。新聞稿件用來釋解畫面。而且,在編輯新聞時,應該“聲畫對位,畫出聲隨”。這樣,解說不會干擾畫面.不會干擾觀眾自己理解畫面,進而理解新聞。同期聲的運用也是一種將新聞講述得生動、完整的重要方法。缺少同期聲。新聞就缺少了生動、鮮活的一面。
(三)巧用編排手段。巧妙地運用編排手段,可以使一些稿件變得重要起來。進而擴大影響力。這也是編輯“再創作”的一個重要技巧。內容相似的稿件.編輯可以進行綜合敘述,讓許多內容單一、形式單一的稿件組合起來,變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既增加了新聞的信息量,也增加了新聞的厚重感。在編排稿件時。編輯還可以運用對比的手法將稿件聯系起來,起到互相襯托、相輔相成的作用。內容不同的,作為編輯,就要將這些稿件分門別類的重新組合,相互對比,再加以創作,讓觀眾在觀看之后,對于我們報道的新近發生的娛樂消息有個更全面深刻的了解?!霸賱撟鳌币允聦崬榛A,不能憑空想象。不能主觀臆斷,更不能胡亂編造。同時。編輯技巧服從于編輯思想,服務于新聞內容。如果一味地追逐技巧.忽視新聞內容的挖掘和對新聞真實性、使命感的追求,技巧只會變成華而不實的空中樓閣。這對新聞節目的健康發展是有害的。
樹立搶新聞觀念,提升新聞質量的意識。新聞立臺是廣播電視業內人士的共識共為。要做到新聞立臺,發揮新聞在提升電視臺競爭力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新聞的質量最為關鍵。新聞的質量關乎媒體的形象,是新聞的“生命”,是電視臺競爭力的綜合體現。新余電視臺既把“新聞不過夜”作為完成上級交辦的政治任務來抓,也把它作為提高電視新聞質量、提升新余電視臺形象的大事來抓,營造了新聞一過夜就成了“新聞廢品”的搶新聞理念。新聞時效意識的增強,使前方記者一改過去拖拖拉拉的工作作風,形成了在現場搶拍畫面、在會場搶寫文稿、在車上傳輸畫面、在電話里搶報消息的敬業的工作狀態;使播音員主持人練成了能夠以最快的速度一次性配音播音成功的本領;使編輯掌握了能以最快的速度打字排版并一次性合成畫面的精湛業務。如今,觀眾能在當天的電視新聞節目中知道當天本地發生的大事要事新鮮事了。
統籌做好新聞播出前各個環節的應急預案工作。做好“新聞不過夜”的應急預案,是新余電視臺一年多來最寶貴的實踐經驗。應急預案的核心是值班人員各負其責,提前做好各自崗位的準備工作和應急方案,一旦有事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自己份內的工作和各個環節的順利交接,并確保不出現任何差錯。應急預案的具體操作方法是:
值班主任在接到下午或晚上有重要采訪任務的通知后,立即進入臨戰狀態,合理調派人力,選派寫作能力強、打字快的記者出工,根據采訪內容的性質、規格、規模來確定記者的人數和報道的要求;記者進入采訪現場后,值班主任立即通過手機、短信等方式與記者聯系,確定新聞報道的主題、標題、領導名單,播音員口播導語、新聞提要導語等等,形成文字后交播音員配音,節省了播出前的寶貴時間。值班主任另一項重要預案是要做好上傳下達的橋梁紐帶工作,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對當天播出的有關重要領導、重大會議、重要活動的新聞稿件的主題基調,既要通過現場記者征求黨委政府主管部門領導的意見,又要及時與臺領導匯報溝通,并將報道的要求傳達到各擔任值班的采編播人員,讓每個員工心中有數,以確保不發生宣傳事故。
記者是沖在“新聞不過夜”第一線的重要角色。記者在接到采訪任務后要做好預案工作,要在完成畫面拍攝的基礎上盡最大的努力在現場寫好文字稿,新聞采訪結束時就是文字稿脫稿之時,這是對記者的基本要求。如果新聞現場不允許或不可能寫成文字稿,一線記者在車上、路上也要寫出草稿來,為“新聞不過夜”創造條件。記者是“新聞不過夜”的第一道關口,必須做好、做實、做準,從第一道關口開始節省時間,這樣才能贏得新聞節目后期制作的時間。
編輯在接到當天有重要新聞播出的任務時,一定要在上午或中午提前編輯好其它所有當天要播出的新聞稿件,空出時間來應對下午或傍晚的新聞。編輯的工作預案是:在來不及配音的情況下,按照新聞剪輯的程序與經驗,先就記者拍攝的畫面進行粗略的剪輯;當配音完成后,再根據配音調整畫面。這個環節能節省一二十分鐘的時間,加上快速打字、快速排版、快速合成、快速上載,就能趕上播出時間了。
播音員在接到任務后必須馬上了解新聞的大致內容,提前化妝,隨時待命。口播配音必須做到一次性完成,以最快的速度發給編輯剪輯畫面,并根據新聞現場的變化做好應急口播配音的預備方案。
強化技術保障的實力?!靶侣劜贿^夜”的成功運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現代電視傳播技術的發展與創新。沒有技術的保障,新聞的時效性會大打折扣。近兩年來,新余電視臺對攝、錄、編、播、發進行了全方位的數字化改造和升級,將各個不同功能的環節聯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為“新聞不過夜”提供了全面、安全、快捷的技術支持。如記者可以在千里之外的城市用筆記本電腦通過互聯網,將剛剛拍攝到的新聞畫面迅速傳輸到臺里的編輯機房內;值班主任可以將修改后的文字稿,直接傳輸到播音員的配音室與口播臺提示器上;新聞編輯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可以對節目進行分段采錄并提前上載;播出人員可以通過主備播控機及相關設備自動切換。
對“新聞不過夜”的思考
對新聞工作者而言,新聞時效性是一個永恒追求的目標。今后的路怎么走?未來的方向又在哪里?
“新聞不過夜”向新聞不過時及新聞直播的轉變?!靶侣劜贿^夜”對廣播電視媒體而言,只是一個中期目標,遠期目標是新聞不過時和新聞直播。新聞不過時,是指新聞從發生到播出不超過一個小時;新聞直播則是新聞事件與新聞播出同步,是新聞傳播的最高級形態,是廣播電視媒體追求的最高目標。
增設整點新聞欄目。增設整點新聞欄目,是指在整點時間設置的短平快新聞欄目。它既是新聞不過夜、新聞不過時的一個平臺,也是順應人們收聽收看廣播電視新聞習慣,提高新聞資源利用率和新聞收視率的一個舉措。例如:晚上八、九、十點鐘發生的新聞,可以安排在晚上十點、十一點、十二點的整點新聞欄目中播出;上午九點多鐘發生的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新聞,通過記者的快速反應,可以安排在十點、十一點以后的整點新聞欄目中及時滾動播出。晚上黃金時間段的新聞聯播欄目只是一個消息總匯,不能適應新聞不過夜、新聞不過時的對新聞時效性的更高要求,整點新聞欄目的設置應該成為廣播電視臺的常態做法。
擴展“新聞不過夜”的覆蓋面。目前,新余電視臺的“新聞不過夜”受人力物力影響,只局限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和全市的一些重要會議及重大活動上。今后,“新聞不過夜”的理念應體現到民生新聞、社會新聞、突發新聞中,真正發揮媒體聯系黨委政府與人民群眾的紐帶橋梁作用。
跟蹤廣播電視傳播技術的發展趨勢?,F代廣播電視傳播技術日新月異。要做到新聞立臺,提高新聞的時效性,必須充分運用和發揮現代廣播電視傳播技術的作用,應用好高科技廣播電視傳播設備,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電視編輯是電視創作的重要環節,是一項具有高度創造性的創作活動,它包括了創作層次和技巧層次這兩方面內容。在電視創作中,編輯思維應該貫穿于節目創作始終。電視新聞是利用電視傳播工具對新近發生的事實所進行的報道。而電視新聞編輯,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協調編采人員、整合新聞資源,同時基于專業知識和相關政策進行新聞判斷,并根據所作的判斷去取舍新聞、整理原稿、制作標題、編輯畫面,以求再現新聞真實、落實編輯政策、吸引讀者閱讀、承擔社會責任的人。這就是電視編輯對素材的“再創作”。
電視新聞編輯有兩種含義,其一是指從事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人.其二是指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而關于電視新聞編輯工作,又存住廣義與狄義兩種理解廣義的電視新聞編輯概念是從編輯學中的大編輯概念出發,立足于一個完整、固定的新聞節目:狹義的電視新聞編輯概念則繞過了編輯對于采訪的策劃與指導作用,只著眼于在采訪素材基礎上進行的加工與合成工作。
電視新聞編輯工作既是對前期采訪素材的程序化整理過程,同時也是一種再創作的過程,材料的篩選與各種形式表達要素的運用,都是包含了自我觀點與思想的創造:根據前文的定義,可以將其工作內容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一)查看、熟悉素材
(二)撰寫、修改、加工文字稿
(五)字幕、特技,以及動畫的編輯:
(六)榆查與修改
電視新聞編排既要有規矩,又不能墨守陳規,成功的編輯往往得益于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不過在實踐中,電視新聞編輯還需要掌握以下幾條技能:
(一)提煉和升華主題
當編輯先要當好記者。電視新聞編輯僅有文字功夫和判斷新聞價值的能力是不夠的。他們日常大量的工作是與圖像打交道,如果對電視新聞采訪拍攝一竅不通,就很難修改記者和通訊員發來的消息。
電視編輯對記者的稿件要有一個準確的把握。對主題的提煉以及稿件之后的編后話也可以實現對主題的升華。同時可以增強新聞的感染力與號召力;可以引發觀眾更多的思考,以彌補電視新聞一閃即逝的不足。
(二)駕馭電視畫面
電視編輯要有純熟的節目剪輯技術。節目剪輯包括單條新聞的剪輯成片,多條新聞的組合和后期的切換導播三個部分,這些工作通常都是由編輯完成。純熟的編輯技術,不僅是為了搞好新聞包裝,而且有利于“分秒必爭”。
畫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新聞的內容和形式。“圖像優先”是每一個電視新聞編輯應該遵循的原則。編輯在“再創作”過程中.必須充分了解圖像。新聞稿件用來釋解畫面。而且,在編輯新聞時,應該“聲畫對位,畫出聲隨”。這樣,解說不會干擾畫面.不會干擾觀眾自己理解畫面,進而理解新聞。同期聲的運用也是一種將新聞講述得生動、完整的重要方法。缺少同期聲。新聞就缺少了生動、鮮活的一面。
(三)巧用編排手段
巧妙地運用編排手段,可以使一些稿件變得重要起來。進而擴大影響力。這也是編輯“再創作”的一個重要技巧。
內容相似的稿件.編輯可以進行綜合敘述,讓許多內容單一、形式單一的稿件組合起來,變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既增加了新聞的信息量,也增加了新聞的厚重感。在編排稿件時。編輯還可以運用對比的手法將稿件聯系起來,起到互相襯托、相輔相成的作用。內容不同的,作為編輯,就要將這些稿件分門別類的重新組合,相互對比,再加以創作,讓觀眾在觀看之后,對于我們報道的新近發生的娛樂消息有個更全面深刻的了解。
“再創作”要以事實為基礎,不能憑空想象。不能主觀臆斷,更不能胡亂編造。同時。編輯技巧服從于編輯思想,服務于新聞內容。如果一味地追逐技巧.忽視新聞內容的挖掘和對新聞真實性、使命感的追求,技巧只會變成華而不實的空中樓閣。這對新聞節目的健康發展是有害的。
(四)電視編輯要具備良好的組織協調能力
電視新聞編輯不僅經常與社會各個層面打交道,而且還要與本系統的各個環節發生關系。如果將整個電視宣傳隊伍比作一個龐大的樂隊的,那么,新聞中心或新聞部的人是樂隊指揮,而編輯則是吹大號的角色,既接受指令,又指令,并確保指令百分之百地執行。